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劳动1500字总结(热门21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4-02-02 15:07:1942

家庭劳动1500字总结 第1篇

星期六星期天,我正好没有事情做,于是就无聊之极地就拿起扫把,认仔细真地扫起了地板。

刚开头觉得挺有意思,由于不常扫地,所以很新奇,于是就卖力的处处清扫,似乎要把灰尘都毁灭掉才罢休。我发觉干活似乎没那么累,盼望这种感觉久一点,省的老妈又说我半途而废,这样就又要挨批了。

惋惜好景不长,还没干完一半,我就已经瘫倒在旁边的床上了。扫帚也顺手扔在了一边,人都累死了,哪还管它怎么样。

但是不干又不行,真是的,现在有些懊悔,干嘛自己没事找事呀!天哪,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都没那么砸的。真是倒霉!埋怨完了,地总是要扫的,加油!

经过好长时间坚持奋斗,本人最终完成了扫地这个光芒而艰难的任务,万岁。不过,刚一庆祝,我的腰就被狠狠地扭了一下,可怜呀!虽然这次劳动很累,但是我也知道了全部的劳动都是会付出代价的`,所以我们应当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不应当随便的破坏。而且我还明白了老妈平常的辛苦,要多多帮助才是。

家庭劳动1500字总结 第2篇

虽然我刚上二年级,但是已经能比较熟练地帮爸爸老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了。回想起我第一次做家务的情景,至今印象深刻。

暑假的一天,吃过晚饭,爸爸提议,老妈工作了一天很辛苦,希望我和他能帮老妈分担一些家务活。我帮老妈洗碗,爸爸拖地,老妈刷锅。

我在厨房里洗一个带油的小碟子时,滴了一滴餐洗净,然后问老妈:“我放的餐洗净够吗”?老妈“啊”了一声,她刚要回过头来看,肩膀碰到了我的手臂,我的手臂一抖,小碟子就从我的手里“飞”了出去,“啪”的一声,小碟子摔成了几半。看到地上的小碎片,我惊慌的哭了起来,我想,糟了,这下爸爸老妈肯定会狠狠地批评我。

老妈刚开始对突然发生的这一幕还没反应过来,在客厅拖地的爸爸听到响声赶快跑了过来,我赶忙哭着给爸爸解释,小碟子不是我故意摔碎的,老爸还没听我解释完就边给我擦泪边看我的脚有没有被碎瓷片扎伤,老妈这时也反应过来了,赶快拿扫帚打扫地上的碎片。爸爸看我惊慌失措的样子,连忙安慰我说:“小碟子摔坏了没关系,只用没扎伤我的脚就好。”

我问爸爸老妈:“我摔坏了小蝶,你们不会责怪我吧?”爸爸老妈异口同声的`说:“怎么会责怪你呢,你能帮爸爸老妈做家务,这说明你是一个爱劳动的孩子,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接着,爸爸老妈还对我们的劳动成果进行了评分,爸爸拖地得到了90分,老妈刷锅得到了93分,我洗的碗得到了98分。

也许,这次做家务的情景让我终身都难忘。

家庭劳动1500字总结 第3篇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

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皮亚杰指出_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_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到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合作意识、成功的快感,这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基本的要素。

(1)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_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_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

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我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就是在对问题的解答或者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限于只找到一种,或者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的实践操作是整个课堂教学非常重要重要,在整个课堂教学占较大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学生点点滴滴具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

(3)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各科教学中,我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的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

(4)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_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_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例如,在劳动课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基说过:_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及时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_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_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_劳动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担负看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的任务。但它有独持的要求,就是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技术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诸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总结一年的工作,我坚信,只要劳技教师意识到学生具有创造潜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坚持_教、学、做合一_,积极创造条件,劳动课教学将使无数学生创造力迸发出艳丽的火花,而且常开不败。

家庭劳动1500字总结 第4篇

“拔草保护绿色校园。”广播里传来曹老师优美动听的声音。每个人都在做什么?原来“海萌娃”劳动节开幕了!

在俞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操场,成群的杂草勇敢地站着,仿佛在向世界炫耀我们的“高大”。杂草一棵比一棵高,一棵比一棵强。一边的草坪无精打采地垂着头,非常委屈地看着一边的杂草拼命吸收自己的营养,却无能为力。看着杂草蛮横的样子,我不顾三七二十一,想为青草们夺回本该属于自己的.地盘。

说干就干,戴上太阳帽,卷起袖子,拿着小铲子,把杂草铲掉。一棵郁郁葱葱的杂草似乎在梳理它的金色头发,就像电影中的危险男孩一样。我真的不喜欢它。我抓住了它的黄色头发。杂草似乎在乞求:“求求你,饶了我,以后再也不会和草一起抢营养了!“我无情地把它连根拔起,然后摇动杂草上的泥土,扔进黑色的塑料袋里。

我一个接一个地拔了几棵树。过了一会儿,我面前的草坪干净多了,杂草都进了我的黑色垃圾袋。还有一种野生蔬菜杂草没有拔出来,它有大叶子,茎很厚,无情地占据了一个大地方,享受着温暖的阳光。我抓住它,把它拔了出来,但它的纹丝不动,我两只手一起拔出来,它还是没有离开的意思。我有点着急,用全身力气,小脸都涨得通红,还是拔不出来。林智萱看见了,赶紧过来说:“我用小铲子帮你吧!“我们一个一个拔,一个铲,齐心协力终于铲掉了这片“霸王草”。

看着干净整洁的操场,老师笑了,同学们笑了,可爱的绿地上的草也笑了。

家庭劳动1500字总结 第5篇

作为一名高校生我认为志愿去参与劳动以及活动是我们学习当中不行或缺的一部分,既能够从中得到欢乐又能够从实践中获得更多的课堂上学不到的学问。这样我们岂不_何乐而不为'呢。上周我们班集体去药用植物园做义务劳动了,说是劳动也是挺轻松的:拔拔野草、松土、关心种植人员种写药类植物等等。不过我见大家都挺来劲的也都干的热火朝天的,有说有笑的,不乏让我想到了以前在家里跟着爸爸妈妈去地里干活的那些情景,那真的是一种乐趣!这也使得我感受很深:那些种植人员非常的辛苦,即便把种子播下去了,待到发芽后又得去细心照看,培土,锄草,施肥......或许我们真的只有通过参与劳动与活动才能够从中体会更多,知道他们的不简单。作为自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来说,大部分的同学都会深有感受,对于城市的孩子可能会有些生疏,究竟没有亲眼见过或是亲自去做过,不会有很深的感受。去参与劳动和活动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个好的机会,可以让他们更好的了解劳动人民。3月15日,我随校同学会生活部的分支伙管会的主任以及理事们志愿去参与了_走进食堂'的义务劳动,我们都很热忱地去参与这样的活动,虽然只是去擦擦桌子,玻璃,墙壁,扫地等,但是我们做的很快乐,大家齐心协力一下子就打扫好好几个食堂了,还开玩笑说:_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我们还得到了后勤的夸奖,盼望我们身临其境多参与这样的劳动。假如每次都有这样的劳动我还是很愿意去做的,同学除了学习之外,参与劳动以及一些活动也是特别有意义的!常言道:劳动是最光荣的!

回顾逝去来预科将近一年,这一年的准高校生活即将接近尾声了。回顾逝去的点点滴滴,在这些日子里有过高兴有过难过,得到了也失去过。究竟一切不是那么的完善,学会知足,_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始终都是我所喜爱的。我不会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当然他人的批判还是的虚心接受的。当自己想去做的时候就大胆的'去做,不要刻意的想别人是怎么想的。生活就像是七色的彩虹,五彩缤纷。我们的学习生活也应当像彩虹这样丰富多彩,不仅要学习,还要乐观参与各类的劳动,活动;不仅要从家里到学校,两点一线,不停息的来回,还要走出家门,校门,去大自然中,去社会中实践。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学习目的是为了服务于社会,因此我们更应当开阔我们的视野,培育我们的实践力量,寓学问于劳动之中,多实践!我们谁都不是一座孤岛,可以与世隔绝,我们是广褒大陆中的一份子。当今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竞争激烈,各个聘请单位对应聘人员的要求都很高的:社会实践是必不行少的。一个真正的高校生只有通过学习理论学问和实践才算是一个合格的高校生。

通过这两次的义务劳动,使我的学习生活更加的充实,丰富了,我盼望以后在社会中,高校里仍旧能够去参与更多的劳动与活动,去实践更多。

家庭劳动1500字总结 第6篇

我报名了20xx“返家乡”大学生社会实践。很荣幸可以被选中来参加这次实习工作。此活动是为了让增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帮助大学生在实习实践中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树立正确就业观,储备就业工作经验,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的就业,对我们大学生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这种实习方式,让我们这些长期待在学校的孩子们更早地认识社会、更快地了解社会,为我们大学生未来就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和的机会。通过此次实习,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的,仿佛自己一下子成熟了。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懂得了学习的意义,明白了人世间一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此次我看到了工作人员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和他们劳动的艰辛与付出。

我们很荣幸地被分配到了延吉市市政府政数局办公室。带队负责人把我们带到了政府办公室报到。因为是政府我不免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好奇和期待。这是一个宝贵的机会,我们在这里可以从各方面提高自己,接触社会,了解政府机关运作,积累经验。政府办公室的领导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严肃,他们非常热忱的接待了我们,并将我们安排到了政数局的各个部门,科长对我也很照顾,当遇到不懂的问题科长会耐心的给我讲解。在科长的帮助下,我慢慢熟悉和掌握了工作流程和职能。每天都会有人找科长谈论工作上的事情要,我也会听一听谈论的内容,为了更快的适应和熟悉这份实习工作。

作为实习生,我们总是积极主动,积极配合其他员工的工作,并主动与办公室的长辈交流学习。我们也常常查阅资料,了解时事动态和最新政策,了解本部门在哪些方面通过哪种途径为社会,给人民带来了便利。实习期间,我从未出现无故缺勤。我勤奋,谦虚谨慎,认真听取科长的指导,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虚心听取。尽力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最佳状态,培养了我执着的敬业精神和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也培养了我的耐心和素质。能够做到服从指挥,领导,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能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在这段实习期间里我觉得重要的是,我第一次真正的融入了社会,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掌握了一些与人交往的技能,怎样处理之间的关系。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名大学生,言行举止,态度都关系着整个大学的形象。一个小小的举动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行修养。办任何事情都要耐心、细心、用心。此次实习我们不仅增长了见识,得到了锻炼,培养了能力,更领悟到了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态度。回想自己在这期间的工作情况,不尽如意。对此我思考过,学习经验自然是一个因素,然而更重要的是对待工作的态度。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改变对待事情的态度,我自己能够把那些不该再存在的坏毛病改掉。科长和部门员工们在这段时间里对我的指导和教诲,我从中受益匪浅。

家庭劳动1500字总结 第7篇

本年度,我校家庭劳动教育取得了点滴成绩,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总结如下:

一、劳动目标落实的比较到位。

一是帮助孩子确立了明确的劳动目标;二是激发了孩子劳动的欲望:三是指导了孩子的劳动技能。通过调查,家长对学校此项工作的安排表示支持,满意率较高。

二、致家长一封信,起到了宣传和指导作用。

致家长一封信活动的开展,对于宣传和指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宣传了家庭劳动教育的意义,指导了在家庭劳动教育中家长困惑的问题。使家长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有明确的'看法,配合学校积极做好教育工作。

三、家庭劳动联系表,起到了共同监督作用。

每学期都安排的家庭劳动联系表,由班主任管理,每周下发给学生,由学生填写一周来在家庭的劳动情况,并由家长签字,共同督促学生养成劳动的好习惯。

四、学生劳动技能问卷,起到了督促作用。

每学期安排一次劳动技能问卷,由家长填写,由家长对学生的劳动情况做出正确评价,根据低中高年级年龄段,分别调查不同的内容,家长能够积极配合,部分不热爱劳动的同学有了很大转变。

五、劳动小能手评比活动,激发了参与热情。

根据家长对学生在家庭中的劳动和学生在学校的劳动表现,每学年每班评出五名劳动小能手,予以表彰,激发了学生热爱劳动的感情。

有部分家长要求劳动联系单由家长保管,有丢失现象,现正考虑。

家庭劳动1500字总结 第8篇

关键词:灌溉方式;时间分配;集体灌溉;家庭灌溉;灌溉偏好;灌溉时间;从事农外创收性活动时间;家庭内部生产时间;休闲时间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131(2013)04002110

一、引言

萧伯纳认为“经济是充分利用时间的艺术”,时间分配历来是重要的经济学研究领域。新消费理论认为,随着时间价值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偏好于用节省时间的方式来满足稳定的需求,而满足的方式是通过对能够满足需要的工具的投资,即人们的偏好受到外部环境约束。关于生产者时间分配,国内外有着较为成熟的研究。Ilahi(2000)对巴基斯坦地区妇女的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公共供水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如何影响妇女时间分配①;Gronau(1977)的研究采用时间三分法,将时间分为市场工作时间、家庭内部生产时间和休闲时间;刘秀梅等(2004)在研究内蒙古中部南部农业区农户非农时间供给行为时同样采用三分法,将其家庭时间分为消费时间(闲暇)、农业劳动时间和非农业劳动时间;齐心等(2003)对中国北方农民的生活时间配置的研究则采用的是四分法,即按照生产劳动时间、生理必需时间、家务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来考察和研究农民的生活时间结构。

国内外关于时间分配影响因素的研究同样较多。例如:Bloch(1973)和Gronau(1976)认为家庭规模及结构会影响农民的时间分配,家庭中孩子的数量与妻子的家庭生产时间正相关,与其市场劳动供给时间和休闲时间负相关,但孩子数量的增加将使丈夫的休闲时间减少;Kimhi(2001)也认为家庭结构对农民的劳动时间有影响,同时制度因素、文化背景或劳动力的差异都会影响劳动时间分配,但农田和资本规模并不影响农户的时间分配;Ilahi(2000)则认为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会影响人们的时间分配;王琪延等(1999)对北京市居民的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王雅林(2003)对上海、天津、哈尔滨城市居民时间分配进行了考察;刘秀梅等(2004)根据理性假说理论构建了一个用于解释农户家庭劳动时间配置决策基本原理框架;朱农(2005)分析了影响家庭非农决策的因素;弓秀云等(2009)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对影响家庭非农劳动供给的因素做了实证分析。

郑风田,裴培,丁冬,普:农田灌溉方式变化对农户时间分配的影响

总体上看,在有关时间分配的研究中,很少有关于生产方式或技术不同对生产者时间分配的影响的研究,尤其缺乏对某一具体技术变化引起生产者时间分配变化的实证研究。有鉴于此,本文将基于我国农业灌溉方式“大水利”被“小水利”替代的实践对于“大水利”被“小水利”替代,学者们存在共识。自20世纪80年代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实行后,特别是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后,灌区农户集体使用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方式大为减少;相反,农户更多地选择自组织建设小型水利设施的灌溉方式。小型水利设施大量涌现,尤其是2004年水费收取制度调整后(罗兴佐,2005)。对于“小水利”挤占“大水利”的后果,学者们认为在个体化基础上的灌溉方式无法将大江大河的水引入农田,“不合作”所带来的农业风险并不亚于旱灾,小水利设施只能在风调雨顺的年份起到对农业用水略作调节的作用,无法真正抵抗旱灾(谭同学,2006);由于存在插花田,即使农户拥有潜水泵,也不能解决所有责任田的灌溉问题,农户灌溉合作难引发了农户用水难和泵站经营难的双重困境(赵晓峰,2009);不仅如此,农民自己对灌溉方式的家庭化发展并不满意,虽然这种家庭化的灌溉方式免去了合作灌溉中与其他农户协商、争水等的麻烦,但却既费时又费工(罗兴佐,2005)。,通过对湖北省600个农户的实地调研,研究灌溉方式的不同对农户的时间分配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具体地分析大的抽水灌溉设备和灌溉渠道等被农民自购的小型抽水灌溉设备取代后,农民用于灌溉的时间分配是否发生了变化?农民将更多时间用于灌溉是否对其从事农外创收性活动产生影响?以期能丰富有关研究,并为有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灌溉是农业发展、农村安定、农民安居的重要保障,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税费改革的施行对我国农田灌溉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目前,我国基层财力、人力的缺乏大大限制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新建和维护,进而导致了农村公共水利基础设施的供给困境。在公共水利基础设施供给失效的情况下,农户资源禀赋的差异和意愿的分散使得其灌溉需求难以统一,集体灌溉很难实现,越来越多的农户通过修建私人水利设施来满足自己的灌溉需求,家庭化的灌溉方式日益盛行。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并验证这种可能使农户灌溉变得更加困难和复杂的灌溉方式演变是否会影响农户的时间分配。为便于分析,本文采用时间四分法,即将农户时间分为灌溉时间、从事农外创收性活动时间本研究中所指的农外创收性劳动时间除包括农户的打工时间、从事商业活动时间外,还包括农户进行规模养殖等种植业以外的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家庭内部生产时间和休闲时间。

为了能够定量地分析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加里・贝克尔的时间和家庭生产分析框架,在时间分配理论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该理论的核心是假定家庭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这些家庭根据传统厂商理论的成本最小化原则通过产品与时间等投入要素的组合进行商品生产。

农户灌溉用水方程为:

因所有时间因变量(twi,tmi,tli,thi)都服从总时间约束,所以只需任选其中的三个因变量来进行估算即可。根据本研究主题的需要,选择twi、tmi、tli。

根据劳动经济学理论,影响人力资本的因素(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会影响一个人对于市场活动的参与概率及参与时间,进而影响到其时间配置情况;当地的市场发育状况也有类似效应。同时,农户耕地拥有数量、耕地的水源条件等会直接影响农户的灌溉时间;而家庭收入、家庭财产则不仅会影响到农户对于农外创收性活动的选择行为,还会因此影响农户的休闲活动;家庭中未成年子女的数量有可能会加重家庭内的家务劳动负担。同时,随着农外就业机会的增加,农户的时间价值在增加,时间增值将影响农户的行为选择,从而影响其在不同活动上的时间分配。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研究假设:

H:农户采用的灌溉方式影响农户时间分配。

Ha:农田水利灌溉方式的家庭化发展将会增加农户用于灌溉的时间。

Hb:由于农户的时间分配服从时间禀赋,农户灌溉时间上的变化将会引起农户其他生产或非生产性活动时间的变化。

三、样本选择与样本描述

1.取样方法

本文样本来自2011年对湖北省S县600户农户的实地调查。调查时由样本镇的镇长协助,按照各村的灌溉条件分为好、中、差三个级别(三个级别的村庄数量分别占比30%、40%、30%),同时结合每个调查乡镇的水系分布状况和所辖村庄的经济发展状况,共抽取20个样本村庄。样本村基本涵盖了当地的主要灌溉水利状况,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然后,在样本村庄内抽选农户,每个样本村30个农户,对农户的选择也由村干部协助,将被调查农户按照灌溉条件分为好、中、差三个级别(三个级别的农户数目分别占比30%、40%、30%),然后从每一级中分别选择选择9、12、9个农户。

被调查农户平均年龄在40~50岁之间,受教育程度平均为初中水平,平均每户拥有15亩左右的耕地,以水田为主(90%以上的耕地为水田),家庭总收入中农业收入占相当大的比重。此外,还对不同农户对不同灌溉方式的选择意愿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农户更愿意采用集体统一灌溉方式,占有效样本总量的51%;另外,还有11%的农户对两种灌溉方式没有明显的偏好,认为家庭灌溉和集体灌溉各有利弊。

2.变量说明

本研究将农户的时间分成四部分:灌溉活动上的时间、从事农外创收性活动时间、家庭内部生产时间、休闲时间。根据研究需要,从中选取灌溉时间、从事农外创收性活动的时间、休闲时间作为本研究的被解释变量,分别用twi,tmi,tli表示;选择农户的灌溉方式作为解释变量,该变量是虚拟变量,用Irii表示:如果农户的农田灌溉以集体灌溉方式为主农户灌溉大多数是集体灌溉与家庭灌溉相结合,但这两种灌溉方式有主次之分。农户以何种灌溉方式为主,本文依照农户主观判断进行界定。,则Irii=1;反之,如果以家庭单独灌溉为主,则Irii=0。同时,引入其他可能对农户的时间分配造成影响的控制变量。控制变量的选择是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调查地点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已有的经验研究确定的,在不同的被解释变量对应的回归模型中,控制变量的选择有所差异,但有相当一部分重合。

在分析不同的灌溉方式对于农户灌溉时间的影响分析中,被解释变量为灌溉时间(twi,灌溉时间=每次灌溉花费的时间×年灌溉次数),解释变量为农户采用的灌溉方式(Irii),此外,本文还引入了年龄(age)、性别(sex)、受教育程度(edu)、家庭总收入(income)、家庭总财产(possession)、水田面积(waterland)、农地离灌溉水源地的距离(dis)、村水源条件(vilg)、与本村农户相比水源条件(wcond)、与本小组内成员相比水源条件(wpcond)、所在乡镇(town)等控制变量。农村家庭在农业生产方面的重要决策权主要在户主一方,尤其是农田管理、灌溉方式的选择上,通常户主是家庭的主要决策人,因此,这里农户层面的特质选择了户主的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对户主的特征进行控制,来消除农户层面的差异对于农田灌溉的影响;同时,本文选择了所在乡镇、村级水源条件、与本村农户相比水源条件、与本组农户相比水源条件、农田离水源地的距离来控制农户灌溉条件的差异对农户灌溉时间的影响;经济异质性的变量本文选择了农户的家庭总收入和总家庭财产;土地方面,考虑到旱地对于灌溉的要求不高,且灌溉频次较低,一般为1次/季,而水田则需要耗费农户大量的时间进行灌溉等农田管理,同时,考虑到被调查地是南方水稻区,农田以水田为主调查数据显示,有85%的家庭水田占耕地的比重在80%以上。,因此,本文认为水田的数量对于农户的灌溉时间有较大影响,故将其引入。

在分析不同的灌溉方式对于农户农外创收性劳动时间的影响中,我们先对影响农户非农劳动供给决策的因素进行分析,其中被解释变量为农户是否从事非农活动(是为1,否为0),用Di表示;解释变量为灌溉方式(Irii);控制变量为年龄(age)、性别(sex)、受教育程度(edu)、家庭劳动力数量(lab)、家庭总收入(income)作为家庭初始资产变量,预期家庭人均纯收入高的家庭,有较强能力从事回报率较高的非农业。、总家庭财产(possession)、到市场的距离(market)用来反映家庭的外部环境,即农户从事农外创收性活动的外部选择机会,使用离县城的距离作为其变量。弓秀云等(2009)的研究表明,离县城远的家庭,县域经济对其的辐射能力弱,获取信息也不方便,从事非农劳动供给的交易成本较高,因此会减少非农劳动供给。等。众所周知,非农部门的工资率对农户非农的就业决策有很大影响,这里之所以没有将非农部门的工资率纳入解释变量,主要是因为本文的研究是基于相似地域的同一时期内有着较高同质性的农户数据,因此,本文假定对他们而言同一时期内非农部门的工资率大致相同。进而,在分析农田水利灌溉方式差异如何影响农户从事农外创收性活动的时间时,被解释变量是农户从事农外创收性劳动的时间(tmi,包括养殖业、自营工商业、外出打工时间),解释变量为灌溉方式(Irii)。此外,根据理论研究以及实地调研,确定年龄(age)、性别(sex)、受教育程度(edu)、是否担任过村干部(leader)、是否是党员(party)、家庭总收入(income)、总家庭财产(possession)、家庭耕地面积(land)、到市场的距离(market)、家庭劳动力数量(lab)、家庭中未成年子女的数量(chil)等影响农户农外创收性劳动时间的重要因素为控制变量。其中,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是否担任过村干部、是否为党员作为农户层面的特征变量,用以消除不同农户层面的差异对农外创收性劳动时间的影响;家庭总收入、总家庭财产作为农户间经济异质性的变量;农业劳动与农外劳动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替代关系,因此选择家庭耕地数量作为农户农业劳动机会的变量;同时,离市场的距离是衡量农外劳动机会的重要变量,通常情况下认为,市场距离的增加会减少劳动者的市场劳动参与率和参与时间,因此,将这一变量引入模型也是必要的。

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如何影响农户休闲时间时,被解释变量为农户休闲时间(tli,农忙、农闲时段休闲时间加总),解释变量为灌溉方式(Irii),控制变量为年龄(age)、性别(sex)、受教育程度(edu)、家庭收入(income)、家庭财产(possession)、家庭耕地面积(land)、市场距离(market)、家庭劳动力数量(lab)、未成年子女数量(chil)等。

四、实证分析

本文基于调研数据,实证分析农田水利灌溉方式转变对农户时间分配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问题:采用不同灌溉方式的农户的灌溉时间有无显著差异?灌溉方式转变对农户分配到其他活动(创收、休闲)的时间有无影响?

1.不同的灌溉方式对农户灌溉时间的影响分析

为考察不同灌溉方式对农户灌溉时间的影响,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twi=f(Irii,age,sex,edu,town,vilg,dis,wcond,Ln(possession),Ln(income),waterland)+εi

其中,twi表示灌溉时间,Irii表示农户灌溉方式,i代表农户,εi表示随机误差项。引入的其他解释变量包括所属乡镇、村水源条件、户主年龄、户主性别、户主受教育程度、农田离灌溉水源地的距离、与本村农户比水源条件、与本组农户比水源条件、家庭总收入、总家庭财产、水田面积、面积最大的水田亩数等。

本文首先对变量进行了皮尔森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与本村农户相比水源条件和与本小组农户相比水源条件、面积最大的水田亩数和水田面积间存在相关性;家庭总收入与水田数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这可能是因为当地农民的收入来源单一;水田面积与农民总收入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在后继回归分析中,笔者对变量重新进行了筛选,仅保留家庭总财产作为农民经济异质性的变量,将家庭总收入剔除。为了弱化极端值的离群趋势,使数据分布曲线更加平滑,对家庭总财产取对数,回归结果见表3的模型a和模型b。

回归结果显示,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控制了影响农户灌溉时间的其他因素之后,灌溉方式对农户灌溉时间的影响依然非常显著,且其相关系数是所有解释变量中最高的,说明采用统一灌溉方式的农户比采用家庭单独灌溉的农户在农田灌溉方面平均可以节约小时。此外,农田离灌溉水源地的距离、农户所在乡镇、与本村农户相比水源条件等反映农户灌溉条件的解释变量均表现出了较好的统计特性,均对农户的灌溉时间有着显著影响。

本文继续对被解释变量灌溉时间取对数,重新建模,回归结果见表3模型c和模型d,模型的拟合优度和系数的显著性具有较大提高。对被解释变量灌溉时间取对数重新回归之后,发现解释变量水田数量获得了较好的统计特性,水田数量对农户灌溉时间的影响由不显著变为显著。这说明之前该变量的不显著可能是由于样本量较小,或者是数据抽样误差导致的。

2.不同的灌溉方式对农户农外创收性劳动时间的影响分析

本文构建了影响农户从事农外创收性活动决策的模型和农户农外创收性劳动时间的影响因素模型。影响农户从事农外创收性活动决策的Logit模型表达式如下:

Di=f(Irii,xk)+εi

其中,Di为农户是否从事农外创收性活动,Irii为农户灌溉方式,xk(k=1,2,…n)为控制变量: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灌溉方式、距离最近集市的距离、未成年子女数量、耕地数量、家庭总收入、总家庭财产等。回归结果如表4。

从表4可以获知:耕地拥有量越多、年龄越大的农户参与农外创收性劳动的概率越低,家庭总收入和总家庭财产较高的农户参与农外创收性劳动的概率较高;采用集体统一灌溉方式的农户比采用家庭灌溉方式的农户更有可能从事农外创收性劳动。但变量的系数在统计上不显著,原因可能是由于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产生影响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也有可能是由于样本量偏小或者数据误差造成的。该回归结果只能作为判断解释变量对农外创收性劳动参与概率的影响符号的参考,很难说明各个因素对农外创收性劳动参与概率的具体影响大小。

接下来,就灌溉方式对农户农外创收性劳动时间的影响进行分析。由于样本中有相当一部分观察值为0,如果采用普通最小二乘对农户农外创收性劳动时间的影响因素模型直接回归,那么估计将是有偏的,并且不满足一致性要求,故采用Tobit模型如下:

其中,twi表示从事创收性活动的时间,Irii表示农户的灌溉方式,xk(k=1,2,…n)表示一组解释变量:户主年龄、户主性别、户主的受教育程度、灌溉方式、耕地数量、农外创收性收入、家庭总收入、家庭总财产、家庭距离最近集市的距离、家庭中未成年子女的数量、户主的其他个人特征(包括是否为党员、是否曾经担任过村干部)等。

对变量进行皮尔森相关性检验,发现农外创收性收入这一变量与家庭总收入、家庭总财产相关性过大。根据结果,在后继回归分析中将农外创收性收入变量剔除,仅将家庭总收入和总家庭财产作为衡量家庭经济状况的变量,得到模型a;将变量是否担任过村干部和是否为党员从模型中剔除得到模型b(见表5)。

结果显示,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符号与预期基本一致,灌溉方式对农户时间分配的影响不能被忽略。分析表明,灌溉方式的不同对农户农外创收性劳动的时间有较大影响,采用集体统一灌溉方式的农户在农外创收性劳动上投入的时间要远远多于采用家庭灌溉的农户;耕地数量与农户从事农外创收性劳动的时间呈负相关,家庭总收入与农外创收性劳动时间正相关;在模型b中,受教育程度对农户农外创收性劳动时间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的回归结果与现有研究结论保持一致,例如:Kimhi(2001)研究认为,离城镇的距离越远,非农就业就越少,教育水平对农业和非农业就业有正向影响,尤其是非农就业;Shahidur(1998)认为,离市场距离的增加会减女对于市场工作的参与率,也因此会减少市场工作的时间。。

3.不同的灌溉方式对农户休闲时间的影响分析

为观察不同灌溉方式对农户的休闲时间的影响,构建OLS模型:

tli=f(Irii,sex,edu,land,Ln(possession),Ln(income),market,chil,party,Di)+εi

其中,被解释变量为农户休闲时间,解释变量是灌溉方式,控制变量为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耕地数量、家庭总收入、总家庭财产、家庭距离最近集市的距离、家庭中未成年子女数量、户主其他个人特征(是否为党员等)、是否参与农外创收性劳动等。回归结果如表6。

结果显示,除灌溉方式外,其他变量对被解释变量休闲时间的影响符号与预期大致相同;灌溉方式对农户休闲时间的影响与预期相反,即采用集体统一灌溉的农户反而比采用家庭单独灌溉的农户拥有更少的休闲时间,但结果不显著,这与预期并不一致;家庭耕地数量、当年是否参与农外创收性劳动、家庭总收入是影响农户休闲时间长短的重要变量;农外劳动对农户的休闲时间具有较高的替代效应;家庭耕地数量对农户休闲时间的增加有积极作用。

五、结论

农业是国家之命脉,灌溉是农业的咽喉。农村旧有税费制度及以工代赈等政策所支撑的农村水利体系随着农业税和“两工”取消已遭到破坏。与此同时,农户的灌溉行为开始不局限于集体灌溉,而向以家庭灌溉为主的多种灌溉方式并存转型。本文研究表明,农田水利灌溉方式的转变对农民时间分配有较大的影响。灌溉方式由集体统一灌溉向家庭灌溉的转变,不仅增加了农户在农田水利灌溉上的时间支出,也减少了农户在农外创收性劳动上的时间投入。此外,在本文研究中,灌溉方式与农户的休闲时间二者之间则呈现非显著负相关关系,这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贺雪峰. 2006.退出权、合作社与集体行动的逻辑[J].甘肃社会科学(1):2328.

胡鞍钢. 2003.城市化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J].中国人口科学(6):7884.

加里・贝克尔.2008.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王业宇,陈琪,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林万龙. 2000.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施与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罗兴佐. 2005.税费改革后的农田水利困境――湖北省荆门市五村调查[J].调研世界(11):3739.

马培衢,刘伟章,祁春节.2006. 农户灌溉方式选择行为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12):4554.

唐忠,李众敏.2005. 改革后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主体缺失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3440.

家庭劳动1500字总结 第9篇

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我参加了为期五天的公益劳动。在过去的五天里,我和全班同学一起打扫了五栋建筑之间的森林和草地。主要任务是清除树叶和杂草。作为班长,除了参加劳动外,我主要负责组织学生和联系老师。

公益劳动的任务并不重要,从上午9点到10点结束。通过这些天的组织和安排,我收获了一些东西,总结如下:

一、组织劳动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劳动的第一天,我把43个人分成三组-1号到14号,吴志宇负责;15号到27号是一个小组,刘俊波负责(康永旺负责接下来的两天);28号到44号是一个小组;鲁向辉负责。把全班分成三组,然后把任务分成各组,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劳动任务,这对这几天的劳动发展很有帮助。但也许组长没有再细分,所以在劳动中出现了不可避免的混乱,幸运的是,劳动强度很小,几天几乎没有过去。

二、劳动时必须以身作则。作为团队的领导者,在集体劳动中必须带头。想象一下班长去开小差,其他同学心里会怎么想?他们会怎么行动?我想我注意到了这一点。在指挥大家劳动的同时,我也参与其中。所以其他同学也认真做了,更不用说闲话了。当然,你不能自己动手,所以你很累,最终收到的效果也不好。

第三,当你心里有想法的时候,你不应该一时之快地大喊大叫,而应该合理地说出来。我觉得冷静的说话往往比严厉的喊话要好得多。严厉的.初衷是好的,也是有道理的,但是听起来不好听,很容易让别人产生抵触情绪。毕竟现在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性格很强,所以在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法。

虽然这些天的劳动强度不大,但我在组织和管理方面有一些经验。这对我未来的工作很有帮助。在劳动过程中,我也看到了一些人的性格,这也有助于选择朋友。简而言之,这些天的劳动并不是徒劳的。

家庭劳动1500字总结 第10篇

关键词:劳动力;劳动力供给;总量分析

经济增长与发展离不开资源投入。投入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货币资本和技术等。其中的人力资本主要是劳动力。一个国家的劳动力是否得到充分利用,将关系到该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和发展水平。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其中农民大约10亿人,城镇居民大约2亿多人。在人口的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东部、中部地区。劳动力供给数量巨大,而劳动力需求相对短缺,所以,劳动力供给总量的增加或减少,对促进或延缓本地区或本国的经济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一、劳动力供给总量的影响因素

劳动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劳动力在本质上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是活的生命体。只有达到一定的年龄(通常16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的人才是劳动力。经济学把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部分称作劳动力。一国的劳动力与非劳动力人口一般根据本国的统计制度,通过人口普查、劳动力调查进行统计和估算。

劳动力供给是指一定的市场工资率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反映劳动参与或者供给变化的一个总量指标是劳动力供给总量,另一个指标是劳动参与率。所谓劳动参与率是指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人口所占的比率,是反映、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的指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可以按照若干标志进行分类,如总人口、不同年龄组人口或不同性别人口等。

劳动力供给是劳动者主体进行提供劳动时间决策的结果。在劳动者进行决策时,决策主体一般面临两种选择:其一是劳动参与决策,即是否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求有酬劳动;其二是劳动时间决策,即在个人可支配时间中,闲暇与劳动时间的选择。影响劳动力决策

的因素很多。其中决定劳动力供给的首要因素是一定时期的人口数量。其次,收入的多少、工资率的高低、税收等都对劳动力供给决策产生作用。

1.人口数量多少决定劳动力总量的大小

(1)人口数量的增长决定劳动力供给的增长

不同的国家由于人口数量的大小不同,劳动力的供给量也有很大差异。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决定了这两个国家的劳动力供给十分充足,并成为拥有廉价劳动力的国家。而英、美、德、日等西方发达国家,由于人口数量相对少,劳动力供给也相对不足,劳动力是其相对短缺的资源。

(2)劳动人口参与率的高低决定劳动力供给总量

一般地说,劳动参与的人口越多,劳动力供给总量越大。劳动参与有一个生命周期的变化。从中国劳动参与率生命周期看,男性和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都呈现倒“U”型,青年与老年劳动力参与率较低,22―55岁年龄段劳动力参与率一般在90%以上;男性劳动力参与率高于女性劳动力参与率,20―49岁男性劳动力90%以上参与劳动,20―40岁女性88%参与劳动。与国际上其他国家比较,中国劳动参与率比较高,因而劳动力供给总量也大。

2.工资率决定劳动时间供给

在人口一定的情况下,劳动力供给则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经济学理论分析劳动力供给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工资,并把市场工资率作为影响劳动力供给的惟一因素。劳动者需要提供劳动以便获得生活资料,成年人要养家糊口。当工资率变化时,劳动力供给相应地发生变化。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称做劳动力供给弹性。一般地说,工资率提高,劳动供给增加。因此,劳动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但是,闲暇也是影响劳动力供给决策的重要因素。劳动者需要通过闲暇来丰富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当工资收入比较高时,劳动者将放弃一定的劳动量进行休闲和娱乐。斯蒂格利茨指出,劳动力供给取决于收入与闲暇的对比。当收入提高时会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从而共同影响劳动者提供劳动的决策。随着收入的提高,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最初是增加的,但是其后是减少的,因此劳动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家庭在消费与劳动力供给方面是基本的决策主体。在以家庭为单位的经济选择和经济行为中,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分工协助关系。在一个家庭中,假设已经有成员就业,其他成员是否参与劳动将取决于是否取得最大效益。因此,一般而言,个人劳动力供给决策受到工资率的影响。当制度劳动时间为t,工资率为w0,如果决策主体家庭成员处于就业―非就业无差异境界时,此时的工资率w0即为最低劳动供给价格。当工资率大于w0时,选择就业;当工资率小于w0时,选择不就业。不同家庭的最低劳动供给价格呈正态分布,如图1所示。

图1中,横轴为工资率W,纵轴为以最低劳动供给价格为标识的家庭户的密度分布Q。在工资率较低时,如为W1,密度分布较低。在工资率较高时,如为W2,密度分布也较低,基本上呈正态分布。当工资率为W0时,一般都是,凡是最低劳动供给价格比W0低家庭,其家庭成员就要就业了。在图中斜线所示的部分与正态分布线和横轴围成的总面积之比,就是当工资率为W0时家庭中非就业人员就业的概率。这一就业概率与相同统计范围内的劳动力参与率相似。可见,工资率对于劳动供给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工资率的变化会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并最后影响到劳动力供给决策。研究表明,工资率的变化对劳动供给决策主体的最终影响取决于两种效应的相互关系。而这两者的相互关系实际上取决于主体的闲暇―收入偏好,或者说取决于主体的效用函数。如果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那么随着工资率的提高,劳动时间供给就会减少。一般地说,当工资率较低且收入较少时,由于工资率提高而产生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因而随着工资率的提高,劳动供给增加;而工资率较高而且收入也在较高水平时,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因而随着工资率的提高,劳动供给时间反而减少。

3.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税收对劳动力供给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中,税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国外学者中,布里克(Break,1974),阿特金森与斯蒂格利茨(Atkinson,Stiglitz,1980)进行的经验研究中发现,征收所得税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趋于相互抵消。哈伯格(Harberger,1974)的税收归宿一般均衡模型中得出的结论是:所得税和一般劳动税是无法转嫁的,并且税负不同将影响劳动者的劳动供给。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种。替代效应是指由于征税使价格下降、闲暇价格上涨,促使人们以闲暇代替工作;收入效应是指征税后减少了可支配收入,促使其为了维持既定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而放弃闲暇,增加工作时间。但是,税收对劳动供给者的总效应是不确定的,这是由不同劳动者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对比关系所决定的。通常在边际效应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对高收入者而言,税收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而对于低收入者而言,结果相反。

国内学者对此也做了一些研究。第一种观点认为税收会从控制人口数量和影响人们的行为来影响劳动的总供给量以及从影响劳动者素质和社会保障税方面来影响劳动供给结构。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对劳动征税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对劳动征税增加了劳动供给。第三种观点认为中国城镇居民的劳动税率与失业呈现反相关的关系,说明了中国税收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因此提高税率,减少了劳动者的可支配收入,劳动者为了维持既定的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不得不减少或者放弃闲暇,增加劳动供给。

二、中国的劳动力供给总量

从总的水平看,在给定人口数量的情况下,决定劳动力供给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所占的比重,而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又和以前生育率水平的变化有直接的联系。中国劳动力供给总量上一直很大,这与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密切的关系。分析中国劳动力供给可以看出有以下特点:

1.劳动力随着总人口增加而增加

根据国家_统计数据,中国人口总量在建国后一直呈上升趋势,2001年总人口为127 627万人,是1953年的倍;就业人数在2001年比1953年增加倍,达到73 025万人,是所有发达国家劳动力的总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大量劳动年龄人口比例持续增长,至2010年达到高峰,为,劳动年龄人口规模2020年左右达到高峰,约为亿人。劳动力人口比例2005年达到高峰,为,然后保持相对稳定,至2010年开始趋于下降,劳动人口总量2015年左右达到高峰,约为亿人。今后十几年中,每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达到1 000万人,如表1所示。

2.劳动力供给总量增加趋缓以致过剩

随着计划生育的继续开展,中国人口出生率降低,总人口增加的速度放慢,劳动力供给开始由加速变为减速。一方面,我国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力存在阶段性和结构性供给不足。在总量上,我国劳动力供给既有城镇劳动年龄的劳动力供给,也包括大批的农村劳动年龄劳动力供给。城镇劳动力中,很多下岗职工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加上新增加的各类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形成巨大的就业压力;每年从农村中转移出大批劳动力进入城镇寻找就业机会。2009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大幅度增加,达到600多万人,而实际就业率只达到30%。每年有数百万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

造成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剩的原因有:第一,人口规模巨大。我国人口规模过大是一个客观事实。如此大的人口规模决定我国必然在长期内存在劳动力供给超过劳动力需求。第二,劳动力参与率过高是造成劳动力供给过度的又一个原因。在人口总量和劳动力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劳动供给总量决定于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程度,即劳动力参与率。用公式表示就是:劳动力供给总量=劳动力资源量×劳动力参与率。我国一直是劳动力参与率很高的国家,不仅在城镇,而且在农村都是如此。例如,15―19岁年龄组劳动力以及妇女劳动力参与率,和其他国家比较,我国都非常高。如表2、表3所示。造成劳动力参与率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很多家庭的人均收入较低,为了增加家庭收入,不得不让那些具有一定体力的家庭成员参加劳动。我国人均收入偏低,使得在业人口养育家庭的压力过大,致使适龄劳动力过早地参与劳动,加入劳动力供给队伍,扩大了劳动力供给总量。

3.常态性结构性、季节性劳动力供给不足

经济发展存在结构性、周期性的特征,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存在结构性、周期性的特征。2003年春季开始,我国沿海部分地区出现以招工难为特征的“民工荒”,就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结构性、季节性对劳动力需求所致。这种现象在其后由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蔓延到部分内陆省份,给企业正常经营带来困难。为了应对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关系的转变,企业开始从工资水平、社会保障、工作条件等多个方面做出调整,以便吸引劳动力。造成这类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经济发展是不断地进行扩大投资、出口和消费所带动的。经济增长是投入要素不断增加的结果。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需要更多的劳动力,结果导致需求增加。二是近年来劳动力参与率有所下降。劳资双方对工资率缺乏一致的看法,难以达成就业协议。我国长期以来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被认为是劳动力过剩国家,对劳动者实现低工资策略,工资增长缓慢,然而随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物价水平上升,劳动力的生产成本增加,低工资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变化,因而劳动者要求提高工资的呼声提高。在不能得到工资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劳动力供给意愿降低。因为决定劳动参与率的两个因素分别是市场工资率和个人的保留工资水平。在保留工资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市场工资率越高,个人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在市场工资率一定的情况下,个人保留工资越高,其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性就越小。因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提高工资待遇水平,提高工资是劳动参与率提高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长胜.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 袁伦渠.劳动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家庭劳动1500字总结 第11篇

劳动教育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中国历代礼仪制度、学校教育、家训家风、诗词歌赋中都有许多关于劳动的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直是我们党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是直接通向生活世界、工作世界的教育,是促成教育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有机统一的重要结合点。

从学生成长成才角度看,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劳动教育是生存生活教育。劳动是人类满足生活需要的第一条件,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取吃穿用住等生活资料,才能生存发展下去,通过劳动教育可以让人习得满足生活生存的必备技能。二是劳动教育是实践能力教育。今天的大中小学生就是明天的亿万劳动者,最终他们要走向职场、服务社会。一般而言,实践能力越强,个人实现的价值就越大。新时代劳动教育更强调以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为基础,推动学生将课堂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三是劳动教育是职业启蒙教育。人是在初级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对工作的职业认知。劳动教育就是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劳动接受职业启蒙,进而提升其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各种劳动技能,从而为将来走向职场、独立生活奠定坚实基础。四是劳动教育是集体主义教育。与“德智体美”可以通过个人的持续努力就能够实现境界提升有所不同,劳动与集体存在一种天然的默契。在劳动世界中,每个人将成为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员,需要与他人在分工协作中完成相应的劳动任务,分享劳动成果。由此可见,劳动教育是培养团队精神的有效载体。

劳动教育具有综合育人价值。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劳动教育着重强调“实”的育人导向,处于基础性、全局性、渗透性地位,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促新的综合育人价值,对于实现“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具体而言,一是劳动教育有利于树崇劳之。劳动教育以培养正确劳动价值观为核心目标,旨在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学生切身体会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基本道理,做到知行合一。二是劳动教育有利于增成才之智。通过日常生活劳动、生产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热情,逐步习得丰富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三是劳动教育有利于强健康之体。在符合青少年身心发育特点的劳动教育中,学生需要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既有利于培育强筋健骨的体魄,也能促进手脑并用的`协调。同时,还能切身体验劳动艰辛、与人协作的重要性,有助于锻造吃苦耐劳、刚毅坚韧的心理素质。四是劳动教育有利于育创造之美。马克思在阐述劳动的本质属性时使用了“美的规律”这个概念,指出人类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从主体感知的角度,学生在劳动体验、产品制作等实践中,可以感受人类遵循客观规律创造美的过程,提升对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感知和思考,进而增强发现美、感受美的审美能力。五是劳动教育有利于促变革之新。劳动本身具有创造性,同时人类又在创造性劳动中推进生产力变革。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以科技发展为基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打破惯性思维和既有知识结构的束缚,积极思考解决方案,进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人工智能时代新劳动形态的需要。

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既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也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战略需要。我们应坚持顶层设计与因地制宜相结合,汇聚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合力,把握劳动教育目标和内涵,找准劳动教育与现有人才培养体系的结合点,实现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全面发展、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家庭劳动1500字总结 第12篇

一、研究框架

我们以农村家庭为研究对象,基于家庭理性假设,即“多子”是农村家庭追求整体收入或效用最大化的结果,探讨农村家庭“多子”与“多福”之间的关系。需要说明的是,农村家庭追求整体收益的过程和结果实质是有独立思维决策能力的成年家庭成员之间协商的过程和结果,我们认为调查研究过程中被调查人(有独立思维决策能力的成年家庭成员)能够提供有代表性的家庭整体状况信息,但是农村家庭的理性决策是建立在预期收益与成本比较基础之上的,真实效果如何,需要验证。本文对“多福”内容的考察主要体现在农村家庭收入,农村家庭主要成员生活满意度和家庭城市化可能性三个方面。家庭总收入是衡量家庭收益常用指标,由于农村家庭人口数量及结构的不同,总收入指标并不能有效说明家庭成员享有的福利水平及家庭每位劳动力创造家庭福利的能力,本研究在探讨“多子”变量对家庭总收入的影响外,对家庭人员享有的收入水平和劳动力年均收入规律也进行了探讨。这三个方面从不同角度来衡量农村家庭成员的收益,互相补充,共同构成家庭主要成员福利评价体系。本研究中需要界定的另一方面重要内容是“多子”的概念,首先,考虑到生育性别的不可选择性,这里的“子”并没有性别上的意义,但从计划生育政策对农村家庭的引导来推测,一般情况下,多胎生育家庭往往第一胎是女孩,以后的孩子中很可能有男孩,对于独生子女农村家庭,独生子为男性的可能性较大;其次,本研究中关于“子”的概念没有代际之间的关系,在传统农村生活模式的家庭中,几代人生活在一起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在研究中严格规定某一代人在什么情况下属于父辈,什么情况下属于子代较为困难,从动态特征角度考察也没有必要,由于“多子”的结果往往是家庭人口数量的增加,本文“多子”的概念更倾向于家庭人口数量的表达;本研究对“多子”变量的考察主要体现在家庭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主要表现为家庭人口数、家庭劳动力数和未成年子女数三个指标,这三个指标的不同组合模式可以从不同角度说明不同家庭的性别偏好和其他人口特征。相应地,在考察“多子”变量对农村家庭收入的影响方面利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分别从家庭年收入、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劳动力年均收入三个方面进行回归估计,模型表达式为:lnYij=α+β′+ui(1)模型1中j的取值为1、2和3,相应地表示三个独立模型,Y1,Y2和Y3分别表示家庭年收入、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劳动力年均收入,研究中的相应因变量均经对数处理;X表示影响收入的因素列向量,包括家庭人口特征变量,主要就业类型变量和地区特征变量等,本研究主要针对家庭人口特征变量的影响展开讨论。β表示相应的参数列向量,u表示残差向量,i表示第i个观测样本。我们在软件包中,用最小二乘法OrdinaryLeastSquares(OLS)估计参数。我们用常用的Logit回归模型来评价“多子”变量对家庭生活满意度和乡城迁移可能性的影响,模型表达式为(2)。模型2中j的取值为1或2,表示两个独立模型,当取1时,该模型用于估计家庭生活满意度,我们构建生活满意度因变量Y,如果农村家庭成员对生活满意,即主观收益>主观成本,则变量取值为1,如果不满意,即主观收益<主观成本,则变量取值为0。X为自变量列向量,β为参数列向量,i表示第i个观测样本。当j取2时,该模型用于估计乡城迁移可能性,相应地构建乡城迁移因变量Y,如果农村家庭已经成为城市居民,则该依变量取1,否则取0。在参数估计过程中,我们将模型(2)两边取对数后变形为下式(3):变形后的等式(3)为参数线性表达式,j等于1时表示该模型为生活满意度模型,等于2时表示该模型为乡城迁移可能性模型,等式(3)中的自变量系数取反对数后,表示在保持其他自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该自变量变化一个单位,会引起所要考察结果(Y=1)概率与其相对应结果(Y=0)概率之比的变化,我们称为可能性比变化;X是自变量特征向量,包括家庭人口特征变量,主要就业类型变量和地区特征变量等,本研究主要针对家庭人口特征变量的影响展开讨论;β为参数向量(含常数项),i表示第i个观测样本。我们在软件包中,用最大可能法估计BinaryLogit模型参数。多重共线性是依据截面资料建立模型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诊断多重共线性的方法也较多,但目前还没有一种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提取主成份、从模型中删除存在严重共线性特征的变量等[9],本研究在多重共线性诊断的基础上,采用删除严重共线性特征变量的方法展开研究,保留变量容忍度均为以上。

二、数据来源及描述

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笔者2011年8月组织的对陕西城乡居民迁移状况的随机问卷调查。问卷内容由家庭基本信息和就业基本信息两部分组成。家庭基本信息包括被调查者家庭人口数、主要劳动力平均年龄、受教育状况、收入状况和居住地点变更情况等。就业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就业地点变更情况和就业部门情况等。研究中涉及的家庭背景信息由被调查者在问卷中提供,涉及的区域特征信息由研究人员根据被调查者提供的地址信息进行追踪调查,主要来源于地区统计部门的权威数据。本次调查数据库包括农村居民调查部分和城市调查部分,分别面向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展开调查。两部分调查分别发放问卷1000份,农村居民调查问卷回收820份,回收率为82%,城市居民调查问卷回收784份,回收率为。与现有文献研究对象不同的是,我们不仅将农村被调查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我们还在城市居民调查数据库中提取近三年来从农村迁入城市、已经市民化的居民信息作为本研究的样本,我们提取已经城市化农户样本信息94份,与农村居民调查数据库合并组成本研究数据库。由于部分被调查数据表现出明显的不合理,例如极端高(低)的家庭收入,或者重要内容部分缺失,这些数据被剔除。最终确定的本研究数据库样本量为680个,从研究样本规模来看,符合大样本要求,样本分布于西安、延安、三原、吴起、子长、佳县、礼泉、扶风两市六县,下表1为根据样本描述的研究变量定义及相关统计信息(仅显示本研究关注的相关变量信息)。从样本统计信息来看,研究变量类型分布均衡,与陕西整体乃至全国实际相接近,能够反映陕西乃至全国农村人口特征的一般情况。

三、估计结果分析

1.农村家庭人口特征对家庭相关收入的影响估计我们利用模型表达式1来估计相关因素对农村家庭收入、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和农村家庭劳动力年均收入三个方面的影响,估计结果见表2(仅显示与本研究相关的变量系数),表中每一列描述一个模型估计结果,三个依变量均经自然对数处理。从三个模型的回归结果来看,家庭劳动力数的增长能够有效增加家庭收入和家庭成员福利水平(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但是从第一个模型可以看出,假设对于原来只有两个主要劳动力的家庭来说,家庭劳动力数量增加1位,其家庭总收入只增长20%,对比表1可以看出,增加劳动力带来的家庭收入增长并没有达到每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30%),说明其边际增长是下降的,模型3也说明了增加一个劳动力会引起劳动力年均收入减少,这也是所谓农业生产劳动力投入“高度内卷化”[10]的微观体现。未成年子女数变量对家庭总收入、家庭人均收入和家庭劳动力年均收入三个方面的影响系数为正,但不显著,可以认为几乎没有影响,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农村家庭未成年子女生活消费量较老年人低,或者是作为半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家庭劳动[11],但参与能力较弱。三个家庭人口特征变量的不同组合方式,可以说明农村家庭的不同年龄结构特征,例如,在家庭人口数不变的情况下,未成年子女数增加,说明该类家庭为年轻型家庭,相反则为老年结构型家庭。在保持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家庭人口数的增加只能体现在老年非劳动人口数的增加,从估计结果来看,家庭老年非劳动人口数的增加会引起家庭人均收入和劳动力年均收入的显著减少,说明家庭劳力不仅在经济上支持老年人生活,在其他方面也投入了精力,因而引起每劳动力收入下降。进一步说明农村家庭孩子收入效用(即孩子在成长到一定年龄后可以为家庭做出经济贡献)和保险效用(孩子可以起到风险防范作用)的存在。2.农村家庭人口特征对家庭成员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估计农村家庭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内容是广泛的,农户追求收益最大化行为的收益不仅包括货币收入,还应包括非货币收益,我们用生活满意指标来衡量总体的收益。虽然非货币性收益与成本难以计量,但是可以明确的是,如果农村家庭衡量的决策行为收益大于行为成本的话,那么劳动力的主观感受应该是满意的。在调查问卷中的生活满意选项分为5级,即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相应的分值为1-5分,本研究中,我们将5个等级的满意度进一步分为两级,低于3分的归为不满意一类,大于等于3分的归为满意一类。我们利用模型表达式2来估计不同人口特征要素对农村家庭成员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估计结果见表3(仅显示与本研究相关的变量系数)。在表3中的未成年子女变量系数未达到统计显著水平,不能够拒绝零假设,这与相关文献的研究结论[14](即子女能够给家庭主要成员带来快乐和心理的满足,孩子的消费效用是存在的)不一致,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同时其他两个人口特征变量也未达到统计显著性水平,说明“人丁兴旺”的家庭生活方式并不能给农村家庭生活带来长期的满足。但值得注意的是,主要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家庭,其家庭成员生活满意度较高,结合表1的估计结果,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这种满意度来源于较高的收入能力。3.农村家庭人口特征对家庭居住地乡城迁移可能性的影响估计城市化理论认为,人口的集中能够有效降低市场交易成本[15],农村人口城市化,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追求自身利益的结果。成为城市居民意味着除家庭收入之外,还有城市建设带来的公共设施福利,乡城迁移可能性越大,表示农村家庭享受城市公共福利的可能性就越大。表4为利用模型表达式2对农村家庭乡城迁移可能性的估计结果,除家庭人口特征变量外,模型中还包括了其他一些家庭特征变量(家庭年收入、家庭人口数、家庭主要劳动力数、上学子女数等)和家庭居住地区平均变量,主要包括地区人均GDP,地区人均受教育水平和道路交通及地形特征等。从估计结果来看,家庭劳动力变量系数具有显著的统计差异,且为负值,说明随着家庭劳动力数的增加,家庭向城市迁移的可能性会下降。陈顺玉认为,部分农民的非乡城迁移,不是中国农民传统的“乡土情结”,而是农民自己做出的理性选择[16]。我们认为,较多劳动力的农村家庭不愿意城市化的原因在于,在较为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下,不彻底的城市化状态难以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同时较多的家庭劳动力意味着较多的本地社会资本,较高的家庭总体收入,追求较多家庭劳动力的“几代同堂”的农村生活方式是针对较弱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理性反应。另外,未成年子女数变量的系数不显著,不能拒绝零假设,说明子女的教育问题并不能有效地影响农村家庭向城市迁移,或者说,一些学者提出的子女受教育是农村家庭城市化的一个推力因素的说法有待进一步验证。家庭人口数的增加没有对乡城迁移能力表现出明显的正向影响,但其负向影响则通过家庭劳动力数量变量表现了出来。

四、简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家庭劳动1500字总结 第13篇

为了有秩序地打扫,我们根据每个人的年龄,分配了工作。妈妈打扫窗户,只见妈妈站在窗台上,把玻璃器放进水里,然后把两面的吸铁石对在一起,便开始擦了。妈妈先把玻璃润湿了,然后便开始从左到右来回地擦,不一会儿,就擦完了。哇!真是太干净了,远远望去,好像只剩下一个窗框了!因为我还小,不能擦窗,也只能帮妈妈做一些力所及的,比如擦窗台、门和一些小装饰品……我要擦窗台了,开始我先接了一小桶温水,把小手绢打湿,然后在窗台上擦了一遍,又用面巾纸进行了第二遍擦拭,一点也不放过,直到把窗台擦得象一面镜子一样能照出我的影子。擦完窗台后,我踩着小椅子去擦门,我用小手绢擦了一遍后觉得不太干净,我就用小手绢又擦了一遍,可是还是不干净,我有些心急了,对妈妈喊叫起来。妈妈对我说遇到问题要想办法解决,不要烦燥,做任何事情要有耐心,手绢擦不干净可换别的来试一下。于是,我就用海绵来擦拭,真象妈妈说的,我耐心地擦,一遍不行就擦两遍,终于,在我的努力下,门被我擦得干干净净。门擦完后,我开始擦拭家里花草树叶,我用剪刀把小手绢的一个角剪了下来,用清水把小手绢洗干净,然后走到小花面前,把花和叶子上的.尘土擦掉,擦完后花草显得更加茂盛,好象洗了澡一样。

经过我与妈妈的共同努力,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干净、整洁而又温馨的家。这一天,我的心情也格外高兴,能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我感到非常快乐!

家庭劳动1500字总结 第14篇

寒假劳动带给我的是欣喜,是得到成果后的喜悦。一方面,我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劳动中成长,在劳动中学习,充实了自我,真正地走出课堂。去帮助家人,让家人享受自己的成果,使自己陶醉在喜悦之中,有时会很累,但更多的感觉是我在成长,我在有意义地成长。

另一方面,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没有劳动经验,没有与人配合,有些东西以前没有尝试过,难免会出差错,如果我还一成不变的话,以后很有可能在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地,现在的社会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拥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以及一些应辨能力,光靠在学校汲取知识,远远不够,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

通过这次劳动,我知道了劳动的辛苦,平时我不知道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天真的认为劳动十分简单,只要稍微用用力就行了,谁知道劳动这样辛苦,每一个干净整洁的房间,都是由父母的`汗水洗刷而成的。想一想自己以前的行为我感到无地自容,感到羞愧万分,感到耻辱。

通过这次劳动我学会了珍惜,懂得了感恩。知道了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就是不可饶恕的犯罪。知道了不管任何事都需要劳动与汗水才能成功。任何事都不会不劳而获,都不回天上掉馅饼。任何事付出与收获都成正比,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在这次劳动中,我增加了劳动经验,提高了与人配合的能力。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知道了劳动最光荣。而且在这次劳动中我感到自己的心灵有了巨大的升华,仿佛甘霖的滋润,让我心旷神怡。

当我在切身体验劳动时。劳动确实很辛苦,但却是苦中带甜的。劳动的感受,在劳累时大汗淋漓的感受。这些都不是能从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所能触摸到的。

家庭劳动1500字总结 第15篇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xx年版)》。这意味着,从9月起中小学生要学习多项劳动课程,且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

这一新变化经多方媒体报道后,引发网民热烈关注与讨论,相关微博话题#教育部要求9月起中小学生要学煮饭#立即登上热搜第一位,舆论对此褒贬不一。有网友支持这项举措,认为有助于孩子养成生存生活的基本技能,也有网友担心这一改变会加重学生负担,易高开低走,流于形式,还有不少大学生网友直呼“想学”。笔者认为,这项举措具有十分明显的进步意义,但也不能忽视公众提出的担忧,仍需进一步完善、改进,以发挥劳动课的更大效用。

劳动课程颇有益处,其一,其有助于学生正视劳动,学习相关知识并树立良好的劳动观念。教育部根据学生的知识体系与身体素质,细化不同年级的任务群,合理划分任务,让不同学龄的孩子都能体验适合的劳动活动,这体现了制定者精细化的研究与分配,具有极强的科学性与实践性。如体验种植、养殖等生产活动,有助于中小学生认识蔬果与水产等基础知识。学习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后,则能在家中电器发生故障时自己动手解决。学习传统工艺制作如陶艺、编制、皮影等也有助于开拓中小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技艺的兴趣。其二,劳动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责任心。通过劳动课程的教育,中小学生亲手整理房间,亲手做一顿饭菜,在事事躬亲的体验中理解劳动内涵,理解父母的辛苦,变得越来越自觉自立,能有效避免成年后无法料理自身生活的尴尬。

在看到劳动课程大有益处的同时,咱们也不能将许多担忧抛之脑后,这些潜在问题值得密切关注。第一,针对不少网民认为劳动课会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担心,笔者认为学校要妥善安排劳动课程,考虑学生学业负担进而制定合理的`劳动计划。第二,要改善劳动课程课后作业的完成形式与评价体系,忌拍照打卡等形式主义与隐形攀比现象。不要让劳动课成为变相的任务,这样不仅加重家长的负担,还使孩子养成错误的思想习惯,对劳动产生畸形的认识,认为劳动是强制的,而这些都有悖于劳动课的初衷。第三,学校要聘请相关专业老师指导教学,减轻文化主课老师的教学负担。要想劳动课的价值真正融入学生内心,需要的不是硬性指标与强制课程,如何将劳动赋予乐趣,让学生尝试劳动、享受劳动才是劳动课的价值所在。好在,这项政策的出台本就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又一次进步。

劳动课程进课堂,再一次彰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哲理,但其究竟会发挥多大的作用,还需要在落实过程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相信在不断改进的教育体系下,青少年将践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在人生征途上愈行愈远。

家庭劳动1500字总结 第16篇

我劳动,我光荣,热爱劳动是我们祖国的传统美德之一,今天我们班组织一起去劳动,我们怀着无比高兴的心情来到了扫地的地方,来到这里,落叶纷飞,那些落叶就像翩翩起舞的蝴蝶一样,虽然有很多落叶,但是在我们积极的配合下,俗话说,团结力量大呀,我们一下子就扫完了,在劳动过程中,大家都很积极踊跃,地上里的垃圾扫成一堆。之后再有人将垃圾收走,在这次劳动中,大家井然有序的工作,没有拖拉现象,表现了我们良好的素质,劳动过后,我有了以下心得:

热爱劳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祖国的,是_员党性的最重要体现,只有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才能明确人生道路上的奋斗目标,才能真正成为一名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这次活动增强了我的服务意思,劳动中我更加深刻的了解到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的重要性。这不是从口头上说说就行的,还要从实际劳动中体现出来。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虽然我们只是在学校中进行的劳动,这也是为同学服务的表现。我们每一位同志都十分认真的对待着。

其次,在这次劳动中,我们发现垃圾确实很多,我甚至还发现了一瓶没有喝过的绿茶。这说明了我们还有很多大学生的素质需要提高。而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要时刻想着起模范带头作用,从自己身边事做起,将为人民服务用于实际行动中去。落实校园卫生建设,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作为当代大学生党员的我们应该自觉行动,并且应该做得更好。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更应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我们要有“团结、拼搏、务实、创新”的工作态度,要有_领头、严己、开拓、实干_的工作精神,虽然此次劳动只有我们在进行着,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且积极宣传,在我们的带领下一定会有很多同学向我们学习。此次虽然是一次平凡的劳动,但在我们每一位同志的心中却是一件不平凡的事情,我们每一位同志都是党的形象的体现和代表,我们都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党的形象是好是坏,人民心中有一杆秤:形象好,就会得到人民广泛的认可和支持;形象不好,人民就会感到不满和失望。所以形象问题不是个小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虽然我还没有正式成为一名党员,但是我的思想和行动告诉我:我要用党员的标准严格眼球自己,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努力做到让自己满意,让同学满意。

再次,这次劳动是我认识到了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一根筷子很容易就能掰断,但一把筷子就不容易掰断了。在劳动过程中我不仅觉得自己在做些对同学有意义的服务活动,而且感受到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应该时刻紧随组织的步伐,时刻跟着党走,遵守党的纪律,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在党的领导下,为祖国的富强和繁荣做贡献。

最后,感谢组织给我这次集体劳动的机会,使我懂得作为一名党员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着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和崇高的理想,才能时刻发挥身教胜于宣教的作用。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改造主观世界,使自己在工作中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少享受,多为人民谋利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保持_员先进性落到实处,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更要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节奏加快的时代下,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更好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

我们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精力与脑力都很充裕,我们应该珍惜这段时间。在这短暂的青春里,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不辜负这大好青春,让自己的人生在这美好的青年时期画上浓重的,值得我们一生回忆并为之骄傲的一笔。

家庭劳动1500字总结 第17篇

我这么几件家务就受不我妈妈都做了成千上万件家务像我的话那岂不得累死了啊,会整天腰酸背痛的。

我真后悔当这个“小皇帝”了,我以后要多帮妈妈做家务,减轻妈妈的负担。

我们这些孩子走到哪里父母亲的心就跟在哪里,还记得以前高中初中时,在家里还经常帮父母做家务,分担父母的.负担,可是来这里以后,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有时想想家里的父母,都那么大年纪啦,还整天在为了自己的学业在不停的忙碌,劳动创造财富,也惟有劳动才有构建一个健康有序的社会。

我常常想起我的童年生活,我总是感到在劳动中、在帮助家里干家务中思想特别的纯净,灵感不时地迸发。

劳动过后,常常脸色红润,身心舒泰,备觉充实,也更容易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星期六,我早早的醒了。

躺在床上,回忆着老师说的话“回家以后,一定要帮父母做家务事,报答父母平时为我们做的事。

”我继续回忆母亲为我做的每一件事。

都是那么辛苦。

我想了想,妈妈平时又要上班,下午回来做家务,有一回,我刷着碗,柯阳就将我放一边的碗往厨子里面放,然后回过头很骄傲的跟我说:妈妈,阳阳放对了。

让他在劳动中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也从中体会到了不同于游戏所带来的乐趣,既活动了身体帮助了消化,还潜移默化的

家庭劳动1500字总结 第18篇

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做家务活是在一个周六的下午。那天我把作业都写完了,就对妈妈说:“妈妈,我可以看一会儿电视吗?”妈妈看了看厨房,对我说:“可以啊,不过现在放寒假了,你得帮妈妈做点家务,好吗?”妈妈看了看厨房说:“帮我把厨房打扫干净了”。

我想了一想说:“好,那就干吧,只要能看电视就行”。我走进厨房一看,真乱啊!妈妈告诉我整理厨房的顺序,“要先洗碗,然后刷锅,最后才能拖地,这样才能把厨房打扫的干干净净”。

我就先洗碗,把碗都放在一个盆子里,再倒上清水,水真凉啊,我的手就像泡进了冰水一样,都快冻僵了。我把碗一个又一个地洗干净了,仔细看看好像碗里还有些油迹,算了不管了!接着又刷锅,那大勺太重了,我刷好后,倒大勺里的水,差一点就把大勺扔了。哎呦,真累,真想休息一会。可是看看地板,呀,被我弄得到处都是水。没办法了,我只好趴在地上,又用抹布把地擦干净。

这时我都累得不行了,但我还是很高兴,因为我还能看电视呢。我跑进客厅大喊:“妈妈,我可以看电视了吧,厨房都收拾好了。”妈妈说:“好的,我先看看做得怎么样,妈妈看完后表扬我说,做的`不错”。我可以看电视了,我一边看电视,感觉真累啊!但我心里是甜甜的,不知不觉中我躺在沙发上睡着了。

家庭劳动1500字总结 第19篇

劳动教育是人生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劳动教育是通过家务劳动树立孩子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把孩子培养成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的、有责任感的社会人的过程。家庭劳动教育关系到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意志和品质,对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其聪明才智及动手能力都有重要作用。我们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的活动:

1、家长学校讲座,指导家庭劳动教育。通过讲座使家长明确家庭劳动教育的目的及意义,掌握家庭劳动教育的方法。家长通过写家教感言从思想上对劳动教育非常重视并鼓励孩子参加劳动活动。

2、学校印发家庭劳动教育宣传提纲,指导家庭劳动教育。通过与分散、口头与书面等多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

3、导学生的家庭劳动活动。学生开展家庭劳动实践活动家长给予指导,学生写劳动感受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家长对学生的劳动情况也给予评价,以此促进家庭教育的开展。

4、支持学校的劳动教育活动。5月份学校组织劳动技能比赛,学生在家中进行训练,班级进行预赛,学校进行决赛。家长给予了大力支持,为学生准备必备的.工具和材料,在家庭中按照比赛的要求多次训练。六年二班陶然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掌握包饺子的技能在家已经连续吃了四天的饺子了。五年级的水果拼盘比赛家长积极准备食材并帮助设计造型,购买厨师帽、手套等。总之,通过家庭劳动教育的指导家长家庭劳动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家庭劳动1500字总结 第20篇

这周我们开端进行为期五天的劳作,虽然任务量不重,但仍是把我们这群“温室娃娃”折腾了一番。劳作周完毕了,我也产生了许多感触。我们是80年代后,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不必像父辈那样要阅历自然灾害,阅历我国最艰难的那段时光;我们不必像父辈那样要阅历,阅历那段没有书本的日子。我们很幸福,在千千万万我国革命者的尽力和牺牲下幸福,我们有电视、电话、电脑,能够接触到许多外来的常识和思想文化;我们有自己独立特行的主意,而且能将其中的一些付诸实践。但我们这代人也有短缺,就是对劳作的了解。

我们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是捧在手里怕飞、含在嘴里怕化,再加上爸爸妈妈对我们学习成绩的重视,所以我们从小就很少有时机去真实的劳作一次,家长总是以“学习榜首,你搞好学习就行了,其他的不必操心”为托言让我们成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公主”、“王子”,即使是曾经曾参加过一些栽树活动,也只留下了丝丝点点的印迹了。可是,实践通知我们,一个仅仅静心苦读书而不参加到实践中的人永久仅仅一个不切实际的理论学家;只要劳作才会让你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高尚品格,才会让你明白什么才是日子。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真实的毅力与耐力只要在杰出的劳作中才干构成。

我们作为今世大学生,作为我国不久的将来的建设者,在我们埋首学习的同时,我们也就应走出书本,去感受一下真实的.日子。尽管我们被称为“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但我们早晚有一天要走出人大的大门,走上工作岗位,独立应对社会;而“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日子,不只仅无法全面提高本身本质,而且我们的日子也是不完整的,我们不能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所以我们趁着这样的时机,认真体验,深刻总结,将来能更好的干事、做人,做好事、做好人。

这是一次成功的劳作实践活动。我衷心感谢校园为我们带给了这样一个可贵的训练时机,我学到了许多。更重要的是,在这次劳作活动中我学会了怎么与人和睦相处,听从指挥和调度以及怎样透过小组合作来完成一个共同任务、实现我们共同方针,并且了解到怎么在实践中运用所学到的常识来更好地完成任务,真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进一步升华。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极佳的训练。

貌似某人说过:劳作是世界上全部欢喜、全部完美东西的源泉。大约校园每年安排在大三学生进行劳作,除了让我们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本身潜力与本质之外,还考虑到了这个吧。通过这次实践,我学到的不只仅仅是劳作方法,更是为人处事之道,团结就是力量!等劳作完毕之后好好反思整个活动,我觉得自己累并快乐着,阅历过越多,了解的就越多,就长大一点。

劳作活动已经完毕了,但短短几日的劳作跟日后在工作岗位上的劳作是远远无法比的,而我们也不能就此停住脚步,我们就应把劳作当成一项长时间的、必需的、自发性的任务和要求,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不只仅要在学习上刻苦钻研,更就应在日子上严格要求自己,争当国民榜样,社会栋梁,真实做一个无愧于爸爸妈妈、无愧于祖国、无愧于年代的人!

家庭劳动1500字总结 第21篇

今日,妈妈翻开鞋柜换鞋时,皱着眉头说:“这里真乱,还有股臭味。一会儿还要上班,连整理鞋柜的时机都没有。”正在一旁玩魔方的我听到了,赶忙自告奋勇地说:“妈妈,我来帮您吧?”“就你?”妈妈用轻视的语气说:“你不行。”我央求妈妈:“妈妈﹑妈妈,好妈妈,让我来帮你吧……”妈妈不耐烦了,说:“好吧。不过,假如你把鞋柜弄得乱七八糟,可就不是你整理它了,而是我整理你。”我说:“我可不是那么好整理的。”

妈妈走了。我刚翻开鞋柜,一股臭气便钻入了我的鼻子。我赶忙跑到院子里,喘了一口气,再吸一大口气,憋着走到鞋柜旁,左手一双,右手一双地把鞋拿到院子里,再松气。然后又深吸一口气……这么多鞋,有的厚,有的.薄,不能都放回鞋柜里。我把厚的鞋放在一起,再把薄的鞋放在一起。然后,我在楼道里找了一个可以利用的旧箱子,把薄的鞋放进去,再把旧箱子放在床底下。

该整理厚鞋们了。我刚要把厚鞋放进鞋柜时,发觉鞋柜上有一层灰。我跑到厨房,任凭拿了一把刷子,跑回来,要刷鞋柜时,我突然想起妈妈平常用水池旁的刷子刷家具,用厨房的刷子刷餐具。于是,我跑到厨房,把刷子放回原位,再跑到水池旁,拿上刷家具的刷子,再找一张旧报纸,来到鞋柜边,把鞋柜上的灰尘扫到报纸上,这才把一双双厚鞋有次序地摆到鞋柜上。

我闻了闻,还是有臭味。正好,柜子旁有一瓶“空气清爽剂”,我拿着它,往鞋柜里一喷,一股香味四处充满。啊!真香!臭味的问题解决了。

中午,妈妈下班回来,我急不行待地说“妈妈,快换鞋吧”,妈妈翻开鞋柜一看:“啊,好整齐呀,还有一股香味呢”,我在一旁会心地笑了。

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了父母平常的辛苦。以后,我要多帮忙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他们休息休息。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