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纲课程总结报告(实用3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4-03-15 08:39:1124

史纲课程总结报告 第1篇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模式

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开设以来,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习、借鉴其他高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对《纲要》课专题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思路及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经过几年的探索,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且具有自身特色的《纲要》课专题教学模式。

一、《纲要》课专题教学模式指导思想

1.明确课程定位。《纲要》课是教育部规定的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纲要》课本中明确阐明了教学目的: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_,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就课程内容而言,《纲要》课毫无疑问是一门历史课,但其教学目的中又蕴涵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也就是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以历史课为载体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因而具有较为特殊的双重属性。这就要求在专题教学中做到两者兼顾:首先,《纲要》课是一门历史课。因此,每个专题的设置与讲授都要遵循历史教学的规律,教学内容必须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和主线展开。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遵循历史课的教学规范,尊重历史的客观性、整体性、必然性原则,避免为了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而断章取义、片面解读历史。其次,《纲要》课是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面向包括文科类、理工类、医学类、体育类、艺术类等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鉴于课程性质的不同以及教学对象的多样性,《纲要》课与历史专业的中国近现代史课程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都应有所区别。在教学内容上,《纲要》课的专题内容应概括而精炼,更加侧重讲授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及社会发展状况,而非全面深入的学术性探讨;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史论结合,使学生能够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历史的基本经验。总之,在专题教学中应将历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合理、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纲要》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近现代中国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

2.处理好两个关系。首先,处理好《纲要》课与中学历史课的关系。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初步掌握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内容,因此在《纲要》课专题教学中应有所取舍。中学阶段历史教学总体来说是“知其然”,学生所学的是基础性历史知识。那么,《纲要》课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知其所以然”上。这需要在《纲要》课专题教学中转换教学思路,变换认识的角度,加强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内在规律的解读。所以,每个专题的重点要更加突出,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深入分析,并进行理论升华,以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其次,处理好《纲要》课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的关系。《概论》课着重讲授中国_把马克思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尽管两门课程在中国_成立后的部分历史内容上有重叠的情况,但《概论》课主要是围绕着中国_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展开的,倾向于理论性总结。《纲要》课则是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的综合性阐述,并从中国_的发展进程、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的角度加以分析的,侧重于诠释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3.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纲要》课专题的内容应注重与现实的紧密联系。每个专题讲授一个主要问题,并力求纵贯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内容既要紧扣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主线,同时又要结合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联系中国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十以来,中国_全面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综合国力迅速提升,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重要的成员,中国的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中国的科技、军事等快速发展,中国的政治影响力、文化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中国梦”的提出,为中华民族展示了更加恢弘灿烂的发展蓝图。因此,在每个专题的设计上,除了要求主题明确、重点突出、脉略清晰,还要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作为专题的最终落脚点。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从而实现《纲要》课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

二、《纲要》专题教学的内容设置

在把握上述指导思想、原则的基础上,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新构建了《纲要》课专题教学体系框架,分别从政治、经济、国防军事、外交、历史人物等角度设置了五个专题。每个专题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紧紧围绕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题,深入阐析历史发展规律。

专题一:政党政治与近现代中国社会

(1)效法西方――中国政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2)专制――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斗争;(3)历史的选择――中国_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本专题以中国近现代政党政治的发展演变为线索,阐述中国人民探寻适合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艰难历程:_领导的辛亥革命了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_,并效仿西方国家实行议会政治和多党制。但在中外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很快归于失败;统治时期,由于坚持,打击、迫害民主进步力量,违背民主政治发展潮流和人民意愿,最终难逃被历史抛弃的命运;中国_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_确立了在各种革命力量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各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在长期实践中经过比较,自觉地选择了中国_的领导。总结: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盲目照搬外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模式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符合时展的潮流。

专题二: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发展

(1)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艰难起步;(2)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专题以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主线,深入分析在_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被迫开启的。由洋务运动拉开序幕,经“”、“辛亥革命”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屡受挫折。向西方学习,走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无法实现中华民族的民主与富强;新中国成立后,在_的领导下,经过几十年的艰难摸索,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之路。总结: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畸形状态下,中国试图实现现代化的努力难以获得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是引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专题三:从_战争到出兵亚丁湾

(1)_战争――有国无防;(2)抗日战争――落后就要挨打;(3)出兵亚丁湾――大国崛起。本专题分三个阶段阐述中国近现代国防军事的发展历程:清王朝长期执行闭关锁国政策,国力衰微、国防孱弱,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只能被动挨打,开启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统治时期,中华民族虽经八年_最终取得了胜利,但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中国的国防力量更是令世界瞩目。出兵亚丁湾正是中国大国崛起的一个强有力的体现。总结: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否直接反映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同时,强大的国防力量也是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必要保障。

专题四:从“闭关锁国”到“大国外交”

(1)“闭关锁国”――“结与国之欢心”;(2)艰难的抗争――弱国无外交;(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大国外交”。本专题主要阐述近现代以来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_战争后,中国屡遭外敌入侵,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均遭到严重破坏。弱国无外交。由于国家实力不济,无论是清王朝还是统治时期的中国外交都难以切实维护国家利益;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随着国力的日益强大,_提出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在全面保障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同时,在国际事务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总结:外交的基础是国家综合实力。以强大的综合国力为后盾,中国外交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在国际舞台上充分展示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

史纲课程总结报告 第2篇

关键词:中国现代史纲要;课程;专学式教学法;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教育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中的一门新课程。主要讲述中国近现代史,但从性质来讲属于全国大学生公共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这门课的基本教学要求可以概括为:把握“两个了解”,深刻领会“三个选择”。其主要教学目的是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叙述和分析,帮助学生明白“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同时使学生认识到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坚定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以便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和历史观。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行专题式教学法的缘由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并不是对中国革命史的简述与增删,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单凭以前的教学方式是不够的,因而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教学科研要求:要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大力推进本课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以教学带动学科建设。这门新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就是学时与内容的冲突,主要表现为学时少,内容多,跨度大。在讲授时没有办法面面俱到,即使讲的很全面,但也只是蜻蜒点水似的传授,这样根本不能够完成大纲要求和既定的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问题,积极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而探索的前提,首先要坚持以开拓创新为动力,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丰富这门课教学工作的方式方法和载体,积极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例如在课堂上播放一些相关历史影视文献及图片资料,以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其次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中总结出学生想要从这门课中获得什么信息,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最后,本课是与社会实践密切联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许多理论问题只有结合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所以,应当增加一些社会实践教学环节,使改革中出现的新知识、新情况、新信息,更新到老师和学生的头脑中,学生就不再感到空洞无物,老师讲起来也生动形象,增强了说服力。

知识的建构,意识的教育,理论的铭刻,必须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对待教学大纲及教材与实际课堂教学的关系上,保持其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是十分必要的。它的内容与大纲既是老师授课时的依据,也是同学们对于这门课所遵循的基本方向。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又不能完全依赖大纲和教材。如果完全照搬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既不一定会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也仅仅是对知识的概括性讲解,并不深入,与中学的历史课也就大同小异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所选择和侧重。现在面临既不能随意大量删减或压缩教学内容,也不能增加课时的情况之下,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采取专题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可以很好的权衡这些问题与现状。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行专题式教学法的设计框架构想

专题式教学,就是不以教科书上的条条为宗旨,而以教观点、教方法为己任,每个专题都有其相应的教学目标及解决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专题教学是“精髓”教学,是“少而精”的教学。专题式教学由于可突破课本的原有结构和字词句,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这就为教师紧密联系实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些实际问题可有机地溶入相应的专题中解决,有些较普遍和较突出的问题,还可单列专题讲述。专题式教学可以在有限的课时内,最大限度地发挥本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特殊功能和作用,突出本课教学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区别与衔接。因此,专题的选择不能太偏太窄,所涵盖的内容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教学广度和深度是由教师控制的。对课本知识作了必要补充和深化处理后,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自然会提高,但这种广度和深度往往是解决问题的需要,也是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提高教学吸引力的需要,只要不将此广度和深度作为对学生进行考查的依据,就不能说超出了大纲的要求。所用的的专题既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发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同时又要符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题思想。

对此设定了14个专题,分别为:第一讲,回忆与思考――中国历史纵横谈;第二讲,苦难的历程――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第三讲,列强的暴行――西方列强对华侵略的危害;第四讲,睡狮的觉醒――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五讲,帝制的覆灭――辛亥革命的功绩;第六讲,碰撞中的升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第七讲,开天辟地大事变――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_;第八讲,星火燎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第九讲,惊天动地的伟业――抗日战争的胜利;第十讲,两种前途的选择――人民共和国的锻造;第十一讲,金光大道――历史和人民共和国选择了社会主义;第十二讲,前进中的曲折――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十三讲,走进新时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十四讲,全课结束语。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行专题式教学法的具体讲授思路

专题一从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介绍、意义以及学术界目前讨论的热点问题和研究动态等方面的讲授,使学生树立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使学生从宏观上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正确总结经验,认识国情,学会全面地分析矛盾,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增强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认识,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其重难点是中国近代衰落的原因。

专题二使学生认识到只是到了近代,特别是_战争后,由于资本一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才逐渐衰退,从而正确理解中国近代革命的任务和性质。正是由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决定了中国人民从_战争起就开始肩负起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也决定了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其重难点是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及评价问题。

通过专题三的讲述,说明资本一帝国主义的入侵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近代中国人民为什么必须进行反侵略斗争以及反侵略斗争的意义和作用。资本一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是中华民族贫穷落后的总根源。其重难点是资本一帝国主义的入侵是中华民族贫穷落后的总根源。

专题四使学生认识到:近代一大批先进的中国人要求向西方学习,这是我们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的倾向。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不能仅仅看其阶级属性,而是应该看其是否是顺应历史的发展。他们的探索都不能为中国的前途指明出处。其重难点是太平天国革命和运动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专题五使学生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及其如何看待

_交权于袁世凯,辛亥革命的失败再次表明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和曲折。中国各个阶级和阶层都进行了反抗和斗争,但是无一能够取得胜利,这就为认识到只有中国工人阶级才能担负起领导革命的重任打下基础。其重难点是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专题六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国际原因:西方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2、国内原因: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无产阶级成长壮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认识;新文化运动;。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意义: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为中国_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其重难点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专题七要让学生们知道促进了_的成立,从而认识_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使学生认识到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_。_是中国人民的救星,她从成立起,就担负着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发的重任。其重难点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_。

专题八使学生认识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_”这一独创性的理论,是中国_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其中做出了杰出的重大贡献。这一理论反映了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特殊规律,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为中国_领导人民夺取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正确的依据。其重难点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对专题九要求学生掌握在抗日战争时期,是_及时调整自己的政策路线,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争取生存权、发展权的神圣民族解放战争,进一步认识。其重难点是_是中华民族解放的中流砥柱。

专题十讲述_胜利后,全国人民迫切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重建家园。_从人民的这一根本愿望出发,主张团结一切爱国民主力量,把中国建设成为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在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决战的关键时刻,是_领导人民打败了,为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前途。其重难点是_能够打败的原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与意义。

专题十一使学生认识到: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特定的历史阶段,_制定了正确的路线和指导方针,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顺利地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中国_不但能够破坏旧世界,还能够领导人民建设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其重难点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

专题十二讲述我国在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时,由于没有经验,主要是模仿苏联。当苏联国内出现问题后,明确提出以苏为鉴,开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实现了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他晚年的错误毕竟是伟大的革命家所犯的错误。正确地评价与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其重难点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犯了那些错误。

史纲课程总结报告 第3篇

“纲要”课程教学教学思考基本点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_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及其教学工作高度重视,寄予厚望。作为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们一定要以中央文件精神和中央领导人的讲话为依据,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处理好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相关关系和问题,高质量地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下面笔者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纲要”课程教学应遵循的基本点

1.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题,全面准确地领会和落实中央关于开设“纲要”课程的基本要求

“纲要”讲述的是中国近现代史,但它不是单纯的历史课,更不是大学历史系本科生的专业课,而是所有大学生必修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央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懂得“三个选择”的正确性和必要性,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为国家为民族刻苦学习的信念。因而“纲要”课不可能、也不必要对中国近现代史及其各个方面都去作详尽的、展开的叙述和论证。“纲要”课程教学的着力点,应当是在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总体面貌和基本线索有一个大体了解的基础上,突出讲授有助于大学生做到“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的历史和现实依据以及接受历史德育教育。

2.对中国近现代史上重大问题的表述,要完整、准确,有权威性和原则性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纲要”课程教育教学有自己的特殊要求和目的。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怀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党性原则对待它,而不能像历史专业课哪样进行一般的历史知识、历史智能传授和历史学术探讨。对于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基本问题的表述,我们应当讲政治讲党性,严格遵循党的历史问题决议,遵循党代会、中央全会和中央有关历史问题的决议文件精神,同_保持一致。对于基本理论、基本经验的表述,要有权威的根据,并努力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警如,对于1921年党成立到1945年七大之前有关党的活动历史,应当按照《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上的结论表述定性;对于建国以来,包括对“”、及思想的评价应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的定性为依据;当前,讲授改革开放以来的内容时,应以党的_总结为准。另外,对于中国近现代史领域中有较大影响的、民族虚无主义观点和否认党在社会主义时期取得的历史功绩的观点,我们不能进行纯客观的介绍,而应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旗帜鲜明的帮助大学生划清重大历史是非的界限。

二、“纲要”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产物,中央对其教育功能寄于厚望。要上好这门课,提高其实效性,就要增强该课程教育教学的感染力、说服力。为此,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关系。

1.“纲要”课程与中学历史课程之间的关系

就“纲要”教学与中学近现代史教学的关系而言,两者不是孤立的、断裂的、越过的、重复的和阻碍的关系,而是继承与发展、积累与提升、利用与补充的一体关系和梯进型关系。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应克服第一关系的心理障碍,寻找科学有效的路径实现第二种关系的衔接。

中学时期的中国近现代史,分初中、高中两部分,共4册教材,62万字。因此,刚入校门的大学生在经历中学6年系统的学习后,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尽管因高中阶段的过早分科造成文理科学生对这段历史的了解程度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些了解对“纲要”课程的学习来讲,是基础?是包袱?还是阻碍?据反映,看到“纲要”课程的名称,学生的本能反映一般是“这门课不是学过了吗?”有的任课教师,长期脱离或没有经历过中学教学环境,对中学近现代史教学不知道不熟悉,加上其它方面的原因,往往反应极端,教学无的放矢,把原本与中学历史教学相贯通的“纲要”教学,看成是高校大学生新增设的单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为地割裂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其实,“纲要”与中学的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是一体性、梯级、递进的关系,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应以“纲要”课程的学科性质作为楔入点和突破口,使用回忆式—再提升—再定位的教学路径。在教学中,师生双方互动共同回忆中学课本涉及到的相关知识,以此为基础并结合当前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学生的既有知识进行重新定位,使课程从局部的“一人一物”“一时一事”逐步深入,提升、直至对脉络与规律的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解决学生对“三个选择”认识的困惑。高校师生对待“纲要”课教与学态度、方法的不同,决定了中学历史知识在“纲要”学习中所起作用的差异。

2.“纲要”课程与“大学本科生历史专业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之间的关系

由于课程属性的差异,“纲要”课程与“大学本科生历史专业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的教学与教学基本要求有着本质的不同。一是“专业课”与“非专业课”的不同,专业课的培养目标是通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历史相关学术研究,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历史专门知识和技能。相比之下,公共课则要求学生大概了解国史国情的基础上,侧重于课程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和德育功能,因此,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来说,“纲要”课程中的“纲”中之“要”,应该是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二是“泛化”与“碎化”问题的差异。无论是“纲要”课程,还是“大学本科生历史专业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从表象看两者讲授的内容基本一致,都是中国近现代断代史。然而“纲要”讲授的“主要是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内容单一,线索明确。“大学本科生历史专业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不但讲政治革命史,还讲经济发展史、文化发展史等凡是历史上发生存在的事件过程。所以,在“纲要”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对浩如烟海的中国近现代史史料的选择和对其有针对性的“高度浓缩”,重点突出其鉴古资今和启迪民智的内容,以确保收到“纲举目张”之效。

3.“纲要”课程与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关系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纲要”居于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必要知识铺垫。、教育部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思想、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内容,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要求学生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都有相当的知识积累和知识背景铺垫。在调整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纲要”处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思想、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之间,是承上启下的过渡环节。“05方案”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前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后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衔接两者的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只有既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国史、国情,才能较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理论成果。

4.“纲要”课程教学与教材之间的关系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列入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教材,吸收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几十位著名专家学者的集体智慧编写,经过四级审定,最终由中央审定完成的。教材很好地反映了中央开设这门课的要求、目的和精神,有很强的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为我们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前提和基础。

吃准、吃透教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遵循教材的写作精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紧紧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主线,设上、中、下三编,共10个专题、3个综述,准确而精炼地概括叙述了1840年_战争以来170年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线索脉络、重要事件和基本理论问题,很好地体现了帮助大学生做到“两个了解”、领会“三个选择”的精神实质。教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我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界关于中国近现代史领域的主流观点和最高水平。尽管教材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还需要不断完善,但是它在“纲要”课程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必须认真研读教材、充分熟悉教材的内容、深刻理解教材的精神;二是以本教材为基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充分尊重教材的基本观点、基本结论,以及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基本评价。

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用好、用活教材。、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纲要”课而言,创造性地运用好教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解决好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创新教学方法问题,二是解决好教材的“薄”与历史的“厚”的问题。传统地教学方法多是应试的、照本宣科灌输式的,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师累,学生厌烦疲倦,效果极差,教育教学目的很难实现。面对“纲要”课程的特点和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应采用多样性、不拘一格式教学模式,如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等,还有更加适合“纲要”课程特点的参观式、实地考察式等教学方法。总之,教学方法要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纲要”教材由三编10个专题3个综述组成,共30余万字,但是,相对于波澜壮阔的170年的中国近现代史而言,教材的内容是单薄的,很多历史问题不能展开叙述,甚至于无法提及。为了说明问题,教师需要将教材讲“厚”,用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充足的历史事件来论证教材的基本观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参考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