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脊梯田小学作文(推荐17篇)

山崖发表网作文2023-01-13 23:34:56119

龙脊梯田小学作文 第1篇

我向往空旷、有风的地方,比如大海、草原和荒漠,它们好似自由的象征,但作为一名城市少年,我更心仪那恬静、质朴的农耕生活,因为它能真正让心沉淀。

我的老家绥宁坐落于湖南省的西南边陲,受父亲的影响,每到假期,我都会回到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这里大山环绕,山里长着一棵棵参天大树,有虫鸣鸟叫,也有奇花异草。再往西南一些,便出了湖南的地界,来到了桂林龙胜,山不再是我们那种连绵不断,而是山势险峻、看似长满灌木丛的山头,比我们的山头要稍显巍峨。我的祖辈是靠伐木为生的,但在他们没有大树、且山势险峻的龙胜,又是靠何生存呢?听闻龙胜龙脊梯田被称为世界梯田之冠,我想,我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于是,趁这个暑假,在我哥哥的带领下,我们驱车前往一探究竟。

龙脊梯田主要有平安梯田和金坑梯田两个景点,我们选择了最为壮观的金坑梯田。从下车的地方到山顶有两个选择,一是坐缆车,二是步行,为了体验一把俯瞰整个梯田的美景,我们选择了缆车上山,步行下山。缆车缓缓而上,梯田也慢慢的呈现出来,直到上到一大半的时候,整个金坑梯田豁然于眼帘,金坑的地形像一个巨大的天坑,重重叠叠直奔云天的梯田与那绵延的环形山体,连起来活似一条巨龙。这时候正值下午,梯田在夏日的阳光照射下,水稻呈现出金黄金黄的,美、壮观、震撼,此时心中有再多的词汇,也只能不断的重复这几个字。到达山顶后,我急忙跑到观景台,再次驻足眺望,入眼一片黄澄澄的,果然不愧为金坑,梯田的层次清晰明了,梯田一排排倒下去,一眼能望到底,立体的视觉感觉整个梯田在涌动,以排山倒海之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我忘记了身上背着的旅游大包,忘记了疲惫,被这美景深深吸引,内心感叹道:人类是多么的有智慧啊,利用了山形山势,克服了困难,在陡峭的山上种下粮食,也造出了如此美景,真令我惊讶呀!

夜幕降临,我们决定就在山顶落脚,这里的瑶寨大都临山而建,我们选择了一处靠近梯田的房子,住所旁有一条水沟,水流从上面的山上汩汩而来,汇集到此处已然不小,灌溉到最上面的一块梯田,灌溉完后又顺着地势流向下面的一层梯田,如此一层一层往下浇灌,如此巧夺天工,完全不用人力去运作。令人叹服!

所住的瑶寨已经改成了普通的家庭旅馆,一楼为饭店,二楼三楼为住宿的地方。建筑材料为木头和竹子,走起路来咯吱咯吱响,这一点倒和老家颇为相似。到了饭点,我们点了他们这里的两个特色,竹筒鸡和竹筒饭,我好奇询问了做法:将新鲜的竹子砍了,把竹子掏空,将糯米、腊肉、腊肠、猪油放进去,封上芭蕉叶,细火烤之,二十分钟左右便好。吃起来非常的糯软可口,还有淡淡的竹香,别有一番滋味!我迫不及待大口大口地把饭菜一扫而光,抹了抹嘴角,仍然意犹未尽。

我喜欢这里,喜欢这种质朴、恬静的原生态生活,我也心生敬仰,敬佩这里的民族用几十代人的光阴孜孜以求,大自然对他们更苛刻,但他们克服困难,愚公移山般劳作于眼前的大山,这是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我若有所思,生活在条件相对更好的城市,我该更加努力于当下。

龙脊梯田小学作文 第2篇

最令我难忘的是去年暑假时去桂林市的龙脊梯田。我们去参观了金坑(大寨)瑶族梯田观景区,平安壮族梯田观景区,龙脊古壮寨梯田观景区。

我们先从桂林市坐车到大寨瑶族梯田,然后做缆车上山,走路下山。在缆车上望远,绵延数十里的梯田如链似带,就像一个个奇形怪状的反陀螺。小山如螺,大山似塔,高低错落,其间还有掩映在绿丛里的“干栏”木楼群点缀,真是美不胜收。绿色的梯田让我感觉到了一种大自然的新鲜感。

到了山顶,往下一看,景色好美丽,梯田上种着绿色的水稻,云雾在山顶环绕,就像进入仙境一样。接着我们下山了,在中途中,我们也看到了许许多多的美丽景色,比如说往下看到了好多绿色的草垛,中间则是清澈的溪水,一层一层的稻田上长满了绿油油的水稻,似乎可以当台阶直接走下去,许多个梯田紧挨在一起,中间有一条小溪,给各个梯田“浇水”,太阳落下了,一个个小苗苗就变成金的了,最上面的草垛似乎就像一颗颗星星在闪烁……

梯田的美景多得数也数不清,梯田真是个即美丽又方便的好地方!

龙脊梯田小学作文 第3篇

早就听说桂林龙脊梯田景色壮观秀美,有着“世界奇观之称”、“梯田世界之冠”的美誉。一直梦想着能领略它睥睨天下的壮观,隽永无双的秀美。今天我的梦想终于能实现了。

早上,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山脚下,经过商量,决定坐缆车上山,步行下山。来到缆车入口,登上缆车,我既兴奋又紧张。今天,我要乘坐缆车通过全程约一千六百米的索道,登上海拔约一千一百米的梯田最高峰。坐在缆车上远望,绵延数十里的梯田如链似带,从山脚一直盘绕到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高低错落,其间还有掩映在绿树丛里的“干栏”木楼群点缀,真是美不胜收。绿色的梯田让我的心情十分舒畅。

到达了山顶,从山顶向下一看,眼前的景色美极了,弯弯曲曲的长道如同一条条龙在草丛中穿梭,又似一道道绿波在大地上流淌。站在山顶,和风迎面扑来,以前的疲惫,已经烟消云散了,山顶的凉风远远超过了地面上的清爽。在山顶的左边是一座五彩缤纷的独山,山上种着绿色的水稻,盛开着艳丽的野花,云雾在山顶环绕,美丽无比,使人如入仙境,忍不住拍几张照片做个纪念。

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也想去看看桂林的龙脊梯田吧,还等什么,赶快行动吧!

龙脊梯田小学作文 第4篇

龙脊梯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县境内的龙脊县,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历史,面积有70多平方公里。它的景色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变化,有着天下一绝的美称。今天就让我带着大家来领略一下夏季的龙脊梯田。

经过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我们来到了梯田的山脚下,抬头向上望,层层叠叠的梯田犹如一级级绿色的台阶,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布满整个山野;又犹如一位巨人矗立在我的眼前,身披绿色的丝绸,上面缀满了一颗颗绿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芒。

我们沿着梯田中间用石板砌成的小路,慢慢地向山顶爬去。梯田由于依山而建,因地制宜,大者不过一亩,小者仅能插下二三行秧苗,但又显得错落有致。梯田上都种满了绿油油的水稻,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微风吹过,卷起道道绿波,并伴随着一股夹着泥土与稻花的清香扑鼻而来,让人不禁神清气爽,完全沉浸在这绿色的海洋中。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爬到了海拔1000多米的金坑顶,从这里向下俯视梯田,真应了那句古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着那有一千多米长的犹如一条条巨龙的梯田,其规模之宏伟,气势之磅薄,让人不禁心生赞叹,为建造梯田的人们的智慧点赞,为在上面辛勤耕作的农民伯伯点赞。一块块梯田组成的梯田群,连成了长长的曲线和波浪线,其线条行云流水,潇洒柔畅,犹如仙女披着的彩带。远处的梯田山,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层峦叠嶂,高低错落,被笼罩在蓝天白之下,与山间炊烟袅袅的吊脚楼,款款而行的身背竹篓的瑶族姑娘,构成了天地间一副巨大的油画。让人陶醉在其中,流连忘返。

龙脊梯田的美,如诗如画,不是我能用简简单单的语言能描述出来的。有机会的话,大家可以亲自前去感受一下龙脊梯田那集壮丽与秀美为一体的独立的神毅韵。

龙脊梯田小学作文 第5篇

我们去了闻名遐迩的桂林龙脊梯田,那里是少数民族之乡。

我们的车子开了两个多小时,路上群山环饶,全是绿植和点点野花,我们行驶在盘山公路之间,一路上欣赏着路两边的奇石山景。

终于我们到了龙脊梯田的山脚,我们就到了龙脊梯田,这里的梯田一年四季变化无穷。春天是嫩绿色的,夏天是鲜绿色,秋天是金黄色,冬天是雪白色,美丽极了!这就是大自然赠与梯田的色彩啊!壮族的农民伯伯把水稻播种在梯田。我好奇的寻找梯田内的水从哪里来,仔细一看,发现这些水都来是上面一级一级的往下灌溉山泉水。这么好的水质灌溉的蔬菜和水稻一定很健康。

我坐着缆车,从高处往下望,梯田中的水稻绿油油的,显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梯田就像是巨人的楼梯,一层一层地铺上去,只不过这是绿色的楼梯。它们一层层有续的叠上去,蜿蜒曲折,梯田一层层地铺在一座座山上,满山遍野,很状观,美极了。山泉水叮叮咚咚地响着,小鸟偶尔叫几声,整座山就是宁静,犹如天仙。

龙脊梯田,它代表着安静与美好,让我们一起守护这大自然给的礼物吧!

龙脊梯田小学作文 第6篇

周末,我和妈妈去了龙脊梯田。

上山后,我们住进了订好的民宿,晚饭是辣炒五花肉、土鸡和当地特色的竹桶饭,好吃极了,我们都吃撑了。晚上,坐在阳台上看星空,山里的星星又多又亮,我隐约看到了银河,特别漂亮。妈妈让我早点睡觉,因为第二天要早起看日出。

凌晨五点,妈妈就把我叫了起来,我用最快的速度穿衣洗漱。早上天气很凉,我们都加了外套。妈妈查了日出的时间,我们要在6:16前到达山顶。

我们一刻不停地向山顶爬去,不敢停下休息。到了山顶,我们都累坏了,还好太阳没升上来。早上的梯田很美,像一层层绿油油的波浪。这时候,天边出现了一道红色的霞光,大家都说太阳出来了,举起手机、相机开始拍照,可是云太厚了,不一会儿就把霞光遮住了,大家在议论今天可能看不到日出了,有些人就下山了。

我们的时间比较充足,继续留在山上看风景。大概过了二十分钟,周围的人群中突然发出了惊叹声,我们抬头望去,只看见太阳在远处的山头偷偷露出了小脸蛋,慢慢地往上升,越来越高,越来越亮,越来越红,原来这才是真正的日出,真是太美啦!

在梯田上看日出,我终生难忘!

龙脊梯田小学作文 第7篇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桂林旅游。到了桂林,我观赏了很多美丽的风景。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我印象最深的风景点——桂林的龙脊梯田吧。

我和爸爸妈妈一早出发,乘了两个多小时的车,终于到了龙脊梯田的山脚下。我用那里的水洗了洗手,冲了冲脚,就立刻感觉到一股清凉流遍全身。我们做好准备后就沿着那弯弯曲曲的石板路往上走。我一边走一边看路旁劳动的瑶族人民和吊角楼。吊角楼很古老,里面布满了灰尘,而且还有股臭臭的味道。瑶族人民的样子很奇怪,她们的头发长的可以当帽子戴,耳环大的可以当手镯戴。说起她们洗头的秘方才真真让人惊讶:她们竟然用淘米水洗头来保持头发又黑又亮!走了大约半小时,我们终于走到了山顶。从山顶往下望去,梯田就像一层层从大到小叠起来的土司,又像一颗小石子被风吹到海里后激起的一圈圈波浪。

据导游说,这里的梯田有一万五千多块,最大的有亩,最小的只能插三株苗。当地有两种说法来形容梯田小。一种说法是:“青蛙一跳三块田”,另一种说法是:“一件蓑衣盖过田”。我们沿着一条窄窄的泥土路徐徐往下走,在近处看到梯田,我想起了瑶族人民辛苦的种植才种出了那一道深绿一道浅绿的禾苗。瑶族的平安村建在梯田的中间,像大海中间的一个小岛一样。

虽然我已经离开了桂林,但桂林的龙脊梯田是我一生都不会忘记的!

龙脊梯田小学作文 第8篇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清凉的秋风带着瓜果的香气和一片丰收的喜悦掠过田野。秋天也是落叶的季节,从第一片黄叶落地开始,秋姑娘的脚步由远到近。

我们乘着秋意来到了广西的龙脊梯田,走进大山里的梯田,我们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天上的白云飘飘摇摇,时不时变出各种形状;大雁组成了“人”字形向南飞去;眼前的丰收景象显得十分忙碌,稻田里稻子们个个头戴“小羽冠”,把腰杆子挺得老直老直的,农民伯伯弯着腰用镰刀收割着他们,然后将割下来的稻子一把一把地放进推车里运往打谷场,汗水从农民伯伯的头上滴答滴答地滴落下来,仿佛给丰收的秋天一个满意的回答;远处的大山被金色的梯田连在一起,像披带着一条金色的围巾。我不禁感叹:“真是太美了,简直就是世外桃源。”

沿着金色的山路向上走,我们来到了果园。推开老旧的木门,伴随着一声“吱呀”,响起了“扑、扑、扑……”的响声,好几只被惊吓的小鸟飞了出来。走进果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丰收的情景,树上长满了果子,黄澄澄的大梨子犹如一个个小太阳,闪闪发亮;红彤彤的大苹果正如灯笼般倒挂下来;橘子、柿子打着亮眼的橙色,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有些果子已经急不可耐地跳到地上,等待着我们去捡呢。

秋天的龙脊梯田不仅送给了我们丰收的喜悦,还让我们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的辛勤,学习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龙脊梯田小学作文 第9篇

据史料记载,龙脊梯田开垦于元代,完工于清朝,距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相传这里的壮族居民是宋末为避战乱,自山东的海边迁徙定居于此的。为表示对大海的怀念,他们的头饰至今还保留着蓝白相间的飘带,与其他壮族人服饰略有不同。为适应地形条件,每块田均开垦得小巧玲珑,精致细腻,因而有“青蛙一跳三块田”之说。当地至今仍流传着“蓑衣盖过田”的故事:有位田主交代一农夫,要求挖完山脚那两亩206块田才付工钱。农夫劳作了一整天,收工之时数来数去却只有205块,怎么也找不到最后那块要挖的田,当他无奈地拾起放在地上的蓑衣时,才发现被盖住的最后一块田。

梯田如练似带,从山脚盘绕至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彼此绵延起伏,一气呵成,气势磅礴。梯田不仅雄伟壮观,而且景色美丽,一年四季的景色各异,魅力不同。春天,万物复苏,梯田开始灌水,农民们犁田、砌埂、削壁、灌水或牛拉,或人牵,点缀在如镜般的梯田水面,勾画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夏天,层层梯田铺青叠翠,苍绿的禾苗,随风起舞,连着山岗的红花绿树,仿佛天地间浑然是一片浩瀚的绿海,令人感到神清气爽。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如同黄金飘带般的稻浪,在微风中此起彼伏,往上看直拍天际,往下望如大海扬波。冬季梯田虽已收割,看似有点荒凉,但仍不失其英姿和魅力,要是下雪,层层梯田白皑皑一片,千层冰封,万山飞飘……这幅幅图景,正是“春飘条条银带,夏滚道道绿波,秋叠座座金塔,冬砌块块白玉”。但是山非常的高,看起来,咳!真吓人。

早上我们吃完饭就出发龙脊梯田,走到那里之后,我们的导游小静姐叫我们等她,自己跑得无影无踪。过了一会,她终于被我发现了。小静姐摆摆手,示意让我们走过去。她的旁边还有一位穿着民族服装的阿姐。我们快步跑了过去,导游告诉我们,这位阿姐会带着我们爬梯田,然后我们再原路返回,她会在下面等着我们。

我觉得,爬山有什么!说爬就爬。再说了,这座山能有多高呀,再高我也能爬上去。

说着,我们就开始往上爬了,来爬梯田的人很多,络绎不绝,大家上的上,下的下,哪的人都有。并且,沿街还有卖工艺品的。想想都不错,可是它很高呀!一环扣一环。所以梯田上还有轿子可以花钱坐。如果带着包太沉的话,就可以让背着竹篓的阿姐帮你背上背下。这都是一起办的的,背行李的和抬轿子的都分类分区排着号呢!

可是,我们却没有坐,我们要坚持爬完梯田,走到最上方,一览全部梯田!

跟我们一起的阿姐,她就是本地的人,每个星期都要爬上两三次,所以她们根本都感觉不到累。而我呢?!累得够呛,跟别人交流的上气不接下气。

爬啊爬,可是却感觉顶上的龙脊梯田顶端离我越来越远,小红旗越看越看不见,但是还是要爬上山顶,留下点遗憾怎么办呢?那就可惜了,不知什么时候在来了。于是我一咬牙就接着往上爬。

啊!我终于爬上山顶,看见梯田了!虽然我气喘吁吁,眺望着美丽的景象,怎么说怎么美。真的是太美了!真为自己感到自豪啊!

欣赏完风景,休息一下,我们就原路返回下山了。

走到山下,我们找到了导游,我们一个个都像摊了似的,有气无力,一瓶“农夫山泉”一饮而尽。可见这梯田有多高!如果大家来爬龙脊梯田的话,可千万要做好准备啊!亏了我们这次去爬,没有下雨,不然可就坏了!

我再也不想爬山了!

龙脊梯田小学作文 第10篇

龙脊梯田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一层层的梯田就像一条条流动的线条。

龙脊梯田位于龙脊镇平安村龙脊山,最高处1180米,最低处380米,落差达到800米,面积平方千米。主要有金坑大寨瑶族梯田景区、平安壮族梯田观景区等十几个景区。龙脊梯田被誉为“世界之最”和“天下一绝”,是桂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龙脊梯田一年四季都各有美景:春天是插秧的季节,每个梯田里都灌满了水;夏天山上一片绿油油,像绿色的绸带;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稻田里一片金黄,像金色的沙滩;冬天梯田被大雪覆盖,白茫茫的一片,非常寂静与美丽。

我们去的地方是金坑大寨,乘坐索道到了观景台。我往下一看,“哇,好高啊!”一层层梯田上种满了水稻,汇成了一座山,弯弯曲曲的像流动一般,仿佛能催眠你。梯田上云雾缭绕,犹如仙境,真是美不胜收。听导游说,由于这里是一层一层的,不能用插秧机和收割机工作,所以,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人工来操作,这真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啊!

在回酒店的路上,我还想着那壮丽的情景……

龙脊梯田小学作文 第11篇

桂林的山美水美,但人们说龙脊的梯田更美,于是我们全家来到了龙脊山脚下。

上山的路有台阶,有斜坡,还有的坑坑点点,要费好大劲才能走过。开始我很兴奋,说说笑笑,蹦蹦跳跳,可走着走着,脚有点酸了。继续走了一段路,一边是山,一边可见一些梯田,没有想象的壮观,每块地有些窄小,我有点怀疑这美在那里呢?同行的人却都兴致高昂,夸赞着依山形而造的人类智慧。又转了一个弯,这里的人变得异常多,视野突然放大,和山脚大不相同,有序,清爽,富有线条美,黄澄澄的田地让我拍照连连,虽然腿像绑了两个大沙袋,异常地沉重,但望望顶峰,为了尽早看到山顶美丽的梯田风光,我又向下一个休息站前进。

到了休息站,我打算休息一下,这时,我听到身边的一对情侣在说话,女的说:“还有多远?我走不动了!”男的拉着女的继续往上走,说:“快了,5分钟就可以到山顶了!”,女的答:“如果你骗我,我到山顶让你做自由落体运动。”我“噗”地笑了出来,我很想知道结果,于是,不由加快了脚步,跟了上去。“一级,二级,三级……”我终于到了!我登上了最后一级台阶,那位说很快的男士安全了!我走到了栏杆边,被这美丽的景象惊呆了!那梯田一览无余,各个山头,每个都有一行一行的金黄色的梯田,中间座落着几座房屋,一派乡村风光。那梯田就像那富有层次的金黄波浪,风吹过,谷物摇动,是那么整齐,好似在做操,站在这,凝视着这一片田地,让人感觉站在金色大海的中心,巨大的浪潮向我涌来既美又壮观,我打量着这金黄的海洋,她又像一条条金灿灿的丝绸,给山穿上了漂亮的衣裳,华美,欢快。我认为开始的付出是值得的,顿时,我感到一身轻松。

坐缆车下了山,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龙脊梯田,脑海里还回忆着那美丽的画面。龙脊梯田,我还会再来的!

龙脊梯田小学作文 第12篇

人都说:“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我们平时在学校学习,回家完成作业,可谓是做到了前半句——“读万卷书”,而“行万里路”,也是人生长达几十年旅途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所以,曾经的某年暑假,我就有幸一游龙脊梯田。

我们是坐大巴上去的,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层层叠叠,高低错落。我们是顺着一条环形的盘山公路上去的,虽然人都说山路崎岖,一路会多有颠簸,但我们这一路却也是还算平稳的,尤其是我还抢到了第一排的好位子,那简直是最佳观景区,向窗外望去,我们像是行走在天空与大山的交界处一般,那公路两侧随意而生的花花草草,与天空中那些变幻无常的朵朵白云相得益彰,远胜于名家大师笔下的墨色山水画。

就这样,欣赏着路上的美景,不知不觉的很快就到了山顶。站在山顶上,由高向低望去,梯田的优美线条,一条条、一根根、蜿蜒如春螺,披岚似云塔,就更加彰显了它那令人唏嘘的线条美。从流水湍急的河谷,到白云缭绕的山顶,从万木葱茏的林边到石壁崖前,凡有泥土的地方,都开辟了梯田。那梯田上种满了农作物,放眼望去,满满一片的绿油油,像是一片碧绿的汪洋大海,不仅能纳凉解暑,还令人心旷神怡。而那起伏的、高耸入云的山,蜿蜒的一级一级登上蓝天。梯田,像是连接着天与地之间的一条长长纽带,吸收了天地之精华,日月之灵气而生长成的。

下山时,我们是坐着滑竿下来的。而滑竿也算是当地必不可少的风土人情之一。我觉得帮我抬滑竿的是两个叔叔,他们看上去有50岁左右的样子。我这一路上山阴为蓬,飞鸟为伴,吃吃喝喝,走走停停,开心的不行。只是苦了那两个叔叔,挥汗如雨,非常辛苦的把我抬下去。

梯田在我心里是那种无法用语言、文字去描绘,也无法用相机去记录的美。所以,尝试着用眼睛与心灵感悟它的美好和朴素吧!那样,你就会有一个截然不同的体会!

龙脊梯田小学作文 第13篇

提起乡村美景,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龙脊梯田。

龙脊梯田是一个令人着迷的地方。它位于广西省龙胜县,是在龙脊山上开发出的梯田。这里生活着一些少数民族人民,其中一个是瑶族。

瑶族的习俗非常奇怪,女孩子没有结婚是不能把头发露在外面,要用布包起来。婚后的女人没有生孩子和生孩子的发髻盘的也不一样,但她们的头发都长过腰间。

但来这里的游客都是去看梯田的。我们先坐缆车上山,在途中俯视梯田。

俯视梯田让我有一种奇妙的感觉。梯田一片绿汪汪的,美丽极了。梯田之所以叫梯田,是因为它是在一级一级像楼梯一样的台阶上种田,而且每一级的边缘都有圆润的弧线,让人看起来非常舒服。和我坐同一个缆车的阿姨说,一层层梯田真像一块块发霉的面包,仔细回想一下,的确很像。

我们下山的时候没有坐缆车,而是结伴走路下山。虽然很累,但是欣赏到了很多不一样的风景,我们看到了一些破旧但很别致的老房屋,看到了一些农民在耕地。再回想一下,现在我们不用种地就能把饭菜吃到嘴里,但这里的农民们不一样,他们要学会种地,而且要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劳作。

游赏龙脊梯田,让我感到一种莫大的荣幸。虽然现在梯田不再是当地农民粮食的重要来源,更多是让游人欣赏。但他们会把这个古老的耕种方式一代代传承下去,让后来的人感受古代农民的智慧和力量。

龙脊梯田小学作文 第14篇

龙脊梯田巍峨壮观,梯田如同长龙般盘山而上,他有着长城般的威严气派和高大无比的身躯,美丽的龙脊梯田,我的目的地,出发吧!

下午,汽车开入了龙脊陡峭的公路上,左摇右晃仿佛一个醉汉,大摇大摆走在路上,“过山车”的游戏确实很有趣,不过梯田现在偶尔才能看到一小块,我多么渴望能快点到啊!汽车终于停了下来,我也很快跳下车,冲上阶梯,望着梯田,我忍不住吓呆了,这么高大、气势逼人的梯田,有的一行只能种上一两行禾苗!这么计算这梯田会有多少层啊!就在这时其他游客也陆续下了车,导游告诉大家,三面红旗就是目标,如果走不动可以休息或原路返回。出发!我象离玄之箭般的跑了出去,不带5分钟我们来到一条较细的小路,当我正在“行车”时,只闻后面一声“惨叫”一个孩子滚了下去,身上一堆污泥,可他脸上却写满了幸福,我心想如果自己也下去了该多好,我边走边想,忽然我身子一斜,险些掉入水沟。

终于来到山顶,这可是观赏七星伴月的好地方,七颗小圆坐落在一个光秃秃的大圆四周,那七星有大有小,都种上了植物,可月上却没有植物,这是为什么呢?导游告诉我这是为了更好地观赏七星伴月而不种的。

旅行结束了,大家只能对梯田挥手告别。

龙脊梯田小学作文 第15篇

龙脊梯田是桂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龙脊村以及平安村梯田的统称,位于广西龙胜县东南部和平乡境内,距龙胜县城27公里,距桂林市80公里,早已名闻遐迩。龙脊梯田之所以出名,就在于它的恢宏磅礴的气势。南国山区处处有梯田,可是象龙脊梯田这样大规模的集中实在是罕见。龙脊梯田集壮丽与秀美于一体,有[世界梯田之冠^v^的美称。

龙脊梯田景区景区面积共66平方公里,其中最精华的梯田景区20平方公里,龙脊梯田区域内最高海拔185米,最低海拔300米,梯田一般分布在海拔300米-1100米之间,坡度大多在26-35度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这种高山,深谷落差大,使得龙脊梯田周边远有高山云雾,近有河谷急流的大景观,形成了世界一绝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龙脊梯田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历史,是广西二十个一级景点之一。梯田如链似带,把一座座山峰环绕成一只只巨大的螺蛳,有的像巨扇一样半摺半开,斜叠成一个个狭长的扇;有的则像天镜被分割,然后有层次地镶嵌成多种图形的碎块,在这个广袤的方围内,小路悠悠地,蜿蜒在跌宕有致的梯田里,飘忽成一根根细绳,而袅袅地萦绕在它上空的龙脊壮族山歌,缥缈成一缕缕云*;那一幢幢被水光映照,被云影拂弄的壮族^v^麻烂^v^(木楼),则被空灵成仙宫了。

龙脊梯田的景*,

龙脊梯田小学作文 第16篇

那片金色的稻田里,有我渴望的收获,那个朴实的寨子里,有我向往的淡然。去或不去,我的心已经前行。

弯弯曲曲延伸向半山腰的石板路,承载了数代人沧桑的脚步,几百年风雨冲刷,金竹壮寨的住民心态依然热情而朴实,见到外来人员都是真诚的招呼^v^你好啊!^v^。木屋,石墙,秋晒,五彩油茶米,简单而美味的原生态吃食,抚慰着远方来的客人,令人忘却浮世的喧嚣,暂时休息一下。待离开的时候,每人手里满满的龙脊土特产,下山路上笑说自己来山里走了一回亲戚。

梯田的稻香里,我轻轻眯眼感受了一下。有记忆深处丰收的弦被触动,少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总是和双抢丰收联合在一起,沉甸甸的稻穗记载的是新学期的学费和新文具。梯田让多少背井离乡的人暂时找回过去的感觉,稻浪起伏处,又让多少人找到失去多年的乡愁。

旅行,很多时候不过就是偶遇那瞬间的情感契合。所以对我来说,旅行不需要预设和谋划,走的过程中沿着自己内心感受一路收获即可,也许是一扇窗,也许是一簇花,也许是一个笑容,也许是一碟腊肉炒小笋,也许是一座默默无声的古桥,皆会成为旅途的美好,都可能正好就是出走的心情所渴盼。

龙脊梯田小学作文 第17篇

广西之美在梯田,梯田之美在龙脊。

听说龙脊梯田因山脉如龙的脊背而得名,它是瑶族人民几百年来辛勤劳作的智慧结晶。因心之向往,于是我常常欣赏它的宣传片。宣传片里的梯田如链如带,高低错落。春披层层银带,夏滚道道绿波,秋叠座座金塔,冬似群龙戏水,一年四季皆如诗似画,让人心驰神往。

去年寒假,我便有幸与家人好友一道同览梯田之风光。喝醉了酒,腆着个大肚子的旅游大巴车,载着我们摇摇晃晃行驶在通往龙脊梯田的山路上,一路上荡漾着我们童稚的歌声: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水路九连环望着车窗外连绵起伏的山峦,心早已飞到此次旅行目的地龙脊梯田。

到达山脊脚下,似乎进入了与世隔绝的地方。叮咚的溪水、古老的山寨、木制的房屋,村口缝补衣服的阿太构建了这如同仙境的存在。眼中的山,房屋;耳畔的风,溪水之声;鼻中泥土的清香、花朵的芬芳;这一切的一切是那样的闲适自然,令人陶醉。

要领略真正的梯田之美,还得爬上梯田最高处。听说我们今晚的住处就在景点最高处的民宿,我和小伙伴既开心又担心。我们能顺顺利利爬到顶点吗?不爬上去怎能感受到无限风光在险峰呢?

乍一看,这山并不高,可导游说海拔也有一千多米,兜兜转转爬上去,也得四五个小时。我们没有停留,一边攀爬,一边相互鼓劲。走到半山腰,我已经大汗淋漓,稍事停顿,定睛一看,蜿蜒的小路盘旋向高处无限延伸,其尽头明灭不可见。放眼望去,远处的山一座更衔一座,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因为冬季,山多是黄山,却一层又一层修葺的相当整齐,仿佛千年神龟的甲壳,皲裂而有致。一片枯黄中又有一抹淡绿,这是当地人给予土地的孩子庄稼。苍天茫茫,置身于这万山丛中的我们如同尘埃般的渺小,当地人如何在此繁衍生息呢?这无际的群山,连绵的梯田,用甜美的乳汁滋养着当地的土著,毫不吝啬的像我们敞开它宽广的胸怀。

瞧,那远处梯田的优美曲线如行云如水,飘逸潇洒;层层叠叠的梯田,如海潮怒,以排山倒海之势奔涌而来,组成一个个酣畅淋漓,充满张力与美的画面。这梯田都是当地的瑶族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开垦出来的,他们用最原始的劳动工具,一层一层拦堤筑土,引水入山,种植庄稼,几百年的演化,才有了春有禾苗秋有稻的动人风景。这片桃花源,是瑶族人民与大自然抗争,改善生存条件的壮举。

经过四个半小时的攀爬我们最终到达山顶。哇,真是壮观,放眼望去,层层云雾丝丝缕缕的缠绕,犹抱琵琶半遮面,美丽又神秘,让我们欲探个究竟,却似乎看不分明这岁月雕琢的痕迹。夜晚居住的民宿屹立在山脊之顶,似乎来到与天最近的地方,坐在房间阳台上,远处夕阳西下,映照在雾气蒸腾的山间,让我恍惚,那遥远的一声鸡啼,唤醒了脑海中尽是当地人劳动场面的我,除了感叹还是感叹。

是啊,几个小时的辛苦攀爬,又有何累?眼前这美丽的梯田之景,足够消除旅行路上的奔波之累;这勤劳的瑶族儿女,足够让我恋恋不忘。

如果有机会,我还回再来,的龙脊梯田,勤劳的劳动人民。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