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职业能力大赛总结(通用11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4-01-06 12:03:5426

2019职业能力大赛总结 第1篇

经初评入围现场决赛的作品名单另行公布。决赛时间安排在8月,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十、其他

(一)教学团队可免费选用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职业学校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等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并从教学资源支持平台(智慧职教、爱课程网)获取;也可免费使用“先电专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际课堂教学,登陆申请使用账号。

(二)大赛有关信息将及时在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官方网站公布。

(三)各市、各高职院校于2019年7月25日前,将大赛总结报告加盖公章后,连同市(校)级比赛情况统计表(可在大赛官网下载)一并发送至sdjky_zjs@。

(四)大赛工作QQ群:570145788,请各市、各高职院校负责大赛工作的人员加入。

附件:

山东省教育厅

2019年6月28日

2019职业能力大赛总结 第2篇

2019年教学能力比赛首次举办了赛项说明会,对于上情下达、答疑解惑起到了一定作用;重新建立的QQ工作群在反复多次的筛选整理之后,对于赛事组织工作安排也有所帮助,但是整体效果仍不够理想。今后还需要进一步稳定好各代表队领队及工作人员队伍,明确工作职责,充分利用专门的QQ工作群加强沟通、推进工作。同时,应当继续举办赛项说明会,在比赛官网上开辟“Q&A”栏目,帮助广大参赛教师获取权威的信息、得到及时的指导。

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实现类型教育,关键在教师。2019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的《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继续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将行动导向的模块化课程设置、项目式教学实施能力作为重要指标。

下一步,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比赛应当紧随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进展动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教学标准落地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高职院校“百万扩招”等新要求,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用好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比赛成果转化和资源建设,更新完善比赛机制,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办赛目标。

2019职业能力大赛总结 第3篇

人教学团队占据主体

2019年教学能力比赛首次明确“重点考察教学团队(2~4人)的教学能力”,791支参赛教学团队中有4人团队541支(占比)、3人团队221支(占比)、2人团队29支(占比)。

2.团队平均人数历年新高

2019年教学能力比赛参赛人数共有2885名,仅次于2017年的3775人和2018年的3086人,而平均每件作品参赛人数为历年比赛新高。

3.组队新政得到积极响应

2019年教学能力比赛鼓励东西协作、支持校企合作、允许跨校组队。参赛教学团队中,东西协作有2支(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有70支(中职组20支、高职组50支),涉及27个代表队;跨校组队有41支(不含东西协作、包括校企合作),涉及22个代表队(半数以上是中职)。

2019职业能力大赛总结 第4篇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学习贯彻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在广泛咨询专家学者建议、及时了解职业院校诉求、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落实最新要求、服务改革发展、优化比赛机制,研制并实施了具有创新特点的比赛方案。

第一时间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有关部署,强调“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落实课程思政有关要求,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有机统一”;具体明确“思政课程要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其他公共基础课程要注重落实课程思政要求,专业课程要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重视加强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

及时落实“推进教学标准在职业院校落地实施的要求”,明确“提交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要求修订完善”,并在本校网站发布;进一步明确课程标准、参赛教案、实录视频、实施报告等材料的基本内涵和格式要求。

不再接受教师个人报名参加比赛,明确 “考察2~4人教学团队”的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助力打造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同时,突破校内组队限制,鼓励省内跨校协作、校企结合协作、东西帮扶协作;重视教学一线工作,明确不直接实施课堂教学的团队成员不超过1人;强调决赛现场合作,引导参赛教学团队共同准备、分工负责、协同答辩。

针对往年教学设计比赛“重设计轻实施”、课堂教学比赛“有过程少思想”、实训教学比赛“定选题限特色”等不足,首次整合设置为一个“新赛项”,要求参赛教学团队针对某门课程中部分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反思,要求进入决赛现场再完成讲解设计、模拟授课、回答提问,以更加全面、更加真实地综合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

要求公共基础课程作品不少于12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专业课程作品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以克服以往一些作品存在的参赛内容“颗粒度”过小,集中“堆砌”技术、资源、方法等弊端,引导参赛教学团队重视课程和内容的整体教学设计,在不同学时教学内容中有针对性地多维度、多层面地展示教学成效。

首次提出参赛教学团队不仅要完成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还要加强理论学习与教学研究,梳理总结针对参赛作品的整体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成效、反思与改进等方面内容,撰写提交一份教学实施报告,要求在有限的篇幅内(字数不超过3000字)突出重点和特色,并用图、表等佐证实施过程和成效。

一改以往参赛视频只是规定整段时长的做法,原则要求每位参赛成员分别录制8~20分钟的课堂实录视频,并且能分别完整、清晰地呈现参赛作品中内容相对独立完整、课程属性特质鲜明、成员教学风格各异的2~5段教学活动实况,目的在于呈现多样化课堂教学特色、规避非教学人员搭车参赛。

首次增加决赛讲课环节,除了以往要求的答辩之外,进一步重视现场决赛的教学能力展示。在参赛作品范围内随机抽定1学时的教学内容让教学团队限时准备,然后先后进行6~8分钟的教学设计讲解、8~10分钟的模拟实际教学(无学生),以进一步多维度考察参赛教学团队的教学基本功、临场表现力,引导教师回归常态、回归课堂。

2019职业能力大赛总结 第5篇

重点考察教学团队(2—4人)针对某门课程中部分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评价目标达成、进行反思改进的能力。

教学团队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要加强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学习支持环境、服务供给模式,实现因材施教,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撑。

2019职业能力大赛总结 第6篇

(一)比赛分组

大赛分中职组、高职组,均设3个报名组别。

1.中职公共基础课程组:参赛作品应为公共基础课程中不少于12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2.中职专业技能课程一组:参赛作品应为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技能)方向课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3.中职专业技能课程二组:参赛作品应为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技能)方向课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其中必须包含不少于6学时的实训教学内容。职业学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中的实习项目工作任务也可参赛。

4.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组:参赛作品应为公共基础课程中不少于12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5.高职专业课程一组:参赛作品应为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核心课程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6.高职专业课程二组:参赛作品应为专业核心课程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其中必须包含不少于6学时的实训教学内容。职业学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中的实习项目工作任务也可参赛。

(二)参赛限额

在组织市级(校级)选拔赛基础上,各市教育局择优推荐中职组15件参赛作品,其中公共基础课程组4件、专业技能课程一组7件、专业技能课程二组4件;各高职院校择优推荐5件参赛作品,其中公共基础课程组1件、专业课程一组3件、专业课程二组1件。在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一、二等奖的学校可增加参赛名额,每个一等奖增加参赛作品2件、每个二等奖增加参赛作品1件。

中职、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组作品不能出现课程的重复,中职专业技能课程一组、二组作品不能出现专业类的重复,高职专业课程一组、二组作品每个专业大类不超过2件。

2019职业能力大赛总结 第7篇

本次大赛所有材料均在网上提交,可通过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官网()登陆大赛报名系统(用户名和密码另行通知)。

(一)市教育局负责审核本市推荐的中职组作品材料、高职院校负责审核本校推荐的高职组作品材料,并将加盖公章的《参赛汇总表》(系统生成)扫描上传系统。

(二)各市、各高职院校务于2019年7月25日24:00前,在报名系统完成所有材料的上传与审核工作,并电话确认。

(三)各学校提交的电子版材料均须查杀病毒,以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2019职业能力大赛总结 第8篇

2019年教学能力比赛总体参赛比率已经到达十年赛事历史新高的,但是仍有个别代表队未能足额参赛,这与参赛名额“全国一刀切”有关。以2018年教育统计数据为例,中专职高学校较多的省份超过400所、少的则不足50所,高职(专科)院校较多的省份有80多所、少的只是个位数,统一的参赛名额对两者均有不妥。建议参考各地院校数和教师数有差别地分配参赛指标,指导帮助“三区三州”院校推进东西帮扶协作,激发“薄弱地区”“职教大省”的参赛热情。

2019职业能力大赛总结 第9篇

1.总体参赛比率持续攀高

2019年教学能力比赛中职组、高职组分别限额12件参赛作品,分配名额共828件(中职组444件、高职组384件)。实际各代表队报名参赛作品共有791件,总体参赛比率(参赛作品/参赛限额)到达,创历史新高。

2.代表队参赛实现全覆盖

2019年教学能力比赛再次实现所有37支代表队的中职组、高职组报名参赛“全覆盖”。其中,中职组参赛作品共有424件;高职组的参赛作品共有367件。

3.绝大多数代表队足额报名

2019年教学能力比赛有28支代表队足额报名,占代表队总数的。其中,中职组共缺额作品20件,涉及8支代表队(占比);高职组共缺额作品17件,涉及4支代表队(占比)。

4.参赛院校/单位分布面广

2019年教学能力比赛涉及598所职业院校(2815人)、70家企事业单位(70名兼职教师)。其中,中职组涉及357所院校(1509人)、20家单位;高职组涉及244所院校(1306人)、50家单位。的职业院校有1支参赛教学团队(报名排序第一)。参赛教学团队较多的院校: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有8支,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厦门信息学校各有6支,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鲁中中等专业学校、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儋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各有5支。

2019职业能力大赛总结 第10篇

1. 36支代表队获得奖项,湖南安徽全面开花

获得2019年教学能力比赛奖项的有36支代表队(2018年35支代表队获奖)。有26支代表队超过半数参赛作品获得奖项(2018年22支代表队获奖超半),其中,湖南、安徽代表队的所有参赛作品全部获奖(2018年没有代表队全部获奖),浙江、重庆、北京、山东、江苏、广东、河北、宁波代表队的获奖比例超过80%。陕西、内蒙古、山西代表队的成绩比2018年有较大进步。

2. 32支代表队入围决赛,苏粤湘京成绩优异

进入2019年教学能力比赛现场决赛的有32支代表队(2018年34支代表队入围决赛)。其中,湖南、广东、北京、江苏代表队的入围比例(入围决赛作品数/代表队参赛限额)均超过2/3;浙江、重庆、山东、湖北、宁波代表队的入围比例均超过1/2。

3. 26支代表队获一等奖,苏粤湘京浙较突出

获得2019年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的有26支代表队(2018年29支代表队获得一等奖),其中,江苏、广东、湖南、北京、浙江、重庆、山东、湖北代表队成绩比较突出,这8支代表队获得的一等奖数量占全部一等奖的。

4. 七成院校/单位获奖,高职组分布面较广

有466家参赛院校(企业)获得奖项,占全部参赛院校(企业)的;有255家参赛院校(企业)入围决赛,占全部参赛院校(企业)的;有101家参赛院校(企业)获得一等奖,占全部参赛院校(企业)的。

其中,中职组有253家参赛院校(企业)获得奖项,是中职组全部参赛院校(企业)的;有132家参赛院校(企业)入围决赛,是中职组全部参赛院校(企业)的;有51家参赛院校(企业)获得一等奖,是中职组全部参赛院校(企业)的。

高职组有213家参赛院校(企业)获得奖项,是高职组全部参赛院校(企业)的;有123家参赛院校(企业)入围决赛,是高职组全部参赛院校(企业)的;有50家参赛院校(企业)获得一等奖,是高职组全部参赛院校(企业)的。

5. 协作参赛团队占优势,获奖比率高于其他

2支东西协作参赛教学团队均获得三等奖。70支校企合作参赛教学团队中有53支获得奖项,占比,其中,一等奖12个、二等奖23个、三等奖18个。41支跨校组建教学团队(不含东西协作、包括校企合作)中有29支获得奖项,占比,其中,一等奖10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11个。

6. 课程/专业获奖离散,中职比高职略集中

中职的公共基础课程组73个奖项分布于13门课程;其中,获奖课程较多的是:语文14件(占比)、英语和数学各11件(占比)。高职的公共基础课程组39个奖项分布于9门课程;其中,获奖课程较多的是:英语10件(占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8件(占比)。

中职的专业技能课程组202个奖项分布在72个专业;其中,获奖专业较多的是:学前教育18件(占比)、护理16件(占比)、汽车运用与维修15件(占比)、电子商务10件(占比)。高职的专业课程组195个奖项分布在105个专业;其中,获奖专业较多的是:护理10件(占比)、学前教育8件(占比)、会计和旅游管理各7件(占比)。

2019职业能力大赛总结 第11篇

据获奖名单统计,全国708所高职院校榜上有名,高职院校获奖数量排行如下:

据了解,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于5月7日至6月16日在天津主赛区和北京、山西、内蒙古、吉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岛21个分赛区成功举行。共有来自全国37个地区的17450名选手参加了中、高职组87个项目的比赛。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