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知识点总结(推荐9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4-02-12 17:54:4241

西亚知识点总结 第1篇

(1)类型:高原为主的地形,平原狭小。

有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等;平原在两河流域;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400米)。

(2)分布:高原分布在北部、东部、西部及西南部,高原边缘分布山脉(亚美尼亚高原北部有大高加索山脉;伊朗高原东侧有兴都库什山脉;伊朗高原西南侧有扎格罗斯山脉),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分布在东南部。

(3)地势:由东、西、北三个方向东南倾斜。

西亚知识点总结 第2篇

区域地理课件:西亚

教学要求

1.读图说明西亚地区的范围、位置;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明确西亚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3.通过读河流图及气候图,分析本区水资源状况,并讨论由此可能产生的地区争端和冲突。

4.通过阅读材料及图片,使学生了解西亚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

能力目标

1.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当今的热点问题.

3.从西亚最具特色的节水农业中获取适宜发展我国农业的经验。

情感目标

联系当前西亚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进一步培养学生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创造美好

教学重点

1.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教学难点

1.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西亚重要的石油运输线;

2.西亚的主要农业区和畜牧业区及农牧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3.西亚地区的动荡不安与本地区的位置、资源的关系。

结构分析

本节内容设计思想:(1)重视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地区和国家出发,从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的热点问题和热点地区出发,选择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半个多世纪里,世界上冲突、战争最频繁的热点地区;(2)围绕西亚之所以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及宗教文化差异问题逐一铺陈展开,并采取揉和的方法,将本区的气候特征、经济发展、居民特征和国家风俗习惯等内容连带写出;(3)以上述知识为线索,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重点在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以及总结规律、原因分析、信息判断等项能力的培养;(4)通过对本地区资源问题的探讨,如石油资源的多、水资源的少,以及与此相对应的经济特征和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等内容,突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以及人地协调的观念。

内容点析

这是一片连结欧亚非三洲的土地,犹太教、基督教、_教三大宗教在这片土地上起源。战争与和平,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_,宗教纠纷,领土争端,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使这片土地长期动荡不安,战火连绵。几千年历史纷争留下来的恩怨至今还没化解,新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又使这片土地成为当今世界的焦点。总之,西亚地区由于其在世界地理中的独特性、重要性和与时事紧密的联系性而入选本教材。

教材从新闻媒体对西亚战争的报道引出本节的教学内容,角度新颖,用意明确,突出了地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一地区的地理问题与时事关系密切,是世界性热点地区。从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以及培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出发,引导学生关注世界时事十分必要。

在这些新闻资料的基础上,非常自然地引出本节的中心问题:“这个地方为什么战争不断?”鼓励学生从对相关新闻的关注中,提取有效地理信息(填出或解释有关西亚的词语,说说你印象中的西亚),从而增加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敏感度,也为后文进一步分析问题进行知识上的铺垫。

2.西亚的范围

3.“二洋三洲五海之地”

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导致西亚地区长期成为东西方经济、政治及军事利益冲突焦点的原因之一。教材以组图的方式,将从不同角度反映其地理位置的地图集中呈现给学生,由远及近地展现西亚在世界中的位置、西亚地区图及西亚的咽喉要地──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的地图。

关于西亚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教材没有过多的文字介绍,是希望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读图得到相关信息及结论:西亚地区联系亚欧非三大洲,藉由“五海”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

值得注意的是,“五海”之中,里海其实是世界最大的湖泊和最大的内陆咸水湖;而“五海”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海湾──波斯湾,更是热点中的热点地区。至于波斯湾的重要之处,在这里可不必展开讲解,后面讲到石油资源时再加以强调。

教材关于本区主要的国家、重要的海峡和运河都没有文字介绍,只突出了地图信息。其目的也是希望学生从读图入手,初步培养地理分析、判断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读图找到本区主要由哪些国家组成;明确主要海峡和运河的位置及名称,特别是对大洲交界处的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应重点进行分析。

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使西亚地区成为东西方交通要冲,也成为殖民主义国家向东方扩张,并掠夺西亚石油的战略要地。所以,1间,英、法两国把持苏伊士运河,以及埃及为夺回运河主权所作的斗争,也构成了本地区长期争端之一。教师可在此补充一些相关资料,使学生加深印象。

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观察本区地形主要特征──高原为主,沙漠广布,以便为分析本区的经济特征及水资源状况作铺垫。

1. 丰富的石油资源

教材关于西亚经济没有面面俱到,而是简明地切入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一主题,由此引出石油资源对本区的意义和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隐蔽地说明石油问题是西亚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主要原因之一。

西亚石油的分布、产量、储量、出口量及输出路线、输出国家,是这一段重要的知识点。但以上知识点大多并没有由课文直接给出,而是力求引导学生从地图和“活动”入手,自己探求结论。在这里,石油分布图,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的扇形图,石油输出路线图是细化的“课文”。“活动”中还要求学生观察各航线中的重要海洋、海峡和运河,并通过填写表格加以归纳。从而使学生再次对本区重要的地理位置加深理解。丰富的石油资源使西亚在世界经济中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使西亚成为国际上的矛盾焦点地区。

石油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教材中提到“由于石油资源采一点就少一点,所以这些产油国家,都在考虑石油资源采完以后,本国的经济出路问题。”由此,教材涉及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些石油国在发现石油前大都是贫困的农牧业国家,石油枯竭后,他们的经济出路又在哪里?教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这样的问题,但却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也为教师设计课堂讨论,在教学中渗透能力和价值观念的培养目标提供了线索。

2. 匮乏的水资源

西亚资源的一多(石油)一少(淡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西亚地区地处干旱地区,多数国家水资源奇缺,有些国家没有河流,或只有季节性河流。人口增加,工农业的发展使本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所以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直接影响到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又进一步加剧了本地区各国间的矛盾冲突。

教材由水资源匮乏这一突出的地理问题,将本区的地形、气候等相关地理特征自然而然地揉和引出。在这部分的教学中,应注意两方面的关系:一是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即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等;二是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如水资源匮乏对西亚各国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以及水资源分布不均成为西亚各国矛盾的又一焦点等。上述内容,教材文字中同样没有明确介绍,而是通过地图与活动课文的有机结合,引领学生的思维横向联系,纵向深入,自行探究地理事物的内在关系。

这段教材涉及到读图的基本技能训练,如读世界气候分布图,找到西亚主要气候类型名称及分布;读麦地那气温和降水量图,描述热带沙漠气候的特征;读西亚的河流图,了解西亚水资源分布不均。

读图能力培养虽然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内容,在读图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信息判断、特征概括、规律总结等思维活动,进一步解析“西亚为水而战”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性的地理思维能力。

3. 文化差异

4. 西亚地区是三大宗教的发源地,是_文化的核心地带以及阿拉伯人的聚居区。而信仰犹太教的以色列与周边阿拉伯国家的土地之争、宗教文化之争由来已久,并愈演愈烈,成为西亚问题的关键。在教学中应强调,在世界各国的关系中,应当倡导公正、平等的观念;应当强调对话而不是对抗;应当同情弱小而不惧强权。在强调人地协调的观念的同时,也应呼吁世界和平,强调民族之间、种族之间的和谐相处。

以上观点虽然没有直接由课文给出,但教材中给予的信息和“活动”的编排,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供了充分的契机。教师恰如其分的讲解和引导应是达到以上思想教育目标的关键。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本节教材分2课时讲授。

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建议在教学中注意以下问题。

1. 本课与时事联系紧密,在课前可安排学生通过报纸、电视或互联网,有意识地收集相关的新闻报道和时事评论、分析资料,以便在课上引导学生从事实出发,有充足的思维素材,展开进一步的学习。但要注意,对一些政治事件及相关名词、概念的解释不必过多。

2. 本课教学中地图的使用率较高,多为各部分文字教材的引申内容、细化内容,是学生逐步深入的思维活动的基础和依据。授课时要注意每幅地图不同的呈现形式及不同作用,对地图信息要进行有效的提取和充分的挖掘。要引导学生学会从地图入手,从感性入手,探究性地学习地理知识。

3.在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树立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新课引入──“长期的热点地区”】 新课导入部分,建议采取以下方式。

1学生活动。课前可安排学生通过报纸、电视或互联网,有意识地收集相关的新闻报道和时事评论、分析资料。上课时,结合课文中给出的词语,以及自己课下收集的资料,以“我印象中的西亚”为题进行1分钟左右的发言。

教师设问:“西亚为什么会战争不断?这个地区为什么会成为长期的热点地区呢?”──引入新课。

2.播放录像。教师课前搜集有关录像,如第一部分“千年争端,今日焦点”。

看录像时,要求学生记录并思考:(1)西亚的地理概念是什么?(2)西亚地区的千年争端因何而起?(3)西亚成为今日焦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看录像后,结合书上资料,分小组对以上问题进行讨论,再做出简要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出若干条“热点因素”,如“运河之争”、“石油之争”、“淡水之争”、“宗教之争”、“领土之争”等,在板书中以框题形式书写,然后再逐一具体分析讲授。

【三洲五海之地】

1.教师提问:西亚地理位置具有什么特点,使其成为东西方势力争夺的热点?讨论并回答。

2.向学生阐明“西亚”概念和名称起源。

3.引导学生指图说出“三洲五海之地”的含义和具体位置,并指出本区还有哪些重要的海域和咽喉要道。教师应特别指出“里海”与其它四海的不同,并强调“海洋”与“湖泊”以及“内流湖”在概念上的差别。

4.提问:读图说出“土耳其海峡”与“苏伊士运河”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性?

(1)同为两大洲界线;(2)土耳其与埃及因此成为地跨两大洲的国家;(3)欧洲通往印度洋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国家的海上道路因苏伊士运河而大大缩短,方便了西方国家向东方的殖民扩张和资源掠夺。如课时允许,还可对苏伊士运河的历史和与埃及经济的关系作补充介绍。

【丰富的石油资源】

1.提问:提到西亚就不能不提到石油,而为什么说西亚是世界石油宝库呢?

建议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从地图和“活动”课文入手,从空间(分布)和数量(储量、产量、出口量)两方面探求结论。

2.教学中要注意不同形式地图的作用,如通过读西亚石油分布图,可使学生明确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可对照世界政区图,由学生说出主要的产油国。

3 在以上活动的基础上,教师还可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分析三条航线的优势差异,如提问学生:同样是输出至西欧各国,航线a和b的差异何在?(a航线经苏伊士运河,至欧洲的距离最短,运费最经济,但由于运河地狭水浅,油轮吨位不高;b航线经非洲好望角,至欧洲的距离较长,但水道宽阔,可通行巨型油轮。)

4石油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教师应由此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也可由此初步探讨单一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知识综合思维的意识和能力,并渗透能力和价值观念的培养目标。

可引导学生结合本区地形、气候图,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 这些石油国在发现石油前,经济以何为主?(干旱缺水,高原山地为主──灌溉农业及牧业──经济落后贫困)

(2)石油枯竭后,他们的经济出路又在哪里?(发散讨论)

【匮乏的水资源】

1.从本区气候特征入手,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在西亚地区,水资源比石油资源更宝贵?进而讨论水资源匮乏会对本区的生产生活造成什么影响?

2.引导学生分析本区水资源分布特征(分布不均,多国共用),进而分析“为什么说西亚一直在为水而战?”

3.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不依靠战争,西亚各国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建议以沙特阿拉伯的海水淡化工程和以色列的节水农业为例,加深学生对良性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协调人地关系的认识;还可以举从邻近的土耳其等富水国家输水的例子。)

4、西亚解决水资源的途径对我国西北有什么借鉴意义?

【文化差异】

1.建议以录像、图片资料等直观素材介绍三大宗教文化的差异性。

2.让学生收集有关阿拉伯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资料,在课上相互交流。

3.通过录像,活动──巴勒斯坦问题”,开展以下讨论:

(1)谈谈你对阿以冲突的认识?(或为什么说阿以冲突是西亚问题的核心?)

(2)你认为世界各国发生矛盾时,应以什么样的态度来解决才是最明智的?

【全课小结】 板书: 长期的热点地区 三洲五海之地 丰富的石油资源

匮乏的水资源 文化宗教冲突

学生课外作业:要求学生每人写一段200字左右的小短文,题目是“我所认识的西亚”,对本课的学习做一个总结。

教学反思:

利:其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学习起来事半功倍。这是地理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将对学生终身学习地理乃至其他知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了《西亚》这节内容,我们从中获得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们有用吗?从西亚经济的发展中学习可以借鉴的经验,就是对我们有用的知识。而这样的知识是极富有生命力的。

其三,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理念,学生参与、实践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培养。

其四,体现了学科的综合、渗透。

弊:1、内容较多,时间不够充分,学生强化、巩固不够。

2、需要学生有足够的相关知识的储备,否则教授和学习都有难度。

西亚知识点总结 第3篇

高原为主的地形。西亚东部为伊朗高原,往西有亚美尼亚火山高原和小亚细亚半岛的安纳托利亚高原,都是被阿尔卑斯—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形成的褶皱山脉环绕的内陆高原,其边缘分布着许多高大山系。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是一个由前寒武纪古陆形成的台地高原。平原面积不大,主要有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外高加索的库拉河谷地平原。在地质史上,西亚高原有多次火山活动,形成了大面积的熔岩台地。有众多火山分布,受新构造运动影响,现代火山和地震活动也相当频繁。外力地貌以干旱风沙地貌为主,沙漠分布很广。

北回归线从本区中部穿过,大部分地域处于副热带高压和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之下,同时,本区西南临干旱的北非,加之高原边缘有高大山系环绕,所以气候干燥,多属热带和亚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很少,蒸发强烈。年降水量多在250毫米以下,降水较多地区一般也不超过500毫米,仅山地和地中海沿岸地带降水较丰富。地中海东岸为冬雨夏干的地中海式气候。阿拉伯半岛等地降水稀少,是世界著名的干燥气候区。受降水和地形的制约,本区内陆流域及无流区面积广大,地表径流贫乏,河网稀疏。除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外,多为短小河流,大部分发源于高原边缘山地,靠冰川融雪水补给,河流水量较小,季节变化显著。

西亚自然植被主要是热带和亚热带荒漠及半荒漠(荒漠草原),植被稀疏,种类很少,且有显著耐干旱特征;发达的根系、肉质茎、针状叶,多为矮生和垫状灌木,多一年生的短生植物和多年生假短生植物。森林主要分布在向风多雨的山地。地表大多裸露,水草较丰富的绿洲多分布在沿海低地以及干河床沿岸等水分较充足地区,绿洲上生长的枣椰林是其特殊景观。

石油资源

西亚石油资源极其丰富,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一半以上。波斯湾沿岸、海底及两河流域为世界著名大油田,以波斯湾为中心是一巨大石油带。西亚石油储量大、埋藏浅、油质好、易开采。石油的形成与其地质构造密切相关,波斯湾地区及两河流域地质构造方面属于新褶皱山系的边缘拗陷地带,储油构造良好;同时,长期温暖的海洋环境,为大量海洋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条件,海洋生物遗体沉入海底后,成为生成石油的有机物质来源,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作用,逐渐变成了石油。其他矿藏有铬、铜、锑、锰、铁和磷灰石等。 (原创)

人文地理特征

西亚不仅是亚、欧、非三洲的结合部,也是人类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_教、基督教、犹太教等世界性和地区性宗教的源地。近代史上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列强几经瓜分,使本地区的民族、语言、宗教及领土、边界问题都相当复杂。多年来成为两个民族之间或两个国家集团之间,或一国内民族之间政乱的导火线,再加上外来压力的插足与控制,使之更加复杂化。西亚区一系列问题根源、发展进程,趋势都与之有关。

西亚知识点总结 第4篇

(1)地理位置独特:三洲五海之地。历来是东西方交通要道,古代著名的陆上贸易通道“丝绸之路”,现在,西亚除有铁路、公路以及国际航空线联结亚洲其他地区、欧洲和非洲之外,还控制着海上交通要冲(如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土耳其海峡等)。

(2)为水而战:干旱面积广,河流稀少,水资源短缺。

(3)为油而战:伊拉克侵略科威特就是为占领当地的油田;该地区独立后,石油价格上涨,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不利,这些国家也希望通过战争来降低油价。

(4)为宗教而战:犹太教、_教和基督教的矛盾,同时_教内部也有矛盾,主要是逊尼派与什叶派的矛盾(两伊战争,也门内战等)。

(5)大国的干预:如美国、俄罗斯等国支持部分国家或某国的_武装(中东战争、叙利亚内战),甚至直接入侵(美国入侵伊拉克,原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入侵阿富汗)。

(6)为领土而战:以色列战领一些阿拉伯国家的领土。

西亚知识点总结 第5篇

位置与范围---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位置:

(1)经纬度位置:

重要经度:30 ºE、70 º E,

重要纬度:20 ºN、40 ºN。

(2)海陆位置:

西亚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联系亚洲、欧洲和非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所以被称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3)范围

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阿富汗、土耳其、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约旦、也门、阿曼、卡塔尔、巴林、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塞浦路斯、巴勒斯坦共有19个国家和1个地区。

怎样学好地理

一、明确内容

明确学习的内容。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内容?是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内容?或者是一个区域或是一个国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综合情况?这个是在学习地理的时候一定 要明确的,之后明确了这个内容,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学习地理。

二、把握地理规律

我们要知道地理是有规律的,地形地貌的形成、白天黑夜的变迁以及其它各种自然现象,都是在物理规律的支配下进行的。把握好了这些规律,杂乱无章的自然地理理解就会变得清晰起来。

三、每天腾出一定时间复习。

每天一定要给自己制定复习地理的计划,没有制定计划的同学,对于自己的学习是很迷茫的,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四、综合运用

任何学科,学习的目的不止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通过所学的内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学习地理之后,不仅要多练题,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还要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

西亚知识点总结 第6篇

西亚地理课件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

本节是世界地理“认识区域”中“了解地区”部分的内容,其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以前面“认识大洲”部分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为依托,并对相关信息和知识进行充实和提高,又对后面“走进国家”部分起到了铺垫作用。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四个内容:五海三洲之地、干旱环境下的农牧业、阿拉伯国家、世界石油宝库。本节教材紧紧抓住人地环境的内在联系,对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都有好处。

(二)学情分析

本节是“区域地理”内容中“了解地区”的部分,学生通过对前段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但在地理方位性掌握上仍有欠缺,想象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中继续重视地理观察与思考能力的培养。

(三)学习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运用地图分析西亚的位置及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在地图上指出西亚主要国家、五海三洲的位置。

(3)运用地图说明西亚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 发挥小组优势,展开有针对性的讨论分析并归纳总结。

(2) 通过读图、填图,增强读图分析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西亚的自然环境特征来加强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西亚的国家、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2、难点:分析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二、说教法学法

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讨论法、归纳总结法

正所谓“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向学生提供大量隐含地理信息的地图,并对如何读图给予相关指导,让学生发挥小组协作进行读图、析图、记图、用图,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总结规律方法,以此触类旁通。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辅助,将知识更直观的展示给学生,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 说教学过程

对于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步骤:新课导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和课堂练习,而对于本节课的时间,我是这样安排的:新课导入6分钟、新课学习24分钟、课堂小结4分钟和课堂练习6分钟。

导入新课我是这样安排的:播放《美国入侵伊拉克》纪录片,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为

什么美国要入侵伊拉克?再由伊拉克引出西亚,通过这样的情境设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1、西亚的地理位置

教师展示自学导航(一),学生先按照导航要求自己看书、读图、思考来完成“自学导航(一)”,学生完成后,教师再请学生上讲台在地图上指出一些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然后通过学生双人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分析、归纳西亚地理位置有何重要性?

【过渡】展示阿拉伯民族图片

2、西亚的气候 出示亚欧气候类型图,找出西亚以什么气候为主?分析气候有

何特征?通过分析地图,独立思考,得出西亚的气候特征:炎热干燥

展示自学导航(二),学生生先按照导航要求自己看书、读图、思考来完成“自

学导航(二)”,然后检验学生学习情况。

课堂小结: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并给予适当的补充和总结。

(设计意图:学生畅所欲言,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从多角度总结,能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课堂练习:

读西亚政区图,完成西亚地理位置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以习题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反馈,便于学生扎实掌握)

板书设计

热点地区

五海三洲之地

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气候特征

干旱环境下的农牧业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西亚知识点总结 第7篇

这两条河发源于亚美尼亚高原,流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下游分成许多分流,在离河口 190km 处,又汇合成一条河流—阿拉伯河。整个水系的水源补给靠春季融化雪水和高原上春季降雨,以及大西洋气旋带来的冬季降雨。因为两河上游地区冬季降雨并不很多,春季水量常常大于冬季。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降水极少,因此这里河水补给甚少,缺乏支流。两河上游每年3月开始增水,5月达到最高水位, 6月末以后水位又见低降。

西亚知识点总结 第8篇

1、波斯湾→(油管)地中海、红海沿岸

2、波斯湾→(好望角/苏伊士运河)西欧、北美(运输量最大)

3、波斯湾→(马六甲海峡)日本

北非摩洛哥磷酸盐占世界的3/4。

畜牧业:比较发达,游牧为主。安卡拉羊毛和阿富汗紫羔皮最为著名。

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绿洲地区,伊拉克枣椰树是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

3.主要地区和国家

(1)亚非的“陆桥”——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地区位于阿拉伯半岛西侧,地中海东岸,是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2)先进的灌溉农业——以色列

灌溉成为以色列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为解决水资源为题,政府修建了水渠和输水管线,还大力发展滴灌和喷灌技术。

(3)世界文明古国——埃及

位置和领土:非洲东北部及亚洲境内的西奈半岛(苏伊士运河以东)

人口、城市:主要集中于尼罗河沿岸平原和入海处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开罗在尼罗河三角洲顶端,是阿拉伯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_是地中海边的重要海港。

尼罗河:全长6600千米,世界第一长河,发源于东非高原、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白尼罗河发源于热带雨林,水量大便哈小;青尼罗河发源于热带草原,水量大变化大,是造成尼罗河定期泛滥的主要原因。

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亚非大陆的分界线。

经济:传统出口商品长绒棉,现在的经济支柱是石油、运河、侨汇、旅游收入。

西亚知识点总结 第9篇

区域地理课件西亚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练习题

(西亚、中亚部分)

阅读图“沿北纬°附近地形剖面图”,回答1~3题。

1.P水域是()

A.黑海B.波斯湾C.死海D.红海

2.P水域水面较海平面低得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水稀少,蒸发旺盛B.气候干燥,无河流注入

C.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D.位于东非裂谷带上,漏水严重

3.Q区盐度最接近的是()

A.40‰B.30‰C.‰D.‰

下图是里海地区略图,判断4~5题。

4.关于里海西侧广阔的平原地区的农业叙述,正确的是

A.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畜牧业发达

B.降水丰富,适宜水稻生长

C.气候干燥,阳光充足,适宜棉花生长

D.影响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5.假如图示B国要开发新能源,着重应考虑的是

A.地热能B.太阳能C.潮汐能D.天然气

下面是一组海峡示意图(图中数字是经纬度)。据此完成6~8题。

6.上述四海峡中,属于板块张裂地区的是()

A.①海峡B②海峡C③海峡D④海峡

7.上述海峡中不是位于两大洲之间的是()

A.①海峡B②海峡C③海峡D④海峡

8.上述海峡附近符合下图气候类型(图中各点的标号表示月份)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9.读亚洲某区域图,完成:

(1)图中a国的气候主要属于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

(2)图中a、b、c三国主要的宗教信仰是_______

(3)河流①的名称是_______;额尔齐斯河从我国的_______省级行政区流出,注入_______洋。

(4)该地区由于深居内陆,来自_______的空气不易到达;因此,_______资源匿乏,并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

(5)图中所发展的农业生产,对湖泊②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示范围内分布的5种气候类型: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_。

(2)图中A地冬季气_同纬度其它地区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图中B地区是世界上第一批城市诞生地之一,城市起源有其物质基础。试从自然要素角度简析B地区城市形成发展的有利条件。

(4)试从气候要素角度,简析图中C地区最主要经济作物发展的有利条件。

(5)近年来,图中最长河流的三角洲的面积不断缩小,试简析其主要原因。

【答案】

1.C2.A3.

9.(1)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

(2)_教

(3)乌拉尔河、新疆、北冰洋

(4)大洋、水资源

(5)湖面萎缩,湖水水位下降

10.(1)①热带季风气候②温带大陆性气候③热带沙漠气候④地中海气候⑤高山气候

(2)受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冬季风难以南下

(3)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河流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4)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5)因在河流上修筑大坝,使入海泥沙减少,同时受海浪的侵蚀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