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研究案例范文(推荐10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2-12-23 12:42:40320

科技管理研究案例范文 第一篇

一、新的形势

近十几年以来,现代化电视采、编、播技术领域掀起了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数字化革命,数字技术给电视行业带来的不仅仅是新的技术与新的设备,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电视行业里的渗进,专业电视制作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也将越来越短,电视节目制作的手段、模式甚至是工作流程都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作为电视技术的最终使用者与受益者,电视技术人员在面对各大公司强大的宣传攻势和各种各具特点、各有所长的新技术、新设备时,必须掌握主动地位,不断地捕捉最新的电视制作技术的发展动态,广泛地比较各种电视设备的性能优劣、价格高低,深入的了解新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情况,为将来的发展掌握第一手资料。这种新的形势就为开展专业电视技术的科技情报工作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更多要求。

二、科技情报工作的步署与实施

开展电视技术科技情报工作是一种提高业务能力、把握专业领域最新技术,开拓视野的有效途径,其主要目的是随时跟踪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动态,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技术依据。整个科技情报工作共分三个方面:收集、管理和情报的分析、研究与提供。

1.收集

范围以现代电视技术为中心、相关视听技术为周边,以数字为主模拟为辅的现代电视采编制作的技术文献、视听产品等。主要类型包括:技术说明、产品说明、产品操作手册、技术标准、产品宣传品、相关科技工具书、技术期刊、技术会议文献、技术论文以及光盘录像资料等。主要内容包括音频、视频、计算机技术三个部分。

方法根据技术工作情况,收集方法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随机资料这部分资料是随着买进的设备一起附送的,既各种已引进设备的说明书、操作手册及附本等。

订购主要是通过每年的邮局期刊预订或汇款邮购工作,收集电视技术专业期刊、会议论文文献及各种标准等。

索要通过与厂家联系,直接索要某一产品的详细资料。

现场收集主要是通过参加各种产品展示会、技术交流会,较为集中地收集某一技术领域最新、具有发展性、趋势性的技术资料及介绍。

2.管理

由于收集工作是在专业范围内开展,规模不大,其管理、检索方法可沿用简单的图书管理系统,大概分五个部分:

验收盖章每份收集来的资料都必须验收盖章,作为单位财产的标志。

登录每份资料都必须在入藏前登录,包括时间、来源、类型、价格、出版单位等。统计按入藏时间为序,统计所得的报表结果即是技术资料财产清单,可以作为转手、交接的凭据。

分类(编目、排架)根据电视工作的实际情况,可将所有资料分为音频、视频和计算机三大领域,每一领域又可分为不同的种类:1、设备说明书及副本2、技术性期刊3、图书4、工具书5、系统图6、技术论文7、行业标准8、产品宣传材料9、音像资料等。

建立查询系统根据分类,及时地为每一份资料都制作一份独一无二的检索卡。合理科学组织、管理检索卡,建立简易方便的查询方式。

保管科技情报工作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其它人员也应严格遵守借阅制度。科技情报人员应负责技术资料的整理、分类、清点工作。

3.情报的分析、研究与提供

这项工作主要有三个部分:定期总结、专题服务与资料提供。

定期总结报告以一年或半年为一终结周期,以简单报表的形式概括整个电视技术的发展的最新动态,并预计其发展趋势。

专题服务根据领导的决策需要或工作中的咨询需要,针对某个特定的专题或领域进行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归纳、分析与终结。

为技术人员提供完善的资料查询系统。

三、我台科技情报工作工作的开展

科技管理研究案例范文 第二篇

1托电公司科技管理体系的涵义

作为国内超大型火力发电企业,建立合理有效的科技管理体系,依靠科技管理创新,提高托电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非常急迫的。2010—2013年,托电公司逐步建立了完善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明确了各级责任主体的科技创新工作职责,编制了托电公司人才培养规划,启动了技术创新信息收集发布平台创建工作,建立了科技成果及论文评审体系,开展了年度科技成果的推荐、评审工作,丰富了科技项目攻关与合作形式。托电公司各级科技管理人员非常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尤其是在火电机组脱硫、脱硝、空冷、干除渣、水处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针对科技人才制订了完善的激励制度,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进行激励。科技管理体系在推进托电公司安全生产、促进节能减排、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托电公司科技管理体系实践分析

2.1创新科技人才培养方式

2.2创新科技信息成果收集方式

2.3创新科技项目攻关形式

2.4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等资源

(1)将高校及科研院所尖端技术与生产实际结合。2013年托电公司与高校进行产、学、研结合,完成《汽轮机转子寿命损耗在线监测系统》,对托电公司机组汽轮器转子不同工况下寿命损耗状况有了准确把握,应用该成果将提高汽轮机转子寿命监测准确性,进而提高整个汽轮机管理水平。(2)与地方科委、科协、行业协会交流与沟通,学习先进的科技管理经验和理念,提高托电公司科技创新管理能力。(3)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聘请行业内知名专家教授,讲解行业发展动态,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2.5科技成果转化

将科技成果运用于实际生产,解决现场实际问题,才能使科技管理进入良性循环。托电公司将科技成果作为提高科技管理水平,成功转化、复制推广、助推托电公司的安全生产作为检验科技创新工作的标准。托电公司对多项成果进行转化,应用于全厂10台600MW机组,先后进行了“自动调节与控制系统优化(URO)”“汞在线监测装置”等多个项目的攻关。URO项目运用Ovation控制系统的预测控制和过程模型改进机组负荷响应速率,协调锅炉和汽轮机动态特性,提高负荷响应速度,同时兼顾机组稳定性,单台机组创造了月均47万元(600MW机组)的经济效益。“汞在线监测装置”更作为国家环保部在托电公司的试点项目,落实了《_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和《_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为针对汞问题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谈判提供了可靠数据。通过“脱硫、脱硝、除尘改造”等一系列环保类成果的转化,几年来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大大降低,仅氮氧化物就由改造前的600mg/m3降低至240mg/m3。2013年,托电公司专利技术《汽机高调门十字头止动板》经验证可以极大提高机组高调门可靠性、安全性,目前该技术不仅在兄弟单位中推广转化,并在东方汽轮机厂同型高调门生产中成功应用。

3结束语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管理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安全效益等,提升了托电公司的科技管理水平。自2010年始,托电公司将创新型科技管理体系与生产实际结合,将科技管理纳入发展规划,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强化管理创新,推进科技创新、鼓励成果转化,科技实力逐步增强,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技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托电公司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科技管理研究案例范文 第三篇

一、水利科技档案工作在水利科技管理中的作用

水利科技档案工作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出水利科技管理工作的水平,但是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水利部门都没有认识到科技档案工作对水利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得水利科技档案工作与水利科技管理工作相脱离,严重阻碍了水利科技管理工作的进展。水利科技档案工作中对科技管理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类和归档及科技管理归档以后的利用等过程都是水利科技管理工作必须开展的步骤,所以水利科技档案工作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水利科技管理工作的水平。

二、新形势下水利科技档案工作的现状

新形势下水利档案管理工作虽然得到了水利部门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面临着很多问题,首先就是水利档案工作方式比较落后,因为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水利部门的管理者都没有把水利科技档案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所以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很难将最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运用到水利科技档案工作中。其次是水利科技档案的质量难以做出保证,因为水利科技档案工作与水利科技管理工作曾经处于分离的状态,所以不能对水利科技档案的质量做出保证,例如有些水利科技档案资料较少或者是留存的资料不具有代表性等。还有就是缺少最原始的水利科技档案,目前留存的大多都是复印件,因此不能保证资料的质量。

三、加强水利科技档案工作的措施

(一)加快水利科技档案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二)加强水利科技档案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三)加强对原始资料的保存力度

原始水利科技档案资料是最重要的资料,而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人工将一些原始数据录入计算机系统,在人工录入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小错误,所以原始档案资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在加快水利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还应该做好水利科技档案的原始资料的保存和管理工作。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水利科技档案在水利科技管理工作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相关水利部门一定要认识到水利科技档案工作的重要性,逐步实现水利科技档案工作的信息化,这样才能提高水利科技档案工作水平,提高水利科技档案的利用效率,促进水利科技管理工作的发展。

科技管理研究案例范文 第四篇

一、知识产权与科技管理

(一)知识产权的含义

知识产权指的是人们在从事智力劳动过程中,如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由于创造了优秀出色的精神财富得到肯定,从而获得了一种权利。知识产权包含内容广泛,如发明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等。知识产权从性质上划分,可以分为人身权利(亦称精神权利)和财产权利(亦称经济权利)。其中,人身权利包括署名权和荣誉权等,不能转让、继承与赠与;财产权利是指发明人获得的经济收益,可以转让、继承与赠与。

(二)科技发明、科技管理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1、科技发明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科技发明是知识产权的前提与来源,只有创造者参与智力创作活动,并且其创作成果得到肯定,才产生了知识产权。反过来,科学技术的发明最终要走向市场,得到广泛的推广和有效的应用,才能真正产生价值。这个推广的过程又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的保护为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保障,因此二者密不可分。另外,知识产权肯定了发明创造者的智力劳动,激励了他们创造的热情与积极性,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发明不断更新,层出不穷。

2、科学管理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知识产权保护本身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是对创造的智力成果进行保护的有效手段。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科学技术管理水平,使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有序。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行政管理相互辅助,扬长避短,从而推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二、科技管理中知识产权纠纷常见类型

(一)科技成果署名权的纠纷

科技成果产生之后,需要经过鉴定成果、奖励发明、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几个环节,在这几个环节中,常常由于署名或署名顺序产生纠纷。例如一些单位领导人并未参与某项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活动,却执意要求署上自己的名字,这便侵犯了发明人的权益,极有可能造成纠纷现象。

(二)职务与非职务发明成果权纠纷

职务与非职务发明成果权纠纷指的是发明成果是属于单位所有还是属于单位职工所有的纠纷。我国有明确的法律对职务技术与非职务技术作出规定,但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职务技术发明与非职务技术发明仍然存在较大争议。

(三)科技成果在推广和转让过程中存在的纠纷

1、权纠纷

是指因侵害他人的合法民事权益所发生的纠纷,在知识产权方面一般表现在:未经发明者允许,将他人的成果进行生产与销售,以获取经济效益;或假冒他人的成果,用于不正当的商业竞争。

2、合同纠纷

目前我国科技管理中仍存在以上诸多知识产权问题与纠纷,对于这些纠纷,要采用恰当的途径进行有效地解决,例如可以友好协商解决、请求行政执法机关进行有效解决,或者诉诸法律,请求人民法院进行解决。

三、科技管理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几点意见

(一)积极依靠法律、仲裁、行政管理等途径有效解决纠纷

当今时代,科技发明日新月异,更新速度飞快。在科技发展与繁荣的背后,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种纠纷。当合作过程中产生纠纷时,双方或多方可以通过友好协商得到和平解决。但不能做到友好协商时,各方要积极采用法律手段及时解决。知识产权诉讼包括知识产权民事诉讼、知识产权行政诉讼和知识产权刑事诉讼。为此,我国也要完善知识产权诉讼制度。

(二)充分利用专利文献和资讯

合作双方在签署合同之前,首先应当做到检索已有文献,调查研究当前的研究成果。这样做有两个优势,一是在了解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再进行科技发明,防止对某一个方面进行多次反复研究,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合作一方在检索并了解文献结果之后,出于职业道德的考虑,知情一方无权对结果进行隐瞒。

(三)正式签署合同,明晰责、权、利

在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中出现的很多法律纠纷都与合作双方责、权、利划分不明确有关。合作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分别投入科技成果与现金投资,在签署合同的过程中,有必要对双方的责、权、利进行明确划分,例如对所有权归属问题的划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的说明等。双方要严格遵守《合同法》,按照法律法规明确双方责、权、利,这将为双方的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合作的正常进行,避免产生法律纠纷以及可能产生的经济损失。

(四)重视国有无形资产,防止国有无形资产的流失

国有无形资产是国家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科技成果转化交易过程中,国有无形资产流失的问题依然存在。为此,我国要高度重视国有无形资产的价值,重视对国有无形资产的保护,防止流失。单位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保护国有无形资产:一是对全体员工加强法制教育。单位要经常对其员工进行法制教育与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二是加强制定并实施规章制度。在员工离职、退休期间,规定员工上交相关材料,防止国有无形资产外流。

(五)专利代理人、诉讼代理人有效运用科技法律与法规

科技开发合作具有复杂性、投资高、风险大的特点与性质,这对诉讼代理人的专业水平要求更高。只掌握一些法律皮毛知识与常识的诉讼代理人决不能胜任这份工作,因此,诉讼代理人要严格要求自己,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有效地行使自身的代理权,保证法律讼诉的及时解决。对于专利代理人来说,不仅需要具备有关科技专利方面的知识,而且也要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只有精通二者,才能在代理专利申请中有效保护知识产权。

四、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科技管理中知识产权的保护应当予以重视。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有利于保护发明人的合法权益,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面对我国科技管理中知识产权法律诉讼问题以及各种纠纷现象,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采取恰当措施,不断推动科技管理中知识产权的保护。

科技管理研究案例范文 第五篇

1.科技项目管理工作流程

科技项目立项阶段管理

在科技项目立项阶段,必须做好科技项目的筛选和顶层设计,坚持科技项目服从并服务于国家、单位学科发展战略;确保科技成果的实用性。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下,发挥科研人员的作用,积极参与立项活动,并做好科技项目储备。科技项目立项申请工作流随着社会、市场的需求,科研院所研究的内容和类型越来越复杂。主要分为科技研究,应用研究两个部分;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主要分为技术攻关、技术现场试验、高技术科业化以及科技平台建设等,有区分、有交叉。项目申请材料完成后,按照工作流程,单位组织申报材料的初审活动,技术专家必须认真、公正,确保申报材料符合本单位的研究方向和定位、符合项目上级主管部门的成果要求和科研技术的先进性。审查的重点包括:项目的目的、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创新性,对学科的发展、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探讨,研究的方向、内容、技术路线和经费预算、预期成果等。进行全面审查后并提出修改建议。科技管理人员对编写的申请材料按照申请指南等进行形式审查。做到详细了解项目主管单位对项目的立项政策导向及相关信息,仔细阅读、理解申报通知,如《项目申报指南》和《项目申请书填写说明》等技术文件,同时查阅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结合科研院所自身需求,尽量做到有的放矢,提高科技项目立项的成功率。

坚持项目实施阶段的质量管理

当申报的科技项目获得批准立项后,各项目组按照任务书、设计的要求,开展项目实施活动。为确保项目研究工作的质量,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必须实行三级质量检查,即:自查、互查、单位组织抽查。建立项目工作进展情况的定期报告、质量检查、年度的技术总结评估制度,年度部门成果交流、原始资料检查制度。科技管理部位通过这些管理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进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矛盾,为项目正常运作创造良好环境,为按时完成项目结题起到保证作用。科技项目野外、原始资料质量抽查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

加强科技项目结题阶段的管理

根据项目进展实施时间的安排,科研项目进入结题阶段。项目结题质量,能反映科研项目水平、项目管理的能力和本单位科研水平。能为以后项目的延续研究和申报奠定基础。因此,研究管理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项目的成果审查工作。根据工作流程,科研管理部门要组织项目成果初审,邀请相关的专业技术专家对照项目任务书或设计书对项目的完成情况和原始资料进行认真检查。包括:技术路线、任务目标、实验数据等,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对需要更为深层次研究的项目,提出继续申报下次课题建议。推动科研项目的延伸和管理水平。科技项目结题工作流程如图4所示。科研管理人员在这个过程中,了解项目基本情况和项目评审的基本过程,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对项目进行评审工作。

2.其它工作管理流程

科研协作合同管理流程

在科技项目整个过程中,外协是一个重要过程。外协包括:科研、实验测试、工程、施工、购买软件、设备加工等。必须有一个完善的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合同管理流程分为合同书的签订和外拨经费用的过程。科技管理部门不仅要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还要了解科技研究的工作过程,有为单位、科研人员负责的工作态度,按要求组织好合同的签订活动。合同管理流程如图5所示。

科技奖项申报工作流程

科技奖项的申报是科技项目成果的重要体现。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推动科技项目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另一方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整合和集成重要科技成果,扩大科技成果的应用前景。每年国家、省、部、局、院和专业协会开展各类的科技奖申报工作,科研院所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申报质量。研奖项申报的科技奖项申报工作流程如图6所示。

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流程

为达到科技项目承担单位资质的要求,应开展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认证审核,以促进单位质量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整体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工作流程见图7。4.与时俱进,创新管理思路科研院所做好科技管理必须从五个方面入手:分别是管理理念、管理结构、工作流程、管理的手段和人。管理理念是单位追求的目标,一个明确的目标,决定了管理的内容和管理的效果,采取相适应的管理结构和架构;工作流程和制度好比法律,可以起到强制性的作用;科研管理部门制订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指导员工的行为,制订工作流程是明确自己行为过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为了科研院所的学科建设能适应新形势,需要我们科研院所与时俱进,不断改进管理思路。作为科研管理人员,是科技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问,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专业知识、国家法律法规等等。为了与时俱进、管理创新,管理规范化,搞好科研院所的科研管理工作。第一,要关注世界科技发展的动向,积累各方面的知识,学习新科技管理理论和技术方法,增加遵守法律法规意识。第二,在科研工作过程中,做合作单位、研究处室、项目组、各部门之间的“调合剂”、“润滑剂”。第三,必须要加强服务意识、事业心和责任感,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针对单位的实际问题,实现科技管理的制度创新,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规定,对科研事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科技管理研究案例范文 第六篇

一、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的现状

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是依据农业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运用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对各项农业技术活动进行组织和策划,以求在时间和经济上最合理、最有效地达到预定的农业技术发展目标。它是现代科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业经济功效最大化的有效途径。然而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我国实行的是以城市为基地的工业化战略,把业中的资金强制性地转移为工业化积累,在工业化战略的推动下我国的现代工业在城市迅速扩张。而相比较而言,农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却整体徘徊不觚,发展艰难。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科技资金的投入,加强了科研院所的组建,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以法律形式规范了农业科技专利成果交易。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增收,除了对国家政策的需求外,关键要靠农业科技的支持。然而由于一些体制不健全的客观因素制约,使得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与经济总体不相适应。其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科技管理的主体不明晰。现代农业就是利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把传统农业的旧“四靠”转变为一靠科技、二靠人才、三靠投入、四靠管理的新‘四靠”。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农业科技的管理主体是以各级政府纵向调控和直接领导为主,农业科技管理机构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一直没有在法律上得到应有尊重。同时,一部分农业科技投资主体和收益地位不明晰,产权关系不明确,使生产者和经营者缺乏积极性,没有产生出应有的效益,也严重制约了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以政府的行政指令为转移,农业科技管理需要管理者遵循科技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在制度化的前提下也应该赋予地方科技管理部门以一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农业。二是地方农业科技管理资金匮乏。国家每年都会在财政预算中拿出相当部分资金用于农业科技的改革和完善,同时也要求地方各级政府投入部分财政资金以支持本地农业经济发展。但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中央和地方两级预算,而地方自留可支配财政资金并不多,所以各级地方政府对于大量资金投入效果并不明显、对GDP增长贡献不高、且见效期长的农业科技的热情自然不高,也就造成了一些具备发展高新农业的地方因缺乏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而错过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三足政府对农业高新技术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采用高新成果缺乏热情。农民是农业关系的主体要素,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是要有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而在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管理基本还是由政府主导和垄断,政府对农业科技的宣传缺乏力度,加之市场化的农业科技交易体制没有完全形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同时,由于广大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偏低、经营规模小、收益低,对采用高科技的热情商。是农业总体的机械化水平不高,资金匮乏。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的发展,唰时也影响『.农业科技的研发和转化,我国农业机械化低水平层面运转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农业新技术规模效应的发挥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二、构建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新体系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含量的高低是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减少损耗、提高效益、占领市场的关键,因此提高科技的研发速度,改革传统的科技管理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必须采取有效对策。构建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新体系。

(一)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制订长远科技发展战略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科技发展需要从战略的高度做出再瞻性的部署,打破条块分割的科技管理体制,加强和完善农业科技管理的立法和执法,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重奖取得重大成果转化效益的单位和个人。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公共资源保障机制,完善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同时,必须将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层面,把对农业科研的投入看成不断增长的公共需求和维持农业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制订长远科技发展战略不仅是农业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在要求。国家农业、科技主管部门和地方都要从长远出发,对业科技工作做出合理规范,形成三个层次力量最优配置,为我转型农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二)进一步贯彻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成果转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是至今我国在这方面尚无满意答案的现实难题。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涉及到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宏观看,科技成果转化是由科技给、转化、需求和科技环境系统等构成的大系统,其运行要求立、健全相关的动力机制、收益分配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调控机制等。微观看,科技成果的转化包括实验室研究、中间试验、工业性实验、工厂化生产等环节。因此,必须规范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和成果转化衔接体系,实施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和地方的科技联姻,动员各类农科教研机构和私营企业参与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科技的研发必须依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运作,以生产的实际需要为契机,而且科技成果也只有在转化为产力时,才能为社会增加更多价值。企业可以凭借自身优势,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和引进,成为创新的主体和技术推广的载体。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和农民要形成密切利益共同体,使其成为教学与科研成果的孵化器,优良品种推广的生产基地,有效发挥科技辐射、带动效应。2003年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与连云港市共同发起的“百名教授科技兴百村小康工程”活动(简“兴百村活动”)已初见成效,该活动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科研院校与农村的直接联系,避免了中间环节所产生的烦琐程序、信息中转误差和资源丢失现象,实现了事业单位职能和服务型观念转变,而且农民也可以把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遇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地反馈给专家,力求把问题解决在最先发现环节。

(四)改革农业推广机制,完善农业推广体系加强改革和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是决定现代农业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农技站早已变成了只有部门、没有人员或只有机构、没有作用的空架子或纯营利机构。现代农业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农业要发展,基层推广站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建设好现代意义的农业推广体系将是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我国现行农技推广体系不仅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也无法应对加入m后世界农产品贸易对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带来的冲击,因此应在确保农技推广体系稳定的前提下,深化体制改革,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不能单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而应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各地应从实际出发,深层次地发掘地方农业发展潜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与市场准入门槛,提升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帮助农民抵御各种风险。

(五)建立现代信息平台,实现农业科技“高速公路”科技信息平台是指综合社会业已存在的科技与信息,为快速合理地利用科技资源提供一个可供随时查询利用的信息资源库,为建立农业数字信息“高速公路”,实现资源共享,应在各县建立以农业部门牵头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包括建立农业科技‘‘l10”系统和专家库;要切实转变政府观念,合理设置农业管理和服务机构完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避免多头管理和相互推委、扯皮现象发生;还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筹建高水准的农业情报信息体系组建统一的农业预警机制。平台的建立单纯依靠行政部门无疑是不够的,没有广泛非行政力量参与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政府应该推动、整合现有资源,采取多媒体信息交流手段,抓好农业基础建设、技术开发和科技服务工作,即科技的产前、产中与产后三阶段的管理,实现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的双赢。

农业科技信息“高速公路”功能的最大化,3s技术是核心因此合理利用3S技术则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变革传统农业管理模式和以信息科技促进传统农业朝“两高一优”的现代农业转变及变革传统农业的最佳途径同时,政府要鼓励和扶持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科技的转化率与应用规模,并始终坚{寺“谁建谁管”的原则,注重发挥经济杠杆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引导其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结柬语

进入新世纪,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科技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科技进步将成为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成为农业比较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当从宏观上总体把握现代转型农业发展的全局,全面把握好农业现代化改革的历史性机遇,勇于开拓创新,构造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科技新体系,为建设一个生机盎然的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论文关键词:农业科技管理现状与成因新体系

论文摘要:通过对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现状的阐述,对新形势如何构建中国农业科技管理新体系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陈耀邦.在稳定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加强新世纪农技推广体系建设[J].中国农技推广,2001,(1).

【2】叶兴庆.未来中国农业政策走向分析[EB].http://whinado.Cn/ReadNews.8sp?NewsID=270

科技管理研究案例范文 第七篇

一、高职院校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结合密切,它围绕区域经济支柱产业、新兴行业、骨干企业人才需求,紧紧依靠行业企业办学,通过扩展和密切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开展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直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对于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高职院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而其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及社会服务功能的大小有赖于它科研水平的发展。为了确保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适应当代科技创新要求,满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功能,重视和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就成为高职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的科研活动需要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科学的组织管理。提高高职教师的科研能力,完善的科技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科技管理工作应在高职院校科技发展中起着计划、组织、协调、检查的作用,在科研经费、科研质量、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监督、指导、实施作用,“其专业化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高校科技工作的正常运转。”[1]新的社会发展形势要求必须加快科技管理模式、科技管理手段和科技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转型,实现自身的科学化与现代化。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科技管理工作,对于促进高校科技发展质量与效益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构建国家创新体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我国高职院校科技管理工作的现实状况

我国的高职院校主要是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的需要而产生的。它们大多办学时间不长,且多数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合并升格而来,故在科研管理方面难免有着先天不足。

(三)专利、产权保护意识弱。在我国,高职院校是知识产品的主要产出基地之一,其成果涉及到知识产权的众多领域,比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权以及其它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知识产权等。然而,我国的高职院校并没能成为知识产权无形资产的强大拥有者,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广大教师、科研人员知识产权法律意识淡薄。他们对知识产权知识了解较少,对专利的内涵缺乏真正的理解。他们往往把科研工作的重心放在项目申请、理论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结题、鉴定以及报奖上,忽视了专利申请以获得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许多科技人员为晋升职称而盲目发表论文,使得许多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丧失了专利或专有技术的保密性。二是科研人员无力承担专利费用。有些高职院校规定专利费用从科研人员自己的科研经费中支出,这对一些科研经费相对较少的课题来说,是一笔较大的支出,至使不少科研人员因为难支付以及维持专利费用而放弃了对研究成果的专利申请和产权保护。三是我国许多高职院校不重视知识产权管理。学院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管理措施不力,有些科研人才在调离或辞职时带走科研成果或专利,导致知识产权的流失,给高职院校和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带来巨大损失。

(四)成果产业化少。我国高职院校每年都有大量的科研成果推出,但并不是所有的科研成果都被转化利用。据有关资料的统计,在高职院校中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1/10,大部分的科研成果都被束之高阁。这使得大量的科学研究流于形式,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不到推进作用。造成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未转化的原因诸多:一是许多科研人员研发不是以市场为导向,项目选题与生产实际脱节。高职院校的许多科技成果“含金量低”,没有突出专科院校的独特性,科研项目无重点、无特色,理论研究多、应用性研究少,重复研究多、创新研究少。市场定位不准确,科研成果本身不成熟使成果游离于市场边缘、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有些科研成果虽然理论依据充分,在实验室中也能得到有效的验证,但在实际应用中不方便,不适用于推广应用。二是高职院校对自有科技成果的宣传推广力度不够。一项好的科技成果要能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首先要让需方认识和了解。高职院校科技管理部门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担当各种科技信息的传递媒介,它是各种校企合作会议的组织者和承办者,各种科技成果发布会、展示会的组织参与者以及充当学校科研人员与企业技术工作人员之间的牵线者等。[2](p33-35)他们为科研成果与需求企业之间架起桥梁、连成纽带。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项目申报立项、监督管理、验收鉴定工作比较重视,管理也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但对科研成果的宣传推广意识却比较薄弱,与企业沟通不畅,导致企业对高校有哪些成果不是很清楚,自然就谈不上成果转化。三是科研人员与学院仅重视科研成果的学术性、先进性,没有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作为最终目标。无论是对学院的综合实力评价,还是对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晋升考核,都是以发表论文篇数,出版专著部数,获奖成果等级和数量为评价指标,对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及其经济和社会价值并没有明确要求。受这种考核政策的影响,很多科技人员专注于课题申报、研究过程和成果奖励的申请,而对科技成果能否走向市场漠不关心。四是企业采用成果的积极性不高。科研成果形成产品要经过小试、中试放大、小批量生产等一系列的实验,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支出,这就决定了科技成果转化是一种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的中长期投资。由于企业资金不足,投融资体制不完善,导致许多企业比较注重产品生产和销售等短期利益,不愿从高职院校购买科技成果,致使大部分科技成果游离于市场之外。

三、对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科技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

高职院校实现科技创新的能力取决于科技管理水平的高低。各校科研管理部门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创新观念,加快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根据各校自身特点制定切合本校实际的科技管理政策,促进科研活动的开展,有效增强学院科技实力,发挥其特有的专业优势。

(一)创新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更新与观念的转变是新时期提高科研管理水平的基础。精细化管理就是将科学的管理思想、方法与认真负责的做事态度相结合,做到管理规范化,管理目标具体化。近年来,高职院校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科研任务,学校科技管理工作相应的内容增多、难度加大。作为科研管理人员不仅要有高度的服务意识、市场意识和敬业精神,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丰富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业务水平,将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灵活地运用于科技管理全过程,并且善于组织协调,做好学校、社会与科研人员的桥梁,使科研工作有条不紊,善于用敏锐的目光观察、分析科学前沿信息,并作出正确、果断的决策。精细化管理需要依赖于完整、规范的制度,才能使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高职院校要从本校实际出发建立健全科技管理制度体系,努力营造一个自由、公正与公平竞争的学术氛围,严厉禁止采取剽窃手段或请“枪手”代劳而骗取科研奖励的急功近利行为,提倡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科学态度。对于有科研成就的人员,可以采取一定比例的项目津贴作为奖金,或在晋级、职称评定和工作考核中予以量化的鼓励政策。给他们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为他们提供事业发展的舞台,以实现其人生价值,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新性。有计划地组织和建设合理的科研梯队,形成持续稳定的研究队伍。科研管理部门还要加强项目检查监督,建立创新的动态追踪管理体制,组织同行专家采用定时多媒体汇报和现场查验的方式,集体评议,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项目评审验收注重评价科技活动本身而不是注重对人的考核评价,要能全面反映科学的内在本质,保障其所取得的成果评价的科学性、严肃性及公正性。

科技管理研究案例范文 第八篇

一、当前我矿人才与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必须把人才与科技工作放在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加快人才培养的速度和力度,形成人才培养、考核、选拔、使用等一整套切实有效的机制,让想干事的有平台、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名利双收,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更好地为矿井建设发展服务。

二、创新机制,突出重点,努力打造一支适应矿井科学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涡北矿立足当前,兼顾长远,以满足@北又好又快永续发展为方向,不断健全完善良好的选人、育人、用人机制,全面抓好党政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新老衔接、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是突破一切制约人才成长的观念和障碍。按照“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要求,打破常规思维,坚持“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不搞论资排辈和求全责备。重视青年人才,大胆选拔任用优秀年轻人才,打开专业技术人才职务层次上升的“快速通道”。注重选拔年轻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重要岗位,以“重担压快步”的方式,加速青年人才的锻炼成长,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干事创业铺路搭台,把用事业留人落到实处,促使青年人扎根矿山,在艰苦岗位上加快锻炼成才,成为独当一面的管理行家。二是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以用好和留住现有人才为重点,积极培养,大胆使用,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提升人才自豪感、荣誉感和归属感,切实做到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分配原则,探索建立宽带薪酬激励机制,对不同类别的人才实行差异化薪酬分配形式,建立完善拔尖人才奖励制度和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按照成长通道制定各层级薪酬标准,充分体现技术、能力、贡献在收入中的比例。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优先考虑各种福利待遇。三是突出重点,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切实抓好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三支人才队伍的建设。以提髙管理能力为核心,加快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在重要的岗位、重要的工作上,让他们承担重任,充分发挥潜能,把管理人才打造成搞好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培育企业文化的中坚力量。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不断优化班子结构,增强班子活力,不断吸纳各方面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到党政管理人才队伍中来。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围绕科技攻关的重点和难点,加快培养一大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努力形成专业技术人才加速聚集的良好局面;加快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队伍建设,尽快建立一支由技术带头人和高级技能人才组成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四是创新选人用人机制。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任用机制。以“素质、能力、业绩”为核心,建立起促进人才健康成长的考核评价机制。以“结构合理、配置科学”为原则,建立选人用人的监督机制。以“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标,建立干部职工充分施展才能的激励保障机制。以“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为尺度,建立优胜劣汰的新陈代谢机制。五是加大人才培养使用的力度。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手段,在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和教育管理三个基本环节上下功夫,以内部实践与外部培训结合,专业培养与全面培养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建立全覆盖、多层次、开放式的人才培养体系。抓好学历教育,鼓励职工参加髙校继续教育,?抓好技能培训,完善职工培训计划,创新培训模式,?抓好职业资格培训,鼓励职工多拿特殊工种操作证多学技能。善于挖潜特长,有意识地把各类人才放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的环境中去磨炼,把优秀人才放在关键岗位去锻炼,促其学习创新能力和品德素质修养在实践中得到升华。六是培养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按照集团公司建设“民主团结、开放开明、干事创业、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要求,以正确的用人导向来引领,坚持把“年轻有为、积极上进、品行端正、作风过硬、德才兼备、有群众基础”的人才选拔出来,努力营造适合人才健康成长的“廉洁自律,风清气正”的用人氛围,以正气引导和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为矿井的健康发展培育有用人才。

三、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为矿井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持

四、加强对人才与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实施人才强矿、科技兴矿战略,是一项涉及面广、环节较多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统筹协调好各方力量、各种资源,为人才强矿、科技兴矿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坚强保证。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要带头重视人才科技工作,多关心、多过问、多研究,真正把人才强矿、科技兴矿战略落到实处。政工部、经营管理部、生产技术部等部门在推动人才科技工作中肩负重要使命,必须认真履行好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职责,强化人才科技工作目标考核;其他部门大力支持、积极配合,形成人才科技工作的强大合力。大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环境,把着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塊,作为实施人才强矿、科技兴矿战略的基础工作来抓,为人才成长和科技进步尽好心、服好务,有效地吸引人才、稳定人才队伍。广造声势,大张旗鼓地宣传各类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和科技成果,努力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i加强人文关怀,及时解决各类人才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使涡北矿成为科技创新的硅谷、人才聚集的高地、干事创业的乐园。

科技管理研究案例范文 第九篇

一、完善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从集团层面完善下属各子公司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大型集团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科技项目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科技成果是由科研人员通过科技项目实施而产生的,且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通过市场的考验,才能称为有效的科技成果。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共同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应用科技项目的鼓励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鼓励机制两方面进行考虑。1.完善科技项目鼓励机制。科技项目是为研发企业创新型产品、设备、工艺或服务而开展的一次性科研活动。组织实施科技项目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快速、核心手段之一,其在企业技术创新中发挥与其它技术创新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大型央企集团在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立项积极性不够、项目成果不明显、项目实施效率较低等影响科技项目效果的不良因素。通过完善央企科技项目鼓励机制,提升央企内部或与外部合作科技项目开展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是提升央企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科技项目鼓励机制可以通过在央企集团层面建立有效的科技项目管理制度角度切入,如《科技项目申请流程》、《科技项目立项管理制度》、《科技项目节点进度管控办法》、《科技项目验收管理制度》、《科技项目绩效评价办法》等。通过建立涵盖科技项目各个环节的科技项目管理制度,全面落实科技项目鼓励机制,加快科技项目实施进度,提升科技项目研发效率,以推动央企技术创新。2.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鼓励政策。科技成果转化即将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经过生产、销售环节投放市场,为企业盈利,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目的。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是企业占据市场份额大小的关键影响因素。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鼓励政策是完善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重要组成。提升大型央企集团的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可以通过在集团层面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奖,按照科技成果产生的经济效益多少和科研能力效应大小给予不同级别的奖励,用以鼓励在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子公司和个人。

二、依托高校与科研院所培育协同创新机制

科研院所作为国有的科研机构,主要从事企业不愿或无力开展的研发工作,例如,基础性、综合性、战略性科学研究工作,某些高新技术、市场竞争前技术和高难度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工作。其主要为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行业公共科技产品和共性关键技术,为实现国家目标而服务。研究性高校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和一些前沿技术的应用研究,其科研工作多和人才培养相结合,是基础研究、前沿技术探索的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基地。依托研究性高校和科研院所形成央企的协同创新机制,解决一些前沿性的开发工作耗费人力、物力成本,研究难度大的问题。是高难度和高成本技术创新工作的有效模式。

1.成立协同创新研究院。协同创新研究院是充分发挥研究性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央企技术创新工作中重要作用的创新性方法。通过搭建实体化的产学研服务交流平台,在协同创新研究院内汇集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技术和人才资源,对接央企优势产品和优惠政策,采取有组织的科研模式,以增强企业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协同创新研究院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目的,通过服务沟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帮助各方进行突破式发展。并从企业、产业和市场需求出发,构建完善的技术创新机制,推动央企技术升级。通过协同创新研究院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应用协调发展。其中,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协同研究院框架下与央企各子公司展开技术研究,央企各子公司在协同研究院框架下展开技术应用研究,并负责技术创新成果的生产、销售和服务方面的工作。通过多种分工与合作模式,最终将协同创新研究院打造成集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国际合作、聚集高端人才的国际一流成果转化平台。

三、形成科技项目管理的有效机制

我国目前大部分企业都不具备完善的、合理的项目管理机制,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存在资源浪费、研制周期过长、产品推出速度过慢等各种问题,在大型央企集团公司内部,通过建立完善的科技项目管理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各子公司的优势资源,实现集团内部的资源利用最大化,降低产品的开发成本,加快新产品的推出速度,是央企科技管理创新的一种有效模式。

1.建立科技项目过程管理的完整体系。目前,国内外学者认可的项目管理体系包含九大部分:项目集成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而大部分央企的科技项目管理都没有涵盖项目管理的完整体系,一般只着重于项目成本管理和时间管理,但对成本和时间的管理也并非按照科学的项目管理方式开展,只是简单的将科技项目分为开题立项、阶段审查以及评审验收等几部分内容,对项目管理是松散的。在开题立项阶段,只要符合科技项目立项条件并通过专家论证,便可以编入科技项目实施计划。但有些科技项目仅仅只关注了市场技术难题和新产品开发,而没有为央企未来发展壮大提供有力支撑和储备行业领先技术,在短期内能够保持某类技术或产品在行业的生存和发展,长远来看,由于不能拥有独有的先进技术,在以后的竞争中会永远处于行业追随者的地位。在阶段审查过程中,科技管理部门主要跟踪检查项目的进度以及在财务方面的保障情况,实际的检查力度不足,没有完全达到科技项目跟踪与管控的目的,效果欠佳。评审验收阶段,科技管理部门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对项目研究成果及验收材料内容进行审查,主要评价成果是否按立项合同书指标完成,并没有对科技成果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进行有效评价。松散和单一的科技项目管理模式不利于充分利用央企内部有效资源,建立涵盖九大内容的完整科技项目管理体系,将九大内容贯穿于项目的立项、阶段评审与验收的各个阶段对于提高科技项目管理的效用,提升央企的科研水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建立科技项目应用评价与奖励机制。建立科技项目应用评价与奖励机制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科技项目成果的延续性,使科技项目研发过程形成的核心技术、人才队伍、知识产权成果等为企业发展产生持续性效应。科技项目应用评价应在项目完成的半年或应用一年后进行,通过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科技项目研究成果的技术含量、效益大小、先进性、竞争力提升水平、知识产权水平等进行综合评价,形成不同等级的奖项,并对科研团队给予名誉和物质的奖励,并对好的研究项目进行经验总结和组织交流,促进科技项目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四、建立科技成果的有效评估体系

科技成果评估过程是对科技成果产生前和产生后各项活动的进行深入、客观分析研究的过程。科技成果评估过程的有效性是央企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的“定心丸”,而科技成果评估过程有效性的保障条件建立科技成果的有效评估体系。央企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来占领市场,经营的核心目标是利益最大化,而在央企下属的各子公司内部,并不是所有的科技成果都具有市场价值,无价值的科技成果不仅浪费了资金成本,还降低了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如果建立对科技成果的有效评估体系,也是央企科技管理创新应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1.市场评估指标。新产品、新设备或新工艺等只有进入到生产活动,批量投入市场,才能产生客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科技成果评估的核心指标是科技成果的市场推广前景,且市场推广前景指标应作为科技成果指标评价体系中可量化的、占比重最大的一项指标。市场推广前景的量化评价标准可包含新产品、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年产值、销售额、利税额等,这些实际的可量化指标可以非常准确的体现科技成果的推广前景,央企在科技管理过程中,可以清晰的评价下属子公司某项科技成果所产生的价值。

;D能力提升评估指标。科技成果所产生的价值不仅包含立竿见影的市场效益,其产生过程中所带来的研发(R&D)能力提升也是科技成果的重要价值,R&D能力是央企技术创新、快速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对央企未来长远发展所带来的是其他影响因素无法比拟的影响,是央企保持长久活力和拥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关键。央企下属子公司R&D能力的评价标准与通常R&D能力所包含内容类似,一般为科研人员学历构成、科研人员职称结构和专利拥有数等指标。通过R&D能力提升力度评估实现对科技成果的有效评估活动,主要包括评价该项科技成果产生之后所能够培育出的科研人员构成,所能够提升高水平科研人员的数量以及所产生的知识产权数量。

五、搭建成果转化快速通道

经过合理的科研项目管理和科技成果评估,可以确定各子公司内部可快速投放市场的科技成果,在对于大部分的子公司来说,由于传统机制的流程复杂,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产业化市场推广的速度较慢,通过科技管理模式创新,在集团层面形成具体的保障制度,搭建成果转化的快速通道,是央企科技管理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

1.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保障制度。在集团制度层面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保障,是央企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畅顺通道的基础条件。科技成果转化快速通道的构建涉及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企业多个环节,在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需涵盖所有与成果转化相关环节,科技成果首先经过严格的试验检测和小批量装机验证,才能大批量投放市场,在生产制度建设上,对于科技成果中新产品的生产构建合理的样机试制制度,对于小批量装机构建合理的产品小批量试装制度,等,都是科技成果转化制度的重要组成。为了保证科技成果投入生产活动之后,能够得到有效产品改进和市场扩张,此时,能够直接获取客户产品体验的售后服务环节对于产品的评价就显得非常关键,通过有效制度将售后服务环节获得的有效信息迅速采集,才能促使科技成果有效改进和快速进入下一轮新的科技研发,产生新的科技成果。

2.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建设保障制度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条件,有效的激励机制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催化剂”。科技研发基金是科技成果转化激励的一种良好方式,其可以用于资助或奖励央企内部从事新产品、新设备或新工艺研发的科研工作人员,按照不同的科研成果类别,分别确定资助的形式和资助金额。同时,为了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在生产、销售和服务环节的畅通无阻,也可以将科技研发基金这种良好“润滑剂”添加到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这种科技研发基金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起到了很好的“锦上添花”作用。从科研氛围上拓宽了科研工作发展的道路,也从客观上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

六、结语

企业的科技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特别是对于央企这种包含众多子公司的大型集团企业来说,如何构建完善的科技管理体系,形成有效和完整的科技管理机制,促进央企技术创新高效、有序推进和可持续发展,是央企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同时,也需要大量系统性的研究工作。笔者在后续的研究工作中,将会对科技管理创新模式在央企内部的应用实践展开深入研究。

科技管理研究案例范文 第十篇

一、计算机技术概述

计算机技术是在计算机基础上延伸而成的一门新技术,它具备超强的计算能力、变换能力和转换功能,被当今广大企业管理青睐,并成为企业管理人士工作的主要方法。就目前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科技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而言,它应用让企业管理变得更加有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企业的市场竟能能力更为突出。

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2、计算机技术现状

3、计算机技术与科技管理

在计算机技术日趋成熟的同时,延伸出许多的新技术,科技管理技术便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特殊技术。在PC机时代,由于管理者缺乏相关的科技认识,使得大多工作都依靠管理人员纸上登记进行的,没有统一的数字系统,在进行科研管理中缺乏数据共享,使得工作效率低不说,工作质量也不高。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这种问题,使得科技管理工作变得更加成熟和完善。

二、计算机技术在科技管理模式应用中的优越性

根据过去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我们发现,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了科技管理各环节工作的空间距离,使得科技管理工作逐渐成为一个系统、综合、统一的内容,大大提升了科技管理效率。在科技管理工作中,通过计算机技术我们能及时的了解每一个实验室、科研室的工作进度,进而实现了各种数据的共享。这样的管理模式不但拓宽了管理渠道,而且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近年来,企业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咋成本核算方面。在传统的企业管理工作中,主要的管理参与者是人,面对海量的数据和资源运算公式,人力计算往往表现的力不从心,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计算准确度往往存在问题。基于这种现象,企业在日常管理中非常重视计算机技术的引进,只有利用好计算机技术,才能有效的处理计算的准确性、高效性,正确掌握市场的动态规律。计算机在企业科技管理中,由于本身可持续性强烈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能保证管理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而且还能在无人参与的情况下自我进行管理。计算机技术本身作为一种虚拟技术,它的应用不但可以进行各种虚拟实验的研究,而且能开展不同的虚拟活动,并及时的了解世界上最前沿的信息,从而利用这些信息改善自己研究的设备,并及时的对设备钻研中存在问题加以革新。

三、计算机技术在科技管理模式的现代化应用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它不断地革新和改进了传统的科技管理模式,成功摆脱了传统以人为主的管理模式,也完成了人为经验管理向技术管理转变的工作目标,使得科技管理工作变得更加规范、有序。就目前计算机技术的科技管理模式现代化应用而言,具体的应用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效应用计算机技术管理科研工作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