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概论课总结(4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4-01-01 09:15:0428

网络传播概论课总结 第1篇

①公共信息获取

②微博传播信息时效性强且内容丰富,无中介到达微博用户;再者信息与意见并行传播,用户得到额外收获。

③自我表达与记录

④微博为人们的形象塑造提供了不同的手段,更有利于展示人的多面性。

⑤社会关系与社会资本

⑥微博用户以个人为中心,通过“关注”与“被关注”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并从中获得自己想要的如名声一类的社会资本。

⑦信息与知识的积累、归档

⑧微博对部分用户来说就是“图书馆”或“百科全书”,用户分享、收藏的许多信息成为重要的资料库或知识库。

网络传播概论课总结 第2篇

说实话,网络传播发展到现在,并没有任何一个教授或者学者以一个真正「学科」的角度来定义和综述它,因为「网络传播」还不是一个学科,或者说它还没有发展出一个学科所应当具有的「完善的理论架构」和「系统的学科研究」。

那「网络传播」是什么?

是在一个普通的清晨醒来,我在朋友圈刷到许多熟悉或者不熟悉的人转发一篇名为「Help」的推文,讲述了离我们不远处的一个城市,正在发生的难以想象的真实事件;是在一个普通的深夜,我在微博上看到几万普通人都在转发一个女孩子在物业那里努力的、试图讲道理的保护自己猫猫的音频;是一张一张关于小猫小狗救助的图片,一次一次救援电话的传递,一字一句在无奈和妥协下彼此鼓励和安慰的文档——是两个小小的#号构成的虚拟世界里,无数普通人描述着自己的生活,发出了微弱的声音,组成这个庞大又虚幻的时代。

网络传播是这个世界上,过去发生,正在发生,即将发生的一切,是一切被记录的,被传播的、被感知的,被理解的,被共情的「人」与「社会」的总和。

网络传播是「社会现象」。

网络传播是「网络媒介技术」作为变革社会的底层动力,打破了原本大众传媒构建出的由上至下,由精英向大众传播的社会格局——网络技术的普惠性,让每一个普通个体得以连接上这个巨大的、无中心化的网络社会——于是,每一个普通人都成为了这个社会网络中的一个传播节点,每一个普通人都借助互联网技术与熟悉的他人和不熟悉的他者紧密相连。

可以说,网络传播是关于「网络媒介技术」的研究,这就是为何在彭兰老师的《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的第一章里,她会用无数关于技术的术语,展开媒介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变革;但同时,网络传播更是关于互联网中每一个普通的,被连接上的节点的研究,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面世三年后,彭兰老师用《新媒体用户研究》这本书作为网络传播概论的更新版,进一步探究技术、用户与谁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网络传播也是关于当下所有社会现象,与社会现象背后的传播学原理的研究,这就是为何在去年,喻国明老师用《网络新媒体导论》一本书,再一次更新和界定网络传播学。

网络传播的本质就是此时此刻的社会传播,网络传播学的本质就是此时此刻社会上发生的每一件事背后的学术分析——这些分析里,有作为底层逻辑的技术,有作为中心动力的用户,有作为支撑力量的社会化媒体平台,有作为理论基础的经典传播学理论的变化,也有作为主要渠道的新背景下新的新闻业生态:

它讨论公共领域与民主政治,它讨论共享经济与消费社会;它讨论流行文化与社会传承;它关乎媒体融合,关乎可视化新闻,关乎机器人新闻写作;它关心社交媒体上的人,关心技术宰制里的外卖员,关心深陷群体性孤独的大众;它关注小众的文化与无声的呐喊者,它关注狂欢的饭圈与无数人的围观,它关注集体的力量与一个具体的人。

它庞杂、广阔,它关心一切,也容纳一切。

因此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一本书,或者是一位学者能够足够全面的、足够前沿的去给网络传播学做一个定性,或许此时此刻的「网络传播学」,就像是拉斯韦尔和拉扎斯菲尔德那个时代的「传播学」一样,一切都孕育在蓬勃的创造力中,一切都关乎社会的一举一动。

这么说起来,网络传播,或者说网络传播学的确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时代性的、存在性的,甚至是现代性的学科——我们用如此语言来形容这门学科的伟大,我们又不得不跌倒在这门学科之下。

你好,网络传播,我崇拜你,但我不懂你。

*说了那么多玄乎玄乎的,关于网络传播的内容,实则只是想表达一个核心观念:网络传播学尚未形成一门完善的学科,因此无论是在逻辑框架上,还是在内容的学习上,学习网络传播学都会有一种「学不完」或者「学不明白」的朦胧感——不确定用什么样的逻辑来搭建框架,不知道自己在各种地方看到的关于网络传播的现象与内容要如何补充进框架——可以说,这些「迷迷糊糊」的感觉是所有初入网络传播学的姐妹们共性的问题,而问题的根源不在你们,而在于学科本身就处于动荡和发展中。

*在这样的逻辑下,要想学好网络传播学,就更需要「找到中轴逻辑」「展开逻辑框架」「搭建解决问题的范式」。

*今天这篇推送,便来聊聊这网络传播学,到底要怎么学?

网络传播概论课总结 第3篇

智媒化指的是媒体的智能化,是未来物与物、物与人充分连接前提下媒体发展的新趋势。所谓智媒体,是指立足于共享经济,充分发挥个人的认知盈余,基于移动互联、大数据、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新技术的自强化的生态系统,形成了多元化、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实现信息与用户需求的智能匹配的媒体形态。

近十年来,新闻传播学的发展速度异常的快,与之相对应的,传统的新闻业也在十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器人写作、算法、VR新闻、智能媒体等新兴事物出现,彻底改变了自电视发明以来几十年的媒介格局。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生技术已如同“操作系统”一般全方位地重构了我们的社会生活。即使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媒介使用者,也无法忽视这股因技术催发的革命浪潮,从以上情况分析来看,智媒时代正在来临。

智媒时代具有三大特征:第一,万物皆媒。第二,人机共生。第三,自我进化。从信息生产角度看,智能化媒体将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可能:

(1)用户与匹配的场景化、智能化与精准化。智能化的媒体将更好地洞察每个个体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行为与需求,并智能推荐其所需要的信息与服务。

(2)新闻生产的机器化、智能化与分布式。一方面,智能化机器进入新闻信息的采集、分析、写作等环节,改变现有的生产模式。另一方面,由多元主体在去中心化的模式下完成的协作式报道,在未来将更为普遍。

(3)新闻传播的泛在化、智能化与新闻体验的临场化。各种智能物体将成为新闻接收的终端,从而为用户提供无所不在的信息获取,而VR/AR等技术,将为人们打造全新的新闻临场感。

(4)互动反馈的传感化与智能化。用户在信息消费过程中的生理反应,将通过传感器直接呈现,用户反馈将进入生理层面。

智能化媒体时代,将是人机共生时代,传媒业应积极调整人才结构,记者既要充分发挥“人情味”优势,又要学会使用数据手段。正如学者所说,算法看上去是机器的力量,但决定算法的是人。在算法大行其道之时,人应该发挥自主能动性,用更高的能力对算法进行评判,及时发现与弥补算法中可能存在的陷阱与漏洞。

chapter2. 

网络传播概论课总结 第4篇

伊尼斯曾指出不同媒介拥有相应的时空偏向,质地较重的偏向时间,更经久不衰;质地较轻的则偏向空间,可触达更远。直播作为互联网时代回归“面对面交流”的媒介工具,为个体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平台展示自我、了解他人,并且重新实现“部落化”的交流,以尽可能覆盖所有感官的方式同步复现个体传播的情境和场域。低进入门槛使社会各个群体、阶层能够借助直播平台汇聚一起,实现跨屏实时联动与反馈,大大提高社会流动性。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