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细胞核功能(精选5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4-01-27 16:09:1637

总结细胞核功能 第1篇

[关键词] 林可霉素;免疫功能;巨噬细胞

[中图分类号] R9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2(c)-009-03

The effect of lincomycin on the immune function of human peripheral blood-derived mononuclear macrophage cells in vitro

LI Feng1, LIU Hongjie2*

( 95857 Military Hospital, Xiaogan City, Hubei Province, Xiaogan 432100, China;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51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incomycin on the surface molecules expression level of human peripheral blood-derived mononuclear macrophage cells in vitro. Methods: Macrophage cells were extracted in vitro from peripheral blood of health volunteers and incubated with lincomycin for 48 h, the variation of CD80, MHCⅡ and Fas were detected with flow cytometric analysis, and the secretion of IFN-γ and TNF-α by macrophage cells were detected with ELISA. Results: The lincomycin de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antigen-presenting factor CD80, MHCⅡ of macrophage cells and their production of IFN-γ, TNF-α, and increased the Fas expression on the cells. Conclusion: Lincomycin inhibits immune function of the macrophage cells, and induces their death.

[Key words] Lincomycin; Immune function; Macrophage

林可霉素是一种临床常用药,对G+菌及部分厌氧菌有明显杀菌作用,然而,目前发现其对机体整体免疫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本研究针对免疫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单核巨噬细胞进行研究,从健康人外周血培养骨髓DC,经林可霉素刺激48 h,探讨其对小鼠DC的表面共刺激分子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材料及主要试剂

健康人外周血来自于20~25岁健康志愿者;人重组M-CSF购自Peprotech,PE标记的鼠抗人MHCⅡ(HLA-DR)抗体(同型对照为PE标记小鼠IgG2a),PE-鼠抗人CD80(同型对照为PE标记小鼠IgG2b),人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因子,ELISA检测试剂盒均购自美国ebioscience公司;PE标记鼠抗人Fas(同型对照为PE标记小鼠IgG1)购自美国Biolegend公司;完全培养基RPMI1640购自美国hyclone公司;胎牛血清购自Gibco公司。

方法

人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培养参照文献方法[2],应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健康人外周血,Tris-NH4CL破红,RPMI1640洗2次,以含10%FCS、20 ng/ml mGM-CSF RPMI1640完全培养基重悬细胞,以106细胞/孔加入六孔板培养。置于37℃、5% CO2孵育箱中,培养3 d后轻轻吸取培养基和上层悬浮细胞。隔日半量换液至第7天。

实验分组及细胞处理将培养第7天的细胞分为两组,①对照组:培养液加%氯化钠溶液;②林可霉素处理组:培养液加林可霉素5 μg/ml。孵育48 h后保留细胞悬液。

单核巨噬细胞表型改变收集细胞调整密度为1×106/ml,加入PE标记鼠抗人CD80(同型对照为PE标记小鼠IgG2b),PE标记鼠抗人Fas(同型对照为PE标记小鼠IgG1),PE标记的鼠抗人MHCⅡ(HLA-DR)类分子(同型对照为PE标记小鼠IgG2a)各5 μl,室温避光反应30 min,PBS洗3次,最终定容于500 μl,流式细胞仪检测。

细胞因子的检测按照 ELISA试剂盒说明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的IFN-γ、TNF-α水平。以加氯化钠溶液的细胞悬液为对照组。

统计学分析

全部统计采用SPSS 软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单核巨噬细胞鉴定

收集对照组和处理组的细胞悬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单核巨噬细胞特异性标志CD14,经分析CD14阳性细胞占90%,证实单核巨噬细胞培养成功。见图1。

抗原提呈相关分子MHCⅡ、CD80表达改变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巨噬细胞表面与抗原呈递相关分子MHCⅡ类分子及CD80分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林可霉素处理组的CD80、MHCⅡ表达明显降低(P<)。见图2、3。

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γ、TNF-α检测

经过48 h作用后,林可霉素处理组的单核巨噬细胞分泌IFN-γ、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见图4。

单核巨噬细胞表面凋亡受体Fas表达检测

通过对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巨噬细胞表面Fas受体的表达发现,林可霉素处理组表面凋亡受体表达显著升高(P<)。见图5。

3 讨论

林可霉素是临床抗感染常用药品,具有广谱抗革兰阳性菌的作用,然而,林可霉素应用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免疫功能抑制现象,明显限制了机体对外来病原微生物的产生的自身免疫应答。本研究通过对重要的免疫细胞树突状细胞的研究,从免疫应答的起始阶段来讨论林可霉素的作用。

单核巨噬细胞是体内重要的免疫细胞,它不仅是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细胞,发挥着病原微生物入侵机体后前期直接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而且还可通过抗原提呈作用,激活后续病原微生物特异性T 淋巴细胞,导致机体产生针对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协助机体免疫系统清除病原微生物。

在本研究中发现,单核巨噬细胞表面分子MHC-Ⅱ类分子、CD80分子明显降低。MHC-Ⅱ类分子是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关键分子,CD80分子是单核巨噬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两者共同为单核巨噬细胞激活特异性T细胞发挥重要作用[3-4]。林可霉素作用后,单核巨噬细胞表面MHC-Ⅱ类分子、CD80分子表达明显降低,证实其诱导特异性T细胞活化的能力显著减弱。

作为免疫细胞,单核巨噬细胞除了直接激活病原微生物特异T细胞外,还可分泌细胞因子IFN-γ、TNF-α,促进特异性T细胞的活化、增殖及最终的杀伤作用[5]。经过林可霉素作用后,单核巨噬细胞分泌IFN-γ及TNF-α的作用明显减弱,从而导致杀伤性T淋巴细胞对病原微生物的清除能力明显减弱。

另外,Fas是一种能诱导细胞死亡的细胞膜死亡信号受体,与其配体(FasL)结合后会向细胞内传递死亡信号,导致细胞在短时间内发生死亡[6]。目前研究发现,在肿瘤、感染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单核巨噬细胞可诱导性地表达Fas,与机体中的FasL结合,导致单核巨噬细胞死亡。在本研究中,林可霉素诱导了单核巨噬细胞高表达Fas,使单核巨噬细胞更易于凋亡,从而抑制了机体的免疫功能。

综上所述,本研究以单核巨噬细胞为切入点,证实林可霉素可以明显地抑制单核巨噬细胞免疫功能,并诱导其发生凋亡,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

[参考文献]

[1]Ando T,Fujiwara H,Kohiruimaki M,et blood leukocyte subp-opulation of dairy cows with digital dermatitis and effect of hoof trimming with antibiotic treatment[J].J Vet Med Sci,2009,71(4):391-395.

[2]Gleissner CA,Shaked I,Little KM,et chemokine ligand 4 induces a unique transcriptome in monocyte-derived macrophages[J].J Immunol,2010,184(9):4810-4818.

[3]Rehm KE,Connor RF,Jones GJ,et virus decreases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 class II antigen presentation,T-cell priming,and peptide association with MHC class Ⅱ[J].Immunology,2009,128(3):381-392.

[4]Tanaka H,Matsushima H,Mizumoto N,et of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based on their differential in vitro effects on dendritic cells[J].Cancer Res,2009,69(17):6978-6986.

[5]Banerjee A,Stevenaert F,Pande K,et of paired immunogl-obulin-like type 2 receptor signaling alters the host response to Staphylococcus aureus-induced pneumonia[J].Infect Immun,2010,78(3):1353-1363.

[6]顾艳英,廖可育.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FasL表达[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1):57-58.

总结细胞核功能 第2篇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以母体循环系统广泛的内皮功能紊乱导致血管收缩、肾小球损伤、血管通透性增高为主要病理生理基础,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母婴死亡。近年来很多学者认为,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易感性,免疫适应不良,胎盘缺氧[1]和氧化应激有关。生殖免疫在发病机制中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非特异性免疫是免疫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单核-巨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中至关重要,当单核-巨噬细胞被活化后可以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现将根据最新国内外研究对子痫前期的发生与单核-巨噬细胞和相关因子的关系做进一步阐述。

1 单核-巨噬细胞的来源和功能

单核-巨噬细胞包括骨髓中的前单核细胞、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以及组织内的巨噬细胞(Mφ)。巨噬细胞(Mφ)来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而单核细胞又来源于骨髓中的前体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是自体重要的免疫细胞,具有抗感染、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重要作用。单核巨噬细胞是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细胞群体,参与免疫,炎性反应及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CD14,即LPS(Lipopolysacharide)受体,最初是一种存在于人

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表面的白细胞分化抗原,由TODD于1981年首次从人单核细胞表面发现[2]其生物学功能主要是识别、结合LPS或LPS/LBP复合物,介导LPS所致的细胞反应,在LPS性炎症反应、内毒素休克等病理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脂多糖抗原CD14几乎在所有的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都有表达,依据其是否表达CD16可将其分为CD14+CD16-单核细胞CD14+CD16+单核细胞。正常状态时大部分单核细胞是CD14+CD16-,CD14+CD16+亚群占单核细胞的比例不到10%,但这一小部分的单核细胞亚群却在炎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3]。

2 单核-巨噬细胞在正常妊娠中的变化

妊娠期间,子宫内的巨噬细胞表达出抗原提呈和杀伤肿瘤细胞的活化标志,有较多的巨噬细胞表达组织相容性Ⅱ类抗原(Ia) 。Sacks等认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可能是妊娠期间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的一种补偿,在调节母体与胎儿之间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3 巨噬细胞炎性因子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TNF-α

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是一种多肽类物质,相对分子量为17000,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属于介导天然免疫的细胞因子,与生殖的关系密切。在妊娠、分娩及胎儿生长发育中均具有重要作用。正常妊娠时,TNF-α维持在较低水平,调节胎盘组织的正常生长和功能发挥,促进滋养层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性生长,增加子宫胎盘血供,促进胎儿生长发育。TNF-α是一种主要由被激活的巨噬细胞产生的有多种活性的多肽类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其水平的过度升高可造成细胞损伤,与子痫前期的病理过程相似,是子痫前期发生的重要细胞因子[4-6]。Beck-mann,Serin,黄伟梅等〔7-8〕认为TNF-α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关系最密切。

TGF-β

转移生长因子-β(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家族至少包括3种形式,人体内以TGFβ1为主要形式。机体多种细胞均可分泌非活性状态的TGF-β。转移生长因子-β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调节细胞增殖、分化、以及导致细胞凋亡等内在的各种信号的传递。TGFβ可以影响滋养层细胞浸入能力以及胎盘发育。从而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发生可能有关。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属于一种淋巴造血因子,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主要是由T淋巴细胞在抗原或有丝分裂原的刺激下产生的;单核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也可产生。其受体表达于循环的单核细胞和组织巨噬细胞以及胎盘的滋养层细胞。妊娠的胎盘滋养细胞及子宫蜕膜细胞可产生M-CSF,M-CSF刺激其靶细胞释放前列腺素E、IL-1、IL-6、 IFN -C、肿瘤坏死因子(TNF) -A等细胞因子。

综上所述,在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巨噬细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因其分泌及表达的细胞因子种类繁多 ,很多潜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 ,需要从分子水平以及信号传导途径来真正揭开巨噬细胞在子痫前期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调控机制 ,从而为妊娠并发症的治疗开辟一条崭新而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Belinda Jim,Shuchita S,Tewabe K,et al. Hypertension in pregnancy[J]. Cardiology in Review,2010,18( 4) : 178-189.

[2] 赵虎, 周庭银,孔宪涛. 综述与讲座. 免疫学杂志 .2000年16(1)

[3] Matsubara T,Ichiyama T,Furukawa SImmunological profile of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and monocytes/macrophages in Kawasaki disease[J]Clin Exp Immunol, 2005,141(3):381

[4] 赵茵,夏曙,邹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TNF-α水平及胎盘TNF-αmRNA表达变化的意义[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 15 (6): 11-13・

[5] GULATIR・Raised serum TNF-alpha, blood sugar and u-ric acid in preeclampsia in trimester of pregnancy [J]・JNMA JNepalMed Assoc, 2005, 44 (158): 36-38・

[6] 陈文思,卢建溪,宋志兴・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新医学, 2007, 38 (11): 740-741・

总结细胞核功能 第3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 细胞核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不仅要根据教材内容。而且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教材分析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必修一模块第三章第三节教学内容,细胞核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全面和完整,进而从生命系统的角度认识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同时,教材的设计也创设了有利于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究分析、交流与探讨中对细胞核的的重要性以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有深刻的领会,也让学生体验了生物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学情分析

教师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我校为乡镇高中,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由于地域特点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普遍较弱。精美的电教提示与探究性实验方式有效结合,较直观的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把抽象的问题简单化,能有效的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增强生物课学习效果的高效性。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对细胞的结构已有了初步的认识,经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细胞各部分结构和功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还需要引导学生形成统一的认识,构建知识的整体性。

设计构思

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以“问题探讨”入手,引发学生对细胞核功能的探究兴趣,指导学生分析资料进而总结出细胞核的功能。借助多媒体和自制教具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引导学生探讨细胞核在结构上有哪些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结合前面的知识,形成认识一一细胞核是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根据上述分析,对本节教学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阐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2)能力目标:尝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分析资料。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在合作与交流中分享解决问题后的愉悦。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2)教学难点: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利用【问题探讨】导入。

投影出示教材P52细胞电镜照片,讨论:

1)细胞核在细胞中起什么作用?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把细胞核比喻成什么才既形象又贴切?

2)没有细胞核,细胞还能存活吗?

3)没有细胞核,细胞还能合成蛋白质吗?

4)没有细胞核,细胞还能生长和分裂吗?

进一步引导学生:细胞核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什么作用呢?

讲授新课

细胞核的功能

利用【资料分析】,讨论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

1)动画显示资料1,提问;资料1说明美西螈皮肤颜色是由细胞核还是由细胞质控制的?结合初中学过的有关多利羊产生过程的知识,你认为生物体性状的遗传主要是由细胞核还是由细胞质控制的?为什么?

2)动画显示资料4,提问:资料4说明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形成主要与细胞核还是细胞质有关?

3)动画显示资料2,提问:从资料2可以看出细胞核与细胞分裂、分化有什么关系?

4)动画显示资料3,提问:分析资料3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分析一个资料,然后由小组推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同学点评、补充。教师根据学情点拨并启发学生尝试总结:细胞核有什么功能?

教师总结: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进一步诱导学生:细胞核为什么能成为细胞的控制中心呢?导入“细胞核的结构”。

细胞核的结构

学生阅读教材P52-54相关内容,在教师板图“细胞核的结构”中填写细胞核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核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各是什么?

2)什么是染色质?染色质与染色体是什么关系?

3)细胞核为什么具有控制细胞代谢的功能?

4)同一个生物体内所有细胞的“蓝图”都是一样的吗?如果是一样的,为什么体内细胞的形态、功能如此多样?结构也不完全相同?

学生分组讨论――展示――点评一一补充,教师点拨、小结。

细胞是一个高度有序的统一整体。

教师给出4个提示,学生分组讨论,先由小组成员展示,然后其他同学点评并补充。教师最后总结。

总结细胞核功能 第4篇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1一、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二、细胞核的结构:

1、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2、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篇二:细胞器】

一、相关概念:

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二、八大细胞器的比较:

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_动力车间_

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_养料制造车间_和_能量转换站_,(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

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

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

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_车间_

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

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体:有_消化车间_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囊泡细胞膜细胞外

四、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2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过敏反应

⑴、概念:是指已免役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⑵、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不引起组织损伤。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⑶、过敏源:是指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如花粉、鱼虾、牛奶、蛋类、室内尘土、青霉素、磺胺、奎宁等。

⑷、过敏症状:

皮肤过敏:红肿、寻麻疹等。

呼吸道过敏:流涕、喷嚏、哮喘、呼吸困难等。

消化道过敏:呕吐、腹痛、腹泻等。

严重过敏:支气管痉挛,窒息,或过敏性休克而死亡。

⑸、过敏反应与典型的体液免疫反应的区别:

过敏反应(免役功能过高)体液免疫反应

激发因素过敏源抗原

反应时机第二次接触过敏源第一次接触抗原

抗体分布吸附在某些细胞表面血清、组织胺、外分泌液

反应结果细胞释放组织胺引发使抗原沉淀或形成细胞集团

免疫的分类:

⑴、非特异性免疫特点:

①、长期进化形成,是免疫的基础。②、具有先天性,生来就有。

③、不具专一性,不具特殊针对性。④、出现快,作用范围广,强度较弱。

⑵、特异性免疫特点:

①、以非特异性免疫为基础。②、具后天性,出生后形成。

③、具专一性,具特殊针对性。④、出现慢,针对性强,强度较强。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3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

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1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1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17、蛋白质功能:

①结构蛋白,如肌肉、羽毛、头发、蛛丝

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

③运输载体,如血红蛋白

④传递信息,如胰岛素

⑤免疫功能,如抗体

18、氨基酸结合方式是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如图:

HOHHH

NH2—C—C—OH+H—N—C—COOHH2O+NH2—C—C—N—C—COOH

R1HR2R1OHR2

19、DNA与RNA的区别:

20、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细胞内良好储能物质:脂肪

人和动物细胞储能物:糖原

直接能源物质:ATP

21、糖类:

①单糖: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

②二糖:麦芽糖、蔗糖、乳糖

③多糖:淀粉和纤维素(植物细胞)、糖原(动物细胞)

④脂肪:储能;保温;缓冲;减压

22、脂质:磷脂(生物膜重要成分)

胆固醇、固醇(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形成)

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和P的吸收)

23、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组成单位依次为:单糖、氨基酸、核苷酸。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所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24、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为结合水和自由水

自由水():良好溶剂;参与生物化学反应;提供液体环境;运送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结合水():组成细胞的成分之一

25、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

哺乳动物血液中Ca2+过低,会出现抽搐症状;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要补充输入葡萄糖盐水;高温作业大量出汗的工人要多喝淡盐水。

26、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细胞膜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7、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28、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29、制取细胞膜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因为无核膜和细胞器膜

30、叶绿体: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双层膜

线粒体:有氧呼吸主要场所;双层膜

核糖体:生产蛋白质的细胞器;无膜

中心体: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无膜

液泡:调节植物细胞内的渗透压,内有细胞液

内质网:对蛋白质加工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加工,分泌

31、消化酶、抗体等分泌蛋白合成需要四种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32、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协调。

维持细胞内环境相对稳定生物膜系统功能许多重要化学反应的位点把各种细胞器分开,提高生命活动效率

核膜:双层膜,其上有核孔,可供mRNA通过结构核仁

33、细胞核由DNA及蛋白质构成,与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染色质两种状态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34、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指液泡中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指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质壁分离中质指原生质层,壁为细胞壁

3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

协助扩散:载体蛋白质协助,高浓度低浓度,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36、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主动运输:需要能量;载体蛋白协助;低浓度高浓度,如无机盐、离子、胞吞、胞吐:如载体蛋白等大分子

37、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38、酶的本质: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成一类化学反应)

酶作用条件温和,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温度、pH等。最适温度(pH值)下,酶活性,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甚至失活(过高、过酸、过碱)

功能:催化作用,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结构简式:A—P~P~P,A表示腺苷,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

全称:三磷酸腺苷

39、ATP与ADP相互转化:A—P~P~PA—P~P+Pi+能量

功能:细胞内直接能源物质

40、细胞呼吸: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过程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4一、探索历程(略,见P65-67)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磷脂双分子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糖蛋白(糖被)

组成: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

作用:细胞识别、免疫反应、血型鉴定、保护润滑等。

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称为被动运输。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二、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方向、载体、能量、举例

自由扩散、高低、不需要、不需要、水、CO2、O2、N2、乙醇、甘油、苯、脂肪酸、维生素等

协助扩散、高低、需要、不需要、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主动运输、低高、需要、需要、氨基酸、K+、Na+、Ca+等离子、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胞吞、胞吐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5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

(1)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①是具有半透膜

②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渗透作用)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就,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

蔗糖溶液、变小、脱离细胞壁、基本不变

清水、逐渐恢复原来大小、恢复原位、基本不变

1、质壁分离产生的条件:

(1)具有大液泡

(2)具有细胞壁

(3)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2、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

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1、植物吸水方式有两种:

(1)吸帐作用(未形成液泡)如:干种子、根尖分生区

(2)渗透作用(形成液泡)

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1、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逆相对含量梯度——主动运输

对物质是否吸收以及吸收多少,都是由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决定。

2、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二、比较几组概念

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动叫做扩散(扩散与过膜与否无关)

、(如:O2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动)

渗透: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又称为渗透

、(如: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半透膜:物质的透过与否取决于半透膜孔隙直径的大小

、(如:动物膀胱、玻璃纸、肠衣、鸡蛋的卵壳膜等)

总结细胞核功能 第5篇

高中细胞的组成知识1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蛋白质主要由 C、H、O、N 4 种元素组成,很多蛋白质还含有 P、S 元素,有的也含有微量的 Fe、Cu、Mn、I、Zn 等元素。

(2)氨基酸结构通式的表示方法

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再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

(3)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化学式表示为—NH—CO—

拓展:

①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对于环肽来说,肽键数=氨基酸数)

②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③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肽链内部的 R 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羧基。

(4)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不同,氨基酸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蛋白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5)有些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成分,如结构蛋白;有些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如胃蛋白酶;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载体的功能,如血红蛋白;有些蛋白质起信息传递作用,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有些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

(6)核酸的元素组成有 C、H、O、N 和P。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7)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的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的。

(8)DNA 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RNA 中的五碳糖是核糖;DNA 中含有的碱基是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而 RNA中含有的碱基是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DNA 中含有两条脱氧核苷酸链,而 RNA 中只含有一条核糖核苷酸链。

(9)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

拓展:

①因为绝大多数生物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只有 RNA 病毒以 RNA 作为遗传物质,所以说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③D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R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④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的 RNA 不是遗传物质,DNA 是遗传物质。

⑤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是 DNA。

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10)组成糖类的化学元素有C、H、O。

(11)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核糖是核糖核苷酸的组成成分;脱氧核糖是脱氧核苷酸的组成成分。

(12)糖类的主要作用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13)植物细胞特有的单糖是果糖,特有的二糖是麦芽糖、蔗糖,特有的多糖是淀粉和纤维;动物细胞所特有的二糖是乳糖,特有的多糖是糖元。

(14)组成脂质的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 P 和 N。

(15)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此外还是一种很好的绝热体,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磷脂作用是构成细胞膜和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16)固醇类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17)组成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胆固醇。

(18)因为等量的脂肪氧化分解比糖类释放的能量多,所以说脂肪是动物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

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9)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20)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细胞内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需要水参与;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绝大多数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水在生物体内的流动,可以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21)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变小有利于适应代谢活动的增强。

拓展:

①种子成熟过程中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变大,萌发过程中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变小。

②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大小决定了细胞或生物体的代谢强度,比值越大代谢越强,反之代谢越弱,一般二者比值越大,抗性越差,比值越小,抗性越强。

(22)许多种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无机盐离子必须保持一定的量,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拓展:ATP、核苷酸等物质的合成需要磷酸。

(23)组成细胞最基本元素是C,基本元素是 C、H、O、N,主要元素是 C、H、O、N、P、S,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微量元素有 Fe、Mn、Zn、Cu、B、Mo。

(24)活细胞中的这些化合物,含量和比例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但又保持相对稳定,以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高中细胞的组成知识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细胞学说的创始人是施莱登和施旺。

(2)细胞学说的要点是: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从老细胞中产生。

(3)细胞学说的创立对生物的进化的重要意义是:它揭示了任何动植物均是由细胞构成的,从而说明动植物之间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对揭示生物进化具有重要价值。

2.多种多样的细胞

(4)自然界的生命系统包括的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5)植物的生命系统层次中没有“系统”这个层次。

(6)原核细胞(如细菌、蓝藻等)与真核细胞(如酵母菌、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拓展:

①原核细胞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原核生物如细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由糖类与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②原核生物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真核生物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核基因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③自然条件下,原核生物的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只有基因突变;真核生物的可遗传变异的类型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④原核细胞如细菌主要以二分裂的方式进行分裂;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7)病毒不能独立生活,病毒的代谢和繁殖过程只能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

拓展:

①病毒在生物分类上是既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真核生物。

②组成每种病毒核酸的基本单位是四种脱氧核苷酸,或是四种核糖核苷酸。

③病毒的培养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因为病毒的繁殖必须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8)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做实验材料能分离得到纯净的细胞膜。把细胞放在清水里,水会进入细胞,把细胞涨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这样就可以得到纯净的细胞膜。

(9)细胞膜的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

拓展:

①行使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物质是载体。

②细胞膜与其他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大致相同,但是在不同的生物膜中,化学物质的含量有差别,例如,细胞膜上糖类的含量相对与细胞器膜要多。

(10)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11)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而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保护和润滑作用。

(12)植物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

拓展:

①细菌细胞壁的成分是糖类与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②常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除去植物细胞壁。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13)比较叶绿体、线粒体在成分、结构、功能、遗传物质等方面的区别。

(14)线粒体内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线粒体的内膜和基质中。

拓展:

①线粒体内的 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

②线粒体是细胞内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③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要有线粒体,例如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

(15)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的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的薄膜上。

拓展:

①叶绿体内的 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

②叶绿体是真核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的唯一场所。

③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例如蓝藻属于原核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叶绿体。

(16)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17)核糖体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拓展:

①核糖体的功能受到生长激素的调节。

②游离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主要是胞内蛋白,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主要是胞外蛋白(分泌蛋白)。

(18)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和“发送站”。动物细胞的高尔基体主要与分泌蛋白的加工、转运有关,植物细胞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合成有关。

(19)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20)液泡由液泡膜和膜内的细胞液构成,细胞液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

拓展:

①液泡内的色素有花青素,细胞液呈酸性则偏红,细胞液呈碱性则偏蓝,从而影响植物的花色。

②液泡内的色素与叶绿体色素成分和功能均不相同。

(21)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细胞器进行正确分类

①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结构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核膜。

②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

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和细胞膜。

③不具备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

④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此外还有叶绿体和高尔基体,可不作要求)

⑤与碱基互补配对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

⑥含有 DNA 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⑦含有 RNA 的细胞结构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

⑧与细胞的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

(22)分泌蛋白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初步的加工后,进入高尔基体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形成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分泌到细胞外。

拓展:

【内质网以囊泡的形式将蛋白质运送到高尔基体,囊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导致高尔基体膜面积增加;被进一步修饰加工的蛋白质,再以囊泡的形式从高尔基体运送到细胞膜,又导致高尔基体膜面积减少因此内质网的面积逐步减少,细胞膜的面积逐渐增加,高尔基体的面积不变】

(23)构成细胞内生物膜系统的膜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4)细胞核包括核膜、染色质、核仁、核孔。

(25)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细胞核内的核仁与某种 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26)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7)染色质、染色体的化学组成是 DNA 和蛋白质。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高中细胞的组成知识3细胞代谢

1.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1)一个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具有一层半透膜。

(2)植物细胞内原生质层可以看作是半透膜,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可以看作是半透膜,所以都可以发生渗透吸水。

(3)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除去细胞壁以后的结构。

(4)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例如氧和二氧化碳进出细胞膜;协助扩散,例如葡萄糖穿过红细胞的细胞膜;主动运输,例如 Na+、K+穿过细胞膜。

(5)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拓展: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