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灌溉工作调研方案范文通用11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2-09-16 12:00:13378

农业灌溉工作调研方案范文 第一篇

我们花庄村是俞垛镇的一个偏远村落,距离镇里大约12公里,我村地处三县市交界处,全村共有农业人口2358人,非农业人口104人,耕地面积4000多亩,河沟面积3000亩以上,村集体收入18万元,三产总产值一亿元,人均纯收入6480元,村所在辖区私营企业6加,加油站,奶牛场各一家,主要以加工毛绒玩具、石油机械、锻仲、家俱制造、特种养殖为主导产业。就自己近期的调查来看,有许多的因数制约我村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我村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我村的农业生产受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产业化进程慢等因素的制约,其生产仍然没有跳出小规模、低水平、传统粗放经营的怪圈。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实际机播、机电灌溉率不高。

有这样有句话“要想富,造公路”,现在兴泰公路全线通车了,但是我们村的村级公路还很不发达,村西面跟南面的许多地方现在还是砖头路,有些地方甚至还有危桥,没有好的交通,就没有人来投资创业,农副产品就没有市场竞争力。

(二)农民素质低、适应性差,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

目前,我村平均受教育年限年,不足初中文化水平。而在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流动过程中,出现的农民人力资本的“逆向选择”现象:流出就业非农行业的基本是年富力强、受过较多教育的农村“精英”,留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人力资本含量和劳动技能较低的儿童、妇女和老人,进一步从总体上降低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农民素质。无疑,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其素质偏低,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

(三)落后的思想观念仍是农户走入市场的最大障碍。

我村的农民仍然沿续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习惯,思想观念保守,在寻求项目和资金投入上多希望政府给以扶助,“等、靠、要”思想往往相当的严重。相当的一部分村民固守以农为本的生存观念和温饱型目标,小富即安,脱贫致富的心理预期不高。受固有观念的制约,资源开发利用和经营模式停留在初级水平。

(四)经济发展中“短视心理”造成集体实力日渐削弱,对户营经济的扶持存在误区。这里的“短视心理”是指部分村干部群众中存在的重短期利益,轻长远利益,重个人利益,轻群众利益,享乐主义,摆官架子的不利倾向。由于村集体经济底子薄,加之片面地看待户营经济的发展,多数村干部对集体经济发展抱的期望不大,导致近年我村集体经济实力处于缓慢的发展趋势。

由此看来,由于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因素的存在,要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缩小乡村致富的差距,就应该通过合理的规划,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遏制我村农民致富缓慢的势头。

二、多管齐下全面推进

发展现代农业,繁济荣农村经,促进农民增收,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整个经济社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此,必须以创新农业发展理念为前提,以提升农业装备水平为基础,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以推广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增加投入为保障,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用先进理念引领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树立新理念。要树立用现代工业推动农业发展的理念。要用办工业的方法办农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区域化布局、市场化运作,逐步实现农村工业化、农民工人化、农业现代化。要树立按比较原则参与新一轮市场分工和合作的理念。要通过不断比较、调整、改进、提高,着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培养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农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龙头”走、“龙头”跟着市场走的良性发展轨道。要树立抓农业就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理念。要通过解决农民待遇不公、信息不灵、市场把握不准等问题,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改变农民身份,促使农民从产品生产者转变为商品生产者。

(二)用现代装备带动农业。

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明年我村公路交通条件会得到改善,我村已经得到上级部门的支持,进行土地整改,修建乡村公路和桥梁,国家明年对经过我村的国家v级航道鲁汀河进行休整。

我村要着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要实施沃土工程,以鼓励农民发展绿肥、秸秆还田和施用农家肥为突破口,加快农业综合开发步伐,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前段时间我镇的秸秆还田现场会在我村召开,这不仅是对于我村前段时间秸秆禁烧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以“一池三改”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六通、六有、六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存环境,带动现代农业发展。

(三)根据村的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的农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科技兴农,这样才能强村富民。

我村是俞垛镇注水养殖大村,应该发挥自己的产业特色,将养殖业做大做强,联合各养殖户进行规模化生产销售,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社,降低市场风险,创建品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招商引资,今年我村已经引进了四个项目,其中有一项就是蘑菇大棚种植,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要扩大规模,创建食用菌生产基地,创建加工厂,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品牌化经营,包装出口,争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花庄村的农村经济一定能够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奔小康。

农业灌溉工作调研方案范文 第二篇

关于节水农业灌溉项目请示

市水利局:

神农红生态红酒文化产业园是随县小林镇政府招商引资湖北锦鸿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亿元,其中建设万亩葡萄种植园项目已完成了近2000亩建设任务,目前已被评定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改变该区域水资源利用状况,特申请将随县小林镇神农红生态红酒文化产业园列为省级水资源费农业节水灌溉示范项目。项目主要内容如下:

一、项目名称:随县小林镇神农红生态红酒文化产业园农业节水灌溉示范项目

二、项目性质:省级水资源费项目

三、建设地点:随县小林镇祝林店村

四、建设规模:新建引水渠3km,发展节水灌面2000亩

五、总投资140万元,其中省级水资源费补助资金125万元,地方财政和灌区农户自筹15万元

六、资金用途:建筑工程130万元,其他费用10万元

七、经济效益:建成后,每年可节水30万立方米,增收60万元。

妥否,请予以审批。

请示单位:湖北锦鸿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2017年2月11日

农业灌溉工作调研方案范文 第三篇

1、全面加强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高业务技术素质,提高服务三农的水平和能力,加强乡镇畜牧服务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工作、生活环境,进一步深化兽医服务体系改革,千方百计调动基层防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用热度:9902人次)

2、加快土地确权进度,推动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强化宣传引导和示范带动,引导农民与龙头企业联结,形成利益共同体,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加快土地流转,促进连片开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规模效益。(使用热度:9662人次)

3、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乡镇站、区域站建设,建立激励引导机制,大力推行农技人员联合作经济组织,联企业、联基地、联专业大户制度。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和植保专业化防治体系,提高社会化水平。加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做好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作,进一步扩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不断增强农民科学生产和就业创业能力。(使用热度:9622人次)

4、(注,经营门点中,有的是同时经营种子、农药或种子、农药、化肥或种子、饲料或种子、化肥或农药、化肥等)(使用热度:9588人次)

5、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各涉企部门应迅速转变职能,要以企业、合作社和农民为中心,企业和农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的服务内容。坚决打击对企业、合作社、农民在服务过程中的吃、拿、卡、要、故意发难等行为,改善企业的投资环境,切实为企业搞好服务。转变服务方式,允许有一技之能的工作人员,停薪留职承办产业基地,开展技术承包、技物结合等多种形式的有偿服务。(使用热度:9273人次)

6、要加强旱作农业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的组织领导和资金配套工作。力争做到组织到位、技术到位、落实到位,全面完成省上下达的500万亩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示范推广任务,安排好各项试验、示范内容落实工作。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全面完成任务。(使用热度:8936人次)

7、政府对农业产业的指导服务要从以前包打包唱的行政命令转移到宏观指导、制定规划、政策扶持、培育市场,调节利益上来,走企业面向市场一一政府扶持企业一一企业组织生产的路子,由企业自行规划产业基地规模、开展扶术指导,回收产品、开拓市畅政府只研究扶持、投入等政策,培植社会化服务体系,调解公司与农户、中介组织与农户在生产发展过程中以及利益分配方面的矛盾。督促企业提高履约率,促进农户与企业从一般的买卖关系变成利益共同体,使农民不仅获得生产环节的利益,而且还分享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利润,逐步建立企业与农户、中介组织与农户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使用热度:8858人次)

8、加强生态园区、旅游景区、休闲农庄、风景名胜区景观的规划与建设,发展生态旅游。将种植、养殖、绿化结合起来,增加各景点的垂钓、采摘、农产品品尝、土特产购物、观光等内容,使循环型的旅游农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使用热度:8804人次)

9、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针对农产品标准质量不统一,造成市场混乱,降低市场竞争力的问题,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创建一种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一个能够展现xxxx农业特色,为市场和消费者广泛认可的公用品牌,提升xxxx境内名优特农产品的形象和效益。例如章丘市,在区域内就打造了百脉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升了章丘农产品的美誉度。(使用热度:8778人次)

10、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着力抓好农业招商引资,依托我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优化整合农业资源,精心包装一批招商项目,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举措,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引进农业产业化项目、综合开发山水资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副产品精加工、新兴产业发展、能源利用等六个方面,力争全县农业招商引资有大的突破,使全县农业经济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使用热度:8746人次)

农业灌溉工作调研方案范文 第四篇

一、xx简介

近年来xx县相继出台了农机化扶持政策加快了农机化发展。xx县农机部门围绕促进效益农业发展,全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一是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全县拥有拖拉机5397台、联合收割机203台,植保机械721台套,农业机械总动力达万千瓦,机械原值15760万元,位居全省前列。二是新机具、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围绕瓜菜、蘑菇、畜禽、花卉、水果等五大特色主导产业,配套装备先进适用农业机械,促进了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县拥有冷藏保鲜4745m3,多功能田园管理机15台,喷滴灌设施1935亩,大棚温控设施3套,果蔬分级机5台。三是公司投资农机成为新亮点。在农机项目的引导扶持下,先进适用农业装备成为农业企业的投资热点。xx碧云花园有限公司先后投资万元,购置引进农产品冷藏保鲜库1230 m3、喷滴灌设施350亩、大棚温控设施3套、田园管理机3台、集雨设施2套、割草机3台、农用运输机4台,主要生产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较好地提升了产业层次和效益。xx县的专业乡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魏塘的“中国甜瓜之乡”、姚庄的“黄桃之乡”、西塘的“沼虾之乡”、丁栅的“甲鱼之乡”、惠民的“蜜梨之乡”相继涌现。农业区域特色经济加快了xx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现代化步伐,全县初步形成了南部设施农业栽培、北部名特优水产养殖、中部食用菌生产的区域布局,设施瓜菜种植面积万亩,淡水养殖万亩,粮经比例已调整为45∶55,前几年xx又启动了3万亩无公害大棚瓜菜基地。全县上下以稳定粮食生产、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主线,探索了一条具有xx特色的结构优化增收之路,提高了农业竞争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据农经统计分析,今年粮食收入亿元,比去年增,经济作物亿元,增长,畜牧业亿元,增长,林业亿元,增长25%,食用菌亿元,增长5%,预计全年农业总收入亿元,增长。 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特色主导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今年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万亩,大米、水果、蔬菜、畜禽、食用菌及农产品加工等几大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发展,优势进一步显现。基地促龙头,龙头带基地,相互促进、相互发展,龙头企业健康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突破单一粮食加工,走出作坊式加工模式,由低档次向中高档次,由内销为主向外销推进,涌现出具有一定带动力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26个。今年新增市、县级农业龙头企业各4家,全县已拥有2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9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县级龙头企业15家,4家农业行业协会、43家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其带动辐射力进一步增强。生态绿色农业与循环经济相结合,推广了一批生态农业模式,建设了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区,生态绿色农业优势进一步凸现。今年新通过省级认证的无公害基地3个,国家绿色食品1个,组织申报的省绿色农产品4个正在认证当中。目前全县通过省级认证的无公害基地16个,国家绿色食品1个,国家无公害农产品13个。

二、社会实践具体情况介绍

农业灌溉工作调研方案范文 第五篇

“十五”以来,地区农业生产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出现较好形势。xx年地区农村经济总收入亿元,较xx年增,年均递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098元,较xx年增,年均递增 ,呈现出增产与增收同步、质量与效益同增、改革与发展同进的新局面。

地区农业生产方面开展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应该是比较早的行业,早在80年代就开始回收农膜,近年又将农村户用沼气技术引进、推广,并开展高标准节水灌溉项目,大力提倡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推广农家肥、沼肥等有机肥,发展无公害和有机绿色优质特色产品。

一、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取得的成绩

1、沼气发展,成效突出

阿克苏地区户用沼气的发展自xx年开始试点以来,经过xx年和xx年的稳步推进,户用沼气已经初具规模,已经建成8000多户,今年在地区增加3000户的投资,地区8县1市都有了沼气项目,累计户数达到万户左右。它的发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单从保护植被来看,如果按照地区 万户计算,减少万吨/年林木或树根的砍伐,相当于7万亩林木的常年生长量,保护林地13万亩;每口沼气池每年可提供1万公斤优质沼肥,可满足 2--3亩农田的用肥量,可使4万亩土地提高肥力,增加负熵。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一口沼气池可以节省燃煤2吨/年,按照300元/吨计算,节省600元 /年,如果用沼气灯照明,按照1灯/户计算,每月可以节省电费4元左右,每年按10个月算,每年可省电费40元,如果把沼液用于施肥即可以增加植物水分和肥力又可以起到防治病虫的作用,沼气项目在地区实施以来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大力拥护和支持,结合“三改”,达到了农业生产无害化、生活环境优美化和农村能源利用持续化的目的,减少了流行病和传染病的传播。

2、地膜回收,环保增效

地区地膜的使用量每年以5%以上的速度递减,而残膜的回收率每年都高于85%以上。去年对地区239个村的8959亩土地的调查中发现地膜亩均残留量为公斤,比xx年减少公斤。

3、秸杆还田,增强肥力

秸杆还田主要集中在棉花大户上,基本占到棉花播种面积的1/10左右,大约有20万亩,其他秸杆基本不直接用于还田,先用作牲畜饲料再投入沼气池,最后还田,达到了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的效果。

4、节肥节药,保护生态

近几年在地区的重视下,肥、药的用量逐年减少,生态环境逐步得到维护和改善。xx年全地区使用农药414095公斤,亩均公斤;化肥268892吨,亩均公斤。主要原因是推广了生物防治和灭害灯,充分利用有机肥。

5、推广农家肥,发展无公害农业

xx年地区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万亩,累计认证无公害基地49个,面积是亩,在今年的备耕中发现农家肥的使用量比去年有所增加,增幅为7%以上。

6、高标准节水,利国利民

近几年各县均实施了高标准节水项目,此项目主要实施的是渠道防渗与农作物的喷灌、滴灌,既合理有效利用了水资源,又节约了产品成本。

二、农业生产方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设想

1、在农、林、牧、渔业内部形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充分利用各行业中每一生产环节,进行有效循环,促使资源的综合利用,达到节约、循环的目的。

2、建立城市农业生态园

阿克苏市的“生态农家”已有了开端,在“生态农家”里集钓鱼、观光、品尝农副产品为一体,其生态功能、旅游价值、饮食服务价值均有体现,加强了对城市土地、水资源的有效保护,是城市循环经济中一道亮丽风景,很受消费者欢迎。

3、探索与建立立体种植、养殖模式。

立体种植是在同一单位面积或区域土地(水域)内建立的多种生物互利共生的优化组合整体系统,它巧妙地组成农业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建立立体种植和养殖业的格局,组成各种生物间互利共生的关系,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和有效资源,达到物质与能量多层次转化,促使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充分利用,同时进行生物综合防治,少用农药,避免重金属污染物或有害物质进入生态系统。阿瓦提的大芸生产就是一个互利共生的典范。

4、加快传统农业向工业型大农业的发展步伐,培植农业循环经济载体

农业生态园区建设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一是搞好循环型农业工业园区建设。制订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聚集的工业园区发展规划,以生产要素为纽带,将具有上下游共生关系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集中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园区内,发挥“榕树效益”,实现有害污染物主要在园区内的闭路循环再利用; 二是做好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园区建设。以wto准则为依据,大力推进出口农产品的清洁生产,使农副产品达到质量、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5、进一步探索农业节本增效新途径,实现粗放农业向精准农业的转变

首先实施“藏粮于土”、“藏粮于科技”战略,保持和提高我地区的粮食综合生产力和单产能力,处理好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的矛盾;其次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优势产业带建设,发挥集约种植优势,提高规模效益;第三做好农业研究和农技推广工作,如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立体套种技术等配合滴灌技术,节水技术,逐步实现粗放农业向精准农业的转变。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农业大区的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和宣传,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意识

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意识,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身体健康和对美好生存环境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对生态农业、生态城市和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保护生态资源与发展经济摆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作,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注入活力,建立激励政策与机制,制订奖惩办法,大力推广许可制,要利用各种手段,开展生态环境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境和农业循环意识。

2、加强科技投入,以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建设

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生物工程技术,培育高产、优质、多抗和绿色安全的动植物新品种,建立农业科技投入专项基金,鼓励和引导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相关研究,建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孵化基地,开发高产高效的立体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加工技术、施肥技术、土地持续利用技术、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农村清洁能源开发与节能技术、农业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和污染物净化处理技术、无公害产品生产技术、转基因技术、信息技术,树立生态也是生产力的观念,形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

3、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探索和选择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结合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特点,因地制宜,制订出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资源高效和多层次利用的循环农业规划。把建立与完善农业循环经济管理体系,推行农业清洁生产,以开展农业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产业化,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作为重点,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各县(市)的资源优势,选准发展路子,建立起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搞好无公害原料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打响“生态牌”、“绿色牌”、“特色牌”和“民心牌”,争创名牌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创汇能力,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国内外市场占有率。

4、加快农业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的制定

制定和完善农业循环经济法律,用法律形式约束政府、企业和个人必须履行循环型社会的义务,一方面通过政策调整,使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企业和个人经营行为有利可图,形成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机制;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遵循谁利用谁补偿、谁损害谁付费和有利于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起使污染者治理、受益者补偿的机制。

5、提高公众对农产品的绿色消费意识,建立和完善绿色消费体系

树立农业循环经济理念,提高公众对农产品的绿色消费意识,建立起循环农业绿色消费体系,政府应加快制定农产品绿色采购制度,建立绿色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定期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监测,对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开展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快速检测,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6、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循环农业建设资金投入

农业灌溉工作调研方案范文 第六篇

节水灌溉调研报告() 第一篇:旱作农业与节水灌溉发展调研报告

xx管理区属典型的农牧交错地带,缺水非常严重,素有十有九旱之称,农牧业生产频频遭灾,农业经济脆弱,环境恶化,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饲草短缺,严重制约了项目区农业、畜牧业的发展。

一、基本情况

xx管理区土地总面积万亩。其中耕地万亩,草场.9万亩,林地万亩。下辖四个管理处,个自然村,总人口万人。

区内地上水系主要有闪电河和沙井子河两条河流:闪电河南北贯穿全区,沙井子河东南、西北向流经小城子管理处大梁底草滩,汇入闪电河。浅层含水层系指处于地层最上部的孔隙潜水含水层。榆树沟管理处和小城子管理处位于闪电河两岸。以闪电河冲积成因为主,含水层连续性较好。闪电河两岸地下水水位埋深多为1—2m,其余地带地下水水位埋深一般在2—7m之间。含水层底板的埋深一般不超过m,局部地段达—m,黄土湾东北部的含水层底板埋深只有m左右。深层含水层为孔隙承压含水层,水量丰富。单井出水量普遍在0m3/h至0m3/h之间,属富水性强的含水层,为人畜集中供水及农田供水的理想含水层。当水位降深为m时,各富水等级区的单井抽水影响半径均为7m。深层含水层的岩性为含泥质砂砾石,且泥质含量较高,透水性能相对较差,富水性属较贫水区。当含水层厚度为m,水位降深值为m,单井出水量为m3/h。其单井抽水影响半径为4m。根据张市地质第三大队钻井记录和我区资料记载,项目区承压水含水层埋藏深度一般为0-5m之间,含水层厚度一般在-m左右,最大厚度为.m。根据资料计算,总补给量万立方米/年,调节储量万立方米/年,动储量万立方米/年,静储量8万立方米。

二、节水灌溉发展情况

为改善管理区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自年以来,我区大力实施节水灌溉。其节水灌溉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年采用铝合金管道式全移动喷灌机,该灌溉方式较渠灌节水,但费时费力劳动强度较大;-年采用铺设地下防渗管道,地面建出水栓,利用卷盘喷灌机进行浇灌,该灌溉方式虽然节约人力物力,达到了节水的目的,但该喷灌机要求压力较高,需配套大功率高扬程潜水泵,因此该灌溉方式耗能较高;后以后采取铺设地下防渗管道利用指针式喷灌机进行浇灌,该灌溉方式达到了节水、节能、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前两种灌溉方式无论从节水、节能和工作效率上都与后种灌溉方式相差悬殊,其唯独优点是不受地块限制,而后种灌溉方式受地块限制,一是要求面积要大,二是其浇灌范围内不能有障碍物。但我管理区大部分土地还属管理区支配,因此该灌溉方式目前在我管理区还是比较适宜的,是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节水灌溉方式。节水(!)灌溉的建成使我区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喷灌机技术的先进性,以及带来的良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充分体会到它具有节地、节水、高产、高效等突出优点。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大大推进了我区种植业引资工作进展,截止目前来我区租赁承包土地的公司和个人家,租赁承包土地0亩,每年交纳承包费5万元。另外,租赁承包土地的公司和个人年种植马铃薯0亩,具统计每亩马铃薯需人工费0元,0亩马铃薯可为我区职工群众创利0万元。不但解决了我区剩余劳动力,同时也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旱作与节水推广应用状况

xx管理区土地面积万亩,其中耕地.7万亩,年总播面积为.7万亩,主要作物品种有:莜(燕)麦、马铃薯、经济作物、青玉米及青饲草等。莜(燕)麦占总播面积的%,马铃薯占总播面积的%,油料占总播面积的8%,青玉米占总播面积的%。据统计数据表明莜(燕)麦水平年亩产量为公斤,马铃薯亩产量旱地公斤,亚麻亩产量公斤,青玉米亩产(青体)公斤。

在xx管理区水资源的短缺,常年处于干旱情况下,区领导高瞻远瞩,多渠道筹集资金并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近几年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我区初见成效。我局对小城子管理处的井灌区进行调查,水浇地主要种植多年生牧草、马铃薯和青玉米。根据调查数据表明,种植多年生牧草,第一年投入4元(含种子费元,肥料费元,机械作业费元,农药费元,浇水费元);第二年产草籽,利用期5年,每年亩费用5元(包括浇水费元,收割费元,折旧费元),平均每年成本元,多年生牧草生产期平均产草籽kg,单价元/kg,亩产值0元,青干草产量0kg/亩,亩产值0元,亩总产值0元,亩纯利润元。种植马铃薯亩产量为kg,按每公斤元计,亩产值元,扣除成本元,亩利润0元。种植马铃薯的土地第二年种植青玉米,平均亩产量kg,每公斤按0.元计,亩产值0元,扣除成本0元,亩利润0元,其效益是旱田的4-倍。

通过和种植大户座谈,普遍希望从国家到地方要加大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投资力度,扩大节水灌溉面积满足他们的种植要求,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现在的节水灌溉补助政策希望再优惠一些,发展方向应向大型的、节水、节能、增效程度高一些的工程倾斜。对于工程中的自筹资金设置比较满意,这样可以确保工程的质量,使工程的效益长久发挥,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存在的问题

1、水利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国家投资政策的规定,国家水利项目资金投入有限,自筹集资部分到位困难,建设经费缺口大。 2、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主要是节水灌溉面积占耕地的比例小,加上原有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运行效益差等。

3、水利建设新技术推广力度不够,需逐步加大科技含量。 4、对旱作节水农业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得差距。

5、对旱作节水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成功经验的推广力度不够。

今后发展建议措施

(一)、认识推广节水灌溉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感 贯彻农业部《关于推进农田节水工作的意见》精神,充分认识旱作与节水灌溉农业的重要性,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明确节水思路,制定节水政策,创新节水机制,把发展节水灌溉农业作为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措施来抓,努力提高水的利用率,促进本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二)、抓好节水灌溉示范点建设工作,以点带面,推动全面发展

搞示范点建设首先(请你收藏好范文,请便下次访问:)要加大资金投入,出台配套政策,既要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和超前性,也要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让农民学得到,用得上,推得开。

(三)、加强农田节水设施建设

田间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田节水灌溉的关键性措施。特别是在灌溉区开展田间微型节水工程建设,配置田间输水管、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系列配套设备,提高农田节水灌溉的调控能力。在旱作农业区修建配套集雨的蓄水窖(池)等,提高田间集雨蓄水利用能力和效益。

(四)、科学采用各种节水农业模式

确定节水农业模式应针对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干旱灾害频繁等特点,适当压缩高耗水农作物种植面积,发展一些特色经济作物。应重点推广集雨节灌、覆盖集雨种植技术;膜下滴灌技术;围绕玉米、马铃薯生产,应重点推广深松蓄水保墒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少耕或免耕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选用节水高产良种,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等一系列旱作农业节水技术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确保旱作节水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节水灌溉 节水灌溉

中国大陆从青藏高原呈阶梯状向太平洋倾斜的地貌特征,加剧了气候的地区差异和降水的不均匀性。大陆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降水从毫米到0毫米不到。东部地区不仅将水多,而且多集中在6-9月这4个月里。所以东部常发暴雨洪水,而旱灾则遍及全国。

第三篇:节水灌溉 节水灌溉

节水灌溉——就是指以较少的灌溉水量取得较好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节水灌溉的基本要求,就是要采取最有效的技术措施,便有限的灌溉水量创造最佳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趋势

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趋势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趋势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趋势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1)喷灌技术仍为大田农作物机械化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其研究方向是进一步节能及综合利用。不同喷灌机型有各自的优缺点,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软管卷盘式喷灌机及人工移动式喷灌机比较适合我国国情。

(2)地下灌溉已被世人公认是一种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尽管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应用推广速度较慢,但随着关键技术的解决,今后将会得到一定的发展。 (3)地面灌溉仍是当今世界占主导地位的灌水技术。随着高效田间灌水技术的成熟,输配水有低压管道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农业灌溉工作调研方案范文 第七篇

节水灌溉调研报告

xx管理区属典型的农牧交错地带,缺水非常严重,素有“十有九旱”之称,农牧业生产频频遭灾,农业经济脆弱,环境恶化,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饲草短缺,严重制约了项目区农业、畜牧业的发展。

一、基本情况

xx管理区土地总面积34万亩。其中耕地16万亩,草场万亩,林地万亩。下辖四个管理处,24个自然村,总人口万人。

区内地上水系主要有闪电河和沙井子河两条河流:闪电河南北贯穿全区,沙井子河东南、西北向流经小城子管理处大梁底草滩,汇入闪电河。浅层含水层系指处于地层最上部的孔隙潜水含水层。榆树沟管理处和小城子管理处位于闪电河两岸。以闪电河冲积成因为主,含水层连续性较好。闪电河两岸地下水水位埋深多为1—2m,其余地带地下水水位埋深一般在2—7m之间。含水层底板的埋深一般不超过20m,局部地段达30—40m,黄土湾东北部的含水层底板埋深只有10m左右。深层含水层为孔隙承压含水层,水量丰富。单井出水量普遍在100m3/h至200m3/h之间,属富水性强的含水层,为人畜集中供水及农田供水的理想含水层。当水位降深为10m时,各富水等级区的单井抽水影响半径均为387m。深层含水层的岩性为含泥质砂砾石,且泥质含量较高,透水性能相对较差,富水性属较贫水区。当含水层厚度为29m,水位降深值为10m,单井出水量为76m3/h。其单井抽水影响半径为274m。根据张市地质

二、节水灌溉发展情况

为改善管理区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自XX年以来,我区大力实施节水灌溉。其节水灌溉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98-XX年采用铝合金管道式全移动喷灌机,该灌溉方式较渠灌节水,但费时费力劳动强度较大;XX-XX年采用铺设地下防渗管道,地面建出水栓,利用卷盘喷灌机进行浇灌,该灌溉方式虽然节约人力物力,达到了节水的目的,但该喷灌机要求压力较高,需配套大功率高扬程潜水泵,因此该灌溉方式耗能较高;XX后以后采取铺设地下防渗管道利用指针式喷灌机进行浇灌,该灌溉方式达到了节水、节能、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前两种灌溉方式无论从节水、节能和工作效率上都与后种灌溉方式相差悬殊,其唯独优点是不受地块限制,而后种灌溉方式受地块限制,一是要求面积要大,二是其浇灌范围内不能有障碍物。但我管理区大部分土地还属管理区支配,因此该灌溉方式目前在我管理区还是比较适宜的,是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节水灌溉方式。节水(!)灌溉的建成使我区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喷灌机技术的先进性,以及带来的良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充分体会到它具有节地、节水、高产、高效等突出优点。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大大推进了我区种植业招商引资工作进展,截止目前来我区租赁承包土地的公司和个人11家,租赁承包土地19610亩,每年交纳承包费235万元。另外,租赁承包土地的公司和个人XX年种植马铃薯16000亩,具统计每亩马铃薯需人工费150元,16000亩马铃薯可为我区职工群众创利240万元。不但解决了我区剩余劳动力,同时也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旱作与节水推广应用状况

xx管理区土地面积34万亩,其中耕地万亩,XX年总播面积为万亩,主要作物品种有:莜(燕)麦、马铃薯、经济作物、青玉米及青饲草等。莜(燕)

麦占总播面积的30%,马铃薯占总播面积的14%,油料占总播面积的8%,青玉米占总播面积的48%。据统计数据表明莜(燕)麦水平年亩产量为62公斤,马铃薯亩产量旱地1000公斤,亚麻亩产量37公斤,青玉米亩产(青体)2500公斤。

在xx管理区水资源的短缺,常年处于干旱情况下,区领导高瞻远瞩,多渠道筹集资金并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近几年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我区初见成效。我局对小城子管理处的井灌区进行调查,水浇地主要种植多年生牧草、马铃薯和青玉米。根据调查数据表明,种植多年生牧草, 有限,自筹集资部分到位困难,建设经费缺口大。

2、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主要是节水灌溉面积占耕地的比例小,加上原有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运行效益差等。

3、水利建设新技术推广力度不够,需逐步加大科技含量。

4、对旱作节水农业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得差距。

5、对旱作节水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成功经验的推广力度不够。 今后发展建议措施

(一)、认识推广节水灌溉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感

贯彻农业部《关于推进农田节水工作的意见》精神,充分认识旱作与节水灌溉农业的重要性,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明确节水思路,制定节水政策,创新节水机制,把发展节水灌溉农业作为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措施来抓,努力提高水的利用率,促进本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二)、抓好节水灌溉示范点建设工作,以点带面,推动全面发展

搞示范点建设首先(请你收藏好 范 文,请便下次访问:)要加大资金投入,出台配套政策,既要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和超前性,也要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让农民学得到,用得上,推得开。

(三)、加强农田节水设施建设

田间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田节水灌溉的关键性措施。特别是在灌溉区开展田间微型节水工程建设,配置田间输水管、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系列配套设备,提高农田节水灌溉的调控能力。在旱作农业区修建配套集雨的蓄水窖(池)等,提高田间集雨蓄水利用能力和效益。

(四)、科学采用各种节水农业模式

确定节水农业模式应针对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干旱灾害频繁等特点,

适当压缩高耗水农作物种植面积,发展一些特色经济作物。应重点推广集雨节灌、覆盖集雨种植技术;膜下滴灌技术;围绕玉米、马铃薯生产,应重点推广深松蓄水保墒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少耕或免耕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选用节水高产良种,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等一系列旱作农业节水技术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确保旱作节水农业可持续发展。

管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应用推广速度 较慢,但随着关键技术的解决,今后将会得到一定的发展。

(3)地面灌溉仍是当今世界占主导地位的灌水技术。随着高效田间灌水技术的成熟,输配水有低压管道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农业灌溉工作调研方案范文 第八篇

盛夏骄阳如火,xx县金秋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小阳春”却提早到来,几十名“专业农民”在地里翻地、整畦、下种、育苗,各司其职。

反弹琵琶:大宗蔬菜产业应大有可为

不种粮食种蔬菜,不种高山种平地,不种特色种常规,不种时令反季节。本土农民段绪明反弹琵琶,奏出了现代农业的新意。“300亩早春萝卜卖了100万元。”这是大宗蔬菜散发出来的无穷魅力。

农业产业也似金塔。段绪明从事过高山蔬菜购销,调查过特色农产品运营。“大众三千,每天都得摆上餐桌的萝卜、白菜蕴含着巨大的商机。”他选择了对“塔基”的追求。

白菜、萝卜、豇豆、甘蓝,早春、盛夏、延秋、越冬,周而复始,他种的蔬菜总是能够瞄准高山蔬菜和低山平坝蔬菜的空当,抢得最好的商机。

“别小看这几天、十几天的时间,价格却是几倍、上十倍的悬殊。”段绪明坦言,只要能够避开时令,错位竞争,提高复种指数,低山大宗蔬菜产业就大有可为。

多年来,各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一直重“特”轻“普”。回眸市场,权衡“量”“效”,能否在抓特色产业的同时,更多地关注惠及百姓餐桌和广大农民的大宗农业产业呢?

困难重重:产业成型的道路还有多远

从xx年至今,金秋农业从基地只有几十亩、起步资金只有1万多元的种植大户,成长为资产达500万元、基地过千亩、带动农户近千户的重要龙头企业。

今年短短几个月时间,萝卜就种出了百万元。段绪明并没有常人预料的那种欣喜,反显得忧心忡忡。因为今春多雨,蔬菜普遍减产,每公斤萝卜卖出元,相当于正常年份价格的4到5倍。“只要通过简单地腌制加工,储藏两三个月,每公斤可以卖到元。”

“为什么不这样做呢?”段绪明告诉记者,建1个500吨的气调保鲜库需要200多万元,可以让时令蔬菜保鲜半年。因为市场需求量大,经营大宗蔬菜时,资金周转率极快。基地投入不少,自己又求贷无门,段绪明只能看着市场干着急。

资金瓶颈,一直是困扰贫困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涉农企业中体现更甚。用什么方法破解这个难题,理当成为各级政府和金融行业急需研究的课题。

举一反三:现代农业能否辟开新天地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单家独户的传统农业经营模式解决了农民的生计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繁荣又成了时代性的新难题。“以前一亩地产400公斤粮食,全家老小就能图个‘肚儿圆’。现在家家都有人在外打工,收入过万元。死种田地只能永远受穷。”大河镇杉木塘村留守农民张新明显地感受到了生产、生活的压力。

怎么才能解除这样的压力呢?农业企业无疑是生产与市场最为有效的“传动轴”。

xx县农民有30年种桑养蚕的历史。由于缺乏“以短养长”的办法,在市场冲击波的影响下,绝大部分桑园被毁。近几年,旧司乡以金秋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大力发展桑蚕产业。通过订单生产的模式,在桑园种植越冬、早春蔬菜,与武汉市场对接,既实现“桑菜互补”、提高效益的目的,又能规避单一产业的自然与市场风险。3季蚕收入xx元,两季蔬菜可收入3000元。农民种桑养蚕的热情空前高涨,3年时间就发展到6000多亩,带动农民达3000多户。

“把粮食、蔬菜等农产品当商品经营,把山野、田园当车间管理,才能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户农民,开辟出现代农业的一片新天地。”该县有关领导如是说。

兴一业,要富一方。走大宗产品的产销之路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

全县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现代农业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9月中旬到10月底期间,先后组织了农委、畜牧局、中小企业局、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围绕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针对“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课题,深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四大特色产业基地详细了解情况,并召开了不同层面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在进行了多次深入分析、认真讨论、反复酝酿的基础上,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全县农业发展现状

在“xxx”之初,新一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调整后,针对农业生产信息闭塞、区位无优势、农业经营主体综合素质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功能不强等因素和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低、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低、农民收入低的“三低”局面,组织全县广大干部开展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并组织各级干部外出农业发达的省、市进行了多次考察,结合**典型农业县实际,提出了“种蔬菜、兴畜牧、扩林果、输劳务、建沼气、强加工、抓中介、树品牌”的农业发展方针,随后在北京、四川等地考察学习后,针对**独特的自然气候、资源禀赋、产业优势,提出了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信息化、市场化程度也逐步得到提高,农业主导产业以笨鸡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以核桃、酥梨为主的林果产业,以设施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以小米为主的小杂粮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新的特色农产品不断丰富,农民人均收入也在不断提高。从xx年的1840元提高到了xx年的2296元,年均递增。但从总体上看,我县的农业生产正处在由传统农业艰难的向都市型现代特色产业发展的转型、崛起、跨越的特殊历史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县农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同时也存在着几方面突出的问题。

(一)全县农业发展呈现的特点

1、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逐步确立

从指导农业生产情况看,指导农业生产的各级领导的思路不断更新,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正在逐步确立,并在指导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念传输给了农民,同时也取得了可喜的实践和丰富的理论经验。从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发展产业化农业的经营主体看,广大农民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产业化经营和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也正在确立,发展意识明显增强,特别是在建设现代市场农业的大潮中形成了一种敢闯、敢干、敢拼的市场意识、风险意识,正在逐步从“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的方向转变。

2、产业发展的规模不断壮大

全县农民依托传统产业的基础和优势,围绕蔬菜、畜牧、林果、小杂粮四大产业,扩大基地生产规模,推动了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在蔬菜基地的生产上,按照“中增绿”产业发展的规划,稳定发展箕城、西马、社城、北寨、郝北、云竹6个中部乡镇的早春、延秋蔬菜和以芦笋、朝天椒为特色的露地蔬菜1万亩,以发展温室大棚,移动拱棚为主的食用菌和西红柿、西葫芦等品种的设施蔬菜620亩,在南王村还建起了库容量200吨的蔬菜保鲜储藏库。在林果业基地建设上,全面落实封山禁牧办法,巩固了18万亩的退耕还林成果,以改善生态、人居环境的造林绿化,每年增加2-3万亩左右。在改造红枣、核桃、酥梨、苹果的基础上,近两年来,每年又新发展核桃5000余亩,近年来干鲜果累计发展了万亩。在畜牧基地建设上,在稳定猪、牛、羊生产的同时,重点推动笨鸡产业的发展,以创新养殖模式、规范生产规程、加强品牌认证,地理保护等为着力点,推动了笨鸡产业迅速壮大,笨鸡饲养量达到了120万只。在小杂粮基地建设上,在巩固以前老品种的基础上,以引进绿油谷、药用大黑豆、红扁豆、水果玉米、五彩玉米等各种特色杂粮品种来推进小杂粮种植规模的扩张。截至现在,全县杂粮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万亩。

3、农产品不断丰富

围绕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和从事加工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政府各部门的扶持引导下不断壮大,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相继开发出了箕城牌白酱油、北寨小麻油、河峪小米、杂粮面、赵国陈醋、西马酸菜、主力阿胶系列食品、然晶蜂蜜系列产品、野狼山庄肉羊加工等优质农产品。所有农产品的标准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同时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品都设计了较为精致的包装。优势产品的开发,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扩大了市场占有量。

4、市场销售能力不断增强

农业灌溉工作调研方案范文 第九篇

近年来,市按照“标准化生产创品牌、产地准出保质量、市场准入促管理、体系建设强基础”的思路,全面加强产地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突出专项整治和安全体系建设,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逐步提高、监管体系逐步健全、监测能力逐步增强、质量安全水平逐步提升。

一、基本情况

市位于西南部,辖2乡7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123个村85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地理概貌为“七山一水两分田”,全市耕地面积万亩,基本农田万亩。xx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亿元,农业增加值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415元。全市粮食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柑桔面积万为亩,总产量万吨;茶叶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蔬菜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农产品种植业专业合作社162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5家。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整体较高。多年来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xx年本市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等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达到;xx年1-8月已抽检农产品样品1000个,合格率为。全省xx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议、xx年农产品质量安全荆楚行采访团在我市参观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农安监测点。

(二)监管体系基本建立。成立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全额拨款副科级事业单位,在编8人,负责对全市农安工作协调及监测监管;成立了市农业执法大队,在编9人,负责全市农业投入品管理;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仪器设备113台套,负责全市农产品检测工作。全局农安工作专职人员17人,拥有农残监测车、执法车各一辆。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加挂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的牌子,明确两名工作人员专职开展工作。

(三)农业标准化建设不断推进。在全省率先开展以质量安全管理为核心的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活动,被列为全国柑桔标准化示范县市,xx年被农业部纳入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有力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

(四)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稳步实施。制定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现及市场准入实施方案》。在土老憨果蔬公司、共发专业合作社、三江蔬菜专业合作社、亮亭生态柑桔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及质量溯源示范点,实行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按照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要求,严格查验农产品入市材料,主要农产品超市、农贸市场、农产品销售单位建立农安检测室,每日检测,在显著位置挂农产品公示牌。

三、主要工作

(一)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我市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下发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市政府定期召开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与各乡镇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签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状;市农业局召开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暨农安检测培训会,与各乡镇农安监管站签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状,各大超市、农贸市场、蔬菜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签定了质量承诺书。

(三)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制定了“蜜柑”和“天然富锌茶”地方标准,编制并实施了柑桔、茶叶、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加快发展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为内容的“三品一标”产业,不断提升农业品牌知名度,强力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积极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认证申报,全市有效使用的农业“三品”已达到42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7个、绿色食品1个、有机食品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形成了蜜柑、天然富锌茶、宜红工夫茶、土老憨食品、天峡鲟等一批精品名牌,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全市建立柑桔标准园30万亩、茶叶标准园10万亩。

(四)实施产地准出制度。在土老憨果蔬公司、共发茶叶专业合作社、三江蔬菜专业合作社、亮亭生态柑桔专业合作社等18家农产品生产单位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及质量溯源示范点,生产的农产品做到有标准化生产记录、有农产品自检合格证明、有包装、有标识,实行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三品”生产基地为重点,推行建立以标准化生产记录、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证明以及包装、标识为门槛的产地准出制度。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建立了以信息系统为核心的组织体系、生产体系、管理体系、监测体系等四大体系的质量可追溯体系,对种植户严格执行编码追溯责任制,实现了柑桔精品果追溯到户。

(五)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督促全市农贸市场、超市、农产品销售单位建立质量检测室,逐步健全检测体系,严格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督促各农产品经营企业建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配备质量安全管理人员、检测设备和技术人员,初步建立以建购销台账、查证验票、自律性检测以及检测结果公示为主要内容的市场准入制度,质量安全意识明显增强。

农业灌溉工作调研方案范文 第十篇

属低山丘陵地带,农作物生长气候适宜,农业资源丰富,为我县农业种植的多样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探寻我县农业优势资源,切实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县农业农村经济科学、持续、健康发展,就农业优势资源进行专题调研,并就其发展困境、发展对策作了一些思考。

一、全县农业优势资源概况

(一)农业重点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科学引导农民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了以食用菌、柑橘、茶叶、桑蚕、优质米等为主导的农业产业体系。在产业发展上坚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专业合作组织运营和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特别是食用菌、桑蚕产业在我县形成了“科研+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到xx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2亿元,其中食用菌、桑蚕、水果、茶叶等特色产业产值达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6%,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和稳固来源。

(1)食用菌产业稳健发展。xx年上半年,全县食用菌总规模达亿袋,同比去年增加1550万袋,增。截至xx年,全县发展食用菌农户达25563户,占全县农业总户数的,食用菌产业总产量占全省比重为20%,居全省第二,为农民增收达5368万元,成为全县农民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上,进一步突出代料香菇的主导地位,积极发展以茶树菇为主的非耗材食用菌,大力发展反季节香菇,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机械化之路,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稳妥推进,食用菌产业稳健发展,产业结构正在向立体型、循环型、节约型方向发展。xx年5月被全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香菇之乡”称号。

(2)桑蚕产业平稳发展。近年来,我县始终将蚕种培育、桑园基地建设、茧丝绸一条龙加工、农工贸一体化发展作为兴县富民的一项战略措施,成为全县出口创收的一大亮点。xx年,全县桑蚕产业产茧量达1766吨,占全省比重的21%,位列全省第二,辐射带动农户1xx户,为农民带来直接经济效益4648万元,成为全县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3)粮油产业稳定发展。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和高产创建,粮油生产稳定发展,粮油生产连续三年丰产丰收。xx年全年粮食总播面23万亩,总产万吨;全年油料作物总面积万亩,总产万吨。粮油产业农民总收入可达5000万元。

(4)水果产业强势推进。抢抓省、市打造长江流域200万亩柑橘带契机,科学论证规划,以洋坪镇平头山万亩柑桔示范园为核心,辐射带动旧县镇、花林寺镇的柑桔适宜区,积极推广小苗集中假植、大苗移栽新模式,强力推进以柑桔为主的水果产业。截至xx年底,全县柑橘面积已达万亩,柑桔总产量7000余吨,农民收入达700万元。

(5)茶叶产业潜力巨大。在茶叶产业发展上,积极探索研究茶苗无性繁育技术,500亩高标准茶叶基地的建成,深入推广了运用茶叶加工新技术、新工艺,加快了传统制茶升级改造步伐,茶叶品质和效益不断提升,发展潜力巨大。xx年茶叶产量554吨,比上年增加4吨,增。xx年,全县茶叶总产605吨,农民增收达700万元。

(二)农业优势农产品质量大幅提升

县委、县政府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狠抓农产品质量管理,积极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着力打造精品名牌。xx年,“森源”牌香菇、“垭丝”牌白厂丝荣获名牌产品,实现了我县农产品名牌产品空白的历史性突破。“花园碰柑”、“双红蜜橘”、“云雾绿茶”、“龙凤蕃茄”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森源”牌香菇、“鸣凤”牌优质米获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远野风”、“森源”牌、“鸣凤”牌获得著名商标认定。xx年,“远野风”牌牛肉黄豆酱当选宜昌市第二届“三峡十大特产”,荣获名牌产品。xx年,“森源”牌香菇荣获省“十大名牌农产品”称号。“森源”牌香菇远销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地,“垭丝”牌白厂丝远销江浙一带,并出口印度、巴西等地,远野风”牌牛肉黄豆酱等系列产品远销广东、河南、东北等地,鹿苑黄茶远销全国各地,为全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农业灌溉工作调研方案范文 第十一篇

属低山丘陵地带,农作物生长气候适宜,农业资源丰富,为我县农业种植的多样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探寻我县农业优势资源,切实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县农业农村经济科学、持续、健康发展,就农业优势资源进行专题调研,并就其发展困境、发展对策作了一些思考。

一、全县农业优势资源概况

(一)农业重点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科学引导农民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了以食用菌、柑橘、茶叶、桑蚕、优质米等为主导的农业产业体系。在产业发展上坚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专业合作组织运营和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特别是食用菌、桑蚕产业在我县形成了“科研+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到xx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2亿元,其中食用菌、桑蚕、水果、茶叶等特色产业产值达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6%,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和稳固来源。

(1)食用菌产业稳健发展。xx年上半年,全县食用菌总规模达亿袋,同比去年增加1550万袋,增。截至xx年,全县发展食用菌农户达25563户,占全县农业总户数的,食用菌产业总产量占全省比重为20%,居全省第二,为农民增收达5368万元,成为全县农民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上,进一步突出代料香菇的主导地位,积极发展以茶树菇为主的非耗材食用菌,大力发展反季节香菇,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机械化之路,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稳妥推进,食用菌产业稳健发展,产业结构正在向立体型、循环型、节约型方向发展。xx年5月被全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香菇之乡”称号。

(2)桑蚕产业平稳发展。近年来,我县始终将蚕种培育、桑园基地建设、茧丝绸一条龙加工、农工贸一体化发展作为兴县富民的一项战略措施,成为全县出口创收的一大亮点。xx年,全县桑蚕产业产茧量达1766吨,占全省比重的21%,位列全省第二,辐射带动农户1xx户,为农民带来直接经济效益4648万元,成为全县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3)粮油产业稳定发展。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和高产创建,粮油生产稳定发展,粮油生产连续三年丰产丰收。xx年全年粮食总播面23万亩,总产万吨;全年油料作物总面积万亩,总产万吨。粮油产业农民总收入可达5000万元。

(4)水果产业强势推进。抢抓省、市打造长江流域200万亩柑橘带契机,科学论证规划,以洋坪镇平头山万亩柑桔示范园为核心,辐射带动旧县镇、花林寺镇的柑桔适宜区,积极推广小苗集中假植、大苗移栽新模式,强力推进以柑桔为主的水果产业。截至xx年底,全县柑橘面积已达万亩,柑桔总产量7000余吨,农民收入达700万元。

(5)茶叶产业潜力巨大。在茶叶产业发展上,积极探索研究茶苗无性繁育技术,500亩高标准茶叶基地的建成,深入推广了运用茶叶加工新技术、新工艺,加快了传统制茶升级改造步伐,茶叶品质和效益不断提升,发展潜力巨大。xx年茶叶产量554吨,比上年增加4吨,增。xx年,全县茶叶总产605吨,农民增收达700万元。

(二)农业优势农产品质量大幅提升

县委、县政府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狠抓农产品质量管理,积极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着力打造精品名牌。xx年,“森源”牌香菇、“垭丝”牌白厂丝荣获名牌产品,实现了我县农产品名牌产品空白的历史性突破。“花园碰柑”、“双红蜜橘”、“云雾绿茶”、“龙凤蕃茄”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森源”牌香菇、“鸣凤”牌优质米获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远野风”、“森源”牌、“鸣凤”牌获得著名商标认定。xx年,“远野风”牌牛肉黄豆酱当选宜昌市第二届“三峡十大特产”,荣获名牌产品。xx年,“森源”牌香菇荣获省“十大名牌农产品”称号。“森源”牌香菇远销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地,“垭丝”牌白厂丝远销江浙一带,并出口印度、巴西等地,远野风”牌牛肉黄豆酱等系列产品远销广东、河南、东北等地,鹿苑黄茶远销全国各地,为全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蓬勃发展

通过采取培强做大一批、引进新上一批、巩固发展一批的办法,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县已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规模以上12家),同比xx年增加4家,跻身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积极支持野风食品有限公司、宜昌奥龙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进行资本扩张,做大规模,做强科技,宜昌森源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野风食品有限公司等已成长为一批综合实力较强、发展速度较快的领军型企业,实施“品牌强农”战略,积极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着力打造精品名牌,三年来农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森源香菇通过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xx年森源香菇当选十大名牌农产品称号,“垭丝”牌白厂丝、森源牌香菇、远野风黄豆牛肉酱跻身名牌产品行列,森源香菇、鸣凤优质米连续三年荣获著名商标。深化对接活动,不断加大市场营销工作力度,成功组织参加了历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配合县政府举办了县优势农产品推介专场会,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省内武汉大型超市对接,香菇等农产品成功进入武汉、宜昌等地批发市场;不但完善企农利益联接机制,大力发展订单生产,实现了企农有效对接,带动农民达5万余户,农产品加工企业蓬勃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产品加工发展不够。虽然我县食用菌、水果、优质米、生猪、桑蚕等资源在全市乃至全省有一定优势,但我县农产品加工总体水平不高,农产品优势没有转变成经济优势,xx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仅达1:,位于全省第49位,远远低于全省、全市水平。

二是优质品牌发展不够。截止xx年底,全县虽拥有3个著名商标,4个名牌产品,但与发达县市相比,数量少之又少。

三是龙头企业发展不够。我县大部分龙头企业科技力量单薄,各类人才缺乏,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低,产品、工艺更新缓慢,产品普遍存在增值能力低,科技含量低,市场占有率低等“三低”现象,品牌营销手段落后,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严重限制企业自身发展。目前,全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数量达16家,远远少于发达县市,而且规模也较小。全县拥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家,全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仅有森源和楚园春2家。

三、农业优势产业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及建议

(一)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整合优势资源,突出优势核心区建设,加快规模化开发;以科技为支撑,强化农科教结合,良种良法配套,构建产业技术体系,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产业化经营为方向,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培育市场主体,突出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整合品牌,打造名牌;以增收为目标,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加大产品营销力度,拓展市场空间,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到2015年,全县农业优质资源良种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程度明显提高,建成全省优质资源农产品生产和供给基地。

(二)发展目标:围绕食用菌、桑蚕、粮油、水果、茶叶等几大优势产业,集中建设农业优质资源强县,做大做强优质资源农业产业基地县,到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40家以上,年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力争达到20家以上,过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力争达到10家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主要农产品加工率达到120%以上,农产品加工业省级著名商标或名牌产品达到10个以上,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达到2个以上;以柑橘为主的水果面积达到10万亩;桑园面积稳定在4万亩;茶园面积达到5万亩;食用菌亿袋。

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集中规模、效益优先、做大做强的原则,重点抓好以下几大产业:

粮油生产。加强耕地的保护和利用,稳定粮油播种面积,建设优质粮油基地。到2015年,常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3万亩左右,总产稳定在万吨左右;油料播种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总产稳定在万吨左右。优质米产业加速推广无公害优质稻栽培技术,不断优化品质结构,推广立体套种模式,提高了产出效益。

柑桔产业。抢抓“双低”改造机遇,以沮河流域的洋坪镇为核心,辐射带动旧县镇、花林寺镇的柑橘适宜区,积极推广小苗集中假植、大苗移栽新模式,大力发展以柑桔为主的水果产业,到2015年,水果面积达到10万亩,其中柑桔面积8万亩,总产达到5万吨以上,产值达2亿元。

桑蚕产业。不断探索省力化种养模式、引进推广“彩色茧”等新模式、新品种,努力提高养殖效益,到2015年,全县以沮西山区为主的桑园面积稳定在4万亩,发种量达到4万张,蚕茧总产1600吨以上。充分开发和利用荷花镇、花林寺镇、旧县镇、河口乡和洋坪镇等次坡度地,改造兴建一批高标准桑园。通过提高科技含量,增加桑园面积,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养蚕环境,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发展潜力巨大,蚕桑产业将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主导产业。

食用菌产业。以打造全国香菇之乡为契机,巩固扩大全县沮东食用菌规模,突出代料香菇的主导地位,积极稳定发展非耗材食用菌,大力发展反季节香菇,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机械化之路,到2015年,全县食用菌总规模达到亿袋,其中越夏香菇亿袋,反季香菇3000万袋,食用菌总产量(鲜菇)达到万吨。

茶叶产业。积极推广茶苗无性繁育技术,依托宜昌禅茗堂茶叶有限公司分别在旧县镇鹿苑等村、荷花镇望家村和河口乡等地建设鹿苑黄茶、真金绿茶两大系列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到2015年,全县茶叶总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1000吨以上。

(三)对策建议

为加快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必须按照依托资源、面向市场,找准优势、打造精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龙头带动、建立基地,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升产业效益,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1、突出基地建设,加快产业发展

坚持突出基地,以基地带动大面的原则。每个产业规划建立基地村,基地村的建设要明确标准,指标要细化、具体,要明确种植的规模大小,连片种植的规格高低,规范化种植的要求以及达到的目标、产量、产值、效益等。然后选择一些群众积极性高、气候最适宜、基础条件好、辐射影响大的村作为重点建设对象,从技术、资金、物资给予重点扶持,培育示范样板,以此影响、说服教育群众,带动发展。

2、扶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对宜昌森源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县德中茧丝有限责任公司、宜昌奥龙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进一步引导和扶持实施技术改造,促进改造升级,有计划地扩大加工规模,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坚持开放活县,引导合理布局,大力扶持建立畜牧、林果、蔬菜等产品的非公有制加工、贮藏、保鲜、营销企业。帮助企业协调贷款、扩大融资渠道、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规范产品征购经营管理、理顺企业与农民利益分配关系,力争实现每个优势产业都有一个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的格局。

3、强化科技措施,增强产业效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提高产品品质和效益,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科技措施的推广应用。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试和推广应用,不断提高优势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使产品上档次、出品牌、出效益,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要对科技知识、科学技术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多渠道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科学技术的普及运用,增强优势产业效益。

4、突出特色,促进产业发展

农业的产业品牌培育开发单靠质量还难以形成市场优势,还需要在特色上下功夫、找路子,按照“人有我优,人无我有”的发展思路,重点在“人无我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依托自然条件及气候特点,走发展特色经济的路子。鹿苑黄茶是全国仅存的四种黄茶之一,系我国黄茶之珍品,古往今来盛名不衰,因产于我县鹿苑寺而得名。其制作工艺精细,风味独特,具有外形色泽谷黄,内质香气持久,滋味醇厚甘凉,汤色绿黄明亮的特点,故而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成为我县特色产业之一。

5、广辟融资渠道,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多方宣传,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确保产业发展的必要投入。在资金的投入方向上,以基地建设为重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强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基础,增强发展后劲。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