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策划范文(推荐十三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2-08-21 09:18:04389

选题策划范文(篇一)

新闻专题的选题策划 (1)重大突发事件。主要考虑三个角度进行策划: A、后果式:着重报道突发事件发生后的过程。 B、前因式:着重探求突发事件的起因、背景。 C、影响式:着重关注事件所带来社会影响。 ♀♂关于重大突发事件策划应坚持的原则:

1、坚持真实、客观。

2、坚持人文关爱。

3、强调原创:创新、首创、创意。

4、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5、要学会反思。 (2)可预知的重大事件。主要考虑报道的时机和报道的规模与角度: A.报道时机:a事件发生前启动新闻专题 b与事件同步启动建设新闻专题 B.报道的规模与角度:a全景式报道 b特写式报道 (3)重要的社会现象或问题。 A、围绕一个主题组织材料。 B、一个主题统领若干子主题。 C、横向汇集各种材料,纵向延伸报道的深度。 (4)媒体策划的活动

选题策划范文(篇二)

一、选题意义。

二、滦平文化旅游的现状调查分析。

2、旅游行业先虽已在滦平发展迅速,但滦平的文化旅游还不够丰富,没能达到人文旅游合一,没有开展滦平旅游社、旅游假期等。

如何具体策划滦平旅游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加大宣传力度。综合考虑如何使滦平文化旅游快速发展。

1、加大滦平知名度。

2、制定优质旅游策略。

3、加深促进滦平文化旅游发展。

五、参加本届能力秀"我为家乡代言"活动的成就及不足。

(一)成就:

1、锻炼自己。

3、毅力与坚持。

(二)不足:

六、报告内容分享。

选题策划范文(篇三)

《焦点透视》是湖北电视台的一档深度报道类新闻栏目,在同类节目中,它的出现要早于全国众多兄弟省台甚至早于央视,填补了湖北电视业无新闻调查类栏目的空白。十一年来,它一直以“层层深入,探究真相”的电视调查为手法,对发生在湖北省的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客观、深入、理性的调查分析。

现在,十一年时间过去了,《焦点透视》栏目向电视观众奉献了几千期精心制作的新闻调查类节目。现在,《焦点透视》的众位年轻的编导,正在为重振这一湖北电视台老名牌“精品栏目”而不懈努力。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识到,一档优秀电视栏目的成功运作,离不开从节目把关者到每位编导的策划意识。从整档栏目的风格、定位、选题,到每期节目的立意、谋篇布局、表现手法,都离不开策划。

一、对栏目定位的策划

早在《焦点透视》节目从社教中心划归新闻中心,栏目组就高度重视,精心筹划,并撰写了详细的策划方案。大家一致认为,一档优秀的新闻调查类栏目是媒体人力、财力、管理水平等综合实力的体现,湖北电视受众对国内现有媒体的少数新闻调查类节目认同度较高,而对发生在身边的新闻事件却难以看到相关的纵深电视调查,因此,新闻调查类栏目将在全省形成强大的收视冲击力。

关于节目定位,我们表述为:以新闻事实(焦点热点新闻为基础,以电视调查为手法,层层深入透视新闻真相,并强化舆论监督。关于栏目特色,《焦点透视》定位为:以关注新闻和新闻真相的成年人为主要目标受众,深刻性、思辨性是特色,快节奏、犀利的新闻语言是普遍风格。

确定了栏目风格,选题是决定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焦点透视的选题为大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包括突发事件。一般需要具备四要素:新闻性、广泛的关切度、有矛盾冲突、有持续的悬念。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焦点透视的选题策划注意处理了以下几个关系:

1.正面题材与反面题材的关系

《焦点透视》是个日播节目,笔者粗略统计了一下,节目当中,所谓的“正面报道”(主题性、成就性的报道)与“反面报道”(揭露性、舆论监督性报道)大约各占了1/3,其余1/3为探讨性的报道,对有争议有广泛影响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进行探究等等。

2.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这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可用八个字来概括:“政府重视,群众关心”。这样的题材其实是取之不尽的,每一段时间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就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而这些重点里面,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往往会引起电视受众的高度关注。

3.深度与可看性的关系

从技术层面讲,深度与可看性并没有矛盾,但是,由于受社会舆论环境的限制和记者自身综合素质的制约,一些可看性强的舆论监督类题材有时不一定能做得很有深度,一些有深度的题材有时不一定做得有可看性,我们认为,深度和理性是我们栏目的旗帜,这一点不能丢,也是我们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但电视作为一个平民化的大众传播媒体,我们也要将目光投向那些可看性强的题材,对这类题材,深度和理性仍然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二、对阶段性选题的策划

以上讲的是对选题的方向性把握,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意识到,作为一档评论类节目,如果每期播出的内容互不相关,零打碎敲,必然难以形成宣传的强势效应,难以形成观众的收视期待,难以将观众准时吸引到电视机前来。因此,有计划地制定一段时期内的报道重点,围绕这一重点确定题材,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宣传合力,也有助于打响栏目的品牌。

《焦点透视》亮出自己的风格特色,树立栏目形象的时期。通过往期的节目,观众往往会在自己心中得出结论,这是怎样一档的栏目,它适不适合我收看,它能不能引起我的收视兴趣。因此,“第一印象”留给观众至关重要。这一时期推出的节目,显示了栏目高度的新闻敏感和敏锐的前瞻性,以及调查采访中的理性思考,体现出编导和记者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深度,便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

在__大,__届三中全会,和历届全国及省里两会的宣传报道热潮中,《焦点透视》都会推出系列报道,这样的正面报道或者说主题调查不能不说是对记者功力的一种考验,从实际播出效果来看,这些主题调查的确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起到了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作用。

由于人手紧张,到目前为止,在选题策划中,还极少尝试过推出成系列的舆论监督节目。笔者认为:待条件更成熟时,成系列的舆论监督类焦点无疑是一个新的领域,比如对环保问题、对房地产问题、对事关百姓生活的重大改革措施等等,都可以分组进行系列报道。此外,对目前涉足较多的个案分析、对个人命运的人文关怀,也可予以关注。

三、单个节目采制过程中记者的策划意识

1.构建一个理性的框架

这是保证一档节目理论性、逻辑性和严密性的最根本措施。选题确定后,编导根据对这一题材的前期了解和采访,从节目的起承转合、思路走向到最后的主题归纳,有一个大致完整的理性框架。投入拍摄后,记者利用现场采访时的即时智慧以及与采访对象交流时的情感互动,为已经成熟起来的理性框架填充血肉,从而激活整个片子的生命。往往是节目成型后,编导前期拟就的理论框架已经看不见了,已经融化在整个片子的制作进程中了。不过,正是这个框架,使节目具备了理性的生命,使它成为一个有机的严密的内涵丰富的能唤起思考的东西。

2.用质疑的精神调查事件

一档10分钟的调查节目,要想从头至尾吸引住观众,除了故事的受关注度、视觉的冲击力外,还得讲究讲故事的技巧。作为调查性节目,讲故事的技巧很大程度上在于一个编导怎样将调查的手法、将质疑的精神融进节目中去,说白了,就是一个故事一定要有矛盾,有曲折,有悬念,这样才能吸引人。

那么,如何将调查的手法、质疑的精神融进节目呢?前面讲的要构建一个理性框架,其实就是要求一个节目要有一根统揽全局的主线,牵着观众往下看。除此之外,在解说词的写作方面,编导也可以将质疑、将悬念带给观众,引导观众的收视。

调查类节目“用质疑的精神调查事件”,绝不仅仅是记者的一种手段,一种“噱头”,它更是与观众的心理期待和心理需求相契合的,这样,通过质疑,通过悬念,通过“层层深入”的剖析,“调查”的形式与节目的内容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策划意识不仅贯穿在一档节目从前期规划到节目采制的每一个环节,在后期播出时,也需要有统揽全局的策划意识。一个节目选在什么时机播出,它所收到的社会反响和宣传效果会迥然不同,所以必须按照新闻规律选择最适合于“今天”播出的节目。这更是节目把关者和栏目领导者要时刻注意把握和控制的。

选题策划范文(篇四)

新闻选题策划书

制作流程:策划选题——确定选题——每位参与者提交方案——负责人汇总后分发给每位参于者——每位参与者对所有方案分别进行打分——负责人根据打分情况进行加权处理——选出分值最高的方案——吸取落选方案中的亮点引入其中——专题策划定型——分工制作——收集资料——汇总资料——填充资料——延展资料——展现独家——完成。

关于专题的分类,目前只能按照专题来源和生存周期不同,笼统分为事件类专题、主题类专题、挖掘类专题和栏目类专题。

其二,主题类专题。一般源自于可预见的主题,宣传性、服务性较强,在策划上是主动的,持续周期由策划或者主题进程共同决定。如党的xxx专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专题等等。

处理不当必然导致整个专题内容不丰满,后天畸形。栏目设置应该运用散发性的思维,从新闻实际出发,把思路外延,构建一个内容丰满的新闻专题,然后根据各个栏目的重要性合理分配栏目位置。

其一,多角度。一个事件从不同角度关照,有不同的立尝成色。最明显的例子,是对同样一个新闻事件,媒体之间的报道不同、甚至是冲突。作为没有原创权的我们来说,我们无法从实证的层面辩解真伪,但是我们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可以同纬度的展现。

例如,对广州岗顶爆炸案的报道,南都和新快的报道是冲突的,我们可以在同一个页面上,同时展现二者之间的差别。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摘要的空间做文章,把两家的对立报道用图表、表格的方法一目了然的表达出来。清晰、直观,给用户展现不同媒体的事实,是非自有公断。

在我们日常的专题中,也的确做到了多体裁。问题在于我们没有将一类体裁归纳、汇总,而是各类体裁混杂在一起,这样就会“显得”我们没有条理性,没有将事件做透。功夫已经花了,但就是最后分类的环节没有做好,页面就逊色很多,可惜。

四、专题内容挑选的方式

其一,忌平淡无奇,应突出特色与优势

其二,忌滥竽充数,内容应呈层级式

其三,忌碎片化,宜保持完整线索

信息在不断更新,旧的信息很快被新的信息淹没,而受众不可能一点不漏地全程阅读所有内容,如果没有相关的导读手段,他们很难对事件的整体发展线索有清晰的把握,他们看到的内容可能是碎片化的。

因此,专题中应该设置能反映基本发展线索的内容,如对事件起源的介绍,并且将它们放在专题首页的显著位置。在整体栏目的设置上,也应该用更好的方式体现这种线索的完整性。也可以运用“时间线”这一手段,以时间为线索,将事情发展的完整脉络梳理出来。

其四,忌“堆砌式”,应深度拓展

其五,互动忌“摆设”,力求互动有效性

要让互动手段更有效,就需要根据不同主题的需要,设计更有目的、有特色的互动方式,而不是千篇1律地提供调查与评论这两种互动栏目。

选题策划范文(篇五)

新闻选题

****流程:策划选题——确定选题——每位参与者提交——负责人汇总后分发给每位参于者——每位参与者对所有分别进行打分——负责人根据打分情况进行加权处理——选出分

关于专题的分类,目前只能按照专题来源和生存周期不同,笼统分为事件类专题、主题类专题、挖掘类专题和栏目类专题。

其二,主题类专题。一般源自于可预见的主题,宣传性、服务性较强,在策划上是主动的,持续周期由策划或者主题进程共同决定。如党的******专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专题等等。

其四,栏目类专题。一般源自于不特定的事件、人物,但围绕同

处理不当必然导致整个专题内容不丰满,后天畸形。栏目设置应该运用散发性的思维,从新闻实际出发,把思路外延,构建一个内容丰满的新闻专题,然后根据各个栏目的重要性合理分配栏目位置。

其一,多角度。一个事件从不同角度关照,有不同的立尝成色。最明显的例子,是对同样一个新闻事件,媒体之间的报道不同、甚至是冲突。作为没有原创权的我们来说,我们无法从实证的层面辩解真伪,但是我们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可以同纬度的展现。

例如,对广州岗顶****案的报道,南都和新快的报道是冲突的,我们可以在同一个页面上,同时展现二者之间的差别。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摘要的空间做文章,把两家的对立报道用图表、表格的方法一目了然的表达出来。清晰、直观,给用户展现不同媒体的事实,是非自有公断。

选题策划范文(篇六)

1.选题

选题大家先不要输入系统中,先通过邮件和我交流,确认没有问题后再录入系统。系统中包括3部分,每一部分的写法跟大家说一下。

1.题目:选一个切实可行的题目,发给我确认

2.选题描述:对选题的背景和拟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即为什么要开展该研究,预备研究哪些问题。不用太长,简明扼要说。

3.课题任务,就是具体要研究的内容,列出条目,即:第一部分研究什么,第二部分研究什么等。不用具体章节,描述每一部分要研究的内容即可。

所有同学请按以上要求改正后给我发邮件,我确认后再提交系统。

2.开题报告

管理类的开题报告应包括的内容:

①题目

②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③研究的思路与主要内容

④毕业设计(论文)的主创观点或新颖之处

⑤写作进度安排

⑥最终目标

⑦参考文献。字数不少于1500字。

格式要求;若学校有固定格式则使用学校规定的格式,若没有固定格式,使用以下格式:

①论文题目黑体3号,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其他标题宋体小四,正文宋体小四,行间距固定值22榜。

对其中几个部分的写法给大家一些建议。

②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首先,要阐明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进行这项研究的。一般都是阐述某个领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其次,要阐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能解决什么问题。一般是针对前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课题,并阐明该研究的价值和能解决的问题。第三,要认真、仔细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对本课题或有关问题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范围、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并从中发现以往的不足,确认自己的创意,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③研究的思路与主要内容

针对选题背景中提出的要研究的问题,拟采取什么样的研究思路。即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采取什么样的研究方法等。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论文以后的主体部分,一般按照研究和论文的顺序,分为几个部分来写,每个部分研究的内容都要与论文题目紧密相关,且要写得明确而具体,不能空泛。

④毕业设计(论文)的主创观点或新颖之处。

从研究内容中,提炼出自己的主要观点和创新的地方。即论文完成后将会有哪些主要的成果,这些成果能解决哪些问题,跟以往的研究成果相比有什么创新的地方。用简洁的语言提炼表述出来。

⑤写作进度安排

写作进度安排,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性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一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每一阶段的工作内容和任务是什么等。

⑥最终目标

课题研究最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解决哪些主要问题。

⑦参考文献。

参考格式:

[1] 文亚栋.软件项目的风险管理[j]. 计算机系统应用, XX,2:71-73.

[2]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 图书馆目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15-18.

选题策划范文(篇七)

一、选题书名

《中非友谊五十年》

二、选题意图

图书是特殊的商品,它除了具有普通商品所有的市场属性以外,社会属性也很重要,真正的畅销书必须要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找到一个交点。根据图书的双重属性,我从市场和社会两个方面简单分析一下这个选题的选题意图。

1.从社会效益分析:11月1日至6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xxx首都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由商务部主办,共有48个非洲国家到会。中非合作论坛是为共同应对新世纪的挑战,加强中国和非洲各国在多领域的合作,于20xx年10月成立的。在这次峰会期间,48个非洲国家的高官汇聚北京,共同商议中非合作大计。

这样一个规模宏大的高端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引来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年又恰逢新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这种关注度无形之中再次得到升华。不仅仅是国内各界,峰会的影响力在国际社会都是有目共睹。通过策划这样一本图书,不仅可以满足社会各界对中非合作论坛深入了解的迫切需求,也可以用这种形式宣传已经走过半个世纪的中非友谊,并且展现五十年来中国和非洲国家在外交关系和国际合作方面的杰出成就。此外,运作这本图书,还可以对与会的非洲国家做一简要介绍,不仅可以扩大这些国家在我国群众中的影响,还有可能推动民间的合作和交流,使中非人民的友谊传统得到继承和发扬。

…… …… 余下全文

选题策划范文(篇八)

《焦点透视》是湖北电视台的一档深度报道类新闻栏目,在同类节目中,它的出现要早于全国众多兄弟省台甚至早于央视,填补了湖北电视业无新闻调查类栏目的空白。十一年来,它一直以“层层深入,探究真相”的电视调查为手法,对发生在湖北省的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客观、深入、理性的调查分析。

现在,十一年时间过去了,《焦点透视》栏目向电视观众奉献了几千期精心制作的新闻调查类节目。现在,《焦点透视》的众位年轻的编导,正在为重振这一湖北电视台老名牌“精品栏目”而不懈努力。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识到,一档优秀电视栏目的成功运作,离不开从节目把关者到每位编导的策划意识。从整档栏目的风格、定位、选题,到每期节目的立意、谋篇布局、表现手法,都离不开策划。

一、对栏目定位的策划

早在《焦点透视》节目从社教中心划归新闻中心,栏目组就高度重视,精心筹划,并撰写了详细的策划方案。大家一致认为,一档优秀的新闻调查类栏目是媒体人力、财力、管理水平等综合实力的体现,湖北电视受众对国内现有媒体的少数新闻调查类节目认同度较高,而对发生在身边的新闻事件却难以看到相关的纵深电视调查,因此,新闻调查类栏目将在全省形成强大的收视冲击力。

关于节目定位,我们表述为:以新闻事实(焦点热点新闻为基础,以电视调查为手法,层层深入透视新闻真相,并强化舆论监督。关于栏目特色,《焦点透视》定位为:以关注新闻和新闻真相的成年人为主要目标受众,深刻性、思辨性是特色,快节奏、犀利的新闻语言是普遍风格。

确定了栏目风格,选题是决定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焦点透视的选题为大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包括突发事件。一般需要具备四要素:新闻性、广泛的关切度、有矛盾冲突、有持续的悬念。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焦点透视的选题策划注意处理了以下几个关系:

1.正面题材与反面题材的关系

《焦点透视》是个日播节目,笔者粗略统计了一下,节目当中,所谓的“正面报道”(主题性、成就性的报道)与“反面报道”(揭露性、舆论监督性报道)大约各占了1/3,其余1/3为探讨性的报道,对有争议有广泛影响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进行探究等等。

2.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这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可用八个字来概括:“政府重视,群众关心”。这样的题材其实是取之不尽的,每一段时间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就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而这些重点里面,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往往会引起电视受众的高度关注。

3.深度与可看性的关系

从技术层面讲,深度与可看性并没有矛盾,但是,由于受社会舆论环境的限制和记者自身综合素质的制约,一些可看性强的舆论监督类题材有时不一定能做得很有深度,一些有深度的题材有时不一定做得有可看性,我们认为,深度和理性是我们栏目的旗帜,这一点不能丢,也是我们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但电视作为一个平民化的大众传播媒体,我们也要将目光投向那些可看性强的题材,对这类题材,深度和理性仍然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二、对阶段性选题的策划

以上讲的是对选题的方向性把握,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意识到,作为一档评论类节目,如果每期播出的内容互不相关,零打碎敲,必然难以形成宣传的强势效应,难以形成观众的收视期待,难以将观众准时吸引到电视机前来。因此,有计划地制定一段时期内的报道重点,围绕这一重点确定题材,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宣传合力,也有助于打响栏目的品牌。

《焦点透视》亮出自己的风格特色,树立栏目形象的时期。通过往期的节目,观众往往会在自己心中得出结论,这是怎样一档的栏目,它适不适合我收看,它能不能引起我的收视兴趣。因此,“第一印象”留给观众至关重要。这一时期推出的节目,显示了栏目高度的新闻敏感和敏锐的前瞻性,以及调查采访中的理性思考,体现出编导和记者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深度,便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

在xxx,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历届全国及省里两会的宣传报道热潮中,《焦点透视》都会推出系列报道,这样的正面报道或者说主题调查不能不说是对记者功力的一种考验,从实际播出效果来看,这些主题调查的确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起到了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作用。

由于人手紧张,到目前为止,在选题策划中,还极少尝试过推出成系列的舆论监督节目。笔者认为:待条件更成熟时,成系列的舆论监督类焦点无疑是一个新的领域,比如对环保问题、对房地产问题、对事关百姓生活的重大改革措施等等,都可以分组进行系列报道。此外,对目前涉足较多的个案分析、对个人命运的人文关怀,也可予以关注。

三、单个节目采制过程中记者的策划意识

1.构建一个理性的框架

这是保证一档节目理论性、逻辑性和严密性的最根本措施。选题确定后,编导根据对这一题材的前期了解和采访,从节目的起承转合、思路走向到最后的主题归纳,有一个大致完整的理性框架。投入拍摄后,记者利用现场采访时的即时智慧以及与采访对象交流时的情感互动,为已经成熟起来的理性框架填充血肉,从而激活整个片子的生命。往往是节目成型后,编导前期拟就的理论框架已经看不见了,已经融化在整个片子的制作进程中了。不过,正是这个框架,使节目具备了理性的生命,使它成为一个有机的严密的内涵丰富的能唤起思考的东西。

2.用质疑的精神调查事件

一档10分钟的调查节目,要想从头至尾吸引住观众,除了故事的受关注度、视觉的冲击力外,还得讲究讲故事的技巧。作为调查性节目,讲故事的技巧很大程度上在于一个编导怎样将调查的手法、将质疑的精神融进节目中去,说白了,就是一个故事一定要有矛盾,有曲折,有悬念,这样才能吸引人。

那么,如何将调查的手法、质疑的精神融进节目呢?前面讲的要构建一个理性框架,其实就是要求一个节目要有一根统揽全局的主线,牵着观众往下看。除此之外,在解说词的写作方面,编导也可以将质疑、将悬念带给观众,引导观众的收视。

调查类节目“用质疑的精神调查事件”,绝不仅仅是记者的一种手段,一种“噱头”,它更是与观众的心理期待和心理需求相契合的,这样,通过质疑,通过悬念,通过“层层深入”的剖析,“调查”的形式与节目的内容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策划意识不仅贯穿在一档节目从前期规划到节目采制的每一个环节,在后期播出时,也需要有统揽全局的策划意识。一个节目选在什么时机播出,它所收到的社会反响和宣传效果会迥然不同,所以必须按照新闻规律选择最适合于“今天”播出的节目。这更是节目把关者和栏目领导者要时刻注意把握和控制的。

选题策划范文(篇九)

一、栏目名称

《新闻现场》

二、栏目宗旨

围绕当前社会大众感兴趣的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较广泛深入的报道,揭露表层之下的实质问题。

三、栏目定位

1.功能定位:《新闻现场》栏目将突出电视媒体的服务性和引导性。作为一档杂志型早间新闻栏目,《新闻现场》立志为大众带去最新、最需要的新闻资讯,让受众在清早刚起床就能与社会做良好的沟通,成为一剂重要的润滑剂;同时传播先进的'思想理念,引导受众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内容定位:《新闻现场》的选题可基本归纳为五个方面。

(1)国内外重大事件,如日本级大地震;

(2)民生改革话题,如医疗保险、住房问题;

(3)影响重大的社会事件,如国家货币升值带来的社会影响;

(4)平民人物的现实生活及其引发的社会状况;

(5)文化艺术生活服务资讯。

3.受众定位:《新闻现场》的五个选题兼顾了新闻性、社会性和时代性,站在平民百姓的角度透视正在发生的社会生活全貌。其覆盖面宽广,角度精锐,必将带来大范围的受众,为创造优秀电视栏目提供了可能。

四、栏目风格

《新闻现场》给主持人定位的风格是端庄亲切、活泼自然。要求主持人以明快流畅的口语播报新闻,这种有别于严肃正式的新闻播报方式树立了《新闻现场》清新舒适的风格,让观众一早醒来在愉悦的心情中观赏节目。

五、栏目宣传语

六、栏目形式

《新闻现场》是一档杂志型早间新闻栏目。

七、栏目概况

1、时间:每天早上7点10分至7点50分(包括4分半钟广告);

2、基本形式:分为4个板块;国内外重大事件、民生改革、具影响力的社会事件和平民人物文化艺术生活。服务资讯的时间比例是1:3:2:4。广告在一个板块结束后插播,共三次,每次1分半钟。这种“杂志式”结构,给予电视新闻节目紧凑而完整的特点,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给观众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思维连贯性。

八、栏目的包装和推广

3.主持人造型、服饰:在主持人的包装上定位为时尚不乏端庄,亲切自然。

4.推广:如今的时代单靠节目质量提高收视率似乎已不合适宜了,在节目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做好节目的包装及推广是十分有必要的。大到台里的推介片小到栏目工作人员的名片上都印上节目的播出时间、定位和主旨。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样一档栏目,并努力让受众把观看这档节目形成一种习惯。

九、栏目核心卖点、吸引受众点

1.本栏目的结构形式是杂志型新闻栏目,富含大量的新闻资讯,吸引受众眼光。

2.栏目定位一别以往严肃正派的新闻播报方式,以亲切自然的形式将新闻传播给受众,注重受众心理。

3.在新闻选题上注重民生和艺术文化生活资讯,贴近受众生活。

十、主创人员组成

选题策划范文(篇十)

一、栏目创建背景

(一)、必要性

我校自从20xx级开始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随着专业理论教学的推进,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对专业实践的需求日益增长,师生急需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训练中。

我校目前已经具备比较充分的纸质媒体和广播媒体锻炼平台,但是在电视方面的锻炼平台却很单薄,无法满足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需要。

为提高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较强综合素质的人才,特组建广电实务兴趣小组,开展实务训练。

(二)、可行性

组建广电实务兴趣小组,创建新闻类栏目具备多方面的可行性。

1、人员结构:兴趣小组主创人员为20xx级和20xx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有浓厚的实践兴趣与吃苦耐劳精神,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和业务知识。指导老师李海丽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有多年的实践经验与教学经验,可以为栏目的创建和执行提供充分的指导。

3、媒体环境:大学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面每天都演绎着无数的精彩和浪漫,有严肃的领导和学术会议,有丰富多彩的新闻资讯,有充满人情味的寝室生活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感受和珍藏,值得我们用电视来记录和展现。

目前,我校已经拥有《江西师大报》《传播人》、 “师大之声”、“大学生周末电台”等锻炼平台,以及目前正在改制的大学生教育电视台,这一方面表明我校具备电视新闻节目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同时,这又能为我院电视新闻栏目的创建提供有意的参考与借鉴。

电视节目可以声文并茂地传播信息,大大丰富了新闻的内涵,同时,学校学院还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在本校的老师和学生都能够在特定的时间及时看到电视。

二、栏目定位

以传播学院为依托,面向整个师大。以校园新闻为主体,突出学院特色。

及时传播校园新闻,报道学院工作,关注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

服务全校师生,构建和谐校园。

三、栏目标志:NU-TV

四、栏目名称:周闻师大(拟)

五、栏目内容

(一)、时政新闻:主要报道校内的重要活动、会议和政策通知等。如校领导重要会议,外事访问,领导视察、学术会议等。

(三)、软新闻:主要介绍学生活动如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艺术节、及其他德育活动和社团活动等;如重大体育赛事(校运动会、“足球杯”、篮球友谊赛、乒乓球赛、冬季长跑等)、文艺活动(十大才女比赛、十佳歌手大赛、迎新晚会等)、校园文化建设(文化节、艺术节、图书馆等)、大学生消费。

(四)、调查性报道:主要针对发生在学生中的热点话题和敏感问题进行采访调查、挖掘事实真相、探究问题本质、理性引导舆论。服务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六、栏目特征:关注师大时事,体会大学多姿 。

七、栏目要求:理性、新颖、健康

八、受众分析

栏目初创,受众存在一个拓宽和发展的过程:广播电视新闻学班师生→传播学院师生→全校师生。从栏目定位已经栏目关注的内容分析,栏目受众定位是以全校师生为目标的。

九、栏目设计

、栏目形态:

1、栏目片头 + 内容提要 + 详细新闻(包括串联)+ 播放新闻热线+片尾。

2、栏目片头:15秒,以栏目标志为主要画面,音乐要浓缩频道个性,色调以蓝色为主。

(二)、主持人(主播): 以固定的男(或者女)主持人为主角。男主持人要求具有稳重理性的气质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女主持人要求具有睿智明达的知性女性风度。

(三)栏目长度:总长拟设计为每期15分钟

(四)新闻类型:以消息类新闻报道为主,同时偿试较深度的报道。

(五)播出方式:录制播放

◆当我们所制作的新闻达到一定的质量可报给学校,同学校新闻一同播出。

十、栏目的运作方式

学院(统领栏目运作)

指导老师(指导学生选题 +节目审核。节目创作初期可以指导学生实地采访报道)

学生(选题)负责人 (选题上报 + 通知记者选题 + 实地采访 + 后期制作)

记者、摄像(选题上报 + 实地采访 + 制作新闻)

相互配合,随时保持沟通。

采访方式:记者预约采访和随机采访。

常见的采访:一个摄像+一个记者(记者和摄像能够很好的配合,做好准备,抓好时机)

十一、所需设备

1、虚拟演播室。

2、摄像机3—5台 、磁带若干、 采访话筒(指向性的)2个(附带较长的话筒线)、 充电器两个、 电池6—10个。

3、DVD刻录光盘若干。

5、工作室一间、电话机一部

选题策划范文(篇十一)

目录

1、选题名称------------

32、列选依据及目的--

33、选题内容------------

34、选题的价值---------

35、同类出版物的比较------------------------------

47、读者对象------------

48、双效益预测---------

49、交、发稿时间------

410、其他应说明的情况------------------------------

4选题名称

重生之擅始善终

列选依据及目的

2、《重生之擅始善终》于连载时已掌握固定的阅读受众,出版预期市场较好。

选题内容

内容简介:每个优秀的男人总会遇到一个或几个张雾善,她家世极佳,容貌中上,见识一般,性格恶劣。最后他总会离开她,因为她的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女配角。前世如此,今生亦然。可谁说女配角就不能活得风生水起,闪闪发光?

写作角度:以第三人称描述一个爹不亲爷不爱哥不疼的任性千金重生后如何活出自我的故事。 分类关键字:重生、女配、豪门世家、都市情缘

体裁:小说

篇幅:41798

2选题的价值

同类出版物的比较

【与《千金归来》比较】

1、《擅始善终》全文417982字,相较于《千金归来》的1267223字,篇幅较短。

2、《擅始善终》情节上的起伏较小,全文共由4个较大的事件构成,且环环相扣,连续性好。《千金》情节更丰富,伏笔多,高潮迭起,但前半部叙事过多,偏平淡。

3、《擅始善终》主要出场人物较少,环境较为简单,集中于家族内部争斗。故事情节以女主人公为主线展开,人物的刻画上比较贴近现实——没有绝对的好人或坏人,但整体的人物性格都较为正面,比较积极阳光。而《千金》场面铺设大,人物多,但塑造不鲜明。情节上的不连续,使得配角几乎是“上一批走一批”。因为全文是围绕女主“复仇“展开”,主角的性格比较偏阴暗,相比起《擅始善终》更加压抑。《千金》对于人物心理的把握很细腻,但过于理想化,书中“坏人”多数为“纯坏”,让人有“崩坏感”。

4、《擅始善终》相较于同类出版物,“虐心”戏码较少,轻松温情的路线应该是较大的亮

点。主人公的性格比较阳光正面,宣扬一种乐天的价值观。

代表作:《谁是谁的谁》《擅始善终》《时光荏苒曾非君》《双截棍与荷叶鸡》(连载中)

读者对象

读者定位为钟爱小说的年轻女性。其中主要读者应为有一定收入的女白领和有阅读习惯的青年女学生。

双效益预测

社会效益:“重生”话题流露出人们对现实生活常常有种种的不满,进而渴望能够“回到过去”改变些什么。表达了人们对逝去过往的追悔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另一方面,本书中女主人公回到过去,对亲人、朋友、爱人的珍视,也宣扬了一种“珍惜现在时光”“珍惜身边人”的生活态度。并且,与大多数重生相似,回到过去的主人公对于知识的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鼓励读者好好学习,汲取知识的作用。

经济效益:《擅始善终》贴合近期小说类文学作品的潮流走向,市场定位比较明确。同时,作品本身质量过硬,在“小白文”“玛丽苏文”泛滥的当下,比较容易脱颖而出。 估计印数:40000

销售周期:三个月-六个月

交、发稿时间

发稿时间:完成审稿工作需时5天,可于2013年11月2日前发稿

其他应说明的情况

选题策划范文(篇十二)

第一章 出版物选题策划

第一节 选题策划概述

一、选题策划的概念

2.作 用:把握出版生产秩序,保证和提高出版物的质量,塑造出版单位的品牌形象。

3.类 型:按规格分为系列性、成套性、单项性选题;按重要性可分为重点和一般选题; 按制订时机分计划内、计划外选题。

二、选题策划的基本步骤

(一)基础准备:对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和选择利用;

(二)选题设计:1.捕捉新的选题生长点;2.构思出版物的总体结构(尽可能详尽、周密) 构思阶段应注意:1)内容所涉领域有哪些新发展,其前沿和制高点在哪里;

2)社会生活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它与选题有多大契合度;

3)社会的文化需要是什么,与选题特色关联,未来竞争力如何。

(四)选题优化:根据论证意见、在组稿等过程中实际情况,对原有选题部队修改和完善。

第二节 信息采集

…… …… 余下全文

选题策划范文(篇十三)

《焦点透视》是湖北电视台的一档深度报道类新闻栏目,在同类节目中,它的出现要早于全国众多兄弟省台甚至早于央视,填补了湖北电视业无新闻调查类栏目的空白。十一年来,它一直以“层层深入,探究真相”的电视调查为手法,对发生在湖北省的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客观、深入、理性的调查分析。

现在,十一年时间过去了,《焦点透视》栏目向电视观众奉献了几千期精心制作的新闻调查类节目。现在,《焦点透视》的众位年轻的编导,正在为重振这一湖北电视台老名牌“精品栏目”而不懈努力。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识到,一档优秀电视栏目的成功运作,离不开从节目把关者到每位编导的策划意识。从整档栏目的风格、定位、选题,到每期节目的立意、谋篇布局、表现手法,都离不开策划。

一、对栏目定位的策划

早在《焦点透视》节目从社教中心划归新闻中心,栏目组就高度重视,精心筹划,并撰写了详细的策划方案。大家一致认为,一档优秀的新闻调查类栏目是媒体人力、财力、管理水平等综合实力的体现,湖北电视受众对国内现有媒体的少数新闻调查类节目认同度较高,而对发生在身边的新闻事件却难以看到相关的纵深电视调查,因此,新闻调查类栏目将在全省形成强大的收视冲击力。

关于节目定位,我们表述为:以新闻事实(焦点热点新闻为基础,以电视调查为手法,层层深入透视新闻真相,并强化舆论监督。关于栏目特色,《焦点透视》定位为:以关注新闻和新闻真相的成年人为主要目标受众,深刻性、思辨性是特色,快节奏、犀利的新闻语言是普遍风格。

确定了栏目风格,选题是决定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焦点透视的选题为大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包括突发事件。一般需要具备四要素:新闻性、广泛的关切度、有矛盾冲突、有持续的悬念。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焦点透视的选题策划注意处理了以下几个关系:

1.正面题材与反面题材的关系

《焦点透视》是个日播节目,笔者粗略统计了一下,节目当中,所谓的“正面报道”(主题性、成就性的报道)与“反面报道”(揭露性、舆论监督性报道)大约各占了1/3,其余1/3为探讨性的报道,对有争议有广泛影响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进行探究等等。

2.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这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可用八个字来概括:“政府重视,群众关心”。这样的题材其实是取之不尽的,每一段时间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就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而这些重点里面,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往往会引起电视受众的高度关注。

3.深度与可看性的关系

从技术层面讲,深度与可看性并没有矛盾,但是,由于受社会舆论环境的限制和记者自身综合素质的制约,一些可看性强的舆论监督类题材有时不一定能做得很有深度,一些有深度的题材有时不一定做得有可看性,我们认为,深度和理性是我们栏目的旗帜,这一点不能丢,也是我们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但电视作为一个平民化的大众传播媒体,我们也要将目光投向那些可看性强的题材,对这类题材,深度和理性仍然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二、对阶段性选题的策划

以上讲的是对选题的方向性把握,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意识到,作为一档评论类节目,如果每期播出的内容互不相关,零打碎敲,必然难以形成宣传的强势效应,难以形成观众的收视期待,难以将观众准时吸引到电视机前来。因此,有计划地制定一段时期内的报道重点,围绕这一重点确定题材,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宣传合力,也有助于打响栏目的品牌。

《焦点透视》亮出自己的风格特色,树立栏目形象的时期。通过往期的节目,观众往往会在自己心中得出结论,这是怎样一档的栏目,它适不适合我收看,它能不能引起我的收视兴趣。因此,“第一印象”留给观众至关重要。这一时期推出的节目,显示了栏目高度的新闻敏感和敏锐的前瞻性,以及调查采访中的理性思考,体现出编导和记者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深度,便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

在xx大,xx届三中全会,和历届全国及省里两会的宣传报道热潮中,《焦点透视》都会推出系列报道,这样的正面报道或者说主题调查不能不说是对记者功力的一种考验,从实际播出效果来看,这些主题调查的确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起到了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作用。

由于人手紧张,到目前为止,在选题策划中,还极少尝试过推出成系列的舆论监督节目。笔者认为:待条件更成熟时,成系列的舆论监督类焦点无疑是一个新的领域,比如对环保问题、对房地产问题、对事关百姓生活的重大改革措施等等,都可以分组进行系列报道。此外,对目前涉足较多的个案分析、对个人命运的人文关怀,也可予以关注。

三、单个节目采制过程中记者的策划意识

1.构建一个理性的框架

这是保证一档节目理论性、逻辑性和严密性的最根本措施。选题确定后,编导根据对这一题材的前期了解和采访,从节目的起承转合、思路走向到最后的主题归纳,有一个大致完整的理性框架。投入拍摄后,记者利用现场采访时的即时智慧以及与采访对象交流时的情感互动,为已经成熟起来的理性框架填充血肉,从而激活整个片子的生命。往往是节目成型后,编导前期拟就的理论框架已经看不见了,已经融化在整个片子的制作进程中了。不过,正是这个框架,使节目具备了理性的生命,使它成为一个有机的严密的内涵丰富的能唤起思考的东西。

2.用质疑的精神调查事件

一档10分钟的调查节目,要想从头至尾吸引住观众,除了故事的受关注度、视觉的冲击力外,还得讲究讲故事的技巧。作为调查性节目,讲故事的技巧很大程度上在于一个编导怎样将调查的手法、将质疑的精神融进节目中去,说白了,就是一个故事一定要有矛盾,有曲折,有悬念,这样才能吸引人。

那么,如何将调查的手法、质疑的精神融进节目呢?前面讲的要构建一个理性框架,其实就是要求一个节目要有一根统揽全局的主线,牵着观众往下看。除此之外,在解说词的写作方面,编导也可以将质疑、将悬念带给观众,引导观众的收视。

调查类节目“用质疑的精神调查事件”,绝不仅仅是记者的一种手段,一种“噱头”,它更是与观众的心理期待和心理需求相契合的,这样,通过质疑,通过悬念,通过“层层深入”的剖析,“调查”的形式与节目的内容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策划意识不仅贯穿在一档节目从前期规划到节目采制的每一个环节,在后期播出时,也需要有统揽全局的策划意识。一个节目选在什么时机播出,它所收到的社会反响和宣传效果会迥然不同,所以必须按照新闻规律选择最适合于“今天”播出的节目。这更是节目把关者和栏目领导者要时刻注意把握和控制的。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