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内涵发展总结(优选18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4-02-12 20:26:5326

教育内涵发展总结 第1篇

20xx年4月1日至4月2日,根据教育局安排,对9所农村中小学实施营养餐的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 、主要做法

1.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在营养餐实施过程中,所有学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成立以学校领导及村支书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按照营养餐工作流程,确定专人负责“营养餐工程”的各项具体工作。同时,教委与各小学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各学校均与所有家长签订了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各自职责。

2.加强管理,制度健全。为确保营养改善计划这项工作彻底落到实处,确保供应的每个环节有章可依、责任清晰,制定和完善了《学生营养餐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学生营养餐食品加工、方法制度》、《学生营养餐食品验收储存制度》、《食品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学生营养餐计划应急预案》等一系列制度,在制度上对营养餐改善计划的实施提供可靠的保障。同时,按照工作安排健全了各项登记表册,并按工作要求及时登记填写。

3.加强了储藏间的硬件建设。各校都能专门按照要求进行操作间和贮藏室建设,粉刷墙壁,铺设地板,做了吊顶,悬挂窗帘,安装了防盗门、防盗栏等设施,购臵了分发篮子、灭蝇器、温湿计、工作装等设备,专门用于食品储存、加工和分发。目前,全镇的储藏室基本能满足本校学生营养餐储存和加工要求。

4.做好了宣传教育工作。在实施营养餐计划的整个过程中,学校坚持不懈的开展营养与健康等营养餐有关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印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学校例会、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召开家长会、办板报、宣传栏、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提供营养餐的主要意义、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社会、家长、老师、学生对营养餐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5.认真组织,操作规范。通过两天的工作检查来看,每所学校都能按规定流程,及时做好食品的验收、储存、加工、分发、留样、回收和登记等各环节工作,确保安全,实行每天统计,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做到万无一失。整个操作流程规范,学生食用情况登记细致,学生对营养餐实施满意。

二、存在不足

由于各种设备配备还不到位,绝大多数学校储藏室食品在地面堆积摆放,存放零乱且不卫生。

教育内涵发展总结 第2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 英语阅读 教学有效性

一、民办高校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现状

以长春建筑学院的学生为例,在课堂教学和课后访谈中笔者发现以下问题:

(一)缺乏对阅读的兴趣

民办高校学生普遍的特点是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对于英语阅读,学生们大多是为了应付作业、考试而被迫无奈完成的任务,并对英语阅读表现出兴趣淡漠,或厌烦惧怕的心理情绪。对于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尚能勉强完成,而几乎没有出于个人兴趣进行的课外英语阅读。

(二)词汇量小,语法结构不扎实

学生普遍认为他们在阅读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生词。由于词汇量太小,而且没有掌握猜词义等阅读技巧,很大程度上制约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基本理解。长难句是阅读中的另一大障碍。薄弱的语法基础使学生不能分清句子的各个成分,有时句子里明明没有生词,却仍无法理解句意。

(三)缺乏有效的阅读策略

学生对于阅读理解存在错误观念,认为阅读理解就是从头至尾把文章读一遍,然后完成相关问题,虽然做了大量的阅读习题,阅读水平仍在原地踏步。有些学生只满足于从文章中找到问题答案所在的句子,而缺乏预读,预测,猜词义,推断,得出结论,概括,等等阅读策略技巧,致使阅读水平无从提高。

(四)不良的阅读习惯

许多学生有依赖字典、指读、重复阅读等不良习惯,影响了阅读速度和效果。

二、民办高校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且局限

当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精读为主。精读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单词和语法知识的讲解,以及逐句逐段地分析课文。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产生了误导,使他们认为学习英语的重点就是掌握单词和语法,而这种机械地学习并不能实质性地提高阅读能力。此外,由于课时有限,阅读材料仅限于精读课文,难以展开。以长春建筑学院使用的系列教材《实用英语读写教程》为例,教师仅讲授《读写教程》每单元第一部分,而配套的《泛读教程》中的课文涵盖了大量介绍英美国家文化、社会、人物故事等文章,却因时间有限被束之高阁。

(二)没有系统讲授阅读策略

很多教师把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等同于四级考试的阅读理解练习,只有在讲解四级模拟题时才会教授一些应试技巧,甚至只报答案。殊不知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在教学中潜移默化,针对不同的阅读目的应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单纯地进行四级练习只能学到应试技巧,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并不会从本质上改善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忽略背景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就课文的单词和一些难长句进行细致讲解,而对文化背景仅仅几句带过,甚至不提。而一门语言的文化内涵恰恰包含在语言本身之中,对文化背景一无所知就无法对阅读材料的内涵理解到位,也无法从整体上把握好整篇文章。

三、如何提高民办高校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牢固词汇和语法基础

足够的语言知识是形成一定语言能力的基础。由于民办高校学生底子薄,教师应先帮助学生打牢词汇和语法基础,鼓励学生扩大词汇量,教授学生通过构词、联想等方法记忆单词,减少词汇给阅读带来的障碍。同时要多向学生介绍与汉语思维差异较大的地道表达方式。

(二)培养有效的阅读策略技巧

阅读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能否根据阅读的目的有意识地应用某些阅读策略。教师应让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阅读策略:如用浏览法快速找出文章的主题大意和每一段的主题句;用寻读法快速查找文章中出现的细节而无需通读全文;而对于和主题相关的关键语句要认真研读,找出潜在含义,并进行正确的推论、总结;以及利用词根词缀和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等等。

(三)加强文化背景渗透

陌生的文化背景知识会成为学生阅读的障碍。英语文化背景的渗透在理解阅读材料的内涵方面作用重大。教师可结合阅读材料向学生介绍不同地域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等背景知识,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障碍。

(四)培养阅读兴趣,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教师应努力让学生摆脱英语对阅读厌倦、畏惧的心态。阅读材料的选择应注重文化性和趣味性,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学生在课外的自主阅读也非常必要。教师可鼓励学生阅读英文报刊和原著,并要求学生将阅读中遇到的词汇、句子、感想等写入读书笔记,通过积累扩充知识。

阅读在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应根据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润请.中国高校外语教育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教育内涵发展总结 第3篇

广东高一学生

【活动目标】

1.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感受粤剧博大的内涵,品味粤剧悠长的韵致。

2.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自我的文化艺术修养。

3.锻炼收集、整合资料、培养语文综合能力。

4.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广东粤剧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活动安排】

前期准备阶段、活动展示阶段、活动汇报总结阶段

【活动过程】

一、前期准备阶段(2周)

(一)布置全班性任务,活动普及每一位学生:

(1)每人至少准备一份粤剧资料。(如:书面材料、影音资料)

(2)每人至少熟悉一份粤剧作品

(3)每人至少了解一段戏文或学唱一段。

(二)根据所有材料情况,具体分组及任务安排

1.粤剧汇报组

要求:

教育内涵发展总结 第4篇

我认真参加了这次继续教育培训,通过培训和学习,我领略了多位专家先进的教学理念,他们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首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良好的准确模仿的习惯以及大胆开口的习惯,把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还要有及时复习的习惯;还要养成勤于积累,实践的习惯。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英语学科感兴趣,才能使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注重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我们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自己的表情、口头语言、体态语等向学生传递关爱、信任、期望等信息。以情激趣,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让学生勇于尝试和冒险,通过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创设语言学习情境,创造语言学习氛围。

英语教学以口语为主。重在交际,在听、说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课前,老师首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吃透重点,在突破难点上下功夫,努力将每个步骤安排得井然有序。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创设语言学习情景。可采用sing、chant、draw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真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育内涵发展总结 第5篇

关键词:图示理论;小学英语;听力训练四大语言技能“听、说、读、写”,“听”居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研究表明,人类社会的语言交往中,“听”技能发挥作用的比例高达45%。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英语听力的教学和训练至关重要。但是,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出现了一个现象――读强听弱。这个现象显示,我国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强,但听力理解较弱。这种情况是因为某种程度上没有“目的语”的语言环境造成的。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和训练上要采取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借助图示理论,加强学生的听力能力。

一、图示理论概述

1.发展历程

图示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德国哲学家康德(Kant)1781年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这时的图示理论是一个认知心理学范畴。1923年,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F・Burtlett)首次将图示理论的概念运用到心理学研究上。直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一名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Rumelhart)继续在此概念上深入探究,将其完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2.内涵

图示理论的内涵有两种解释。一种观点认为,图示是一种知识单元。人们在认识新事物的时候,把新事物与大脑中原本储存的信息联系、组合,形成一种新的知识单元。另一种观点认为,图示理论是一种过程,是人们认识新事物时,把新事物和大脑中原来储存的信息联系、组合和发展的过程,是人类保存在大脑中的知识对新事物的信息起作用的过程及怎样把这些新事物的信息加入到人大脑信息库中的过程。

3.分类

(1)语言图示。语言图示是听力理解的基础。语言图示指听者掌握的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语音包括声调、句调、语流音变等,词汇包括词性、词形等,语法包括时态、句型等。语言知识是使用语言的基础,只有生成和掌握了语言图示,才能对听力听到的语言内容产生理解,即对听到的语言内容在大脑内进行解码和翻译。

(2)内容图示。内容图示是听力理解的关键。内容图示指听者对所听材料语义内涵的熟悉程度。内容图示是一种背景知识。当听者遇到一个陌生的听力材料时,若听者大脑信息库中储存有相关的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就有助于听者理解陌生的听力材料,这样的背景知识就是内容图示。

(3)修辞图示。修辞图示又称形式图示,指听者对语言材料结构的理解。语言材料都有一定的结构,即我们说的文体。当听者遇到一段陌生的听力材料时,大脑中储存的修辞图示会调出与文章结构相关的知识,听者就可以预测接下来的内容。

二、小学四年级英语听力训练现状

目前,我国小学英语听力训练存在一些缺陷。在英语听力训练的模式上,仍采用“放录音―做题―对答案―放录音”的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学生的听力技能,但未免有些“填鸭式”的倾向,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不利于学生持续学习。

小W四年级的英语听力教学和训练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学生的词汇量不足。在四年级阶段,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还只是刚刚起步,大脑信息库中的词汇量不足。听力理解需要大量词汇的支持,词汇量不足会阻碍听力理解。第二,学生英语语音的问题。在英语学习的起步阶段,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发音和语调变化的掌握有限,存在词汇发音错误和无法辨识句尾变调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学生对听力材料的有效解析。

三、图示理论的应用

1.引导学生运用图示

每个学生大脑中都存在信息库,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懂得调用信息库的知识来帮助听力理解。因此,教师需要教授和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理解新的听力材料。

2.帮助学生植入图示

植入图示指传播与听力内容相关的信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听力理解,教师可以在播放听力录音之前,先向学生介绍与语料相关的知识,包括生词、句式、文化背景等,在学生的信息库中植入相关图示,这样学生在做听力理解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这些图示解读语料。

3.鼓励学生建立图示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和知识,但是没有很好地把这些信息和知识在大脑中编排成有序的知识单元。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建立图示,把收集到的细碎信息转化成对听力理解有帮助的图示。

英语在社会交流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由于缺乏语言环境,英语教学存在不足。我们希冀有更多的学校和教师积极地把图示理论应用到英语听力的教学和训练中,不断完善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简丽华.基于图示理论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36(9):127-128.

教育内涵发展总结 第6篇

科学发展观”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三个方面,即: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1.全面发展观。这是“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范畴的认识,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经济是一个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力量。同时,他们也重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认为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

2.协调发展观。这是“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形态的认识,就是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其中,物质文明所体现的是与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制度相依存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精神文明所体现的是科学、文化、宗教、艺术、道德、伦理、哲学、经济、政治、法律等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政治文明所体现的是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它是反映特定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的标志。三个文明中的每个文明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作用、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

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提供物质基础,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可以推动政治制度的变革和思想道德及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政治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的性质和物质文明发展的方向,进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程;精神文明可以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提供思想引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人类文明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上。

3.可持续发展观。这是“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时效的认识,就是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上个世纪70年代,围绕着“环境危机”、“石油危机”和罗马俱乐部提出的《增长的极限》,全球曾经爆发了关于“停止增长还是继续发展”的争论。联合国指定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经过长期研究,于1987年发布了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中国党和政府不仅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艰巨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而且作出了不懈努力。 应该说,新的科学发展观涵盖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经济发展与自然的发展、人和自然和谐等多重关系,构成了一个新型的综合发展理念,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在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温 总理要求: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坚持城乡协调发展。4.坚持区域协调发展。

5.坚持可持续发展。6.坚持改革开放。

7.坚持以人为本。

教育内涵发展总结 第7篇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我局把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区未成人社会保护领导小组,印发了《市区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建立完善了相应的未保工作机制。村(社区)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点,并落实了负责人,乡镇成立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站,区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中心。

二、密切组织,实施救助

我局认真做好符合低保、孤儿政策规定条件的学生家庭的救助工作。

(一)城乡低保工作。城市低保家庭中的未成年人19人,1-5月份年累计发放低保金万元。农村低保家庭中的未成年人448人,1-5月份年累计发放低保金万元。

(二)孤儿工作。孤儿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及生活补助范围工作,超龄孤儿在校生断续享受孤儿生活补贴,按月发放全区5名孤儿生活保障金,1-5月份年累计发放孤儿生活保障金万元。

(三)开展关爱活动。每年开展两次农村困难留守儿童和未成年困境儿童关爱活动(秋季助学关爱活动、寒冬送温暖关爱活动),秋季助学关爱活动,为114名农村困难留守儿童和未成年困境儿童发放了总价值约万元的衣服114套、书包114个、大米2850公斤(114袋)、食用油1140公斤(228桶);寒冬送温暖关爱活动,为184名农村留守儿童和未成年困境儿童发放了大米184袋(25公斤1袋)、菜籽油368桶(5公升1桶),纯牛奶368件,共计万余元的救助物资,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爱。通过关爱活动,使农村留守困难儿童在生活上得到了帮助,未成年困境儿童在心里上得到了抚慰,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完善机制,制定制度

认真做好单亲、贫困家庭中的未成年子女和孤残儿童保护工作,我局加强与各乡(镇)及区级各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机制。一是建立乡(镇)村(社区)未成年人随访和定期回访制度。二是建立家庭指导服务和监督机制。三是建立失去依靠未成年人的家庭、学校、社会回归机制。四是完善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生活救助机制。及时掌握单亲、贫困家庭未成人和孤残儿童的保护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形式的保护工作,并制定了帮扶、教育措施,切实解决了衣、食、住、行和学习等困难问题。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区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部门帮扶力度有待加强。三是工作流程有待进一步规范。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不断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认真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推进社会文明进步做出积极贡献。一是进一步加大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宣传,提高社会各方面对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的知晓度。二是进一步强化部门、乡(镇)联动机制,努力实现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的常态化。三是进一步加大对困境未成年人的救助力度,努力解决困境未成年人的实际困难。四是制定完善未保专干和社工定期回访制度。五是结合各种送温暖活动,加大未成年困境儿童、农村困难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救助。

教育内涵发展总结 第8篇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教育内涵发展总结 第9篇

一、命题的由来 1.教育内涵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研究实现优质教学的过程 ①什么是优质教学? 在先进理念的观照下,运用科学的课程教材和合理的途径、方法(合理: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产生优质高效的教学结果。

②优质教学是优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是课程的现实。 教学是各育各科具体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抓好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 教育的优质、均衡生成于优质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2.没有优质教学的教育,承担不了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 ①20世纪由各国独立完成的世界29项重大发明中,美国完成了19项,英国和德国完成了其余的10 项,而美国解决了29项中22项重大发明的应用问题。 ②《2002年世界竞争力年鉴》显示,中国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的总人数排名世界第2位,中国的科学竞争力位列世界第24位,技术基础水平排名世界第42位。

③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03—2004全球竞争力(主要比较科技水平、政府效率、宏观经济环境)排行榜中,芬兰、美国和瑞典分别名列前三位,中国排行第44位,俄国第70位。 国家竞争力的不足,受制于科技实力的不足,更在于学校育人中优质教学的不足。

3.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呼唤优质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①主要进展 ●教学、课堂及教师专业发展与之相关的内涵因素被各级教育领导层所充分重视。课堂教学成为关注与服务学生的中心。

研修中心正在启动“新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一些学校已取得宝贵的实践经验。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层层推进。

●注意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学科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和经验实际,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注意差异教学,小班化教学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 ●面对一些学困学生的厌学情绪,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情感教育和激励教育,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②主要问题 ●研修中心听了中小学各学科共417节课,发现在常态课中教学陈旧,效率不高的C级课仍占一定比例。 ●部分教师教学理念滞后,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学得被动。

表现在:注重机械识记,忽视能力培养;照本宣科,对教材没有处理,没有拓展;教学方法、手段比较陈旧,以讲为主,学生的主体作用少有发挥。 ●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容量不够,节奏较慢,重点不够突出,不注意训练的有效性,没有让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感悟方法产生应有的情感态度。

有的是由于周课时数的增加,导致课堂教学内容不足,产生了稀释教学内容的现象,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 ●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准备不够,课堂教学缺少学生活动的设计。

长时间内一些教师依赖教辅材料,缺少自己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编写练习的热情和能力,课堂练习的针对性较差。 ●部分教师缺乏学习指导的技能和方法。

基本功在教学法层面上明显缺乏。 ●部分“小学科”无论在师资安排,还是在课堂质量关注方面,有被“边缘化”的现象。

●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形成,没有以持之以恒的规范要求加以严格的教育和培养。 二、基本的做法 1.努力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行为品质 ①关心 ●主动积极地聆听学生的心声 ●关心学生的身心状况 ●关注学生的校内生活 ●创设支持性的、温馨的课堂氛围 ②公平与尊重 ●在个别范围内应对学生的错误行为 ●避免让学生在同辈群体中丢脸 ●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 ●为所有的学生创设成功的条件 ●尊重所有的学生 ③与学生互动 ●既保持教师身份又很友好 ●让学生学会承担责任 ●知晓学生在校内与校外的兴趣 ●重视学生所说的话 ●采用有趣、幽默的方式与学生互动 ④工作热情、认真 ●对所教内容有兴趣 ●在教学中获得乐趣 ●主动分享同伴的欢乐,分担同伴的苦恼 ●保持高质量的工作 ●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 ●给予学生有意义的反馈 ⑤教学专心致志 ●对生活和教学抱有积极的态度 ●在校外也会花时间准备教学活动 ●参加高一层次的学习和研修 ●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承担责任 ●追求专业发展 ●探究、实践、与人分享新的教学策略 ⑥反思性实践 ●明了自己的强项和短处 ●使用反思行为来改进教学 ●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表现抱有高度的期望 ●教学工作力求优质高效 2.切实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①切实提高知识加工能力 这是指教师对知识(教学内容)的理解、组织和变换的能力。

教师不仅要深刻理解教学内容,还必须有组织知识的能力,即分析知识的要点,理清各要点间的逻辑联系,确定哪些知识是基本的,哪些知识是由基本知识推导出来的,从而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能用概念图、知识树、关系表等方法加以描述。在呈现知识的过程中会采用语言、模型、图示、演示、录像,以及课件、学件类多媒体教学手段等多种方法,以适应不同知识内容的教学需要和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②切实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这是指在对学生实际,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设计总体的教学进程的能力,它包括确立教学目标、确定达到目标的基本思路、教学内容。

教育内涵发展总结 第10篇

生活在充实的节奏中似乎要过的快一些,再过几天,大班上学期的工作就将全部结束,回首这短暂的一个学期,感慨颇深。现对这个学期的情况作一个总结,总结优点,指出不足,有待于在下个学期中弥补,把工作做得更好。

一、政治思想方面

我们积极参加园内组织的各项政治业务学习,认真记笔记,会后总结学习体会,努力提高自身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认真观察记录幼儿的学习生活情况,共同做好班级教育教学工作。

二、班级情况

本班共有43名幼儿,这些孩子是由两个班级外加5名新转入的孩子组成的,所以,老师对幼儿的情况、性格特征、脾气都不是十分的了解,并且孩子们都已有了自己的生活、学习习惯,要统一常规,进入一个团结的集体氛围需要一定引导和时间支持。但是,经过我们两位老师的团结一致,很快班级工作就进入了稳定的轨道,这就为班级的工作开展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三、教育教学方面

大班幼儿求知欲旺盛,知识面在不断的开阔,吸收新的知识也快。在教育教学中,我们采用探索在前,讲解在后的教学形式,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数学方面:我班最难的就是数学教学,由于幼儿年龄个体差异大,教学中常出现一半先懂一半后懂的局面,常常花更多的时间去辅导不懂的孩子。这学期10以内组成和分解、10以内加减法、10以内数的相邻数等知识,根据看图写10以内加减法算式,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

语言方面:全语言教育是我园的教育特色,我们通过分享阅读、礼仪教育,幼儿在语言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体育方面:我们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在跑、跳、投、平衡等技能得到较大提高,掌握了圈、沙包、球类的多种玩法。鼓励不爱运动的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培养不怕困难。不怕累。

社会方面:我们利用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通过故事、谈话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了生活常规和社会常规大大提高了安全性,生活中大部份孩子都能与伙伴友好相处、分享、有同情心。

四、常规方面

本学期,我们班加强了对幼儿进行个人的卫生教育。如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严格督促幼儿用洗手液洗手。平时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换衣服,保持清洁的个人卫生。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幼儿的洗手方法有了很大改进,而且自觉性也很高。我们老师每天晨间检查时认真做好晨检工作,注意幼儿当天的身体状况,对一些身体不适的幼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同时我们对幼儿也进行各种安全教育、卫生教育,让幼儿尽量少去人口密集处,减少外出。通过教育,幼儿整体的卫生习惯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个人卫生教育工作的同时,对幼儿其他方面的行为习惯教育我也没有放松。如通过本学期的督促教育,幼儿的坐姿神气了很多,插嘴现象也明显减少,但仍然需要在下学期继续监督管理,加强幼儿的自控能力。

五、家园共育方面

家长工作也是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家园共育工作,如利用家园共育窗口,及时更新每周活动计划,方便家长了解班级日常生活工作,我们利用每天接送时间,随时与家长沟通,还有利用家园联系卡,加强家园联系和沟通,形成家园合力,共同促进幼儿发展。当然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不足,所以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实践和总结,争取将这份工作做得更好。

六、不足之处

1、应该更多的关注全体的同时,注重个别差异。

2、幼儿的声音较响,虽再三引导和提醒,但效果不大。

3、幼儿在操作后的收归有拖拉现象。

4、幼儿在进餐后的卫生意识还有待加强。

本学期,我是第一次带大班工作,这些我将利用下学期做更好的调整,以求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发展。

教育内涵发展总结 第11篇

安全是天,安全是地,没有安全,就没有了天和地。安全学习很重要,以下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由培训心得体会频道为您精心提供,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这次小学语文老师的国培即将结束,我在这短短的一个多月的培训里,让我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方面的知识。在这次培训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识字写字教学和作文写作。

现在很多同事都说学生识字量,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大多数的老师都把课堂时间都用在如何教会学生识字,忽略了在课堂上练习生字这一环节。而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明白了低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要求学生会读会认,一部分是要求学生必须会写会用,并且还要求掌握。其实现在有很多老师都有一个误区,他们在教识字写字的时候,往往要求学生把所有的字都必须掌握,所以需要很多的时间来识字写字,这样的话就很难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很大。其实在识字写字的教学中,只要求学生会读会认的那一部分字,就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来要求学生掌握,只要学生能够认识并且会读就可以了。另外一部分要求学生掌握的字,就多花点时间来教学生掌握。我觉得识字写字教学应该从听说读写这几方面来强化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并通过课堂提问,游戏,讲故事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想这样不仅老师教起来轻松,学生也会乐意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现在教的是小学四年级的语文,在教学过程中让我最头痛的就是上作文课,因为班上的大多数的学生都不喜欢写作文,他们觉得写作文的时候不知道写什么,每次写出来的作文都是大同小异的,每什么新意,因此他们慢慢的就变得不喜欢写作文了,对于这个问题我也非常的苦恼。但是在这次培训中有一个用童心写童言的内容,学习了以后让我明白了,要让学生爱上写作文,提高写作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要鼓励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要胡编乱造,这样就不会没有内容写了,因为学生对自己经历的事情印象比较深刻,就容易写出来。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更加动人,有感染力。

经过这次的培训,我深刻领悟到,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要进行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自我提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得起我们所教的每个学生,才能配得上教师这个光荣称号。

国培计划小学语文培训心得

不学习就不能使我们的教育具有后续动力,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不学习就会使人的头脑僵化,终身学习是当今的时代要义;国培计划顺应20xx年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的时代要求,可以说给广大农村一线教师的久旱的心田下了一场及时的雨,使人倍感解渴。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本人主要有以下几点深刻的心得:

一、国培学习使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了新课标理念,为新教育全面贯彻实施奠定了基矗

新课标理念强调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中心、两性质、三维度,即语文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应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姓语),强调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整合。国培专家深入浅出的讲析、诠释无不紧扣新课标理念,让我们这些一线的教师学习后无不对新课标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丰实了我们的头脑,使我们领悟到了新时期语文教学的精神实质,为教学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矗

二、国培学习使我们全面了解了小学不同学段、内容的特点,为科学施教找到了指南针。

小学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整体把握,又要分段了解、分析、探究。国培专家各从自己擅长的研究领域谈起,理论结合实例,既注重言传,又注重身教;让我们很好地把握了不同学段、内容的特征;为我们深入文本探究,科学备课,有效施教指明了方向。

三、国培学习不但告诉我们什么,而且结合实例,告诉我们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重在提升我们实际的教学本领。

古人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专家在讲解自己的理论观点时,无不旁征博引,特别是列举了大量的课堂实例,在实际课堂教学操作中、在过程的引领中传授知识、讲析技法、阐明理念;可以说这些专家都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金点指的本领传授给了我们,让我们在教学的迷津中找到方向,在过程的体会、领悟中内化知识,促进自己实际的教学技能的形成、巩固。

国培是局领导在暑期送给我们一线教师一份大餐,一份精神文化的大餐,当然,这份大餐的消化、吸收还需要有一个过程,甚至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这就需要我们结合自身实际,对这份弥足珍贵的营养物质不断反刍、咀嚼、消化吸收,使自己精神的大树长得更加茁壮茂盛,使自己思想的成长不再缺钙!

参加国培的老师无不为教学专家前瞻、精深、广博的思想理念所折服,无不为范例老师精湛的教学技艺而赞叹…… 我们知道感常与动组成词感动,但愿我们每位参加国培学习老师不只停留在感的初始阶段,还应动起来,用国培的所学所得、思想理念来支撑自己,改造自己,更新自己……

国培是大餐,是助力器,是加油站,是心灵的栖息地,它可使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更具有持续发展力,更具有后续动力!

教育内涵发展总结 第12篇

均衡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反映了社会主义教育本质要求,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教育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现将我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1、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校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有明确的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案。

2、受教育机会均衡。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普通儿童少年入学率100%,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100%,;控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巩固率100%。

为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积极推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切实提高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确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确定义务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发展走向,坚持高水平高质量办好学校,持续加快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步伐,有力促进我校义务教育由弱变强、跨越发展。

开学以来,大力度地进行了布局调整,加强校容校貌美化、绿化工作,我校对食堂宿舍进行了全面整理,为实现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关注弱势群体。

让每一个孩子受到良好教育关注弱势群体,使每个孩子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让每一个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及更高层次的教育,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体现。学校高度重视贫困生入学工作,采取帮困助学等措施,确保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同时,也保障了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和残疾儿童少年的生活待遇,使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

(三)、不断强化教师培训工作。

深入开展全员培训、校本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促进了师资力量的相对均衡发展。以上是我们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一些探索和做法。

二、存在的问题

资源配置不够优化,办学条件相对落后。

我校没有标准配置现代化设备设施,办学条件较差、师资队伍老化。教职工不足。

今后,我们将虚心学习先进单位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理清改革与发展思路,在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跨越式发展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推动我校教育再上新的台阶。

教育内涵发展总结 第13篇

时间如流水,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就这样结束了,回顾一个学期来的语文教学工作,我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预习的方法。

(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想想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找问题、思考课后题),坚持课前预习,并让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在学习课文时,大胆质疑,我充分鼓励,并根据问题的难易让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或全班争论,我当引导者,最后还由个别同学上来做总结。

2、 自学生字新词和句子。

本学期在生字新词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引导孩子利用课前的预习,大量地进行生字新词的自学,引导学生学写摘录笔记和批注笔记,教给他们摘录和批注的方法,激发他们的摘录兴趣,培养了他们的摘录习惯。 在课堂上的生字新词教学尽量精简,只对较难或重点的生字新词进行分析和集体指导。另外,对于一些名言警句、谚语、古诗,教学时及时把握好教的度,引导孩子自觉积累。

本学期我致力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排除学生消极听课的现象,而让他们成为积极的求知者和主动的参与者,成为学生的主人,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既符合了课改特点,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重视阅读教学

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要求学生能把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技巧内化为本身的能力,利用现有的读物互相转阅,在此过程中,我在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两者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引导:

1.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读书时间,每天不少于30分钟。

2.教给学生一般的读书程序。

3.提出读书要求,调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使阅读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将阅读到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同时把所思所想用几句话记录下来。

这学期学生的阅读自学水平基本能到:会本身提出问题,且提出比较有质量的问题。通过讨论,能纠正或完善本身的认识,学会写摘录笔记。

三、让学生快乐地写作

本学期我加大对作文教学的训练力度。

(1)、课前准备。

在作文课前,认真组织学生搜集相关作文素材,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在搜集材料时,学生会去观察事物。此时,我借机从他们感兴趣的地方着手,引领学生细致的、有条理的全面的对事物进行观察。有了充分的准备,课上就会有写不完的内容。

(2)、形成雏形。

在教学中重在引导思路,想清楚为什么要写,该怎么写,包含哪些要写,哪些不用写,哪些写在前,哪些写在后,等等。还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启发学生自由表达本身的思想。这样写学生所想的,也正是使学生产生兴趣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在学生认真观察搜集素材,理清思路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一个作文的雏形。

(3)、动手写作。

拟定提纲可以使作文整齐、完整。根据提纲分好大段然后再将学生搜集到的本身感兴趣的材料,有学有肉内容一一填补进去,通过有序的排列、连接,形成一篇完整的作品。

(4)、修改评讲。

作文完成后,指导学生对本身的文章进行自我修改。同学之间相互修改,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在修改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对文章中的错别字加以改正,而且能将在写作时没有想到的好词佳句,通过反复斟酌添补进去,使文章语句更加优美、完整、通顺。学生修改好的文章送交到我那里进行评改后,在全班进行讲评。这学期全班的写作水平有较大幅度的进步,增强了学生的写作信心。

四、后进生的转化

我们班级的有的后进生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让我认识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很重要。他们普遍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多与后进生交流,了解学困原因,从心里树立和本身比的信念。利用课余时间多给后进生辅导,降低学习目标。

采取一帮一的方式,时时刻刻有人在帮。发现后进生身上的优点,放大其优点,从一个点出发,使其树立学习的信心。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本身的成长经历,这样很容易沟通。

教育内涵发展总结 第14篇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范文之心得体会: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通过不断地学习,使我在理论上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现做一个学习心得体会。

一、充分认识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意义。

加强继续教育学习是教师适应竞争上岗的迫切需要,在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中小学生逐步减少的情况下,中小学教师的需求量也在逐步减少,必然给教师的上岗带来严重的危机。在实行教师聘任制的今天,每个教师都应做好“能者上、庸者下”的思想准备。一个教师要在教师工作岗位上占有一席之地,在竞争上岗中处于优势地位,就必须加强学习,使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是教师适应学生思想日趋活跃复杂的客观要求,为了避免学生误入歧途,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包括错误的),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善于运用先进的德育方法,消除学生受到的不良影响,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不断虚心学习、调整、充实、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完善教学能力,明确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技术,更是艺术,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行为,教育行为是在教师自我临近下的一种有选择的技术,是根据在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有关教学的经验,知识而形成的一整套操作技巧,我们只有善于设计教学,善于研究教材,选择合理的教法,学法,灵活地运用讲解、提问、练习、复习、谈话,编制试卷等技术,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才能表现出高水平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技术,而且这种教学技术与行为的发展组合,便会产生一种寓于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甚至学术能达到正确、鲜明、生动的境界。使学生不仅生动的理解了学习内容,而且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三、转变教育理念,相信我的学生一定能成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应立足于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这种期望不仅是教师自身工作的理念,更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实现“人人成才”的一个重要基础,不要忘了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总之,继续教育学习的收获非常丰富,它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知识。然而,憧憬未来,我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毕竟这些思考和理论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去尝试和运用,并最终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东西,我想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年轻教师,我将在继续教育的平台上努力奋斗,争取把自己打造成社会需要的教育者!

教育内涵发展总结 第15篇

经济发展有三种含义。

第一种含义,是指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在这一层含义上,“经济发展”往往与“经济增长”具有相同的含义。

第二种含义,是广义的经济发展,既包括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也包括人们物质福利生活的改善,还包括环境质量的提高。在这层含义上,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和收入分配的变革。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以经济增长为必要条件,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是有经济增长不一定有经济发展。有些情况下,产出快速增长,却因分配不公导致贫富悬殊,贫困率没有下降,广大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没有得到相应提高,于是出现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现象。

所以,经济发展必须是大多数人参与和分享收入及福利增加的经济增长。结构变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结构变化包括工业、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上升,物质和人力资本的积累,贸易和就业构成的变化,以及城市化、收入分配的变化等。经济发展还包括增长质量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如住房、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基本条件的改善,以及环境质量的提高。

第三种含义,专指不发达国家在经济上摆脱贫穷落后、实现现代化的过程。

教育内涵发展总结 第16篇

一、促进教育干部的内涵发展教育干部的内涵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

教育干部的思想素质、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1.提高教育干部管理素质。

要抓好教育干部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努力提高他们的决策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靠良好的干风影响和带动优良的师风。2.促进校长内涵发展。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师者之师”。校长是管理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的统一体,掌握着决策、指挥、实施和评价的权力,肩负着培养人才、发展学校和激励教职工的责任。

因此,校长必须要静下心读书,沉下心思考,安下心总结,虚下心借鉴,狠下心磨练,努力提高管理素养,力争做到精通教育科学,精通教育技术、精通教育艺术,并具备教育探索与研究的胆略、作风和能力。3.完善教育干部内涵发展机制。

要建立健全教育干部的培训、学习机制,促使教育干部在专业阅读中厚重管理底蕴,在学习借鉴中拓宽管理视野,在交流研讨中开阔管理思路,在总结反思中提高管理水平。二、促进教师的内涵发展 教师的内涵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

教师的内涵发展首先是职业理想的提高,其次是专业素养的发展。 1、提高教师职业理想。

加强教师职业理想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开展“三讲三比一争创”活动,培育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倡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精神。2.提高教师职业道德。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要求教师模范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认真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遵纪守法、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廉洁从教、热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引领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学生观。

要突出抓好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读书活动,以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3.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要把教学基本功、教学常规落实当作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技能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基础条件,要在提高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益上下苦功夫,努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扎实开展以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普通话、教材分析、教案撰写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为主要内容的教师基本功训练、展示和比赛活动。

扎实开展“磨课”活动,不断完善“磨课”的形式,开展校本“磨课”、区域“磨课”、网络“磨课”。不断丰富“磨课”的内涵,要引导教师磨出教学理念,磨出教学素养,磨出教学技巧,磨出教学模式。

学校必须创设读书、研讨、交流、借鉴、引领、磨练、反思、写作的契机,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搭建平台。4.建立教师内涵发展新模式。

积极构建“在专业阅读中获取专业素养、在专业写作中发展专业素养、在专业发展共同体中提升专业素养”的教师内涵发展的新模式。三、促进学生的内涵发展 学生的内涵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目的。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教育的落脚点。1.坚持德育为先。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_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尊重意识、责任意识和人文情怀的培养。

2.确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

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成立各种学生社团组织,在活动中培养品德,磨练意志,启迪智慧,提高能力。3.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

养鱼养水,养花养根,育人养心。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必须用高尚的道德来培育和塑造,必须用圣洁的情感来感召和陶冶,必须用书籍的甘露来滋养和润泽。

要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引领学生以书籍为友,以思考为乐,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创造精彩的人生、塑造美好的心灵。四、促进课堂的内涵发展 课堂的内涵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载体。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渠道,是检验学校内涵发展的载体,课堂能充分体现校长的管理理念、教师的素养、学生的素质、课程的实施和学校管理的情况。1.确立科学的课堂教学理念。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确立全员、全程、全。

教育内涵发展总结 第17篇

关键词:ESP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材选择

一、引 言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指的是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也可指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1]它把基本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与某些专门用途结合起来,如科技英语、商务英语等,其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能满足学习者对其他专业知识的需求。

专门用途英语是随着国际间的科学、技术、经济和文化交往日益扩大而发展起来的。在上世纪60年代,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ESP的教学和研究活动。他们认为,ESP将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的需求紧密联系起来,能解决普通英语教学不能针对特定学习目的这一问题。到了80年代,研究ESP的人越来越多,出现了一大批相关论文和专著。[2]

在我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英语教育界开始对ESP给予关注。进入80年代,介绍ESP教学的文章开始多了起来。90年代中期,随着培养复合型人才呼声的高涨和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ESP教学成为英语教育界的热点话题。[3]

社会需求推动了ESP教学的发展,对ESP教学模式的研究成为语言学家们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将从涵义、教学理念、教材选择等几个方面对ESP的教学模式进行述评。

二、ESP的涵义

什么是ESP教学,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描述。Hutchinson&Waters认为,ESP是一种建立在学习者需求基础上的语言学习理念,其内容和方法是以学习者的学习目的为出发点。[4]Strevens认为ESP教学有4个基本特点:①课程设置必须满足学生的特殊需要;②课程内容必须与某些特定的学科、职业和活动有关;③侧重点应该尽力使句法、词汇、篇章结构等方面都适用于某些特定场合的语言运用;④必须与“一般英语”(General English)的教学形成鲜明的对照。[5]Robinson认为ESP教学的两个判断标准是:①必须是以“特定目标为导向的”(goal-directed)英语教学;②必须是建立在需求分析基础之上的。[6]

尽管学者们对ESP教学内涵的表述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大家广泛认可的,那就是ESP教学将学习者的需求放在了首要位置。

此外,ESP教学还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①教学目标明确。主要是让学习者通过语言去学习某个特定专业课程,使其在将来的工作中有出色的表现。②建立在学习者的需要分析之上。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采用都要考虑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如学习者在学习和工作中要进行什么样的交际活动,这些交际活动需要他们具有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等。③注重语用能力的培养。学习者掌握英语主要是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熟练使用,以达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需要。[7]

三、ESP的教学理念

ESP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是语言学家和从事英语教学的工作人员一直研究的课题。ESP教学理念大致经历了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8]

1.语域分析(Register Analysis)阶段

语域是语言使用的场合或领域的总称。语言使用的领域有很多,在不同领域使用的语言会有不同的语体,如词汇、语法方面会产生变化。此阶段的教学理论是结构主义理论,教学的重点放在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点的讲解上,课堂注重语言技能的训练,教师的课堂教学主要帮助学生掌握专门用途英语常见的动词和句型结构。这种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有很长的应用历史,但也有许多局限性,如不能有效帮助学生培养英语交际的能力。

2.修辞或篇章分析(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阶段

此阶段的ESP教学超越了词汇和句子而注重篇章,研究句子如何组成段落、段落如何组成篇章,研究如何下定义、描写、叙述、论证、说明等。这些语言技巧构成了当时ESP课程教学大纲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教学法帮助学生在掌握语言点的基础上熟悉英语的用法,帮助他们掌握英语在不同的专业领域中不同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有助于学生运用这些语言技巧理解文本的意义,准确、简洁地表达思想和说明事理。

3.目标情景分析(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阶段

所谓目标情景分析就是仔细地分析将来使用外语的情景和在这些情景下进行交际的内容、方式、途径等特点以及语言的特点和技能,并根据这些分析来设置ESP课程和制定教学大纲,把语言分析与学习者的学习目的紧密地结合起来,用什么就学什么,学用结合。此阶段进一步体现了交际法在ESP教学中的重要性,创造逼真情景,注重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4.技能和策略分析(Skills and Strategies Analysis)阶段

ESP教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一、第二阶段,即语域分析和修辞、篇章分析阶段,均局限于语言的表层形式;第三阶段的目标情景分析阶段实际上还是一定情景下的语言表层形式。第四阶段,即技能和策略分析阶段,研究和分析的重点从语言的表层形式转向更深层次——语言使用中的思维过程。此阶段的指导思想是:在任何一种语言运用中,有相同的思维和解释过程。使用一定的技能可以应付语言的各种表面形式并从语篇中悟出其道理来。比如使用构词法和上下文可以猜测词义,从其布局和排列形式可以大致确定文章的种类等。除阅读技能外,很多国家也开始注重听、说、写技能的研究和教学。因此,此阶段的教学重点是语言技能的训练和学习策略的培养。

5.以学习为中心(learning-centered)阶段

ESP教学所关心的焦点除了探讨人们如何使用语言外,还要探讨如何才能高效率地学习语言。了解了语言的特点和使用语言的过程,目的是能够学好语言。此阶段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强调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学习目的,用恰当的方法把语言学习和应用结合起来。

目前,“以学习为中心”和“交际教学法”是得到广泛认可与运用的教学法。从ESP教学理念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ESP从单纯的、孤立的语言教学转向将语言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融合教学,把学生欲从事的专业与语言学习相结合,以学习者的需求、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主要关注点。

此外,秦秀白[3]教授根据国内外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把ESP的基本教学原则概括为以下几点:

(1)“真实性”原则。真实性(authenticity)是ESP教学的灵魂。教材内容要来自与专业相关的真实语料,练习设计和课内外教学活动也都应体现专用英语的社会文化情景。要根据一定的专业背景采用“真实的语篇”,实施“真实的学习任务”。

一开始,人们对“真实性”的理解仅限于阅读材料的真实性。后来,人们认识到,真实性不仅要体现在阅读技能的训练上,还应体现在听、说、写等其它几种技能的训练上;真实性不仅应体现在语言技能的训练上,还应体现在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培养上。因此“真实的学习任务”便成为体现ESP教学真实性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2)“需要分析”原则。“需要分析”(needs analysis)是制定ESP教学大纲、编写ESP教材的基础。“需要分析”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目标需要”的分析,即分析学习者将来遇到的交际情景,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环境等;二是分析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分析,包括学习者缺乏哪些方面的技能和知识,哪些技能和知识应该先学,哪些应该后学,哪些是学习者喜欢的学习方法等。

(3)“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ESP教学之所以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是由ESP本身的属性决定的。ESP具有鲜明的目标性,其学习者多为成年人且学习时间有限,教学大纲和教材都是建立在学习者将来工作需求基础上的。这些都决定了其教学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在以上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原则基础上,各高校在实施ESP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一些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9],如深圳某学院提出了3S中心模式,即以社会为中心(Society-centered)、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和以学习主题为中心(Subject-centered);有些院校针对商务英语提出的PEB模式,即“以实践(Practice)为核心,以英语(English)为主线,以商务(Business)为背景”;还有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互联网辅助ESP教学模式,让学生借助必要的网络条件和信息资源,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助等形式培养专门用途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

高校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使学习者最大程度地受益。

四、ESP教材的选择

国外早期的ESP教材强调“真实性”,如科技英语的课文几乎都选自专业性较强的科技杂志。那时人们对“真实性”的理解仅限于阅读材料的真实性,即使原始材料中出现偏难的单词和句子结构,也不予以简化,只是在保障教材内容完整性的前提下对篇幅进行一些删节。后来,人们对“真实性”产生了广义的理解:真实的材料不仅指科技杂志的文章,而且应当包括诸如“实验报告”和“使用手册”之类的不同体裁的语料;真实性不仅要体现在阅读技能的训练上,还应体现在听、说、写等其它几种技能的训练上,如真实的口语语料也可以成为ESP的教学资源。

目前,ESP教材的选择主要是两大类型:一种是外文原版材料。有学者认为被简化和改编的教材会改变文章的性质,影响读者的技巧运用,只有原版的材料才是最逼真、最适合的教材。另一种是经过改编的教材。有学者认为,无论材料是否改编都是根据特定的学习目的从更大的语篇中节选的,是否原汁原味只是相对的概念。

当然,教材的选择应结合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和学习需求。原版的教材尽管语言情景“逼真”,但是词汇和句法较难,如果学生基础不是很好,则难以保证教学效果。所以,我国不少高校使用经过改编或自编的教材,以适应学习者的水平。

ESP教材“因地制宜”可能更符合ESP教学的多样性,但各个学校自编教材也有不足之处,如系统性、科学性难以保证。所以有学者建议,国家首先要制定针对某一专业编写的、符合国情的ESP教学大纲,然后各个高校在这个框架下对其教材进行调整,组织开展适合本专业、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教材建设,提高教材质量。

五、结 语

ESP教学是英语教育界谈论的热点问题。国内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更是有向ESP发展的趋势。刘润清指出,将来的英语教学越来越多地与某一个方面的专业知识或某一个学科结合起来,ESP教学是21世纪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10]。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对ESP教学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洪卫.ESP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M].西安:西安交通大

学出版社,2008.

[2] 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

2004,(2).

[3] 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兼谈在我国高校

开展多种类型英语教学的可行性[J].华南理工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3,(4).

[4] Hutchinson T,Waters for Specific Purpose:A Learn

ing-centered Approach[M].Cambridge: .

[5] Peter Strevens,李慧琴、盛建元.ESP教学二十年[J].

国外外语教学,1986,(2).

[6] Robinson, Today: A Practitioner’s Guide [M].Hemel

Hempstead,UK: Prentice Hall,1991.

[7] 王友良.专门用途英语(ESP)研究综述[J].中南林业科

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8] 王琼.对大学ESP教学模式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0,

(31).

[9] 马蓉.ESP 教学模式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0,(3).

教育内涵发展总结 第18篇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有两个新的基本特征很明显。

一是,我国经济发展从多年来保持的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这是由国内外经济发展背景和环境决定的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结果,是经济发展规律使然。

根据世界银行增长与发展委员会统计,二战后连续25年以上保持7%以上高增长的经济体只有不到10个国家,这些国家都是小国,而其余经济体在经历过20年的发展后均开始减速,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了大幅减速。 可见,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这一变化,不是短期的波动,是趋势性的。

二是,我国经济结构出现了趋势性的变化,2013年第三产业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到46。1%,第一次超过了第二产业,2014年上半年仍然保持了这一变化,说明我国正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迈进。

在这一发展阶段,制造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在下降,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在上升。当前,我国制造业中,一般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但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速,就是这一趋势性变化的具体体现。

经济结构这一趋势性变化,在短期内虽然降低了经济增速,但由于一般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存在,CPI相对稳定。 在处于工业化后期的欧美国家,其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75%,因此,我国服务业尤其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由此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一般制造业过剩导致吸纳劳动力能力下降和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创造就业机会相对较少的情况下,为保持就业平稳增长趋势做出了贡献。

概言之,尽管经济速度下降了,但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同时物价和就业形势稳定,经济增速下降仍然处于合理区间。对此,我们可以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不必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把经济高速增长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直接目标,脱离潜在增长率下降的趋势而采用强刺激政策维持过去的高增长率,而是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