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县疾控中心工作计划 第1篇

“十二五”期间是我市经济以风电产业为龙头,各项综合经济实力快速增长的时期,也是我市卫生事业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时期,为充分利用各种政策资源,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升以防控重大传染病为主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为全市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根据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编制方案的通知》要求,参照_《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手册》和市政府《市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方案及考核评估标准》相关内容,结合我市疾控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改善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市民健康素质为目的,以实施疾病预防控制等各项业务工作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注重规模发展与内涵建设并重,努力建立起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我市疾病预防控制水平。

二、总目标

从我市实际出发,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为主线,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逐步建立一个适应我市经济发展水平、适应人民健康需求、以政府为主导的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体系。到2015年,我市疾控各项业务工作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三、业务工作与主要指标

(一)基础指标

1、加强人力资源建设,科室设置进一步完善。按照_《关于疾控机构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根据我市目前疾控工作实际情况,积极向政府部门申请扩编,至2015年,市、县两级能够在目前编制的基础上各增加编制15名,从而保证科室的设置能够按照_疾控机构岗位设置要求在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综合管理七大类专业岗位上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工作职责进行合理的科室设置和布局。

2、建立覆盖全市城乡的疾控体系网络。进一步延伸现有的县(市、区)疾控中心、乡(社区服务中心)、村(社区服务站)三级疾控体系,在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日益完善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区在疾控工作中的职能作用,逐步形成以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网顶,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为中间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网底的三级疾病控制网络。建立起全市公共卫生信息网、疫情报告管理网、卫生监测信息网、计划免疫信息网。实现互连互通,资源共享,为全区医疗卫生单位和社会提供不同层面、不同功能的网络化卫生信息服务。

3、建立一支以高素质业务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人才队伍。中心各业务科配有本科学历以上人员,各业务科培养1名本中心学科带头人和1-2名青年业务骨干,争取全中心有2名以上业务骨干成为市学科带头人,逐步形成一支公共卫生知识扎实、知识面广、现场实践经验丰富又熟悉临床医学知识的疾病预防控制队伍,能够熟练应对未来多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业务指标

1、疾病预防与控制

(1)传染病预防控制

到2015年,传染病总发病率与“十一五”期间相比保持持平或下降,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2%,报告及时率≥95%,暴发疫情及散发疫情规范处置指数≥,传染病监测完成率达到100%,暴发疫情调查率100%,疫情报告督导覆盖率≥60%,网络直报覆盖率保持100%。(2)免疫规划

深入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到2015年,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5%,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率≥90%,规范接种单位覆盖率≥90%,疫苗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监测覆盖率及规范处置率达100%,适龄儿童建卡建证率≥95%,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率≥95%,新生儿入网率≥98%,接种监测报告覆盖率100%,流动儿童接种率≥90%。

(3)鼠疫防治

“十二五”期间,鼠疫防治仍然是我市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全面开展鼠疫防治知识宣传工作,到2015年鼠疫疫源县及疫源县毗邻乡镇的群众、外来务工人员、进出检疫卡人员鼠疫预防“三报三不”制度知晓率≥90%;市县两级鼠防专业人员在省级实验室培训率达100%,建成一支业务技术全面,现场处置能力强的鼠疫疫情处置队伍;所有医务人员掌握疑似鼠疫的诊断及报告程序,鼠防知识测试及格率达100%;扩大鼠疫动物疫源地监测面积,对距离居住区、工人作业区、水源等较近的动物疫点进行保护性灭源;继续落实鼠疫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完善《鼠疫应急预案》,做好疫情物资储备;做好鼠疫菌株管理工作,确保不发生鼠疫生物安全事故。

(4)艾滋病防治

至2015年,我市疾控机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覆盖率达100%;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合格率达100%;艾滋病高危人群预防服务措施覆盖率≥30%;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和病人被随访的比 例达100%;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庭获得关怀、支持和服务的比例达100%;艾滋病高危人群检测结果知晓率≥60%;艾滋病感染者/病人配偶或固定性伴的hiv抗体检测率达到40%。

(5)结核病防治

继续加强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发现和治疗管理工作,确保新涂阳病人治愈率≥85%;逐步开展耐药肺结核病人监测、治疗和管理工作,降低结核病人发病率和死亡率;到2015年以县为单位,医疗机构肺结核病人报告率、病人转诊率、病人系统管理率超过95%,结防机构肺结核病人追踪到位率和病人家属筛查率超过85%;痰涂片镜检室间质量保证体系覆盖率达100%。

(6)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

在“十二五”期间,市县两级疾控部门要逐步开展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等慢性病的防治与监测工作,并负责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和报告工作,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和慢性病病人规范管理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

“十二五”期间,市级建成一支专门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队伍,从事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比例≥20%,定期举行以鼠疫等重大传染病为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做到反应迅速、处置有效;进一步完善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预案体系完整率达100%;对应急物品及时进行检查、补充,应急物品储备齐全率达100%;按月对当地传染病谱进行排序,制作疫情简报,为政府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报告及时率、现场调查处理率和及时率达100%。

3、职业病防治与农村饮水工程水质监测

在“十二五”期间,市疾控中心在原有取得2名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的基础上,计划至少培养1名以上人员取得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同时积极争取经费购置职业病诊断设备,取得“职业病诊断机构”资质,开展尘肺、职业中毒等职业病的诊断工作;各县(市、区)设置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开展接触粉尘作业、化学物作业、物理因素作业以及机动车驾驶等劳动者健康检查工作。对我市“十一五”期间已经完成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水质卫生每年进行两次监测。

4、实验室检验

根据目前各县(市、区)疾控中心实验室情况,应尽快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工作人员的引进培养,至2015年,确保实验室检验人员占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20%,以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检验能力,保证常规检验工作有序开展,并不断引进新技术,开展新项目,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扩大检测项目范围。同时积极参加国家和省上组织的实验室间质量控制,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检验检测水平。

5、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每年对国际组织和国家确立的卫生宣传纪念日或重大、重点疾病预防控制期间开展的主要卫生宣传活动次数≥8次,至2015年,目标人群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75%。

6、技术培训与指导

至2015年,专业人员岗位技能培训率达100%,对下级单位专业培训率达100%,继续医学教育合格率≥90%,专业人员下基层指导人均天数每年≥15天,专业人员指导覆盖率≥85%。

四、重点项目建设

1、市级疾控中心鼠疫实验室建设项目

计划于—20xx年在肃州区郊区建成占地面积8000m2(征地8000m2,建筑面积m2)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生物安全三级鼠疫实验室,承担市鼠疫等重大传染病病原学、血清学检验与培训任务,预计所需项目经费925万元。

2、职业病诊断项目

“十二五”期间市疾控中心要开展尘肺等职业病诊断工作,按照国家要求必须有高仟伏光机及相关的仪器设备,主要包括进口1000ma拍片透视数字光机、激光洗片机、便携式肺功能检测仪等,预计所需项目经费298万元。

3、市疾控中心检验室改造项目

计划于“十二五”期间完成艾滋病、麻疹、病原细菌实验室共460㎡的改建工作,建成符合国家生物安全二级标准的实验室;将微生物实验室150㎡改建成洁净实验室;将理化实验室590㎡改建成洁净、恒温、恒湿实验室。以上改建面积共计1200㎡,预计所需项目经费360万元。

五、保证措施

1、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明确政府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承担的责任。重点要围绕疾控机构职能定位、人员配置标准、机构建设装备、绩效评估及考核标准等,加强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规范化建设,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

2、加快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优化人员配置。严格执行执业资格、岗位准入以及内部考核制度,新招聘的疾病控制专业人员,必须具有预防医学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加大研究生学历人才的引进力度,为建立一个贮备高素质业务学科带头人的人才系统打下战略基础。强化和完善继续教育制度,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加强卫生应急人员培训,通过送出去和请进来等培训学习方式,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青年业务技术骨干。

3、以制度加强业务管理,以考核督促指标完成。将规划指标按年度进行分解并列入市卫生局《卫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中与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签订,同时由疾控中心分管领导与科室负责人签订《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分管领导抓科室,科室抓落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明确职责,任务到人。每个季度召开一次中心科主任业务工作会议,由科长汇报工作进度完成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每半年对责任书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一次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进行通报。

调研县疾控中心工作计划 第2篇

关键词: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探索

Doi:

基层疾控中心是进行公共卫生检测工作、承担着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辖区管理范围内,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测任务。基层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承担着辖区卫生防病、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证辖区内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重任,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成效,辖区内的公共卫生安全息息相关[1]。

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向社会提供的数据必须公正、可靠,从收样到检测到数据报告审核的全过程,每个环节都需有严格的质量管理。本文依据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要求,探讨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旨在规范检测工作,为社会提供更为公正、可靠的检测数据。

1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现状的思考

疾控中心前身是卫生防疫站,没有质量管理相关部门,也没有建立系统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及相关专业人员。在建设质量管理体系时,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简单、规范性不强。且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薄弱是目前基层疾控中心普遍存在的问题[2]。

在人员配置方面,由于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人员多来自实验室,具备检验检测技术,但缺乏质量管理体系理论,加之部分理化实验室人员编制少,数量不够,不利于质量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

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应该是全面的管理,简单地说,从样品采集到拿到实验室进行检验检测,直到报告发出,所有环节均应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管理规定,但部分疾控中心管理人员,甚至质量管理负责人在这一点上存在误区,认为质量管理就是检验科室的管理,其他环节均不需质量控制。

2优化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的探索

最高管理者领导,指导实验室全员参与。理化实验室未通过认可和计量认证的,中心领导应积极克服理化实验室客观条件的不足,创造条件,进一步开展理化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的工作。

理化实验室通过认可和计量认证后,并不意味着质量管理体系工作已完成,相反这正是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始。持续、有序地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杜绝形式主义,重文件轻实施等不良意识,要求实验室内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优化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

这就要求,首先,必须加强理化实验室的最高管理者对质量管理的认识。理化实验室领导人员是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最高管理者,在建设并优化质量管理工作中,必须认识到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通过领导的表率作用,激励全体员工参与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合理的领导与管理,让全员能够充分参与到在制定合理的质量管理方针与目标等工作,参与到质量管理的实际工作;通过有效的沟通、表彰等活动,提高全员参与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质量管理监控流程[3]。

加强质量目标的动态管理。质量目标管理是以行为科学和系统理论为基础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是实现组织战略目标、落实组织决策的基本途径,通过质量目标的建立,统一全体人员意识,调动工作积极性,以目标责任制为基础进行考核,确保目标管理全过程的实现。通过加强质量目标的动态管理,增强员工凝聚力,使质量管理体系动作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管理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提高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的整体管理水平与人员的综合素质[4]。

在质量目标的制定上,要从客户需求出发,听取广大员工的意见与建议,制定目标具有可测量、可实现、全方位等要求。在质量目标由最高管理者批准、下达,利用实验室信息平台或公告板平台上公布,使全体实验室人员均能获悉,并引起注意。质量管理负责人应定期,一般为每月,对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跟踪与统计,对目标实现情况进行分析,对于不合格项,要由相关负责人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逐步进行质量目标考核,重点是通过上一阶段的工作情况考核,部门、员工估出的贡献考核,以激励员工,完成下阶段目标。

同时,质量目标制定后,要根据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不断分析与评价。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人员素质。理化实验室是一个整体系统,实验室人员是其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也是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因素,员工素质的高低,与质量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具有密切的关系。部分基层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在人员、管理上存在一定问题,缺少真正熟悉内审程序、目的及方法的人员,因此,在优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时,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加强人员素质,而提高员工能力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培训[5]。

在采取培训前,要了解员工的培训需求,制定与质量目标相一致、符合员工能力发展的培训需求分析报告;根据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并向全员公布;按计划开展培训工作,对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费用等进行详细记录,对培训工作进行反馈。

由于实验室内多为检测人员,具备质量管理相关业务知识的人员较少,在开展内审工作前,可先进行人员培训,使实验室内所有相关人员了解并掌握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提高内审技巧,从而提高内审工作效率及质量。

加强标准物质、仪器设备的管理。根据中心实验室规模,按计划进行仪器、设备、标准物质统一管理。由统一的标准物质管理员负责物品的量值溯源计划、采购申请、保存、发放、保管,做到保证量值溯源。管理员根据理化实验室开展的检测参数、标准物质的使用情况,正确配备开展正常工作所需的标准物质,对标准物质进行正确使用,有利于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在仪器使用上,由设备管理员进行统一管理,可使仪器设备随时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建立统一的管理目标,达到有效的资源共享,对于设备较少的理化实验室而言,而减少不必要的申请流程与资源浪费[6]。

开展质量管理监督计划,提高质量监督工作的有序进行。制定符合理化实验室管理工作的质量监督计划,除日常监督外,实验室质量管理办公室及其他部门可按计划对检测工作的开展情况、人员上岗情况进行质量监督,加强监督人员与检测人员的沟通,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确保检测工作按照质量管理的相关程序有序开展。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实验室卫生检验工作已由系统式的行业垄断,成为中介服务,并参与市场公开、公平的竞争。基层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通过质量管理认证,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改进与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顺应时展要求,真正做到增强实验室全体人员质量意识和业务素质,提高疾控中心实验室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保证检测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才能更好地承担为全社会卫生防病、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证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的重任[7]。

参考文献

调研县疾控中心工作计划 第3篇

一、工作进展

自消除疟疾行动计划正式启动和实施以来,我市消除疟疾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至2015年全市已连续4年无本地感染病例,区、清浦区、涟水县、盱眙县、金湖县达到并通过消除疟疾考核评估,但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威胁我市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的推进和成果巩固。

二、年度目标

2016年我市将继续推进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及时、有效应对输入性疟疾疫情,确保达到以下目标:

(一)继续保持无本地感染病例。

(二)对区(含开发区)、淮阴区、洪泽县进行消除疟疾达标考核。

三、防控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为消除疟疾工作提供保障

各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消除疟疾工作的领导,按照省、市消除疟疾行动进程和各地消除疟疾实施方案,落实本地区消除疟疾各项工作任务,确保按时达到本地区消除疟疾的阶段目标。

(二)进一步加强病例管理,提高传染源管理和疫点处置工作质量

1、规范传染源管理措施

我市将继续全面推行消除疟疾“1-3-7”散发疫情处置工作模式,确保传染源管理和疫点处置工作的及时有效开展。

(1)病例报告

各级医疗和疾控机构对发现的所有疟疾病例(包括实验室确诊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均应在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所有网络直报的疟疾病例均应进行实验室检测,每例病例在抗疟治疗前应至少采制厚薄血片3张、滤纸血2张(每张2大滴血样,每滴约60μl)和抗凝全血5ml,并电话报告省寄研所。县(区)疾控机构应尽快将2张厚薄血片、2张滤纸血和抗凝血样本(如采用快速诊断试纸条诊断的,包括检测后的试纸条),送省寄研所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进行镜检和核酸检测复核,不能立即送样的可将抗凝血样本置-20℃保存,由市疾控中心收集后统一在每月月底送省寄研所。

为鼓励及时发现和报告病例,我市将继续实行报病奖励制度。

(2)病例复核与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病例报告地县级疾控机构在3日内完成对网报疟疾病例血片的镜检复核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重点核实是否为疟疾病例并判断是否为本地感染病例。所有疟疾病例应在报告后3日内填写完成专报系统中的《疟疾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完成《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并通过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报告。对镜检复核阴性的临床诊断病例和镜检复核与初检结果不一致的实验室确诊病例应及时将样本送省寄研所进行核酸检测复核。个案流调时对病例的判定应严格按照《省消除疟疾监测方案》中监测相关定义进行。

市疾控中心负责及时对辖区内所有网报疟疾病例的血片进行镜检复核,并用显微摄影系统拍摄镜检复核所见疟原虫图片,并报送至省寄研所;同时,负责将县(区)未及时寄送的滤纸血、抗凝血和复核后的厚薄血片在每月月底前寄(送)省寄研所。经市、省实验室复核后病例诊断结果如发生变更,应由病例报告地县级疾控机构或病例报告单位及时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订正。

(3)病例随访

在规范治疗结束次日,由病例现住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病例完成疗程后,对服药和转归情况进行随访并补充填入疟疾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2016版),再次采制厚薄血片和滤纸血各2张,送省寄研所检测,以观察抗疟治疗效果。病例报告地与现住地不一致的,由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协调完成报告病例的随访工作。

(4)疫点调查与处置

病例居住地县级疾控机构应在病例网络直报后7日内组织完成对病例所在自然村或居民点的调查,确定疫点是否存在传播疟疾的条件,并按照《消除疟疾技术方案(2011年版)》的要求完成疫点处置,在7日内完成专报系统中“疫点调查与处置表”的信息录入和上报。市疾控中心需加强对疫点调查和处置的技术指导,协助省寄研所参与所有疑似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境外输入间日疟病例、国内其他省输入病例以及重症病例的现场核实和疫点调查。

疫点调查时,对疑似本地感染病例,需对病例所在自然村或居住地周围100米范围内的居民进行疟原虫镜检或快速诊断试纸条(RDT)检测筛查,并采制滤纸血标本;对输入性间日疟病例,需对病例的家属及四邻采用厚薄血片显微镜检查或RDT检测筛查,并采集滤纸血标本;对境外输入的疟疾病例,需对在境外有疟疾感染史的同批返回且出现发热症状的人员进行疟原虫镜检或RDT检测筛查,并采制滤纸血标本。对近5年内无媒介调查资料的县(区),如疟疾病例出现在疟疾传播季节,疫点调查需增加媒介按蚊种群调查内容。

疫点处置包括病例治疗、健康宣教和媒介控制。在疫点调查中新发现的实验室检测阳性者按规定网报,并给予抗疟药规范治疗,并向居民发放疟疾防治宣传材料。对在流行季节(5-10月份)出现的疟疾病例,应对病例所在的自然村或居住地周围100米范围所有住家采用菊酯类杀虫剂进行室内喷洒。

所有疟疾现症病人资料要符合《省消除疟疾监测方案用表》和《市2016年疟疾现症病人档案》要求。

2、完善疟疾疫情通报制度

为及时了解疟疾疫情动态,有效应对和处置突发疫情,县(区)疾控机构在发现病例时需电话报告省寄研所,并按规定在3日内将疟疾病例核实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结果上报省寄研所。

为进一步加强信息沟通,督促各地落实消除疟疾工作各项关键措施,省、市卫计委2016年将继续定期对消除疟疾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请各地对照通报,认真查找并改进消除疟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努力提高消除疟疾工作质量和效果。省、市年度通报结果纳入年终考核。

(三)进一步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疟疾病例诊治能力

1、进一步加强传染源发现能力

(1)各级医疗和疾控机构要继续加强疟原虫镜检能力建设,配备相对稳定通过上级业务机构培训合格的镜检人员,二级以上医院至少要配备两名以上熟练掌握疟原虫镜检技术的镜检人员。重点加强乡镇级医疗机构疟原虫镜检设备的配备和技术人员的培训,逐步加大快速诊断试纸条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推广应用;市、县(区)疾控机构要有独立的、能正常开展镜检工作的疟疾中心镜检站,并有专人负责对辖区发热病人血检工作的督导和质量控制。

(2)为按期达到《市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确定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工作指标,各地要继续采取逐级培训方式,分批组织,开展对本辖区的相关医疗、检验、防保专业人员知识与技能培训。

2、进一步提高疟疾病例救治能力

(1)充分发挥疟疾诊治专家指导组的作用,加强输入性疟疾病例的临床诊治,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抢救能力和水平。市将根据实际情况,指定重症疟疾定点救治医院,并成立本市疟疾诊治专家组。市、县(区)疾控机构需加强对本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输入性疟疾的诊断能力和危重恶性疟病例救治能力,尽量避免因误诊误治导致输入性恶性疟病例死亡。

(2)为提高疟疾病例治疗及时率并进一步规范使用抗疟药,市、县(区)疾控机构应按《省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和《省抗疟药物使用和管理方案》要求储备抗疟药品,并加强对药品的保存和使用管理,定期报告药品使用和储备情况。对发现的所有疟疾病例均应按照原_制定的《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进行规范治疗。全省继续对网络直报的所有疟疾病例实施免费抗疟治疗,并按要求实行全程督导用药。

(3)在疟疾传播休止期,由洪泽县(1例)、盱眙县(4例)、区(1例)、淮阴区(2例)、区(7例)疾控中心分别组织对2015年度发现的所有间日疟、卵形疟和三日疟病例进行休止期根治,并对在疫点调查中发现的实验室检测阳性患者自然村开展休止期扩大治疗。

(四)完善监测体系,巩固消除疟疾工作成果

根据我市当前疟疾发病的形势和消除疟疾的进程,按照《全国消除疟疾监测方案》要求,我市将对已通过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地区开展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全市消除疟疾监测网络。各地应根据省监测方案的具体要求,开展监测工作,保障和巩固我市消除疟疾的成果。

1、疟原虫检测和质量控制

(1)为保证“三热”病人血检工作的顺利开展,省卫生计生委将逐步为我市及县(区)疾控机构镜检站和县级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镜检站配备或补充必要的镜检设备,并统一发放血检染色试剂等耗材、发热病人血检登记本和快速诊断试纸条。

(2)按照《市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要求,全市所有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乡镇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要全年开展“三热”病人疟原虫血检工作,全市所有县(区)年血检任务数不低于辖区人口的;在输入性疟疾较多地区,要重点加强对外出务工归国人员的发热病人血检工作。所有已检血片应至少保存一年备查。各地要继续做好疟疾门诊镜检站(检验科)和县级疟疾中心镜检站台账工作,有条件的县(区)要向各镜检站配备镜检耗材收纳盒。

(3)市、县(区)疾控机构中心镜检站应按要求对所辖县(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镜检质控督导,保证“三热”病人血检工作质量。县(区)级中心镜检站要复核辖区内各医疗单位10%的已检阴性血片和所有网报疟疾病例血片,上半年一次、第三和第四季度各一次,及时通报血片复检和互审结果;市级中心镜检站要抽检本市各县(区)10%的已复核阴性血片和所有网报疟疾病例血片,并负责将所有网报疟疾病例血片和滤纸血及抗凝血按要求送省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复核,同时不定期对乡镇门诊镜检站已检血片进行抽检。各级疟疾中心镜检站需按《消除疟疾技术方案(2011年版)》要求保留抽复检的血片和工作记录。

2、主动病例侦查

疑似本地感染疟疾病例的疫点,应对疫点内所有居民采用厚薄血片显微镜检查或RDT进行筛查,并同时采集滤纸血标本进行核酸检测;所有县(区)必须对输入性间日疟病例的家属及四邻采用厚薄血片显微镜检查或RDT进行筛查,并采集滤纸血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如主动病例侦查新发现带虫者,则进一步扩大对疫点内所有居民采血检测。疫点主动病例侦查新发现的确诊病例或带虫者均按照确诊病例上报、规范治疗,并按本监测方案要求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报告。2016年进行消除疟疾达标考核的县(区),还需在本地区最后一例本地病例所在村对200名居民采用厚薄血片显微镜检查或RDT进行检测,并采集滤纸血标本进行核酸检测。

3、哨点监测

根据省要求,今年将选择输入病例相对较多的区,在该区选择1家发热病人门诊量较大的县以上医疗机构和3-5家重点乡镇卫生院作为哨点医院开展发热病人血检工作。乡镇卫生院年发热病人血检比例不低于年门诊发热病例数的10%,二级医院不低于5%,三级医院不低于1%。

(五)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疟防意识

各地要结合4月26日“全国疟疾日”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广泛宣传国家消除疟疾政策和疟疾防治知识,改变居民不良生活方式,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和参与疟疾防治工作的积极性。各级疾控机构还应配合教育部门,加强对中小学疟疾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

各县(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原市卫生局、市商务局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关于做好对外劳务输出人员输入性疟疾防治工作的通知》(淮卫发〔2010〕11号)要求,高度重视输入性疟疾防控工作,主动加强与出入境检验检疫、商务局和公安等部门和机构的联系,及时掌握输入性疟疾疫情信息。要将《致赴非洲、东南亚等疟疾高发区务工等人员的一封信》,通过市、县、乡、村四级防保网络发放到每一位近一年内到国外高疟区劳务输出、经商、旅游等回国人员和仍在非洲等高疟区务工等人员的家属手中,张贴在每一个村级/个体医生卫生室和医院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内,要把联防联控工作落到实处,共同做好我市输入性疟疾的应急处置工作,并向市疾控中心按时上报《致赴非洲、东南亚等疟疾高发区务工等人员的一封信》发放情况统计表。

(六)有序推进消除疟疾达标考核

调研县疾控中心工作计划 第4篇

一、综合性工作

(一)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按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重心下沉、关口前移”的要求,在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社区的调研基础上,进一步将相关工作纳入城乡社区公共卫生工作内容,探索适应我省城乡公共卫生工作要求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机制和模式,并组织开展试点,逐步推广。组织制定《**省城乡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试行)》,在全省城乡社区组织实施。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城乡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指导与检查。

(二)外来暂住人口防病工作:在深入调查研究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城乡社区外来暂住人口(农民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组织开展试点工作。制定并发放《民工防病手册》。

(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按照《**省卫生强省建设与“**”卫生发展规划纲要》和《**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要求,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组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绩效考核,促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按照《**省疾病预防控制培训工作计划(20**~20**年)》,组织开展分级培训。对照_、国家发改委的有关文件和《**省市、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分级管理意见》,研究制定全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三年装备方案,完成20**年的装备计划。

(四)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能力建设:认真落实《**省县以上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工作计划任务书(试行)》的各项内容,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机构疾病报告和门诊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以及现场控制落实情况等的检查指导和工作考核。组织开展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培训。

(五)部门合作与联防联控:进一步加强与省教育厅的联系合作,及时通报疫情,帮助落实各项学校公共卫生工作;进一步完善与省农业厅的人畜共患病防控例会制度,建立信息通报和合作处理机制,开展合作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疫情通报工作,落实相关工作责任;进一步加强与党校等有关部门的合作,提高基层党政领导干部预防艾滋病的政策及知识水平。进一步加强长三角地区疾病联防联控工作,完善合作、交流制度。进一步加强我省与毗邻省市的血吸虫病联防联控工作。

(六)加强_防病项目管理:进一步强化对_下达的各项防病项目的管理和技术指导,重视业务能力培训,加强项目工作督查,高质量完成项目任务。

(七)规范开展各类监测工作:根据科学、统一、效益、效率的原则,在全省统一规划、设置疾病监测和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点,并按照《**省疾病预防控制监测点管理办法》,加强各类疾病监测点的规范化管理。

(八)结合我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组织开展对卫生行政管理干部的疾病预防控制业务管理培训。

二、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

(一)艾滋病防治

1.组织实施农民工、青少年、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和中英合作项目。

2.完成全省第一轮对来自**个艾滋病高感染省份婚嫁妇女的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和处置工作;组织开展对其他高危与重点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工作。

3.推广我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试点先进经验;新设12个_维持治疗门诊,督促全省维持治疗门诊工作的全面到位,组织实施治疗分点的试点工作。

4.组织建立社区预防艾滋病专职干预队伍,开展艾滋病高危人群防病干预试点工作;组织开展社区_维持治疗社工帮教试点工作;有计划地开展男男人群预防艾滋病干预工作和暗娼预防艾滋病干预试点工作。

5.加强艾滋病临床规范治疗培训。做好医务、公安、司法、科研等有关人员的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和处置工作。

6.在农民健康体检中,增加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项目。

7.进一步做好手术病人术前和孕产妇产前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工作。

(二)血吸虫病防治

1.在常规查灭螺、查治病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来自1**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外来暂住人口的查病工作力度;加强省级粪检点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2.实施新修订的《**省血吸虫病监测巩固技术方案》;进一步加强血防督查工作,督促薄弱地区血防工作的到位。

3.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我省工作方案,规范开展晚期血吸虫病人内外科治疗救治项目工作。

(三)结核病防治

1.加强结核病防治项目管理,肺结核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达到国家有关目标任务的要求。

2.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工作,实施结核病第五轮全球基金项目。

3.有计划地对肺结核病重点人群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艾滋病、结核病筛查。

(四)乙型肝炎防治

完成全省范围内为期两年的15岁以下儿童(包括流动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对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工作。结合农民健康体检,实施乙肝筛查工作。

(五)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治

加强以流感、人禽流感和SARS为主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工作,规范哨点医院和实验室检测工作,做好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各项准备工作。

(六)以霍乱为主的急性肠道传染病防治

加强以霍乱为主的急性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力争不出现二代病例和死亡病例。完成全国腹泻感染状况调查任务。

(七)鼠疫防治

1.加强历史鼠疫疫区县鼠疫监测实验室建设,规范监测工作;有计划的开展鼠疫防治知识培训。

2.组织开展鼠疫历史疫源地性质调查和相关科研工作,力争判明我省鼠疫历史疫源地性质。

(八)布鲁氏菌病与猪链球菌病防治

加强与农业等有关部门的合作,做好以牲畜交易、屠宰、养殖等重点人群的布病与猪链球菌病监测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布病与猪链球菌病临床、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验等方面的业务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布病与猪链球菌病防控水平,及时发现和控制人畜间布病与猪链球菌病疫情。

(九)虫媒等传染病防治

加强疟疾、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的监测、预防和控制,认真落实以流动人口为重点的各项防治措施。

认真做好性病、麻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疾病的监测工作,落实相关防治措施。有计划地做好麻风休养员的集中收治工作。

三、免疫规划工作

(一)进一步推进全省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和日常性督导管理工作。

(二)落实儿童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制度;加强对外来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管理工作;对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组织开展高质量的脊灰、麻疹强化免疫或查漏补种活动。

(三)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加强相应的工作经费保障、冷链建设、人员支持和业务培训,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工作

加强与盐务等有关部门的合作,完善消除碘缺乏病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合格碘盐食用率;进一步加强地氟病、丝虫病、土源性线虫病和肝、肺吸虫等疾病的监测工作;做好慢性丝虫病人的关怀照料工作。

五、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

(一)在全省各市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引导公众开展“健康一二一”活动,改变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预防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二)按照_《重性精神疾病监管工作规范》,开展社区重性精神疾病监管工作,推广社区精神卫生先进经验;开展“心理卫生进社区”试点工作;完成**省精神卫生培训中心的筹建工作,并开展相关培训;组织开展《**省精神卫生条例》的立法调研和起草工作。

(三)推广《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信息化管理规范》、《维持健康体重和血压管理关键技术》工作。

(四)积极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报病试点工作;组织开展各类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宣传教育和业务培训,促进社区慢病有效防控措施的推广应用。

(五)完成大肠癌早诊早治试点工作,组织开展大肠癌高发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其他相关研究。

(六)组织开展社区口腔卫生保健服务试点工作。

调研县疾控中心工作计划 第5篇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思考

全面预算是指在单位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为合理利用资源,对收入、支出及结余等各个环节进行的统筹计划和安排,根据预算安排各项支出,有利于建立预算控制系统,以保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全面预算是单位组织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是通过编制预算、内部控制、考核业绩所进行的一系列财务管理活动。目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预防服务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因此,在预防服务管理中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就显得更为必要。

1.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总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结合国家的收费政策,对计划年度内的收入、支出、结余等诸方面做出预测,按照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根据预算年度的收入增减因素和措施,以及以前年度结余情况,测算编制收入预算,根据事业发展需要与财力可能,测算编制支出预算。采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监督的一系列经济管理活动,它包括预算编制、审批、执行、报告和审计五个环节。它通过引导、控制和协调各部门的活动,考核和激励管理者及员工,从而达到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服务活动全过程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机制。

2.全面预算管理对于提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全面预算管理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总体发展战略和年度发展计划具体化;其次,全面预算编制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了解,预算目标使每个部门都清楚认识到医院的总目标和各自的任务,更便于分工协作;第三,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绩效评价。科学的预算目标值可以成为绩效考核指标的比较标杆;第四,全面预算管理能够起到收入提升与成本节约的功效。当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收入、成本费用水平偏离预算指标时,可以及时分析原因,进而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第五,全面预算管理能起到激励员工、增强凝聚力的作用。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增强了员工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展的预见性,从而树立管理者和员工面向未来、共同发展的激情。

二、对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

全面预算管理是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由于全面预算是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跟踪、全方位控制的运行机制,更要强调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为了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化改革中的积极作用,当前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全面预算管理要以战略规划为前提

全面预算管理的根本目标在于实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发展战略,通常发展战略强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使命、战略等,一般只包括非常概括的预期收入和费用数额,年度全面预算则是通过对当前疾病预防控制服务活动收入和费用的具体安排将战略落实为行动方案,对未来疾病预防控制服务活动进行规划和安排,使长远战略目标得以分阶段实现。因此,全面预算必须以战略计划为前提和指导,战略实施必须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支撑。

2.完善的组织体系是全面预算管理落到实处的保障

构建全面预算控制系统必须设立完整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全面预算管理需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部门共同参与,不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各部门要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共同把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落到实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主要包括预算决策机构、预算专职部门以及预算责任网络体系。

3.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全面预算的执行控制

全面预算控制的实质在于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及时调控和业绩跟踪。预算调控即全面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日常监控、调整职能;业绩跟踪是跟踪关键业绩指标的达成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决策。但现实中不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虽有预算机构,但对预算的执行并未给予足够重视,从而严重削弱了预算控制职能,造成这种预算控制“软”约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全面预算控制手段的落后,管理人员很难及时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一般要在每个月之后才能从财务报表中知道当月的财务状况。因而要使全面预算执行监控切实有效,要建立有效的、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对现有的业务、财务软件采集全面预算管理需要的各种数据,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及时监控,发现异常,自动预警,还可以对业绩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跟踪,能够极大地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性。

4.加强全面预算的考核与评价,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的激励作用

除了要有一个严密的监控体系跟踪全面预算的执行进度和效果之外,同时还必须有一个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让责任科室、员工明白单位希望他们做什么,做到之后的回报是什么。公正、合理的考核与评价是全面预算管理形成良性循环的重要推动力,预算考评应与绩效考评相结合,以各级责任单位为考评对象,以关键业绩指标构建考评体系进行度量和评价。通过业绩实际完成情况与业绩目标的比较,确定差异并查明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据以评价各责任科室和个人的工作业绩,并与相应的激励制度挂钩。

总之,全面预算管理是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抵御风险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不断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竞争力和综合经济实力。

参考文献:

[1]史习民.全面预算管理[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8.

调研县疾控中心工作计划 第6篇

以《全国消除疟疾监测方案(2015版)》和《____自治区消除疟疾实施计划(2011—2020年)》为依据,贯彻预防为主的科学防治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实施各级政府领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县、乡(镇)相关临床医师的疟疾防治基本知识培训,提高监测报告的敏感性;加强全民疟疾防治健康教育,切实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形成群防控的工作局面;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不出现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和输入性继发病例,继续巩固全县消除疟疾成果。

(一)疟疾年发病率

全县保持不出现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和输入性继发病例。

(二)发热病人血检和质控管理

1、县直医疗单位、疾控中心和各乡(镇)卫生院开展发热病人疟原虫血片镜检的比例要达到100%;血检对象:“三热”病人(临床初诊为疟疾、疑似疟疾、不明原因发热者)和到过国外(非洲、东南亚及南太平洋地区等国)回归人员。

2、发热病人血检率。

按照《全国消除疟疾监测方案(2015版)(中疾控传防发[2015]139号)的要求,以乡镇为单位,年“三热”病人血检总人数不低于辖区人口数的‰;疟疾主要传播季节5~10月血检人数不低于年血检总人数的80%。镜检后的血片(阴性血片和阳性血片)要妥善进行保存,以备上级查验。各单位血检任务数详见附表1。

3、县疾控中心要对各乡镇卫生院进行镜检质控督导,保证发热病人血检工作质量。复核各医疗单位10%的已检阴性血片和所有网报疟疾病例血片。

4、流动人口血检。

根据《_传染病防治法》及_、_等5部《流动人口疟疾暂行管理办法》(卫防字[1985]41号)和__《流动人口疟疾管理办法》及《__县流动人口疟疾防控实施方案》的通知(田政办发〔2012〕180号)等法律法规文件规定,县疾控中心和各乡镇卫生院要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对大型流动人群聚居地,特别是是外出非洲、东南亚等国务工回归的人员进行摸底调查,定期搜索传染源,以便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重症病例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流动人口血检任务数为300人次。

5、疟疾病例实验室检测率、实验室确诊率100%。所有的疟疾病例均需保留血片备查。

(三)传染源管理。

报告的疟疾病例,100%要经实验室确诊;确诊的病例要在24小时内按全国疟疾病例治疗方案(见《消除疟疾技术方案(2011年)》附件1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实施治疗,治疗比例达到100%;100%疟疾病例3天内完成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按自治区疾控中心2016年下发的调查表进行(附件4))。治疗后一个月血检复查,对失访人员要提供佐证材料(有调查记录、失访原因等)。

(四)抗复发治疗。

对上年的间日疟病人在流行季节开始前进行抗复发治疗(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中旬),服药率达100%(有禁忌症及外出除外),全程足量率达100%;对失访人员要提供佐证材料(有调查记录、失访原因等文字说明)。对疑似疟疾病人,在采血的同时要给予假定性治疗,治疗率达100%,同时保留血片以备复查;确诊病例及时根治。

(五)病灶点病例主动筛查与处理。

在病例网络直报后1周内,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活动性疫点和非活动性疫点开展病例筛查,内源性病灶点血检率要求达该点人口数的10%以上;外源性病灶点的血检率要求达该点总人口数的5%以上。所有活动性疫点处置率达100%,有详细处置报告(如疫点人口资料、蚊媒调查结果、处置措施、影像资料)。对于筛查发现的疟疾病例,应及时进行规范治疗、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及时进行报告。

(六)技能培训。

1. 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疟防人员和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接受疟疾防治知识技能培训达100% ;县直医疗单位和各乡镇卫生院镜检员,接受疟原虫血片镜检技能培训率要达100% 。

2. 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内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传染病科和发热门诊)临床医生,接受疟疾防治诊治知识培训率要达100% 。

资料要完整(有培训方案、通知、签到、日程、培训教材、考试、照片、总结等)。

(七)病例报告、治疗和个案调查。

诊断后24小时内报告率达到100%,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达到100%,3日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率达到100%,阳性病人抽取4-5ml抗疑血于3天内送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

(八)主动病例侦查。

各乡镇均需主动开展病例侦查,主动侦查血片占全年血片总数的40%。

(九)传疟媒介监测。

根据上级工作安排或结合本地实际工作需要,适时开展传疟媒介监测或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工作。

(十)健康教育。

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种适宜场所,采取多种形式,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对人群疟疾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且资料完整(计划、健康教育教材、照片、总结)。

(一)加强领导,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疗卫生单位要高度重视疟疾防治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分管领导和防疫专干要全面了解、掌握辖区内的疟情动态,发现疫情要及时上报,不得漏报和瞒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二)多部门协作,构建疟疾防控网络

加强与财政、教育、广电、商务、公安等部门的联系,相互配合,共同开展疟疾防控工作。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网,县疾控中心要有2 名以上专职寄防人员,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保院及乡镇卫生院要有1 名专(兼)职疟原虫镜检员。所有乡(镇)卫生院均能够开展发热病人血检工作。

(三)强化宣传教育,提高疟防知识知晓率

各单位要结合疟疾宣传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宣传栏等方式进行疟防知识的宣传,提高居民和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尤其是外出(非洲,中南亚)务工人员和其家属。并保存宣传资料、发放登记表、现场工作影像等资料备查。

(四)加大培训力度,提升疟疾诊治能力

采取逐级培训的方式,县疾控中心负责各单位师资培训及镜检人员培训;各乡卫生院负责本单位人员和辖区村卫生室从业人员的培训,县直医疗单位负责本院的急诊科、内科、神经内科、儿科、传染科、防保科的临床人员的培训,年至少开展疟疾防治技术培训1次。

培训内容的重点是:疟疾病例的识别,疟疾诊断和治疗,疟疾防治知识的传播,尤其输入性疟疾的及时发现,报告和治疗。

(五)加强检查督导,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县疾控中心要加强对各医疗卫生单位疟防工作督导,每年至少2轮次。检查工作方案的执行、血片制作、疫情控制、镜检质量和疟防资料等情况。要有督导记录,指出存在问题和提出整改意见。对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县卫计局汇报,及时解决问题,确保疟疾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调研县疾控中心工作计划 第7篇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支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县卫生局的领导下,在市、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xx县疾控中心领导班子带领全体职工以巩固和发展文明单位为载体,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两手抓的方针,开拓进取、奋力拼搏,有力地推动了疾控中心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领导重视保障有力

2006年xx疾控中心领导班子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将其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做到四个到位。一是组织到位。今年疾控中心调整成立了以主任xxx为组长,xxx为副组长,各科科长为成员的达县疾控中心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行政科的同志负责日常工作。二是宣传到位。为使精神建设工作深入人心,xxx疾控中心有的放矢地开展了宣传工作,如办墙报,开职工大会、党员大会,组织职工自学,制定文明用语细则,开展“巾帼建功”、“青年文明号”等活动,使全中心职工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教育职工争当文明使者。三是职责到位,建立目标激励机制,实行项目管理,奖惩分明,确保文明工作落到实处。四是考核到位。为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考核,xx疾控中心采取平时督查,年终检查的办法,随时掌握全中心精神文明工作的动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不合格的科室和个人在评选先进,精神文明奖金发放时,实行一票否决。

二、制度健全发展规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搞好制度建设,确保单位各项事业的发展有章可循,规范运作,xx疾控中心一是对单位原有的工作制度进行了补充完善,重新修定了《xx疾控中心管理制度》,共140余条,内容涉及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职责、管理职责、考核奖惩、学习教育等方面;二是年初拟出精神文明建设专题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实施,定期和不定期督察,不断总结经验,增添措施,使疾控中心的精神文明建设走上了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三、重业务抓培训

兴疾控中心的基石是职工队伍,而强疾控中心之本是人才队伍。基于这样的认识,xx县疾控中心坚持把培育“精兵强将”的人才队伍作为战略来抓,把提高全中心职工整体素质作为“基石”来抓。前些年,xx疾控中心人才结构性短缺,结构性过剩的矛盾十分突出,为尽快扭转这种局面,xx疾控中心拟定了新进人员标准,出台了人才培养计划、学术成果奖励规定等,使全中心人才队伍素质在几年内发生了质的变化。为尽快培养出骨干人才,xx疾控中心每年筹资3万余元,使在职人员脱产或函授中升专,专升本。同时把专业骨干送到省、市及部级医疗卫生单位进修深造。除此之外,全中心继续加强继续医学教育,聘请上级医疗卫生单位的专家教授来单位授课和内部业务学习。

为了学以致用,学用结合,xxx疾控中心为学成归来的人员在应用新技术,开展新项目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花巨资购买了气相色谱仪等50余万元的仪器设备。良好的设施设备及人才成长环境,使一大批中青年骨干迅速成长,成为各科室、各学科的带头人。一年来,全中心在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交流论文10余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四、以人为本深化改革

为给全中心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一是xx疾控中心总投资达500万余元的办公大楼已于今年9月顺利整体搬进4000余平方米办公大楼。并对新办公环境进行绿化和美化,共新增花钵50余个和植花草近300株。二是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按照上级要求,加快全中心各项事业发展,全中心干部职工一律实行聘用制,改变身份,转变观念,引入竞争机制,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

调研县疾控中心工作计划 第8篇

【关键词】 计划生育网络;传染性疾病;防控

DOI: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 人口数量的变化带来了传染性疾病数量的快速增长, 如非典型性肺炎、甲型流感、禽流感等,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重大影响,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传染性疾病与非传染性疾病不同, 其发病原因多, 防控效果差, 影响范围大, 单纯地依靠医疗手段无法很好地起到控制的目的。计划生育网络的构建可有效的帮助疾病控制公共卫生体系进行传染性疾病的防控, 通过宣传、统计、控制的方法来提升防控的效率, 同时能降低防控成本, 是目前最重要的防控手段[1]。相对于传统的防控手段来讲, 使用计划生育网络的可调控性和可塑性更强。本文考虑到这一背景, 对人口数量变化带来的传染性疾病的特点以及计划生育网络构建的实施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 从而探讨计划生育网络的防控作用, 降低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

1 我国人口变化和人口健康

人口的变化显而易见会引起人口健康的变化。人口数量的增多, 或者人口结构改变, 都会带来很多方面的问题, 比如环境污染、粮食短缺、贫困加重等, 也会导致人口健康状况的下降, 其中对人口死亡水平、年龄结构和人口流动频率的影响最为重要。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全国总人口亿人, 其中大陆人口亿人,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十年共增加千万人, 增长。城镇人口增加亿人, 比重上升;0~14岁人口比重下降,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平均家庭户人口为人, 比第五次普查的人减少了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千万人, 同2000年相比, 文盲人口减少千万人, 文盲率下降;流动人口增长。

这些人口的变化必然带来了人口健康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口健康关注的是总人口的健康结局, 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现在, 我国的健康模式为非传染性疾病不断升高, 传染性疾病并未减弱。而目前的传染性疾病有了新的特点, 其控制和治疗情况都与之前不同。在传染性疾病的防控中研究人口健康问题,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人口变化中传染性疾病的新特点

人口数量的变化, 给传染性疾病带来了新的特点, 只有对这些特点有深刻的认识, 才能找到合适的防控方法。具体特点如下。

2. 1 发病率降低 近年来全国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有所下降, 但是曾出现过两次大的高峰期和下降期。第1次高峰期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 第2次高峰期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90年代后, 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呈现平稳状态。这个数据的真实性值得怀疑, 因为一些农村偏远地区受到条件限制, 监测和上报情况可能会出现不详实和漏报等情况, 而一些大城市, 传染病发生率的统计数据也有所缺陷。例如深圳等, 对于流动人口传染性疾病的管理有许多缺陷, 一旦发现传染病, 则遣返回居住地, 可以推断, 常住人口的传染病发病率统计结果往往低于暂住人口。以疟疾为例, 暂住人口不发病时可以正常工作, 一旦发病则难以回到原住地, 所以统计出的结果是暂住人口发病率较常住人口高。所以, 不同病种的发病率统计数据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 2 发病原因复杂 目前来看, 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原因较为复杂, 建国初期, 受到生存条件的影响发生很多传染性疾病, 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经济条件水平大有提高, 医疗卫生条件也得到很大改善, 在这样的条件下, 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不仅有原有的原因, 还增加了新的发病原因, 与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动密切相关。

2. 3 发病范围广 根据有关数据, 全球艾滋病患者数量达到7千万人, 而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是在1981年[2], 短短几十年已经达到了90万人, 发病的范围分布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 农村高于城市, 青壮年发病率较高。近年来, 我国成年人的感染率占以下, 看上去流行趋势不高, 但是我国本身人口基数大, 所以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还不能消除。并且, 据推测, 我国艾滋病的发展正在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 而艾滋病的传播不是简单的生物-医学模式, 而是复杂的社会-医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 感染者自身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其家人、周边环境等都受到严重的影响。

2. 4 防控难度大 由于人口流动频繁, 使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速度非常快, 一旦发病, 就容易出现大规模的扩撒现象。以结核病为例, 结核病是一个呼吸道疾病, 在居住密度大、人员流动频繁、空气质量差的地方传播迅速。在90年代末, 我国曾对结核病防治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但是由于人口流动频繁,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没有明显的下降, 反而有回升趋势。再以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为例, 最初在广东省发现非典病例, 短时间内就扩散到全国范围。若不是严格对传染源、传播途径进行隔离阻断, 疫情有可能扩大至世界范围。同时, 近年来暴露出来的免疫屏障薄弱的问题也引起关注。以前农村人口基本生活在农村, 与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接触少, 感染率低, 而现在, 随着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 与病原体接触后又返回家乡, 将传染性疾病带入到农村环境, 引起该环境下传染性疾病的小规模爆发。由此可见传染性疾病一旦发生, 控制难度就比较大, 因此在传染性疾病发现的初期进行有效的防控意义重大。

3 计划生育网络对传染性疾病防控的可行性分析

当前, 人口流动性大, 而登记系统不完善, 传染性疾病发生后, 其发生规模和传播速度并不能被准确记录, 因此想将传染性疾病控制在医院-患者之间来确定阻断机制可谓是难中之难。一般来说, 由于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多样化, 传播方向多元化, 导致传染性疾病的隐性发生率较难估计, 在传染性疾病被常规登记后很长一段时间才会表现出来。因此通常情况下, 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总是高于对这个疾病的判断。想解决这个问题, 只有完善我国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监测各种公共事件, 另一方面服务于社会公共事业, 从而达到防控的目的。但是, 这样一个系统的建立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 其花费的时间和金额都是巨大的。因此, 如果利用当前的部门功能网络, 调整到全社会范围, 来进行传染性疾病的防控, 其可行性更高。其中计划生育网络就是可以利用的重要措施。

我国的计划生育网络现已遍及所有的县镇, 其服务项目有技术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优生优育咨询、节育技术推广等, 在完成这些功能的同时, 可以合理调整其服务范围, 使其在传染性疾病的防控上进行管理。例如在给妇科患者进行手术前, 需要做“传染病四项”的检查, 即乙肝、丙肝、_和人免疫缺陷病毒, 并且需要记录原始数据, 建立健全的登记统计工作, 并定期上报自查。这样做使得传染性疾病的登记达到100%, 并能严格掌握传染性疾病的报告时间。

计划生育网络和现有的传染病防控系统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例如, 村医站在传染病防治的第一线上, 但是村医对疫情的处理能力有限, 相比之下, 计划生育网络系统的工作人员是村干部, 村干部对本地情况的了解程度更深, 并且领导力和号召力都比较强, 因此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应对传染病[3]。

早在30年前, 国家财政就为计划生育网络的建设提供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使得这个网络已经有了一定规模, 计划生育工作越做越好。现在使用计划生育网络防控传染性疾病, 可谓是最经济和可靠的。正如前文所描述的, 我国现在经济快速发展, 社会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90%以上的患者出现传染性疾病的症状后, 首次就诊都选择基层医疗机构, 如乡镇卫生所、村卫生所等[4], 传染性疾病的防控系统需要以基层医疗机构为单位, 如果真要建设这样一个网络, 其难度之大可以想象。另外, 我国仍处在发展时期, 各方面建设都需要资金支持, 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如果能节省成本, 则对我国的发展大有益处。而我国计划生育网络的建设已经打好了基础, 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现在只需要稍微调整, 将部门网络功能拓宽到社会公共管理事务平台上, 再稍做改进, 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4 小结

目前来看, 传染性疾病的防控, 不能仅依靠现有的医疗手段来进行, 必须综合各管理体系, 充分了解传染性疾病发生的特点, 找到传染病发生的原因和源头, 跟踪感染者的流动情况, 从而达到有效防控的目的。计划生育网络的构建, 尽管投入小, 仅仅需要将现有的操作平台中的部门网络功能, 推广到社会公共事务即可, 但是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效果显而易见, 是传染性疾病防控的有效手段。

根据本文的分析, 国家传染性疾病防控中心应该合理使用计划生育网络, 对我国人口变化情况以及流动人口分布情况做好统计工作, 如果出现传染性疾病的病患, 及时了解其动向, 做好预防和治疗, 提高对传染性疾病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刘贤兵.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有效性研究.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2, 12(6):159.

[2] 荣丽卿.计划生育网络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控作用分析.基层医学论坛, 2014, 18(20):2711-2712.

[3] 郑晓瑛, _, 纪颖, 等.论计划生育网络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控作用.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5, 114(4):213-216.

调研县疾控中心工作计划 第9篇

基于风险评估原则设计实施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的设计实施应基于风险评估的原则和方法。如美国食品安全检验局(FSIS)在进行国家残留监控计划(NRP)设计时,采用了风险评估的思路和分级评分方法,在纳入任何一项监测项目时都需进行科学评估,从安全性、健康关注程度、政府管理需要、检测分析技术、实验室检测能力等诸多方面综合考虑,确保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选择监测的食品和污染物应基于国家或地区的特点

监测的内容国与国之间应有不同,甚至在同一国家的各地区之间也不应一样,并且随着时间的迁移,环境污染以及食品加工方式、饮食习惯也在发生变化。有些污染源得到控制又可能出现其他污染问题或有新的污染源被检测到。因此,选择监测的内容也在改变。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优先监测的内容选择应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1)污染物构成的潜在性健康风险。在评估这类风险问题时,必须考虑可能产生不利后果(如神经毒素、致畸、致诱变、致癌)的严重性。也要考虑关于目前人群接触污染物情况及危险人群的资料;

(2)含有污染物的食品引起人群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率;

(3)肉用动物中某些疾病的流行;

(4)在充足数量的样品中,用可靠的方式测量污染物水平的可行性;

(5)食品在全部饮食中的重要性,对主要的食品应加以特别注意;

(6)有关食品的经济重要性及进、出口国家对污染物检测的法规;

(7)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持续性、普通性以及存在的量。其对降解的抵抗力以及转换成更具毒性的物质及其在食物链中蓄积的可能性;

(8)通过工业产生和来自居住区的空气、河水、近海水域等的污染物数量。以及除食物之外的,在其他环境成分中的污染物水平;

(9)在农业、园艺、林业中应用的农药及其他化学制品的性质及用量,动物饲养所用药物;

(10)在食品生产、包装、运输、销售、贮存及制备中的卫生状况。

采用多样性方式监控食源性疾病

对于食源性疾病监测方面,应当不断收集和分析食品生产链所有环节和人类疾病发病方面的有关数据,以便评价食源性疾病的趋势和来源。监测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有关食源性疾病的更可靠的信息资料,主要内容应当有:

(1)了解在人类、动物、食品和环境定病原体的存在及其危险性;

(2)对食源性疾病爆发和散发病例的调查;

(3)核对和解释所获得的资料,取得有效的证据;

(4)快速而有效的信息传递。WHO认为,在国家、区域和全球层面,都应当建立专门的跨学科监测小组,由所有相关部门的流行病学和微生物学专家参与,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及反馈。由于主动监测的信息范围不一定涵盖所有与食源性疾病相关的内容,不同实验室数据监测的范围有所不同,因而实施带有管理性质的调查很有必要。要完成以上内容的监测活动,还应当包括与食源性疾病有关的各个部门的协作,如农业、畜牧业、食品加工业、食品进出口管理、卫生和医疗机构等的分工与合作。美国的食源性疾病监控体系以“地方-州-联邦”三级公共_门为基本框架,通过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网络(FoodNet)对食源性疾病进行常规的主动监测,通过国家抗生素耐菌性监测网系统(NARMS)进行食源性病原体的耐药性监测,通过食源性疾病暴发专家网(OutbreakNet)和脉冲场实验室网络(PulseNet)及时获得食源性疾病的暴发信息并参与爆发的调查和控制。一旦确认有食源性疾病爆发,州或地方的_门则通过食源性疾病爆发报告电子系统(eFORS)上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电子网络体系的建立对提高食源性疾病的应急和处理效率提供了保障。美国通过FoodNet实行了主动监测和相关研究,包括基础实验室监测、临床实验室的调查、内科医生调查、人群调查和配对流行病学研究。

多部门参与和协作

经济有效地开展风险监测需要采取跨学科协调的办法,由“从农场到餐桌”整个环节所有部门参加,还应当包括公共_门的相关专家。为了促进沟通联络和协调,建立一个由相关方参与的协调机构是必要的。1976年,WHO、粮农组织(FAO)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共同努力设立了全球环境监测系统项目(GEMS/Food),旨在掌握各成员国食品污染状况,了解食品污染物的摄入量,保护人体健康,促进贸易发展。有超过70个国家和组织参与该体系。GEMS/Food体系要求每个成员依据本国国情进行食品污染物的监测工作,收集相关的污染水平数据,通过电子网页或者电子文档的形式上报给GEMS/Food,并根据各个国家的实验室能力水平制定了一套不同监测水平的参考目录(核心名单、中等名单和全面名单),供各成员国进行选择。在美国,全国性的监测项目几乎全部是由主管部门牵头,多部门共同协作,全社会广泛参与完成的,数据信息可以达到相关部门的完全共享。丹麦通过公共部门和私营行业之间的密切合作,使一系列食品安全监测和控制计划能够得以成功实施。丹麦政府主管部门指定由行业、政府机构和科学界的代表参加的委员会负责监测计划的技术协调,传染病学、微生物学和遗传病学专家积极参加了计划的制定和执行。1994年1月丹麦成立了人畜共患病中心,承担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该中心收集国内所有人畜共患病调查和控制计划的数据,对于“从农场到餐桌”的人畜共患病情况进行不间断分析,包括查明疾病的发生、评估人类食源性疾病来源,并进行基本流行病学研究,每年出版丹麦人畜共患病趋势和源头报告。近年来,其他一些国家或组织,如芬兰、德国、爱尔兰、挪威、瑞典、联合国等也建立了类似机构,以改进调查及促进交流和协调。然而,就当前世界各国监测状况的总体而言,国家和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往往十分脆弱。

有效共享和应用风险监测结果

国际食品安全网络(INFOSAN)和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是将监测数据用于预警和应急管理的成功范例。INFOSAN是WHO与FAO合作建立的,旨在促进食品安全信息交流及国家和国际层面的食品安全当局之间的合作,INFOSAN系统成功运行的关键在于多部门和各个成员国之间的协调统一配合。RASFF是一个覆盖面广、运转良好、反应迅速的食品安全信息预警系统,它通过系统的信息的收集、提供、传递、评估、、跟踪和反馈等,实现提前发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为保护消费者生命和健康提供了信息保障和依据,增强了欧盟消费者的信任。数据共享是发挥监测数据作用的基础性工作。如美国农业部(USDA)将每年的农药残留监测数据均公布于USDA的官方网站,可被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和各联邦州相关机构免费利用,所有的利益相关集团均可共享。EPA将该结果用于农药残留在膳食摄入情况下的暴露评估,也依据食品质量保护法(FQPA)的需求用于农药重新登记等工作,还为该国参与食品法典委员会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2我国风险监测的进展情况

风险监测制度的总体要求

我国风险监测制度建设和实施的目标是主动收集、分析食品中已知和未知污染物以及其他有害因素的检测、检验和流行病学信息,对食源性疾病有害因素做到早发现、早评估、早预防、早控制,减少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危害。为了提高监测水平和效率,需要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综合利用不同专业和技术能力的检验机构,搭建起与国际接轨的食品污染物、食源性疾病和风险评估技术平台、信息共享和分析系统,建立覆盖到各省、延伸到市县的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提高对食品中污染物、非食用物质和新发现物质的食品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和预警能力。在监测工作机制方面,应当建立起能够“先发制人”的监测机制,在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各环节对食品原料、配料、添加剂等开展主动监测。通过医疗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和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互动关系,及时捕获早期食源性疾病信息。

风险监测仍然面临复杂和高风险形势

我国食品工业长期以来高速发展,近10年来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成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同时我国也成为世界最大的食品市场。虽然近年来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必须看到,由于食品生产经营秩序尚不规范,食品生产经营中的掺假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传统的食品污染物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新的食品安全危害因素又不断产生。种种情况表明,目前我国仍处于食品安全事故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食品安全监管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在控制食品安全风险方面,我们既要面对传统的常规风险,不断加强对传统食品污染物的监测和控制,又要注重防控在食品中掺假、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犯罪行为,有效应对非常规和非传统的食品安全风险,工作任务重、责任大、要求高。

现行风险监测制度难以满足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

根据现行《食品安全法》有关国家建立风险监测制度的规定,原_于2010年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食品药品_联合印发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试行)》(卫监督发〔2010〕17号),该规定是目前开展风险监测的具体制度规则。在此基础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会同_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实施年度国家风险监测计划,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风险监测计划,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组织制定、实施本行政区域的风险监测方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逐步构建起相关工作机制。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承担具体的技术工作,初步形成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为核心,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为主体,其他部门技术机构为补充的全国风险监测评估体系。虽然上述体制和机制已在全国成功运行,但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风险监测计划的系统性设计不足,监测的内容和信息收集尚不够全面,风险监测结果的作用发挥方面尚不够理想等问题。

3对完善我国风险监测的对策建议

结合国内现行做法和国际经验,本课题组认为,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应加快实施。

制定国家层面风险监测工作总体规划,逐步完善风险监测制度

风险监测是一项需要较大经费和技术投入的活动,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地区发展不平衡,如何利用合理的投入取得理想的风险监测结果,是牵头部门的一项重大课题。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需求来看,需要通过风险监测提供高质量的危害特征描述数据和高质量的暴露数据,前者如人群健康危害数据、剂量-反应数据,后者如食物消费数据、食物成分数据、食物分类、职业暴露数据等。从指导政府监管方面,需要了解与风险控制相关的不良行为及对危害程度的影响等数据。从指导食品企业和消费者正确经营和消费方面,需要监测不同食品类别、不同食品链阶段的食品污染状况以及不良加工方法所导致的食品危害等。而从目前风险监测计划和方案的实施情况看,还难以满足上述需要。与此同时,监测的一些内容又存在重复浪费的问题,如全国污染物监测计划中的农药残留监测与农业部门的农药残留监测的工作重复。因此有必要根据监测工作的需要,研究制定国家层面风险监测的总体规划,同时,制定每一项监测活动的针对性目标和效率评价标准,合理分配和设计相关参与部门的监测任务,尽量减少部门间的重复劳动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成本,增加效益。为进一步完善风险监测制度,应从以下方面考虑加强风险监测的总体规划:

(1)根据风险监测的目的和作用,进一步规划国家风险监测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及实现方式;

(2)细化监测项目的分类规则、技术要求、数据格式、汇总和沟通方式;

(3)明确国家层面、地方层面以及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机制,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测设计;

(4)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验室网络,充分利用部门、大专院校和有关科研技术单位的现有资源;

(5)提高实验室数据、监督管理信息以及食品行业发展信息的收集效率和汇总分析能力。

完善多部门参与和信息沟通机制,进一步丰富风险监测内容

现行监测计划只包括部分对人体健康直接相关的环境中化学性危害物、生物性危害物和放射性污染物等,而对农产品种植和养殖过程的农业投入品、人畜共患病危害、食品生产加工过程污染物等尚没有在现行监测计划中体现,缺乏食品源头污染方面和产地环境的长期、系统的监测资料,势必影响风险监测制度的完整性,难以满足风险评估所需要的科学系统的数据要求。扩大风险监测内容势必要求相关主管部门的积极参与。为完善风险监测的部门协调和参与机制,建议进一步完善多部门参与风险监测的工作机制,重点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1)在国家层面成立风险监测专家委员会,负责建立国家数据标准化框架,并分别设立消费数据专家组、环境和化学污染物专家委员会、农业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等,负责指导数据的收集、分析等技术工作,为科学设计和利用风险监测数据提供技术平台;

(2)将风险监测扩展到食品链各个阶段,收集食品链各阶段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危害因素。根据现行部门分工,食品监管、环境保护、水利、农业、林业和畜牧业、进出口食品监督检验等部门的相关监测内容都应当纳入到国家风险监测计划中来,相关监测内容可由专家委员会向主管部门提出技术建议;

(3)建立风险监测绩效考核机制,将风险监测工作纳入相关考核和经费审计范围,将信息收集和资源共享、协调配合成效作为食品安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4)建立国家风险监测统一数据库框架结构,建立一个有多部门共享的食品安全监测数据平台,为信息报告、交流和共享提供技术条件;

(5)最大限度公开风险监测信息。风险评估和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都要求其工作内容的公正、公开和透明,这就要求其采用的数据也应当是科学、公开、可追溯的,同时也为风险交流提供数据支撑。风险监测信息公开,也有利于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对高风险危害实施针对性食品安全控制措施。

加快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的相关工作机制,增强系统性风险防范能力

食品安全性与食品链各个阶段是彼此密切关联的,为保证食品的安全和更有效地预防食源性疾病发生,就必须充分理解与食品链各阶段相关的危害因素及其发生的风险,这也是国际上积极开展的危险性分析的原则。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应当由疾病报告系统、实验室主动监测系统和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3部分组成。按照现行分工,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报告、分析等工作分布在传染病管理、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食源性疾病致病因素监测等内容中,并且分别由不同机构按照不同机制进行管理,尚未建立符合食源性疾病监测所需要的工作机制,存在数据整合和分析利用困难,食源性疾病致病因素数据库难以完整建立,一些重要食源性疾病尚缺乏基本发病数据等问题,难以掌握目前食源性疾病整体情况及对社会经济造成的损失,也没有很好发挥食源性疾病对食品安全监管和交流的指导作用,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亟需进一步完善。针对目前问题,应当开展或改进以下方面的工作:

(1)加强全国性食源性疾病的监测规划和管理,明确与食源性疾病相关的机构和部门信息管理和汇总机制。按照不同危害的性质,配套建设实验室网络,提高与食源性疾病有关的致病因素监测和信息收集能力。会同农业、畜牧业等部门,收集与人类食源性疾病有关的动物和植物疾病或污染数据;

(2)改进食源性疾病报告和核实调查机制,提高对食源性疾病的调查水平,尤其是加强对食源性疾病散发病例的调查。建立医疗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和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互动关系,及时捕获早期食源性疾病信息机制,实施更加快速有效的食源性疾病地调查、信息处理和传递系统;

(3)提高食源性致病因素实验室检测能力,尤其是提高对新致病因素的检测能力。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针对性提高食源性致病因素的检测能力,尤其是提高对新致病因素的检测能力,针对性加强技术研究和储备,加强检测手段的研究和更新;

(4)将食品消费数据、食品成分和分类、职业暴露数据、食源性疾病监测与食品污染物数据同步规划,提高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利用能力,更好地发挥风险监测对食品安全系统风险的预测预警作用。

以改革和探索的精神不断改进风险监测管理的方法,提高监测资源的利用效率

(1)改革风险监测计划的制定方式,实施固定项目与临时项目相结合的监测计划。将国家层面需要的持续性监测内容,结合国家规划的实施,每5年印发并修订一次。在规划基础上,根据国内外食品安全情况的变化,以年度为期限制定补充监测计划,同时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制定临时应急监测计划。这样有利于监测技术机构做好技术准备,稳定工作安排,又减少国家层面的工作量,提高科学水平;

(2)进一步扩大不同部门和地方监测内容的灵活性。我国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别大,食品生产、加工、消费的方式和重点品种有很强的地域性差别,以往发生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生鲜乳三聚氰胺掺假事件”以及诸如“大米镉污染”“皮革水解蛋白镉污染”“多宝鱼含硝基呋喃药物”等事件,反映出食品污染问题很难通过事先设计的计划来发现。应当树立只有各地方及时发现问题,才能实现全国的食品安全的理念,在监测计划中为不同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留出一定的可利用资源是非常必要的;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