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并案例分析范文大全(推荐6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4-03-05 11:00:5119

企业合并案例分析范文大全 第1篇

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的财务效应分析

第一部分 企业并购概述

并购是兼并和收购的统称。

兼并通常是指一家企业以现金、证券或其他形式购买取得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取得对这些企业决策控制权的经济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兼并等同于我国《公司法》中的吸收合并,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且存续,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丧失法人资格。

收购是指企业用现金、债券或股票购买另一家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或股权,以获取该企业的控制权。收购在法律意义上是指购买被收购企业的股权和资产,其经济意义是指原来企业的经营控制权易手。因此,收购的实质是取得控制权。

企业作为一个资本组织,必然谋求资本的最大增值,企业并购作为一种重要的投资活动,产生的动力主要来源于追求资本最大增值,以及竞争压力等因素,但是就单个企业的并购行为而言,又会有不同的动机和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的企业根据自己的发展战略确定并购的动因。

企业并购的一般动因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获取战略机会

并购者的动因之一是要购买未来的发展机会,当一个企业决定扩大其在某一特定行业的经营时,一个重要战略是并购那个行业中的现有企业,而不是依靠自身内部发展。原因在于:第一,直接获得正在经营的发展研究部门,获得时间优势,避免了工厂建设延误的时间;第二,减少一个竞争者,并直接获得其在行业中的位置。企业并购的另一战略动因是市场力的运用,两个企业采用统一价格政策,可以使他们得到的收益高于竞争时的收益,大量信息资源可能用于披露战略机会,财会信息可能起到关键作用,如会计收益数据可能用于评价行业内各个企业的盈利能力;可被用于评价行业盈利能力的变化等,这对企业并购十分有意义。

2、发挥协同效应

主要来自以下几个领域:在生产领域,可产生规模经济性,可接受新技术,可减少供给短缺的可能性,可充分利用未使用生产能力;在市场及分配领域,同样可产生规模经济性,是进入新市场的途径,扩展现存分布网,增加产品市场控制力;在财务领域,充分利用未使用的税收利益,开发未使用的债务能力;在人事领域,吸收关键的管理技能,使多种研究与开发部门融合。

3、提高管理效率

其一是企业现在的管理者以非标准方式经营,当其被更有效率的企业收购后,更替管理者而提高管理效率,当管理者自身利益与现有股东的利益更好地协调时,则可提高管理效率,如采用杠杆购买,现有的管理者的财富构成取决于企业的财务成功,这时管理者集中精力于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此外,如果一个企业兼并另一企业,然后出售部分资产收回全部购买价值,结果以零成本取得剩余资产,使企业从资本市场获益。

4、获得规模效益

企业的规模经济是由生产规模经济和管理规模经济两个层次组成的,生产规模经济主要包括:企业通过并购对生产资本进行补充和调整,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在保持整体产品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在各子公司实行专业化生产。管理规模经济主要表现在:由于管理费用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分摊,使单位产品的管理费用大大减少。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致力于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

此外,并购降低进入新行业、新市场的障碍,可以利用被并购方的资源,包括设备、人员和目标企业享有的优惠政策;出于市场竞争压力,企业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竞争力,开拓新业务领域,降低经营风险。

企业产权在买卖中流动,遵循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使生产要素流向最需要、最能产生效益的地区和行业的同时,还要考虑由于税务、会计处理惯例以及证券交易等内在规律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纯货币的效益。

第二部分 企业并购的财务动因

企业产权并购财务动因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避税

由于股息收入、利息收入、营业收益与资本收益间的税率差别较大,在并购中采取恰当的财务处理方法可以达到合理避税的效果。在税法中规定了亏损递延的条款,拥有较大盈利的企业往往考虑把那些拥有相当数量累积亏损的企业作为并购对象,纳税收益作为企业现金流入的增加可以增加企业的价值。益直至其转换为股票为止,资本收益的延期偿付可使企业少付资本收益税。

二、筹资

并购一家掌握有大量资金盈余但股票市价偏低的企业,可以同时获得其资金以弥补自身资金不足,筹资是迅速成长企业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设法与一个资金充足的企业联合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由于资产的重置成本通常高于其市价,在并购中企业热衷于并购其他企业而不是重置资产。有效市场条件下,反映企业经济价值的是以企业盈利能力为基础的市场价值而非账面价值,被兼并方企业资产的卖出价值往往出价较低,兼并后企业管理效率提高,职能部门改组降低有关费用,这些都是并购筹资的有利条件。当前许多国有企业实施的技术改造急需大量发展资金投入,因此采取产权流动形式使企业资产在不同方式下重新组合,盘活存量以减少投入,迅速形成新的生产力。

三、企业价值增值

通常被并购企业股票的市盈率偏低,低于并购方,这样并购完成后市盈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股价上升使每股收益得到改善,提高了股东财富价值,因此,在实施企业并购后,企业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都得到扩大,控制成本价格、生产技术和资金来源及顾客购买行为的能力得以增强,能够在市场发生突变的情况下降低企业风险,提高安全程度和企业的盈利总额。同时企业资信等级上升,筹资成本下降,反映在证券市场上则使并购双方股价上扬,企业价值增加,并产生财务预期效应。

四、进入资本市场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国际经济一体化增强,使筹资渠道大大扩展到证券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许多业绩良好的企业出于壮大势力的考虑往往投入到资本运营的方向而寻求并购。

五、投机

企业并购的证券交易、会计处理、税收处理等所产生的非生产性收益,可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同时也助长了投机行为,在我国出现的外资并购中,投机现象日渐增多,他们以大量举债方式通过股市收购目标企业股权,再将部分资产出售,然后对目标公司进行整顿,再以高价卖出,充分利用被低估的资产获取并购收益。

六、财务预期效应

由于并购时股票市场对企业股票评价发生改变而影响股价,成为股票投机的基础,而股票投机又促使并购发生。股价在短时期内一般不会有很大变动,只有在企业的市盈率或盈利增长率有很大提高时,价格收益比才会有所提高,但是一旦出现企业并购,市场对公司评价提高就会引发双方股价上涨。企业可以通过并购具有较低价格收益比但是有较高每股收益的企业,提高企业每股收益,让股价保持上升的势头。在美国的并购热潮中,预期效应的作用使企业并购往往伴随着投机和剧烈的股价波动。

七、利润最大化

企业利润的实现有赖于市场,只有当企业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在市场上为顾客所接受,实现了商品和服务向货币转化,才能真正实现利润。与利润最大化相联系的必然是市场最大化的企业市场份额最大化。由于生产国际化、市场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而使一些行业的市场日益扩大,并购这些行业的企业以迎接国际开放市场的挑战。

第三部分:企业并购的正负效应分析

一、财务效应概念界定

当两家或更多的公司合并时会产生协同效应,即合并后的整体价值大于合并前两家公司价值之和,从而产生1+1>2的效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协同效应分为两部分,一是经济协同效应,二是财务协同效应。经济协同效应是指并购通过扩大经济规模,减少竞争对手,对公司采购、生产和销售环境的影响。财务效应是指由于合并使公司所有有价证券持有者财富增加。由于经济协同效应与资产负债表左方的资产的组成和管理有关,而财务协同效应与资产负债表的右方,即对资产的要求权的组成和管理有关。由于资本和资产是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在不影响分析结果的前提下,为分析方便,将两种协调作用统称为财务协同作用。

二、财务效应分析

(一)正向效应

1、税收效应

税收效应是指利用不同企业及不同资产税率的差异,通过并购实现合理避税。一方面政府为了鼓励某些行业的发展,通常对不同行业采用不同的所得税率,此外,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企业也可能存在所得税率上的差异,将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组合,再运用合理的避税手段,可达到减少纳税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股息收入、利息收入、营业收益与资本收益间的税率存在差异,在并购中采取恰当的财务处理方法也可以达到合理避税的效果。

2、股票预期效应

股票预期效应是指通过并购能改变市场对企业股票的评价,从而影响股票价格,股票预期效应可导致股价上升,提高企业资产的市场价格。

在股票市场上,并购往往传递一个信号:被收购公司的股票价值被低估了。无论收购是否成功,目标公司的股价一般会呈现上涨趋势,对于股东来说股票上涨,就意味着财富的增加。为实现这一效应,并购方企业一般选择市盈率比较低,但是有较高每股收益的企业作为并购目标。股票预期效应的作用,在美国1965-1968年的并购浪潮中表现得非常显著,在绝大部分的并购活动中,并购企业的市盈率都有较大程度的上升。

3、资金杠杆效应

资金杠杆效应是指某一企业拟收购其他企业时,以被收购企业资产和将来的收益能力做抵押,从银行筹集部分资金用于收购行为的效应。通过杠杆效应,重新组建后的公司总负债率可达85%以上,且负债中主要成分为银行的借贷资金。

4、资本成本效应

企业的资本主要来自两种方式,一是内部资本,二是外部资本,根据西方的优序融资理论,由于内部融资不存在利息、股利等资金使用成本,是企业首先考虑的融资方式。因此对于具有较多内部资金但缺乏好的投资机会的企业,可通过兼并具有较少内部资金但有较多投资机会的企业,使合并后企业的资本成本下降。

5、生产经营效应

此外,通过企业之间的并购还可对企业的生产、销售等生产经营环节产生影响,具体包括:降低交易费用和降低产品成本。

(二)负向效应

上文主要是从积极的一面来分析并购重组对企业财务的影响,而事实上并购重组也有不少失败的案例,如把重组简单地等同于规模扩张,将“小舢板”硬捆绑成“航空母舰”,结果规模虽然扩大了,资产创利能力却不断下降,使企业落入了经营的陷阱。

下面以国内企业并购为例,分析企业并购的财务负面效应。

从导致并购失败的原因来看,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政府方面的原因,二是企业方面的原因。

1、政府方面

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边界模糊,政策法规不健全,是导致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主要体现在:

①政府参与资源配置中出现的对企业并购行为的行政性垄断、硬性撮合和违背市场规律等问题,导致生产要素的流向偏离最佳轨道。

②企业在并购时,往往将获取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作为主要推动力,包括被并购企业的借款允许五年期的挂账计息,对于亏损严重企业其亏损额允许用于抵消并购企业的税前利润,给予被并购企业在并购前的各项特别政策在并购后予以保留等,而各种政府政策的不完善,不兑现将极大地影响并购的成效。

2、企业方面

①企业并购过多地关注短期财务利益,以短期获取生产要素资源为导向,缺乏以核心能力为导向的并购思维;或者说企业并购决策上倾向于财务性并购,而不是战略性并购;并购双方战略匹配性不好决定了并购后价值创造的潜力有限。

②不少企业收购的目标公司资产质量较差,长期以来沉淀了很多的不良资产,还存在大量的或有负债,信息不对称使得收购方对潜在的风险浑然不觉,收购这样的企业必然为将来的重组失败埋下伏笔。

第四部分 结论

只有经过客观、详尽的评估分析,采用科学的方法来操作并购重组时,才能产生积极的财务效应和其他效应。

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指出:“公司收购不仅仅是一种财务活动,只有收购后对公司进行整合发展,在业务上取得成功,才是一个成功的收购,否则只在财务上的操纵将导致业务和财务上的双双失败。”

显然,完成收购并不等于是成功的并购,并购能否成功不仅仅取决于被并购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更取决于并购后的整合,在财务账务合并的同时尤其是文化和人事方面的整合

企业合并案例分析范文大全 第2篇

在2005年3月,万科在浙江市场受让当地头把交椅的南都集团通过中桥基建持有的在上海、江苏南都70%权益,和浙江南都20%权益,共耗资亿元,当时创下国内房地产企业最大宗购并案例纪录,正凭借于此,万科打入此前尚未涉及的浙江地产市场。

而如今,则主要是股权合作形成更好的互补竞争力的模式。

就在前不久,绿城中国长达七个月的出售股权事宜在出现一系列变化后终于落定。原本与绿城合作的融创中国退出交易,收购方此番换成中交集团。

“中交是有资金、有实力,但是地产运营能力尚且不是很强;绿城的班子还是不错的,尤其在高端产品上的口碑和品质是业内公认的。”一位房地产业内人士评价道,“中交愿意收购,实际上就是跟绿城的进一步合作。这是合则两利的事情,也是未来房企合作的一个方向。”

类似的案例包括世联行近年来为了开拓P2P平台,而购买世联信贷71%股权等跨行业整合行为。

企业合并案例分析范文大全 第3篇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18日宣布,以每股加元的价格成功完成对Addax公司的要约收购,交易总金额达亿加元(约合亿美元)。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公司进行海外资产收购最大一笔成功交易。

中石化海外权益原油产量每年将因此增加约700万吨,原油总产量将因此增加。二季度数据显示,Addax公司平均原油产量为万桶/日,约合700万吨/年,其中尼日利亚的权益油占。根据初步开发方案设计,公司近期产量将达1000万吨/年以上。

企业合并案例分析范文大全 第4篇

案例7:企业债务重组

2004年 4月以来,由德隆系控股“老三股”股价持续下跌,造成德隆系信用体系彻底崩溃,资金链纷纷断裂,并拖累了其控制的实业资产(生产型企业),债权银行纷纷申请查封德隆系名下资产,整个德隆系陷入债务危机中。

债务危机发生后,德隆也积极向央行、银监会、证监会等有关部门呼吁,希望政府能够介入,解决德隆面临的困难,并于 2004年 7月底通过央行向_提交了《市场化解决德隆问题的整体方案》。

在该方案中,德隆希望“通过国家政策支持,按照市场化原则,在监管机构和债权人委员会的严格监督下,集中管理、统一调用德隆资源,通过引進战略投资人恢复市场信用,盘活资产,在运营中清偿债务。”

2004年 8月 19日,_向央行下达有关文件,正式批复了市场化解决德隆危机的整体方案——德隆将被一并交由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整体托管。8月 26日,德隆系的公司控股方或关联方新疆德隆、德隆国际、屯河集团在北京与华融公司签订《资产托管协议》,这三家公司都将其拥有的全部资产不可撤回地全权托管给华融公司,由华融公司全权行使三家公司全部资产的管理和处置权利。

请问德隆在重组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如何解决?

[评析]:

德隆系下属企业众多,涉及面广,资金链很长,对金融体系风险影响大。截至 2003年底,德隆相对控股生产型企业就达 177家,控、参股金融机构 19家,年销售收入超过 400亿元,年纳税总额近 20亿元,员工达 万余人。如果对德隆进行破产清算,势必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到我国的金融安全。

显然,在司法的监督下,引入华融作为德隆的管理人,有助于摸清德隆的资产,理清债权债务关系,以为下一步重组打好基础。但由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破产重整制度,华融作为托管人在德隆重组中也难有作为。这主要是因为:

1、华融依据与德隆签订的《托管协议》,行使托管资产的处置权和经营权,但因华融是一个企业法人,与德隆由于托管协议形成的是普通民事合同关系,仅对德隆和华融双方有约束力,对协议外的第三方没有法律约束力。华融并不能因托管要求第三人停止针对德隆的各种诉讼,也无权要求德隆的债权人停止对债权的保全措施。

2、华融的托管行为,既没有取得债权人的一致同意(或者是取得债权人的绝大多数的同意),又不是由债权人会议决定,更不是法院裁定,而是在行政指令下,接受债务人委托而产生的。因此,华融是作为德隆的代表(或者说作为股东方的代表)与债权人进行重组谈判。在这种情况下,华融无法作为独立的第三方行使国外破产重整中信托人(管理人)的职能,只能充当资产清理的角色。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应做到:

一是推动德隆进入破产程序。可通过德隆的债权人向法院提出德隆的破产申请,推动德隆进入破产程序。根据目前全国各地、各个层次的法院已受理许多涉及德隆诉讼的事实,应通过司法协调或安排将所有诉讼进行并案处理,统一在破产程序的框架进行。

二是以德隆重组为契机,积极推动我国的破产重整制度的建设。在德隆重组中,在坚持市场经济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借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破产重整的做法,为我国民营企业的破产重整提供一个成功的范例,从而推动我国破产重整制度的立法步伐。

企业合并案例分析范文大全 第5篇

房地产业内最大并购案呼之欲出。上午,融创中国和绿城中国同时宣布短暂停牌,几个小时后,融创公告承认,正在与绿城董事长宋卫平、其妻夏一波及绿城总裁寿柏年洽谈收购绿城不超过30%的股权。

此前,两次知名的房企并购案分别为万科并购南都及路劲并购顺驰,其中9月,路劲收购顺驰中国55%的股权,作价12。8亿元;而之前一个月,万科以17。6566亿元人民币的总价受让南都集团持有的南都房产集团60%的权益,以及南都集团在上海、江苏剩余地产业务的权益。

年报显示,宋卫平及其妻夏一波持有绿城上市公司股权25。11%,公司总裁寿柏年持股17。81%,引入的战略性股东九龙仓持有24。32%的股权。

绿城董秘冯征表示,如果收购完成,融创与九龙仓将并列绿城第一大股东。宋卫平、夏一波和寿柏年仍然将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但具体份额目前不便透露。融创方面则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融创还在公告中称,磋商仍在进行中,尚未签订任何正式协议,故该收购事项未必一定进行,并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

企业合并案例分析范文大全 第6篇

关于企业并购的税务筹划案例分析

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不能只考虑税收成本的降低而忽略因筹划方案的实施所引发的其他费用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即税收成本最低的方案不一定是最好的筹划方案,只有给公司带来绝对收益的方案才是最佳的,

基本案例

甲公司于正式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资产总计亿元,主要生产啤酒、果酒、果汁等,拥有现代化啤酒生产线3条,果酒、蓝莓果汁、矿泉水生产线各1条。为实现在全国范围内扩大生产和销售的战略目标,公司积极寻找投资者和合作伙伴,以进一步扩大公司生产规模。

1月,甲公司兼并亏损公司乙。合并时乙公司账面净资产为500万元,上年亏损为100万元(以前年度无亏损),评估确认的价值为550万元。甲公司合并后股价市价3元/股,股票总数为万股(面值为1元/股)。经双方协商,甲公司可以用两种方案合并乙公司:1.甲公司以150万股和100万元购买乙公司。2.甲公司以180万股和10万元购买乙公司。合并后被合并公司的股东在合并公司中所占的股份以后年度不发生变化,合并公司每年末弥补亏损前的应纳税所得额平均为900万元,增值后的资产平均折旧年限为5年,行业平均利润为10%,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合并公司每年税后利润的75%用来进行股利分配,

筹划分析

合并公司支付给被合并公司的价款方式不同,将带来不同的所得税处理方式,涉及被合并公司是否就转让所得纳税、亏损是否能够弥补、合并公司支付给被合并公司的股利折现、接受资产增值部分的折旧问题等。甲公司希望对两个方案进行比较,寻求最佳的税务筹划方式。

假设合并后甲公司股价保持不变,不考虑其他因素,则可从现金流出量角度进行方案比较。

【方案1】《国家_关于企业合并分立业务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19号)规定:企业合并,通常情况下,被合并企业应视为按公允价值转让、处置全部资产,计算资产的转让所得,依法缴纳所得税。

被合并企业以前年度的亏损,不得结转到合并企业弥补。合并企业接受被合并企业的有关资产,计税时可以按经评估确认的价值确定成本。

被合并企业的股东取得合并企业的股权视为清算分配。

因此,方案2的涉税问题应作如下处理:1.非股权支付额大于所支付股权票面价值的20%,乙企业应就转让所得缴纳所得税[(150×3+100)-500]×(万元);2.甲公司可按受让资产的评估值550万元作为计税成本,增值部分在折旧年限(5年)内每年可实现所得税[(550-500)/5]×(万元);3.甲公司不对乙公司去年的亏损进行弥补。

则甲公司未来支付的股利现值如下:

1.第1年为(900×.)×75%×150/2000×(万元);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