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中的经典句子(精选74句)

山崖发表网奋斗句子2022-12-30 11:43:08354

法华经中的经典句子 精选74句

1. 从佛法的角度来说,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因有缘才产生的。

2. 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3.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4. 该放下时就放下,该舍弃时就舍弃。不但下棋如此,学习佛道亦是如此。不舍弃些什么,又怎么能得到呢?只有空的瓶子,才能灌进醍醐。

5. 金刚顶经

6. 伽耶山顶经

7.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8. 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

9.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

10. 禅者不思善,不思恶,各自观心,自见本性,即可顿悟菩提。

11. 唐义净译,十卷,题为金光明最胜王经。三译中以第三译文义最周足。但金光明经因天台智者说玄义及文句,因此以第一译流传最广。

12.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动静、善恶、美丑、好坏……世界上的一切矛盾对立,都是我们这些人各自依据自己的好恶、利害……强行分别而产生的。所有争端的升起,一切矛盾的产生,也都是源自我们以不同的价值、舍此取彼的结果呀!

13. 学佛之人并不是要像草木一般,不去分辨善恶,而是不因善人善事就欢喜奉承,也不因恶人恶事就愤恨怨怒,更不能以自己的喜恶、利害为标准,来判断事物,观察事物。学佛之人应以平等无差别的本心来面对世界,让众生和事物的本来面目呈现出来。所以,《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4. 世雄不可量,诸天及世人,一切众生类,无能知佛者。佛力无所畏、解脱诸三昧,及佛诸余法,无能测量者。

15. 佛说佛名经

16. 所谓风动、幡动,本质上是心与镜的关系。风是境,幡是尘客,所以xxx说:“有因有缘世间生,有因有缘世间灭。”佛法是缘起法,它的最高明之处,就在于它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谛——缘起性空。佛陀还说过: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所生,并且互为缘起,互为依存,互为条件,互为前提,也就是互为因果。

17. 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18. 东晋帛尸梨蜜多罗所译的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脱经,佛说灌顶经十二所载。

19. 禅学十大经典语录

20. 如此修行,便是自己皈依自己,皈依自己的佛性。佛性像天色常清,日月常明;因有浮云的一时遮挡,才变得阴沉昏暗。忽然一阵清风吹散了浮云,就会立刻明朗起来。世人的心性常常变化就像天上的云一样。

21. 高王观世音经

22. 尊胜陀罗尼经

23. 道须流通,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流通,心若住法,名为自缚。

24. 人的心量非常广大,如同虚空一样,没有边际,没有方圆,没有大小,也没有颜色,没有上下长短,没有怒喜,没有善恶是非,也没有头尾。像这样超越对立,融化矛盾,不执著、不贪爱,就是般若和禅定。

25. 有智慧的人们,智如太阳,慧如月亮,智慧如日月一样永远明亮。如果执著于外界事物,就会被自己的妄念浮云所覆盖,使自己的佛性不能明澈清晰。如果遇到有修行的高僧大德,听到真正的佛法,自己铲除迷妄,就会内外清澈,明心见性……

26. 差别,仅仅是人心的取舍。

27. 隋宝贵等取前译补译,合入其缺品八卷,题为合部金光明经。

28. 你我相识即有缘,面带笑容结人缘。布施欢喜种善缘,你对我错相惜缘。顺我逆我消孽缘,生老病死了尘缘。果报好坏皆因缘,慈悲喜舍修佛缘。

29. 唐朝玄奘译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

30. 你的本性就犹如虚空一般,空无一物可见,这就叫正见;了无一物可知,就是真知。它没有什么青黄颜色,也没有大小长短,但见空空灵灵,清清净净,觉体圆明,即是见性成佛,也就是如来知见。

31. 佛法,就是教导人们远离贪爱、执著。那怕是行善的功德,或成佛得道的渴望,都不可贪爱执著。你行善不为人知,不求回报,就是菩萨布施,就是最高的智慧呀!

32. 阿弥陀经

33. xxx赞

34. 南朝宋慧简译药师琉璃光经(不入藏经)。

35. 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36. 境由心造,法由心生,一切都是我们人心的作用。

37.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38. 须臾闻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39. 事实上,佛法无处不在,禅要无时不有。它与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件事都有关联,就存在于行、住、坐、卧当中,在砍柴挑水、种地做工当中。我们生活中的那些真知灼见,那些规律性的东西,就是佛法呀!全心全意、专心致志劳动,就是修行;领会到了生活的真理,感悟到了真、善、美,那就是觉悟。

40. 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41. 苏悉地经

42. 金光明经

43. 不思善,不思恶,也并不是断掉思想,弄得善恶不分,是非不明,而是在分辨善恶当中,不起任何贪爱、执著。

44. 幡动而心不动,自净其意,自空其身,自然趣入大道。

45. 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没意智。

46. 无二之性,即是佛性。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切法,不离自性。

47. 唐朝义净译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二卷。

48. 越是无风静定的灯光,越能显发灵明的光芒。禅定与般若亦是一样,越是甚深禅定,越能激发出般若智慧。

49. 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

50. 我们佛教所说的般若,就是空慧,也就是体悟空的智慧。若能修得心灵空荡荡、磊落落,连生命都不执著,无私地奉献给众生,才真正是积极救世的大无畏精神哩!有些世间的学者,只理论上讲什么公而忘私,却不能从本质上看透自我,又如何能够做到完全忘我呢?

51. 长夜安隐,多所饶益。

52. 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53. 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54. 佛眼看世界,一切众生都是佛,不管茅草香花,都是清净佛身的显现!山河大地处处都是美妙的道场。

55. 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莲花从口发。

56.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57.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58. 又见菩萨,勇猛精进,入于深山,思惟佛道。

59. 隋朝达摩笈多译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

60. 北凉昙无谶译,四卷,题为金光明经。

61. 提谓波利经

62. 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面,悟人在处一般。

63. 六祖坛经

64.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雠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65.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66.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67. 这一大堆木柴,就像人的各种贪欲,它燃起的熊熊大火,虽然能驱使人为满足欲望而奔波,但它并不能光耀人的生命历程,反而是以烧掉整个生命为代价。而觉悟的智慧如同灯光,一盏灯光,能驱散千年的黑暗,照亮人生,迷途知返。(前一句对话:“老五惊奇地说:‘哎呀,你们看怪不怪,这火盆里烧着许多木柴,却不如一盏小小的油灯,能照得满屋亮堂。’”

68. 忍辱波罗蜜,是菩萨必须修行的。

69.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70. 一个勤奋修行的出家人,也许能够不贪爱世间的财、色,但很难断除对佛法、经典的执著。这也是贪欲,必须铲除!菩萨应以空荡荡,无所得的本心,来领悟佛学的大道和宇宙人生的真谛。

71. 佛性是远离永恒与短暂、美与丑、善与恶的境界,完全超乎分别之上,就是不二之法。

72. 禅,不是纯自然主义,禅者反对放任自流,更强调人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我们人,作为自然之子,弃恶扬善,改造自己,就是自然;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使之更加契合宇宙人生的规律,才是真正的顺其自然。禅者之所以是真正的智者,原因也就在于此!

73. 若于一劫中,常怀不善心,作色而骂佛,获无量重罪。

74. 不思善,不思恶,此刻那个是你本来面目。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