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加原理实验总结心得(合集5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4-01-16 12:42:0174

叠加原理实验总结心得 第1篇

今有一均匀带电球面,半径为R,总带电量为Q。欲求离球心r远处任一点的场强。从场源电荷的分布可知电场分布呈球形对称,场强方向与球面法线方向一致且在距离中心等远各处的场强大小相等。

今以球心O为中心,r为半径作一个球形高斯面S,欲求场强之点落在此高斯面上,代入式,得通过高斯面的电通量:

这表明,在均匀带电球面外部可视其为一个电荷集中于球心的点电荷,而在其内部则各处场强均为零。均匀带电球面的电场中各点的场强与该点距球心距离的关系如图。显然,对于球形对称分布的电场都有类似的分析。

今有一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其电荷面密度为σ,欲求其周围电场的场强。由于场源电荷在无限大平面上均匀分布,在其两侧附近的电场则应均匀对称地分布,即场强方向与带电平面垂直、距带电平面等远处的场强大小相等。

于是可作一个侧面与带电平面垂直,两底面S 1、S 2距离带电平面等远的正圆柱形高斯面,与带电平面相截之截面为S,如图。

对于高斯面的两底面均有θ=0,对于其侧面则有θ=π/2,通过两底面的电通量均为ES,通过其侧面的电通量则为零。所以,通过高斯面的电通量:

上式表明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附近是一个方向与该平面垂直的均匀电场。

对于两个均匀带等量异号电荷的无限大平行平面之间的电场,利用场强叠加原理,由上述结果便可得到E=σ/ε0或E=4πkσ。这仍然是一个方向与带电平面垂直的均匀电场。而在这两个平行带电面的外部E=0。表明这两个平行带电平面的电场完全集中在它们之间的空间内。这正是平行板电容器提供了均匀电场的缘故。

由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高斯定理的一个特殊用途在于计算具有某些特殊对称性的静电场的场强,这是很便捷的。

叠加原理实验总结心得 第2篇

材料力学 mechanics of materials

研究结构与机械零件中杆件与类似杆件的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应力分布与破坏的规律的学科。是力学的分支。

它为合理设计提供强度、刚度与稳定性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是工程实用的理论。

组成机械与结构的零、构件统称为构件。为保证正常或安全工作,在规定使用条件下,构件必须符合下述要求:

①不发生断裂或显著塑性变形,即具有足够的强度;②弹性变形不超出工程允许范围,即具有足够的刚度;③具有保持原有平衡形式的能力,即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对于这三方面的要求,有时统称为“强度要求”。为确保设计安全,通常要求多用材料和用优质材料;而为了使设计符合经济原则,又要求少用材料和用廉价材料。材料力学就在于合理解决这一矛盾,为实现既经济又安全的设计提供力学理论依据与计算方法。

发展简史

古代人从生产实践中积累了构件承力情况的经验认识,如从圆木截取矩形截面木梁,高度比3:2最为经济,大体上符合材料力学理论要求。

工业发展促进了材料力学理论的形成。伽利略为解决船舶和水闸所需梁的尺寸问题,通过一系列实验于1638年首次提出梁的强度计算公式(尽管不完全正确)。R.胡克于1678年发表了他根据弹簧实验观测得出的“力与变形成正比”的重要物理定理。

从18世纪开始,材料力学开始沿着科学理论的方向发展。随着近代高强度金属(如钢和铝合金)在工程中应用,构件的刚度与稳定性理论获得了发展动力。现代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使材料力学开始重视各向异性问题。

研究内容

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材料力学性能(又称机械性能)研究,材料的性能参数是材料力学与固体力学其他分支的计算中不可缺少的依据;另一部分是对杆件进行力学分析。

杆件按受力和变形的特征分为三类:

①拉杆和压杆。内力(合力)为轴力,变形为轴向伸长和缩短,压杆还可能丧失原有平衡形式,弯曲失稳。

②梁。承受横向载荷和轴线平面内的外力偶,内力为剪力和弯矩,变形为挠曲。

③轴。外力偶位于垂直于轴线平面,内力为扭矩,变形为扭转。同时存在上述两种或三种基本变形的称为组合变形,需要进行应力应变状态分析,根据强度理论判断强度。

按材料性质和变形情况,具体杆件问题也可分为三类:①线弹性、小变形问题。②几何非线性问题。③物理非线性问题。材料力学主要研究第一类问题。

针对杆件在复杂载荷或复杂环境影响下的破坏,如在交变载荷下的疲劳破坏,高温恒载条件下的蠕变破坏,受高速动载作用的冲击破坏,材料力学还对材料的疲劳性能、蠕变性能和冲击性能作初步研究。

研究方法

材料力学对构件作合理简化假设,再进行力学分析。

简化假设

将材料抽象为可变性固体,并引入三个基本假设:

①连续性假设。认为材料是密实的,整个体积内无间隙,这样可用连续函数进行力学描述。

②均匀性假设。认为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其在构件内位置无关。

③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在各个方向力学性能相同。

通常还引入小变形条件和线弹性条件两个变星条件:认为变形很小,材料服从胡克定律,叠加原理成立;对于杆件的变形,材料力学还引入平截面假设,即认为变形前后杆状构件的横截面始终保持平面,并与轴线垂直。

平截面假设对于理想的拉压杆、纯弯梁和受扭圆轴是严格成立的,对横向弯曲通常有足够工程精度,对非圆截面杆扭转失效。

力学分析

在上述简化假设下,由截面法取出构件适当部分为研究对象。根据几何关系、物理关系和平衡关系确定构件的应力、应变和位移。

与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相比,材料力学方法显得粗糙,但由于方法比较简单,能够提供足够精确的估算值作为工程结构初步设计参考,所以常为工程技术人员采用。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第3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叠加原理实验总结心得 第3篇

实验二叠加定理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1. 验证叠加定理。

2. 加深对电路的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理解。

3. 学习通用电工学实验台的使用方法。

4. 学习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元件

1.通用电学实验台1台

2.数字万用表UT61A1块

3.电阻100Ω1支

220Ω1支

330Ω1支

三、实验电路

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几个独立电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具体方法是:一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其他的电源必须置为零(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在求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时,当电源单独作用时电流或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共同作用时的参考方向一致时,符号取正,否则取负。

叠加原理反映了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叠加性只适用于求解线性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对于非线性电路,叠加性不再适用。

在本实验中,用直流稳压电源来近似模拟理想电压源,由其产生的误差可忽略不计,这是因为直流稳压电源的等效内阻很小。

+U-+U2-

图1—1验证叠加定理电路

四、实验方法

1.首先粗调好直流稳压电源,使其两路输出U1、U2均在10V以下,最大不得超过14V。

2.按照实验电路图1—1接线,经过老师检查无误后,方可开始实验。

3.测量U1、U2两个电源共同作用下的电路响应:

 将电路中ef、gh、jk三处分别用短接线短接;

 用万用表测量电源U1、U2的准确电压值;

 用万用表测量k、m两点之间的电压值,即R3支路的电压响应Ukm;

 断开ef间的短接线,在ef之间接入直流电流表测量R1支路的电流响应I1;  同样方法,再次测量R2、R3支路的电流响应I2和I3;

 将实验数据记录入表1—1中。

4.测量电源U1单独作用下的电路响应:

 将电路中ef、gh、jk三处分别用短接线短接;

 断开电源U2,将c、d两点用短接线短接;

 用万用表测量k、m两点之间的电压值,即R3支路的电压响应Ukm;

 断开ef间的短接线,在ef之间接入直流电流表测量R1支路的电流响应I1;  同样方法,再次测量R2、R3支路的电流响应I2和I3;

 将实验数据记录入表1—1中。

5.测量电源U2单独作用下的电路响应:断开电源U1,接入U2,重复上一步骤测量。

五、注意事项

1.每次使用万用表之前要检验其档位是否正确,切不可用电流档测量电压,也不可带电测量电阻。

2.要注意U1、U2单独作用时,电路中电流I1、I2的实际流向。

3.某电源单独作用时,注意“不作用”电源的处理方法。

六、实验数据及分析

表1—

1七、回答问题

1.验证叠加原理时,如果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实验如何进行?

2.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来验证线性电路的叠加性,总结实验结论。

3.在验证叠加原理实验数据中,各电阻器件所消耗的功率能否用叠加原理计算得出?试用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并作说明。

叠加原理实验总结心得 第4篇

化工原理实验心得体会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化工原理》这门课,在学习了部分理论知识后,我们进入了实验室,开始学习《化工原理实验》并分组进行了实验。和前几个学期类似,大家先要进行实验的预习,在老师讲解后进行实验。通过动手实验,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化工原理课上老师讲解的知识,增强了动手能力,对理论知识有了形象化的认识。

本学期我们共学习了九个实验(其中实验八为演示实验),分别是实验

一、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实验,二、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实验,三、传热实验,四、精馏实验实验,五、沸腾干燥实验实验,六、恒压过滤实验,七、吸收实验,八、气体膜分离实验实验,九、反渗透实验。通过对实验的学习并亲手操作,我掌握了许多知识。

这几个实验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沸腾干燥实验,实验以热空气为加热介质,含水硅胶为干燥物,需测出单位时间内湿物料的变化并绘出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这个实验和恒压过滤实验一起分组进行。老师讲解完实验原理并强调了注意事项后,我们开始实验。我们小组先进行了沸腾干燥实验,我负责取样和记录的工作。每个三分钟记录床层温度一次,取样一次,并由同组同学进行含水量的测定。实验过程中,我们互相配合,进行的很顺利。但是记录了几组数据后,我在一次取样时,不小心把刚刚取出的样品撒在了桌子上,使得这个时间的样品没能采出,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我们按照助教师兄的指导,在下一个三分钟再次进行取样,分析,记录结果。之前在预习以及老师讲解的过程中关注了样品管不能完全拉出这件事,否则物料颗粒会喷出流化室,但是取样时却没有取好,这是一个教训,实验中细心认真完成每一步,我们的动手能力才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

化工原理实验的任务主要是了解一些典型化工设备的原理和操作,熟悉化工中的实验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掌握化工数据的基本测试技术。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及严谨的科学作风。

通过实验一方面我们掌握了科学实验的全过程(实际操作;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另一方面丰富了我们的感性认识,活跃了科学思维,培养了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与分析能力;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实验在科学理论进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大家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锻炼了我们集体协作、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坚韧不拔的工作作风;在实验及其数据处理的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实验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使得我们在化工原理课程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实际的验证。

就像大家常说的一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验形象的认识课程所学,我也将把在实验中积累的经验应用到以后的学习中。最后,要感谢老师以及师兄师姐对我们的指导与帮助,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丰富知识,不断提高!

叠加原理实验总结心得 第5篇

化工原理实验心得体会

生命科学学院

12生物工程

20121878

王志云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化工原理》这门课,在学习了部分理论知识后,我们进入了实验室,开始学习《化工原理实验》并分组进行了实验。和前几个学期类似,大家先要进行实验的预习,在了解和熟悉实验的要求和操作的基础上,然后在老师提问检查每一组各位组员对实验过程的预习程度后,对各位组员的预习情况进行点评,并指出其中的不足和缺漏。然后在指导老师的悉心讲解后,对实验有一个新的、更全面的认识后进行实验。通过动手实验,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化工原理课上老师讲解的知识,增强了动手能力,对理论知识有了形象化的认识。

本学期我们共学习了五个实验,分别是: 实验

一、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实验,实验

二、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实验

三、空气—蒸汽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 实验

四、恒压过滤常数的测定 实验

五、填料塔的精馏实验

通过对实验的学习并亲手操作,我掌握了许多知识。

这几个实验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恒压过滤常数的测定,实验以生活中常见的碳酸钙的水浆液位测定原料。这个实验和空气—蒸汽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实验一起分组进行。老师讲解完实验原理并强调了注意事项后,我们开始实验。我们小组先进行了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首先我们对两个小组的成员进行了各项职责的分配分别是:两位同学负责碳酸钙水浆液的搅拌和回收,由一位同学负责数据的采集和记录的工作。每个三分钟记录床层温度一次,取样一次,并由同组同学进行含水量的测定,由两位同学负责装好板框,最后分别由其他两位同学负责压力阀的控制和滤液进口阀、滤液出口阀的控制。这样一来整个实验的分工工作就已经完成了。实验过程中,我们互相配合,进行的很顺利。但是在第一次实验时由于我们的粗心大意,我们将四块滤板中的一块方向装反了,使得我们第一次采集的数据无效了,因此指导老师还对我们实验时的粗心大意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这些批评教育使我们牢记在这是一个教训,实验中细心认真完成每一步,我们的动手能力才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

在这一个学期短暂的实验学习过程中,使我们重新认识了在大学学习生活中,在实验过程中一个实验者的认真预习和摈弃粗心大意,认真、谨慎的进行好每一步的操作、合理的分工协同工作对于一个实验的成败与否是至关重要的。或许在将来生活工作中也一样,俗话说得好,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一个做事粗心大意,做事前从不做准备的人不管他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无法取得好的成绩,因为在他的心理或许压根就没有重视过自己所从事的事情或者是行业。俗话说“机遇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化工原理实验的任务主要是了解一些典型化工设备的原理和操作,熟悉化工中的实验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掌握化工数据的基本测试技术。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及严谨的科学作风。

通过实验一方面我们掌握了科学实验的全过程(实际操作;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另一方面丰富了我们的感性认识,活跃了科学思维,培养了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与分析能力;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实验在科学理论进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大家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锻炼了我们集体协作、合理分工、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坚韧不拔的工作作风;在实验及其数据处理的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实验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使得我们在化工原理课程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实际的验证。

就像大家常说的一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验形象的认识课程所学,我也将把在实验中积累的经验应用到以后的学习中。与此同时,在这一学期的实验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到了许多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知识,还学习到了很多的人生哲理,这些收货对我们可以说是大有裨益。最后,要感谢老师以及师兄师姐对我们的指导与帮助,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丰富知识,不断提高!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