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后要总结反思(13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3-12-31 00:56:2031

评课后要总结反思 第1篇

关键词:高中 物理 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活动最易从兴趣出发。教学中若不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便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对概念、定理和重要定律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这就必然导致学生做不到题,对物理感到头痛,学习情绪低落,成绩自然无法提高。

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形象直观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常见的生活现象诱发思维、活跃情绪;还可通过讲述物理学史故事、科学趣闻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培养坚强意志,养成良好习惯

坚强的意志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教育学生保持一颗平常心态对待考试成绩,一两次的考试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相反这次考试的失利说不定恰恰是为了迎取下次更好的成绩。只有让学生树立百折不挠、不断进取的坚强意志,才能稳步地提高学习成绩。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好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记好笔记,课后完成好作业、及时复习巩固之外,还要求学生每学完一节,能自己总结,会写复习提纲,找准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关联。

二、科学阅读,努力自学

阅读是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阅读要得法,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对物理教材的阅读可分为两个层次。

1.课前预习阅读。牢牢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对于学好物理是至关重要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课前预习阅读课本,超前学习,走在教师的前面,只要你认真阅读,听课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上,放在教师对解题思路的分析和解题方法的探索上,使听课更具有针对性和选择性,从而提高课堂上的效率,课前阅读可以这样进行。

2.课堂阅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阅读,对重要段落要反复阅读,必要的加上理解说明,促进理解和记忆,从而掌握重点、关键、解决预习中的疑难问题。因为概念、规律的文字叙述所用的关键字、词反映了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或者揭示了某种物理现象的本质特征及内在联系,只有对这些关键的字、词进行反复推敲,抠懂这些字眼的物理意义,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

三、专心听讲,积极思维

听课是学习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聪明的学生总是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专心听课,积极思考,捕获一些可能获得的信息。听课要抓住四个要求:一是听老师怎样引入新课,怎样揭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二是听老师是怎样分析问题,怎样探索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三是听老师怎样讲解在课前阅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四是听老师怎样作课堂小节,把握这节课的中心和要点。专心听讲必须做到五到,即:耳到、眼到、脑到、手到、口到。耳到就是要排除一切干扰,集中精力听课。眼到就是要看老师的表情、看板书、看演示、看书。脑到就是要积极思考,思维跟着老师走。手到就是动手记笔记,动手做练习,听要与记相结合,以听为主,以记为辅,记要注意选择性,记概念、规律的注意事项,典型例题的解题思路、分析方法,记老师、同学和自己的奇思妙想,记老师的归纳总结。口到就是要敢于提出问题,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是积极思维,专心听课的具体表现。

四、开展课外小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高中物理试验课本上除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外,还根据不同章节的知识特点确定了近20个课外小实验,我觉得将其分布在三年时间内完成仍显不足。为此我联系有关章节知识,另外增补了10多个。如在《动量》一章里增设了“用自来水观察反冲运动”;在《电场》一章里增设了“静电屏蔽现象的观察”;在《光的色散》一节里增设了“室内彩虹形成”等小实验,平均每月至少有一个可做。我把这30多个课外小实验编成序列,按教材的特点分阶段以各课外实验兴趣小组为中心组织实施,每个小实验尽量要求学生独立设计,独立操作,并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对于难一些的小实验,我给予一定的提示与指导,包括实验原理、所需器材、操作与观察要领等。每学期每班能收到学生完成的课外小实验报告和小结达100余份,对这些报告和小结我都给予了及时的批阅,从中还筛选出20余篇优秀报告和小结装订成册进行展览,然后存档。

五、总结复习,独立作业

评课后要总结反思 第2篇

1 反思优化教学

优化教学需要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和加工,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达到产生积极的态度倾向,使学生的情感移入到与教学相关的对象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如在复习“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行为的变化情况,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学中,教师把复杂繁琐的知识用编成口诀:“有丝同源不配对,减Ⅱ无源难成对;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分离是减Ι”。这有助于学生记忆,深受学生欢迎。

一节课结束之后,教师要倾听学生对这节课的评价,或者及时回忆自己的教学过程,或者认真观看录像全程记录。其实每一节课都有成功之处,如顺利的教学过程、有效的课堂组织、高超的教学设计、活跃的课堂氛围、独创的问题情境、新颖的教学方法、默契的师生配合、精彩的教学片段、成功的临场发挥、有益的教学启示、突发的教学灵感、独特的教学思维、经典的师生对话、典型的教学案例、逼真的教学演示、巧妙的问题处理、精当的教学语言、传神的体态眼神等。只要教师稍加留心,这些可记之处俯拾皆是。教师要时时处处注意收集、处理、记录反馈信息,及时动笔反思,优化教学。

2 反思教学“败笔”

反思不足之处

教师应注意将不当的教学方法、重点、难点没有突破的地方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以后教学的教训。如教师对课堂的归纳总结不够重视,一般只注重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引言,注重合理导入新课,以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而对课堂教学的结尾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上课总是滔滔不绝地讲授,直到下课铃响了才草草结束。有时把讲课的提纲复述一遍作为结尾,有时把时间全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看,这样的结课方法过于平淡,收不到很好的效果。

教师通过不断反思总结,感到课后总结是一节课的精华和浓缩,一定要认真对待并设计。在新课结束后,可以让学生对每节课内容进行快速回顾、总结,或学生之间交流讨论主要内容,或设计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问题中结尾;除此以外,有时也可采用列表式、重点知识填充式、抢答式等进行总结。总之,教师应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进行优化结尾,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集中学生注意力。

反思疏漏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这些失误进行回顾、梳理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多积累“病因”、“病例”,同时有的放矢寻找“办法”,使之成为以后应汲取的教训,教学就会逐渐趋于“完善”。例如讲授“种群”这个概念时,看起来学生都理解掌握了,但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一片森林中的桉树苗组成一个种群”、“一行行道树是一个种群”。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同种生物”既包括幼体还包括成体的所有集合。这就要求教师讲述时应适当展开。

3 反思学生信息

教学反思不但要特别重视记录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应,而且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的感受与需求,重视收集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如学生的爱好、需求、接受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感受、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都是教师课后反思的重要素材。从这些信息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和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看出教师教学的成功与失败,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思路和好的方法,有助于开阔教学视野,也可做为教学材料的养分及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得以补充和完善。如讲授“运动性失语症”和“听觉性失语症”时,学生经常混淆“S区和H区”,课堂上有一位学生说“stop”的意思是“停止(运动)”,可与“运动性失语症”联系,即S区受损伤,造成的疾病为“运动性失语症”。这使学生记得深刻,不易混淆,对于这些具有创新性的独到见解加以反思。

反思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群体”;反思是否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有充足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体现新课程学生的主体角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那种以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反思教学机智

教学机智是教师教学过程中,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靠机敏的头脑随机应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准确抓住教学过程中的难得机会所实施的智慧行动,带有急中生智的色彩,是教师面对特殊教学情境时富有灵感的“点睛之笔”。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缺乏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这是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人――人系统,它充满变化和问题。任凭事先如何周密的设计,教师总会碰到许多新的“非预期性”的教学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机动灵活地实施临场应变。

例如进行“还原糖的鉴定”实验时,教师要求学生做完实验后,汇报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有三种:砖红色,浅砖红色,蓝色。于是,教师停了下来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分析得出:砖红色,反映做实验的学生理解实验原理的能力强,遵循实验步骤顺序,遵守实验所用时间,具有要做科学实验先做老实人的求实精神,并给予表扬。砖红色较浅,原因是保温时间短或水温没有达到60℃。蓝色,原来是学生忘了加入组织样液,只有斐林试剂,因而呈现Cu(OH)2的颜色。这样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理解斐林试剂的使用特点、原理,又让学生明白科学实验应有的态度。

评课后要总结反思 第3篇

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

根据学生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巩固与作业、总结),从宏观上对学习方法分层次、分步骤指导。这种学习方法具有普遍性,可适用于其他学科。

1.预习的指导

初一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在预习过程中,沿用小学的死记硬背法,这样既不能读懂,更不能读透,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

(1)粗读

要求学生预习时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重难点。

(2)细读

该环节要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以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

(3)研读

该环节要研究各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研讨书本知识安排意图,并对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把书本读“薄”,以形成知识体系,完善认知结构。

2.听课方法的指导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1)“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

而初一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①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②听知识引入及形成过程;③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④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规律的体现;⑤听好课后小结。教师教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满堂灌”,一定要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

(2)“思”是指学生思维

数学离不开思维活动,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①多思、勤思、随听随思,在看书、听讲、练习时思;②深思,即追根溯源的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③扇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会抓住问题的关键、知识的重点进行思考;④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础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内容,会思危才会学习。

(3)“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

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在黑板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做笔记时应要求学生:①在“听”和“思”中有选择地记;②记学习内容的要点,记有疑问的疑点,记解题思路和方法,记书中没有的知识及教师补充的知识点;③记小结、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主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

3.提问方式方法的指导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能解惑,问能知新,任何学科的学习无不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教给学生一些问问题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1)追问法

追问法即在某个问题得到答案后,顺其思路对其紧追不舍,刨根到底继续发问。

(2)反问法

反问法是根据教材和教师所讲的内容,从相反的方向把问题问出来。

(3)类比提问法

类经提问法是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理、性质等的相互关系进行提问。

(4)联系实际提问法

结合某些知识点,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此外,还应要求学生在提问时不仅要问其自然,还要问其所以然。当然,平时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因人而异地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乐问、敢问、勤问、善问。

4.深化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初一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至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从而形成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用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初一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指导时应教会学生:

(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换成符号语言

(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

(3)正确的由条件画出图形

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5.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初一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于教师带着复结。我认为,从初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结的途径。要做到:

(1)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

(2)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

(3)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的解决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

学生总结和教师总结应相互结合,教时总结更应达到精炼、提高的目的,使学生水平向更高层发展。

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形式

1.讲授式

它包括课程式和讲座式。课程式是在初一新生入学的前几周内安排几次向学生介绍如何学习数学,提出数学学习的常规要求课。讲座式可分专题进行,可每月搞一至二次,如介绍“怎样听课”“如何记笔记”“如何复习巩固”等。

2.交流式

让学生相互交流、介绍各自的学习方法。可请本班、本年级或高年级的学生介绍数学学习方法、体会、经验。这种方式学生容易接受,气氛活跃,不求大而全,只求有一得,使交流真正起到相互学习促进的作用。

3.辅导式

辅导式主要是针对个别学生的指导和咨询。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不是人人都适合的,这时就应该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研究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作不同的指导或咨询。尤其是对后进生更应特别关注。因材施教,帮助每一个学生真正地去学习,真正地会学习,真正地学习好,这是面对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评课后要总结反思 第4篇

关键词:反思 能力 教学 成长

教师只有成为学者型的教师,这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高度重视对于自己如何学、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如何教;以及相应的如何在学中教、教中学的问题,因为,这个过程始终伴随着教学的监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是很好的教学经验总结。教师的教学智慧能在有质量的反思教学中得以激活,通过反思而更好地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的新方式,这必将更加培养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教师的预测能力通过课前反思而提高

教师课前反思教学内容,可以通过网络等手段进行搜索,学习别人上课的特点和方式,在自己已有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反思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的教学目标将会更加明确。为了有效提高自身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应该制定相应合适的教学方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比如,在进行《打折销售》课程之前,可以进行如下反思活动。”通过激发学生兴趣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需要进行问题情境的设计。经过思考,这节课不会采用传统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新课的导入而是通过几组学生的打折销售表演来进行,在实际的生活中学会打折销售的相关数学知识,这样,学生的探求知识的欲望将会大大被调动起来。”同时实践课堂的证明,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样的课前反思,新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够被更好的把握,教学质量也能明显提高。

二、教师的应变能力通过课中反思而提高

在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中,任何的小问题或是小插曲都可以看作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在教学课堂中,及时对于教学课程中的失误进行简短的反思,还应该及时扑捉到学生的精彩回答等亮点,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总结,能够使得教学方案不断完善和优化。尽管可能并不能按照计划保证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原先的思路也许会有所影响,但是如果过分追求原计划的教学,就使得课堂失去活力,使得教学主体失去了主动性。

教师一定不能仅仅是为教而教,应该多多关注学生的动态,教学课堂中的实际效果才是关键问题。当出现课堂的实际效果与教学目标出现一定的偏差时,应该及时进行一定的判断和调整,改变这种沉闷的课堂气氛。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应该不断把课堂资源进行挖掘和拓展。

三、教师的总结能力通过课后反思而提高

在每一节课结束以后,教师都应该把课堂的表现进行总结,教学经验就是课堂中的创新之举和闪光之点;重视课堂上学生活动的设计和课的导入方法等问题,经过分析,不断进行策略改进,通过优化教学,不断充实自我,使得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比如,在公开课《认识三角形》教学中,教师在课程结束后,进行的反思总结如下:第一,学生主体教育、成功教育相关的教学理念始终在教学活动中贯彻,每个学生在过程中,能够进行说、记、找、算、量、剪、悟、做三角形的教学活动,充分贯彻了自主合作探究、同伴交流、师生交流以及小组活动的教学方式;第二,分析不足之处,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还存在一定的为难情绪,放不开,对于学生的三角形作品的点评时间有限,不能有效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所以,教学反思是一种改革与创新教学方式,教师只有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积极进行师生交流,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教师的评价能力通过听课反思而提高

教师的听课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目前有些教师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听课,这就造成比较大的误区,听课绝不是克隆别的教师的优秀课程,作为摹本而原封不动的照搬到自己课上。教师则应该有意识把优秀课程与自己的课进行比较,作为一种课例的比较进行研究,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听课质量。比如,应该在备好课的基础上,再去听同一年级的数学课,备课就显得比较重要,进行分析比较在教学设计上的不同点,找出存在的差距,也要肯定自己的优势所在,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必要的记录应该在听过过程中必不可少,还应该进行一定的简单的调查工作,询问学生的听课反映等等,在课后还应该和上课教师积极交流授课心得。这种比较式的听课方法,能够给教师提供很好的学习经验,使得教师自身成长更快。

五、结语

综上所述,应该记住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师要想有效减少这种遗憾,就应该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反思活动。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养成反思的良好习惯,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应该经常性的进行反思,不断对于理论学习进行加强,在积极与别人的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完善自身对于教育和教学方面的理解,使得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也相应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评课后要总结反思 第5篇

【关键词】听力残疾学生;程序设计;教学方法

目前听障大学生高等教育计算机专业开设的程序设计类课程(包括限选课)有:《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J2EE程序设计》、《网络软件开发》等,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听障学生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为人处事、生活就业和工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但同样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时也遇到了极大的困难,这些课程都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感觉很枯燥乏味,学习积极性都不高,成绩不好,学完很快就会忘记,因此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好程序设计、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课不仅为某一门课程,更对后续课程以及学生学习、生活、就业都有很大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与乐趣和提高就业的竞争实力。

1 学习中的困难

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以往学习成绩等综合数据的调研和分析,听障学生在学习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对学习程序设计课程缺乏兴趣

只有29%的学生对编程感兴趣,大部分学生只是当作是必须要学的课程或者应付考试,兴趣是学好一门功课的关键,因此提高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反映教材不适合学生学习

有64%学生都反映教材常常看不懂,如果上课没有听明白,看教材也不能够完全解决该问题,编写适合聋生的教材迫在眉睫。

授课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有40%的学生反映基础差,教师上课时没有讲明白,语法会了,但遇到编程题,不知道该用什么算法。老师反映上课很用心的讲解但学生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因此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很关键。45%的学生反映上课当时听懂了,课后又忘了。如何解决课下问题,课外作业也很关键。

学习多门程序课程后依然不能编写大中型程序

有74%的学生反映程序设计学的一般,只有7%学生反映学的还可以,83%的学生反映学完多门程序设计课程后依然不能编写大中型程序。这样的结果对于任课教师也很无奈。

2 听力残疾学生的特点

听力残疾学生生理特点包括:抽象思维滞后,他们思维内容具体,多以形象性的内容作为对象。大部分听力残疾学生都感到记得慢,忘得快,可以说是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直接导致他们记忆水平的低下。通常喜欢计算机基本操作课程,不太喜欢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对于理论方面的理解和记忆有些困难。缺乏课外学习的自觉性等等。

3 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以程序设计方法为主线、以语法和结构为核心,以培养能力和提高兴趣为目标。不再单纯地了解和掌握基本语法规范,而是培养学生运用程序设计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编程能力。着重培养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使学生无论以后在学习、工作中使用什么语言编程,都能灵活应用这些思想和方法的能力。通过新型教学理念结合翻转课堂学、项目教学、开放式实训室、网络教学为一体,创建多维度学习环境,保证学生信息接收的多样化,提高教师、学生的效率,而且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

案例教学法

该案例教学不等同于教学案例,传统的教学案例没有掌握案例教学的本质,学生学完该课程以后知识点零散,缺乏系统性,不具备良好的软件开发能力。

听障学生的案例教学模式应该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案例采用和学生息息相关的内容,让学生方便把握完成功能,教学内容围绕案例的讨论、分析逐步展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思考,掌握其原理和方法,教师适时引导和评判,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发表各自的见解,最后推导出结论。

填空法

填空法是根据项目内容从外向内搭建框架,让学生从整体上对编写程序设置一个框架,再细化里面的内容,同时融入具体的语法规则。通过填补空白的方法让学生思考到实现有一个完整的过程,最终将自然语言转化为计算机语言,轻松达到教学目标。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避免教师过多地关注编程规则,一开始就让学生记忆很多符号和保留字,会造成学生在编写程序时无法从整体上把握思路,陷入具体的语法中[1]。

研究探讨型的实践课程设计

让学生完成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完成课程设计问题可能用到已经学过的各方面知识,也有可能需要没有学过的东西,每个同学可能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课程设计是综合考察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聪明才智的好时机。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行选定力所能及的专题之后,分组进行研究,采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解决所选择的问题。在课程设计中,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检索资料、实际调查来获取信息,对资料进行分析、讨论、概括总结并最终得出结论、解决问题[2]。

项目开展情况基本按照原定的研究计划执行,按照计划已经完成相应的研究报告。本阶段工作,工作量基本满,工作进程安排比较合理,按时完成相应工作[3]。

考核

课程考核标准为过程考核30%+实践考核30%+期末考核40%。注重过程考核,集中过程考核包括课内问答、课内作业及课堂出勤情况。实践考核:教师可以给出课程要达到的岗位能力目标,对具体操作步骤可不作具体要求,让学生上机探索,以便学生能够创造性的完成任务,进行考核答辩,总结出收获、体会和反思等相关内容。考核中减少了记忆内容的考核比例, 增加了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核比例;减少了计算能力的考核比例,增加了分析能力的考核比例;减少了闭卷笔试的考核比例,增加了机上考试的考核比例;将上机实验和课程考试相结合,更加强调对学生实际编程能力和程序调试能力的测试。开展期末课程答辩,小组完成小型项目,进行个人答辩,通过答辩方式进行考核。

总之,在教学过程案例教学、分组讨论法、演示法、填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形成混合式教学方法,多路齐下满足听障学生对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教学中必须把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地结合起来,并灵活地掌握,才能受到最大的教学效果。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点讲解精华部分,枝末小节一带而过,列为学生课后自我学习内容,这样,课堂效率才能有效提高,帮助学生轻松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减轻听障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让他们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对于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中变得相对容易,以便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从而把残疾大学生培养成应用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罗杰.“知识逻辑结构”框架下C语言实验教学的探究,福建电脑,2013(3).

评课后要总结反思 第6篇

听评课是基于对课堂的仔细观察进行的评价活动,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传统的听评课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流于形式。传统听评课往往是上课时听课的人很多,但课后听课人就不见踪影了,如果被迫留下来参加评课,发言的人也是寥寥无几,发言者客套几句敷衍了事,大部分人都埋着头等别人发言。这就致使教研活动虎头蛇尾,开课教师未能听取到广泛的意见,听课教师未能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中进行深入的反思,组织教研活动的单位也未能留下足够的教研活动记录,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2、时间仓促。传统听评课模式一般在授课结束后及时开展,时间比较紧,评课人没有充足的时间分析推敲,提出合理性的意见建议,授课人也不能充分吸取意见建议从而提高专业水平。

3、碍于面子。由于面对面的评课模式以及参加评课人的局限性,导致一方面评课人怕说错了别人笑话,丢自己面子;一方面又怕说出了不足之处损了授课人面子。这样的束缚往往导致听评课中听不到真实的声音,从而大大降低了评课的作用。

4、开放度不足。传统的听评课往往局限于学校、学区,范围再广一点可能是地区学校之间的交流与评价,这样的局限使我们不能听取到更广泛的意见建议,不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与进步。

基于这种现状,我们必须做出改变。而“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平台,网络评课充分弥补了传统评课的不足。

1、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网络听评课改变了传统的听课者带上凳子、走入课堂、正襟危坐的听课模式,给了听课者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到听评课当中,也可以通过定格、回放和快进等对课程进行反复推敲,全方位解剖课堂;实现对课堂多层次、多角度思考,实现充分的信息交流与共享。

2、解决了人情评课、面子评课等弊端。通过网络匿名评价等方式,充分解决了面子问题。让我们每一名评课人都能够畅所欲言,既不怕说错话,也不怕伤了人。各种思想的碰撞更能够反映出真实深层次的问题,充分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3、避免评课中的言语霸权问题。传统的听评课中往往会因为领导、专家或骨干教师的意见、导向性的观点存在,致使许多年轻教师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即使发表了也很可能就被冷落忽视,导致参与评课的积极性会大打折扣,最后评课也不过是流于形式,也会造成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见解的年轻老师,其思维跟着经验走,形成思维定势,从而丧失了自我独立思考的能力。而网络评课过程中不存在官僚氛围的职权效应,教师们完全可以毫无顾忌地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无拘无束的思维碰撞,调动了参与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了评课的有效性。

4、提高了听评课的开放性。通过互联网平台,极大的扩展了听评课的受众群体,使教师能够接触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精品课程。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让自己的课程得到丰富的意见与建议,充分吸取先进的教学理念,扩大了指导的辐射面, 使一种基于小集体的相对封闭的传统行为变为一种社会化的全面开放的行为,对于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具有极大的作用。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开展网络评课势在必行,传统听评课模式的弊端也在倒逼我们抓住机遇,充分发挥网络评课优势,提升农村教师教科研能力。

1、充分转变思想,提高认识。目前我乡青年教师的队伍逐渐扩大,35岁以下教师占据教职工总数的65%左右,初上讲台,有热情,有激情,但是缺少经验。一方面因为多数青年教师的成长缺少培养与关注,更多的是缺少氛围,缺少学习。另一方面是目前农村教师教科研水平总体不高,农村教师竞争小,大多教师安于现状,通过主动学习来提升自身教研水平的积极性不高。这就需要我们全体教职工能够充分提高认识,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积极利用互联网提升自身教科研能力。

2、建立“互联网+”网络评课平台。积极整合学区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以及网络资源,首先建立起学区的听评课平台,把被评课的教学设计、课件、学案、授课视频等教学资源以及授课人的教学反思都放到网络平台上,方便参与者的评论。另一方面,搭建学区听评课平台与互联网的连接渠道,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评课当中,邀请专家、资深教师和骨干教师参与,吸纳更专业的评论;也让我们的教师接受到更为先进的教学理念。

3、积极组织教研组集体听评课。通过组织教研组听取网络上的精品课程、名校课程,广泛开展集体评课,吸取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在集体研讨当中,通过对课程的理解,进行思想的碰撞,形成指导实际教学工作的经验,充分提高教学能力。

评课后要总结反思 第7篇

“教后感”记录了我在教学生涯中的每一个起起落落,说起对它的灵感,就来源于现实生活:师生沟通;同事切磋;换位思考;自我反思。一路行来,“教后感”已成为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师生沟通,找准症结

每上完一堂课,我总是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一下,多听听学生的想法和看法,学生时时刻刻都在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观察和思考着老师,他们中的不少人尤其是那些“学困生”,对老师常常抱一种敬而远之的复杂心态,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又不敢说,生怕招来嘲笑。我在与他们进行课余的谈心之后,总能听到他们内心的一些真实想法:“老师,再讲慢一点,我会进步的。”“我自己做出了那道题。”“我认为与这节课有关的还有这么几个问题。”……学生的话似春风拂面,使我时时感受到为人师的喜悦;似警钟时时敲打着我,告诉我找准症结赶快弥补。经过长时间的沟通,我发现、感悟和收集到了学生身上存在的思想意识、学习心理、学习方法、知识技能等方面的问题。

二、同事切磋,互相学习

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同一内容的处理方法往往不同,对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会不同。因此,我平时注意多听同事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同事那里,我学到了不少自己讲课时涉及不到的问题。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视线太窄了,教学内容不仅要涉及课内,还要引申到课外;不仅是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有开放性问题的训练;不光是知识的吸收,还要有创新思维的培养。此后,我每上一堂课,总是先想一想如何才能开发学生的思维。

除了多听同事的课以外,还要多请同事听听自己的课,然后通过“意见交锋”和“思维碰撞”,以引发教学反思。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年长的听课,我则俯下身子,虚心求教,总会听到一些金玉良言;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则采用轻松的聊天方式,在一种轻松自如的氛围中说自己想说的东西,哪怕是三言两语,都会是肺腑之言,真话实话。

三、换位思考,教学相长

每备完一课,写完一节教案,我都静下心来,转向从学生的角度再去理解一下这堂课,这节教案,并时时提醒自己:自己就是学生。把自己当成学生,设想学生遇到每一个细节问题时的反应,尽量避免老师自我理解与学生实际水平之间的偏差。学生某些知识和技能掌握得不好,说明教师在这些地方教得不好,引导得不好。只有借助学生的眼光来反观教师自己,才容易捕捉到教学中的得与失。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的教案由短到长,由浅入深,我的教学认识也进一步提高了,并且在课堂上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有时学生们还可以当几回老师呢!我自己进步的同时,学生也进步了,我终于感悟出“教学相长”这句话所包含的深刻道理。

四、自我反思,不断提高

评课后要总结反思 第8篇

关键词:克服;小学数学;中学数学;过度

【中图分类号】

作为一名农牧区的中学数学教师,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_我的孩子在小学时数学学得非常好,怎么到了初中后逐步下滑,连考及格都很困难呢?_这个问题成了好多家长的困惑。那么碰到这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今天文章就从中学数学学习的方法指导方面来简单分析一下如何克服小学数学与中学数学的过度问题。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小学数学与中学数学的差别。小学数学内容主要是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各种量与计量的方法;各种基本运算、基本的数量关系;基本的图形认识及简单的周长、面积与体积计算;以及简单的代数知识等,侧重点是打下基础,通过反复练习虽然可以记住一段时间,却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了解了小学数学与中学数学在内容与能力培养的区别后,我们才能从中学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方面有针对性的做好小学数学到初中数学的过度,总结起来要从以下几方面注意:

首先是课前预习。新升入的初一学生不善于预习,预习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把教材过一遍,而所读的知识中自己理解了多少却说不出所以然,更不用说让他们讲出预习后碰到的问题。所以让学生学会预习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预习呢?按照下面五步完成预习,相信你一定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读第一遍时,试归纳出教材中的主要内容。2.再详细读第二遍时,试着整理出教材中的概念,公式,并力争做到复述出来。3.研究例题,寻找出例题中的关键步骤及步骤的得来依据的知识点能否总结出来。4.仿照例题完成教材课后小练习。5.如在预习时出现疑难问题或是做题时的出错的步骤,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新课的学习会收到不错的效果。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还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受益终身。

其次是课堂听课。这是学好数学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想做好这一环节,就必须做到_眼,耳,口,心(脑),手_都要动起来。眼,一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所表达的意思,看老师的演示实验、板书内容,二看老师要求看的课本内容,把书上知识与老师课堂讲的知识联系起来。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听课时要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听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听好课后小结。口是自己预习时没有掌握的,课堂上新生的疑问,都提出来,请教老师。心(脑)就是课堂上要积极思考,注意理解课堂的新知识。关键是理解并能融会贯通,灵活使用。对于老师讲的新概念,应抓住关键字眼,变换角度去理解。手就是在听,看,思的同时,要适当地动手做一些笔记,同时课堂上的练习题一定要自己亲自动手做一做,这也是检验本节课你是否将_眼,耳,口,心(脑)_都真正的动起来了。

然后是要学会及时的复习巩固。而复习的最主要环节就是作业的完成上,初一好多学生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应付老师与家长布置的任务,忽视了必要的巩固,记忆与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做练习要重效率,切忌好高骛远。做练习题若不注意消化吸收,只是一味地贪多求快,轻易重难,则会劳而无功。复习时,一要落实课本中练习、习题以及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等探索性内容,二要精选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的优秀试题,进行强化训练,不能贪多求快,要注意练习的效率。注重反思解题的思维过程,提高思维能力。同时做练习时,注重反思解题的思维过程、探索过程、自己出错的原因和思维的断层。解题时,要注意观察已知条件和需解决的问题的特点、挖掘其背后隐含信息、联想有关的已学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解题后应反思,此题的解法自己是怎么想出来的,通过解题自己受到了什么启发,特别是在解答时曾感困难的问题,更应思考在什么地方遇到了困难,造成困难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又可吸取什么经验、教训等等。为此在这个环节上要求学生每天课后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_写法_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

再次就是学习结束时要做好小结工作。在新课学一段落后,也就是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初一学生不善于总结,容易依赖老师,习惯教师带着复结。我认为从初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结的途径:一看:看书、看笔记,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练: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由简到难、多种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长期艰巨的任务,初一年级是中学的起始阶段,抓好学法指导对今后的学习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课后要总结反思 第9篇

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学会预习

课前预习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学生的自学能力往往较差,认为看一遍书就是预习了,常常抓不住重点,更不能发现问题.所以上新课前要给学生预习提纲和要求,使学生有目的去预习.还要指导学生科学预习的方法:(1)通读全文.通过阅读,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要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以提醒自己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详细对比跟自己的想法存在的不同.(2)扫清障碍.在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已学过的基础知识,以旧带新,温故知新;(3)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在通读课文和扫清有关障碍后,在对新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思考课文后的习题,试着解答,找出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二、做到完整操作实验

化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初步了解探索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学生对化学实验往往只是看热闹,觉得好玩而已,他们不会观察实验,不会利用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获得知识.所以我们要注重教会学生掌握将实验作为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三、科学完成听课

学生获取的知识主要是听课完成,听课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听课方法,提高听课效率.它主要包括听讲、观察和记笔记等方面.基本要求是:要集中精力听讲,紧跟教师讲授思路,积极思考,多方联想;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应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能遵循观察的目的性、客观性、全面性和辩证性原则;课堂笔记应记纲要、思路、要点和问题,要及时做好笔记整理.记笔记的类型有:(1)补充笔记.讲新课时边看书,边听讲,边在书本上划记号,标出老师所讲的重点,并把老师边讲边在黑板上写的提纲和重点内容抄下来,还要把关键性的、规律性的、实质性的内容和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扼要地在书本上记下,老师讲例题记下来,课后复习思考.(2)实验笔记.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重在通过实验验证化学原理或掌握化学性质或物质的制法操作.可做简明图解、补充笔记,把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的现象及讲解记下来,书上有实验插图的可以直接在上面补充.(3)改错笔记.习题或试卷评讲课是老师纠正学生在作业或试卷中的常见错误,并指导解题思路、规律、技巧和方法的课.在听课时,不要只抄正确答案,关键是要用红笔订正,而且不要擦去自己的错解,以利于与正确答案作对比,找出答错的原因,过一段时间还应把以前做错的题再重做一遍,看看现在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这种笔记是在作业或试题空隙处做简明的“眉批”或“注释”.

四、采用合理的复习方法

加深理解,巩固知识.复习时,要重视教科书,也要读听课笔记,要反复读,边读边回忆老师的讲解,边理解书上的内容.对在课堂上刚学过的新知识,课后一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结论、应用等全过程进行回顾,并与已有的相近的旧知识进行对比,看看是否有矛盾,否则说明还没有真正弄懂.

五、总结知识,学会解题,及时练习巩固

引导学生学会及时对知识进行归纳小结,并向学生介绍总结,归纳各类知识的方法.

学习稀盐酸,稀硫酸等物质的化学性质及酸的通性时,让学生学会从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学习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时,则让学生从所需药品,反应原理,反应装置,收集方法,检验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索.

通过总结使新知识能纳入于原认知的结构中,并进行加工整理,使之成为有序结构,使原认知结构改组和升级,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系统的归纳,整理在一起.

掌握正确、科学的解题方法.第一,审题是关键.审题时要注意把题干中的已知条件、隐含条件和题目的求解用简洁直观的化学语言转化成图式符号,排除与题目所求无关的干扰信息.第二,解题时要反复理解推敲题意,学会从条件到问题和从问题到条件的正、逆两种分析方法,明确解题过程中的知识点、公式或规律等,逐步提高分析问题的灵活性.第三,验证解题结果,反思解题过程,向自己提出解题结果是否正确,能否验证,如何验证?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评课后要总结反思 第10篇

1 抓学习,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在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我们立足“观念先行,学习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学校领导带头学习的前提下,每学期要求并引导教师做好以下四个层面的学习:①从宏观角度让教师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及教育教学的目标。引导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原理。②从专业教学角度让教师把握年段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每位教师必须学习学科《课程标准》,研读所授学科年段教材。③从微观角度让教师明确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督促教师深入研读每一单元,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授课计划,要做到“上明新课标,下联新学情”。④从教科研的角度让教师明确如何将教科研的目标有机渗透到每一学段、每一课时的课堂教学目标中。要求教师立足自己的研究课题、结合相关学科进行教法、学法的学习。在此基础上要求教师在制定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时,还应做到四个精心: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精心了解学情,根据学情设计内容;精心设计教法与学法,针对年段特点;精心设计练习与作业,体现内容精、分层设计、形式多样。

2 抓听课,把好课堂教学脉搏

听常态课,在真实的课堂情境中诊断评估。随堂听课总是在教学常态下进行的,教师很少提前刻意做好准备。这样的课能展示出真实的课堂情境,便于客观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情。

听评优观摩课,在激烈的角逐竞争中推陈出新。在听随堂课诊断的同时,学校还每学年有针对性地组织一次校内评优观摩课,让广大中青年教师立足课堂教学主渠道,大胆竞争与展示,从而引领、培养教师走出学校锻炼成长。通过评优观摩,一方面,一些教学中急需探寻解决的问题,通过课堂设计与展示得到了解决;另一方面,很多教师在竞争中不断发展成长。近三年来,在学校评优的基础上,各科教师多次参加省、市、区课堂教学比赛并获奖。

2.3 听调研课,在反复的探索研讨中努力前行。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目前我校有省、市及个人课题多项,涵盖了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为了研究、探讨教学中的问题,立足课堂,了解进展情况,学校把课题组成员与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调研课作为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又一有效途径。

3 抓评课,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3.1 引导教师自评。授课结束后,我们要求教师面对同行或专家评述自己对课堂教学的总结与反思,自评的内容包括对教材的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的设计与实施的情况,以及教学中的亮点与不足,自评时要求教师注重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抓住教学中的得与失,有重点有层次地进行评述。通过进行自评,教师提高了自身的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安排小组互评。授课结束后,我们总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由组长组织教师进行互评,最后集中反馈,这样有利于促进教师全员参与评课,这种多向信息交流为授课教师提供了更多改进教学、全面发展的方法与策略。互评的过程又是评课教师相互学习吸纳、借鉴反思、提升发展的过程,它打开了教者与评价者相长的通道,开启了教学智慧大门。

邀请专家点评。在实际听课后的评课活动中,我们还多次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点评,专家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相结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价,及时解答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的迷茫与困惑,促使教师不断反思课堂教学,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4 抓教研,寻觅课堂教学策略

抓课题研究后的反思。我们要求课题组的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研究实验过程中要不断反思,探寻课题研究对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师生负担方面的可操作性的方法,提高研究的实效性。

评课后要总结反思 第11篇

1.在反思中发展,在发展中积累

德国著名作家海涅说过:“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曾指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可见,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是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

(1)反思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课后反思是对教学过程的反刍,是成功和失败之后经验的积淀,反思具有自我诊断、自我提升的功效。通过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和手段所达成的效果,检查和发现备课中的不足,从而使今后的教学更合理,更有针对性。我们经常听到有些老师说:某一节课上得很顺手,某一节课上得很气人。“顺”在哪里,“气”又从何而来?记得曾观摩过一节体育公开课,教学内容是“前滚翻”,教师精心准备,无论是课前讲解还是动作示范都很好,可是到了学生训练环节,学生兴致高昂,争先恐后,结果使得课堂上你争我抢,险象环生。教师大为光火,下课后大发雷霆,大骂学生不听话。事实上,这种情况,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经常遇到。学生的情绪被激活,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而此时,如果我们教师不加疏导,不调整学生的情绪,听之任之,必然造成课堂的无序与混乱。然而由于该教师平时并没有对这些经验进行总结反思,所以当公开课上再次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2)反思可以为教师积累宝贵的教学经验。课后反思最大的益处就是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使教师直观、明晰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原因及解决的办法,从而调整策略,优化方法和手段,为自己积累宝贵的教学经验。此外,通过分析整理,能够使自己对一些问题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感受,再回过头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有效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如对于垒球教学,我们发现,促使垒球掷得很远的因素之一是正确的鞭打动作。于是在实践中,我们增加了甩纸哨练习,看谁将纸哨甩得最响,通过这一辅助训练,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鞭打动作对增强掷球效果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试想,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注重总结,不善于比较,则教学永远如盲人瞎马。

(3)反思可以促进学校体育科研能力。每一位体育教师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必然会收获很多宝贵的经验,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潜心将这些宝贵的经验总结出来,经过实践验证,就可以将其上升为理论,而这些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反过来再指导实践,这无疑对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我们每一位组员科研水平的发展同样举足轻重。如我们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发现,愉快的课堂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训练效率,于是我们提出了快乐课堂理论,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使之指导实践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我们平时不去做一个有心人,不注重对经验的总结,一些良好的有价值的发现将与我们失之交臂,成为一种莫大的遗憾。

2.优化反思策略,促进反思高效

教学是师生心灵的互动,是学生收获体验,得以发展的过程,更是教师自我提升的过程。

(1)重视学生主体,尊重学生评 价。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处于课堂的弱势地位,他们习惯于被教师评价,学生鲜有评价教师、评价教学的权利,使教学民主名存实亡。新课程倡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中师生是平等的合作伙伴,因此,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提出一些建议与意见,可让教师收获不一样的感受,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2)坚持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反 思。课后反思是为了肯定成功、发现失败,为以后课堂更好地进行奠定基础。因此,课后反思绝不能将其演变成一种形式,将其视为一种负担,相反,更应该将其作为工作的一种必需、一种乐趣。

(3)建立成长档案,科学严谨反 思。为了便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重温和学习,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个人成长档案,如备课总结档案、智慧火花档案、学生发展档案等。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发展完善,相信长此以往,自己的业务水平定然会得以大幅提升。

评课后要总结反思 第12篇

关键词:教学反思 ;重要性 ;时机 ;及时

新课程赋予了教师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教师不再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不再是别人设计的课程或教案去完成知识传授目标的“技术员”。面对新世纪对教育的挑战,教师理应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探索者、研究者。作为新课程下的教师,其素质的提高就显得至关重要,反思性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并被认为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有效途径。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反映出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主体的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

魏书生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写了近30本的100万字的日记,发表了100多篇文章,主编撰写出版了15本书等。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他勤于反思、善于反思是分不开的。

我们身边的特级教师沈小玲老师,她有一个“绝招”,就是第一节课后都坚持写“教后记”,每天都坚持写“教育日记”,记录教育教学及工作中的点滴感情和难忘的瞬间,反思当天的失败与成功的经验,日积月累,这些工作帮助她发表了无数篇的论文和儿童读物,并出版了总结自己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悟?课堂内外》和《和谐的语文课堂》等著作,终于成为一代名师。由此可见,他们之所以成为名师名家,就是因为他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因此,实行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呢?

一、认识反思教学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主体的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

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如果说备课、上课等基本教学实践是主研究的话,那么教学反思就是次研究。

古人云:“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句话里包含着一个十分深刻的道理,即教师应该重视“教后反思”这一教学环节。可见教学反思对一个教师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课后反思,教师可以从课后反思中知道自己讲课的不足,以及优点,发现学生学的不好的地方,能够因材施教,使自己更加完善!在教学反思上我做的不好,我应该学习一些老教师的做法,不但要写课后反思,更应该是课前反思,让自己时时都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最终提高业务!

二、把握时机及时反思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及时地分析和审视,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色,教学反思按教学进程可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三种类型。

(一)教学前反思

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忽视或不做教学前的反思。首先教学方法的反思:教师在上课之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其次做好备课的反思:备好教学设计,备好要以怎样的方式导入新课。对教材的反思,对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每章、每节、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词的仔细阅读并深刻理解,反复对比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精神实质。最后对学生的反思:反思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思想情况。其实教师在教学前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

(二)教学中反思

教学中的反思具有敏感性,它表现为教学中的一种机智,是指对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发现迅速调控。许多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时都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事先设计好的较理想的教学环节或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效果却不如设想的。或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或者由于学生的原因,或者由于教师自身的因素,或者由于课堂之外的原因,会影响你预设的教学设计,这时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课堂不是车间的流水线,一成不变,就要及时的调整你的教学思路。

(三)教学后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是当前最常见的反思形式。课后教师都要反思,尽管在上课前、课堂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反思预设,会发现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课堂毕竟是“活”的,所以课后是反思的最好时机。反思课前预设,有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新课程理念在哪些地方落实了?这节课学生表现出色的在何处?我最感到得意的是什么?哪些教法对学生不适应?哪些环节处理得不够理想,为什么?如何培养学生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能力?对不爱举手发言的学生怎样培养?哪些地方没有兑现?我的教学方法合理、科学吗?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自觉地检查、审视和评价,对自己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程度等诸方面及时保持有意识的反省,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这也就是对教学实效性的反思。

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片段:

师:现在我们进入实话实说环节。老师有个问题想听听大家的真实想法。在生活中,你更喜欢赞扬还是批评。

生1:我更喜欢别人的赞扬,听到赞扬我会更加有信心。

生2:我也喜欢听赞扬,批评虽然是对我好,但听起来没有赞扬那么使人舒畅。

生3:我有时喜欢赞扬,有时喜欢听比较委婉的批评……

师:看来大多数同学都喜欢听赞扬的评价;这不奇怪,坦诚地说:老师也很喜欢听别人的赞扬。当自己的工作得到领导的赞扬、同事的肯定时,我的心情就特别好,干起事来特别有劲。爱听赞扬是多数人的共性。但人的成长过程中仅仅有一种评价行不行?读自读15-16段,去探索这个问题。(在探究过程中,老师及时引导学生阅读重点段落,让学生在反复诵读、在交流中,逐渐认识别人的成长需要鼓励和警告这两种力量来平衡。)

总之,反思性教学适应了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反映了人类对教学实践合理性的不断追求,它能使教学活动更趋合理,是提高教师素质。只要有反思就应写下来,写教学反思追求“短、平快”。短:短小精悍;平:平中见奇;快:立竿见影。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样以记促思,以思促教,每天实践一点,每天反思一点,每天进步一点,引导自己不断在反思中成长,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科研型、学者型教师。

参考文献:

[1]胡岩松:《让教学反思成为教师职业生涯的一种习惯》;

[2]浙江省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材料;

[3]《小学语文教师》2007年10月刊;

评课后要总结反思 第13篇

在常规教学中,教师通常按照课本相关内容,结合教参进行备课,然后施教。但是为什么不同的老师讲授同一个内容会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呢?带着这个问题去听同行们的课,把自己作为学生的角度重新看教,发现学生对掌握该部分的内容不像自己想象的这么简单,说明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存在问题。从听课过程结合自己的授课情况反思到:老师不能只顾自己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在举例过程中,要给予学生一些思考时间,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注重师生互动,让学生多起来回答问题,让学生出来黑板做题,教师从旁指导,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堂练活动,举一反三,消化理解,课后做起作业就轻松多了。

二、听课能再认识教态的重要性

教师的授课效果是与教学的方式方法、仪表教态、语言表达、组织教学、师生配合、控堂能力等方面息息相关的。记得一次听某位老师的课,尽管他在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而学生听课的状态却不佳,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有的低头玩手机,有的趴下睡觉,有的在抄作业等。再仔细观察这位老师存在的问题是:面部表情生硬,语言缺泛抑、扬、顿、挫,声量较小,眼睛不善于与学生交流,脸部习惯对着黑板讲授,身体经常挡住板书,也没有与学生互动。显然,他讲课再清楚也不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次听课对笔者启发很大,感受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仪容仪表与教态教姿是多么的重要。假如讲课语言失去了抑、扬、顿、挫,学生听起课来就会感到催眠,精神不振;假如教师的眼睛不善于关注学生,就不会察觉学生听课的状态,就不会发现学生究竟听懂了没有;假如课堂没有师生互动的环节,学生就会感到无趣,就不会产生活跃的课堂气氛。通过听课可见,教师的仪容教态是多么的重要,教学过程的点点滴滴都会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作为任课教师,要学会透过课堂现象反思自己,总结别人的经验改进自己,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三、听课要讲究方式方法

显然,我们把听课作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就要克服应付式的听课,克服盲目性的听课,关键要掌握一定的听课方式和方法:

1、听课态度要端正。无论是听年轻教师的课还是听老教师的课,都要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通过认真听课去发现和捕捉每位被听教师的长处与特点,用于充实自己的不足,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

2、听课要有计划性。最好在开学前或开学初,给自己拟定一个听课计划,(比如去听绪论课、复习课、疑点难点较多的课、一体化教学或职业任务驱动教学等特色课程)。有计划、有目的的去听课,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计划”对自己起到一个监督学习的作用。

3、听课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要带着问题去选择特定的老师或特定的课程去听课。例如可以针对自己在以往教学上存在着某些薄弱环节来选择听课,或针对学生难以掌握的章节来选择听课,或选听授课效果很好的模范教师的课,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束语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