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村的作文(推荐10篇)

山崖发表网作文2023-01-13 05:43:33201

回乡村的作文 第1篇

每每读到《天净沙秋思》这首词时,我都会忆起我的家乡、亲人。

一天,我接到到妈妈的电话,让我回安徽老家一趟,我日思夜想的家乡啊!我立刻踏上了回乡之路。

六个小时的颠簸,对我来说如同六个世纪那么长。

汽车踏上了故乡的土地。啊,故乡的青山绿水、花草树木,一切都那么熟悉。

来到小河边,小时候经常走的一条石板小桥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青砖石拱桥,小河一改曾经黝黑的模样,变得清澈见底。哗啦啦的流水声宛如清脆的钢琴曲,悦耳动听。

妈妈一在电话中说,全家已经搬到桥的另一边了。我过了桥,正准备回家,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童年记忆里的土墙灰瓦的小房已经变成了柏油马路,童年时期我最爱去的大街小巷也变成一条条繁华的商业街。村里不知何时建起了几座水资源加工场,专门加工地下含有矿物质的水,路边种着一排排绿油油的小树。路上,行人有秩序地过马路;垃圾桶边,没有一位走失的垃圾;领居间,有着“六尺巷”的礼让精神……

我呆呆地望着这一切,忽然感到身后有人拍我,转身一看,原来是妈妈!原来妈妈怕我找不到家,特意来接我的。

我跟妈妈来到一幢二层小洋楼前,我不敢相信这是我的家,但我也跟着进去了。

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我感到特别温馨,一家人其乐融融,充满了浓浓的乡情。

回乡村的作文 第2篇

一年一度的新年已经到来了,大街小巷都播放着一首又一首动听的新年歌曲,为这新年增加点儿气氛。 卖爆竹的摊子大排长龙,热闹极了!我和弟弟这几个小瓜吵着要买爆竹,爸爸欣然答应了。虽然爸爸肯买爆竹给我们,但是他劝告我们玩爆竹时要很小心,别乐极生悲。 买了爆竹,我们随着妈妈到水果摊去买了一些新鲜的柑,准备送给奶奶。回到家,我们便要出发到乡村去拜访奶奶了。我们吃了早餐——“汤圆”,便高高兴兴地出发了。一路上,我的耳畔不断响起那节奏快的新年歌曲。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我们抵达目的地了。奶奶和三叔已经站在门边等候我们的到来了。他们一看见我们一家人来到,脸上泛起一丝甜甜的笑容。爸爸和妈妈拿着橘色的柑送给奶奶和三叔,并向他们说声“新年快乐”,我们当然也不列外。奶奶和三叔给了我和弟弟一份红包,我们都很兴奋。

奶奶请我们进屋后,只见表妹突然冲了过来,对爸妈说声“新年快乐”。爸妈给了她红包,便坐在那张已经破了的棉布沙发上。奶奶泡了一壶的普洱茶,端了过来,妈妈帮忙奶奶端来了几个茶杯。我和弟弟跟随表妹到木屋后面的果园去,那里的水果树多得不胜枚举。 表妹一一向我们介绍当地的水果,最特别的是猫山王榴莲。弟弟最喜欢吃榴莲了,他马上要表妹给他吃一个榴莲。表妹指了指榴莲树旁的一个大竹篮,示意弟弟自己去拿一个来吃。弟弟胆怯地经过榴莲树,深怕已经熟的榴莲从树上掉下来击中他,都得我和表妹呵呵大笑,嘲笑他胆小。 表妹拿着一个榴莲领着我们到附近的凉亭去吃榴莲。我们都不会拨开榴莲壳,表妹轻而易举地拨开榴莲壳了。弟弟伸手一拿榴莲的果肉,马上送入口里。我们三人吃的津津有味,吃完了还直舔手指所留下的果肉。奶奶突然探出头来,叫我们去吃火锅。

我们赶紧脱下凉鞋,走进屋里吃火锅。一阵香味儿扑鼻而来,挑起了我的胃口。忽然,门打开的声音响起,原来姑姑和姑丈来拜访奶奶了。姑姑挺着一个大肚子,吃力地走了过来。姑丈扶着姑姑走过来,一身酒味传了过来。奶奶皱了皱眉头,问:“建家,你是不是又去喝酒啦?” 姑丈缓缓地点点头。奶奶不再说什么了,只是摇摇头。妈妈、爸爸和三叔帮忙准备餐具,奶奶则把火锅摆在桌上,然后把火锅的插头插入插座里。姑姑坐在餐桌的椅子上,准备吃火锅了。一切准备好后,我们也开始吃火锅。奶奶叫姑姑不要吃火锅,特地煮了一碗鸡丝粥给姑姑。吃火锅的时候,爸爸和妈妈不时夹菜给奶奶他们,三叔也不列外。

吃了火锅,奶奶、爸爸、妈妈和三叔动手收拾桌子。我们这几个小瓜则准备一些爆竹,打算到木屋旁的空地去玩爆竹。我们就像自由的小鸟儿,兴高采烈地奔向空地去。姑姑和姑丈则坐在沙发上观赏电视节目,不时发出欢笑声。我们来到了空地,那里有几个村民们也在放烟花,点缀整片星空。 表妹把爆竹等等的东西摆放在一边,去和那个小孩儿玩耍了。我和弟弟迫不及待地取出灯笼,点了火,提着亮着火的灯笼到处走。这里环境清幽,虫鸣声不断响起,成了一首悦耳动听的交响曲。表妹拿了一些甩炮过来,交给我们一人一小盒甩炮。我接过甩炮,把甩炮往地上用力地甩去。 “啪!”甩炮发出了声响。弟弟“有样学样”,他把甩炮往地上一甩,“啪!”的一声,甩炮发出声响。

之后,姑丈走了过来,建议我们放烟花,可是这里没有烟花,姑丈叫我们放心,他早有准备。我们不懂得如何放烟花,只好站在一边看姑丈放烟花。当他一点火,我们赶紧跑到另一边去。 “啪!”色彩缤纷的烟花点缀了整片星空,我们不禁发出惊呼声。这时,奶奶、爸妈、三叔和姑姑走了过来,脸上都是甜甜的笑容。我们,一块儿坐在长凳上,我们,同时仰望星空,我们,同时对着星空,发出惊呼声。

回乡村的作文 第3篇

五一那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上了回乡下的车,踏上了那条久违的路,还有乡下和蔼的爷爷。

我默数着窗外的风景。回忆着熟悉的一切:老牛、田地、山岩、一座塔,最后是一片茂密的竹林。我看着不断更变的窗外风景,满怀期待,像是一个捧着慢慢糖果的.小孩子一般,那么兴奋。是啊,很久没有看到爷爷了,新年没能回去,不知爷爷这阵子过的还好吗?还是那么省吃俭用吗?身体还好吗?会不会在夜里又胃疼的谁不着?会孤单吗。。。

车很快就到了。我下了车,直奔爷爷的小屋,走到转角看到爷爷正倚在长椅上休息,手托着下巴,安静地睡熟。我微微地笑了,爷爷似乎又瘦了些,消瘦黝黑的脸庞,干瘦的双手,渐白的头发。。。我忍不住轻轻唤了几声爷爷,爷爷醒了,看到我愣了一下,说你来了?什么时候到的?爷爷马上起了身,高兴地握着我的手,激动万分,一下子有说不出什么话,只是感到温暖粗糙的大手把我握地很紧。爷爷醒来一看到我一定很惊喜吧,那么久没看到我了,爷爷心里很开心吧。爷爷又走到厅里端水,问我渴不渴,饿不饿,我笑着应着,看着爷爷忙前忙后准备,却不要我帮忙,硬是要我休息。我看着爷爷的身影,心里不禁感动着。

或许,我们不曾发觉,原来老人们也渴望关怀,他们会孤单,会寂寞,就像父母期待我们长大,用心疼爱我们一般,当他们老了的时候,他们就像孩子一般,渴望我们的疼爱,期望我们的关怀。我们不曾发觉,不曾去体会,在我们背后默默付出一切的,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其实,我们也需要换位思考,或许,他们期待的,是我们在空闲中的回家看看,是我们在百忙中一句慰心的关怀,是我们细心的一个动作……这些就够了,这些他们就会感到幸福,这些他们就会深深感动。

回乡村的作文 第4篇

我的名字叫贺知章,自己号称“四明狂客”,是唐朝人,平时喜欢写诗。这首脍炙人口的《回乡偶书》,就是我的作品。

在我年轻的时候,考中进士后,就离开了我的家乡,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这时,我已经是一个八十三岁的老人了。离开时乌黑的头发现在已经变得花白稀少了,但是,我的口音还是没有改变。于是,我告老还乡,回到了日思夜想地浙江杭州。

正当我在路上向前走去时,看到了几个玩耍的小孩,他们一见到我,就一起跑到了我的面前,非常热情地问道:“这位客人,你是从哪里来的?到这儿来干什么呢?”我并没有回答他们的问题,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

见到这样的情景,我想了许多许多。于是,我有了灵感,写下了这首成为千古名句的《回乡偶书》。

回乡村的作文 第5篇

国庆时的一天,我和爷爷奶奶去乡下玩。

我们乘车到乡下。拿了很多的东西,有小鸡、还有很多我不知道名字的东西呢!乘车乘了好久,终于到乡下了。

一到家,我就打开装小鸡的口袋。小鸡叫个不停。我抚摸着小鸡说:去吧,去找吃的吧。小鸡就去找吃的了。

我走出门,看见一条河,河是长长的,河里有一群群大鸭子,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找吃的。这些鸭子都很美丽,有黑嘴的鸭,也有黄嘴的鸭。它们都很可爱。

后来,我们又去亲戚家看望前不久出生的小妹妹。可是没想到小妹妹生病了,在很远的医院,我们看不见她了,好遗憾啊!不过还好,家里有小妹妹的照片,我在照片上看见了小妹妹,她长着圆鼓鼓的头和又白又胖的小身体,比鸭子可爱多了。

最后,我们一起欢欢喜喜地吃饭了。

回乡村的作文 第6篇

公元743年的深秋,长安城里,一个84岁高龄、两鬓霜花的老人在衙门忙完了公事,正在院中小憩。秋风习习,落叶满地。一阵雁鸣,勾起了老人对家乡的思念。于是,他辞去了官职,决定告老还乡。

老人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踏上了家乡的土地——越州永兴。此时已是初春,老人不禁放慢了脚步,欣赏路边的江南美景。野花遍地,绿树成荫,枝头还有黄莺在歌唱。老人一路兴致勃勃,一想到马上就能见到亲人们,笑得合不拢嘴。

他走近一个小山村,下了马,映入眼帘的是一幕幕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画面:一间间矮小的茅草屋,一棵棵高大的刺槐树,一座座碧绿的小山丘,远处的镜湖依旧波光粼粼。他不禁想起了小时候:白天,他骑在黄牛上,去山坡上放牛,放完牛,便和小伙伴们一起捉迷藏,在湖里游泳,打水仗,捉鱼摸虾;晚上,他躺在床上,数着窗外的星星,听母亲讲那遥远的故事。他情不自禁地说:“这么多年了,家乡还是那个样子,还是那么温暖。”

“嘻嘻……”一阵笑声打破了老人的回忆。他抬头一看,一群乡村孩子正在竹林里做游戏。一个年龄稍大的小男孩来到老人身边,打量着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笑着用纯粹的家乡话问道:“请问远方的客人,您从哪里来?”老人笑而不答,因为老人又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

夜里,老人在自家的茅舍里,拿出纸笔,心中顿时有了灵感,挥笔写下了《回乡偶书》这样的千古名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回乡村的作文 第7篇

回家啦,回家啦,鲤鱼妈妈终于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姚江。

邻居们都回来了!鳗鱼阿姨领着孩子远远地向鲤鱼妈妈招手呢,她的舞姿还是那么美妙;甲鱼大叔慢悠悠地在水底散步,从精神气色上看越发矍铄。鲤鱼妈妈忙迎上去说:“甲鱼大叔,好久不见,您老还是那么健康啊!”甲鱼大叔踱着方步说:“现在姚江水清草绿,环境那么好,我的身体当然棒棒的。当年如果没有缩头功夫,早被那车倒入江中的垃圾砸死了。”

“咦?小鲤她爸爸呢?”甲鱼环顾四周,关切地问道。一听这话,鲤鱼妈妈眼泪掉下来了,哽咽着说:“十年前的一个夜晚,我们一家三口正在河边觅食,一家工厂趁着夜色偷排污水,她爸把我们推开,自己却被污水卷走了。”甲鱼大叔摇摇头说:“唉,那时的姚江水一天比一天黑,我们水族在江中几乎绝迹了,我也流浪了十来年,听说环境好了才回来的。”

“现在好了,余姚市开展了‘五水共治’工作——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人类清理淤泥,疏浚河道,打捞沉船,污水纳管等,姚江两岸时时传来劳动的口号声。”生存能力强,到处游玩的草鱼插上了嘴。

“姚江水又变清了,我要让我的孩子遍布姚江两岸,这不,正准备生二胎呢!”河底的田螺姑娘声音真清亮啊,她腆着大肚子骄傲地说。

哦,回来得真是时候啊!看着小鱼们一边在水中曼舞,螃蟹吐出一串串美丽的泡泡,小虾在草丛中捉迷藏,鲤鱼妈妈喝一口甘甜的姚江水,游弋在茂盛的水草间,高兴得整个身子都红了。

回乡村的作文 第8篇

今天早上,我和妈妈、外婆,到王庄去看膀子跌断的康康。

一路上,我看见黄澄澄的稻谷笑弯了腰。一阵风吹来,稻子不断点头,好像在说:你好,欢迎你来。在太阳照射下,金黄色的稻田,似乎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离稻田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池塘,塘中有一群鸭在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它们的毛像雪一样。其中的一只鸭飞起来了。它张开翅膀,翅膀表面是白色,里面是灰色,它头一伸,翅膀就张开,头一缩,翅膀就变回原形。它只能飞一点儿远。有的鸭,把头栽进水里,水面顿时出现了一圈圈浪纹。过了一会儿,鸭子又把头露出了水面,嘴里还衔着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鱼。它赶快吞吃了,似乎怕别的鸭子跟它抢。

我们路过棉花田。雪白的棉花露出了笑容,竞相开放,没有绽开的棉桃,像一个个小小的.秤砣,把棉枝都压弯了。

路上,我还看见许多灰不溜秋的蚱蜢。它们一蹦一跳,多快乐。

啊!乡下真美丽,有机会你也去乡下做客吧。

回乡村的作文 第9篇

接到电话时已是晚上九点,伯伯说婆婆被毒蛇咬了。我的心一下子就沉了下来,生怕八十五岁高龄的婆婆挺不过去。

要了一辆三菱车,拿上手电就向二十公里以外的故乡急驰。公路陡峭,坎坎坷坷,山影像鬼魅般的从四周压来,在车灯的照射下又悠悠荡去,马达的轰鸣和着我的心跳是夜色下这个世界唯一的声音。

婆婆是苦难的。在我的父亲还只有两三岁时,爷爷就浓缩成了故乡一面山坡上的一个小小的土包,婆婆与太婆用两个女人瘦弱的肩膀盘大了一堆儿女。喜欢婆婆,不仅仅是因为她的善良与坚强,主要缘于一字不识的她在心中却藏有听不完的故事。故事中有鬼怪精灵、牛羊五谷,乡村爱情也在其中大把大把的发芽。我在婆婆的故事中启蒙,用了整整一个童年,也没能把它们读完。长大后,我求学、工作,一步一步地远离了婆婆。不想,前几年父亲却不幸去世,对于婆婆,除了亲情我的肩上又多了一份替父尽孝的责任。但是,每次去看婆婆,除了给她带上一些吃食和钱之外,我发觉自己已经无法走进她的故事和内心世界。这一次,遭此一劫的婆婆又该如何呢?

突然停下的车打断了我的思绪,原来是前面的塌方把公路严严实实地掩埋了。这条通往故乡的唯一通道窄而险,常常让许多外地来的人胆颤心惊。几年前,田耳、于怀岸、田爱民这三位土生土长的湘西朋友在这段路上看到那险状,便怎么劝也不肯乘车,宁可步行,让我结结实实地笑了他们几回。但我的乡亲却是熟视无睹,见怪不怪了。

这里离故乡还有好几公里的路程,望着山影深处遥远的灯光,我只能选择步行,为婆婆的心焦却是愈来愈浓烈。没想到,刚走过塌方处便有一辆农用车停在路边,那司机还正是家乡的人。交谈间才知道,就在半小时前有一辆摩托车翻下了这深深的山谷。我细细地察看了坐在一旁的车主,确定他真无大的伤情之后,才松了一口气,和那农用车一起赶来的车主爱人也露出了笑脸。用手电照了一下山谷,只见摩托车的一面反光镜在半山腰上的一块斜坡上闪亮,再也看不到其他的任何部件。

感慨之余,便搭上了那回家的农用车。这车,破旧得让人猜不出年龄,马达的声音足以穿透到大山的另外一边。人坐在车上根本无法交谈,时不时就被颠簸得头顶车顶。不到八公里的路,足足爬行了半个小时。下了车,忙着在不远的地里扯上一把草药,心急火燎地往婆婆家赶。

走进屋,一拉开婆婆的袖子,只见那本来枯瘦如柴的右手已肿得像婴儿胖嘟嘟的小手。我老了怎么还不死,还要磨你们,你父亲却年轻轻的就走了,婆婆见我的第一句话让我流了泪。本来想骂几句站在一旁的伯伯、叔叔,抬头间看到他们的那一种掩不住的无助,满腔的火气一下子就泄了。只好站起身来,走到屋外的水池边洗药、捣药。

忙完一切,服侍婆婆睡下,已是深夜。躺在床上,聆听着窗外水池里叮咚的流水声,我许久无法入睡。我知道,这流水的源头是井,然后是大山是郁郁葱葱的小树林,如果不是这泓井水的灵动,这村庄将是无比的单薄和寂静。

第二天,不到六点,我和村庄一起醒了,醒了的村庄除了偶尔响起的几声鸡鸣狗叫依然没有喧哗。我去采药,一路上只遇见两个上山的老人,他们对我礼节性的笑一笑,已认不出我是谁了。站在山坡上,看得见对面山坳里如鱼鳞般一层层泛起的青瓦背只有几线炊烟无所顾忌的婀娜,太阳如一团剥了壳的蛋黄迫不及待地挂在了山腰的边上。

为婆婆上了两次药,肿齐肩膀的手慢慢地消了下来,早上新扎的三个小口细细地流着含有毒素的液体,再过几天应当会彻底的好起来。准备好所需的药,给叔叔作好交待,我向婆婆告别,在她的泪眼里我读出了太多的不舍和隐隐的痛疼。

还是乘坐昨晚的那辆农用车,所不同的是今天的乘客只有我一个人。车虽破旧,司机的技术却也高明。我突然想起,十几年前故乡还没有公路的时候,就是这个司机带着一帮人填河床铺沟渠,硬是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把一辆同样破旧的汽车沿着溪流开进了我们的村子,让全村的人惊诧得一夜无眠。

走过塌方,周围的世界已经只剩下我步行的孤独。远处有几丘稻田水汪汪地铺张,如几面随性抛洒的镜子,其余的全是一波一波向天边弥漫而去的大山和无尽的绿色。记得前年,我和诗人匡国泰也就是在这个地方披着暮色感悟过大山的苍茫。那时候,他给我住在京城的舅舅打了电话,舅舅正在鸟巢观看运动会。匡老师玩笑着说,同是一个地方的人,一边还在山上为生计劳作,一边却在北京看运动会,反差多大呀。其实,我和许多坐在舒适的办公室里的人,也常常会忘记父老乡亲们的艰难与伤痛。

这时候,接我的小车来了,在我钻进车里的那一瞬间,我知道自己已经融入了一种与我的父老乡亲完全不同的生活。

回乡村的作文 第10篇

乡村真是一个美好的地方,让我们走进美丽的田园风光吧!

田野里全是金灿灿的油菜花,油菜地真像穿上了一件黄澄澄的新衣。一株株挨得密密麻麻的,我走进油菜地里,花丛中有很多很多的蜜蜂,有小蜜蜂、马蜂、蜂王、还有其它种类的蜜蜂。我站在中间感觉要被咬了一口,叫了一声:“好吓人呀!”蜜蜂们似乎听懂了,就飞到了另一朵油菜花上,我和它们犹如成了好朋友,我永远不会忘记它们是我最好的朋友。

走在田间的小路上,我觉得非常自由。再往前走就到了小溪里,在小溪里有形状各异的石头。那一块块有的躺在岸上,如果是下雨天,就像在洗冷水澡,如果是晴天的话,就像是在晒太阳。有的静静地躺在小溪里,感觉非常的悠闲自在。早晨小溪里挤满了捣衣的妇女,她们各个旁边有一两个小水桶,里面全是一件件衣服或其它生活用具。到是夏天,小朋友会在小溪里打水漂,捉小鱼、小螃蟹、小泥鳅……许许多多的好玩意儿。

几乎每户人家的房前屋后都搭了瓜架,种上蔬菜、水果,有柑子、柿子、玉米等好吃的。还有一些人家养了几只肥肥的母鸡率领着一群小鸡和几只膘肥体壮的雄鸡。这几只雄鸡叫了,远处也有一只雄鸡在叫,后来我发现了这边叫一声,那边也叫一声,好像就是在对话一样。

多么自由的乡村,多么宽阔的田野,多么多姿多彩的生活,我流连忘返,这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时常在我的脑海里回荡,我爱我们的乡村生活。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