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典型护理病例范文(7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4-01-03 14:34:3938

神经内科典型护理病例范文 第1篇

授课类型

任课教师

内科护理

专业班级

授课日期、节次

一、教学课题:

第1章 绪论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认知目标:

1.解释内科护理的基本概念。

2.描述内科护理学的常规护理。

3. 掌握内科疾病的分期护理和分级护理。

(二)能力培养目标:

能对病人进行合理的整体护理。

(三)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期望通过本次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目标地完成整理护理学习。同时认识到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是从爱与关怀开始的,进而培养学生关爱病人的品德。教会病人自我日常护理。树立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的价值观。

三、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科学出版社《内科护理》教材紧扣护理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考试大纲。针对当前初中起点学生的生源状况和身心特点。①突出“三基”, 即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②体现“三性”,即针对性、适用性、实用性。表现形式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章节前有典型病例,文中有重点提示,章后有复习思考题,以便于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二)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的对象为本校本护班三年级的学生,该批学生对学习医学知识兴趣浓厚,求知欲强,此前她们已经学习了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基础课,也已经接触了部分诊断学以及基础护理学知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但学生很难将各门课联系起来,存在脱节现象,知识融合的能力有待提高,还未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

四、重点、难点:

重点:健康、护理、内科护理概念、内科护理学的常规护理、内科疾病的分期护理

难点:运用现代护理理论及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解决学习和临床护理中的实际问题

五、设计思想(教法学法):

教法:问题探究教学法

学法:理解记忆法

六、教学资源:

病例,图片,多媒体资料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旧课】

健康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例举医院现状,学生自身就诊经历,来引出临床、临床护理、内科护理等概念,提出重要性

【讲授新课】

一、内科护理学范围、内容

内科护理是认识和研究内科疾病病人的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特点,按照护理程序,实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减轻痛苦、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一门临床护理学科

内科护理建立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之上,是临床护理中的综合学科,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

二、内科护理学的常规护理

安置新病人

遵医嘱进行等级护理

实施整体护理

密切观察病期变化

注重生活护理

做好药物治疗的护理

积极对症护理

配合各种检查及特殊治疗的护理

避免院内感染

正确进行健康指导

三、内科疾病的分期护理和分级护理

疾病的分期护理

急性病期

慢性病期

康复期

疾病的分级护理

特级护理

一级护理

二级护理

三级护理

四、内科护理的学习目的与方法

n 多观察

n 勤思考

n 多请教

n 重理解

n 积极讨论

n 做好笔记

【小结】

护理专业的学生将来要很好地完成上述角色任务,就必须努力学习内科护理,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掌握内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学习、工作态度,能运用护理程序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病人进行整体护理,为服务对象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康复、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服务

【达标检测】

【布置作业】

指导学生回忆前期学科所讲的健康概念

启发学生回忆自身就医经历,引出临床及临床内科等概念

进行目标展示

讲解概念

归纳总结,介绍内科护理学的内容,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门学科所学范围

精选病例,激发兴趣

精讲点拨,举例说明

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

同时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护理常见问题

归纳总结:

组织学生复习基础护理知识

归纳总结重点:

再次返回病例:

解决病人的问题

提出学习本学科的期许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制定护理措施

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几个问题

启发学生分析、讨论、应答。

预习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功能

回忆、回答健康的概念

回忆自身就医过程,理解内科护理的重要地位

整体把握学习梗概

进入情境,体会内科护理的每一步骤的护理要点,掌握重要内容

讨论热点问题及个人困惑

复习基础护理知识

掌握学习方法

以病例说明的方式总结本节要点

回答问题

神经内科典型护理病例范文 第2篇

【关键词】 护理安全隐患;神经内科;舒适护理

神经内科患者多病情严重多变,且存在一定的意识辨别功能障碍,极易发生各类并发症或者损伤,护理安全隐患较大。积极分析并解除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非常重要[1]。与此同时,针对患者病情危重、变化较快、病程较长、临床预后较差以及致残、致死率较高等特点,高度重视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护理服务质量对降低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必要。本研究在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基础上,将舒适护理与护理风险管理相融合,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130例,其中,男73例,女57例,年龄在53-88岁之间,平均为(±)岁;病程在5-30年之间,平均为(±)年。均经患者或其家属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分析其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加强对本组医护人员的法律知识、医学知识以及专科护理技术教育,提高其职业道德以及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建立安全质量监控管理方案,全面监控护理安全质量。在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同时,介入舒适护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理方面 ①病房管理:维持病房内清洁干净、通风、温湿度适宜;②疼痛护理:护理中注意动作轻柔,并与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必要时可予以镇痛药物镇痛;③饮食护理:实施科学化饮食指导,控制摄盐量,少食富含胆固醇及脂肪酸等食物,禁烟酒;④肢体护理:视患者病情尽量保持患者的舒适,并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心理方面 护理时,注意遮挡患者的肢体,保护其隐私,使其身心均保持舒适状态。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针对患者的情况实施心理护理。加强健康宣教,使其了解疾病知识及自身康复情况,以消除其疑虑。全程以微笑服务,充分关心患者,使其感到安全感和亲切感。

社会环境方面 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并争取患者家属及朋友的支持和配合,予以患者更多的爱护和关系,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统计学分析 以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χ±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

2 结 果

观察组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及舒适护理,仅2例患者因体质衰弱不慎摔倒,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对照组3例烫伤,2例冻伤,2例输液外渗,1例窒息,11例跌倒,发生率为,观察组的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3 讨 论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因患者具有特殊性,临床护理安全隐患较大,大致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疾病因素 神经内科患者常见癫痫疾病,可突发抽搐,常因未佩戴防护具而骨折或咬伤舌头;部分脑实质损伤患者容易出现精神异常行为,出现自残或无故伤人等。

年龄因素 患者多年龄较大,伴有偏瘫或者其严重机能退化,行走不稳,且对于病房患者不习惯,容易坠床、跌倒等。

环境因素 病房内未设置相关的防护装置,地面有积水或者过度潮湿等,极易发生摔伤、跌倒。

技术设备因素 因患者的年龄较大,且血管功能明显退化,如长期予以静脉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容易引发静脉炎;护理人员对新设备心技术应用不熟练也可提高护理安全隐患。

护理人员因素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量较大,如护理人员缺乏,护理工作繁重,导致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降低,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不佳、护理业务水平以及护理工作经验缺乏等,都可引发安全隐患。

患者及其家属因素 对疾病及诊疗护理操作不了解,擅自更改用药剂量、输液速度,或无法配合临床护理工作等均可导致护理安全隐患[2]。

本研究针对神经外科可能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并全程落实优质护理,从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多方面予以患者优质有效的护理服务。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地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神经内科典型护理病例范文 第3篇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防护措施;探究分析

心血管内科由于自身医护工作的特殊性,因此需要承担更高的医疗风险[1]。同时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由于护理安全隐患而引发的医疗纠纷逐年递增。因此如何切实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并降低护理安全隐患就显得尤为重要[2-3]。本组探究通过选取自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进行临床治疗的患者130例,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对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对照防范护理,以此评价针对性安全护理的应用价值。回顾相关资料,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选取130例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男性72例,女性58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岁,其中81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49例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相关疾病诊断标准,且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意识障碍、精神疾病等病症,事先告知所有患者及其家属本次探究的方法与目的,征得其同意后才,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65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研究方法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健康宣教、用药护理、基础、康复指导护理等,观察组则采取针对性安全护理,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尤其是加强医疗法律法规的学习,其次加强护患沟通,在日常护理中多问、多听,及时了解患者对治疗的需求,再者提高自身护理技能,提高护理质量,最后在护理全程结合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配合程度,并且借助心理护理消除患者自身的安全因素。分析评价方法:结合两组患者日常护理工作内容,分析造成护理安全隐患的相关因素;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期间出现的安全隐患情况;最后结合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患者对对照护理的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个级别,其中满意度为满意和一般。统计学方法:采取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

2结果

采取对照护理后,观察组0例安全隐患,对照组8例安全隐患,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到,显著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心血管内科由于需要承担更高的医疗风险,因此更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来提高日常医疗工作的安全性。在本组探究中,通过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对其临床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以得出影响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进而采取对照护理,结合探究结果发现,针对性安全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笔者则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本次探究进行如下总结。

笔者通过分析对患者日常护理工作内容得出,影响护理安全的消极因素主要分为两类:其一来自患者自身,随着临床症状的好转,不少患者对临床治疗产生轻视心理,不配合治疗、自主进行活动、甚至自行出院,进而导致病情复发;同时一些患者由于对疾病知识认识不足,对临床治疗期望值过高,而一旦病情无显著改善或恶化,就会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产生怀疑心理,进而影响治疗进展。其二来自护理操作环节,比如护理人员操作技能不娴熟、病历书写不规范、没有进行有效护患沟通并行使告知义务等。这些消极因素的存在,就会导致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如导致患者病情迁延、出现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增大以及心力衰竭等严重隐患。而通过采取针对性安全护理,则可以有效避免此类问题,一方面全面进行心理护理,消除患者消极心理情绪,另一方面加强护患沟通,及时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再者还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并且提高其护理操作技能等。通过探究结果可以看出,采取针对性安全护理的观察组,其安全护理效率与护理满意度都显著占优,临床价值显著。4结论

采取针对性安全护理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安全隐患发生情况,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显著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柳嫦.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07(16):197,200.

神经内科典型护理病例范文 第4篇

摘 要 目的::探讨肺结核病区护士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肺结核病区的护士60名(肺结核组)及非感染病区的内科护士60名(内科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的职业性感染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分析肺结核病区护士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提出预防感染的对策。结果:年龄、护龄、文化程度、职称、感染控制知识、防护意识、标准预防、防护措施的实施、与肺结核护士医院感染呈负相关(P

关键词 肺结核 护士 医院感染 因素

肺结核是以细胞免疫低下为特征的慢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引起,可累及全身的各个器官[1]。肺结核的传染性较强,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传播,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已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肺结核患者病情的控制离不开护士优质的护理。近年来,肺结核护士的职业感染也越来越引起临床上的重视。为预防医院的交叉感染,降低肺结核病区护士的感染率,现对我院肺结核病区护士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肺结核病区的护士60名(肺结核组)及非感染病区的内科护士60名(内科组)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其中肺结核组,年龄19~45岁,平均(±)岁;护龄1~14年,平均(±)年;学历:中转3例,大专32例,本科及以上25例;职称:护士24例,护师26例,主管护师以上10例;婚姻状况已婚24例,未婚36例。内科组年龄21~41岁,平均(±)岁;护龄1~14年,平均(±)年;学历:中转1例,大专41例,本科及以上18例;职称:护士28例,护师24例,主管护师以上8例;婚姻状况已婚25例,未婚35例。两组护师在年龄、护龄、学历、职称、婚姻状况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

方法:参照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根据我国_《医院感染管理办法》《Guideline for Disinfection andSterilization in Healthcare Facilities,2008》规定的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措施,设计出护士职业性感染危险因素调查问卷,其中包括:护士的一般信息(年龄、护龄、学历、职称、婚姻状况),医院感染职业性防护相关知识了解情况(10个方面,按照简单评分法计分,是为1分,否或不知道为0分,满分为10分)、职业性防护态度(7个方面,计分方式与前相同)、职业性防护行为(9个方面,计分方式与前相同)[2]。

统计学处理:使用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做组间比较,卡方检验做计数资料比较,用双变量相关性Pearson系数检验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与年龄、工作年限和职称之间的相关性,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

结 果

肺结核病区护士医院感染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护龄、文化程度、职称、感染控制知识、防护意识、标准预防、防护措施的实施与肺结核病区护士医院感染呈负相关(P

两组护士知识、态度、行为比较:肺结核组的知识总分和行为总分显著高于内科组()。见表2。

影响肺结核职业性感染相关知识得分的相关因素:肺结核护士的知识总分与护士的年龄、护龄、职称和文化程度呈正相关(P

讨 论

肺结核病区护士感染危险因素:医务人员在从业中的职业暴露为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肺结核病率处在较高水平,临床上的治疗存在一定的难度。肺结核属于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其职业暴露的危险性较大。有研究报道,医护人员在医院感染后,会承受着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和心理压力,有时甚至会带来工作行为的改变[3]。因此,做好职业性感染的防治工作十分必要。要使防治工作有针对性,就必须了解护士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4]。结核杆菌本身就与护士职业感染的危险相关,护理人员每天接触肺结核患者,做大量的护理工作,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和传染源。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护龄、文化程度、职称、感染控制知识、防护意识、标准预防、防护措施的实施与肺结核护士医院感染呈负相关(P

肺结核病区护士感染的预防:本研究结果显示肺结核病区护士的相关知识得分与护士的年龄、护龄、职称和文化程度呈正相关(P

参考文献

1 董桂珍,王晓曦,刘鸿燕.肺结核病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0,7(9):133-134.

2 张兴华,徐凤霞,王沐荣,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HBV危险因素评估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2):1742-1744.

3 Charl ES SM,Pearson to health care work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New Englang J Med,2001,345(7):538-541.

4 张三娥,熬丽君,周艳秋.感染性疾病科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与防护[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5):1793-1774.

5 赵华,黄根梅.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与防护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2):45-46.

6 朱加亚,王婷婷.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管理[J].护理实践与究,2007,4(12):50-51.

7 李秀英,房伍磊.护理工作中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3(19):1694.

神经内科典型护理病例范文 第5篇

关键词:多形式案例教学;内科护理教学;研究

自从案例教学方式进入大众视线之后,在内科护理教学中也逐渐应用这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将真实的情景通过典型化处理,形成使学生全面思考和分析判断的一种教学模式。内科护理教学涵盖的知识面较广,理论性较强,因此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在内科护理教学中融入多形式案例教学方式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学习兴趣,体现出以学生能力为主的教学理念。

一、导入陈述,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师传授内科护理的理论时只要使学生对知识点产生兴趣,就能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在学习内科护理时对疾病产生好奇心。通过设置案例的教学方式能帮助学生对知识有所了解,能调动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进而在内科护理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导入式陈述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内科护理备案时,要选择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病例,认真分析病例中知识重点,抓住其中精髓,创建合理问题情境,在教授内科护理之前,应该通过陈述方式向学生展示病例,在课堂上直接设置情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这种情景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内科护理知识点存在好奇心,产生浓厚学习兴趣,在上课时能集中注意力,紧紧跟随教师教学思路进行学习,使学生接收新知识能力逐渐提高,进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效率。在内科护理教学中采用陈述案例方式,通过应用学生学习兴趣合理引导学生学习,但是引用案例过程时应该注意,引用的病例要具有生动、典型、具体等特点,不能脱离书本上内容,有明确目标,设置出的问题要全面贴合教学重点,以启发学生为主要目的,展示案例教学时间不应过长,进而能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效率。

二、情景展示,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经常涉及到大量的疾病临床表现,但是由于学校条件有所限制,教师不能为学生传授医院对病人护理的现场教学。由于学生并没有接触过临床,没有接触过个体的病人,因此对于疾病具体表现没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这样环境下,学生面对疾病没有感性理解,只是简单通过课堂教学方式了解疾病,所以在学生学习内科护理时对于其中知识点理解和掌握较为困难。教师通过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使用影像方式向学生合理展示具体的病例,在学生通过影像方式里能仔细观察出疾病临床表现,使学生对其中知识点过目不忘,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和巩固。在很多学校对学生教授内科护理时,基本采用网络、CD等教学录像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根据内科护理教材中内容有选择性用于教学之中,就能使学生有效掌握内科护理临床知识点。

三、讨论分析,培养学生思维

内科护理教学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对医学理论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通过应用临床思维模式能科学应用医学的理论知识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学习。在学生学习医学理论知识基础中,教师要适当引用具有典型的病例并合理引导学生对其分析,这样是一种提高学生临床思维有效方式。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之后,教师通过病例对学生提出相关问题,使学生能利用掌握的知识认真分析病例,从而解决相关问题。在学生合理分析病例时,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对自己教学思路进行整理和把握,引导学生快速抓住病例中问题,使学生能认真分析和思考。比如在病例中提供的资料,其中有哪一些使关于病症的检查、特点等,这些资料存在怎样的关联等。当学生刚开始接触病例分析时,自身思维较为局限,仅仅看出局部的问题,往往忽略病例问题之间内在联系。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病例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冷静分析问题,通过反复的练习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思维能力。在学生对病例分析时,教师充当的角色应该是适当引导,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且加以分析解决,通过反徒行训练,学生能够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对以后病例分析有所帮助。

四、案例回顾

在学生学习内科护理教学时,学生反映教学内容较多、知识点较为抽象、难以理解等,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传统,教师只注重将知识点一味灌输给学生,并不在乎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才能掌握理论知识,使学生对于护理知识没有深层次的理解。在当下教学方式中,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现象,教师在教学中适当采用病例分析的方式,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学习效率。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之后,要适当引用病例并且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能解决问题和完善自身思维,教师要不断启发学生,使学生能自主思考,应用自身掌握的知识点深入挖掘病例中有用信息和潜在的问题。在学生分析病例时,要不断回顾自身掌握的知识,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还能帮助学生解决病例中存在的难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有效培养出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由于在真实的病例中涉及的情况较为复杂,经常出现多系统的疾病,因此学生在分析病例时,首先要针对病例内容合理妥善的分析,可以查找理论性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通过缜密的思考,提出较为严谨的解决方案,在学生分析病例时逐步消化、理解和应用学过的理论知识点,既能帮助学生巩固护理知识,又能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结语:

在内科护理教学时,教师要合理采用案例教学方式,通过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自身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当下教学理念。案例教学方式能优化课堂教学,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适当引用案例教学方式,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栾娈.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3(04).

[2]焦平利,刘均娥,陈新岭.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内科护理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

[3]曹建芝.多形式案例教学提高内科护理教学效率[J].卫生职业教育,2014(17).

神经内科典型护理病例范文 第6篇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病例;教学方法

内科护理学是一门临床应用性学科,是关于了解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护理患者、促进患者康复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接触临床,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1]。病例教学法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运用真实的病例或者经过精心设计的病例,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景中,学生分析典型病例,寻找其特点和规律,对存在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和论证,最终得出结论[2]。病例教学法现已应用于我国医学教学的各个领域,病例教学法的内容、方法和经验日趋完善和丰富,内科护理学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我们通过病例讨论教学法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判性思维的能力,现将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1病例教学法的实施

11病例准备针对内科护理学各章节相关内容搜集真实的、典型的病例,病例应当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在病例设计中,应当注意语言生动,病例的内容必须能反映同类护理问题的一般特征,能运用护理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进行分析和处理。一个好的病例,必须紧扣教学大纲,必须具备鲜明的教学主题,要能够导出教学内容,病例篇幅应短小精悍、信息适中、难易适中。

12讨论组织形式将全体学生综合分组,以4-6人为最佳,使组员之间能够形成全方位互补,病例教学,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手能力、性格、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因素。

13病例的运用教师选取典型的病例适当修整后,分发给各个小组,挑选小组代表进行护士、病人及家属等角色扮演,创设医院情景,教师按照教学目标展示典型病例,提出问题,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启发、引导学生去分析和解决,最后由各小组学生代表总结、归纳,汇报该组的讨论结果。

14教师总结教师着重在于引导、矫正并作总结性发言,讨论分析结束后,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分析的情况结合病例进一步阐明其中所包含的理论知识,串联课堂知识要点,点明重点,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最终达到锻炼临床思维能力的目的。

2病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21教师引导的角色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但教师由于受传统叫教学方法的影响,往往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使学生从中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病例本身没有标准答案,经常出现一题多解的局面,教师此时往往不能用批判性思维方法解决,孰对孰错,不易检验。

22学生问题由于长期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有很大一部分护生表现为参与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前无按照要求复习有关基础知识和了解相关的病例,养成了学生习惯于接、受、听的习惯,故在进行病例教学需要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积极参与讨论时,部分学生不参与、不发言,只是等其他同学或者教师说出答案,这就会影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病例教学受到课时限制,这对学生要求较高,而且由于时间紧迫,学生多难以从多个角度对病例展开分析,影响学生开阔思维。

3解决对策

31需要授课教师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定期培训,并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学习正确处理课程整合病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各样问题;并根据病情的变化,引导学生逐步思考病人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开阔视野,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预见性护理的能力;教师要定期更新病例,使病例教学跟上临床发展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精选和编排病例、巧妙设置问题,全面提出讨论内容及准备课后精讲总结。从而积极参与对病例的深入分析,更深刻地理解病例所反映的问题和所必需的思维方法,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真正达到病例教学的目的。

32病例教学改变了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方法中护生习惯的被动学习,病例教学需与传统教学、多媒体等教学方法相结合,使之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所选病例来源于临床典型病例,便于学生将临床实践融会到课堂理论教学中,促进了学生从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的转化,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如模拟临床护士对病人进行收集资料、健康教育等。围绕病例,展开讨论,根据设计的问题,引导护生进行思考讨论,课后向学生提供一定的内科护理教学病例,让学生独立、有序地完成病例中的能力强化训练题,避免教师讲课时单向交流、脱离实际、使护生丧失学习兴趣等弊端。

4结论

综上所述,病例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病例,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对病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病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缩短理论与实践距离方面有明显优势,病例教学作为一种生动直观的教学形式,可加深护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发护生学习的兴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但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会学生运用护理程序护理病人,是临床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如何结合教学资源、师资等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病例式教学法,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神经内科典型护理病例范文 第7篇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1-03--01

基础护理是临床护理的重要工作,尤其是针对危重病人以及老年人群的护理工作,其护理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作为内科护理工作对整个内科的临床治疗等均有着特殊的意义。老年人群作为内科护理工作的重点以及难点人群,在护理工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部分安全问题,本文接下来就我国老年内科的护理安全问题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老年内科病患为本次研究主体,病例选取时间是2016年8月-2017年8月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60~79岁,平均为(±)岁。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为61~81岁,平均为(±)。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

治疗组在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前针对内科护理隐患进行分析,其主要存在三方面:

(1)护理人员:内科护理工作繁忙,工作量大,大部分护理人员都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下,容易出现精神高度紧张的问题,从而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2)患者:护理工作需要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共同参与才能够完成,因此患者的配合度对于临床护理的有效性也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内科患者的病情复杂且发展速度快。

(3)医院管理:内科患者的数量多,床位拥挤,尤其是夜间出现突发症状的患者多,夜间急救时容易影响患者睡眠,加上患者入院后由于对病房环境不满意,会影响情绪变化,甚至导致病情加重,从而引发医疗纠纷。安全问题的出现实际上就是医院,病人以及护理人员三个方面考虑,各个因素都有可能会诱发护理安全问题,或者其他因素的综合而诱发安全问题。

针对上述安全隐患,治疗组通过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干预,具体措施为:完善临床护理规则制度建设:护理人员需要清楚自身的职责,并且需要完善各种护理规章制度的建设,包括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以及护理记录制度等。此外,还需要加入药物过敏标识,若患者有药物过敏史或是出现过敏反应,需要做好过敏药物的记录工作,并记录在护理记录本上。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的培训,从而保障临床护理的质量。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根据医院制定的护理标准,并结合病人自身的实际情况,作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治疗以及护理管理方法,当然这种针对性的护理以及治疗方法必须要经过病人和病人家属的支持。确保每一个患者都有一个心理医生负责指导心理健康。定期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与分析,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控制方案。不可否认的是,在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安全问题的出现说到底是人因素的出现,在护理管理中,应该始终坚持对人员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在管理上下功夫,才可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诸如护理安全问题。

观察指标

通过两组内科住院患者管理前后安全事件发生率的差异进行效果评价。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检验,()表示计量资料,差异比较则使用t进行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管理前后安全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