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感知机实验总结(5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4-02-22 05:41:3226

多层感知机实验总结 第1篇

多层前馈网络的反向传播学习算法,简称BP算法,是有导师的学习,它是梯度下降法在多层前馈网中的应用。

算法简述与网络结构:见下图,u、y是网络的输入、输出向量,神经元用节点表示,网络由输入层、隐层和输出层节点组成,隐层可一层,也可多层 (图中是单隐层),前层至后层节点通过权联接。由于用BP学习算法,所以常称BP神经网络。

      BP算法的详细推导计算过程可参照如下链接: 

预测结果展示如下: 迭代次数越多,BP算法的预测值更接近真实值 [0, 1, 1, 0] 。  

      以上就是今天要讲的内容,本文简单介绍了机器学习初级阶段的线性回归,感知机模型,多层感知机,及多层前馈网络的反向传播(BP)学习方法,并采用python进行相关算法的代码实现。

多层感知机实验总结 第2篇

Holdout检验:将原始的样本集合随机划分成训练集和验证集两部分,常见的是70%的样本为训练集;30% 的样本为验证集。

k折交叉验证:将数据集划分为k个相等的子集,每次取一个子集作为验证集,其余k-1个作为训练集,最后将k次结果取平均,实际中,k常取10。

自助法(Bootstrap):当数据集规模比较小时再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会影响模型训练效果。对于总数为n的样本集合,进行n次有放回的随机抽样,得到大小为n的训练集。n次采样过程中,有的样本会被重复采样,有的样本没有被抽出过,将这些没有被抽出的样本作为验证集,进行模型验证,这就是自助法的验证过程。

过拟合:指模型对于训练数据拟合过当,导致模型在训练集上的表现很好,但在测试集和新数据上的表现较差。

欠拟合:指模型在训练和预测时表现都不好的情况。

过拟合说明模型过于复杂,把噪声数据的特征也学习到模型中,导致模型泛化能力下降。降低“过拟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1)使用更多的训练数据让模型学习到更多更有效的特征,减小噪声的影响。

2)降低模型复杂度以避免模型拟合过多的采样噪声。

3)正则化,如L1正则化 L = L 0 + λ ∣ ∣ w ∣ ∣ 1 L=L_0+\lambda||w||_1 L=L0​+λ∣∣w∣∣1​,L2正则化 L = L 0 + λ 2 ∣ ∣ w ∣ ∣ 2 2 L=L_0+\frac{\lambda}{2}||w||^2_2 L=L0​+2λ​∣∣w∣∣22​。

4)集成学习,如基于Bagging的算法和基于Boosting的算法。

降低“过拟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1)添加新特征,当特征不足或者现有特征与样本标签的相关性不强时,模型容易出现欠拟合。

2)增加模型复杂度。

3)减小正则化系数。

多层感知机实验总结 第3篇

感知机(Perceptron)是1957年,由Rosenblatt提出,是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的基础。 感知机解决线性分类问题。

 

       感知机从输入到输出的模型如下:

       其中sign为符号函数(如下图示意) :

       我们需要找到超平面参数, 满足如下条件:

       具体的训练流程如下所示:

      类比可知,感知机与神经元模型具有完全相同的形式:

      

多层感知机实验总结 第4篇

       Minsky 1969年提出XOR问题,即线性不可分问题。解决方法即为使用多层感知机: 在输入和输出层间加一或多层隐单元,构成多层感知器(多层前馈神经网络)。

       三层感知器可识别任一凸多边形或无界的凸区域。 更多层感知器网络,可识别更为复杂的图形。 多层感知器网络,有如下定理:

       定理1若隐层节点(单元)可任意设置,用三层阈值节点的网络,可以实现任意的二值逻辑函数。

       定理2 若隐层节点(单元)可任意设置,用三层S型非线性特性节点的网络,可以一致逼近紧集上的连续函数或按 范数逼近紧集上的平方可积函数。

 多层感知机的训练过程与softmax回归的训练过程完全相同(如下图所示)。

        对学习到的模型进⾏评估,我们将在⼀些测试数据上应⽤这个模型,效果如下

多层感知机实验总结 第5篇

1. 定义:线性分类器则透过特征的线性组合来做出分类决定,以达到此种目的。简言之,样本通过直线(或超平面)可分。如下图所示的苹果分类,横轴是苹果的直径,纵轴是苹果外观评价。

2. 线性分类器输入:特征向量 ;输出:哪一类。如果是二分类问题,则为0和1,或者是属于某类的概率,即0-1之间的数,需采用Sigmoid函数;

 同样给定样本, 注意只能取0,1, 构造如下代价(误差)函数: 

注意,

目标:找到超平面参数,使最小,即求解.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