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的期末计量总结(精选7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4-02-19 12:05:1123

资产的期末计量总结 第1篇

预计资产负债表可以为企业管理当局提供会计期末企业预期财务状况的信息,它有助于管理当局预测未来期间的经营状况,并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

预计利润表是以货币为单位,全面综合地表现预算期内经营成果的利润计划。该表既可以按季编制,也可以按年编制。是全面预算的综合体现。它是利用本期期初资产负债表,根据销售、生产、资本等预算的有关数据加以调整编制的。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的目的,在于判断预算反映的财务状况的稳定性和流动性。如果通过预计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发现某些财务比率不佳,必要时可修改有关预算,以改善财务状况。

资产的期末计量总结 第2篇

(1)战略因素。企业参与的活动对资产的分类、编制资产负债表的难易程度等都能产生巨大影响。还有与企业形象及其设计有关的问题。例如,管理者在申请贷款之前,会通过重估土地和建筑物来尽量提高资产的价值。同样地,在企业经营陷入困境时,为了改善企业形象,造成具有“雄厚资产实力”的印象,也会重估资产,从而达到使资产价值增大的.目的。

(2)组织因素。公司制企业受到国家制定的某些法律法规的约束,而合伙企业和独资企业就没有这种限制。同时,这种差别还会受到企业所有者的影响。另外,组织的规模和目标也会影响资产负债表的格式。

(3)环境因素。就环境来说,对资产负债表格式和内容最主要的影响是国家通过立法所造成的。在英国和美国,资产负债表的格式和内容以及编制方法在有些方面是不同的。即使在英国,由于组织有慈善组织、地方政府、按《公司法》注册的公司或合作社等不同的形式,也就存在关于报表格式和内容的不同规则。

(4)报表使用者。不同的使用者对信息有不同的需要,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包含了一些这样的需要。

资产的期末计量总结 第3篇

资产负债表期末数的填制论文

资产负债表的金额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年初数”,二是“期末数”。“年初数”一般按上年度年报的“期末数”填列,如遇政策变更需要进行追溯调整,或发现以前年度有重大会计差错等,则应按规定调整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不过,这些事项未必每年都会发生,而且调整后一般就不再发生变化。因此,“年初数”相对稳定,变化的几率很低。“期末数”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而其实质是季、半年、年度期末所在月份的“月末数”,所谓一季度资产负债表,就是3月份月报的资产负债表,而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就是当年12月份月报的资产负债表。尽管如此,由于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至少每月变动一次,因此其填报就显得相对重要。本文试以《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规定的资产负债表格式为例,介绍资产负债表“期末数”的填列。

新《制度》下的资产负债表与行业会计制度及原《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比较,其重要特点是不少资产项目以净值反映,大部分资产减值准备在其附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中反映,而相应的资产原价(《制度》中称为“账面余额”)在所有报表中并不反映。这样,就增加了资产负债表资产类项目的填制难度。

资产负债表作为静态报表,一般应根据会计科目期末余额(以下简称余额)编制,由于《制度》规定的报表项目与相应会计科目的名称和涵盖面差异较大,所以各具体项目填列的方法也就不尽相同。

一、按总账科目余额直接填列

有些报表项目与总账科目的名称与涵盖面完全一致,所以制表时只要将有关总账科目的余额直接过入报表项目即可(如其余额与正常余额相反,则以“―”号填列)。《制度》中属这种情况的科目(项目)有: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补贴款、工程物资、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清理、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其他应付款、预计负债、专项应付款、实收资本(股本)、已归还投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

“固定资产”科目与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产原价”项目相对应,也属于按总账科目余额直接填列的类型。

二、按几个总账科目余额之和填列

“货币资金”项目应按“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科目余额合计数填列;“未分配利润”科目,则按照“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科目余额合计数填列,如果其余额合计数在借方,则以“―”号填列。

三、按一部分明细科目余额合计数填列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项目,应根据“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科目中将于1年内到期的明细科目余额的合计数填列:“递延税款借项”、“递延税款贷项”项目,应分别根据期末尚未转销的递延税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的合计数填列。

四、按剔除部分明细科目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科目的余额,剔除本科目中将于1年内到期的各明细科目余额后的金额,就是应填入“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项目的金额。

“长期待摊费用”项目,按照“长期待摊费用”科目余额减去将于1年内到期的摊销金额后的余额填列。

五、按总账科目余额减去备抵科目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其他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应分别按照各该科目的余额,减去“坏账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有关其他应收款的坏账准备或股权投资的减价值准备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项目,应分别按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科目余额减去“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六、按照几个科目(或明细科目)余额加减后的金额填列

资产负债表中的一部分项目,应按照几个科目或明细科目的余额相互加减后的金额填列,其公式如下:

“短期投资”项目金额=“短期投资”科目余额―“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余额 1年内到期的委托借款明细科目(本金、利息)余额合计―“委托借款――减值准备”科目中1年内到期的委托借款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余额

“应收账款”项目金额=“应收账款”科目余额―“应收账款”科目中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合计―“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应收账款已计提的坏账准备余额 “预收账款”科目中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

“预付账款”项目金额=“预付账款”科目余额―“预付账款”科目中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合计 “应付账款”科目中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

“存货”项目金额=“物资采购”、“原材料”、“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包装物”、“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委托加工材料”、“委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生产成本”等科目余额合计 季节性生产停产期间“制造费用”科目期末余额―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材料(商品)成本差异±商品进销差价

“待摊费用”项目金额=“待摊费用”科目余额―“待摊费用”科目中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合计 “长期待摊费用”科目中将于1年内到期的明细科目余额合计 “预提费用”科目中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项目金额=“长期债权投资”科目中将于1年内到期的明细科目余额合计―“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中有关1年内到期的债权投资减值准备余额

“长期债权投资”项目金额=“长期债权投资”科目余额―“长期债权投资”科目中将于1年内到期的投资余额―“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中有关1年以后到期的债权投资减值准备余额 1年以后到期的委托借款(本金、利息)―1年以后到期的委托借款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余额

“应付账款”项目金额=“应付账款”科目余额―“应付账款”科目中明细科目借方余额合计 “预付账款”科目中明细科目贷方余额合计

“预收账款”项目金额=“预收账款”科目余额―“预收账款”科目中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 “应收账款”科目中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合计

“预提费用”项目金额=“预提费用”科目余额―“预提费用”科目中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 “待摊费用”科目中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合计

仍执行行业制度的企业,资产负债表“期末数”的填列与以上介绍的方法总体上相似,但相对简单。

资产的期末计量总结 第4篇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如月末、季末、年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会计报表,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静态体现,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平衡公式,依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次序,将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具体项目予以适当的排列编制而成。它表明权益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有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它是一张揭示企业在一定时点财务状况的静态报表。资产负债表利用会计平衡原则,将合乎会计原则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交易科目分为“资产”和“负债及股东权益”两大区块,在经过分录、转账、分类账、试算、调整等等会计程序后,以特定日期的静态企业情况为基准,浓缩成一张报表。其报表功用除了企业内部除错、经营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让所有阅读者于最短时间了解企业经营状况。

资产负债表为会计上相当重要的财务报表,最重要功用在于表现企业体的经营状况。

就程序言,资产负债表为簿记记帐程序的末端,是集合了登录分录、过帐及试算调整后的最后结果与报表。就性质言,资产负债表则是表现企业体或公司资产、负债与股东权益的的对比关系,确切反应公司营运状况。

就报表基本组成而言,资产负债表主要包含了报表左边算式的资产部分,与右边算式的负债与股东权益部分。而作业前端,如果完全依照会计原则记载,并经由正确的分录或转帐试算过程后,必然会使资产负债表的左右边算式的总金额完全相同。而这个算式终其言就是资产金额总计=负债金额合计+股东权益金额合计。

国际上资产负债表于已改成Statement Of Financial Position(SOFP)。

资产的期末计量总结 第5篇

下面重点来了!存货期末计量原则是什么?答: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那么可变现净值怎么计算呢?

【公式记忆】可变现净值 = 存货估计售价 - 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 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假如正常的虾夷扇贝是100元/斤,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是5元/斤,不需要进一步加工。那么:

扇贝的可变现净值=100-0-5=95(元/斤)

而不正常的虾夷扇贝可能只卖5元/斤,或者卖不出去,

那么:扇贝的可变现净值=5-0-5=0

这可以看出,售价将影响可变现净值的计算。有了可变现净值在去跟成本比较,本着孰低的原则,就一目了然了。

资产的期末计量总结 第6篇

资产负债表就是把企业在某一时日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这三个基本要素的总额及其构成的有关信息列在一个表内表示出来的会计信息表。可以说,资产负债表是企业最重要的、反映企业全部财务状况的第一主表。

资产总额包括了企业所拥有的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及其他资产,资产总额反映企业资金的占用分类汇总;负债总额包括流动负债、长期负债,负债作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经济义务,必须于未来支付的经济资源或提供服务偿付;所有者权益(业主权益),包括股东投入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利用资产负债表,创业者可以检查企业资本来源和运用是否合理,分析企业是否有偿还债务的能力,提供企业持续发展的资金决策依据。

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关系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者是“负债=资产-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从企业资产运用的本质来分析,“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因为所有者权益实质也是企业负债,企业进入的股本必定会退出,因经营而产生的未分配利润必然会分配,各项公积、公益必然会使用;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则“资产总额=资本总额”。因为负债是一种借入资本,负债与资本组成了资产占用的全部资金来源。

运用资产负债表进行企业财务分析可以有多种方法,一般有流动性比率、杠杆比率、经营比率、获利能力比率。这里介绍一种流动比率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总额与流动负债总额之比,用它分析确定企业流动资产用以清偿流动负债的保证程度。计算公式是: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在正常情况下,流动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货款、待摊费用、存货;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贷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预提费用、长期负债本期将到期部分及其他应付款等。流动比率是公认的衡量短期偿还能力的方法。因为它指明了短期债权人在求偿权到期日相当的期间之内变现能力。2比1的流动比率是令人满意的。但是,由于各种行业的经营性质和营业周期不同,对资产流动性的要求应有不同的衡量标准。过低的流动比率表明企业可以面临清偿到期的账单、票据的某些困难;过高的流动比率则表明企业的流动资金过多地滞留在流动资产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率。与之相配合的,还应分析速动比率,该比率是指立即可以用来偿付流动负债的流动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流动比率以1比1为适当;还有负债比率、存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平均回收率、总资产周转率等重要数据,可严格调控以引导企业正常健康发展。

资产的期末计量总结 第7篇

[摘 要]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事项两种。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正确的划分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调整事项所涉及的项目应当完整;日后调整事项的核算应以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之后为界;重点掌握日后调整事项特殊的会计处理;将日后调整事项与其他会计准则的结合运用;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关键词]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念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的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期间自资产负债表起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止的一段时间。

二、资产负责表日后事项的分类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事项两种。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的事项。判断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主要看是否在资产负债表日或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前已经存在了,而在日后时期只是提供了补充的证据,关键要注重实质。调整事项通常包括:(1)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实义务,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2)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的确认的减值金额。(3)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4)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和差错。

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事项是指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情况的事项。虽然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事项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没有联系,但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要在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非调整事项事项包括:(1)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诉讼,仲裁,承诺。(2)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价格,税收政策,外汇汇率发生重大变化。(3)资产负债表日后因自然灾害导致资产发生重大损失。(4)资产负债表日后发行的股票和债券以及其他巨额举债。(5)资产负债表日后资本公积转增资本。(6)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巨额亏损。(7)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企业合并或处置子公司。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核算

(一)调整事项发生在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

例1:A公司2008年销售给B公司一批商品,销售收入为400万元,增值税发票注明增值税为68万元。A公司发出商品后确认销售收入,并结转销售成本300万元,2008年12月31日,该笔货款尚未收到,该公司对此项应收帐款计提了10万元的坏账准备。2009年1月18日,由于该批商品出现了质量问题,该商品被退回。假设本年度除应收B公司帐款计提坏帐准备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A公司于2009年2月28日完成所得税汇算清缴,A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分析:

本例中A公司因售出的商品发生质量问题被要求退货,A公司销售退回发生在2009年1月18日,发生在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至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因此A公司在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扣除销售退回所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A公司应作如下的会计处理:

(1)2009年1月18日,调整商品销售收入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000000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0000

贷:应收账款—B公司4680000

(2)调整坏账准备余额

借:坏账准备10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0000

(3)调整销售成本

借:库存商品300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000000

(4)调整应缴纳所得额=(4000000—3000000)×25%=250000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25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50000

(5)调整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00000×25%=25000元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50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25000

(6)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余额转入利润分配:4000000—3000000—250000+25000=775000元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775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775000

(7)调整盈余公积:775000×10%=77500元

借:盈余公积775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77500

(二)调整事项发生在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

例2:承例1假设A公司销售商品退回发生是在2009年3月5日,而A公司于2009年2月28日完成所得税汇算清缴,销售商品退回发生在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A公司应作为本年度纳税调整。

A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1)2009年3月5日,调整商品销售收入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00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0000

贷:应收账款—B公司4680000

(2)调整坏账准备余额

借:坏账准备10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00000

(3)调整销售成本

借:库存商品300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000000

(4)调整所得税费用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50000

贷:所得税费用250000

(5)调整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50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25000

(6)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775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775000

7)调整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775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77500

四、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披露

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主要情况出现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时期,虽然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无关,但对企业财务状况有重大影响,因此要在报表附注中进行充分披露。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的下列信息:一是财务报告的批准报出者和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二是每项重要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性质、内容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无法做出估计的,应当说明原因。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了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在情况的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应当调整与之相关的披露信息。

五、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相关思考

(一)如何正确的划分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

区分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的关键是:该事项发生的时间。如果该事项发生或存在资产负债表之前,并日后获得新的证据证实,即事项的发生或出现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前,结果出现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后时期属于调整事项;如果事项发生和结果均出现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后,属于非调整事项。

(二)调整事项所涉及的项目应当完整

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应严格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规定,如果会计事项被确认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应调整与该事项所涉及的年度财务报告上的除(货币基金)以外的所有相关项目,而不是部分项目,尤其是利润分配和所得税费用项目,以免缺项漏项。

(三)日后调整事项的核算应以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之后为界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要考虑此调整事项发生在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还是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沿用例1,商品销售退回的调整事项发生在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应调整“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而在例2中,商品销售退回的调整事项发生在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则要调整调整递延所得税项目。

(四)重点掌握日后调整事项特殊的会计处理

对报告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报表附注及相关附表的相关项目进行调整,但账项账薄记录不调整,实际上是只调表不调账。调整使用的会计科目比较特殊,涉及损益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涉及利润分配的事项,直接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既不涉及损益又不涉及利润分配的事项,直接调整各相关科目。

(五)将日后调整事项与其他会计准则的结合运用

日后调整事项在会计运用上应与其他会计准则结合运用,比如:调整事项中的商品销售退回业务应与《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结合运用;未决诉讼或未决仲裁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结合运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企业存在财务报表舞弊和差错时,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结合运用。

(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所涉及的会计准则和税法知识非常广泛,笔者认为会计人员要及时更新学习会计专业的业务知识,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属于企业重大事项,所涉及的金额都比较大,如果会计人员业务欠缺,就不能正确处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报告的严重失真,以致影响企业的决策方向。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