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汉语论文范文优选8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2-10-19 13:42:35132

新闻与汉语论文范文 第一篇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的数量激增与就业困境矛盾日益严重的现状,本文试图从专业教学内容方面进行思考,以专业核心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为例,探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和课程实践教学方式的改进。

关键词:实践教学;核心课程

一、问题的提出2007年8月1日《中国青年报》上《成本低敛钱快范长江认作潘长江中国高校新闻类专业泛滥》一文中引用了这样的数据:“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进入21世纪以后,新闻传播类专业不仅在一些理工类、师范类、财经类、政法类、农业类、体育类院校普遍设立,在一些地级城市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也纷纷涌现。到了2006年,全国已有460多所各类高校开设了新闻传播类专业点661个,在校生达到13万余人,每年的毕业生由20世纪八十年代的数百人增加到现在的3万余人。”[1]李良荣教授在2010中国教育传播高峰论坛上也提到,30年前,全国开展新闻教育的高校只有3家,现在已发展为850余家,与每年新闻单位的人才需求相比,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且这一局面将长期存在。

据笔者的了解和研究,专业数量的激增并没有带来专业人才的适销对路,其中原因之一是在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很多高校出现了照搬名校经验、缺乏明确专业定位的尴尬局面。在具体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新闻采访与写作》为例,很多高校都是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一本权威的教材,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如同空中楼阁般的知识框架,最终以闭卷考试作为课程学习的结束,而没有充分考虑到《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实践特殊性以及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特殊性。

以下,本文将以专业核心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教学为例,探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方式的改进。

二、《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教学理念(一)专业核心课程的清华模式李希光教授的新闻采访写作课程是我国部级精品课程,他认为该课程是解决“故事在哪里?”这个核心问题的。他认为,记者不仅会报道突发事件,更会报道日常生活中的故事;不仅见木,更能见林;不是简单地报道表面的事实,而是报道更能接近真相的事实;不仅能写作5个w,更能回答报道的意义;不仅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更能让读者看清事件的本质。

李希光教授在他的课堂上告诉学生,培养一个好记者的标准要具备以下要素:1.对新闻报道充满了激情;2.对新闻理解充满了理性;3.有社会责任感;4.有新闻道德;5.有强烈的好奇心;6.有怀疑精神;7.有一个批评态度;8.有敏锐的观察力;9.高超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二)《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教学理念李希光教授的教学理念是非常具有借鉴意义的。结合当前在广播电视新闻新闻学专业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学习的开端,作为教师务必要给学生首先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学新闻?我要学什么样的新闻?我要怎样学新闻?我学了新闻之后可以做什么?据笔者了解,《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一般是开设在大一下学期或大二上学期,作为核心课程,历时一学年,主要向学生讲授新闻采访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在这个阶段,学生们往往对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学习目标还没有形成成熟系统的认识,对于新闻报道、新闻职业的认识往往局限于对某些著名记者和主持人的喜爱等方面。在课程学习中也会以课本知识为主,所以,如果教师在这个阶段只是机械的灌输给他们课本上的概念定义的话,那么他们也只是模模糊糊的接受所谓的方法技巧,而缺乏纲举目张的学习理念,不能帮助他们尽早的树立职业目标。所以,在学习技巧和方法之前,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关于培养学生自主树立专业学习的整体观念,笔者在授课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的方法:在课程的开始,首先介绍本门课程的性质、教学内容和特点。其次,在课堂上请学生思考上述问题,并把自己的意见写下来。再次,请他们观看电影《楚门的世界》,并借此引发思考与讨论———大众传媒特别是电视媒体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和影响,我们要做怎样的电视人?最后,教师在课堂上把他们的意见和讨论发言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大众传媒特别是电子媒体以及新媒体在人们的社会生活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传媒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作为传媒人要遵守专业理念与职业规则,在课程中我们会具体学到很多新闻报道的方法和技巧;另外一方面,媒体还要积极发挥社会公器的职责,促动社会信息传播交流的平等与和谐,而不是成为危害社会正常秩序的反作用力。这是我们在掌握了方法和技巧之后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具备的社会责任感。最后,一名合格的记者要对社会生活保持高度的敏感和关注,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和别人平等真诚的交流。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培养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三、《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实践教学方法限于师资力量和硬件条件等限制,很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都是以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课堂讲授为主,该课程的实践特殊性得不到体现。为此,我们可以考虑以下方法。

(一)课堂实践教学

1.课堂5分钟现场报道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平时对新闻报道的关注程度较低,对社会信息变动缺乏专业敏感,在采访交流中存在语言表述拖沓,意思表达含混等问题。为此,笔者特意在课堂上设置了课堂5分钟现场报道环节,强化学生关注新闻、把自己当成记者进行新闻报道的意识和动力。

新闻与汉语论文范文 第二篇

摘要:文章根据新闻传播行业的特点,依据新闻传播学类的课程结构设计了实验课程体系。实验课程体系以新闻传播学类的主题性实验为主体,设计了各分项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习新闻传播学类工作分工而又协作的特点和团队合作精神。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类;主题性实验;分项实验;矩阵管理

一、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培养

二、实验课程分类

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开发、课程管理与评价等多角度看,教师都是与课程高度相关的主体。[2]研究某专业课程体系必然离不开该专业的发展历程,以及该专业师资的专业结构。该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世界银行贷款对该校“电教中心”的支持,项目投入了当时最先进的设备,出资培训了中心师资。在之后的30年中,该校师资曾是地方电视台的重要技术力量,制作了大量的高质量的电视纪录片、新闻报道。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电教中心和物理系的共同培养下,首批电化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21世纪初,电教中心(后更名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与该校同样实力较强的中文系共同招生并培养广播电视学专业并成立新闻传播学院发展至今,目前已经有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三个。其发展过程和师资结构决定了专业的应用型特点。实验课程是建立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但是部分课程又独立于理论课程。根据专业的培养方案,可以把专业的实验课程分为以下分类:

(一)新闻与创作类

该类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文学与新闻素养,提升学生的写作与创作能力,锻炼学生的新闻报道与稿本创作的能力,锻炼学生项目策划与方案写作能力,加深学生对新闻伦理和法律、法规的理解。

(二)影视制作类

该类课程以影视制作技术实训为主,增强学生对影视制作手法的了解,让学生掌握各类影视制作手法和技能,掌握影视演播室和设备的操作规范,让学生适应不断更新的影视制作技术,理解掌握稿本与影片之间的关系。

新闻与汉语论文范文 第三篇

一、从教师主体化到学生主体化的观念转向

二、教学内容的不断调整和深化

西方的文艺理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创作和理论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形成大量的新课题、新方法,如阐释学、叙事学、女性主义批评、结构主义、神话———原型批评、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众多文艺批评术语广泛出现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术研究中。但是这众多的研究成果在课堂教学上却并未得到充分展示。对于新理论、新方法的介绍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理论背景下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丰厚意蕴,而且可以让他们更多地了解现当代中西文化的差异和互动,开拓和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使学生不至于成为井底之蛙,而是与时俱进地认识和了解世界,了解文化的“他者”。例如在以往讲述张爱玲时,往往将其视为海派市井小说的代表作家,但依据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去分析和考察其小说作品,便可发现其中更深刻的价值和意义。张爱玲虽然描述的大多是家庭婚姻和庸常生活中的细碎之处,不涉及重大现实题材和政治事件,与当时的文学创作主流有所偏离,但她的小说绝不只是所谓的市井之言。张爱玲站在女性的视域中,以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语言驾驭力对处于男权社会中的弱者———女性,进行了全面的观照,深刻地揭示出了这一弱势群体既可怜又可厌的性格特征。另外,像余华、残雪、格非等先锋派作家们在文本中大多热衷于展现暴力和描述死亡,但他们笔下的暴力和死亡与过去的文学并不相同。在他们看来,暴力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生存景观,死亡更是一件轻易发生的、日常化的事件。先锋作家们通过这样的写作方式,揭示了生存的荒诞与虚无。而这些话题,只有通过存在主义的文艺批评理论,才能彰显出深刻的价值和意义。而这样的解读角度与叙述视野,使学生觉得别开生面,他们通过课堂接触到了现当代文学更广的维度。然而必须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所选择地介绍西方文艺新理论和新方法,尽量避免一些违背社会公共道德,背离中国文化传统或是争议性非常大的话题。

三、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新闻与汉语论文范文 第四篇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新媒体时代,新旧媒体趋于融合,新闻传播专业就业状况发生了变化,使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及提升需要做出调整。在新闻传播人才的能力培养过程中,要对现行环境下的媒体发展趋势充分把握,注重能力提升的前瞻性。针对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学传播专业人才能力提升进行探究。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提升

1媒体融合下新闻传播类专业现状分析

中国市场经济环境下,媒体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工作环境也相应地改变。媒体业发展至今,原有的对立性竞争模式转变为合作竞争模式,实现了媒体融合。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上也逐渐趋于复合化,对新闻传播学专业的能力提升加以探究以使新闻专业人才能够符合媒体行业人才质量需求。在针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在媒体融合环境下的现状调研中显示,以同志为xxx的xxx提出“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这一政策后,65%的被调查人员对媒介融合有大概的定义认知,而且大部分被调查人员意识到了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同时有6成调查者认为从业过程中受到了媒介融合的影响;在从业过程中,掌握新旧媒体的复合型人才受到更多的青睐,同时与新媒体有关的岗位也要求员工不仅在媒体渠道,更要在传播内容上敢于创新,以好的媒体平台为依托,推出更加优质的传播内容。调查还显示在媒体融合环境下,文字等综合表达能力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甚至大于跨学科的教学改革。

2媒体融合下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综合以上调查状况来看,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有着诸多的弊端和急需改进的地方:(1)现如今大学教育对新媒体及媒体融合方面的知识传播较少。(2)跨学科拓展并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对媒体融合的把握仍停留在“拓宽媒体渠道”方面,忽视了内容的深层次要求。

3媒体融合下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能力提升对策探讨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提升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能力,就要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同时拓宽媒体渠道认知和加快媒体融合教育方式,双向提升。

注重培养复合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

融合时代媒体行业所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其不仅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包括充足的理论知识及良好的文学素养,而且能够从多方面把握实际媒体渠道、媒体发展趋势,从而提高传播实际效率。关于“复合型人才”的界定,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其一,复合型人才为立体性的,不仅需要文笔出众,而且需要具备良好的新闻传播素质,能够准确及时地将内容传播出去[1];其二,复合型人才具有高能性,需要采集传播信息,将所获得的信息制作成传播内容;其三,复合型人才是多方面的,既需要具备制作传播内容的素质,也需要确保内容的有效传播。例如在近年来的新闻领域中,“全能记者”非常受欢迎,还有一些“背囊记者”,在承担传播新闻信息责任的同时,还要背着移动工作站,采集到更为全面的信息。另外,“全能记者”不仅要熟练运用传播技术,还要掌握新闻信息传播特点,如形态不同的信息、理念不同的信息等等,都要囊括多重知识领域。这就需要学校在对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时候,不仅要重视理论的传播,还要注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扩展知识面,让学生从自身的专业领域向其他专业领域延伸,做到不同学科专业与新闻传播学专业的融合。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也需要在教学的指导下拓展社会科学相关领域,从而达到复合型人才的行业要求。而我们提出的将项目教学模式引入到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就是让学生以一名从业人士的身份参与到学科学习和实践训练中[2]。项目教学就是将满足就业人员需求的资源转变为教学内容,让愿意从事新闻传播业的学生自主选择项目,按照项目运行规则展开活动,将传播学专业知识渗入到项目内容中,学生参与项目活动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在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中采用项目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项目空间中更好地学习,还能接触到更为广泛的课程内容,从而将专业知识与非专业知识充分整合,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采用媒体融合的专业教育模式

媒介融合背景下,在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上也要注重教育模式的转型。中国虽然已经进入到媒体融合时代,但是,媒介融合落实到具体运作中尚处于探索阶段。媒介融合环境中,媒体的运行必然会产生巨大变化。这就意味着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要将媒体融合专业教育模式构建起来,以在人才培养上具有前瞻性,从而有效指导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的能力提升。建议高校采用媒介融合专业教育模式,对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问题予以探索,并根据本校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人才培养创新平台构建起来。具体在运行中,在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在学的前三年,对学生进行跨媒体经验和技术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不同的媒体平台上获取经验。进入到第四年,就可以对学生从新闻传播媒体的角度进行专业培养。此时,学生就会从专业的角度把握传播内容,过程中与其他的媒体形式充分融合,使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具备多种媒体形式相结合重点把握内容的专业能力。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对不同形式的媒介都要充分了解,在平台上采用合适的媒体形式进行新闻传播,再加以符合传播性的内容,将新闻传播中媒体障碍打破,这样传播内容得以突出,才能做到双向媒体融合。综上所述,媒体融合时代,在进行信息传播中,就要能够根据新闻传播需求采用相应的媒体形式,重点把握传播内容;学校在对新闻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时候,要注重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并尝试着采用媒体融合的专业教育模式,在此教育方向下指导学生进行专业能力拓展,以使所培养的人才符合行业要求。

新闻与汉语论文范文 第五篇

关于坚决走专业化路子的问题

目前,中小城市办新闻广播实际上最大的障碍来自于观念。专业化已是必由之路,但一些中小城市电台现在仍然处于疑虑之中,比如现有节目怎么办?丢掉的受众市场怎么办?中小城市新闻资源不够怎么办?等等,这些确实都是问题,但都是一些可以解决的问题。在如今短兵相接的媒体竞争中,特别是当广播进入“窄播”时代,专业市场细分的今天,新闻广播试图继续保持“全面丰收、处处开花”变得越来越不可行。只有跳出取长补短的旧思维,将广播办的有了特色才能有所作为,出奇制胜。无数事实证明,“扬长避短”比“取长补短”更重要。广播应从“广种薄收”转移到“精耕细作”上来。借鉴广播诞生地美国的广播发展之路,自上世纪50年代电视兴起以来,广播已经无法以综合取胜,只能以专业化求生存。目前,美国的广播节目全部都是类型化节目,即一家电台直播一个类型。国外和国内广播先行者的实践证明,有些媒体的长处我们是无法通过追赶或者求取就能得来,同时我们自己的短处也无法去弥补,因为有些缺憾是天生的,后天尽管努力去改变,但不会从根本上发生变化。比如,广播的长处就是声音的优势,速度快、成本低、操作简单,广播把这些比较优势运用到直播中,其他媒体就会相形见拙;反过来,如果我们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弥补我们天生的比较劣势上,效果只能事倍功半,比如,稍纵即逝、线性传播等广播特点,要完全改变是有一定难度的。只有集中精力,把广播的直播优势、贴近优势、合作优势和交互优势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才是取胜之道。

关于新闻广播信息源的问题

获取信息是人的天性,这也是新闻广播节目的收听率要明显高于其他广播节目的原因。走新闻专业频率的路子,也是由大众媒体的性质所决定。中小城市新闻广播实施全面改版,走专业广播的初期会面临极度的困难。由于中小城市获取新闻的手段很少,而且记者数量有限,仅凭记者是无法撑起如此高密度的新闻播出频次和数量的。所以,开发信息源就成为首要任务。可以开设《本地新闻?县区企业专版》并以此为相互吸引的共赢手段,向其提供专门的广播宣传手段,由此利用其新闻资源,形成环绕新闻广播的信息场,再辐射到乡镇、社区一级,形成一大批相对喜欢广播,忠诚度高,有政治素质的信息员、通讯员、播报员队伍,第一时间内向新闻广播提供信息。以此类推,和本地日报社联手推出《天天读报》栏目,可由报社自己编排、播出(介绍)报纸新闻,让其占据广播一席之地。同时,该报记者(尤其是晚报记者)即可为我所用,在现场为我插报新闻。此外,在全面改版的初期,可向当地各单位、各行业收稿、组稿,弥补信息不足。还可以充分利用市委、市政府及各县区、大局信息科的资源,等等。快节奏的新闻播报,以多频次、滚动式形式出现,主要还有大量访谈类、谈话类等新闻专题穿插,形成快慢结合、张弛有度、节奏感强的编排框架,再在各节目、各时段间隔中,加入适量的各类广告、频率包装(如形象主题、音乐、间奏乐、片头乐、片花乐)、节目包装、下一时段节目预告等内容,即填充了时间,让听众感觉不那么拥挤,同时又是树立品牌频率的必要手段。

办好新闻广播的思路

新闻与汉语论文范文 第六篇

1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新闻专业人才培养

2展开社会调研

新闻专业人才需求调查

只有正视新闻人才需求的现状,才能够有的放矢,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此,笔者在郑州、开封等地展开了“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需求问卷调查”,共有100余位媒体从业人员参与了问卷调查,他们来自报纸、广播、电视、企事业宣传部门、广告公司、策划公司及影视公司等媒体机构。调查问卷从课程设置、个人素质、职业道德、新闻单位的用人标准、人员引进情况、对高职毕业生的看法、校企合作等方面来设置,以期从调查中分析出媒体对从业人员的素质需求,为新闻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新闻教研室共收回110份问卷调查,经数据分析,发现以下情况。

用人单位对新闻人才的学历要求存在差异

在调查中发现用人单位对新闻人才的学历要求,因地区而异。通常,郑州的媒体对毕业生的学历有着较高要求,要求本科以上学历。郑州以外的地区,新闻单位在学历方面要求则有所降低。在河南省境内,大城市和小城市,对新闻人才的学历要求存在着明显差异。这一发现为新闻教研室开拓高职新闻专业学生实习就业市场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用人单位认为新闻专业毕业生最应具备的素质

接受调查的用人单位对新闻人才的能力要求带有鲜明的倾向性,其中最受用人单位重视的毕业生能力分别是:综合能力、专业技能、策划与创新能力、敬业精神、表达能力,而理论知识水平的排名则比较靠后。

用人单位对新闻专业课程设置的意见

学生就业情况调查

课题组对新闻专业已毕业历届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追踪,充分了解学生就业情况。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共有117位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新闻专业学生的就业率非常高,达到,其中进入国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的学生占,60%的学生进入了企业。真正进入新闻媒体工作的学生比较少,还不到6%,35%的学生是从事和新闻专业相关的文化传播领域工作。只有10%的学生对目前的工作表示“不满意”,剩下90%的学生对目前的工作表示“非常满意”和“很满意。”的学生表示“专业对口,与所学专业联系紧密”,45%的同学表示“有一定联系,但联系不大,偶尔会用到专业知识”,的表示“毫无联系,基本用不上专业知识”。这和学生的工作领域直接相关,进入媒体和文化传播公司工作的学生,工作和专业的联系较为紧密,而那些其他工作领域的学生则基本用不上专业知识。在“学校开设的专业实训课程是否能满足您目前的岗位需要”这一问题上,的学生认为“基本满足”,40%的学生认为“不能满足”,的学生认为“有很大差距”。通过对数据的汇总和分析,发现学生对新闻专业的整体教学设计还存在局部不认可的地方,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需要进一步调整和设计,使其充分满足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

3确定新的专业发展方向

经过近两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新闻专业逐渐找准发展定位。结合当前最新的行业发展形势,新闻专业将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聚焦,确定“影像制作”为下一步的专业发展方向。

摄影、摄像及相应的后期制作

技术有广泛的市场需求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显著提升,大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上升,追求精神享受的愿望随之增加,国家也在着力培养人民群众的艺术修养,提高综合艺术素质。摄影、摄像行业是目前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的朝阳产业,未来行业对摄影、摄像及相应后期制作人才的需求将逐年增加,其中经过正规培训的高端摄影、摄像人才将更加抢手。当前行业人才总体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在行业内就业的专业人才薪资待遇和工作环境都很优越。本专业方向的就业适应性也非常广泛,既能让学生在报社、电视台、影像制作部门、广告宣传部门、音像出版部门、影楼、剧组及影视公司从事摄影、摄像工作,又能支持自主创业,打造具备摄影、摄像和后期制作能力的专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转型存在可实施空间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新闻教研室教师均获得“高级摄影师资格”。面对高职学生就业市场的瞬息万变,教师紧扣市场发展脉搏,积极调整自身的业务发展方向。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培训和行业实践,在提升职业技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摆脱了长久以来教师知识与能力脱节的问题,也为新闻专业向“影像制作”方向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向“影像

新闻与汉语论文范文 第七篇

摘要本文从微观层面探讨了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改革新闻学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闻教育;改革;现实选择

近几年国内关于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讨论,其实质是在探寻新闻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符合媒体和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这一新闻教育的本质问题。目前,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确很多,既有宏观层面的体制性问题、学科内在矛盾问题、教育学术化导向问题,也有微观层面的课程体系问题、师资队伍问题、实践教学问题,教学方法问题等。当前的讨论围绕宏观层面问题的居多,如招生规模、办学体制、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等,而对微观层面问题关注的较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基本明确了,但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小方向依然不清,改革路线不具备现实性,改革内容不具有操作性,改革没有近期目标。教育改革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从微观层面探析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改革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毕业论文(设计)提出基本构想和改革方法。

一、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灵魂的迷失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审视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或许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看到我国新闻教育的迷失和困境。

1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认识模糊。

2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较大的差距

反观国内高校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一个在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构架”,即使像人大、复旦这样一流的新闻学院里,依然是过度强化新闻类课程,新闻类课程占60%左右。通识教育中除掉政治类的两课、外语、体育、计算机外,真正属于文、史、哲、艺术类的课程凤毛麟角。新闻类课程中又以理论讲授为主,最优秀的教师不是讲授实务型课程的,而是讲授理论的。课程设计多年一贯制,没有课程更新,课程建设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新课程中讲授概论的多,讲授实务的少。所以,媒体人士反映“很多新闻学院设置了各种课程,但这些课程培养的人90%不实用”。课程体系的种种缺陷不足以支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要对现有的的课程体系进行伤筋动骨的梳理和调整,恐怕又会遇到许多现实的阻碍,比如一些地方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中,不分学科、专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建立全校所有专业的大一统的通识教育课程,各个专业很难依据专业特点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再如新闻学专业教师自身对新闻类课程难以割舍,既不愿面对无课可带的局面,也不愿让把自家“山头”拱手相让他人等。这些都导致课程体系的改革大多停留在研讨阶段,付诸实施者少之又少。

3实践教学脱离实践,人才培养纸上谈兵

“中国新闻教育重视实践却脱离实践”,“是学界和业界比较公认的新闻教育的核心问题。”一方面,高校新闻院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系统、严密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可谓不重视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在执行过程中却走了样,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比如一些高校实施的小实习(学年实习)、大实习(毕业实习)方案,尽管在教学时间上保证了学生要有足够多的时间到媒体实习。但是这些实习的质量究竟如何?是否能够达到实习的目标和任务?恐怕新闻院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心里都没底。这是因为在现阶段,媒体在市场化、企业化过程中,不愿承担高校学生的实习任务,多数高校实施的,各种实习都是依靠教师私人关系联系的,难以从制度上确保实习的规范化;媒体的指导教师也不愿承担指导实习生的义务和责任,如有的实习生在媒体实习过程中发生了人生意外事故,或采写稿件出了问题,而给媒体和记者本人带来了麻烦。更主要的是高校在这些实习过程中,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忙于科研,不屑于指导学生实习,这些实习的任务往往由年轻教师或辅导员担当,实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再如,高校新闻专业的实验室教学、业务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满足于课内教学任务的完成,疏于指导学生在实验室开放、第二课堂中的实践。这和美国新闻院校“希望教师能够非常努力的工作,花很多时间同学生见面交流,阅读而且一行一行地修改他们的作品。教师是否会专心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这才是最重要的”,“新闻学院对教师的要求也很特别,教师每周都要给学生改很多作业,改作业花的时间往往是上课时问的若干倍”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此外,我国新闻教育的一些好的传统也被丢弃,如教师高校和新闻媒体之间的有序流动等等。导致实践教学的边缘化和非中心化的原因很多,既有体制的客观原因,也要人事人力的主观原因。究其根本原因,这与目前国内普遍流行的以学科建设和科研导向的人事评价制度有直接的关系,教师普遍埋头于科研学术工作,缺乏教学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一所以,无论从何方面看,只要高校现行的唯科研学术是瞻的体制不变革,重视实践教学就永远是侈谈,搭建校园一体化新闻实践平台也只具有形式的意义。

4学术型的师资队伍难以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

新闻与汉语论文范文 第八篇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新闻学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高潮期,同时也不可否认,中国新闻学教育也进入了无法回避的危机期。在这场新闻教育的危机中,高校教育的危机体现得也最为明显。高校的新闻学教育在整个新闻学教育体系中占据着无可争议的主体性地位,在新闻教育活动当中,能够承担设计和教学组织任务的最重要的主体无疑是新闻学专业的院系机构,新闻专业教育目标的制定、整体教育内容的确定、不同教育方法的选择以及整体教育程序的设计都取决于院系机构的决策。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学教育的整体规范都要通过新闻院系的专业决策来实现。然而随着新闻媒体的强劲发展,新闻学专业的教育机构却陷入了难以克服的矛盾之中。而正是这些难以克服的诸多矛盾把高校新闻教育推向了整个新闻教育危机的风口浪尖。本文拟从中国新闻教育机构存在的问题入手,着重分析新闻教育专业机构所面临的不同矛盾,希望能为新闻学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学理上的参考与借鉴。

专业化与宽口径的悖逆

然而,随着大学扩招政策的推行以及随之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各高校纷纷提出了所谓的“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办学新思路。近年来许多大学模仿台湾地区及欧美而设置的大量“通识”类课程,除了相近学科之间的课程如哲学、文学、语言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心理学、法学、文化学、美学、逻辑学等课程之外,还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和优势将高等数学、普通物理、量子力学、有机化学、环境科学等理工科课程引进了新闻学专业,甚至为了扩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不少大学的新闻院系还开设了管理学、文秘学、会计学、旅游、护理、化妆、烹饪、裁剪以及与师范类专业相关的教育学、课程论、演讲学、教案课件、板书设计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这些多学科课程的设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开阔视野,为他们日后成为“杂家”型新闻记者打下“通识”性基础,然而不可回避的另一个问题是,由于大量通识课程挤占了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致使许多新闻专业的学生到大三时还没有接触到本专业课程,甚至不少新闻专业的大二大三学生在修读了大量的通识课程之后,竟然还不知道新闻是什么,这不能不说是“宽口径、厚基础”办学思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尴尬。

最近许多新闻院校开始尝试将新闻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提前插入到低年级的通识教育中,以改变学生进入专业意识缓慢的局面。然而,在校学生的总学分数是有限的,在强调“宽口径、厚基础”的同时,还有多少余地留给新闻学本专业的课程呢?实际上,“宽口径、厚基础”与专业化在本质上就是相悖逆的思维方式和办学理念。虽然这种相悖的尴尬在不同的学科专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是对于作为新兴专业的新闻学教育来说,这种悖逆无疑是致命的。

师资建设与教育产业化的冲突

由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所决定,师资建设就成为兴办教育最基本的前提保证,没有师资的教育活动就像没有劳动者的劳动一样不可思议。尤其是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科学合理的专业化师资队伍显得越来越重要。综观国内外著名大学的专业化教育,谁占有了得天独厚的师资谁就抢占了现代教育的先机。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一个大学的专业化教育都把师资队伍的建设放在专业建设的首要位置。

由于中国的新闻学教育起步较晚,与传统的强势学科相比,新闻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也相应比较薄弱。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新闻专业招生迅猛发展,新闻学专业的师资就显得更加匮乏而急需建设。就全国目前的新闻学教育师资状况来看,除了少数几个资深院校之外,绝大部分兴建不久的新闻院系的师资队伍都处在临时搭建状态,一方面,这些临时拼凑的师资大都缺乏纵深的专业背景,教学和科研质量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即便是临时拼凑,但由边申报边建设的新增专业特点所决定,师资数量仍严重不足。可以说,现在全国绝大部分高校的新闻学专业都急需大量优质的师资力量。

然而与此相悖逆的是,1999年以后在全国普遍兴起的“教育产业化”,却又使得本来就十分脆弱的新闻学专业师资建设雪上加霜。不可否认,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发展高等教育与国家财政匮乏的矛盾,然而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教育全面产业化以及由此带来的高等教育的全面市场化,却将全国的高等院校推向了商业化的危险境地。在教育产业化的大背景下,校方看到的往往是新闻专业的商业价值,是新闻人才的市场需求,是就业市场对高校普遍存在的招生和就业压力的缓解。至于专业化教育是否规范,如专业设置是否科学、师资结构是否健全、招生规模是否合理等都往往会被弃之不顾。

就全国范围内的文史性专业来看,新闻学专业还是一个兴起不久的新专业,其学理的积淀无法和一些传统专业相提并论,相对于中文、数学、外语等强势学科来讲,刚刚建立的新闻学专业规模也都往往较小,为了保证学校的整体利益,缺少了规模效益的新闻学教育便不得不将市场效益作为专业整体规划的基本标准,同样的师生比,新闻学专业的师资则必然处处捉襟见肘,一名教师同时兼授四五门课的现象在全国新闻院校司空见惯。同时,由于缺少了规模效益,新闻学专业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也往往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样,专业积淀本来就较为薄弱的师资队伍在这种不良环境中形成了恶性循环。对于刚刚兴起的新闻学教育来说,这种打击无异于釜底抽薪。可以说,由教育产业化而导致的与新闻教育专业师资建设的矛盾不解决,新闻学教育危机的解决就无从谈起。

学理性与技能性的两难

新闻学专业到底是“学”科还是“术”科的问题历来就有争论,虽然已经历尽艰险具备了一级学科的地位,但是有关“学”与“术”以及由此带来的学理性和实践性的矛盾却远没有得到解决。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