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和孝顺的句子(孝顺与行善)

山崖发表网孝顺句子2021-07-09 21:42:46451
《围炉夜话》经典哲理语录集锦:广布善行,孝道为先

【原文】

古人比父子为桥梓,比兄弟为花萼,比朋友为芝兰,敦伦者,当即物穷理也。

【意译】

古时候的人用乔木和梓木来比喻父子关系,用花与萼来比喻兄弟关系,用芝兰香草来比喻朋友关系,因此,有心想敦睦人伦的人,由万物的事理便可推见人伦之理。

【解读】

事实证明,这世间唯有爱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学会爱父母,爱兄弟,爱他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人间,自然包括你我的小家!

【原文】

父兄有善行,子弟学之或不肖;父兄有恶行,子弟学之则无不肖;可知父兄教子弟,必正其身以率子,无庸徒事言词也。君子有过行,小人嫉之不能容;君子无过行,小人嫉之亦不能容;可知君子处小人,必平其气以待之,不可稍形激切也。

【意译】

父辈或兄长行为高尚,晚辈学来可能学不像,也比不上;但是如果父辈或兄长有不良行为,晚辈倒是一学就会,没有不像的。由此可知,长辈教育晚辈,一定要先端正自己的行为来引导他们,这样晚辈才能学得好,而不是只在言辞上白费工夫,不能以身作则。道德高尚的人行为稍有过失,一些无德之人因为嫉妒,就必然不能相容。但是有德之人即使没有过失,小人们也未必能容他。由此可知,情操高尚的君子和品行卑劣的小人相处时,应当心平气和地对待他们,不能过于急切地责骂他们。

【解读】

人的本性像流动的水,靠向高处困难,靠向低处容易。父兄优良的品行子弟不一定能很好地效仿,但是如果父兄有恶劣的行为,子弟一学就会。因此,想要子弟能成为优秀人才,除了我们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外,更重要的是先端正自己的品行。

【原文】

古之克孝者多矣,独称虞舜为大孝,盖能为其难也;古之有才者众矣,独称周公为美才,盖能本于德也。

【意译】

从古至今,能够全力守孝道的人非常多,然而唯独称虞舜为大孝之人,这是由于他能在恪守孝道上做到别人很难做到的事。自古以来有才的人很多,然而单单称赞周公美才,乃是因为周公的才以道德为根本。

【解读】

春风可以破解被严寒冰冻的霜雪,而爱的春风同样可以感动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亲人。

【原文】

兄弟相师友,天伦之乐莫大焉。

【意译】

兄弟之间彼此可以互为师友,伦常给人带来的快乐莫过于此。

【解读】

古有“三纲五常”之说,孔颖达疏云:“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人间种种情意,以兄弟之情最为珍贵。兄长友爱,弟弟恭敬,家庭便会和睦,家人便可享受天伦之乐。如若在此基础上,兄长以人生经验为本,做弟弟的老师;弟弟则处处遵从兄长的教导,两人便成稳固的师友,互相帮助,取长补短。

【原文】

家之长幼,皆倚赖于我,我亦尝体其情否也?

【意译】

家里的老小都依靠着自己生活,自己是否曾经体会到他们心中的情感和需要呢?

【解读】

《礼记·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无数有志之士为之奋斗的目标。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治国、平天下的机会与能力,而修身、齐家却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作为一家之主,想要管理好整个家庭的事务,首先要修身养性,端正己身,才能树立威信,为其他成员起到垂范的作用。

【原文】

子弟天性未漓,教易行也,则体孔子之言以劳之,勿溺爱以长其自肆之心。子弟习气已坏,教难行也,则守孟子之言以养之,勿轻弃以绝其自新之路。

【意译】

当孩子的天性尚未受到社会恶习感染而变得浇漓时,给他们正确的教导并不难。因此,应以孔子“爱之能勿劳乎”的方式去教导他们,而不要过分溺爱,增长了他们自我放纵的心。当孩子已经养成坏的习气,不易教导时,要依孟子“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的方式管教他们,不可以轻易地放弃,使孩子失去改过自新的机会。

【解读】

父母疼爱孩子是人之常情,但真正懂得爱孩子的人,不是过于溺爱他们,而是教子有方。孩子在幼年时期性格还没有完全形成,可塑性非常强,父母要耐心引导,正确培养,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道德品性,为将来成为出色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孩子就像幼小的树苗,父母和长辈的教育如同浇灌、修剪,小树如果长偏或出现过多的枝杈,父母就千万不能放弃不管,而要耐心修正,使其成材。

【原文】

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

【意译】

心中保有仁心和孝心,那么,天下任何恶劣的行为,都不会忍心去做,所以,孝顺是一切善行中首先应该做到的。

【解读】

心中常怀孝心、仁爱之心的人,内心一定是善良的。有孝心的人懂得感父母之恩,不做不合道义的事,为的是不让父母担心和蒙羞,不懈地努力是想给父母安定的生活。所以孝心不但断掉了恶念,还成为善行的源头。

提倡多行善事,孝道为先,因为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行善也会给子孙后代留恩泽和积福报。《易经》上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累善行的家庭,必定会有多余的恩惠被后人享用。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悌是中华文化的基础。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