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共30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3-01-06 14:47:10301

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 第一篇

音乐,我很感兴趣,所以我选了这门选修课。我们的生活到处都充满了音乐,悠扬的音乐可以抚平我们烦躁的情绪,轻快的音乐可以唤起沉重的心情,激昂的音乐可以调动消沉的心态。音乐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在这短暂的几节课我对音乐的兴趣更浓,也学到了很多,很多。对于我这样的非音乐专业学生这几节课学到的对我以后简单的品味音乐有着很大作用,我热爱这种感觉,这种和以前不同的感觉。了解了以及他们不为人知的艰难创作历程。不像以前总是很盲目的去听歌,根本什么都不了解,一味地追求流行音乐,把很多经典的音乐遗忘了。平时我也只是听听音乐但并不是真正的了解音乐,所以我想借此机会更多的去了解音乐。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们也欣赏到了许多著名的曲目。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梁祝》和《义勇军进行曲》赏析。

歌曲开始是进军号角似的前奏,其三连音节奏立刻把人们带入战斗的气氛中去。歌曲从后半拍起句,上行的旋律走向,表现出亿万人民群众面对民族危亡的严竣形势而发出急切呐喊,和立即行动的昂奋情绪。歌词第三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前两句昂奋情绪的进一步发展,是全部歌词中最重要的警句。当出现全曲中最高、最强音和突然休止时,即造成一种特有的紧迫感,像发出最后的警报一样,提醒人们: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从而突出了形势的严重性。接着引出第四句:“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于是,一种不可遏止的力量进发出来了,既是更响亮的号召,又是立即行动起来的决心!连续三个“起来”处理得一个比一个高,表现出广大人民群众的情绪越来越高涨、歌曲也逐渐推向高潮,激动人心。

每个人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会有各种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很多时候,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和心境下,对于同一首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也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差异。适当的了解作品产生的时候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曲家当时的处境,对理解音乐也许有一定的帮助。对于音乐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能不能引起你共鸣。再退一步讲,也就是能不能让我们觉得所听的音乐“好听”。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的时轻音乐是不错的选择能让人平静下来,认真的思索。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音乐,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必定将会更受我们的欢迎。

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 第二篇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音乐但不懂音乐的人,我很难想象生活中没有各式各样的音乐那将是什么样子。

到上了大学,一支叫DreamTheater的乐队将我沉寂了的音乐细胞再度唤醒。他们的编曲经常给我一种错觉,他们好像就是演奏前卫音乐的插电的交响乐团。更难以想象的是如此厚重有内涵、极具表现力以及充满复杂变化的音乐竟然只是由4个人演奏的,可见他们的演奏技巧是什么样的水平。在他们的音乐中我仿佛看到了我之前听过的一些交响乐的影子,那就是变化。我那时才渐渐理解了交响乐里渗透着的作曲者的感情和想法,了解了为什么在他们的作品中会有大起大落,大喜大悲,都是因为他们的音乐充满了情感。

我个人比较喜欢D大调第二交响曲,原因是朋友的一再推荐,说这是一部非常冷门的曲子。这部作品中似乎隐藏着一丝忏悔的呢喃。个人感觉富特文格勒好象并不是很在意这首曲子,他没有象指挥贝多芬的其他交响乐作品那样把自己对作品的解读溶入到音乐之中去。后来听朋友说,富特文格勒认为第二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里最不成功的一部。而对我来说,这部作品恰恰能够凸现出贝多芬音乐的本质。第二交响曲才是这九部作品中情绪波动最为剧烈的一部。在第二交响曲的前两个乐章里,光明与黑暗始终在进行着搏斗,黑暗似乎取得了暂时的胜利。就是在比小调强得多的大调旋律的循环重复中,音乐的主题出现了。灿烂的阳光更能反衬出痛苦的折磨,仿佛欢乐正在逐渐被颓丧淹没。在最后两个乐章里,贝多芬彻底驱散了压在我们头顶上的阴霾。第二交响曲中的情感彻彻底底地走向了两个极端,贝多芬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把这些情感鞣杂在一起。最后音乐在乐观主义情绪中结束了,但你根本无法理解贝多芬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音乐中的欢乐来得实在是太突然了。

有时候,从我朋友的言语中我可以感觉到,对于像我朋友这样的音乐发烧友来说,贝多芬就是一座象征着人性中博爱精神的丰碑,任何演奏不出这一点的指挥家都是让人感到失望的。但对我这样的业余爱好者来说,我能从音乐中察觉到的就是贝多芬的音乐在蕴藏着巨大冲击力的同时还包涵着情感的突然爆发。他的音乐时刻都有可能从一个极端跳向另一个极端,这种跳跃给我带来如此的跌宕起伏,但这种跳跃却又让我感到如此的恰如其分。他的音乐里既有狂暴也有温情,既有止水般的沉静也有难以抑制的激情,正是那一浪高过一浪的决不妥协的情感冲击赢得了我对这位伟大音乐家的无限敬意。

总之音乐是我们生活得起情绪、是我们的调节剂、是我们生活得色彩…………

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 第三篇

摘要:采取问卷测量、统计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和深度访谈、文献查阅等定性研究方法来揭示出音乐鉴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显示:音乐鉴赏主动性行为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音乐鉴赏主动性行为能够预测心理健康程度。进而提出了完善大学生的音乐鉴赏主动性行为,以促进心理健康的措施。

关键词:音乐鉴赏;心理健康;关系;主动性行为;大学生

一、问题提出

1.问题的缘起

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何有效开展,众说纷纭。其中,音乐鉴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已经被许多人关注。对于音乐鉴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在国内研究中有许多研究者用理论阐述的方式进行研究。周善美(2011)认为,音乐欣赏在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提高审美能力和趣味,提升审美标准和情趣,使学生更好地正确认识自己;通过“游戏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创造性潜能;培养感情,调控情绪,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1]詹薇(2004)理论阐述了音乐欣赏对培养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作用———文化作用、教化作用、审美作用、心理作用,并指出了音乐欣赏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通过对表达各种情感音乐的欣赏,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使学生的情感获到调节,心理得到和谐;通过音乐会的欣赏方式、以电声为传媒的欣赏方式等课外辅助式的多种欣赏途径进行调适。[2]柯锦泉(2002)从音乐欣赏的特点谈到其对培养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音乐欣赏培养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手段。[3]还有徐威、郑玉香(2005)、王婷(2007)、符彦虹(2005)等人也进行了理论研究。他们在各自论文中都看到了音乐欣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有一些学者提到了在实践中运用音乐欣赏的有效方式与方法。但国内学者都是从理论探讨的方式来研究的。在国外研究中,JoelW.Krueger(2011)指出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做事情,将有助于控制情绪[4];JaakkoErkkil等人(2008)从音乐治疗的角度探讨了音乐治疗对负性情绪的积极作用[5]。但目前国外研究中,并没有系统地直接研究音乐鉴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更没有研究音乐鉴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以往研究只是从理论上探讨了音乐鉴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而没有采用实证研究(问卷、访谈等)的方式来研究音乐鉴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因此,这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

2.研究思路与内容

本研究主要通过定量研究(问卷测量、统计分析等)的方式结合深度访谈、文献查阅等定性研究的方法来揭示出音乐鉴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并通过问卷、访谈、文献查阅、理论总结等方法研究出如何改善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行为,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将理论最有效地运用于实践。

3.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音乐鉴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作为研究目标,是以往研究所未有的,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丰富了音乐的作用、心理健康塑造的途径等相关理论知识以及优化了该研究领域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同时,本研究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可以更好地为改善高校通识课程设置、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以及践行教育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并提出具体良策。

二、研究方法

1.研究目的

通过研究来揭示出音乐鉴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如何改善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行为,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2.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有量表SCL-90(测量心理健康水平)和自编的《大学生音乐鉴赏行为的问卷》(测量音乐鉴赏行为)。SCL-90是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成熟问卷,它的分值越高则心理健康程度越差。《大学生音乐鉴赏行为的问卷》共11题,其中测谎题为2题,经过专家评定,是有效问卷;整个问卷的Alpha系数为.743,分半信度为.769。因此,本问卷是基本符合要求的。

3.施测与数据处理

研究取样对象为130名大学生,取样时兼顾性别、年龄、专业等因素,均为随机取样。施测主要采用问卷法,由主试清晰地宣读指导语,并提醒注意事项。问卷做答完毕由主试收回。研究者将无效答卷剔除,再依据研究的具体问题,通过统计软件Spss17.0,采取合适的统计方法对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研究对象

实验组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了130名大学生(注:由于问卷是在3月份发放的,大四年级学生已经不集中上课了,故在被试样本中缺失大四年级学生)。由样本的基本人口资料统计表(见表1)可以看出,此次测量所取样本是比较合理的。

三、结果

1.心理健康程度与音乐鉴赏行为的相关性

如表2,通过心理健康程度与音乐鉴赏行为的相关分析,a7(音乐鉴赏主动性行为)与心理健康程度的相关系数p值等于.015,p<.05,可得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与音乐鉴赏主动性行为正相关的关系具有显著性。如表3,进一步研究得出,抑郁、敌对、恐惧与音乐鉴赏主动性行为的相关系数p值分别等于.038、.033、.041,p<.05,相关关系均呈显著性。

2.音乐鉴赏行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预测情况

通过音乐鉴赏各种行为对心理健康程度的多元回归分析(采用Stepwise法),从表4中可知a7(音乐鉴赏主动性行为)对心理健康程度的回归系数t检验所对应的p值为.015,p<.05。因此,音乐鉴赏主动性行为可以预测心理健康程度。从表5可知,决定系数R2=.045,亦即a7(音乐鉴赏主动性行为)能预测心理健康程度4.5%的变异量。

四、分析与讨论

1.音乐鉴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

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 第四篇

一学期来,我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的各项工作。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团结同事,平时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把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为了下学期更好的工作,我现将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

(1)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课堂上的情况。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音乐欣赏课中还加入了一项让学生自己介绍音乐,表达自己艺术见解的实践活动,这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2、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3、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到图书馆博览群书,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4、考试:

为了使音乐考试不流于老套、死板,使学生能更自然地表现音乐,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也为了让我对每位学生有个基本的了解,这学期的音乐考试我采用了:让学生选择一种表演方式,即唱、奏、舞等来表现。

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 第五篇

音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部分。因此学习欣赏音乐是一门很重的课程!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学到很多东西。

一. 对中国古典音乐的认识

在这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的古典音乐,体味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中国独特的音乐形式

如今在民间十分流行的是唢呐这种乐器,无论民间的喜事还是丧事唢呐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唢呐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我国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优秀曲子如《百鸟朝凤》堪称经典。

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感受最多的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有提升了对祖国的爱。

二. 对西方音乐的认识

《命运交响曲》堪称经典,历史上表现命运的音乐很多唯独只有贝多芬用选取了敲门声来表现命运,一声声短促而有力的敲门声显示出生命力的旺盛和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决心。“命运”这一主题在贝多芬的演绎下有了另一种境地,成为了历史上无人挑战的经典。同时在这门课的学习中还有欣赏了幽默曲、圆舞曲等,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对幽默曲的欣赏,不但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这个时代的音乐更是在这些艺术家的身上学到了追求理想的不放弃精神和为实现目标不断奋斗的高尚品格。

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 第六篇

今天,非常有幸,我们听到了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许教授,和来自江苏教育学院谈教授的精彩讲座。两位教授各具风格,许教授谈吐幽默,她的关于《构建和创新优质音乐课程》的讲座,让我们耳目一新。许教授没有泛泛而谈,而是根据我们的问题,展开讨论,并一一做了解答。让我们对于音乐教育的概况,以及课堂教学、游戏设计等有了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她毫不保留的,将一些实用的小游戏传授给我们,感觉既实用,又很有创意。为我们以后对幼儿实施特色教育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许老师60出头的模样,但她眼神犀利,始终闪烁着教育的智慧,一种洒脱、睿智的感觉油然而生。讲座中,她不时地给我们示范性的语言,那种对孩子的喜爱,对教育的热爱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听许教授的讲座,让我们真正明白了教育的智慧,明白了与孩子更加亲近的好方法,明白了自己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府下身来,了解孩子们的真正需要,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与许教授不同,谈老师气质优雅、她的讲座始终闪耀着她较高的音乐素养,心得体会《音乐讲座心得体会800字》。讲座开始,在给我们讲一音乐案例的时候,她清唱着歌曲的优美旋律,嗓音清澈,悦耳,如执教教师一般,熟悉活动内容。这充分显示了谈老师在理论导师的前提下,更是一位深入教育一线研究的研究型教授。她的讲座让我们了解了音乐教育中的实际障碍,由于理论加实际,对我们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她从教具的合理运用,到教材的大胆改进,让我们了解了科学运用教学具的重要性。这与园长跟我们谈得“灵活使用教材”相一致。

谈老师的讲座,让我充分体验到了音乐教育的美,和谐的旋律不能打破,和谐的师幼关系可以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性的提高;要合理的运用教材、教学具,充分发挥教材、教具的作用,掌握好“有效”二字,才是提高音乐教学的前提。

感受音乐之美,体验游戏之快乐--听许卓娅教授讲座后

近日有幸与幼教同行们相聚在杭州幼儿师范学院,聆听了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博士生导师许卓娅教授《游戏精神与幼儿园音乐教育游戏研究》的专题讲座,感受颇深。

感受一:敬佩许卓娅教授独特的人格魅力

见到许教授,着实让我有些吃惊,这哪像一个全国闻名的音乐教授?分明是一个在人群里最不起眼的老太太。但是许老师一开口,就显示了她的魅力,她的声音清亮悦耳,语言表达清晰流畅,她的舞蹈动作活泼可爱,没有拘谨与做作,极具感染力。她一会儿带着大家倾听音乐,一会儿带着我们做游戏,一会儿……三个小时的讲座,许老师一直站着做报告,真的让人敬佩。

感受二:感受音乐之美,体验游戏之快乐

“教育追求的是结果--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游戏注重的是过程--是快乐、积极的参与、是不断的体验与感受”许教授开场的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新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我们一直在强调教育要重视过程,可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还是过多的追求教育的结果而忽视学习的过程、游戏的过程。

紧接着许教授与在场教师互动进行《打鼓对舞》、《木头人》、《喜洋洋与灰太郎》等有趣的音乐游戏。她循序渐进的教授,从倾听音乐学习动作表演,到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表演,再到会听音乐创编动作表演,不断增加音乐游戏的难度。让我们在玩音乐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安静倾听音乐的重要;明白只有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才能有好的学习能力;领悟动作是幼儿认识音乐的工具;懂得一个作品要让孩子易接受,必须在愉快的情景中设置阶梯一点一点让孩子学会,不断反复,不断提升。欢乐的音乐声中,大家听听、玩玩,整个会场笑声不断。她还用自己夸张的肢体动作不断启发我们去创编表演,挑战自我是发展的需要;用突如其来的点名发言让我们感受孩子突然被迫回答的尴尬感受,只有自在安全的教育氛围才能促进孩子好好学习,所以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我们在干什么”“准备干什么”。她不断的启发我们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去教孩子,少一些理性的分析,多一些感性的体验,少一些尴尬的提问,多一些快乐的游戏。在她的身上我感受到了游戏的精神。

许卓娅教授的讲座听来如沐甘霖、激动人心,丝毫没有厌倦与疲惫,是听觉与心灵的享受,她对音乐的热情与投入深深地感染着现场400多位幼儿教师,她让我们感受了音乐之美,体验了游戏的快乐。我们将好好学习,和孩子们一起天天向上。

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 第七篇

摘要:中国古典音乐与西方音乐的不同,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不同,中国民歌的特点,乐器在音乐发展上的作用不可磨灭,电影配乐的赏析。

关键词:音乐、古典音乐、乐器、民歌、西方音乐、现代音乐、电影与音乐 正文:

经过上音乐知识欣赏选修课,多多少少使我了解了一些音乐乐理的知识,也使我领略了中外闻名的音乐乐曲,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在还没有上课之前,因为对音乐没有太多的了解,思想中总以为上音乐知识欣赏的选修课是一种比较枯燥无味的过程。也许是我不太了解音乐的缘故在还没有开始之前,就已经这样惧怕,而且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选修课程都是一些诸如音乐美术影视等等一类的课程。在我记忆中,从高中开始就没有音乐美术等课程,久而久之也就将它们淡忘了。而如今,感觉又回到小时候上音乐课,因为唱歌的时候总跑调,我因此一度对音乐灰心丧气。但是在看电视搜台的时候听到有好听的歌曲总要停下来去听,也许是对音乐的“另类”喜欢,我选择了音乐知识欣赏作为我的选修科目。在学习乐理知识的同时,也非常荣幸能够听到各种各样乐器演奏的中外名曲和精美的电影配乐。这也使得我在课程结束以后觉得受益匪浅。下面就让我来谈一下这学期所听音乐给我的一点感受。

音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部分。因此学习欣赏音乐是一门很重的课程!

一、音乐与乐器

音乐的发展使它越来越离不开乐器的发展,要有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离不开对乐器的全面的了解。在音乐这个庞大的家族里,乐器以它不可替代的地位张显着包罗万象的王者风范。中国传统乐器中最早的吹奏乐器有骨笛、骨哨等,接着的埙的发展以及管、萧、笙的发展,让古典音乐的发展更加丰富多彩。此外还有击奏乐器也极为常见,如罄、鼓。总之,时代的发展,乐器也是 一个最好的见证者。中国如此,西方更是如是。竖琴、钢琴、提琴、萨克斯、号、吉他等等,以其浪漫的声音张显着西方浪漫音乐风格。无论是埙、琴、古筝或是萧,它们所表现的是独特的中国古典文化,东方的神秘,像一个个全身散发着佳人内蕴的羞涩沉默的含羞带涩的美人。它们所给的是知己间的默契。而西方的钢琴、提琴等所散发出来的是无限的浪漫和遐想,听着那些流淌出来的声音仿佛是银色月光下的窃窃私语的情人。它们所带来的是法国葡萄酒的醇香,梧桐树的静谧,荷兰郁金香的雅致,丹麦人鱼的期望。

再美的词与声音如果没有乐器的陪伴是无法打动人的听觉器官的,就像红花总要有绿叶来陪的。当然有些乐器本来就能演奏出最打动人心的音乐。古筝的《梅花三弄》、《平沙落雁》,钢琴的《命运交响曲》。乐器欣赏本身就是一门音乐欣赏,如果用乐器来代表音乐这是不为过的。在不同的乐器奏乐中我们在寻找着属于它本身所具有的那份真谛。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体现就在对不同乐器以及它所体现的思想的诠释有这深刻的体会。

二、对中国古典音乐的认识

在这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的古典音乐,体味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中国独特的音乐形式。

如今在民间十分流行的是唢呐这种乐器,无论民间的喜事还是丧事唢呐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唢呐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我国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优秀曲子如《百鸟朝凤》堪称经典。

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感受最多的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有提升了对祖国的爱。

三. 对中国民歌的认识

中国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民歌,即民间歌谣,属于民间文学中的一种形式,能够歌唱或吟诵,多为韵文。民歌是人类历史上产生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音乐,唱出了最早的民间歌曲——劳动号子。原始的民歌,同人们的生存斗争密切相关,或表达征服自然的愿望,或再现猎获野兽的欢快,或祈祷万物神灵的保佑,它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阶级的分化和社会制度的更新,民歌涉及的层面越来越广,其社会作用也显得愈来愈重要了。 《诗经》中的《国风》,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民歌选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约500多年间,流传于北方15个地区的民歌。《国风》中的民歌,大部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剥削实质,表达了被剥削阶级的反抗思想和斗争精神,如《伐檀》,它以辛辣的语言讽刺和诅咒了剥削阶级的不劳而获;在《硕鼠》中,更把剥削阶级比作贪得无厌的老鼠,刻画出劳动人民对奴隶主的切齿痛恨和对于“乐土”、“乐园”的向往。

中国民歌分为号子(一领众合)、山歌(户外歌曲,曲调多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歌词多为即兴创作)和小调(生活气息浓郁、流传范围广、曲词细腻较稳定)。

四. 对西方音乐的认识

《命运交响曲》堪称经典,历史上表现命运的音乐很多唯独只有贝多芬用选取了敲门声来表现命运,一声声短促而有力的敲门声显示出生命力的旺盛和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决心。“命运”这一主题在贝多芬的演绎下有了另一种境地,成为了历史上无人挑战的经典。同时在这门课的学习中还有欣赏了幽默曲、圆舞曲等,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对幽默曲的欣赏,不但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这个时代的音乐更是在这些艺术家的身上学到了追求理想的不放弃精神和为实现目标不断奋斗的高尚品格。

五、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音乐的发展历史更是一部丰满的史诗。在当今的乐坛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是Rap音乐,其中周杰伦便是一位现代音乐的代表人,但是即使在人们看来如此现代的音乐人,在他的音乐里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传统的音乐元素,还有就是他和搭档方文山一起创作了多首中国风歌曲,歌词不仅带有浓郁的中国风韵味,在使用乐器上更是搭配了中国的传统乐器古筝、二胡、葫芦丝等。如在《菊花台》,这首曲子的结尾用的.便是我国云南的传统乐器葫芦丝;《东风破》中搭配二胡和古筝。再如当今的年轻人所喜欢的歌曲《苏三说》与《One Night in Beijing》更是大胆的吸取了我国传统艺术京剧中的音乐元素,受到人们的欢迎。回归传统是一种趋势,我国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立足于传统并且与现代的音乐元素相结合进行创新这是一种必然。有我国“西部歌王”之称的王洛宾先生是将传统音乐用现代音乐元素演绎的典范,他创作的歌曲脍炙人口,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唱。

六、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音乐进入电影以后,成为电影这个综合艺术的一个有机部分,是一种新的音乐体裁。它在突出影片的感情、加强影片的戏剧性、渲染影片的气氛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在溶入电影以后,在它的表现形式上也发生了相应的较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1、电影音乐的创作和构思必须根据电影的创作要素,即题材、内容、风格样式、人物性格等因素和条件,使电影音乐的听觉形象和画面的视觉形象完美融合,体现导演的总体构思和美学欣赏原则。2、电影音乐根据影片剧情和画面长度分段陈述间断出现,并受电影蒙太奇的制约,曲式概念有了新的发展。3、电影音乐改变了以前音乐必须是用“乐音”构成的传统观念,和电影中的话语、音响等结合,形成了新的分段陈述的结构,并和“噪音”一起相结合,有时音乐与语言结合,有时音乐和音响效果结合,有时与两者都结合去恰如其分地表现抒情性、戏剧性气氛,成为一种新形式。4、另外,电影音乐的演奏、演唱必须经过录音、洗印等一系列电影制作工艺,最后通过放映影片才能体现它的艺术功能和效果。同时,随着录音技术和器乐、配器技术和发展,已极大地丰富了电影音乐的音色和配器效果。

电影音乐按照在影片中出现的方式分为现实性音乐和功能性音乐。现实性音乐又叫客观音乐,在影片画面上看到声音来源:如画面音乐会表演的器乐、声乐节目;剧中人物的唱歌、拉琴、街头演唱以及画面中的收音机、录音机播放音乐等。功能性音乐又称主观音乐,在银幕上看不到声音来源而有作曲家为电影创作的音乐,着中表现画面人物的心理活动、情绪和渲染环境创作的音乐,着中表现画面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情绪和渲染环境气氛等。好的电影音乐应当和影片画面结合得天衣无缝,音乐本身也优秀,并能离开画面作为一种新的音乐让人欣赏。 电影音乐和画面的结合关系通常分为音画同步和音画对位两种。音画同步表现为音乐和画面的情绪一致,节奏配合,视觉内容统一,并起到烘托、渲染画面的作用。音画对位则是让音乐和画面作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表现,使节奏、速度、情绪、和意境都表现不同,声音和画面相反相成,对立统一。 “对位”本是音乐术语,在这里来表现声画的结合目的在于更能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生活的复杂性、多面性,从而表达影片丰富的内涵。

电影音乐根据影片需要,需要确定音乐的风格、主题音乐的性格特征、音乐布局和高潮的设置、音乐和影片中语言音响等声音的有机结合和安排、每段音乐的起止、情绪气氛以及画面的关系。电影作曲往往需要用大量音乐资料加以剪辑来改编成电影音乐,这需要熟悉音乐资料、善用音乐资料。电影音乐作曲必须懂得乐队、乐器和配器,在作曲的时候考虑用什么样的乐队、用什么类型音乐、如何配器,另外电影乐团的作曲和指挥对音乐的长度和演奏速度的把握能力也尤为突出,在和画面配音时这方面的适应能力也特别强。在音乐进入电子化时代后,对各种新颖乐器和电声乐队也必须驾轻就熟,掌握它的音响特点和表现特征。 电影歌曲是电影音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分主题歌和插曲,对推动情节和揭示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极富感染力。

音乐与人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等等,有一定的关联。故高洁的音乐与低价的音乐其对人们的影响是大不相同的。 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奏或听,都内涵着关联人们千丝万缕情感的因素。为什么音乐能表达人们的感情呢?因为音与音之间联接或重叠,就产生了高低、疏密、强弱、浓淡、明暗、刚柔、起伏、断连等等,它与人的脉搏律动和感情起伏等等有一定的关联。特别对人的心理,会起着不能用言语所能形容的影响作用。广义的讲,音乐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所谓的音乐的定义仍存在着激烈的争议,但通常可以解释为一系列对于有声、无声具有时间性的组织,并含有不同音阶的节奏、旋律及和声。

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 第八篇

一、激趣——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作为欣赏教学的导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好的“导入”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建立学生的课题意识,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意识,学生的学习情绪既可因“导入”得当而高涨,也会因“导入”不当而低落。所以作为音乐教师要注重创设问题情景,激活课堂,让学生领会新课意图,愉快接受课题,在宽松的音乐氛围中进入到音乐欣赏中。导入欣赏通常采用实物直观教学法、音乐作品对比教学法、讲述法等方法。教师的导言务求简洁明了,富有趣味性、情感性。

二、聆听——聆听感知 情感体验

欣赏音乐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音乐欣赏教学要促使学生由低层次的直观欣赏向高层次的情感欣赏、理智欣赏发展。从喜欢听音乐,到用心用情去聆听音乐,再到理解、评价、分析,使学生的欣赏层次逐步提高。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音响资料,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形象,掌握欣赏音乐的方法,自学地进入音乐情景,自觉地分析理解音乐的内涵。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中,既拉近了学生和音乐之间的距离,锻炼了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也促进了学生音乐情感的进一步表现。

三、创造——探索表现 积极创新

在前几个环节中,都注重情知两方面的交融、互促,发挥了情感积极作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另外,也应该让学生在应用、拓宽和延伸过程中进一步尝到学习活动的乐趣。新课标倡导“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告诉学生,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受教育的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会不尽相同。一首乐曲带给人们的想像不会是单一的,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同学们可以不受约束,用艺术的夸张,丰富的想像对乐曲进行再创造,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语言、舞蹈、美术等)表现自己的音乐想像和联想。如拍掌(用轻、重、快、慢等方法拍出乐曲的节奏)、形体动作等,进一步体验乐曲强弱的变化,加深了对乐曲的感受。

四、升华——归纳拓展 审美升华

围绕本课内容,对教学内容适当拓展、延伸,丰富教学内容。教师要以音乐为载体,可适当发挥通感的作用,用音乐与相关文化知识贯穿音乐欣赏课堂,如:音乐与舞蹈、音乐与美术等相关文化,丰富课堂内容与形式,让欣赏课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体会到音乐课的自主性,发挥他们的联想,让欣赏课真正的“动”起来。

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 第九篇

大学音乐鉴赏的感受

音乐这个美好的东西,与我们的心情息息相关,心情好的时候,作曲者写出的歌带着丝丝的低落情绪,给人带来一种悲凉之情,听者听着伤感的歌曲显得更加伤感,却很容易融入到歌曲;心情好的时候,作曲者写出的歌积极向上,轻松欢快,听者听着歌不由自主的跟着哼了起来,衣服悠然自得的神情。忧郁的时候听听轻音乐会让心情慢慢的好起来,心境慢慢的变得明朗。

在对各种音乐进行鉴赏的过程中,一边欣赏优美的音乐,一边学习有关音乐的知识。不同的音乐,有着不一样的风格,带着不一样的心境,每种音乐都带着不一样的灵魂,阿炳的《二泉印月》隐隐的带来丝丝的悲凉,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慷慨激昂透着对命运的不屈不挠,《十面埋伏》慷慨而悲壮。

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 第十篇

音 乐 欣 赏 心 得

作为一个“必修”的校选修课,这个学期我上的是姚绍昭老师的音乐知识欣赏选修课。十几周的学习下来,虽然未必获得什么所谓的人生感悟,又或者所谓个人修养的提高,再或者其他的一大类所谓的大道理。这些东西对于年轻叛逆的青年们来说其实是最为讨厌的,而且,由于阅历的问题,我们也真的听不入耳,记不上心。但是,姚老师所带来的轻松愉悦的课程和贴近我们年纪的讲解让我至少也获益匪浅。一个学期下来。多多少少使我了解了一些音乐乐理的知识,也使我领略了中外闻名的音乐乐曲,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使我从简单的“听歌”这样的肤浅理解,到懂得欣赏音乐元素的基本欣赏方法的概念的转变。开始学习这门课程就感觉到音乐的魅力,或许真的是这样:我们不一定都要成为音乐家,但是懂得欣赏音乐就是我们对音乐最直接的热爱的表现形式,可以通过音乐宣泄出心中情绪、压力和感动就是我们对音乐最好的解释,能够从音乐中收获人生一二就是我们最大的幸运。

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 第十一篇

大学音乐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开放自由,并且能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所在。我们初中和高中也都开过音乐课,但是却是每堂课都只有40分钟,并不能真正了解到什么,领悟到什么。记得有一次高中老师在多媒体教室给我们放歌剧魅影,我当时就被那凄婉的情节和震撼的音乐所折服,但是由于时间有限,还没看多少就下课了,便因此落下一个遗憾。想不到我竟在大学的课堂上遇到了这部经典,我当时竟激动的流泪了,或许是因为圆了我高中的一个梦吧。

我还记得老师在大一教思修的时候就跟我们说过,当你累的时候,疲乏到时候听听音乐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我想这就是她把《音乐基础与名曲赏析》这门课定在星期五晚上的原因吧!世界上有两种语言不需要翻译,一种是数学,而另一种就是音乐。经历了一周忙碌的学习生活,能静下心来聆听音乐大师们发自内心的呼声,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更惬意的事情呢?

“一首我喜爱的乐曲,所传给我的思想和意义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 门德尔松如是云。音乐欣赏的乐趣不仅仅在于音乐的旋律或歌词,我们更能体会大师们传递给我们的思想及意义。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因此我们从《命运交响曲》中看见他发自心底的呐喊:我要同命运抗争到底。贝多芬用选取了敲门声来表现命运,一声声短促而有力的敲门声显示出生命力的旺盛和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决心。“命运”这一主题在贝多芬的演绎下有了另一种境地,成为了历史上无人挑战的经典。同时我们在这门课的学习中还有欣赏了不同时代、不同个性的音乐,更是在这些艺术家的身上学到了追求理想的不放弃精神和为实现目标不断奋斗的高尚品格。苦难并不可怕,只要有战胜一切的毅力和决心,那么还有什么不能做到的呢?

以前我一直热衷于流行音乐,那种由各种电子乐器混合出来的声音或许正是满足当代青年感情发泄的需要,我也曾对民族古典音乐嗤之以鼻,直到我上了这课,接触到优秀的民族古典乐,我才发现我的想法是多么幼稚。俞伯牙和钟子期那宛如高山流水般淳朴、激昂的友情是任何流行音乐都无法比拟的:因为这就是流露出的真正感情。梁祝中那壮烈凄美的爱情随着悠扬的小提琴声的起伏跌宕而不断升温;更有黄河大合唱那振奋人心的旋律和歌词,仿佛说出了那一代人的不服输保卫家园的决心: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全国人民快快团结起来,拿起武器,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多么带有民族气息的呐喊啊,民族的声音才是最值得去聆听的声音,他是五千多年中国厚重文化的结晶,一切流行歌曲在饱含情感的民族音乐面前都显得黯然失色。 音乐欣赏课的主题就是欣赏,在这节课里,你可以抛掉任何烦恼,任何压力,关上灯,整个音乐世界就是你一个人的了,把心交给音乐,让他牵着你感悟,领会。

正如歌剧魅影中的魅影牵着克里斯汀的手在幽深的地道里高唱you’re my Angel of Music!当然,如果你愿意,你还可以干脆什么都不想,忽略感情体验,仅仅欣赏那些旋律和优美的词语。只要音乐能给你带来美的感受,那么你欣赏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每个时代、每个地区都不曾缺乏好的音乐,音乐所表达的感情也非常之多,有催人奋进的、有歌颂爱情或友情的,当然也有沉闷消极的。所以,在最后一节课上,老师让我们自己推荐音乐给大家,因为大家来自不同地区,阅历也不同,我们才能有次机会欣赏不同风格,不同感情的优秀音乐。

能选上这课我觉得幸运的,人生忙忙碌碌,有多少人能够抽时间静下心来欣赏美妙的音乐呢?感谢老师给了我这次机会。虽然音乐欣赏课只有短短几小时,但是我对音乐的感悟与理解却远远没有结束。当失落压抑时,不妨放上一小段喜欢的音乐,慢慢品味,相信那种感觉是终生难忘的?

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 第十二篇

交响乐的再创作对于指挥家演奏家教授而言,是毕生的事业,对我则是享受业余生活的最重要内容。我从1983年3月开始狂听中央乐团的“星期音乐 会”,场场不拉。骑着自行车带着4岁的女儿,往返于海淀影剧院,是我周末最激动的享受。中央乐团转到北京音乐厅后,我们俩去的机会就少了。我便大量买磁 带,现在是大量买CD。20多年一路听下来,资料也看了乱七八糟一大堆,但脑子始终不清醒,捋不出头绪。这次有幸能聆听吕先生的教授,是真真儿的将我的欣 赏层次由感性向理性足足儿的推进了一大步。我万分感谢学校领导能给我们老年大学学员这样享用终生的关怀,并再次叩首吕先生的充满激情的精彩教授。

我 非常喜欢德彪西和拉威尔的作品,有几盘CD反复听了几十遍,欣赏中总有许多的感受转瞬即失无法抓住,十分遗憾,我以为自己的脑子有问题。吕先生的课驱散了 我的自责,我对印象派音乐的感受大体基本正确。在音乐中在光影下许多鲜艳的镜头在重新组合,组合的方式前所未有,光怪陆离的“碎片”在没有“做作”的状态 里顺其自然的整合,呈现的是在大自然中人与万物的和谐。当我再听这些作品时,脑子清凉了,潜意识中再也没有为“抓不住什么”而产生丝毫的忙乱。我极从容的 走进音乐,很随意的坐在大师们身旁,全身心的观览风光,又全然忘记了大师们的存在,君子之交平淡如清水,来之随意不须理由,离之自由不用挥手。印象派音乐 用另眼看世界,看到自然界比人类更有力量,这种散淡的精神视角具有无限的包容性,在意识形态纷乱的今天,意义非同一般。

我赞同音乐欣赏是 3度创作的说法,我对古典主义音乐的欣赏,自认为是可以无偿享用并不断实现这笔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之价值的具有最现实主义意义的不可或缺的最后过程。我在聆 听中,诠释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的合唱部分,那是全人类的圣咏,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音乐宣言;我许多次噙不住热泪,在德沃夏克的“念故乡”中,遥想几万年前人 类的故乡,那时的地球是如何的郁郁葱葱;在生不如死的悲痛中,我一次次借用柴可夫斯基“悲怆”的巨浪以撞碎心中的“小小悲”;吟唱李斯特的交响诗歌,我感 受着英雄塔索的悲伤与胜利;萎靡不振时,我选择布鲁克纳第一交响乐的谐谑曲,在极优美的旋律衬托下,奔放的号角在旋转中攀升,召唤起深埋的丰富;当无聊袭 来,我听听卢托斯拉夫斯基的交响合唱“灾难中的宁静”,许多的大主题大命运随即显现;我痴迷于瓦格纳的乐剧,他让我知道了天堂在哪?尼伯龙根指环就如当今 世界的能源命脉,谁都想染指。指环的故事在全世界继续到处上演,人类自己永远也拉不动结束的大幕,指环将亲眼见证人类的兴衰。奥!我已热血喷张,但安魂曲 一定是我最后的乐章,我迟早要听着“弥赛亚”去渡河,这可算是我的一个愿望。

我总有许多的困惑,音乐知识的贫乏还在其次,对伟大作曲家及 其作品的内心认知真是很难太难特难。当然也有例外,我在倪洪进的钢琴旁听肖邦,看见了肖邦鲜活的生命,自以为在瞬间能为肖邦在今天代言,此刻便是他的知 音。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不能深入作曲家的内心,不能感受他们在创作中的沥血过程,每每这时,我倍觉沮丧。最新的困惑是,我们几个音乐发烧友在离退休工作 处的支持下,办了一个面向离退休人员的“音乐欣赏”,初衷是“CD共欣赏”,但现在要求我们提供“欣赏提示”的意见比较多,这种因人而易的3度创作,我们 又能写出多少?

古典主义音乐是我和朋友们永远的发烧话题,她已成为精神财富而深入到我们的生活。我祝愿老年大学的音乐欣赏课越办越好!

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 第十三篇

大学音乐鉴赏心得

43A11110 顾莹

音乐是生活的一种必需品。柴米油盐酱醋茶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而音乐作为一种精神粮食则为我们的感官世界注入了活力,牵动着我们的喜怒哀伤。音乐,以不同的形式,以不可阻挡的态势,席卷、充斥着每个人的生命。

经过了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不能说自己对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可能还只能从节奏的快慢,音调的高低中体会到情绪的变化,而不能真正把握音乐家想表达的主题。但是在音乐的广度方面,在这一学期中,我真的领略了很多,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次音乐之旅,享受了一次音乐的盛宴。歌剧、摇滚乐、音乐与美术的关系以及用日常生活用具来演奏音乐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也会在这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了解与感受。

一:歌剧

歌剧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以前的我对歌剧不感兴趣,所以了解甚少,但听了天才韦伯的《歌剧魅影》后,发现歌剧并不是我想象中那么枯索,它绕梁三日的动听乐章、富丽堂皇的舞台设计、精美绝伦的演出服饰都让我着迷。现在的流行乐与之相比,真的显得十分单薄无力,最多是在疲惫时用来放松而已,很难给人震撼的感觉,一种身心完全脱离现实,仿佛进入梦境的感觉。也许真的如老师讲的那样,我们还需锻炼我们的耳朵,提升它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不错失的经典,才能享受到人类精神文

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 第十四篇

音乐的题材重大、崇尚理性、气势雄伟、逻辑性强、结构严谨、以主调和声风格为主。 具体表现:

⑴ 对称美;古典主义追求的是一种基于理性基础之上的对称美。

⑵ 音乐内容;古典主义音乐偏向于用音乐来表现重大社会题材以及新兴市民阶层的生活风貌。

⑶ 器乐突出;古典主义时期,器乐已经完全独立,成为音乐艺术中的一个独立分支。

⑷ 主调音乐;音乐发展进入了从复调织体向主调织体转变的过程。主调音乐蓬勃发展。

三、代表人物:

(一)、弗朗兹·约瑟夫·海顿 (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

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早期代表,被誉为“交响乐之父”。海顿的音乐之所以具有不朽的价值,因为它面向现实,面向人生,气息清新,朝气蓬勃,令人受到鼓舞;也因为它在作曲技术上奠定了欧洲古典时期的交响曲和室内乐的规范,从而形成了德奥音乐经久不衰的优良传统。

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 第十五篇

对音乐欣赏课的心得体会

很高兴这学期开设了音乐欣赏课,在陈老师耐心、满腹热情地指导下,我深感受益匪浅。正所谓,师傅领进门,造化在个人,在短短8次课的学习中,我觉得我对美好音乐的欣赏能力,对各种乐器的鉴赏能力,以及对高雅音乐的敏感程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当然,在欣赏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麻烦和困惑的事儿。下面我来细谈对这门课程学习的的心得体会:

首先来谈谈我们的陈老师。第一节课,初次接触陈老师,被她的认真劲儿吓一跳,因为陈老师一上讲台,就来句“上课”,班长接上“起立”,我们集体来场正式的见面礼仪活动,而且还实行每节课点名制度,不得让在座的各位咋舌诧异。在后来的课堂交流中,越发觉得老师很可爱,第一:老师很负责,课上的很充实。第二:老师很有魅力,她在教学中,乐理知识说得很生动,乐曲鉴赏得很有感情,重要的一点是,她试唱得很有味道,圆润的嗓音中跳动着对音乐的热爱,丰富的表情更传达了对音乐的陶醉,具有相当大的感染力,有时我们觉得,光听老师试唱就是享受了。第三,老师很大方、热情,不论在讲课还是试唱中,眉宇之间都散发出一股豪放之气,学音乐的就是不一样。

再来谈谈对音乐欣赏课认识和体会。我认为,没有音乐是乏味的,不懂音乐更是悲哀的,有旋律、有节奏、有音符的生活是享受的,这门课的学习正提高了我们对美好音乐的欣赏能力和感受能力,引领我们走进音乐、了解音乐、感受音乐??具体地说,通过这门课的学习,第一、我了解了许多乐理知识,如旋律、节奏、复调等,认识了音乐的曲式美,知道了音乐欣赏的审美实践,欣赏音乐应从音乐感知入手,然后进入感情体验,再唤起我们的想象和联想,最后通过理解,认识领悟音乐的思想和生活的意境,最终获得音乐的美。第二、了解了国

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 第十六篇

通过本学期对音乐鉴赏课的学习,我对音乐的思想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前,我只是喜欢聆听音乐,享受音乐给心灵带来的那份惬意和舒心。现在,我认识到,音乐它是一个有灵魂的东西。它不仅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同时又是生活的真实反映。一个学期下来,我不仅聆听了各种各样的音乐,有古典派的,浪漫主义派的,遍及世界各地,也学到了不少音乐知识和一些伟大音乐家的成功事迹。

第一堂课,老师给我们听的是中国传统的古典音乐——《梁祝》。这是一首值得让人细细品味的优秀名曲。它源自于一个古老而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因无法与封建礼教的婚姻约束作抗争,最终化为两只蝴蝶的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整首曲子富有丰富的创作灵感,时而欢快,时而悲愤,时而舒缓,时而激昂。从旋律风格的变化中可以领悟到,剧情也是一起一伏地在变化。悠扬的笛声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对青年男女在花间嬉戏的场景;悲凉的曲声中,我们也能感受到祝英台因梁山伯的离去而万分悲伤。曲子的最后一段也表现出一丝欣喜的韵味,那是两人双双化蝶后所表现出来的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渴望。终究,还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在欣赏之余,老师也带领同学们一起哼唱这首千古绝唱——《梁祝》,这让我们对它的理解更深了一分。除了《梁祝》,我们我们也欣赏了其他的古典音乐,有铿锵有力、催人奋进的《十面埋伏》,也有别具情调、另有风情的《春江花月夜》,还有欢快悠扬、舒缓惬意的《高山流水》。我们更是被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深厚情谊所感动。

在聆听中国当代著名音乐家唐建平的《_2008》之时,思绪将我们拉回到那极不平凡的一年——2008。雪灾、地震,这些给中国带来无比剧痛的灾难深深地印在中国人民的脑海里。然而,面对这些困难,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相反,我们凭着顽强拼搏的精神战胜了这些困难,挽救了众多生命。《_2008》表现的正是中国人民这种百折不挠、英勇奋斗的大无畏精神。2008,对于中国而言,自然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国举办了第29届夏季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奥运会,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的魅力和骄傲。奥运_,它指引着胜利的曙光;奥运_,它象征着顽强的意志;奥运_,它点亮了不灭的希望。这首《_2008》帮助我们回顾了中国在2008年走过的曲折征程,也突显了中国人民面对困难不放弃、不屈服的顽强斗志。

跟《_2008》相似风格的还有舞剧《红色娘子军》,它以芭蕾舞剧的形式,表现了在抗日民族时期,中国人民不向日本恶势力屈服的大无畏精神。《红色娘子军》在中国艺术领域的地位颇高,因为它融入了西方的音乐元素,以芭蕾舞的表演方式,展示了中国人民的英雄故事。这种中西结合的完美风格,更是在艺术领域的一大突破。妙哉!妙哉!

除了欣赏中国的古典音乐之外,我们当然也学到了诸多西方音乐史。在西方那个充满诱惑又十分神秘的艺术世界里,一代又一代极具音乐才华的艺术家诞生了,如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约翰·施特劳斯、海顿等。传承着浪漫主义风格的西方交响曲,它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贝多芬,这个在我们看来再熟悉不过的音乐名人,事实上也有着不为人知的阴暗的一面。性格古怪,脾气粗暴,这都是我以前不曾了解到的有关贝多芬的形象。但是伟人毕竟是伟人,他们都有着为世人所认可的璀璨的艺术作品。《命运交响曲》就是非常具代表性的一个例子。奔放、激昂的旋律寓示着绝不向命运低头,命运应由人自己主宰。我喜欢它的风格,喜欢它的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坚强意志。首章激昂澎湃的音乐宛如一场暴风雨在肆虐,它在考验人们的斗志。而我们,正应该要接受它的考验,全力以赴,冲破黑暗的束缚,迎接胜利的曙光。而到了第二章,音乐曲风有变,旋律开始变得舒缓,像是一群水手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斗,现要稍作休息,重新在心中唤起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与渴望。但是从第三章开始,曲风重又回到激昂、澎湃的风格。它意示着平静是暂时的,稍作休息之后我们要做的是持之以恒地同命运作抗争,一直这样不停地奋斗下去!《命运交响曲》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我们应该始终怀着一颗充满斗志的心来迎接人生中的风风雨雨。

音乐的魅力是巨大的,音乐的思想是无止境的。《音乐鉴赏》,它不仅是一门简单的艺术理论课。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也受用了很大。它使得我对音乐的热爱又增添了几分,它教会了我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认真领悟它所传达的思想和反映的人生主题。

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 第十七篇

整个学期学习下来,对我印象最深的音乐是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下面就重点来谈谈我对这两种音乐的学习心得:

一)古典主义音乐

古典主义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喜爱的音乐。其特点是: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创作技法上,继承欧洲传统的复调与主调音乐的成就,并确立了近代鸣奏曲曲式的结构以及交响曲、协奏曲、各类室内乐的体裁和形式,对西洋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发展在器乐方面成绩比较显著,它完善了一套纯器乐的大型曲式,如独奏奏鸣曲、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它的主要特点是:作品具有生活的真实性和鲜明的时代感;曲式结构规范,主题乐思发展严谨,功能和声完善,配器细腻,音色力度变化丰富;作曲技法上创造了动机展开的发展手法,用旋律模进、变速度、变节奏、变调性、变和声织体等,造成乐曲发展趋势。并规范了奏鸣曲式和奏鸣交响套曲。

此外,在古典主义时期还确定了交响乐队的组织形式,形成了完整的双管编制乐队。而在此之前的乐队里,只有弦乐组是完整的。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及打击乐有组织的充实到乐队后,加强了乐曲的和声效果,乐队演奏时能产生浑厚、均衡、色彩丰富的音响。这种乐队组织形式一直影响着以后的音乐发展。

在古典音乐派别中,以“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史上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一乐派的主要特征是反映人类普遍的思想要求,他们追求美的观念、强调风格的高雅,给予人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维也纳古典乐派”有以下风格特征:强调理性、思想性和作品的社会意义;世俗因素增强(民间音调与舞蹈节奏运用);音乐作品结构严谨匀称(整齐的方整性乐句);主调和声成熟并占统治地位;乐思发展清晰,逻辑性强,旋律追求优美动人的气质;情绪明朗乐观(但由于理性精神的影响,往往比较克制、沉着,而不是狂热的倾诉);曲式多采用奏鸣曲和奏鸣套曲曲式(与后来的浪漫乐派形成鲜明的对比);简单的说,崇尚理性、逻辑严密、内容充实、形式严谨、含义深刻、语言通俗是这一音乐时期的典型风格特点。

二)浪漫主义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产生在十九世纪初。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浪漫主义音乐强调个人主观感觉的表现,作品常常带有自传的色彩;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为大自然很平静,没有矛盾,是理想的境界;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是继承古典乐派,但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差异,夸张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别多。

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思想内容是反对外族侵略和民族压迫,反对封建统治和_。为了表现这些内容,为了塑造民族英雄形象,反映爱国主义和民族统一思想,浪漫主义音乐特别注意吸收民族民间音乐的精华。浪漫主义音乐以它特有的强烈、自由、奔放的风格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典雅、端庄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下一页还有更多优秀精彩的音乐鉴赏课程学习总结

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 第十八篇

首先要明确何谓音乐欣赏与鉴赏,音乐欣赏是怀着喜欢与美好的心情去品味、感受你认为美好的东西,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音乐“鉴赏”是通过对照、比较、评价判断和知识性的欣赏。“欣赏”又可称玩赏、领略,指一种相对被动的、多从感官出发的审美行为,常常以其感性直观引起的精神愉悦令人产生美感:“鉴赏”则更进了一层,往往兼及感性和理性,又带有品鉴、判断、反思的意思,所以鉴赏含有区别、品味、品评的成分,是比欣赏更多些主观成分的一种审美态度,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意义。那么,音乐欣赏与音乐鉴赏这两点笼统来看似乎没有什么区别,细微来看只是一字之差,可“鉴”却是更深一层的涵义,在听了这个音乐之后,研究一下蕴涵在音乐当中的人文内涵,还有一层就是鉴赏就有比较在其中。音乐欣赏的目的,是在保持个人爱好音乐的天性而发展的,听众听了高尚的音乐而更加爱好与了解,进而接受它的感化。

针对职专的学习,应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并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进而为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第一,在教学中贯彻以聆听为主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欣赏音乐。在音乐鉴赏教学的活动建议中提到:音乐鉴赏的教学,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和方法,都应坚持以聆听音乐为主的教学原则,倡导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感知和体验。在这节课里,我始终贯彻了这一原则,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我利用自己较好的钢琴演奏基本功,从导入到知识讲解以及乐曲的不同演绎变化等环节,让学生一直沉浸在五彩斑斓的音乐中。通过仔细的聆听,学生获得了关于“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这个命题的大量感性认识,为自己的进一步思考做好了铺垫。这个阶段在美国著名音乐家艾伦·科普兰看来,应该属于美感阶段,即对纯粹的音响产生听的乐趣。而在我国的音乐学者张前的理论中,这个过程可以看作是音乐欣赏的感性体验,是人类本质力量的表现。

但这只是聆听和欣赏的第一层次,要想在理性层次上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思考,还得有精心设计的探究性问题。于是我在学生聆听音乐的同时,提出了一些关于旋律、节奏以及和声的知识,让他们边听边思考,然后回答。这些问题的重点是音乐的语言具有非具象性和非语义性,需要学生仔细聆听并结合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来进行归纳和总结。在学生进行思考的同时,我则用琴声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由于不受限制,学生的回答显示出了极大积极性,特别是《少女的祈祷》的主题及几个变奏,学生回答时的思路开阔,想像力非常丰富,大大超出了教材上提供的几种“答案”。通过这些富有挑战性问题的回答和互动交流,学生逐渐领悟到了本课的核心知识:由于音乐的非具象性和非语义性以及审美主体的各个人之间的个体差异,虽然乐曲的外在形式上(旋律、节奏及和声)给我们带来某种情绪的感受和体验,并引发我们的联想和想像,但乐曲并不能明确告诉我们具体表现了什么。在我不断地引导下,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达到了科普兰认为的第二个层次“表达阶段”,并且在第三个层次“纯音乐阶段”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思考。从而使学生在音乐欣赏中的理性认识得到了强化与提升。

第二,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在聆听基础上,开展讨论、交流、比较和评论,培养学生多层次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从理论上讲,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的接受活动,我们从音乐欣赏中所获得的审美体验,就是我们对自己生命的一种客观化的体验。作为欣赏的主体,我们的精神活动是自由而富于创造性的。虽然音乐作品的音响结构具有相对的确定性,但是,它一经进入欣赏者的听觉,就会被欣赏者的精神同化而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在教学过程中,正是要注重学生的这种主体性,让他们在聆听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比较和评论,培养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设计好探究式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思考和讨论,并通过比较和评论的方法,激发其兴趣,使之积极参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音乐欣赏本身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让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要充分发挥其创造性,让他们进行互相交流和学习,在学习方式上进行整合。通过音乐欣赏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进而养成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习惯等目标。

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 第十九篇

音乐鉴赏心得体会

音乐是我们生活里重要的一部分,走路时要听歌,吃饭时要听歌,连写论文的时候也要把电脑的音量尽量开到最大,但是,长久以来,我们所知道的听到的大多为一些流行歌曲,像交响乐像钢琴独奏其实离我们很远。

《把耳朵叫醒》是金海星的一首歌,曲风轻快,同时也表达了一个歌手对音乐的热爱。作为一个听众,从“不管3363还是3127,像一个一个困在凡间的精灵”到“111235,像风筝呼啸而去;555724,是落叶轻轻哭泣;111237,没有人认真在听”都可以感觉到歌者想表达,音乐是一种美好的存在,心灵有如一首美妙的乐曲,乐观开朗的心情能让你把微笑把动人的音乐节奏带入人群。

而通过《音乐鉴赏》的学习,对音乐的理解或者说自己认知的音乐圈更为宽广了。音乐的四大要素是旋律、和声、节奏以及音色,欣赏音乐包括纯美感享受、想象与联想、纯音乐鉴赏。音乐欣赏这门课程教给我们的不只是音乐本身,更加包括如何以一个绅士的姿态面对音乐、面对艺术,真正的静下心来感知和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激情与安慰。

一、看动漫认识了久石让

在所有乐器中,我最先喜欢的是钢琴,后来同学里有学古筝的有学二胡的,慢慢的接触越来越多的乐器,也能很快分辨出各种乐器。不过高中时,只是习惯性的称其为轻音乐,只要是没有人唱的就是轻音乐。

看新闻看电视时,会知道欧洲人很喜欢听演奏会,那个时候觉得那种没有“歌词”的乐器合奏有什么好听的。

直到上大学,看了宫崎骏的动漫,听到动漫中让人醉心的天籁之音,这天籁之音正是久石让的《天空之城》。《天空之城》的音乐以电声,合成器为主,加上圆号,童声合唱,钢琴小品等等配合,主题曲《载着你走》由井上杏美小姐演唱。其中由杉并儿童合唱团唱出的版本简直可说是天使之声,将《天空之城》的漂渺与悲哀表现得丝丝入扣;《シ一夕の决意》是一首钢琴小品,描述了两位主角初到达Laputa后所见到的情景,非常美妙,也是流传极广的一首。

举个例子:某大学的年度艺术节汇演,有学系用了这首音乐来作表演得背景音乐,才刚弹出几个音符,台下有80%的人“哗”了起来,说:是《天空之城》啊!其实不看动画的人,一听也会被其所迷住,

悠远的钢琴,飞扬的小提琴或是低沉的大提琴,安静的旋律和温婉细腻的基调,是久石让的一贯风格,也是《菊_之夏》这张电影原声大碟中给我带来的惊喜。

很多日本电影总是有一种安静的氛围,似如流水般的情节,却能击中人心底最软弱的地方。记忆中最深的《千与千寻》,便记忆中最深的《千与千寻》,便是因为久石让的音乐,我才得以与之结缘。也许是年少时最单纯的梦想和愿望,被那个小女孩的探险故事深深吸引,为宫崎骏和久石让深深折服。

二、从张靓颖到喜多郎

喜多郎的《印象西湖》被格莱美奖提名,他邀请张靓颖做他的主唱,而我通过张靓颖又认识了一位日本音乐大师。音乐就是大自然的声音,喜多郎一直觉得他所作的音乐不是源自他自己,这些音乐是源自天堂的,只是通过他自己的身体和他的手指组成。

可以说,早在70年代便开始致力于研究电子合成音乐的喜多郎,是New Age音乐的首席代表,他的作品有着日本New Age音乐开路先锋的独特风格。将古典、流行、爵士融入电子音乐,他以电子合成器为演奏器具,他说:“我可以用合成器创造海洋、冬天的海岸、夏天的海滩上的全部景色”。而评论家也把这种乐器制作的音乐成为“心灵音乐”。

喜多郎正是利用了合成器的多功能和巨大威力创作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不同于西方音乐的东方魅力,使得他从首部作品《天界》面世开始,《宋家王朝》、《丝绸之路》的接踵而至,就得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听众的肯定。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我学到了很多的音乐技巧,所以下面的音乐感觉是一样的。下一步,我的目标,将是回到自己原始的立足点,用心灵的情感进行一次快乐而悲伤的宇宙旅行。我的音乐使自己感到和平和宁静,我的愿望是通过音乐达到时间和平。大自然激励了我,我只不过是个使者。” 喜多郎说。

认识了这些音乐大师,音乐也仿佛从此向我敝开了更宽广的`门,于是谭盾、雅尼也进入视野,于是开始关注格莱美奖的进展情况,于是看电影时听到好听的配乐,不再只看演员表的名字。音乐带给人的那种闲适心情难以言表,似乎所有事情与音乐结合在一起都变得完美起来。

看过《泰坦尼克号》之后,除了里面男女主角轰轰烈烈的爱情和沉船时的惊魂一刻带给了我震撼之外,还有一个镜头让我感动到流泪。那就是当人们都在又急又乱的逃命的时候,有一支拉小提琴的乐队却一直镇定地在演奏。有人对他们说:“根本没有人在听”,可是他们说:“吃饭的时候也没有人在听,但是我们还是拉,音名乐能使人镇定”。每次看到这个镜头,都会感到无比的震撼,更为音乐的神奇而惊讶。我想这才是一种艺术吧,我觉得艺术不仅仅是看到的听到的或者是闻到的,而是用心感受到的,并且能给人带来力量的东西。就像是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的老师,用淳朴的音乐改变了一个原本乱糟糟的班级,也改变了他们的一生。而那里面优美的曲子和令人深思的故事,对我们这些观众来说也是一种力量。

物欲世界太过冷漠,音乐通过我们的耳朵传达到心灵,叫醒的不只是我们的耳朵而已。

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 第二十篇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音乐欣赏的能力不仅是一个人的审美修养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文化素质水平的标志之一。音乐欣赏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下面就针对新教材谈几点心得。

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教学

音乐欣赏教学程度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我们的音乐前辈黄自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时,欣赏者要经过这么一个心理反应过程:感知外部音响→开展想象联想→得到情感共鸣→理解认识。所以欣赏教学时必须遵循这一心理反映过程,引导学生逐渐由低层次的直觉欣赏向高层次的情感欣赏,理智欣赏方面发展。这样既符合心理反映过程,也有利于欣赏教学。

二、欣赏教学时精讲多听

首先欣赏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要使学生理解音乐作品,首先对音乐表现手段要有灵敏的感知能力,达到这一要求必须要通过大量的音乐欣赏才能完成。语言是不可能代替音乐,表现作品的,因为音乐作品都可以从不同高度、角度和深度去领悟。我们知道,即使是同一首作品,同一观众(听众)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心境之下对作品的感受都回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学中,不能离开音乐的艺术形象而作繁琐冗长的讲述,因为如果讲述过多,必然把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同时也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必要的作品分析和知识介绍应该主动、精练、富有启发性,目的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乐上来,通过师生间的讨论,听赏等共同活动,使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音乐欣赏教学时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联想等能力

想象和联想是音乐欣赏者必然产生的心理现象,是欣赏教学中带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在欣赏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他们对音乐的丰富想象力,引导他们准确地体验音乐情感。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把自己体验到的音乐情感、想象到的音乐形象或意境,用写诗、写散文、写听后感、画图画等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艺术表现能力。采用这种方法,一定要精心引导,而且还要有较充裕的时间。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又应注意教师的指导作用。由于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审美经验等的限制,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往往会与音乐的基本情绪和内容有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

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 第二十一篇

流 行 音 乐 欣 赏 心 得

十几周的学习下来,虽然未必获得什么所谓的人生感悟,又或者所谓个人修养的提高,再或者其他的一大类所谓的大道理。这些东西对于年轻叛逆的青年们来说其实是最为讨厌的,而且,由于阅历的问题,我们也真的听不入耳,记不上心。但是,上流行音乐课老师所带来的轻松愉悦的课程和贴近我们年纪的讲解让我获益匪浅。十几次课下来,多多少少使我了解了一些流行音乐乐理的知识,也使我领略了中外闻名的流行音乐乐曲,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使我从简单的“听歌”这样的肤浅理解,到懂得欣赏音乐元素的基本欣赏方法的概念的转变。开始学习这门课程就感觉到音乐的魅力,或许真的是这样:我们不一定都要成为音乐家,但是懂得欣赏音乐就是我们对音乐最直接的热爱的表现形式,可以通过音乐宣泄出心中情绪、压力和感动就是我们对音乐最好的解释,能够从音乐中收获人生一二就是我们最大的幸运。

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 第二十二篇

谈到中小学音乐教育,诸如音乐素质、专业音乐教育、普通音乐教育、音乐创新教育、音乐学习兴趣、音乐审美等都是高频词。然而,在中小学音乐教师队伍中,确有一部分教师对这些高频词及内涵熟视无睹、睹而不见、见而不思、思而无获,在工作中无的放矢、盲目施教也就不足为怪了。我仅就音乐素质内涵等急待明晰的几个热点问题,做如下的浅释粗议。

一.音乐素质的内涵

学生音乐素质的内涵可概括地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音乐知识素质:即有关读谱及音乐表现要素(音高、音色、建度、力度、节奏、节拍、放律、调式、调性、曲式、和声、体截、题材等),为保证学生参与音乐学习过程及音乐实践活动所必须掌握的简单的基础知识。

2.音乐心理素质:即以音乐感受能力为核心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运动觉能力、音乐联想能力、音乐想象能力。

3.音乐能力素质:即学生参与听、唱、视、记、奏、创、动等具体音乐实践活动的能力。

4.音乐文化素质:即音乐史、音乐常识、音乐作品的涉猎范围,音乐与其它艺术的关系,音乐与艺术以外其它学科的关系,音乐与生活、音乐与社会的认识等方面的综合音乐文化知识结构。音乐同其它基础课程一样,以其特有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才成为_种需要传函、研究与发展的学科。音乐教育如不突出它自身的特有属性也就不是音乐教育本身了。音乐教育所有价值,都必须以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发展与提高为载体、为过程、为手段才能得以实现。囚此,学生音乐素质的发展与提高,是音乐教育的本位价值。

二. “会”是兴趣的根本。

古人云:“乐其道,善其事”,其含义不讲自明。迁移到学生学习上来,那就是要先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及具体知识的兴趣,首先实现乐其道。这样,学生就会学得积极、主动,学得事半功倍,以便达到善其事。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再来思考这句古话,我认为反之亦然,即善其事,更能乐其道。在生活中,人们总是对自己善长的专业和事情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也往往是对学得好的学科再投入的更多。一个不懂球规的人不会成为球迷,一个不懂象棋的人,不会在一盘残局前观棋不语两小时。学习的“知难而退”,不正是学不懂、学不会而使兴趣丧失,弃“事”而逃吗?通过调查得知,在我们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不懂、学不会而没办法学,是学生学习音乐兴趣逐渐降低的一个最本质的原因。所以,学生就是在“乐其道,善其事,更乐其道”的隐性而多次的反复中,其好强、好胜、自尊等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并实现学习兴趣的激发、深化、巩固、升华。因此,“会”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这就要求我们要始终注意并做到让学生有一个我想学,我会学,我能学会,我能行的良好的学习心理感受,优化学生学习的“心境”。

三. 走出域属的误区。

音乐教育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国民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域属于国民音乐教育。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这种隶属关系却偏偏走进误区,其表现就是忽左忽右,走向极端,要么是正规专业化,听“效果”谁高谁低;要么是谈虎色变,敬而远之避开“专业化”之嫌。凡此种种,都会使中小学音乐教育误入岐途,与真正的音乐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究其原因,就是没能科学地理解中小学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的联系与区别。专业音乐教育也好,中小学音乐教育也罢,所教所学的知识与能力本来就同出一脉,又都属于教育的范畴。因此,虽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但这种亲缘关系是客观的,这就是两者之间的本质联系。两者的区别首先在于培养的对象和目标上,专业音乐教育是面向挑选出来了少数人,培养音乐专业人,中小音乐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提高全体国民的音乐素质。其次是表现在具体的教育过程的诸多要素上,就教学内容而言,专业音乐教育追求全面系统、高难深刻、熟练清湛、身怀绝技等。而中小学音乐教育更注重的是全体教育对象的可接受性,人才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实现美育功能的艺术性,教育过程的愉悦性等等。相对专业音乐教育要浅显、容易、简单得多,但绝不是没有必须掌握的内容,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上,中小学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相比,就不是那么机械、严格、枯燥、求精,而是激发兴趣,轻松愉快,自由解决,学乐交融。基于这种认识,将专业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等同视之,或将两者泾渭分明地对立起来都是不科学的。

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 第二十三篇

摘 要:伴随时展,高职院校需要培养具有一定技术水平和艺术素养的人才,公共选修音乐鉴赏课是发展艺术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探讨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怎样以影视剧音乐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顺应时展的这一现实课题。

关键词:高职;音乐鉴赏课;嬗变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093-02

自1996年7月29日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通知后,全国各类大学增设了越来越多的音乐选修课程。公共选修音乐课的开设旨在提高非艺术类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升其艺术素养,进而达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随着经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的不断进步,现行的音乐鉴赏教材部分内容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我国高职类院校办学宗旨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更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容易忽视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学生自身也有轻视此类公共选修课的趋势。这一现象不利于青年一代综合素质的提高,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探寻合理的解决对策则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以影视剧音乐鉴赏为音乐欣赏课的切入点,因其综合性更强,更加贴近学生,会让学生更乐于接受,更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教学互动,有利于开展分层教学,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充分发挥其育人的功能。

一、目前音乐鉴赏课的现状

1.目前各高校公共音乐选修课几乎无一例外将《音乐鉴赏》作为开课首选,旨在通过欣赏音乐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一些规模大的学校,公共选修开设课程较为细致、多元,即使很小众类的音乐课程也能形成一定规模的学生群体;而相对于一些起步较晚的高职院校,因处于办学初级阶段,师资、学生数量有限,加之学生之间的音乐感知能力差距并不是很大,这在客观上也决定了音乐公共选修课的开设类别不可能很细致,承担着美育重任的《音乐鉴赏》课程的质量在这类学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现行《音乐鉴赏》课程教材的内容主要是中外优秀经典曲目、人物及一些音乐基础性知识,试图通过音乐美的特殊魅力和育人因素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但是特别是学生们喜欢的现代流行音乐的内容分量很少,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其次,如果学生不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的话,这类传统教材会让学生有高高在上的距离感,从心理上就会产生排斥。如果以《影视剧音乐鉴赏》为切入点会让学生从心理上更易接受,产生共鸣。因为影视剧是一种比较大众化的娱乐类型,其音乐既有古典音乐的深刻,又有流行音乐的通俗,二者与一定的剧情、画面结合更具亲民特质,更贴近现实生活,况且结合剧情欣赏也不易造成听不懂的现象。内容选取得科学、合理的话,可以将《音乐鉴赏》教材的大部分内容巧妙的渗透进去,潜移默化间就完成了教学目标。随着课程的改革和体制的逐步完善,公共选修音乐教育的视野也需要与时俱进。目前《影视剧音乐鉴赏》我国只有极少数的传媒及影视类院校已经开设,大部分高校公选音乐课仍然以传统教材《音乐鉴赏》为主。

2.自笔者任教高职类学生的音乐公共选修课以来,发现选修学生中大概三分之一学生是抱着混学分的态度,觉得这类选修课又不是专业课,对就业又没有什么明显的益处,只要轻松拿到学分就万事大吉了。另外,大部分学生的音乐审美倾向比较单一,基本只对流行音乐有兴趣,对于音乐其他类别,特别是古典音乐、民间音乐、戏曲基本没有什么兴趣,课堂上也很难产生共鸣。而影视剧音乐结合一定的故事、情节、内容的表达等,并融合了一定的画面,视听的结合赋予了音乐更加直观、立体的特质。课堂教学应该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影视剧音乐鉴赏作为音乐欣赏课的切入点,首先从心理上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消除了距离感。

二、开设影视音乐鉴赏课的理论支撑

鉴于上述现状,如何让高校公共艺术类的欣赏课更加趋于合理、规范、人性化?这个问题也早已进入学界同仁们的理论研究视野,国内学界对这一课题的探索为《影视剧音乐鉴赏》课的开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如曾宏华《高校音乐公共课中渗透影视音乐教学的意义》、陈晨《浅谈影视音乐如何辅助大学音乐教学》杨佳君《论大学生影视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郭婧《古典+流行=时尚――从影视音乐谈起》韦民《浅谈影视音乐的价值与魅力》、张红颖《浅谈影视音乐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郭强《影视音乐在大学音乐欣赏课中的作用》、左建新、张译文《音乐欣赏课中的影视作品应用》、吴跃华、闫辉《论影视音乐在学校教育中美育功能的实现条件》、张达生《让大学生在电影中体验音乐的美》、温洪青《谈影视音乐的德育功能》、石延春《浅谈影视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等众多学术论文充分肯定了影视剧音乐在大学生音乐艺术素质教育中的迫切性、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以及现实意义;另外,钟春明的学位论文《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调查研究》、吴晓燕的学位论文《选取电影音乐在普通高校开展音乐欣赏教学微探》、沙欣的学位论文《独立学院音乐欣赏公选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西南大学育才学院为个案》中除肯定了影视音乐在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对此课程的必要性、前瞻性、可行性以及课程的实施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探讨,这些都为本课题的实际操作奠定了学理基础。

三、影视剧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内容优化、整合

1.将传统音乐鉴赏课的内容渗透在影视音乐中开展教学,首先课程名称使学生从心理上会乐于接受,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对古典音乐、戏曲、中国传统音乐的距离感和心理上的排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次,鉴于大多数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狭隘、单一,只对流行歌曲有兴趣,不利于从人文素养的角度得以综合提升,使课程的育人功能大打折扣。而优秀的影视剧音乐包含有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及西方的经典音乐,内容丰富多样,雅俗共赏,更容易产生共鸣,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水平。著名作曲家谭盾的电影音乐将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结合西方现代作曲技术,使作品既有东方神韵,又不失现代感,巧妙地诠释了中国式东方哲学,在国际乐坛赢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电影《卧虎藏龙》中,谭盾将丝竹与戏曲的元素发挥得恰到好处,音乐在配器上选用二胡、竹笛、琵琶、鼓、巴乌与钟类、西洋管弦乐器等,中西音乐相得益彰,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风,将中国音乐元素展示于国际舞台,效果震撼;在电影《夜宴》中因为台词较一般电影偏少,音乐的分量显得尤其重要,许多部分是靠音乐渲染气场和情绪,这对于作曲家来说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特别是其中的《越人歌》想必一定让人过耳难忘了,作曲家除了运用民族乐器,还将这首壮族古老民歌经重新编曲和配器,焕发出新的生机。歌曲仅有短短的六个乐句,根据剧情通过变奏、配器、男女声的演唱等使其有了丰富的层次与表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充分向听众展示了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如果离开电影这个媒介,特别是目前的90后大学生,对于中国的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和戏曲尤为疏离,对这类音乐作品,学生会从心理上就排斥。而借力电影,不知不觉间学生就随着电影音乐走入其间,受到感染,会突然发现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戏曲等还是蛮好听的,有着其独特的魅力。陈凯歌执导的电影《和你在一起》,片中主人公为证明自己学有所成而苦练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定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若离开了剧情纯粹让学生欣赏这个作品,就没有这样好的鉴赏效果了。影视剧音乐的综合性很强,融合了听觉、视觉、文学、戏剧、诗歌等艺术,优秀的影视音乐更是情感、道德、价值观的体现,更直观地体现了音乐艺术的育人功能,拓展了音乐的内涵和外延。对此,早在2008年就有学者张红颖撰文《浅谈影视音乐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指出:“影视音乐具有较高艺术审美价值和广泛社会学价值,对提高大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另外,“影视音乐不仅对人们的心灵、性格、情感、意志、思想有所陶冶,而且使美的艺术感受力得到升华,使他们在精神上、心理上、行为上处于和谐的健康状态,拥有平衡的心境和开阔的胸怀,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①

2.将传统公共选修音乐课的音乐鉴赏课授课内容优化、整合,增加现代轻音乐、流行音乐以及近年来热播的部分影视剧音乐的内容,并将传统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渗透在雅俗共赏的影视剧音乐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学生都有收获,进而提升学生们的音乐鉴赏能力。“普通的大众往往不具备专业的音乐知识,欣赏起大部头的交响乐、歌剧等往往有困难,但是电影的画面、故事为大众欣赏电影中的音乐提供了理解的条件。”②只有理解了,才会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实,影视剧音乐中不乏交响乐这种配乐形式,如《指环王》《乱世佳人》《阿拉伯的劳伦斯》《泰坦尼克号》……依托影视剧为媒介,结合特定的剧情,学生们会有听懂了的感觉。动画片《猫和老鼠》里面的配乐甚至还有肖邦的圆舞曲,灵动的音乐与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剧情交织在一起,定会在学生心里留下难忘的印象。音乐鉴赏课程里通过感性的对比聆听而理性分析中西方在音乐观念、音乐审美、音乐思维方面的异同,这部分内容如果没有很好的媒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学生要么被动地依赖老师的讲解,要么根本就没兴趣思考,不利于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如果以影视剧音乐为媒介,学生体验到中国音乐较为含蓄细腻的审美与西方音乐强调矛盾、冲突,注重音乐的戏剧效果,进而才能更好地理解中、西方的音乐审美和音乐观念。近年热播的电视剧《甄执》第13集中出现的《惊鸿舞》具有浓厚的中国宫廷音乐风格,音乐主要的演奏乐器为古琴、古筝与笛子,歌词是曹植的《洛神赋》,舞蹈是水袖舞,音画结合,古韵浓郁,可以令学生感受到浓浓的中国古典音乐的神韵,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古琴的文化意义,深化、拓展音乐鉴赏的内涵。只有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才有了引导他们进一步深入思考的可能性,才能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在不知不觉间逐渐提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感性、娱乐的较浅的审美层次上,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境界。

四、结语

伴随着时展,经济、教育改革的推进,高职类公共音乐鉴赏课程也需要顺应时代潮流,根据新时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做相应的调整。当今社会更加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青年一代是国家、社会新的希望,肩负着国家富强、文明的重任。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青年一代的历史使命,怎样更有效地提高青年一代综合素养,是教育界永恒的主题,对此,本文探讨了高职类音乐鉴赏课程在新形势下,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以雅俗共赏的影视音乐鉴赏为切入点,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育人效果事半功倍。

注释:

①张红颖.浅谈影视音乐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J].电影评介,2008(17).

②康怡然.电影音乐的艺术功能及其美学价值的实现[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

参考文献:

[1]荆甜甜.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影视剧音乐欣赏》的教学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3.

[2]张达生.让大学生在电影中体验音乐的美[J].黄河之声,2009(04).

[3]王欣.电影音乐的审美认知与接受――大学生视野中的“电影音乐”受众调查分析报告[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2(04).

[4]于润洋.电影音乐美学问题探讨[J].音乐研究,1984(04).

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 第二十四篇

巴洛克音乐的节奏特别强烈、活跃,短促而律动;旋律精致、跳跃且持续不断;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作曲家普遍强调作品的情感起伏,以至于音乐的速度、力度变化在当时相当被看重;曲目的调性也从文艺复兴时期单一而保守的教会调式发展为采用大小调形式。同时西洋管弦乐器也在巴洛克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小提琴的出现、拨弦古钢琴的成形都为巴洛克音乐提供了更丰富的表现力;其他乐器的发展也使得某些特定风格的巴洛克音乐其配器得以朝着多元化、大规模的方向发展。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作曲家,如巴赫、维瓦尔蒂和亨德尔等。他们创作了大量经典歌曲,这些作品不但反映了当时先进的思想,而且在声乐写作技巧上有许多可取之处,开启了人们声乐听觉上的新感受。 17世纪中期在音乐风格方面采用的普遍分类,是教堂风格(如声乐复调)、室内乐风格(如管风琴、古钢琴等器乐体裁)、戏剧风格(如歌剧创作)这三类风格分类。由于器乐演奏技巧能力的提高,器乐音乐比以往具有更大幅度和丰富的情感表现。这甚至导致作曲在音乐创作构思中各种新的实践和探索。总的来说,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具有以下特点:

(1)通奏低音支持旋律。这是巴洛克音乐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的运用构成了一种典型的巴洛克音乐织体。这是一种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织体的主调和声织体。也就是说,它基本上是由旋律加和声伴奏构成的。这种织体的突出之处在于:它强调的是两端的声部,即低音部和高音部这两个基本的旋律线条。首先,它有一个独立的低音声部持续在整个作品中。其次,是一个位于上方的比较华丽和富于装饰性的高音部。作曲家在创作中只写出这两个声部,而中间的和声声部并不写出,需要由演奏者用键盘乐器或其他可以演奏和弦的乐器即席演奏。为了提醒演奏者,作曲家通常在低音的上方、下方或旁边标记相应的阿拉伯数字来对需要演奏的每个和弦加以指示。例如,在一个低音下方标记的数字是7,则说明演奏者应在这个和弦中包括这个低音上方的七度音。

(2)声乐与器乐并行发展,形成协奏风格。在巴洛克时期,声乐和器乐是并行发展的。在声乐领域中,最突出的新发展包括单声歌曲,以及歌剧、清唱剧、康塔塔等新体裁的诞生。声乐作品的戏剧性在不断加强,作曲家追求更鲜明和更准确地用音乐表达歌词中丰富的情感内容。而器乐从对声乐作品的依赖中彻底地解放出来,作曲家开始为特定的乐器而写作,大量的新曲目出现了,特别是纯器乐的体裁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形成了很多巴洛克器乐的音乐语言。在乐器制作方面,小提琴家族在这个时期形成,钢琴在这个时期出现。此外,各种管乐器的制造也有了新的发展。这些发展使得巴洛克时期出现了典型的巴洛克室内乐和乐队组合,造就了很多巴洛克时期名闻遐迩的演奏大师。

(3)感情的表现性与戏剧性。巴洛克的音乐家认为在感情上的极端超越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因此他们有意识的运用装饰、强烈的对照来让听众获得真正感情上的冲突。巴洛克的音乐家用音乐体现歌词中所表达的情感或精神状态,如愤怒、激动、宏伟、秀安、忧伤等。但是这并不是表达音乐家个人感情的,而是表现类型化的感情。为了这些情感的交流,逐渐出现了一套相对固定的手法,当时的人们逐渐认为各种音乐因素如音程、调式、调性节奏型等,都具有一种情感性。

(4)调性和声与对位的运用。巴洛克时期在对位上的变化是纵向思维引领横向思维。在调性和声体系中,和弦的关系是建立在对一个调性中心的趋向性上的。主和弦的根音决定了该调性的名称。体系内的每个和弦都是独立的实体,但是,它们之间却有着一定的功能关系,特别是和主和弦之间。所有的和弦完全围绕着主和弦,以及支持主和弦的另外两个重要的和弦-属和弦和下属和弦组织起来,它们之间的功能关系得到强调,即使离调或转调也不能动摇主调的地位。同时,复调对位在巴洛克时期并没有完全消失,不少作家仍在沿用第一常规的手法创作无伴奏合唱和宗教作品,但是随着通奏低音的运用,这些对位手法逐渐被纳入了功能和声进行的框架之中,形成了一种新的对位。

(5)流畅的多声部旋律。这一点在巴赫的音乐作品中得到最充分的说明,巴赫乃复调大师,作品浩如烟海,但他的作品绝不是纯粹程式性的技巧炫耀。在他的作品中和声与复调是那样的平衡、和谐、富有理性,使得他的旋律总是那么生动流畅而又凝练稳重,让人惊叹。

(6)鲜明的强弱对比。巴洛克时期经济、文化繁荣发展,人们处处感情夸张,事事讲究气派,追求矫饰、华丽。这些表现在音乐上就是音量强弱、大小起伏的对比。当时的作曲家们无时不在运用它,协奏音响效果对此事最充分的.说明。在那些协奏曲中,常出现仅仅一名演奏手与整个交响乐队的抗衡的现象。乐曲中首先是洪亮,然后会变得非常轻柔,之后又转入洪亮,从而造成音响上的鲜明对比。

(7)“装饰风格”的运用。巴洛克是崇尚华丽装饰的时期,表现在音乐上就是作曲家对颤音、波音的装饰音的运用,他们对旋律的雕琢装饰是那样的醉心,充满热情,从“旋律大师”亨德尔的作品中可见一斑。原本十分简洁的旋律,却用各种各样的音符来产生丰富的变化。拉莫、吕利是这样效果应用的典型代表,装饰音在他们的作品中有着教充分的的体现。在所有的巴洛克艺术 中装饰手法都很突出。

(8)两种常规出现。第一种常规,亦称“古代风格”或“严谨风格”。第一种常规中音乐支配歌词,只承认某种程度的不协和音,对二度、七度等音程都要严加限制。第二种常规是指某种新曲的作曲手法。在第二种常规中,歌词支配音乐以扩展音乐的表现力,使音乐能够更加好地表现歌词的内容、强调感情的表达,对那些旧有的规则和限制进行大胆的突破。例如采用无准备的不协和的音或非正规的解决等。

二、主要音乐家:

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 第二十五篇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的本质仍然是审美教育,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其情操,完美其人格。高中音乐鉴赏教学,除了引导学生对中外音乐史、音乐家及其音乐作品等作具体分析研究和了解之外,应当重视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通过学习明确音乐与人生的关系,掌握聆听鉴赏音乐的方法,提高音乐审美水平。那么,具体到实际的课堂教学,怎样才能上好高中音乐鉴赏课?或者说,怎样的音乐课才是符合新课程理念、学生喜欢的课?本文中,笔者针对音乐鉴赏教学的策略、方法及课堂教学艺术等方面的具体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初浅的体会,希望得到同行们的批评指正。

一、精心设计教学语言

课堂教学语言包括必要的提问、过渡语言、知识讲解、观点陈述、课堂小结以及一些评价、激励语言等。精心设计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是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语言的设计,除了应具有音乐学科的特点,要做到简明扼要、生动活泼、富于趣味性、启发性、逻辑性外,还应当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生理、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引导、启发、激励学生积极探索音乐课程的作用。

(一)、导入过渡语

精心设计的导入语总能起到提纲挈领的关键作用,它将快速地引导学生积极投身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之中。根据教师们采用的不同导课方法,如开门见山式、设问激趣式、故事引入法、示范表演法、媒体播放法等等,在语言的设计上也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比如第一课《音乐与人生》, 我会设计这样的问题来引入课题:同学们,你认为什么是音乐?你是怎样理解音乐这门艺术的?通常你是怎样欣赏音乐的?欣赏音乐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又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一课,不妨这样问学生:在欧洲音乐史上,被称为“歌曲之王”的作曲家是谁?你知道或会唱他的哪些歌曲?《京剧大师梅兰芳》一课,同样可以采用设问的方法导入,倘若是开门见山地说出倒也直截了当、省时省力:京剧艺术被称为东方的歌剧,国之瑰宝,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京剧大师梅兰芳》,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梅兰芳的生平。

(二)、评价激励语

虽然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辨能力都已较强,但是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激励仍不可少。在聆听鉴赏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地反馈,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能力考核成绩等,可以激励学生以一种更为积极的心态参与到音乐学习的其他教学环节中。例如欣赏《贝多芬——第二十三(热情)钢琴奏鸣曲》,这是一首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作品,激烈的矛盾冲突、顽强的斗争精神等典型的贝多芬风格在此一览无余,充分表现出作曲家成熟时期的思想情感。通过聆听、分析音乐之后,学生对音乐的基本情绪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为了促使学生以更饱满的热情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魅力,我引用列宁的话来激励学生: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听一听。这是绝妙的、人间所没有的音乐。

(三)、总结陈述语

教师对音乐作品的介绍、个人观点的陈述或对学生音乐学习状态等做总结陈述,要力求做到观点明确,中心突出,语言简炼,引人思考,体现出音乐课程的科学性、专业性。

如《音乐与人生》一课,老师可以作这样的小结: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它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学习完本课之后,同学们再想想什么是音乐?你懂得了哪些新的欣赏音乐的方法?音乐能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

二、灵活应用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教而有法。选择合适、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音乐教学,是音乐课成功的必要保证。在各种教学方法中,如设问法、聆听法、比较法、讲述法、媒体展示法、探究法、示范法等,教师应当视每堂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地运用。例如一些音乐知识、音乐史料、音乐家轶事、音乐见闻等,可以采用讲述法等进行教学,通过教师简明扼要、生动的表述,让学生对其作概略的了解。而对音乐作品的感受、鉴赏的过程,则更多地运用媒体展示法、聆听法、对比法、探究法、示范法等。而在实际教学中,各种教学方法又常常是融为一体,并非孤立应用。

例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一课,为了让学生了解“艺术歌曲”的基本概念,我不是直接陈述概念、定义,而是通过采用设问、比较、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引导,让学生从聆听过的三首歌曲《魔王》、《鳟鱼》、《菩提树》中去找寻答案。教师设问:歌曲的歌词是谁写的?(根据文学家诗词,为达到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而作);歌曲的演唱形式怎样?(多为独唱曲);歌曲的伴奏形式怎样?(作曲家精心编配的钢琴伴奏);一般采用怎样的演唱方法演唱?(多为美声唱法,对演唱技巧有较高要求)。这样一来,通过学生自己对歌曲的分析、对比、探究,轻而易举地概括出“艺术歌曲”的基本含义。这样的鉴赏方法,不仅学生乐于接受,而且便于学生记住音乐概念。

又如《钢琴音乐的奇葩》一课,当进入聆听鉴赏钢琴音乐作品的教学环节时,常用且简便的方法通常是播放CD或DVD视频文件等,通过提供给学生一些间接的音响、音像,使其感受、体验音乐的情绪和情感。也有许多老师往往采用示范表演的方法进行聆听鉴赏,即由学生或教师亲自进行钢琴弹奏表演,让学生从最直接的音响中去感受、体验音乐的情绪情感。这样做的结果无疑是十分明显和富有成效的。因为学生不仅听到了钢琴音乐,还近距离地感受到钢琴演奏艺术的魅力。

三、合理安排课堂教学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听觉体验是音乐审美和音乐学习的基础,在音乐教学中要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将听觉体验渗透于音乐不同模块教学中的全过程,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并发展学生的音乐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想象、音乐创作、音乐评价等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应坚持以聆听音乐为主的教学原则,要侧重在聆听的基础上讨论、交流、比较和评论。可见,“聆听”和“鉴赏”是音乐鉴赏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聆听是基础,鉴赏是目的。课堂教学中的其他教学环节都要紧紧围绕着这两项内容。

再以《钢琴音乐的奇葩》一课为例:先由现场钢琴表演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后我们便直奔主题,介绍认识钢琴家及其音乐,了解其在钢琴艺术中的地位。可由教师对音乐家作简明扼要、生动的讲解,或让部分学生讲述他们心目中的音乐家后再由教师做补充。通过以上的教学积累,为聆听“钢琴音乐”的环节作好了铺垫。在聆听、鉴赏钢琴音乐作品的过程中,通过“完整聆听→分段聆听→再次完整聆听”反复聆听鉴赏,感受、体验音乐的情绪情感,了解音乐的基本结构等,有条件的还可以通过选取不同钢琴家演奏的版本进行对比赏析,从而更加深入地感受到钢琴音乐中的璀璨明珠的巨大艺术魅力。

四、整合拓展教学资源

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和以音乐文化为主线的特点,内容丰富多彩,容量也大。但高中学生学习时间有限,音乐教师必须有选择地整合教材,不可面面俱到,有时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地拓展教学内容。比如在欣赏教材中的戏曲与民歌时,就可把本地的戏曲与民歌结合进去加以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家乡的音乐文化,增强热爱家乡的感情。又如在《钢琴音乐的奇葩》一课中,教材中安排了《肖邦——c小调练习曲》和《李斯特——爱之梦》两首乐曲。由于课时的限制,很显然不可能两首乐曲都详细地进行聆听、鉴赏,因此必然要有所侧重。此外,考虑到农村学生对于钢琴的认识还十分初步,有的学生甚至还是第一次听说钢琴这个乐器,因此,我们必须适当拓展本课教学内容,增加“介绍钢琴”及“钢琴表演”相关知识的教学内容,通过展示大量钢琴表演的珍贵资料,让学生对钢琴艺术产生全新的认识。实践证明,这样做是合适和必要的。它对于学生进一步了解“钢琴音乐的奇葩”这样的高深内容,起到铺垫作用。而对于个别有钢琴特长的学生,我感到这也是一笔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一定要尽可能地鼓励他们在课堂上进行现场表演,尽情地发挥他的钢琴专长,这样做也是给其他同学一个极好的示范。

总之,要上好高中音乐鉴赏课,除了要明确教学目标,熟悉教材内容,融会贯通各种教育教学方法外,还应当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深刻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通过反复不懈的努力实践、探究和总结,最终将新课程理念内化为自身的教学思想,摸索出音乐课堂教学的规律,找到一条成功教学之路。

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 第二十六篇

论文关键词:普通高校音乐鉴赏教育方针人才培养

论文摘要:大学音乐鉴赏课是大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如何使音乐鉴赏课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大学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究,以求使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普通高校音乐鉴赏教学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成为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大学音乐鉴赏课是面向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一门素质课程,对提高大学生音乐欣赏能力、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提升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音乐鉴赏是指鉴赏者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聆听和感受,获得精神的愉悦、理性的满足以及音乐美的享受活动。正像一位作曲家说的“许多人都在听,却没有听见音乐”。音乐鉴赏课程是一门大容量的综合性课程,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学习该课程需要鉴赏者根据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对作品进行品评、鉴赏。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其音乐基础知识相对缺乏,课程的讲授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全面地提升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音乐基础素养,并科学有效地指导其进行音乐鉴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面对非音乐专业学生开设音乐鉴赏课程,不能沿用针对音乐专业学生的授课方式及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审美发展规律以及音乐素养水平,分析教学形式、方法及内容。通过对学生现状的调查,合理制定教学计划,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让学生从被动地“听”音乐,到主动地学习,积极地联想,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艺术深邃的内涵和充溢的美感,让学生成为音乐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从而养成优雅的品性,高尚的气质,获得至善至真的音乐美的教育。开好音乐鉴赏课程,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授课前对学生音乐素质现状进行调查

大学生进入高校,通常以文化课作为录取的标准,而学生的音乐素质,跟中小学音乐教育水平和学生自身对音乐艺术的兴趣爱好有极大的关系。因此,大学生的音乐水平差异性较大,有些学生具有识谱视唱、甚至演唱、演奏水平,但还有一些甚至是乐盲。面对音乐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音乐鉴赏课授课前必须对学生的音乐艺术水平进行调查摸底,搞清楚有多少学生具有识谱能力,有多少学生具有演唱能力,有多少学生有音乐兴趣爱好,有多少学生不懂乐谱、不会唱歌、甚至不喜爱唱歌,有多少学生喜欢乐器,喜欢什么乐器,演奏水平有多高,学生喜欢什么样的音乐,等等。根据对学生调查的基本情况,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问题,并制定对应措施。

二、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根据对学生音乐素质现状的调查,科学地制定教学计划和实践内容。将教学与实践合理地结合在一起。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音乐作品的高低、雅俗、难易、中外、古今、类别等,在教学中是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中到外的原则,让学生听懂理解,初步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兴趣,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学中还可以利用视频、音响和史料等,进行各种形式的比较,如中、外音乐比较,同一作品不同演奏乐队、不同指挥的比较,同一体裁不同地区或不同音乐风格的比较,等等。通过比较,培养学生具备从多侧面、多视角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并以此进一步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此外,还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某一音乐作品,通过想象、创造,并结合音响、歌唱、舞蹈、排练、表演等各种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既保持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从多侧面、多角度地进行了音乐审美感受和音乐审美体验,以适应和满足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的音乐鉴赏需要。

其次,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浩瀚如海,水平再高的演唱家和演奏家,也不可能演唱、演奏完所有的音乐作品。音乐作品鉴赏教学不可能对所有的音乐作品都进行逐一鉴赏。只能根据教学课时的多少及学生的鉴赏能力,本着少而精的原则,选择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进行鉴赏教学。但是,对选准的作品就不能泛泛而谈,应当精雕细刻,讲透讲深,让学生真正能够理解作品的内容、特点及风格。对鉴赏过的每一个作品,都有不同的收获体会,真正听出作品的滋味,得到艺术的享受及美的熏陶。音乐鉴赏课程重点是教会学生鉴赏的基本方法,起到典型示范、举一反三的作用,贪多求全是教学中的大忌。

另外,教师的个人素养和研究方向各有不同,教学内容往往按照教师个人研究的深浅而准备,研究深的多讲,研究少的少讲,甚至不讲,忽略了学生自身的需求。教师应该按照学科规律的要求、学生的需要,不断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通过自身的学习钻研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对自己不懂的相关领域,还可以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请几个教师一起研究和探讨课程的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同时,教学计划必须明确教学的指导原则、基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效果的考核办法,贯彻计划的措施等。这样就可以增强教学工作计划性,减少盲目性。

三、采用科学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音乐鉴赏课是一门艺术课,不能采用灌输式、填鸭式、说教式等死板的教学方法,这些单一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常常是教师单纯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既缺乏教学形式上的灵活性和教学风格上的多样性,更缺乏教学互动及情感交流,这样的教学方法,无形中使许多学生丧失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个人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形成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实践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采用预发式方法

欣赏前,不管音乐作品是声乐曲或器乐曲,也不论作品的规模有多大,授课教师一定要把所要介绍作品中的主要旋律(哪怕仅仅是片断)写出来,弹或唱给学生听,当然如果可能也可组织学生唱一唱。当他们熟悉了作品中的主题或旋律之后,再介绍这些优秀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个性及风络、作品的形式、内容等。通过学生反复聆听,教师的引导、提问以及细致的讲解,指导学生进入联想和感情体验。例如,在介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首先把《梁祝》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他们了解故事情节。要把贯穿作品始终的爱情主题弹或唱给学生听,还可以让学生一起唱,当他们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后,开始介绍作曲家的生平、创作背景及作品的结构,以及协奏曲的形成及特点,这部协奏曲与其它协奏曲的区别等,然后再把每一乐章的结构、手法、标题及内容作一个简要的说明,之后才是逐乐章的欣赏。当学生了解了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明确了作品的主题及各种乐器和作曲手法在作品中的应用后,再聆听作品,那音响仿佛把他们带到鸟语花香、春光明媚的乡村,感受到梁山伯与祝英台真挚感人的爱情,以及双双化成一对彩蝶,在花丛中翩翩飞舞、形影不离的动人画面。

2.采用座谈讨论式教学方法

教师根据在课堂上讲授的音乐内容,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分析,尽量活跃课堂气氛,使枯燥的内容充满丰富的感情色彩,构成一种平等的相互交流的关系。例如在欣赏相对简单的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先将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风格以及作品的曲式结构简单地讲解,并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再把学生分成小组,把音乐分成几个乐章,每组学生讨论分析一个乐章,最后再由各组选派的代表将分析的内容阐述出来。讨论式教学方法能够创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在课堂上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的思想活跃起来,思维积极起来,学得主动起来。

3.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常与座谈讨论式教学方法一起使用。即教师要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的或者学生质疑的关键性问题,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对音乐作品各抒己见。如学生聆听教师指定音乐作品,对作品的重点或难点的乐章,教师引导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集体讨论,教师最后做总结发言。

4.采用情境式教学方法

这是音乐鉴赏课程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学效果最好、学生比较喜欢的教学方法之一。即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辅助工具,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如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图画再现情境、语言描绘情境、扮演体会情境,等等,将言、行、情融为一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想像和联想,以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良好习惯,从而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例如欣赏作品《伏尔加河船夫曲》,在播放音乐的同时,用多媒体播放俄罗斯风情的图片以及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们拉纤的过程。一群衣服褴褛、骨瘦嶙峋的纤夫,胸前套着纤索拖着沉重的货船前行,空旷辽阔的沙滩上留下了一串串脚印……这一场景的播放,当时会使鉴赏者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能深切地体会到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5.采用快乐教学方法

所谓快乐教学方法,是因乐施教的教育方法,课堂上始终充满欢乐愉快、轻松舒畅、和谐融洽、幽默喜悦的气氛,让学生感到音乐鉴赏过程是美的享受过程,以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乐器的特性时,可以带一些乐器让学生参与演奏,还可以让学生用身边的用品,自制一些打击乐器,像沙锤、锣、碰铃、木鱼等乐器,让学生用自制的乐器演奏,在演奏和制作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音乐的快乐。

6.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音乐理论是音乐审美的基础,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是学生提高审美层次的重要环节。因此,加强对非专业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感受音乐,才能走入音乐世界,进入音乐艺术的殿堂。应在音乐鉴赏课中适当增加音乐理论知识的讲解,如音乐的基本特征、音乐的表现手段、音乐的音响要素、音乐作品的结构、音乐作品的内容形式、人声的分类与组合、中西乐器的种类组合、聆听音乐的方法,等等,让学生通过欣赏和演奏音乐的实践,深入地理解音乐理论,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7.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 第二十七篇

大学音乐欣赏课的感受

音乐是一门艺术,一门陶冶情操的艺术,美妙的音乐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成为了经典。欣赏音乐,使我们的心情愉悦,荡涤心灵的疲劳,忘却尘世的纷纷扰扰,回到过去那纯真年代,欣赏音乐,让我们暂时放下尔虞我诈的功利心态,融入神奇的音乐世界,在那里,没有激烈的竞争,没有为了利益厮杀的画面,留给我们的,只有那一个个悦动的音符和宛转的旋律。欣赏音乐,进入最纯洁的世界,在那里,你剩下的只是一颗聆听的心,别无他物……

选择音乐欣赏这门课程,是为了在繁忙的课程学习中留给自己一个休息的空间,一张徜徉于音乐世界的门票,一次和音乐面对面接触的交流。作为一个大学生,如果不懂得音乐欣赏,只知道苦读于课本海洋中,那么他的人格也许不是健全的,我们从小就在倡导德,智,体,美,劳的口号中成长,缺一不可,音乐欣赏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塑造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时候,音乐欣赏就是一种心灵疗伤的过程,所以,请不要在忙碌的生活中迷失了自我,暂时停下来,静静地欣赏音乐,然后带着满格的心灵电池,继续上路,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去重新认识自我,定位自我。

每一次的音乐课都有不一样的收获,贝多芬,莫扎特,约翰施特劳斯父子……不同的作曲家带给我们的是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感受,

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 第二十八篇

随着新课标实施的不断深入,高中音乐欣赏教学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但是、拘束的课堂教学方式逐渐消失,各种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开始出现。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对于音乐鉴赏教学的新变化认识不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追求热闹音乐鉴赏教学。这样就会为了达到热闹的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被表演或者被合作的情况,这样就会使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效率低下,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怎样真正实现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应该是教师不断探索和追求的重要目标

一、坚持音乐为本,避免盲目延伸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提倡学科综合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这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通过科学合理的学科综合教学,能够使学生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有效拓展审美的视野,让学生有更好的音乐体验和表现音乐的机会,同时可以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但是,由于教师对于音乐鉴赏学科综合教学缺少正确的认识,盲目地开展学科综合教学。导致音乐鉴赏课上有越来越多的离题拓展,既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同时还对学生的认识产生了错误的引导。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音乐鉴赏教学的时候,应该坚持音乐为本,实行适当的延伸教学。

例如在学习《西藏民歌》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适当的拓展,例如,让学生对于民歌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解,掌握民歌的发展历程。同时可以对于西藏地区特有的文化进行研究,找到民歌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进行一些综合学科教学,可以使学生对于音乐的内涵有更深的理解,起到很好的音乐鉴赏教学效果。

二、科学设计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音乐教师对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缺少准确的认识,所以教师在鉴赏教学实践中,有的时候会过于注重形式化教学,最终课堂教学氛围可能比较热烈,但是学生音乐素养却没有得到有效提升,音乐鉴赏教学效率低下。针对这样的情况,要求教师应该科学设计教学活动,有效提高音乐鉴赏教学效率,使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努力朝着素质教育的目标努力。

例如,在学习《国之瑰宝—京剧》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鉴赏教学活动,但是不能只顾着活动的形式,应该更多地考虑音乐鉴赏的实效性,保证学生能够通过鉴赏教学有效提升综合艺术能力,提高对于音乐美的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准确理解和把握京剧这种艺术形式的基础上,进行京剧的小段表演,让学生把自己对于京剧的鉴赏和理解表现在表演中。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参与音乐鉴赏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有效提高,还能够使学生在深入理解把握音乐鉴赏教学的基础上来表演音乐,有效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美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加强引导,锻炼学生想象能力

音乐艺术的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导致音乐学科的教学方式与其他学科存在着一定的差别,音乐教学更加注重体验,尤其是音乐鉴赏教学。音乐作为一种经验,需要通过知觉的方式来获得,所以在开展音乐教学的时候,应该注重增强学习者对于音乐的感受和感悟能力。所以,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引导,注重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接收到音乐更加有效的感染和感化。

四、适当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拓展教学容量,同时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保证音乐鉴赏教学的有效性。所以,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使多媒体技术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但是,教师应该避免过多使用多媒体,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多媒体中,从而影响欣赏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爵士乐》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更多丰富的爵士乐作品,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欣赏素材,使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但是教师应该把握多媒体应用的尺度,认识到多媒体作为教学工具的角色,从而集中注意力来让学生欣赏音乐,增强学生的音乐体验。

五、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通过在音乐鉴赏课上的学习,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够增深,艺术素养得到显著提升。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开展专门的实践能力锻炼课。在学习了基本的鉴赏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在实践锻炼课上展示自己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例如,可以谈谈自己对于不同音乐的深入理解,可以在有效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音乐的演唱和弹奏,从而充分展现出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有效提升自身的音乐艺术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式,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开展鉴赏教学。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获得音乐鉴赏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 第二十九篇

大学音乐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开放自由,并且能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所在。这学期我们欣赏了不同时代、不同个性、不同国家的音乐,更是在这些音乐家的身上学到了追求理想的不放弃精神和为实现目标不断奋斗的高尚品格。苦难并不可怕,只要有战胜一切的毅力和决心,那么还有什么不能做到的呢?

以前我一直热衷于流行音乐,那种由各种电子乐器混合出来的声音或许正是满足当代青年感情发泄的需要,我也曾对民族古典音乐嗤之以鼻,直到我上了这课,接触到优秀的民族古典乐,我才发现我的想法是多么幼稚。俞伯牙和钟子期那宛如高山流水般淳朴、激昂的友情是任何流行音乐都无法比拟的:因为这就是流露出的真正感情。梁祝中那壮烈凄美的爱情随着悠扬的小提琴声的起伏跌宕而不断升温,更有英国管奏出的美妙动人、感人肺腑的德沃夏克《致新大陆交响曲》,那是晨曦未露时,或是月光如银时作曲家内心孤独的体验。身处异国他乡,此时心中涌起浓浓的思乡情绪,乡愁总是与孤独寂寞相联系,总是与忧郁悲情相联系。乡愁是什么?是对故土、对亲人的思念,是作曲家的祖国情、故土情和亲情,是远离他们的痛苦,是期待相逢的愁绪。

音乐欣赏课的主题就是欣赏,在这节课里,你可以抛掉任何烦恼,任何压力,关上灯,整个音乐世界就是你一个人的了,把心交给音乐,让他牵着你感悟,领会,正如歌舞青春when there was me and you所描述的一样。当然,如果你愿意,你还可以干脆什么都不想,忽略感情体验,仅仅欣赏那些旋律和优美的词语。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最后一节课上,老师让我们欣赏了我国最伟大的小说红楼梦中的音乐,它不仅可以带给人听觉上的刺激,更主要的是它原身立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角度,不仅把曹雪芹小说中的意境活灵活现地带给大家之外,而且大批的应用中国传统乐器,将剧中音乐推向了一个无人可及的高度,甚至于每每听到剧中音乐,大家便会不知不觉想起剧中的人物与情景。红楼,将浊世红尘之甚嚣、厚地高天之空寂活生生拉到读者眼前。

能选上这课我觉得幸运的,人生忙忙碌碌,有多少人能够抽时间静下心来欣赏美妙的音乐呢?感谢老师给了我这次机会。虽然音乐欣赏课只有短短几周,但是我对音乐的感悟与理解却远远没有结束。正如电《菊_的夏天》里面说:“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沿途会遇到各种风景,但最后我们都要回归。”音乐就是旅途中最好的疗伤剂,当失落压抑时,不妨放上一小段喜欢的音乐,静下心,慢慢品味,徜徉音乐的律动。

音乐课06-19

音乐课04-30

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 第三十篇

大学音乐鉴赏心得体会

【篇一】

通过本学期对音乐鉴赏课的学习,我对音乐的思想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前,我只是喜欢聆听音乐,享受音乐给心灵带来的那份惬意和舒心。现在,我认识到,音乐它是一个有灵魂的东西。它不仅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同时又是生活的真实反映。一个学期下来,我不仅聆听了各种各样的音乐,有古典派的,浪漫主义派的,遍及世界各地,也学到了不少音乐知识和一些伟大音乐家的成功事迹。

第一堂课,老师给我们听的是中国传统的古典音乐——《梁祝》。这是一首值得让人细细品味的优秀名曲。它源自于一个古老而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因无法与封建礼教的婚姻约束作抗争,最终化为两只蝴蝶的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整首曲子富有丰富的创作灵感,时而欢快,时而悲愤,时而舒缓,时而激昂。从旋律风格的变化中可以领悟到,剧情也是一起一伏地在变化。悠扬的笛声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对青年男女在花间嬉戏的场景;悲凉的曲声中,我们也能感受到祝英台因梁山伯的离去而万分悲伤。曲子的最后一段也表现出一丝欣喜的韵味,那是两人双双化蝶后所表现出来的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渴望。终究,还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在欣赏之余,老师也带领同学们一起哼唱这首千古绝唱——《梁祝》,这让我们对它的理解更深了一分。除了《梁祝》,我们我们也欣赏了其他的古典音乐,有铿锵有力、催人奋进的《十面埋伏》,也有别具情调、另有风情的《春江花月夜》,还有欢快悠扬、舒缓惬意的《高山流水》。我们更是被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深厚情谊所感动。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