美术论文总结与体会范文(3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4-05-16 17:53:5114

美术论文总结与体会范文 第1篇

一些儿童在学习中出现了抵触心理,觉得美术学习枯燥无味,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技法的训练。一些教师总想着向儿童传授专业技巧,提高其美术功底,因此在教学中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儿童多处于被动接受、模仿的状态。如果儿童长久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其想象力、灵感、天赋将被压抑,对艺术的直觉也将受到制约。很多学者的实验发现,儿童在不同的状态下,对同样事物所画出来的图画是截然不同的。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影响较大,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因此改革儿童美术教育势在必行。还儿童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摒弃灌输教育势在必行。

二、依靠直觉进行造型训练的原则与方法

1.依靠直觉进行造型训练应遵循如下教学原则

直觉是人类思维的本能,是人类思考的结果,是人最真实的思维,更是人类灵感的源泉,依靠直觉对儿童进行造型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儿童美术教育的有效性,锻炼儿童思维,开发儿童智力。美术教学应形成以儿童为主体的教育模式,教师仅进行适当的引导,而不是成为课堂的中心,应为儿童创造自由表达、自由探索、自由创作的空间和条件。另外,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及认知特点进行选择,避免将知识理论强加给儿童,让儿童依靠直觉进行发挥,进而培养儿童的美学意识,激发其创作兴趣和创造力。

2.依靠直觉进行造型训练的教学方法

(1)以视觉训练为中心,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对事物的描绘规律为由简单到复杂、由意象到再现。儿童对事物的写实能力会随着他们对事物认知的提升而慢慢提高。他们对物象的自然属性、比例、结构、体积和色彩的认识与表现,随着感知的变化不断发生变化。实践证明,儿童美术教学中,儿童造型能力的形成不是靠传授技法,而是靠直觉的发挥。因此,教师应形成以视觉训练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强化儿童对事物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强化儿童的直觉,从而刺激儿童的灵感。

美术论文总结与体会范文 第2篇

在教学中利用校本教材,让学生知道家乡农民画的风格,农民画的技法,农民画那大胆夸张变形的特点,大红大绿的着色,画面鲜艳、明丽、丰满,给人以安详、平静、轻松的美感,具有现代气息、民间风味、乡土人情、装饰性融为一体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这就促使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形成。

二、利用地域特点进行美术教学

教师充分利用地域课程资源,结合学校实际的地域特点,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对地域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并组织成教学内容。教学中教师尽量发掘和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域素材,从地域资源中挖掘出丰富的教学内容。在特色教材《美丽的家乡》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用农民画和版画结合的方式表现建筑风格,创作出一幅幅具有当地特色的、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作品。这种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发展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用美术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了爱家乡意识。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木屑这一有效资源,教学生进行粘贴画的创作,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内在体验,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另外在《多彩的花边》一课,我让学生用废旧报纸、包装纸等剪花边装饰生活用品。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找了很多当地资源图片进行欣赏;为了让学生获取最初级的设计体验,真正感受到艺术美化生活,课前,我将画纸剪成生活中常见的日用品,请学生来做一做小设计师,选择自己喜欢的日用品进行装饰设计。结果显示这一活动是最经济实惠的,它不仅内化了学生的各种收获,还较为成功地使之外化,学生由始至终处于积极参与的状态,他们的心情一直沉浸于快乐和兴奋的愉悦之中,有效地为学生的美术素养、审美经验和艺术表象的储备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发展空间,稳步提升了他们的设计意识。

三、利用当地民俗进行美术教学

美术论文总结与体会范文 第3篇

1、作品不贴近生活

2、知识储备量少

小学生无论是在语言表达还是文字叙述方面均处于初学阶段,因此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只停留在“看”的阶段,既不能够使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也无法用华丽的辞藻来记录该幅作品带来的感受,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们欣赏美术作品的热情。加之其对作品的历史背景、人文风俗都不了解,也限制了其鉴赏能力的提高。

3、受书本影响大

许多学生在观看书本上的艺术作品时会将作品下的文字一并阅读,这种行为本是无可厚非的,但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看完书本的文字叙述后便会受到该段文字的影响,在脑海中对该作品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影响自身判断。加之传统的教学模式便是以书本为中心,要求学生将书本内容死记硬背,该种教学方式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了干扰。

二、提高美术教学效率的措施

1、不拘泥与课本

尽管小学美术课本上的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优秀作品,但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只以书本为教学的中心,而是要带领学生经常到户外体验真实的生活。例如在学习《走进大自然》这一章节时,应当带领学生们外出写生,体验大自然的美好。组织学生外出活动时,尽量选择风景优美、富有浓厚自然气息的场所如公园等,让学生们融入到自然环境之中。春季可带学生去树木较多的地方观察植物萌芽及生长过程;夏季可与学生一起在公园里听蝉鸣、鸟叫;秋季观看落叶飞舞;冬季与学生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将学生置于自然之中,感受自然给予人类的种种美好,并将其深深刻于脑海之中,使其在看到描绘自然的美术作品时能够产生共鸣。

2、利用多媒体设备

三、结束语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