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捉知了450字(推荐6篇)

山崖发表网作文2023-01-08 10:32:1293

小学生作文捉知了450字 第一篇

暑假来了,最难忘的就是去外婆家的农田里捉知了!

一回到家,我就和妈妈说去外婆家,我跟妈妈说我要吃知了,妈妈爽快的答应了。第一天到了那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观察“敌情”,到了晚上六点多,我叫上爸爸和妈妈跟我一起去看一下有没有知了,爸爸对我说现在去太早了,妈妈也跟着在旁边起哄:对呀;对呀,现在去太早了,知了还没有爬出来,等到七点多再去,我相信了他们的话,又等了一会儿,七点钟到了,我们一家浩浩荡荡的出发了,可是到了那里,看到树林里的手电灯光如同星星一般多,我们一家惊呆了,但还是决定要进去看一看,走了大概两三个小时,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让我们找到了第一只,这时,爸爸鼓励我们说:“有第一只就会有第二只”我们一家又找了一个多小时,一共找到了二十几只。在寻找知了的一路上我发现了许多捉知了必不可少的要点:要点一:有杂草掩盖树根的大树,上面肯定没有。要点二:要在很少有人去的地方才能捉到。

第二天,我们一家又准备去捉知了,一开始我对爸爸妈妈说: 今晚先让我一个人去看看,到底有没有知了,如果到了七点我没有回来,证明肯定有知了,那你们就接着去,那一晚我们总结了上一次的经验,我们一共捉了七十多只。我们一家的心情,真的是:美了;美了,美了。醉了;醉了;醉了!

从这两次捉知了的经历,让我深深的明白了一个道理,想要做好一件事,必须要有认真的学习,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好,更让我明白我们的学习同样需要这种精神。

捉知了02-07

捉知了作文03-29

捉知了作文05-22

小学生作文捉知了450字 第二篇

夏天到了,一阵阵热风吹来。我们告别了繁花似锦的春天,走进了草木葱郁的夏天。这一阵阵的热风中带来了一丝丝荷花的清香,也带来了一首首大自然的歌声“知了、知了……”

暑假的一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吃过晚饭,决定到小区旁边的小树林里捉知了。我们带了矿泉水瓶,拿着手电筒准备出发了。

我们来到小树林里,打开手电筒,一人一排树,耐心地一棵一棵树找着。当我刚走到第三棵树的旁边时,发现了一只刚从地上的一个小洞爬出来的知了猴,我高兴得手舞足蹈。

我蹲在地上仔细地观察它,发现知了没脱壳之前没有翅膀,整个身体是棕色的,长约三、四厘米,头顶上长着一对圆鼓鼓的大眼睛。它的头前面有两个大钳子,后面还有对稍细点的脚。我把它抓起来,它在我的手里爬来爬去,好像想要逃脱的样子。我连忙把它放进了矿泉水瓶里,继续向前寻找。

我拿着手电筒左照照、右照照,不一会就捉到了好几只知了猴,我高兴极了。

突然,我听到妈妈喊:“快来看,看这只知了猴!”我闻声跑了过去。天呐,只见一只知了猴四脚朝天地躺在地上,好像不敢动的样子,旁边围了一群蚂蚁。看来这知了猴被这些蚂蚁包围了!

我连忙从旁边找了一个小树枝把蚂蚁慢慢地赶走,知了猴看到蚂蚁们都走了,高兴得不得了,用它前面的两个大钳子不停地扒来扒去,好像在对我说:“谢谢!”

回到家,我把它们都放在了一个盆里,妈妈说明天它们就会脱掉外面的一层壳变成知了。到了第二天,我一看,它们真的变成了知了,长出了新翅膀。

我拿到楼下小心地把它们一个个都放飞了,不一会儿,我就听到了一阵阵美妙的歌声:“知了、知了……”

捉知了真的是暑假里最有趣的事情了!

小学生作文捉知了450字 第三篇

每年的夏天我都会去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捉“爬爬”,也叫知了猴,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蝉的前一个形态,它的皮又叫做“蝉蜕”是一种中药材,可以治病。但是我去捉的是知了猴,也就是没有蜕皮以前的,目的就是—吃,哈哈哈。

夏天的时候,吃过晚饭以后,最重要的活动就是一家人出去既锻炼又散步,还能捉知了猴,真的是一行三得啊!捉知了猴也是有技巧的,不然的话一晚上可能捉不到几只,只要掌握了技术,一晚上可以捉到好多只。

知了猴一般在吃过晚饭后就会出来,大概7点左右,它就会从地下爬出来顺着树干往上爬,而且它也会挑树的种类,一般情况下,比较光滑的银白杨上特别多,你只要挑着是银白杨树干上找就一定能找到。拿着手电筒从树根处往上照,看到发亮的就是了,上去把它逮住,这时候,你一定要用一个装有一个盐的瓶子,把知了猴放进盐水里,不然的话,过一会就会蜕变了,失去价值了。运气好的话,这样一晚上可以抓100只左右。除了在银白杨树上有以外,那就是果树地里边最多,大多数人们都会在白天用塑料胶带把树干缠住,这样的话,知了猴就只能爬到塑料胶带的位置就爬不上去了,到时候,你只需要到树干那里,一个一个的拿走就好了,特别省事。

捉回去以后泡一晚上,第二天用热油一炸,就像大虾一样,会变得比较长,炸好以后撒上一点椒盐,或者辣椒粉,一口一个,真叫一个香啊,而且它还有很大的营养,再说也是害虫,这样既满足了人的胃口,还给农田解决了害虫问题,真是好处多多。

就这样,捉知了猴成了,每个夏天的必备工作。

小学生作文捉知了450字 第四篇

今天,妈妈和我一起去文化公园捉知了。

知了,又称蝉,是一种昆虫。最大蝉体长4~厘米,翅膀基部黑褐色。别名:蚱蝉、油蝉、蜘蟟、叽喳虫、碣馏侯、蝶拉子。其实我们捉的是蝉的幼虫。可以炒着吃,炸着吃,营养丰富。到达公园后,我和妈妈一起先在公园靠近街道的树林里面找,突然妈妈叫了一声,说:‘‘快过来,找到了一个!’’我惊讶的跑了过去,果然,有一只知了,正快速地向树上爬。我把它拿起来,没想到它却用爪子来抓我,疼得我一不小心把它扔了下来。正在我找的时候,却突然发现知了被我踩死了,我后悔不已。妈妈安慰我说:‘‘没事,第一次找,下次注意点就行了。’’过一会儿,我也发现了一只知了。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捏着知了的背,这样他就抓不住我了,我轻松地把它放进了瓶子里。找完了这片树林,就该找桃树林了,在桃树林里,我找到了三个。找完桃树林,我跑向那棵特别大的树,因为原来我在公园玩的时,就发现了这棵树上有很多知了皮,知了皮多了知了就多。果如其然,我刚到这棵大树,就发现了一只知了,我把它迅速放进瓶子里。又就在树的根部找到了三个知了,正准备往树上爬,一次收获了三个,我好高兴啊!这时我又发现一个爬的比较高的知了,我拿起我的竹竿向上勾,却没有勾住。妈妈看见,迅速抱起我,差一点就够到了。如果刚才妈妈就抱起我,可能就可以够着了。最后,我们带点小遗憾回家了。

通过这次捉知了,我发现知了喜欢土壤湿润的、有大树的地方。它一般在八点半到九点之间出没最多。

小学生作文捉知了450字 第五篇

时光飞逝。沧海桑田,世事变迁。转眼间又到了暑假,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捉蝉大会。

来到老家,说起捉蝉,那要从晚上说起。

夜幕降临,黑暗吞噬了这里的一切。于是我们开始行动,拿上手电筒,兴冲冲地冲进了一片树林,我们的捉蝉大会正式宣告开始。

八、九个人,手拿着手电筒,在黑暗的丛林中逡逡巡巡照来照去。我听见了蝉用它们那尖利的爪子把树叶刻出声响的沙沙声,于是我的手电筒就有的放矢亦步亦趋地转到那一片地方。我和小伙伴们竭力地瞪大双眼,全神贯注地盯了好一会儿,才发现它所在的位置,于是收获也就触手可及。

蝉的颜色与地面上的树叶、土、木头有些类似,都成棕色,它每条腿上都有弯曲之勾,在它前面,还有两个极其凶猛的夹子。等过一会儿,它的背上就出现一道缝,随后越来越大,露出了白白的皮肤。几分钟后,一个又大又白的知了便横空出世了,这就是金蝉脱壳。刚出来的知了并不能飞,因为它的翅膀很柔软,过了一会儿,它的背与身子就会渐渐变黑。翅膀也会变硬了。有了这样的本事,它也就能展翅高飞了。

在济宁的饭店或大超市,一斤金蝉都能卖到五六十元。在我老家,它们并不稀奇,因为多,一个才五角钱。以前一晚能捉20来个,现在的一晚还捉不到10个。因为几个月前,风把树吹倒了不少,因为害怕伤害到房子,都把好多的树砍伐倒了,蝉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所以它们也就越来越少了。

欢乐总是那么短暂,转瞬即逝。捉蝉大会即将结束,而我看着一堆堆还没做完的暑期作业,唯有长叹一声,努力地以捉蝉的精神在书桌前继续用功。

小学生作文捉知了450字 第六篇

晚上,邻居家小弟弟和他的妈妈周阿姨一起来喊我和弟弟去捉蝉,我们兴奋的答应了。

“带好装备”,周阿姨提醒说。我们跑到抽屉边,翻出两支手电筒,带上装知了的盒子,呼啸地冲出了家门。来到捉知了的地方——小区内的水杉林。此时是晚上21点左右了,路上几乎没有行人。知了似乎也已经睡觉了,树林里非常静。只有歌唱家蛐蛐的歌唱声在林子里回响。从这里,我们开始了捉知了之旅。

我打开手电筒,但由于这是第一次捉知了,所以我很心急。我拿着手电筒在林子里四处乱照,一点也不认真,所以我一无所获。姜还是老的辣,周阿姨第一个找到了知了。她喊我们过来看知了。我们兴奋的地欢呼着,向周阿姨的方向冲了过去。所有人都跑来围观。那是一只已经脱完壳的知了,它正趴在壳上换色呢。我们把知了轻轻地放进了盒子里,更有兴趣寻找知了了。

一会儿的功夫,我们已经把整片林子都给找了个遍,又找到了两个知了,不像想像的那么多。阿姨给我们总结的是可能是我们出来的太晚了,它们都爬到高处去了。正当我转身准备回家时,咦,我一眼就发现了一个正在向上爬的知了。它还没有脱完壳。我一边兴奋的喊着大家过来,一边把它轻轻地抓起来放在了手心上。阿姨建议我们把它带回家,放在家里头仔细观察它退壳的过程。于是我们以光的速度回到了家中,把它放在蚊帐上仔细的观察传说中的“金蝉脱壳”。

这次捉知了让我非常兴奋,收获很大。这也让我知道了该怎么捉知了了。我以后还要去捉知了!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