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优选十三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2-08-23 11:24:04689

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篇一)

摘 要:经济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由于经济学专业论文选题面宽、讨论问题与现实经济生活联系密切、切入角度千差万别等因素,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不同学校、不同教师质量评价标准不一、同样质量的论文成绩差别非常大的问题。

关键词: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评价

收稿日期:2013-06-20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编号:[2012]-JKGHAB-0028)

经济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是经济学类专业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经济学类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步骤。毕业论文写作旨在检验学生对所学经济学类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水平,提高分析和解决经济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素养。

一、评价方法与原则

在量化评价过程中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评价结果宜粗不宜细。作为一门课程的成绩,经济学类专业毕业论文成绩的评定可以实行百分制,也可以实行等级制,但百分制的评价划分等级过多,评价结果过细,反倒是等级制更合适些。可以将毕业论文评为若干个等级,如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也可以评价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或ABCDEF等六个等级。成绩只能作为评价学生之间论文写作水平、层次、质量有差别的一个方式,所以评价宜粗不宜细。

(二)科学性。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构建要能够评价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特别是能够评价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毕业论文的写作态度、经济相关问题的研究能力、对经济学专业论文的写作能力等。影响经济学类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果作为一个课程作业的话,它没有标准答案,甚至连标准格式都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要有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既要将重要的影响因素和评估指标都找出来,在评价体系中体现,也要将非重要的因素剔除,避免因注重细枝末节而使评价有失偏颇。评价指标体系和结果要能反映学生毕业论文的水平和差异。

(三)可操作性。毕业论文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要有可操作性,也就是教师根据学院的评价体系能够对学生的论文进行客观评价,而不能简单给出一些指标,却无实际可操作性。如有的学校给出的评价指标里有论文撰写水平,事实上毕业论文的撰写水平要体现在很多方面,这要有多个指标才能体现;有些学校评价指标里有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在论文的一些环节,需要通过对论文的评价来体现学生的能力,而不能直接用能力来评价学生的论文质量。

(四)专业特色性。毕业论文的评价要因专业而有所差异。有些综合类高校往往对学校所有专业的毕业论文设定相同的评价指标和标准,沿用相同的评价方法和原则,忽视了专业特点和专业差异。事实上,经济学类专业的毕业论文与其他理工类专业、文史类专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如它与实际生活结合更加紧密,具有显著的应用性特色。

二、论文选题质量

选题是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选题质量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但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应将选题作为毕业论文评价指标。毕业论文评价是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打分,是学生成绩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是对教师分配题目进行研究,选题的质量是由指导教师的水平和责任心所决定的,跟学生无关,当然不能将选题质量的高低作为一个评价指标。但如果选题是由学生确定的,或主要由学生确定,那选题必然成为毕业论文评价的一个指标。

笔者认为,经济学类毕业论文的选题至少应有以下四个标准:一是要有研究价值,即论文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或能够指导经济生活的实践,这是选题的前提条件。二是选题要有实实在在的研究内容,避免空的问题。在经济社会中,虽然有许多有研究价值的选题,但受阅历、能力、见识、知识面等影响,学生往往找不到真实的选题,导致选题过空。三是大小适宜。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常见的是选题过大。过大的选题将导致没有研究重点,受学生知识结构、研究能力和论文篇幅所限,很难有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四是与专业的相关度。在论文写作之前的选题辅导中由指导教师把握,对于不合要求的选题不予开题,不允许学生写作。

三、论文结构

作为本科毕业论文,一定要结构清楚、连贯,各部分之间要有逻辑上的联系,必须是标准的学术写作规范。但是否一定要有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所以我认为作为本科学生,如果能够提出问题,并将问题论述清楚就可以了,并不一定要解决问题,或者并不一定要解决发现的所有问题。经济学类专业毕业论文常出现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的三段式论述,看起来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不能作为毕业论文评价的标准,更不能作为唯一的标准,应该允许学生写发现问题式的论文。

四、研究方法

经济学类专业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很多,而现在数学化、实证化的趋势非常明显,现在高水平的期刊征稿时非常看重论文中数学方法、计量模型的运用。毕业论文指导和评价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多关注实际问题,学会用事实反映问题,包括典型案例剖析、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实地调查结果等,而不必将是否用数学模型作为评判论文质量优劣的一个指标。当然,如确有能够用数学模型进行研究和毕业论文撰写的学生,可以给高分,因为这表明该学生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五、创新性

创新是所有研究都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创新也就没有了研究价值,本科毕业论文也是如此。所以,在经济学类专业毕业论文评价指标中,创新性是不可或缺的。提出理论问题并解决往往会带来方法论上的创新并导致一个新的分支学科的诞生,这是创新;发现实际问题并解决也是经济学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式,因为经济学在本质上是一门应用科学,运用经济学理论来解决经济运行中的具体问题是经济学的根本任务。同时,在解释或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原有的理论框架无法适用,就可能导致理论的创新。但在找创新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要求的尺度,因为研究的创新可以体现在研究视角的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研究领域的突破、研究对象的差异。对于普通高校的本科学生来说,有哪怕一点的创新就足够,不能用研究生论文甚至经济学专家的标准来要求。

六、文献综述

七、答辩环节的成绩评定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实事求是学风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综合考核,也是本科学生毕业考试的主要内容。作为辅导老师的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依据,应该以论文本身为主,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能力,而答辩环节成绩的好坏,一方面受学生对自己所研究领域和内容的熟悉程度、对相关问题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等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答辩环节的重视程度和准备的充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由于毕业论文作为经济学类专业本科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环节,以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对经济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为主,所以不需要将答辩情况作为毕业论文的评价指标,而应该更多通过对学生写作过程的评判来确定其论文成绩。

责编:周晶晶

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篇二)

一,理论基础仍是重点

当然宏观经济理论的学习仍然是基础,凯恩斯的理论仍然是学习的重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的时期产生了一些凯恩斯主义无法解决的问题,凯恩斯主义一度走入低谷,但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是凯恩斯主义将重新受到重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相信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靠拢,新增长理论将继续是一个研究热点,不远的将来宏观经济学将出现新的综合。

二,宏观经济问题的关注和理论的应用

在本课的学习中着重讲到了宏观经济学关注的问题:首先,经济的增长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我国的经济增长现状为例。现阶段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感觉到财富的相应迅速增加,甚至感觉在缩水。到底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能持续多久?这个问题从乐观和悲观两方面来分析,并从两种观点中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的现状。中国近几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很快,增长百分比在0%左右,但是人们一直对现在反应经济增长的GDP的核算是否能反应经济的实际增长存在怀疑,所以在学习中我们引入了绿色GDP的核算。

除了对经济增长的关注,我们还对经济周期、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都进行了学习,分别以中国的数据作为实例进行了详细的(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在20xx年至现在国家一直采用稳健的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可以用研究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IS-LM曲线来分析,并且对IS-LM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学习。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每一个国家不再可能是完全封闭的,所以IS-LM模型进一步扩展为IS-LM-BP模型。这样可以更完善分析各国的经济。从IS-LM模型中还可以推出AD-AS曲线,这时价格不再作为一个常量而是作为一个变量来考虑,并且把总供给和总需求结合了起来。用AD-AS模型可以充分的分析美国90年代后的新经济,从而研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启示的因素。

三,结论

在宏观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门论战激烈,不断变动发展的学科。除了在有关影响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方面经济学家能达成一致以外,在其他领域中,尤其是在涉及商业周期,失业,通货膨胀中宏观经济学各流派争论不休。而且各个流派的理论研究都是在很多假设条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每个流派在研究时都是寻找能够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而对反方面的实际问题则不予考虑,这样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多局限性。所以我个人认为宏观经济学对经济的运行有着指导作用,但是仍存在很多的局限。

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篇三)

如果说微观经济学是描述个体经济的话,那么宏观就是描述总体经济的;如果说微观的主题是讨论价格是如何决定的话,可以称为价格理论的话,那么宏观的主题就是讨论收入是如何决定的,可以称为收入理论。

这学期对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值得肯定的是,我始终在用着一个踏实认真的态度在学习。虽然有时老师讲得有些快,有些抽象不容易理解,但是我始终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课下及时看书,每看一句话都要充分理解它的含义,都要弄明白,并一定要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甚至还要和微观经济学联系在一起,比如我学到失业与通货膨胀时想到的微观经济学学到的工资理论,学到宏观生产函数的性质一:总产出随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又联想到微观经济学学到的生产的三个阶段等,并且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思路,而不是单纯地向老师索要答案,这一点比学习微观经济学做得要好。但是,我对宏观经济学学的学习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概括起来就是思维方式的问题,我并没有充分了解这门学科的特征,这直接导致我没有用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学习这门学科。例如,绪论提到的宏观经济学是广泛研究各经济总量间关系的科学。这句话我背的非常熟练,但并没有充分透彻的理解,其实这句话不仅概括了宏观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进一步也告诉我应当用什么思维方式去学习,也就是书中进一步展开的所注重的不是单个经济单位及单一经济变量的变化规律,而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行中经济活动的总体或宏观经济总量的变动。看到这里我不禁联想到学到宏观生产函数有两条重要的性质。

第一条:总产出随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

第二条:随着总就业量的增加,总产出按递减的比率增加。

当时我想的是为什么没有这样的一种情况:

当就业量足够多的时候,产出随着就业量进一步的增加而递减,我感觉我考虑的很有道理,因为在上学期微观中就是这种劳动总产量下降的趋势,但我现在知道了这是在微观经济学中研究单个企业厂商生产活动时考虑的情况,在宏观角度,由于研究的是经济总量,对一个国家来说,总产出不会出现随就业量(投入)的增加而减少,因为一个国家有成千上万企业,不会每个企业都会出现劳动总产量下降的情况,总体也不会出现的。而且我注意到同样的概念和经济原则可以在宏观和微观分别使用,但不能简单地进行加总和综合,比如:

通货膨胀成因中提到的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和成本拉动通货膨胀,后者又分为两种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通货膨胀。工资提到工会,利润提到垄断和寡头都是适用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而前者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则不能很简单的就拨到完全竞争市场上,因为即使是寡头和垄断企业也不能定价太随意,也要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和承受能力。

其次,在绪论中我明白了宏观经济学要研究一般价格水平的决定问题,而不是个别产品的价格决定问题。一般价格水平,我的理解是价格弹性比较低的一般消费品而不是弹性很高的奢侈品,我又想起了学到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提到的当货币工资不变价格水平上升时,实际工资下降,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将会增加并且大于劳动供给,从而扩大产出。

进一步理解:虽然价格水平上升采购原材料成本高了,也就是生产总成本高了,但只要产成品卖的价钱高于总成本厂商还能获得收益,我当时提出一个设想,假如厂商生产的东西价格弹性大,需求少了,卖不了那么多不就赔了么?书上说的不就不对了吗?现在一想,是我想歪了,宏观经济学一般是不考虑价格弹性的。

再次,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经常做出各种假定,比如假定消费曲线:c=a+by,这种假定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多个消费者的消费总曲线也可以近似为这种关系。还有很多类似的假定也是我平时没有留意的。

以上就是我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最大体会,我还希望,我一开始而不是结课后就能把握学科的特点,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思考研究问题,领悟理解问题快一些,虽然这对我来说可能很艰难,但我一直在努力做到这一点。现在我思考出一些了,而且我明白了思维方式的问题只有靠自己领悟,自己领悟到了会是一个很好的提高。

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篇四)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发展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正处于上升期。其中,西方经济学理论由于发展较早,理论研究较为成熟,有许多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也同样适合于我国和谐理念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

但是,西方经济学理论系统也不能全然应用于我国经济建设,应该在结合我国和谐社会发展的实情上有所创新与发展。因此,本文在和谐理念的背景下,阐述了西方经济学的分配定义与消费定义,并进一步分析了西方经济学体系框架及其内涵,希望能够启发人们一定的启示与思考。

西方经济学体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经济的蓬勃发展,但是,也带来不少的负面影响,如社会贫富差距明显、社会矛盾加剧、环境污染加重与资源面临枯竭等问题。在我国经济结构面临调整,构建和谐理念,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需要确立正确的经济指导理论。而在借鉴西方经济学体系时,需要结合我国发展的国情,对西方经济学有系统、全面、准确的认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指导我国经济的发展。

一、和谐理念下西方经济学的分配定义

在西方经济学中,消费品的分配定义更强调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一点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按劳分配思想有很大的不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方式之一,它更加重视社会效率,然后兼顾公平,也是一种必然会使用的分配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包含了许多方面,像是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下面就分别说明要素之间的分配。

首先,以劳动力要素的分配来说。劳动力素质的不同,会导致两种不同类别之间的差距,一种是城乡收入之间的差距,另一种是社会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城乡之间经济的根本差异导致了对人力成本投入的不同,从而造成的劳动力素质差别。

而人力的投资主要体现在教育水平上。就我国目前来说,城市与农村的教育机构与办学素质就存在一定的差别,另外,城市与农村在教育的普及率与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不足,导致了劳动力素质不高。在劳动力市场充足的情况下,市场对素质低的劳动力分配的结果表现在工资的不断降低上,而另一方面,高素质人才的薪资却不断提高,最终导致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个人之间由于人力资本累积投入的不同,导致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大,由此,引发社会的矛盾。从效率的角度来说,这是市场经济分配的必然结果,从公平的角度来看,社会有责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缩减收入差距,从而促进社会公平。

其次,以土地要素分配来说。在西方很多国家,推行的是私有制,土地是属于个人所有的。而这与我国的情况有所不同。在我国,土地的一切所有权是属于国家的,农民只拥有经营权。所以,农民并没有权利出售土地,因此无法从出售土地中赚取一定的收益,而且,农民在被征用的土地中也没有办法获得较为合理的补偿。据资料显示,在土地被征用的过程中,农民至少被剥夺了5000亿元,而在被征用的土地所带来的收益中,农民占有5%-10%的利益,企业却高达40%-50%。

土地是农民的根,一旦土地被征用,农民就等于失去了生活保障,沦为三无阶层。而在考虑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上,由依据土地而衍生出的土地生产物,在市场需求弹性的变化下,并不能够使农民摆脱贫穷的状态,减少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所以说,只是单纯的按照土地要素进行分配,结果只会进一步拉大收入差距。

二、和谐理念下西方经济学的消费定义

在西方经济学体系中,“消费”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人将消费、投资、出口三者形象的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辆马车。在古典的政治经济学中,将生产与消费二者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认为生产的最终目的是消费,为推动经济的发展,支持与鼓励扩大生产规模来引发进一步的消费。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则体现出另一种观点,即生产才是最终的目的,而消费是一种手段。一些学者在研究消费不足理论的时候,理论研究的前提是依赖于投资部门的水平是由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变化所决定。更进一步的说,消费需求决定了经济活动的水平。

由此,有的学者就建议通过各式各样的商业活动与对外贸易,利用新产品对消费者的刺激心理,来扩大消费,从而扩大国家的生产规模,提高生产力;有的学者认为不应该鼓励过度的节俭,而是应该通过适合的收入分配政策与产业组织来提高消费需求;还有的学者认为要扩大消费需求,应该合理的运用收入再分配政策,从而促进投资的发展。在凯恩斯理论中,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归根于消费需求不足,并且进一步提出通过扩大投资与消费需求来促使经济复苏。在现代的西方国家中,也将扩大消费当成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国内消费需求的提高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总的来说,在西方经济学体系中,消费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但是,在和谐理念下,站在人类总体的福利上,却不能够只是一味考虑消费,而应该考虑消费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下,经济的增长依赖于一定的生产技术,而生产就要从自然界获取一定的资源,这势必会导致自然资源的减少与环境的污染。所以,从某个方面来说,生产越多,消费增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度更大,这样可能会引起人类整体福利的水平下降。

一旦经济活动违背来自然环境的规律与底线,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正如由于工业时代下,一方面,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温室气体排放加大,引发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从而带来一系列灾难。这就像是人类经济活动发展的一种悖论。所以说,在和谐理念下,考虑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在经济发展中,生产的目的可以是消费,但是相反的,消费的最终目的却不能够是生产。

三、和谐理念下的西方经济体系框架及其内涵

(一)基本框架

在西方经济学体系中,涉及到商品的两个主要属性是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坚持等价交换的原则。在和谐理念下,西方经济学体系的内容更加牢固,不仅包含着商品的价值属性等内容,还增添了许多和谐理念要素。在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时,也要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考虑生态环境、资源与人类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共同发展与互利。从我国的国情来看,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二)内涵

在和谐理念下,西方经济学体系的发展更加成熟,增添了更多的内涵。一是,西方经济学体系发展运行更加的稳定。在推动经济发展中,重视环境因素所带来的变化,尽量地避免环境破坏与污染,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在和谐社会的理念下,物质生产的总量更加适中,不再是盲目扩大生产,而是保持生产的理性,并增加生产者之间的竞争,确保商品价格围绕价值线进行合理的波动,保证价格的合理性。三是,西方经济学在融入和谐理念后,更有利于帮助人们认清社会发展的轨迹,尤其是在处理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和谐理念下探究西方经济学体系,能够对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与框架有一定的认识,可以发现西方经济学体系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和谐理念下,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借鉴西方经济学体系时,要结合我国的国情与社会发展的水平,这才能够真正有利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篇五)

美国证交所黄金板块指数(hui)近以来一直下跌,我听到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解释这其中的原因,包括中央银行出售储备金等等。的确,在过去两个月中,西班牙中央央行抛售了80吨黄金,因为他已经大量地降低了外汇储备资产,当然这其中又有另外一个话题了。

但是,我对黄金的宏观经济因素是非常看好的,尽管目前金价走势是不温不热的,甚至还有些下滑。事实上,相比短暂性的中央银售金而言,美元走势对金价得影响更有分量。40吨黄金确是也是很多,但相对于大规模的美元而言,这好像就是九牛一毛、沧海一栗吧。

目前助推金价走跌主要的因素是美元开始了短期性的升势行情。而3周以前我就已经将这些分析写给我的客户。举一个例子,我在上周就已发出金价有望下探660美元的警告,并有可能会进一步走低。两天以后,金价果如预期下破,而目前金价在650美元附近整理。

自从美元指数从点低位反弹上行以来,是什么促使美元进入这波升势行情的呢?而在此以前美元已经下跌了一个多月,其间金价两次上试挑战700美元大关。

但是,现在对美元指数来说80点是个强劲的支撑点,在几周以前,我已经预期到美元可能会开始它的上扬行情,现在看来这种预期是正确的。我预期金价将在700美元下方筑顶,自从预期发出后,金价到目前为止下跌至650美元附近。

在世界的金融市场中,美元的分量是极其大的,那么美元的任何趋势性的改变将对金价构成极大影响。既然如此,目前美元短期的上扬趋势已是非常得清楚,因此我们很少能够看清楚金价的短期趋势——主要是基于此时美元处在逆转的上扬行情中。由于国际炒家主要是在盯着美元的趋势是在向上,金价因此便经受苦难。

现在而言,金价和美元的走势也不总是相反,但是,某些时候他们会是这样。

原油价格对金价也有一些影响,还有就是最近伊朗核问题尔造成的地缘紧张局势已减弱,这些因素联合起来将金价从一个月以前的接近700美元的高位打压下来。

宏观经济因素方面。

简而言之,我所关注的是,宏观经济因素对金价有推动的那些方面,而其它对金价也构成影响的典型性因素,如中央银行售金,黄金操纵等等,只是一些短期性的影响因素。他们不够成推动金价的根本性因素。我也不会去做过多的技术性分析,因为一些关联市场,如美元、原油和铜价的走势,对金价的指引更显重要。当然同样一个因素也不总是都对金价构成抑制或提振,某些时候会转变。既然这样,我试图关注的就是,它们正在转换变吗?

相比我集约化式的宏观经济方法的研究而言,有些时候,技术图表的分析显得更耐看。我相信,技术分析生来就是一种过时的分析方法,但它也有一些优点。但是,尽管我有一个数学的学士学位,并且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技术分析师。但我还是选择比技术分析远远困难的宏观经济研究方法。

黄金和铜。

继续讨论目前的金价,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铜就不得不提了。最近美国证交所黄金板块指数(hui)与期铜价格走势紧密。目前有报道称,中国制造业正在减少对铜的储备。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价格比较高,而且新的供给正在上市。此外,更为重要的就是,中国铜储备的减少预示着中国制造业对铜的需求可能会下降。这是我们所要密切关注的。

首先,我不指望从金融消息中听到有关中国的工业部门发展将放缓的消息。我指望看到的数据,如铜的库存告诉我们一个故事,以前任何人都了解的:中国的经济统计是非常落后的,在许多情况下,没有不对正在发生的事有一些详细的感识和真正的了解。我们只有在中国已经发生了什么以后才知道这个事实。这意味着,如果中国有任何的迹象显示,经济增长正在放慢,可能首先要观察的数据是就是对工业商品(如铜)的需求。

在大多数情况下,金价和美国证交所黄金板块指数(hui)与期铜的走势是相近的。我估计,金价和铜价正在预测世界经济放缓的事情正在发生,现在,与此种看法意见相左, 有一些狂妄的态度,就是世界金融的压力来自于国内和国外股票市场的未来前景。除了众人皆知的事实——上海市场失控,每个人似乎都认为我们正处在一个的全球性的股市大繁荣当中——也许要经历一个小的修正后。

但我必须说的是,我不认为是这样。也许另外一些事实能更客观的来说明这一切,像一些关键的基本金属(比如铜)价格的下跌。铜几乎被用在每件事物的假想中,并被认为是一个领先的经济指示器由于其自身的属性。依我看来,目前的令人倍感乐观的金融消息面和市场情绪只是一个大的烟雾,我们应该超越这个去看待一些问题。

我长期看好金市——但目前有些客观的评价。

我长期看好金市,但另一方面,我坚定地认为,我们将需要用黄金来阻止在未来数年内一个美元危机的发生。但是,我也对黄金复杂的属性进行着冷静客观的分析。并使用宏观经济的分析方法来支持的想法。谨慎的行为,使我为客户们已经很好的意识到了黄金近一个月的下跌之路,并通过提前一周或者几天用我写出的电子邮件来告知它的未来走势,如果需要的话。

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篇六)

这一阶段的宏观经济学课程结束了,在本课的学习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获得了一种把经济学理论和实际经济问题相结合的思维,逐步尝试把平时看到的新闻中的经济问题与所学过的理论结合起来。

一,理论基础仍是重点

当然宏观经济理论的学习仍然是基础,凯恩斯的理论仍然是学习的重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的时期产生了一些凯恩斯主义无法解决的问题,凯恩斯主义一度走入低谷,但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是凯恩斯主义将重新受到重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相信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靠拢,新增长理论将继续是一个研究热点,不远的将来宏观经济学将出现新的综合。

二,宏观经济问题的关注和理论的应用

在本课的学习中着重讲到了宏观经济学关注的问题:首先,经济的增长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我国的经济增长现状为例。现阶段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感觉到财富的相应迅速增加,甚至感觉在缩水。到底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能持续多久?这个问题从乐观和悲观两方面来分析,并从两种观点中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的现状。中国近几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很快,增长百分比在10%左右,但是人们一直对现在反应经济增长的GDP的核算是否能反应经济的实际增长存在怀疑,所以在学习中我们引入了绿色GDP的核算。

除了对经济增长的关注,我们还对经济周期、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都进行了学习,分别以中国的数据作为实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面对这些宏观经济中的问题,每个国家都采用一定多的经济政策,以此促进经济的良好运行。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具体实施是在1998年以前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在1998年至现在国家一直采用稳健的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可以用研究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IS-LM曲线来分析,并且对IS-LM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学习。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每一个国家不再可能是完全封闭的,所以IS-LM模型进一步扩展为IS-LM-BP模型。这样可以更完善分析各国的经济。从IS-LM模型中还可以推出AD-AS曲线,这时价格不再作为一个常量而是作为一个变量来考虑,并且把总供给和总需求结合了起来。用AD-AS模型可以充分的分析美国90年代后的新经济,从而研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启示的因素。

三,结论

在宏观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门论战激烈,不断变动发展的学科。除了在有关影响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方面经济学家能达成一致以外,在其他领域中,尤其是在涉及商业周期,失业,通货膨胀中宏观经济学各流派争论不休。而且各个流派的理论研究都是在很多假设条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每个流派在研究时都是寻找能够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而对反方面的实际问题则不予考虑,这样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多局限性。所以我个人认为宏观经济学对经济的运行有着指导作用,但是仍存在很多的局限。

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篇七)

美国证交所黄金板块指数(hui)近以来一直下跌,我听到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解释这其中的原因,包括中央银行出售储备金等等。的确,在过去两个月中,西班牙中央央行抛售了80吨黄金,因为他已经大量地降低了外汇储备资产,当然这其中又有另外一个话题了。

但是,我对黄金的宏观经济因素是非常看好的,尽管目前金价走势是不温不热的,甚至还有些下滑。事实上,相比短暂性的中央银售金而言,美元走势对金价得影响更有分量。40吨黄金确是也是很多,但相对于大规模的美元而言,这好像就是九牛一毛、沧海一栗吧。

目前助推金价走跌主要的因素是美元开始了短期性的升势行情。而3周以前我就已经将这些分析写给我的客户。举一个例子,我在上周就已发出金价有望下探660美元的警告,并有可能会进一步走低。两天以后,金价果如预期下破,而目前金价在650美元附近整理。

自从美元指数从点低位反弹上行以来,是什么促使美元进入这波升势行情的呢?而在此以前美元已经下跌了一个多月,其间金价两次上试挑战700美元大关。

但是,现在对美元指数来

在世界的金融市场中,美元的分量是极其大的,那么美元的任何趋势性的改变将对金价构成极大影响。既然如此,目前美元短期的上扬趋势已是非常得清楚,因此我们很少能够看清楚金价的短期趋势——主要是基于此时美元处在逆转的上扬行情中。由于国际炒家主要是在盯着美元的趋势是在向上,金价因此便经受苦难。

现在而言,金价和美元的走势也不总是相反,但是,某些时候他们会是这样。

原油价格对金价也有一些影响,还有就是最近伊朗核问题尔造成的地缘紧张局势已减弱(该形势每周都有新变化),这些因素联合起来将金价从一个月以前的接近700美元的高位打压下来。

宏观经济因素方面

简而言之,我所关注的是,宏观经济因素对金价有推动的那些方面,而其它对金价也构成影响的典型性因素,如中央银行售金,黄金操纵等等,只是一些短期性的影响因素。他们不够成推动金价的根本性因素。我也不会去做过多的技术性分析,因为一些关联市场,如美元、原油和铜价的走势,对金价的指引更显重要。当然同样一个因素也不总是都对金价构成抑制或提振,某些时候会转变。既然这样,我试图关注的就是,它们正在转换变吗?

相比我集约化式的宏观经济方法的研究而言,有些时候,技术图表的分析显得更耐看。我相信,技术分析生来就是一种过时的分析方法,但它也有一些优点。但是,尽管我有一个数学的学士学位,并且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技术分析师。但我还是选择比技术分析远远困难的宏观经济研究方法。

黄金和铜黄金周工作总结继续讨论目前的金价,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铜就不得不提了。最近美国证交所黄金板块指数(hui)与期铜价格走势紧密。目前有报道称,中国制造业正在减少对铜的储备。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价格比较高,而且新的供给正在上市。此外,更为重要的就是,中国铜储备的减少预示着中国制造业对铜的需求可能会下降。这是我们所要密切关注的。

首先,我不指望从金融消息中听到有关中国的工业部门发展将放缓的消息。我指望看到的数据,如铜的库存告诉我们一个故事,以前任何人都了解的:中国的经济统计是非常落后的,在许多情况下,没有不对正在发生的事有一些详细的感识和真正的了解。我们只有在中国已经发生了什么以后才知道这个事实。这意味着,如果中国有任何的迹象显示,经济增长正在放慢,可能首先要观察的数据是就是对工业商品(如铜)的需求。

在大多数情况下,金价和美国证交所黄金板块指数(hui)与期铜的走势是相近的。我估计,金价和铜价正在预测世界经济放缓的事情正在发生,现在,与此种看法意见相左,有一些狂妄的态度,就是世界金融的压力来自于国内和国外股票市场的未来前景。除了众人皆知的事实——上海市场失控,每个人似乎都认为我们正处在一个的全球性的股市大繁荣当中——也许要经历一个小的修正后.

但我必须说的是,我不认为是这样。也许另外一些事实能更客观的来说明这一切,像一些关键的基本金属(比如铜)价格的下跌。铜几乎被用在每件事物的假想中,并被认为是一个的经济指示器由于其自身的属性。依我看来,目前的令人倍感乐观的金融消息面和市场情绪只是一个大的烟雾,我们应该超越这个去看待一些问题。

我长期看好金市——但目前有些客观的评价

我长期看好金市,但另一方面,我坚定地认为,我们将需要用黄金来阻止在未来数年内一个美元危机的发生。但是,我也对黄金复杂的属性进行着冷静客观的分析。并使用宏观经济的分析方法来支持的想法。谨慎的行为,使我为客户们已经很好的意识到了黄金近一个月的下跌之路,并通过提前一周或者几天用我写出的电子邮件来告知它的未来走势,如果需要的话。

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篇八)

敬爱的党组织:

第一,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和协调,形成政策和行动合力。“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历程一再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二十国集团成员块头大,占全球经济总量80%以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责任也就更大,理应也能够有所作为。

我们应该根据各自国情采取必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国际市场稳定。主要发达经济体要努力巩固和扩大复苏势头。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则要努力克服下行风险和压力,保持和恢复增长。在这一过程中,各方应该特别注意加强彼此政策的沟通和协调,防止负面外溢效应。在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大国,则更需要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充分考虑对他国的影响,提高透明度。中国将继续作出自己的努力。

第二,推动改革创新,增强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世界经济长远发展的动力源自创新。总结历史经验,我们会发现,体制机制变革释放出的活力和创造力,科技进步造就的新产业和新产品,是历次重大危机后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复苏的根本。

此致

敬礼!

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篇九)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数学对于经济学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在许多问题的解决的过程中需要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由此可见数学在现代经济学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要想运用好经济学,就要对数学知识进行认真地研究。

关键词

数学;经济学;融合;作用

数学是研究许多专业学科的一门基础学科,它拥有自己的符号和语言,用其特有的抽象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对很多学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济学也在其中。数学对经济学的思维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前些年的经济理论公理化趋势,这种理论明显就是受到数学的公理化的影响。由此可见,如果没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想在经济学中取得不错的成绩非常困难。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数学在现代经济学中的作用呢?

1、用数学方法解答经济现象

解决经济问题是数学方法应用的重要功能之一。其中最为常见的有:经济计量学方法、线性规划方法和投入产出法等。

经济计量学

这种方法是以定性分析为基础,探讨如何使用数学模型方法,计算具有随机性特征的经济活动规律与经济变量关系的经济学科。它产生于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由于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所以当时主要用于应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它的创始人是丁伯根曾。之后由于克莱茵等许多经济学家的努力,经济计量学迅速发展起来。经济计量学所研究的是:

(1)在确定任务的情况下,怎样统筹安排,使人力与物力消耗最小化,从而降低成本。

(2)在人力与物力确定的条件下,怎样发挥经济计量学的最大功效,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

总的来说,就是怎样以更小的消耗取得更大的回报。这种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在商业贸易、交通运输、管理会计、计划统筹与工农业生产等方面。

线性规划方法

在经济活动中,经常会遇到财力或人力等方面的制约,怎样利用现有条件,更理想地达成目标是线性规划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如果单单从数学角度上看,就是在一组等式和不等式的约束之下求使目标函数最大或最小值的自变量取值问题。线性规划不单单应用于经济领域,还适用于很多领域比如:下料、运输、消费的合理性等,甚至应用于军事、科研等领域。如今人们仍正在研究怎样将其应用于更多领域。

投入产出法

它是一门集和统计学、经济学与管理科学于一体的系统科学。其主要研究各部门生产关系。如今社会生产中,各部门首先考虑怎样使用其它部门的产品从而满足生产消费的需求,其次则是将自己的产品供给其它部门去消耗。各种生产活动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地相互依存的关系,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分析就是需要于这种生产的依存性,研究在生存技术与可用资源的情况下,怎样更好的满足最终需求与生产数量等问题。可以通过投入产出模型,对社会需求与供给、产业结构、和消费等经济的重要比例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做出抉择,且能够模拟各种政策运行。投入产出法已经得到发达国家的认可,且研究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比如用投入产出方法研究降低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问题和货币兑换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问题等。怎样将这两种生产要素组织得更好,是我们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2、数学方法对经济理论的证明起到很大帮助

数学方法能对经济学所提出理论给予理性的证明,采用数学逻辑所得出的结论用文字语言很难征明。经济学家布留明曾经指出;“数学方法是在经济学家心中最重要的方法,它是唯一能够给予经济学理论充分的科学性的方法。经济理论需要数学方法来判定,只有数学才能对经济学定理进行完备的证明。”在历史中运用数学方法来证明经济学定理的事是不乏其例的。

3、数学语言与经济学语言的融合

数学是科学的语言,是一种自然语言。它可以将微妙的事物叙述得十分详细,是人类文明的基础。但是自然语言却有着语词的多义性的缺点,所以数学语言从开始就是由数学家严格做出定义。并确定了它的功能与涵义。可以完美弥补自然语言词语多义性的缺陷。只要正确使用,它的结论总是可以信赖的。可以说数学的诞生就是为科学服务的,同时它也是科学理论的载体。数学语言的概括性非常高。某些看似不同,表现形式更是上千差万别的经济问题,有时可以用一个简练的数学语言式表达出来。同样经济学也有自身的语言。但是每一个经济结论的产生都是通过提出问题——建立模型——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注意到,在这个过程中数学与经济两种语言相互交融。首先提出问题,是理论技术创新的发源地。其次,建立模型是用数学语言来表达的。将数学语言和论断用通俗的语言来叙述出来,使普通人也能够理解。这是经济学中必须需要解决的一项任务。

4、结语

现代经济学与数学的关系是分不开的,虽然每一个数学家未必是经济学家。但是经济学家在数学上一定应具有相当的造诣。数学具有文字性表述所无法比拟的精确性与逻辑性。运用数学模型结合经济模型来研究经济问题,是现代经济学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篇十)

美国证交所黄金板块指数(hui)近以来一直下跌,我听到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解释这其中的原因,包括中央银行出售储备金等等。的确,在过去两个月中,西班牙中央央行抛售了80吨黄金,因为他已经大量地降低了外汇储备资产,当然这其中又有另外一个话题了。

但是,我对黄金的宏观经济因素是非常看好的,尽管目前金价走势是不温不热的,甚至还有些下滑。事实上,相比短暂性的中央银售金而言,美元走势对金价得影响更有分量。40吨黄金确是也是很多,但相对于大规模的美元而言,这好像就是九牛一毛、沧海一栗吧。

目前助推金价走跌主要的因素是美元开始了短期性的升势行情。而3周以前我就已经将这些分析写给我的客户。举一个例子,我在上周就已发出金价有望下探660美元的警告,并有可能会进一步走低。两天以后,金价果如预期下破,而目前金价在650美元附近整理。

自从美元指数从点低位反弹上行以来,是什么促使美元进入这波升势行情的呢?而在此以前美元已经下跌了一个多月,其间金价两次上试挑战700美元大关。

但是,现在对美元指数来说80点是个强劲的支撑点,在几周以前,我已经预期到美元可能会开始它的上扬行情,现在看来这种预期是正确的。我预期金价将在700美元下方筑顶,自从预期发出后,金价到目前为止下跌至650美元附近。

在世界的金融市场中,美元的分量是极其大的,那么美元的任何趋势性的改变将对金价构成极大影响。既然如此,目前美元短期的上扬趋势已是非常得清楚,因此我们很少能够看清楚金价的短期趋势——主要是基于此时美元处在逆转的上扬行情中。由于国际炒家主要是在盯着美元的趋势是在向上,金价因此便经受苦难。

现在而言,金价和美元的走势也不总是相反,但是,某些时候他们会是这样。

原油价格对金价也有一些影响,还有就是最近伊朗核问题尔造成的地缘紧张局势已减弱(该形势每周都有新变化),这些因素联合起来将金价从一个月以前的接近700美元的高位打压下来。

宏观经济因素方面

简而言之,我所关注的是,宏观经济因素对金价有推动的那些方面,而其它对金价也构成影响的典型性因素,如中央银行售金,黄金操纵等等,只是一些短期性的影响因素。他们不够成推动金价的根本性因素。我也不会去做过多的技术性分析,因为一些关联市场,如美元、原油和铜价的走势,对金价的指引更显重要。当然同样一个因素也不总是都对金价构成抑制或提振,某些时候会转变。既然这样,我试图关注的就是,它们正在转换变吗?

相比我集约化式的宏观经济方法的研究而言,有些时候,技术图表的分析显得更耐看。我相信,技术分析生来就是一种过时的分析方法,但它也有一些优点。但是,尽管我有一个数学的学士学位,并且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技术分析师。但我还是选择比技术分析远远困难的宏观经济研究方法。

黄金和铜

继续讨论目前的金价,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铜就不得不提了。最近美国证交所黄金板块指数(hui)与期铜价格走势紧密。目前有报道称,中国制造业正在减少对铜的储备。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价格比较高,而且新的供给正在上市。此外,更为重要的就是,中国铜储备的减少预示着中国制造业对铜的需求可能会下降。这是我们所要密切关注的。

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篇十一)

第一节 企业培训行业政治法律环境(P)

一、行业管理体制分析

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三、企业培训行业标准

四、行业相关发展规划

第二节 行业经济环境分析(E)

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1、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3、产业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二、宏观经济环境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1、经济复苏对行业的影响

2、货币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3、区域规划对行业的影响

第三节 行业社会环境分析(S)

一、企业培训产业社会环境

1、人口环境分析

2、教育环境分析

3、文化环境分析

4、中国城镇化率

二、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三、企业培训产业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行业技术环境分析(T)

一、企业培训服务能力分析

二、企业培训设备器材分析

三、企业培训技术发展分析

四、行业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五、技术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篇十二)

一、毕业论文撰写前理论准备的重要性

由于毕业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检验学生数年学习中掌握知识的程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水平的一份综合性答卷,所以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毕业论文撰写前的理论准备是毕业论文撰写的基础。选好了毕业论文的题目,必须进行理论准备,否则积累资料、形成论点和论据都会迷失方向。以《对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有关问题思考》一文为例,论题一旦确定,必须接着实施理论准备,对什么是市场?什么是建筑市场?建筑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条件和基础是什么?等等,必须先进行理论回答,然后再按照理论思路去搜集资料,再形成论点和论据。有人以为这种做法违背了“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的惯例,其实,学生所选的一般都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已有相当程度感性接触的领域的论题,从已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毕业论文撰写的重要一步,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调查研究、搜集资料阶段来验证这种理性认识的正确与否。

二、毕业论文撰写前理论准备的范围

撰写毕业论文必须掌握较为广博的理论知识,只有知识面广、功底深厚,才能在论文撰写中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显示出很大的能动性。如果知识面窄、底于很薄,在论文撰写中往往会受到很大的局限,写出来的论文要么空空洞洞,要么处处出错、闹出笑话。所以,在毕业论文撰写前必须进行理论准备,以积累知识。那么,撰写毕业论文必须具备哪些方面的理论知识呢?

以经济学论文来讲,首先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xxx:《反杜林论》。《马克思xxx选集》第三卷,第259页)它指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是所有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在当前尤其显得重要的是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它是xxx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社会主义时代的新的发展,是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理论。因此,撰写各种经济学毕业论文,都必须首先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作指导,它是撰写经济学毕业论文时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基础理论。

其次,还要掌握应用经济学知识,包括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财政学、外贸经济学、金融学、企业管理学,等等。这些学科所研究的规律性问题比政治经济学具体得多,不仅涉及生产关系改善、调整、改革,而且涉及生产力的合理配置;不仅研究经济规律,而且研究管理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可应用的特征。因此,它对于研究现实经济问题具有更直接的指导意义。比如撰写《试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论文,就必须掌握人口经济学知识,任何一本人口经济学教程都没有例外地指明了劳动者的素质实际上说的就是人本身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其中主要的根本的素质就是人口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不少教材还提出了对这三方面素质测定的一些数量指标,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些理性知识,就不至于闹出前面所讲的笑话,从中可见掌握应用经济学知识的重要性。

再次,还要掌握研究经济现象必须具备的方法论知识,这主要是指经济数学、统计学、会计学、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技术等有关数量分析方法的基本知识。任何经济现象都表现为质和量的统一。因此,对经济问题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就不能只停留在质的分析上,还必须进行量的分析,否则,研究只能停留在粗浅的阶段。毕业论文撰写中的一个通病就是满篇理论,而不进行实证分析,如果有也多是一些观点加例子。在不具备充足的条件下,例证分析是没有说眼力的,因为在不同的条件下,同样的事例可以传达不同的信息,而一些现代数量分析方法却可以避免发生类似错误。所以,不少人认为撰写经济学论文而不掌握数量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三、理解和正确运用基本理论的基本方法

为了深刻理解和正确运用基本理论,要注意下列各点:

其次,要科学地掌握理论,必须善于联系。一是联系理论所形成的客观条件,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确切地理解这一理论的内容。比如,要撰写《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就必须把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联系起来考虑,掌握了市场形成的一般前提条件,自然而然也就引申出建筑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其一,体制条件;第二,相关市场条件3其三,行业用工特殊性条件。二是联系与其相关的理论,这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把握这一理论的实质。仍以上文为例,要揭示建筑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客观必然性,不仅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还应掌握与此相关的理论,譬如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事物的产生总是它事物作用的结果,从这一原理我们认识到,建筑劳动力市场之所以能在当代中国应运而生,也存在着孕育它产生的必然的前提条件,这推动着我们去探究促使建筑劳动力市场产生的“他事物”。

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篇十三)

著作:

1、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

3、克莱恩:《凯恩斯的革命》,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4、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5、费雪:《利息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51年版

6、罗伯特·索洛:《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说明》,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7、布坎南:《自由、市场、国家》(中译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8、马丁·费尔德斯坦:《转变中的美国经济》,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9、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10、孙国茂:《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1、巴曙松:《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光 主编:《市场化与宏观稳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3、樊纲主笔:《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

14、Liundgqvist,L、、and、Sargent、Recursive:Macroeconomic Theory 、 MIF Press ,2001

15、Phelps:The Modern Equilibrium Theory of Unemployment , Interest ,and Asste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

16、Romer,David: Advanced Macroeconomics ,McGraw – Hill:1996

17、史蒂文·普雷斯曼:《五十位经济学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教材

1、保罗,A、萨缪尔逊,威廉; D诺德豪斯:《宏观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2、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3、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中文版

4、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

5、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魏埙、蔡继明等著:《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下册)》,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袁志刚、欧阳明:《宏观经济学》第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罗伯特耐尔海尔布伦纳、莱斯特瑟罗著 秦海译:《经济学的秘密》,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10、马克斯考森、肯那泰勒著 吴汉洪、苏晚囡 译:《经济学的困惑与悖论》,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11、莫里斯D利维著 刘立、陆瑾、张普译:《生活中的经济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2、布莱恩诺斯登、霍华德文著 王曙光、来有为等译:《与经济学大师对话——阐释现代宏观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徐平华等著《西方经济学演义》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

14、 N、 Gregory Mankiw:Principals of Economics 机械工业出版社,影印版,1998年版

15、 Michael Parkin,Macroeconomics 5th ,Addison—Wesely Publishing Company,2003

16、 P、A、Samuelson & W、D、 Nordhaus,Macroeconomics 15th,McGraw—Hill,Inc、1996

17、 Rudiger Dornbusch, Stanley Fischer: Macroeconomics 8th,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马克·斯考森:《现代经济学的历程:大思想家的生平和思想》,长春出版社,2006年。

19。约翰·米尔斯:《一种批判的经济学史》,商务印书馆,2005年。

论文

理论部分:

1、卢卡斯:论经济发展的机制,美国《货币银行学杂志》,1988年第22期

2、罗 默:递增收益与长期增长,美国《政治经济学杂志》,1986第10期

3、丁堡骏:亚当·斯密的宏观经济分析与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经济评论》,1996年第6期

4、赵世洪: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学动态》,1996年第2期

5、谷书堂,刘占年: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与发展经济学研究,《经济学动态》,1995年第11期

6、谷书堂:宏观经济稳定发展与微观经济改革的关系,《经济学家》,1997年第5期

7、谷书堂:论中国转型期经济学,《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8、何国华、范卫清:新凯恩斯主义和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世界经济研究》,1995年第5期

9、吴承明: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经济研究》,1995年第4期

10、陈峥嵘: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述评,《江海学刊》,1996年第6期

11、马颖:论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思路的假定前提,《经济评论》,1997年第3期

12、车卉淳:新凯恩斯主义理论述评,《北京商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13、叶景聪:开放经济中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固定与浮动汇率体系之比较,《财经论丛》2002年第5期

14、林毅夫: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科发展,《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15林毅夫,潮涌现象与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理论的重新构建 《经济研究》 2007、1

应用部分:

1、谷书堂,顾颉:当前宏观经济稳定发展中的一个矛盾与对策,《经济界》,1998年第1期

2、杨桂菊:关于我国宏观经济问题的几点思考,《商业研究》,2000年第3期

3、胡代光:西方经济学者论宏观经济调控和我们的思考,《经济学家》,1994年第6期

4、李连城:试论宏观经济调控,《经济纵横》,1994年第7期

5、赵海宽: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国金融》,1994年第1期

6、尹 恒:宏观经济模型的时间框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7、周天勇:宏观经济政策反思及其转型的框架设计,《财贸经济》,2003年第3期

8、方方、刘力臻: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分析,《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10期

9、陈戈止:宏观调控两类模式的比较及其启示,《财经科学》,1994年第6期

10、曹 新:宏观经济总量内涵异议,《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4年第5期

11、魏 杰,沈坤荣:当前宏观经济中的几个问题,《改革与理论》,1994年第5期

12、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2003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2004年展望,《中国物价》,2004年第3期

13、陈东琪:2004年宏观经济调控的主题——兼论均衡增长思路,《中国物价》,2004年第2期

1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2003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2004年展望,《管理世界》,2004年第1期

15、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政策取向,《宏观经济管理》,2004年第1期

16、柳欣: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理论分析——宏观经济研究的一种新方法,《南开经济研究》,1999年05期

17、柳欣: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东岳论丛》,1999年03期

18、柳欣: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年01期

19、柳欣,郭金星:虚拟经济条件下的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06期

20、柳 欣: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经济学动态》,2003年10期

21、刘国光:关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几点看法,《经济学动态》,2001年06期

22、刘国光:我国宏观经济的几个问题,《中国经贸导刊》,2001年09期

23、刘国光: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几点看法,《中国经贸导刊》,2001年22期

24、刘国光:当前宏观经济走势及政策取向,《经济学动态》,2002年01期

25、刘国光:研究宏观经济形势要关注收入分配问题,《经济学动态》,2003年05期

26、林毅夫:中国经济增长潜力还有多大,《了望》,1999年15期

27、林毅夫: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有待解决的问题,《中国经贸导刊》,1999年05期

28、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29、林毅夫,刘明兴: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世界经济》,2003年08期

30、房维中: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管理世界》,1994年03期

31、江铭强:日本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特点,《中国物资流通》,1994年09期

32、江铭强:美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手段,《中国物资流通》,1994年10期

33、江铭强:法国宏观经济计划调节体系简介,《中国物资流通》1994年11期

34、刘树成、张晓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特点和地区间经济差异的缩小, 《经济研究》2007、10

35、安同良,卞加振,陆国庆,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与模式:微观行为主体的视角,《经济研究》2007、7

36、唐双宁,关于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初步思考, 《经济研究》2007、10

37、管汉晖,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中的中国宏观经济《经济研究》2007、2

38、贾俊雪,郭庆旺,刘晓路,资本性支出分权、公共资本投资构成与经济增长, 《经济研究》2006、12

39、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增长失衡与政府责任——基于社会性支出角度的分析, 《经济研究》2006、10

40、吴汉洪 崔永,中国的铸币税与通货膨胀:1952—2004 《经济研究》 2006、9

41、王树春:现代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南开经济研究》,2000年第1期

42、王树春: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特征与实证分析,《中国财政》,2000年第8期

43、王树春:城市集体经济的制度变迁及其趋势,《中国集体经济》,2001年第3期

44、王树春: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特征及其趋势——论体制转轨的重要性,《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3——转轨经济的政治经济学研究》,2002年6月

45、王树春:有效市场假说理论在中国股票市场研究中的局限性,《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4》,2003年6月

46、王树春:试析居民收入与消费需求结构及其变动趋势 ——以天津市为例,《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5——市场经济的分配理论研究》,2003年6月

47、贾保文:创新型制度变迁与中国经济改革的道路选择,《天津市党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1期

48、贾保文:国家职能定位与体制改革,《现代财经》,2003年第12期

49、贾保文: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效率认定,《前线》,2003年第6期

50、王常柏:构建与财政、货币政策相配合的中小企业融资机制,《金融与经济》,2003年第5期

51、吴爱东:论国有大型零售企业的发展与规模经营,《商业研究》2000年第5期

52、黄卫华:利率、税率和价格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重庆金融》2001年

53、周莉津:入世与中零售业的分析,《中国软科学》,2000年

54、刘欣欣:阿马蒂亚·森的价值限制定理研究,《商业研究》,2003年

55、刘欣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研究,《商业研究》,2003年

56、 李海伟、农地使用权流转是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吗,《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第7期

57、 李海伟、论制度变迁中的供求错位———以农地流转为例、《南开经济研究》2005年第4期

58、 王树春,后税费时代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11期

59、王树春、略论中国农业经济增长与现代化制度选择、 《现代财经》、 2006年第12期。

60、 王继平、美国反垄断兼并指南变迁中经济学家的作用及其启示、 《产业经济研究》、2007年第3期

61、 王继平、"幸福论"的研究与启示、《xxx》2007年4月24日

国外主要刊物

1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美国经济评论 美

2 The Economist 经济学家 英

3 Econometrica 计量经济学 美

4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经济学季刊 美

5 The Economic quarterly 经济学杂志 英

6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经济研究评论 英

7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经济理论杂志 美

8 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 世界经济评论 德

9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制度与理论经济学杂志 德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