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黛珂五六个字心情说说,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大学毕业那年,我回到老家小镇,一面做着小学代课老师的活计,拿着每月一千六百块的薪资,一边跑去山里放羊。那时家里是有五六只羊的,不多,却也不少。在我回来之前,它们都是由奶奶一人照料。

每逢周末,或者是下午放学后,我都会带着羊儿去屋后面的山坡上度过一段自在的时光。那种愉悦可以暂时压制考编失败带来的愁苦。渐渐地,我发现它不仅可以令我摆脱忧愁,还会让我对生活产生新的态度。也就是那个时候,我爱上了陶渊明。

01

关于陶渊明从少年到青年的这段岁月,其实并无太多记载。就连他的铁粉萧统,也没能在传记中给出明确指示。可见,陶渊明早期的人生的确是和谜一样了。大家所知道的,就是他的外祖父是孟嘉,父亲也曾做过官,但很早就去世了。那时他才八岁。紧接着到十二岁,他的继母也去世了。那时应该就没人依恃了,只剩下他和妹妹两人。

他后来在给妹妹的祭文中说:慈妣早世,时尚孺婴。我年二六,尔才九龄。兄妹俩相依长大,这个过程大家可以想象了。所以他那个时候的情况怎么样?我想和我彼时的状况差不多——就是帮家里种种田,砍砍柴,空闲时候自己再读点书。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一处于这种境地,立刻就会不由自主联想到陶渊明的原因了。

既然是农民,又没有什么钱,所以只好随便娶个媳妇了。陶渊明的妻子翟氏,据萧统说,安贫乐道,勤劳刻苦,和他一样都喜欢种田。这样看来,他的基本生活应有保障的。但无奈家里人口太多,经常米缸酒瓶都是空的。陶渊明没饭吃还可以忍饥,没酒喝实在受不了。这时,族中长辈也让他出去做个小官,补贴家用。陶渊明同意了,正式踏入政治舞台,这一年他二十九岁。

02

第一份工作是江州祭酒,具体内容估计和苏辙后来做的酒监差不多。但不可以自由饮酒,每日沉醉。陶渊明很快就辞职不干了。没过多久,又有人请去做主簿,他婉言谢绝。

关于这一番操作,我想很大程度上和他妻子的去世有关。陶渊明在诗中说: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三十岁,爱妻病逝。对他的生活造成了重大打击。他不想做官,就在家带几个孩子。关于那“几位”,他有一首很有意思的诗,名曰《责子》: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杜甫读罢笑话说:陶潜避世翁,未必能达道。有子贤与愚,何必挂怀抱。老杜将陶渊明的几个孩子真想成“废柴”了,其实,那只不过是苦中作乐而已。还是黄庭坚理解的周到——是带着宠溺口吻的呵责。

几个孩子成了“这样”,陶渊明没人养老,便不得不再出来为官了。

再度出仕的陶渊明至少担任过三个官职。先是在桓玄手下做幕僚,后来又在刘裕手下做参军。到了义煕元年(公元405年),又在刘牢之之子刘敬宣手下做参军。

东晋末年的三个统治者手下都打过工。你要说后来他写的那些杂诗以及《咏荆轲》是为了忠君,那就大错特错了。陶渊明做官,主要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而且跳槽非常频繁。

就在这一年八月,他又到彭泽县任职。据他自己的理由,那里离老家不过百里,为了生活,不得已而为之。这已经是第几次不得已而为之了,我不愿猜测。反正从这儿以后,他就彻底下定决心,宁愿饿死也不出来做官了。

陶渊明到任不过八十余天。一日,太守派督邮前来视察。这督邮虽是小官,却代表太守,因此故意摆谱,让县令亲自去接驾。陶渊明平日穿得很随意,旁边人就说:要穿上官服才能去。他自言“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于是丢下官印辞去。后来,还有很多人请他做官,但都杳无音讯,他已经开始化身农民了。

03

终于要回来了。可是这绝不是简单的返乡。他写了一篇安慰自己的《归去来兮辞》。

一开口便问的很有意思: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放到现在,你说田园荒了就荒了吧。大概只有祖母一辈的终身勤恳的农家人,才会受到和陶渊明一样的灵魂叩问吧。

田园荒了,所以我回来了。回来之后看到的却是另外一副画面——童子候门,松菊犹存,酒杯斟满。所以陶渊明的心情是很愉快的。这份愉快是热衷于城市生活之人所不能理解的。

他说了一番高兴的事情,最终仍回到对生命源头的叩问——生命的源头就是死亡。陶渊明的很多诗里仿佛透露出自己有些怕死,因为不怕死之人每天是无瑕去谈及死亡这个话题的。可是他的怕死又不是简单怕死,而是因为生命的短暂,所以更要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毕竟他这个人,连生前的高贵都不在乎,又何必在乎死后的荣誉呢?

在此之后,他又写了《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完全就是他的自号。陶渊明说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这种读书方法仿佛是大智慧之人的秉性。

《魏略》中有记载:诸葛亮在荆州,与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夕,从容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其所至,亮笑而不言。”

后来,无论是陶渊明还是李白,对这种读书方法都大为赞同。但要做到这一点,我想首先是要记性好,有过目不忘之能,其次擅于思考,引与实践,否则就真成了走马观花了。

他说自己粗衣短褐,箪食瓢饮,已经跟上孔老夫子的学生颜回了。而又甘守贫贱,颇有孟子的豪情。可能他与圣人不同之处就是生来嗜酒吧。

村里或者自家的新酿,他会用头巾来漉酒。于是,就有很多人说大名鼎鼎的五柳先生不讲卫生。但他确实不讲卫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

反正生死这些东西我们无法猜测,讲卫生是那些“勤快”的人做的,所以对于我还是算了吧。陶渊明的可爱,令人很是亲切。

04

几年前,室友刷抖音时,我偶然听到一段对陶渊明诗作的评析。那是一位老教授说的:“草盛豆苗稀……种个鬼田五六个字心情说说!如果种成这样我绝不写诗。”后来又有不少学生追寻他对于陶诗的这种看法。但是我想,如果不曾亲自种过田,毕竟不能深刻体会陶渊明的感受。所以,不妨再看他的《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单看第一句,就有人开始抨击他了——因为田种的不好。可是接下来呢?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没错,我的田种的是不好。可那是因为我出去做了几年官,回来地都荒了。地里杂草太多,陶先生一大早就进山锄地,直到晚上披星戴月才回来。即使露水沾湿了衣服,那也并没有什么要紧。

所以,这是一个勤勤恳恳的“农民”啊!他顺着自己的意愿去做事,而且一定要做好!于是,很快就有了另外一首: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

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

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

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

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

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

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

——《归园田居•其六》

看看吧,这并不是我胡说。人家陶先生的田现在已经种的有模有样了。虽然每天很辛苦,幸亏可以喝点酒解乏。而到了傍晚,他驾着车子从幽暗的马路上回来,孩子们已经守在门口了。他彼时的愿望,除了庄稼长势好,就是结交几位知心好友了。所以,这才是陶渊明真正感到满足的东西。

05

在刘裕篡位后的第二年,也就是永初二年(公元421年),陶渊明写出了那篇流传千古的代表作——《桃花源记》。

他以一个渔人的视角,进入那世外桃源中游历了一番,在见到桃花源中的市民后,渔人说出一句: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当年我就想问:既然已经与世隔绝了五六百年,为何衣服还和外人一样呢?

后来,我渐渐地懂了:作者笔下的桃源,既远离世俗,又贴近世俗。甚至就是曾经的某个地方,就在他隐居的南山。

吃饱喝足之后,渔人要告辞了。乡亲父老们叮嘱:“你出去可别给别人说这件事啊。”渔人这边答应着,可转头就把这事告诉了太守。太守听说之后,立马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可是,即便是按照刚做下的记号,也再也找不到桃花源的踪迹。

到了此处,我彻底为陶渊明的笔法所折服。试想:如果太守一行找到了会是怎么样的?那肯定会破坏桃花源里天然的美好。

所以,太守一行蝇营狗苟、醉心官场的俗物,是永远到不了那永无阶级的桃花源。而即便是已经去过一次的渔人,因为此番带着不纯洁目的,也再也找不到那通往桃源的入口。

只有真正脱离世俗,将心灵放空之人,才能于无意间到达那与世无争的圣地。

而他在最后也发出了一句叹息:后世无问津者。这并非事实,却也依旧是事实。因为在他之后,历朝历代都有无数的人想要到达那桃花源,可是他们真的能放下心中的名利和富贵吗?可能再无一人像陶渊明这般纯粹了。

但是,我们依旧热爱他,追寻它!

李白说: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苏轼说: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陶然,已经成为一种别样的处世姿态。只要我们短暂地脱离城市,即便是在山间放一次羊,看一回落日,也能感受身处云水的那份清闲与自在。

-作者-

孔尧。笔名黛珂。热爱生命,热爱文学,热爱诗词。一个清纯朴素的文艺青年五六个字心情说说;一个难以自拔的红迷五六个字心情说说;一个性空灵的古诗词作者!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