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改革后调研报告范文优选31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2-11-27 09:57:53124

乡镇改革后调研报告范文 第一篇

乡镇改革工作报告

×镇位于市东南部,总面积140平方公里,辖50个行政村,常住人口万人,是全国重点镇、文明镇、全省百强镇。自20××年镇被批准为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以来,在市编办的指导帮助下,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扎实推进扩权强镇改革试点工作,镇呈现出经济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社会管理方式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全面进步的崭新局面。20××年,在全省“百强乡镇”评比中进步5位,并成功入围全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4个镇之一。根据省市有关通知精神,现将镇上半年推进扩权强镇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我们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全域规划为引领,充分发挥非织造布产业集群优势,积极探索用工业化带动城镇化,通过城镇化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的行政管理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推进机制体制创新,扩大管理权限情况。

在行政区划格局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党政机构与人员编制改革与一系列的权利下放,让享有县级经济管理权限,各部门下设的分局机构与局享有同等的执法权益。一是调整内设机构。镇党委、政府设6个内设机构,即党政综合办、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农村工作办公室、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二是改革人员编制。按照镇享有的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要求,适度增加人员机构编制,并赋予其内设机构和人员定位的自主调配权。书记、镇长高配为副县级,内设六大办主任明确为副科级,延伸机构负责人确定为主管局党委(组)成员。三是加强事业单位。镇财政所调整为镇财政分局,承担财政、金融、经管、投资管理等方面工作。增设综合行政执法局受市执法主体委托承担镇范围内执法职责。增设镇环境保护站,加强生态环保管理。四是整合派驻机构。上级延伸派驻机构实行镇和市主管部门共同管理体制,工作上以镇管理为主,其党的关系实行属地管理。将林管站、交管站、水管站、房管所、人社中心等派驻机构的管理权限按照“大部制”要求,与内设机构的职能整合。五是搭建了工作平台。组建镇行政服务中心,入驻环保站、民政办、人力资源中心、合管站、农技服务中心、规划等部门,建设便民服务绿色通道,为群众提供社保、民政、公安、司法、农业、工业、计生、建设等方面“一站式”服务。承接首批24个部门55项管理权限下放,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个印章审批,一站式办结,提高行政运行效率,解决制约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瓶颈。六是扩大了管理权限。通过直接下放、委托下放等形式,赋予镇与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行政管理权,各部门下设分局机构与局享有同等的执法权。但与先进地方相比,没有刻制镇审批专用章,至今还没有任何一个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在能提供“一站式”办结。七是增加了地方财力。逐步建立独立的镇级财政体制,建立随财力增长而适度增加的机制,加大税收分成比例和规费返还比例。以20××年为基数,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全额返还。八是方便了群众办事。减少了审批时限,缩短了工作流程,降低了群众办事成本,激发

2、落实扶持政策,促进镇域经济健康发展方面。

在改革试点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镇发展,出台了《关于加快镇城镇化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编制了《镇全域规划》及城镇化发展、园区建设专项规划。一是在财政扶持方面。市委、市政府对镇地方财政收入超出年计划部分全额返还,比上年新增部分按50%奖补;镇项目用地实现的县及县以下土地纯收益全额返还镇;工业和仓储类项目的基础设施配套费由镇直接收取,其他项目基础设施的配套费由市财政全额返还。20××年明确提出:市每年按照不低于省奖补资金的标准进行配套。试点以来,各级财政共给予镇扶持资金1亿元,返还资金6000万元,为镇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二是在用地政策扶持方面。市政府每年在省直供50亩用地指标的基础上,对镇重点项目用地差额部分予以优先调拨,为镇5000亩园区建设用地办理了国有出让土地证。三是在人才支持方面。市编办和组织、人力资源部门大力支持,建立了人才帮带培养制度,从市直机关选派业务骨干到镇挂职锻炼,充实镇党政领导班子及中层干部力量。对镇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市优先安排编制使用计划,组织、人力资源部门优先选拔配备。试点启动以来,共招考公务员10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名,选调生4名,充实到镇经济发展、村镇建设、环境保护等岗位。

二、收到的效果

通过推进扩权强镇改革试点,发展得到进一步提升。经济指标显著提高。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入库税收7732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国税5762万元,同比增长21%,地税万元,同比增长。

1、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在产业链条上,实现由制品大镇向制品制布大镇转变。我镇无纺布产量约为17万吨,基本达到无纺布供给75%,产值约25亿元,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制布和制品大镇。二是在产品层次上,由一般性防护用品向医疗制品转变。紧盯市场变化,紧跟客户需求,不断加强产品研发和设备升级改造。制品出口在面临人民币升值和外需不振的不利形势下由于提前实施升级转型实现了逆势上扬。在新一轮的调整中赢得了时机,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三是在产业结构上,实现了由单一的无纺布产业向无纺布和机械电子产业多头并举的发展格局转变。侨光石化、展鹏电子、诚宇电器等企业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市场、人才优势,不断扩规裂变,已经成长为我镇新的支撑性产业。我镇机械电子产业已成扎堆发展之势。

2、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我们充分发挥无纺布产业集群吸附效应,加快劳动力转移,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业集约规模经营,加速现代农业发展。宏旺公司、农鑫水产合作社、巨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等项目进展顺利。

乡镇改革后调研报告范文 第二篇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逐步完成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乡镇的职能应由行政命令型,向经济服务型转变,实现小政府、大服务的格局。乡镇是最基层的一级政府,主要面对着广大农村,直接服务于农民,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完成,乡镇的主要工作应放在搞好农村经济、文明建设,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上来。

一是要围绕农民增收,搞好服务。帮助农民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向农民推广农技、农机等技术服务,传授科学的田间管理知识。

二是要加强农村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农村要发展离不开教育,只有教育发展了,农民的素质就会逐步提高,才能很好地掌握市场信息,科学种田,农业就会增产,农民就能增收,这样才能使农民真正脱贫致富奔小康。

三是要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每个乡镇地域都比较广阔,人员居住分散,管理不便,为了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必须加强社会治安管理。要经常深入到乡镇进行普法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制观念。

四是要加强计划生育管理。提高人口素质,少生优生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因而计划生育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近年来随着农民外出工的增多给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不便,再上传统的人口观念“儿孙满堂”、“养儿留根”的落后思想,扭转这一传统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加大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力度。

五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保护好农村这块政治阵地和文化阵地,提升百姓的政治文化素养,杜绝邪恶,自觉去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促使社会各项事业长足发展。乡镇要经常深入基层发展党员,增强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六是加强防灾救灾体系建设。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农民还不能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制约,遇到天灾人祸,必须有一个强大的防灾救灾应急体系。如我县的“110”地震。六是加强卫生防预体系建设。全县85%的人口分布在乡镇,居住分散,医疗基础设施差,专业技术人员缺,遇到大的疫情就很难应服。如“非典”、“禽流感”等疾病就是一个例子。因此加强农村卫生防预体建设就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取消农业税后,乡镇政府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上述六个方面,工作方式以主动为农民服务为主,减少了行政命令和行政干预。农业税取消后,乡镇干部从催粮要款等与农民有直接冲突的关系中摆脱出来,变为积极为农民提供各项服务,逐渐改善乡镇与农民的关系。农民对乡镇所做的工作会认可的满意的。

取消农业税后,乡镇的工作是减少了,但收取农业税只是阶段性工作,其它工作需常抓不懈。而且乡镇还承担这年度性或阶段性工作如禁牧、乡乡通油路工程、农田建设等工作需要乡镇抽调大量人员来完成。根据乡镇的主要职能和实际工作量,现有行政、事业机构设置和上次市县级机构改革的要求基本一致,而且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取消农业税后,乡镇应保留农业技术、计划生育、文化广播、卫生等公益性事业单位。

乡镇改革后调研报告范文 第三篇

[2005]28号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和西政发[2008]30号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乡镇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夹河镇积极推进,不断摸索,经过近十年的运转,运行秩序良好,既保证了乡村两级基层xxx组织的运转,规范了“三农”资金管理,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又坚持了财权和事权的统一,增强了镇政府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实现了镇政府由单一管理转为多元化的服务性政府,也推动了镇域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和民生问题的日益重视,各项惠农政策不断加大,所有惠农、支农资金全部由乡镇财政所负责管理,迫切需要完善乡镇财政职能,进一步的深化乡镇体制改革。

一、夹河镇基本情况。

夹河镇位于郧西西南,是郧西的边陲重镇。全镇版图面积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4538亩。全镇辖1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43个村民小组, 10190户,总人口39479人 。

二、财政体制改革及支持乡镇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

1、乡镇财政管理理念得到创新。乡镇把实行“乡财乡用县监管”改革作为调整和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加强财政监管、规范理财行为、转变政府职能、化解乡村债务和缓解乡镇财政困难的重要手段,推进了财政工作绩效评价体系、树立了“为公理财,为民服务,以人为本”的财政发展新理念。引导乡镇领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杜绝了乡镇举债搞建设,超前消费的错误行为,从而,为不断提高乡镇理财、聚财和管财工作水平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2、资金使用效益得以提高。乡镇所有银行账户取消后,各种渠道资金都进入财政专户,便于资金“捆绑’使用,为政府统筹管理资金和运用财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基本克服了资金分散所造成的损失。在“零户统管”核算中心财务管理中,我们有效的发挥监督机制,努力促使各单位做到收入合理,支出合规,报账及时,手续完备.2013年发生收入进项1738万元,支出经费1625万元,为各统管单位管好家.同时,通过财政预算的编制核定及资金统一核算、综合平衡,为乡镇财政预算管理规范化、防止资金流失与挪用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3、乡镇政府理财行为得以规范。一是乡镇财政预算内外收入全部上缴县级财政集中管理和核算,确保了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促进了乡镇收入有效增长。以2013年为例,县下达我镇税收任务295万元,至11月底全镇完成税收302万元(其中香料烟税收完成70万元),占任务的102%。二是支出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顺序,合理安排支出和拨付资金。三是粮食两补、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助、退耕还林补助等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按照二轮土地承包核定粮补及良种面积,在基层农商支行为农户统一办理“一折通”,所有惠农资金均通过“一折通”直接兑付到户,确保了资金专款专用,惠农政策的落实。2013年共发放粮食直补资金14万元、,涉及农户9000户,柴油、化肥综合补贴资金万元、生态公益林补贴资金954万元、退耕还林补贴资金万元;完善退耕还林补贴资金106万元,共计发放补贴万元。四是实行乡镇长一支笔审批,财政所监督,提高了乡镇遵守财经纪律,维护财经秩序的自觉性。

4、村级财务管理得以加强。在村级财务“双代管”活动中,我们强化责任,强化监督机制,强化管理目标,为村级建设健康发展,积极发挥监督职能。村级财务坚持每季报账,所有收入,全部进入村财专户,封闭运转,所有支出必须发挥村民理财小组作用,做到三章两签齐全,在村财管理上,达到了收支明淅,活而有度,极小收入,获得最大效益的目的,在财务经办中,除村文书,杜绝其他干部插于经济事物。严格执行领用.报帐,再领用.再报账的财务报账规定,否则冻结一切财务活动,直到整改到位。2013年共发生村级收入万元,村级事务支出万元,退回违规违纪票据60余张,金额12万余元。通过财务经济活动的有效监控手段,较好的保护村组干部的既得利益,有力的保证了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强化了村级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为村级各项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3年夹河镇党委政府办下发了夹办发[2013]52号文件,成立了夹河镇农村财务审计领导小组,制定了夹河镇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实施方案。对全镇的农村财务审计作出统一安排,每年确定5个村轮流进行重点监督审计.从5月到10月底镇财务清理小组对今年确定的居委会,卧龙岗,长沙坝,黑虎庙,东沟五个2011年6月至2013年7月的财务进行了常规审计清理。全年清理审核村财务资产总额元。 村财务负债总额元,所有者权益总额元, 村财务总收入元,村财务总支出元。积极引导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开展“一事一议”,采取以奖代补、民办公助的形式调动农民“一事一议”的积极性。

一是尊重民意和共同受益是议事成功的基础。“一事一议”只有议那些村民关注,迫切需要解决和共同受益的问题,村民就有参与的积极性,议事才能顺利通过并得以落实,二是量力而行和规范监管是议事成功的关键。我镇地处郧西西南汉江之滨,农民生活水平相对低下,开展“一事一议”工作只能从小事做起,先易后难,使农民现有收入水平能够接受,在“一事一议”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项目招标,群众广泛参与的办法,既节省开支,又取信于民,群众普遍感到满意。三是干部素质和威望是议事成功的保证。落实“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村干部要具有为民服务之情,凝聚民心之信、清正廉洁之风,我镇村级干部因受大山的困扰,别无生计门路,大部分村干部注重依靠当地自然条件发展经济,带领村民致富,在村民心目中的威望值高是村干部素质的良好体现。四是财政资金引导是议事成功的助推剂。按照县政府对“一事一议” 财政奖补政策,调动农民参与“一事一议”的积极性,财政资金在整个工作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一事一议”的开展。2013年全镇共申报项目 20个,工程预算总额 万元。自筹 万元,财政奖补60万元,其中两个重点村的项目已通过验收。6、促进了乡镇财政职能发挥。“村财村用乡代管”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乡镇财政职能的转换,财政所把工作重点由过去的收支管理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其业务工作不再单纯是“征收基金”和“上划下拨”,而是面向基层,服务为主,认真做好粮食两补、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等各项国家对农民的惠农政策管理工作,使基层财政服务发展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财政体制改革及支持乡镇经济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肯定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成效的同时,还应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必将影响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1、在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方面。目前,乡镇可用财力少,资金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突出表现为:一是乡镇事权远远大于财权,乡镇的刚性支出压力不减,乡镇的支出控制难度较大。二是乡镇每月的可用资金有时和实际工作不对称,乡镇资金的调度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镇政府的正常工作运转。

2、配套改革进展缓慢。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须同乡镇机构改革、化解乡镇债务等改革配套进行。从我镇目前的实际看,随着农业四税的取消,乡镇政府的自主收入大幅减少,而又缺乏新的财源增长点。导致乡镇政府的财政困难的

乡镇改革后调研报告范文 第四篇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都市人追求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意识愈来愈浓,我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在发展原有工业的基础上,实施“旅游兴镇”战略。随着以农业休闲为核心的旅游产业的起步运作,我镇旅游也慢慢向四周辐射扩散开来。

旅游业是投入少、产出高的行业,包括了住、吃、行、游、娱、购六个要素,涉及饮食、娱乐、商业、交通、工业等高度劳动密集的许多行业。为了了解我镇旅游的概况,理清未来的发展方向,特做了此次调研。

一、风华镇旅游发展现状

风华曾经因风华冰箱而名扬一时,为了重振风华的辉煌,在风华乡村旅游开发已列入议程。与此同时,风华镇下属的各个村也在积极引进、筹划建设具有品味的乡村旅游点,如位于风华村集垂钓、度假、体育健身等各项文化、休闲、娱乐设施于一体的鱼子孔乡村旅游示范点;位于莲丰村融山水、观光、休闲、生活为一体的双门峡(中国诗歌谷)旅游景区。风华的佛教——铜锣寺文化由来已久,香火一直旺盛。风华也有着悠久的三线历史文化底蕴从而在贵州吹开了一股清新的自然风。

二、当前风华镇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一)旅游业的体制与机制存在问题

风华镇旅游业起步晚。风华旅游,近几年才开始被重视起来,逐步增加了投入,他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还没用被很好的开发利用起来,正处于不成熟开发的初级阶段。在这种状况下,要实现旅游业的大开发、大发展、实现旅游业投资结构的多元化,就必须强化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客观上需要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而我镇目前的旅游业管理机制与经营远不适应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需要。

风华镇目前的旅游景点管理属于经发办部门管理,基本上无专人负责,表面上看这几年风华旅游发展有进步,但从长远的观点和利益看,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这种无专人管理的体制对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品牌、整体包装促销、防止重复建设、盘活存量资产是非常不利的。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

风华镇以休闲娱乐为核心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很多不足,这为风华镇旅游业的发展制造了不少障碍。

1、风华镇的开发步伐不快。风华的开发早已列入议事日程,但直到现在,风华老街依旧维持了他的旧貌,没有明显的改变。风华老街上的商业没有特色,就是规模很小的一个集市,这些商品随处可见,没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风华镇的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但由于周围环境的配套的设施还不到位,风华镇的招商引资并不顺畅,离既定的投资计划尚有差距。风华老镇的建设都需要靠政府产业的积极引导才能顺利发展,但是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不良影响,建设的步伐都不同程度有所滞后。

2、自然资源少而开发利用差。我镇旅游资源主要是历史遗存和现代创造的人文资源,既没有名山大川,又没有天然原始森林,也没有大的江河湖泊,更没有辽阔的草原等自然资源。现已开发的鱼子孔等都没有等到充分的利用,常年游客不足。

3、历史文化底蕴深而挖掘整理差。风华镇的历史文化悠久,人文荟萃,曾经经济发达,但是到了现在住、吃、行、游、娱、购都离一个发达的城镇的标准有着太大的差距。对于风华的挖掘整理、包装提升、宣传促销现在远不能适应新时期消费者的要求,还没有从真正意义上使风华的特色文化与旅游业融为一体并未旅游业所利用。

4、风华镇旅游业相关服务缺乏。

一是交通工具仍不很发达,风华有31个自然村,地域分布广泛、各景点分散,通行能力差,在风华旅游耗时费力,极不方便。

二是居住条件不佳,除了风华度假村新建的酒店之外(价格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风华仅有几家小的小店客房和旅社,规模小,日接待能力小,且在居住环境卫生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距。

乡镇发展

乡镇改革后调研报告范文 第五篇

一、***市乡镇水利站现状

***市所辖6个县(市、区),现有68个乡镇办,改革前设有58个水利站,共有职工308人,其中正式工211人,临时工59人,退休职工38人。乡镇水利站的设置,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按乡镇设置,由县市水利部门主管;二是按小流域设置,由县市水利部门主管;三是按乡镇设置,由乡镇政府主管。目前乡镇水利站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 1.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力量薄弱。主要表现在乡镇水利站人员学历偏低,专业技术人员偏少。在270名在职职工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只占总人数的,有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只占总人数的。

2.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多年来,乡镇水利站承担了大量的基层水利建设任务,如抗旱防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水利工程维护管理、水资源开发保护等,这些工作大多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而政府又没有对乡镇水利站的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进行明确界定,并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或市场机制,以致长期以来职能混杂,难以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3.经费紧缺,维系艰难。***市六县区中,除咸安区水利站下放乡镇管理,人员工资由乡镇负担外,其余五县市均实行县水利局和当地乡镇双重管理,人员工资和管理经费由县水利局从财政拨款或水费返还中列支。XX年五县市水利局共支付水利站经费万元(其中财政仅为万元),不足总费用的42%。随着水利站改革的推进,市县水利局已不能继续收取水费,也就不能再列支水利站的相关费用,水利站经费来源面临更大的困难。由于经费严重不足,职工收入低下,工作条件也极为艰苦,导致职工队伍不稳,人才难留。

二、***市乡镇水利站改革情况

目前,***市水利站改革正随着全省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同步推进。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站段(库)合一。这种形式是将原水利站职能及有关人员就近并入一个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优化配置,达到减人、减支、不减事的目的。嘉鱼县就是采用这种改革方式,对全县8个乡镇水利站进行了撤并。水利站撤并整合后,汛期的主要职责是防汛,非汛期的主要职责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这样有利于水利工作的有机结合和站段技术力量的优化配置。

2、按小流域设水利服务中心。即按县(市、区)小流域或水系设立水利服务中心,统一负责所在乡镇的基层水利工作。通山县拟采用这种形式,将水利局按流域设立的7个水利中心站改为水利服务中心。服务中心由两类人员组成,一是1-2名流域内相邻乡镇水利助理员,从现有水利站人员中竟聘产生,由财政供养。二是转制聘用人员,走社会供养、自收自支的路子。

3、乡镇水利助理员+水利服务公司。这种形式是在乡镇选配一名年富力强、业务熟练的水利助理员,同时成立一个水利服务公司,作为基层水利发展的平台。水利助理员主要承担政府对水利的行政管理和公益性事务,而水利服务公司主要提供社会化、市场化服务,实行企业化运作。咸安区拟采取这种形式。

三、***市乡镇水利站改革的启示

1、乡镇水利站改革势在必行。搞好乡镇水利站改革是农村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水利站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要求,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因此,各级水利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站在推动农村水利事业发展,促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搞好乡镇水利站改革。

2、乡镇水利站改革应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有情操作的原则,立足于水利事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稳定,妥善制定人员安置方案。二是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湖区、丘陵、山区、平原等不同特点,合理确定改革模式。三是坚持有利发展、促进发展的原则,把建立农村水利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作为改革的根本目标。

3、乡镇水利站改革应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水利站改革与水管单位体制改革相结合。有条件的地方可把水利站并入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并按照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严格定性定编,积极推行管养分离。二是水利站改革与水价改革相结合。要抓住水价改革的契机,理顺水价形成机制,同时大力发展农村供水等,进一步拓展水利站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三是水利站改革与农村水利发展相结合。要抓住xxx、xxx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加大农村水利建设投入力度的机遇,以体制与机制的创新,促进农村水利事业与水利站自身同步发展。

4、乡镇水利站改革要搭建好发展平台。要结合实际,组建农村水利经济技术服务实体,作为促进农村水利事业发展新的载体和平台。一方面协助政府搞好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以市场化方式,承接面广量大的小型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任务。

5、乡镇水利站改革应妥善解决人财物问题。一是要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择优选配水利助理员,使其真正做到懂水利、爱水利、干水利。二是要充分考虑分流人员的正当权益和要求,妥善解决退休人员的供养问题,为分流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创造必要的条件。三是要及时对撤并的水利站进行清产核资,妥善解决水利站的债权债务问题。

6、乡镇水利站改革要加强组织领导。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关系到水利职工的切身利益,改革过程中的人员分流、债权债务处理以及改革后新的基层服务组织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国家的政策与资金支持。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完善的改革方案,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争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确保改革的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

乡镇改革后调研报告范文 第六篇

近年来,我镇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努力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全镇初步形成了以点带面辐射全镇,以企带农增加效益的新格局。但是,我镇的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与镇委镇政府的要求和先进地区的成效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一、深入剖析原因,对症下药求突破。

针对我镇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方面滞后的状况,镇党委、政府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剖析原因,着力寻找突破口。经过分析研究,我们认为造成我镇目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农民思想观念比较保守,仍抱住传统农业不放,对高效农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接受能力差,心中没底,顾虑重重,不愿也不敢走高效农业之路。二是对农民引导不力,缺乏有力的政策、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扶持,没有建立有规模、有特色的示范点,未能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农民群众对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观望的多,实际介入的少,议论的多,行动的少。三是未能充分理顺眼前利益和长远收益的关系。在省政府加大对种植水稻、小麦的补贴,以及稻麦价格上涨后,农民不愿意在发展经济作物上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认为种植稻麦两季不但不赔钱了,还能稍有积余,就已经满足了,舍不得再多花农本搞高效农业和产业化经营,生怕搞不好会血本无归。我们认识到,宣传发动不到位,造成群众观念保守,是我镇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工作滞后的重要原因。我们决心以宣传发动为突破口,不断加大投入,快速推进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工作,逐步在全镇形成规模产业带、特色农业区,促进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加强组织领导,引导农民转变生产方式。

一是在领导力量上进行重点倾斜。切实把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工作放到重要的位置上,做到党政一把手亲自过问,并督促各个项目的有效实施;分管领导专职跟踪,确保项目按时保质建设到位;抽调农业技术人员分村定点提供技术支撑,进行对口支持,力争在今年下半年建成一个1000亩连片的高效农业示范区,完成1个50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项目。二是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种养观念。通过走出去观摩的方法,带领规划区内的干部群众到周边先进地区观摩学习,促使他们走出传统种植的思维定势,自觉进行高效规模种养尝试。同时,强化引导,让全镇更多的农户加入到发展高效农业的行列之中。三是不失时机地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摸准市场行情,找准产业定位,发挥资源优势,鼓励村组干部和种养能手大胆引进新品种,学习新技术,确保高效益。四是制订激励措施。在省、市、县扶持政策的基础上,我镇将从镇有资金中拿出10万元,扶持农民发展高效农业。五是搞活流通。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和经纪人队伍,保证农民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卖出好价钱。

三、发挥资源优势,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四、建立考核机制,加快高效农业发展进程。

一是对全镇的农业产业化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村组、农户,并明确各村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镇成立督查考核小组,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二是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农技农经人员服务到田头农户,帮助农民进行算帐对比,向农民提供技术、信息、金融服务,保证高效农产品产得出、长得好、销路畅,真正为农民增收发挥“高效”作用。认真抓好现有政策的落实,使优惠政策进村入户,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三是对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进行量化考核积分,纳入到全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考核之中,实行一票否决。对工作不力,完不成目标任务的,予以经济处罚;对超额完成任务的,给予奖励,并作为评优的重要依据。从而在全镇上下形成关心、支持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强烈氛围,通过强有力的措施,推进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工作快速发展。

乡镇改革后调研报告范文 第七篇

地处xx地理中心、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的xx镇,在全区上下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今天,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机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使xx镇在xx中心区域异军突起,形成承南启北、接转东西、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支撑和重要节点,既是xx人的历史责任,更是xx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抉择。

一、沉睡后的xx蓄势待发

(一)历史悠久的xx长期发展缓慢

xx因是大竹、邻水、长寿等县通往xx的古老大路而得名。清康熙56年(公元1717年)在今xx场路边坪上建街房,故称xx坪。民国18年置xx镇,民国30年撤镇建乡。解放后仍置乡,1993年底兴隆区草坪乡并入xx乡,xx年12月撤乡建镇至今。

xx镇幅员面积平方公里,现辖7个村1个街道社区,人口156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30人。xx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71万元,一、二、三产业比重为35:34:31,传统农业为主导产业。xx年,实现财政收入38万元,财政支出13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85元,比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低119元;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有62户103人,即十分之一的人领取城市低保金;经济发展在全区20个镇中居第15位,长期处于后列。据统计,1998年到xx年,xx镇财政累计收入万元,财政支出累计达万元,同期上级财政补贴高达4428万元,是本级财政收入的倍。

(二)企业发展在浴火中重生

上世纪80年代未至90年代初,xx镇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浪潮中,采取盲目让企业挂靠和无条件替企业贷款担保等形式,以建筑业为主的乡镇企业到1994年发展到339个。此后,xx镇政府在清理“三金三乱”中,付出了多名领导班子成员被停职追欠、无辜背上1000多万元连带责任债务的惨痛代价。企业发展从此跌入低谷一蹶不振。

xx年以来,xx镇党委政府痛定思痛之后,抓住渝邻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的历史机遇,大力招商引资,企业发展又见柳暗花明。目前,已引进工业企业14家,总投资8000余万元。先后引进年产砼添加剂上千吨,产值上千万元的华达砼添加剂厂;年产建筑石材150万吨,产值3500万元的8家石材企业;xx年xx酒厂在xx镇复建,xx年底投产,xx年产量可达1000吨以上,产值和利税分别在1亿元和xx万元以上。此外,xx元伟家具有限公司拟联合多家家具企业入驻xx,咯哒家禽养殖公司禽类食品加工厂等数家工业企业正在洽谈之中。规划到xx年,引进企业30家,总投资5亿元,实现年产值10亿元、利税1亿元以上。

(三)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长期以来,xx镇农业以粮猪二元结构主导。进入新世纪尤其是渝邻高速公路通车以来,xx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引进了渝酉农场、伟鑫肉兔养殖场等龙头企业,先后实施了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万亩退耕还林工程、渝邻高速公路生态农业工程等,建成了土门―兴盛椪柑基地、碑牌伏季水果园、王家黄花梨基地,发展渝邻路生态农业经济带1500亩,种植食用笋竹、药用栀子各3000亩。

(四)生态旅游业前景诱人

xx镇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较丰,已有好景生态旅游公司入驻。香港李嘉诚先生的长江实业集团通过实地踏勘和比较,拟投资20亿元以上在xx镇打造高档休闲住宅和高尔夫球场。xx镇抓住草统公路建设机遇,对吉星湖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综合开发、草统路沿线生态观光旅游业、草坪渝邻高速公路游客接待中心和旅游商品集散中心、风格别具的草坪特色商业新街等,正在抓紧进行规划和设计。草统路铜锣山隧道旁的国际休闲健康中心项目建设已启动。

(五)职业教育发展拟动大手笔

目前,xx镇党委政府已与多家职业教育院校对接。新加坡与华新外国语学院拟在xx投资3000万美元,建成占地800亩的国际培训学院。xx长安集团公司职工1、2校、xx中小企业管理学校、xx通信学院斌鑫高级职业学院、xx城建校等均有入驻xx意愿。

二、加快xx镇发展的条件分析

(一)利好条件

1、地处承南启北、东西传递地理中心和统筹城乡发展结合部。xx镇东邻统景镇石船镇,南接王家镇玉峰山镇,西连木耳镇,北靠兴隆镇高嘴镇。xx场镇至两路城区和xx市区仅20分钟和30分钟车程。xx地处xx绕城高速公路边缘,与xx区规划建设中的465平方公里的xx主城核心区紧紧相连,空港工业园区距镇境仅3公里。xx地理中心和城乡发展结合部的区位优势,使其占尽政策、规划、资源配置等发展先机。

2、xx公路交通枢纽镇。贯穿xx南北的渝邻高速公路和连接xx东西的主干道草统公路在xx交汇。随着沙草路、古石路、古广路、古永路、古骡路、古地路的相继硬化黑化,多条射状镇际公路与周边镇连为一体,xx唯一公路交通枢纽镇的地位正在奠定。根据生产要素沿交通干线枢纽区集聚和辐射的规律,xx镇将可能通过公路交通枢纽地位,发展成为xx城乡结合部的经济重镇,承南启北、辐射东西的经济发展重要节点。

3、特色资源相对富集。xx有耕地11183亩,其中田6417亩,土4766亩,地势北高南低,海拔最高560米,最低410米,平均455米,有着二、三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有利条件。镇域退耕还林面积10000亩,森林面积8500亩,森林覆盖率高达40%;拥有小型水库2座,山坪塘185口,溪河25公里,水域面积1000亩,且紧邻两岔湖水库,有着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尤其是大规模发展都市休闲旅游业的资源条件。矿产资源储量喜人,有煤矿1座,探明煤炭储量1000万吨以上,毗邻玉峰山镇的希望村建筑石材可采量上亿吨。

4、政策优势突出。xx地处主城城郊结合部,不受绕城公路范围内限制性发展工业规划的制约。xx年,区委区政府批准设立xx镇中小企业创业基地,xx年4月xx市城镇化建设领导小组确定xx镇为市级中心镇。xx镇作为全区仅有的8个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3个市级中心镇之一,拥有比其他镇更多的强势推进发展的政策资源。

5、空港开发园区和统景风景区的辐射带动。空港工业园区是xx最重要的新型工业化载体。xx工业向北,空港工业园区发展在加速向多宝湖挺进过程中,xx镇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招商引资、开发建设管理等诸多方面,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其辐射和带动,从而减少发展成本,增强开发建设实效。xx镇是统景风景区的西大门。位居xx十大温泉之首的统景温泉风景区正在上档提速,其旅游开发的集聚辐射效应,使xx镇生态旅游业等发展近水楼台先得月。

6、穷则思变的人文精神。xx的干部群众,在迈出发展长期沉闷期之后,群心思变,人人盼富,负重自强、团结拼搏、跨越发展、带头领先的发展氛围浓厚。

(二)制约因素

1、定位不明晰,发展规划滞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根本改善和xx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上档提速,xx镇至今尚未从发展传统农业的思维定势中完全摆脱出来。高站位审视镇情,高起点科学定位,高质量规划发展,已经刻不容缓。思路就是出路,规划就是财富。xx镇在新形势下,对发展定位、产业布局、城镇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亟待进行调整和规划。

2、城乡基础设施薄弱,发展承载能力差。现xx和草坪两个场镇不足1平方公里。供水排污等市政设施、电力天然气等能源供应、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商贸流通等配套服务,尚无承载工业大发展、人口大集聚的相应能力。

3、开发人才匮乏,严重制约发展。xx大发展,势必进行大开发、大建设。然而,xx镇现有干部熟悉传统农业的多,精通开发建设的少,不少人对开发建设所涉及的规划设计、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招商引资、建设施工、资金筹措、成本核算、行政审批服务等诸多专业性、政策性、技巧性很强的工作知之甚少。人才短缺,是xx大发展难以逾越的鸿沟。

4、资金短缺,启动困难。产业基地建设和城镇扩张,需要巨额启动资金。尤其是规划和基础设施必须先行,垫付启动资金不可避免。然而,xx镇迄今尚背负460多万元历史债务,当前自身造血功能也还不强。在此状态下,启动资金的有效筹措,也是xx加快发展的重要瓶颈。

5、高速公路收费,商家成本增高。渝邻高速公路至今未纳入xx高速公路年票制收费范围。车辆按次收费,使商家生产成本大增,阻止了客商大举进军xx的脚步。

三、加快xx镇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明晰指导思想,找准发展定位

加快xx镇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工业强镇、科教兴镇、生态活镇战略,充分发挥xx城乡结合部和地理中心、公路交通枢纽、生态资源、市级中心镇、区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等综合优势,开拓开放,负重自强,推动经济结构由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转变,农业发展由传统型向都市生态型转变,镇风貌由小集镇向市级中心特色镇转变,综合实力由经济弱镇向经济强镇转变,到2022年,努力把xx镇建设成为xx中部生态建设名镇、经济发展强镇、特色风貌新镇和公路交通枢纽。

(二)实施“三城一区”战略,加快特色产业发展

根据产业错位发展规律,积极调整xx镇现有产业布局。在继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尽快规划和强势推进xx名酒酿造城、xx家具制造城、xx职业和都市生态休闲旅游农业区建设。规划建设1平方公里张家坝食品工业园,培育白酒、禽类食品、豆制品等食品产业;充分运用商务部等国家有关部门授予xx酒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酒”这一珍贵资源,做大做强xx老窖品牌,努力开发xx大曲、绿豆糟等系列产品,抓紧研发“1919”高端白酒,不断扩大产能和市场占领份额,至2022年,争取年产各类白酒1万吨以上,产值10亿元以上,使xx镇建成名符其实的xx名酒酿造城。规划建设占地1平方公里的双鱼家具工业园,重点发展钢、木家具和软家具及其配套产业,到2022年,争取建成年产值2-3亿元的家具制造城。在土门规划用地1-2平方公里,发展职业教育,引进职业教育院校10所左右,到2022年,争取建成高职中职衔接、文理工科配套、学历教育与职业短训结合,在校学生2万人以上的职业。在镇域其它区域,应留足和培植生态空间,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和与统景温泉风景区山河相依优势,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生态休闲旅游业、生态住宅业,到2022年,基本建成特色鲜明的都市生态休闲旅游农业区。

(三)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承载能力

按照市级中心镇建设要求、产业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尽快制定和实施xx镇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规划。根据发展趋势,建议xx镇按2万人以上城镇规模规划。供电供气、给水排污、城乡道路、各类社会事业发展和市政设施等,也应根据城镇规模和产业发展需要,纳入规划建设予以配套。

(四)招商引资,强势启动

乡镇改革后调研报告范文 第八篇

xxx乌敦套海镇委员会

一、基本概况

乌敦套海镇位于翁牛特旗东南部,305国道穿越境内,东连玉田皋乡,隔老哈河与敖汉旗古鲁板蒿乡相望,南接赤峰市松山区哈拉道口镇,西与东庄头营乡相邻,北与那什罕苏木接壤。南北长28公里,东西宽24公里,呈不规则不长方形,行政区域总面积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万亩(水浇地面积万亩),林地18万亩,人工及飞播牧草保存面积万亩,草地8万亩,森林覆盖率32%。

乌敦套海镇辖1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61个村民小组,39个自然村,全镇总户数6191户,总人口23162人,其中少数民族1229人,非农业人口近4000人。2004年粮豆产量3000万公斤,牧业年度家畜存栏万头只;2004年镇级财政收入4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00元。全镇干部、教师、离退休人员、遗属、民政供养人员共780人,每30人供养1人,财政供养率极高。

二、人员编制及工资现状

全镇党政机关和事业各站所现有人员共135人。

公务员共39人(含财政所人员9人),其中男27人,女12人,平均工龄21年,公务员平均年龄岁,其中50岁以上1人,文化结构为大学本科13人,大专12人,中专10人,高中4人,行政机构编制为29个,超编10个;党政配置领导职数8个,其中正科3人,副科5人。

事业单位设立12个职能相对独立的站办所,共有96人(含自聘人员9人)。其中男64人,女32人,平均工龄18年,平均年龄38岁,50岁以上4人。文化结构为本科8人,大专27人,中专40人,高中21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为62个,超编34个。事业单位人员中,有干部52人,合同制工人29人,全民工人6人,大集体工人2人,计生招聘3人,畜牧大集体2人,文化招聘2人。所有工人身份人员,由于镇政府背着1176万元的债务包袱,财政乏力,均未上交统筹保险,存在着严重的后顾之忧。

乡镇近几年来总的趋势是:人员逐步增多(2002年后主要是安置转业兵),编制基本不变,工作量大幅度减少,工资有所上调,工资缺口越来越大。全镇行政、事业站所累计超编44人,2004年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缺口达52万元。

三、取消农牧业税之前,镇政府日常工作主要有哪些

取消农牧业税之前,镇政府日常工作主要有:(1)税费征缴;(2)公路会战;(3)生态建设会战;(4)专项推进种养业;(5)迎检达标软件(计生、党建、综治等)。

四、取消农牧业税后,哪些职能不存在了,哪些需保留,哪些需强化

取消农牧业税后,政府的主要精力不再是税费征缴、强迫种养和经济处罚,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乱摊派不存在了,财政、计生等部门的职能弱化尤为突出。乡镇干部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建设和发展上来。

应保留的职能是:引导生态及公路会战,引导示范推广农牧业产业化。

应强化的职能是:(1)提高群众的全面素质,强化对农牧民实用科技、政策、法制的培训。(2)实施农田水利生态等基础建设项目。(3)农村教育、卫生、扶贫、广电、通讯等公益事业。(4)协调处理土地、林木、草场等群体性纠纷。(5)加强劳动保障,积极招商引资,实施项目拉动,发展镇村民营工业,培植财源。(6)创xxx建工作思路、机制,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五、日常工作中,哪些工作是以旗县为主完成,乡镇配合,哪些工作是由乡镇为主完成;县乡事权如何划分?哪些工作本不应由乡镇承担而实际承担着,哪些工作本应由乡镇来做而未摆上工作日程

税收:应是旗县为主,乡镇配合,现在是职能倒置,改为以乡镇为主。

行政执法:乡镇无行政执法权,行政处罚权均在旗县政府部门,涉及到经济利益,乡镇只能回避。建议明确乡镇行xxx和执法权,如宅基地审批、计生罚款、动植物检疫、林木采伐审批及处罚、农机违章处理等。目前,行xxx、收费权上划,矛盾全部转移到基层。

六、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主要应做好哪些工作,在综合治理、文化、卫生、教育、民政、计划生育、广播电视等方面,乡镇主要承担哪些工作任务

目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主要应该是提供及时有效的公共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综合治理主要承担普法、民间纠纷调节工作,文化主要是当地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卫生主要承担计划免疫防疫宣传、农村文明建设工作,教育工作以全民教育的普及和推广为主,全面提升素质教育质量,民政工作主要是扶贫救济、婚姻登记、优抚、低保救助,计划生育工作主要是优生、优育、优教知识宣传,人口管理和技术服务,广播电视主要负责政策、法律和农村适用技术宣传,维护有线电视节目正常播出。

七、农牧民需要到乡镇办的事情主要有哪些,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能否满足农牧民需求,主要原因是什么

农民到乡镇办理的事项主要有:婚姻登记、宅基地审批、准生证办理、林木采伐审批等。而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因为最终审批权不在乡镇。

八、乡镇政府有无行政执法权,日常行政管理主要依靠什么手段

乡镇政府没有行政执法权。凡涉及收费、审批、处罚等比较直观的行政执法职能部门,都是垂直条管,如公安、工商、国税、地税、交管、电力等,把没有实际意义行xxx利、人员多、收入少的部门放到了基层。因此,乡镇的日常管理手段主要靠做群众的政治思想工作,协调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责成村委会按村规民约处理。

九、苏木乡镇事业单位与旗县业务主管局之间管理体制和职能划分情

目前,乡镇事业单位与旗县业务主管部门之间,存在行政职能与服务职能交叉现象,乡镇事业单位不是行政执法主体,又没有公务员资格,但业务局却委托执法。行xxx力向旗县集中,收费权力向旗县集中,影响和削弱了基层政府的职能发挥。

乡镇改革后调研报告范文 第九篇

乡镇机关改革调研报告一、基本概况

二、人员编制及工资现状

全镇党政机关和事业各站所现有人员共135人。

乡镇近几年来总的趋势是:人员逐步增多(20xx年后主要是安置转业兵),编制基本不变,工作量大幅度减少,工资有所上调,工资缺口越来越大。全镇行政、事业站所累计超编44人,20xx年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缺口达52万元。

三、取消农牧业税之前,镇政府日常工作主要有哪些

四、取消农牧业税后,哪些职能不存在了,哪些需保留,哪些需强化

取消农牧业税后,政府的主要精力不再是税费征缴、强迫种养和经济处罚,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乱摊派不存在了,财政、计生等部门的职能弱化尤为突出。乡镇干部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建设和发展上来。

应保留的职能是:引导生态及公路会战,引导示范推广农牧业产业化。

五、日常工作中,哪些工作是以旗县为主完成,乡镇配合,哪些工作是由乡镇为主完成;县乡事权如何划分?哪些工作本不应由乡镇承担而实际承担着,哪些工作本应由乡镇来做而未摆上工作日程

税收:应是旗县为主,乡镇配合,现在是职能倒置,改为以乡镇为主。

行政执法:乡镇无行政执法权,行政处罚权均在旗县政府部门,涉及到经济利益,乡镇只能回避。建议明确乡镇行xxx和执法权,如宅基地审批、计生罚款、动植物检疫、林木采伐审批及处罚、农机违章处理等。目前,行xxx、收费权上划,矛盾全部转移到基层。

六、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主要应做好哪些工作,在综合治理、文化、卫生、教育、民政、计划生育、广播电视等方面,乡镇主要承担哪些工作任务

目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主要应该是提供及时有效的公共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综合治理主要承担普法、民间纠纷调节工作,文化主要是当地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卫生主要承担计划免疫防疫宣传、农村文明建设工作,教育工作以全民教育的普及和推广为主,全面提升素质教育质量,民政工作主要是扶贫救济、婚姻登记、优抚、低保救助,计划生育工作主要是优生、优育、优教知识宣传,人口管理和技术服务,广播电视主要负责政策、法律和农村适用技术宣传,

维护有线电视节目正常播出。

七、农牧民需要到乡镇办的事情主要有哪些,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能否满足农牧民需求,主要原因是什么

农民到乡镇办理的事项主要有:婚姻登记、宅基地审批、准生证办理、林木采伐审批等。而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因为最终审批权不在乡镇。

八、乡镇政府有无行政执法权,日常行政管理主要依靠什么手段

乡镇政府没有行政执法权。凡涉及收费、审批、处罚等比较直观的行政执法职能部门,都是垂直条管,如公安、工商、国税、地税、交管、电力等,把没有实际意义行xxx利、人员多、收入少的部门放到了基层。因此,乡镇的日常管理手段主要靠做群众的政治思想工作,协调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责成村委会按村规民约处理。

九、苏木乡镇事业单位与旗县业务主管局之间管理体制和职能划分情况

目前,乡镇事业单位与旗县业务主管部门之间,存在行政职能与服务职能交叉现象,乡镇事业单位不是行政执法主体,又没有公务员资格,但业务局却委托执法。行xxx力向旗县集中,收费权力向旗县集中,影响和削弱了基层政府的职能发挥。

乡镇改革后调研报告范文 第十篇

乡镇机构改革调研报告

xxx乌敦套海镇委员会

一、基本概况

乌敦套海镇位于翁牛特旗东南部,305国道穿越境内,东连玉田皋乡,隔老哈河与敖汉旗古鲁板蒿乡相望,南接赤峰市松山区哈拉道口镇,西与东庄头营乡相邻,北与那什罕苏木接壤。南北长28公里,东西宽24公里,呈不规则不长方形,行政区域总面积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万亩(水浇地面积万亩),林地18万亩,人工及飞播牧草保存面积万亩,草地8万亩,森林覆盖率32%。

乌敦套海镇辖1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61个村民小组,39个自然村,全镇总户数6191户,总人口23162人,其中少数民族1229人,非农业人口近4000人。2004年粮豆产量3000万公斤,牧业年度家畜存栏万头只;2004年镇级财政收入4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00元。全镇干部、教师、离退休人员、遗属、民政供养人员共780人,每30人供养1人,财政供养率极高。

二、人员编制及工资现状

全镇党政机关和事业各站所现有人员共135人。

公务员共39人(含财政所人员9人),其中男27人,女12人,平均工龄21年,公务员平均年龄岁,其中50岁以上1人,文化结构为大学本科13人,大专12人,中专10人,高中4人,行政机构编制为29个,超编10个;党政配置领导职数8个,其中正科3人,副科5人。

事业单位设立12个职能相对独立的站办所,共有96人(含自聘人员9人)。其中男64人,女32人,平均工龄18年,平均年龄38岁,50岁以上4人。文化结构为本科8人,大专27人,中专40人,高中21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为62个,超编34个。事业单位人员中,有干部52人,合同制工人29人,全民工人6人,大集体工人2人,计生招聘3人,畜牧大集体2人,文化招聘2人。所有工人身份人员,由于镇政府背着1176万元的债务包袱,财政乏力,均未上交统筹保险,存在着严重的后顾之忧。

乡镇近几年来总的趋势是:人员逐步增多(2002年后主要是安置转业兵),编制基本不变,工作量大幅度减少,工资有所上调,工资缺口越来越大。全镇行政、事业站所累计超编44人,2004年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缺口达52万元。

三、取消农牧业税之前,镇政府日常工作主要有哪些

取消农牧业税之前,镇政府日常工作主要有:(1)税费征缴;(2)公路会战;(3)生态建设会战;(4)专项推进种养业;(5)迎检达标软件(计生、党建、综治等)。

四、取消农牧业税后,哪些职能不存在了,哪些需保留,哪些需强化

取消农牧业税后,政府的主要精力不再是税费征缴、强迫种养和经济处罚,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乱摊派不存在了,财政、计生等部门的职能弱化尤为突出。乡镇干部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建设和发展上来。

应保留的职能是:引导生态及公路会战,引导示范推广农牧业产业化。

应强化的职能是:(1)提高群众的全面素质,强化对农牧民实用科技、政策、法制的培训。(2)实施农田水利生态等基础建设项目。(3)农村教育、卫生、扶贫、广电、通讯等公益事业。(4)协调处理土地、林木、草场等群体性纠纷。(5)加强劳动保障,积极招商引资,实施项目拉动,发展镇村民营工业,培植财源。(6)创xxx建工作思路、机制,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五、日常工作中,哪些工作是以旗县为主完成,乡镇配合,哪些工作是由乡镇为主完成;县乡事权如何划分?哪些工作本不应由乡镇承担而实际承担着,哪些工作本应由乡镇来做而未摆上工作日程

税收:应是旗县为主,乡镇配合,现在是职能倒置,改为以乡镇为主。

行政执法:乡镇无行政执法权,行政处罚权均在旗县政府部门,涉及到经济利益,乡镇只能回避。建议明确乡镇行xxx和执法权,如宅基地审批、计生罚款、动植物检疫、林木采伐审批及处罚、农机违章处理等。目前,行xxx、收费权上划,矛盾全部转移到基层。

六、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主要应做好哪些工作,在综合治理、文化、卫生、教育、民政、计划生育、广播电视等方面,乡镇主要承担哪些工作任务

目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主要应该是提供及时有效的公共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综合治理主要承担普法、民间纠纷调节工作,文化主要是当地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卫生主要承担计划免疫防疫宣传、农村文明建设工作,教育工作以全民教育的普及和推广为主,全面提升素质教育质量,民政工作主要是扶贫救济、婚姻登记、优抚、低保救助,计划生育工作主要是优生、优育、优教知识宣传,人口管理和技术服务,广播电视主要负责政策、法律和农村适用技术宣传,维护有线电视节目正常播出。

七、农牧民需要到乡镇办的事情主要有哪些,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能否满足农牧民需求,主要原因是什么

农民到乡镇办理的事项主要有:婚姻登记、宅基地审批、准生证办理、林木采伐审批等。而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因为最终审批权不在乡镇。

八、乡镇政府有无行政执法权,日常行政管理主要依靠什么手段

乡镇政府没有行政执法权。凡涉及收费、审批、处罚等比较直观的行政执法职能部门,都是垂直条管,如公安、工商、国税、地税、交管、电力等,把没有实际意义行xxx利、人员多、收入少的部门放到了基层。因此,乡镇的日常管理手段主要靠做群众的政治思想工作,协调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责成村委会按村规民约处理。

九、苏木乡镇事业单位与旗县业务主管局之间管理体制和职能划分情况

目前,乡镇事业单位与旗县业务主管部门之间,存在行政职能与服务职能交叉现象,乡镇事业单位不是行政执法主体,又没有公务员资格,但业务局却委托执法。行xxx力向旗县集中,收费权力向旗县集中,影响和削弱了基层政府的职能发挥。

乡镇改革后调研报告范文 第十一篇

取消农业税费后,如何巩固税费改革成果,从根本上遏制农民负担反弹?湖北省谷城县实施的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以乡镇机构和人员精简为突破口,大大转变了农村基层政府职能,探索出一条与农村税费改革制度相适应的乡镇机构改革新路。

最近三年来,谷城县乡镇机关干部减少64%,机构编制大大压缩。同时,把乡镇事业单位整体转制为公共服务组织,通过规范服务方式,明确公益职能、量化考核指标等方式,构建起农村新型公共服务体制。

乡镇机构臃肿 农民负担沉重

四大措施推进乡镇机构改革

从20*3月开始,经过两轮改革,谷城县在四个方面全面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

一是整合乡镇机构设置,统一设立三大办: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和社会事务办公室。根据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工作的实际,谷城县重新界定了乡镇机构职能,划分了职责范围,撤销了乡镇政协机构。改革后,乡镇机关内部拉开了收入档次,以农民是否满意为标准,每年工作最好的机关干部与一般的机关干部相差1500元。

二是缩减乡镇机关人员编制。现在,谷城县10个乡镇共核定行政编制395名,实际在岗353人,分流646人,比改革前全县乡镇机关干部减少了64%,同时,后勤服务一律实行市场化、社会化运作。

三是精简领导班子。通过实行领导班子交叉任职,乡镇领导干部得以全面压缩。同时,县里对超配领导干部进行调整,其中改任乡级助理、干事45人。以紫金镇为例,改革后的领导职数只有书记兼镇长、副书记兼副镇长、副书记兼人大主席团主席、副书记兼纪检委书记,两位党委委员兼副镇长、宣传委员7人。

四是分流人员待遇落实到位。分流的乡镇机关干部中,很多在40-50岁之间,上有老、下有小,既没有出去闯荡的年龄优势,又没有达到退休年龄。为此,谷城县决定,对乡镇机关分流人员的基本生活费统一按其档案工资标准的60%发放。同时,对主动分流的干部按70%发放档案工资。整个改革建立在大家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把政策交给大家,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几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实现了既定的减人、减事的目标,成效非常明显。

乡镇事业单位整体转制

谈起改革前乡镇事业单位的状况,城关镇党委书记兼镇长周云说:基本上是人心散了,党委、政府为农民服务的线断了。城关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主任杨国政说:我们不知道干什么,收入也没有保障。当时,农民群众对政府的公共服务很不满意,例如,农民购买假种子、假肥料等情况没有人能去进行真正有效的管理。

按照谷城县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整体部署,谷城县将全县乡镇事业单位整体转制,以促进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各乡镇把财政所和经管站合并,民政所撤销,职能转到乡镇社会事务办公室。撤销乡镇残联、党校、社会保障服务所,其他站所整体转制为中介组织。目前,全县10个乡镇共有计生、城建、文化、广播、农水、农技、农机、兽医等8类站所71个事业单位顺利实现转制。

三方面举措构建公共服务新体制

在构建农村新型公共服务体系方面,谷城县主要有三项举措:

二是各乡镇和县直主管部门,将各项服务活动量化成具体考核指标,在与各服务中心充分协商的基础上,签订委托服务合同,明确双方的责权利、服务要求、经费数额和考核兑现办法等事项。制度的创新使服务中心员工的工作态度有了巨大的转变。比如乡镇农机站的工作人员过去只是在办公室里等着农民来,现在必须下到田里去直接服务农民。只有农民接受了服务,满意签字,农机服务单位才能收到政府的拨款。

政府工作效能明显增强 新机制活力显现

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完成后,谷城县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职能得到了重新界定,基层xxx结构得到了优化。陈启合告诉记者,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斩断了乱收费的根子,切断了随意进人的源头。改革到位后,机关干部普遍增强了危机感。现在,县里设立了乡村干部寻访问事制度,变农民的上访为干部的下访,主动与群众沟通,解决群众的各种问题。

乡镇改革后调研报告范文 第十二篇

取消农业税费后,如何巩固税费改革成果,从根本上遏制农民负担反弹?湖北省谷城县实施的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以乡镇机构和人员精简为突破口,大大转变了农村基层政府职能,探索出一条与农村税费改革制度相适应的乡镇机构改革新路。

最近三年来,谷城县乡镇机关干部减少64%,机构编制大大压缩。同时,把乡镇事业单位整体转制为公共服务组织,通过规范服务方式,明确公益职能、量化考核指标等方式,构建起农村新型公共服务体制。

--乡镇机构臃肿农民负担沉重

谷城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全县有10个乡镇,43万亩耕地,55万人口。据谷城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启合介绍,20*年,谷城县一般乡镇财政供养的人口少则500人,多则上千人。记者在调查时了解到,综合配套改革前,紫金镇仅乡镇一级的领导干部就有22人,城关镇仅镇财政所就有70多人,就连谷城县石花镇城建所的在册工作人员都达到99人。襄樊市委常委、谷城县委书记周霁说,税费改革后,这些人依然在打擦边球,不收费就没有办法生存。过去上面有一个部门、下面就要对应一个,机构庞大,行政效率不高、乡镇机构职能不清晰,必须把乡镇党政机关人员压缩,合理设置机构布局,才能巩固税费改革成果。

--四大措施推进乡镇机构改革

从20*3月开始,经过两轮改革,谷城县在四个方面全面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

一是整合乡镇机构设置,统一设立“三大办”: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和社会事务办公室。根据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工作的实际,谷城县重新界定了乡镇机构职能,划分了职责范围,撤销了乡镇政协机构。改革后,乡镇机关内部拉开了收入档次,以农民是否满意为标准,每年工作最好的机关干部与一般的机关干部相差1500元。

二是缩减乡镇机关人员编制。现在,谷城县10个乡镇共核定行政编制395名,实际在岗353人,分流646人,比改革前全县乡镇机关干部减少了64%,同时,后勤服务一律实行市场化、社会化运作。

三是精简领导班子。通过实行领导班子交叉任职,乡镇领导干部得以全面压缩。同时,县里对超配领导干部进行调整,其中改任乡级助理、干事45人。以紫金镇为例,改革后的领导职数只有书记兼镇长、副书记兼副镇长、副书记兼人大主席团主席、副书记兼纪检委书记,两位党委委员兼副镇长、宣传委员7人。

四是分流人员待遇落实到位。分流的乡镇机关干部中,很多在40-50岁之间,上有老、下有小,既没有出去闯荡的年龄优势,又没有达到退休年龄。为此,谷城县决定,对乡镇机关分流人员的基本生活费统一按其档案工资标准的60%发放。同时,对主动分流的干部按70%发放档案工资。整个改革建立在大家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把政策交给大家,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几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实现了既定的“减人、减事”的目标,成效非常明显。

--乡镇事业单位整体转制

谈起改革前乡镇事业单位的状况,城关镇党委书记兼镇长周云说:“基本上是人心散了,党委、政府为农民服务的线断了。”城关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主任杨国政说:“我们不知道干什么,收入也没有保障。”当时,农民群众对政府的公共服务很不满意,例如,农民购买假种子、假肥料等情况没有人能去进行真正有效的管理。

按照谷城县乡镇事业单位的改革的整体部署,谷城县将全县乡镇事业单位整体转制,以促进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各乡镇把财政所和经管站合并,民政所撤销,职能转到乡镇社会事务办公室。撤销乡镇残联、党校、社会保障服务所,其他站所整体转制为中介组织。目前,全县10个乡镇共有计生、城建、文化、广播、农水、农技、农机、兽医等8类站所71个事业单位顺利实现转制。

为解除乡镇事业单位等被改革对象的后顾之忧,谷城县在全县乡镇事业单位内,全面推行全员参加养老保险工作。谷城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魏开杰告诉记者,到2005年底,全县乡镇事业单位的2768名职工全部参加了养老保险,单位应缴的1250万元和个人应缴的1213万元全部收缴入库,职工参保率、基金收缴入库率、养老保险手册发放率全部达到了100%,确保了乡镇事业单位的改革的稳步推进。

--三方面举措构建公共服务新体制

在构建农村新型公共服务体系方面,谷城县主要有三项举措:

一是规范服务方式,明确公益职能。除各乡镇畜牧兽医中心实行县级行政主管部门派出制外,其他服务中心一律实行委托服务制。县里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乡镇站所转制后承担的43项公益职能。对公益职能,政府购买服务,预拨10%至20%的财政投入,最后考核通过、农民认定后,一起算总账。现在由各乡镇站所转制而成的服务中心充满朝气。这些单位的职工,过去每月平均收入只有300元左右,现在大多数提高到600多元。

二是各乡镇和县直主管部门,将各项服务活动量化成具体考核指标,在与各服务中心充分协商的基础上,签订委托服务合同,明确双方的责权利、服务要求、经费数额和考核兑现办法等事项。制度的创新使服务中心员工的工作态度有了巨大的转变。比如乡镇农机站的工作人员过去只是在办公室里等着农民来,现在必须下到田里去直接服务农民。只有农民接受了服务,满意签字,农机服务单位才能收到政府的拨款。

三是重新界定农村公益投入标准,打足经费,实行资金直达。过去全县10个乡镇每年共下拨农技推广费用28万元,而现在按照全县43万亩耕地,每亩1元多的标准,将全县农技推广费用总额提高到40多万元。在结算方式上,县财政对这些转制后的服务单位实行年初预拨款、半年一考核、年终结总账的办法。目前,谷城县已按照全年预算20%的比例,向各服务中心预拨了启动经费,保证了农村新型服务体系的运转。20*年谷城县乡镇公益事业经费预算为627万元,与20*年相比,增长了约30%。

--政府工作效能明显增强新机制活力显现

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完成后,谷城县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职能得到了重新界定,基层xxx结构得到了优化。陈启合告诉记者,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斩断了乱收费的根子,切断了随意进人的源头。改革到位后,机关干部普遍增强了危机感。现在,县里设立了乡村干部寻访问事制度,变农民的上访为干部的下访,主动与群众沟通,解决群众的各种问题。

襄樊市委副秘书长、市农办主任吴长华说,谷城县乡镇政府职能转换的效应是显而易见的。目前留下来的乡镇干部队伍,素质比较高,用引导、服务、示范的方式发展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大大增强。现在谷城县农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空前密切,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圆满完成了改革之初确定的各项目标。

周云告诉记者,以前镇里各站所在资金上是“以钱养人,一年缺半年的粮”。20*年,县财政对城关镇各服务中心的投入,比改革前多投28万元,全面实现了“以钱养事”。

县乡两级财政对农村公益事业投入的大幅增加,为服务中心增加收入、服务人员提高待遇创造了条件。新型考核体系的建立,特别是通过推行服务内容和服务效果农民签字认可制度,让农民有了更大的发言权。

乡镇改革后调研报告范文 第十三篇

过去,我们靠农业的积累、农民的贡献和农村的支持,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和工业化体系,但另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也日益强化,农村发展越来越落后于城市,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并没能很好地分享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成果。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皇粮国税”,给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带来了深刻变化,使乡镇xxx组织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弊端。对乡镇xxx组织、领导班子、党员干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等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一、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

(一)农村税费体制的改革

农业税费改革从2000年以安徽省为试点单位,并逐步扩大,于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基本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农业税费取消以后,乡镇政府从下乡催收税费这一项工作中得以解脱,但随之而来的是乡镇财力的短缺,乡镇债务无力偿还,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资金贫乏。乡镇政府除了配合税费改革的需要进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之外,必须应对处理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偿还乡镇债务等一系列问题。

(二)加强新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农村社会事业、精神文明、民主政治、法治建设等方面却相对滞后,这已经明显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二、现今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状况

乡镇一级设立的机构主要有:党政办公室、纪检监察室、人民武装部、团委、妇联、派出所、国家税务征收分局、地方税务征收分局、工商分局、计生办、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办公室、人民法庭、司法所、计生服务站、农业服务中心、社会事业文化服务中心、村建中心、国土资源管理所、财政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林业站、卫生院、中心小校、邮电所、兽防站、交管办等;机构管理情况:在政府机构及政府所属企事业单位中,邮电所、工商所、国家税务征收分局、地方税务征收分局、村建中心、国土资源管理所、派出所、兽防站等属于垂直管理单位,即人事权及财权都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管理,是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

三、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中的弊端及原因

(一)现行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

1.政府职能错位、庞杂。

一是乡镇职能泛化。政府管的事情越来越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无所不包,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无所不干,如同一个全能的政府。有的乡镇职能错位、政企不分,既是财产所有者代表、又是企业经营者代表和社会管理者代表,直接参与微观经营。有的在发展经济中职能越位,强制农民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有的代替农民决策去发展经济。

二是乡镇机构设置重叠。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必然导致职能错位;责任分工的不合理,必然导致职能错位、越位或不到位,甚至产生违法行政行为。

三是由于权责不一致,弱化了乡镇应有的职能。乡镇在职能职责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表现在乡镇,而根源却在上级部门。

2.权力与责任不等,行政运作方式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一是存在权小责大的矛盾。乡镇政府具有的七项职能中,乡镇政府主要做的工作却大部分是“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税务、国土机构工作地点在乡镇,财物和业务管理权则属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而他们承担的业务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却是由乡镇政府来帮助完成的。乡镇政府承担的责任没有减小,反而更大了。被上划的站、所越来越多,乡镇管理不了,有责无权。对上级政府每年下达给乡镇各种任务,并且实行目标考核,乡镇干部形象地称之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每天应付每种事务喘不过气来。

二是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与行政命令式xxx运作方式的矛盾难以解决。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是以直接的、微观的、权力导向型管理为特征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传统的行政管理运行方式已暴露出很多问题,乡镇企业和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明显违背了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和管理原则。

3.财政不堪重负,体制不顺让腐败更加恶化。

一是财政供养人员过多,财政不堪重负。个别缺编单位进人时,不是从超编单位选调,而是从下级选调或公开招考,造成缺编单位逐步满编,而超编单位继续超编的现象,财政供养人员的总量在不断增加。

二是财政供养人员与财力不相匹配。

三是财政体制不顺。以农业为主的乡镇,由于财政支出远远高于财政收入,这就必然使得这些乡镇的财政为短缺型财政,只得靠吃上级定额补助解决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分税制,上级政府往往从自身角度出发,将自身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部分或全部转移到乡镇,如义务教育、民兵训练、计划生育等纯公共产品。

4.党政、政事不分。

党政不分,主要表现为党委一元化领导与乡镇长负责制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够好。按照规定,乡镇行政工作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现象较为普遍,这种党政一体化运作的现象与党政分开的改革目标是格格不入的。同时,在乡镇也普遍存在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僵化、政事不分等问题。由于职能界定不清晰,部分事业单位严重依赖业务主管部门,业务上主管部门怎么说就怎么做,经费上有财政拨款作保障,人员也由主管部门统一安排,实际上成了主管部门的附属物,造成这些事业单位法人意识淡薄、责任意识淡薄。

5.政绩考核不完善,科学合理的选拔任用体系未成形。

对于乡镇干部在内的公务员选拔任用办法不科学、不完善,考核公务员的政绩还没有找到一种把个人贡献与集体贡献合理区分的办法,因此往往会出现把集体的政绩说成是个人的政绩,把别人的政绩说成是自己的政绩的现象。这种考核办法的不完善,还会加剧政企不分、政事不分,而且会促使政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同时,提拔任用干部必须经过大会民主测评和个别谈话推荐,这本是扩大民主,落实干部、群众选择权、参与权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部分乡镇干部对此却异常敏感。

(二)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1.对乡镇政府职能认识不够

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乡镇政府工作职能重心、职能方式的惯性作用,致使乡镇干部的观念意识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乡镇干部对乡镇应该履行什么职能,新时期如何落实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如何提高公共管理水平缺乏明确地认识。仍然习惯于完成上面的任务,习惯于做好眼前的事,缺乏发展意识和发展规划。

2.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限制乡镇的职能体制

乡镇原有一些主要职能站所比如工商、税务、国土、电力等先后实行了垂直管理。原则上乡镇是“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但是由于站所的人才物全部收归县级职能部门,所以乡镇对于这些站所只能协商,不能控制和指挥。这样,乡镇在履行某些职责的时候就很困难,另外行政执法权又只能授予县级职能部门,乡镇在推动工作的方法上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3.经济因素限制了乡镇政府职能的发挥

税费改革以前,乡镇财政收入的70%来自农业税。免征农业税以后,乡镇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但是乡镇政府的事权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乡镇既要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本级财政收入,还要负担公共交通、公共卫生、农村公共设施维护、农村教育、社会治安、文明创建活动、科技推广等公共事务。这些公共事务决大部份依靠乡镇财政自行解决。而且这些公共事务支出大、欠账多,这也大大制约了乡镇行政管理职能发挥。

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措施

(一)完善乡镇致府的机构安置。

在新时期,乡镇面临的问题并非源自乡镇本身,而是来自于整个中国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乡镇不过是整个中国体制矛盾中最尖锐、最集中的环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乡镇的弱化和取消都意味着矛盾向核心地带的靠拢。乡镇的困难决不是乡镇制度本身的困难,而是整个中国体制改革困难的集中体现。因此,乡镇改革不是取消乡镇,而是要合理定位乡镇的职能,改革乡镇的体制。

(二)创新思路,转变观念,加强职能。

在乡镇改革中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计划经济体制下创办的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财源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造成了大量的乡镇“负累”,有的甚至变成了乡镇财政的包袱。

一是各乡镇自身的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交叉。乡镇政府依然承担着三夏生产、三秋生产等原来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众多职能。二是防止把转变政府职能简单化,停留在提口号或做表面文章上,而要迈出实质性步伐。三是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现代化建设,包括政府治理理念的现代化,政府治理架构现代化和政府治理方式的现代化。

(三)加大力度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减少财政供养人员。

按照减少机构、整合资源、综合设置、提高效率的要求,根据职能需要严格规范乡镇机构和岗位、人员设置,结合乡镇规模和经济实力以及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工作要求,从紧设置乡镇内设机构,从严控制乡镇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各级人事部门在确定编制时,不仅要根据县、乡规模大小,也要结合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树立“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养多少人”的指导思想,对经济发展滞后,财政供给能力差的县、乡,可在省定编制的基础上,从低、从紧核定编制额,从源头上控制财政支出的过快增长。深化教育改革,乡镇中小学要重新核定教师编制,杜绝超编现象。属于提供非公共产品和非公共服务的单位,可以取得经营性或服务性收入的单位财政要停止供给。

(四)探索乡镇未来深化改革的目标。

就长期目标而言,乡镇自治、实现乡镇建制的地方化和公利化,应当是乡镇改革的方向。但就近期目标而言,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建立起有效地领导和管理乡镇辖区内各项事务的有活力、有权威管理组织。乡镇政府要把工作重点转到提供公共服务和发展公益事业上来,要进一步规范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的工作职能与事权范围,打造法治、诚信、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乡镇改革后调研报告范文 第十四篇

乡镇机构改革调研报告

乡镇机构改革调研报告 xxx乌敦套海镇委员会   一、基本概况

乌敦套海镇位于翁牛特旗东南部,305国道穿越境内,东连玉田皋乡,隔老哈河与敖汉旗古鲁板蒿乡相望,南接赤峰市松山区哈拉道口镇,西与东庄头营乡相邻,北与那什罕苏木接壤。南北长28公里,东西宽24公里,呈不规则不长方形,行政区域总面积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万亩(水浇地面积万亩),林地18万亩,人工及飞播牧草保存面积万亩,草地8万亩,森林覆盖率32%。乌敦套海镇辖1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61个村民小组,39个自然村,全镇总户数6191户,总人口23162人,其中少数民族1229人,非农业人口近4000人。2004年粮豆产量3000万公斤,牧业年度家畜存栏万头只;2004年镇级财政收入4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00元。全镇干部、教师、离退休人员、遗属、民政供养人员共780人,每30人供养1人,财政供养率极高。二、人员编制及工资现状

全镇党政机关和事业各站所现有人员共135人。

公务员共39人(含财政所人员9人),其中男27人,女12人,平均工龄21年,公务员平均年龄岁,其中50岁以上1人,文化结构为大学本科13人,大专12人,中专10人,高中4人,行政机构编制为29个,超编10个;党政配置领导职数8个,其中正科3人,副科5人。

事业单位设立12个职能相对独立的站办所,共有96人(含自聘人员9人)。其中男64人,女32人,平均工龄18年,平均年龄38岁,50岁以上4人。文化结构为本科8人,大专27人,中专40人,高中21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为62个,超编34个。事业单位人员中,有干部52人,合同制工人29人,全民工人6人,大集体工人2人,计生招聘3人,畜牧大集体2人,文化招聘2人。所有工人身份人员,由于镇政府背着1176万元的债务包袱,财政乏力,均未上交统筹保险,存在着严重的后顾之忧。

乡镇近几年来总的趋势是:人员逐步增多(2002年后主要是安置转业兵),编制基本不变,工作量大幅度减少,工资有所上调,工资缺口越来越大。全镇行政、事业站所累计超编44人,2004年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缺口达52万元。

三、取消农牧业税之前,镇政府日常工作主要有哪些

取消农牧业税之前,镇政府日常工作主要有:(1)税费征缴;(2)公路会战;(3)生态建设会战;(4)专项推进种养业;(5)迎检达标软件(计生、党建、综治等)。

四、取消农牧业税后,哪些职能不存在了,哪些需保留,哪些需强化

取消农牧业税后,政府的主要精力不再是税费征缴、强迫种养和经济处罚,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乱摊派不存在了,财政、计生等部门的职能弱化尤为突出。乡镇干部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建设和发展上来。

应保留的职能是:引导生态及公路会战,引导示范推广农牧业产业化。应强化的职能是:(1)提高群众的全面素质,强化对农牧民实用科技、政策、法制的培训。(2)实施农田水利生态等基础建设项目。(3)农村教育、卫生、扶贫、广电、通讯等公益事业。(4)协调处理土地、林木、草场等群体性纠纷。(5)加强劳动保障,积极招商引资,实施项目拉动,发展镇村民营工业,培植财源。(6)创xxx建工作思路、机制,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五、日常工作中,哪些工作是以旗县为主完成,乡镇配合,哪些工作是由乡镇为主完成;县乡事权如何划分?哪些工作本不应由乡镇承担而实际承担着,哪些工作本应由乡镇来做而未摆上工作日程 税收:应是旗县为主,乡镇配合,现在是职能倒置,改为以乡镇为主。行政执法:乡镇无行政执法权,行政处罚权均在旗县政府部门,涉及到经济利益,乡镇只能回避。建议明确乡镇行xxx和执法权,如宅基地审批、计生罚款、动植物检疫、林木采伐审批及处罚、农机违章处理等。目前,行xxx、收费权上划,矛盾全部转移到基层。六、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主要应做好哪些工作,在综合治理、文化、卫生、教育、民政、计划生育、广播电视等方面,乡镇主要承担哪些工作任务

目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主要应该是提供及时有效的公共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综合治理主要承担普法、民间纠纷调节工作,文化主要是当地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卫生主要承担计划免疫防疫宣传、农村文明建设工作,教育工作以全民教育的普及和推广为主,全面提升素质教育质量,民政工作主要是扶贫救济、婚姻登记、优抚、低保救助,计划生育工作主要是优生、优育、优教知识宣传,人口管理和技术服务,广播电视主要负责政策、法律和农村适用技术宣传,维护有线电视节目正常播出。

七、农牧民需要到乡镇办的事情主要有哪些,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能否满足农牧民需求,主要原因是什么

农民到乡镇办理的事项主要有:婚姻登记、宅基地审批、准生证办理、林木采伐审批等。而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因为最终审批权不在乡镇。

八、乡镇政府有无行政执法权,日常行政管理主要依靠什么手段 乡镇政府没有行政执法权。凡涉及收费、审批、处罚等比较直观的行政执法职能部门,都是垂直条管,如公安、工商、国税、地税、交管、电力等,把没有实际意义行xxx利、人员多、收入少的部门放到了基层。因此,乡镇的日常管理手段主要靠做群众的政治思想工作,协调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责成村委会按村规民约处理。

九、苏木乡镇事业单位与旗县业务主管局之间管理体制和职能划分情况

目前,乡镇事业单位与旗县业务主管部门之间,存在行政职能与服务职能交叉现象,乡镇事业单位不是行政执法主体,又没有公务员资格,但业务局却委托执法。行xxx力向旗县集中,收费权力向旗县集中,影响和削弱了基层政府的职能发挥。

2018年新学期工作计划

终于在将近零点的时候完成了新学期的《始业教育计划》、《第四册语文教学计划》。

计划工作就是在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和我们想要去的地方之间铺路搭桥。说得真好!新年里就让我以制订计划开始这个学期的工作吧!看到一篇可能是中学生写的介绍学习计划重要性的短文,特把它附上,激励自己思维和目标要跑在前头,行动要紧跟在后头!还可以把它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学生,让他们从小明白计划对学习的重要性!1.明确目标,鼓舞斗志

人们常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希望,也就没有勇气;如果没有了目标,也就没有了动力。而计划之中,恰恰包含着一个人的希望和目标,对这种目标和希望,计划之中虽然没有过多地进行修饰和描绘,但实际上它里面已经包含着一个灿烂的前景和美好未来。而这种前景和未来对一个人的鼓舞力量是难以估量的。2.循序渐进,提高效率

效率,就是单位时间内所做事情的多少。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必须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作尽量多的事。要这样,就必须设法尽量减少犹豫时间,减少走弯路,减少无用功,减少精力的浪费。而一个科学而周密的计划,恰恰具有这些作用:做什么,做多少,计划中全有了,这有利于尽早进入实战,无需观望犹豫。先作啥,后作啥,具体步骤计划中有了,这可有效地避免走弯路;某一步用什么办法,某个问题采取什么措施,这些也都是事先反复考虑,一般不会出大错,也能有效地避免精力的浪费,而增加学习的数量和质量。这些情况综合在一起,就会促成学习效率的提高。一些平时无计划的同学,到考试前必然连天加夜苦战,造成负担过重,脑细胞大量阵亡,不仅学习效率提不高,还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3.驾驭生活,增强能力

人们总是用自己以往的经验指导未来的生活,学生也不例外。计划,考虑的是未来,但它的依据是过去。同时一个好的计划还必须顾及当前实际和个人的主观条件,在对过去的经历的回忆中,在对当前客观情况的考察中,在对个人主观条件的分析中,不仅提高了自我认识能力,而且对客观世界认识的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比如学生中的干部,接触和从事计划的实践就多些,因而生活能力,工作能力,认识问题的能力,也普遍高些。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种习惯的养成,一般需要三周左右的有规律性的持续的锻炼与培养。采用计划学习,计划的连续性短则一学期,长则一学年,只要同学们在执行计划的前21天内能坚持按计划学习,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可能变为自觉行动。于是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也随之增强。5.形成优良的学习品质

在实际学习生活中,会遇到一些意外的情况冲击你的学习计划,也就会产生计划与现实的矛盾冲突,这时可以调整一下这一天的学习计划,但有时是不能调整的,要努力克服困难,保证计划实施。如这几天电影院放映精彩的影片,或者手中的一本感兴趣的小说等等。这时一定要排出干扰及各种诱惑,认真按计划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意志品质受到考验与磨炼,良好的意志品质得以形成和发展。

总之,计划的意义非同一般:它能给你以勇气,给你以效率,给你以能力,促使你突飞猛进,早日成才。愿将自己培养成出类拔萃的人才,绝不应放松计划这一环。奥运年里,好好工作,天天向上!

龙桥街道下属1个党委和22个党支部,其中:4个基层党支部,3个农村党支部,6个机关党支部,1个非公有制党支部,1个学校党支部,1个退休党支部,共有党员799人,其中女党员179人,少数民族党员3人,离岗、退休党员220人;50岁以上党员393人,36岁至50岁的党员222人,35岁以下党员184人;有专科以上学历136人,高中中专学历党员299人,初中学历党员291人。

一、不符合党员标准的具体表现及主要原因 (一)、具体表现:

这次调研活动共召开座谈会8场次,发出调查问卷90份,收回72份,个别走访党员16人。据调查,其中91%的党员认为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总体上好的,9%的党员认为一般;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有686名,占,作用发挥一般的有104名,占13%,认为不符合党员标准的有8名,占,其主要表现为:一是个别党员组织纪律意识淡薄,长期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做支部所配的工作,甚至不办任何请假手续,不向组织汇报;二是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一般,不敢同坏人坏事和歪风邪气作斗争,有的党员对自己要求太低,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凡事但求无过,不求有功。三是工作不积极、不认真,不能正确履行党员义务,不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听的缺点和错误,不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存在严重的思想顾虑;四是不能密切联系群众,不关心群众疾苦,宗旨意识淡薄,没有及时向党组织反映群众的意见的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五是个别党员存在违反村规民约行为,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二)、主要原因:1、本身丧失共产主义信念,革命意志衷退。个别党员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大潮中,受到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看不到党的成绩和光荣传统,热衷于追求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以个人利益为重,贪图享受。2、党员先进性认识不足。不能正确理解党员的义务和权利,放松了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和党性煅炼。3、党组织对党员管理监督和处理不力。党员的组织纪律意识差;党员“出口”不畅,个别不符合党员标准的党员的不良行为在党内造成不良影响。4、党员教育形式单调,效果不理想。激发不了党员学习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热情。5、党内活动较少,形式不活,内容不丰富,影响了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个别党员有抵触和厌倦情绪,产生了对是否参加组织生活无所谓的态度,影响了党内组织生活正常开展。二、党员队伍中存在问题及主要原因(一)、存在问题:

1、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个别党员由于受社会一些不正之风的思想侵蚀,造成对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解不够深刻,共产主义信念不够坚定。

2、党性意识淡薄。有的党员对党的性质认识理解不够,工作中满足于不误事、不惹事,认为只要不违法、不犯错误就是好党员,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没有按xxx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主要体现在组织纪律松散、思想观念淡薄、自觉性较差,不能够率先垂范。少数党员组织上虽然入了党,但思想上没有真正入党。

3、组织观念淡薄。有些党员组织纪律观念差,对组织上作出的决定,不注意保密,善当小广播,信口开河,并以此为荣;不讲组织原则,只要组织照顾,对组织交办的事情,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计价还价。召开党员会时,有个别的党员不请假、不报告,随便不参加会议,得过且过,还有个别党员存有想退党的想法,不愿意缴纳党费,斤斤计较,让收党费的同志很为难。

4、搞形式主义,爱做表面文章。有些党员不能正确处理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的关系,爱揣摩领导心理,甚至曲意奉迎,领导喜欢什么就做什么,爱听什么就说什么,不从群众利益出发,不实事求是,讲大话,讲假话,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说假话,说瞎话,骗取领导的信任,给领导造成工作决策失误。

5、少数党员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不强。个别党员为人民服务意识淡薄,把国家给予的执法权力,当作谋取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的工具,执法时:“熟人熟办、生人生办”,工作方法简单。

乡镇改革后调研报告范文 第十五篇

取消农业税费后,如何巩固税费改革成果,从根本上遏制农民负担反弹?湖北省谷城县实施的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以乡镇机构和人员精简为突破口,大大转变了农村基层政府职能,探索出一条与农村税费改革制度相适应的乡镇机构改革新路。

最近三年来,谷城县乡镇机关干部减少64%,机构编制大大压缩。同时,把乡镇事业单位整体转制为公共服务组织,通过规范服务方式,明确公益职能、量化考核指标等方式,构建起农村新型公共服务体制。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调查报告范文

--乡镇机构臃肿 农民负担沉重

谷城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全县有10个乡镇,43万亩耕地,55万人口。据谷城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启合介绍,20*年,谷城县一般乡镇财政供养的人口少则500人,多则上千人。记者在调查时了解到,综合配套改革前,紫金镇仅乡镇一级的领导干部就有22人,城关镇仅镇财政所就有70多人,就连谷城县石花镇城建所的在册工作人员都达到99人。襄樊市委常委、谷城县委书记周霁说,税费改革后,这些人依然在打擦边球,不收费就没有办法生存。过去上面有一个部门、下面就要对应一个,机构庞大,行政效率不高、乡镇机构职能不清晰,必须把乡镇党政机关人员压缩,合理设置机构布局,才能巩固税费改革成果。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调查报告范文

--四大措施推进乡镇机构改革

从20*3月开始,经过两轮改革,谷城县在四个方面全面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

一是整合乡镇机构设置,统一设立“三大办”: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和社会事务办公室。根据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工作的实际,谷城县重新界定了乡镇机构职能,划分了职责范围,撤销了乡镇政协机构。改革后,乡镇机关内部拉开了收入档次,以农民是否满意为标准,每年工作最好的机关干部与一般的机关干部相差1500元。

二是缩减乡镇机关人员编制。现在,谷城县10个乡镇共核定行政编制395名,实际在岗353人,分流646人,比改革前全县乡镇机关干部减少了64%,同时,后勤服务一律实行市场化、社会化运作。

三是精简领导班子。通过实行领导班子交叉任职,乡镇领导干部得以全面压缩。同时,县里对超配领导干部进行调整,其中改任乡级助理、干事45人。以紫金镇为例,改革后的领导职数只有书记兼镇长、副书记兼副镇长、副书记兼人大主席团主席、副书记兼纪检委书记,两位党委委员兼副镇长、宣传委员7人。

四是分流人员待遇落实到位。分流的乡镇机关干部中,很多在40-50岁之间,上有老、下有小,既没有出去闯荡的年龄优势,又没有达到退休年龄。为此,谷城县决定,对乡镇机关分流人员的基本生活费统一按其档案工资标准的60%发放。同时,对主动分流的干部按70%发放档案工资。整个改革建立在大家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把政策交给大家,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几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实现了既定的“减人、减事”的目标,成效非常明显。

乡镇改革后调研报告范文 第十六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事:

大家好!

首先感谢组织和领导为我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锻炼和提高的机会,也感谢同志们对我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今天,我站在演讲台上作竞职演讲,心情很激动,这次十分难得的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机会,我将倍加珍惜,下面将我的基本情况、工作表现和体会、以及今后的工作思路向各位作一汇报,希望得到指教。

我参加竞聘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治上积极上进。本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能够不断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始终与xxx保持高度一致,做到了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积极进取、对工作始终保持着满腔热情。二是经过多年的实践锻炼,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能力。能说,能干,能协调,能干成事,参加工作年来,多项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认可。三是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爱学习、爱思考,工作中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超前意识强,有利于开拓工作新局面,认真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四是经历过农村艰苦生活的磨炼,培养了自己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性格;深感人生不易,富有人情味,颇具同情心,乐于助人。这些正是团结同志、做好工作的基础。如果这次竞聘成功,我将和其他同志一道,发扬爱岗敬业、勤奋好学、吃苦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扑下身子、默默无闻,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园满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在今后的工作,我将努力做到:

首先,进一步加强个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修养和业务本领。继续发扬爱岗敬业、勤勉好学的精神,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一名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干部职工。

其次,准确定位,发挥自己的优势,搞好服务,与其它同志一道,齐心合力搞好工作。工作中,敢于吃苦,勇于奉献,坚持务实,不断创新,既讲团结,又求协作,扑下身子、默默无闻,圆满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再次,遵纪守法,严于律已,在干部群众中保持良好的形象。努力做到严格要求,严格制度,严守秘密,严守纪律,在工作和生活中处处发挥带头作用。

如果我没有竞聘上,我也决不灰心丧气,这说明我在某些方面的条件还不够成熟,我一定勤奋努力,一如既往的干好本职工作。

谢谢大家。

乡镇改革后调研报告范文 第十七篇

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我们于20xx年8月6日至10日对我区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尤其是“转变乡镇职能,更新乡镇事务的管理理念”工作进行了系统回顾、考察和剖析。调研后,我们认为,全区按照服务主体社会化、项目运作市场化、监督管理系统化、考核评价规范化、经费保障制度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以钱养事”的运行模式,即“农民点单、政府买单、服务竞单、农民验单”模式;

抓好制度建设,构建包括准入机制、竞争机制、责任机制在内的长效机制,用制度规范新机制的运行;

保障“以钱养事”资金,落实到每个具体的公益服务项目和服务主体,做到专款专用;

加强农村公益服务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总的特点是:我区乡镇综合改革方向明确,进度较快,质量很高,程序规范,措施得力,效果明显。

一、基本情况

xxx是1993年5月撤地建市后,孝感市设立的唯一市辖区。全区现辖8镇3乡2场4街和1个开发区,共有村民委员会468个。国土面积1020平方公里,税改核定计税面积万亩。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农村劳动力万人。13个乡镇场(8镇3乡2场)计税面积万亩,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20xx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自然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35元,同比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3654元,同比增长10%。

xxx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工作于2005年5月启动,按照“先班子后机关,先行政后事业”的基本思路,分四步实施改革。到05年底,全区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基本结束,取得了初步成果,达到了“六个到位”的改革目标。即领导班子职数调整到位、机构设置规范到位、乡镇事业单位整体转制到位、分流人员精简到位、全员养老保险到位、“以钱养事”新机制建立基本到位。在20xx年4月全省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考核检查中,考核组给予了充分肯定。在20xx年全省“以钱养事”检查中,被评为优秀等次,xxx委、区政府被评为全省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先进单位。在20xx年全省农村综合改革考核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次。

二、主要做法

(一)乡镇机构改革情况。

在乡镇机构改革中我们做到了四个坚持:

1、机关改革坚持做到“一个规范三个精简”。即规范乡镇机构的设置,精简领导职数、内设机构和工作人员。全区13个乡镇场领导机构全部按“三办一所”的规定设置到位;

领导职数由170名调整到113名,精简职数57人,减幅;

机关内设机构由63个精简到37个,减幅;

乡镇改革后调研报告范文 第十八篇

乡镇机构改革调研报告

乡镇机构改革调研报告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逐步完成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乡镇的职能应由行政命令型,向经济服务型转变,实现小政府、大服务的格局。乡镇是最基层的一级政府,主要面对着广大农村,直接服务于农民,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完成,乡镇的主要工作应放在搞好农村经济、文明建设,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上来。

一是要围绕农民增收,搞好服务。帮助农民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向农民推广农技、农机等技术服务,传授科学的田间管理知识。

二是要加强农村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农村要发展离不开教育,只有教育发展了,农民的素质就会逐步提高,才能很好地掌握市场信息,科学种田,农业就会增产,农民就能增收,这样才能使农民真正脱贫致富奔小康。

三是要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每个乡镇地域都比较广阔,人员居住分散,管理不便,为了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必须加强社会治安管理。要经常深入到乡镇进行普法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制观念。

四是要加强计划生育管理。提高人口素质,少生优生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因而计划生育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近年来随着农民外出工的增多给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不便,再上传统的人口观念“儿孙满堂”、“养儿留根”的落后思想,扭转这一传统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加大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力度。

五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保护好农村这块政治阵地和文化阵地,提升百姓的政治文化素养,杜绝邪恶,自觉去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促使社会各项事业长足发展。乡镇要经常深入基层发展党员,增强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六是加强防灾救灾体系建设。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农民还不能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制约,遇到天灾人祸,必须有一个强大的防灾救灾应急体系。如我县的“110”地震。六是加强卫生防预体系建设。全县85%的人口分布在乡镇,居住分散,医疗基础设施差,专业技术人员缺,遇到大的疫情就很难应服。如“非典”、“禽流感”等疾病就是一个例子。因此加强农村卫生防预体建设就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取消农业税后,乡镇政府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上述六个方面,工作方式以主动为农民服务为主,减少了行政命令和行政干预。农业税取消后,乡镇干部从催粮要款等与农民有直接冲突的关系中摆脱出来,变为积极为农民提供各项服务,逐渐改善乡镇与农民的关系。农民对乡镇所做的工作会认可的满意的。

取消农业税后,乡镇的工作是减少了,但收取农业税只是阶段性工作,其它工作需常抓不懈。而且乡镇还承担这年度性或阶段性工作如禁牧、乡乡通油路工程、农田建设等工作需要乡镇抽调大量人员来完成。根据乡镇的主要职能和实际工作量,现有行政、事业机构设置和上次市县级机构改革的要求基本一致,而且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取消农业税后,乡镇应保留农业技术、计划生育、文化广播、卫生等公益性事业单位。

乡镇改革后调研报告范文 第十九篇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建立和完善服务型政府体制和机制:

一、乡镇机构改革的实践探索

近几年来,我市各县(市、区)对乡镇机构改革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并取得了进展和突破。目前,全市有46%的乡镇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建立健全了新的工作运行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在一些改革推进快、效果比较好的乡镇,问卷对象农民对乡镇政府工作有认为很满意,认为比较满意。现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乡镇机构改革的主要做法综述如下:

(一)××县××乡

1、合理设置机构,优化人员组合。一是以突出服务职能为重点,合理设置机构。将原行政机构5个综合办公室整合为“一办、三中心”;将原7个事业站所整合为“七个服务队”;将审批和服务职能集中,设立“便民服务大厅”。二是以提高服务效能为目标,优化人员组合。根据机关干部的表现和特长,对人员上岗采取双向选择、公平竞争的办法,做到人尽其才。

2、围绕群众点题,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广泛了解群众需求。充分利用乡村亲民接待室了解民意,并要求下村干部携带《民情日记》,深入了解群众的实际困难。二是积极办理群众需求。做到办理内容群众确认,落实过程群众监督,服务成效群众评判。三是开展重点联系服务。通过各中心或服务队包项目、干部包企业或农户等形式,开展重点联系服务。四是实行定期回访服务。坚持定期对群众和服务对象进行回访,查找不足,限期改进。

3、强化管理措施,健全考评机制。一是建立台帐。各个中心和服务队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工作职责和考核办法,并分别建立了日常工作台帐、实绩考核台帐和责任追究台帐。二是注重评议。成立由乡村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企业主和知名人士等组成的“群众监评会”,监评会对乡镇干部工作每半年评议一次,年终进行总评。三是严格奖惩。乡党委把考评结果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与干部评先评优和提拔使用直接挂钩。

(二)××县××镇

1、转变职能,重设机构。适应农村新形势发展需要,强化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职能,重新设立了“一办四中心一服务队”,即党政办公室、行政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经济和城镇发展服务中心、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包村工作服务队,其中,“行政服务中心”设立民政、计生、新农合、国土、劳动保障、信访、调解等7个岗位,实行“一站式”服务。

2、设岗定责,服务到位。按照“因事设岗、因岗定人、竞争上岗”的人员配置原则,全面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一般干部双向选择,中层干部竞岗后,再由其按照岗位定编和业务特点选聘工作人员。根据编制和实际工作需要,共设立农业服务科员、计生科员、民政科员、经济发展服务科员等九大类56个服务岗位,为每名干部制订了详细的《职位说明书》,干部与镇政府签定了《服务承诺书》。

3、健全机制,科学管理。一是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将全镇干部基本情况进行公示,方便群众办事,并设立《干部流向公示栏》,每天对干部在岗情况予以公示。二是设立“乡村讲坛”,组织镇村干部讲课或听课,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三是全面建立干部绩效考核机制,制定“干部绩效管理”实施办法,坚持“凭实绩用干部,用机制管干部”,量化考核。四是推行不作为干部问责制,对工作拖沓、玩忽职守等10种情形的干部严格问责,限期整改。

(三)靖安县香田乡

1、乡村联动,搭起便民服务平台。一是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将原来分散的14个涉农单位集中到服务大厅,实行一条龙服务。二是成立亲商安商、维权维稳、计生服务、爱心帮扶、科技兴农、文明新风服务等6支队伍,配置便民服务车。三是在行政村设立帮办点,由村干部和乡挂点干部担任服务人员,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农户。

2、管理规范,创新高效工作方式。一是设置规范的工作流程。凡群众来电、来访,由接待窗口统一受理、分类、分发,相应部门或服务队承办,实行首问负责和限时办结。二是分类办件。将群众诉求事项分为即办件、承办件、联办件、上报件,分别实行直接办理制、承诺办理制、联合办理制、跟踪办理制。

乡镇改革后调研报告范文 第二十篇

xx属传统农业大镇。改革开放以来,xx发展长时期处于徘徊状态。进入新世纪以来,该镇悄然调整思路,加大运作力度,克服底子薄,基础差等困难,在xx北部地区即将异军突起。

一、xx发展呈现异军突起态势

长期以来,xx为粮猪果三元产业结构,是xx伏季水果基地之一。上世纪末,xx建筑业在名噪一时之后已淘汰出局,工业企业在xx难以落地生根,场镇建设停滞徘徊,整个发展沉闷不前。2002年之后,xx发展开始发力,出现从逐步挺立转向昂首崛起态势。

(一)特色农业突飞猛进

(二)工业发展快速起步

(三)城镇建设势头强劲

(四)农村面貌加速改善

二、xx发展实现异军突起的条件分析

(一)利好条件

1、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区位

xx镇距区政府27km,位于xx主城核心区边缘。有着与木耳、王家等镇地处主城核心区相近的交通及接受城区幅射带动优势,但又不受主城核心区严格的规划和政策限制,对中小企业和私人业主投资兴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乡镇改革后调研报告范文 第二十一篇

xx年我镇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工业支撑、项目带动、农业增效、城镇提升、民生改善、社会稳定”主线,围绕上述目标,xx年将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狠抓园区和项目建设。一是加快生物产业园区建设。经与希力药业沟通,明年企业将投资亿元,在园区内实施希力药业搬迁扩能、三倍体丹参育种、生物化肥生产基地三个项目入驻工作;二是推进钢延产业园区建设。督促平安矿业加快钢延产业园区土地整理进度,并帮助企业解决建设中引发的各种问题,保证园区建设顺利实施,确保完成园区土地平整增加200亩、总量达到1000 亩;三是积极推进建龙公司投资5亿元的大棒材项目落地开工。

二、推进重点企业提产增效。加快生华矿业集团实质性整合,帮助企业尽快完成矿权过户手续审批等工作;继续推进博信矿业公司与帅宝矿业公司整合重组,使其整合建材矿山企业达到4家,并加快帅宝矿业一期工程建设,使企业年产200万吨石子生产线项目尽快竣工投产;大力扶持国大矿业、平安矿业公司发展,实现年产原煤40万吨、铁精粉5万吨目标;做大做强果品加工企业,支持市级龙头企业三兴食品有限公司3000吨果丹皮扩建项目前期工作,不断提高企业产能和效益水平。

三、加快农民增收步伐。一是大力推进造林栽果。在完成今年造林栽果苗木补植、检查验收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宣传与指导,做好xx年造林栽果摸底调查、地块规划设计以及苗木统计、调运、栽植等基础性工作,完成13个行政村、xx亩造林栽果任务,同时谋划果园水利配套等设施建设。二是稳步推进扶贫开发。加强与省国富投资集团、市侨联等扶贫部门的联系,并取得县扶贫办支持,围绕产业扶贫、市场化运作模式,以发展林果、药材种植为主,推进八道河、拨东两个村扶贫开发进程,争取早农民早日脱贫致富。同时启动实施白毛甸子村扶贫开发,年内完成扶贫规划制定、上报以及贫困户、五保户信息录入等基础性工作,并发展规模化养殖户30户。

四、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积极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以“四清”、“四化”为重点,启动实施国道112线、县级路半苗线沿线的荞麦岭、水泉甸子、土城头、平安堡等6个村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制定和落实好规划,加大扶持力度,努力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二是做好环境与大汽污染治理工作。支持建龙公司实施投资2亿元的排放设施改造项目,减少大气污染;加大对柳河周边非法采砂、公路沿线粉煤厂和群众私自焚烧秸秆行为的整治力度,最大限度减少工业和生活污染,有效改善镇区空气质量。

五、切实加强和改善民生。认真落实好省、市、县各项惠农政策,保证种粮直补、退耕还林等各项惠农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户;认真做好农村低保、重大医疗救助等工作,确保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狠抓安全生产、防火防汛、社会维稳、食品药品安全、计划生育、文教卫生等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六、做好过境线路的征拆占工作。抽调镇村干部,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承平高速、京沈客专、电力22万伏3条过境线路涉及的征占补偿工作,特别是对需征占的矿山及早研判,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不出现在的群体性事件,为项目如期施工提供保证。

乡镇改革后调研报告范文 第二十二篇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及新农村建设工程实施,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得乡镇xxx,组织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弊端。对乡镇xxx组织、领导班子、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等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本文针对当前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弊端以及采用的改革措施作了初步的分析。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当前农村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背景,接着分析了我国农村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现状,并分析了现行体制存在的弊端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进一步改革我国农村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对策。

[关键词]乡镇 行政管理 体制改革

乡镇政府在我国整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过去,我们靠农业的积累、农民的贡献和农村的支持,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和工业化体系,但另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也日益强化,农村发展越来越落后于城市,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并没能很好地分享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成果。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皇粮国税”,给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带来了深刻变化,使得乡镇xxx组织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弊端。对乡镇xxx组织、领导班子、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等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一、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

(一)农村税费体制的改革

农业税费改革从2000年以安徽省为试点单位,并逐步扩大到四川、重庆、甘肃、青海、山东等16个省份。于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农业税费新农村建设中乡镇行政管理创新研究改革的基本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农业税费取消以后,乡镇政府从下乡催收税费这一项工作中得以解脱,但随之而来的是乡镇财政的短缺,乡镇债务无力偿还,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资金匾乏。乡镇政府除了

配合税费改革的需要进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之外,必须应对处理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偿还乡镇债务等一系列问题。

(二)加强新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农村社会事业、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却相对滞后,这已经明显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二、现今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状况

(一)机构设置及管理情况

乡镇一级设立的机构主要有:

①党群机构:党委办公室(有的乡镇把党委办公室与政府办公室合在一起,称为党政办公室)、纪检监察室、政法委、人民武装部、团委、妇联;

②政府机构:政府办公室(或党政办公室)、派出所、国家税务征收分局、地方税务征收分局、工商局、计生办、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办公室;

③司法机构:人民法庭、司法所(或司法助理);

④下属企事业单位:计生服务站、农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国土资源管理所、财政所、粮管所、烟草站、社会事务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林业站、卫生院、中学、中心校、邮电所等;

⑤机构管理情况:在政府机构及政府所属企事业单位中,邮电所、工商所、国家税务征收分局、地方税务征收分局、国土资源管理所、林业站、派出所、烟草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属于垂直管理单位,即人事权及财权都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管理,是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

(二)行政运作模式

乡镇办事处均建有相同的领导机构核内设机构,即均设有党委、人大、政府三大领导机构。同时,不管是乡镇或办事处,均设有大体相同的党群部门和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

三、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中的弊端及原因

(一)现行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

1.政府职能错位、庞杂

一是乡镇职能泛化。政府管的事情越来越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无所不包,收税收费、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无所不干,如同一个全能的政府。有的乡镇职能错位、政企不分,既是财产所有者代表、又是企业经营者代表和社会管理者代表,直接参与微观经营。有的在发展经济中职能越位,强制农民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有的代替农民决策去办企业、发展经济。二是乡镇机构设置重叠。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必然导致职能错位;责任分工的不合理,必然导致职能错位、越位或不到位,甚至产生违法行政行为。三是由于权责不一致,弱化了乡镇应有的职能。乡镇在职能职责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表现在乡镇,而根源却在上级部门。

2.权力与责任不等,行政运作方式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一是存在权小责大的矛盾。乡镇政府具有的七项职能中,乡镇政府主要做的工作却大部分是“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税务、国土机构工作地点在乡镇,财物和业务管理权则属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而他们承担的业务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却是由乡镇政府来帮助完成的。乡镇政府承担的责任没有减小,反而更大了。被上划的站、所越来越多,乡镇管理不了,有责无权。对上,上级政府每年下达给乡镇各种任务,并且实行目标考核,乡镇干部形象地称之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每天应付每种事务喘不过气来。三是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与行政命令式xxx运作方式的矛盾难以解决。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是以直接的、微观的、权力导向型管理为特征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传统的行政管理运行方式已暴露出很多问题,乡镇企业和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明显违背了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和管理原则。

3.财政不堪重负,体制不顺让腐败更加恶化

一是财政供养人员过多,财政不堪重负。个别缺编单位进人时,不是从超编单位选调,而是从下级选调或公开招考,造成缺编单位逐步满编,而超编单位继

续超编的现象,财政供养人员的总量在不断增加。二是财政供养人员与财力不相匹配。三是财政体制不顺。以农业为主的乡镇,由于财政支出远远高于财政收入,这就必然使得这些乡镇的财政为短缺型财政,只得靠吃上级定额补助解决诸如发工资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分税制,上级政府往往从自身角度出发,将自身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部分或全部转移到乡镇,如义务教育、民兵训练、计划生育等纯公共产品。

4.党政、政事不分

党政不分,主要表现为党委一元化领导与乡镇长负责制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够好。按照规定,乡镇行政工作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现象较为普遍,这种党政一体化运作的现象与党政分开的改革目标是格格不入的。同时,在乡镇也普遍存在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僵化、政事不分等问题。由于职能界定不清晰,部分事业单位严重依赖业务主管部门,业务上主管部门怎么说就怎么做,经费上有财政拨款作保障,人员也由主管部门统一安排,实际上成了主管部门的附属物,造成这些事业单位法人意识淡薄、责任意识淡薄。

5.政绩考核不完善,科学合理的选拔任用体系未成形

对于乡镇干部在内的公务员选拔任用办法不科学、不完善,考核公务员的政绩还没有找到一种把个人贡献与集体贡献合理区分的办法,因此往往会出现把集体的政绩说成是个人的政绩,把别人的政绩说成是自己的政绩的现象。这种考核办法的不完善,还会加剧政企不分、政事不分,而且会促使政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同时,提拔任用干部必须经过大会民主测评和个别谈话推荐,这本是扩大民主,落实干部、群众选择权、参与权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部分乡镇干部(甚至县级干部)对此却异常敏感。

(二)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1.对乡镇政府职能认识不够

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乡镇政府工作职能重心、职能方式的惯性作用,致使乡镇干部的观念意识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乡镇干部对乡镇应该履行什么职能,新时期如何落实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如何提高公共管理水平缺乏明确地认识。仍然习惯于完成上面的任务,习惯于做好眼前的事,缺乏发展意识和发展规划。

2.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限制乡镇的职能体制

乡镇原有一些主要职能站所比如工商、税务、国土、电力等先后实行了垂直管理。原则上乡镇是“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但是由于站所的人才物全部收归县级职能部门,所以乡镇对于这些站所只能协商,不能控制和指挥。这样,乡镇在履行某些职责的时候就很困难,另外行政执法权又只能授予县级职能部门。乡镇在推动工作的方法上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3.经济因素限制了乡镇政府职能的发挥

税费改革以前,乡镇财政收入的70%来自农业税。免征农业税以后,乡镇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但是乡镇政府的事权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乡镇既要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本级财政收入,还要负担公共交通、公共卫生、农村公共设施维护、农村教育、社会治安、文明创建活动、科技推广等公共事务。这些公共事务决大部份依靠乡镇财政自行解决。而且这些公共事务支出大、欠账多。这也大大制约了乡镇行政管理职能发挥。

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措施

(一)完善乡镇致府的机构安置

在新时期,乡镇面临的问题并非源自乡镇本身,而是来自于整个中国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乡镇不过是整个中国体制矛盾中最尖锐、最集中的环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乡镇的弱化和取消都意味着矛盾向核心地带的靠拢。乡镇的困难决不是乡镇制度本身的困难,而是整个中国体制改革困难的集中体现。因此,乡镇改革不是取消乡镇,而是要合理定位乡镇的职能,改革乡镇的体制。

(二)创新思路,转变观念,加强职能

乡镇改革后调研报告范文 第二十三篇

加强殡葬管理,推行殡葬改革,抓好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该镇在枝江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今年以来,该镇认真贯彻《xxx殡葬管理条例》和《湖北省殡葬管理办法》,按照《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殡葬管理工作的通告》精神,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克难攻坚,殡葬管理和殡葬改革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效,有力地促进了我镇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一、该镇殡葬改革工作情况

(一)健全组织,强化措施,配备精干的殡改队伍。该镇镇委、政府高度重视殡改工作,把殡改工作列入镇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具体抓、专班负责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镇委、政府还把殡葬改革工作纳入综合目标管理,明确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我镇的殡改工作在上级政府的安排部署下顺利开展工作。

(二)广泛宣传,更新观念,营造浓厚的殡改氛围。由于几千年传统土葬已深入人心,该镇认识到要做好殡改工作首先要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为此,他们从全方位的宣传入手,一是会议宣传。认真开好“三会”,首先是开好镇级领导班子成员会议,使领导班子成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其次开好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工作会议,传达上级殡葬改革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镇殡改工作;最后是村开好党员、村民代表会议,学习宣传殡葬改革政策法规。二是利用宣传车进行宣传,先后出动宣传车10余次深入到村、组进行巡回宣传。三是通过办专栏、张贴标语、拉过街横幅和分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殡改政策,先后在七星台集镇、大埠街、石套子等村悬挂横幅6条,张贴标语160余份,张贴殡改通告56张,发放宣传单3300余份。遇到群众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的,他们力争通过耐心仔细地做思想工作来解决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使群众明白殡葬改革的目的意义,使得殡改观念开始逐步深入人心,殡改氛围逐步形成。

(三)树立样板,创造环境,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农民群众的思想通了,但在“怎样做”的问题上,其态度往往还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为了让群众有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照着做的榜样,该镇在大埠街村、沈家店村启动了公墓建设。修建公墓,既改变了过去以往土葬占用大量土地的问题,又节省了一大笔开支,使广大农民看到了好处,尝到了甜头,自然而然地加入到殡改行列中来。

(四)严格管理,文明执法,建立健全各项殡改制度。针对七星台集镇、张家场村、石套子村、鸭子口村等地还存在的9个棺木生产点,为了从源头上彻底杜绝土葬,6月 17日,由镇领导带队,相关村“两委”班子成员参与,对现存的24口棺木作了限令处理,对各棺木生产点依法进行了取缔。针对各村死亡人口信息难掌握,殡葬政策难落实的情况,该镇建立了以村书记为本村的殡管员,负责上报本村的死亡人口信息到镇殡改办,镇殡改办综合情况后向市殡改办报告的制度。另外还建立了举报制度、奖惩制度、督查制度等,确保辖区死亡人口信息准确,为搞好火葬奠定良好基础。截止今年7月底该镇无土葬行为,死亡的197人全部火化,火化率达100%。

(五)加强教育,改革陋俗,倡导文明治丧新风尚。把文明节俭办丧事列入精神文明建设内容,与“八荣八耻”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文明单位创建结合起来,搞好教育引导。对殡葬改革工作中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决不手软;对丧葬中出现的封建迷信活动,坚决制止;对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乱设灵堂等扰民行为严肃处理;在葬区公墓倡导不留坟头、植树植草、绿化生态墓葬为主要安葬形式。通过正面引导,使广大群众自觉树立移风易俗、文明治丧的新风尚。

二、该镇殡葬改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该镇的殡葬改革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社会文明进步的发展速度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相比还不适应,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一)镇村公墓规范化建设还相当滞后。由于该镇到目前为止公墓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死者火化后仍按原有传统方式进行入葬,所以殡改的优越性不能得以充分展现,也导致部分群众对殡葬改革的目的产生质疑。为了深入开展殡葬改革工作,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使该镇的精神文明建设再上一个新水平,公墓规范化建设迫在眉睫。公墓规范化建设将使殡改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也能让群众从中得到实惠。

(二)群众的传统思想观念仍在较长时间内存在。几千年来传统土葬方式已在百姓心中根深蒂固,老百姓的这种观念得不到转变,该镇的殡改工作就会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虽然现在我们的殡改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但这是因为上有政策的压力,下有他们高压态势的管理,如若工作松懈,殡改工作就会受到挑战。想要彻底改变这种观念,使群众自觉接受殡葬改革,维护改革成果,依然任重道远。

(三)其它硬件配套建设相当薄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目前,该镇的火化用车管理不够规范(灵车由枝江市审批),群众反映有无证经营、有收费过高的现象,去火葬场要排队、耗时长,返回后不得不在当天傍晚进行安葬。此外,乱埋现象、套棺重葬现象日趋严重,房前房后、田间地头等乱建坟墓的现象没有杜绝。

出现这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也是历史积累下来的。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抓殡葬改革的本土意识不强。少数村干部对殡葬改革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只是土葬改火化的认识层面上,没有把殡葬管理作为本村的社会进步、村风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新农村的范畴来统筹兼顾、协调整体推进。有的基层干部不重视,对殡葬工作认识模糊,致使基层宣传殡葬法规缺乏力度和深度,落下实来殡葬改革推行起来困难多,难度大。

(二)传统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由于受上千年来长期实行的传统土葬的影响,现在尽管经过二十多年的宣传教育,推行殡葬改革实行火葬,但在农村特别是农村老人中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有相当一部分老人原来在自己身体好的时候就把自己的寿木准备好了,不愿意接受火葬。

(三)抓殡葬改革的措施不力。一是市、镇两级人员少,日常工作繁杂,对工作也是疲于应付,抓殡葬管理只注重了宣传教育和工作安排,对落实情况缺乏监督检查,管理不到位。二是乡镇一级民政部门无专职的执法队伍和人员,执法力量和刚性措施与实际工作需要不相适应,加之殡葬执法环境比较特殊,遇到具体情况没人敢碰硬,执法难度大,执法难到位。三是市级各部门的资源整合不够,争取公安、工商、林业、国土、卫生、城市规划及环境保护等行政管理部门参与执法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民政部门殡葬执法单打一显得力不从心,效果欠佳。

(四)殡葬管理投入不足,设施不健全。一是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滞后。现有些村无村级集体土地,建公墓的征地和各项设施的投资大,村级无力筹建,近两年才新建成的2个村公益性公墓也都是民政局扶持兴建的。村原预留的集体土地几乎都处于绝迹边缘,所以乱埋乱葬的现象无法从源头上进行治理。二是在农村办丧事用来停放遗体的设施缺乏,村民自制或购买棺木的现象严重,套棺重葬很难杜绝。三是在基层的殡仪服务组织缺乏,没有正规的殡仪服务机构为村民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提供相关服务。

(五)公墓作用发挥的不充分。在已经建有公益性公墓的村中,村民感觉进公墓安葬不方便,有相当一部分村民将故者安葬在自己家的自留地上,致使公墓的作用没有很好的显现出来。有的公墓没有人员管理,宣传和服务工作跟不上,公墓的作用没发挥出来。

三、对殡葬改革工作的想法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殡葬改革也势在必行,必须用科学发展、服务大局、惠及群众的理念,采取得力措施推进殡葬改革。

(一)加大殡葬法规的宣传力度。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形式,长期坚持不懈地宣传殡葬改革的重要意义和殡葬法规知识,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氛围,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殡葬法规、自觉实行殡葬改革、树立厚养薄葬的良好社会风气。

(二)加大对殡葬工作的领导力度。根据国家《殡葬管理条例》要求,各级领导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大领导力度,切实加强对殡葬工作的管理,以适应推进殡葬改革、规范殡葬行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具体工作中,市、镇、村三级要把殡葬管理事业的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去,纳入新农村建设的范畴统一规划、统一推进,纳入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工作责任制统一考核、统一检查落实。

(三)加大对殡葬改革的投入力度。各级领导要站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高度,把殡葬改革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来高度重视,增加与社会相适应的相关投入,否则这项事业将发展无力,后劲不足。一是建议市政府对必要的殡仪服务设施进行投入,增强殡仪服务机构的造血功能和服务功能。二是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适当安排资金,对重点区域或者成效明显的地方采取以奖代补或以奖代扶的形式解决农村兴建和维护公益性墓地,解决和治理乱埋乱葬的问题。

(四)加大对殡葬管理的执法力度。殡葬改革是一场移风易俗的深刻变革,是对千年世俗的直接挑战,面对的困难和问题可想而知,单靠殡葬事务主管部门一家孤军奋战,力量明显不足。一是执法力量亟待加强。殡葬改革工作本来就难,必须充实执法人员,解决无人、无力管的问题。二是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由政府牵头协调,建立一支由民政、公安、工商、林业、城建、国土、环保等各有关部门协同参与的专门的殡葬执法队伍,并建立相应的联动机制,改变民政部们目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角色的状况。必要时应采取一些硬性措施,加强殡葬管理,理顺殡葬秩序。三是市政府要进一步强化镇政府在殡葬改革中作为一级政府应承担的职责任务,加大对乡镇殡葬管理工作的目标监控和考评力度,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共同抓好殡葬改革工作的良好局面。

乡镇改革后调研报告范文 第二十四篇

关于乡镇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篇1:乡镇管理体制调研报告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及新农村建设工程实施,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得乡镇xxx,组织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弊端。对乡镇xxx组织、领导班子、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等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本文针对当前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弊端以及采用的改革措施作了初步的分析。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当前农村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背景,接着分析了我国农村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现状,并分析了现行体制存在的弊端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进一步改革我国农村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对策。

[关键词]乡镇 行政管理 体制改革

乡镇政府在我国整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过去,我们靠农业的积累、农民的贡献和农村的支持,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和工业化体系,但另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也日益强化,农村发展越来越落后于城市,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并没能很好地分享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成果。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皇粮国税”,给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带来了深刻变化,使得乡镇xxx组织

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弊端。对乡镇xxx组织、领导班子、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等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一、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

(一)农村税费体制的改革

农业税费改革从20XX年以安徽省为试点单位,并逐步扩大到四川、重庆、甘肃、青海、山东等16个省份。于20XX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农业税费新农村建设中乡镇行政管理创新研究改革的基本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农业税费取消以后,乡镇政府从下乡催收税费这一项工作中得以解脱,但随之而来的是乡镇财政的短缺,乡镇债务无力偿还,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资金匾乏。乡镇政府除了

配合税费改革的需要进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之外,必须应对处理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偿还乡镇债务等一系列问题。

(二)加强新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农村社会事业、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却相对滞后,这已经明显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二、现今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状况

(一)机构设置及管理情况

乡镇一级设立的机构主要有:①党群机构:党委办公室(有的乡镇把党委办公室与政府办公室合在一起,称为党政办公室)、纪检监察室、政法委、人民武装部、团委、妇联;②政府机构:政府办公室(或党政办公室)、派出所、国家税务征收分局、地方税务征收分局、工商局、计生办、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办公室;③司法机构:人民法庭、司法所(或司法助理);④下属企事业单位:计生服务站、农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国土管理所、财政所、粮管所、烟草站、社会事务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林业站、卫生院、中学、中心校、邮电所等;⑤机构管理情况:在政府机构及政府所属企事业单位中,邮电所、工商所、国家税务征收分局、地方税务征收分局、国土管理所、林业站、派出所、烟草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属于垂直管理单位,即人事权及财权都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管理,是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

(二)行政运作模式

乡镇办事处均建有相同的领导机构核内设机构,即均设有党委、人大、政府三大领导机构。同时,不管是乡镇或办事处,均设有大体相同的党群部门和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

三、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中的弊端及原因

(一)现行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

1.政府职能错位、庞杂

一是乡镇职能泛化。政府管的事情越来越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无所不包,收税收费、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无所不干,如同一个全能的政府。有的乡镇职能错位、政企不分,既是财产所有者代表、又是企业经营者代表和社会管理者代表,直接参与微观经营。有的在发展经济中职能越位,强制农民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有的代替农民决策去办企业、发展经济。二是乡镇机构设置重叠。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必然导致职能错位;责任分工的不合理,必然导致职能错位、越位或不到位,甚至产生违法行政行为。三是由于权责不一致,弱化了乡镇应有的职能。乡镇在职能职责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表现在乡镇,而根源却在上级部门。

2.权力与责任不等,行政运作方式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一是存在权小责大的矛盾。乡镇政府具有的七项职能中,乡镇政府主要做的工作却大部分是“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税务、国土机构工作地点在乡镇,财物和业务管理权则属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而他们承担的业务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却是由乡镇政府来帮助完成的。乡镇政府承担的责任没有减小,反而更大了。被上划的站、所越来越多,乡镇管理不了,有责无权。对上,上级政府每年下达

给乡镇各种任务,并且实行目标考核,乡镇干部形象地称之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每天应付每种事务喘不过气来。三是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与行政命令式xxx运作方式的矛盾难以解决。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是以直接的、微观的、权力导向型管理为特征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传统的行政管理运行方式已暴露出很多问题,乡镇企业和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明显违背了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和管理原则。

3.财政不堪重负,体制不顺让腐败更加恶化

一是财政供养人员过多,财政不堪重负。个别缺编单位进人时,不是从超编单位选调,而是从下级选调或公开招考,造成缺编单位逐步满编,而超编单位继

续超编的现象,财政供养人员的总量在不断增加。二是财政供养人员与财力不相匹配。三是财政体制不顺。以农业为主的乡镇,由于财政支出远远高于财政收入,这就必然使得这些乡镇的财政为短缺型财政,只得靠吃上级定额补助解决诸如发工资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分税制,上级政府往往从自身角度出发,将自身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部分或全部转移到乡镇,如义务教育、民兵训练、计划生育等纯公共产品。

4.党政、政事不分

党政不分,主要表现为党委一元化领导与乡镇长负责制

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够好。按照规定,乡镇行政工作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现象较为普遍,这种党政一体化运作的现象与党政分开的改革目标是格格不入的。同时,在乡镇也普遍存在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僵化、政事不分等问题。由于职能界定不清晰,部分事业单位严重依赖业务主管部门,业务上主管部门怎么说就怎么做,经费上有财政拨款作保障,人员也由主管部门统一安排,实际上成了主管部门的附属物,造成这些事业单位法人意识淡薄、责任意识淡薄。

5.政绩考核不完善,科学合理的选拔任用体系未成形

对于乡镇干部在内的公务员选拔任用办法不科学、不完善,考核公务员的政绩还没有找到一种把个人贡献与集体贡献合理区分的办法,因此往往会出现把集体的政绩说成是个人的政绩,把别人的政绩说成是自己的政绩的现象。这种考核办法的不完善,还会加剧政企不分、政事不分,而且会促使政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同时,提拔任用干部必须经过大会民主测评和个别谈话推荐,这本是扩大民主,落实干部、群众选择权、参与权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部分乡镇干部(甚至县级干部)对此却异常敏感。

(二)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1.对乡镇政府职能认识不够

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乡镇政府工作职能重心、职能方式的惯性作用,致使乡镇干部的观念意识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乡镇干部对乡镇应该履行什么职能,新时期如何落实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如何提高公共管理水平缺乏明确地认识。仍然习惯于完成上面的任务,习惯于做好眼前的事,缺乏发展意识和发展规划。

2.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限制乡镇的职能体制

乡镇原有一些主要职能站所比如工商、税务、国土、电力等先后实行了垂直管理。原则上乡镇是“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但是由于站所的人才物全部收归县级职能部门,所以乡镇对于这些站所只能协商,不能控制和指挥。这样,乡镇在履行某些职责的时候就很困难,另外行政执法权又只能授予县级职能部门。乡镇在推动工作的方法上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3.经济因素限制了乡镇政府职能的发挥

税费改革以前,乡镇财政收入的70%来自农业税。免征农业税以后,乡镇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但是乡镇政府的事权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乡镇既要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本级财政收入,还要负担公共交通、公共卫生、农村公共设施维护、农村教育、社会治安、文明创建活动、科技推广等公共事务。这些公共事务决大部份依靠乡镇财政自行解决。而且这些公共事务支出大、欠账多。这也大大制约了

乡镇行政管理职能发挥。

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措施

(一)完善乡镇致府的机构安置

在新时期,乡镇面临的问题并非源自乡镇本身,而是来自于整个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乡镇不过是整个体制矛盾中最尖锐、最集中的环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乡镇的弱化和取消都意味着矛盾向核心地带的靠拢。乡镇的困难决不是乡镇制度本身的困难,而是整个体制改革困难的集中体现。因此,乡镇改革不是取消乡镇,而是要合理定位乡镇的职能,改革乡镇的体制。

(二)创新思路,转变观念,加强职能

篇2:夹河镇乡镇体制改革促进经济调研报告

[20XX]28号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和西政发[20XX]30号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乡镇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夹河镇积极推进,不断摸索,经过近十年的运转,运行秩序良好,既保证了乡村两级基层xxx组织的运转,规范了“三农”资金管理,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又坚持了财权和事权的统一,增强了镇政府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实现了镇政府由单一管理转为多元化的服务性政府,也推动了镇域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和民生问题的日益重视,各项惠农政策不断加大,所有惠农、支农资金全部由乡镇财

政所负责管理,迫切需要完善乡镇财政职能,进一步的深化乡镇体制改革。

一、夹河镇基本情况。

夹河镇位于郧西西南,是郧西的边陲重镇。全镇版图面积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4538亩。全镇辖1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43个村民小组,10190户,总人口39479人。

二、财政体制改革及支持乡镇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

1、乡镇财政管理理念得到创新。乡镇把实行“乡财乡用县监管”改革作为调整和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加强财政监管、规范理财行为、转变政府职能、化解乡村债务和缓解乡镇财政困难的重要手段,推进了财政工作绩效评价体系、树立了“为公理财,为民服务,以人为本”的财政发展新理念。引导乡镇领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杜绝了乡镇举债搞建设,超前消费的错误行为,从而,为不断提高乡镇理财、聚财和管财工作水平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2、资金使用效益得以提高。乡镇所有银行账户取消后,各种渠道资金都进入财政专户,便于资金“捆绑’使用,为政府统筹管理资金和运用财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基本克服了资金分散所造成的损失。在“零户统管”核算中心财务管理中,我们有效的发挥监督机制,努力促使各单位做到收入合理,支出合规,报账及时,手续完备.20XX年发生收入进项1738万元,支出经费1625万元,为各统管单位管好家.同时,通过财政预算的编制核定及资金统一核算、综合平衡,为乡镇财政预算管理规范化、防止资金流失与挪用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3、乡镇政府理财行为得以规范。一是乡镇财政预算内外收入全部上缴县级财政集中管理和核算,确保了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促进了乡镇收入有效增长。以20XX年为例,县下达我镇税收任务295万元,至11月底全镇完成税收302万元(其中香料烟税收完成70万元),占任务的102%。二是支出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顺序,合理安排支出和拨付资金。三是粮食两补、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助、退耕还林补助等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按照二轮土地承包核定粮补及良种面积,在基层农商支行为农户统一办理“一折通”,所有惠农资金均通过“一折通”直接兑付到户,确保了资金专款专用,惠农政策的落实。20XX年共发放粮食直补资金14万元、,涉及农户9000户,柴油、化肥综合补贴资金万元、生态公益林补贴资金954万元、退耕还林补贴资金万元;完善退耕还林补贴资金106万元,共计发放补贴万元。四是实行乡镇长一支笔审批,财政所监督,提高了乡镇遵守财经纪律,维护财经秩序的自觉性。

4、村级财务管理得以加强。在村级财务“双代管”活动中,我们强化责任,强化监督机制,强化管理目标,为村级建设健康发展,积极发挥监督职能。村级财务坚持每季报

账,所有收入,全部进入村财专户,封闭运转,所有支出必须发挥村民理财小组作用,做到三章两签齐全,在村财管理上,达到了收支明淅,活而有度,极小收入,获得最大效益的目的,在财务经办中,除村文书,杜绝其他干部插于经济事物。严格执行领用.报帐,再领用.再报账的财务报账规定,否则冻结一切财务活动,直到整改到位。20XX年共发生村级收入万元,村级事务支出万元,退回违规违纪票据60余张,金额12万余元。通过财务经济活动的有效监控手段,较好的保护村组干部的既得利益,有力的保证了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强化了村级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为村级各项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XX年夹河镇党委政府办下发了夹办发[20XX]52号文件,成立了夹河镇农村财务审计领导小组,制定了夹河镇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实施方案。对全镇的农村财务审计作出统一安排,每年确定5个村轮流进行重点监督审计.从5月到10月底镇财务清理小组对今年确定的居委会,卧龙岗,长沙坝,黑虎庙,东沟五个20XX年6月至20XX年7月的财务进行了常规审计清理。全年清理审核村财务资产总额元。村财务负债总额元,所有者权益总额元,村财务总收入元,村财务总支出元。积极引导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开展“一事一议”,采取以奖代补、民办公助的形式调动农民“一事一议”的积极性。

一是尊重民意和共同受益是议事成功的基础。“一事一

议”只有议那些村民关注,迫切需要解决和共同受益的问题,村民就有参与的积极性,议事才能顺利通过并得以落实,二是量力而行和规范监管是议事成功的关键。我镇地处郧西西南汉江之滨,农民生活水平相对低下,开展“一事一议”工作只能从小事做起,先易后难,使农民现有收入水平能够接受,在“一事一议”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项目招标,群众广泛参与的办法,既节省开支,又取信于民,群众普遍感到满意。三是干部素质和威望是议事成功的保证。落实“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村干部要具有为民服务之情,凝聚民心之信、清正廉洁之风,我镇村级干部因受大山的困扰,别无生计门路,大部分村干部注重依靠当地自然条件发展经济,带领村民致富,在村民心目中的威望值高是村干部素质的良好体现。四是财政资金引导是议事成功的助推剂。按照县政府对“一事一议” 财政奖补政策,调动农民参与“一事一议”的积极性,财政资金在整个工作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一事一议”的开展。20XX年全镇共申报项目 20个,工程预算总额 万元。自筹 万元,财政奖补60万元,其中两个重点村的项目已通过验收。6、促进了乡镇财政职能发挥。“村财村用乡代管”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乡镇财政职能的转换,财政所把工作重点由过去的收支管理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其业务工作不再单纯是“征收基金”和“上划下拨”,而是面向基层,服务为主,认真做好粮食

两补、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等各项国家对农民的惠农政策管理工作,使基层财政服务发展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财政体制改革及支持乡镇经济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肯定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成效的同时,还应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必将影响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1、在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方面。目前,乡镇可用财力少,资金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突出表现为:一是乡镇事权远远大于财权,乡镇的刚性支出压力不减,乡镇的支出控制难度较大。二是乡镇每月的可用资金有时和实际工作不对称,乡镇资金的调度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镇政府的正常工作运转。

2、配套改革进展缓慢。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须同乡镇机构改革、化解乡镇债务等改革配套进行。从我镇目前的实际看,随着农业四税的取消,乡镇政府的自主收入大幅减少,而又缺乏新的财源增长点。导致乡镇政府的财政困难的篇3:乡镇机构改革调查报告

目前,乡镇机构改革正在全国各地深入推进。如何使乡镇职能定位和机构设臵更加科学合理,更加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更加切合广大农村实际,更进一步提高乡镇工作效能,是新一轮乡镇改革能否取

得实效的关键。带着这些问题,我乡组织工作人员在全乡范围内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乡基本情况方面

1、我乡位于我县东北部,属怒江流域,与我县的草卡、拉孜、热玉、马武、那曲地区的巴青县接壤,幅员面积650多平方公里,人口515户2914(包括敬老院3人)人,分属6个行政村、16个自然村。6个行政村:扎根、加荣、卡达、达都村、瓦地、郭龙。16个自然村:瓦嘎、都、加赤、内久、卡达、珠村、古洪、色东、瓦地、瓦村、郭龙、那扎、扎根、达都、加荣、翁达。我乡农牧业生产是典型的半农半牧生产方式。距县城57公里,平均海拨4000米以上。距热玉乡34公里。

2、乡党委、政府编制17人,现有干部职工22人,包括(书记、乡长各1人及2名副乡长,科办员10人,“百千万工程”人员5人,后勤1人,聘用干部1人,公益性岗位1人)。乡中心校编制14人,现在教职工15名(包括代课教师1名)。乡卫生院现有4人(包括1名公益性岗位)。我乡除党委副书记空缺之外,配备编制较为合理。

3、近年来,由于乡镇职能定位不准,直接导致乡镇责任无限大,权力无限小,上级布臵什么乡镇就落实什么,上级考核什么乡镇就干什么,结果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事情做了不少,但经济发展一直成效不明显。实

践证明,乡镇要发展,关键是要强化发展经济职能,大力培植财源,增强“造血”功能。要通过农牧民增收情况直接检验政府工作,从而进一步强化乡政府在加快农牧区经济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方面的职能作用。切实把工作重点从直接抓生产经营、催种催收等具体事务转到为农牧户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示范引导、提供服务和营造发展环境上来,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致富,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富余劳动力转移,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牧民增收。

4、《xxx地方各级xxx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乡镇政府具有执行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等七项职权。但《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法规又规定了执行主体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从而削弱了乡镇的职能,许多行政行为被县以上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代替。从乡镇现状看,乡镇面对的服务项目太多,服务对象面广量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无所不管,社会治安无所不干,党、政、社无所不包,但大包大揽的社会事务却难以真正管好。“上有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各项工作的责任都落到了乡镇,每个乡镇要签十几个责任书,一些主要责任在县里的工作也

让乡镇来承担,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多项工作都实行一票否决,乡镇权责脱节现象十分严重。

5、现行的乡镇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并逐步发展的,存在着体制不顺、效率不高等问题,已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近年来,在乡镇机构改革问题上,虽然缺编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决,甚至已经有了超编的现象,但乡镇职能中存在的服务缺位的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县直各部门每年为乡镇安排的工作设计经济社会发展、教育、维稳、安居、党建、基层基础建设、精神文明等多个领域,而所安排的任务大多没有单独的经费,仅由县财政拨付每年5万元活动经费,乡财政基本上没有财政收入,无力改变现状。

目前,凡涉及收费、审批、处罚等多个职能部门和经济效益较好的事业部门,都是垂直条管,如国土、税务、工商、电力、公安等,乡政府无权行使其职权,对其人员也是看得见管不着管不了,开展工作只能靠协调。如果乡镇政府领导威望高,个人有魄力,平时与垂管部门负责人相处融洽,工作开展较为有力;反之,垂管部门出工不出力,出工讲条件,相互扯皮。同时,由于不同“条条”有着各自特定的职责、任务和利益,受这种利益支配,难免会使部门权利利益化,利益政策化。这种“条条”、“块块”的关系,导致乡政府职能先天不足,在协调运行上不够顺畅。乡镇地处农牧区工

作的最前沿,许多具体的工作任务必须靠基层干部完成,一旦各站所不配合,一部分农牧区工作就变得举步维艰。一些要求积极配合的工作,协调非常难。乡镇站所管理一直是个薄弱环节,条块关系理不顺,就会阻碍农村经济发展,有限的机构编制就不能得到最佳的利用。

6、乡镇可以支配的太少,财力十分有限。乡财政运转主要靠上级通过转移支付来解决,预算内收支缺口很大。而许多民生项目都要求乡镇投入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使这些项目成为了乡镇“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筋”。近年来,为此增加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7、我乡对维稳工作高度重视,建立了《XX乡各种突发事件处臵预案》,实行机关干部、小学教师、卫生院职工与民兵连联动机制,实行主要领导带班制,特别加强了敏感日时段的值班巡逻(延长巡逻时间、扩大巡逻范围),并派遣乡干部入住寺庙,严格了寺庙请销假制度,加强了对寺庙僧尼的思想教育,确保我乡社会局势持续稳定。

二、乡镇职能方面

近年来,乡镇职能主要转移到建设和发展上来。应保留的职能是:引导生态及公路会战,引导示范推广农牧业产业化。

农牧民到乡镇办理的事项主要有:户籍办理、婚姻登记、宅基地审批、准生证办理、林木采伐审批等。

乡镇改革后调研报告范文 第二十五篇

目前,乡镇机构改革正在全国各地深入推进。如何使乡镇职能定位和机构设臵更加科学合理,更加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更加切合广大农村实际,更进一步提高乡镇工作效能,是新一轮乡镇改革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带着这些问题,我乡组织工作人员在全乡范围内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乡基本情况方面

1、我乡位于我县东北部,属怒江流域,与我县的草卡、拉孜、热玉、马武、那曲地区的巴青县接壤,幅员面积650多平方公里,人口515户2914(包括敬老院3人)人,分属6个行政村、16个自然村。6个行政村:扎根、加荣、卡达、达都村、瓦地、郭龙。16个自然村:瓦嘎、都、加赤、内久、卡达、珠村、古洪、色东、瓦地、瓦村、郭龙、那扎、扎根、达都、加荣、翁达。我乡农牧业生产是典型的半农半牧生产方式。距县城57公里,平均海拨4000米以上。距热玉乡34公里。

2、乡党委、政府编制17人,现有干部职工22人,包括(书记、乡长各1人及2名副乡长,科办员10人,“百千万工程”人员5人,后勤1人,聘用干部1人,公益性岗位1人)。乡中心校编制14人,现在教职工15名(包括代课教师1名)。乡卫生院现有4人(包括1名公益性岗位)。我乡除党委副书记空缺之外,配备编制较为合理。

3、近年来,由于乡镇职能定位不准,直接导致乡镇责任无限大,权力无限小,上级布臵什么乡镇就落实什么,上级考核什么乡镇就干什么,结果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事情做了不少,但经济发展一直成效不明显。实践证明,乡镇要发展,关键是要强化发展经济职能,大力培植财源,增强“造血”功能。要通过农牧民增收情况直接检验政府工作,从而进一步强化乡政府在加快农牧区经济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方面的职能作用。切实把工作重点从直接抓生产经营、催种催收等具体事务转到为农牧户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示范引导、提供服务和营造发展环境上来,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致富,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富余劳动力转移,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牧民增收。

4、《xxx地方各级xxx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乡镇政府具有执行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等七项职权。但《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法规又规定了执行主体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从而削弱了乡镇的职能,许多行政行为被县以上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代替。从乡镇现状看,乡镇面对的服务项目太多,服务对象面广量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无所不管,社会治安无所不干,党、政、社无所不包,但大包大揽的社会事务却难以真正管好。“上有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各项工作的责任都落到了乡镇,每个乡镇要签十几个责任书,一些主要责任在县里的工作也让乡镇来承担,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多项工作都实行一票否决,乡镇权责脱节现象十分严重。

5、现行的乡镇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并逐步发展的,存在着体制不顺、效率不高等问题,已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近年来,在乡镇机构改革问题上,虽然缺编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决,甚至已经有了超编的现象,但乡镇职能中存在的服务缺位的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县直各部门每年为乡镇安排的工作设计经济社会发展、教育、维稳、安居、党建、基层基础建设、精神文明等多个领域,而所安排的任务大多没有单独的经费,仅由县财政拨付每年5万元活动经费,乡财政基本上没有财政收入来源,无力改变现状。

目前,凡涉及收费、审批、处罚等多个职能部门和经济效益较好的事业部门,都是垂直条管,如国土、税务、工商、电力、公安等,乡政府无权行使其职权,对其人员也是看得见管不着管不了,开展工作只能靠协调。如果乡镇政府领导威望高,个人有魄力,平时与垂管部门负责人相处融洽,工作开展较为有力;反之,垂管部门出工不出力,出工讲条件,相互扯皮。同时,由于不同“条条”有着各自特定的职责、任务和利益,受这种利益支配,难免会使部门权利利益化,利益政策化。这种“条条”、“块块”的关系,导致乡政府职能先天不足,在协调运行上不够顺畅。乡镇地处农牧区工作的最前沿,许多具体的工作任务必须靠基层干部完成,一旦各站所不配合,一部分农牧区工作就变得举步维艰。一些要求积极配合的工作,协调非常难。乡镇站所管理一直是个薄弱环节,条块关系理不顺,就会阻碍农村经济发展,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就不能得到最佳的利用。

6、乡镇可以支配的资源太少,财力十分有限。乡财政运转主要靠上级通过转移支付来解决,预算内收支缺口很大。而许多民生项目都要求乡镇投入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使这些项目成为了乡镇“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筋”。近年来,为此增加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7、我乡对维稳工作高度重视,建立了《XX乡各种突发事件处臵预案》,实行机关干部、小学教师、卫生院职工与民兵连联动机制,实行主要领导带班制,特别加强了敏感日时段的值班巡逻(延长巡逻时间、扩大巡逻范围),并派遣乡干部入住寺庙,严格了寺庙请销假制度,加强了对寺庙僧尼的思想教育,确保我乡社会局势持续稳定。

二、乡镇职能方面

近年来,乡镇职能主要转移到建设和发展上来。应保留的职能是:引导生态及公路会战,引导示范推广农牧业产业化。

农牧民到乡镇办理的事项主要有:户籍办理、婚姻登记、宅基地审批、准生证办理、林木采伐审批等。

乡镇改革后调研报告范文 第二十六篇

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我们于2022年8月6日至10日对我区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尤其是“转变乡镇职能,更新乡镇事务的管理理念”工作进行了系统回顾、考察和剖析。调研后,我们认为,全区按照服务主体社会化、项目运作市场化、监督管理系统化、考核评价规范化、经费保障制度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以钱养事”的运行模式,即“农民点单、政府买单、服务竞单、农民验单”模式;抓好制度建设,构建包括准入机制、竞争机制、责任机制在内的长效机制,用制度规范新机制的运行;保障“以钱养事”资金,落实到每个具体的公益服务项目和服务主体,做到专款专用;加强农村公益服务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总的特点是:我区乡镇综合改革方向明确,进度较快,质量很高,程序规范,措施得力,效果明显。

一、基本情况

_____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工作于2022年5月启动,按照“先班子后机关,先行政后事业”的基本思路,分四步实施改革。到05年底,全区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基本结束,取得了初步成果,达到了“六个到位”的改革目标。即班子职数调整到位、机构设置规范到位、乡镇事业单位整体转制到位、分流人员精简到位、全员养老保险到位、“以钱养事”新机制建立基本到位。在2022年4月全省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考核检查中,考核组给予了充分肯定。在2022年全省“以钱养事”检查中,被评为优秀等次,_____委、区政府被评为全省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先进单位。在2022年全省农村综合改革考核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次。

二、主要做法

(一)乡镇机构改革情况。

在乡镇机构改革中我们做到了四个坚持:

乡镇改革后调研报告范文 第二十七篇

精简政府机构是我们国家一直在大力改革的项目之一,特别是在基层,存在很多的冗员机构,工作没有积极性,政绩也不好,官员之间对工作互相推脱,这就是冗员的弊端;而且冗员导致国家的财政较为吃紧,这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在痛陈的问题,所以精简基层机构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改革措施了。

我县在2022年的乡镇机构改革中,统一对乡镇原来的“七所八站”进行了撤并和精简。改革后,部分乡镇站所等靠要思想严重,习惯于吃旱涝保收的“皇粮”,对改革不满,怨天尤人,有的甚至频频上访,造成了十分不好的影响。大部分站所在各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县直有关单位的支持配合方1案8范.文库4欢迎您采,集下,不等不靠,依托自身优势自谋发展,既为“三农”服好务,又促进自身的发展。坪村镇就是充分发挥站所服务功能,以服务促发展,以发展促服务成功典范,为我们加强乡镇站所的管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基本做法

1、加强领导,为站所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在政策上优惠。鼓励科技人员和分流人员领办、创办科技服务示范基地。农业服务站农技员龙先明率先创办20亩甘蔗示范基地,吸引农民到基地学技术、学管理,从而带动该镇的基地种植业的发展,今年坪村镇甘蔗种植面积锐增至xxx亩,明年还有不断扩大的势头。刘安洲同志在马鞍镇种植大棚蔬菜,无籽西瓜,甘蔗等高效经济作物,每年收入可达x万元,在马鞍镇起到了很好的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二是在生活~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上关照。县财政下拔差额补助包干经费按时定员发放到位,从不克扣拖欠,并由原来的每年xxx万元增至xxx万元。三是在政治上关心。进一步完善选人制度,各站所的负责人全部由学员或技术培训骨干担任,平时开会、学习与行编人员一视同仁。四是在管理上从严要求。镇政府制订干部管理两个规定一个目标}方案范文.库.整.理^,一个考核,坚持用实绩来衡量干部,对工作出色的镇里给予表彰、评优,并积极推介典型,农技站长龙先明“三农”服务工作成绩突出,在怀化市受到表彰。

2、精减机构和人员,促进站所轻装上阵求发展。根据乡镇站所的职能,对站所进行了撤并精简,将原来的15个站所精简为x个,编制由x人减至x人,精减xx%,同时积极鼓励在职人员离岗创办经济实体,带职分流xx人,解决了因人设岗、人浮于事的局面。

3、积极发挥技术优势,依靠优质服务求发展。一是集中技术力量,服务农业结构调整。通过改革后的农业综合服务站,切实转变职能,以农资经营为载体,在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为农户提供优质服务,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209国道为重点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先后引领农民创建了一百亩金藤无核葡萄基地,xxx亩东魁杨梅基地,xxx亩名优特水果基地,xxx亩甘蔗基地,xxx亩黑美人西瓜基地等共创办了15个基地和示范园区,积极引导农民开展产业结构调整。二是采取科技力量,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以科技服务为主旨,举办各种类型科技培训班、科技电视讲座、印发科教资料等。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使科技种植家喻户晓,不断提高农户的科技水平。同时为农户提供大量质优价廉的农药、化肥、种草等农资产品,以优质服务来促进站所的发展。该镇现已拥有四个大型农资综合服务部,总资产已达xxx万元。

4、明晰产权,盘活闲置资产,通过兴办实体求发展。水利管理站成立之后,镇政府利用闲置资源,对全镇九座水库和渠道进行维护和加固。实行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制度,让水利管理站进行承包经营管理,同时创办名优鱼养殖基地、钓鱼基地,以提高站所的经济效率。镇政府将闲置的x亩土地无偿提供给畜牧水产站,帮助他们完成乌鸡养殖合同,现已存栏乌鸡xxxx—xxx羽,每年纯收入可达x万余元。镇政府将这些资产的使用权提供给站所人员进行开发,让其自谋发展之路,既盘活了闲置资产。解决了分流人员的就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二、坪村镇事业站所与管理的主要成效

1、促进了站所的发展,搞活、搞好了站所的自身建设。现每个站所都创办了经济实体或示范基地,增强了造血功能,使各个站所正常有序健康运转。同时对事业站所进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使镇事业单位真正成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法人,扩大事业站所自主权、经营权,大大增强了站所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2、理顺了管理体制,明确了事业站所的定位。坪村镇在此次机构改革中,坚持政事分开的原则,明确了乡镇长事业单位的职责范围和管理方式,将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交还给政府,将镇政府承担服务职能归位于事业单位,真正做到行政机关抓管理、事业单位搞服务,努力将事业单位的技术、人才、信息等优质转化为“三农”服务的现实生产力。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引导他们走企业化、社会化路子。

3、转变了干部的作风。通过开展全员竞聘上岗、优化组合、工资与成绩直接挂钩等一系列改革,同时加强对站所的规范管理,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激励和约束站所干部职工。从而使各站所职工工作面貌变了,办事的效率高了,为农服务的意识强了,积极主动深入田间地头搞示范、抓项目、跑市场、找信息,极大地带动了我县农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三、坪村镇站所改革与管理的启示

1、推进事业站所的改革,必须真正关心爱惜人才。一是要激活用人机制,激发人才的活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二是要人尽其才,选择那些懂业务、专业对口、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基层站所,让他们学有所用,人尽其才,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投身到经济建设的大潮中去。三是要建立机制。机构改革以后,站所凡没有受理过正规专业技术培训的人员要逐步提高他们的素质,分期分批有选择地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使每人掌握一至几门为农服务的实用技术,为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贡献他们的才智。

2、推进站所改革,必须想方设法解决干部的出路问题。推进站所的改革,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精简分流干部的去向问题。如果只精简分流不管完善安置,改革不能算成功,也不知彻底,坪村镇站所改革就突出抓了人员的去向问题,使大部分的分流干部有事可干,有路可走。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妥善安排下岗分流人员,鼓励和扶持下岗人员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尽力为他们创造条件兴办实体,以巩固改革的成果,促进社会的稳步和发展。

3、推进事业站所的改革,必须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坪村镇在推进站所改革中,突破了以往那种改革中过分依靠政府,被动改革的观念,在改革中充分发挥了站所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事业站所利用自身优势,利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积极创办开发性、服务性的经济实体,使站所不再依靠政府,干部职工不再等、靠、要,而是依靠自身实力,自找门路,自求发展。同时对站所人员创办、领办的企业或经济实体,有关部门要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扶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改革成功、社会稳定、站所搞活。

4、推进事业站所的改革,必须充分发挥站所的优势。推进改革的目的,就是使站所能更加高效地动作,更好地为农村的发展服好务。基层站所是农民走向致富的桥梁,拥有其它部门没有的科技、信息、人才等优势。郑重在发挥部门优势上做文章,才能使改革更顺利。乡镇事业站所要紧紧围绕为“三农”服务这个中心,切实搞好服务务,充分地发挥部门优势,搞活内部的运行机制,发展多种经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山区工业化的进程。

一年来通过精简机构,冗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政府工作业绩也开始提上去了,使人人都有一种工作的危机感,这才是最重要的,相信随着冗员的降低,地方经济一定会得到更大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更加容易的实现,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的繁荣昌盛下去!

乡镇改革后调研报告范文 第二十八篇

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是xxxxxx在新时期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的一项重要决策,对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2022年以来按照省、市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部署,我县全面推进了农村税费改革,农民负担明显减轻,进一步规范了农村税费制度,但是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乡镇财政收支矛盾,入不敷出的问题很严重,影响了地方财政的正常运转和多项事业的发展。

一、税费改革前,乡镇财政运行状况

税费改革前,各乡镇财政主要由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和自筹资金三部分组成,三大块资金的收支情况:1、预算内资金。支出主要用于农村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公共服务,行政事业部门的工资及公用经费等。但目前的支出大部分集中在行政、事业部门(主要是中小学)的工资和公用经费。即典型的“吃饭财政”。收入来源主要是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及工商类税收等税收收入。2、预算外资金。支出主要用于维持政府部门的日常运转,即政府部门的办公用品、交通费用、招待费等。收入来源主要是收费。3、自筹资金。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公共建设、公共服务、教育支出及农村集体福利等。收入来源主要有乡镇内企业上交利润和管理费、乡统筹、各种集资收入及各种罚没款收入等。经调查我县33个乡镇税改前,收支情况都有少量缺口,缺口在10万元以下的有7个乡镇,10万元—50万元的有16个乡镇,50万元-100万元的有8个乡镇,100万元以上的有2个乡镇。现看一下税改前我县某乡镇的收支情况。财政收入总计:321万元。①上级补助收入170万元元(其中:税收返还49万元、体制定补47万元、追加专项74万元);②本级收入121万元(其中:国税收入21万元、地税收入81万元、罚没收入19万元);③集资收入约30万元。2、财政支出总计为375万元,其中①机关支出182万元(人员工资60万元、公用经费122万元);②所属部门事业费支出43万元;③镇级五项统筹支出150万元。

由此可以看出:农村税费改革前,虽然乡镇财政资金有缺口,但由于可以暗中自由调剂“乡统筹”资金,而资金缺口又可以变相转嫁到农民身上,乡镇财政依然能基本维持日常运转,问题还不至于“显性化”。

二、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运行状况

税费改革后,中央明确规定取消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收费和政府性资金集资,取消现行的按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按一定比例征收的乡统筹费,“村提留”中的公积金被剔除出去,由村民按“一事一议”的办法筹资。这样,在分税制改革税收收入被大大缩减和农村税费改革后,连乡镇向农民收费集资的口子也扎紧了,有效地堵住了“三乱”,乡镇财政预算外收入及自筹资金大幅度地减少,上级财政下拨的转移支付资金,属于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在三大块资金收入同时大量减少的情况下,大部分乡镇财政难以为继。同一个乡镇税改后的财政收支情况。镇本级收入134万元(其中:地税、农业税收入101万元、罚没收入万元、农业税附加收入万元、行政事业费收入3万元。财政支出为349万元,其中①机关支出235万元(人员工资100万元元;公用经费135万元);②所属部门事业费支出41万元;③镇级税改资金专项支出103万元。

由此可以看出,农村税费改革后,有效地遏制了“三乱”之风的蔓延,乡镇财政预算外资金及自筹资金大幅减少,原来弥补财政收支缺口的维持机制被打破,乡镇债务偿还失去依靠,积累已久的乡镇财政问题最终完全凸显。

三、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收支矛盾日益突出。各乡镇财源基础薄弱,新的财源增长点少,财政收入增加缓慢。财政普遍存在收入的增加跟不上刚性支出增加的需要。我县2022年乡镇完成财政收入总计5443万元,其中:国税完成1981万元、地税完成3141万元、罚没及行政性收费等其它收入321万元。同年我县乡镇一般支出总计21198万元,比上年增长,普遍乡镇收入的增幅低于支出的增幅,总收支差额在15755万元,其中500万元以上的12个乡镇,400万元以上的8个乡镇,400万元以下的13个乡镇,收支差额呈增加的趋势,收支矛盾尖锐。

2、乡镇债务包袱沉重。据调查乡镇负债非常普遍,至2022年未,各乡镇欠世行贷款1387万元,欠农民基金会贷款4544万元,欠财政周转金3280万元,就这三项合计高达9212万元,超过500万元以上的7个乡镇,100万元以上的18个乡镇,100万元以下的8个乡镇,远远超出了乡镇的承受能力,比如我县通江口乡欠财政周转金254万元,欠世行贷款189万元,欠中央债贷款171万元,三项总计高达600多万元。各乡镇债务形成的原因既有多年财力不足积累的因素,也有其他政府行为失当转化的因素。乡镇难以还上欠款,上级财政只得采用扣款的办法,使本来困难的乡镇财政“雪上加霜”。

3、财政支持公共事业发展的能力严重不足,多数乡镇财力不宽裕,用于支持发展的财力捉襟见肘。乡镇成为名副其实的“吃饭财政”,乡镇财政仅仅成了发工资的“大出纳”,没有能力支持公共事业建设,影响了乡镇的发展。

4、乡镇机构臃肿,供养人员过多。我县共有33个乡镇、429个乡镇事业单位机构纳入改革范围,重新核定事业编制1579个,目前我县实有在职人员2362人,截止到目前我县33个乡镇全部完成事业单位进行改革分流任务,聘任1579人,未聘任783人,办理提前退休313人。各乡镇事业编制人员虽然进行了精简分流,但由于政策不完善,改革成本过大,难以将改革落实到位,这次事业编制改革资金缺口非常大,对自愿辞去公职的170人需发放辞职金246万元,对末聘人员783人,需资金730万元,拖欠乡镇所有在职事业人员工资亿元,提前办理退休的需资金390万元,改革前已退休的需资金765万元,改革后重新竞聘上岗的需资金1555万元,总计需投入资金亿元,精简下来的人员并没有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退休人员领取不到养老金,上岗人员不能正常发放工资,乡镇财政经济也没有因此而缓解,上访问题比较严重。

5、各乡镇招商引资形成规模的工业企业很少,有些企业都是涉农企业,税收含量少,对财政贡献极小,仅交纳一些所得税和其它小额税种,增值税为零,缺少高税收的工业企业、龙头企业,靠招商引资增加税收短期内无法摆脱财政困境。

6、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缺口较大。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乡镇村道路建设费,集资和村提留,乡镇村道路的建设要求列入乡镇财政预算,村乡道路的修建,则通过村民“一事一议”方式加以解决,但村民的觉悟并不是很高。有些问题通过“一事一议”很难解决。全县乡级道路支出缺口大约在219万元。同样用于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土地治理等方面的支出,税改后同样捉襟见肘,中央、省等上级财政虽然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这块转移支付大都是有条件的,即需要乡镇财政一定的比例配套,大部分乡镇无力解决配套资金,配套资金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乡镇根本拿不出这笔资金。

7、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受到了较大冲击。文化、卫生等其他农村公益事业支出无保障。税改后对大部分乡镇而言,若上级政府转移支付资金不到位,不要说建立完善的保障支出体系,就连现有的军烈属、优抚对象、五保户供养等支出都出现了严重资金缺口。优抚支出资金缺口31万元,五保户资金缺口1327万元,计划生育专职干部工资缺口46万元,乡镇敬老院工服人员工资、房屋维修等费用资金缺口66万元,原村干部退休人员、公伤人员费用缺口366万元,农村殡葬补助资金缺口184万元,村部的房屋维修,按每村每年1万元的标准测算,资金缺口429万元,农村中小学险房改造资金缺口3669万元,以上资金总的缺口为6118万元。这些资金税改前绝大部分来源于“三提五统”,税改后却没有着落。

四、缓解乡镇财政困难的对策、建议

1、切实转变观念,提高对乡镇财政工作的认识。乡镇财政是乡镇综合实力的集中反映,做好乡镇财政工作,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党委、政府必须提高对财政工作的认识,正确看待财政与经济的关系,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收这两个重点,制定切合实际的经济发展思路,选准发展方向和财源增长点。靠经济的发展增加财源,通过财政促进经济发展。

2、围绕农业产业化和资源开发,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有税源的企业。根据市场要求,想方设法搞好资源开发,把资源转变为财源,通过招商重点扶持好民营企业、龙头企业、加工型企业,增加劳动力、提高社会化服务。

乡镇改革后调研报告范文 第二十九篇

按照县委组织部通知要求,我镇对农村发展党员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有24个农村党支部,其中村党支部23个,中药材种植协会党支部1个;农村党员754人,女党员118名,占。按年龄划分,35岁以下的党员111名,占;36岁至45岁的党员143名,占;46岁至54岁的党员175名,占;55岁至59岁的党员112名,占;60岁以上的党员213名,占。按文化程度划分,初中文化及以下文化程度的601名,占;高中文化程度的104名,占;中专文化程度的26名,占;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23名,占。按从业或流动性划分,在家务农的党员693名,占;外出务工的党员61名,占。

二、主要做法

xx年以来,我镇共发展农村党员128名,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党员81名,占;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党员61名,占;女党员29名,占;农村能人党员13名,占。具体工作中,我镇的主要做法是建立了“五个机制”:

一是建立领导责任追究制。建立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建立“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工作机制,将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具体细化,并纳入村党支部的年度考核。对发展党员工作情况实行通报制,并对“直接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

二是建立和完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在健全和完善农村党支部活动阵地设施的基础上,利用远程教育集中培训、举办学习培训班、组织外出参观学习方式等,创xxx员教育培训形式,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采取协调科技项目资金、对口帮扶资金、小额扶贫贷款、信贷资金给予扶持的办法,大力实施“培养文化素质、培养实用技能、培养致富干劲”的“三培养”工程。使50岁以下的农民党员真正掌握1-2门实用技术。在农民党员中广泛开展“四个一”活动:每年在本村上一次农业实用技术课,培养一名科技示范带头人,发展一亩新技术或新品种示范地,至少联系帮扶一户贫困户。同时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要求每名外出务工党员每年为家乡献一条发展良策,带一户贫困户外出务工经商,引进一个项目(一批资金或人才)。

三是建立党员权利保障机制。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使党员对党内重大事务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全面推行党员“三优先”制度,即:党的方针、政策优先在党员中传达,科技示范项目、扶贫项目优先让党员领办,重点专业户、科技示范户优先在党员中扶持和发展。充分保障党员的权利,切实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在科技培训、项目承包、村干部作用方面优先考虑党员;坚持对党员家中的红白喜事关心帮助;坚持节日期间对贫困老党员进行慰问;坚持对党员“双带双奔”能人进行表彰;坚持对党员因公得罪他人造成的损失给予补偿,为他们撑腰壮胆。

四是建立培养机制。拓宽培养渠道,把培养重点放在外出务工优秀青年、有一技之长的优秀乡土人才,放在村组干部及后备干部,放在科技种养致富带头人上。针对农村有知识有能力的青年多数外出务工经商,好苗难保留,好苗难发现的情况。采取“结对子、铺路子、压担子、引路子”的培养办法,促使入党积极分子思想尽早成熟,业务过硬。选择发展对象时,坚持优先考虑科技示范户、致富能手,坚持优先考虑青年、妇女、有文化的农民,坚持优先考虑村组干部和后备干部,坚持优先考虑退伍军人和打工返乡创业者,切实保证发展对象的质量。

五是建立党员队伍纯洁机制。切实抓好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的落实。近三年来,全镇24个农村党支部每年都扎实开展了民主评议活动,表彰优秀党员69名,延期转正党员3名。

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全镇农村党员通过经常的教育,管理素质得到逐年提高,能按照党委的要求做好党员应尽的义务,思想上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但是,对照党委要求,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不相适应的问题。

一是农村党员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仍有一定差距。当前,农村党员纪律观念、大局意识、宗旨意识还比较淡薄,有的党支部书记对发展党员工作认识不足,轻党建,重经济;有的党员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有的党员碌碌无为,思想滞后;有的党员参加组织生活观念较淡薄,难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等。

二是农村党员结构比例不够合理。一方面年龄老化。农村35岁以下党员仅111名,占;60岁以上党员213名,占:另一方面文化程度偏低,初中文化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党员601名,占。

三是外出务工青年较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农村青年都不愿留家务农守业,外出务工青年逐年呈上升趋势,选人育人渠道受到限制。由于部分优秀青年长年在外,村党支部看不到、管不着,使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力量有所减弱,发展党员工作面临着“兵源”不足的问题。

四是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不容乐观。部分农村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发生了变化,相当数量的农村青年把金钱放在第一位,市场观念、商品观念、利益观念日益增强,而对入党抱“无所谓”的态度,要求入党积极性不高,要求入党的热情有所下降,这也是农村党员发展难的问题之一。

四、对策与措施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教育方式,全面提高农村党员的综合素质。

一是丰富内容。学习培训要做到“四个结合”,确保“四个重点”,即政治理论与党的基本知识相结合,以《党章》为重点;科技知识与实用技术相结合,以实用技术为重点;法律知识与政策知识相结合,以法律知识为重点;先进性教育和“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相结合,以先进性教育为重点。通过学习培训达到增强党性、丰富知识、懂法律、懂技术、想发展、会发展的目的。

二是创新方式。首先要走出去学。分批组织党员到农业生产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吸收先进单位的经验,达到换脑筋、转观念、长知识、增才干的目的。其次要利用培育科技基地及示范户带,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再次要灵活科教方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科普书籍的作用,大力宣传党的政策、法规,大力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和农村党员的科技至富经验。

(二)加大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的力度,提高党员队伍的战斗力。

目前,党员老龄化。党员文化程度偏低是党员队伍缺乏战斗力的主要表现。今后一是加大在年纪轻、有文化、致富能力强的青壮年中发展党员力度,同时注重发展女党员,注重发展在勤劳致富的先进典型入党,以增强党员队伍的活力。二是严格入口,疏通出口,保持党组织的纯洁性。

(三)加大流动党员管理的力度,提高党建管理工作的水平。

面对党员去向难,掌握、管理难,落实、教育难,适应、活动难,开展等实际问题。一是认真做好外出党员的管理工作。对外出务工党员由所辖支部建立台帐,澄清去向、流出时间、外出期限、联系方式等,并约定管理责任;对外出务工党员比较集中的,可以建立临时党小组,明确负责人,制定管理办法,加强管理。二是认真做好流入流出地党员管理的衔接工作。双方党支部要相互开具转出和接收的信件、信函,明示责任,避免“挂空”。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不仅靠党的指导思想和路线的正确,还要靠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针对我镇农村党员当前的实际情况,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任重而道远.镇党委将坚持从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认真做好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扩大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队伍,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有领导、有计划地发展农村党员,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乡镇改革后调研报告范文 第三十篇

乡镇机构改革调研报告

xxx乌敦套海镇委员会

一、基本概况

乌敦套海镇位于翁牛特旗东南部,305国道穿越境内,东连玉田皋乡,隔老哈河与敖汉旗古鲁板蒿乡相望,南接赤峰市松山区哈拉道口镇,西与东庄头营乡相邻,北与那什罕苏木接壤。南北长28公里,东西宽24公里,呈不规则不长方形,行政区域总面积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万亩,林地18万亩,人工及飞播牧草保存面积万亩,草地8万亩,森林覆盖率32%。

乌敦套海镇辖1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61个村民小组,39个自然村,全镇总户数6191户,总人口23162人,其中少数民族1229人,非农业人口近4000人。XX年粮豆产量3000万公斤,牧业年度家畜存栏万头只;XX年镇级财政收入4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00元。全镇干部、教师、离退休人员、遗属、民政供养人员共780人,每30人供养1人,财政供养率极高。

二、人员编制及工资现状

全镇党政机关和事业各站所现有人员共135人。

公务员共39人,其中男27人,女12人,平均工龄21年,公务员平均年龄岁,其中50岁以上1人,文化结构为大学本科13人,大专12人,中专10人,高中4人,行政机构编制为29个,超编10个;党政配置领导职数8个,其中正科3人,副科5人。

事业单位设立12个职能相对独立的站办所,共有96人。其中男64人,女32人,平均工龄18年,平均年龄38岁,50岁以上4人。文化结构为本科8人,大专27人,中专40人,高中21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为62个,超编34个。事业单位人员中,有干部52人,合同制工人29人,全民工人6人,大集体工人2人,计生招聘3人,畜牧大集体2人,文化招聘2人。所有工人身份人员,由于镇政府背着1176万元的债务包袱,财政乏力,均未上交统筹保险,存在着严重的后顾之忧。

乡镇近几年来总的趋势是:人员逐步增多,编制基本不变,工作量大幅度减少,工资有所上调,工资缺口越来越大。全镇行政、事业站所累计超编44人,XX年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缺口达52万元。

三、取消农牧业税之前,镇政府日常工作主要有哪些

取消农牧业税之前,镇政府日常工作主要有:税费征缴;公路会战;生态建设会战;专项推进种养业;迎检达标软件。

四、取消农牧业税后,哪些职能不存在了,哪些需保留,哪些需强化

取消农牧业税后,政府的主要精力不再是税费征缴、强 迫种养和经济处罚,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乱摊派不存在了,财政、计生等部门的职能弱化尤为突出。乡镇干部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建设和发展上来。

应保留的职能是:引导生态及公路会战,引导示范推广农牧业产业化。

应强化的职能是:提高群众的全面素质,强化对农牧民实用科技、政策、法制的培训。实施农田水利生态等基础建设项目。农村教育、卫生、扶贫、广电、通讯等公益事业。协调处理土地、林木、草场等群体性纠纷。加强劳动保障,积极招商引资,实施项目拉动,发展镇村民营工业,培植财源。创xxx建工作思路、机制,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五、日常工作中,哪些工作是以旗县为主完成,乡镇配合,哪些工作是由乡镇为主完成;县乡事权如何划分?哪些工作本不应由乡镇承担而实际承担着,哪些工作本应由乡镇来做而未摆上工作日程

税收:应是旗县为主,乡镇配合,现在是职能倒置,改为以乡镇为主。

行政执法:乡镇无行政执法权,行政处罚权均在旗县政府部门,涉及到经济利益,乡镇只能回避。建议明确乡镇行xxx和执法权,如宅基地审批、计生罚款、动植物检疫、林木采伐审批及处罚、农机违章处理等。目前,行xxx、收费权上划,矛盾全部转移到基层。

六、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主要应做好哪些工作,在综合治理、文化、卫生、教育、民政、计划生育、广播电视等方面,乡镇主要承担哪些工作任务

目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主要应该是提供及时有效的公共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综合治理主要承担普法、民间纠纷调节工作,文化主要是当地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卫生主要承担计划免疫防疫宣传、农村文明建设工作,教育工作以全民教育的普及和推广为主,全面提升素质教育质量,民政工作主要是扶贫救济、婚姻登记、优抚、低保救助,计划生育工作主要是优生、优育、优教知识宣传,人口管理和技术服务,广播电视主要负责政策、法律和农村适用技术宣传,维护有线电视节目正常播出。

七、农牧民需要到乡镇办的事情主要有哪些,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能否满足农牧民需求,主要原因是什么

农民到乡镇办理的事项主要有:婚姻登记、宅基地审批、准生证办理、林木采伐审批等。而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因为最终审批权不在乡镇。

八、乡镇政府有无行政执法权,日常行政管理主要依靠什么手段

乡镇政府没有行政执法权。凡涉及收费、审批、处罚等比较直观的行政执法职能部门,都是垂直条管,如公安、工商、国税、地税、交管、电力等,把没有实际意义行xxx利、人员多、收入少的部门放到了基层。因此,乡镇的日常管理手段主要靠做群众的政治思想工作,协调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责成村委会按村规民约处理。

九、苏木乡镇事业单位与旗县业务主管局之间管理体制和职能划分情况

目前,乡镇事业单位与旗县业务主管部门之间,存在行政职能与服务职能交叉现象,乡镇事业单位不是行政执法主体,又没有公务员资格,但业务局却委托执法。行xxx力向旗县集中,收费权力向旗县集中,影响和削弱了基层政府的职能发挥。

乡镇改革后调研报告范文 第三十一篇

乡镇农区综合改革调研报告

#镇是由原###乡、东风乡于2006年3月合并成立,全镇总面积为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万亩,农区人口万人,全镇下辖34个行政村。2005年,两乡财政总收入为5848万元。

一、取消农业税费的相关后续工作情况

1、加强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使用。2005年,###乡与东风乡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总额199万元,其中发放村干部工资69万元,安排道路维护资金10万元、五保资金10万元、优抚资金4万元,其余资金均用于教育。2005年市、区对农牧业税补贴72万元。

2、严格执行国家补贴政策

2005年两乡发放退耕还林补贴资金万元,发放粮食直补资金42万元。在具体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操作,做到公开、合理、规范。一是工作组到位,组建机关干部、财税干部、村干部三位一体的工作组。二是认真宣传政策到位,让惠农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是认真调查摸底到位,核定直补面积、退耕还林面积。四是张榜公布到位,接受群众监督。五是发放现金到位,实行专户专帐专人,管理封闭运行,确保了资金安全转运和专款专用。六是监督检查到位,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全面推行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的“公示制”。我镇严格执行上级政策,在各涉农部门、各村都进行了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的公示,做到了涉农政策家喻户晓,涉农收费公开透明,镇政府对涉农收费部门不定期组织抽查,在最大限度内把党的惠农政策送到千家万户。

4、严格按程序筹资筹劳。我镇“一事一议”筹资均按规定程序操作,先是村社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最终形成决议,进行“一事一议”资金筹措,经抽查,我镇未发现扩大范围和超标准收费现象。

5、实行涉及加重农户负担案件的“责任追究制”。规范涉农收费。对农户建房、计生、义务教育收费、xxx门收费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收费项目,对以上涉及的各部门,我镇都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监督,没有发现乱收费和搭车收费现象。也没有发现强制性经营服务性收费。

二、我镇机构改革情况

按照上级市、区乡镇机构改革要求,原###乡与东风乡合并,成立了###镇,现就此次机构改革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实行归类合并,精减内设机构。两乡并镇前,共有15个办公室。在改革中,我们按照上级乡镇机构改革文件精神,从精减内设机构入手,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归并设立了党政综合办、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办三个内设机构。每个办公室设主任1名,副主任1-2名,干事2名,在精减机构的基础上,我们明确和规范了三个内设机构的职责和任务。

二是实行交叉任职,精减领导班子职数。我镇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设党委委员职数9名,其中,党委书记1名,副书记4名,1名担任镇长,1名担任人大主席兼纪检书记,2名担任综合治理书记;其他4名委员分别兼任副镇长,其中1名兼任人武部长。党政班子成员比原来两乡的14人减少了7人。

三是实行定编定员定岗,严控机关编制。此次机构改革,我镇机关事业人员定编为30人,为了确保不超编,我镇按照市、区乡镇机构改革文件精神,采取多种办法进行人员分流:一是对镇机关事业单位的临时工实行一次性清退,先后清退由机关自收自支临时工30人。二是通过考试、民主测评,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总体平衡,分流到其他镇18人。通过分流,到目前为止,镇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32人(含病养1人,待定1人),实际在岗30人。

三、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情况

一是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我镇与2005年春季开始执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截至今年3月底,全镇累计为4004名学生减免杂费万元,为4016名,学生免除教科书费19万元,为838名寄宿生补助生活费万元。

二是配合区教育局,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使全镇教育实现了区办区管,同时新建了###中学教学大楼。

四、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情况

(一)乡村债务情况:两乡2005年底,村乡两级债务近2700万元,这些债务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办企业欠帐、基础设施建设欠帐、水费欠帐、教育欠帐、陈年欠帐等。

(二)村级财务管理情况:两乡于2002起执行“村帐乡管”制度,村级财务统一由乡经管站实行业务“双代管”,根据不同情况,每季度或半年都要进行村级财务公开。该制度的执行极大地推进了村务公开,提高了村级财务的透明度,有效避免了村集体产生新的债务,为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2006年财政预算情况:

2006年我镇全年财政总预算为1758万元,其中上划中央184万元,上划自治区222万元,全年实际可支配财力为1475万元,除去固定支出万元,实际可预算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