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科学小实验范文17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2-11-15 14:00:09205

作文科学小实验范文 第一篇

这个周末,贺老师留给我们的作文题目是《记一次科学小实验》。于是,今天中午,我就和我的好闺蜜兼死党——陈奕萌,一起动手做了一个小实验——筷子提米。

首先,妈妈搬出了米桶,给我们俩每人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和一根筷子,对我们说:“这个实验呢,就是用一根筷子把一杯米提起来,接下来看你们能不能做成功。”说罢,把我们面前的杯子装满了大米。

我和陈奕萌兴奋地拿起筷子,快速插进米杯中间,迅速提起,可提起来的却是筷子,装满大米的杯子一点儿也没动。我和陈奕萌大眼瞪小眼,被搞得一头雾水,互相看着对方,都看出了对方眼里的意思:这根本提不起来嘛,难道我们被骗了?这时,妈妈大笑着说:“哈哈,你们不着急嘛,杯子里再加点水试试。”我们一听,马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端出水壶,把水倒进米杯里。我们又拿起筷子插进去提起来,还是没有提起米杯。我和陈奕萌都有点儿泄气了。

妈妈耐心地说:“你们的方法不对,筷子插进去以后,要用手把米压紧。”我使劲地压了又压之后,小心翼翼地提起筷子,神奇的一幕出现了,筷子真的提起了满满一杯米!

“哇!陈奕萌快看,我提起来了,我成功啦!”我开心的声音都有点儿颤抖了。这时,陈奕萌也把米压结实了,她一只手轻轻地握住筷子,另一只手托着杯底,慢慢地提起筷子:“看,快看我,我也成功啦,周新愉!”她高兴得手舞足蹈。

妈妈看着我俩高兴的样子,笑着说道:“实验是成功了,你们现在来说说原理吧。”我和陈奕萌争先恐后地说了很多,可是没一个说到重点。妈妈看着手机上的资料对我们说:“这个实验是利用了摩擦力的原理。物体之间有摩擦力,当物体受力要运动时,摩擦力就会以相反方向阻碍物体的运动。这个实验由于杯子内的米粒和筷子之间的挤压,使杯子、筷子和米粒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将筷子提起时,这三者由于摩擦力阻碍了筷子向上运动,结果反而将米粒和杯子一起提了起来。懂了吗?”我和陈奕萌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生活真是处处有学问呀!只有亲自研究,才会发现:就连我们每天都用的筷子、吃的大米都有这样神奇的奥秘之处。

我的小实验03-07

作文科学小实验范文 第二篇

相信大家都喝过汽水,那你有没有发现水中有许多不知来历的小气泡。如果在这些有小气泡的汽水中放一些又轻又小的东西,那会出现什么奇妙的事?这就让我做个实验吧。

我准备了一瓶没开盖柠檬汽水、一个大玻璃杯和少许葡萄干。首先,我拧开汽水瓶盖,“噗嗤”一声响,只见许许多多的白泡沫涌出瓶口,非常壮观。白泡沫慢慢减少后,我再把三分之一的汽水倒进玻璃杯里,大玻璃杯里马上出现了无数的小气泡,这些小气泡十分调皮,从杯底一直向上奔跑,一旦跑到水面上时,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接着,我把看上去又黑又无聊的葡萄干放进玻璃杯,葡萄干就像个潜水员一样慢慢地沉入水底,没有任何反应。我耐心等待了几分钟。奇迹发生了。葡萄干缓缓升起,浮到了无色的水面上。我觉得无色的汽水不漂亮,就又加了几滴五颜六色的食用色素,哈哈……这样就更有趣好看了。

别以为葡萄干会老老实实地待在水面,它们一会儿浮上来,一会儿沉下去,就像在蹦床上跳跃玩耍。每当葡萄干浮上去的时候,它通体布满了小气泡。这些小气泡有时多,有时少。小气泡多的时候,葡萄干就在水面上,小气泡少的时候,它就待在杯底。

时间慢慢过去,玻璃杯里的小气泡越来越少。葡萄干虽然没有停止跳跃,但不像以前那样活泼。直到汽水中一点气泡也没有,葡萄干才躺在玻璃杯底纹丝不动。

通过这次实验,我知道了可乐、雪碧、芬达……这些汽水叫碳酸饮料,里面充满了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都是气泡,又小又轻,最爱挤在水面上。葡萄干被扔进起汽水里后,许多小气泡抓住它们,争先恐后地升回水面。小气泡一消失,葡萄干就会往下沉,等新的小气泡带它们重回水面。

作文科学小实验范文 第三篇

水里有群白精灵

李高涵

首先我按照度娘的指示,从家里翻箱倒柜的找出海藻酸钠、乳酸钙、清水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开始我的实验。

我小心翼翼的拿出灰白色的海藻酸钠,它是一个细细的圆柱形,又直又硬,把它倒入早已准备好的碗里,又急急忙忙去厨房烧水,几分钟过去了,它终于不“咕噜噜”的响了,我一下子抓住它,“哗”的一声全倒入盆子里,我拿出一根晶莹剔透的搅拌棒,像一头正在耕地的老牛,一刻不能停,嘿呦嘿呦地搅拌了起来,我的手臂跟着时间的流逝,一点一点酸了起来,我稍稍停歇了一下,抬头看了看表,还有两分钟就到十分钟了,加油呀!坚持就是胜利!我神叨叨地念叨着,时间到,我放下搅拌棒,接下来将海藻酸钠静置三小时就好了。

我趁着静置海藻酸钠的时候后,又拿出像盐一样的乳酸钙,也是一整袋子倒了下去,接着又接了一杯凉水,毫不犹豫地倒了下去,接着又是重复令人枯燥厌烦的搅拌工作,直到把它搅拌成看不到颗粒就可以了。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我渐渐不耐烦了起来,三小时怎么还没想到啊!做这个实验怎么要这么长时间呐?在我的抱怨声中,三个小时悄无声息的过去了,我立马向濒临死亡的鱼被人放回了海里,又像病殃殃的兔子被人打了xxx,一下子一蹦三尺高,继续做我的实验。

我拿出一个半圆形的模子,把他放进跟清水无异的乳酸钙水里面浸湿,再在像胶水一样的海藻酸钠里面舀一碗,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它放进乳酸水里泡个两三秒,轻轻摇晃几下使它脱模,它脱模之后还要再泡上一两分钟,这样才更加结实,不容易一捏就粉身碎骨。

泡好的乳酸钠像是一个小巧玲珑又透明的弹弹球似的,一次的成功,让我得意洋洋的像一只开了屏的孔雀。

你们知道原因吗?海藻酸钠遇到乳酸钙中的钙离子会迅速进行离子交换,深受我们喜爱的凝胶果冻,也是利用了近似的原理才变得好吃,由于水溶性的海藻酸钠在钙离子接触后可以形成凝胶,它也是一种天然的添加剂。

看完原理,我继续用模具做出来许许多多个奇形怪状的弹弹球。

作文科学小实验范文 第四篇

密度风波

王星博

帮奶奶腌咸鸡蛋——这是一个暂时逃脱写作业的最好借口。于是我热情洋溢地奔向正在准备腌鸡蛋材料的奶奶,主动要求加入劳动。“那你就把鸡蛋洗洗吧”奶奶一边忙碌一边随口应付着我。

说干就干,我撸起袖子,把鸡蛋一个个小心翼翼地摆在已经注满水的水池里,认真地清洗起来,可我发现,有的鸡蛋浮在水面上,有的鸡蛋则沉在水底,好奇的我连忙问奶奶是怎么回事,奶奶笑着说,:“沉在水底的鸡蛋是更新鲜一点的,浮在水面的鸡蛋则是不那么新鲜的。平日里买回的鸡蛋,我都是这么区分的。”奶奶顺手把挖调料的铁勺子放在水池里,当啷一声,勺子沉在了水底。我拿起一个空碗小心地放在水面,碗则像小船一样,稳稳地漂浮在水面上。哈哈,真是太好玩了。趁妈妈不在家,我在水盆里用鸡蛋和碗玩起了潜艇大作战。

可当奶奶把已经清洗好的所有鸡蛋,摆放进透明的咸料水坛里,所有的鸡蛋竟然都漂了起来。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样的好奇心,我在刚洗鸡蛋的水池里加了一大勺盐,刚刚沉在水底的鸡蛋居然都漂浮了起来。好奇的我,连忙查资料。原来沉在水底的鸡蛋能漂起来,是因为谁的密度变了,当水的密度小于鸡蛋的密度时,鸡蛋就沉下去了,当水里加了盐,水的密度提高了,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时,鸡蛋就能浮起来了。世界著名的景点死海就是这样的原因,死海里水的密度远远大于人体的密度时,人就能漂浮起来了。

十万个为什么的我又产生了问题:“那为什么铁勺子深入水中,而比铁勺子沉许多的碗却能漂在水面上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接着寻找答案,原来铁勺子的密度是远大于水的密度的,所以它肯定是要沉在水底的,而比勺子沉许多的碗,虽然质量很大,但是它的体积更大,它的相对密度就小于水的密度,它就能稳稳地浮在水面上了。在河里航向的大船,之所以能浮在水面上也是这样的原理。

科学源于生活,真是太奇妙了,一次家务作文吧劳动也能有这样的大发现。看来以后要多做家务喽。

作文科学小实验范文 第五篇

今天是元宵节,别人都在外面放烟花,而我在教室里上课。老师就说:“今天我们也来放烟花,不过是在水中做。”我想:怎么可能会在水中放烟花呢?

大白老师终于把她的宝贝拿了出来,我看到了油桶,里面有一些油。一根筷子,两个玻璃杯,其中一个高高的杯子里有水。还有3种颜色的颜料,一个紫色的,一个黄色的,最后一个是绿色的。

这些材料真的可以做成大白老师说的水中烟花吗?接着大白老师把大豆油放到空杯子里面,再放入每种颜料。搅拌均匀后,我们看到了一片黑暗,像一杯黑黑的可乐,还像一杯恶心的毒药,好可怕呀!

水中烟花要开始啦!老师把黑色的大豆油放到了水里,大豆油像皮球一样弹到下面,又弹到了上面。过了一会儿,绿色的丝带都从水面慢慢飘落,旋转、翻滚,好像跳舞的小姑娘。不一会儿,清澈的水变成了绿色。

我喜欢这次实验,水中放烟花也很特别呢!

作文科学小实验范文 第六篇

科学是我最喜欢的学科,因为在科学课上,老师总带领着我们做一个又一个有趣的实验,让我们懂得许多道理。在数不清的实验中,每当我想起那一次实验,都会情不自禁的大笑起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个实验。老师用洪亮的声音说。同学们的精神立刻集中了起来。

实验开始了,老师先拿来两碗干净的清水,又拿来两个一样的生鸡蛋,接着老师把鸡蛋轻轻地同时放入水中。

哇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叫了起来。只见其中一个鸡蛋沉入了水底。像婴儿一样安静的躺在那;又像一艘潜水艇在海底巡逻,还像一块晶莹剔透的宝石,等着你去寻找,然而另一个鸡蛋,却像被施了魔法般神奇地浮到水面上来了,就像一个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好似一只金鱼,露出了雪白的肚皮;犹如一个人躺在椅子上晒太阳;更像一条小鱼跳出水面来透气;还像一只小鸭子,在水面上快活的游来游去

我们立即把老师团团围住,询问这是什么原因。老师却卖了个关子反问我们:你们说呢?我们个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同学们的再三询问下,老师终于开了金口,神秘的说:是盐水让鸡蛋浮了起来!。我还是有些不解,于是我在《百科全书》上寻找答案。

原来,不断地往水里加盐能加大水的密度,加大浮力,鸡蛋就自然而然地浮起来了。我恍然大悟。

这次实验让我们懂得:凡事都不能武断的下结论,要勇于探索和实践,才能揭开谜底。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秘密,等着我们探索。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的去探索,不断的去努力,就能解开这些谜团。

作文科学小实验范文 第七篇

鸡蛋会游泳吗?相信很多人会回答不会,今天我准备做一个实验来验证鸡蛋是否会“游泳”。

我按照实验方法一步一步地做:首先,准备一个杯子、一个鸡蛋、一包盐、一根筷子和一个勺子。接着将杯子装三分之二的自来水,把鸡蛋放入水中,用勺子打一勺盐,放入水里,然后用筷子搅拌大概3分钟。期待着实验说明书上的答案:鸡蛋“飘”起来。然而事实上鸡蛋一点动静也没有,安安稳稳地躺在杯底。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去请教妈妈。妈妈看了实验步骤说:“也许盐放太少,你再放多两勺盐试试。”于是,我加了两勺盐到水里,再搅拌一下,没想到,奇迹发生了,鸡蛋慢慢浮上来了。看我满脸疑惑,站在一旁的妈妈告诉我:由于鸡蛋的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当向盐水中加清水时,盐水的密度就会不断减小,当盐水的密度小于鸡蛋的密度时,鸡蛋就会下沉了。后来多加了一些盐,密度逐渐增大,所以鸡蛋会浮在盐水的上面。

一个小小的科学实验,因为是自己亲自动手的,让我发现了鸡蛋沉浮的秘密。

作文科学小实验范文 第八篇

暑假的一天,我和老爸在家里闲着无聊,又停了电,电视也看不成,于是老爸提议:“我们来一次科学实验比赛?”“好!”我大声赞成。

我们俩二话没说便开始准备材料。老爸先开始实验,只见他拿出酒精灯、铁环、铁球、铁链和小木棍。他用带有铁链的铁球穿过铁环,再拉出来。我心想:不就是钻进钻出,有什么了不起?他把铁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过了一会,他才把铁球拿出来,这时铁球已被烧得通红,当铁球再要穿过铁环时,像变胖了似的,怎么也钻不过去。老爸又把铁球放进放了冰块的、还漂着冰渣子的水盆里,顿时,水面漂出一缕白烟。冷却后的铁球就像原来一样可以穿进穿出了。老爸解释道:“当铁球被加热后不能钻进钻出是因为非常常见的一个原理——热胀冷缩,这种原理的涉及面是非常大的。”

到我做实验了,我也不甘示弱。我做的实验是“瓶子吃鸡蛋。”我准备的材料是:沙子、剥了壳的熟鸡蛋、瓶口比鸡蛋小一点的玻璃瓶、酒精、棉球、打火机。我先在玻璃瓶里铺了一层沙子,以防把玻璃瓶烧坏,再把酒精洒在棉球上,点燃,放进玻璃瓶,并马上把鸡蛋放在玻璃瓶上。火熄灭时,鸡蛋就进入瓶子里,我像老爸一样解释起来:“酒精棉燃烧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而瓶子里的氧气被耗尽,由于鸡蛋把杯口堵住了,所以外面的空气不能进入瓶里来取代消耗掉的氧气。火熄灭后,气压降低,有一定弹性的鸡蛋就被吸入瓶里了。”

“哈哈……”这次竞赛在欢笑声语中结束了。我们明白了:如果我们多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

作文科学小实验范文 第九篇

我们下午有一节科学课,好像是重播。妈妈也下班回来了,所以我和妈妈就一起津津有味的看科学老师讲的直播了。

里面的科学老师给我们讲了云、雾和雨的关系。水蒸气,聚合到一起就变成了云朵。云朵变成了很多小雨滴,小雨滴又汇聚成了大雨滴。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雨就是云朵。其实也不完全是这样,有的云朵可以变成大雨滴,而有的云朵却只能是一个云朵,不能化大雨滴。

而雾是因为地面散失、温度太低而形成的,所以冬天起雾是正常的。而且老师还让我们做了个实验,实验材料为:“一个玻璃瓶、一个塑料盖儿、几块冰块、火柴、热水”。雾的原理就是这样的,老师先把热水倒进玻璃瓶里,只需要到1/3的水。然后找四五块冰块,放进塑料盖上,放一根点着的火柴放进带有热水的玻璃瓶里。然后盖上放了冰块的塑料盖儿,等一小会儿就会看见白色的雾。然后掀开塑料盖子,就会看见白色的雾从瓶子里冒出来。这就是雾的原理,于是我找来了哥哥也一起试了试。拿一个玻璃瓶,然后找来热水、找来火柴、找来冰块(从冰箱的冷藏柜里敲出来的)、找来塑料盖子,然后把冰块放进塑料盖子上,热水倒进玻璃杯里。然后放一根点着火的火柴扔进热水里,然后立刻盖上塑料盖子。我们仨激动的等了一会儿,从外面透过玻璃杯子就能看见白色的雾。然后掀开盖子后,白色的雾真的飘了来。可是我们仨始终还是不知道原理,于是我又试了几次,终于知道原理了。是因为热水和凉冰,再加一根火柴让水更热,这样就生出雾了。科学真神奇啊!

原来是这样……雾就是这样生出来的,哎呀,科学真神奇啊!

作文科学小实验范文 第十篇

课堂上,吴老师说:“如果用樟脑丸在一只正在前进的蚂蚁前面画一条线,那只蚂蚁就不会再往前走了。”我半信半疑,决定亲自做这个实验。

星期六,我从衣柜里找出一颗樟脑丸,又找到一只正在前进的蚂蚁,开始了这个实验。我在这只蚂蚁前重重的画了一条线。果然,这只蚂蚁停了下来。只见它左闻闻,右闻闻,用触角试探了这条线。过了十几秒,才缓缓的走过这条“防线”。这时,我又在蚂蚁前面画了一条线,看看它有什么动静。只见这只小蚂蚁一直在这两条线内徘徊,不一会儿,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往没有线的地方走。看来老师说的是错的。

突然,我转念一想,如果我画一个封闭的圆圈怎么样?这样他就不会有出路了。说干就干,我马上围着这只蚂蚁画了一个圈。这时,小蚂蚁一圈一圈的寻找这个圆圈的尽头。最后,小蚂蚁还是没能冲出这个圈,原来老师说的是正确的。

通过这个实验,我知道了蚂蚁十分害怕樟脑丸的味道。只要我们认真仔细地观察、实验,就一定能解开其中的奥秘。

作文科学小实验范文 第十一篇

双休日,赵老师给我们班布置了一个任务,做一个科学小实验。我思索了半天,根本毫无头绪。最后爸爸提出做这个小实验——倒扣水杯水不漏。

首先,我们把做实验的基本材料准备好。分别是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一些自来水和一张硬卡纸。

爸爸先给我做了一个示范。就是先在透明玻璃杯里装满水;再把硬卡纸紧紧地按在上面;然后飞快地把杯子倒过来,可称得上是“闪电手”;最后爸爸把硬卡纸向上一托。这时候奇迹发生了,硬卡纸紧紧粘在玻璃杯上,好像用胶水粘住了一样,而杯子里面的水,丝毫没有一滴水漏出来。只见爸爸把玻璃杯在空中旋转几圈也没有脱落下来。

接着,爸爸让我动手操作试一试。心想:“这个还想难住我吗?”第一次,我学着爸爸的样子做这个小实验,但卡纸一下子掉了下来,水也洒了一地。第二次我非常努力,但结果还是跟第一次一样。爸爸看见后并耐心地对我说:“骉骉,别急!慢慢来!”说完便给我纠正了一些错误的动作。第三次,我吸取了前两次的经验教训,于是我鼓足勇气,再一次做这个实验,经过我不懈努力最终成功了。爸爸告诉我:因为杯子里装满了水那么杯口与纸面之间相当于是真空的,那么外界的大气压就可以把纸死死地压在杯口上,从而我也明白了:杯里的水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相等,所以水留在杯里而不外漏。送给回答者一份礼物送香吻赠言:好帅的回答,楼主送上香吻一枚,以表诚挚谢意!我欣喜若狂,这种高兴劲儿不言而喻。

通过这次的小实验使我学到了很多,同时也让我意识到我要学的更多。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一个个实验中,我们只要细心观察,认真研究,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奥秘。

作文科学小实验范文 第十二篇

今天,我做了一个小实验---摩擦起电。实验需要准备一把塑料尺子、一张纸和一把剪刀。

我先用剪刀把纸剪成比较小的纸屑,把这些纸屑放在桌子上,接着把塑料尺子放在头发上摩擦一会儿,因为过于兴奋用力有点猛,感觉头皮都有点麻木了,最后迅速将摩擦过的塑料尺子靠近纸屑。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心里既紧张又期待,终于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纸屑都争先恐后奔向塑料尺子,粘在了上面。有的像跳高一样,跳一下就下来了;有的在上面停留了两三秒,就像雪花一样缓缓飘落下来;还有的好像留恋高处的、风景似的,干脆不下来了。看着这些小纸屑,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

为什么经过摩擦后的塑料尺子能吸引纸屑?因为摩擦后的塑料尺子产生了一种电,叫静电。因为静电,塑料尺子才能吸起纸屑。

这个小实验真是太有趣了!

作文科学小实验范文 第十三篇

上周五下午的科学课上,朱老师带我们做了一个好玩而又有趣的科学实验。

朱老师先拿两个气球在一位同学的头上依次摩擦,当他把两个气球放在桌上松手时,两个气球竟然吸在了一起,同学们看得目瞪口呆,更是百思不得其解,这两个好好的气球为什么可以吸在一起呢?教室里一片寂静。

朱老师告诉我们,在任何一种物体上都有着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电荷。据科学研究,在物体上正电荷和负电荷这两种电荷的数量是相等的。当物体上两种电荷数量不相等的时候就会产生静电,而气球互相吸引的这个现象就是摩擦后静电所产生的。

为了让我们更加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让我们自己实验。我照朱老师的样子拿气球在头上摩擦,果然不出所料,气球果然吸在了一起。

生活中,静电的现象随处可见,比如说:在穿衣服时、用手开门时……做科学实验时,大家一定要小心一些,如果是做危险实验时,一个失误可能就会出大事,正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呀!

这节科学课上得很成功,同学们都非常专心,科学课上大家又明白了许多道理。同学们,让我们探索科学、发现科学吧!

作文科学小实验范文 第十四篇

今天晚上,刘老师做了一个小实验。

老师拿出两个塑料杯,叫夏文浩把塑料杯装自来水。老师把装了水的塑料杯放在桌子上,又从塑料袋里拿出一个鸡蛋,他让我们猜,鸡蛋如果放进自来水里会浮起来还是会沉下去?我心想:如果是做实验,那肯定会给我们一个惊喜,哦,我知道,我猜鸡蛋是浮起来了。

老师把鸡蛋放进水里,鸡蛋居然沉下去了,唉,我猜错了。

老师又从包里拿出一包盐,倒进塑料杯里,然后拿出一根筷子在水里搅拌了一下,杯子里的水变成了乳白色,老师又把鸡蛋放进水杯里。哇!这次真的是太神奇了,鸡蛋居然能浮在水面上。老师让我们轻轻的把鸡蛋按下去,然后松手,鸡蛋又浮起来了,真是太好玩了。

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故事讲的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大将军押着一些俘虏路过死海,将军下令把俘虏扔下死海,因为死海有大量的盐,所以俘虏浮起来了,将军以为是天神不让俘虏死,将军命令把俘虏捞了起来放了。其实将军不知道因为死海含盐量很高,人是沉不下去的。

今天的作文课,我懂得了,淡水浮力小,盐水浮力大。关于浮力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船可以浮在水面上航行。

作文科学小实验范文 第十五篇

刚上完习作四,正愁没题材呢,现在好了,下节就是科学课。太好了,得来全不费工夫!

刚上课,老师推了一车材料,里面还有我们最熟悉的铁丝、砂纸,旁边还有一个蓝色的,不知名的液体。哎?这个做什么实验?这三个东西合在一起还能发生奇迹的事?不可能吧……我怀着质疑的心态听着鲍老师说怎么实验。我听着听着影影约约的听到鲍老师说:“这个蓝色的液体可以让这个铁丝生锈哦!”什么?真的?难道真被我猜中了。这三个东西合起来真能产生奇迹。

鲍老师刚把材料发下来,全班就沸腾了,我们小组的同学更是不用说了,立马迫不及待的实验了起来,包括我。在我们还在研究材料,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我的前桌已经拿起铁丝和砂纸开始实验了。先拿砂纸磨铁丝,磨了一会后,我们就把铁丝放到那瓶神奇的水里去了,刚开始铁丝没什么反应,而这个蓝色的液体渐渐偏绿了,“没有变化啊……”我不满的观察着,除了那个蓝色的液体变色了其他啥都没发生啊……我刚说完这句话,我同桌就发现了,“变了变了,泡到那个蓝色液体的那一端的铁丝变色了,”听到这句话,我仔细的观察了一下。竟然真的变了,在水里看还不明显,但拿出来的时候就非常明显了。铁的那一端就这样锈了,我首先想知道那个蓝色的液体是什么。

还没等我把想法说出来,鲍老师就像看穿了我们的心思似的,说:“这个蓝色的液体啊,它叫‘硫酸铜’,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因为砂纸擦除了铁丝表面的氧化铝薄层,:铁丝的表面有红色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使反应充分接触,铁丝由银色渐变为红色。”

鲍老师的话一下子回答了我的好奇,哦,原来是这样!

作文科学小实验范文 第十六篇

今天我和我妈妈做了个科学小实验叫灭火器。准备材料如下:

玻璃杯(两个)、蜡烛(一小截)、火柴(一盒)、餐匙(一把)、碳酸氢钠(少许)、食醋(少许)。

一、把蜡烛放入第一个玻璃杯中,用火柴点燃。

第一个杯子

二、取一餐匙碳酸氢钠,放入第二个玻璃杯中,再加入少许食醋。仔细观察,发现白色粉末开始冒泡,产生了一种气体。(我用的白醋)用红醋会更好些。

第二个杯子

三、把第二个玻璃杯中的物质轻轻倒入第一个玻璃杯中。

发现蜡烛很快熄灭了。

这是因为:

碳酸氢钠和食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无形的气体二氧化碳。由于它是不可燃气体,所以当用它们包围蜡烛火焰时,阻隔了氧气的进入,火焰便随之熄灭。

二氧化碳重于空气,倒转时会沉于杯子下部。

作文科学小实验范文 第十七篇

雨后,那道挂在天边的彩虹你一定不会陌生吧,可今天,老师却告诉我们要在瓶中用颜料动手亲自做一道彩虹。我产生了一个巨大的问号:颜料滴进水里,不是会溶解吗?怎么可能会形成一道彩虹?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带着这个疑问,我领下了道具:一个透明的塑料瓶,红、黄、蓝三种不同颜色的颜料水,三个杯子,三根滴管和一些盐,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有趣的实验之旅。

我先将三个杯子都接了一些纯净水,在每个杯子里各自滴上一种颜料,颜料在水中像花一样绽开,慢慢往周围蔓延,很快三杯水分别变成了红、黄、蓝三种颜色。接着,神秘的盐要上场了,我在红色水杯里加了12勺盐,在黄色水杯里加了4勺盐,而蓝色水杯则一勺盐也不加。搅拌均匀之后,我便用滴管在红色水杯里,用力一压,吸了满满一滴管的水,再将滴管伸进透明塑料瓶底部,把水挤出来,红色液体瞬间填满了塑料瓶的底端。然后,我又换了一根滴管,吸了一管黄色的水,小心翼翼地将滴管再次伸进塑料瓶,在刚才滴的红色液体上面停了下来,轻轻地将水挤压出来,我凝视着塑料瓶,有些紧张了:会不会和刚才的红色混在一起?一滴、两滴、三滴……一连串的水滴了下来,没想到每一滴黄色颜料滴落后并没有沉下去,而是薄薄地铺开了,后来浮在上面的黄色越来越厚,我的瓶中已有两道颜色啦!我信心大增,继续将

蓝色液体慢慢地用滴管挤下去,也成功地浮在了最上面。瓶中,红、黄、蓝三种颜色一层层地自然铺开,形成了一道漂亮的彩虹!

我的瓶中彩虹已经做出来了,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经过了解,我终于发现了秘密,解开了这个科学小谜团:原来就是神秘的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时,我往不同的杯子里加了不同数量的盐,加入的盐越多,液体密度就越大,密度大的会沉在下面,密度小的就会漂浮在上层。例如死海,它的含盐量达到了千分之二百三十至二百五十左右,约是普通海水含盐量的10倍,所以,人才可以漂浮在死海水面上而不沉下去。盐使每种颜色的液体密度发生了变化,液体之间的密度不同,就出现了不同液体的分层现象,做出了美丽的彩虹。科学界里的秘密实在是太多了,只要我们热爱科学、热爱探索,就能揭开更多的奥秘。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