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报告模板范文(必备7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3-02-05 09:27:08300

案例分析报告模板范文 第1篇

20XX年11月01日-11月07日 论文选题

20XX年11月08日-11月20日 初步收集毕业论文相关材料,填写《任务书》

20XX年11月26日-11月30日 进一步熟悉毕业论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XX年12月10日-12月19日 确定并上交开题报告

20XX年01月04日-02月15日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上交指导老师

20XX年02月16日-02月20日 完成论文修改工作

20XX年02月21日-03月20日 定稿、打印、装订

20XX年03月21日-04月10日 论文答辩

案例分析报告模板范文 第2篇

智囊伙伴:杨 柳

(浦东法院川沙法庭三级法官,曾荣获全国法院系统优秀案例分析评选二等奖、三等奖)

法院的审判工作与案例写作相伴而生,案例分析包含对裁判规则的归纳、裁判理由的证成和裁判思路的剖析。写好一篇案例,在观点正确、格式规范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尤为重要,以下分享一些个人写作案例的“小贴士”。

1.案例选材新颖典型,裁判观点鲜明创新。案例价值在诠释法律规则的具体内涵及运用,首选是首例型、新类型案件,也可以是常见案件中存在的新问题或者处理结果上对类案有借鉴作用的案件,还有《民法典》施行后反映新旧法律衔接适用的案件等,通过审判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裁判规则。

2.找准切入点,掌握案例“三件套”。案例从争议焦点反映的核心法律问题切入,分为标题、裁判要旨、正文三个部分,正副标题不能混淆,裁判要旨简明扼要,正文部分包括案情概述、法院的审判认定和案例评析。

案例的重点是标题的拟定、裁判要旨的提炼和评析部分的说理。标题和裁判要旨突出案例的切入点,归纳提炼争议判定的裁判规则。评析部分是对判决理由的理论论证和实践拓展,切忌理论反复堆砌、以偏概全,应从法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3.案件介绍繁简得当,评析说理架构分明。案情概述阐明与裁判要点相关的事实即可审判说理也可适当精简,突出裁判观点。案例评析应分列段落和小标题,与裁判要旨、争议焦点相呼应,形成法律论证的清晰架构。

合同类案件可围绕合同性质、效力认定、履行抗辩、违约责任等具体论述。侵权类案件可围绕权利义务的界定、归责原则及举证责任分配、法律构成要件和责任承担等展开论述。婚姻家事案件可针对法律定性、权利归属、证据规则等深入剖析,涉及公序良俗等法律原则应用时,应在文末就指导意义进行升华,突出案例的亮点。

总之,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挖掘芸芸案件中的闪光点,把对案件的思考及时付诸文字。磨刀不误砍柴工,写好一篇案例必将是提升审判能力的有效捷径。

案例分析报告模板范文 第3篇

2006 年 1 月,黄女士进入上海某婚庆公司工作,双方签订劳动合同,黄女士担任公司仓库管理员。其中,2007 年度约定月工资为 1800 元,2008 年至 2009 年度约定月工资为 1000 元。 2008 年 6 月 3 日,黄女士向公司提出辞职,理由为公司在用工方面不规范、其自身利益受到侵害。同月 13 日,双方劳动关系解除。

其间,黄女士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 2008 年年休假工资 元,2008 年 8 月,仲裁委员会裁决对此不予支持。黄女士不服仲裁裁决,向南汇区法院提起诉讼。在法庭上,黄女士认为,因公司未按相关条例安排其年休假,现要求法院判令公司支付 2008 年应休未休年休假的工资报酬。公司方称,2008 年,黄女士在公司未做满整年,不应该享受年休假,故不同意支付黄女士年休假工资,要求法院驳回黄女士的这一诉讼请求。

法院审理后认为,根据相关规定,黄女士在公司工作已满 1 年未满 10 年,2008 年其年休假应为 5 天。黄女士在公司工作至 2008 年 6 月 13 日,根据工作时间折算,

黄女士 2008 年应休未休年休假为 天。现公司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已安排过黄女士年休假,因此,作为公司方应支付黄女士未休年休假的工资报酬。据此,上海市南汇区人民法院于 2008 年 11 月一审判决上海某婚庆公司支付黄女士 2008 年未休年休假工资 元。

【解读】

本案作为 2008 年 1 月 1 日《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出台后上海地区出现的较早的一个有关年休假的劳动争议案件。即使在《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于 2009 年9 月 18 日实施后,放眼至 2011 年的今天,本案读来任然回味无穷,因为他通过审判对年休假一些至今未解之谜做了相关回应。年休假条例的出台,本意是为了保障劳动者 的休息权,通过立法形式来进行强制性确保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利得以实现。

但是,没有想到自出台之日起,就受到各方挑战,有来自于“砖家”的,有来自于“大师”的, 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企业HR。

案例分析报告模板范文 第4篇

在正当防卫这个制度上,理论和实务界的争论从未停止,甚至理论界和实务界内部的争论也从未停止。但需注意的是,每当一个社会热点的正当防卫案件出现时,正当防卫都会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但我认为,理论始终是为了服务实践存在的,再好的理论不能服务实践也只是空谈,而实务如果不讲逻辑、不讲思维、不讲理论,此时得出的结果也必将是错误的,因此,我们不需要纠结到底哪个理论更好、更完善,而是要关注哪个理论能更好的指导实践作为,或是各个理论的哪个部分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甚至是国外的理论都可以引用借鉴,因为毕竟现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在理论不停争斗的同时,问题正几何倍数的增加,应停止争斗,进而好好完善自身的理论来服务实践,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贡献。回首过去,不难发现理论和实务的差异性和关注点越拉越大,两者逐步走向互不干预、或者互不搭理的状态。这就导致了问题越来越多,解决方式越来越不恰当的悲剧,而此时,双方若能携手合作,能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本文不仅是想描述一些正当防卫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更是想从对于正当防卫的解决入手,帮助法治化进程时其他问题的解决,有一个参考适用的目的。就好似已经被刑法摒弃的类推适用,虽说刑法的严苛要求刑法处罚要有法律明文规定,但类推适用帮助了许多问题得以解决,毕竟当时的法律尚不完善,许多法条都有着漏洞和空白,而类推适用就很好地帮助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解决思路,却又不僵化限制解决的方式和结果。本文就是想像类推适用这样,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私以为这样的参照方法虽然不严谨,但是能解决问题总比不解决好,在这个时代飞速变化的年代,法律问题不断的产生,而解决方法的产量却远低于问题的产生,大量的遗留问题堆积,这是一个法律人所最不愿见到的“法律无能论”出现。我们也可以从判决中不难发现,有许多判决是承认这个思路的,通过法律说理和法律逻辑推敲,来得出一个法律没有明文规定问题的结论。其实这就是通过类推适用来解决问题,这样的方式是很值得学习和赞许的,因为这至少能帮助人们解决问题,虽然用的不一定合理、可能出错,但总算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制造法律上的解决方法。回到正当防卫问题上,就是明确正当防卫的判断标准,结合各个理论上的优势,并且通过法条规定明确外延轮廓,通过司法解释及典型案例进行精确指导,适当地放宽正当防卫的适用标准,司法者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和法治理念,并排除外界不当干扰,等措施解决正当防卫在司法实务工作中,司法机关对于正当防卫的正确认定适用的问题,例如条文僵化、认定标准圣人化、唯结果的认定方式、理念上的误区等实际在司法审判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使正当防卫成为保护公民的法律武器,避免公民合法权益免受国家权力的不当侵害,也能辨识过限的行为进行惩处,保护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亦会使审判机关的公信力和威严得到维护,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化的进程。以此弘扬法律所倡导的精神,助力司法改革完善。

案例分析报告模板范文 第5篇

论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正当防卫的司法适用概述,是对于正当防卫的一些关键词进行概念的界定和释义。

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对于正当防卫的基础概述,描绘本文主要论述的内容,第二个是对正当防卫演化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以图分析出历史中正当防卫原本的定位和演变过程中进化的内容,第三个是对于正当防卫构成要件的把控,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了个人思考与理解。 第二部分是正当防卫司法适用的困境,目的是发现一些尚需解决的问题,对于不同类型问题的一个区分和比较,发现不同问题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找出问题的联系,为解决问题做好铺垫。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对正当防卫在司法实践中的现状进行一个概述,第二个方面是对于如若放置此问题不加以解决,可能会产生的不利后果进行简单地陈述。

第三部分是发现导致正当防卫在司法适用时出现困难的原因,通过对于原因的剖析来分辨主要的症结在何处,通过对于原因的源头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主要分为五个方面,原因是挖掘解决方法的前一步骤,若不知其所以然,就无法知其然,更无法获得真正解决的方法,一定要深挖源头,从源头上来纵观这个问题,找出解决方案。第一个方面是通过正当防卫行为人来进行描述,指出为什么不能如此执法。第二个方面是实践中执法者的普遍处理方式存在误区,第三个方面是在社会实效上社会舆论与司法实践的认知偏差,导致司法结论无法被大众接受,也无法达到司法的指引效果。第四个方面是实践中执法者对于理论基础的误区,理论的错误亦不能很好的指导实践。第五个方面是对于执法者外部因素的干扰,也致使执法者无法正确履行职能。 第四部分正当防卫的司法适用完善建议,是根据前面所发现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来综合分析,试图找出对于正当防卫在司法实践中该如何正确适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完善措施。措施整体分为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对于执法思维的转变及学术理论的更新,以此对于指导裁判进行指引。第二个方面是对于法律制度的改良,以期更好的指引裁判规则适用。第三方面是对于法律观念和法治理念的更新,这是独立于基础理论的宏观层次维度。第四个方面是对外部干扰的剔除与转化,达到减弱或消除对于判案的影响。

案例分析报告模板范文 第6篇

研究背景

正当防卫作为一个刑法明文规定的制度,在学界也广泛研究了多年的基础制度本身应当是十分完备的,不需要多做讨论的。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简单明了,算是被多位大家解析透彻制度,相对其他法条完善多倍的这么一个行为,却在实践中成为了多年的僵尸条款,直至近年来的重新唤醒,真是令人觉得十分荒诞。而在当下又迎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例如防卫者在防卫之后导致行为人重伤、死亡是否构成犯罪以及防卫者进行正当防卫适用的时间、方式是否合理,在这个流量的时代,都很自然迅速地成为关注的焦点,而在此之下如何完善正当防卫的司法适用成为了关键。而我也想以此为切入点,看能否在解决正当防卫的司法适用问题时找出可以适用于其他类型案件的方法,由点破面,借此助力司法改革。

研究意义

正当防卫作为我国刑法中举足轻重的一个制度,从 1997 年《刑法》修订以来,对于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所需具备的要求有些放宽,但是司法实践中对于正当防卫认定从严的倾向仍未有实质性改动,如 2017 年的“山东聊城辱母杀人案”:一审法院的判决认为,于欢对于杜某等人对于其母进行侮辱的行为反抗不构成正当防卫;二审法院却认为于欢实施的行为具有防卫性质,但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一死三伤的重大损害,故判定于欢构成故意伤害罪。从该案一审、二审的判决进行对比,不难发现《刑法》对于侧重保护防卫行为人法益的意图并未得到完全认可与施行,司法依然对于正当防卫限制从严,被判处防卫过当或不认定正当防卫的案件不胜列举,值得我们赞赏的是在“昆山龙哥反杀案”及后续一系列热点案件中,全国范围内几起认定正当防卫不起诉决定的案例,都向我们证实了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正当防卫的限度标准已经没有那么严格。如 2018 年“涞源反杀案”就被认定为正当防卫。而在 2018 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第 12 批指导案例中,“昆山反杀案”与“赵宇见义勇为案”被作为认定正当防卫的指导案例发布,指导各级检察院和法院的工作。在社会热点下,越来越多的案件被认定为正当防卫,这样的结果是十分让人欣慰的。而对于正当防卫的构成进行合理界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涉及罪与非罪的问题、减免刑罚的问题、行为人主观状态的问题等多个方面,这样一个基础的制度倘若无法在实践中得以彰显,那么其存在的价值也成为泡影。而反之,若是能很好地运用正当防卫,作为保护公民的法律武器,则是保护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会使审判机关的公信力和威严得到维护,本文旨在解决正当防卫在司法实务工作中,司法机关对于正当防卫的正确认定适用的问题,例如条文僵化、认定标准圣人化、唯结果的认定方式、理念上的误区等实际在司法审判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给予分类,然后需求解决方法,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化的进程。

案例分析报告模板范文 第7篇

智囊伙伴:孟高飞

(上海高院商事审判庭四级高级法官,曾荣获全国法院系统优秀案例分析评选一等奖)

案件分析是升华版的裁判文书,又是通俗版的理论文章,它的目标、定位、读者均不同于裁判文书和理论文章,因此撰写方法上也略有不同。对此,有三点建议供参考。

1. 选择重要的主题进行撰写。经手的案例成百上千,只有重要的主题才有撰写的价值。判断主题重要性的主要考量是案例展现出的裁判规则的指导性、典型性和可参考性,对立法、司法解释、司法政策、审判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比如,新类型、涉新法、涉社会热点的案件,修正原有裁判规则或可对常见案件作类似化分析的案件等,均有撰写价值。对于有些主题,可以通过由点到线再到面等方式提升它的重要性。

2. 从撰写一篇优秀的裁判文书入手。案例分析的思路与裁判文书的推理模式是一致的,都是演绎推理中的三段论,只不过案例分析的重心往往放在大前提的论证上,一般不在小前提的认定上过多着墨。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