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第1篇

1、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C2H2和C6H6

:烯烃和环烷烃

:甲醛、乙酸、甲酸甲酯

: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羧酸或酯;

5.炔烃(或二烯烃)与三倍于其碳原子数的苯及苯的同系物;举一例:丙炔(C3H4)与丙苯(C9H12)

2、有机物之间的类别异构关系

1.分子组成符合CnH2n(n≥3)的类别异构体:烯烃和环烷烃;

2.分子组成符合CnH2n-2(n≥4)的类别异构体:炔烃和二烯烃;

3.分子组成符合CnH2n+2O(n≥3)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醇和醚;

4.分子组成符合CnH2nO(n≥3)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醛和酮;

5.分子组成符合CnH2nO2(n≥2)的类别异构体:饱和一元羧酸和酯;

6.分子组成符合CnH2n-6O(n≥7)的类别异构体:苯酚的同系物、芳香醇及芳香。

3、能发生取代反应的物质及反应条件

1.烷烃与卤素单质:卤素蒸汽、光照;

2.苯及苯的同系物:与①卤素单质:Fe作催化剂;②浓硝酸:50~60℃水浴;浓硫酸作催化剂③浓硫酸:70~80℃水浴;共热

3.卤代烃水解:NaOH的水溶液;

4.醇与氢卤酸的反应:新制的氢卤酸、浓硫酸共热

5.酯化反应:浓硫酸共热

6.酯类的水解:无机酸或碱催化;

7.酚与浓溴水或浓硝酸

8.油酯皂化反应

9.(乙醇与浓硫酸在140℃时的脱水反应,事实上也是取代反应。)

4、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

烯烃的加成:卤素、H2、卤化氢、水

炔烃的加成:卤素、H2、卤化氢、水

二烯烃的加成:卤素、H2、卤化氢、水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加成:H2、Cl2

苯乙烯的加成:H2、卤化氢、水、卤素单质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的加成:(包括卤代烯烃、卤代炔烃、烯醇、烯醛、烯酸、烯酸酯、烯酸盐等)

含醛基的化合物的加成:H2、HCN等酮类物质的加成:H2

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加成。

5、能发生加聚反应的物质

烯烃、二烯烃、乙炔、苯乙烯、烯烃和二烯烃的衍生物。

6、能发生缩聚反应的物质

苯酚和甲醛:浓盐酸作催化剂、水浴加热

二元醇和二元羧酸等

7、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

凡是分子中有醛基(-CHO)的物质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1.所有的醛(R-CHO);

2.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

注:能和新制Cu(OH)2反应的--除以上物质外,还有酸性较强的酸(如甲酸、乙酸、丙酸、盐酸、硫酸、氢氟酸等),发生中和反应。

8、能跟钠反应放出H2的物质

(一)有机

1.醇(+K、Mg、Al);

2.有机羧酸;

3.酚(苯酚及同系物);

4.苯磺酸;

(二)无机

1.水及水溶液;

2.无机酸(弱氧化性酸);

注:其中酚、羧酸能与NaOH反应;也能与Na2CO3反应;羧酸能与NaHCO3反应;醇钠、酚钠、羧酸钠水溶液都因水解呈碱性。

高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第2篇

1.归纳整理夯实基础。

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要理清概念、形成系统。一些概念和原理容易混淆,建议同学们要对重要性、关键性词语整体把握,弄清楚使用范围和条件。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要进行梳理、织成网络、反复运用。这部分知识是初中阶段的考查重点,一定要熟练到位。

如在元素化合物知识中,主要学习了16种物质:4种单质、4种氧化物、2种酸和2种碱、4种盐,在复习时应注意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根据知识体系,紧扣三点,即考点、重点、热点,编织知识的网络结构,理清知识的脉络联系,分清知识的主次关系,可利用图表,也可用文字归纳等,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2.注重探究、培养能力。

每年实验探究题中,最后的实验方案设计是最难的,其实,只要充分利用试卷资源,特别是题目中出现的实验方案,你只要稍做修改,能模仿下来,就是非常好的答案。在文字描述时,语言要严谨、规范,这对获取高分十分有利。

3.把握热点、关注社会,学会迁移、灵活应用。

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中考的热点,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科学新发现等,这类题目往往信息知识新颖,但落脚点低,只要仔细读题,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与所学知识联系,特别是对应用到化学原理方面的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做到灵活应用。

想要提高记忆力,可以运用多个感官来记忆知识,也可以...

用于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于标明语意的转换。...

有很多的高三考生是非常的关心,在高三剩200多天的...

高中生报考高考要符合报名条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

就业方向:物流公司、货运公司、货代等等。如果你英语...

在宇宙中,地球不过是一个很渺小的星球,我们对宇宙的...

励志奖学金也是有含金量的。不管是在校期间获得过国家...

建立了_革命政府,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上高考辅导班已经可以用全民来形容了,那么,对于福州...

自由落体是指常规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初速度为零的...

高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第3篇

一、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6个易错点

1.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的条件为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等。

2.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为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己烷、辛烷、CHCl3等。

3.物质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惰性气体He等单原子分子,Cl2等双原子分子,以及O3、P4等。

4.电离、水解: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或浓度时常设置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方面的陷阱。

5.一些物质中的化学键数目:如SiO2、Si、CH4、P4等。

6.摩尔质量:特殊物质如D2O等。

二、离子共存应注意的5个易错点

1.分清“能大量共存”、“不能大量共存”、“可能大量共存”、“酸性、碱性都能大量共存等限定问法。

2.在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含有有颜色的离子,注意“透明”并不是“无色”。

3.如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因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共存等。

4.限定几种已存在的离子,判断其他离子能否共存。

5.注意溶液的酸碱性,如通过酸碱指示剂或pH限定溶液酸碱性、通过水的电离知识限定溶液酸碱性或与某些物质反应来限定溶液的酸碱性等。

三、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5个易错点

1.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有强氧化性,如稀硫酸为非氧化性酸。

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被氧化,不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如歧化反应。

3.得电子难的元素不一定易失电子,如碳元素、稀有气体等。

4.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不一定是被氧化,有可能被还原。

5.硝酸根离子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有氧化性,而次氯酸根离子无论在酸性还是在碱性条件下都有氧化性。

四、有关元素周期表的6个易错点

1.元素周期表第18列是0族而不是ⅧA族,第8、9、10列为Ⅷ族,而不是ⅧB族。

2.ⅠA族元素不等同于碱金属元素,氢元素不属于碱金属元素。

3.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

4.电子层数多的微粒半径不一定大,Li的原子半径大于Cl的。

5.并非所有主族元素的正价都等于该元素所在的主族序数,如F没有正价。

6.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不一定形成离子键,如AlCl3是共价化合物。

五、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2个易错点

1.比较反应热大小时要注意反应热的数值和符号。

2.反应热的单位kJ/mol中的/mol是指该化学反应整个体系(即指“每摩尔化学反应”),不是指该反应中的某种物质。

高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第4篇

▲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

一、物理性质

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熔沸点、状态:

①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②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

③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④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

⑤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⑥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

⑦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

⑧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如:白磷>二硫化碳>干冰。

⑨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白磷,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

⑩易液化的气体:NH3、Cl2,NH3可用作致冷剂。

4、溶解性

①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

②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苯酚微溶。

③卤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比水中溶解度大。

④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

⑤苯酚微溶于水(大于65℃易溶),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⑥硫酸盐三种不溶(钙银钡),氯化物一种不溶(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⑦固体溶解度大多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如。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随压强增大而变大。

5、密度

①同族元素单质一般密度从上到下增大。

②气体密度大小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决定。

③含C、H、O的有机物一般密度小于水(苯酚大于水),含溴、碘、硝基、多个氯的有机物密度大于水。

④钠的密度小于水,大于酒精、苯。

6、一般,具有金属光泽并能导电的单质一定都是金属?不一定:石墨有此性质,但它却是非金属?

二、结构

1、半径

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从左下方到右上方减小(稀有气体除外)。

②离子半径从上到下增大,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离子及非金属离子均减小,但非金属离子半径大于金属离子半径。

③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质子数越大,半径越小。

2、化合价

①一般金属元素无负价,但存在金属形成的阴离子。

②非金属元素除O、F外均有正价。且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和为8。

③变价金属一般是铁,变价非金属一般是C、Cl、S、N、O。

④任一物质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分子结构表示方法

①是否是8电子稳定结构,主要看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对不对。卤素单键、氧族双键、氮族叁键、碳族四键。一般硼以前的元素不能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②掌握以下分子的空间结构:CO2、H2O、NH3、CH4、C2H4、C2H2、C6H6、P4。

4、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

①掌握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概念。

②掌握四种晶体与化学键、范德华力的关系。

③掌握分子极性与共价键的极性关系。

④两个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⑤常见的非极性分子:CO2、SO3、PCl3、CH4、CCl4、C2H4、C2H2、C6H6及大多数非金属单质。

三、基本概念

1.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胶体的凝聚、渗析、布朗运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常见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注:浓硫酸使胆矾失水是化学变化,干燥气体为物理变化)

3.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

4.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

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O2与O3)、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5.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应:

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b.从有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c.从反应的微粒:离子反应或分子反应

d.从反应进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e.从反应的热效应: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6.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红磷和白磷、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也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同位素一定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同位素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8.同系物、同分异构是指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9.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稀HNO3、HClO)、还原性酸(H2S、H2SO3)、两性氧化物(Al2O3)、两性氢氧化物[Al(OH)3]、过氧化物(Na2O2)、酸式盐(NaHCO3、NaHSO4)

10.酸的强弱关系:(强)HClO4、HCl(HBr、HI)、H2SO4、HNO3>(中强):H2SO3、H3PO4>(弱):CH3COOH>H2CO3>H2S>HClO>C6H5OH>H2SiO3

1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

1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13.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而不是COOH-

14.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

15.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16.纳米材料中超细粉末粒子的直径与胶体微粒的直径在同一数量级,均为10-100nm

17.油脂、淀粉、蛋白质、硝化甘油、苯酚钠、明矾、Al2S3、Mg3N2、CaC2等一定条件下皆能发生水解反应

18.过氧化钠中存在Na与O-为2:1;石英中只存在Si、O原子,不存在分子。

19.溶液的pH值越小,则其中所含的氢离子浓度就越大,数目不一定越多。

20.单质如Cu、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1.氯化钠晶体中,每个钠离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氯离子有6个

22.失电子多的金属元素,不一定比失电子少的金属元素活泼性强,如Na和Al。

23.在室温(20C)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易溶;大于1克的――可溶;小于1克的――微溶;小于克的――难溶。

24.胶体的带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

25.氧化性:MnO4->Cl2>Br2>Fe3>I2>S

26.能形成氢键的物质:H2O、NH3、HF、CH3CH2OH。

27.雨水的PH值小于时就成为了酸雨。

28.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

29.胶体的聚沉方法:(1)加入电解质;(2)加入电性相反的胶体;(3)加热。

30.常见的胶体:液溶胶:Fe(OH)3、AgI、牛奶、豆浆、粥等;气溶胶:雾、云、烟等;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等。

31.氨水的密度小于1,硫酸的密度大于1,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

浓度为。

32.碳水化合物不一定是糖类,如甲醛。

<<<返回目录

▲化学高考常考知识点

一、常见物质的俗名及成分

1.硫酸盐类

(1)皓矾:ZnSO4?7H2O(2)重晶石(钡餐):BaSO4(3)绿矾:FeSO4?7H2O(4)芒硝:Na2SO4?10H2O(5)明矾:KAl(SO4)2?12H2O(6)蓝矾(胆矾):CuSO4?5H2O(7)熟石膏:2CaSO4?H2O

2.矿石类

(1)电石:CaC2(2)磁铁矿石:Fe3O4(3)赤铁矿石:Fe2O3

(4)石英:SiO2(5)刚玉(蓝宝石,红宝石):Al2O3

3.气体类

(1)高炉煤气:CO、CO2等混合气体(2)水煤气:CO、H2(3)天然气(沼气):CH4

4.有机类

(1)福尔马林:35%~40%的HCHO水溶液(2)蚁酸:HCOOH

(3)尿素:CO(NH2)2(4)氯仿:CHCl3(5)甘油:CH2OH―CHOH―CH2OH(6)硬脂酸:C17H35COOH

(7)软脂酸:C15H31COOH(8)油酸:C17H33COOH(9)肥皂:C17H35COONa(10)银氨溶液:Ag(NH3)2OH(11)葡萄糖:C6H12O6(12)蔗糖:C12H22O11(13)淀粉:(C6H10O5)n(14)石炭酸:苯酚

5.其他类

(1)石灰乳:Ca(OH)2(2)铜绿:Cu2(OH)2CO3(3)王水:浓盐酸、浓HNO3(按体积比3∶1混合)

(4)泡花碱:Na2SiO3(5)小苏打:NaHCO3(6)纯碱、苏打:Na2CO3(7)大苏打:Na2S2O3?5H2O

(8)光卤石:MgCl2?6H2O(9)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溶液

(10)漂白液:有效成分NaClO,非有效成分NaCl(11)漂白粉:有效成分Ca(ClO)2,非有效成分CaCl2(12)碱石灰:CaO、NaOH

二、物质的状态和颜色

1.固体物质

淡黄色:S、Na2O2、AgBr、三硝基甲苯黄色:Au、AgI、Ag3PO4、FeS2紫红色:Cu

红色:Cu2O红棕色:红磷、Fe2O3棕黄色:CuCl2、FeCl3

白色:P4、Fe(OH)2、无水CuSO4、AgCl、BaSO4、Al(OH)3、Mg(OH)2、BaCO3、CaCO3、Na2O、MgO、Al2O3黑色:石墨、CuS、Cu2S、FeS、MnO2、FeO、Fe3O4、CuO、PbS、粉末状银和铁

棕褐色:Ag2O紫黑色:I2

红褐色:Fe(OH)3蓝色:CuSO4?5H2O、Cu(OH)2绿色:FeSO4?7H2O、Cu2(OH)2CO3

银白色:块状铁、银、钠、钾

2.液体物质

蓝色:Cu2+、[Cu(H2O)4]2+、,遇I2的淀粉溶液

黄色:Fe3+、碘的水溶液、遇浓HNO3的蛋白质溶液、久置的浓硝酸、工业盐酸

紫红色:MnO4-、碘的CCl4溶液红色:[Fe(SCN)n]3-n(n=1~6)

深红棕色:液溴浅黄绿色:氯水橙色:溴水橙红色:溴的CCl4溶液

红褐色:Fe(OH)3胶体褐色:碘的乙醇溶液

3.气体物质

淡黄绿色:F2红棕色:NO2、溴蒸气紫红色:碘蒸气黄绿色:Cl2

无色:NH3、NO、N2O4、SO2、H2S、CH4、CH2===CH2等

三、特殊的物理性质

1.易液化的物质

常压下SO2(-10℃)、NH3(℃)、Cl2(℃)

熔点和沸点都很低,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晶体。

硫酸是一种无色透明、黏稠的油状液体,常用的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密度为(物质的量浓度为),属高沸点、难挥发性酸。

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若浓硫酸不慎溅到衣服或皮肤上,应先用湿布擦去,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4.单质溴易挥发,单质碘易升华

5.易潮解的物质

NaOH、MgCl2、CaCl2。

6.气体溶解性归纳

难溶于水:H2、N2、CO、NO、CH4、C2H4;微溶于水:O2、C2H2;较易溶于水:Cl2(1∶2)、H2S(1∶)、CO2(1∶1)、SO2(1∶40);极易溶于水:HF、HCl、HBr、HI、NH3等。

7.物质的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Cl、NH3、Cl2、SO2;

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氯水、溴水。

四、常见物质的重要用途

:①漂白剂②消毒剂

:①杀菌消毒②制盐酸、漂白剂③制氯仿等有机溶剂和多种农药

:①焊接金属的保护气②填充灯泡③保存粮食作物④冷冻剂

:①制导线电缆②食品饮料的包装③制多种合金④做机械零件、门窗等

:①制Na2O2等②冶炼Ti等金属③电光源

④Na、K合金作原子反应堆导热剂

:①冶炼铝②制作耐火材料

:①化工原料②调味品③腌渍食品

:①灭火剂②人工降雨③温室肥料

:①治疗胃酸过多②发酵粉

:①感光材料②人工降雨

:①漂白剂②杀菌消毒

:①漂白剂、消毒剂、脱氯剂②火箭燃料

:①制作各种模型②石膏绷带③调节水泥硬化速度

:①制石英玻璃、石英钟表②光导纤维

:①制硝酸、铵盐的主要原料②用于有机合成

③制冷剂

16.乙酸乙酯:①有机溶剂②制备饮料和糖果的香料

17.乙烯:①制塑料、合成纤维、有机溶剂等②植物生长调节剂(果实催熟)

18.甘油:①重要化工原料②护肤

五、常用的除杂方法

1.杂质转化法

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苯酚钠,利用苯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

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_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

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法

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用此法。

5.溶剂萃取法

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用此法。

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

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两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晶。

7.分馏、蒸馏法

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将萃取后的碘单质和苯分离可采用蒸馏法。

8.分液法

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9.渗析法

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

10.综合法

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六、常见的环境污染

1.臭氧层空洞――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被氟里昂等氟氯烃破坏而减少或消失,使地球生物遭受紫外线的伤害。

2.温室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增多,造成地球平均气温上升,加速了水的循环,致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3.光化学烟雾――空气中的污染性气体氮的氧化物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而生成有毒的光化学烟雾.空气中氮的氧化物主要来自石油产品和煤燃烧的产物、汽车尾气以及制硝酸工厂的废气等。

4.赤潮――海水富营养化(含N、P、K等污水的任意排放)污染,使海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

5.水华――淡水富营养化(含N、P、K等污水的任意排放)污染,使水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

6.酸雨――空气中硫、氮的氧化物在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酸雾随雨水降下,其pH通常小于。空气中SO2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含硫矿石的冶炼和硫酸、磷肥、纸浆生产的工业废气。

7.汽车尾气――主要是由汽油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气态烃以及气缸中的空气在放电条件下产生的氮的氧化物等,它是城市大气污染或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

8.室内污染――由化工产品如油漆、涂料、板材等释放出的甲醛(HCHO)气体;建筑材料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氡(Rn);家用电器产生的电磁辐射等。

9.食品污染――指蔬菜、粮食、副食品等在生产、贮存、运输、加工的过程中,农药、化肥、激素、防腐剂(苯甲酸及其钠盐等)、色素、增白剂(“吊白块”、大苏打、漂粉精)、调味剂等,以及转基因技术的不恰当使用所造成的污染。

七、常见化学反应

(一)金属元素的反应

1.碱金属的反应

(1)碱金属单质的化学反应

①与水反应

2Na+2H2O===2NaOH+H2↑

2K+2H2O===2KOH+H2↑

2Na+CuSO4+2H2O===Na2SO4+Cu(OH)2↓+H2↑

【题源信息】钠与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而是先与H2O反应生成NaOH,然后生成的NaOH溶液再与盐溶液反应,钠与H2O、酸反应的实质都是与H+反应,所以钠与酸溶液反应更为剧烈。钠与熔融的盐反应才可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

②与氧气反应

4Na+O2===2Na2O(空气中缓慢氧化)

2Na+O2点燃=====Na2O2

2Na2O+O2△=====2Na2O2

4Li+O2点燃=====2Li2O

【题源信息】①无论Na与O2反应生成Na2O或Na2O2,只要参与反应的Na质量相等,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但得到Na2O2的质量大于Na2O的质量。

②注意Na及其化合物发生焰色反应时火焰颜色均为黄色。

③要注意推断题中的“题眼”――多步氧化关系:NaO2??→Na2OO2??→Na2O2。

(2)碱金属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①Na2O2

2H2O+2Na2O2===4NaOH+O2↑

2CO2+2Na2O2===2Na2CO3+O2

SO2+Na2O2===Na2SO4

【题源信息】1molNa2O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该结论常用在考查NA的题目中。Na2O2与CO2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反应时,应先考虑Na2O2与CO2的反应。Na2O2具有强氧化性,能将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氧化,注意相关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如将Na2O2投入Na2S、Na2SO3、NaI、FeSO4等具有还原性的溶液中)。

②Na2CO3

Na2CO3+2HCl(过量)===2NaCl+CO2↑+H2O

Na2CO3+HCl(不足)===NaCl+NaHCO3

Na2CO3+CO2+H2O===2NaHCO3

Na2CO3+Ca(OH)2===CaCO3↓+2NaOH

【题源信息】向Na2CO3溶液中加入盐酸时反应分两步进行,首先生成NaHCO3,然后是NaHCO3与盐酸反应生成CO2。两者滴加的顺序不同,产生的现象也不同,这就是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Na2CO3溶液和盐酸的原理。

③NaHCO3

NaHCO3+HCl===NaCl+CO2↑+H2O

NaHCO3+NaOH===Na2CO3+H2O

2NaHCO3+Ca(OH)2(不足)===Na2CO3+CaCO3↓+2H2O

NaHCO3+Ca(OH)2(过量)===CaCO3↓+NaOH+H2O

【题源信息】a.不能用常压下蒸发溶剂的方法制备NaHCO3晶体,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与NaHCO3。

b.在书写碳酸氢盐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要特别注意两者量的相对多少。

c.吸收CO2气体中的HCl不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需用饱和NaHCO3溶液。

④NaOH

2NaOH+H2SO4===Na2SO4+2H2O

CO2+2NaOH(过量)===Na2CO3+H2O

CO2(过量)+NaOH===NaHCO3

⑤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可能是Na2CO3、NaHCO3或两者的混合物,可根据Na+和C守恒法确定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产物。

的反应

(1)在CO2中燃烧

2Mg+CO2点燃=====2MgO+C

(2)在空气中燃烧

2Mg+O2点燃=====2MgO3Mg+N2点燃=====Mg3N2

2Mg+CO2点燃=====2MgO+C

【题源信息】a.此反应在高考中是一个热点反应,主要出现在推断题中,是由金属单质作反应物生成非金属固体单质的置换反应。

b.镁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常温下镁在空气中与O2反应生成一层坚固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所以金属镁有抗腐蚀性。

及其化合物的反应

(1)铝片产生氢气的反应

2Al+6HCl===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题源信息】铝单质是中学化学中典型的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金属单质,这常作为高考中物质推断题的“题眼”。

(2)铝热反应

2Al+Fe2O3高温=====2Fe+Al2O3

4Al+3MnO2高温=====3Mn+2Al2O3

【题源信息】a.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是高考实验考查的热点。主要操作是先铺一层KClO3,插上镁条,然后点燃镁条。

b.注意铝热反应是中学化学中一个金属单质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的置换反应。

c.该反应形式常在无机框图中出现,注意反应条件(高温)及信息(铝热反应)。

(3)Al2O3的反应(两性)

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

【题源信息】由此可知Al2O3是一种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两性氧化物。

(4)Al(OH)3的反应(两性)

Al(OH)3+3HCl===AlCl3+3H2O

Al(OH)3+NaOH===NaAlO2+2H2O

【题源信息】由以上反应可知,Al(OH)3是一种既溶于酸又溶于碱的白色沉淀,这是高考推断题的常见“题眼”。

(5)铝盐的反应

①铝盐与氨水反应

Al3++3NH3?H2O===Al(OH)3↓+3NH4+

【题源信息】a.不管氨水是否过量,都会发生此反应,

Al(OH)3不溶于过量的氨水。

b.此反应常用于制备Al(OH)3。

②偏铝酸盐的反应

向偏铝酸盐溶液中滴加盐酸

NaAlO2+HCl+H2O===Al(OH)3↓+NaCl(少量盐酸)

NaAlO2+4HCl===AlCl3+NaCl+2H2O(足量盐酸)

【题源信息】向偏铝酸盐中逐滴滴加过量盐酸的实验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溶解。

向偏铝酸盐中通入CO2[Al(OH)3不溶于碳酸]

2AlO2-+CO2+3H2O===2Al(OH)3↓+CO32-(少量CO2)

AlO2-+CO2+2H2O===Al(OH)3↓+HCO3-(足量CO2)

偏铝酸盐与铝盐反应

Al3++3AlO2-+6H2O===4Al(OH)3↓

【题源信息】与AlO2-不能大量共存。

b.此反应是一种最节省原料的制备Al(OH)3的方案。

4.铁及其化合物的反应

(1)铁单质

3Fe+2O2点燃=====Fe3O4

Fe+S△=====FeS

2Fe+3Cl2点燃=====2FeCl3

3Fe+4H2O(g)高温=====Fe3O4+4H2

Fe+2H+===Fe2++H2↑(酸为非氧化性酸)

Fe+4HNO3(稀)===Fe(NO3)3+NO↑+2H2O(铁适量)

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铁过量)

Fe+CuSO4===Cu+FeSO4

2FeCl3+Fe===3FeCl2

【题源信息】Fe与O2、H2O(g)反应的产物都是Fe3O4而不是Fe2O3,Fe与Cl2反应时生成FeCl3,与S反应时生成FeS,说明Cl2的氧化能力大于S的。常温下,Fe、Al在浓硫酸和浓硝酸中发生钝化,但加热后继续反应。

(2)铁的化合物

FeCl2+2NaOH===Fe(OH)2↓+2NaCl

4Fe(OH)2+O2+2H2O===4Fe(OH)3

2FeCl2+Cl2===2FeCl3

Fe3++3SCN-===Fe(SCN)3

FeCl3+3H2O(沸水)△=====Fe(OH)3(胶体)+3HCl(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Fe2O3?nH2O+3H2O=====铁发生吸氧腐蚀生成铁锈

【题源信息】①FeCl2溶液与NaOH溶液在空气中反应的现象变化,常用于物质推断。向Fe2+溶液

中加入硝酸、KMnO4、氯水等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时,溶液会出现浅黄绿色→棕黄色的颜色变化,该现象可用于Fe2+的初步检验。

②制备Fe(OH)2的方法很多,原则有两点,一是溶液中的溶解氧必须提前除去,二是反应过程中必须与O2隔绝。

③Fe3+的检验方法较多,如观察溶液颜色法(棕黄色)、NaOH溶液法(生成红褐色沉淀)、KSCN溶液法(生成红色溶液),前面两种方法需溶液中Fe3+浓度较大时才适用,也最灵敏的方法是KSCN溶液法。Fe2+的检验可采用加入KSCN溶液后再加入氧化剂的方法。

5.铜及其化合物的反应

(1)铜单质的反应

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2Cu+O2△=====2CuO

2Cu+S△=====Cu2S

Cu+Cl2点燃=====CuCl2

在潮湿空气中被锈蚀生成铜绿

2Cu+O2+H2O+CO2===Cu2(OH)2CO3

②与酸反应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铜的重要化合物

①黑色氧化铜高温分解生成红色氧化亚铜

4CuO高温=====2Cu2O+O2↑

②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生成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

CuSO4?5H2O△=====CuSO4+5H2O

【题源信息】铜作为不活泼金属的代表,高考常考查:

a.铜单质的化学性质;b.铜的化合物在反应中的颜色变化;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解反应的简单计算。

(2)①4H2+Fe3O4高温=====3Fe+4H2O(与其他铁的氧化物反应也可)

②2Fe2++HClO+H+===2Fe3++Cl-+H2O

(3)稀硫酸、KMnO4溶液取适量D固体于小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硫酸使固体完全溶解,将所得溶液滴入盛有KMnO4溶液的试管中,KMnO4溶液褪色

【题型解读】本题考查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及它们之间的转化。此类试题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元素化合物等知识于一体,具有考查知识面广、思维容量大、试题区分度高等特点,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重组、转换、迁移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一直是高考命题专家的“宠儿”。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准“突破口”,可从物质的特殊颜色、特征性质、特殊反应条件、特殊转化关系(如连续氧化关系、三角关系、置换反应等)、特征数据、工业生产信息等方面进行分析,准确找出“突破口”,继而完成其他物质的推断。

<<<返回目录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