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考物理公式总结(推荐6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4-02-14 01:54:3140

南京中考物理公式总结 第1篇

1、速度:V=S/t2、重力:G=mg3、密度:ρ=m/Vp=ρgh6、浮力:(1)、F浮=F’-F (压力差)(2)、F浮=G-F (视重力)(3)、F浮=G (漂浮、悬浮)(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9、理想滑轮:F=G/n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12、功率:P=W/t=FV13、功的原理:W手=W机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15、机械效率:η=W有/W总16、滑轮组效率:(1)、η=G/ nF(竖直方向)直方向不计摩擦)(3)、η=f / nF (水平方向)【热 学 部 分】1、吸热:Q吸=Cm(t-t0)=CmΔt2、放热:Q放=Cm(t0-t)=CmΔt3、热值:q=Q/m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6、热力学温度:T=t+273K【电 学 部 分】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_4、焦耳定律:(1)、Q=I(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4)、U1/U2=R1/R2 (分压公式)(5)、P1/P2=R1/R26、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2)](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7定值电阻:(1)、I1/I2=U1/U2(2)、P1/P2=I12/I22(3)、P1/P2=U12/U228、电功:(1)、W=UIt=Pt=UQ (普适公式)(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UI (普适公式)(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重要知识点

1. 需要记住的几个数值: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b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c.水的密度:×103kg/m3

d.水的比热容:×103J/(kg•℃)

e.一节干电池的电压:

f.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g.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2. 密度、比热容、热值它们是物质的特性,同一种物质这三个物理量的值一般不改变。例如:一杯水和一桶水,它们的的密度相同,比热容也是相同,3.平面镜成的等大的虚像,像与物体 关于平面镜对称。3.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4. 超声:频率高于2000的声音,例:蝙蝠,超声雷达;5. 次声:火山爆发,地震,风爆,海啸等能产生次声,核爆炸,导弹发射等也能产生次声。6.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7. 光发生折射时,在空气中的角总是稍大些。看水中的物,看到的是变浅的虚像。8.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9.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在2倍焦距与1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在1倍 焦距之内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0.滑动摩擦大小与压力和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11.压强是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12.输送电压时,要采用高压输送电。原因是:可以减少电能在输送线路上的损失。13.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14.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话筒,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15.光纤是传输光的介质。16.磁感应线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最后回到S极。

南京中考物理公式总结 第2篇

1、光速:C=3×108m/s(真空中)

2、声速:V=340m/s(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

(1)1m/s=3.6km/h

(2)1g/cm3=103kg/m3

(3)1kw?h=3.6×106J

南京中考物理公式总结 第3篇

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W=UIt=Pt=UQ (普适公式)

5、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6、U1/U2=R1/R2 (分压公式)

7、P1/P2=R1/R2

欧姆定律

1、I=_(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I=I1=I2=…=In(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

3、U=U1+U2+…+Un(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4、I=I1+I2+…+In(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5、U=U1=U2=…=Un(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6、R=R1+R2+…+Rn(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7、1/R=1/R1+1/R2+…+1/Rn(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1、F浮=G排=ρ液gV排=ρ液gV物(浸没)

2、F浮=F向上-F向下

3、F浮=G物

4、F浮=G物-N支

5、如算船的浮力:F液=PgV

1、定义: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2、公式:G=m*g (G为重力,m物体质量,g重力系数)

密度公式

ρ水=×103 kg/m3

物理量 计算式 国际主单位 常用单位 换算关系

密度ρ ρ=m/v Kg/ m3 g/ Cm3 1g/ Cm3=1000kg/ m3

质量m M=ρv Kg g 1kg=1000g

体积v V=m/ρ m3 Cm3 1 m3=103dm3=106cm3 1L=103ml(cm3)

南京中考物理公式总结 第4篇

热学公式:C水=×103J/(Kg·℃)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7.燃料燃烧放热公式Q吸=mq或Q吸=Vq(适用于天然气等)

南京中考物理公式总结 第5篇

重力G(N)G=mgm:质量;

g:或者10N/kg;

密度ρ(kg/m3)ρ=m/v。m:质量、V:体积;

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N)F浮=G物-G视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F1:动力L1:动力臂。

南京中考物理公式总结 第6篇

1、速度:V=S/t

2、重力:G=mg3、密度:ρ=m/V4、压强:p=F/S5、液体压强:p=ρgh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2)、F浮=G-F (视重力)(3)、F浮=G (漂浮、悬浮)(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8、理想斜面:F/G=h/L9、理想滑轮:F=G/n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12、功率:P=W/t=FV13、功的原理:W手=W机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15、机械效率:η=W有/W总16、滑轮组效率:(1)、η=G/ nF(竖直方向)(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3)、η=f / nF (水平方向)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