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团队凝聚力综述范文(必备3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4-02-13 18:20:3234

强化团队凝聚力综述范文 第1篇

关键词:团队;凝聚力;发展

1 塑造凝聚力

一个团队要进步,一个企业要发展,塑造凝聚力是重中之重。企业要使自身处于最佳发展状态,团队精神和凝聚力更是必不可少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共同属于企业文化范畴,它的大小高低决定着企业员工的士气,影响着员工工作状态,也决定着员工是否能主动、积极、有效地进行工作,相互配合,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企业目标是否能够得以实现。发扬团队精神和提升凝聚力要求团队成员都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团队的业绩表现出一种荣誉感和自豪感,乐意积极承担团队的任务,并时刻秉持着尊重个性、彼此信任、遵守信诺,同舟共济,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团结精神。要做到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共同进退,凝聚力是企业发展源泉和创造源泉,而只有所有人保持步调一致,凝聚力的作用才能有效发挥。企业内部要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行为准则,各级领导要通过自身的举止言行对规章制度、纪律执行,逐步建立起威信,亩保证团队的执行力。使员工自觉地按照企业的默认规则要求自己,形成良好的团队风气和氛围。培养一支充满团队精神的专业化职业化团队,是企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要尽可能使我们的团队趋向于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以至于最终形成一种共同的行为模式进而团结共进,这需要全公司甚至全集团的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

2 培养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团队成员在领导的指挥和带领下,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精神,是大局意识和协作精神的集中体现。当今社会,企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人所能实现的仅仅是企业整体目标的小部分,团队力量的发挥已成为企业赢得竞争的必要条件,因此,弘扬团队精神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团队精神是一种信念、一种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体现着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企业的魅力、核心竞争力所在。

团队精神的奥妙之处在于它能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团队成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团队工作注入强大的能量,从而使整个团队拧成一股劲,形成一个团结共进、众志成城、步调一致的团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取得又好又快的发展。团队精神是一种信念、一种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体现着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企业的魅力、核心竞争力所在。

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发扬团队精神是企业发展立足的关键所在。一个企业要想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始终使自身处于最佳发展状态,团队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建设一支充满协作精神的高绩效团队,是企业决策层的重要管理目标之一。要建设一支高绩效的团队,有几个要素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人员的选择是团队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人是构成团队的最核心的力量。通常意义上讲,3个或者3个以上的人就可以构成一个团队。

其次,团队要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这里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一个团队在企业中处于什么位置、对于团队自身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二是作为个体的每个成员在团队中扮演什么角色也要有自己的定位,在一个团队中的成员需要在出主意、定计划、实施、协调、监督等各个工作岗位上做出明确的分工定位,做到分工及定位明确才能保证高效率。

再次,要明确团队领导者的权限以及团队组织的基本结构,这些是保证团队健康成长的要素;一般来说,团队越成熟领导者所拥有的权利相应越小,在团队发展的初期阶段领导权是相对比较集中的。

最后,团队要有一个明确的既定目标为团队成员导航,团队要知道向何处去,没有目标的团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最后,还要为团队制定出一个周密的实现目标的计划,一方面,目标的最终实现需要一系列具体的行动方案,计划就是达成目标的具体工作的程序;另一方面,提前制定出清晰的计划,可以保证团队工作的进展速度和效率。

3 结束语

“团结就是力量”,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核心是“人”,如果能够把许多人的力量集中起来,共同指向同一方向,那这个企业就成功了一半。凝聚,凝结聚合之谓也,向心粘联不离散。凝聚,企业群体团结不离分的内在心理氛围和行为导向。对人的管理,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以人为本,增加企业人性化的管理,各种规章制度的出发点要从企业员工的长远利益考虑。因此,团结和凝聚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要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李璐;郑先斌;;军事绩效审计理念与方法研究[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1期

[2]孙天义;;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公务员感恩教育[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2期

[3]彭程甸;刘绿丝;;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与途径[J];攀登;2009年05期

[4]贺东航;;新公共管理的回顾与检视――基于中国国家建设的视角[J];政治学研究;2008年02期

[5]丁芳;李怀宇;;如何完善我国实施政府绩效管理的行政生态[J];品牌(理论月刊);2011年04期

强化团队凝聚力综述范文 第2篇

论文摘要:本研究通过深入回顾国内外有关体育团队凝聚力的相关研究,归纳总结了以往研究的相关成果,并提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为继续研究体育团队凝聚力提供了一些理论参考。与研究一般社会团队相比,研究运动队的凝聚力具有更突出的意义。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加强对体育团队凝聚力的研究有着极为迫切的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凝聚力;体育团队;运动成绩;运动项目

1关于凝聚力的研究

上世纪30年代较早研究凝聚力的心理学家勒温指出,凝聚力是作用于集体成员的心理力量,它是使群体成员转向群体内部的力量。维特在团体研究中明确提出了凝聚力一词,但第一个正式发表对凝聚力的系统研究是费斯廷格等人。费斯廷格等人(1950)在上世纪50年代认为凝聚力概念的定义为“使成员留在群体内的作用力的总和。”[1,2]并提出了凝聚力的三个构成要素:团体成员间的吸引力;团体目标和任务的吸引力;加入团体所得到的威信。[3]上世纪60年代对团队凝聚力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个体之间及个体与团体之间的相互吸引程度上。赫蒙弗尔和韦斯蒂(1964)把凝聚力描述为集体团结工作和在工作状态中发挥整体作用的能力。[4]巴克(1974)认为凝聚力是使人们集合在一个群体的感情,是一种使其成员对某些人比非本团体的另外一些人感到更亲近的情感。[5]80年代以后对团队凝聚力的研究又有了新进展,卡伦等人克服了以前研究的不足,发展了一个指定运动中凝聚力大前提条件和结果的概念模式。由此使有关团体凝聚力的研究更趋向于统一规范。卡伦(1982)将凝聚力定义为“在追求团队目标的过程中,反映一个团队团结在一起,保持整体倾向的动力过程”。他还将凝聚力描述为一个动态过程,而不认为凝聚力表现为静态。卡伦主张将凝聚力至少区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1)任务凝聚力,它与团队的目标和成绩指标的承诺相关;(2)交往凝聚力,它更多地涉及人际间的关系,如友谊关系和交往情感上的支持。[6]

我国的一些学者近年来对凝聚力也有一定的研究,张忠秋(1996)认为运动团队凝聚力的实质是反映一定运动团队成员在目标、情感和行为上的整合力量。[4]卢盛忠等人(1998)认为凝聚力是团队对成员的吸引力,它既能指团队成员和整个团队的吸引程度,又包含团队成员之间的吸引。[7]马启伟等人(1998)认为团队凝聚力是指团体成员之间心理结合力的总体;除了表现团体团结力量的概念外,还是一个表现个人的心理感受的概念。[8]丁雪琴等人(1997)认为凝聚力是反映团队团结一致并为团队目标而保持联合的一种倾向。[9]程正方(1999)把凝聚力解释为团队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团结的程度和力量。[10]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凝聚力是团队成员发生作用的所有力量的汇合。它包含两方面的基本因素,一是群体目标和任务。这是团队吸引个体并使个人得以留在团体内的决定力量;二是个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它体现的是个人的心理感受和成员间的感情支持。

2关于体育团队凝聚力的研究

关于体育团队凝聚力和运动成绩关系的研究

体育团队的凝聚力是否有利于提高本团队的竞技能力,是教练员和运动心理学者都很关心的重要问题。

费斯廷格(1950)提出了凝聚力的三个构成要素,并探讨了学生班集体中人际关系的吸引程度与运动极限有密切关系。这对随后开展的许多研究有很大的启发。[2]

一些研究中许多学者都认为团队凝聚力与运动成绩是呈现正相关关系的。其中最具有影响和代表性的研究室马腾森等人(1972)进行的。该研究以一个城市的144支篮球队的1200余名运动员为受试者。研究结果证明,运动队的团队凝聚力与运动成绩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另一项研究中,马腾斯等人(1971)探讨了赛季前的凝聚力对运动队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凝聚力的运动队比低凝聚力的运动队会赢得更多的比赛。在另一项研究中,马腾斯等人(1972)还探讨了运动队的成功对赛季后凝聚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获胜较多队的凝聚力水平高于获胜较少队的凝聚力水平。[11,12]

但是,有一些学者对凝聚力与运动成绩的研究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威廉姆斯等人(1982)对曲棍球等项目进行研究后发现,团队凝聚力与运动成绩之间没有相关;而兰德斯(1974)等人对保龄球,林克等人(1969)对划船等项目的研究结果显示,高团队凝聚力有损运动成绩。[8]此外,麦尔林克和克美尔(1974)运用了马滕斯等人编制的问卷和相似的程序进行了研究,没有发现赛季前的凝聚力与运动的成绩有关。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体育团队凝聚力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也作了一些研究。邱宜均(1990)认为,如果运动队无凝聚力是无法获胜的,凝聚力对团体成功有直接关系,[13]张立(1993)对我国优秀女子排球队,张忠秋(1996)对国家男子排球队的凝聚力问题进行的研究,也得出团队凝聚力与运动成绩成正相关关系。[4,14]在我国,目前还没有见到体育团队凝聚力与运动成绩呈负相关关系的文献。

关于体育团队凝聚力与运动项目性质关系的研究

马滕斯等人(1971)的研究认为,运动群体凝聚力与运动成绩间关系的中介物是运动项目的类型。在团体运动项目中,队员的运动成绩与队的凝聚力之间都呈正相关;而共同活动要求少的运动项目,队员的运动成绩与队的凝聚力之间呈负相关。[12]

克拉蒂等人(1978)提出了一个预测运动成绩与凝聚力之间关系的分类系统,结果显示:不同项目运动任务要求队员之间有多大程度的相互依赖性是决定凝聚力与运动成绩的关键性因素。[5]

卡伦等人(1981)提出运动任务的性质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一些运动中(如游泳、田径、高尔夫球等项目),运动员是单独作战,而全队总分是以队员个人得分通过某种形式相加计算的,在这种情况下,凝聚力对成绩的影响的重要性比另一些需相互配合的运动项目(如篮球、曲棍球等项目)要小。当然,从理论上讲,凝聚力是群体的一个重要属性,它对需要积极配合的运动项目来说,要求群体成员间有更密切的交往和具有更高的运动成就动机。因此,有更多群体内交往和更高运动成就动机的队也就会有好成绩。威廉斯等人(1991)通过对83名高尔夫球运动员的研究认为,高凝聚力的队有更多的群体内交往和更高的运动成就动机,具有这些特点的运动员也有更多的好成绩。凝聚力能可靠地预测运动成绩,其中任务凝聚力是最佳预测指标。此外,凝聚力还可预测群体交往和动机,其中动机是可靠的预测指标。[4,15]斯托迪尔等人(1992)认为,影响运动队凝聚力和成绩关系的关键因素是运动时队员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的高低.如果运动时队员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较高,那么团队凝聚力和运动成绩会受正的影响。反之,就会受到低的或负的影响。[15]

国内学者对体育团队凝聚力与运动项目之间关系的研究大多趋于理论性的综述和探讨,很少有人到运动队去做实证研究。张忠秋在1996年对原国家奥林匹克男子足球队(17人)、原河北男子足球运动员(15人)、国家男子排球队(14人)的研究表明,集体项目运动员的团队凝聚力非常显著地高于个人项目运动员的团队凝聚力;替补队员团队凝聚力总体水平明显不如主力队员。[4]

张启斌(2006)在其硕士论文中以全国女足锦标赛的成年女足运动员为对象,分析了中国成年女足团体不同凝聚力水平对运动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男足和个体项目相比,我国成年女足队伍的凝聚力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上,而跟高凝聚力的队伍仍有不小的差距;高凝聚力水平对应着较佳的运动成绩,低凝聚力水平对应着较差的运动成绩;女足团队的凝聚力水平越高,这支队伍在比赛中的排名越靠前;凝聚力得分排名与运动成绩排名相比非常接近;凝聚力水平对运动成绩有着相当大的直接决定作用。[16]

3评述

第一,有关团队凝聚力的相关研究成果为研究体育团队凝聚力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分析体育团队凝聚力与运动成绩、运动项目等方面的关系是建立在团队凝聚力的基本分析框架之下的。尤其是卡伦等人明确了凝聚力的操作性定义后,建立了分析凝聚力比较合理的量表,并迅速应用到体育团队的凝聚力研究中去,取得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

第二,尽管国内外学者在团队凝聚力和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上并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但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依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较佳运动成绩的连续取得可以提高集体项目的团队凝聚力;较高的团队凝聚力水平对集体性运动项目的运动成绩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主力队员和替补队员的凝聚力水平有一定的差异;运动成绩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与团队凝聚力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即两者并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

第一,从国内与国外相比较,我国学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明显远远落后于国外学者。我国学者主要集中在借鉴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尝试着做一些理论上的探讨和一些简单的应用,以“体育团队凝聚力”作为特定研究对象的研究还不多,目前的相关研究还不是很系统、很全面,缺少具体的操作性,更缺少实证性研究。即便是在已有的实证性研究中,由于测量的工具是参照国外的量表,而没有对量表进行适当的修改,则可能导致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有所降低的结果,此外,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缺乏对量表进行必要的管理和控制,这也可能会使研究成果大打折扣。

第二,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内外学者主要是集中在某个或某些体育团队的凝聚力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上。但是由于对体育团队凝聚力分析评定指标测不一致,使得出现了研究凝聚力与运动成绩之间关系的结果的不一致,而从更深层次来讲,研究体育团队凝聚力影响运动成绩的过程则更是不清楚,以及体育团队凝聚力队团队行为的激励过程也尚需探究,很少有学者对这些方面进行展开分析。

第三,从研究方法和范围来看,目前对体育团队凝聚力的研究还存在一些误区:(1)缺乏合理理论框架的指导。目前多是直接应用量表进行对体育队团凝聚力的测量,而忽视研究的理论指导,忽略对指标体系的构建或是对指标的信度及效度的检验;(2)忽视体育团队凝聚力的动力特性。几乎没有研究关注到体育团队的凝聚力是可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尤其是在集体项目团队中,团队中成员的流动是可能直接影响到团队的凝聚力的;(3)忽视其他团队研究。只注重运动队的研究,而较少研究与运动队有关的其他团队的研究,运动队只是“大团队”中的一个团队,影响运动队的运动成绩还与其他团队的密切配合与协调又有很大的关系,有关其他团队的凝聚力会对运动团队的凝聚力以及运动成绩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

4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体育团队凝聚力未来研究趋势具有以下特征:对体育团队凝聚力的概念和理论模式将趋于统一;对体育团队凝聚力的测量方法将更为统一与合理;人们将从凝聚力与运动成绩的表面关系研究转移到对两者之间作用机制和作用条件的探讨;对体育团队凝聚力的培养方式的研究将成为新的探讨焦点;体育团队凝聚力在体育团队动力学中的研究价值和影响意义将更显突出。

吉尔的研究认为,这一领域研究的未来是光明的,卡伦的概念系统为研究提供了指南。通过一个包含群体结合和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两个方面的运动群体凝聚力模式,卡伦等人将任务凝聚力与交往凝聚力分开,并以这一理论框架发展和改进了测量方法,运动心理学者可以借此探讨运动群体凝聚力的前因后果。并将凝聚力明确地描述为一个动态过程,其他一些研究者还提出了凝聚力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循环影响的动态关系。

参考文献

[1]俞克纯,沈迎选.激力、活力、凝聚力——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与群体行为理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4

[2]张力为等.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

[3]马德森.体育团队凝聚力及其多为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D].曲阜:曲阜示范大学,2004,6

强化团队凝聚力综述范文 第3篇

[关键词]团队互动;团队凝聚力;实践探究

提高团队的凝聚力是每一个团队追求的重点内容,在团队互动中培养的凝聚力是将团队协调性提高的基础保证,有利于团队员工产生自豪感以及归属感,是团队中每一位员工合作的基础内容。但是团队凝聚力是一个多维复杂的概念,影响团队凝聚力的主要因素有情境、人际、组织以及结构等。所以团队并不是独立的发挥作用,而是受到多种动态因素的影响。如果团队在工作中没有凝聚力,那么这个团队是松散的,因此探讨团队凝聚力的机制和提高团队凝聚力对完成团队目标有重要意义。

1 团队凝聚力的意义

团队凝聚力在通常情况下是指团队中每一位成员都对团队有强烈归属感,并且为自己是该团队的一分子感到自豪,具有凝聚力的团队成员有强烈的责任感,自愿将团队任务分担,团队内及时交流信息,团队内各个成员之间和谐相处,不存在压抑以及拘谨的感觉。团队可以为成员发展、成长以及实现自我价值提供充分的舞台。

团队之间凝聚力的形成就是要求团队在互动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强烈感受到自己是团队的一分子。凝聚力就如同物体之间的紧密结合。团队建设的基础以及发挥创造力的源头就是团队凝聚力,一个有强大凝聚力的团队有明确目标,成员之间紧密合作,将团队中的最大功效充分发挥出来,从而达到个人、团队共赢的目标。一个团队的凝聚力是否存在、凝聚力强度直接关系着团队的生存和发展。

2 影响团队凝聚力的要素

影响团队凝聚力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涉及团队目标、生存氛围、团队领导的组成、制度、规划等多个方面,其中主要要素包括以下方面。

2-1 团队成员

团队成员的组成包括团队规模、成员相似性、相吸性。[1]其中团队的规模越大,凝聚力就越低,因为随着团队规模的不断变大,团队成员之间交流的可能性和机会就会相应减少,难以形成团队的凝聚力,相反,团队的规模越小,团队成员进行交流的机会就会加大,团队的成员可以融为一体,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成员相似性是指个人的档案以及归纳总结的特征,同时也包括个人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比如价值观、态度以及个性等,同时还包括个体所在的动态集合所出现的全部特征。成员相吸性是指团队成员之间从对方身上发现自己喜欢的品质特征,比如成员的社会地位、名声、性格等,成员之间会因为这些特性互相吸引,使各成员之间更愿意一同完成工作。

2-2 团队任务

团队任务包括目标的一致性、成员相互依赖性。其中团队目标的一致性是团队凝聚力形成的重要条件,首先如果个体的目标和团队的目标是一致的,那么团队中的个体就会被团队逐渐吸引,团队目标在建立的过程中通常意味着有共同的敌人或者竞争对手。根据相关研究证明,团队在工作中出现共同的敌人会将团队内部的认同感加强。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是指如果要实现团队之间的目标就需要团队成员的密切合作以及共同努力完成,这时团队成员在心理、行为上就会自觉的和团队其他成员相互融合。

2-3 团队管理

团队管理主要包括团队的领导方式和激励方式。其中团队领导方式是实施民主型的领导方式对团队进行领导,使团队之间更加融合,不断将团队凝聚力加强。团队的激励方式是指不同激励水平和激励因素对团队成员产生的吸引力是不相同的。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对团队凝聚力影响的主要因素就是激发团队成员的情感,因为每一位成员的需求都不相同,而团队管理人员是否可以为其他成员提供所盼望的激励会对团队凝聚力的形成造成很大影响。

3 在团队互动中加强凝聚力的策略

3-1 将目标明确

团队管理人员要和团队中的成员建立一致的目标,将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相互融合,团队成员要保证个人的目标和团队的目标高度一致,将团队的工作效率有效提高。[2]主要原则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把团队奋斗团队文化建立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团队成员对团队文化的认同感,以此来加强团队文化对团队成员的凝聚作用。

37深化团队工作与外部组织的协调沟通

团队并非在孤军奋战,而是在组织管理的框架下进行自我管理。团队也不能完全独立解决所有问题,一旦出现了团队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团队就需要通过外界的资源来实现问题的解决,这就需要团队的管理者在进行团队工作的开展中重视与团队外部的沟通与协调工作。

参考文献:

[1][美]_・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美]威廉・大内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