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变换范文高中生(通用11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2-12-26 09:00:2797

顺序变换范文高中生 第一篇

提起植物,小学生的脑海力会出现许多花草树木的样子,但是要将平时熟悉的植物写成作文,很多同学却感到很难,有的觉得无话可写,有的三言两语就写完了。怎样才能写好植物呢?首先,写前要细心观察所写的植物,并做观察记录。观察时,先看整体的形状(外形)特征;再看颜色、枝叶的细部特征及生长环境,并把所看到的详细情况记录下来。其次,安排好写作顺序。

1.可以从整体到局部

先写植物的整体特征,再写它的局部特征。例如以主干、枝、叶、花、果等为序,并突出写其中的一两部分。另外写的时候,要求学生从各个角度去详细地描绘、刻画。例如描写树叶,就写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给人的感觉等;描写花,就写它们的大小、香味、色彩、花期等,使人有如身临其境。

2.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很多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直至衰亡,每个时期的形态各不相同的,所以,可以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3.写观察日记

可以用写观察日记的方法。来描述某种植物在一段时间里的生长、发育情况。

4.以四时变化为序

很多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里割据特色,所以,还可以其四时的变换顺序。

5.托物抒怀,借物咏志

顺序变换范文高中生 第二篇

我的家乡在韶关,那里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山,叫丹霞山,它位于中国红石公园。

丹霞山主峰景区分上、中、下三个景观层。下层为锦石岩景层。有始建于北宋的锦石岩石窟寺、梦觉关、通天洞、百丈峡及最典型的赤壁丹崖等景点。中层为别传寺景层,有岭南十大禅林之一的别传寺,还有一线天、双池碧荷等景点。登丹梯铁索即上至顶层,是登高望远,饱览丹霞秀色,是观日出、赏晚霞的大好去处。

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斜的红色地层中,以中国广东省北部丹霞山最为典型故名。

在距今1。4亿年至7000万年间,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四周山地强烈隆起,强烈隆起,盆地内接受大量碎屑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红色地层;在距今7000年前后,地壳上升而逐渐受侵蚀。距今600万年以来,盆地又发生多次间歇上升,平均大约每万年上升1米,同时流水下切侵蚀,丹霞红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也就是现在的丹霞山区。

我爱我的家乡,韶关,也爱红石公园里的丹霞山。

顺序变换范文高中生 第三篇

在西安的最后一天,我们去华山玩。俗话说“自古华山一条路”,说得就是华山的险。大客车把我们载到山脚下,我们就得换坐小型中巴车上山。山路蜿蜒曲折,一边是壁立的山崖,一边是看不见底的深渊,汽车稍有不慎,就会坠入深渊。一路上,我都紧紧攥住妈妈的手,把心提到了嗓子口。幸好驾驾驶员的技术好,把我们安全地送到了索道站。

我们坐上了缆车,缆车把我们带到了半空中。听导游说:“这是亚洲最长的一条索道,上下落差高达几百米。”我大着胆子向下看,下面是万丈深渊,当年“杨志荣智取华山”的那一条小道就像是一条游蛇。我又环视四周,仰望上面,仿佛华山上覆盖着积雪,因为华山上最多的不是树木,而是白色的裸露的陡峭的山崖。

缆车把我们送到了半山腰。爬山就开始了。导游说:“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个主峰,其中北峰最低,西峰最高最美。”好了,不说了,我连忙叫妈妈和奶奶去爬西峰。

我爬上了西峰,发现西峰的景色真的很美,我一眼望去,云在不远处向我招手。蓝天,白云,鸟儿在唱歌……我恋恋不舍的走下了山。我希望下次还能去华山。

顺序变换范文高中生 第四篇

关于中学生写作技巧与方法

不少中学生作文时都没有写提纲的习惯。有的不懂得写提纲的重要性,怕耽误时间,会写而不写;更多的是不会写或不会写合要求的、有用的提纲。作文前应该写好提纲,这是保证作文成功的一项重要举措。老舍先生说:“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由此可见,学会写提纲,养成作文前写提纲的习惯,应该是中学生写作学习的`重要任务,是有效提高写作水平的好方法。

提纲犹如工程的蓝图、作战的计划,要力求写得符合要求。有些同学常写“1.事情的开始;2.事情的经过;3事情的结果”一类的“提纲”.这太空洞,对作文没有什么用处,不成其为“提纲”。也有同学把提纲写成文章的内容提要,这又太繁琐,也不好。还有的同学把提纲写得呆板、生硬,缺少变化,缺少特色,这样的提纲当然也不算好提纲,也会严重影响作文的质量。

一、提纲要切题。例如,有同学写《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提纲是这样写的:1.“有心”就是有明确的目的;2.“有心”就是有正确的方法;3“有心”就是有认真的态度和创造精神。认真审一下题便可知道,这一种提纲就比较切题。

二、提纲要体现体裁特点。假如要以《门》为题分别写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则其提纲,应该分别体现出不同的体裁特点。

议论文提纲:

总说“门”启迪我们要入好、把好人生的扇扇大门。知识、生活、社会的大门,门门入好:①入好知识门,才能获得知识;②入好生括门,才会懂得生活;③人好社会门,才可能成为社会的好成员。家庭、国家、思想的大门,门门把牢:①把好家门防风雨盗贼;②把好国门防敌人侵犯;③把好思想门防腐蚀变质。4努力入好、把好扇扇人生的大门,让生命的航船扬帆远航。

说明文提纲:

l.门有古老的历史--与人类向时出现。

2.门有独特的构造--由门面、门框、门袖等构成。

门的种类多种多样--按质地分,有金属门、非金属门;按作用分,有多用途门和专用门;按位置的所属物分,有建筑物的门、交通工具的门、其它器具的门。门正向轻巧、牢固、美观、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顺序变换范文高中生 第五篇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排列》,选自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第一章第二小节第一课时的第一节课。

一、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两个计数原理的的基础上进行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体彩,足彩等抽奖活动)。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地位。排列数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一个重要的应用,同时排列数公式又是推导组合数公式的主要依据。这一部分内容是高考必考的内容。

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如下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利用“分步计数原理”及“树形图”写出简单问题的所有排列,能够正确理解理解排列的定义,通过“框图”掌握排列数推导方法及排列数公式。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根据教材特点及教学目标的要求,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排列的定义。用分步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同时学生对“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较为陌生,因此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又一难点。

4、说教法学法:

1、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节课采用点拔式指导法和讲练结合教学法交叉进行,通过实例引出定义,再辅助相应的习题训练,在教学中把启发、诱导贯彻于教学的始终。

2、采用多媒体教具,增大教学容量和增强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说教学过程

①、复习提问:

1、什么是分类计数原理, 分步计数原理?

提问:

(1)、这两个原理有什么异同?

(2)、应用这两个原理解决问题关键在于明确什么?

(设计意图:明确问题是分类还是分步)

上节例9的解决方法能否简化?

②、引入新课:

2、实际问题1 :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出2名参加一项活动,其中1名同学参加上午的活动,另1名同学参加下午的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要完成的“一件事情”是什么?(设计意图:为理解排列概念奠定基础)

怎么用计数原理解决它?(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应用分步计数原理分析问题)

“甲上午乙下午”与“乙上午甲下午”一样吗?(设计意图:辨析问题,在计数过程中这是两种不同的选法)

列出所有选法(设计意图:验证计数原理所得结果的正确性,进一步说明用计数原理解题的可靠性)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树形图列举结果。

舍弃具体背景,如何叙述问题1及其解答?

(设计意图:将具体问题抽象到一般问题,为引出排列概念做准备)

师生活动:教师给出元素的概念,引导学生使用“元素”“排列”等词叙述问题。

3、实际问题2:从1,2,3,4这4个数字中,每次取出3个排成一个三位数,共可得到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要完成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仿照问题1的解决过程给详细解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完整经历问题1的解答过程,建立理解排列概念的经验)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解题过程,发言,讨论,在利用“树形图”列举时适当引导 思考:问题1、2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你能从中概括出一般情形吗?

排列定义: 一般的说,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只研究被取出的元素各不相同的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例1(辨析概念)

掌握定义关键理解:

① “取出不同元素”;

②“按照一定顺序排列”。

归纳一下排列的特征,满足什么条件的两个排列才相同?

两个排列相同,当且仅当这两个排列中的元素完全相同,而且元素的排列顺序也完全相同。

给出排列数定义:

辨析排列数与一个排列的区别:(注:排列数是一个数值)

23m观察问题1、2的排列数答案探究排列数An,An,An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答案,对排列数公式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从具体到一般,降低思维的.难度)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框图分析比较直观,便于理解

给出排列数公式

排列数公式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明确公式的右边第一个因数是n,后面每个因数都比它前面一个因数少1,最后一个因数是n—m+1,共m个连续的正整数相乘)

给出阶乘,零的阶乘的概念

264例2 (阶乘的计算)A6,A6÷A4

(设计意图:使学生熟悉排列数的计算,用阶乘表示排列数公式)

例3(课本例2)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做应用题是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而不能只列出算式和答数,从而规范答题步骤,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思考的习惯)

③小结:学生讨论,然后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做一回顾,整体把握课堂,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④、作业布置: P20 课后练习1, 2, 4

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学习的需要,分两部分来布置作业,1、2要求学生必做;4是思考题,允许学生根据个人情况来完成。

我说课的最后一部分是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能直观生动的反映问题情境,形象的刻画事物的变化过程,但教学内容不易持续保留,而板书恰恰可以弥补这些不足。本节课的板书分两部分设计,一部分为排列的概念、排列数公式,可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随时提供信息支持;另一部分为例题的必要分析,让学生对解题步骤有明确的认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顺序变换范文高中生 第六篇

对于记叙文的写作,很多中学生都不得法,要么写成“流水账”,要么文章平淡无味,总之,打动不了读者,得不了高分,那么怎么才能让记叙文有真情实感呢?如何提升记叙文写作水平呢?下面就来一起探讨一下。

中学生记叙文写作技巧

1.扣紧主题,选材合理

文章再好,写跑题也是一分不值,中学阶段,尤其到了高中材料作文成为了主流,虽然说有了一定的选题、选材空间,但是,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很多学生都曾进过“跑题”的误区。其实,很多学生一开始还围绕着主题写,写着写着兴致一来,就开始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写了,越写越偏离主题,最后拉都拉不回来。

2.详略得当,突出主题

在列作文提纲的时候,就应该要考虑各段的详略,如何事事详述不仅字数过多,而且突出不了重点,如果事事都一笔带过,容易写成流水账。因此,在写文章的时候就要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这样比例平衡,又能突出主题。比如:详写的时候,把事件发生的环境、人物的表情、语态都做描写,能充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

3.真情实感,起承转合

记叙文一定要有情感表达,不能单纯的写“我好郁闷”“我好开心”,这种表达反而打动不了读者,很多人被朱自清的《背影》所打动,原因就是《背影》是真情的流露,父子间的真情实感打动了千万读者。文章并不仅仅是父亲爱孩子这么简单,而是有起伏、变化,对于情感细节的处理会让文章更丰富、人物形象更立体。

4,少写对话,多写故事

如果一篇文章总是“他说怎样怎样”“我说如何如何”就变成了剧本,记叙文更多的是对事情的叙述,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故事发展总是要有人交流,但是,在文章中如果照搬,就会让文章的色彩大打折扣。当然这点不能绝对化,精彩的对话也会提升文章的质量,所以,同学们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酌情处理。

语文成绩的三大技巧

第一,提高阅读能力

1、善于用模板

阅读的过程中,同学们首先要清楚文章的结构、段落,总结中心思想,下面为大家总结了归纳段落大意的常用模板,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记叙文:叙述了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抒发了/流露出……之情。

说明文:通过对人物/景物/物品等的描写,表达了/刻画了/抒发了……之情。

议论文:通过对……的议论/评论,意在说明……道理;通过……写作手法,来阐述……道理;通过……例子,来佐证……观点。

2、审清题干

很多学生容易审题不清,这在语文考试中常常会遇到,其中,一大部分同学是因为只读一遍题干就草草作答,所以,题干一定要多读几遍。

当然,语文考试中题干也会给我们一些提示,大家一定要善于抓住这点,确定答题思路,比如:描写某种物品的特性时,可以拿另一种物品来对比、衬托,这样就能很好的契合题意。

第二,提高写作能力

1、列提纲:要养成写作前,构思、列提纲的习惯。考场上,因为时间紧,很多学生不列提纲,这样写作文,只会让作文无结构、无思想、无主题,这种“三无作文”怎么能拿高分呢?因此,不论时间多紧,都要构建出文章的核心思想和大体结构,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会引起共鸣。

2、会仿写:仿写并非照搬照抄,而是根据被仿对象文章的思想脉络、写作手法来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仿写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升。这就像舞台上的演员,模仿动物行走、模仿某一部电影、模仿某一个人,其目的就是锤炼自己的表演能力,最终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仿写就是这一个道理,因此,对于仿写大家一定要抱着学习的态度,不能嗤之以鼻。

3、勤练笔:“熟能生巧”的道理大家都懂,如果每天坚持一篇高质量日记,积累下来,一定能有效提升写作水平,可是,谁能坚持这样做呢?我相信没有多少人能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写日记,因此,作文好的学生也是凤毛麟角。所以,勤练是写好作文的必经之路。

第三,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顺序变换范文高中生 第七篇

一、说教学目标

1、知识传授目标:正确理解和掌握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2、能力培养目标:能准确地应用它们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思想教育目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材分析

1、重点:加法原理,乘法原理。解决方法:利用简单的举例得到一般的结论、

2、难点:加法原理,乘法原理的区分。解决方法:运用对比的方法比较它们的异同、

三、说活动设计

1、活动:思考,讨论,对比,练习、

2、教具:多媒体课件、

四、说教学过程正

1、新课导入

随着社会发展,先进技术,使得各种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高标准严要求,使得商品生产工序复杂化,解决一件事常常有多种方法完成,或几个过程才能完成。排列组合这一章都是讨论简单的计数问题,而排列、组合的基础就是基本原理,用好基本原理是排列组合的关键、

2、新课

我们先看下面两个问题、

(1)从甲地到乙地,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还可以乘轮船、一天中,火车有4班,汽车有2班,轮船有3班,问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板书:图

因为一天中乘火车有4种走法,乘汽车有2种走法,乘轮船有3种走法,每一种走法都可以从甲地到达乙地,因此,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4十2十3=9种不同的走法、

一般地,有如下原理:

加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可以有n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十m2十?十mn种不同的方法。

(2)我们再看下面的问题:

由A村去B村的道路有3条,由B村去C村的道路有2条、从A村经B村去C村,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板书:图

这里,从A村到B村有3种不同的走法,按这3种走法中的每一种走法到达B村后,再从B村到C村又有2种不同的走法、因此,从A村经B村去C村共有3X2=6种不同的走法。一般地,有如下原理:

乘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n种不同的方法。

例1书架上层放有6本不同的数学书,下层放有5本不同的语文书。

(1)从中任取一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2)从中任取数学书与语文书各一本,有多少的取法?

(1)从书架上任取一本书,有两类办法:第一类办法是从上层取数学书,可以从6本书中任取一本,有6种方法;第二类办法是从下层取语文书,可以从5本书中任取一本,有5种方法、根据加法原理,得到不同的取法的种数是6十5=11。

答:从书架L任取一本书,有11种不同的取法。

(2)从书架上任取数学书与语文书各一本,可以分成两个步骤完成:第一步取一本数学书,有6种方法;第二步取一本语文书,有5种方法、根据乘法原理,得到不同的取法的种数是N=6X5=30。

答:从书架上取数学书与语文书各一本,有30种不同的方法。

练习:一同学有4枚明朝不同古币和6枚清朝不同古币

(1)从中任取一枚,有多少种不同取法?

(2)从中任取明清古币各一枚,有多少种不同取法?

例2:(1)由数字1,2,3,4,5可以组成多少个数字允许重复三位数?

(2)由数字1,2,3,4,5可以组成多少个数字不允许重复三位数?

(3)由数字0,1,2,3,4,5可以组成多少个数字不允许重复三位数?

解:要组成一个三位数可以分成三个步骤完成:第一步确定百位上的数字,从5个数字中任选一个数字,共有5种选法;第二步确定十位上的数字,由于数字允许重复,这仍有5种选法,第三步确定个位上的数字,同理,它也有5种选法、根据乘法原理,得到可以组成的三位数的个数是N=5X5X5=125。

答:可以组成125个三位数。

练习:

1、从甲地到乙地有2条陆路可走,从乙地到丙地有3条陆路可走,又从甲地不经过乙地到丙地有2条水路可走。

(1)从甲地经乙地到丙地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2)从甲地到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2、一名儿童做加法游戏、在一个红口袋中装着20张分别标有数1、2、?、19、20的红卡片,从中任抽一张,把上面的数作为被加数;在另一个黄口袋中装着10张分别标有数1、2、?、9、10的黄卡片,从中任抽一张,把上面的数作为加数、这名儿童一共可以列出多少个加法式子?

3、题2的变形

4、由0-9这10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小结:要解决某个此类问题,首先要判断是分类,还是分步?分类时用加法,分步时用乘法。

其次要注意怎样分类和分步,以后会进一步学习。

1、(口答)一件工作可以用两种方法完成、有5人会用第一种方法完成,另有4人会用第二种方法完成、选出一个人来完成这件工作,共有多少种选法?

2、在读书活动中,一个学生要从2本科技书、2本政治书、3本文艺书里任选一本,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3、乘积(a1+a2+a3)(b1+b2+b3+b4)(c1+c2+c3+c4+c5)展开后共有多少项?

4、从甲地到乙地有2条路可通,从乙地到丙地有3条路可通;从甲地到丁地有4条路可通,从丁地到丙地有2条路可通、从甲地到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5、一个口袋内装有5个小球,另一个口袋内装有4个小球,所有这些小球的颜色互不相同。

(1)从两个口袋内任取一个小球,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2)从两个口袋内各取一个小球,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顺序变换范文高中生 第八篇

爷爷的花园:爷爷有一个美丽的花园,一年四季都很美!

花园的东边种了几朵樱花。春天,鲜花有各种形状和大小。有些像火一样红,有些像霞多利一样红.多美啊!突然,一阵微风吹过,他们像跳芭蕾舞的仙女一样翩翩起舞。

在花园的北面,有几串葡萄。夏天,葡萄架上的葡萄成熟了。我挑了一个放进嘴里。突然,一股甜汁渗进了我的嘴里。这一刻,我好像是一颗葡萄,和朋友们捉迷藏,然后静静地站在枝头,让微风吹来,让阳光抚摸我。这时,我被一声巨响惊醒了。原来我在吃葡萄和做白日梦!

在花园的东边,有几朵菊花。秋天,有些人肩上披着金色卷发,有些人腰上穿着漂亮的长裙,还有一些人穿着蓬乱的裙子,真的很美!

花园的南面种了几棵李树。冬天到了,梅花盛开,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一抹亮色。这让我想起:“梅枝在角落,凌寒独自一人。我从远处知道这不是雪,因为有暗香。”梅花婀娜多姿,像少女在风雪中翩翩起舞,香气沁人心脾.

这是爷爷的花园!

顺序变换范文高中生 第九篇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第二册(下)、第十章第二节《排列》第一课时。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在学习了两个计数原理的(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内容相对独立,自成体系。与以往所学数学知识有很大区别,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体彩,足彩等抽奖活动)。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地位。它既在推导排列数公式的过程中使分步计数原理获得了重要的应用,又使排列数公式成为推导组合数公式的主要依据。这一部分内容是高考必考的内容,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理解排列的意义,了解排列数的意义,掌握排列数公式及推导方法。

能力训练目标:

(1) 正确理解排列的意义。能利用树形图写出简单问题的所有排列。

(2) 了解排列和排列数的意义。能根据具体的问题,写出符合要求的排列。

(3) 会分析与数字有关的排列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认识到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德育目标:

在排列的概念理解上,在排列数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会透过现象抓本质,通过对事物、现象本质的进一步分析,得出一般的规律。

第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及教学目标的要求,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排列的意义及排列数公式。用分步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同时学生对“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较为陌生,因此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又一难点。

第四、学情分析:

对于高二的学生,知识经验已较为丰富,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引导、启发、研究和探讨以符合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针对高中生的这一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第五、说教法: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针对高中生的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六、说学法: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加强学习方式的改变,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各学科课程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基于此,本节课我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辅以多媒体为手段,在课堂结构上,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了五个环节:

1、复习回顾;

2、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3、合作探究与指导应用;

4、归纳小结;

5、布置作业。

五个层次的学法,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第七、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这一环节中设置了三个问题:问题一:什么是分类计数原理;问题二:什么是分步计数原理;问题三: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的区别与联系。借助两个计数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过渡到第二个环节——创设情境

在这一环节中设置了两个问题,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初步认识排列的特征,为后面的概念学习建立基础,为学习新知识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学生观察两个排列的特点,引入排列的概念,对问题的总结又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能力,从而过渡到第三个环节——合作探究与指导应用。

由引入自然给出排列定义,强调:

(1)排列的定义中包含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取出元素”;二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一定顺序就是与位置有关,这也是判断一个问题是不是排列问题的重要标志。

(2)再根据排列的定义,两个排列相同,当且仅当这两个排列的元素完全相同,而且元素的顺序也完全相同。

为加深学生对排列概念的理解,又设置了一个练习题、一道例题。 第二个重点部分为排列数,结合排列定义,给出排列数定义,为使学生更进一步熟悉排列数,给出两个问题,也为推导排列数公式做铺垫。

结合上面给出的两个问题,层层深入,紧追不舍,利用分步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在排列数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我采用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方法,由学生自己总结进而归纳出排列数的公式。整个过程由学生完成,通过互相讨论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又化解了教学难点。

进而给出全排列定义及全排列数公式。

在这个环节中设置了多个问题、探究及相应的例题、练习题,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发现、合作探究、指导应用的模式,精心设计、层层铺垫,启发、调整、激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第四个环节,归纳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排列问题,是取出m个元素后,还要按照一定顺序排成一列,取出同样的m个元素,只要排列顺序不同,就视为两个不同的排列。

第五个环节,布置作业。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学习的需要,分两部分来布置作业,一部分是课本的习题,要求学生必做;另一部分是思考题,允许学生根据个人情况来完成。 我说课的最后一部分是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能直观生动的反映问题情境,形象的刻画事物的变化过程,但同时也存在弊端,如教学内容相互覆盖,不易持续保留,而板书恰恰可以弥补这些不足。本节课的板书分两部分设计,一部分为重要的概念、法则,可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随时提供信息;另一部分为例题的书写,让学生对解题步骤有明确的认识,有利于课后顺利的完成作业。

以上是我如何教和如何学的见解,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顺序变换范文高中生 第十篇

中学生写作技巧方法:变换顺序法

变换顺序法主要是指在叙事的过程中改变常规的顺叙,而采用倒叙、插叙等叙述方法,从而带给文章一种摇曳多姿的美。

具体来说运用倒叙即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倒叙的类型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把结局提前,如《背影》;二是像《羚羊木雕》那样把中间扣人心弦的部分提前;三是由眼前事物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如《风筝》。

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使用倒叙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倒叙实在是一种截叙,是顺叙的变式。那么,关键在于截得恰到好处。或截意外的结局于前,使读者急欲读完全文;或截精彩片断于先,使文章开首即光彩照人。到底怎样截,在什么地方生变,是费心血、见功力的。特别是片断倒叙更是如此。

二、注意顺叙与倒叙之间的衔接。倒叙是顺叙中某个部分提前,倒叙之后还要转为顺叙。所以,倒与顺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内在联系。使用倒叙既要做到过渡自然,又要把倒叙的起止点交代清楚。

三、不可为倒叙而倒叙。若文章所反映的事件历时较长,情况又较复杂,才适宜用倒叙的方法。对于时间跨度小、情节单纯的事件则不必用倒叙的方式,若勉强使用反倒故弄玄虚了。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插叙与倒叙的区别在于:插叙只是顺叙中的一个片断,不是全文中心事件的一部分;而倒叙所叙的内容是整个事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一个环节。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顺序变换范文高中生 第十一篇

说话写文章都要有次序,如果颠三倒四.别人就听不清楚,看不明白。凡是叙述事情的文章,或者以事情写人的文章,都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因为任何事情都会有一个从发生、发展到结束的过程,这就是事情发展的顺序。按照这种顺序,一步一步地写,就能清楚、完整地反映事情发展的过程。这样,可以使作文写得条理清楚、交待明白。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首先要写事情的发生,次写发展,再写结果。还要注意事情前后的连接,可以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之类的连接词。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要注意写清楚事情的因果关系。要交代清楚做某件事的原因,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还要交代清楚事情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是顺利的还是曲折的。这样,文章才有头有尾。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并不是像记流水账那样,每一笔账都记下来,而是要突出重点,分清主次,安排好详略。重点内容要具体、生动、详细地描写,次要内容只要简略几笔带过就可以了。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