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威太湖之光文章总结(精选5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4-03-07 13:59:3329

神威太湖之光文章总结 第1篇

2016年~2017年,“神威·太湖之光”凭借对气候、地震等科学难题的研究应用,连续两次折桂“戈登·贝尔奖”。

评委们给出的理由之一就是:最好的机器就应该解决最重大、最关键、最有实际价值的问题。

自2016年起,“神威·太湖之光”就与多家高校、研究机构、海内外企业开展广泛合作,涉及天气气候、地球科学、海洋环境、材料设计、生物制药、航空航天、图计算、量子计算、生命科学、天体物理等众多行业。在先进制造、船舶、3D电影、能源、国防等领域也已展开全面布局。

“以往动画电影中的小河,只不过是一条蓝色的带子,”清华大学副教授黄震春介绍,为了把它呈现得更加逼真,动画和电影制作企业都是用“农场”的方式把画面一帧一帧地精细化处理。所谓农场,就是无数台电脑,由专业人员分工在每台机器上一点点调整。一秒钟播放24帧画面,每一帧画面在后期制作过程中都需要渲染,需要24台机器同时给这个图片进行渲染,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依托超级计算机,就可以同时给成千上万帧的图片进行渲染。以前一部动漫电影的后期渲染需要一年,现在可能只需要一个月就可以制作完成。超算加持下,动画画质也可以更加精细,比如加入风、光线反射等更多元素。让以往银幕上一条会流淌的“蓝带子”,变成泛着水花推着小船一路向前的清澈小河。

在人工智能领域,“神威·太湖之光”也有很大潜力。超算人工智能平台等项目正在推进之中。杨广文主任看来,所谓大数据、深度学习、智能计算,超级计算机会是其中的核心。

“需要跟大家说明的是,并非所有的人工智能实际应用,都是‘太湖之光’擅长的,它可以专攻某几类项目。”杨主任强调,今后会根据国家对人工智能的需求,从芯片设计、系统建设方面让超算更贴近实际需要。

神威太湖之光文章总结 第2篇

甘霖是杨广文、付昊桓两位清华教授的优秀弟子,攻读博士时被推荐加入“神威”项目,现任中心研发部部长。

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研发部部长甘霖。

“初期调试,甘霖和团队每天都要面对几百万行代码,哪怕一个细微错误,都要耗费几天甚至几周时间排除。最终,团队设计出的精巧算法,解决了运算中普遍存在的‘内存带宽受限’问题,让‘神威’如虎添翼。”

“2010年甘霖就参与了‘戈登·贝尔奖’申报,然而,只能基于国外计算机研发运行,始终未能如愿,直到有了‘神威·太湖之光’。”他所在团队2016年摘得“戈登·贝尔奖”,第二年全球仅有3个项目入围终选,甘霖团队依然在列。甘霖也成为“现场可编程逻辑与应用国际会议——25年领域最具影响力论文奖”唯一中国获奖者、摘得“全球超级计算大会——高性能专委会杰出新人奖”的首位中国学者。科研之余,“甘霖们”还主动做起了青少年科普教育的义务宣传员……

正介绍,甘霖脚步匆匆地走过,一席质朴的衬衫一张专注的脸,与这里每一个埋头科研、无问西东的年轻人一般无二。

神威太湖之光文章总结 第3篇

“我1993年的,毕业后在南京工作,中心建成第二年来到无锡,那时中心还没有正式成立应用开发部。黄毅是1991年的,进入中心稍晚一点。”应用平台开发部的乔宇开门见山地介绍着。

乔宇和黄毅接受读特记者的采访。

两个年轻人是辉煌的见证者,更是超算应用的开拓者。“部门21人,是中心第一大部门;处于市场前端,也是唯一一个‘男女比例均衡’的特殊部门。”黄毅开口就是满满的幸福感,“根据用户需求,我们基于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神威数据接口,进行可视化窗口的程序设计,让不懂超算的人也可以完成项目上传等操作。”

去年,他们与一家企业合作设计联合调度平台,第一次会面对方见是几个“毛头小子”,一脸不屑。可历时一年,团队不仅出色完成项目,还顺手为对方解决了不少自有技术难题,结项时已经被对方称为“专家”…… 乔宇说,“每天下午三点‘奶茶时间’是最放松的时刻,品奶茶开脑洞,有时部门会都省了。”

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测试。

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在攻坚克难的一个个“趣事”里,两个青年曾忐忑、曾摸索,却始终一往无前……记者豁然瞥见他们身后,会议室门上几个字格外醒目——“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记者手记

太湖之光 镌刻着人才战略蓝图

“超算领域的中国力量是国家力量,是交叉型人才的力量!”采访中,付昊桓脱口而出,为中国力量给出了超算的诠释。

付昊桓感慨,出席国际会议、进行海外交流时,欧美国家代表是有二三十年经验的科学家、工程师,无锡代表是清一水儿的年轻人。可就是这样一群青年把自己打造成了“权威”:携手“神威·太湖之光”不断开辟应用新天地,去年又将“神图”送入“戈登·贝尔奖”决赛,成功突围美国最新超级计算机“巅峰”。

走出研创大厦,吟白路转向鸿桥路,交叉路口的一丛矮墙上,“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几个黑色铸字,不经意地提醒着过往的人们,这里是超算的中国力量所在。再回首,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庞、坚毅的眼神都让我们如此笃定地相信,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样的知识与胆略,世界领先的科技蓝图正在年轻一代的手中实践、落地,变成中国发展的坚实足迹。

“中国力量”报道团采访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项目。

神威太湖之光文章总结 第4篇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_埃尼阿克_(ENIAC),在美国问世。它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肚子里装着18000只电子管,耗电量巨大,计算能力是 5000次加法/秒运算。

放在今天,这数据处理能力还抵不上一只好点儿的“老人手机”。

但是,从_埃尼阿克_诞生之日起,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国防、科研、经济建设等领域最重要的技术支撑。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产业的发达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

今天,各个大国仍然在研发和使用占地数百平米的超级计算机——它们的计算能力已经达到10~20亿亿次/秒,是攻克重大科学、工程难题的战略资源。

来到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换上防尘服,套上防尘鞋套,荔枝新闻记者走进了“神威·太湖之光”1000平方米的巨大机房。

这台2016年问世的超级计算机,由40个运算机柜和8个网络机柜组成。每个运算机柜有家用双门冰箱那么大,里面装有1024块国产“申威26010”芯片。而每块芯片上包含了260个运算核心。整个“太湖之光”有将近1100万个核心,也是全球拥有运算核心最多的超级计算机。

这个“超级大脑”的峰值运算能力,可达亿亿次/秒,一度成为世界之最。

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主任杨广文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它1分钟的计算能力,需要全球72亿人同时用计算器不间断计算32年。

除了性能出色,杨广文更看重“太湖之光”完全是自主研发,做到了“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国之重器,必须要充分可靠。

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主任杨广文

神威太湖之光文章总结 第5篇

“从粗糙到精细、从单部件到系统、从单学科到跨学科,高精度仿真和模拟已成为现代先进制造业数字化研发的主要手段。然而,国内制造业仍大量依靠海外商用软件,我们要借助‘神威’,把超算能力像‘供电’一样输给企业,提高整体制造水平。”

国家超算无锡中心先进制造部部长任虎。

作为中心为数不多的非90后,国家超算无锡中心先进制造部部长任虎刚满30岁,却自称“老人家”。可在记者看来,这是个如假包换的超算应用“专家”。

中国制造需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航空发动机更新换代以往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有了超算几年就实现了;工业设计中精度1%与,意味着10倍差距;与远景能源合作开展的“全球高分辨率风资源预测”等研究,可助力实现风机的风场设计、精确选址和风资源高效利用,同时,远景能源格林威治平台运行速度也整体提升了倍,每年可以节约数百万机时费……任虎如数家珍。

任虎接受读特记者的采访。

“超算正朝着产业化发展,这是一个宝贵资源,我们有如此好的平台和人才,不把事情做好,会心不安。”任虎认真地说。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