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总结研学旅行(共17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3-12-30 18:38:5037

个人总结研学旅行 第1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竞争。对于综合性旅游产业而言,创新型人才尤为重要。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是为旅游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高端人才的摇篮,所以加强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育的研究尤为重要。

一旅游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概述

(一)创新能力的概念

创新能力是指研究者运用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经过科学的思维加工和再造,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能力,是一种思维作用动机、认知指导实践的综合性能力。创新能力强调的是一种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的能力。

(二)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需具备的创新能力

(1)获取和转化知识的能力

掌握丰富的的基础理论知识是研究生进行创新的必要条件,没有知识的积累,一切创新都只是空谈。在研究生阶段,对于知识的获取需要注意的有知识的广度、深度以及获取知识的速度。旅游管理是一个涉及知识面非常广的专业,学生只有拥有了广博的知识才能使自己的思维更加灵活。研究生阶段学习具有很强专业性,对知识的获取需更加深入,在“专”的基础上再“破”。同时,快速获取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是知识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知识是永无止境的,学术研究也是无止境的,加之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学生如果不能保证获取知识的时效性,那么创新就无从谈起[1]。

(2)开拓创新的能力

墨守成规是发展的绊脚石,创新的意义在于“出新”,新是创新的本质,是创新的价值所在。要创新,就要突破常规戒律,突破固有的习惯,突破条条框框,突破已有经验,突破过去的思维定势。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要善于用新思维、新方法、新角度看问题,突破旧的观念,使用新思维方式对现有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在汲取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赋予其新时代内涵;除需具备时代精神外,还要注重新资料的发掘考证,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古为今用,赋予新的内涵和外延。

(3)预测和承担风险的能力

创新就意味着风险,任何创新都与风险相伴相依,充满了不确定因素。旅游行业本身也是一个风险重重的行业,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使得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必须勇于承担风险,对经营、管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勇于接受挑战,并能够经受风险考验,在困难中不断开拓进取。

(4)实践和应变的能力

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学生的实际活动,学生只有在各种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探索中产生新的观点和思想火花,才能形成“求异”的思维,萌发创新意识。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实践的作用,旅游属于服务性的行业,实践和应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将研究与实践有机结合,在实践中灵活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随机应变,才能碰撞出真正符合实际的创新火花,使这些创新成果运用到实处,实现创新目的。

(5)集成和移植创新能力

集成创新能力是指创新行为主体采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以提供特别优点的方式,将创新要素经过主动的优化、选择搭配,使其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相互优势互补、匹配的有机体,从而使有机体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跃变的一种自主创新过程的能力[2]。移植创新能力指的是将已有的知识在不同的时空引进、消化、吸收并进行再次创新的能力[3]。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覆盖很多门类的学科,经济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知识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合理整合可以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避免了直线思维方式,有助于创新思维形成,在研究学习中,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要善于灵活运用交叉学科,采用不同的标准思考问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市场对各层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对旅游管理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一)创新是旅游企业家的使命

研究生培养的核心是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职业定位已经和本专科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有了明显区别,旅游企业家已经成为了很多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选择。创新是企业家的本质特征和核心使命,也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对于欲在旅游行业中有所作为的企业家而言,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旅游作为新兴产业,存在的机会和可以利用的资源都还很充足,需要旅游企业家具有独特的投资眼光,发现一般人无法发现的机会,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包括一般人不能运用的资源,找到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办法,创造性地进行开发,或者对已有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实现再次发现,为自己创造具有独创性的事业保证。这些都需要企业家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

(二)创新是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很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它是旅游企业自身控制的且不易被别的企业所模仿和复制的可以是旅游企业在行业竞争中保持持久优势的一种综合能力,创新是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4]。创新是旅游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创新的主动与被动以及创新的快慢与效果也成为了旅游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关键。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生成与强化,特别明显地表现在开发潜在市场能力的不断更新,强化产品的升级换代上。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直接的体现是旅游企业产品之间的竞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企业产品的需求也随之更为多样化。所以,绝妙的创意、经典的策划和产品的不断开发创新将对旅游企业行业地位的提升及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创新是旅游行业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旅游业是高度综合的服务型产业。加快旅游业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树立新的旅游资源观、新的旅游产品观、新的旅游市场观和新的旅游投入观,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本行业的研究,而要拓宽视野,根据市场要求,并结合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情况,开拓新的旅游市场,推出新的旅游产品,开发引领创新型的旅游消费方式。只有不断更新,不断改进,才能确保整个旅游行业蓬勃发展。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具有专业旅游管理知识的人才,创新型旅游管理人才的优势,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高校旅游教育是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原动力。

三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学术氛围不浓

我国研究生大多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对老师传授的知识被动地接受,甚少对老师所讲授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更鲜见提出自己的观点,学术讨论和交流的氛围不浓。包括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在内的我国研究生普遍地养成了一种依赖性接受知识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缺少教育发达国家所倡导的开放式追问风气,没有养成批判性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是重要环节之一。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开展的学术活动相对较少,学术氛围不够浓厚,很少组织有研究生参加的科研实践和学术活动[5]。很多学校研究生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因为导师的不同,即使在同一学院或同一专业,除了在公共课或全体大会之外学生基本很少联系,那么相互之间对学术问题的探讨就很少。一些导师忙于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对研究生的学术活动关注不够,研究生学术视野狭窄,对学科国际前沿问题缺乏了解,科研能力、创新意识不强。

(二)教学模式和方法落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研究生教学与本科教学的方法有着本质区别,但我国研究生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很多学校教学模式单一,归纳型和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仍被广泛运用于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学中。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便教学内容再新颖、再先进,没有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也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目前,我国研究生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导师仍旧采用灌输式的“授之以鱼”方法,而很少采用引导式的“授之以渔”授课方法。很多老师教学方式手段落后,很少利用先进教学设备进行辅助授课,很难激起学生兴趣,影响教学效果。旅游管理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师资力量还不够雄厚,很多导师都是直接从别的专业转入,知识体系不够完备;大师级别的导师较少,师资力量相对于其他成熟专业较弱,严重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当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仍不够合理,存在学分较多、公共基础课偏多、课程体系缺乏层级性、实践课比重不足、跨学科、跨专业课程较少、前沿性课程不够等问题,没有突出课程的专业性、前沿性、综合性,不能充分反映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新发展。旅游管理是一个跨多个领域的学科,但是很多学校对于此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安排没有体现这个显著的特征,课程安排很少涉及除旅管理专业之外的其他专业课程。课程设置和本科专业课程部分重复。

(四)创新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不强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学仍主要是对于课本知识的课堂讲授,这种方式不仅空洞乏味,而且理论和实践脱节现象较为严重,忽视了对学生研究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与社会沟通协调能力的综合培养。很多学校只是注重学生发表的论文数量,注重学生所获的学分多少,却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本专业而言,学校和旅行社、酒店等旅游企业的横向合作是培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需要学校和旅游企业密切合作、协同发展,为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搭建坚实的平台。

四提升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重视知识积累,培养自主创新意识,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知识积累是创新的基础,任何创新都是在前人基础上做出的,只有了解前人成果,才能实现超越。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既要注重培养获取和转化知识的能力,也要了解问题的研究基础,善于思考问题,在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学校要设法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努力创造教师到境外培训、学习的机会,同时让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扩宽研究生视野、增长见识、锻炼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学生通过参加学术活动,与同行接触交流,孕育创新的思想,产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聆听专家和优秀代表的报告,相互交流,拓宽研究视野,启迪思维,激发创新灵感,培养创新意识,促进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学术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培养导师创新观念,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对于研究生而言,导师的作用不言而喻。一个拥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导师往往能给予学生很多帮助,要让研究生做出好的研究,导师首先带头垂范。这种垂范要体现在教授、示范、指导和控制等多个方面。学校要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可采取小班授课,采用讲座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扩大自学比重,鼓励研究生进行课程专题报告,互相讨论交流。有条件的课程可以通过聘请院士、知名专家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学校应该以旅游管理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建设为中心,加大经费投入,建立一支年富力强的培养教育、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师资队伍。充分发挥学科教学带头人作用,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创建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改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

(三)优化课程体系,拓宽学生视野

要进一步优化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结构。降低必修课程总学分,提高选修课比重;调整部分老化课程,增加包含新观点、新方法、新内容的课程,鼓励开设学科交叉的课程;鼓励研究生跨专业、跨学科选课。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涉及面很广,学校可以加入一些旅游相关专业的课程,如经济学、历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打破学科界限,加大课程融合,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面和良好的综合素质。

(四)加强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创新

学校和学生都要提高对实践的认识,实践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而言尤为重要,脱离了实践,培养出来的创新型人才将无法真正服务于社会。学校需要提升实践课程地位,通过实验实训课、旅游企业调研、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在实践创新能力。旅游资源富集区是旅游专业学生见习和实习难得的社会课堂。在旅游专业课的学习之余或者是学习过程中,可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授课,让学生走出校门,带着问题到宾馆、风景区、旅行社去学习。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新,做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烨,王庆生.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育模式研究[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62-65.

[2]孙金梅,黄清.企业集成创新要素及评价指标体系[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5):97-99.

[3]_.培养医学硕士研究生从“移植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能力[J].考试周刊,2009(40):197-198.

[4]路文静.旅行社企业竞争力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5]叶建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缺失及其对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03-106.

[6]姜乃力.高校旅游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措施探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12):105-107.

[7]陈福义.整合、创新及品牌营销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根本[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10(4):65-68.

个人总结研学旅行 第2篇

[关键词]混沌理论;哲学观;旅游学混沌态;旅游奇异吸引子;旅游学科体系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09―0054―05

1 引言

长期以来,关于旅游学的理论体系、知识框架、学科体系等问题,一直是旅游学界讨论的焦点,研究者们从不同专业视角,从各自对旅游学科的理解,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旅游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由于旅游现象的复杂性、旅游系统边界的模糊性,以及旅游学科本身积累的不够,致使在许多重要的学术问题上仍然争论不休,共识尚未形成,还处于科学的“前范式”阶段。因此,如何运用科学哲学观去看待旅游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我们厘清发展思路,科学地构建旅游学科体系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试图运用混沌理论的哲学思想去审视、分析旅游学的混沌状态,从中找出它的有序规律,为旅游学科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哲学支撑。

混沌理论被称为20世纪科学的第三大发现,是当代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相对论、量子力学一起构成了对现代科学最具影响的三大学科,它所涉及的范围几乎包括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混沌理论对科学哲学观的一个巨大贡献就是改变了人类对世界认识的图景和思维方式。

众所周知,牛顿和拉普拉斯关于世界的自然图景模式,已被人们广为接受,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预示着整个宇宙都在可预测之中,无论是过去、现在和未来,只要有了方程及初始条件就知道了一切。它描绘的世界图景是一种钟表模式的图景,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像一架钟表,它们按照确定的方式运行,科学的任务就是阐明钟表的结构,揭示它的运行规律。然而,当混沌理论产生时,它提出决定论中的混沌性,揭示了在确定系统中的不确定,从有序到无序,无序中又隐含着深刻的非线性动力机制,体现出无序中的有序。因此,混沌理论从根本上打破了人类长期以来形成的科学图景和思维方式,它用混沌的思维方式来分析、解剖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各种复杂的现象和系统,是人们认识世界哲学观念的一大变革。

2 混沌理论及其哲学观

混沌(chaos)一词,又称浑沌,通常指混乱、杂乱无章的状态,在我国古代用“混沌初开”来描述宇宙形成之前模糊一团的景象。从哲学层面来看,哲学家庄子在《庄子・应帝王》中描述了一个由浑沌到有序的转变过程,是人类对混沌认识的最早哲学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混沌则是指在确定的系统中出现的类似不规则的有序运动。哈肯对混沌曾做过这样的精辟定义:“令人惊奇的是无规律运动来源于完全的决定性方程,为了表征这个新的现象,我们定义混沌性态为来源于决定性方程的无规则运动。”可见,哈肯是从过程的角度指出混沌是从有序中产生的无序运动状态。混沌理论不仅具有严格的科学体系,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在混沌理论中既包含3种基本的辩证科学范畴,即确定与随机、有序与无序、简单与复杂,又包括诸如线性与非线性、可测与不可测、有限与无限、衰退与创生、整体与部分、同与异、存在与过程、状态与演化、结构与功能等其他的辩证科学范畴。从旅游学的研究角度出发,笔者认为混沌理论对本文的哲学思想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简单与复杂的辩证关系。混沌理论认为简单孕育着复杂,从复杂中可以抽象归纳出简单的规律。复杂性是我们面对现实世界的普遍行为,事物的本质只有在事物的复杂整体性中才能真正显现。

(2)确定性与随机性的辩证关系。混沌的随机性是内在的,是确定性系统自身固有的,被称为“内在随机性”,或“自发混沌”、“动力学随机性”,它在适当的条件下,将以必然的形式从系统内部产生出来。黑格尔说过,必然性(确定性)自己规定自己为偶然性(随机性)。它们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起到不同的作用,偶然性(随机性)是在分叉点附近起作用,分叉后又是确定性起作用。

(3)稳定性与不稳定性的辩证关系。混沌是稳定的,又是不稳定的。一般产生混沌的系统是具有整体稳定性的。混沌与有序态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具有整体稳定性,而且还具有局部不稳定性。局部不稳定性表现为在进入吸引子区时随着进入的初始位置的不同,将产生“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现象,即所谓对初值的“敏感性”。局部不稳定性还明显地表现在奇异吸引子的相空间运行中,这一点将在下面的内容中详述。著名的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在数值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蝴蝶效应”,认为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会导致气象系统的极大差异,他还解释道,如果有一只蝴蝶在巴西拍动翅膀,就有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的可能性。

(4)有序与无序的辩证关系。混沌不是纯粹的无序或混乱,而是一种“有序中的无序”。它没有经典意义上的周期和对称,表面上没有明显的有序,但它却有跨尺度的自相似性。混沌运动的轨道在相空间中的某个区域内无穷次的折叠,构成一个有无穷层次的自相似结构――奇异吸引子,奇异吸引子的这种结构是一种典型的有序性,是一种更深刻的变换中的不变性,有序渗透于表面的无序中。

3 旅游学混沌态分析

旅游活动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现象,活动内容涉及的面广、领域多,诸如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环境等领域,活动的形式复杂多样,因此,对旅游活动及其现象研究的专业领域也十分广泛,旅游学科具有明显的多学科性特点,如从旅游研究的领导性刊物《旅游研究纪事》所刊载的内容就可以得到证实。国内学者吴必虎对1973―2003年《旅游研究纪事》上发表的文章,按各分支学科主题词索引法进行了统计,他认为主题词数出现较多的分支学科,说明该学科的概念、内容丰富,对学科的研究深入,统计结果见表1。

可见,《旅游研究纪事》汇集了对旅游感兴趣的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旅游学多学科的特征十分明显。同时,旅游学的多学科性也在大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上有充分体现。杰弗瑞(Jafari)在2001年就对西方大学科系中开设有关旅游课程及其相关研究范围进行了统计,他非常清楚地勾勒出旅游在各个学科和研究领域的状况,见表2(按英文字母排序)。

个人总结研学旅行 第3篇

2020年12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

12月7日,教育部在京召开贯彻落实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文件工作推进会,对教育系统抓好中办、国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落地落实进行安排部署。

12月14日,在教育部第五场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就“十三五”期间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有关情况进行介绍。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表示,目前我国劳动教育已经进入第三阶段,即全面实施阶段。【地方政策】

↓ ↓ ↓

个人总结研学旅行 第4篇

当代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在当前的旅游人才竞争激烈的形势下,高校旅游管理应将专业教学与综合素质培养紧密结合,使学生既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有意义的教学环节,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领域,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相结合,是高校旅游教师教学研究的内容和努力的目标。

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目标

(一)素质结构

第一,思想素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列主义、思想、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基本原理,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备民主和法制观念,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第二,专业素质:掌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国家有关旅游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具备良好的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必备的管理、操作和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第三,科学文化素质:有正确的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审美情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素质,懂科学,爱科学,追求真理。

第四,身心素质: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身体健康,心理平衡,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能力结构

第一,获取知识的能力:有独立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科学写作和实际工作能力。

第二,应用知识的能力: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等各项专业实践领域;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创新能力:具有创新意识,掌握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探索能力。

二、《旅行社运行管理》课程定位

旅行社经营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教育部高教司确定的全国普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七门主干课程之一,在专业教学中起着引导学生进入旅游行业管理之门以及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旅行社经营管理理念的重要作用。在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第三学期开设本课程,为48学时,其先导课程有旅游学,后续课程有管理学、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旅游法规、导游业务、旅游策划、旅游人力资源管理。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具有涉及知识广、运用能力强、辐射岗位多的特点,在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旅行社行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课程用于旅游管理专业或导游专业,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行业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具有较广的岗位覆盖面和较高的职业拓展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旅行社管理的实用知识和旅行社主要岗位的基本业务流程与技能,树立大局观念和管理意识,增强职业素养,并通过教学研讨、行业市场调研、典型案例分析、岗位实训实操等多种方式的组合练习,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旅行社经营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将来从事旅行社业务或其它行业相似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旅行社运行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在教学内容上重视理论轻实践。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理论体系已经非常成熟,该课程使用的教材大多是偏向于理论知识的版本,教师在讲授本课程时也多依赖于课本的章节体系,照本宣科,缺少相关实践方面的教学环节设计。

第二,在教学模式上多采用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单一。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流程为:教师搜集教学资料编写教案课堂教授布置课后作业与思考题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作业及考核。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是客体,整个教学环节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信息,容易滋生学生学习的被动性和惰性,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创新的能力。

第三,在教学师资上,任课教师缺乏相关行业实践经验。本科院校在招聘教师时多以高学历和高学术水平为唯一标准,教师的职业经历模式为:大学本科毕业大学研究生毕业本科大学就业,缺乏行业经历和经验。目前具有旅行社行业专业知识和行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的教师也多见于职业院校,在本科院校严重缺乏“双师型”的教师,因而直接影响到《旅行社运行管理》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

第四,在教学对象上,学生缺乏对旅行社行业以及旅游业的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在我校《旅行社运行管理》课程开设班级为旅游管理专科大二学生。根据教学培养方案该专业学生已经学习过《旅游学概论》,对旅行社有初步的了解。但是,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校期间几乎没有主动阅读过《中国旅游报》和其他专业学术著作,也很少浏览旅游专业网络平台。很多学生都因为大学入校时被调剂到旅游管理专业而对专业学习有很强的排斥心理,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茫然无措,因而学习兴趣低落、生活懒散、整日以手机为伴。

第五,在教学改革上,注重从形式上完成教学内容。即重视从旅行社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执业技能,但是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职业素养的教育引导以及思维能力的训练。最终培养出来的也只能是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这也能力的劳动力,而不是能够参与行业竞争的高素质人才。

四、以“旅行社发展史”为例的教学改革探究

(一)基于人才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目标的“旅行社发展史”教学内容设计

“旅行社发展史”是《旅行社运行管理》课程中的开篇内容,作为本课程的导论部分在引领学生进入旅行社行业领域的学习与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据此,将“旅行社发展史”教学内容设计如下

第一节世界旅行社发展史(2课时)

一、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托马斯・库克与旅游

世界旅行社业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走进旅行社(2课时)

一、旅游新动态

二、九江市区旅行社调研汇报

第三节中国旅行社发展史(2课时)

一、中国第一家旅行社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陈光甫先生与中国第一家旅行社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旅行社发展历程

“旅行社发展史”主要是通过“世界旅行社业发展史”和“中国旅行社业发展史”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旅行社行业,能结合相关学科知识分析旅行社产生的历史背景、旅行社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比国内外旅行社业的发展特点分析预测旅行社行业的发展趋势。同时结合旅行社行业以及旅游业发展对旅游人才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要求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针对学生对旅游行业缺乏了解的现状,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走进旅行社”这一内容。主要分为两个环节:第一,要求学生利用网络平台阅读最近三年的旅行社统计公报、旅游统计报告和十大旅游新闻事件等资料,熟练掌握运用网络获取信息以及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第二,将学生按照一定规则分组,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调研访谈的提纲进行本地区旅行社行业市场调研,完成调研报告并制作PPT进行汇报。通过此项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本地区旅行社行业市场的发展现状,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这两个环节的教学研讨,教授学生把握旅游业最新发展动态的方法和途径,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兴趣。

(二)基于人才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目标的“旅行社发展史”教学模式改革

1.教学方式改革。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课堂教学,改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研讨式教学,即:教师搜集教学资料教师编写并设计教学内容学生搜集教学资料学生分组进行旅行社行业市场调研学生分组能够调研报告并汇报教师点评与考核教师讲授教学内容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思维导图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2.教学课堂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的研讨式教学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空间局限,将课堂拓展到行业市场。教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背景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环节,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并从教学的细节方面讲授学习的方法,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学要求改革。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不能止步于照本宣科传达教学内容,而必须充分了解行业新动态,并且结合专业学术研究成果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在对行业市场进行调研访谈的前提下制定学生的调研访谈提纲指导学生进行行业市场调研。其次,学生不能被动地听教师的课堂讲授,必须自己搜集整理相关的行业知识参与课堂研讨,必须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与性格各异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去陌生的旅行社行业市场进行调研访谈并完成最终的调研汇报。

个人总结研学旅行 第5篇

关键词:旅游者;行为;管理

一.引言

在旅游发展如火如荼的当今世界,旅游者作为旅游和旅游学研究的主体,一直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王德刚,1999)。近年来,旅游者行为的研究触角从旅游经济学过渡到旅游社会学再深入到旅游人类学,实现了逐步从经济现象到旅游本质的探索。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对旅游者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谈及对旅游者行为管理的机制研究仍付阙如。由于旅游者行为对景区造成的影响愈来愈大,而旅游者行为管理开展被动致使景区保护成了单向又得不到呼应的工作,无形中也增加了景区的保护成本。因此,深入探讨旅游者行为管理机制既必要又迫切。

二.旅游者行为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一)一般消费行为

通过行为的具体表征可以把一般消费行为分为从众性消费和符号性消费。其一,从社会从众效应出发,旅游者在景区内的消费活动属于去个性化的旅游消费,并表现为缺乏主见的从众性消费,旅游者很难做出能够代表个人真实意愿的消费决策。其二,格登和理查兹(1920)在符号三角理论里阐述了旅游者购买旅游商品代表着告知、面子或炫耀中的一种或几种,价格不能真实的反映产品的质量和成本。除了满足期望,符号性消费还具有建立社会关系的作用,在旅游地、旅游团遇见的陌生旅游者之间可能会因为购买了相同的商品而进行更深层次的交谈;在居住地,旅游者同样可以以商品为媒介与同事、朋友交谈,从而维系其社会关系(Cohen,2007)。

(二)越轨行为

顾名思义,打破规章制度,特立独行甚至造成混乱及破坏的行为即为越轨行为。按照其出位程度的深浅可以把它分为对社会、自然、经济、文化等的环境排斥效应;破坏景区的旅游资源、基础设施、不爱护环境、插队、满口脏话、不配合景区管理工作和其他旅游者发生冲突等的逆反行为;对景区、旅游者造成安全隐患的旅游犯罪。对环境的排斥效应主要影响因素来源于外来文化在景区开发、社区管理、自然资源保护上态度和行为的强势。逆反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归结为个体人格差异和群体效应的叠加,从弗洛伊德的人格论出发,人们在异地进行旅游活动时常常会放纵人格中的“本我”,隐匿“自我”,忘却“超我”,加之旅游者之间的相互影响,逆反行为常大面积爆发。关于旅游犯罪的早期研究可追溯到Jud收集墨西哥32个州的数据研究犯罪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他发现财产犯罪对旅游业的影响较之暴力犯罪大得多,而后者仅仅起到微弱的影响作用。

(三)生态行为

生态行为是旅游者管理研究中一个重要内容,与其相关的各种旅游形式,如:慈善旅游、志愿者旅游、绿色旅游等概念也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将旅游者生态行为分为环保理念、天人合一的感受、原真性追求三种表征。其中,影响环保理念的主要因素是旅游者的内生因素,凭借不同个人背景产生的生态旅游行为理念,进一步支配并指导着旅游者行为,最终发展成为负责任的旅游者或生态旅游者。而天人合一的感受是以目的地选择为推动力,是一种契合东方哲学观的处事精神。原真性的追求则体现在旅游者内心对接触事物的原本面貌的渴望,亦可表述为旅游者对旅游社区文化的尊重和认可,自发地期望能够获得最原真的旅游体验。

三.旅游者行为管理的本质探索

旅游者行为管理系统的基础源于旅游主客体间相互营造的市场供求关系;推动力来自旅游者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可变的意识观念;目标是实现旅游者满意的旅游体验和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由于旅游者行为以内在心理需要为驱动力,并且不断的受到外部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致使旅游者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角色转换时可能出现各种不适应症状,一些消极的群体行为就会随之暴露出来。针对由复杂个体组成的旅游群体活动,旅游者行为管理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类:(1)以游客为导向的自主型管理;(2)以律法为导向的强制型管理;(3)以景区为导向的契约型管理;(4)以其他游客和景区为导向的协同型管理。不同类型的旅游者行为管理模式不是孤立的存在,他们彼此联系又相对独立。应用到现实旅游活动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旅游目的地类型或具体的游客情况,选择不同的组合,也可以是多管齐下。

参考文献:

[1] Michael Hughes,Carolyn core[M].2008.

[2] ., Behaviour in Tourism[M].2006

[3] 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民族出版社,2004

[4] 徐红罡.旅游系统分析[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个人总结研学旅行 第6篇

一、指导思想:

本着“发展学生,发展教师”的指导思想,响应教育局和学校的号召,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听、说、读、写各种潜力。以学校总体教学工作为依据,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增强学习意识、服务意识、教科研意识、质量意识、合作意识,充分发挥业务职能的作用,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为先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为重点,用心探索,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我校英语教师的教研和教学工作水平,取得更好成绩。

二、工作思路: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手段,为实现教师的自我发展和提高服务。透过教研组的完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每位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潜力和教科研潜力。

三、具体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潜力

结合学校开展的“每月读一本书”的活动,让教师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潜力和教科研潜力。

2、抓好教学常规,努力提高质量

本学期将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考核,坚持_月查制度_,以教研组为单位将检查状况和改善意见及时反馈给本人。本学期要突出教学管理中的_六抓_:

1)抓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本学期的重点是抓“二次备课”。务必变_应付式_的备课为_实用式_的备课,在备课中努力做到教学过程具体化。

2)抓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本学期全组教师透过认真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共同研究提高课堂效率的办法和措施。

3)抓反思──一周一篇教学手记,要求高质量,具有真实性,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4)抓作业──英语作业布置是对英语学科重难点的训练和反馈,英语作业的布置强调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重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潜力培养,规范书写习惯。具体资料是基础知识训练+潜力训练(听力、阅读、写作)+单元测试。另外,批改作业是教学反馈的重要环节,考后要公平合理的批改试卷,详细记载试卷中学生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进行质量分析。

5)抓“改错本”──建立学生错题档案本,切实有效地让学生真正的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6)抓好小学与初中的衔接教学。本学期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了小学英语教材,基本上到达了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但也出现了必须的分化现象,七年级教师要及早摸清状况,根据我校的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好中小学衔接教学。

3、全体组员群策群力,开设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拓展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进一步营造校园英语氛围,推进校园和班级英语文化建设。

结合学校校园建设和班群众建设和英语学科特点,本学期我们开辟_英语文化长廊_,用心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同时在各个班级开辟_英语角_在教室里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

2)英语学科的学困生主要是对英语学科的学习不感兴趣,但他们的学习潜能还是有的,因此一方面我们在上课时要营造一种简单、活泼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应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如英语朗读比赛、学唱简单的英文歌曲、演英语课本剧、观看英语卡通节目、讲英语小故事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本学期我们主要开展七年级英语书法比赛及英语歌曲比赛和八年级英语口语大闯关活动。

四、教研活动月程

9月份:

启动“同课异构”活动。

10月份:

七年级学生英语书写比赛。

11月份:

1、九年级英语知识竞赛。

2、复习准备期中考试。

12月份:

1、七年级英语歌曲比赛。

2、英语圣诞活动。

1月份:

1、八年级英语口语大闯关活动。

2、复习准备期末考试。

总之,在校的带领下我们英语组全体组员会开拓进取,不断完善自己,将教学质量放首位,为学校的教育事业贡献最大力量。

个人总结研学旅行 第7篇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旅游者行为;前景理论;心理账户

所谓旅游者行为,是在旅游者意识支配下产生的,是旅游者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而旅游者行为贯穿整个旅游活动的全过程,反映了旅游者购买和消费旅游产品的心理过程和特征[1]。因此,要正确分析和预测旅游者行为,必须对旅游者的心理活动进行相应的分析。

旅游者行为是由旅游者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所决定的,要受到许多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在分析旅游者行为时,必须充分考虑影响旅游者心理的各种因素及其各自的影响程度。传统分析方法过度强调旅游者的理性,对于一些旅游者行为的解释不准确。这就需要在研究旅游者心理决策过程中更注重情境因素和体验因素,关注对旅游者心理变量的分析[2]。

一、传统的旅游者行为分析方法的缺陷

(一)传统旅游者行为的分析方法

1.国外的旅游者行为分析方法

国外传统的旅游者行为分析的理论是建立在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上的,一般采用定量分析,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利用研究自然科学和人类行为合理性范式的实证主义的模型。这种方法到目前为止仍然在旅游者行为研究方面占主流,具有代表性的是:克朗普顿模型,莫提荷模型和伍德塞德模型[2]。这些模型是将旅游者的行为过程进行概括,绘制行为流程图,从而将概念框架简化为更具操作性的旅游者行为模型。

2.国内的旅游者行为分析方法

国内旅游地理学学者对旅游者行为的研究是定性分析了感知环境、最大效益原则和旅游偏好是如何影响旅游者决策行为的[4]。在研究分析方法上,运用普雷德的旅游者决策矩阵分析了城市居民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机会和可达机会[5];利用旅行距离决策模式分析了中国城市居民到访率在空间上的分割[6]。

国内旅游经济学学者认为,旅游者行为的基本模式是旅游者行为的刺激―反应模式。这一模式是描述旅游者行为在各种刺激因素的作用下,通过旅游者“黑箱”的中介作用过程,产生一定反应行为的全过程,并应用无差异曲线及预算线,建立旅游者效用分析模型进行分析和比较旅游者行为[1]。

(二)传统旅游者行为分析方法的缺陷

传统旅游者行为分析模型是进行定性的框架分析,难以论证一些诸如情绪和感觉的作用等重要问题,只能进行影响旅游者行为因素种类和影响方式的分析,不能明确具体因素影响旅游者行为的程度。而且传统分析方法认为影响旅游者作出决策的某些因素是可以替代的。这些问题使得我们需要引入一种更注意情景因素和体验因素的观点,不仅要关注对旅游者心理变量的分析,而且还要注意到旅游者是怎样形成认知、情感判断、意图、实践和游后评价。

二、行为经济学及其行为分析方法介绍

(一)行为经济学的基本思想

行为经济学是以人类行为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 借助心理学的分析方法,它对个体和群体的经济行为特征进行规律性的研究。它有效借助于可控试验、调查等方法以现实为基础来构造理论,在对主流经济学的假设现实化的基础上提出人的行为的非理性,通过实证方法验证传统理论的有效性,同时建立能够正确描述人类行为的研究框架和经验定律[7]。

(二)行为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1.前景理论

个人总结研学旅行 第8篇

七月流火,九转丹成。为聆听窗外的声音,寻求更为自由的行走,我们上路了。“我只能行走,不行走时就无法思考。”我如行者,穿梭于腾冲大地,徜徉于青山绿水及乡愁之中,且行且思。

一、见人见事见山水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始为研学旅行之初心。

人之精神,在于志趣于道。叩问腾冲教育之道,教育研学馆给予了我们清晰的解答。

古朴庄重的木屋,陈列着古代、近代、现代教育发展的厚重史册,教育的源起、转化、兴盛、升华的清音铿锵有力,一代代腾冲人怀揣“兴腾”的梦想,从家乡出发,走遍祖国大好河山,创造了许许多多不朽的神话,令后人不由自主的神往和追随。没有追随时代,就无法抓住时代。遥想明朝军屯、民屯、商屯后中原文化于腾冲大地绵延后世,明清进士、举人、贡生、文官、秀才辈出。追忆陈鉴1471年即设司学始叹家国情怀之重,仰望唐知州1699年捐资开办义学领风气之先……南方丝绸古道提振了腾冲人的精气神,义学官学的兴盛织就了腾冲人的文脉,李根源、艾思奇、张问德、赵端礼、寸树声等腾冲骄子挺起了腾冲的脊梁……一路走来,见证前贤兴利除弊之伟绩,可歌可泣!

造化钟神秀,这块大自然最钟情的奇葩——腾冲,她特有的教育土壤,孕育出了厚重的人文、独有的民族风情、谦谦君子式的腾冲风骨,这一切起于教育,又反哺教育,并牵引着教育往更高处渐行渐远。

人之心灵,在于修德于性,追求弘道但却务本修身。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润为我们立身指明方向。

绮罗文昌宫历经四百年风雨依旧散发出神秘而深邃的魅力,从民间传说的文昌帝君,到孔子四大贤徒,再演绎到儒家文教与道教宫冠合一的民俗文化,无一不透射出中原文化在腾冲流动的气韵。李家大院的建筑风格特异,展现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拐角楼”的范式,凝固成画。各种雕刻蕴意深远,各种造型栩栩如生,契合虔诚达善之意,诸如“凤穿牡丹、龙凤呈祥、三阳开泰、喜上眉梢”等精美装修让人目不暇给,尤其是“一担水照壁”上“有多少德行就有多少财富”的指意发人深省,矫正生命的向度。

人之境界,在于践仁于行。达则兼济天下,价值的张力为研学的畅行腾出时空。

江东银杏村,自然与身心相遇后绽放出生命之光使人勃发对生活的热爱。爱银杏村的人,必然是敬畏生命的人;爱银杏村的人必然是诗意而浪漫的人;爱银杏村的人必然是自由而有梦想的人。——因为“五种树”的理念扎根人心:感恩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健康树,叶皮茎果皆入药;摇钱树,食药同源白果香;科普树,生物化石究成因;和谐树,一枝一叶总关情。银杏村不仅风光甲腾冲,更因祖辈传承的寨风家风使人崇敬。家庭“分官”总把银杏树留给老人养老,与邻舍树枝交错生长的果实平分,养雄株银杏的人家总能收到别人家收获的银杏果作为答谢之物,这代代相传的朴质礼仪成为了银杏村最厚重的人文精神。

人之经历,在于游艺于情。即兴于每日每事,笑对日出日落。乐情于山水,游艺于春秋。

蒲川茶山之旅,邂逅如约而来的美丽。水碧山清秀,人在画中游。在茶人的引领下,从采茶、制茶、泡茶、品茶中感悟人生理趣。文字上:茶字形象地点出了“人在草木间”的自然真谛;文化上:儒家喝茶长精神,佛家品茶见空灵,道家饮茶冲淡自如;文明上:茶道演绎出做人做事之风骨,既有内外兼修之执着,更有行进之样式。茶之前世今生,四季轮回,苦尽甘来,给人于出尘之感,飘飘乎天高地迥。

二、所思所感所悟

教育研学突破了学校与家庭教育的藩篱,营造了教育的“第三课堂”,构建了大教育的平台,让师生一路行走一路思索,自觉探寻物外之趣,真正“聆听了窗外的声音”。“仰佐国家之风致,厚培桑梓之福基”,既增长见识、拓展视野,培养师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批判性思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回归自然、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激发师生爱国爱乡爱家的情怀,自主建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事业的的价值信仰。让师生阅历更加丰富、经历更加精彩,人生更加丰盈,最终实现全面提升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和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为此,教育研学应该基于几个方面来开展活动。

1、融合自然教育

天地大舞台,大自然是的学校,要提倡走出学校、走出家庭、走近自然的教育理念,解放孩子们的手、口、脑、腿,带领孩子们去认知新奇世界、了解万事万物,触摸自然的脉络,感受生命的美好。

2、融合合作教育

交流、沟通、合作是成长之基,让“一个人走的快但不如一群人走的远”的理念植根学生心灵,让学生在研学旅行的路上,从团队合作中汲取成长的营养。

3、融合体验教育

“百闻不如一见”,让学生亲身实践、亲身体验和亲身品味,方能循事物之理,明德于物外。搭建舞台,让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发展生存生活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信力。

4、融合家庭教育

从小我走向大我,从备受关爱关注到独立行走,在研学路上自觉保护自己,自愿展示自己,敢于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担当,把师长、家长的谆谆教导化为具体行动,获得生命真正的成长。

5、融合学校教育。

既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兴之所至,信手随笔,学校之所学均可在研学之中善思善用,把课本搬上研学剧场,课堂内外相统一,互为弥补,从而获得深度发展。

6、融合社会教育

知识世界是从生活世界提炼出来的,是为生活服务的,教育只有融入社会才真正体现课程的本职功能。社会即学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社会资源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在研学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和健全人格教育,提升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良好品质。

三、善思善为善做成

自由的行走,深度的融合,必将塑造出教师的人生高度。

1、从教育层面看

研学即生长——激扬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潜能,直抵人心,指向至善;研学即生活——勃发人的好奇心和理性思维的能力,激发情感,回归本真;研学即创造——唤醒人对世界本源的探寻和智慧追求,建构信仰,绽放生命。

2、从教师层面看

首先是为教师寻求到了一个可以汲取营养的花园,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情感,寻求事业发展的支点,坚定教育信仰,终身从教;其次是改变了教师的行走方式,从困囿于学校的圈子中走出来,敞开胸怀,拥抱生活,变单一为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三是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理念,自觉改变陈旧的教育方式,寻求更为智慧的教育方法,去领略课外的精彩,去发现美的教育;四是升华了教师的育人观念,摆脱现实的奴役,跳出教育看教育,为国家社会培养健全人格、健康人性、健美体魄的大写的人。

3、从管理层面看

一是不断提供教师研学的机遇,让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研学旅行”;二是积极鼓励学生及家长参与研学旅行,从家乡出发,走遍腾冲大地,并一路追寻,向着世界明亮那方奔跑;三是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把世界的精彩纳入学校、纳入课堂,让学生不出门亦知天下事;四是探寻“新教育”与研学的融合之路,创新研学方式,走自己的路;五是积极对接引进市外研学资源,打造教育研学共同体,博采众家之长,同研同学,全面发展。

人生若只如初见。“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了人,有了生命”。研学旅行必然有最美丽的遇见,最美丽的记忆,最美丽的生活,一切文化的印记都将镌刻在我们灵魂深处,历久弥香。生活中孕育着美,而美隐匿于生活的深处。世界因研学而精彩,未来之腾冲必有“回行之思”,更多“行者”必返回人文传统,于历史的深处获得更多跃入当下的力量,“俯察品类之盛”,代代传唱腾冲精美的故事。

研学之路一路花开,远方更美丽。

最新范文

个人总结研学旅行 第9篇

以前我是一个比较沉默的人,很少和别人说话。可能是因为内心有点小懦弱吧,有点害怕和别人说话。由此,我的`家人也说了我很多次,说我应该变得外向一点,应该主动去和别人说话,总是这样对以后在社会上生活会很不利,但我就是不听,直到我上大学的时候,我才明白,我应该改变,像以前那样很难和别人相处。

于是,我就决定锻炼自己让胆子变大。记得,当我第一次去学生会面试时,我的心里那是相当的紧张,当时我都有点想临场逃跑的,但最后还是硬顶下来了,虽然在上面的时候,我的心里很忐忑。

不管怎么说,最后我还是进入了学研部。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也改变了很多。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的朋友,他们让我感觉我们的学研部就像一个家一样,就像部长们说的一样吧,我们每个星期聚会一次可以增加我们之间的友谊。对于我来说能够认识他们,我真的感觉很高兴。

我们一起工作,一起聚会,这对于我来说都是美好的时光。

每一次的考勤对于我来说即兴奋又紧张,之所以紧张,就像我前面说的一样,我这个人比较内向,在人多的面前有点胆怯;而我之所以兴奋是因为我想改变这种现状,在这么多人的面前可以很好的锻炼我的胆量。而这也正变得像我所设想的一样,我的胆量变得越来越来越大,性格也变得外向。

总的来说通过参加学研部我改变了很多。尽管在这个部门里,我做的可能不是最好,也经常犯一些错误,但我也在不断地改正。就像在办公室里值班吧,当我刚进去的时候,对什么都不熟悉,尽管一开始部长们都介绍了,但毕竟没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所以当我刚一进去的时候,感觉很不适应,不知道该干什么,只知道听从老师的吩咐,叫你的时候就干一些事情,有时候一些事情也做得不是太好,也就是犯一些错误吧!不叫的时候就在那坐着发呆吧,感觉无聊。幸好这样的时间不长,渐渐的就和老师们熟悉了,觉得值班也不是那么的无聊,有时候觉得老师们的谈话也很有趣。

不管怎么说学研部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个家一样,在这里面和大家从陌生到熟悉,这个过程我想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宝贵的回忆。学研部教会了我很多的东西,让我对这个学校也不再不再那么的陌生了。

个人总结研学旅行 第10篇

关键词: 散客旅游者;旅游动机;体验质量

1旅游动机的研究

旅游动机的分类研究

德国学者格理克斯曼最先对旅游动机进行分类,分析了旅游行为的原因,把旅游动机分成了心理的动机、精神的动机、身体的动机和经济的动机等四个类别。日本学者田中喜一进一步的细分,他认为心理动机包括思乡心、交游心和信仰心;精神动机包括知识的需要、见闻的需要和欢乐的需要;身体的动机包括治疗的需要、休养的需要和运动的需要;经济的动机包括购物目的和商务目的。在国内也有很大学者对旅游动机的分类进行了研究。如邱扶东(1996)也通过问卷把26项旅游动机分为了六种类型即:身心健康动机、怀旧动机、文化动机、交际动机、求美动机和从众动机。张卫红(1999)按由低到高分为5个层的放松动机,刺激动机,关系动机,发展动机,实现动机,并采用实证的方法对旅游动机进行了分析研究。娄世娣 (2002)从经济收入、闲暇时间、生活环境个人条件四个方面分析了旅游动机产生的条件,认为旅游动机可分为扩展和更新生活的、寻求广义人类之爱的、逃避现实的、好奇探索的旅游动机。李耀珍(2007)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到秦皇岛游客的动机进行了归类的实证研究,分别描述了每个层面的旅游动机情况。

旅游动机的应用研究

对旅游动机的应用研究,国外的研究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旅游动机对旅游一些相关方面的影响和关联。Samuel(2003)在研究中证实了不同的性别、年龄、职业和收入组的旅游动机存在显著差异验证了以前相关的研究结论,说明旅游动机随人口统计特征的变化而变化。Heung(2001)对日本休闲旅游者的动机因素与人口统计特征、旅游特征的关系进行探讨,发现性别影响寻求利益动机,年龄影响考察动机,收入和职业对各个动机领域没有明显影响。Ryan(1998)根据旅游动机量表对旅游者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得出11种类型的旅游者,并说明了不同类型旅游者对目的地属性偏好存在差异。

国内有很多的学者对旅游动机分别从不同的立场进行了应用性的研究。杨雁(2002)通过分析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旅游活动中不同阶段的心理现象和规律,从而探索如何满足旅游者的需要,激发旅游动机,从而产生旅游行为。

2.体验质量研究

国外研究现状

顾客感知价值是指顾客在购买和消费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对所支付的费用和所达到的实际收益的体验。西方的一些研究表明,顾客感知价值对顾客的重复购买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并进而加强了顾客忠诚。布莱克维尔等(Blackwell Szeinbach Barnsesetal 1999)提出了价值忠诚度模型,认为感知价值由感知利得、感知利失和个人偏好组成,并受到情境因素的影响,感知价值对顾客再次购买行为起决定性作用。麦克道格尔等 (Mcdougall Gordon levesqueetal,2000)研究发现顾客感知价值与服务质量共同决定了顾客满意度,并进而对顾客忠诚构成影响。

顾客感知理论分别在服务业运用较为广泛,而旅游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理论在改进服务质量、体验质量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建立了不同的模型,出现了美国派、挪威派等学派。前者如Pearce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_旅游历程阶梯_,该理论强调旅游体验的习得性,旅游者的需要从低到高沿着_放松、关系、自尊、发展、实现_这五个层次向上攀升。心理学家Csikszentimihalyi如提出了_畅爽(flow)_的概念,它类似于马斯洛提出的_高峰体验_。 Oliver(1980)等人从服务营销的角度提出,顾客满意与否是由期望和感知绩效之间的差距决定的。Parasuraman则设计了服务质量 (ServQual)模型为体验质量测量的操作化提供了途径。挪威学者 Joar Vitterso等 (2000)对如何衡量体验质量做出了改进。他们认为泛泛的满意度测量并不能敏感地反映出主观体验的多种差别,于是提出了_畅爽单体(flow-simplex)_这一替代方法,它能够提供有关体验的差异化的信息,_畅爽单体_对于不同景点引发的一系列情感反应很敏感。它比自我评价的满意度测量能够显示出旅游者对于某个景点更为差异化和有益的判断描述。

个人总结研学旅行 第11篇

【关键词】旅游体验;休闲;旅游体验研究

【作 者】赵红梅,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2005级在读博士生。福建厦门,361005

Concerns on Tourist Experience and Researches Related

Zhao Hongmei

Abstract:With the view of tourist experience having inherent relationship with leisure,this paper generalizes the researches on tourist experiences home and abroad and makes objective comments on them,in order to attract more researcher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s to make further study on tourist experience.

Key Words:tourist experience;leisure;researches of tourist experience

旅游现象中外有之,古今有之。个别的、零散的、偶然的旅游可以回溯到很早的时代,而只有当规模化的大众旅游出现时,才会有人去关注此现象的本质及其形成原因。旅游研究首先发轫于意大利,意大利政府_于1899年发表的《在意大利的外国人的移动及其消费的金钱》,是可见到的从学术角度研究旅游现象的最早文献,当时意大利是重要的旅游接待国。此后,对旅游现象的研究因战争而几度兴衰,但总体呈现“高度分散与独立活动”的特征,而且重应用轻基础研究的倾向严重①。比如旅游者研究,对其定义的分歧姑且不谈,多数只针对市场做旅游者需求等方面的分析,而对于旅游者体验,则较少纳入理性思考范畴。谢彦君教授说,旅游体验,应该成为整个旅游研究的核心内容,这话在体验经济时代尤其适用。旅游体验作为体验经济时代的一个典型表征,应该进入学术视野,成为解读体验时代特征与本质的一把钥匙。

“休闲”视野下的旅游体验

旅游,首先是作为一种休闲方式而引起学界关注的,因为在休闲状态下,旅游体验才得以实现。不仅如此,休闲直接涉及体验的本质,在这一点上,借鉴尼采关于“清醒、孤独、梦幻与沉醉”的思想不无裨益。清醒意味着怀疑与批判,孤独意味着审美与超越,梦幻意味着审美中对外观世界的体验,沉醉意味着对世界本体的艺术化投入,这四重体验的合奏便是“自由人”。何谓自由人,从“自由境界”与“自由行为”的解说中可见一斑:“自由境界”是酒神狂欢的境界,是克服阻力的欢乐,是查拉图斯特拉的圆舞曲;“自由行为”则是大创造与大毁灭、是大肯定与大轻蔑,是创造意义的行为,是不断地自我超越的行为,是不断超越人生之痛苦、虚无和泥泞的行为②。可见,“自由人”是自我实现状态下的人,亦即,自我实现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人,因此,自由是人之为人的终极目的。自由体验,在尼采的“沉醉”、弗洛伊德的“升华”等状态中均可获得,不过其却与另一个命题――“休闲”,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民族文化旅游研究多数学者倾向于将休闲产业的出现归诸于不断推出的新技术以及某些消费时尚或趋势。 1999年第12期的美国《时代》杂志预测,2015年前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譬如美国,其休闲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将占有一半的份额;而且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有条件将生命中50%的时间用于休闲、娱乐。然而,休闲不仅仅是技术、效率累积的结果,而且亦是自由人的本性,它与所谓的“经济理性人”是截然对立的。

休闲学的代表人物杰弗瑞・戈比说,“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下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照此定义,休闲并非单纯是那种“在一段时间内无所事事”的状态,它是个体安然、自在处置自我的一种状态。席勒在200年前曾有个著名的论断,他说,“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因此,体验的极致――高峰体验的获得必然需要以休闲为前提条件。

关于“休闲”,美国社会学家凡勃伦(Thorstein Bunde Veblen)1899年在其著作《有闲阶级论》(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中就有相关论述,不过他强调摆阔式的消费;麦坎内尔在《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The Tourist: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中直接指出有闲中产阶级是出于对“真实性”的寻找,才外出旅游。在法国社会学家乔弗里・杜马泽迪尔(Joffre Dumazedier)“文化”③理论的启发下,人类学视野下的“旅游”概念也与休闲联系了起来。人类学者认为,旅游是某种形式的休闲活动,而旅游者就是休闲中的旅行者,休闲状态下的旅行者是摆脱了重要社会责任与义务的人④。此定义无疑很宽泛,丹尼尔.纳什(Dennison Nash)也曾经对旅游者做过类似的界定,其界定几乎囊括所有离家外出的人。人类学对旅游者的界定,正是由其跨文化研究之特点决定的,各种类型的旅游者,是跨文化研究的基础。然而,杰弗瑞・戈比的“休闲”定义与人类学的“旅游”定义却存在某些共同点,即,人们从世俗中解脱出来,按自己喜爱的方式去度过一段时间,并从中获得价值与意义。旅游与休闲在内涵上的重合,就注定旅游必然具有休闲的特性,因此,将旅游视为一种休闲方式是有充分理由的。

其中,参与性活动最易激起旅游者的休闲心性,并可能产生忘我的高峰体验。在体验时代中,人们尝试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来获得期待中的体验。彼得・加特曼为现代人描述了可以亲身尝试的28种历险方式:水上居住、水陆联运、山地骑车、骑牛、乘雪橇、远航、飓风追逐、峡谷漂流、护送车队、观察海豹、冰山旅行、捕捉海雀、驾驶赛车、热气球飞行、攀岩、探洞、乘筏冲浪、驾独木舟、弯道旅行、扎营远足、亲吻鲸鱼、美洲驼驮运、特技飞行表演、划旱船、重演历史战役、乘破冰船、极地耐寒与乘狗拉雪橇⑤。这些方式不同于寻常的观赏审美,它们大都属于另类的极端体验,但正是这类参与性活动更容易使人产生刺激、忘我的高峰体验,而且此类活动通常由旅游业“名正言顺”地供给。

总之,休闲、自由人、旅游体验,三者之间具有必然的依存关系。休闲与心灵的自由自在紧密相关,如果说休闲是自由人的本性,那么旅游也是自由人的本性,旅游中的体验,一部分如狄尔泰所言,正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如旅游中的世俗愉悦体验;而一部分,则是与休闲相关的、自由人的纯粹体验,譬如纯粹的、超功利性的审美体验与投入、忘我、参与性的高峰体验等。在下文中,如无特殊说明,其所讨论的旅游体验均属于与休闲特性紧密联系的、超功利性的体验。

在认识到旅游体验之“休闲”特质的前提下,对旅游体验本质的研究才有可能继续进行,实际上,多数旅游体验研究都存在一个预设,即:只有在休闲状态下,人们才可能获得旅游体验。因此,旅游体验的学术研究,对其内涵的分析较少,而对其现象与诱因的分析居多,以下将对旅游体验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梳理,并做出相应评述。

旅游体验研究

旅游体验的理论研究,国外要远远早于国内,其研究视角,归纳起来,无外乎社会学、人类学、哲学以及心理学。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英语世界,对旅游本质及其与朝圣、仪式、游戏或生命周期之关系的研究,是人类学与社会学的一项基本课题,这些研究借用了人类学者维克多・特纳(Victor Turner)关于仪式与朝圣的论述以及社会学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的“畅爽(flow)”理论。马坎内尔(Mac Cannell)继而将社会学、人类学、符号学进行综合运用,其理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以“欧洲―北美”为中心的研究偏好中,格雷本 (Graburm)毅然将跨文化研究方法引入旅游研究中。这些成果,都对旅游体验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旅游研究一直依循“拿来主义”,从经济学、管理学、规划学、营销学、地理学、生态学、美学、史学,到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早已司空见惯于旅游研究之中。正是这种跨学科研究方式,使得旅游研究的学科界限日益模糊,每个学科的方法、理论都可能被其他学科所采借,其中,以人类学与社会学的彼此借鉴为甚。

鉴于旅游研究的多学科特点,以下对部分旅游体验研究成果的介绍,将会忽略学科藩篱,偏重理论方面的阐述。

(一)国外旅游体验研究概况

1.朝圣或仪式论

英语世界国家对旅游体验的关注与“真实性(authenticity)”有关。马坎内尔的《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表达了一个明确的观点:旅游者,就是离开身处的虚假世界,去寻找存在真实性之时空的人⑥。然而,马坎内尔在书中很快打碎旅游者的美梦,他结合戈夫曼 (Goffman)的“前台――后台”理论,进一步揭示旅游的“真相”。他认为,舞台真实性使旅游者追求真实体验的原初愿望成为泡影,那些渴望真实体验的人,相信旅游可以使自己接近真实体验的方向。然而,现实经常是这样的:以为进入了“后台”的人,实际是被带入了预先准备好的“前台”。完善发展的大众旅游体系将旅游者完全包围在舞台化旅游空间中,没有“出口”。即便那些热爱冒险的旅游者,也只是从一个舞台移动到下一个舞台而已⑦。因此,布斯汀(Boorstin)才轻蔑地断言说大众旅游者陷入到巨大的欺骗当中,体验的都是些肤浅的“虚假事件(pseudo event)”。

尽管如此,马坎内尔依然坚持“旅游是现代社会的宗教替代品”的观点,此观点建立在“旅游者是追求真实性的人”的基础之上。在马坎内尔看来,追求真实体验的旅游者,正是宗教朝圣者的现代化身,旅游是回应其心灵最深处渴望的一种神圣诉求,因此,在奔向神圣目的的过程中,旅游者(朝圣者)的体验崇高而神圣。

维克多・特纳与马坎内尔一样,也相信旅游是一种朝圣形式。但是,特纳界定旅游者的“中心”即目标,并未局限于空间上的某个点,而是将之寄托在“他者(the Other)”⑧的反结构⑨中。旅游者的中心,贮存着社会最珍视的价值观,旅游者在此可成为最真实的自我,体验无拘无束的人性,与同伴共同分享“共睦态(communitas)”状态。

美国旅游人类学家纳尔什・格雷本根据旅游的不同时段,将旅游分为“世俗――神圣”两种状态。“世俗”指日常的“平凡”生活,这里指旅游前、后的平凡生活;格雷本强调旅游过程的“非凡(nonordinary)”特性,将之类同于宗教情境下的“神圣时段”。事实上,格雷本是将旅游泛化为一种“世俗仪式”,他从结构、性质、体验等方面对仪式与旅游做出比对,从而得出“旅游是一种特殊的世俗仪式”的结论。当然,旅游从朝圣“降格”为仪式,其解释范围自然会有所扩大。比如,任意一次观光,似乎都是对旅游景点的一次朝拜仪式,它帮助现代人克服现代性带来的失落感,将感觉的碎片修复完好,从而体验到完善、无缺撼的自我。当然,这种类型的旅游,又会反过来强化旅游景点的神圣性。

许多研究成果都证明,相当一部分旅游体验都类似于仪式或朝圣中的阈限体验。譬如,Moore在研究迪斯尼乐园的游客时发现,尽管十分清楚这些商业化旅游吸引物的搞笑性质,旅游者还是体会到类似阈限的体验;而Gottlieb则发现,那些为暂时忘却日常生活之单调的人,兴致勃勃、激情四溢地扮演着“一日国王”或“一日农夫”,从中体验到“另一个我”。

2.多元体验论

多数学者质疑旅游的“朝圣”本质,正如多数旅游者不认为自己有类似朝圣的旅游体验一样。科恩(Erik Cohen)并不否认“阈限”体验的存在,但是他亦认可其他体验类型的存在。在其“旅游体验现象论(A Phenomenology of Tourist Experiences)”一文中,科恩明确而详细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首先,科恩批判性地总结了对旅游体验的两种认识,即布斯汀的“虚假旅游体验论”与马坎内尔的“追逐真实性”理论,他认为二者提出的这两种旅游体验理论,都过于偏激,不具普适性。就此,科恩提出自己的观点:不同的人渴望不同模式的旅游体验,因此旅游者不止一种类型⑩。

其次,科恩对旅游体验的考察有两个基点:(1)旅游(包括文化、社会生活与自然环境等因素)在现代人生活中的地位与意义;(2)个人与“中心”[11]存在不同的关系,即个人对“中心”的诉求程度不同,从而存在不同的体验模式。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使旅游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从而采取不同的态度与行为,也因此体会与众不同的旅游体验。

最后,根据旅游对旅游者的意义、旅游者对“中心”的认可程度,科恩划分出五种不同的旅游者体验类型。即:休闲娱乐型模式―the Recreational Mode;转移型模式―the Diversionary Mode;体验型模式―the Experiential Mode;实验型模式―the Experimental Mode;存在型模式―the Eixstential Mode

科恩将这五种体验置于一个连续体上,连续体的一端代表大众旅游者的娱乐体验,另一端是存在型旅游者的朝圣体验(即阈限体验),从娱乐到朝圣,旅游对旅游者的意义在增强,旅游者对“中心”的认可程度也逐渐由弱变强。(见图1)。

在这五种体验类型之外,科恩认为还有一种人文主义者的旅游者体验,即二元中心论者与多元中心论者。这类人会同时皈依二个或多个精神中心,每一个都可能赋予其同样真实的生命启迪,也就是说,并非只有某个特定中心才会激发他们类似朝圣的体验。虔诚的文化相对主义者给予每种文化同样的尊重与崇拜,任何文化都可能成为其向往的对象,因此他们时时刻刻都在经历着朝圣式的体验。不过,这类旅游者的存在,倒是对“疏离感”观点的一种反击,说明现代人不一定是在对自己的社会、文化中心产生疏离感后,才去寻找并最终依附于其他的精神中心。

表面看来,科恩的体验连续体可简单地归纳为两类,即以追求愉悦为目的的旅游体验与以追求意义与真实性为目的的旅游体验。但科恩认为,旅游者追求不同模式的旅游体验,不能只做最简单的概括。研究旅游体验的学者应该去关注这些体验的实现机会,照科恩看来,不同模式的旅游体验因其实现的难易程度而异,体验模式越“深刻”,就越难实现。

“娱乐型”体验最易实现,这类旅游者只要求愉悦;“转移型”旅游者希望体验能够完成对其个人的精神修复。这两类旅游者对真实性没有要求,他们很容易就可达到旅游目的,“舞台真实”也最有可能获得这两类旅游者的认可。

对另外三类旅游者而言,体验的真实性是旅游意义的关键所在,真实性是体验得以实现的前提。为应付这类旅游者,于是出现了“后台真实”,不过,马坎内尔认为:虚假的后台比虚假的前台更阴险,对社会生活的虚妄解释是超级的谎言。对这三类旅游者的体验追求,学者们存在以下几种态度:

(1)真实性对“体验型”旅游者尤其重要,他们往往是从欣赏他者的真实文化中获得审美体验。以马坎内尔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旅游者的通常命运就是陷入“旅游空间”里,意识不到自己对真实的渴求是没有出路的。也就是说,就目前的旅游现状来看,旅游者没有办法深入到他者的真实性中去。这会产生两种后果:一是旅游者没有识破虚假,以假当真,这勉强可算作其达到了旅游目的;另一种是旅游者意识到受骗,愤恨而归,变成更挑剔的或失去信心的旅游者。

(2)科恩认为,有一部分旅游者,比如“实验型”旅游者,具备超越舞台化“旅游空间”的知识与能力,从而窥见到他者的真实文化。但这类旅游者只是凤毛麟角,格雷本曾戏言道,大概只有人类学者才具备这种能力。而且,“虚假”对“实验型”旅游者而言,不是个特别严重的问题,因为他的愿望只是尝试,而非体验。这类旅游者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成为永远的寻找者,最终可能因为找不到一种可以令他臣服并依附的生活方式,而彻底地迷失。

(3)“存在型”旅游者对真实性的要求处于连续体的最高端,这类旅游者与“体验型”旅游者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参与到他者的文化中去,去亲身实践与体验,而不仅仅满足于旁观。因此,其追求的“朝圣”体验往往要付出很大代价才能获得,比如长途跋涉、肉体煎熬等;而且,这类体验也很脆弱,细微的不真实都可能成为破坏整个神圣体验的导火索,当然,“存在型”旅游者对待这些瑕疵的态度亦是一个关键因素。

应该说,旅游体验的研究,从试图抽象出一种普适的体验,到认可体验存在多样性,并未花费太长时间,在这个体验需求迭出的时代,人们认识体验的机会将越来越多,研究旅游的学者也会遇到更多类型的体验,也许这些体验就在科恩的连续体之外。真实性只能决定或影响旅游者的部分体验,事实上,导游讲解、服务态度,接待设施、食宿条件等客观因素,也会成为影响旅游者体验的重要原因。当然,就旅游目的而言,旅游对象之质量的高低好坏,才是至关重要的核心因素,而不同的旅游者对此亦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因此,关于旅游体验,需要更多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来研究,英语世界人群的旅游体验,并不能代表世界所有人群的旅游体验,这正是体验的多样性所决定的。

(二)国内旅游体验研究概况

国内学者对旅游体验的关注大概是近几年的事,且多数研究是为旅游开发与旅游营销提供参考。比较系统的旅游体验研究当属谢彦君教授的《旅游体验研究――一种现象学的视角》一书。

谢教授认为旅游体验遵循“快乐原则”,不同模式的旅游体验会带来不同的愉悦。为此,他将旅游体验划分为:结构张力下的补偿性旅游体验、寻找精神家园的遁世性旅游体验、认知性旅游体验、另类色彩的极端旅游体验。谢教授从这些体验中抽象出一些基本结论,即:旅游的根本内驱力是匮缺补偿与自我实现;旅游的需要是对愉悦的追求;旅游动机是对旅游需要的工具性实现[12]。同时,谢教授也探讨了真实性、“前台与后台”、商品化对旅游体验的影响。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谢教授将旅游中产生的愉悦分为两类:一类是审美愉悦,另一类是世俗愉悦。审美愉悦来自崇高体验与优美体验,崇高体验缘于旅游者对自然之壮美而产生的震惊、崇敬、叹服的激情心理,优美体验则缘于旅游对象本身的美学特性及其与旅游者之间在心理上的某种契合与呼应。总之,爱与“恐惧”,是审美体验的主要情感泉源[13],这是一种超功利性的体验。与之相反,旅游世俗愉悦来自视听感官以外的其他感官,它包含着我们耳熟能详的愉悦形式与内容,比如品尝美味佳肴的感官之乐、亲人齐聚时的天伦之乐、汲取知识时的顿悟之乐等等,这些体验都满足着人的某种欲望,具有功利性的特质。谢教授认为,应该避免将世俗愉悦体验与审美体验混淆,这样才能理解旅游中审美活动的实质。不过,科恩也曾提出,当体验型旅游者在旁观他人沉浸于神圣体验时,其自身也可能会接受洗礼从而领略到神圣之感,因此,谢教授如果能将人性之美、文化之美,也作为旅游者产生崇高体验的源泉,就可与体验型旅游者形成对应,使其论述更加全面。同时,尚需解释说明的是,在旅游世界中,无论是补偿性旅游体验、认知性旅游体验,还是极端旅游体验,都不同程度地完成了“补偿匮缺,实现自我”的目的,并最终带给旅游者不同的愉悦满足。

总而言之,《旅游体验研究》一书的最大贡献在于,是将旅游体验表象与旅游体验目的结合起来,最终得出一个比较有解释力的结论,即旅游的根本内驱力在于旅游体验,而旅游体验的目的就是补偿匮缺、实现自我,这个目的如果达到,就产生愉悦,那么旅游者需求就此得到满足。这个解释体系比较符合逻辑,而且客观地讲,谢教授对旅游体验的分类也更强调其目的性,比科恩的连续体更易让人接受。另一方面,《旅游体验研究》一书不仅从现象学的角度全面审视了体验类型及其发生原理,而且还指明,旅游者体验通常不会单纯为某一种体验,而是多种体验的混合。再者,将旅游者因世俗愉悦未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消极体验排除在旅游审美体验之外,对于理解旅游体验的概念与分类,有很大的作用。

中山大学王宁教授在“旅游体验的真实性反思(Rethinking Authenticity inTourism Experience)一文中,重新系统客观地界定了真实性的概念,将真实性分为:客观真实 (Objectrelated Authenticity)、建构性真实(Constructive Authenticity)或称象征性真实、存在性真实(Activityrelated Authenticity)。

实际上这是对旅游体验的另一种界定方式。客观真实不能全面概括旅游者体验,被专家、学者或精英们裁定为不真实或舞台真实的东西,从主位的观点来看或许就是真实。而对建构主义者来说,真实性是旅游者将自己的信仰、期待、偏好、原型印象或意识在游览对象上的投射;旅游者确实是在寻找真实性,不过他们所寻求的并不是客观的真实(比如,起源或原物的真实),而是象征或符号的真实[14]。实际上,建构真实就是将真实的外延与内涵加以扩大与丰富罢了。存在真实性与旅游客体是否真实经常是没有关系的,因为在旅游者寻找存在真实性的过程中,他们往往沉迷在由某种旅游活动所激发的自我存在状态里。换种说法,存在体验就是“存在(being)”的真实性,它被旅游者主观地尝试着,比如旅游中的舞蹈表演,古巴的仑巴舞,但这种体验强调旅游者的“在场(onsite)”与“参与”。

王教授将存在性真实划分为内心真实(intrapersonal authenticity)与人际真实 (Interpersonal Authenticity),前者强调体验的自我塑造与自我认同,后者强调群体的共同体验,比如亲人的团聚体验,朝圣旅游者之间的“共睦态”体验。最后,王宁教授得出结论:即便旅游对象完全不真实,其中依然可能找寻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旅游者可能要求一种替代性的,由旅游活动所激发的存在真实性,因此存在性真实可成为常规的客观性真实与建构性真实的一种替代。存在性真实是一个新概念,它的提出,可以解释那些重视参与和身体力行的旅游行为,剖析出其追求的体验类型。

国内关于旅游体验的著述还有很多,但多属应用性质,与本文无关,恕不赘述。

结 语

“体验”概念的界定非常晚,这个词首先被哲学家赋予了生命意义的内容,由此,每个人的生命都可被解释为一段一段体验的连续。因此,体验对个体生命而言,意义非常重大。瓦西留克有一个经典的问题,他问道:当人到了无可奈何的时候,当他落到已没有可能实现自己的需求、定势和价值的情境时,他做些什么?瓦西留克给出的答案是体验,但他的“体验”已不是寻常意义上的体验,而是一种旨在恢复精神的平衡,恢复已丧失的对存在的理解力,是“产生理智”的一种特殊活动形式[15]。时至今日,“体验”概念更多地指涉着生活事件,正如托夫勒所言:我们做每一件事情都是一种体验。如果体验依然意味着生命的意义,那么追逐体验的人,就是在丰富与延伸生命的意义。

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在乎体验,意味着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当千百种商品可供人选择,却只满足一种需要时,商品体验化势不可挡;而当更多的人群想离开常住地,开眼界、换生活或逃避现实时,体验商品化应时而现。体验商品化的典型正是旅游业,政府、旅游企业、旅行社、景区景点、_门、酒店旅馆、旅游从业人员、地方精英,甚至跨国公司,都可能成为制造、提供体验的力量组合。在旅游中追求体验的人是休闲中的“自由人”,他们下意识期待沉醉于忘我的“高峰体验”,弥补精神缺失,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与自我创造,从而获得愉悦感受;而快乐的获得,必须如杰弗瑞・戈比所言,要先从自身文化与物质环境中解脱出来,达到休闲状态。因此,格雷本说,旅游是实现“休闲(recreation)”的一种方法,恰巧,可以借用尼采的观点,将“休闲”理解为另一层意思――“再创造(recreation)”,即,旅游亦是实现再创造的一种方法。

由于旅游体验的多样化,任何一种试图抽象出旅游体验之本质特征的努力,都注定是要失败的。布斯汀因为对“大游学(Grand Tour)”时代精英旅游的追思,而断然否定现代大众旅游,认为其肤浅、庸俗,所有旅游者获得的都是来自“虚假事件”的虚假体验;而马坎内尔正相反,他笃信旅游者因为厌恶虚假、冷漠的现代社会,而去“他者”的文化中寻求真实性。尽管旅游者可能遭遇精心制作的“前台”或“后台”,但马坎内尔仍然坚持,怀揣真实性渴求的旅游者将拥有与朝圣者一样的神圣体验,他说:如果朝圣者一半是旅游者的话,那么旅游者也一半是朝圣者[16]。布斯汀与马坎内尔都在普适意义上提出了自己的旅游体验理论,否认其他替论的存在。

以科恩为代表的“多元体验派”犀利地批驳了上述两位的片面观点,科恩认为,存在多种旅游体验。为此,科恩构拟了“中心”概念,依据旅游者对中心的诉求的强弱程度,将旅游体验划分为五种模式,科恩的连续体亦体现了旅游者对真实性的由弱而强的在乎程度。不过,科恩的体验类型过于重视真实性的决定力量,而忽略其他旅游吸引物的魅力。比如王宁教授提出的建构性真实、存在性真实,就大大丰富了真实性的内涵,无形中也降低了旅游者对真实性的要求。其中,存在性真实强调旅游过程中的参与体验,正是“参与”让旅游者忽略了旅游客体的不真实性或建构性,而只感受到真实自我的存在。事实上,“真实性”在谢彦君教授的体验类型中并未发挥太大效力,谢教授更强调体验的功能,即旅游体验的情感放飞与精神救赎功能。科恩与王宁,是从旅游者的角度来划分体验类型,而谢教授则是从功能的角度来划分体验类型。孰优孰劣,不能一概而论,但这两个角度,都引领人认识到不同的旅游体验模式。纵观各种体验类型的划分,大都无外乎这两种。

不难看出,虽然旅游本质至今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对旅游体验种种表象的分析,都直指旅游本质。是非暂且不论,旅游体验这一视角却值得嘉许,因为不言而喻地,体验是旅游者需求的核心。不同的人在追求着不同的体验,有人诉诸于旅游,有人则依赖其他方式,比如体育运动、赛马、艺术,甚至,但在现代社会,有相当数量的人群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旅游这一方式,这似乎暗示着,旅游中存在着吸引大众的魔力,而这魔力因素,则最有可能存在于旅游体验之中。

综上所述,无论哪个学科的旅游研究,都无法忽略旅游体验,而一旦涉足于此,就无法避开旅游者生成社会的影响因素。我们都已经很熟悉现代人的所谓“疏离感”,对现代性“爱恨交织”的情绪,对真实性的渴求,自我的迷失,以及浪漫的“怀旧”情结(David Lowenthal不是有一本“过去存在于异国他乡[WTBX]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WTBZ]”的书吗),这些都被认为是现代社会对旅游者的“推力”因素。那么,到底是什么决定着旅游体验的性质,是客源地社会的“推力”,异国他乡的“拉力”,还是旅游者自身的“心力”,这是个需要对旅游者群体,这片“运动着的田野”进行长期的参与观察,才能予以诠释的问题,而这块领域,除少数几位旅游人类学者外,大多都不曾涉及,因此更加亟待来者的长期深入研究。

注释:

①申葆嘉.国外旅游研究进展(连载之一)[J]旅游学刊,1996(1):65

个人总结研学旅行 第12篇

[关键词]旅游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比较研究

一、引言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教学、生产和科研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主体是学生,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利用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合理安排课程学习与社会实践,使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加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日益为教育界所认知,国家教育部在对高等教育本科教学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标准中,把“产学研”结合列为重要的评估指标。对旅游高等院校而言,面向和服务于旅游产业,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更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

国外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走得比较早,取得的成就也比较大。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提出已有20多年了,但较之美国等发达国家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美国是世界上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最早的国家,在旅游教育方面也不例外。美国许多高等院校与旅游企业紧密合作共同研究旅游教育,在美国著名旅游管理学院任教的教师部分是资深人士,通常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而且在著名酒店有过丰富的工作资历。

笔者检索了教育期刊近5年发表的有关旅游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论文,发现有关这方面的文章约10篇。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国内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二是国内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针对国外旅游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尚比较缺乏,有关旅游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中外比较研究目前尚属空白。鉴于此,笔者选择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学院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典型案例,并与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进行比较,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以提高中国旅游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办学水平。

二、研究思路

康奈尔大学酒店学院作为美国第一所酒店学院,成立于1922年。它被一致公认为是全世界同类酒店管理学院的卓越代表。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学院和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被公认为世界酒店业两大主流学派。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是我国第一所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高等本科院校,创建于1978年。经过多年办学实践,学院坚持面向首都旅游产业,已成为现代旅游管理高中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旅游业在职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骨干的培训基地、旅游科学研究和信息咨询基地、旅游教育与科研国际合作交流基地,在国内外同类专业院校和全国旅游行业中有着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

本文选取国内外两所旅游(酒店)学院作为代表,从产学、产研、学研结合3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两校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的异同,从而为我国旅游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三、旅游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中外比较研究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历史背景的比较研究

1906年,美国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vofCincinatti)工程学院赫尔曼,施奈德教授开创了合作教育的理论。辛辛那提模式要求一部分专业和一些教育项目的学生一年中必须有1/4的时间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公司或企业等单位去实习,以获取必要的知识。1946年由美国职业协会发表的《合作教育宣言》认为:“合作教育是一种将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美国旅游院校普遍建立了以院校、企业、科研单位3方合作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体系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运转灵活、优势互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保证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10多年来,随着我国自主创新战略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确立,以及高等教育领域的不断改革,产学研合作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在党的教育方针和科技方针指引下,旅游产学研合作教育也逐步展开。目前全国许多旅游院校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从总体看,合作水平较低,很多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还没有建立起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要求的深层次、全方位产学研结合模式。

(二)“产学”结合的比较研究

“产学”结合指的是教学与生产实践之间的结合。CBE(Competeney-BasedEducation)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为基础,它的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康奈尔大学酒店学院的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较好地代表了这一模式(见表1)。

基于对旅游高等院校和旅游企业合作教育战略的重视,北京联大旅游学院与北京旅游局、中国全聚德餐饮集团、北京北方佳苑饭店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创建了“产学研合作教育指导委员会”。这些单位、企业的领导担任委员,参加学院的院务会,为学院的发展大计出谋划策。

本文从两校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育方式等6个方面进行具体比较,见表1。

(三)“产研”结合的比较

“产研”结合指的是科研与生产实践之间的结合。美国的大学与企业合作创办研究中心是美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一大特色。

康奈尔大学酒店学院有一个产研之间合作的重要平台——酒店业研究中心(TheCenterforHospitalityResearch,CHR)。CHR针对酒店业进行高质量研究。它成立于1992年,使命是创新知识、分享知识以推动酒店业的发展。CHR的设置提供了学界团体和世界酒店业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CHR的教师和商界领导一起合作来开发新的观点、理论和模式用以提高酒店业在决策、管理和操作方面的实践水平。在定期召开的圆桌会议和其他会议上,酒店学院的员工、合作伙伴以及其他的产业界领导共同研讨酒店业重要的议题,学界和业界人士都可以在网上免费获取CHR的研究成果:《产业研究报告》和《产业指南》。CHR的研究成果有多种出版物:酒店期刊、康奈尔酒店管理季刊、CHR报告、圆桌论坛等”。世界范围内数以千计的学者和业界领袖加入到CHR,他们通过网络把研究成果及时地,传播到全世界。

北京联大旅游学院在原有产学研工作的基础上,于2007年成立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办公室,建立了由北京市旅游局、首都旅游集团及其他首都旅游企业共同组成的“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产学研合作指导委员会”,常设办公室和产学研合作教育办公室合署办公,进一步加强了学院内部和外部的制度联系,是学院产研结合的组织机构。北京联大旅游学院与北方佳苑饭店(四星级)合作成立的北京新佳旅国际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是校企结合多元化办学的一种新模式、新平台。自管理公司成立以来,先后开展了十几个项目,教师参与酒店的经营管理,是学院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四)“研学”结合的比较

“研学”结合指的是科研与教学方面的结合。美国的许多大学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研究中心,有利于教学和科研的紧密结合。

CHR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把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的平台。在定期召开的圆桌会议上,教师与商界领导一起研究、商讨有关酒店业发展的重要议题,如市场营销、人力资源、房地产、法律等方面,每会一个专题。CHR随后把会议的研究成果公布在网上,教师可以从网上免费下载,这样就很方便地把这些研究成果纳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另外,CHR组织一批研究人员专门开发教学案例。CHR的教授们聘请在职的博士生做他们的研究助理,这些研究助理在教授的指导下从企业收集案例,然后把这些案例整理出来,汇编成书,为教师提供鲜活的案例教学资料。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们在课堂上把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北京联大旅游学院教师经常主持或参与政府、企业的各种纵向和横向的科研项目,出席国内外的重要学术会议,为科研与教学的结合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基础。另外,PBL()教学模式引进了“问题导向学习”的理念,可以将教师的科研课题作为教学素材贯穿其中,使学生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所学课程的实践意义。

(五)对“产学”、“产研”、“研学”结合比较的分析

1相似点

康奈尔大学酒店学院的旅游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相比。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相似点:第一,双方都建立了以能力为基础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两校都依照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第二,搭建了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第三,面向行业开展高质量研究。康奈尔酒店学院利用校内资源CHR实现其研究目标,CHR针对行业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其研究成果推动了酒店业向前发展。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利用校外资源——北京新佳旅国际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其研究目标,教师针对酒店业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服务于酒店业的发展。

2相异点

比较看,两校存在3个方面的相异点:第一,产学研合作教育政策法规的不同。美国在近百年的发展中,美国政府建立和健全了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政策法规,形成了鼓励各方联合,规范各方面行为的政策体系,保障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施;中国在产学研究合作教育体制方面相关政策、法令滞后,缺乏法律依据和保证,影响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成效。

第二,师资队伍及教育方式的不同。美国旅游高等教育的专业师资一般都具有良好的理论素养和行业背景,这有助于学生掌握该领域的理论和实际运营。教师们都致力于通过和行业的密切联系和深入的研究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们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通过案例分析、专题研究、课程论文等形式要求学生独立研究旅游业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考核方式与教学方式相匹配,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相比之下,国内旅游院校师资力量大多比较薄弱,大部分旅游院校的师资缺乏专业素质,多为“半路出家”,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还不够紧密,教学方法和考评方式还不够灵活多样。

第三,企业参与研究的程度不同。美国旅游企业的领导高度重视与高校的“产研”合作,他们是大学酒店业研究中心的重要成员。他们不仅在岗位实践中胜任职责,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具备理论研究和政策分析的能力和水平。这种半是学者,半是企业家的人才,对旅游教育的“产研”结合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相比较,我国旅游院校虽然内设旅游科研机构,但从其研究人员的构成来看,主要是学院的教师,缺乏酒店业领导的积极参与,企业主要依赖高校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影响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成效。

四、启示和借鉴

以上对国内外两所旅游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不难看出我国旅游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要解决问题,单靠高校或单靠旅游企业都是无能为力的,需要政府从全局、整体、长远的高度,站在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利益的战略角度上,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充分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和激励三方的合作,为解决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人才的培养做出切实的努力。

基于此,笔者认为,我国旅游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应该至少包括以下3方面,缺一不可:政府方面的政策支持及法律保障;高校方面的制度、师资保障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企业方面的重视及参与。具体而言:

第一,政府方面的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在合作教育体制方面,国家要建立和健全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政策法规,形成鼓励各方联合,规范各方行为的政策体系,并应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保障机制。以资产为纽带、以利益为杠杆、以实习基地建设为重点,确定彼此的义务和责任。由于旅游和酒店等服务行业是以经济效益为前提的,一些单位领导就是怕学生实习影响企业效益,不愿接受实习生。因此,产学研合作教育一定要在制度上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互惠互利,以此来提高企业接纳实习生的积极性。

第二,高校方面的制度、师资保障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制度保障方面旅游高校要成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组织管理机构,搭建产学研三方合作的平台,以组织和推动产学研合作项目的落实;在师资保障方面,旅游院校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针对我国当前旅游院校师资的现状,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从具体3个方面着手:一是对已有师资进行培训,并通过考核确定其上岗资格;二是聘请兼职教师,主要是旅游企业的领导、资深管理人员等;三是积极引进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方面,旅游院校要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围绕能力培养搞好教学领域的各项改革,并从各个环节予以保证。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通过案例分析、专题研究、课程论文等形式要求学生独立研究旅游业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另外,考核方式与教学方式要匹配,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

第三,旅游企业方面的重视与参与。调动企业与大学联合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使产学研合作教育得到健康发展。长期以来,我国旅游高校“产学研”结合的热情与主动都高于企业,而企业方面比较消极、被动,缺乏主动关注教育发展和改革提出系统的建议、要求。国内旅游企业管理主要依据的不是科学管理,大部分是凭借自身经验,用行政管理的办法来管理企业。因此,我国旅游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除了政府方面的法律保障、高校的制度、师资保障外,还必须有企业的重视与参与。

个人总结研学旅行 第13篇

[关键词]旅游;旅游伦理;旅游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1)04―0020―06

旅游研究具有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特征。由于旅游研究的历史较短、学科体制不够健全、基础理论比较薄弱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当前的旅游研究呈现出诸多方面的不足,其中,旅游研究中的伦理维度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将通过对以往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的综述,来阐述旅游伦理研究在旅游研究中的重要性。

一、科学叙事与人文叙事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存在不同的理路,按照汪丁丁的说法,人类的知识创造存在两大叙事传统:其一是科学叙事的传统,体现为“陈述外在感受”,其二就是人文叙事的传统,体现为“陈述内在感受”。从而也就存在着科学与人文两大领域,前者侧重人类社会的客观现象,而后者则侧重人的内在心灵。从当前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看,主流观点倾向于认为基于经验观察和数据实证的研究才是真正科学的研究,而诸如对“人性”、“精神”、“伦理”、“价值”等比较抽象的主题的研究则难以获得“科学”的地位。在旅游研究领域,情况也是如此。占统治地位的研究范式是“实证主义科学范式”,也就是贾法瑞(Jafari)所倡导的“理性平台(knowledge―based platform),它追求科学化和客观性,认为科学的知识是与价值无涉的。再看汪丁丁是如何分析的:“社会科学领域内最偏向于科学叙事的部分,可以概括在‘行为学’这一名称之下――它把人降低到动物现象的层次上加以研究。另一方面,社会科学领域内的最偏向于人文叙事的部分,可以概括在‘伦理学’这一名称之下――它把人提高到精神现象的层次上加以研究。”也就是说,前者为追求科学性、客观性而有忽视人的本质的危险,而后者则触及了人的本质却可能有丧失客观性的倾向。那么两者之间真的是严格对立的吗?从人类知识的演进史来看,尤其从哲学发展史中,可以清晰地发现,人类认识世界的侧重点经常发生转向,也就是经常从对物质世界的探索转向对人类主观世界的关照,这是对时代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或争论的回应,并与当时的时代精神相附和。通过对学术思想史的大致观察就会发现:当技术、经济、和平、发展等成为时代的主题时,诸如科学主义、实证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潮大行其道,这时候,哲学与科学领域的人文关怀弱化,对人类自身生存意义的关照让位于对宇宙、自然的探索,而当社会动荡、战争频仍、民不聊生、道德颓废之际,哲学往往转向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展开对人类自身生存状态与意义的思考,这两个方面对人类知识与智慧的增长都会有所裨益,不可厚此薄彼。认识到以上现象的启示在于:存在多种对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认识的角度,科学的进路与人文的进路都是为了接近绝对真理,而绝对真理永远只是人类探索的终极目标,因为我们始终在路上。在学术与科学研究中,两者也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的。比如齐善鸿的精神管理学说就证明了传统上经常被人们所回避的精神现象完全可以作为一个科学问题加以研究,只是研究方法有其特殊性而已。还比如,随着制度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的发展,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假设“理性人”已经被颠覆,进而发现并证实了有着丰富人性的关注互惠、公正、利他的人,这不能不说是在经济学研究中注入了人文的因素。

二、旅游研究与人文叙事

(一)旅游研究人文转向的必要性

学术研究领域的分工,表现为各种学科及专业的分立,人类的整体性视野在这种学术制度化设计中往往断裂,由于“隧道视野”而产生的夜郎自大现象出现了。比如,“经济学帝国主义”现象就体现了这一点,这得益于西方现代化的要素之一――“市场经济”大行其道,经济学也因此在社会科学领域获得了“社会科学的皇冠”称号,于是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思维方法进入各个领域。我们甚至会看到很多“经济学家”堂而皇之地成为大型企业的管理顾问。问题是,经济学对人性的假设与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非常不同,很可能在指导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出现源头性错误。又如,曾有经济学者探讨“爱情经济学”,而经济学的核心思维乃是“成本一收益”分析,当把爱情这样的关乎人类情感的主题都以成本一收益的视角来加以分析,这合适吗?在学术多元分工的时代,研究者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各自研究领域的真理相对性。

个人总结研学旅行 第14篇

一、体验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些年在体验经济的影响下,体验旅游已经成为国外旅游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早在1970年,未来学家埃尔文・托夫勒在其著作中《未来的冲击》中就提到,体验业将成为继服务业之后经济发展的支柱。旅游者在体验旅游的过程中追求自由、高尚的精神体验、获得畅快和痴迷的体验机会。这种以休闲体验为主的高层次的社会心理功能已经被旅游发达国家所认可和应用。1996年,戴维逊在《旅游真是产业吗?》一文中提出:“旅游产品是一种经历或过程,不是一种产品――这种经历优势是特殊的。”

相对国外对体验旅游的研究而言,国内的体验旅游研究的较晚、程度较浅,研究机构基础上都处于相对较低的学术水平。1999年谢彦君在《论旅游的现代化和原始化》中指出,“促使旅游行为发生的关键因素是旅游者的心态与现实经验之间的差异,旅游的根本目的在于寻求愉悦体验。”魏小安在《情境规划与体验设计》中探讨旅游规划的新出路,提出旅游体验就是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使游客深度体验。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游客旅游是为了获得某种舒畅而独特的体验,旅游企业的中心任务不再是单纯的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而是为游客塑造难以忘怀的旅游体验,满足游客消遣娱乐、求知审美、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求。传统的观光旅游、消费旅游根本满足不了旅游者对“文化体验”的需求。而这种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体验旅游将成为未来旅游业经济增长的基础,也是弘扬地方文化的契机。

二、河北省走文化特色旅游之路是历史必然

河北省是旅游资源大省,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然而河北省的旅游实力并不乐观,旅游核心竞争力排在全国第13名,相对较落后。自然资源受地理位置和气候等原因的影响很难有很大的突破,所以本课题认为河北省应大力度开发地方特色文化体验旅游,打好历史文化这张牌,利用京津冀的地域优势,弘扬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塑造历史文化体验旅游亮点,突出地方文化优势。让观光旅游和消费旅游逐步发展成为体验旅游。

体验旅游产品可以是乡村旅游、民间工艺制作过程体验、曲艺舞蹈表演、民风习俗等等。体验旅游的重点一定要突出地方特色、拉大文化差异、塑造品牌形象。同时加强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情感设定,创造体验旅游情境让旅游者产生一种积极、肯定的情感,表现为愉悦难忘的经历。增强旅游者与旅游产品的互动性,参与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使旅游产品融入旅游者自身的情感体验。

三、文化体验旅游要有针对性

为避免研究范围过大,缺乏针对性,本课题先从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入手做一个初步的研究和探索,为河北省体验旅游的深入研究做一些铺垫。文化体验旅游的产品开发需要相关专家学者深入探讨、研究、制定方案。避免文化体验旅游产品类型单一、内容雷同、文化特质不突出、产品可持续发展活力不足等问题。这几个问题是文化体验旅游产品的难点问题。

以承德市体验旅游为案例进行探索式的初步研究,探寻规律、寻其利弊。希望为河北省的体验旅游产品的开发贡献一点力量。根据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的统计资料显示。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41项,这41项中包括民俗、民间美术、传统戏剧、民间文学、民间舞蹈、民间音乐、传统手工技艺、杂技与竞技、曲艺这九个方面。在这九个方面中民间美术和民间舞蹈是大众比较喜闻乐见、易于感染情趣的艺术形式。例如民间美术“丰宁剪纸”、“滕氏布糊画”;民间舞蹈“怪”、“二贵摔跤”。在承德工作期间,根据研究需要,拜访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业的专家、学者,请教相关问题,探究将地方特色转化成体验旅游产品的新思路。大部分专家和学者认为文化遗产历史再现非常好能够使历史文化在最真实的情景下体现,不扭曲历史、不迎合经济,让文化自身魅力吸引旅游者。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让外行群众加入体验旅游会不会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和内涵。这种想法也是存在的,但是在文化前行的道路上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个人总结研学旅行 第15篇

为了贯彻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要求,实现活动育人的目的,让学生能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通过研中学、学中研、研中思、思中行,研学并举,知行合一,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体验劳动成果和学习劳模精神,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根据县教育局有关要求和学校安排,20xx年5月26日,我校组织开展了研学旅行活动,高二(1)、高二(2)、高二(11)班176名同学在陈力副校长和罗永华、宋春峰、刘志清、吕辉、王靖老师带领下,赴金鸡沙家玉林场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活动取得了预期效果,活动中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同学们积极主动,热情参与,表现出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开展前,参与同学按班分成三个小组,并开展组员间的合作与小组间的评比,各小组齐心协力,表现了良好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二、认真学习,收获良多。

在活动中,同学们先后参观了牛玉琴治沙展览馆、徒步考察金鸡沙家玉林场、参与劳动体验、听取有关劳模事迹汇报、与劳模座谈、各班讨论劳模热爱劳动艰苦创业精神、考察金鸡沙景区、举行拔河比赛、红歌对唱、文艺表演等训练活动,所到之处,同学们拍照留影,认真记录,准时归队,顺利完成各项研学内容。这次研学旅行活动,同学们看到了牛劳模的劳动成果,了解了牛劳模的感人事迹,增强了对劳动的认知,激发了对劳动人民的敬畏之情,培养了自己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这次研学旅行组织严密,德育处制定活动方案和安全预案。研学旅行不是简单的“学习+旅游”,而是把一个主题在研旅过程中由始至终地体现出来,通过多种多样的游玩、娱乐的形式达到提高学生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意志个性心理等方面能力。活动前与牛劳模对接,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开展该项活动的目的意义;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一切行动听指挥,不准随意离开队伍单独活动。形式多样,做到了生动、活泼、轻松、愉快,采用多种形式进行,避免了呆板的说教。

三、存在问题

1、活动内容有些单一;

2、组织不够严谨。

这次研学旅行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治沙英雄牛劳模的敬畏之情和对劳动的认知,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且增进了我校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为校争光,为家乡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个人总结研学旅行 第16篇

我园始终以“主体性、常态性、开放性和实效性”为宗旨,构建一种具有我园特色的园本教研模式,换一种视角看教研,激发了园本教研的活力,为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自主发展的平台和全方位的恒久支撑。

通过自下而上的研究模式,我们向全园老师发出调查,由老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进行自主报名,选择能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学科组,通过开放、民主的调查形式,我们将语言、数学、科学、美术、音乐为重点的研学小组。

作为美术研学组的组长,我们先对本组成员进行了前期调查,了解来自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和成长的需求,以及每组成员的学期目标。通过归纳分析并与小组成员商定本组的教研计划。在研学活动中,我们引导教师自觉主动的以研究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探究和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团队的“同伴互助”,以及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再加上业务园长和研学组长努力的为老师搭建学习和展示的平台,切实的帮助教师夯实“了解幼儿”“师幼互动”的基本功,提高教师实施《纲要》的能力,从而促进本组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本学期,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抓手,继续为塑造“学习型”“教学型”“研究型”的教师服务。

一、运用一课三研的模式,让每人都有优秀教学活动

为了迎接省示范园三年回头看活动,我们通过研学组和平时的常规课形式,帮助教师先进行自研,然后说课大家讨论,给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再利用平时的常规课的时间进行二研和三研,最后形成自己的优秀教学活动。在三年回头看活动中,孔丽萍的大班美术活动《蒙德里安的格子画》受到了领导的好评!

二、通过主题墙设计和区域活动的展示,让我们看见了每个教师和班级的个性特色,以及以幼儿为主体的设计理念和宗旨,一切都是为幼儿服务,处处都有幼儿的足迹。

同时,在区域活动的布置中,体现了一个可操作性的理念,以及根据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的不同,把每个区域都设计的有家的氛围和感觉,让幼儿在区域中能大胆的动手操作。在本次活动中,教师通过相互的参观学习,看见了每个班级的特色和长处,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园本教研中以图画书为主题,展开的绘本教学研讨

我园是一所特色幼儿园:除了围棋外,小种子图书馆也是我们的特色活动。那么如何将图画书也运用到我们的主题活动中,充分的挖掘其中的教育资源。通过研学组的集体研讨,我们设计了图画书《克里克塔的好朋友》美术活动,由潘丹执教,在本学期的区青年教师技能练兵教学活动展示中受到了领导和评委们的好评。为以后的图画书主题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形成了我们的园本教研特色。

我们相信有付出就会有回报!青年教师技能教学的提高,只有不断的注重平时的常规教学活动,就一定会得到提高。在以后的研学组活动中,我们应该继续为促进教师成为"学习型""教学型""研究型"而努力!

个人总结研学旅行 第17篇

[关键词]旅游院校学生;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社交回避;社交苦恼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1问题提出

应对方式是个体面对挫折或压力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它是一种意识性的心理策略和行为策略,是处理应激的可利用的个体内部资源…,通常被分为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研究表明,不同的应对方式可以降低或增加应激反应水平,从而影响应激和情绪障碍的关系,良好的应对方式可减轻因压力造成的心理反应;男性较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性格外向者多倾向于采用成熟的防御方式,并积极应对外部刺激;而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者多倾向于采用不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方式,并消极应对环境刺激。安德鲁(Andrews)研究表明,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社会支持和良好的应对方式,心理损害的危险度可达%,为普通人群危险度的两倍以上。社交回避行为及苦恼是指回避社交的倾向及其身临其境时的苦恼感受。回避是一种行为表现,苦恼则为情感体验,意即在社会交往情境中有负向情感和不舒服的体验。近年来。随着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服务领域的拓宽,对社会交往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学者经过研究认为社交回避及苦恼体验是一种持续、显著的对社交情形的焦虑导致不敢进入社交场合的行为和体验。其基本特征是对暴露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人注视的社交场合产生过强的畏惧,外表表现为孤僻、独来独往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人际间的社会交往日益频繁。旅游是一 个服务行业,培养的人才主要从事与人打交道的职业,调查表明,影响旅游院校毕业生成才最重要的因素为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作为一种中介因素,应对方式影响着应激反应的性质和强度,进而调节着应激与社交能力的关系。社交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旅游院校学生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因此,探讨旅游院校学生的应对方式与社交状况的关系,对培养旅游院校学生良好的应对方式,形成较好的社交状况,有着较为重要的价值。本研究采用问卷法,通过对旅游院校学生施测应对方式和社交回避及苦恼,拟探讨以下问题:(1)了解旅游院校学生应对方式和社交状况的人口学特征;(2)探索旅游院校学生应对方式特征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关系,以期对旅游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尤其是重视其社交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2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组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地处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江西省九江市、四川省巴中市、甘肃省酒泉市、河南省信阳市、安徽省蚌埠市、吉林省通化市的10所旅游院校的700名学生进行施测,回收有效问卷678份,有效率为%。其中按照生源类型分为本科生、高职生和中职生,分别为184人、350人和142人,比例为::1,基本符合国家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结构分布;其中男生242人,女生436人,年龄18~24岁,平均年龄为±;按照国家2009年城市GDP排名,将排名为前10名的北京、上海、深圳等直辖市或沿海地区的学生划为发达地区组,共计188人,将排名在60名之后的九江市、巴中市、酒泉市等内陆省市的旅游院校学生归为欠发达地区组,共计492人。

研究工具

应对方式的评定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共由20个项目组成,采用李克特4点量表评分,问卷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因子,其中积极应对维度由12道题目组成,消极应对维度由8道题目组成,最终取每个维度的平均分作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程度的衡量值,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积极应对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消极应对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社交状况的评定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scale),共由28个项目组成,其中14条用于评价社交回避,14条用于评价社交苦恼,计分使用“是否”方式,均值与条目总的相关系数均值为,内部一致性较高,最终取每个维度的平均分作为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程度的衡量值。

施测程序

被试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测试。主试先统一交代指导语,确定每一个被试确实明白题目的含义后,由被试者自行笔答。所有被试者均自愿参与调查。

数据处理

使用SPSSl3,O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

旅游院校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

本研究考查旅游院校学生的性别、生源类型、所处区域类型等不同背景变量在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社交回避及社交苦恼上的差异(见表1)。结果表明,在积极应对上存在性别差异(p

旅游院校学生应对方式与社交状况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对旅游院校学生的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社交回避及社交苦恼进行了相关性比较(见表2)。结果显示,积极应对与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均存在 显著负相关(p

4分析与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女生在积极应对方式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这与以往的研究是截然不同的。以往研究认为,女生较男生更多地采取消极被动的应对方式,事实上这只是一种社会刻板印象。旅游院校女生得分高可有两种解释:一是旅游院校的女生比例大大超过男生,以笔者所在的学院为例,连续5年的生源分析表明,女生数量都是男生数量的两倍甚至更多,这就导致女生在就业时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使得女生会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来应对求学或求职中遇到的挫折或压力;二是旅游行业是一个服务行业,女性在语言沟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使她们更加善于与人沟通,表现出更加积极的一面。

应对方式与生源类别有一定关系,学历层次越高,越易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这个研究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一致。中职生较本科生相比,更不善于利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可能是因为中职教育在国内已相当普及,学生对个人的学历层次认同感低,自我价值感偏低。研究表明,自我价值感是个体对自己的重要性和悦纳感。自我价值感的高低是由于个体对自己的力量、品德和能力的自我评价不同而形成的,高价值感者有关于自己的一系列正面看法,普遍认为自己比较出色,有能力,受人喜欢,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因此,自我价值感高者更多与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关。

发达地区的旅游院校学生较不发达地区学生具有更积极的应对方式,这个结果与其他研究相一致。原因可能是:(1)发达地区学校有着更加优良的教育资源,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空间,使学生更加悦纳自我,敢于向压力挑战;(2)发达地区旅游院校的教师素质普遍较高,应对方式更为积极。高素质的教师,有正确的学生观,他们相信学生的潜力,对学生把这种潜力变成现实充满了信心,更懂得如何利用皮克马利翁效应鼓励学生,传递对学生成才的期望,他们通过合理的方法,帮助学生自觉的觉察、审视和评价自我,促进了学生积极应对。

此外,本研究还对旅游院校学生的应对方式与全国常模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旅游院校学生的积极应对程度显著高于常模,消极应对程度显著低于常模。这表明对于旅游院校学生而言,他们更易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来面对挫折和压力,这一点比较符合旅游院校学生的特色。旅游院校学生将来是要从事与人接触的职业,因此,保持积极的心态,乐观的应对方式,更加符合自己的职业道德,对自己的专业认同具有良性的作用,有利于旅游院校学生展开自己的工作。

本研究发现,旅游院校在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上不存在性别差异,这与国内其他研究相一致。然而,旅游院校学生在社交状况两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这与国内其他研究不一致,一般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受社会环境、学校、家庭因素等影响。欠发达地区成长起来的学生。与在相对发达地区成长起来的学生相比,思想比较保守,在社会交往中有较多的回避行为和苦恼体验。但在旅游院校学生中,没有这种差异,其原因可能与旅游行业特征有关,欠发达地区,如四川、江西、甘肃、河南、安徽等地虽然经济上与北京、上海、深圳相比差一些,但旅游资源不逊色,旅游业在当地经济领域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生活在这些地区的旅游专业学生有比较多的旅游从业经历或实习经历,社会交往中并没有更多的障碍,这可能是旅游类院校学生在社交状况上有别于其他大学生之处。社交回避及苦恼分别指回避社交的倾向及其身临其境时的苦恼感受。回避是一种行为表现,苦恼则是情感体验。社会学、人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健康而完整的精神面貌,是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人也是通过人际交往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和改变自己的。显然,社交回避与苦恼是在社会交往情境中的一种负向情感和不舒服的体验,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旅游院校学生正处于社交活动、接受教育和个人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害怕和回避社交,学习的机会与社交技能锻炼的机会减少,工作学习能力与社交生活能力下降,也会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对于旅游类院校大学生而言,性别和区域不是影响其社交状况的主要因素,因此一定有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尚待研究。

旅游院校学生在社交回避上虽然不存在学历或年龄的显著差异,然而在社交苦恼的体验上却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差异,这与其他研究相一致。研究表明,在当今高度竞争的社会中,处于中职学历的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现状的不满意,不自信,使得他们产生一些自卑、自责的情绪,甚至以逃避的方式来面对现实。同时,由于社会对高文凭和高学历的要求,一些求职岗位排斥中职生,更加导致了他们内心的各类苦恼体验,包括交往方面。这也符合情绪三因素理论,情绪三因素理论(情绪的认知学说之一)认为情绪产生包含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3个要素,其中认知因素起决定作用,苦恼情绪不仅取决于事件,更主要取决于对事件的认知方式。

本研究结果表明,旅游院校学生应对方式与社交状况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越是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的个体,社交回避及苦恼的体验程度就越低,越是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的个体,其社交回避越强烈。这与已有关行员应对方式与社交回避的关系研究结论相一致,该项研究认为遇事倾向于采取积极应对策略的飞行员善于社会交际,而采取消极应对策略的飞行员则适得其反,易出现社交回避及苦恼,说明遇到不愉快事件时能够做到尽快忘掉,想开些、转化为积极因素,找人诉说、回避情境、幽默对待有助于社交活动,反之,则易发生社交回避及苦恼。这是由于积极应对包括寻求支持、改变价值观念体系等;消极应对方式包括回避、发泄等。应对方式显然对社交状况具有预测作用,但这种影响是直接的线性影响还是间接的调节作用,还有待在将来的研究中结合其他变量澄清。

5结论与建议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