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管理设计总结(实用4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4-03-19 12:12:2112

书管理设计总结 第1篇

一所学校,它的真正魅力应该来自于对人类优秀文化的追求,让所有师生在这个不懈的追求过程中提高精神修养、规范文明礼仪、习得技能、技巧,成为一个有博爱之心、博学之力、个性健全、主动发展的人。要实现这个追求,“读好书、好读书”是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因此,作为传播文化,向广大师生提供精神食粮的图书馆,责无旁贷地被推向了教育的前沿。为充分发挥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强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和服务领域,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校的图书管理员蒋文英老师积极探索,创新实践,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我校的图书馆逐步发展成为学校必备、师生必需,不可或缺的读书阵地,发挥其辅助教学、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作用,实现跨越式、本质化的发展和推进。

学校图书馆的馆藏建设,要立足于馆藏基础工作的建设,注重馆藏的数量与质量,一定量的藏书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需要,也是学校师生学习和阅读的需要,馆藏质量是图书馆服务质量与水平的保证。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我校新建了一个图书馆。原来的图书藏于一幢老式的住宿楼中,搬迁是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几万册图书从下架打包,发动组织学生搬迁到新图书馆到整理上架蒋老师倾注了很多很多,她工作专心致志,勤勤恳恳,从不说一声苦和累。在她的辛苦和努力下,一个崭新的图书馆展现在全校师生面前。有了一个崭新的图书馆,学校决定扩展馆藏,近几年蒋老师都不辞辛苦特地去杭州、椒江、台州市新华书店等地购了一批批新课程教育改革的理论图书。目前我校图书总藏量有5万7千多册,报刊、杂志200多种。为配合教师新课程的学习,为学校组织教师培训提供资源,供教师专业理论学习,通过这样有的放矢地学习理论,使每一位教师对新课程的改革目标及其教育理念有了一个了解和认同,对改革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能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并能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实践中。

在图书馆管理方面:

学校图书馆应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丰富学生头脑、增长知识的读书乐园。蒋教师认为作为学校的图书管理员应提升服务意识,延长开放时间,坚持开放,最大限度的满足师生借阅的需求。我校图书馆在不影响工作人员法定工休的前提下全天开放,使学生在校除了正常上课和休息吃饭时间外,都可以在阅览室里度过,使阅览室变成学生休闲学习的场所。同时,我校图书馆加强管理,认真指导学生进行有益的阅读,努力创设宁静、和谐、温馨的读书氛围,使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同时蒋老师还充分发挥小助手的作用,一方面减轻了蒋老师繁重的工作,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

在管理手段上:

图书馆的管理手段已发生较大的变化,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全面使用,改变了传统的手工操作,简化了借还手续,加快了流通速度,节省了读者借书所用的时间,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使用使许多图书馆业务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完成,蒋教师没有参加过任何部门的培训和学习,靠的是她自己的刻苦钻研,努力学习,掌握了一整套的图书编程,例如编目、检索、流通、查询,蒋老师都干得非常熟练。

在借阅方式上:

我校图书馆实行超市式全方位敞开式的管理模式。即允许读者进入流通书库,挑选自己所需文献。这样可以充分挖掘馆藏潜力,最大限度地方便、满足读者的需求。在充分发挥其优点的同时,蒋老师注意加强科学管理,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对读者进行爱护图书的宣传教育,确保藏书的安全性、完整性、有效地克服开架借阅的短处,使其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在服务手段上:

图书馆的服务已由被动服务逐步转化到主动服务上。根据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图书馆已由单一的借书阅览服务走向多元化服务。教师阅览室期刊订阅也从娱乐型向教育教学型转移,教师教育教学需要的刊物多订,消遣娱乐型刊物少订。蒋老师把为师生服务为教学服务当成工作的主要部分:想教学之所想,急教学之所急。对教学需要的图书首先以最快的速度组织采编上架,让老师及时借阅,还努力做好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工作、为有研究性课题的同学提供方便,让他们到老师书库查询借阅。

学校图书馆是学校信息资料中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课堂教育的延伸,图书馆应寓育人于服务之中。师生是学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在服务过程中,针对读者群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对读者进行阅读指导。我校图书馆经常组织有关读书方法的经验交流和专题讲座,启发引导读者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平时还开展“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征文,“名篇名段选读”、“古诗文背诵”比赛,“音乐散文”诵读,“即兴演讲”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学校每一学年举行为期一个月“读书节”活动,让学生读好书,读懂书,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摘录精彩词语,灵动的句子,读后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及有凝或的方面。通过活动,评出“读书之星”,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努力创设宁静、和谐、温馨的读书氛围,使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有这样的基础,学校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部门举办读书读报、诗歌朗诵等比赛,都获得非常不错的名次,有位同学还获得全国级的特等奖,这和蒋老师辛勤耕耘是分不开的。面临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每个图书馆工作人员都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素质,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以免被瞬息万变的时代所淘汰。蒋教师也不例外,一方面蒋老师在日常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这不仅是指专业方面的知识,而是指熟悉各种教材,了解新课程,这样才能为教材的配套拓展、延伸做好基础工作。另一方面,蒋老师认为必须具有不断开拓进取和无怨无悔的敬业精神,具有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工作态度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同时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技能,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和知识创新能力。

书管理设计总结 第2篇

一、加强地方文献工作的现实需要和可行分析

1、从全社会文献资源的整体建设角度分析

近些年来,受书刊涨价及一些民办信息机构的纷纷崛起等因素影响,全国多数文献情报单位,在文献资源建设和文献情报服务方面,都遇到很大的困难。这就要求文献情报单位应从宏观上加强文献情报资源的合理布局,发挥优势,有重点、有特色地做好文献情报的保障服务。另一方面,从文献使用情况看,藏书利用以后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低,首先取决于读者的满足程度和利用程度,这也从客观上要求,只有通过建立具有适应本地社会需要、满足本地读者需求的特色馆藏体系,才会抓住读者。鉴于上述方面原因,加强地方文献资源这种特色体系的建设已成为一个新的趋势,给不少文献情报机构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机遇。

2、从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角度来分析

其基本原则就是通过建立一个合理的文献资源布局体系,来减少巨大的馆藏建设重复与浪费。共建应以各自的特色为基础,特色意味着馆藏在某些方面的特殊优势,若无特色也就无所谓共享。作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来讲,它是建立在本地文献收集、整理、利用的基础与优势之上,既可填补稀缺,又避免了重复浪费。因此,必然可成为一个可靠的、富有特色的保障体系参与到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中来。

3、从地方文献的内在特征进行分析

地方文献的涵盖范围具有综合性,包括了各个领域,可称“地方小百科”。作为一般读者来讲,可以通过地方文献来了解当地的基本概貌,加深对本地情况的熟悉程度;作为学者和研究员,则可以通过地方文献全面并有侧重地分析、研究地方性问题,为当地发展提出决策参考。这一切,都有助于各类读者从地方文献的信息含量中受到启发与借鉴,有针对性地解决地方实际问题。

可见,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既必要也可行。

二、地方文献的特征以及在省级图书馆藏书建设中的地位

1、地方文献的特征

(1)地方文献以一个省(区)地域内的自然、社会基本情况为主要内容,从不同侧面反映这一地域历史与现实的基本状况,反映这一地域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风貌、经济发展、民族民俗风情等,使得地方文献具有极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2)地方文献的基本内容是本地区人民实践生活的真实记录,也是这一地区人民对自然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的认知和总结。这些内容均从实践中获得的,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3)地方文献内容多样,跨学科、跨行业、跨时代,研究对象包罗万象,记录载体、出版形式多样,使地方文献具有广博性和资料性的特点。

(4)地方文献从纵向上沿袭于各个时代及其各个时期,从横向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它将动态的历史发展,保存于静态的文献载体之中,反映出不同时期、不同时代的社会发展水平,因而具有极强的历史性和时代性特征。

地方文献内容丰富而广泛,所包含的地方史料具有时代的连续性和社会不同方面的相关性,地方文献的这种动态性和整体性特征,使得地方文献具有极其重要的使用价值。

2、地方文献在省级图书馆藏书建设中的地位

地方文献所具有的鲜明特征,必然为其构架出自身在市场经济中广阔的研究价值和利用价值。对它的收集、整理、研究和利用,是图书文献部门利用丰富的文献资源服务于社会,创造丰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而为确立自身社会地位所必须担当的责任。因而地方文献在省级图书馆藏书建设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1)收集地方文献是省图书馆藏书建设的重要任务。《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把“搜集、整理与保存文化典籍和地方文献”列为省级图书馆六大主要任务之一。

(2)地方文献是省级图书馆藏书特点的突出反映和集中体现。

(3)加强藏书建设中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可以为图书馆学和地方文献学的研究提供方便条件。

(4)通过收集地方文献,可以建立起有关当地社会的基本资料库,为地方建设事业提供文献信息。包括为地方决策事业提供文献信息和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情报服务等。

(5)地方文献是对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教材。

(6)地方文献是有关科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7)地方文献是编史修志不可缺少的素材。

三、加强省级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1、搞好地方文献的调查研究,做好地方文献的补充工作。

首先搞好书目调查。利用有关工具书和目录检查馆内地方文献的收藏情况。如《山东省新编地方志目录》一书就收有山东省各类志书3519余种,地情资料944余种,这其中许多都是省馆目前没有收藏的。通过书目调查,地方文献工作人员可以及时了解本馆馆藏,有的放矢地进行征集工作。另外,要有目的、有重点地搞好社会调查,包括本省各有关单位正式和非正式出版物数量、种类、创刊日期、出版时间等方面的调查。在社会调查中应与各地史志办等相关单位保持密切联系,注意掌握各地的编史修志的动态、进度、重要的地方文献的发现情况等等。

2、加强分工、协作

(1)省、市馆间的分工

作为市级公共图书馆,它的地方文献资料收藏重点,应该是尽可能的将以专门记述本地区有关情况为内容的文献资料收集齐全。对这类文献资料的收集,大到综合反映本地区情况的书刊资料,小到单独记述本地区某一方面情况的书刊资料、记述本地区某一行业或一个部门情况的专门资料。而对那些包含有本地区有关情况在内的综合反映本省各地情况的文献资料可视经费等条件所限,有选择地收藏。对那些包含全国各地区或部分地区情况的文献资料,虽内容涉及本地区有关情况,也没有必要作为地方文献资料收藏。

作为省级公共图书馆,应重点收藏综合反映本省各地有关情况或部分地区有关情况的文献资料,收藏的越齐全越好。对那些包含本省有关情况在内的综合反映全国各地情况的文献资料,可视客观条件允许,尽量收集齐全。本省各地的繁杂的地方文献资料,由各地的公共图书馆去详尽地收集保存。作为省级公共图书馆则没有必要去广泛详尽的收集,避免形成本省范围内收藏地方文献资料的不必要重复。同时,作为省公共图书馆无论从现实的人力、物力,还是其它一些客观条件来讲,也都不可能把本省各地所有的地方文献资料收集齐全。对这部分文献资料,可根据为本省领导机关及有关部门提供各地地情资料的需要,去有选择地收藏,不强求齐全。

通过对省、市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收藏范围进行上述的分工,逐渐形成一个省馆齐全的,收藏有综合反映本省各地(两地以上)情况的地方文献资料;各市馆齐全的,收藏有专门反映本地区情况的地方文献资料的总体。这样一个由若干地方文献收藏点连成的地方文献收藏总体,就较好地反映出了本省完整、系统、齐全的地方文献资料情况,省、市馆间都有了自己较为明确的地方文献资料收藏侧重点,各馆还可以更好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用于“重点”文献资料的广泛搜求上。

(2)组织上的协作与协调

地方文献工作在目前虽然已受到了各公共图书馆的普遍重视。但是由于各图书馆自身存在的客观情况限定了各图书馆对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视程度,其具体做法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有必要采取各种可行的做法来达到各馆地方文献组织机构等情况的协调和统一。一是各图书馆有必要设置负责地方文献工作的专职人员(有条件的应设置地方文献部门)。二是要建立一个全省范围的地方文献工作协作组织。这个组织由各市馆的地方文献工作人员参加,由省馆的地方文献工作部门负责组织和召集开展有关活动。通过这样一个协作组织,加强各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间的联系,对各馆(特别是省、市图书馆间)的地方文献资料收集、有关工作的协作与协调,以及地方文献工作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开展经常性的讨论研究,制定和不断改进在地方文献工作中实施的各种措施和具体做法,以促进全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三是从地方文献工作的长远需要着眼,各图书馆有必要设立地方文献资料专库或地方文献资料专架,对地方文献资料进行单独的存放和管理。这样做,有利于对馆藏地方文献资料的全面把握和充分利用,有利于地方文献资料的长期妥善保存。否则,由于馆藏的地方文献资料散布于其它各种书刊资料之中,会给整个地方文献工作带来很多的麻烦。

(3)信息协调

各公共图书馆可定期或不定期地利用书目索引等形式,把本馆的地方文献资料内容详尽地反映出来。一来方便读者对馆藏地方文献资料的了解、利用,更重要的是省、市公共图书馆间可通过书目索引这一形式,进行馆藏地方文献资料的信息协调。省馆通过各市馆的馆藏地方文献书目索引,来掌握各地详尽的地方文献资料收藏情况;各市馆通过省馆的馆藏地方文献书目索引来掌握自己没有作为重点收藏,或是没有收藏的那部分包含有本市情况的文献资料情况。这样一来,要查阅本省某地区的地方文献资料,即可在该地区的市公共图书馆收藏的地方文献资料中得到较好的解决。此外,又可在该馆通过书目索引了解和掌握省馆收藏的,包含有该地区有关情况的那部分文献资料情况,以便在必要时到省馆查阅。同样,在省馆可以查阅到综合反映各地情况的各种地方文献资料。

3、进行馆藏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

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是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的基础工作。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实现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并使之成为网上的一部分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正是为了满足人们在网上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需要。同时,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可以大大加速省馆与各地市分中心的信息互动,扩大开发和利用程度,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方法。

地方特色是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核心。公共图书馆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当前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现状以及有关部门的规划、协调,来规范数据库的建设,选择选用率高、有一定学术和史料价值的文献,分阶段、分步骤地建立类型齐全的数据库,如书目数据库、专题数据库、报刊索引数据库、文摘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等等,以便向读者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其中,建设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是实现省馆与各地市分中心信息互动,加快信息资源加工处理速度和动态反映速度最直接的方法。因此,省级图书馆应把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建设放在首位。

省级图书馆还要根据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分期分批地建设一些有较大政治影响和经济效益好的专题地方文献数据库。如湖南图书馆已建和拟建的项目有湖南人物资料数据库、湖南地方法规数据库、洞庭湖资料数据库等。另外还应该积极配合全国公共图书馆文献数据库建设,如湖南图书馆馆藏的湖南地方志、湘军史料等。

总之,地方文献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搜集、整理和服务工作,长期努力,积浅入深,逐步形成一个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地方文献体系和地方文献工作体系,使之成为当地建设事业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源。

书管理设计总结 第3篇

我在这次试验中参与了“需求分析”、“表中数据输入”,“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设计。在“需求分析”阶段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有用户需求的分析和流程图的设计。进行用户需求的分析时,由于时间和范围的限制我们很难对用户的需求做出准确全面的了解分析,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这就需要我们在不断的改进。在流程图的设计中,我们遇到的问题有数据在系统中的流向问题,在一些数据上我们存在着数据流向错误,还有的数据之间的流向是双向的,但我们没有在流程图中体现出来。经过老师的指点后我们及时的做出了修改,同时还明白了一张表格设计出来关键在与有没有人看,如果没有人看那这张表格就是多余的。因此表格设计的关键在于明确要给谁看。在实验过程中我明白了需求分析是数据库设计的起点,也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需求分析做得不好,开发出的系统的功能可能就会与用户要求之间存在差距,甚至有可能导致整个工作从头再来,因此一定要保证需求分析准确全面。

在“表中数据输入”过程中,当向借阅信息表输入数据时虽然没设还书日期为必填字段,也没设默认值。但即使没输还书日期,表中也会自动生成一个日期,而且还不能删除。我们讨论了很久也没得出原因,请教老师后才知道在我们的借阅信息表中字段图书编号和图书名称存在部分函数依赖导致出错。我们删除了图书名称一列,并运行成功。在这个问题上更让我们明白了需求分析的重要性。

在“存储过程设计”和“触发器”的设计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不清楚应该怎样用代码来实现我们想要系统完成的功能。这主要是由于我们对知识掌握的不全面。因此我们只能写一些简单的命令或通过网络搜索来实现,但这也导致了我们想的功能和实际做出来的功能存在一些差距。同时我们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具体的问题。例如,在设计“未还图书信息”存储过程时,我们想要输出未还图书的借书证号、图书编号、姓名、图书名称。但运行后发现它输出了很多重复的项,而且他们的借书证号全是一样的,虽然这个借书证号是存在未还图书的借书证号,但她把所有人的姓名全输出来了。一开始我们不知道这是为什么,试了很多次还是不行,最后如果只要求输出借书证号和图书编号又能运行成功,因此我们想应该是在命令中没有体现两表中的关系,违背了关系的完整性。于是我们又在条件中输入了“借阅信息表.借书证号=读者信息表.借书证号,借阅信息表.图书编号=图书信息表.图书编号”命令运行成功。

从这些问题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这些细节上的问题更需要我们细心的对待。

实训总结

通过项目实训我体会最深的是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我们所做的工作都不是

独立的,不能只想到自己。当遇到问题不能自己解决,通过大家一起完成时,那份快乐也是加倍的。在实训过程中我明白了我们不应该只想着如何避免难题而应学着解决它。更重要的是平时就应该积累知识。

书管理设计总结 第4篇

时间如隐匿的流水,不觉间从指尖划过。转眼间,实训已经接近了尾声。记得什么时候实训才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而今当我们设计出了自己的毕业作品的时候,我知道我们正向着梦想又前进了一步。是学校给了我们这么一次好的锻炼机会,也算是毕业前的礼物吧!让我们这即将走出校园的半个社会人不至于好高骛远和与现实的格格不入。而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们组所选择的实训项目——图书管理系统,也是如期的完成了,虽然其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但这些经历都不失为一笔宝贵的财富。

实训本身就是正式上岗前的预热,是对知识的学有所用。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实训总结,则是对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一种深刻的认识,经验的总结和归纳。下面,本人就自己在实训过程中所认识到的、所学到的和领悟到的做一个简短的总结。

首先,有计划的规划实现一个项目,是非常重要的。记得实训刚开始的头两天,我们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完全不知所以然,也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下手。无厘头似的手忙脚乱,就像没有帅的士兵没了前进的方向。后来,在朱薇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开始对自己所选项目制定项目计划,根据老师所给的视图和自己所掌握的图书管理流程,做好项目评估,并记录每天每周的角色安排工作。然后根据项目需求说明书,确定系统功能,完成系统需求说明书,着手开始模型图的建立。就这样,实训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其次,团队的协作精神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虽然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在这次实训过程中我还是深深的感受到它的重要。

记得前阶段由于担心项目在后续阶段无法如期的完工,心情甚是着急,失了分寸。再者和另外一个负责编程的人没有做好明确的分工工作,模糊了自己所付责的模块。以至于在一些本可以约定熟成的命名和一些琐碎的事情上面有些不悦,还有某些功能的重复编码。后来意识到一个团队本身的团结协作在这个环节上是非常重要的,在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后,和组员共同约定了如同包,类和某些标识的统一命名。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值得说到的是,这些命名,术语的解释应该在需求规划阶段就要完成的,这样不至于在后续阶段由于疏忽而导致这种问题的出现。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再次,调试的时候,最重要的是看错误的原因和抛出异常的最内层位置,当然是自己所写代码的最内层,不是应用的框架的最内层。不是一味的查看源代码,搜索是否是因为逻辑错误或者是其他错误所导致的。再者,由于java提供控制台打印,这又为我们能够快速的判断出错的地方提供了方便。不过,对错误的判断要有比较灵敏的触觉,而这都是通过平时不断的积累才能达到的。所以这不仅再次告诉我们,牢固的知识和最佳的实践始终是提升效率的一把利器。而在此次实训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和很多知识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所以不免得走了很多弯路,更多的纠结于错误的查找和逻辑结构。不过我相信在弄懂了这些,以后再编程这方面将会更加有经验,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第五,开发人员的初步测试很重要。这是我在这次实训项目中,所担当的角色所体会到的。程序也是有生命的,当你赋予它生命的时候,你就应该努力去完成缔造它的使命,直到它生命的终结。测试,是为了让一个软件能过完成自身价值体现的前提。而开发人员的初步测试则是这种自身价值体现的基础。而我认为开发人员的这种测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测试,它是不以发现错误为目的的,相反的是以能够让程序运行起来而不与需求相悖和根据需求说明所完成功能的初步实现的检验。它是矛盾的,既对立又统一。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