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流调溯源工作总结(必备15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3-05-09 13:37:31120

乡镇流调溯源工作总结 第1篇

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役中,负责中心疫情防控现场工作,协调全市疾控力量,主持开展流调、密接排查、病毒溯源等工作,把高质量流调及密切接触者追踪判定作为阻断疫情的关键,以国家防控方案为指导,结合北京实际制定了更为严格的密接管理标准,为疫情精准防控提供了坚实保障。

工作中能够坚持“首善标准”,靠前指挥、带头示范、全力以赴,关键时刻勇于担当,为首都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突出贡献。

2021年11月16日至11月29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在官方网站、首都健康微博、健康北京微信公众号、京华卫生微信公众号先后发布“2021北京榜样”年榜候选人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庞星火等人的先进事迹。赢得了网友的好评,纷纷表示,向他们学习。

(四)激活疫情应急指挥体系。各地启动24小时疫情防控指挥值班体系,加强值班值守,落实岗位责任。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密切跟踪疫情形势,全时待命,确保发生疫情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一旦发生疫情,市、县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坐镇指挥,各有关方面配合协作,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决策、第一时间行动,果断采取措施,迅速扑灭燃点。

(五)完善联防联控处置机制。加强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一办十一组”工作力量。组建区域协查专班,负责第一时间将疫情发生地漫出手机号推送相关地区进行协查。组建交通管控专班,负责对早期疫情不明情况下是否实施临时区域管控进行研判并采取相应措施。组建核酸检测力量调度专班,坚持一市一策,和当地协商提出核酸检测筛查建议后组织实施。组建疾控、公安、通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流调溯源专班,疫情发生后吸收当地一名负责同志参加,负责现场流调、追踪排查和溯源工作。各地参照省里做法,建立相应工作专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可以改进提高,趋利避害,避免失误。总结书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什么样的

为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疫情蔓延扩散底线,保障全省人民群众过一个安全、健康、文明、祥和的春节,确保“十四五”转型出雏型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1月25日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和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推出25条举措,提倡就地过年,严控各类聚集性活动,加强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强化院感防控……

乡镇流调溯源工作总结 第2篇

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对于每个人的生活都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大城市里的人群来说,因为人员聚集,因此爆发疫情的可能性也有所增加,在发现疫情之后,及时开展相应政策来进行合理的管控,可以更好的避免新冠肺炎的爆发在此次事件发生之后,对全域开展为期4天的静默管理,并连续开展4轮全员核酸检测。

1人核检复核阳性,三河全域静默管理。

9月13日凌晨,三河市有关部门在进行核酸检测的过程中发现匿名北京协查密切人员核酸检测结果阳性,事情发生之后当地有关部门立即引起重视,同时对多名北京设立场所暴露人员,在三合适的行动轨迹进行了梳理,要求保持区域内相对静止,做到非必要不流动,全市实行静默管理。市域内承担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应急抢险、城市运转、医疗救治、民生保障、值班值守等紧要任务确需外出的,持有效证件出入,其他车辆和人员严禁上路通行。

目前当地溯源情况如何?目前当地溯源情况已经接近尾声,要求当地有关群众积极与之进行配合,正确佩戴口罩,遵守现场管理人员指挥,培养完成之后立即返回著作,在生活中如果出现感冒发烧流鼻涕等新冠肺炎典型症状,也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在家中要养成勤洗手,勤通风的好习惯。对拒不配合、扰乱秩序、造谣生事以及瞒报、谎报、伪造信息的人员,公安机关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预防接种是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窗口,20xx年预防接种工作在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以及相关科室的配合下,顺利圆满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了业务潜质。

为了接种更为及时、安全、规范,立足本职,不断加强学习,重点学习了接种程序、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传染病疫情的报告管理等。透过学习,加深了按工作规范接种的重要性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等方面的认识,提高了传染病应急和接种异常反应处置潜质。认真的按照接种工作规范进行操作,使接种工作安全、规范。按照接种程序告诉接种儿童家长接种的时刻及程序,使他们能及时接种相应的疫苗。

二、强化门诊管理,提高了服务意识。

作为公共卫生的服务窗口,为了树立我院的良好形象,更好的为接种对象服务,树立了“服务社会、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理念,竭尽全力做好门诊接种工作。本门诊接种卡介苗592人次,乙肝1055人次,糖丸2325人次,麻风529人次,麻腮风560人次、乙脑1078人次、甲肝537人次、无细胞百白破2196人次,A+C流脑疫苗1058人次,A群流脑疫苗1120人次白破569人,同时进行了麻疹、脊灰的查漏补种工作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主要是我们强化了服务意识,透过我们真诚地服务态度融洽了医患关联;加强了门诊管理,提高了门诊接种工作效率;加强了门诊接种宣传,使接种对象加深了预防接种重要性的认识。

三、加强传染病报告管理,规范传染病报告制度。

传染病报告制度是公共卫生的一项重要制度,但是我中心多年来贯彻落实一向存在一些问题,时常有漏报漏登的状况。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贯彻落实好这一制度,我将传染病报告规范和传染病防治法等资料及时印发给临床相关医生,并指导填写好传染病报告卡,并且今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院及时地制定了新的传染病报告管理奖惩制度。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传染病报告制度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传染病漏报漏登状况明显减少,医生报告传染病的意识明显增强,报告病例病种明显增加,报告的传染病报告卡填写逐步规范化。

虽然准备的工作做了不少,但是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失误,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改善和改善。

乡镇流调溯源工作总结 第3篇

现在,我代表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报告20xx年以来全省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统称一站式建设)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全省法院一站式建设工作的总体情况

一站式建设是最高法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重要抓手,推动法院工作有效融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2019年,最高法院在南昌召开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专题部署和推进一站式建设。

近年来,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全省法院按照最高法院的部署要求,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严格贯彻实施三大诉讼法,基本建成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质效评估综合得分长期稳居全国前列,推动整体审判质效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最高法院评价江西一站式建设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院长先后三次批示肯定。20xx年以来,全省法院多元化解案件万件,调解成功万件,调解成功率80%,速裁快审各类案件万件,简案平均审理时长缩短天;其中,2020年诉前调解占比达59%,调解速裁占比达78%,审判类新收案件数量首次下降。诉讼服务场所和平台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步入全国先进行列;赴省进京访同比分别下降28%、69%。今年创新推出的赣法民意中心,精准服务诉讼群众,回访满意率达98%。

(一)服务发展大局,以更高站位融入社会治理体系

在党委领导下,全省法院围绕推进省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动将法院一站式建设融入社会治理体系,促进司法与其他治理要素的深度融合,司法资源与社会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形成治理合力。

提高站位主动跟进。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主动向党委报告,推动各级党委出台多元解纷文件273个,将万人成讼率纳入各地平安建设考核。对省_会出台的《江西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第一时间组织学习贯彻。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各地法院都不同程度地争取到多元化解年度经费,部分法院建立起可持续的财政经费保障机制。推动一站式建设课程走进省委党校课堂,争取各级党政领导关心、关注、支持一站式建设。一站式建设在疫情防控期间“大显身手”,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服务诉讼群众41万余起。景德镇法院调解的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入选首批“全国法院服务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民商事典型案例”。

加强领导凝聚合力。省法院党组多次专题研究部署推进全省法院一站式建设,各法院都成立了院长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先后召开视频推进会、示范创建座谈会、现场推进会,统一思想认识,明确路径举措。坚持“基本盘”“阶段盘”“特色盘”等“三盘统筹”工作法,健全考核考评、督导宣传工作机制,确保落实有力、质效靠前、特色鲜明。以一站式建设为牵引,统筹推进诉讼制度改革和审执资源调配,推动纠纷化解从开庭审判向前、向外、向基层、向线上延伸,形成全省上下协同、内外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延伸司法职能,以更实举措服务基层社会治理

全省法院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围绕基层治理和源头解纷要求,找准一站式建设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做到关口前移、力量下沉,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于萌芽状态。

促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省法院制定推广“寻乌经验”参与乡村治理、人民法庭推进一站式建设等多个指导意见,依托293个“全面双达标”人民法庭,织密以法庭为中心,以巡回审判点为纽带,以常态化联系机制为关键,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以乡贤、“五老”、司法协理员等为骨干成员的治理网络,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法律指导、政策指引和资源经验支持。各地法院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推进各种举措,比如新余渝水区法院联合社区成立e法通工作机制,鹰潭月湖区法院建立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等。

促进诉源治理实质化。深化推广吉安永新“五心合一”综合服务解纷模式,积极参与党委领导下的一体化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运行,目前已有45家法院派员入驻,43家法院建立实质对接机制,宜春上高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整体入驻县级矛盾化解中心,上饶婺源法院依托司法协理机制打造“法院+”非诉解纷网络。抚州乐安法院深化“法通村”工作机制,推动诉源治理由“村级”到“全域”覆盖。常态化开展法律“六进”宣讲、法官挂点村居社、巡回审判等活动,延伸服务群众万次67万人次。

促进诉非对接常态化。完善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机制,多元化解e平台与57家本地综治服务网、人民调解、区域电话视频等系统实现对接。强化机制对接,明确方式要求、组织形式、工作机制和程序安排,加大诉讼风险评估,规范委派委托调解,让更多纠纷通过非诉方式化解。健全保障机制,畅通联络对接渠道,加强在线司法确认,提高司法确认质效,加强对非诉解纷力量的法律指引、类案指导,提高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水平。全省共受理司法确认案件万件。

(三)立足实质解纷,以更大力度重塑纠纷解决格局

全省法院围绕健全多元共治、分层递进的解纷格局,加强前端化解和关口把控,推动形成“调解在先、诉讼兜底、简案速裁、繁案精审”的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

诉非分流更加有序。加大对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宣传力度,引导和鼓励当事人选择最适宜方式解决纠纷。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诉讼辅导区,配备诉讼辅导员和相应智能设备,对纠纷进行引导分流。发挥立案人员纠纷分流主体作用,引导一审民事、行政案件先行诉前调解。探索二审民商事案件调裁分流,推广鹰潭、赣州等地经验做法,对二审案件在移送期间先进行调解,以及在开庭期间实行多元化解前置,推动案件实质化解。

解纷机制更加健全。主动与社会解纷力量对接,构建“1+N”联动解纷机制,制定完善联动解纷文件600余个。健全诉前调解机制,全面规范委派委托调解、法院专兼职人员调解、诉调对接等工作。推进专业性、行业性纠纷一体化处理改革,医疗纠纷一体化解机制建设和金融纠纷诉源治理试点工作取得实质进展,南昌创新设立“一庭一中心”线上线下多部门联动处理8个中心城区的道交纠纷,取得积极成效。健全繁简分流、速裁快审机制,组建速裁快审团队344个1390人,实现简案快办。

人员配备更加合理。充分运用司法大数据分析,明确将占比较高、涨幅较大、适宜调解的案件类型,作为多元化解工作重点,主动对接各类调解力量708家、特邀调解员1936名,推动其常态化接受法院委派委托调解。组建专兼职调解队伍1934人,开展婚姻家庭、物业服务等特色调解工作。整合调解速裁团队,入驻诉讼服务中心办公,实行调裁一体工作机制,促进诉调对接无缝隙、多元解纷见实效。

平台建设更加优化。配备若干调解室、速裁室、速裁法庭,引入“两代表一委员”、律师调解等特色工作室355个,其中_代表、政协委员命名工作室6个,“余梅工作室”被院长誉为“一个亮丽的品牌”。普遍应用多元化解e平台,打造多元化解智慧模式,实现调解资源网上汇聚、矛盾纠纷线上调解、调解协议在线确认。今年上半年,线上调解万余件,超过去年全年总量。积极推动行业性、专业性解纷平台建设,基层法院全面上线道路交通纠纷一体化办案平台,22家基层法院与地方政府联合建立行政争议多元调处中心,九江瑞昌法院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消保委设立了全省首家消费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

(四)创新服务方式,以更高标准服务保障纠纷解决

秉承“把最好的空间和最优的服务提供给群众”的理念,全省法院坚持诉讼服务做“加法”、群众诉累做“减法”,不断优化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努力为群众提供“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异地可办、就近能办”的解纷服务,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立案服务立体化。深化立案登记制改革,提供当场立案、自助立案、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等多渠道立案服务。大厅立案规范化,优化立案流程,确保绝大多数案件能够当场登记立案。配备自助服务终端,提供自助立案等服务。所有法院都能实质性开展网上立案,网上立案数量逐年上升,全省法院网上立案万余件。所有法院都能跨域立案,提供跨域立案及服务万余起,今年2月上线跨境立案服务,提供跨境立案服务2起。

服务渠道多元化。拓宽优化诉讼服务中心、诉讼服务网、12368热线、巡回审判及其他诉讼服务渠道。全省诉讼服务中心基本完成现代化升级改造,总面积达8万余㎡,可提供几十项诉讼服务,满足群众一站式办理的需求。深化完善网上服务功能,全面建成江西移动微法院,绝大多数诉讼事项可以在网上申请和办理。在人民法庭设立诉讼服务站,把优质的一站式诉讼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辅助事务集约化。拓展诉讼服务中心功能,将分散在各部门各环节的审判辅助性事务集中到诉讼服务中心办理,切实减轻群众诉累和法官负担。创新设立收转发e中心,实现全省诉讼材料通收、通转、通发,累计收转材料445万批次,送达文书546万人次。成立全省法院集约送达中心,集中处理电子送达事务,电子送达成功率74%,位居全国前列。萍乡湘东法院与邮政建立了协作送达机制,抚州在全市法院开展司法鉴定前置试点。

评价监督常态化。创新推出赣法民意中心并在全省法院上线运行,主动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回应群众期待、高效办理群众诉求、积极接受群众监督,对群众诉求“一竿子插到底”办理,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尹建业充分肯定。4月-6月,中心共接待处理各类诉求万余个,即时处理万余个,建立分派工单3868个,办结3820个,热线服务满意率,推动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2113个、出台相关配套制度机制举措243个。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相比,与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相比,全省法院一站式建设还存在不少困难与问题,主要是:

一是地方性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三大诉讼法有关调解的规定过于原则和宽泛,不能完全适应中央关于加强诉源治理的要求。《江西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的出台为全省加强诉源治理提供了有力法律支撑,但当前我省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矛盾纠纷相对集中领域的地方性法规中,关于诉源治理的规定仍存在一定滞后性,有待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二是联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与党委领导下的综治中心的机制衔接、力量整合有待加强,行政争议、行业性纠纷等府院联动多元调处机制不够健全,行政争议多元调处中心尚未普遍建立,法院推动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建立一体解纷机制存在困难,凝聚多元共治的解纷合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是经费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全省法院组建了近2千人的特邀调解队伍,在诉源治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有43家法院的多元解纷经费尚未纳入财政预算,且存在经费补贴标准不高、标准不一、常态化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导致调解员流动性较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高质量人才难以汇聚,制约了多元解纷工作的整体推进和持续发展。

四是整体质效有待进一步提升。一站式建设工作发展不平衡,整体质效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和解纷协同不够、融合不深,一站式解纷的效能不足;线下建设与线上应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不好用、不会用、不愿用的问题仍然存在。

三、意见建议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一站式建设的意见建议

1.建议完善矛盾纠纷预防性法律制度。恳请人大根据中央《关于加强诉源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的意见》要求,推动《江西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江西省劳动争议处理办法》《江西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等社会关注度高、涉民生领域的地方性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完善诉源治理相关内容,明确诉源治理各方权责,为相关行业领域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诉源治理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2.建议推动健全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恳请人大以《江西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的实施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推动强化各综治力量的机制衔接和力量整合,推动健全府院联动多元调处机制,激发各解纷主体联动解纷活力,努力将更多纠纷化解在源头、基层和前端。

3.建议推动完善多元解纷经费保障机制。恳请人大推动地方政府加大对多元解纷经费的保障力度,将人民法院一站式建设工作中多元解纷工作经费和特邀调解员补贴经费常态化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调动调解员工作积极性,助推多元解纷工作可持续发展。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省_会听取和审议全省法院一站式建设工作情况为契机,自觉接受监督,切实改进工作,不断提升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能力水平,推动我省法院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一是坚持党委领导,推动健全多元共治解纷格局。继续抓好《江西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配套制定江西法院一站式建设高质量发展工作指引。进一步将一站式建设融入社会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通过派员入驻当地综治中心或在法院设立联化中心等方式,主动提供司法服务保障。推动科学设置万人成讼率、诉前调解等考核指标,并纳入平安建设考核,形成诉源治理考核倒逼机制。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建立可持续的多元解纷经费保障机制。

二是突出诉源治理,切实提升一站多元解纷效能。进一步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城乡治理体系和诉源治理机制体系,将人民法庭作为深入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努力推动民事行政案件万人成讼率稳步下降至合理区间。推动完善“调解在先、诉讼兜底”分层递进解纷格局,重点推动出台全省医疗纠纷一体化解机制。完善委派委托调解工作机制,发挥“余梅工作室”等典型的示范作用,引导全省设立更多的特色品牌调解工作室。加强诉前调解,纳入全省法院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推动多元解纷均衡发展,提升解纷质效。

三是强化在线融合,推动服务质效转化为解纷效能。结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巩固拓展一站式建设成果,配套拿出一批实招硬招、完善一批制度机制。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深化赣法民意中心运行,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努力做到“发现一个问题、堵住一个漏洞、健全一个机制”。

乡镇流调溯源工作总结 第4篇

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对于每个人的生活都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大城市里的人群来说,因为人员聚集,因此爆发疫情的可能性也有所增加,在发现疫情之后,及时开展相应政策来进行合理的管控,可以更好的避免新冠肺炎的爆发在此次事件发生之后,对全域开展为期4天的静默管理,并连续开展4轮全员核酸检测。

1人核检复核阳性,三河全域静默管理。

9月13日凌晨,三河市有关部门在进行核酸检测的过程中发现匿名北京协查密切人员核酸检测结果阳性,事情发生之后当地有关部门立即引起重视,同时对多名北京设立场所暴露人员,在三合适的行动轨迹进行了梳理,要求保持区域内相对静止,做到非必要不流动,全市实行静默管理。市域内承担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应急抢险、城市运转、医疗救治、民生保障、值班值守等紧要任务确需外出的,持有效证件出入,其他车辆和人员严禁上路通行。

目前当地溯源情况如何?目前当地溯源情况已经接近尾声,要求当地有关群众积极与之进行配合,正确佩戴口罩,遵守现场管理人员指挥,培养完成之后立即返回著作,在生活中如果出现感冒发烧流鼻涕等新冠肺炎典型症状,也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在家中要养成勤洗手,勤通风的好习惯。对拒不配合、扰乱秩序、造谣生事以及瞒报、谎报、伪造信息的人员,公安机关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乡镇流调溯源工作总结 第5篇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总结。怎样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总结。那关

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可以改进提高,趋利避害,避免失误。那关于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总结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

乡镇流调溯源工作总结 第6篇

一、一站式建设基本情况

推进一站式建设,是人民法院一项系统性、基础性、全局性的工作。自20xx年8月最高院部署以来,常州法院高度重视、精密部署,以“一站、集约、集成、在线、融合”为关键,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多元解纷开创新局面。搭建多元解纷平台,积极对接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建立解纷“菜单库”,类型化、专业化、特定化的诉调对接机制基本形成。深化“一站一室”效能提升工程,驻院(庭)的42个人民调解工作室、律师调解工作站,诉前分流调解了的案件,有效压降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数量。二是诉讼服务实现新提升。“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共享”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逐步建成,涵盖立案、调解、速裁、保全、鉴定、送达、涉诉信访等贯通全流程的一站式诉讼服务。加大信息化建设,全面应用移动微法院,6家法院建成24小时自助服务中心,大力推广网上立案、跨域立案,20xx年至今,全市法院共办理网上立案27848件、跨域立案507件,赋能高效优质诉讼体验。三是诉源治理取得新成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全力落实“审务进基层,法官进网格”工作部署,基本实现了“法院领导对接乡镇(社区),法院干警对接村组网格”的工作格局,涌现出一批基层首创的社会治理“常州模式”。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成效初显,20xx年全市法院呈现案件总量、增幅“双下降”的良好态势,今年以来新收案件增幅整体放缓。

二、一站式建设主要做法

(一)强领导、建机制,打造高质量司法“亮点工程”

将一站式建设作为近年来法院工作的重中之重,系统谋划、一体推进、融合发展,点“亮”高质量司法。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一站式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积极争取党委领导、政府支持,通过联席会议、协商会、推进会等方式,与司法局、金融主管部门等建立多元解纷合作协议,纠纷化解从“单打独斗”向“多元共治”转变。推动全省率先将“民事行政案件万人起诉率”纳入地方综治考核指标体系,为一站式建设不断深化提供动力。市中院开展的“一站一室”效能提升工程、“分调裁审”深化改革工程项目等被列为常州市创新社会治理重点项目,在市委的领导督导下,高质量完成项目验收,获得一致好评。

二是完善建章立制。成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院长担任组长,加强组织推动。制定全市法院推进一站式建设责任分解表,细化5类28项工作任务,明确时序进度、责任部门,对标对表狠抓落实。针对重点任务,出台关于推进民商事速裁案件无纸化办案、财产保全案件流程管理规则、推进一体化集中送达试点工作、12368诉讼服务热线集约化办理等10余份规范性文件,定期通报一站式建设开展情况,确保全市法院一着不让按期完成目标任务。

三是强化示范引领。组织召开现场推进会4次,通过现场参观、听取汇报深入了解一站式建设工作进程,各基层法院交流经验、提炼特色,在全市法院形成比学赶超、创新创优的良好氛围。及时汇编经验材料,相关经验做法被最高院和省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选编收录4篇,金坛法院、新北法院、天宁法院被确定为“全省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示范法院”。加大宣传力度,召开新闻发布会8次,将跨域立案等工作宣传到地铁上,让人民群众看得懂、用得上。

(二)提质效、优服务,打造司法为民“民心工程”

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将一站式诉讼服务、全天候自助服务、全市域通办服务等确定为“司法为民十件实事”,持续巩固拓展一站式建设成果。

一是健全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坚持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从传统的大厅现场服务,拓展为“厅网线巡”立体化诉讼服务,为群众诉讼提供“多选项”。实现“一站通办”,在立案大厅配置导诉员迅速分类引导,配备自助立案、自助查询、庭审观看、自助打印文书及预约法官等设备,提供自主式便捷服务。在全省首家实体化运行财产保全中心,集中办理保全案件,做到线上线下申请、实时查看进度。天宁法院“聚焦‘智简快优’打造智慧型诉讼服务中心”典型案例,入选全国《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选编》。实现“一网通办”,打造全域诉讼服务网,设立“跨域立案、网上立案”专窗,让“家门口立案”变成现实。溧阳法院20xx年完成跨域立案服务137件,数量位居全省基层法院首位。疫情期间,线上诉讼服务“大显身手”,为群众提供“零跑腿”“不打烊”的诉讼服务,实现“审判执行不停摆、公平正义不止步”。实现“一号通办”,以“百姓有所呼,法院实时应”为目标,在市中院设立12368热线服务中心,对全市法院统一“接单”“派单”,服务更高效规范。

二是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格局。不断推进人民调解、做优律师调解、健全特邀调解、拓宽行业调解,实现纠纷化解提档升级。实体化运行“诉讼与非诉讼对接中心”“非诉讼服务分中心”,做大做强“一站一室”,矛盾纠纷诉前分流取得实效。全市法院共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29个,聘有驻院(庭)人民调解员75人,设立律师调解工作站13个,聘有律师调解员约100人。打造了金坛法院老葛调解工作室、钟楼法院张再锋调解工作室、新北法院孙伟英调解工作室等一批有口碑、叫得响的调解品牌。20xx年以来,全市法院诉前分流案件41497件,调解成功16315件,调解成功率。搭建特邀调解平台,与31个特邀调解组织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85名特邀调解员深度参与婚姻家庭、商事纠纷、物业纠纷、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等类案纠纷的调解工作,20xx年以来共委派、委托调解纠纷6156件。拓宽行业调解渠道,市中院与侨联_建立涉侨纠纷诉调对接机制,为涉侨案件提供专业调解;武进法院与纺织业商会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实现行业纠纷行业解;新北法院在知识产权领域,溧阳、武进法院在物业纠纷领域被确定为“全省类型化纠纷示范点法院”。大力推行线上调解,加大对“江苏微解纷”平台的宣传和使用力度,实现人在家中坐、案件“云”上调。20xx年以来,全市法院通过该平台调解案件12824件,调解成功7860件,调解成功率达。

三是推进高效化流程机制改革。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制定工作方案,召开会议专题部署推进。建立民事、刑事、行政、执行速裁团队,健全团队配置,明确权责清单,提高运行效率。20xx年以来,全市法院速裁团队审结案件34753件,占全院民商事案件数的,平均审理天数50天,调撤率,达到简单案件“门诊”化解、疑难复杂案件“住院”精审的良好效果。推进无纸化办案改革,市中院制定《关于推进民商事速裁案件无纸化办案暨中间库纸质卷宗材料管理的暂行办法》,通过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实现全市法院速裁案件无纸化办案全覆盖。开展诉讼辅助事务集约化管理,建成覆盖两级法院的“文书集中送达中心”,市中院、金坛法院率先探索引入市场化管理机制,剥离辅助事务,案件平均审理天数缩短10余天。

(三)重预防、深参与,打造法治建设“强基工程”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和强基导向,主动延伸司法职能,深度参与社会治理,筑牢法治社会根基。

一是下沉力量资源。与市委政法委联合出台《全市法院“审务进基层、法官进网格”工作的实施意见》,市中院院领导带头挂钩联系综合网格或专属网格,担任兼职网格长,建立健全“审务进基层、法官进网格”工作长效机制。设立“法官工作室”“审务工作站”59个,537名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下沉一线、融入网格,确保重心下移、服务下倾。全市法院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涌现出一批广为人知的“常州特色”。武进法院嘉泽法庭建立“左邻右理法官工作站”,获中央督导组、市委主要领导和省法院领导调研肯定;溧阳法院依托“百姓议事堂”平台,积极推进“百名法官进百村”;天宁法院打造“‘郑能量’法治堂”“郑在说法”“天宁讲法学堂”等“菜单式”普法“教科书”;经开区法院设立30个“手搀手”社区法官工作联系点,收获了群众的“口碑”。

二是前移解纷关口。推动人民法院定分止争职能向纠纷产生的源头和前端延伸,向引导和疏导用力。全市法院先后与地方党委政府、司法行政机关签订合作协议、工作意见,构筑信息共享、实时联动的互动机制。提前介入纠纷化解,明确定点、定时、定岗、定职“四定”原则,建立“周联系、月驻站、季排查、年总结”的常态化工作机制,20xx年以来全市法院深入网格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3248件。推行“无讼”“少讼”理念,积极参与“无讼村居示范点”创建,目前已在全市建立无讼示范点24处。

三是延伸服务触角。突出党建引领,武进法院高新区法庭、天宁法院郑陆法庭所在党支部,分别与辖区村委开展结对共建活动,金坛法院水北法庭与辖区村委建立“轮值书记”制度,武进法院嘉泽法庭明确重要议事必到、突发事件必到、较大纠纷化解必到“三个必到”,提高乡村自治效能。加大对非诉讼解纷力量的业务培训、法律指引和类案指导,助力提升自治先行、自我净化先行的能力水平。积极参与指导对乡规民约、社区公约等自治规定的“破旧立新”,依法规制高价彩礼、侵害外嫁女权益、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不良习气,推动提升乡村文明。嘉泽法庭指导村委修订“外嫁女”土地权益村规民约,一揽子化解该村20余起同类纠纷的典型案例,写进省法院人大报告。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走出去”,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巡回审判等,推动形成学法、懂法、遵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困难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全市法院一站式建设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协同配合不够有力。目前社会基层调解力量还存在薄弱环节,社会各领域参与度还不够高,缺乏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距离“息事罢讼”的诉源治理目标还缺乏齐抓共管的合力。二是信息化建设有待提升。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的壁垒尚未完全打破,数据资源的高效衔接、互通共享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运用现有智能平台进行司法研判不够深入,在定期排查、搜集潜在风险点和不稳定因素,做好风险识别与预测、深入调查研究和分析研判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三是经费保障不够到位。从多元化解、诉调对接机制运行的实际情况看,驻院人民调解工作经费和调解员补贴经费都未完全按文件落实,普遍待遇较低,无法吸引年轻优秀人才;网格员的“一案一补”问题尚未解决,制约诉调对接工作深入开展。四是改革推进不够彻底。分调裁审方面,配套机制落细落实不到位,繁案简案快慢不分、平均用力的情况仍然存在;立案诉服方面,各类诉服平台不会用、不愿用问题突出,距离全流程、全业务在线办理还有差距;工作推动方面,重点任务的项目化建设不够实,自上而下的分类指导与刚性约束不够严格。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也恳请人大关心帮助。

全市法院将以此次市_会专题听取和审议一站式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提高站位,认清形势、压紧责任、坚定信心,推动多元化解与诉讼服务各项工作落地见效、长远发展,持续扩大一站式建设“常州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是党政主导和多方协同结合,形成制度保障优势。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依靠党委、政府的力量,更新理念、转变观念,通过推动完善多元共建顶层制度设计和流程管理。严格落实责任制,对各类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对接、早化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将诉源治理和多元解纷的有关工作经费按照上级法院要求列入财政预算,切实研究解决基层人民调解员、特邀调解员的工作报酬和奖励问题,充分激发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实效。

二是制度建设和平台建设相结合,形成服务优势。紧紧围绕“法官进网格”“无讼村居(社区)”创建、“两个中心”等平台建设,增强力量配备,完善机制建设,将诉前调解、参与社会治理等工作纳入考核体系,力求全面客观体现法院工作人员业绩,充分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推动相关部门完善奖励机制,提高调解组织和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把握一站式建设的集成性,实现基层自治组织对接全覆盖,进一步整合更多行业协会、特邀调解组织等社会资源,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资源相互调用和信息相互共认,建立矛盾纠纷双向反馈和实时查看机制,形成多管齐下、协同作战的矛盾纠纷化解大格局。

三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相结合,形成技术优势。提升智慧法院建设水平,探索建设集在线立案、在线诉讼服务、在线调解、在线司法确认、电子督促、电子送达等功能融为一体的信息化工作平台,打造资源互通、共建共享、开放包容的在线纠纷解决体系。促进调解、仲裁、诉讼等各类纠纷解决机制的跨界融合,形成递进式、漏斗型的矛盾纠纷分层过滤化解机制,推动纠纷处理模式从事后向源头预防转变。加大对数据的分析研判,对纠纷解决进行全程管控、数据采集、信息共享、对比分析,为当事人理性选择解纷方式提供合理预期,为化解纠纷和社会治理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四是理论研究和队伍建设相结合,形成专业优势。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实际成效促进一站式建设效能提升,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有案不立、回应不及时等急难愁盼和堵点痛点问题,强力攻坚、对账销号,提升队伍能力素养。加强与政法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理论研究,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充分发挥理论对司法实践的指导作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各类调解细则,建立健全专家咨询制度,聘请由法学专家、退休法官、相关专业人士等组成专家团队,完善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名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培训机制,着力提升调解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

五是重点培育和统一谋划相结合,形成品牌优势。重点挖掘“左邻右理”品牌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在全市大力推进一体化建设,部署开展“四个统一”品牌工程,统一理念、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推广,将全市所有人民法庭法官服务站统一打造成“左邻右理”工作品牌。着力提升品牌知名度,组织法庭工作人员走进村镇宣传“法官进网格”工作流程、职责内容、联系方式等,让“左邻右理”深入民心,达到群众有困难、有需求,第一时间就能想起“左邻右理”的效果。着力强化工作指导,定期组织对一站式工作开展调研,系统梳理反馈的难点堵点问题,邀请专家学者提供意见建议,针对性予以破解,切实增强工作实效。

乡镇流调溯源工作总结 第7篇

一、疏导—班会

疫情防控易疏不易堵,让学生意识到,疫情防控不仅是学校的事情,更是自己的事情,获得学生的认同,更有利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以班会课为载体,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开展。

1.分析形势

通过新闻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同学们展示国内、国际疫情动态,让学生了解疫情形势的严峻,以此来提高学生警惕性。

2.学校工作

向学生讲述学校为学生疫情防控做出的工作,例如餐厅打饭的困难;为了让学生洗上热水澡,克服一切困难解决热水器问题等,以此来获得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有助于学校疫情工作的开展。

3.切身利益

对于高三学生,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在此期间不敢有任何的耽搁,以学生感冒发热为例,一次发热回家至少两天,甚至更多。刚好班里有这样的例子,发热回家了五天,这样一来,就会引起学生重视,做到规范通风。

二、观察—细心

1.观察学生是否规范佩戴口罩,哪些同学经常不戴口罩;观察学生如厕,就餐是否按要求排队,是否规范通风,根据观察情况进行适当提醒

2.观察学生开学以来在疫情防控上的态度变化,及时关注,在学生有所松懈放松时,进行再教育和强化教育。

三、落实—耐心

疫情防控工作关键在于规范要求,而重点在于落实。应针对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挖掘问题背后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

1.做好记录,认真研究

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做好认真记录,哪些问题是学生容易出现的,哪些问题只有个别学生出现。分析不同问题出现的原因,以便根据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措施。

2.因人因事,措施得当

疫情防控重于泰山,任何时候都不能疏忽。但在进行疫情防控的同时,还要注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状况,尤其是高三学生,因此在采取相应措施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我的做法有:

出其不意。在自习课上认真观察学生佩戴口罩的情况,以列为单位,记录每列佩戴不规范的学生人数,并在当堂下课时公布,这样既能让学生感到班主任的重视,又能在无形之中形成学生之间的竞争;

重点提醒。对于经常不佩戴口罩的同学,私下里单独提醒教育;

以学代罚。对于佩戴口罩不规范的学生,不按要求排队的学生。记录下来,在课堂上或者自习课上以提问背书的形式进行处罚,既有助于学生学习又能以此来促进学生规范佩戴口罩,按要求进行排队;

借助外力。对于采用以上方法均无效的学生,借助政教处来处理。当然,目前没有一般的方法已经够用。

一切都在发展变化,那么应对学生的措施也应不断转变,对于学生工作并不能做到“一招鲜,吃遍天”,要因人因时因事而已。

四、坚持—恒心

疫情防控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做不到毕其功于一役,应该把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作为今后班级工作的一部分,常抓不懈,要做到多强调,多提醒。疫情无小事,责任重泰山,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不仅保障了学生的健康,更是对学生高考的保障!

乡镇流调溯源工作总结 第8篇

随着抗击疫情的战斗号角吹响,年轻、富有朝气的“唯实先锋队”积极响应党委号召,迅速行动以自己的初心点燃了这个冬日最暖的青春,以“舍我其谁”的斗志激发了共同抗“疫”的决心。

主动跨前,投入“疫线”疫情当前,“唯实先锋队”队员们毅然从“幕后”走向“台前”,主动亮明身份,纷纷化身疫情防控“宣传员”,深入各组各户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用心张贴宣传标语、点对点发放告知书,以“接地气”的方言劝导村民做好自我防护。对于口罩已经预约成功的村民,挨家挨户主动为村民上门发放口罩,身穿红马甲的“唯实先锋队”队员在寒风中走街串巷,他们忙碌的身影无形中给村民带来了战胜疫情的信心。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走近办公桌,“唯实先锋队”队员又像往常一样忙碌在电脑显示屏前,他们专心致志地做好疫情防控后勤保障工作,整理、统计离沪人员、抵青人员信息等各类数据和表格,制作村居防疫工作小视频、撰写工作信息、先进典型上报等,为疫情防控提供了详实、准确的一线情况。在当下战“疫”的特殊时刻,她们用实际行动传播了最暖心的正能量。

青春有为,彰显力量。在全镇上下共同抗疫的关键时期,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负重前行。他们义无反顾坚守岗位,这一群“守夜人”用自己的初心与坚守驱散了冬日的严寒,用责任和担当谱写了青春最美的乐章,共同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坚强防线。

小小的身躯,爆发大大的能量,这一支“有魂、有力、有激情”的唯实先锋队”,在抗“疫”战场上散发着星火般的光与热,用平凡奉献书写着不平凡的战“疫”故事!

乡镇流调溯源工作总结 第9篇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蔓延,公司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积极组织、周密部署、迅速行动,通过全方位把控将疫情风险降到最低,真诚用心守护员工身心健康,等待千帆过尽、春暖花开,期待全面复工平稳到来。

1、即时响应行动,加强统筹部署

在党总支的领导下,公司快速响应,第一时间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以安全总监为组长的工作小组,下设综合管理部为工作组办公室,负责疫情防控工作的信息收集上报、资源调配、防控措施落实、舆论宣传等。

2、落实防控措施,织密防疫安

公司从年前开始就通过多种渠道足量采购口罩、消毒液、洗手液、额温枪等物资进行储备,并且购置了紫外线消毒灯,确保厨房、食堂等区域定时消毒杀菌。从细节入手,公司准备了一次性消毒片、复合抗菌液等进行发放,在洗手区域放置免洗洗手液、触控洗手机等,便利员工个人卫生清洁。同时,为加强员工关怀,公司还特别采购了儿童口罩,发放给员工孩子使用,在疫情之下给员工家庭带去一份温暖。

除了日常防控之外,公司还关注到防疫期间员工心理健康问题,不仅通过公众号推文、宣传栏等,为广大员工制作了疫情期间的心理疏导指南、提供了心理健康自评和咨询渠道。同时,公司也热切关心关注处于隔离区同事的身心健康状况,给予他们鼓励和帮助。

公司为每位在职员工及即将入职新员工购买了针对新冠肺炎的保险,为每个人的安全再加码!通过仔细研究比对各项保险条款,抓出了这份员工安心保障的亮点:保障范围广且核保快,一旦被确诊即有保障。此举作为公司现行给员工购买的险种补充,为广大员工接触后顾之忧。

鉴于口罩购买渠道不统一,款式多样,为确保员工使用口罩合格、防护有效,对采购的各种口罩都进行检验,通过仔细观察、暴力撕扯、测试是否漏水等方式,对口罩合格性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均为合格。

为防止人员聚集,疫情期间公司采取分餐制,提前1天做好用餐统计,餐品打包装袋,由每个部门派人统一领取。除此之外,对厨房、食堂的环境、人员都进行严格管控,按面积配备紫外线消毒灯,每天两次定时照射消毒;配备体温测量枪,对后勤工作人员进行每日晨检;所有后勤工作人员工作时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口罩等防护工具,手套口罩做到每餐一换。

公司通过多渠道、全方位进行广泛宣传,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在宣传栏、广告机、电视机均更新了有关疫情防控、心理疏导、人文关怀等内容,在洗手区域粘贴“六步洗手法”示意图等标识;同时,也通过公众号推文发布了居家健康、返岗注意事项、心理指南等内容,从方方面面进行温馨提醒。

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随着形势越来越趋向缓和,相信胜利就在前方,全面复工复产即将到来,但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放松警惕。立足疫情防控新形势、新阶段,公司将继续落实各项防疫措施,严抓疫情防控工作不松懈,坚持一鼓作气,打赢这场生命安全守卫战。同时,疫情之下更要加强形势判断,紧紧抓住战机,保持战斗状态,及时调整“打法”,为公司全面复工复产后全力冲刺做好充分准备。

乡镇流调溯源工作总结 第10篇

近年来,临汾市隰县人民法院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端口前移,源头预防,部门联动,不断推进基层“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

截至20xx年8月上旬,该院诉源治理调解案件280件,同比上升,调解成功141件,成功率,同比增长,诉讼案件受理数316件,同比下降,大大减轻了员额法官的负担,也减少了当事人诉累。

临汾市隰县人民法院一班人的努力,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肯定和赞誉。

深入调研挖症结,集思广益准发力

近年来,临汾市隰县经济社会发展迅速,高速路建设、市政建设涉及大量征地补偿,梨果产业迅猛发展拉大了果农收入差距,种种变化对现实生活造成巨大冲击,呈现出矛盾纠纷多元化、矛盾趋向群体化、矛盾处理复杂化、矛盾对抗极端化等特点,反映在司法领域,隰县法院20xx年受理案件1005件,20xx年1182件,20xx年1312件,20xx年1428件,年增长率平均在以上,呈逐年递增之势。

为追根溯源,找准症结,院党组把基层调研作为抓手,深入矛盾多发地,收集资料,分析原因。围绕一个目标,高效开展诉源治理,迅速解决逐年增长的案件受理数;发力两个方向,对内推动“分调裁审”改革,构建分层递进、繁简结合、衔接配套的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对外整合资源,靶向定位,推动矛盾纠纷预防在源头、化解在萌芽、解决在诉前;整合三个平台,实现诉服中心调解平台,诉源治理调解平台,人民法庭调解平台间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推进四个融合,实现法院党建工作与审判质效深度融合,法院与各单位共建共享,力量聚焦上深度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与诉源治理深度融合,法治教育与矛盾化解深度融合。

关口把控提质效,高效裁判领风尚

前置调解规范化。在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开辟涉诉纠纷调解室、家事纠纷调解室、律师调解工作室、以优秀调解员命名的专职调解工作室,共同构建了诉前、诉中调解平台,邀请8个调解组织和10位特邀调解员入驻该平台。建立完善诉讼辅导、先行调解、分流衔接等工作流程机制,搭好审前调解的“四梁八柱”,对起诉到法院的纠纷,适宜且同意调解的,导入法院调解平台,推行“诉前首调”,“线上线下双调”,确保案件在诉讼流程中获得最少三次调解机会。积极开展对口委托调解,对专业性较强的矛盾纠纷,委托相关调解组织先行调解,从专业角度为当事人拓宽解决问题的视角和维度。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或调解不成的,及时进行立案登记。截至20xx年8月上旬,该院诉前委派、诉中调解案件359件,调解成功221件,成功率达,较20xx年提高,调解时长从去年的天缩短至天,案件得到更高效快捷的审理。

案件审理模块化。将进入审理程序的案件纳入繁简分流、类案审理、案件监管三大模块。推进繁简分流,特别是对符合小额诉讼的案件,及时与当事人沟通,立案时纳入小额诉讼程序,推进“要素式审判”,一审终结,减少当事人讼累。立足提速增效,组建速裁团队,推进速裁快审,在效率上突出“快”,流程上适用“简”,快速化解诉讼案件;立足办案尺度统一,推进类案审理,同类案件由同一法官审理,保证案件审理的专业性和结果统一性。立足案件质效,进一步强化专业法官会议与审判委员会衔接,加强“四类案件”监管,努力提升服判息诉率,尽量减少上诉案件和“衍生案件”发生,做到案结事了。定期向社会发布典型案例,明确类型化纠纷裁判标准,提高人民群众对纠纷化解及裁判结果的预判能力,减少上访案件发生。

驻点联建、巡回审判常态化。加强与包联片区党建双联互建,打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党建工作新格局。院党组将全县划分为11个包联片区,11名党员法官分别对接包联乡镇、社区,诉源治理中心(工作站),包联企业,加入包联单位党支部,联手共建诉源治理示范点,促进法院工作重心前移,力量下沉。法官每月进驻包联区不少于两日,培训讲解法律新规,现场传授调解经验,不断提升包联区矛盾化解水平。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与常态化开展“六进”工作结合,进机关、社区及乡镇,联络各方,了解社情;进企业,进高速公路施工现场,调研矛盾频发因素,总结纠纷变化规律;进学校,与师生代表座谈,探索“校园普法全覆盖”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进校园审理醉驾刑事案件,进农村庭院审理邻里纠纷,进采摘现场审理梨果购销合同,旁听群众累计1400余人次,取得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巡回审判后,党员法官带领工作组积极开展法治宣传,发放防范养老诈骗小册子,进户帮助老年人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讲解微信小程序“人民法院在线服务”使用方法,服务群众达20xx余人次。

源头预防解纠纷,前端化解减增量

拓展多元矛盾解纷平台。在原来8家矛盾化解协作单位的基础上,继续拓宽“法院+”对接渠道,推进诉源治理,全面落实多元调解,从3月份开始,院党组主动联络、接洽各单位、乡镇、社区党组织,进一步凝聚力量,整合资源,仅仅一月,便先后在18家单位建立了诉源治理中心(工作站),完成挂牌工作,组建了以医疗纠纷、果业纠纷、校园纠纷调解中心为主体的专业调解团队,现已发展特邀调解员38名;发挥县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工会、妇联、社区等单位辐射面广、信息量大的特点,共同组建调解中心,选派法官定期出去指导、化解潜在纠纷。进一步落实政法委关于创建“四无”村(社区)的要求,深化与乡镇、村(社区)调解组织联系与相互配合,积极争取乡镇党委、政府对诉源治理工作的大力支持,组建覆盖全县各乡镇的调解网络。各站配备专门法官,对司法所调解案件进行指导,对各单位推选的特邀调解员进行培训,规范调解行为,规范文书制作,优化司法确认程序,推进在线调解与在线司法确认顺畅衔接,依法支持和保护非诉调解成果。截至8月上旬,各诉源治理中心(工作站)现场调解、处理纠纷61件,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烦恼,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深化诉调联动体制机制。组建交通事故纠纷、劳动人事争议纠纷、果业纠纷、金融纠纷诉源治理工作中心,加强与交警队事故处理调解平台、人社局劳动人事争议在线调解服务平台、人民银行金融纠纷在线调解服务平台等平台间的横向对接与联系,做到案件信息共享,法律资源共享,调解力量共享,使纠纷在平台上及时得到快速解决。探索交通事故纠纷、果业纠纷、建筑工程纠纷诉前鉴定中示范诉讼量化调处机制。对金融借款、追索劳动报酬、劳动争议、物业服务公司等纠纷集中处理,集中研讨,集中化解,引导银行、物业、保险、劳动等修正现有格式合同,增加约定适用小额诉讼的条款,形成小额诉讼类型化诉源治理的多元化解机制。截至8月上旬,化解金融纠纷37件,劳动争议纠纷7件。

延伸人民法庭服务功能。开发区法庭和东川法庭党支部充分发挥人民法庭“纠纷化解前沿阵地、服务群众一线平台、社会治理重要环节”作用,以打造“无讼乡村”为契机,重点围绕乡村振兴、环境整治、基层治理,开展人民法庭调解指导、矛盾分流、联合化解、巡回审判、便民诉讼等工作。在法庭内设立调解工作室,邀请在当地有影响力,热心调解的社会贤达进驻法庭,即时调处化解当地纠纷,探索形成预防摸排,风险预判,联动调解,总结反馈的基层治理格局。投入实质化运营一月间,下李法庭已化解纠纷2起,东川法庭化解纠纷7起,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临汾市隰县人民法院院党组将不断开拓思路,借鉴中立评估的思路,探索在医疗卫生、不动产、建筑工程、环境保护等领域建立中立评估机制,聘请相关领域专家担任中立评估员,引导当事人自行和解或进行调解,降低鉴定成本,进一步把案件受理数量降下来,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司法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

乡镇流调溯源工作总结 第11篇

(四)激活疫情应急指挥体系。各地启动24小时疫情防控指挥值班体系,加强值班值守,落实岗位责任。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密切跟踪疫情形势,全时待命,确保发生疫情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一旦发生疫情,市、县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坐镇指挥,各有关方面配合协作,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决策、第一时间行动,果断采取措施,迅速扑灭燃点。

(五)完善联防联控处置机制。加强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一办十一组”工作力量。组建区域协查专班,负责第一时间将疫情发生地漫出手机号推送相关地区进行协查。组建交通管控专班,负责对早期疫情不明情况下是否实施临时区域管控进行研判并采取相应措施。组建核酸检测力量调度专班,坚持一市一策,和当地协商提出核酸检测筛查建议后组织实施。组建疾控、公安、通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流调溯源专班,疫情发生后吸收当地一名负责同志参加,负责现场流调、追踪排查和溯源工作。各地参照省里做法,建立相应工作专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及时报告和发布疫情信息。严格按照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和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要求诊断报告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医疗机构接到核酸检测阳性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辖区内的疾控机构应立即启动流行病学调查并在2小时内完成审核,任何地方不得擅自增加会诊、复核等程序。要完善疫情信息发布机制,发生疫情后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不得晚于次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生疫情的地市每天都要召开发布会。

乡镇流调溯源工作总结 第12篇

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是最高人民法院在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经验基础上,从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出发,以提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和诉讼服务能力水平为着力点,提出的系统性、综合性、协同性的改革思路。总的要求是以立体化、集约化、信息化的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为载体,建设符合中国国情、体现司法规律、引领时代潮流的中国特色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新模式。近年来,腾冲法院重点聚焦多元化解、立案服务、分调裁审、审判辅助、涉诉信访五个方面,全面建成集约高效、多元解纷、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共享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以“诉前调→立案调→繁简分流”为主线,构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大格局。

01、全方位多维度搭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诉调衔接机制。

20xx年,与市场监督管理局、消费者协会组建“腾冲市消费者权益保护调解衔接工作站”,进一步完善涉消费者权益保护类案件的诉调衔接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20xx年,与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构建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联动调解机制,确保及时、便捷解决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问题。与市检察院、市人社局、市司法局、市_就开展劳动报酬类纠纷的诉源治理进行协商,共同建立劳动报酬类纠纷的诉源治理联动调解机制,及时有效化解涉及工人薪酬权益的矛盾纠纷。2021年与市工商联建立商会调解机制与诉讼程序有机衔接的纠纷化解体系,并聘请腾冲市福建商会和腾冲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为特邀调解组织,任命4名企业家代表为特邀调解员,参与法院商事案件的调解。通过全面推进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不断提升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水平,努力优化营商环境作出法治贡献。与市公安局构建协调联动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各辖区法庭与各派出所、交警中队建立对口联系,派出所、交警中队对纠纷调解成功后,向当事人释明司法确认制度及程序,当事人同意进行司法确认的,可向法院提交申请,法院进行司法确认受理及审查,让公安机关的调解更具有执行力,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02、选任调解员及调解组织,将纠纷化解在诉前。

从各律师事务所、人民调解委员会推荐的优秀党员律师、优秀人民调解员以及调解组织中,选取并任命64个特邀调解组织及85名特邀调解员,通过将案件委派给特邀调解员或特邀调解组织进行诉前调解,尽可能将纠纷化解在诉前。近三年我院共进行诉前委派调解案件1123件,调解成功1092件,诉中委托调解案件6件,调解成功6件。

03、设立“李承平调解室”,开通立案调解快车道。

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李承平调解室,由具有多年基层调解经验的李承平同志专门进行立案调解。李承平调解室自成立以来,共进行立案调解359件,调解成功349件。

04、前移解纷端口,组建速裁团队,快速化解诉讼案件。

组建速裁团队,对权利义务关系明确,证据充分的案件进行快审快判。速裁快审平均审理期限为天,化解院机关65%以上的诉讼案件,极大的节约了诉讼时间,提高了司法效能。20xx年来,速裁团队共审结案件3588件。

(二)以民族团结示范为引领,为创建美丽侨乡、美丽腾冲注入司法力量

01、构建多元化解协作机制,为美丽侨乡提供司法助力。

20xx年底,经云南省高院和云南省侨联联合发文,确定腾冲法院为我省涉侨纠纷多元化解的十二个试点单位之一。20xx年8月,法院与市侨联建立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协作机制,为建设和谐、文明、稳定的美丽边城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02、设立旅游巡回法庭,保障美丽腾冲建设。

为适应腾冲市全域旅游的发展形势,有效预防和依法化解旅游服务纠纷,法院设立旅游巡回法庭,并在热海、和顺古镇、火山、银杏村、叠水河、樱花谷、北海湿地、云峰山8个主要景区设立旅游案件巡回审判点,联合景点相关部门、企业以及基层调解组织,多方合力共同化解涉旅游服务纠纷,悉心为游客提供集咨询、立案、调裁、执行为一体的一站式便捷服务。

03、设立诉讼服务站和法官联系点,将诉讼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我院在2个乡镇、15个社区挂牌设立“诉讼服务站”和“法官联系点”,同时在清水乡和五合乡两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创建无讼社区示范点,将快捷高效的解纷机制延伸到基层,全面推进构筑覆盖基层的诉源治理网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

04、设立国门诉讼服务站,维护边疆和谐稳定。

20xx年,法院在腾冲市自治、滇滩、猴桥三个边境口岸挂牌设立国门诉讼服务站,结合当地区位特点及少数民族特点,联合当地党委、村社调解力量,共同化解边境地区矛盾纠纷,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化解在基层,为基层、边境少数民族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

(三)线上、线下共发力,奏响边疆“和顺和谐”司法最强音。

0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温暖。

进一步完善诉讼服务大厅功能设置,设置文书填写区、自助服务区、休息等待区、导诉台、书吧、母婴室等功能分区,同时提供饮水器具、存储柜、笔墨纸张、电话、传真、Wifi全覆盖、扫描、电脑、打印机、手机充电、雨具、急救药箱等人性化设施设备供当事人使用,为群众提供舒适的诉讼环境。

02、全面推进改革,提高立案质效。

优化当场立案,按照“一窗通办”的工作思路,整合立案窗口,加强诉讼引导,提升现场立案效率。完善立案材料清单上墙、上网制度,公开登记立案流程,推动现场立案“一次办结”。

全面开通网上立案、跨域立案,腾冲法院现已全面对接网页、微信等网上立案诉讼服务系统,全面开通网上立案,当事人不用到法院即可24小时随时随地办理立案。截止目前,我院共受理网上立案申请786件。同时我院与全国32个省(市、区)的各中基层法院开通跨域立案服务,当事人可到我院办理跨域立案,真正构建起“家门口起诉”新模式,切实解决群众异地诉讼不方便的问题。

实现跨境立案,今年5月8日,腾冲法院为身在缅甸的外籍当事人进行了线上授权委托视频见证并线上为其办理了跨境立案相关手续,成功完成腾冲首例线上跨境立案。

丰富多元立案,法院依托诉讼服务站进一步丰富巡回立案、邮寄立案、预约立案等立案方式,在移动微法院、诉讼服务网等平台上公开邮寄立案地址,安排专人办理,及时反馈当事人立案进展情况。

完善适老诉服,增设老年人立案绿色窗口,对老年人维权案件优先接待、优先立案,为老年人提供立案资料代为扫描上传和起诉状口述手写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预约立案、上门立案服务。保留诉讼费现金缴纳窗口,方便现金缴费。在诉讼服务中心配备老花镜、日常急救药品、轮椅等,为老年人提供便利服务。

03、打造“内和外顺”调解区域,营造多元化解氛围。

强化诉讼服务中心实质性解纷功能,在诉讼服务中心以“和顺”为主题,立足法院文化,设立“家和”“人和”“事和”调解室。同时结合多元解纷机制需求,设立人民调解员工作室、特邀调解员工作室、涉侨纠纷调解室、律师工作室、商事纠纷调解室、医疗纠纷调解室、物业纠纷调解室、代表委员工作室、心理疏导室等,营造多元化解氛围。

04、积极探索“互联网+”服务模式,让司法插上智慧“云翅膀”。

法院现已全面开通中国移动微法院、云南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等14个系统和平台,全面实现了一系列网上诉讼服务。线上、线下同时为当事人提供贴心周到便捷的诉讼服务。同时在腾冲市政务中心设置自助诉讼服务点,配置自助服务设备,实现诉讼服务全年无休、24小时不打烊。

疫情期间,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机制在疫情“大考”中“大显身手”,为群众提供零接触、高效率、低成本、一站式的在线诉讼服务。疫情发生以来,我院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立案705件、网上开庭21件、网上音视频调解1128件、网上缴退费9244次、受理网上保全申请13件,为疫情期间群众诉讼提供极大便利。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诉讼服务抓规范。

完善诉讼服务中心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制定诉讼服务中心整体工作规范、制定诉讼服务现代化体系的机制和实施细则,加强十大功能区建设并完善相应的37项职能。

(二)多元解纷抓推进。

通过主动融入党委政府领导下的诉源治理格局,推动建立腾冲市一体化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促进诉调对接实质化,形成从风险源头预防到矛盾纠纷前端解决,再到诉讼终局裁判的分层递进、繁简结合、衔接配套的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

(三)立案服务抓便捷。

在巩固立案登记制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创新便民便捷立案模式,切实加强跨域立案和网上立案,建立专门窗口、改善硬件配置、完善机制流程,大力推广自助立案,抓好已配置的诉讼服务一体机运用,安排司法辅助人员或志愿者进行引导,提高自助立案效率,严防拖延立案、限制立等“立案难”问题的回潮。

(四)“分调裁审”抓团队。

鼓励优秀法官、年轻法官到速裁快审团队办理案件,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促进团队多办案、办好案。加强“分调裁审”工作机制和信息化系统建设,制定完善案件繁简分流标准、速裁案件办理规则、速裁案件要素式审判规则。

(五)审判辅助抓集约。

解决“人少事多”矛盾,推行集约化审判辅助模式,推广集中送达、保全、鉴定,进一步整合审判辅助流程,完善业务标准,切实解决工作不规范、周期长等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腾冲法院将继续传承枫桥经验,立足于助力边疆和谐稳定、引领民族团结进步的新阶段,以一站式多元解纷及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为契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大服务定位,努力实现诉讼服务从后台到前台、从分散到集中、从多点到一点、从线下到线上的全面优化。积极探索全方位多层次的便民利民措施及诉讼服务,努力奏响边疆“和顺和谐”司法最强音。

乡镇流调溯源工作总结 第13篇

近年来,敖寨乡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以“强化组织保障、强化制度完善、强化人员建设、自治强基、法治保障、德治教化”的“三强三治”工作举措,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从源头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筑牢平安和谐社会根基,推动无讼乡创建。

强化组织保障

立足实际,整合力量,制定了《敖寨乡关于推进诉源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将加强诉源治理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纳入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成立了敖寨乡诉源治理中心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专人负责诉源治理工作。

强化制度完善

整合职能,建立《诉源治理中心联席议事制度》《敖寨乡诉源矛盾纠纷排查制度》《敖寨乡诉源治理运行机制》等相关制度。同时推行领导包保制度,落实班子成员对分管部门、联系村(社区)诉源治理工作的指导责任制,强化跟踪问效,加大对复杂类、群体性纠纷等案件的研判、调解,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当下,把矛盾化解在诉前。

强化人员建设

依托综治中心“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网格化管理机制,构建“纵横交错、分片包干、全面覆盖、分级管理、层层履责、网格到底”的长效管理体系,整合调解能力强、威望高的党员、寨老选配到网格员、联户长队伍,明确网格长、网格员、联户长职责职能,积极发挥网格员、联户长在乡村治理中的最前端的“哨岗”作用,切实落实调解责任,截至目前,全乡7个村(社区)共划分36个网格,设置网格长7人,专职调解员14人,网格员36人,联户长267人。

坚持自治为基

不断健全完善村民自治组织和制度,利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网格基础,组建了村调委会、村治保委、网格调解队伍,健全村级事务决策和协商议事机制,村级自治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了首问负责、应急联动、议事协调、限时办结、矛盾纠纷定期排查等工作制度,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实现了“政府治理、社会调节、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坚持法治先行

村(社区)以民主法治示范创建为载体,村规民约不断完善,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提升;通过村(社区)法律顾问,开展法律咨询和诉前服务,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纠纷靠法的浓厚法治氛围;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加强普法工作,在乡村社会树立公平正义的法治权威,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治理的法治保障水平。

坚持德治教化

大力弘扬“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等中华传统美德,并写入村规民约,注重发挥家教家风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评比活动,引导村民崇德向善,形成了尊老爱幼、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的文明新风尚。

今年来,敖寨乡积极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1起,成功化解31起,化解率100%,实现了零诉讼,做到了矛盾纠纷预防在源头、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下一步,敖寨乡将进一步完善与所辖村(社区)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进一步建立完善诉前调解长效机制,着力实现“有纠纷无诉讼”的稳定新格局,不断增强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减少诉讼苗头,有效助力辖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乡镇流调溯源工作总结 第14篇

(四)激活疫情应急指挥体系。各地启动24小时疫情防控指挥值班体系,加强值班值守,落实岗位责任。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密切跟踪疫情形势,全时待命,确保发生疫情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一旦发生疫情,市、县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坐镇指挥,各有关方面配合协作,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决策、第一时间行动,果断采取措施,迅速扑灭燃点。

(五)完善联防联控处置机制。加强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一办十一组”工作力量。组建区域协查专班,负责第一时间将疫情发生地漫出手机号推送相关地区进行协查。组建交通管控专班,负责对早期疫情不明情况下是否实施临时区域管控进行研判并采取相应措施。组建核酸检测力量调度专班,坚持一市一策,和当地协商提出核酸检测筛查建议后组织实施。组建疾控、公安、通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流调溯源专班,疫情发生后吸收当地一名负责同志参加,负责现场流调、追踪排查和溯源工作。各地参照省里做法,建立相应工作专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乡镇流调溯源工作总结 第15篇

为全面做好全校教育系统的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各级部门应急预案要求,经学校研究,现将我校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总结如下:

一、延期开学期间师生安排

延期开学期间,学校领导班子按正常时间值班,每日确保一名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在校值班,负责人要亲自值班带班,领导班子成员要保持工作网络、电话24小时畅通,随时保持联系。教职工上班时间根据区教体和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通知而确定。

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工作群、班级群等各种渠道向学生和家长宣传普及疫情防治和健康生活知识。学校充分利用钉钉、QQ、微信等信息化教育资源为学生居家学习提供支持。全体教职工强化政策学习,尤其是国家、省、市关于教师师德、职业教育相关文件学习,按照学校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二、延期开学期间部门职责

延期开学期间,任何学生不得以任何理由返校,严禁利假期组织学生到校违规补课,一律停止各类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等人群集聚性活动。制定并落实《学校延期开学期间远程学习教育服务工作实施指导方案》。利用互联网开展远程教学。延期开学期间,各学科确保停课不停学,授课以网络授课形式为主进行。

教学部门组织优秀师资力量提前备课、录制延期开学期间学习课程并推荐免费学习评台及平台操作指南,依托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搭建起“空中课堂”,充分利用网上平台提供的教学资源做好学生线上学习指导,开展网上授课、在线答疑、网上提交批改作业等教育教学活动,实现与开学后学校教育教学的有效衔接。同时,要求学校根据网络学习的特点,合理安排好学生的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延期开学期间本着提高学生修养、夯实学生基础、提升学生技能的目标开展各项工作,以学生成人为最终目标,在知识、技能传授的同时关注德育教育、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防疫情教育,各个教研组根据各自特点,鼓励开展同唱一首歌、共赏一部电影、帮家里做家务、疫情防控相关有意义的活动。在知识传授中注重基础知识传授,加大作业反馈量,打好学生基础,提升学生学习信心。

有条件的教研组可以通过虚拟仿真、网络平台、学生自备技能训练耗材等方式提升学生技能,对于不具备条件的教研组技能课程和理论课程以模块、章节为单位进行组内微调,加强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待疫情解除后,学校将及时恢复正常秩序,并统筹周末、寒暑假时间安排,保证学生在校学时不减少。

三、正式开学的各项防控工作

学校正式开学通知发出后,由工会和学生处逐一排查,凡是有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头痛等症状或接触过疫区人员未超过14天的师生,不得返校;待身体完全康复或超过隔离时间后,经相关处室、专业部、班主任确认,报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后方可返校。

因延迟开学耽误的教学内容,主要通过调减周末时间、压缩暑期假期等方式来补偿,保证总教学时长不减少;学期开始后,原则上实行“零起点”教学,线上教学不得替代假期后课程教学。要通过网上教研、视频会议等方式,组织教师备好课。

开学集中开展防疫教育。制定并落实开学预案,建立健全晨检报告、值班值守、信息报送、应急处置等各项制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师培训,做好必要疫情防控物资的储备,组织开展校园集中消毒,精心做好开学前各项准备工作。开学第一周,学校要对学生进行一次集中疫情防控知识教育,组织开展一次集体心理辅导。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