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研究室简介范文(共4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4-02-22 03:33:1012

智慧教育研究室简介范文 第1篇

(一)设计项目载体,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高校管理中的项目制是指将学院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分解为多个项目,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为项目经理,每个管理人员为项目参与人,部门负责人像管理项目那样开展日常的管理工作。一般情况下,很多高职院校只是在教学一线的老师才有项目,这些项目的分配统一归口到教务处,而职能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没有项目。事实上,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也可以通过项目制来实施,但项目的管理归口哪个部门很难确定。教务处作为高职学院教学的管理部门,负责教学项目的管理与分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学校管理工作的项目交给学院任何一个职能部门来管理显失公平与合理性。教育科学研究基地是一个研究团队,其人员组成多数是教学一线的老师、企业技术人员和其它院校的专家,对项目分配、管理、评价较为客观、公平和公正。教育科学研究基地通过建立管理项目库,面向全院管理人员公开招标。项目库的设立可以设一些共性的项目,例如:服务能力与质量的提升项目,文明窗口建设项目等。也可以设一些针对不同部门而设置项目,例如:针对后勤的两型校园建设项目中的水电节能设施项目、针对就业处而设立的学生就业能力替身项目等。通过项目制的设立,让每一位管理人员都参与项目建设中来,每一个人都是子项目的负责人,每一个人都是项目管理老板,每一个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主人翁的地位不断增强。

(二)开展管理课题研究,提高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从近几年高职院校的人员引进机制来看,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必须是全日制研究生,而管理人员并不一定是全日制研究生,全日制本科就可以,专业教师整体的理论水平相对来说比管理人员高一些。从人员专业技术职称来看,教师一般是专业技术岗位,管理人员是管理岗位,学校课题研究一般是倾斜教学一线的老师,这样一种情况制约了管理人员申报课题和从事理论研究,使高职院校管理的整体水平提高较慢。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可以为管理人员申报和从事课题研究提供良好平台。一方面基地成员可以与管理人员结成对子,以导师制的形式带领管理人员参加课题研究,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的课题研究水平;另一方面,基地可以为管理人员搭建课题研究平台,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基地申报院级课题、省级课题和部级课题。

二、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在高校管理中引导作用

教育科学基地的引导作用是指基地研究人员通过对高职教育发展规律、政策理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的研究,为高职学院办学定位、理念更新、专业建设与内涵建设和重大决策的形成提供决策咨询和参考,积极引导高职学院向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并将这种发展思路内化为全体教职工的行动指南,引导学院的各项管理工作围绕学院的中心工作而进行。基地的这钟引导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学院重大决策提供理论参考。学院重大决策的形成一方面源自领导班子的集体智慧;另一方面源自教职工的集体智慧。领导班子的集体智慧主要体现在对科学的决策能力、对时局的判断能力、对国家政策方针的执行力和科学治教治校等方面。教职工的集体智慧要形成学院的决定,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和形式概括和表达出来。基地研究人员一般教学一线的教师和基层工作人员,他们对教师、学生的情况非常熟悉,能较好地将广大教职工的意愿和思想概括起来,为领导班子科学决策和学院的发展提供科学和有价值的建议。二是引导职能部门负责人调整管理策略,提高管理效率。基地通过召开职能部门负责人座谈会、务虚会,为职能部门负责人交流管理思想和经验搭建平台;另一方面,基地研究人员通过开展一些前瞻性地研究工作,对学院的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而引导职能部门负责人积极改进管理方法与手段,提高管理效益。三是管理信息与成果,引导学院管理工作改革的方向。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的职能处室都负责学院的某项具体工作,这项具体的工作都与学院一些全局性地工作息息相关。例如:学生工作处、教务处、组织人事处、宣传_、党政办等职能部门,他们的工作牵动学院发展的大局,关系到学院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这些职能部门管理与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学院的发展大局和整体形象。通常情况下,对这些部门的考核与监督管理都是通过学院层面的绩效考核办法以及部门的岗位职责来实施,而组织人事部门使用绩效考核办法的依据则是部门提供的岗位职责的执行情况。这种制度管理的局限性在于它的作用发挥的滞后性。当被管理者触犯制度时,就要受到制度的惩罚,制度惩罚的直接后果就是经济利益的减少。这种经济利益刺激作用的缺陷在于容易激发利益得失者的情绪,一定意义上不利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基地通过一些有价值的管理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学院自身和兄弟院校的管理动态、管理理论、先进人物与典型事迹。通过信息内容的精心设计和不定期,凝聚共识,形成良好的文化管理氛围,使学院制度管理的外在约束内化为管理人员的内心信仰和内在驱力,引导学院管理工作从制度管理向价值理念管理的转变。

三、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在高校管理中的评价作用

智慧教育研究室简介范文 第2篇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科研智慧;生成阶段

中小学开展教育科研近20年来,中小学教师研究实践(即草根实践)中不仅涌现了许多优秀的科研成果,而且也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素材(事实、经验等)。如何从这些有价值的素材中,挖掘其深刻的内涵,让普适思想彰显出来,使之成为可分享的科研智慧资源?值得深思。这里的科研智慧是指一种自我研究的能力,即指对鲜活的、具体的复杂情境和过程,有清晰的问题意识,能提出自己的观点或主张,并进行合理性的论证,以减少研究和行动的谬误。根据我们的经验,科研智慧的生成需要经历由感性到理性、由模糊到清晰、由潜隐到显化的意义建构过程,呈现出积淀、审视、表达三个阶段。本文以我们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的探索为例,阐述草根实践中科研智慧的生成过程。

一、智慧孕于积淀

先是积蓄和储存素材(事实、经验等),然后消化和内化感知所得的信息、操作所得的经验和理解所得的观点与思想,这是获得智慧的源泉。

1.留心观察,寻求事理

我们有意关注外部世界时,才有可能从形形的信息中发现其意蕴所在。经常梳理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在探索中善于捕捉一闪之念,随时随地搜集、保存各种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使之系统化。观察时要做到视域广、视点小,在观察中学会追问和思考,于司空见惯而又稍纵即逝的事件中悟出其内在的价值。关注方法有随笔、摘录、拆剪、复印、电子存档等。如,教育科研是上世纪末才延伸到中小学校的。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伊始,因缺乏经验就“照葫芦画瓢”。自然沿袭了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管理模式,结果让中小学教师对于研究仍是摸不着边。如课题申报方案难以合乎立项评审要求,开题报告与申报方案几乎一样。课题中期检查不知准备些什么。结题鉴定偏重理论性而轻视实践性,教科成果评奖标准理解偏差较大,等等。因此,机械套用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做法并不适合中小学教育科研,其中的奥秘需要我们以独特的视角去寻找答案,在中小学教育科研实践中给予整理与总结。

2.潜心阅读,吸取精华

文献有助于弄清研究问题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和研究状况。帮助发现自己所研究问题的独特价值之所在:也使自己受到别人思想的启发,触发灵感,发现新问题,形成新观点。阅读要广泛涉猎,做到点面互补,或精读深究、力求甚解,或粗略浏览、大致知晓,并能从容取舍、自如应用。特别是专题阅读,要注意循序渐进,边阅读边反思,从中吸取精华。如通过阅读有关教育科研方法论的文献,参照一些先进单位的工作经验,使我们认识到中小学教师研究更多属于实践性研究,是融研究、学习、培训、教学为一体的探索性实践。实践性决定了中小学教师研究是一种富有个性的研究,况且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职前没有受过系统的研究训练。可见,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主要是着眼于引导教师自我研修,把研究与学习、教学和自身专业成长密切结合起来。

3.用心实践,体悟本质

要留意自己的科研行为,即使娴熟自如,也不可满足于现有方式,应关注其不同时机或情境下的差异,主动超越自我,勇于探究和尝试新的方式与策略,寻找内隐的本质理念以及产生功效的根本原因。实践中每一个行为都孕育着智慧,关键在于是否用“心”。而只有蕴藏着智慧的实践,才能丰盈心灵世界,真正成为一种积淀。

如:①基于对教科规划的新认识,针对中小学教师研究可能的薄弱之处,结合我们的科研管理实践操作,把中小学教科规划课题分为申前(预案)论证、立项评审、开题论证、中期检查、结题鉴定、成果评奖等管理环节,并对各个环节的评价性质作了区分,强调管理的侧重点,构成了课题研究过程管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有机整体。②随着群众性教育科研的深入与普及,各级各类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出现了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化,于是有些地方根据经验从其中划出一类小(微型、个人)课题进行管理,有其特殊意义和价值。

二、智慧成于审视

如果说,积淀更多的是在意识和观点层面上的东西,审视则是寻找它们合理性的依据。要提取解决某一科研问题的智慧,使其成为实用的策略与技能,我们必须学会审视。批判性考察理念、观点的合理性,力求反思平衡,减少谬误,取得客观性的结论。这是一个缄默知识显化的过程。

1.纵向审视,原点追问

面对事实,不被表象所迷惑,而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进行原点追问,思索深层的根源,力求揭示事物的本质。合适的结论来自所依赖的正确前提,错误的证据无法证明所提出的结论。进行原点追问,就是要搞清楚支持结论的前提正确性和推理合理性。

如:①我们对中小学教科规划课题各个管理环节,有必要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关键事件”逐一进行梳理。只有明白了各自的“概念、目的、属性、路径、方式、产品”,指导与管理才能有的放矢。②尽管大小课题只是相对而言,都具有“预期一行动一收获”系统,倘若我们从研究总体特征、路径和各式文本进行梳理,就会发现它们在“课题研究的期待、研究者的条件和对时空的把握”上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有必要把草根课题分为大(常规、主干、综合)与小(微型、个人),进行分类指导与区别管理。

2.横向审视,合理借鉴

对某些比较权威的教育科研理论或者比较普及的方法策略等,不是盲目迷信、全盘接纳,而是保持虚心学习、辩证理解、批判吸收的态度,以求有独特的发现、总结出有价值的东西。教育研究离不开对他人观点的分析和批判,但在学术辩理过程中不能曲解他人的观点,而是吸收其合理的成分来帮助自己建立科学的论证体系,以取得可信的结论。

如:①在梳理各管理环节的过程中。会发现“申前论证、开题论证、中期检查”,基本上是研究者与专家及同行的对话活动,更多属于形成性评价,可归之为“课题论证”;“立项评审、结题鉴定、成果评奖”,基本上是研究过程中的仲裁活动,更多属于终结性评价,可归之为“课题审定”。②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得大小课题辩证关系是“大课题微型化”和“小课题系列化”。大课题微型化,即把大课题按内在逻辑结构分解或转化为教师感兴趣的、力所能及的小课题进行研究,最后各个小课题的集合就是大课题的研究。小课题系列化,即教师有意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拓展或深化另一研究“点”,逐渐使自己的研究形成系列,串联一系列小课题成果成就了某一主题的大课题。

3.竖向审视,准确把握

竖向审视,主要对所提出的观点进行普适性考量。适用于不同情境下的科研智慧都有一定的相似点和差异点,只有通过全面、立体的审视,追寻理由,找到共有的东西,形成共识,这样才能使在特殊视角下产生的科研智慧对相关科研行动具有普遍的指导力。这也是科研智慧客观性的基础。

如:①可把同属“课题论证”的“申前论证、开题论证、中期检查”,从“界定、目的、论证内容、思维路径、产品、组织者”等方面进行比较;把同属“课题审定”的“立项评审、结题鉴定、成果评奖”,从“界定、目的、属性、审定材料、审定方式、评判标准”等方面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对“课题论证”与“课题审定”从特征、本质、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比较,这样厘清了各自的功能与要求,大大提高了科研指导与管理的针对性与操作性。②我们受大小课题辩证关系的启发,针对“教师往往各自为政,选题分散和研究重复比较严重,以致系统和深入的研究难以开展”的现象。通过“自上而下分化、自下而上聚合、上下互动对接”的方式,及时分化学校课题或整合教师自主课题,把这些研究领域相近、彼此互有联系的分(子)课题,依靠所共有的一定研究领域(主题)这根纽带联结成一个校本课题群。根据点与群的相互关系,实施“统分结合、领雁主导、适时提炼、多元推广”校本课题群的管理机制,这样就能集中力量协作攻关,形成学校的品牌优势和群体特色。

三、智慧亮于表达

让成熟的智慧依托典型的材料。借助合适的话语方式“亮相”,落脚于言说或文本的表达。这是共享、传承所必需的。如何表达才能赏心悦目、发人深省呢?

1.结构适切,合乎逻辑

应根据实际进行了何种研究、手头拥有了哪些素材、形成了怎样的智慧,以及自己所擅长的写法等选择合适的文体。每一种文体通常都有其普适的结构范式,如案例在叙述实例或描述情景之后揭示其蕴含的理念或意义即可:专题总结通常是“总分总”结构,这要考虑阐释是否严谨,合乎逻辑。如,对于课题管理每个环节的专门阐述,应围绕操作节点展开,并结合案例有针对性说明。《对中小学教科课题开题论证的再思考》的提纲如下:

一、开题论证的功能

1.蓄势待发 2.集思广益 3.运筹帷幄

二、开题论证的组织

1.提交开题报告 2.召集论证会议 3.修改开题报告

三、开题报告的撰写

1.重新审视研究的切入点 2.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

3.整体鲜活,形象生动

通常有演绎举例(将有关原理和要义推演为实践的具体做法);归纳提升(将实践中形成的有效做法概括成普适结论);类比迁移(从其他领域或事件中发现与自身实践的内在联系,迁移归纳出自身领域的实践理念和策略):隐喻外显(借助故事映证和凸现相应的教育主张或教学策略);反例佐证(从某种与既有观点、策略构成明显悖论的事实中,揭示出另一结论借以推倒既有观点、策略)。当我们以巧妙的构思统率丰富的题材去进行经验总结时,作品方能丰满,智慧方能拥有优雅的“外形”,活泼的“体态”,感人的魅力。如,《中小学教科规划课题过程性管理操作表解》全部用表格形式阐述,各方操作要点既简洁又一目了然。提纲如下:

一、基于形成性评价的课题论证

二、基于终结性评价的课题审定

三、课题论证的会议程序

四、n题审定的组织程序

五、课题的论证与审定之比较

其中“五、课题的论证与审定之比较”如下表。

3.语言灵动,亲近实践

按时空逐步扩大、意义逐步加深的顺序层层推进,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语言有条理能文顺其眼,有诗意能情动其心,有哲理能意启其思。如,《望闻问切:深化课题点评》。在教师研究过程性管理中,科研指导者与教师“面对面”时都要用到课题点评。如何提高指导者的课题点评艺术呢?我们把中医“望闻问切”四大诊疗手段(并列关系),迁移到了课题点评上(递进关系)。

一、望――细心解读文本

1.读出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读出研究规划和逻辑结构

3.读出研究局限和存在问题

二、闻――静心倾听汇报

1.理解发言者的内容 2.捕捉发言者的闪光点

3.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

三、问――耐心征询疑难

1.从课题研究的缘起处咨询 2.从课题研究的特色处设疑

3.从课题研究的困难处发问

四、切――用心点拨沟通

1.点拨关注研究的思想和方法

2.点拨关注研究问题的梳理和解决

3.点拨关注研究案例的讨论和开发

还有一类是用不同于纯粹逻辑性语言的生活语言来表达,通过生活化的叙事方式来进行阐述,乐于被教育实践者所接受。如《我们是这样吸引老师参与合作的》,全文借助于合作“意愿、任务、规则、效益”四要素的分析框架,以《教师课题研究精细化指导探索》为例,通过讲述基层教科研人员与一线教师合作研究的故事,来阐释合作要素之把握。提纲如下:

一、合作开端:主体的意愿

1.差异使合作有了契机 2.共同愿景促成了合作

二、合作期待:分解的任务

1.系统分解研究主题 2.明晰彼此的分工与责任

三、合作行动:共享的规则

1.践行共同约定规则 2.置研究成果于试用中

四、合作收获:互惠的效益

智慧教育研究室简介范文 第3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公布天涯”为你整理了这篇科研处副处长(校企合作办副主任)述职述廉述德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科研处副处长(校企合作办副主任)述职述廉述德报告

2020年,本人担任科研处副处长(校企合作办副主任),主要协助处长做好学院科研管理与服务工作,负责协调、督查学院校企合作项目的实施等,现围绕一年来履职尽责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严格按照各类学习培训计划,采取参加集中学习和自我提升学习的方式,认真学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党员“学习强国”在线学习累计31000多积分。通过对党的理论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做到了“两个维护”,坚守教书育人初心,勇担立德树人使命。

研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交通强国江苏方案》等国家职业教育方针政策和省交通运输发展纲领文件,掌握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行业发展动态。参加了首批部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国际“双元制”职业教育专题培训班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研究培修班、江苏省中华职业教育社第四期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专题培训班、江苏省高校科技社科统计培训等业务学习。

二、勤奋工作,推动学院事业发展

(一)协助做好科研和高职教育研究工作

以科研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以制度修订和项目申报为突破口,着力提升科研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建立有利于科研能力提升和高水平项目培育的激励机制,在科研平台建设、制度建设、项目培育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1.平台建设再上新台阶

学校自主开发的科研管理服务平台,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大大简化教师科研课题申报、中期检查、结项汇报等流程,提升项目跟进、科研积分核算、成果奖励等科研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新增校企协同创新中心2个:与江苏中路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共建“智慧交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与上海尚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南京交院-尚强科技智能校园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

主动对接江宁区科技局,积极推进成立“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技术转移中心”,加强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进一步提升学院师生社会服务能力。

2.制度建设取得新突破

调研兄弟高职院校的经验做法,结合学院实际,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修订《绩效工资实施办法》中《科教研工作量核算办法》,建立有利于科研能力提升和高水平成果培育的管理制度,推行“业绩积分值+业绩等次”的专任教师岗位教科研业绩考核模式,切实激发创新活力。

完成《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术道德与学术仲裁专门委员会工作细则》(讨论稿)、《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术规范条例》(讨论稿)、《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讨论稿)等文件的起草工作,并提交党委会审定。

贯彻落实好_中央、_《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研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梳理学院现行科研制度改革任务,找准学校科研评价改革的着力点、平衡点,划定最底线,明确时间表、线路图,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机制。

启动第四届学术委员会换届工作,完成委员候选人推荐工作。完成2020-2023年度专利公司招投标工作,中标单位为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和南京经纬专利商标公司。

3.项目培育取得新成绩

全年重点组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国家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研究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等15个批次的项目申报,38个项目获准立项。

新增横向课题8项,到账金额达万元;新增发明专利转移7项,成交金额万元;新增技术合同15项,成交金额万元。新增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论文二等奖等科研成果3项。

同时,完成了2019年度全校教师科研工作量的统计和核实工作,完成了2019年度省教育厅布置的科技年报、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完成2020年度省教育厅布置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高基报表、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江苏省地方普通高校综合考核中涉及科技、校企合作工作数据核算。

(二)扎实推进校企合作工作

以产教融合平台升级为抓手,以项目申报为突破口,奋力提升校企合作治理能力和辐射引领,在平台建设、制度建设、项目培育、校地融合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1.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

牵头高质量完成“江苏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申报表撰写、500多页支撑材料整理、1300多条集团网站信息(含图片)更新,获得全国交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推荐上报。

在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统计系统上,基于2018年上报的数据,认真填报了2019年“江苏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相关数据。

同时,以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申报为契机,明确集团组织架构,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促进集团成员的深度合作、紧密运行和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和集团辐射引领。

2.产教融合制度建设取得新突破

启动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筹建工作。起草了《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理事会章程(草案)》和《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发展理事会组织机构及成员管理办法(讨论稿)》《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发展理事会基金管理办法(讨论稿)》,并根据《章程(草案)》,初步拟定了理事会组织框架。并上报至省交通运输厅审定。

起草并提交院长办公会通过《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办法》,构建“学校-院系-项目”的三级校企合作工作机制,细化立项、审核、监控、考核、验收、评价的项目管理流程,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年度考核和奖励机制,促进项目管理规范、可持续发展。

3.产教融合质量督查步入新常态

面向二级学院(系、部),开展产教融合质量督导,考查各校企合作项目在现代学徒制或订单人才培养、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联合科技服务差异,为下一步推进产教融合工作奠定基础。

完成省交通运输厅“厅属院校与省第一批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计划”的编制上报工作。

4.合作项目拓展取得新成绩

全年新增14个合作企业,其中3个为重点校企合作项目。与江苏中路交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共建“智慧交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协议;与江苏东交智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约,联合开办“江苏东交路桥班”、合作共建“江苏东交智慧交通工作室”和“智慧工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协同开展科教研;与上海尚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南京交院-尚强科技智能校园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

积极推进与省高管中心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联合召开专题研讨会2次、专题调研1次。

完成格力集团来校2次考查和洽谈,双方在协同育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师资培养基地等合作事项上达成初步共识,为下一步推进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奠定基础。

实地走访江苏中路交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瓶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无国界航空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产教融合的专题调研。

5.合作项目终止谈判积累新经验

协助相关院系与北京通航股份有限公司沟通、协商解决合作事宜。认真梳理合作以来的双方协议、会议纪要、往来公函、财务凭证,坚决维护学校学生利益,在合情合理合法原则下积极推进谈判进程。

6.校地融合取得新成绩

组织教师参加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南京江宁),转发了江宁区高新园区141项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组织参加南京市、江宁区2020年度创新名城建设推进系列活动,促成学院1项横向课题在江宁区创新发展大会上现场签约。

(三)认真履行专任教师职责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做好教育教学管理、教研科研等工作。

1.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担任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1810112班主任、汽车车身维修技术2010312班第二班主任,对学生管教管导,1810112班学生顺利完成在校学习和考试,奔赴实习岗位或留校复习接本,2010312班学生遵守校规校纪,日常管理考核位列同年级前列。上半年疫情防控期间完成了1910121/122班《汽车传动系统维修》70课时线上教学,下半年完成《上汽大众文化与品牌知识》《上汽大众机电维修技术》等课程44余课时教学,完成1期上汽大众经销商员工基础技师机工技术培训。开通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汽车自动变速器维修》2次,服务3000多人线上学习。完成2020届9名毕业生论文指导,获学院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1项、优秀毕业设计团队奖1项。同时,作为学院兼职教学督导员,完成听课4次及相关项目评审1次。

2.教研科研工作

智慧教育研究室简介范文 第4篇

3年内实现智慧教育

《嘉兴市智慧教育“111”行动计划(2016-2018年)》明确了此次行动计划的建设目标:依托“智慧嘉兴”和“信息惠民试点城市”规划,形成与市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智慧教育体系,实现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教学精准管理和个性化服务,实现学校管理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学习者学习方式的变革,建成智慧型校园环境,建成“课程无处不在、教师无处不在、学习无处不在”的泛在学习环境。

行动计划包括:1个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100所智慧校园示范校,100个智慧教育深度创新应用项目。2016年度完成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的规划设计,出台实施方案;培育建设20所智慧校园示范校;实施50个智慧教育深度创新应用项目。2017年度建成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数据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启动管理应用中心和资源应用中心的建设;培育建设40所智慧校园示范校;实施50个智慧教育深度创新应用项目。2018年度建成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管理应用中心和资源应用中心,正式启用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培育建设40所智慧校园示范校;智慧教育深度创新应用项目成果形成与应用推广。

文件在亮出3年内的智慧教育目标的同时,也明确了该市教育领域内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责任和内容。文件还明确表示将加大投入,把智慧教育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列入各级财政预算,确保资金落实,形成长效机制。探索建立资金筹措的社会化机制,引入多元化融资机制。加强教育信息化项目管理和经费监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分年度对智慧教育建设单位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考核评估,评估结果作为下一年度申请经费的重要依据。

智慧校园全覆盖

中小学“数字校园实验校”建设试点工作,是以信息化环境、数字资源建设为抓手,以应用驱动、师生创新为核心,全面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及数字化应用,促进学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模式、改进教学管理,深入推进教育内在创新,全面适应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现在,课堂教学模式完全变了,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实物展台及即时反馈系统,组成了一个“智慧教室”。通过智慧教室系统,一堂课的上课过程可以即时生成。课后,任课老师将生成的“课堂”上传云平台。学生通过学校发的个人账号,登录学校云平台,可随时重温课堂内容……“智慧教室”的快速普及更加说明,如今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在网络等渠道的刺激下,学生的思维越来越“耐不住寂寞”。因此,改进授课方式不仅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成为留住学生“专注力”的主要途径。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很多学校都启动了信息化教学模式,“人手一个iPad”也日益成为在校学生的“标配”。

据嘉兴市教育装备与信息中心的老师介绍,在数字校园的基础上建设智慧校园,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基础环境上,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网络主干速率万兆及以上,保证百兆到桌面,主要教学场所无线网络全覆盖。网络中心机房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建有功能完善的门户网站和基于学科教学的基础资源库,并建设自己的特色资源库,实现跨平台资源共享。人人拥有便捷可用的上网终端设备,泛在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实现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教学精准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治理水平,有效满足办学多样化、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数字教育资源上,建设以基础性资源、个性化资源和校本资源为主体的数字教育资源。基础性资源是指与国家、地方教材配套的课程资源;个性化资源是指学校根据办学需要选择性购买的个性化教与学资源;校本资源是指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专业人士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生成的资源。

应用环境上,实现学校管理的信息化,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校园安全监控安保系统,智能广播系统,教师人事管理系统,教师工作绩效评估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财务、后勤服务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等。实现教学应用的信息化,包括教学教研管理应用、网络教学、学生研究性学习课程平台、德育管理系统、体卫艺管理系统、实验室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网络视频应用系统等。

全国教育信息化相关专家表示:“在前期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过程中还存在条线管理、地域分割等现象。‘十三五’期间就是要在原先的建设基础上,加强系统、平台、资源的互联融合,加强建设、管理的统筹,使教育信息化能够协调、有序发展。了解‘数字一代’学生的学习习惯,熟悉数字化的教学环境,探索更适应学生的信息化教学方式,要求我们必须借力‘互联网+’,开拓创新一体化教学新模式,建设一个‘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一体化开放教学环境。”

在配套下发的《推进嘉兴市中小学智慧教育深度创新应用项目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中,市教育局明确:2016年―2018年,组织实施100个中小学智慧教育深度创新应用项目。2016年和2017年为申报实施阶段;2018年为成果形成、应用推广阶段。

智慧校园给师生“云空间”

依据此次行动计划,嘉兴市要实现100%的中小学校和90%以上的幼儿园宽带到校到教室;全面实现教学班班通、人人通。在所有高中段学校和80%的义务段学校、60%的幼儿园建成智慧型校园,培育建设100所嘉兴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学校。

在“特色环境建设”这一项中有:配有与课程内容配套的特色功能实验室或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特色环境。而“网络空间”这一项,又包含学生空间、教师空间、管理者空间、家长空间、班级等机构空间这5个部分,每个部分有明确要求。

学生空间是为每个学生建立实名制网络空间,提供课程资源、作业、小组学习、成绩查询、测评、问题求助、互动交流、作品展示等功能,实现学生学习过程、实践经历的网络学习空间呈现。

教师空间是建立实名制教师与教研员网络教学空间,提供备课、布置作业、答疑、成绩管理与分析、教研活动、培训学习、教学规划、教学评价、相互交流等功能。

家长空间将提供学生平安信息、学业表现、考试成绩、出勤情况、生活情况、健康报告、教育咨询等功能。

在“互动教学环境”这一条中,明确要求学校提供师生开展课堂教学、课外学习等多种教学互动活动的支撑环境,创设具有感知环境的教学实验实训场所,鼓励3D打印、可穿戴设备等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