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总结(热门39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4-01-07 15:23:0223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1篇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完美的结局则蕴含了成功的精髓,课堂小结作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不仅总结和归纳所学知识,而且启迪新知识,具有承前启后,画龙点睛的作用,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本文总结了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小结的常用方法,以期为提高数学教学水平的目的 。

二、课堂小结概述

课堂小结其本质是对一节课或一章课的概括性的说明,时间控制5-10 min,既要全面概述本节课内容,又要言简意赅,同时要遵循以下原则:(1)明确目的;(2)言语精炼;(3)启迪性;(4)思想性。

三、开展课堂小结的必要性

1.完善课堂信息

随着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知识点增加,知识的难点增多,在正常教学结束后,学生接受的信息多而杂,很难做到层次分明、结构条理。在每节课结束的时候,采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文字或图表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是对课堂信息的完善,不仅协助学生理清知识的结构层次,而且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

2.教学效果反馈

通过课堂小结教师不仅可以了解课堂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数学教学的课堂小结是教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可以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以便日后的改进;也可以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点和难点,以便再次的讲解和示范,加深印象的同时,提高教学效果。

3.承前启后

初中数学知识前后联系紧密,具有系统性、连贯性,新知识作为旧知识的延续和扩展,新知识的学习需要旧知识作支撑,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学生往往忽略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师通过课堂小结,在巩固、归纳旧知识的同时,启迪新知识。

四、课堂小结的方法

1.归纳总结法。归纳总结法作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一般是在课堂结束的五到十分钟内,教师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教学思想进行总的概括,以图表、阐释、视图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问题,教师再次的授业解惑。归纳总结法,为学生展示了整节课的内容,在突出教学中心的同时,也突出了重点。例如,在证明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列举三角形全等的所有证明条件,学生通过选择的方式回答哪些条件可以证明三角形全等,哪些条件不可以;也可以延伸扩展到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全等条件。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系统、全面的学习,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2.延伸拓展法。延伸拓展法具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思维力的作用,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师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通过问答的形式,教师启迪性提问,学生试探性回答的方式,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可以扩展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视野。一节完整的课堂,应该以引导性问题开启,以启迪性问题结束,使学生在追逐中进步。例如,在学习有理数时,教师通过提问:大家这节课收获了什么,什么样的数属于有理数。有同学可能回答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再进行深层次的提问:小数是否属于有理数。不断的通过提问,学生温习知识的同时,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比较异同法。初中数学中有许多相似的概念,相近的结构,通过比较异同的方法,不仅帮助学生温习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建立异同观念,寻找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别和联系。把新知识和旧知识中的相似概念、原理、结构等放在一起,对比不同概念、结构、原理等之间的差异,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发现不同概念、原理、结构之间的异同,避免混淆,而且可以发现彼此之间的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记忆。例如, 在学习《认识圆》时,学生容易混淆圆周角和圆心角的概念,教师可以分别列出圆心角和圆周角的概念,进行两者之间的比较,然后利用图示分别在圆中找出圆心角和圆周角,这样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异同就清晰可见,以便于日后的灵活应用。

4.实践法。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小结中,可以预留一定的时间,作为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学生在实践中,对知识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而且可以增加学生学生的乐趣。例如在学习立方体时,可以通过指认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来总结不同立方体的结构特点。在学习对称图形时,可以指认生活中的实物,来总结对称图形的特点。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加深知识,体验快乐,提高教学效果。

5.学生自立法。由学生自己完成课堂小结,教师在上课前,指出由哪位同学完成课堂小结,或者以自荐的形式完成课题小结,这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小结,学生还可以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2篇

我很感谢校领导能够为我们青年教师提供这次培训的机会。虽然我已有四年的.教学经历,但我在教学常规和教学方法技巧等问题上,还是有很多欠缺之处,所以我迫切需要学习和提高。庆幸的是,领导们对我们新来的老师非常关心,从实际出发,从细微处出发,针对具体问题,精心安排了这次培训,其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新教师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能逐步地提高自己。我也抓住了这一良好的学习机会,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郭校长等多位领导精心准备了这次培训的内容,新教师培训心得从各方面对我们进行了指导,尤其在职业道德素养方面。郭校长提出:新教师要尽快做到“入格”,适应学校的工作环境,端正态度,以积极的精神面貌工作和学习。这点我感受颇深:到现在为止我在谈固小学这个大集体里工作学习快一年了,刚踏入这个集体,我作为一名新教师对新的生活、新的环境、新的责任、新的角色多少有些生疏,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和他人的接触,这种心理很快离我而去,我感受到了一种非常积极向上的力量。每位领导、每位老师都是那么的爱岗敬业,爱校爱教爱生,都对自己的工作尽心尽责,他们的这种责任心给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我就暗下决心一定尽快转变自己的角色,适应新的环境,融入到这个大集体中,踏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工作,为我们的大集体增光,也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添彩。

这次培训像一阵及时雨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新调入上岗教师培训心得和动力,而且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其一是鼓励我要赶快适应新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等;其二是鼓励我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改变以往的那种生活态度;其三是鼓励我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其四是鼓励我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争做教学的佼佼者,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面对新的开始,我想我会努力找到理想与现实的切合点,让自己充满师爱,不断自我充实、自我完善,使自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在谈固小学这片沃土上不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3篇

20xx年5月18、19两天,我有幸参加了长安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心理健康培训。通过培训,让我对心理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本次培训我很认真的听了每位教师的讲座,教师之间交流,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在这次培训活动中以及对于未来的一些体会。

一、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心理健康观念发生变化: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我们的观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特别是现在社会高速发展,由于学习、升学、家庭、以及生理等各方面的原因,学生个体存在着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健康培训使得教师提高了认识,意识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重要性,意识到育人的重要性,意识到教师有健康的心理,对学生以及自身的重要性。当我们心理健康时,做事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校,师生心情舒畅,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三、心理健康知识得到丰富。

通过两天的培训,我们了解了自身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存在的原因,一起探讨了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因为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要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就要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掌握如何使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没有优秀的教师,就没有优秀的学生,没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教师,就不能培养出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所以培训中,教师们一起分析了中小学教师常见到心理问题及其调试方法。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造就身心健康的学生;反过来说,教师人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康,将对学生的人格成长、个性形成和心理健康状况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懂得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非常必要。

四、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新的方法。

(一)、结合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二)、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如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等,同时也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样就能够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_润物细无声_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三)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4篇

这次我参加了心理健康的讲座,通过一天的学习。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使我对心理健康和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尤其是对学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和理解,受益匪浅,感想颇多。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在现今的学校里,如何看待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呢?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

在培训过程中聆听了毕希名专家的精彩讲座,他用一个个鲜明的事例阐述了心理健康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并且通过理论学习、小组讨论、自我剖析等让我们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通过培训我还意识到要实现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的目标,教师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尤其是班主任。所以在这几天的培训学习中,我都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做好笔记,学好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学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次培训让我获益匪浅,下面我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在这次培训中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的真正内涵,明白了作为一名教育者在学生的人生成长中、心理健康发展中应该担负的职责,因此我尽力把自己所学用于指导平时的工作实践,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的、看待学生的成长中的言行,并利用掌握的知识、技能与家长交流、探讨,优化对学生的教育、引导,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能得以健康、平稳地发展。把“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最为基本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教学工作中。作为教师我们还要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首先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其能够客观的评价自我,积极悦纳自我,从而提高其承受挫折的能力。其次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训练,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其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第三帮助学生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使他们能合理恰当的宣泄。最后,教师要积极组织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教师应当时刻帮助学生和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不能仅仅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发现自我,增强自信心,挖掘内在动力,这样才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师也不例外。人类已步入21世纪,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要考核专业技能,也越来越需要心理素质好的人才。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是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的环境的能力。一个教师的一生要教育影响千千万万的学生,如果教师缺乏爱心,人格不健全,对学生身上表现出的问题缺少发现,缺少细心,甚至挖苦、讽刺、打骂学生,对学生不一视同仁,对考分高或家庭情况好的学生另相看,对学习成绩差或家庭贫困的学生当成另类看待,这也严重影响了少年儿童正常心态的形成。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此次心理健康培训的时间虽然仅有一天,但在我的心理却激起了层层涟漪。我相信这次培训给与我的东西决不止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它会有一种延续性,影响我的生活,影响我的工作,影响我的人生它会让我更为自信更为坦然地接受一次次的挑战!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5篇

这这段时间,我通过在网上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远程培训网的相关教学课程的学习,使我对心理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觉得这个学习过程和学习时间都是值得的,因为我学到了以前不能学习也没有学到的知识,并以后学习的过程中还要进一步理解和了解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从中发现及其本质和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一门严肃的科学,它有明确的科学知识体系,有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方式,习惯,性格,研究心理变化与行为的关系,并通过研究的结果对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心理学是人类在研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关系中发现和总结出来的一种学问,所有的心理学,实际上都是处理人的关系:人的自身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都离不开心理学。

考察要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遵循注重实绩、突出能力、综合择优的导向,确保考察结果全面、真实、准确。根据拟聘用岗位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全面了解被考察对象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能力素质、学习和工作表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以及是否需要回避等方面的情况,并对考察对象是否符合规定的报考资格条件,提供的报考信息和相关材料是否真实、准确等进行复审。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做一个健康快乐的大学生又是何等的重要?相信很多人都想过这个问题,而这次关于心理健康的一个演讲,就告诉了我们大家如何应对大学中的迷茫、失落和学习上所遇到的问题,更让我们明白了如何确定自己的人生规划,做一名健康快乐的大学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心理健康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与意义将会愈来愈重要。心理对生理是有巨大反作用的,心理的健康直接影响于生理健康。在当今信息化,高科技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中,现代生活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竟争加剧,思想观念的更新,社会生活的变化,人们产生更多的心理压力,心理的不适应与心理的失衡,心理挫折感也渐繁多,“心理健康”与“精神健康”已成为新世纪人类自身发展的主题。而通过心理咨询等活动,可使人们内心的情绪得到渲泄、解除,且对一些事,观念上进行认知的纠正,从而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自已的适应能力。为以后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文化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意识都发生着剧烈变化。当代小学生的心理负荷能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有资料表明,在我国约有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

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知识渗透到教学中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合格的心理教师是经过专业培训的,除了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外,更多的是实践上的操作方式与方法。我校有两名取得资格证书的心理辅导员,她们认真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并在学校中积极做好各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注重辅导的方式与方法,讲究心理辅导的实效,努力把专业做“精”。

心理健康教育展板的展示、心理剧场的开展,使我院师生在课余休闲的同时学到了心理学知识,懂得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以古典的方式学习,探索教育教法可以看成享受艺术人生。心与书交流。是一种滋润。也是内省与自察。伴随着感悟和体会。淡淡的喜爱在心中升起,浮荡的灵魂也渐归平静,让自己始终保持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不失信心地切与生活现实,装点生活。

通过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学生不仅对情绪有了新的认识,也学会如何调控自身情绪,做情绪的主人,本此讲座加强了院系学术交流的氛围,也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在此期间,我自学了网络课程,聆听了专家的视频讲座,对心理健康有了了解,学习了专家的专题讲座,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这次培训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任务明确,安排得当,收获很大,在思想认识上都有了新的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都很有帮助。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说的一点不错,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学习只能说明我们学习的经历,可是,真理的验证还需教学实践的检验和丰富。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6篇

大学生通过全程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与心理健康教师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使大学生有效地获得心理健康教师的帮助,那么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之后是否会总结?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符合人的此能力成长规律的方式,开掘人内在的心理潜能的教育。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既要注重他们的个性,将其生命价值内化,增强他们对生命和健康价值的认知,增强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培育他们适应复杂社会环境并增强自身幸福感的能力和品格。

在高校中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把握好系统性原则和学生主体原则;需要着力于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

二、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心理卫生学有两大基本任务:

1、客服消极心理状态,促进心理健康;

2、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因此,我们应该具备三大积极心理的品质:

1、能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有利于心理保健;

2、能促进工作和学习绩效的提高;

3、利于提高主观幸福感水平。并且将这些心里品质传递给我们的学生。

积极心理品质包括:智慧――认知的力量;勇气――情感的力量;仁爱――人际的力量;公正――公民的力量;节制――避免极端的力量和超越――精神信念的力量。了解积极心理学促使我们在反思自身具有哪些积极心理品质的同时,也进一步思考如何发掘学生的积极心理,帮助他们保持心理健康。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7篇

健康的心理是人类生存必备的条件和基础。时代在发展,人们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却越来越多。特别是在中学阶段,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学校里一名心理教师,常常面对各种各样学生的心理困惑,也就常常感到自己知识与能力的欠缺。

一个学期的教师心理健康培训,感觉收获颇丰,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老师们共同的交流研讨,吸取了很多实际经验,这是单纯理论所无法达到的。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教师首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他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很神圣的。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为此,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要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要学习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要善于调控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要善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要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们常常能在报纸或新闻中看到学生自杀的事例,有学习方面,也有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因素。这表明,当代青少年学生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有待提高。在这些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心理教师应力求“对症下药”,给予学生鼓励,帮他们重拾信心。要对学生不良心理的成因多加了解,是学校因素,还是家庭或社会因素。当我们感觉无力摆脱社会风气的困扰,就要会同学生家长采取较为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例如,可以尽量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而且要将其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总之,我们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良好的品格修养、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教育才能都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才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这是我们很好的一次学习机会。通过学习,无论在理论知识,还是方法技巧上我都对心理教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提升自身人格魅力,为了孩子们能够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会继续学习,继续关注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并将所学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实际中。

我希望自己成为虽不耀眼,但足以照彻孩子心灵的一束光!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8篇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学习与教学的因素

1、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

2、教学内容是学习与教学过程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

3、教学媒体既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也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和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4、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5、教师是学习的主导。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一)初创时期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二)发展时期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三)成熟时期

(四)深化拓展时期

第二章 学生心理发展

第一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 皮亚杰的基本发展观

1、同化 是指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的过程,不改变原有图式。例如,学会抓握的婴儿,看见床上的玩具会反复用抓我的动作去获得玩具,当他独自一人玩具较远,手又够不着时,他仍用抓握的动作,试图得到玩具,这一动作过程就是同化。

2、顺应 是指同化性的图示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改变原有图式。例如,上面提到的那个婴儿,为了得到远处的玩具反复抓握,偶然抓到床单一拉,玩具从远处来到了近处,以后他就会用这一动作来得到玩具,这一动作过程就是顺应。

二 认知发展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1、动作和感觉

2、客体永久性(9—12个月)

3、延迟模仿的出现(18个月左右)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1、早期的信号功能(手势、语言、表象)

2、泛灵性(万物有灵论)

3、自我中心(重复、独白、集体独白):三山实验

4、不可逆性

5、儿童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量水实验

6、集中化:只有一个标准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具有简单的抽象逻辑思维,但需要具体事物支撑。到这

1、去自我中心性(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2、可逆性(思维发展的所有特征中最重要的特征)

3、去集中化(思维成熟最大特征)

4、守恒(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最突出的成就)

5、分类

6、序列

(四)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

1、命题推理 到这

2、假设演绎推理

3、类比推理

4、可逆与补偿

5、思维的灵活性

少第二节 维果茨机的内化论和最近发展区

第三节 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老师没画)

1、信任对怀疑(0~岁)

2、自主对羞怯(岁)

3、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

4、勤奋感对自卑感(6,7~12岁)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6、友爱亲密对孤独(18~30岁)

7、繁殖对停滞(30~60岁)

8、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60岁以后)

第三章 学生个体差异

第一节 个体的智力差异(老师没画)

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

1、流体智力 指先天禀赋的,基本与文化无关的、非言语的心智能力,如空间关系认知、反应速度、记忆力以及计算能力等。流体智力在青少年之前一直在增长,在30岁左右达到顶峰。

2、晶体智力 指后天形成的,应用从社会文化中习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能力。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都在增长

多元智能理论:

1、语言智能 3.空间智能 5.音乐智能 7.内省智能

2、逻辑数学智能 4.肢体动觉智能 6.人际智能 8.自然观察智能

第二节 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

常见的学习风格差异

(一)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指个体感知、记忆、思维、问题解决、策略以及信息加工的经典方式。

1、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

威特金把受环境因素影响大称为场依存型,把不受或少受环境因素影响称为场独立型。

2、反思型和冲动型(老师没画)

冲动型思维的学生倾向于根据几个线索做出很大的直觉的跃进,往往以很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反思型思维的学生则在做出回答之前倾向于深思熟虑,然后给予较有把握的答案。

第三节(老师没画)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个特定的群体或事物产生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第四章 学习心理导论(老师没画)

第一节 学习及其分类

1、认知策略指个体调控自己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内部心里过程的技能

2、学习的意识水平分类: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

3、学习内容分类:(1)知识的学习(2)技能学习(3)道德品质或行为习惯的学习

第五章 行为学习理论

第一节 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老师没画)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性作用理论

1、消退 条件作用形成后,由于没有无条件刺激的结合,机体对条件刺激的反应逐渐消失。

2、泛化 条件作用形成后,机体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做出条件反应。

3、分化 只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而对其他相似的刺激不做出条件反应。

第二节 联结主义理论

桑代克的学习律(老师没画)

1、准备律:个体在学习开始时存在预备定势。(预习)

2、练习律:重复一个学会了的反应,将增强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也就是S—R联结。(做题)

3、效果律:在一定情境下产生满意效果的行为倾向于在这一情境中重复出现。(反馈)

第三节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老师画)

(少参与性学习 是通过实际行动并体验行动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替代性学习 是通过观察别人而进行的学习

观察学习的过程 1.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 3.复制过程 4.动机过程P100)

强化理论(老师没画)

在斯金纳的理论体系中,强化是主要的变量。

扇贝效应(老师没画)

第六章 认知学习理论

第一节 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老师没画)

格式塔学派也以动物实验来说明他们对学习中产生变化的实质及其原因的理解。

苛勒:顿悟说

第二节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认知表征理论

布鲁纳把智慧生长和认知生长作为同义语,认为人类的智慧生长经历了3种表征系统阶段。

(一)动作表征

相当于皮亚杰的感觉运动阶段,儿童通过作用于事物来学习和再现它们,以后能通过合适的动作反应再现过去的事物。

(二)映象表征

相当于皮亚杰前运算阶段的早期,儿童开始形成图像或表象,去表现在他们的世界中所发生的事件,他们能记住过去发生了的事件,并能将它们想象出来。

(三)符号表象

相当于皮亚杰前运算阶段后期及以后的阶段,这时儿童能通过符号再现他们的世界,最重要的符号是语言。

(少 发现学习:布鲁纳极力倡导发现学习。所谓发现学习是指学习者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P113)

第三节 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奥苏伯尔提出有意义学习

(一)实质

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任意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二)条件(老师没画)

1、外部条件(客观)

有意义学习的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2、内部条件(主观)

① 学习者必须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也就是积极主动地把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

② 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③ 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他认知结构中有关的原有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原有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

第七章 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一节 建构主义基本观点(老师没画)

当代建构主义基本理论观点

(一)知识观

1、解释假设(动态性)

2、情境性

3、经验背景建构(主观性)

在知识观上,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二)学习观(老师没画)

1、主动建构性

面对新信息,学习者需要主动激活头脑中先前知识经验,通过高层次思维活动,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转换,对新旧知识进行概括,解释有关现象,形成新的假设和推理,并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反思和检验。

2、社会互动性

学习是通过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内化相关知识,掌握有关工具的过程,该过程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完成。

3、情境性

建构主义者提出,知识存在于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中,只有通过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活动才能被人理解。

(三)教学观

从原有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

(四)学生观

丰富性,差异性

综上所述,当今的建构主义者对学习和教学做了新的解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学生的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学生是自己的知识的建构者,教学需要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活动。

第二节 个人建构主义理论

结构良好领域知识是指有关某一主题的事实、概念、规则和原理。

结构不良知识领域是将结构良好领域知识应用于具体问题情境时产生的知识,即关于知识被应用的知识。

第四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老师没画)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以人为本,研究整体人的本性、经验、价值、潜能、创造力、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的心理学

罗杰斯的学习理论(老师没画)

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与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使个人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是学习者自主、自觉的。

第八章 学习动机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学习行为,使之导向一定学业目标,并维持这一行为的动力倾向。

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强度和学习效率不完全成正比。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老师没画)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少P167 图)

一自我效能感 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二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假定,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

韦纳关于归因理论的基本结论:(人在解释成败的主要原因有 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并从控制点、稳定性和可控性3个维度分析了原因)

1、归因于努力相比于归因于能力,无论成功失败,都会引发更强烈的情绪体验。

2、在付出同样努力时,能力低的应得到更多奖励。

3、能力低而努力的人收到最高评价,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受到最低评价。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和课本不一样)课本下列

学习动机如何培养和激发

一、教学吸引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需要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1、利用灵活的学习方式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2、加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积极性

二、兴趣激发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心理成分

1、利用教师的期望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已有的动机和兴趣形成新的学习兴趣

3、加强课外活动指导,发展学习兴趣

三、建立合理的动机信念

1、建立正确的归因模式

2、树立较高的成就动机水平

3、设置合理的目标定向

四、反馈与评定

五、奖励与惩罚

六、合作与竞争

一、培养

1、了解和满足学生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途径:直接转化途径、间接转化途径。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论。

二、激发

1、创设问题情景,实施启发式教学。

① 熟悉教材(重要前提)

② 了解学生(核心)

③ 贯彻始终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5、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① 教师要教育学生认识竞争的利弊,交给学生公平竞争的手段。

② 按学生能力等级进行竞争。

③ 进行多指标竞争,让每个人都获得成就感。

④ 鼓励学生个人的自我竞争和团体竞争。

第九章 知识的学习

第一节 知识的分类(老师没画)

知识是人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能动反映,是通过人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形成的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

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如怎样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某类问题等。

知识的表征指知识在头脑中的表示形式和组织结构。

产生式是指条件动作的配对是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

第二节 知识的理解(老师没画)

知识理解的影响因素*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第四节 学习迁移

如何促进学生的迁移

(一、)整理学科内容

(二、)加强知识联系

(三、)强调概括总结

(四、)重视学习策略

(五、)培养迁移意识

学习迁移是“在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简单地说,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于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老师没画)

顺向迁移(举一反三)逆向迁移

第十章 技能的学习

第一节 技能的概述(少 技能是通过练习形成的合乎规则或程序的身体或认知活动方式)

动作技能 又称为运动技能和操作技能,是指由一系列的外部动作以合理的程序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如书写、体操、骑自行车等技能。

心智技能 又称为智慧技能或智力技能,是指一种借助于内部语言在人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如默读、心算、写作、观察和分析等技能。

第二节 动作技能对个人具有重要作用(少 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认知阶段、联系阶段、自动化阶段 P249)

在学生动作技能的形成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往往会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称为高原现象

第三节 心智技能(少教师如何培养动作技能P254)

心智技能具有观念性、内隐性和简缩性等特点

第十一章 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

(少第一节 结构良好问题是指那些具有明确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解决方法的问题 结构不良好问题是指那些没有明确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解决方法的问题 P266)

第二节 问题解决的过程

一、传统观点(老师没画)

桑代克的试误说 苛勒的顿悟说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训练(老师没画)

专家和新手

(1)专家不注意中间过程,可以很快的解决问题,新手则需要很多中间过程,并且要有意识的加以注意。

(2)新手先明确目的,从头到尾的解决问题,专家或者立即推理,或者搜集信息,从头到尾的解决问题,即一种再认的过程。

(3)专家更多的利用直觉,即根据生活经验的表征来解决问题,新手则更多的依赖正确的方程式来解决问题。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老师没画)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在个人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

如何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式

1、脑激励法

2、分合法(戈登

3、联想技术

第十二章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

第二节 认识策略(老师没画)

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能使信息有效的从记忆中提取出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三种

第三节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

元认知策略是对信息加工流程进行控制的策略。

学业求助策略指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向他人请求帮助的行为。(老师没画)

第四节 学习策略的促进

学习策略促进的方法(老师没画)

直接教学 交互式教学

第十三章 品德的形成品德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方式 3种基本心理成分

第二节 道德发展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1、前道德阶段——无律阶段(5岁)

2、他律道德阶段(5~8岁)

3、自律道德阶段(9~11岁)

道德两难故事法是皮亚杰对偶故事的发展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老师好像没画)

1、前习俗水平

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

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

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

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第十四章 教学设计

第三节 设置教学环境

教学组织(老师没画)

1、全班教学 2、小组教学 3、合作学习

第十五章 课堂管理

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老师没画)

第十六章 学习评定

学习评定的方法:1.诊断性评价(分班测试)(老师没画)

2、形成性评价(期中测试)3.总结性评价(期末测试)

第三节 教师自编测验(老师没画)

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编制的测验

教师的期待也称罗森塔尔效应或者皮革马利翁效应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9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国家骨干校;课程建设项目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精神,全面提升学院内涵建设质量,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实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推动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于2011年3月启动了国家骨干校项目建设工作。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坚持导向性、协调性、效益性、创新性的原则,推进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建成一大批体现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优质核心课程。

一、课程建设项目总体情况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核心技术课程《汽车电控系统综合检测》是本次课程建设项目之一,在北京市示范校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本次课程建设任务针对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培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建设、学生企业实习以及学术论文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1.课程改革情况。学院启动骨干校课程建设任务以来,该项目制订了细致周密的课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实施计划进度表与课程建设经费预算等。结合课程建设任务要达到的预期目标,依据实施计划进度表,项目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基本吻合。采取每个学期、每个月按时制订并完成计划,及时总结的方法控制与推进整个项目进度的完成。(1)课程项目研讨会议。课题小组定期召开国家骨干校课程建设项目研讨会,主要针对该课程教学项目专家给出很多具体的修改意见和课程建设思路,同时与企业专家进行课程项目具体设计的研讨,修订职业能力目标和课程标准。邀请企业一线专家指导课程建设,完善教学资料的修订工作。同时,召开该课程的专家研讨会,通过聘请企业、行业专家为课程的改革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2)修订教学资料。在原有示范校建设基础上,通过企业调研和召开企业专家研讨会,将现有课程项目进行了调整和改革,多次修订了课程标准、课程总体设计方案、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设计方案、项目指导书、任务书等,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充实、丰富,更贴近实际工作岗位。(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截止到2012年6月,该课程的改革试点工作已经完成了6次共计5年的TC课教学任务,通过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师生共同完成教学项目,学生分小组实施项目,授课效果显著。教学效果良好,学期末课程验收均为优秀。(4)搭建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及完善精品课程网站的更新。利用学院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搭建该课程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在原有精品课程网站的基础上完成了更新,方便老师和学生们查看课程教学资源。

2.师资队伍培训。骨干校建设期间,课程建设小组成员及相关任课教师参加了多次交流培训,积极参加“工学结合、教材研讨”会议、汽车检测与维修课程设计与实践培训、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职业院校青年骨干教师培训以及全国高职业课程改革实务操作技术高级研修活动。通过外出参加交流培训,教师与同行相互学习与吸取课程教改经验、教学体会,在不同程度上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培训后及时总结,积极与校内教师交流体会,分享学习经验,收获颇丰。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建设情况。(1)编写校企合作教材。职业教育面向企业,为企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教材建设尤为重要,在原有校本讲义的基础上,通过与北京庆洋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企业专家李天亮合作将实用技术引入教材,把实际的工作任务落实到教学任务中,与企业技术专家合作完成教材编写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与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分社签订教材出版合同,完成校企合作教材编写工作。(2)校企合作开发教具。在教师独立提出教具开发思路的基础上,通过对多个汽车教具设备公司的考察,综合考虑各厂家的特点和具体情况,结合教具设计、开发和制作以及报价等多方因素。最终与北京意中意有限公司初步达成合作协议,通过与研发技术人员的沟通与交流,由双方共同开发完成“汽车电器系统布线实训台”。签订合同并完成教具制作,最终用于教学项目的实施。

4.学生企业实习。自2011年6月起至2012年6月,我系学生共计6个班达300人次参观大兴日产三合4S店、卫宇行雪弗兰汽车4S店、顺义北京现代二工厂、汽车博物馆、北京亚之杰合众汽车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等汽车4S店与相关汽车企业。学生们通过到企业参观实习,拓宽了视野和知识面,近距离地与企业接触,切身体会到实际工作岗位的一些具体工作,为今后提高职业技能做铺垫。

5.学术论文。课题建设小组完成3篇学术论文的撰写与发表。《例谈汽车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化教学模式》《浅谈汽车CAN总线项目教学法》以及《高职汽车专业学生学习特点调查与教学方法探讨》。教师们通过撰写学术论文总结课程建设项目的一些体会与心得。

二、课程建设经验与收获

1.有条理的工作流程是课程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课程项目建设任务中每一个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前期准备、计划、组织、实施、总结等一系列的工作流程,如果没有制订每学期(甚至是每个月)的工作计划,就很难保证完成所有建设任务,而没有条理的计划也无法保证完成每个任务的可行性,因此,在最初结合《骨干校建设任务书》内容建立“建设项目实施计划进度表”就非常重要。实践表明,只有按计划逐步实施,及时总结归纳,才能够保证整个课程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10篇

[关键词]风景园林环境心理学教学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是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规划设计等多领域,因此有着众多的别称(如人类生态学、生态心理学、环境行为心理学、建筑心理学等)。[1]

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场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心理认知,而心理影响着设计的表达。因此,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设计,环境的设计必须建立在环境心理学的基础之上。风景园林涉及城市规划、美学、建筑学、文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多专业融合是其显著的特点。作为风景园林的学生和从业人员,园林设计与工程固然重要,但是任何设计都是为人服务的,没有将环境使用者的心理研究透彻,其职业生涯也无法走的更远。因而,环境心理学已成为很多高校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的重要辅助课程,在掌握风景园林设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将景观设计与人紧密结合在一起,解决人在场所中的各种需求。

笔者根据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学特点,结合五年的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实践,试图探索出适合该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

1、风景园林专业环境心理学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心理学理论知识薄弱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部分基本理论来源于心理学和社会学,涉及到众多的理论和专有名词,对于没有心理学基础的风景园林本科生来说,不可能严格按照心理学和社会学体系去教学,学生们在短时间内对于复杂的理论和名词容易混淆,掌握不好;同时,由于各种理论观点在特定的领域都有它们一定的道理,而彼此之间的差异、矛盾甚至对立,让学生分辨起来难度很大,重点也就不容易把握,在学习中容易陷入迷茫。[2]

但环境心理学知识同时也具有易感性和易操作性。[3]本学科很多知识是在日常生活中可观察和总结的,同学们通过身边的实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会发现枯燥的理论即是生活中实例的总结和凝练;由于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模式,许多实例方便操作,容易验证。在讲授时,可以用小实验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能调动课堂氛围。

缺乏针对风景园林设计的环境心理学研究

环境心理学,又常称为环境建筑心理学,从20世纪60年代末在北美兴起至今,其研究主要针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展开,而对风景园林的相关性理论研究甚少。各大环境心理学的教材中,针对理论的案例分析也主要是建筑或城市规划方面,风景园林的案例不多,因此可供学生学习的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少,无法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实例场景中进行案例分析,不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使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2、针对风景园林专业环境心理学教学的方法总结

针对风景园林专业环境心理学教学中存在问题,总结出适合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于环境心理学知识的理解与吸收效果,使得学生将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与风景园林设计中紧密结合。

凸显风景园林专业特色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针对风景园林领域的心理学原理和原则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依托于现有环境心理学的基本框架,形成更贴近、更适合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的环境心理学教学体系,以指导学生完成风景园林课程设计。课堂上可通过大量案例讲解,引导学生将环境心理学与风景园林设计理论紧密结合,如在旧城更新中,不重点以整个城市为着眼点,而是缩小尺度,以中山岐江公园和天津万科水晶城等为例,向同学们讲解更新中有选择性的保留场地上的设施对于居民心理上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重点掌握外部公共空间景观营造、植物配植、园林色彩、园林照明中的心理学应用规律等。

设置“调研”环节,强化课程理论

要求学生进行课后调研,使得学生在逐渐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够不断地参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巩固心理学相关理论,尝试从心理学的角度思考设计问题,为今后的设计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层次的维度。

学生可根据课堂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理论作为调研的主题,如人的行为习性、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博物馆的展品寻址、参观模式、博物馆疲劳及其应对策略的研究,老龄化社会的居住问题,社区中的人际交往问题等;针对主题,选择典型的场所、适宜的调研方式、合理的调研人群、适当的时间进行调研。可选择观察、提问、问卷、测验、模拟等方式,尽可能将过程作科学的设计。要求最后提交调研报告,包括问题的提出、调研方法的设定、过程简述、数据统计结果(附调查问卷、简图等原始资料)和必要的分析,并得出结论。同时制作PPT,进行汇报。

授课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环境心理学理论陌生、枯燥,不易于理解是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于此,环境心理学课程授课形式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旨在激发学生设计的兴趣和灵感。比如在讲构造论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认为是先前经验的记忆痕迹加到感觉中去,构造出一个知觉形象”,可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少女与老妇系列图片进行对比展示,让同学们对枯燥的理论有非常形象的认知,从而记忆深刻;在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的环节,采取让同学们手绘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市城阳区认知地图并制作评价地图,从而发现并讨论设计的利与弊;在学习人的行为习性,如左转弯习性、抄近路习性、距离保持等时,可以设计一些小实验,在课堂上实地验证(如静立时人躲避方向的特点),不但能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丰富课堂气氛,还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而积极的投入到分析学习之中,亦可带同学们走出课堂,进行实地的观察;课堂上根据调研的内容,让同学们进行PPT讲解,摆脱被动学习的模式,变成老师讲亦可以学生讲,学生调研汇报、老师提问、大家讨论的方式。经过几年的循环教学发现,早期学生的发现一般较为浅显,总结出的知识也不丰富,但通过师生交流与讨论,后期能得到很好的补充与提高,理论知识也得到加强。

在灵活的教学方式下,可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导性,师生互动在教学中往返交替,学生和教师通过不断探索、完善欠缺、教学相长,能够完善知识结构,建构知识体系,将枯燥的心理学理论变得更有趣味性、更易理解。

参考文献

[1]林玉莲.环境心理学跨学科教学初探J.新建筑,1993(01):27-29.

[2]胡超文.建筑学专业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6):108.

[3]段然.发现式六步教学法的实践和总结――以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为例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3(03):97-100.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11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食品酶学;食品科学;研究生

0 引言

《酶学原理》是以《食品酶学》为基础而为食品科学专业研究生开始的高级课程。《酶学原理》是对《食品酶学》课程内容的延伸和拓展。由于《食品酶学》课程在知识安排上的重要性[1]。《酶学原理》综合了生物化学、蛋白质工程、生物信息学、化工原理的知识和研究进展。本课程为研究生开展食品相关酶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手段,打下扎实理论基础知识,开拓交叉学科的科学问题研究,培养科学思维方式,提高研究水平都有很大帮助。

《酶学原理》是我校食品科学专业研究生必修的学位课,曾用名《食品酶学》。多年的授课经验不仅注重了课程内容的完整性、条理性,更加关注了课程的重点内容、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手段、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图改变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通过教学内容重点和教学方法的完善形成了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气氛活跃,激发研究生的有关酶学方面的科研兴趣。在评价环节,让同学们参与到理论和实际科研中来,提高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教学老师做好总体指导,提高总体教学水平和效果。

总体上,学生缺少对食品行业的总体认识[2],本课程以酶学原理为契机,带动食品行业的总体情况的介绍和食品行业的发展。所以本课程也从大的方面来激发学生对细微的酶学作用原理进行探索。本文以介绍《酶学原理》的课程内容安排、教学重点、实施方式等内容为基础,举例说明理论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案例,最后介绍评价方式。本文希望对《酶学原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起到推动作用。

1 课程安排与实施

《酶学原理》总课程安排为36学时。课程内容力求避免与其它专业基础课程内容重复的现象,并遵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增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切实培养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表1列出了主要教学内容,从酶的历史、酶的结构、酶催化机理和活性中心的进化、酶学的研究方法、酶源的获得和固定化、催化动力学、酶反应工程、到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本课程结合了多本教材和文献内容,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力求全面、而且主次分明[3-6]。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利用互动环节体现出重点内容。例如,利用三维技术展示酶的分子结构,让同学们从多角度观察酶的活性中心和支撑结果。而且球棍模型展示酶高级结构的主要作用力。在酶活性中心的进化部分,利用动画展示酶活性中的进化类型和进化前后的变化,形象的将分子的微观结构展现给同学们。而且切合实际的说明酶的作用原理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身边的食品讲起,深入浅出的引起同学们对食品用酶的兴趣,最后结合目前酶学发展的趋势说明酶制剂工业在我国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同时拓展学生对有关酶知识的知识面。

由表1可以看出课程安排将全部内容分为三大部分,每部分结束时都有小结。在小节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5~6名同学为一组),每组同学必须提出问题让其他小组的同学回答。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者不懂的问题。老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引导、演示、讲解。最后,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汇总,将不懂的知识点和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 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结合

研究生教学课程是为了学生理解基础知识。《酶学原理》以最基础的酶学作用机制为重点,辅助以应用。这种知识的安排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便于发现科学问题,形成新颖的想法,开展有影响力的研究工作。

第一种方式是让学生在教学开始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了解自己的研究课题,掌握研究课题中酶相关的种类,利用酶的原因,并且向其它同学介绍自己的感兴趣研究工作。在学生确定比较感兴趣的研究专题后,要及时介绍研究的背景、难点、重点,以及目前的研究现状。推荐合适的有关专题的文献、报告等。学生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专题讨论、酶学实验的设计来探究一下前沿性的课题,最后形成一个完善的实验方案。

第二种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提出社会上有关酶的热点问题。例如,“禽流感病毒中涉及的酶是什么种类?”,“水果榨汁过程中需要哪些酶?”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然后课下探索,查阅相关文献,明白食品工艺、食品组分的变化,找出满意的结果。

第三种方式是老师在课堂上列出多个专题,学生分组后分别对某一专题进行探索,小组成员内部不断查阅文献、沟通交流,最后形成一个答案。在实施过程中老师要不断加入到多个讨论的专题中进行引导,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专题研究结果,供其他组同学提问。这个方式首先是利用自我学习达到拓展知识的目的,然后利用交流达到相互提高的目的。

3 教学结果的评价

目前研究生课程多采用课程论文的方式[7]。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总是存在抄袭的现象,这样就加大了教师考核的难度。本课程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些开放式的题目。利用这种方式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积累、概念的掌握、观点的剖析,或者从酶学方面分析食品问题。最后的评分也是综合课题小结发言、专题总结、问题提问、考试试卷。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课堂发言、考勤、课堂提问,专题总结),强化了课堂提问表现和课堂学习能力的部分。课堂表现主要是学生在老师指导、启发下参与课堂专题讨论的程度和效果。课后专题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激发理论教学和研究教学的相互结合,有效解决核心问题,提高教学效果。老师引导学生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阅读书籍、查阅文献,找到理论应用于实际的原理和技术。《酶学原理》注重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围绕食品科学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大纲,多《酶学原理》的教学进行规划,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部分、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几年的教学经验,表明同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田洪磊,詹萍.《食品酶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 2012,24(9):188-190.

[2]吴伟.食品酶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9):177-177.

[3]Bommarius, . Riebel-Bommarius . Biocatalysis: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2004.

[4]Whitehurst, . Van Oort M. Enzymes in food technology[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2005.

[5]Aehle, W., Enzymes in industry: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s[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2007.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12篇

一、在思想上,爱国爱党,积极上进。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政治学习,认真学习了党章,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我认真学习_《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并思考“我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身先之率,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教师人格魅力的构建》等文章,努力使学生、家长能接受我、喜欢我。今年又值新课程改革,为了适应新形式,我认真拜读了《在新课程改革中活化自己的角色》等文章,努力使自己不被新课改的浪潮所淹没。

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师表形象要时刻注意,我在注意自身师表形象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因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个人身上最美的东西,针对社会这一大气候和学生这一小气候我把学生的德育、美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性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我还注重文化学习,参加了“小学教育”的本科进修。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

二、在教育教学上,敬业爱岗,严谨治教。

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是每位教师最大的心愿、最高的荣誉。作为一名校本课程教师,最紧迫的问题是具有新的教学理念,刻苦钻研如何把花木文化与校本课程达到有机的融合,从而显现出我校的校本特色。在备课中,力图体现校本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体验性,把语文、数学、科学、美术课、音乐等整合进校本课程,围绕“花木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教学目标,有的课堂让学生观察写话,品析优美的文章,有的课堂让学生想象绘画,有的课堂让学生歌唱,欣赏名曲。在低年级尝试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等开展探究性学习。现在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要根据学校与地方的实际,拓展学生学习资源。我注重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把本地的花木文化资源与网络资源相结合,进行教学资源的重组,尽量使课堂教学效果优化。所以孩子们还是比较喜欢上校本课的。

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教师拥有自来水。在工作中,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教学管理水平。在校内,虚心、主动地向吴建平、谢小忠学习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向丁归根和张永苗老师请教自然、科学知识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更严谨。抓住学校安排外出听课的机会,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精华,在自己的教学中为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平时向书本学习、向身边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总之,在这一学年中,我不仅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我平时工作中出现需改进的地方也较多,如理论知识不够,论文精品意识不强;电脑知识长进不快。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扬长补短,不断努力。

三.在分管工作上,服从安排,积极主动

| | | | | | | |

【返回 栏目列表】

我们的学校无论是环境还是领导、教师都给人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团结的好感,所以在这样的集体中工作虽然有时任务较重,但心理上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所以工作上比较主动,希望自己能最大限度地为学校的建设献出微弱的力量。平时能及时把工作情况、问题、困难向领导请示、汇报。同志之间能做到顾全大局,服从安排,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沟通。

四.提高素养,加强计划落实

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深地认识到,课程的改革需要我不断的加强学习、反思,提高自身的素养。在条线管理中也暴露出不足,如何做到科学计划、科学落实、科学评价学生和教师,如何作好条线管理,这些还需不断地努力。希望大家对本人进行严格监督。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13篇

人格心理学兴起之时,走的是一条研究本能为主题的路线。早期的是达尔文、尼采等先锋,中期是动力心理学的佛罗伊德、阿德勒、荣格等人,还有英国的麦独孤以及美国的机能主义心理学等。中期末尾,本能问题还很模糊的时候,文化的因素就已经浮了上来。弗罗姆甚至已经转型为社会学家,苏联的列昂捷夫、维果茨基俨然是社会文化学派的绝对倡导者了。

这个时候,还有瑞士的皮亚杰在研究本能的结构,而美国的人本主义开始大行其道。人本主义心理学者游弋于本能与文化之间,20年内经常混淆两者的概念,到超个人心理学出现的时候,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张显然已经破产。这个时候,以文化为主题的研究却一轮接一轮的上演,早期的代表人物有本妮迪柯特,后来符号学派的米德。班杜拉的研究路线走的很好,走了一条本能与文化融合的视角,但他自己并没有认识到,现在班杜拉的学生终于迷失了方向。认知心理学的人格思想很少,所谓的认知疗法实在是一种害人的诡辩。现在是后现代心理学下的人格研究。后现代的建构理论是完全的文化模式,而一些分支执着于本能。现在人们在迷茫的争论之中,仿佛看见了新大陆遥远的海岸线了。

未来的人格心理学的出路是澄清文化与本能对人格产生着怎样的交互影响。谁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谁就能解决人成长的奥秘,理解人的痛苦与快乐,能够超越弗洛伊德的地位,成为人格心理学数代天骄。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14篇

本学期,以学校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抓好学校心理教学工作及营造学校良好心理氛围。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内涵,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已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一、落实既定工作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己教育能力。

二、具体工作成效: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开学初即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战线,为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采取多种教育方式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受教育的全面性和选择性。

(1)心理课辅导。每个月的最后一周班主任教师利用班会课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开展心理活动课。

(2)心理咨询室。开放“心灵家园”,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心理咨询室有专任教师负责,固定的开放时间,固定的场所。

(3)办好“心灵信箱”,以便个别学生羞于启齿,可以利用写信的方式和学校的心理老师进行沟通、预约咨询,一般的问题由心理老师转交班主任回复,特殊的由心理辅导老师进行个别咨询。

(4)以“点”带“面”,利用学校宣传阵地。“各班板报、红领巾广播站”是我校学生熟悉的宣传阵地,本学期充分利用现有的阵地宣传心理知识,在电台进行讲座,对个别案例进行解析,对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随时保持正常的心态。

(5)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学校主支与家长合力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电话联系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地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6)指导小学生进行自己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小学生学习简单有效的自己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A、学会放松。使小学生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的。

B、与人谈心。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无论何事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

C、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小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这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15篇

从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我利用课余时间和学校安排的正式实习时间,在xx省心理咨询研究中心圆满完成了各项实习任务,得到实习单位的充分肯定,得到了指导老师Xxx主任等人的大力帮助和有效指导。在心理咨询技能和职业素养等方面,本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和成长。在实习结束之际,特从以下方面做总结。

一、实习单位概况

xx省心理咨询研究中心成立于xx年xx月,致力于整合与推动xx全省心理咨询事业的发展,由xx省民政厅备案。其理事单位为xx心理卫生咨询中心,是省内首家专业心理健康卫生服务机构。现拥有在册心理咨询师二百余名,属省内大的心理咨询师团队。

xx心理卫生咨询中心为民建xx省委理事组织、xx省中华职教社会员单位、中华心理咨询师国际协会xx志愿者大队点。

中心的心理咨询理念是“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服务于心理咨询师培训与督导、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心理咨询(婚姻家庭、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学生心理、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公益关爱行动。

多年来,已先后为偏远山区的留守儿童、孤儿及残障人士、孤寡老人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了多次心理援助服务。尤其是在xx和xx的系列心理援助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得到了xx省委、省政府、民建xx省委的高度赞扬,先后获得“优秀社会团体”、“国际莫妮卡人道主义奖”等荣誉。

二、结识实习单位

xx年的盛夏是炎热的,伴随xx伤痛的阴霾散开,xx省xx市迎来了省内外诸多心理学专家和学者的讲学。当时,我于“五一”长假期间,在xx省xx市xx医院做心理志愿者,一个很巧合的机会认识了xx心理卫生咨询中心的工作人员,她很关心我这个心理学新人在成长中的各种困惑,并欢迎我参加中心开展的各类社会公益服务活动。xx年xx月xx日,xx大学xx教授在xx大学学术报告厅,讲授临床心理学的实务操作技能——催眠治疗,之后徐教授勉励我利用一切条件,采取就近原则取得的学习。于是在这以后的日子里,我很有幸参加了中心在每个周六举办的心理沙龙活动,也时时利用空闲时间到中心见习。

三、实习任务和成果

在实习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经中心主任Xxx老师的耐心指导,和个人潜心钻研,先后完成了如下实习任务:

(一)、协助xx市xx小学、xx市xx小学、xx市xx小学三处心理辅导站建立师生心理健康档案,并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参加中心组织开展的各类社会公益服务活动,包括对xx籍学生进行的PTSD灾后心理干预工作,并做好新闻宣传和报道工作。

(三)、学习个案处理和团体心理咨询技能。

(四)、及时补充心理咨询应用知识,通过心理沙龙和心理学书籍及影片的学习,提高心理咨询实务技能。

(五)、办公室常规文案的写作与处理及其他。

在认真完成实习任务后,取得了如下的实习成果:

(一)、建立了三处心理辅导站的师生心理健康档案,成功组织了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赢得了校方和师生的一直好评。在xx市教育局等部门开展的年度心理健康工作检查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建立了xx心理卫生咨询中心新浪博客,博客地址:xx,并不断填充博客内容。策划了xx省心理咨询研究中心网站建设工作,并协助建立了网站,网站地址:xx。从而,扩大了实习单位在网络的知晓程度,拓宽其社会宣传渠道。

(三)、负责处理了部分办公文书,其中包括撰写了xx篇活动通讯,并上报有关单位和发布在所在博客及网页。

(四)、参加了四次社会公益服务活动。在xx市xx开展三次老人心理疏导,在xx学校开展一次灾区学生PTSD心理疏导,在xx结束学校开展一次灾区学生PTSD心理疏导。

(五)、主编与出品一期心理健康服务报《xx》(纸质版和电子版),由实习单位和心理辅导站xx市劳动路小学合办。

(六)、参加了八次心理沙龙,自学了三部华夏心理培训教材《xx》,观看了四部心理学电影《xx》,并撰写了观后感。

(七)、初步熟练了个案处理的技巧。

四、实习心得

在这样一个集体里,大家共同做着同一件事,一切为了他人生活的更加快乐!

如今仍记得重阳节那天去敬老院的经历。我们早早地为老人们准备礼品。来到敬老院里,老人们很欢迎我们这些客人。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虽然因为各种原因老人们响应的程度不够理想。但心理咨询师们却没有丝毫的懈怠。通过一项项活动,让老人通过表演节目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心声。在随后开展的进宿舍慰问中,心理咨询师们亲切地和老人们拉家常,一一握住他们的手,老人们一脸的微笑。在当天的活动结束时,老人们在门口与我们道别。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16篇

今年我参加了20xx年安徽省合肥市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网上远程培训,看了视频,使我懂得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活动,当今社会不仅要求我们教师不仅具有健康的身体,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本次学习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三、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之,本次学习对我今后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不能一味埋头教书,更要展望未来,注重全面发展。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17篇

今年9月,我校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实行全乡集中办学,中小学一体化管理。在改革过程中,我校各领导积极服从上级部门的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学生德育发展,尤其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体验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社会各类型人才的重要保证。

为了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我校根据学校的改革实际,开展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在此,特此对我校以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和《xxxx乡九年制一贯制学校德育建设方案》,明确各年级的心理健康目标。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己教育能力,从而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5、建立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结合其班主任进行实时跟踪,定期询问,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心理健康方案调解。

二、具体工作实施与成效

(一)具体工作实施

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围绕《xxxx乡九年制一贯制学校德育建设方案》进行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班主任及各科任教师为主导,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

1、班会辅导形式

由政教处根据《xxxx乡九年制一贯制学校德育建设方案》,统一制定各年级各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传到相应班级和班主任,由班主任在班会课上进行辅导和教育,各科任教师根据班级实情,实时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2、黑板报表现形式

由学校团支部确定主题,通知各班级班主任、学生干部,在班级板报上定期出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关的黑板报。并由团支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检查打分。

3、校园广播形式

由团支部组织校园优秀播音员,准备好与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调解方法的相关材料,在每周一17:35进行播音,对个别案例进行解析,对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随时保持正常的心态;指导小学生学习简单有效的自己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如学会放松、与人谈心和学写日记或周记。

4、公开课形式

由政教德育工作处安排有关教师准备心理健康教育课件和材料,定期定时对学生开展公开课。并及时接受学生心理反馈信息,进行必要的问卷调查,及时统计并评估我校学生心理状况。

5、家庭心理健康辅导形式

家庭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学校班主任及教师与家长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电话联系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地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中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6、学校心理辅导室

辅导人员为我校政教处相关人员,辅导对象为班主任调节效果不明显,心理健康状况问题较严重的学生。针对上述学生,我校心理辅导室进行长期的、定时的教育辅导和实时跟踪,不断根据班主任、学生和家长的反馈信息,对教育辅导方法进行优化调整,正确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取得成效

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得到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大力支持,对于辅导对象的学生转化、自己修正的效果较好。通过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校学生心理健康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只存在较小问题,如部分学生厌学等情况。

以上为我校前一年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我校各领导不忘育人使命,坚持_的领导,结合实际、积极寻求方法,引导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18篇

我有幸参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对我来说,这次的培训意义重大,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忙。本次培训我很认真的听了多位专家的理论课,还有课上与课下的交流,让我受益匪浅,以下就是我在这次培训活动后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所想。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经过本次学习,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调查证明,学生中存在心理异常的约占30%,患有心理疾病的约占15%。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与考试焦虑、心理承受力脆弱、人际交往障碍、性格孤僻抑郁、自卑心理严重、对新环境不适应等等,并且在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可是,不正确的关注,反而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是预防为主的,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不应当只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应当是有他们的各自作用的;不应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理解为一门增加学生负担的学科,而应当具有促进学生各方面健康成长的独特功能;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要你生搬硬套理论,不要我们教师诚惶诚恐,而应当是讲究艺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式应当是形式多样,时时处处注意的问题。

二、心理教育培训对于教师自身的重要性

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教师也有烦心的事,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苦恼。但如果要做一名受欢迎的教师,就无论如何也不能将自我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更不能所以而在课堂上随意发怒,挖苦打击学生。而是要学会良好的情绪控制,在走进教室的前一刻,告诉自我,“必须要微笑”,要把自我最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展现给学生,并以此来感染学生的学习情绪。没有一个学生愿意看到一个怒气冲天,动不动就发火的教师的。教师乐观积极地稳定地情绪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构成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提高心理健康的时效性。在新形势下,小学生不一样阶段表现出各自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这就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一是新生入学的适应期。这一阶段应用心理评价系统建立小学生的心理档案,目的是经过分析评价,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气质、性格类型、兴趣爱好、情绪意向等基本心理素质和个体心理差异,帮忙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树立健康的新形象。同时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的主角转换,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学习生活的困惑期。这一阶段小学生正处于儿童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这一阶段,第二信号系统活动日益发展并初步占主导地位,口头言语,内部言语本事不断完善,但学习生活中往往表现出自制力差,社会道德是非确定力以近期、自我为主的特点。

经过心理咨询、心理训练等资料丰富,形式多样的方式解决学生学习焦虑、人际关系不良、多动症和学习无能的心理问题。同时经过心理健康指导,开发小学生潜能,建立心理健康新观念,塑造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推进整体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19篇

一、实习目的

了解当前小学生的意志发展特点及注意力的发展特点,观察他们的日常行为模式以及上课状况,充分将我在大学校园课堂内所学到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运用到学校的实际教育工作上,有效及时的发现小学生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并且给出合理的建议和解决方法。在此次实习工作过程中,对我自己的能力也是一个很好地锻炼,能让我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学校教育实践中去,为我以后从事教育工作和心理辅导工作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地点

xx省xx市xx区xx镇x子中心小学

三、实习内容

这次实习的方式是在课外活动和学校综合实践课程中运用游戏教学法,在与同学们一起游戏中传授知识,并在游戏结束后充分给学生们解释每次游戏的实质和内在精神思想,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学到知识,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得到人生的启迪。平时在课堂上通过观察每个学生的上课特点和注意力的分配情况,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在课下的时候找一些具有不良学习习惯的学生单独谈话聊一聊,帮助一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找到这些坏毛病的存在原因,并且协助他们找到改掉这些毛病的有效合理的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成绩。

实习过程:

1、进入学校教室前是由学校的老师先通知我要去实习的事,然后再由我做自我介绍,让学生们熟悉我的情况,然后接下来进行活动。

2、在学校课外活动和综合实践课程中,和学生一起进行有趣的心理学教育学游戏,先详细的告知学生们游戏的规则及方法。

3、待学生们都了解了游戏规则和方法之后就开始正式进入游戏。

4、每一次游戏结束之后,都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然后和学生一起总结游戏,告知学生游戏的内在思想精神,让学生在每一次的游戏活动中获得启迪。

5、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一般是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观察记录每一个学生的听课情况和学习情况。

6、有一些上课的时候有不良习惯的学生,比如:上课的时候喜欢乱动或者注意力不集中总是看窗外的学生,在课下的时候一般会找他们单独谈话,帮助他们找出原因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改掉这些坏习惯,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取得良好的成绩。

7、跟老师多进行交流,研究和了解学生,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意志特点和性格特征以及学习习惯,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课堂上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8、在课下我会跟各位老师经常交流,请教他们一些问题,解决自己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帮助自己更好地成长。

四、实习总结

在我国教学理论层次分为三部分:理论层面的教学理念、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学科教学理念。理论层面的教学理念是人们对知识、教学、学习和学生的总的、一般的看法,它摆脱了具体的一时、一事、个别情景、具体学科

的复杂性,达到对教学、学习、学生等的理性的理解与解释。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是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运用某些教育学的、心理学的或者学科的理论,把某种理论具体化、实践化。在课堂上,教师为了能够把教学“转向学生的有效学习”进而将其理论层面的理念转向操作层面的理念,即怎样具体实施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科教学理念既包含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知识、教学活动等总的看法,也包含了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看法,因为对学科的看法会深深地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师是一个崇高而神圣的职业,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更不容易。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学校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学高为师,行正为范”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加深。这就要求我不断完善自己,准备全身心投入将来的教育事业。

多一份准备,就多一份把握,做什么事情都一样,特别是教师,一举一动孩子们都看在眼里,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对他们来说都是课堂的一部分,你可以通过一个表情来肯定学生,也可以通过一个动作肯定学生,但是,我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需要多锻炼。

课堂上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一些突发事件,这时就需要教师正确的处理,首先我觉得对教师的心态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为不论遇到什么事情,老师都要随时保持冷静,并且及时的安抚学生的情绪,然后用最好的解决方式去解决一些事情,这就考察教师的教育机智。

五、实习感想

我们传统性的教学是机械的,教师只是单纯的教教材、教课本,学生一直在被动的接受,我们也常常会把新的教学理论放在嘴边,但事实上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可避免的使用常规教学,这样我们就没有办法在教学上有新的突破。所以要把我们片断的、凌乱的、浅层次的新理念上升到观念、信念的层次。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的教学从学生实际本身出发,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研究和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的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观察学生,研究和了解学生,创设一种积极的氛围和良好的班集体舆论氛围,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最好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养成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并且在实践动手中学习知识,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学科教学理念。我们经常会看到学科教师之间互不相让或互不往来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由于教师的学科教学理念不同而造成的。毫无疑问,每一个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而且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这些理念贯彻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去。但是,由于过分地或者片面地夸大学科的作用、知识的作用,就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学科理念,要树立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是()单纯某一门学科的教学就能达到的理念。同时,还要明确学科教学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完美人格。新课程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的陪伴者、引导者、启迪者和课程教学方法的开发者和研究者,以及教材教学的参与者。新课程强调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平等对待同事,教师之间要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在办公室中要经常交流,共同探讨让学生学习进步的教学方法。教师对待学生,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所学习的内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建构知识的过程。

本次实习是一次用自己的眼和耳去感受环境的机会,更是对自己的一次深刻挑战,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虽然谈不上受益匪浅,但是对教师这个角色我有了比较详尽而深刻的了解,认识到了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不在局限于书本,而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更深的了解的了自己的不足,该往哪个方向而努力,这些都是以前所不了解的。更深刻体会到要将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更好地帮助学生们学会学习,学会成长,更好的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次短暂的实习期过得很快,在实习过程中所有的和孩子们一起游戏和学习的过程都将成为美好的记忆。有多少的付出,就会有多少的收获。我觉得首先应该感谢xx市xx中心小学的领导和老师给我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实习锻炼机会,也感谢老师在百忙之中对我实习活动的指导。此次实习活动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实际课堂教学给了我全新的体验和感受,给我的大学生活划上了永不磨灭的一笔。在与学生们游戏和谈话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学生,而且将自己在大学校园里所学到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实践中,帮助他们解决心中的困惑,帮助他们更好地生活和学习。此次实习锻炼了我的能力,为我以后的职业规划指明了一条新道路。我也一定要好好把握以后的实习机会,不断学习、不断改进,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20篇

在教育实践中,我校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是这样做的:

一、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树立“身教”楷模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师。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和组织各项活动的过程中,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无时无刻不在以其自身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教师的作用是无处不在、不可取代的。

教师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因此,我们首先阅读了什么是心理健康、如何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如何保护学生的心理资源、如何对学生进行一般性的心理辅导等方面的书籍。学习心理健康,和学年组教师共同研讨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作方法。并身体力行,时时、事事、处处为学生做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二、坚持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教学为主渠道进行辅导,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会学习的人轻松愉快富有成效。进行学习心理辅导,能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既是当前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效益的需要,也是使学生将来能有效地进行终身学习、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学习心理辅导通过包括学习智能辅导,学习方法辅导,、动机、兴趣和习惯的辅导,预防学生学习疲劳,减缓学生考试心理压力等。学习方法不当是学生较突出的心理问题,应加以辅导。虽然智力水平高的学生常能通过摸索,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但多数情况下要走一些弯路,而许多学生很难在学习中“而然”地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学习方法辅导,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体系。

2、课堂教学方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通过学科教学中的创造性教育,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性;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通过文学欣赏、艺术欣赏课,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3、班主任工作方面,精心培育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以发展学生个性、尊重学生为基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团结、协作、竞争的同学关系,营造创造教育氛围,创设创造性人格形成的有益的外部环境,促进学生创造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组织创造性实践活动,班主任通过组织主题班会、文体活动、校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参加创造性活动的机会,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品质;组建创造性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独立地开展创造性活动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创作,促进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健康发展;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性,班主任通过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性人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创造力,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自己的创造性人格,提高创造力。这些实践使班主任深刻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在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班级工作的开展、良好班集体的形成,创设了和谐、融洽的心理氛围。

4、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创造性人格形成的文化氛围。通过组织参加节、艺术节、黑板报、团队活动、文体活动、校园建设等,营造发展个性、师生平等的创造教育氛围,教育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于向权威挑战,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心理。

5、在个性教育方面,通过开展学科兴趣小组活动、心理咨询活动等个性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6、在学校与社会结合方面,通过与家长及时的沟通,随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取得家长的有效配合。 总之,只要教师要真正融入学生当中,成为他们的知己,在师生和谐的互动中,正确引导、矫治学生的不良倾向,最终会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21篇

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在享受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的同时,健康问题已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特别是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因为心理疾病轻身离开人世,让人痛心疾首,因此心理将康教育这门学问越来越显得重要。作为一名教师,面对的是花季少年,我们必须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以呵护祖国的花朵为己任,为学生的心灵打开一扇明亮的窗。

最让我受益的是聆听了华东师大心理专家耿文秀教授的《青春飞扬,狂飙突进,骄傲自恋的00后》讲座。耿教授今年已经67岁,可她却是站在台上讲座,时间长达2个半小时,不由得让我们敬佩,她的激情和幽默让我们感受到了耿教授思想的深邃和火热的激情。耿教授主要讲述了青春期是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高发期,详述了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症状、危害和可防控,让我们明白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要早发现早治疗,耽误不得。小学阶段是学生多动症的高发期,主要特征表现为注意力缺失、多动、易冲动。耿教授还为我分享了许多得病孩子的案例,呼吁我们教师要关注学生心理动态,经常与学生交流,关心学生,发现学生有心理疾病症状就要及时寻求药物治疗。最后耿教授以实例让我们明白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只要配合治疗,是可以治疗的,如美国游泳冠军菲尔普斯就是多动症患者,1994年的诺贝尔奖得主约翰·纳什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他们虽然是心理疾病患者,但他们积极治疗,控制病情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参加此次培训,聆听了耿教授的精彩讲座后,深深觉得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我们应该做一名健康的教师,要尊重学生,不可有私心,要讲究诚信,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物质环境,给孩子一片天空,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他们自由描绘、哪怕是涂鸦;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中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总之,在这次的培训的锻炼中,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让我明白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又不畏惧心理健康疾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去影响学生,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茁壮成长!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22篇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保障,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为目标,遵循小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多种途径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1.重视管理。学校从行政和专业两个层面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网络。行政管理层级为:分管校长、德育主任、教研组长。专业管理层级为: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兼职教师和班主任队伍。加强组织管理,全面、稳步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2.适当加大投入。学校现有心理辅导专用室一间,配备了电脑。为了营造心理辅导室舒适、宽松的氛围,安装了窗帘,提供温馨的心理辅导氛围。

二、加强培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学校建立了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1.培养专、兼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强的专业性,工作中必须遵循原则,应用一些专业技能,学校本学期选派仲艳老师参加昆山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阶培训,王四凤老师参加国家二级心理健康教师进阶培训。

2.建立班主任例会学习制度。在班主任例会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学习任务,组织班主任讨论如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学习心理问题,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自己效能,小学生自己意识心理辅导等,提高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3.重视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科学知识,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开展宣传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1.积极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从而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2.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和专题班会。我校根据学生的年级、年龄的特点,积极向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根据一些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班会课。

四、有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1.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记录每一个学生心理成长的轨迹。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时,就可以积极给予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或矫治,仍可以通过心理档案考察效果。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23篇

区教师进修学校于20xx年暑假举办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本人有幸参加了三天的学习。虽然时间不长,却从中收获了一些实用的知识。对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颇有益处。在此阐述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通过学习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专业常识。作为一名班主任,经常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问题。以前,我也知道学生的心理健康要及时关注,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但本人学的并不是心理健康专业,平时与学生接触时也只是以自己的大致理解去处理一些问题。并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一个专业性的高度上。而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了:要想真正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首先自己得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不能靠直觉,不能盲目摸象。

二、通过对儿童的性心理学习,我释然了平时的一些困惑。我对儿童性心理这堂课受益匪浅。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学习,让我掌握了在生活中如何与自己的孩子谈论性知识。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二是,通过学习,我能够解释一些在平时的教学中碰到的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奇怪的性现象。

三、通过室外心理活动实践,我掌握了一些心理学的活动开展方式。

这次学习不仅有理论传授,还有心理活动实践。通过一些具体的室外活动,让老师们放松心情,互相了解,增进友情。在这次活动中,我认识了一些同行,也掌握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游戏,可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总之,非常感谢xx区进修学校为我提供了这样一次学习机会。让我在担任班主任的道路上又成长了一次。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24篇

研究报告的撰写要求 400字

通常需要包括如下几个部分:(遵循APA格式)1)标题页:

a)用尽量少的语言对研究内容与结果进行概括,使读者了解研究问题、方法及结果。b)注意字数的限制。

3)引言:需阐明研究目的,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a)文献综述:作为读者理解提出问题的背景信息,选择最相关的文章,指出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的领域或贡献。b)问题提出:直截了当提出问题,指出变量间的关系。

c)假设陈述:对术语的解释以及明确研究假设。

d)假说的理论基础:为假设提供理论支撑,进行必要的论证(逻辑论证&实验论证)。e)变量的操作定义:对主要变量操作定义的简单明确。f)假说的操作重述:用操作的形式重述假说。

g)研究意义:表明研究在所在领域的贡献及价值必要性。

4)研究方法:说明研究工作情况,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a)被试:明确“谁”是研究对象、筛选方式及特征。b)仪器设备:说明设备及量表,包括定制者。

c)设计方法:表明实验设计及,为统计方法做铺垫。

d)变量的操作定义:阐明未在引言中提的变量操作定义(自变量、因变量的各水平、信息)。e)研究程序:具体实验过程。5)结果:

a)对研究的数据或其他结果进行分析报告,阐明与假设之间的关系。b)与假设一致或不一致的都要报告。c)图表要附简单说明。6)讨论:

a)下结论:明确研究结果。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25篇

在时代多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里,人们面临多方压力,升学、升职、生存……

在高压下,心理问题日益普遍化和严重化,人们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也日益明显。作为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无疑充满机遇和挑战。为了提高心理辅导实践能力,更直接了解和处理心理问题案例,我在XX学校心理辅导站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习,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习基本情况

首先,熟悉学校环境,了解学生整体心理特点,在带队老师和指导老师的安排下,我主要负责高三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咨询,每周上三次心理辅导活动课,其他时间在学校心理辅导站做一对一的个案心理咨询和心理调查。

其次,在总体安排下,我认真做了一个详细的个人实习计划,做好各项心理备课,查找相关资料,以便学以致用,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总结工作方法。

然后,一对一的案例咨询。我辅导的对象都是在紧张为高考备战的高三学子,他们的心理问题普遍是焦虑、过度紧张、太在意结果引起高度绷紧神经。有的因学习成绩下滑、有的因家庭期望过高、有的因情感受挫、有的因学习方法不当……面对此类问题,我一般先以朋友的姿态细心聆听他们的烦恼,针对他们的问题进行深入细问,挖掘本质问题所在。刚开始,有点力不足心有余,主要缘于我的高度自信,其实盲目的自信和自以为足的理论知识,在关键时刻会严重影响工作的实际开展。

最后,进行大班心理辅导课。站在讲台的感觉跟坐在课桌上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以前听老师在上面讲,还有点不屑一顾的,以为很容易,照本宣科就得了。其实不然,就算是照本宣科,也要宣得有声有色,让下面的听者有听下去的吸引力所在。

二、实习心得

1、深刻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正意义。

2、要使自己有人格魅力,要做出不凡的成绩,需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知行合一的阅历。

3、坚守平凡岗位,把平凡做得不平凡,需要脚踏实地的恒心和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上进之心。

三、心理咨询工作的认识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26篇

能够参加到20xx年湖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负责人研修班的学习,我感到非常幸运。因此,除了周五需要值班外,从周一至周四都在空闲时间去听了各位专家老师的讲座,这个过程中我是受益匪浅的。不仅学习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还拓宽了视野。在这短短的4天的培训中,我却对其中的很多观点都印象深刻和感兴趣。

在第一天的培训中,我对席老师的几个观点印象比较深刻。第一,小孩子是玩出来的,要注重小孩子的各种感官的训练,形成感觉统合。在接触心理学之前,我对这个观点没有认识和想法,但是在此之后,我非常认可这个观点。不管是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是对待自己的孩子方面,我们都要注重感官功能的开发,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第二,我们所面对的问题是适应社会生活的功能性过程。遇到问题不逃避而是面对它是我们选择成长和变得更加强大的过程,这是符合心理弹性的概念范畴之内。第三,学校应该注重积极教育。有研究者发现,幸福者会发展得更好。积极教育不仅是有益于学生内心感受,而且对于个体未来的发展也是很有必要的。第四,发展教育咨询有三项重点工作:课程、实践和督导。其中课程对于学校教育很重要是可以理解的,它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重中之重。但是实践和督导是很多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都没有看到其中重要性。实践出真知,理论上的专业知识学得再好也需要经历实践的检验!督导是所有咨询师都需要和应该进行的,它不仅能促进咨询师咨询能力的提升,而且可以帮助咨询师进行疏解负面信息,维持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健康。只有心理健康的咨询师才能更好地促进来访者的心理健康。

在第二天的培训中,我对李媛老师的一些观点也有很多感想。第一,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独立王国,而是与学校其他工作相融合的。在李老师的整个讲述的过程中,这个观点穿插在其中,处处的工作都显示了这个理念,如她们学校的电子科技很厉害,于是便充分利用这个人力、物力资源,利用大数据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app,拓宽学生寻求心理帮助或是成长的途径,是一种很便利的方式。第二,学校心理咨询的目标应该是有效解决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问题,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分层分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性和预防性相结合。虽然我们需要明确工作开展的大方向,但是我们还是要随机应变,对具体问题做具体的应对。针对问题/矛盾变化展开工作,不能一成不变。第三,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形成育人合力。李老师根据他们学校的特色提出了她们发掘出来的她们学校的资源,如教务处的课程与学分资源、文化素质中心的老师与学生资源、图书馆的心理学书籍推荐、后勤集团的园林科等、学工内部资源和教育重点项目、校医院的资料资源合作、与校外资源合作以及咨询机构的兼职咨询师等。当然不一定每个高校都可以开发出这些资源,但是我们都可以积极发现自己学校的资源,让心理教育工作的资源更加丰富,推动心育工作的发展,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第四,不断总结模型,强调机制了解。总结和反思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做到的,不仅仅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模型之后,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和供人借鉴。行为需要有依据,我们不仅需要理论基础,也需要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灵活地运用它。第五,游戏没有错,学生打游戏也是没有错的,但是如果无法控制自己的玩游戏的投入,那么你玩游戏就是存在问题的。这其中就涉及到自控力和自律的问题,只有当自己能够随时进入又能随时出来的时候,我们的这种沉迷才是健康、适宜的。

在第三天的培训中,我听了关于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问题。对于这个内容,我最为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我们是心理咨询师,对于心理咨询范围内的内容要熟练地掌握,而对于需要转介到心理治疗的情况我们应该能够准确地把握其界限,这也就要求我们了解心理治疗内容中的一些诊断标准。虽然我们不能够做出诊断,但是对于可以鉴别是否需要转介。遇到以下几种来访者情况,我们需要及时转介。1、具有自杀意念或是自杀尝试;2、中度以上的焦虑、抑郁等障碍;3、间断反复发作、持久的焦虑或抑郁障碍;4、伴精神病性障碍的抑郁障碍;5、近期严重社会应激,丧失或情感创伤。这五种情况我们需要烂熟于心。若延误病情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不论是对咨询师还是来访者。这些需要转介的情况要灵活运用则还有赖于我们对于常见的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的了解,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些简易量表来辅助判断,如PHQ—9心理健康量表、GAD—7广泛焦虑量表、抑郁症状量表和焦虑症状量表等。

在第四天的培训中,我听了岳晓东老师和徐凯文老师的讲座,他们都阐述了心理咨询上的知识和观点。我收获到了几个印象深刻的点。首先,更加详细地了解到了精神障碍的内容,还了解到了各个流派对于心理咨询的观点与技术,对不同的来访者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也可以多种方法融合使用,关键是需要适合该来访者。其次,徐凯文老师对于多重咨询关系的问题进行了阐述,虽然我现在还不是老师,但是我的职业目标是老师,那么老师在做咨询的时候就是具有双重身份的,也就和来访者既是咨访关系也是师生关系,在这样的多重关系下,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被这个所束缚,而是发现更多的有利于解决来访者问题的资源。最后,对于咨询中的伦理关系,我今天也深刻地意识到他的重要性,虽然目前还没有遇到过法律纠纷,但是还是需要严肃而慎重地看到这个问题,我们要提高专业知识、尽力去帮助来访者,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只有这样我们的咨询之路才能走得更远。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27篇

参加了为期六天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课程,感触颇深,产生共鸣的是以下3点:

1、压力要释放。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心理危机常常侵食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每个人都有压力,每个人都希望释放压力。作为教师老师也会如此,所以当我们有情绪时,就应该大胆表达出来,但是一定要适度。为什么这么说呢?个人理解因为教师面对的人群也很特殊,我们面对的是中小学青少年,他们都是在心理成长中的儿童,教师心理的态度,教师的情绪表达都会对青少年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2、面对压力,我们应该正视它,乐观的面对它,积极的应对它。适当的压力下会促使人们更加努力的工作,暨压力会带来一定的激情。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全是抱怨压力巨大,逃避压力,更应该积极应对它。自我认同,相信自己健康的心理健康状态一定可以应对、解决问题。

3、适当的危机干预让校园更加美好。小学阶段的教育者,我们面对的学生是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的孩子,受社会信息不断冲击的影响,孩子提早接触到社会的各方面资讯,有些不良资讯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从而做出不适当的行为,所以适当的危机干预可以起到预防作用。

白沙小学生源多为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家长忙于生计,条件好一些的家长送午托晚托,部分家长让孩子自己在家写作业或爷爷奶奶陪伴。总体来看,大部分家长还是无暇顾及孩子的心理成长及学业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育基地,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行为习惯,家长都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少部分的孩子长期与父母沟通不畅而导致行为有偏差,有些甚至出现抵触父母、老师,与同学相处不友善的行为。鉴于学校基本情况,针对孩子心理辅导长期发展需求,有以下3点设想:

1、加强集体心理健康辅导。利用升旗仪式班会课等集体活动,引导孩子明理,行理,分享有益思想,加强同学间的沟通交流。每个班级可以推荐一名同学作为心理监督员,心理教师定期培训,以备心理危机出现时及时干预,及时处理。

2、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使得全体师生在温馨的环境下工作学习。学生工作部与班主任强强联合,建议每班在窗台种植绿色植物或花卉,鼓励孩子照顾花草,当遇到烦心事儿的时候,浇一些水,与植物说说话,把烦恼抛开,迎接明天的太阳。

3、培养一批具有专业心理咨询技巧的教师,以值班制在心理咨询师接受老师和学生的咨询。当孩子出现烦心事儿的时候,到咨询室跟老师说会话,或到沙盘室整理心情。心理教师也可以通过沙盘展示出的情景推断孩子处于怎样的心理状态,进而更准确的进行治疗。

小学阶段孩子的思想、情感还在发展,教师不能以成人的心态去约束学生的行为或思想。加强家校联系,学校积极干预,营造和谐的校园,让每一个孩子在蓝天下尽情欢笑。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28篇

【关键词】物理 学习 成绩

对大部分高中学生而言,物理是一门让人头疼的课程。但实际上,物理并不复杂难懂,只要掌握了较好的学习方法,它就可以变得十分有趣、易学。下面,我将结合自己以往的学习经历和经验,谈谈如何提高物理成绩。

一、课前认真预习

预习是在课前,独立地阅读教材,自己去获取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前预习未讲授的新课,首先把新课的内容都要仔细地阅读一遍,通过阅读、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范围和要求。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则要抓住其核心,以及与其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区别与联系,把教材中自己不懂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对已学过的知识,如果忘了,课前预习时可及时补上,这样,上课时就不会感到困难重重了。然后再纵观新课的内容,找出各知识点间的联系,掌握知识的脉络,绘出知识结构简图。同时还要阅读有关典型的例题并尝试解答,把解答书后习题作为阅读效果的检查,并从中总结出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适当阅读相关内容的课外书籍。

二、主动提高效率的听课

带着预习的问题听课,可以提高听课的效率,能使听课的重点更加突出。课堂上,当老师讲

到自己预习时的不懂之处时,就非常主动、格外注意听,力求当堂弄懂。同时可以对比老师的讲解以检查自己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学习教师对疑难问题的分析过程和思维方法,也可以作进一步的质疑、析疑、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听完课,不仅能掌握知识的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而且能更好地掌握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定期整理学习笔记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对照预习笔记、听课笔记、作业、达标检测、教科书和参考书等材料加以补充、归纳,使所学的知识达到系统、完整和高度概括的水平。学习笔记要简明、易看、一目了然,符合自己的特点。做到定期按知识本身的体系加以归类,整理出总结性的学习笔记,以求知识系统化。把这些思考的成果及时保存下来,以后再复习时,就能迅速地回到自己曾经达到的高度。在学习时如果轻信自己的记忆力,不做笔记,则往往会在该使用时却想不起来了,影响学习效果。

四、及时做作业

作业是学好物理知识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掌握知识熟练技能的基本方法。在平时的预习中,用书上的习题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课后作业时多进行一题多解及分析最优解法练习。在章节复习中精选课外习题自我测验,及时反馈信息。因此,认真做好作业,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现自己知识中的薄弱环节而去有意识地加强它,逐步培养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树立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要做好作业,首先要仔细审题,弄清题中叙述的物理过程,明确题中所给的条件和要求解决的问题;根据题中陈述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对照所学物理知识选择解题所要用到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经过冷静的思考或分析推理,建立数学关系式;借助数学工具进行计算,求解时要将各物理量的单位统一到国际单位制中;最后还必须对答案进行验证讨论,以检查所用的规律是否正确,在运算中出现的各物理的单位是否一致,答案是否正确、符合实际,物理意义是否明确,运算进程是否严密,是否还有别的解法,通过验证答案、回顾解题过程,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熟悉各种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五、复习总结提高

对学过的知识,做过的练习,如果不及时复习,不会归纳总结,就容易出现知识之间的割裂而形成孤立地、呆板地学习物理知识的倾向。其结果必然是物理内容一大片,定律、公式一大堆,但对具体过程分析不清,对公式中的物理量间的关系理解不深,不会纵观全局,前后联贯,灵活运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去解决具体问题。因此,课后要及时的复习、总结。课后的复习除了每节课后的整理笔记、完成作业外,还要进行章节的单元复习。要经常通过对比、鉴别,弄清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以及变化发展过程,并及时归纳总结以形成系统的知识。通过分析对比,归纳总结,便可以使知识前后贯通,纵横联系,并从物理量间的因果联系和发展变化中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这样既能不断巩固加深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

六、做好思想准备,调整好学习心态

在学习物理的第一节课时,老师都会讲物理难学,在未学习物理之前就从高年级同学那里听说物理教难学。因此大部分同学在学习物理时都带有一些不正常的学习心态,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紧张、畏惧心理。物理难学在他们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害怕上物理课,害怕做物理作业,害怕老师课堂提问,害怕老师的个别谈话,怕做实验、怕动手,千方百计地回避学习,胆怯的心弦一天到晚紧绷着,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在实践中运用学过的知识,久而久之,越怕越难学,越难越怕学。(2)“一口吃个胖子”的心理。想把成绩搞上去,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成绩仍没有什么大的起色,随即产生“反正学不好了”和“我不是学习的料”的错误心理。(3)消极心理。学习缺乏主动性,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上课时经常“开小差”,盼望着“快下课”,老师提问大都说“不会。”

诚然,物理是难学,但绝非学不好,只要按物理学科的特点去学习,按照前面谈到的去做,理解注重思考物理过程,不死记硬背,常动手,常开动脑筋思考,不要一碰到问题就问同学或老师。在学习中要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学习中去寻找乐趣,就能培养自己学习物理的兴趣。比如一个学生在学习力的图示时就编了这样的顺口溜:“四定即定作用点、定方向、定标度、定长度,两标即标箭头、标数值和单位。”现代社会的发展,物理学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学们要以振兴中华为已任,以学好物理报效祖国为内部动力,要认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建设祖国的使命感,从而自发地、积极地、主动地学习,就一定能学好物理知识。

最后,一定要注意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好的保证,旺盛的精力是学习高效率的保证。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能以减少睡觉的时间去增加学习的时间,这种办法不可取。不能以透支健康为代价去换取一点好成绩,不能动不动就讲所谓“冲刺”、“拼搏”,学习也要讲究规律性,也就是说总是努力,不搞突击。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01年颁布).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29篇

我非常幸运参加了县心理健康90学时培训,虽然学习的时间不长,但对我来说,受益匪浅,我认为学到不仅仅是心理学理论,还有好多教育学的方法,更有正确对待生活的方式。如:怎样释放压力,调整自己的心态,与他人的沟通,如何相处的方式等等。我深深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做教育工作,是当一名好教师所不必可少的基础知识。以下我就这次培训活动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想与体会。

一、学校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从杨远老师的讲座中,我了解到了现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50%属于良好状态,30%属于正常状态,20%存在问题。其中5%左右有较重的心理障碍。这些数据表明,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现代社会思想观念的更新,生活方式的变化……不仅带给我们成人很大的心理负担,同样也给当今的青少年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压力,而且这些压力还在不断地加重,使一部分学生感到难以承受。于是紧张、焦虑、抑郁,甚至恐惧等心理常常弥漫在校园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所以对于中小学生的个人成长来说,心理健康是必不可少的。_、_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要把心理健康列入中小学的课程。”可见,关怀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正成为社会的共识及关注的热点,心理健康愈来愈受到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们的重视。

二、教师队伍建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

这六天的培训学习中,各位专家分别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方面做了详尽地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讲述深入浅出,案例分析深刻精辟,实践操作具有可行性。使我深入了解了关于的基本知识,比如青少年发展心理学与学校心理健康、个别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巧、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辅导策略、如何做一名心理辅导老师、中小学班级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等。

通过学习,我深深地认识到要做一个称职的心理辅导老师并不容易,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不仅依靠教师的有关知识与能力,更要依靠我们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这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能够胜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具有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的能力,还要有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积极稳定的情绪与情感、完美的性格特征、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因此,我将为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老师而不断努力

三、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对待问题学生更应该尽心尽责,遇到问题学生怎么办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在宽松平等的班级氛围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采用讲座法、认识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

在考虑学生一般心理规律的同时,也要对暴露出来的个别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在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中,我一方面通过心理辅导室兼职心理教师的个别咨询辅导,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个别谈心与辅导。通过学校开通的心理咨询箱,打通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通道,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总之,这次培训使我们澄清了心理方面的错误见解,弄清了一些原来迷惑的问题,理清了心理方面的一些思路,虽然培训已经结束,但终身学习还在继续。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相信心理健康队伍会越来越壮大,为了孩子,也为了我们自己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我们携手前行。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30篇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_中央_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保障,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为目标,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精神,不断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提高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总结如下:

一、开展宣传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本学期,通过“心理健康讲座”,“校园广播站”,校报等宣传方式,继续宣传心理健康的含义和拥有健康心理的意义,进而扩大心理咨询的影响。吸引更多学生走进心理咨询室,及时与老师沟通交流,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积极有效地开展个别心理咨询工作。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室的主要工作之一,我们积极开展针对学生的团体咨询,做好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为来访的'学生提供咨询,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扰,对于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应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专业诊治部门。通过同伴互助,促进班级心理卫生工作的开展。心理咨询室对各班班主任进行定期的心理培训。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三、发挥了“成功父母成长讲堂”的辐射作用。

本着家校合作的理念,“成功父母成长讲堂”协同德育处办好家长学校工作。积极动员与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家校合作教育系统。热心真诚地为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困惑提供帮助,并且与教师配合,对相关学生进行疏导,同时帮助改变家长一些不合理的家教观念,使学校教育工作得到全面的稳固,全方位启发学生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接纳自己,自己帮助自己,自强自立,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协同班主任与家长,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与家长合作,为学生个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条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记录每一个学生心理成长的轨迹。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时,就可以积极给予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或矫治,仍可以通过心理档案考察效果。因此心理健康档案能对每位学生个人的心理成长、心理潜能开发提供帮助,为通过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提供了重要保证。同时,学生心理档案还可以揭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家长在家庭教育上的问题,揭示学生共性心理品质的问题,能促进学校和教师与家长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方法、创设良好的学校、家庭心理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针对少年儿童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积极推进班级管理和教育方式的民主化,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能力。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发展性、预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预防、疏导为主,干预、治疗为辅。加强每周心理健康课的指导与研究工作。密切与班主任的联系,更好地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认真细致地做好个别咨询辅导工作,在个案上有所突破。

五、加强心理辅导活动课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针对全体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本学期要让心理课成为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主阵地。根据低、中、高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开展系列性、主题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

六、营造了积极、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积极利用校园广播,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从而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31篇

初中生,属于人生的青春发育期。这一时期,不仅是身体迅速变化的时期,也是心理剧烈动荡的时期,尤其这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青春发育期,有人说,他们正处于“危险期”,或者说人生的“十字路口”,机遇与挑战并存,所以这一时期是心理问题最易发生的时期。因而在这一时期加强心理教育也就十分必要,十分迫切。心理健康教育对这个时期的初中生来说,好比“及时雨”,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对初中时期的学生进行心理指导,搞好全班学生的心理卫生,是初中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初中班主任进行心理教育工作的有利条件:

1、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最易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学生在集体生活中最易表现出一个真正的“自我”,如果班主任能掌握心理教育的方法与技巧,那他在谈话中就会自觉地贯彻尊重、理解、真诚的原则,而采取以下步骤的心理教育式的谈话方式:沟通、倾听、分析、诊断、目标、效果、指导。显然,这种谈话方式,有助于学生合理的宣泄,有助于教师教学疏导,也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利于班级常规工作进行心理教育的途径颇多,例如,周记可以成为沟通师生心理的桥梁;班会可作为心理教育课的阵地;社会实践可以成为训练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机会等等。

2、班主任与家长和任课老师的联系,为整合心理教育力量提供了便利条件人是环境的产物,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很重要的条件是有良好的环境。所谓良好的环境,一方面指环境中多种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积极的,另一方面是指各种不同环境的影响是协调的。由于班主任在学校、家庭之间起着一种桥梁作用,他不仅对学生及家长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且在任课教师中也有较大的发言权。因此,在良好环境的设置及各种教育因素的协调方面,相对于其他任课教师和家长来说,班主任能起极大作用。以整合学校与家庭教育力量为例,由于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经常会主动与班主任联系。因此,班主任可通过这种联系,既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表现,又能获得与家庭沟通,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机会。

二、初中班主任进行心理教育工作的方法及策略

初中班主任的心理教育应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进行青春期心理卫生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建立心理防卫机制;

二是采取有效的教育和医疗措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恢复学生的心理健康。

1、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帮助学生正确的对待人生以及人生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挫折与不幸,抓住命运的喉咙,提高对各种挫折的承受力。

2、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树立良好的自我感人的一生中,有许多因素是自己不满意的,也是自己无法改变的如身高、长相以及出身家庭等。既然无法改变就要坦然接受,否则就会增加烦恼与不安。同时又要指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长处,要用己之长补己之短。天生我材必有用,大才有大用,小才有小用。只有正确地认识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并把自己放到正确、适合于自己的位置上,接受并力争塑造出一个良好的自我,才能减少学生的不公平感以及由此带来的自怨自艾。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班级的社交活动与文体活动

学生心理异常中的孤独、恐惧、焦虑等都是由于青少年自我封闭的结果,有了心事不向别人诉说,得不到班主任以及同学的及时开导、帮助,就会走进取消障碍的死胡同。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校内的体育活动、文娱活动、游戏活动,校外的春游、登山、观景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精神的振奋,并且在共同的活动中加深了解,加深友谊,团结互助,多一分爱心,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奉献,多一分关怀,以开阔胸怀。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32篇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我有幸参加了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对我来说,这次的培训意义重大,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次培训我很认真的听了多位专家老师的理论课,还有课上与课下的交流,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在这个过程中结下的深刻友谊,让我有了扬帆起航的足够信心和力量。以下就是我在这次培训活动中以及对于未来的一些所思所想。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学习,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在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调查表明,学生中存在着心理异常、患有心理疾病的为数不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与考试焦虑、心理承受力脆弱、人际交往障碍、性格孤僻抑郁、自卑心理严重、对新环境不适应等等,并且在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可是,不正确的关注,反而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预防为主的,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不应该只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应该是有他们的各自作用的;

不应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理解为一门增加学生负担的学科,而应该具有促进学生各方面健康成长的独特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性发展过程,所以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应该简单地下结论,要有科学的方法,要具有专业资格的人来实施;

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只是心理健康教师个人的责任,是我们大家共有的责任;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要你生搬硬套理论,不要我们教师诚惶诚恐,而应该是讲究艺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式应该是形式多样,时时处处注意的问题。

二、学习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和实践。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个持久的过程,要成为有耐心有专业素养的老师,必须要深入的去理解知识,去运用知识;

必须先改善和提高自己对自我、外界事物、环境的认知;

调整好自己的心理,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同学。另外,实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和自我探索才能得以提高自我水平,只有通过体验才会找到真正的答案,才能得出与实际相符合的结论。

三、我们的服务主体是“人”,人是复杂多变的,情感丰富的。

所以,培养自己的耐心非常重要。此外,一名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还必须博学,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这在进行心理辅导的时候才能很好地与同学交流沟通。使老师同学迅速消除隔膜,减少心理教育的磨合期,使教育更加顺利。

四、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知识的领悟。

在这次的学习中,培训机构认真负责、处处替学员着想,老师讲授精彩、内容充实,学员听课认真、讨论积极、发言踊跃,这是我这之前没有想到的。给我的感觉是,原来学习是这样快乐和轻松,无形之中减轻了原来对学习的担忧,增加了对学习的兴趣,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也容易了一些。

五、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

我们知道一个巴掌拍不响,众志能成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有我们的热情是不够的。通过这次培训,给我的启示就是,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学校各育、各科要渗透心理教育;

优化学校、班级文化心理环境;

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开设心理辅导课,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

少年儿童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教育方针的实施、民族素质的提高等战略性的问题。所以,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师,要善于动用心理战术,以心育心,努力使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和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让学生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真正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

需要描述的学习感想不尽余此,这次培训不仅填充了知识的盲点,更让我懂得了怎样拥有一个好心态去面对人生!感谢学校领导给我的这次宝贵机会,在将来的工作中,我一定用学来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工作中,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们能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33篇

心理辅导课有时也叫心理活动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心理辅导课具有发展性和预防性,以及面向全体学生的特点,因此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途径。近几年,除了心理辅导教师外,学科教师和班主任也渐渐开始尝试开展心理辅导课。但是笔者在实践中又发现很多教师的心理辅导课设计缺乏系统性,辅导主题分析不到位或不透彻,辅导过程脱离辅导目标,辅导步骤之间缺乏内在联系等特点。基于这些不足之处,笔者认为心理辅导课要以目标为导向,系统地设计辅导过程。

一般情况,心理辅导课的辅导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认知目标、态度与情感目标、问题解决或能力目标。认知目标是指对有关心理现象和变化规律的认识,以及对自我的认识。态度与情感目标是指形成对社会、自然、他人以及对自我的积极态度与情感。问题解决或能力目标是指运用有关知识技能和经验来分析解决问题。这三个目标层次明确,清晰易懂,在当前心理辅导课设计中较为常用。在确定三个层次辅导目标的前提下,心理辅导课的辅导过程就需要围绕辅导目标而设计,然后选择合适的辅导方法和辅导材料来设计辅导步骤或环节。因此,一般情况下,辅导过程可以根据三层次辅导目标设计三个步骤,分别针对和实现三个目标。

关于心理辅导课过程的设计,钟志农提倡“起承转合”的团体动力思想,认为心理辅导课的过程包括暖身、转换、工作和结束四个阶段。曹梅静、王玲等人提出“导入―展开―结束”的三阶段教学模型。笔者结合他们的辅导设计思想以及以目标为导向的思想,认为心理辅导课过程的设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五个步骤,简称“三阶五步”。三个阶段是“导入―展开―结束”。导入阶段对应的是暖身步骤;展开阶段占据了整堂课的大部分,包括与三层次教学目标对应的三个教学步骤;结束阶段即课堂总结环节。因此将辅导过程概括为“三阶五步”。

一、导入阶段

导入阶段即暖身步骤,是一堂心理辅导课的开始。心理辅导课需要学生心灵的敞开,当教师走进课堂,学生不仅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同时也存在焦虑与阻抗,这阻碍了学生心灵大门的开放。暖身步骤正是学生心灵之门打开的钥匙。

钟志农特别重视心理活动课的暖身阶段,认为暖身对团体动力起着开启的作用,是整堂课前进的动力保障。笔者赞同其观点,认为暖身阶段不仅暖身更要暖心;不仅活跃课堂气氛,更要启发学生心灵;不仅与下一环节密切衔接,更要对整堂课充满意义;不仅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打下基础,更要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信任和经验开放。

暖身阶段的设计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游戏法,游戏的形式可以使学生身体略微活动,从而促进放松,也可以是对心理有启发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和领悟道理;可以是需要团体间个体相互合作进行的活动;也可以是不需要合作个体独立的活动。但无论如何,暖身步骤的基本原则是每位学生都应该参与其中。不能只让个别同学参与,其他学生观望,如此起不到整体暖身的作用。另外游戏结束时,适当地让学生谈谈感受和启发,教师给予引导和小结,并自然地引出题目和过渡到下一环节内容。一般情况,该阶段的时间为5分钟左右。

总之,暖身阶段减轻了学生的焦虑感和戒备感,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为整堂课打下了基础。

二、展开阶段

暖身后应该是进入正式的教学与辅导,但是对于这个过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设计。笔者认为这个过程需要密切地联系辅导目标,以辅导目标为指引设计步骤。因此,根据三层目标模式,笔者认为该教学阶段也基本上可以设计为三个步骤,以对应三层辅导目标。

步骤一,What&Why。该环节主要是认知目标达成环节,认知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普遍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以及自己的心理活动规律和特点。简单地说是学生明白“是什么”和“为什么”。因此这个环节可以采用认知法教学,包括故事法、讨论法、艺术欣赏法等,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学生相互讨论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相关概念、原理和意义。选用的素材可以来自名人故事、经典寓言,也可以来自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两者各有利弊,前者对学生有很强的励志作用和榜样作用,后者来自实际生活故事,更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符合学生的口味,对学生的启发更大。一般情况,可以先呈现名人故事,再呈现实际案例,从远到近自然过渡。在故事呈现后,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可以讨论故事说明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作积极的反馈、引导和总结。一般情况,该步骤的时间为10分钟。

步骤二,Who。该环节主要是态度与情感目标的达成,是学生作为自主、独立的个体体验和探索自己的情感和价值观的过程。简单地说是学生体验“我的感受是什么”“我该以什么态度对待”,在不断和反复体验中形成积极的态度和情感。该环节主要是根据上个环节学生明白了一些现象和原因后,开始试图分析和反思自己身上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在上个环节我们明白了别人身上的一些现象,那么我们自己身上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呢?”然后请学生将自己的情况和原因分析写在纸上,写好之后也可以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情况和感受以及原因。也可以使用想象技术,即通过教师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状态(也可以说是催眠),并跟着教师的指导语回忆过去或者想象未来,在想象中体验各种感受。在想象之后也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想象的内容以及体验到的感受。还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法,通过学生当事人扮演具体生活事件,重新经历生活事件和感受;也可以改编生活故事,体验积极的情绪。此环节的学生讨论尤为重要,同伴之间的讨论有助于学生间相互分享体验感受,有助于当事人形成积极全面的情感品质。对学生的讨论和回答,教师作积极的引导和总结。一般情况,该步骤的时间为10分钟。

步骤三,How。该阶段主要是问题解决目标达成环节,是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自己实际问题的环节。简单地说就是学生思考“怎么办”,领悟问题解决方法。上一环节学生已经体验到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问题,也明白了原因,这一环节学生迫切想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这一环节,可以采取讨论法,比如脑力激荡法,即针对某一问题或者某位学生的问题,让大家齐心协力出点子,帮助问题解决,因为学生提到的问题解决经验对同伴之间有更好的借鉴作用。教师也可以总结概括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将各种办法写在黑板上,并补充学生没有提到的一些方法,总结成一套问题解决方法集,实现资源共享。值得注意的是,问题解决的方法不能由教师直接呈现和说教,而是由学生讨论、领悟和相互分享,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概括和总结学生讨论。然后,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自己的实际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并设计如何在现实中运用这些方法,也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示范训练和行为训练。最后可以让学生谈谈对这堂课的收获以及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将如何应对。一般情况,该步骤的时间为15分钟。

三、结束阶段

一个好的收尾对整堂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般情况在结束阶段,教师对整堂课作总结,对学生的反应作总结,并给予学生祝福语。也可以让学生对整堂课作总结。

有些人认为结束阶段可以包含到上一个步骤里面,笔者并不赞同,因为通过整堂课的活动,学生可能会依依不舍,因此,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一个过程使师生渐渐为课堂拉上序幕。在结束阶段,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一定的心理辅导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也可以送给学生一首与辅导主题相关的歌或者诗,以温馨而舒缓的方式给课堂渐渐画上句号。一般情况,该阶段的时间为5分钟。

总之,心理辅导课的辅导过程设计基本理念是以目标为导向,即辅导过程围绕辅导目标而展开,“三阶五步”辅导过程的具体设计则是根据三层次目标而展开的。对一般的心理辅导课设计,“三阶五步”均适用。对于具体的一堂课来说,如果辅导目标层次有所变化的话,那么“三阶五步”的辅导过程设计也要作相应的调整。要灵活运用“三阶五步”辅导过程设计,不能生搬硬套。(稿件编号:090906004)

参考文献:

[1]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7.

[2]钟志农.班级团体辅导活动的形成性评价[J]. 思想理论教育(下半月行动版),2007(1).

[3]曹梅静,王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4]刘宣文.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与评价[J].教育研究,2002,5.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34篇

一直以来,“健康第一”是幼儿园教育的首要任务。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幼儿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幼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

健康既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幼儿身心充分发展的前提;健康是幼儿的幸福之源;离开健康,幼儿就不可能近尽情游戏,也不能专心学习,甚至无法正常生活;幼儿时代的健康不仅能够提供幼儿期的生命质量,而且为一生的健康赢得了时间。

因此,我认为健康教育要充分考虑到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无论是进行幼儿健康教育还是试图改善幼儿的周围环境、都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否则不仅不能促进健康,而且可能有损健康。

本学期我园在教育活动中把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当成首要任务。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既是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纲要》中对幼儿健康发展提出几点:

(1) 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 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 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学习保护自己。

(4) 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动作协调、灵活。

这也为我园的健康教育活动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本学期主要做法如下: 第一 要树立明确的指导思想

一个健康的幼儿,既是一个身体健全的'幼儿,也是一个“愉快”、“主动”、“大胆”、“自信”、“乐于交往”、“不怕困难”的幼儿。《纲要》再三强调让幼儿主动活动,健康教育的第一条件就是尊重主体、积极、创造性地活动。幼儿健康教育既然将促进幼儿的健康作为最直接的目的,其教育过程就不应使幼儿感到压抑或受到伤害,然而日常生活中与之背道而驰的现象却司空见惯,值得我们反思。因此我十分注意在幼儿的整日生活中充分发挥幼儿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将幼儿的兴趣与必要的`规则相结合。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尽早建立。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35篇

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拨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我校在从今年开学以来,学校搬迁两次,新生入住,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适应高中生活并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和有关专家的帮助下,新校区的心理咨询室(温馨之家)建设完成,并且在十二月份给学生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下面将我校这一学期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做一总结。

(一)领导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识到位,组织落实:

1、认识到位:学校领导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德育工作的一部分,是时代教育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不断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需要,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的需要,是为学生终生不断进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的需要。

2、组织落实: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是严密的。校长挂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管德育的副校长直接负责,教导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使心理健康教育有了组织上的保证。

3、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规划中,不论是学年还是学期工作计划都将心理健康教育例为学校重点工作之一。而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学期要制定单独计划,进行总结。

(二)培养师资,做到心理健康教育人员落实:

1、学校从普及入手,重点培养骨干,先后派出多名教师参加市心理健康教育继续教育培训。

2、设置心理教师岗位。我校由刘静、熊登会两位老师但任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由蔡玉霞、蔡延军两位老师但任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人员上得到保证。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做法:

(1)集体教育:我们积极想办法保证每班每周一节心理教育课,使心理教育成为学校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2)个别教育:学校在今年设置了“温馨之家”,每周定期开放,使个别心理有问题的同学单独找谈话,对谈话内容还进行了记录,跟踪。直至问题的解决。

(3)通过心理测试,开辟心理咨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根据教育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表等进行测验。这对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开展学生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4)在教师中开展心理教育知识的普及工作:

我校在教师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工作。通过这些教育活动使全体教师提高了心理教育的理论,提高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并在工作中加以应用,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5)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艺术、体育技能,丰富校园文化,我校于12月举行了女生跳棋比赛、男子象棋比赛、全校书法、绘画比赛、集体跳长绳、个人跳绳、踢毽子以及全校跑操比赛。在本次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全体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一顿丰盛的艺术、体育等活动大餐。

除了上好学生的心理辅导课以外,我还尽量的做好学生的个体辅导,因为学校搬新校区,很多设备、多媒体都不完善,因此学生的讲座,团体辅导没有办法进行,因此只有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在受到人们重视,我们在这方面经验是不足的,为了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我们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科研课题工作。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36篇

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让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它的重要性,现谈谈自己本次学习的心得体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教师要尊重学生。不可有私心,要讲究诚信,要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物质环境,给孩子一片天空,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哪怕是涂鸦;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中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中学生情操,充实了中学生生活,激发了中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中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第三阶段:“生命很坚强,却也很脆弱”此阶段向大家展示了近年来全国各地高校频发的大学生自杀、凶杀案例,一幕幕残忍的画面绷紧了在场每位同学的心。我们在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处在踏入社会前的过渡阶段。生活上,从依赖到相对独立;学业上,从填鸭式学习到自主性学习,经历着巨大的身心调整和变化。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中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中学生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近年来,中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一、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反之则使学生惶惑不安。所以,教师自身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

二、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要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字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抓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妒忌、自卑、不合群等行为。然而,认识的片面性,使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并在学校对家长开展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引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从而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在培训时间的安排上未能充分考虑到参训教师的实际情况。参训的教研员绝大多数来自基层,很大一部_山区,路程较远,交通不便,而下午的培训要到5:30才结束,这对他们来说是太晚了些,因此一过4:00,总会有不少教师请假赶路回家。

四、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了一系列针对中学生的关爱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探索并形成了优化学生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师以身示范下,对中学生开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在校内、班级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团结帮助蔚然成风,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生合群,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自尊自信,创新精神等得以充分体现。在家中,社会上,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题班会及团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心态决定命运,即使你失败了一千次,你也要想总会成功的一天,再困难只要保持乐观,自信的心态,成功就是你财富,做命运的主人,做生活的强者,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要把自信和快乐带给别人,让大家更爱自己,更爱生命,做最好的自己。勇往直前,快乐成长,让花开的更灿烂!

五、抓学校教育,引导教师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

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平等相待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流,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总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的新视角,它注重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虽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但我个人认为,事实也证明了,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家长、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只有在教师“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的方法与手段。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

在活动中通过培训、研讨、展示活动,培养一支合格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通过学校心理辅导机构建设,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落实义务教育阶段间每周一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做到有课时、有教师、有教学设计、有心理咨询室、有个案积累;通过课题研究,逐步提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37篇

20xx年我参加了安徽省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远程培训。内容包括第一模块“学生心理健康”,第二模块“教师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在现今的学校里,如何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师心理健康疏导呢?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一、增加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心理健康的内涵与标准

本次学习涉及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以及学习了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案例。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要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促使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素质。通过这次学习并不是可以进行心理方面的干预或治疗,让教师尤其班主任“擦亮眼睛”,以专业性的知识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或者识别心理异常学生,以便及时进行矫正和干预治疗。关于儿童多动症、自闭症等方面讲解我获益良多。我是皖安中学八年级的班主任,我们班就有一个患自闭症的孩子,他的行为非常符合北京教育学院心理系副教授项灵羽所描述的那种行为状态。他与同学和老师更本不交流,活在自己的世界一样,上课根本不听课,有时还自言自语,表现为交往障碍。和老师说话,一个劲往后退,或干脆跑掉,无法表达想法,典型语言障碍。下课时在校园里到处乱跑,有时一下窜到老师办公室,碰碰跳跳后转身跑了出去,典型的怪异行为等等。和项教授所描述的自闭症特征完全符合。这让我今后明确了该学生的处理方式。

二、正确区分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没有较大困扰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处于正常状态之中。这种状态之下,学生的行为基本上预期价值观体系、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相一致,是一种健康或者优秀的状态。一旦发生了扰乱正常生活、引起人们消极情绪的事件,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就会进入一种不平衡状态,比如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等状态。出现考试焦虑,考试没考好,做了错事或受了老师批评,不公正待遇,与同学之间矛盾等。一般来说,学生在生活过程中会不断地经历各种不平衡状态,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班主任如果能及时鉴别学生的行为,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摆脱心理的危机状态,回复到正常状态,那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违法行为、不道德行为以及意外事件就会大大减少。作为班主任,在面对学生发展中所出现的心理偏差,应树立正确的观念,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而针对极个别的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则要能够及时甄别,并积极寻求专门机构予以解决。本次学习涉及的案例和青少年人格构建让我从新思考教育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上面,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避免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三、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或转化巨大的压力,注意压力与情绪控制,树立积极应对压力,追求幸福职业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意义。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以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体验教育过程,追求职业幸福感。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38篇

高一一年以来,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田径运动会,社区服务活动和“走进工厂”大型社会实践活动等。这为我的人生阅历增添了不少光彩,还使我增强了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

在校期间,我能自觉遵守高中生守则,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做好分内之事,我所在宿舍多次被学校评为星级宿舍。另外,我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尊敬师长,与同学和睦相处,关心热爱集体,乐于帮助别人,劳动积极肯干,自觉锻炼身体。

在学习上踏实勤奋,积极向上,喜欢和同学讨论并解决问题,经常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学习活动。

在个人情商方面,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字写的不是很好,有时候做事情会只有两分钟热情,有时与同学相处不是很好。我相信只要克服这些问题,我就能做的更好。

这一年来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思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以后能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人,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做出自己的努力。

心理学研究总结 第39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课 心理健康 问卷调查 心理健康水平

中职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以及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目前,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办法有心理健康课、心理咨询和治疗,其中心理健康课是中职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办法,那么,心理健康课的开展对提高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是否有效呢?

笔者在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关于心理健康课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取整群随机取样法从呼和浩特市商贸旅游职业学校选取16个教学班(共486人,其中男生219人,女生267人,年龄在16~19岁之间)进行问卷调查。

(二)研究工具

1.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周步成和其他心理学科研究人员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进行修订而成的适应我国中学学生标准化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本测验按焦虑情绪所指向的对象和由焦虑情绪而产生的行为这两个方面进行测定。全量表由8个内容量表构成,把这8个内容量表的结果综合起来,就可以知道一个学生的一般焦虑的程度;而各内容量表的结果可诊断出个人的焦虑中,哪个方面问题较大。这8个内容量包括: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各内容量表得分以及总分越低,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2.数据收集与统计处理:所有问卷采用现场集体施测的方式,每名被试均要参加前测和后测两次测验,使用统一的指导语,时间大约为每次30分钟。采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

(三)研究过程

在这16个教学班开展为期四个月的心理健康课,每周一节课。心理健康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我成长。培养自信,学会正确认识自己。2.学习指导。认识学习,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3.理性情绪教育。认识情绪,学会管理情绪,战胜挫折。4.人际交往。学会交往的技巧。

心理健康课的形式包括教师讲授、活动参与、讨论、案例分析、视频欣赏等。

在开课前,先进行一次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收集前测数据。课程结束后再进行一次测验,收集后测数据。

二、结果与分析

(一)心理健康课前后中职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比较

注:* P

表1显示,心理健康课前后,中职生的MHT总分有显著差异。说明心理健康课提高了中职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

(二)心理健康课前后中职生各内容量表的差异比较

表2显示,心理健康课前后,中职生在各内容量表的得分有显著差异。说明心理健康课对于改善中职生各方面的焦虑有显著效果。

三、讨论

(一)心理健康课能有效提高中职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

上完为期四个月的系统的心理健康课后,学生们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提高。说明心理健康课能有效提高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一研究结论与以往研究一致,如付建中采用SCL-90自评量表对学生在学习心理学课程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开设心理学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心理健康课能有效改善中职生各方面的焦虑

上完心理健康课后,学生们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等方面有了显著改善,这说明,系统的心理健康课程能够有效改善中职生各方面的焦虑。李群等人的研究中,学生们只在学习压力感、人际关系敏感及适应不良上有显著提高,而在其他维度上没有显著提高,原因是在设计心理健康课的时候,主要涉及到的是学习压力、自我认识、人际关系,而没涉及到情绪控制、应对方式等课题,所以在其他维度上没有出现明显差异;另外,刘宣文等人曾对92名学生进行了理性情绪教育,发现理性情绪教育对提升学生的自我概念、情绪稳定性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这说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该方面的心理健康水平,即对某一方面的教育不能替代对其他方面的教育,这也提示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总结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在设计心理健康课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设计,将涉及面尽量做到全面,这也是参加课程的中职生最后能够在各方面得到显著改善的重要原因。

本研究因人力、物力、时间等方面的限制,调查的范围有限,只选取了1所中职学校的486名学生,也只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这可以成为以后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廖全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模式的构建[J].心理科学,2009,32(2):274-277.

[2]罗晓路,廖全明,郝敬习.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方法现状调查[J].心理科学,2009,32(4):974-976.

[3]郭利红.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8):172-173.

[4]付建中.心理学课程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5):348-349.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