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荷精神作文600字(7篇)

山崖发表网作文2023-03-22 04:47:21164

枯荷精神作文600字 第1篇

去年年关,大雪缤纷,我独自在小区里散心、赏雪,不经意间来到了一个小型儿童游乐场。昔时人声鼎沸的地方,此时已寂寥无人,只有雪和着风发出微微的叹息。

走近滑滑梯,捋去扶手上的积雪,露出一根略微生锈的铁杆。或许就在几个月前,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在它身旁藏猫猫,再抓紧它,欢笑中“哧溜”一声滑下去。可现在他们又到哪里去了呢?

沿着滑梯往前是一座拱形木桥,桥身已是白皑皑的一片。栏杆上的积雪尚浅,能隐隐约约看见那被千万双手抚摸光滑的灵动木纹。桥下是一池碧绿的池水,大量死去的浮萍与未分解掉的枯枝败叶在水面飘荡,化作圈圈涟漪在池塘里无声地回旋。

我站在桥上静静地品味这一方天地。

在池塘不起眼的一隅,在众多浮萍的环绕下,我看到了一朵枯荷。她低垂着头,仿佛欣赏着淡淡的水波,又似在聆听雪落下的声音。

“留得残荷听雨声”,这句千古绝句一下子闯入我的脑海,只是此时下的是雪。李商隐究竟想表达一种怎样的境界呢?她此时离最近的篮球场仅十米,离热闹的店铺三十米,离喧嚣的春运大马路不超过五十米。她,就独自在那儿静静地伫立。曾经,多少人在她身旁飞速掠过,多少人赞叹她怒放的美丽,多少人惊讶她果实的甜美,而此时,她已不食人间烟火,却无人问津。

荷,经历了春的萌芽,夏的美丽,秋的收获,留给冬的只有一朵枯荷。她或许没有春的憧憬,夏的张扬,秋的丰满。可她孕育着新的希望,与看透人生四季的感悟。

也许,我们真的只有经历,才能领略枯荷对落幕的坦然。

枯荷精神作文600字 第2篇

秋日,走在荷塘边,撑着雨伞,避开丝丝细雨。枯荷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果实,一枝枝独自挺立,还像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枯荷,你虽然枯萎了,但你却依然屹立在我心中。

水中遍布着折断枯茎的枯荷。这让我想到了周敦颐。在尘世中,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你性情朴实、洁身自好、不慕名利。如今,你虽已去,但你的精神不会夭折,它会教育者后世千千万万华夏子孙。你就如那枯荷,虽已故去,精神永存。

一片残缺不全的荷叶,像上个世纪早已泛黄的老书本,轻轻脱落。这使我不禁想到了黄盖。校场上,一位将军正在鞭挞着你,鞭,挥得那么狠,他的眼中却折射出内心的痛苦煎熬。周围的士兵们有的皱眉,有的不忍心看闭上了眼。你用满目创伤骗过了蒋干,使曹操上当。并使用诈降之计火烧曹营,打败曹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黄盖,你用你的血肉之躯演绎了一曲叫做苦肉的千古绝唱。你就如那枯荷,虽已老去,但仍会结出果实。

看到水中枯荷的影子,我又想起了屈原,那汨罗江畔上沧桑的背影。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你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中,渔父劝你”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你不想让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更不想苟活于世,所以你纵身跳入了滚滚的汨罗江中。你就如那枯荷,虽已枯去,却仍然挺拔。

淅淅沥沥的秋雨,点点滴滴地敲打在枯荷上,那错落有致的声响,久久回荡于心。

枯荷精神作文600字 第3篇

午夜。窗外,雨点正打芭蕉。

最美的意境即是听雨声。雨穿过一川烟草,路过满城风絮,打在落花上,也打在了岁月的枝头。

江南的雨和北国的雨实在是不同。江南的雨一如江南的小桥流水,一如江南的亭台楼阁,既精致小巧,又温婉可人。于是,江南的雨声最适合多情的词人听雨而眠。而北国的雨则最是难以捉摸的。雨落在北国的大地上,时而是温柔的,时而又是暴躁的,她就像恃宠而骄的公主,在上帝的宠爱下颇为善变。北国的`雨声便是豪放派和婉约派的综合体,不管你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派苏轼,还是“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派李清照,都能在北国的雨声中找到自己的归宿点。

然而,江南的雨似乎自古以来便和江南特有的园林亭榭一样,比北国的雨更值得人玩味,值得人青睐。伴着《琵琶语》这首精妙绝伦的曲子,当你走进戴望舒笔下的雨巷,撑着那一把小小的油纸伞,也徘徊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的时候,你便会钟情于这江南的雨了。雨天,正是等人的好天气。当你在伞下蓦然抬起头,看见要等的人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那种欣喜足以让你的心里荡起小小的涟漪,许久也还不能平静。于是,雨还在下,此刻你却愣住,不知该说些什么,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许久许久,话说出口,也不过是一句“好久不见,你,还好吗?”此时的风景,美在瞬间,定格在永恒。只一句:若有来生,你为风,我为雨,在岁月的泥泞中漂泊,艰辛,却从不艰苦。

雨声,隐隐约约,像远处高楼上传来的飘渺的歌声似的。夜深了,雨未住,岁月依然静好。而你,却怎么也不能听雨而眠。年华是搁不住经年的。经年一过,再美的年华也会被岁月无情地过滤成沧桑。雨声,惊起了一滩鸥鹭,在梦中。那半生的侠骨柔情,即使并去化蝶,在雨中飘舞,寻芳而栖,只羡在蝶谷中且听风吟,然终抵不过的是,岁月的辗转和年华的入侵。醉眼芳树下,半被落花埋。雨打枝头,再落寞,再经年,雨声也会铭记着君来时的容颜,等待来日,奏响这般古乐。半生缘,且醉听风雨,樯橹灰飞烟灭。

在这样的雨夜里,静静地听雨。在雨的哀曲里,所有的繁华,所有的落寞,所有的惆怅,终会和着雨声被岁月遗忘到梦的尘埃触及不到的地方,随风流浪。闲踏落花,醉听风雨,何须话别离。且抚清琴一曲,曲终人散,便为变徵之音又若何?雨声琴声相和,是音中的绝配。

余秋雨先生笔下的雨,是大陆和台湾的心结。他写雨,听雨,笔调始终都不乏深沉老练,可谓独到可钦。没有过多的溢美之词,有的只是纯粹的情感和希望。雨在他的情感里,是一种消融不了的灵魂,缓缓地流淌开来,就注入了赤子的血液,流经祖国母亲的心脏,雨声便随着这声音跳动着,澎湃着。听雨,听到的不仅是唯美的旋律,更是两岸的思念情深。雨就是这样的天使,她更是上帝的宠儿。

杏花烟雨,最忆是江南。借一丝秋风清逸,披一件淡雅素衣,饮一杯雨前清茶,漫步于江南的梨花杏花树下,任繁花纷落,温文尔雅,白玉无瑕。雨时花犹落,风来絮自飞。不论是归人还是过客,纵使短暂的停留,打江南的雨里走过,打雨声的梦里路过,便是静美的人生。不论是古人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如何的自然,还是那因感而出的“雨暗罗衾泪暗江”如何的凄楚,在雨的世界里,一切浮华都将幻化成泡沫,一切苦恨都会被尘封为过往。闲时听雨,醉时听雨,恼时听雨,收获的都当是不同的境界和人生。

静歪小榻,雨声乱拍黄叶。小风未住,雨声顿显得凄楚。潇湘妃子曾寄人篱下,种得一池荷花。时节一过,荷花花落叶凋,池中荒凉寂寥。枯下来的零零点点的荷叶散落着,等待老去。潇湘终究是潇湘,多情而善感。她留下了池中已凋的枯荷,只为了听得点点雨打枯荷的音律。或许是雨打枯荷也算和谐,或许是雨声太过唯美,也或许是枯荷太值得伤怀,使得一代佳人要留得这一池枯荷听雨声。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雨声,配枯荷,境界太美,也太凄楚。但若不是雨声的唯美,枯荷的落寞,世人又怎肯轻易地垂悯和怜惜,怎肯施舍多愁善感的情怀?

雨后初晴,新燕啄新泥,柳浪枕幽窗,惊破秋窗绿,秋花秋草黄。雨声,把孤春弹得如此和谐,却让秋韵如此哀婉。夜里,芭蕉不肯安歇,只为伴雨而眠。枯荷未老,雨声新增幽情。风沙并起时,雨声更显时凉。诗人词人,听雨,在铁马敲风时开始乱入诗。雨声,在夜里梦里,风里沙里,不断地奏响岁月的挽歌。

雨来几时休,伊人已是泪洒纱窗湿。最不堪的竟是,声声拍打,催的秋雨急而切。落花枯荷,风帘翠幕,到头来,终难抵的却还是,那雨声一拍。

枯荷精神作文600字 第4篇

我喜欢这句诗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它让我过了一把“老师瘾”。

初冬的一个周末,天上下着小雨,我和妈妈去探望外婆,外婆门前的一口池塘吸引了我的目光。满池的荷花早已凋零,一张张枯黄的荷叶仍然坚强地面对冷风寒雨。雨点打在它们身上,发出“滴答”“噗噗”的声音,我不由感叹:“这真是‘留得枯荷听雨声’啊!”妈妈疑惑地问:“我只听过‘留得残荷听雨声’,你好像记错了?”妈妈是语文老师,居然不知道这个,这下又可以当一回小老师了。我心中暗暗得意,一本正经地说:“林黛玉就是像您这么说的。她最不喜欢李商隐的诗,所以即使引用也要改一下,《红楼梦》为什么这么写呢?因为这个细微之处可以表现林黛玉的孤傲,曹雪芹实在是高明啊!”

妈妈感慨地说:“哇,还有这个故事,闺女真是博览群书!你把这首诗背给我听听好吗?”这还不简单,我张口即来:“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诗韵和暮色笼罩着我们,令人陶醉。

枯荷精神作文600字 第5篇

夏日是五彩的,树木一个劲张扬它们的绿,郁郁葱葱,在金色的日光下划成一道墨绿的光影,蓝天像是渲染开蓝墨的宣纸一样。夏花盛开,荷,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它是圣洁的,让人感到无法触碰,静静地看着它优雅的身姿,好像世界一片空灵,它幽寂地,开在夏的盛宴里。

立秋,转眼间已是一片肃杀。我蹲在岸边,看曾清丽一整个夏天的荷如今残零冷谢,像是老妇一般垂丧着头,瘦弱的身子随风摇曳,无声。清晨的露珠不再来亲吻它,蜻蜓不再留恋它,只剩下寒雁划破寂静,偶尔回顾一下它棕色的身躯,然后秋雨打碎了夏日里残存的最后一丝美好。

——可是,我听着雨声,体味到了另一种美,叫凄美。

“完美不属于生活,它只是一种幻想。”一次在书中看到这句话,就永远地记住了它。“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羸弱女子,弯腰葬花,看着花瓣洒在土中。曾经共同作

诗,共同赏文,共同嬉笑,任性地共同吵闹……“木石前盟”像一个誓言一样牵扯着两人的未来,月夜、花前、树下、院里,处处留着两人的记忆,原本以为可以一辈子在一起,到头来却因世俗、生死隔开了两人的距离。可是,若不是这样悲剧的结局,宝黛的爱情故事又如何这样凄美?这样令人回味?

很多分别是迫不得已,很多舍弃是身不由己。每年,只有七夕,牛郎织女才能相聚,你还在为此惋惜吗?是否还记得秦观那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听,“……”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响起,若不是“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又如何在海天之间上演如此动人凄美的故事?

凄凉来源于遗憾,就像遗憾夏去秋来——荷花凋谢一样。走过那些风花雪月的诗词,我体味到了李后主痛失国土的愁思,那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怨;潘安的结局像一朵荷的枯萎,一个美男子的悲剧只换来了后人的“河阳看花过,意不问潘安”;苏轼,一个被归为“豪放派”的潇洒文人,对于生死离别的遗憾,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无语哽噎……

夜,我独自伫立湖畔,回想着断臂维纳斯,还有断壁残垣的长城,以及古代书页里那些缺失了的笔迹,生活中已经过去了的时光,逝去的纯美情感……它们都像是我眼前的枯荷一样。我们将那些回不去的,找不到的记忆叫做枯,将遗憾与不舍叫做萎,而枯萎可以是凄美的代名词,一种独特的美。

谁言枯荷不美?

枯荷精神作文600字 第6篇

树木接受过雨水的洗礼,才显得更加苍翠;大海包容了激流的冲击,才显得更加壮阔;梅花经受住风雪的考验,才绽放出幽幽的清香。同样,生活中也正是由于挫折的存在,才显得更加多姿多彩,余韵悠长。

苏联学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人的一生似洪水在奔流,不遇岛屿,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生活中的一些挫折只不过是成长给予我们的小考验,为我们铺就一级级台阶,通向梦想的彼岸。

窗前的柳枝轻轻地摇着,不做声,为我们带来一抹清新的绿意,只是此时的它,驱不散我心头的阴霾。放学铃声响了一会了,我依然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看着试卷上鲜红的数字,书桌上杂七杂八的书本笔记,旁边是已经磨秃噜皮了的橡皮擦,一切的一切仿佛都在嘲笑我所做的努力,我竟不自然间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坚持不下去了,就只能走到这一步了吗?

我踌躇了很久才走出校门,仰头望向灰蒙蒙的天空,日光在渐渐地被乌云遮蔽。很快,一滴两滴,豆大的雨珠打落了下来,敲击在伞边沿,发出清脆好听的声音,只是此时的我没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情写意,只是撑着伞慢慢地走着。

此时已是深秋,冰凉的雨水伴着冷风,将我的思绪也吹得一团乱。我驻足在寂静的公园里,让思绪在雨幕中放空。一转头,看到了池塘里的荷花已是一片枯败,仅剩的几朵残花也被雨水无情地打落。我忽然想起盛夏时的池塘,那是多么好的一片潋滟风光啊,正是“接天莲叶无穷碧,印日荷花别样红”所描绘的景象。而如今,却是这样的残破荒凉。许是心境使然,我竟感觉到同病相怜了,这荷花不就像我吗?曾经的我志得意满,意气风发,现在却被打击得一点自信也不剩。我颓然地叹息一声,不知道是在为荷花叹息,还是在为自己而叹息。

正当我转身欲走时,不远处屋檐下的老人吸引了我的目光。他专注地坐在画板前,捏着画笔,时不时观察一会雨中的荷塘,然后埋头作画。好奇心驱使我上前,却惊讶地发现老人笔下所绘的,正是眼前的这片枯荷。我小声嘟囔了一句“这有什么好画的?”老人好似看穿了我心中的想法,一边继续画着,一边娓娓道来:“枯荷自有枯荷的美,虽然不比盛夏时的灿烂,却自有它的一派风骨。无论雨水怎样击打,荷花的茎总是笔直地向上,不坠入淤泥,不歪歪斜斜。看似残败,却暗自蕴藏着新的生机,等待着来年更好的收获与绽放。”

听到这番话,我豁然开朗,这不仅是在说荷花的哲学,也是在说人生的哲学呢。不知是不是心境的变化,我再看老人的画,好像也能从一片枯荷中窥见隐藏的生机了呢。

雨渐渐停了,太阳又重新露出了脸,我收起了伞,心中的阴霾也一扫而空,枯荷都可以战胜寒冷的摧残,那我又怎么不能战胜这小小的挫折呢?正如残破之中暗藏生机的它,我也要学会在失败中反思总结,为下次的奋斗蓄势。

荷花的暖,漫过岁月的河,拂过久闭的心扉,我在阳光斑驳深处聆听那花开的声音。

枯荷精神作文600字 第7篇

记得曾在一个朋友空间里看到一组枯荷的图片,只是一瞬,便被那种凄凉所感染。那刺眼的蓝色,衬托着一片片被岁月打磨的荷叶,弯折的茎、低垂的头、宛如沧桑之后的静静反思,还有偶尔还亭亭玉立在荷塘中的莲蓬,宣告着一个生命的又一次轮回。那时,满脑中只把“留得枯荷听雨声”这句诗幻化成了眼前这一幅幅凄凉的画面。

留得枯荷听雨声,该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我一直在问自己。一株长在淤泥里的荷,在经历了春的生长,夏的美丽,秋的成熟之后,留给冬季的是满塘枯荷。然而真正的美丽却在冬季,那长在地下的茎,才是出淤泥而不染的洁白。想到这些,不禁对荷生出一种敬意。一季一季的更替,轮回里,谁守在那一隅,只为了留下最悲惨的境况,去听那雨声?

枯荷听雨是否也预示着一颗心对破碎的情感的守望?是否也像那些在逆境中的人,在遭遇了最差的命运之后,依然还有听雨的心?想那夏日荷塘,硕一大的荷叶,粉面荷花,该是听雨最好的季节吧?那时风光无限,那时美丽的荷应该更有心情去听那雨打荷叶的声音吧?然而,李商隐却独独要留的枯荷听雨声。这也许和他自身的经历有关,或许只是一种心境吧?然生活在逆境中的人,若有了枯荷听雨的境界,已经不是普通人了吧?

人间过客,浮萍踪迹。红尘俗子,总是人世一微尘。多少人能有如此的境界可以留得枯荷听雨声?这带着沧桑和禅意的味道从岁月的深处游弋出来,从一种境界达到了另一种境界,从一个灵魂渗透到另一个灵魂、想起,便总是让心有了彻悟和感动。人生浮沉,一切都是一个变数。但是选择怎样的生活,还是由自己的心来决定。或雅或俗,都是一种曾经来过。每个人都不过是世俗里的匆匆过客,唯有用心活着,一切都变得坦然与豁达。

枯荷,也曾经生机勃勃,也曾经馨香满园,犹如人生的一段嘉年华,张扬、美丽、辉煌、但是,它总有败落的那一天。当雨点打在身上,那种别样的脆响,却是生命中不可多得的天籁之音。那是一种繁华褪尽之后的坦然,是看透了生命内涵的一种真实的存在。若一个人,也可以像枯荷一样,在繁华过后,依旧可以静静去倾听雨声,那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平静和幸福啊?这种坦然面对枯荣,静观世态浮沉的心境又是一种怎样的温润似水?

枯荷,一种记录着生命曾经来过的植物,枯荷听雨,一种把人生看透的心境,总是会在那个该来的时节,落下帷幕。静静地、静静地去听雨声……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