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精选45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4-02-04 09:55:1836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1篇

今天,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参观了神地陶艺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我一进大门,就看到几朵小花仿佛在向我们招手欢迎我们。旁边是一排排高大的树木,像守卫一样守卫着陶器村。

我们迫不及待地走进绘画教室,看泥塑、画画、皮影戏。看着陶村师傅熟练地制作出一个精美的花瓶,所有的同学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心想:这陶土这么简单,我想做一个。大家穿上围裙,开始制作。我先把一块泥放在转盘上,用手蘸了一点水,把手放在泥上让它变圆,然后轻轻按下开关启动。我笨手笨脚,用手围着泥。慢慢地,黏土露出了一个小脑袋。我立刻伸出一个大拇指,在它的脑袋中间按了一个洞。在我暗暗得意的时候,因为旋转的时候它不粘,它们就像调皮的孩子,我却没有注意到滑入了缝隙。这些小家伙真的'很调皮很可爱。我顿时勃然大怒,低声道:“我就降伏你,看你去哪里。”我继续做粘土,慢慢地一个精致的花瓶出现在我手里。我忍不住跳了起来。看看你周围的学生。他们有的把泥坯变成盘子,有的变成碗,有的把脸涂满泥,像只小猫。大家都笑了。午饭后,我们又去画盘子了。在讲师叔叔的讲解下,我们开始画画。没想到比画画还难。比如瓷器上的颜料特别干,容易调色。虽然错误可以用纸擦掉,但我们可以在画之前补几遍。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神地陶艺村。神奇而美丽的陶村之旅,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第一次做泥塑的奇妙感受,还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锲而不舍、永不放弃的精神,值得学习。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2篇

追逐心中梦想 “铁饭碗”换成了“金饭碗”

“第一次接触黑陶是在1986年,那时在北京一个画画的朋友那里第一次见到黑陶工艺品,仔细观赏时,黑陶那‘黑如漆、薄如壳、明如镜、叩如磬’的特色与我产生了深深的共鸣。从那一刻起,我就笃定,黑陶将会成为我一生的追求。”一说起黑陶,张福荣就充满激情,“黑陶点土成金的制作工艺,让我陶醉其中,时刻梦想着用自己的双手将一团团的陶土点化为一件件精美的黑陶工艺品。” 晋韵

“那时拿着颇高的工资,日常还可以靠摄影、投稿、美术等赚不少稿费,生活安逸、舒适。”身为记者的张福荣衣食无忧,生活宽裕又自在。然而,当他第一眼看见黑陶时,生活改变了。为了心中的梦想,带着对黑陶的执着,从1986年开始他上北京、跑河北、下山东,到处寻找黑陶的身影和制作工艺,在他的执着和不懈努力下,终于掌握了黑陶的制作工艺。1988年,他毅然放弃了令人羡慕的“铁饭碗”,捧起了黑陶这块“泥饭碗”,贷款3万多元,在太原晋源镇建起了山西第一家黑陶工厂――龙山黑陶工艺品厂。不久,他设计制作的工艺品被选用为“全国影视十佳导演评比活动”的奖杯,这更加坚定了他为黑陶事业奋斗终生的决心。然而,良好的开端并没有给他的小厂带来蓬勃生机,1992年,由于工艺品市场不景气,工厂不得不关闭了。 龙凤百花薰(被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永久收藏)

初次创业的失败并没有让张福荣放弃心中的梦想。1994年,他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省供销学校联合,再次扬起了创业的风帆。1997年,他将已经颇有起色的黑陶工厂迁到了榆次,到了2003年的时候,在晋中经济开发区征地约13 300平方米,投资 165万开工建设集生产、科研、展览、学习、生活等功能为一体的山西翔龙黑陶工艺品有限公司。次年,一个醉人的黑陶世界由翔龙人展现在世人的面前。2005年9月,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的专家们认真考察后,最终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黑陶艺术研究所”的牌子挂在了翔龙公司。历经十几载,张福荣用他的执着和信念,演绎了一个将“泥饭碗”变成“金饭碗”的点土成金的传说。如今,张福荣的翔龙黑陶工艺品有限公司在全国工艺美术行业颇有知名度,成为全国黑陶企业中的佼佼者。

开创校企合作 推进黑陶产业化转型发展

“黑陶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在太迷人了,一走进它的世界就被它吸引了,它让我感觉到我所学的不是一样普通的技术,所制作的也不是一件件普通的工艺品,而是一个个承载着厚重的黄土文明的精灵。学校毕业后,我将继续在翔龙公司工作,将黑陶艺术作为我一生的追求。”可以说,每一件黑陶作品的诞生,都凝聚了翔龙人默默倾注的心血、热爱和情感,在翔龙公司生产车间实习的晋中师范高等学校黑陶班的学生乔健向记者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而他则是张福荣开创性地与晋中师范高等学校进行校企合作、联合办学计划受益的贫困家庭学生之一。 聚宝盆

早在2008年,张福林就深感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黑陶行业,好的工艺师流动非常频繁。校企合作,联合办学成了他当时一个人才培养转型的起点,当年他上跑教委,下跑学校,多方联系,终于在2009年,与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联合从晋中左权、和顺、介休等地招到了30名贫困家庭的学生,在该校首次设立了黑陶班。而这些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均由翔龙公司承担,经过3年的专业学习,毕业后可以在翔龙公司直接上班,实现就业。

“这样做,不仅帮助那些贫困家庭的学生圆了上学梦,也为古老的黑陶工艺找到了更多的传人。同时,企业也有了充足的人才储备,可以为以后的转型、壮大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目前,国内的很多同行都在为自己的人才队伍建设四处奔走,而我们却已经建立了一支稳定的人才队伍。这几年不仅开展了校企合作,还组织老员工参加了太原理工大学轻纺美院美术系美术设计专业的成人大专班进行半脱产学习,目前他们已经拿到大专文凭。一支既有文凭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队伍已经在翔龙逐渐形成,开始成为企业实现转型、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说到翔龙的人才队伍建设,张福荣信心十足。他坚信,只要硬件具备、福利优厚、人才到位,就一定能使企业在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上稳步前行,实现跨越式发展。

无论是当初创办的龙山黑陶工艺品厂,还是与技术入股的校办工厂,直到现在占地约13 300平方米的翔龙黑陶工艺品有限公司,张福荣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寻找一条适合企业发展壮大的转型之路,产品从开始单一的工艺品到旅游纪念品、开业礼品,直到现在将实用性与观赏性集于一身的研制、创新的开发理念,无不是一次次如凤凰般的浴火重生,在引领企业转型的同时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发展。

在文化产业大力发展的今天,张福荣和他的黑陶产业也在升华。该公司与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山西画院、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共同策划的“翔龙国际陶艺艺术空间”已向广大陶艺爱好者开放,并多次接待国内外陶艺家进行艺术交流和创作活动。于2007年11月份开工建设的20 000平方米的山西翔龙大厦也已投入使用,2 000平方米的晋中非遗展厅在山西工艺美术事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未来的翔龙将作为黑陶文化传承、交流的平台,将黑陶艺术发扬光大的同时实现再次的转型、跨越。

此外,公司还与北京城市大学艺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通过艺术学院的教师、学生来到企业进行艺术创作,为公司带来现代消费市场的新创意、新理念、新工艺以及多种艺术形式的合作,创作和生产符合现代市场需要的黑陶、陶瓷、陶艺等各种形式的艺术品、工艺品。

传承黑陶文化 传统与现代不断融合创新

作为黑陶艺术孜孜以求的探索者,张福荣经过多年的潜心研制早已熟练掌握了陶制品的烧结工艺。黑陶、银陶、紫陶、红陶、黄陶、彩陶,在他手中完全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地。他所制作的黑陶工艺品既保持了原始艺术之粗犷质朴,又蕴含了现代艺术之精华神韵,同时也使这些代表远古文明的艺术品,更自然更和谐地融入现代人的典雅生活之中。 采用鎏金工艺烧制的黑陶新品

如何传承黑陶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传统与现代融合创新,是张福荣在发展自己企业的同时考虑的事情。他说:“一个大师的出现解决不了传承问题,一支队伍的出现才是真正的传承。将传统的工艺和现代元素进行完美融合,从而让一件工艺品既具有传统特色,又具有现代气息,这样才能得到大众的认可,从而吸引更多像乔健一样的人走进黑陶世界,感受黑陶那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这样才能让黑陶艺术绽放璀璨的光芒。”为此,他不仅自己努力去探索研究,也热心地对自己的员工和黑陶艺术班的学生进行黑陶工艺和创作技能指点,还鼓励他们进行自我创新。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山西省首届工艺美术大师、山西省民间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国内外博览会上,张福荣一次次捧回金奖、银奖的同时,也不断获得一个个头衔和荣誉。他的黑陶制作工艺,则被列入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张福荣在黑陶技艺上也有了越来越大的进步。如今,在原有花瓶、笔筒、烟缸等艺术品的基础上,张福荣和一批老技师们又研制出了灯具、香熏、茶艺、文房用品等系列。工艺上,他也在原来固有的镂空、浮雕、雕塑等基础上,不断创新寻求突破。新研发的低温烧陶技术,这一技术节约能源,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在传统工艺与高科技结合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他的作品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香港东方艺术馆、湖南省博物馆、山西省博物馆等单位收藏。

如今,翔龙的黑陶工艺品有的再现古陶造型,展现了我国古代造型的传统风格,但更多在造型和纹样上有了新的变化。古陶的典雅、沉着、浑厚与明清瓷器的纤细轻巧、华丽结合起来,经过匠心构思、推敲、琢磨、提炼、集中、加工,具有了新的黑陶艺术形象。陶器制品纹式经过结绳、指印纹、堆加、镂空、浮雕等工艺技法,合乎规律的自然形式,在黑陶制品中显得更为突出和纯粹,有的生动、舒畅,有的则显出一种神秘、怪异的意味。古代艺术的精神在这里再现、凝练、积淀下来,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和情绪。

传承人档案: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3篇

陶艺在生活中非常普遍,但谈起做陶艺可就没有那么容易哩!

“今天肯定又是无聊的一天”,我自言自语道。我无聊地踢着小石头,我顺着一个小石头前进的方向,看见了一个名字怪怪的店——“陶之夭夭”。光是店名足以把我吸引过去,刚推开门,眼前的景象不得不让我叫哇!五颜六色的泥巴映入眼帘,还有各种各样的饰品。我一个箭步冲到了店员面前,询问店员我才得知,这个陶艺是由不同颜色的泥巴组合而成,你可以把它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再经烘烤就好了!我迫不及待地要做了,看看旁边的人都干劲十足,我也充满了信心。但我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我要做一个兔子,首先把白色泥巴搓成2个小圆球,一大一小。再做4条腿。眼睛,嘴巴一应俱全。我拍拍手得意地一笑,但感觉少了什么,对了“耳朵”‘我赶紧做了2个兔子耳朵。OK!不过开始去怪怪的,算了,直接把它送入烤箱。做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想看我的第一个作品。我把嘴张得好像可以吞掉世界那么大,“这是什么,完全可以和怪物相互吡媲美”。

哎!我灰心失望级了,又开始了第2个作品的制作。为了不伤自尊心,我细心地做了起来,搓2个小圆球当兔子的眼睛,2个稍大一点的做兔子的`身体和头部,四肢我可是细心地不能再细心了,搓成一个小木桩的样子,做耳朵时,先把泥巴弄成扁扁的,把多出的部分去掉。做完后,一只四肢健全,不像怪物,精美,可爱的兔子出现在我面前。

我心头涌上一股甜蜜的感觉,那应该是辛苦和汗水换来的成功吧!我坚信:只要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4篇

关键词:景德镇;陶瓷;民俗艺术;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

陶瓷是一种工艺美术,也是一种独特的民俗艺术形式,珍贵的陶瓷古迹,精湛的制瓷技艺,独特的瓷业习俗,丰富的陶瓷器皿,优雅的瓷乐演奏……这些都昭示着陶瓷民艺的无限魅力,也体现她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景德镇陶瓷民俗艺术是景德镇制瓷历史的伴生物。景德镇历史悠久,千年窑火不断。在景德镇千余年的瓷业生产实践中,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互相碰撞、彼此渗透,逐渐融合为极具地方特色的陶瓷民俗艺术,已成为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对景德镇民俗艺术的文化特征作初步的探讨。

1.约定俗成性

景德镇陶瓷民艺是当地瓷工们为了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而自然形成的,这是景德镇瓷业中众多的生产环节和行业分工需要的一种组织制约和引导集体行为的制度。这些制度或规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文化准则,文化准则是由一些规定、规范和规则组成,行动者可以用于适应社会环境,是行业中口头流传而慢慢归纳总结出来的,具有一定的约定俗称性,往往没有文字记载。其传承主要依靠口头传承和行业相教。这些规定或程式大多铭记在民众的心中,落实在他们的行动上。如挑坯工在路口拐弯时,他必然要“打叫口”(即吆喝),听到他们的吆喝声你置之不理,或没留意撞到了挑坯工的坯,不用解释和争辩,你应该赔偿坯钱,还有自觉请挑坯工到餐馆吃粉蒸肉,这些都是不要解释的规矩。

2.形式自由性

景德镇陶瓷民俗与民间艺术,它有巨大的自由性,可以容纳各种各样的个性、创造性、新颖性,真正呈现为百花齐放、众声合唱、交响齐鸣、蔚为壮观,形成从未有过的奇丽景象。由于有即时性,就会瞬息万变,新奇叠出,变化无穷,可以促进与满足各种各样的审美情趣与审美需求。比较官窑陶瓷与民窑陶瓷,官窑陶瓷呈现华贵、单调、严格的风格,民窑陶瓷则更多的是自由、质朴、清新的艺术风格,可谓百花争艳。景德镇陶瓷民俗与民间艺术因不同地方、不同朝代、不同人群的喜爱,他们在传承民俗和艺术的过程中,就演绎着多样化、十分自由的甚至因人而易的个性艺术。

3.传承民间性

人类文化的发展,最初是伴随制陶技术的发明而开始的。最早的原始陶器是先民们的创造,是“最原始的‘民间’创造活动的产物”,也就是说,民俗陶艺,具有与生俱来的民间性。

民间性,体现了民间陶艺的民族性、群众化的文化特点。中国民间艺人以其独特的制作技艺和审美情趣,向世界不断展示这一扎根民间、世代相传的传统艺术的现代魅力。

现代民间陶瓷较多的保留了传统陶瓷的成型、装饰和烧制方法。民间陶瓷匠师中的优秀者,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技艺,他们常常自行设计、自行制作,在生产制作中不断修改和完善设计,其传承性和群众性很强。民间陶瓷技艺一般是师传或家传,师傅传授给徒弟,长辈传授给晚辈,徒承师业、陶艺世家在民间也是司空见惯的现象。这样,陶瓷艺术多是以历史性和集体性的创造而体现出来的,它代表着一方水土的共同审美血脉,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其乡土味很浓地域性强。我们可以透过其表面的造型和纹饰去理解它的文化内涵,洞察它所表达的普通百姓的审美心态的共性。

无可否认,陶瓷艺术的产生于民间陶瓷,民之所造,用之于民,这始终是陶瓷艺术发展的主要方面。与官窑陶瓷相比,民间陶瓷之所以长期蓬勃发展,在于其扎根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其旺盛的生命力来自于民间,寓含着深邃的民族情感和习俗气息,饱含着浓郁的民间色彩。

4.朴素情感性

习俗文化,是指劳动群众习以为常、世代相传的习惯、风俗以及相关的民间文化。可以说,各民族独特的生活习惯和传统风俗,丰富了我国民间陶瓷艺术的表现内容和形式,犹如一洌清澈的泉水,融入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之中,并为它带来了崭新的勃勃生机。

中国民间重视家庭的延续,以子嗣承传的多子多福的封建思想绵延了几千年,为了表达这种朴素的愿望,民间陶瓷装饰中有象征“榴开百子”的石榴图案,由石榴、佛手、桃子组成的多子、多福、多寿的“三多图案”、也有麒麟送子和子孙满堂等其它祈福的祈祷图案,这是民俗习尚所体现的又一种常见形式。可以说,民间陶瓷艺术来源于广阔的现实生活,分析、概括、熔铸、提炼成一幅幅反映社会风俗时尚、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及饱含民俗心理的吉祥图案,充分显示了民间陶瓷质朴、自然和生活化的审美风格。

宋代陶瓷可谓“瓷国春生,名窑竞芳”;由于各地习俗文化及其它民族文化的差异,造成南北民间陶瓷艺术异彩纷呈的风格,宋人饮茶、斗茶之风盛行,民间多喜以黑色茶盏作饮茶斗茶的器具。这种黑瓷、色调含蓄莹润,造型优雅别致,以单色的剔花刻花装饰体现釉色丰富细腻的变化效果,成为当时风靡一时的用瓷风俗。可见,景德镇陶瓷民俗与民间艺术具有情感礼俗性。

5.意义象征性

普列汉诺夫曾说过:“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决定的。”民间陶瓷艺术品中可以发现中国民众吉祥心理的表达,这是中国民间特有的文化内涵。“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赵趋避凶、寓意吉祥、希冀幸福,已经成为民间陶瓷艺术的文化主题。

与官窑陶瓷相比,民间陶瓷除了自然、朴素和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还有在装饰上,用寓意和谐音来象征吉祥的图案比官窑器多得多。如牡丹象征富贵;石榴象征多子多福;松鹤象征延年长寿;鸳鸯象征成双喜庆;鸟鹊象征喜庆;鹿象征官禄;蝙蝠象征幸福;游鱼象征富足有余;鹌鹑象征平安;戟、罄、瓶象征吉庆平安等等。

“福”、“寿”、“喜”之类字,直接写在瓷器上在民窑瓷器中也十分普通,表达了市民阶层对幸福康寿的愿望和寄托。民间艺人把人们喜闻乐见的花草虫鱼、祥言吉语等大量描绘在瓷器上,如“寿山福海”、“福寿康宁”等字样和象征着“三阳开泰”的“三羊”图案等,形成了官窑无法比拟的朴实的艺术风格。

6.生活情趣性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5篇

中国某个小镇上,有一家小小的陶艺铺,铺子里摆放着大大小小的作品,而一个老人,坐在小板凳上,揉着泥。阳光透进铺子,泥变得一闪一闪。

来来往往的人很多,但是很少有人停下脚步,去留意这个铺子,这个老人。他的生意不好,但他依旧工作着。瞧瞧,他先准备好加工原料,然后将陶土进行揉泥,他的那双充满皱纹的手,瞬间沾满了褐色的泥土。当泥变得光滑且密度一致的时候,他开始了最主要的一步工序——把土放在拉胚机的中心,开始拉胚成型。像是变戏法一样,老人用指尖每触碰一下泥,泥就会变成不一样的样子,然后他拿起一个银色的小棒,从中间放进去,瞬间,原本的泥就不见了,中间变空了。不久,一个小小的陶罐就做好了。还不够,他又拿起一支画笔,在陶罐的四周染上了颜色,添上色彩的陶罐更加好看了。

接着,老人小心翼翼地把这个小陶罐装入匣钵,匣是陶瓷制品焙烧的容器,以耐火材料制成,作用是防止瓷坯与窑火直接接触,避免污染。烧窑时间过程约一昼夜,老人就坐在窑子旁,一边关心着里头的小陶罐,一边做着他的陶瓷。千年窑火,延绵不息。火印在老人脸上,他的.皱纹清晰可见,白发也被映照出了光。

就这样过了几天,老人打开窑门,一只小小的、精美的陶罐,害羞地躲在一角。老人笑着把陶罐拿了出来,用手碰碰,哟!还烫着呢!他爱惜地把陶罐装在透明盒子里,看着它,看着他的心肝宝贝们。这,是他几年的心血。

一天午后,老人在小板凳上揉着泥,微风把老人银白的胡须吹的一摇一晃,老人盯着手里未成形的陶瓷,他期待着,它的到来……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6篇

12月16日,我去了陶陶乐陶艺培训中心,和小记者的小伙伴们一起去体验陶艺制作。

一走进陶艺馆,就看见了许许多多的陶艺,摆列在架子上,我们东看看西瞧瞧,看得眼花缭乱。

活动开始了,我带着围裙和袖套等装备,满怀期待地学习。首先,听小叶老师的介绍,知道了什么是陶艺?它包括绘画、雕塑和设计,是传统的陶瓷技术和现代文化结合的艺术形式。还知道了陶瓷的区分:1.看颜色(陶暗瓷亮)2.看光滑度(陶粗瓷滑)3.烧成温度(陶800度左右,瓷1200度左右)。最后还了解了陶艺的工序:做坯、晾干、修整、彩绘、喷釉、烧窑等多道工序,才能制成成品。

马上快到圣诞节了,老师说今天的任务就是做一个圣诞老人,哈哈...这是礼物,我们都很开心!老师先给了我们一些工具和陶泥,接着我们就开工了。按着老师刚刚教的步骤,先轻轻拍打陶泥,把气泡和裂缝拍没,再搓一个圆椎形的泥块当身体,然后在身体的底部用工具打一个洞,再用泥条成型法做出圣诞帽,用泥球做出圣诞老人的.手脚和五官,再用竹签戳出胡子和衣裤的纹理,最后装上装饰,一个活灵活现的圣诞老人就出现了。可是老师说,今天做好的瓷坯还要晾干、修坯、上釉、烧才能变成成品哦,所以我的作品还要等上一段时间才能看到,好期待我的作品啊!

最后,我们相互看看,大家哈哈大笑,因为我们都成了一个个泥娃娃,真是一次快乐的体验啊!我通过做陶艺,知道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还要付出努力,才可以获得成功。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7篇

“陶艺”既好玩又有艺术性。它可以发挥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各种陶艺作品,体验各种特殊活动。它一直受到我这个年龄的孩子的喜爱。而我就是那个能亲手做陶器的幸运儿!

老师给了我们每个人一块“大泥巴”,让我们观察一会儿再做。我想:用泥之前,要观察泥的性质,用不同的方法揉捏。就像写作一样,首先要观察文字的结构……不仅仅是粘土,很多东西都是一样的。处理不同事物的方式不同,会有所不同,首先要观察事物的“结构”。另外,一个成功的作品背后,总会有很多失败。如果不敢尝试,怎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陶瓷作品?”于是,我们都放开手脚,开始“创作”自己的陶艺作品。我们还做了一个漂亮的流线型杯子:我和另外两个同学合作。第一,我用双手摩擦湿泥,使之更加灵活;然后在不吸水的案板上用擀面杖擀出一个“泥饼”,用刀在饼上画一个大小适中的杯状椭圆形底盘;最后一步,用同样的方法在底盘周围做两个长方形的“泥饼”,就大功告成了!

做杯子容易吗?不简单。没关系,即使你犯了错,也不会被嘲笑,因为大家都知道,你每犯一次错,都是一次努力创新的结果。不只是做粘土,做很多事情都是一样的。面对不同的事物,我们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首先要观察事物的“结构”。经过反复努力,我们终于做出了一个普通人比较常见的杯子。

在我的第一次陶瓷艺术经历中,我不仅学会了陶瓷艺术的技巧,也学会了对事物的态度。在陶艺课上,我学到了一些普通课学不到的东西,既有娱乐性,又充满了奇妙的东西。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8篇

天天看着爸爸和工人师傅们做紫陶,我早就手痒痒了,可爸爸总说我还小。经过我再三请求,爸爸终于同意教我做紫陶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爸爸把我带到拉坯房说:“做陶的第一步,首先要学会捂泥头”。爸爸让我先拿一坨泥巴,重重地砸在盘上,然后,再把泥巴弄湿,再打开盘的电源开关。我开始做了,爸爸让我双手捂住泥头,手用力控制住泥巴,但手不能跟着盘动,可是泥巴就是不听我的使唤,在我的手里乱窜,而且我的`手总是会跟着盘转,无论怎么用力也捂不住转得欢快的小泥巴。

这时,爸爸让我起身站在一旁,看他给我做示范,他边做边给我讲解:双手捂好,手不要跟着盘动,双手小母指用力,捂好之后再轻轻地把手放开。爸爸把泥头捂正之后说:“你来捂一捂看,现在感觉和刚才的感觉有什么不同?”我照着爸爸的姿势和方法,先轻轻地把手捂在泥巴上,双手小指慢慢地用力。此时,手中的泥巴好像懂事的小猫咪一样,在我的手心滑溜溜地转着,再也没有像刚才一样乱窜了。捂了一段时间之后,我的手没有跟着盘动了,小泥巴被我服服帖帖地掌控在手中。我高兴极了,大声地喊到:“爸爸快过来看,泥巴捂正了没有?”,爸爸赶忙放下手中活过来看,“哦哟,不错嘛,进步蛮快的,不过还要比这捂得更正些才好哦”,听到爸爸的夸奖,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美滋滋的。

从那以后,经过不断的练习,我不但学会了捂泥头,还学会做杯子、碗、笔筒等简单器具,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有时候,我家来客人了,爸爸还会在客人面前夸我呢!

做紫陶真有趣啊!我想只要我用心学习,将来也能像爸爸一样做出许多精美的紫陶来。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9篇

有的人认为把自己的青春花费在花天酒地中,才是真正的有个性;有的人认为穿最好看的衣服赶潮流是一种个性;有的人认为在青春时为自己的'偶像喝彩更是一种自己。但在我看来,个性就是利用青春好好学习每一种事物的有点,个性就是拥有自己的主张,让自己因理想而努力,因自信变得自强,成长起来。

就在前几天学校,学校展开了以“飞扬个性,成就理想”为主题的学生陶艺事件活动。为此,我们还特地去陶艺中心做陶艺呢!那天,我们同学个个精神抖擞,场地里处处散发着青春的光芒。在指导员的一声令下后,我们个个迫不及待地动起了手。我不慌不忙的挽起了袖子,把自己创造好的形象放映在脑海里,拼劲全力做了起来。早在车上我就在心里想着:无论怎样我都要做出一个令自己满意的造型,为了这个,我拼了!

我目不转睛的盯着手中的泥巴,把我的希望寄托在泥巴身上,心中暗叫:泥巴,你要为我争气啊!终于,经过我的不懈努力之下,泥巴终于成了一朵鲜花,再也不是“牛粪上的一朵鲜花”了。我拿着作品,爱不释手,反反复复的摸了又摸,看了又看,总觉得看不够。我抬起头,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与昔日的打打闹闹完全不同了。每个人都专心致志的“摆弄”着手中的泥巴,仿佛一切都不存在了。一小时过去了,同学们看着自己的成果,脸上洋溢着笑容。

经过了这次的陶艺活动后,我收获了许多:我学到了一项技能,我的身心得到了一次陶冶。但最大的收获是:我把自己的个性展现在握的作品上,这次的陶艺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10篇

周末下午,我和妈妈来到广场上的“百陶汇”做陶艺。

一进门,我就情不自禁地惊叹陶艺的魅力与神奇!看着一件件新奇别致的作品,简直就是鬼斧神工啊!我找了一个空位坐下来,一位阿姨走了过来,让我在货架上挑一个自己喜欢的陶瓷,琳琅满目的作品让我看得眼花缭乱。最终我在窗台边发现了一只像海一般蓝的花瓶,心想:用我亲手做的花瓶送给妈妈插上花一定更美吧!于是我把它拿下来,爱不释手地捧在手心,告诉阿姨我要做这个。她拿出一个又圆又粘的陶泥,坐在旁边教我怎么做。转盘边还有一桶水,阿姨说要边做边沾水,不能让手上有太多的泥巴。她启动机器,指点我先用大拇指按在圆的中间,钻出一个小洞。随着机器的'转动,孔越来越大,就这样瓶身逐渐显现出来了。然后按照阿姨说的双手合拢往上提,陶泥像海水似的越涨越高,大概提到十厘米的时候,我用两个手指往里轻轻一掐,将瓶口慢慢缩小。渐渐的,花瓶的大致样子出来了。正在我得意时,不料手用力过度,成形的花瓶两边塌陷融合了。“呀,快要完工了呢!”我委屈地看向阿姨。她也不无遗憾地说:“已经定型了,看来只能重做了。”说完,阿姨又拿了一块陶泥给我,我如法炮制,吸取了刚才的教训,做得特别小心。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一个有模有样的花瓶完成了,妈妈在一旁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我心里乐开了花。

看着自己辛苦了一下午的劳动成果,我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也让我懂得了:遇到困难不灰心、不放弃,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11篇

在今年的劳动节,我们一起前往东坞山“劳动”。“劳动”什么呢?我们要学习怎样完成一个陶罐。

随着司机的一脚油门,我们飞快地向东坞山进发。随着半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到了东坞山的陶艺基地。进入基地,我们参观了陶艺师傅制成的各种各样地陶罐半成品,一个个精美的半成品使我们目瞪口呆。周师傅告诉我们:“皇家御用瓷,采用皇家独有和专用的优质高岭土资源,以中国独有且皇室专用的黄釉为基础,创造出极为珍贵的皇家五彩云龙纹饰。并将宋影青、明大红一体烧制,称四朝三釉技法。浮雕金工艺,则以千足真金为原料,釉质纹样部分,黄金含量高达18帕,在当代国际制陶业也属领先。”

首先,我们来到了2楼——绘图的地方。那是一件小小的工作室,里面摆满了画架和椅子。在树叶与炭笔的“沙沙”声中,同行的都完成了杰作。作文而我利用自己并不熟练的素描功底“描绘”了一幅“净瓶图”。虽说不咋地,但是,里面也有我的良苦用心。

回到1楼,我们要做罐子。由于动手能力差,我只好放弃净瓶,做一个简单的碗。虽是一个简单的碗,可仍不失挑战性。周师傅拿出一大块泥胚,将那块泥胚砸在了转盘上。我伸手将大拇指向泥胚中心摁进去,泥胚丝滑的感觉使我感到:还蛮好控制的',渐渐有了手感。不料,手中泥胚突然“发疯”,跳起了摇摆舞,有一些泥块甚至飞了出去,我不禁慌乱起来。周师傅连忙帮我重新把泥胚定好型,我只好战战兢兢地完成了陶罐作品。

最后,就是绘图了。我拿起一个“三潭印月”,又拿了一支沾了青釉的笔,随意创作。可成果……差尽人意。

到了回去的时间了。随着大巴的渐行渐远,我们也与陶艺基地告别了。再见了,可敬的陶艺师傅们!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12篇

3月13日,我第一次学做陶器。制作陶器需要一段时间,但很充实。

制作陶器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从大自然中获取土壤。然后,土壤被制成粘土。然后,把土放在绘图机上,将作品与其他土一起雕刻或粘贴装饰。成品烘干后即可上釉(釉料是陶瓷类颜料上的一种涂层)。最后,把类似的作品带到800℃燃烧。精细的陶器是由

制成的。我至少要花三个星期才能做出一件陶瓷艺术品。第一周,画,画,贴。下个星期,格拉斯。在第三个星期,我会把作品拿回来,消毒后使用

我做了两次。我第一次画画的时候,老师教我一句打油诗:先修,后开,再改进,最后做好。一周后,我去了琉璃城。首先,我们用刀之类的工具刮去多余的粘土。然后用黑釉沿外轮廓重新描摹不清部分,最后上色。又过了一周,我去拿工作。我得到工作后,非常难过。因为我的碗里好像满是雀斑。我叔叔告诉我,那是因为粘土烧制时,有时会恢复原状。虽然心里很安慰,但还是很难过。我把这件事告诉了我妈妈,她让我再做一次,所以在清明节假期,我又去做陶器了。这是我第二次做陶器,不久前我做过一次。所以我对陶器的制作过程非常熟悉。这次,我做了一个更漂亮的造型,把我刻画得更漂亮了,还在以前画的基础上加了三朵花,很漂亮!我满意地回家了。一周后,我去上釉,因为我画的比第一次多,所以上釉的时间比第一次长。这次,我要自己把多余的'土刮掉。但是我刮不好,所以我去请老师再过来示范一下。我仔细观察,终于把它刮平了。接下来,我用一把大刷子在碗的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水。最后,我要上釉了。上釉后,我把有雀斑的陶器还给了叔叔。最后,我对舅舅说:“记住要做得更好!”

我真的很期待下周要做什么?有雀斑吗?它很漂亮吗?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13篇

依稀记得小时候爸爸带我做过陶艺,虽然做得不好,但心里一直期盼着能再次体验。这周天我有幸参加了校园小记者的外教陶艺diy活动,心情无比激动!

走进陶艺屋,只见里面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陶艺作品,有造型古典优雅的花瓶,有精细别致的碗、杯子等各种陶艺。最大的亮点应属于两位高大靓丽的外教老师,她们开口一句_comhere!_马上把小记们聚集在一起。看着老师声情并茂地用全英文讲解着陶艺制作过程,虽然大家听不懂,但场面一点儿也不尴尬,因为有实物加动作讲解,大概能猜到八九分,渐渐地我们在游戏互动环节里学到了许多关于陶艺制作的'单词。这种寓教于乐活动使大家收益匪浅。

很快到了激动人心的diy环节了,我们个个跃跃欲试,挽起衣袖,系上围裙,都想在大家面前一展身手。有的想做花瓶,有的想做碗,有的想做笔筒……而我却只想做个简单的水杯。

教我做的男老师拿来了乳白色的陶泥,我照着老师的方法做,先用水软化陶泥,用力揉捏到软硬适中后,再把陶泥揉成一个正梯形,放到转盘上开始进行拉胚。一脚踩着踏板,转盘开始飞快地转动,我两手轻轻扶住梯形的两侧,不敢太用力,生怕它变形。再用食指对着梯形的顶中间轻轻往下按,等快要到底的时候,食指靠在边缘,轻轻往外拉宽,往上拉高,直达到自己想要的尺寸后就可以停手了。当转盘停下的同时,一个世上独一无二的水杯诞生了!我欣喜若狂地欣赏起自己的作品,套杯外侧那一圈圈涟漪状唤起我心中无限遐想:陶艺虽说是一门古老的文化,此时此刻对我来说是一首快乐的赞歌,更是一项精细的创作!

这次陶艺diy活动既学了英语又能亲手制作自己喜欢的陶艺,实属难忘!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14篇

今天,我们小组要去做一件有趣的“工作”—做陶艺。我们一组七个人出发来到陶艺工作室。妈妈告诉我:工作室只有六台机器,因为我今天是小队长,要负责给大家服务,所以要让其他小朋友先工作,我先从旁协助、观察和了解。我欣然同意,因为这是我的责任和义务。

工作室的老师跟我们介绍说:陶瓷是陶和瓷组成的,而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有着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陶器的国家之一,而中国瓷器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而备受世人的推崇。而我们生活中也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瓷器:碗、盘子、瓶子等等。

讲解完陶瓷的发展史,老师给每个人发了一块白瓷泥。今天我们将利用这块白瓷泥来做出各种我们自己喜欢的瓷器。老师耐心的一个个教我们如何做,我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看着。大家都开始工作了,我把目光锁定在了李芷萱手上,只见她双手抱住白瓷泥,四只手指扶住边缘,拇指摁住中间,让它“胃穿孔”。不一会,一个漂亮的小水杯就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又去看其他同学的成果,只见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工作着,有的人做成了花瓶、有的人做成了碗,有的人做成了杯子,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真的很神奇。

最后轮到我自己动手了,我双手护住瓷泥,因为我之前听了老师的.讲解和看了同学们的操作,很快我便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这次的瓷器DIY活动真的太棒了!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都体会到了不一样的快乐!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15篇

上周六,我和妈妈在华谊商场看到一个正在做陶器的小男孩。他的双手沾满了泥土,但他的嘴笑得像朵花。我觉得很有趣,决定自己做陶器。

柜台的阿姨给我准备了一些材料,包括土、绳子、水和海绵。我不禁感到兴奋,立刻穿上围裙卷起袖子大打出手。首先,我得把一块干泥块扔到一个正方形里。当我抓起冰冷的泥巴使劲往下扔的'时候,我忍不住笑了。这种感觉太好了。我从来没有这么肆无忌惮地玩泥巴!然后,我用浸湿的手压泥块的底部,让它牢牢地粘在底座上。但是不知道是自己力量太小还是太不听话。当底座转动时,整个泥浆会向一侧倾斜。我和姨妈要重复前两步,不断尝试。因为我在水里泡的时间太长,泥越来越小。我急坏了,阿姨帮我换了一块新的泥,耐心的安慰我:“放心吧,第一次慢慢来。”。我不好意思再静下心来和姨妈一起努力。“一切努力都有回报。”第四次我们终于成功了!然后,阿姨把我的手放在周围,抱着泥块。随着机器的高速运转,泥块逐渐变成了椭圆形,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泥块还在底座上快速旋转,我把两个大拇指紧紧的放在一起,从泥块的顶部慢慢的放进去。一个小洞出现了,越来越大,越来越深,最后一个花瓶的原型出现在我眼前。最后一步是塑造花瓶。我轻轻双手合十,把它的“肚子”做得又大又圆,把它的“脖子”拉得又细又长,然后把瓶口挤成扁扁的形状,小花瓶就诞生了!我笑着看着自己的杰作,却不知道一只浑身是泥的“小脏猪”诞生了。我妈点着我的小鼻子哈哈大笑起来!我用绳子把花瓶从底座上拖下来晾干,然后用鲜黄色的背景画出来,用鲜红色的花装饰。一个漂亮的花瓶终于完成了!

我满心欢喜,到处炫耀。这是我的第一件陶艺作品!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16篇

星期六,爸爸带我去做陶艺。当我们走进一家陶艺馆时,发现这里除了店主外,空无一人,冷冷清清的,我心里暗暗地想:“这里肯定不好玩!”

这时,店主看到了我们,就乐呵呵地迎了上来,热情地给我介绍起来,还详细示范了一下陶艺的具体做法。

听完介绍后,我就迫不及待地坐在了陶艺机前。首先,我将一团泥球放在陶艺机的转盘上,再打开开关,让它快速旋转起来。然后,我再往手上蘸了点水,握成喇叭形后,罩住泥球,大拇指往里一伸,再往上一捋,一个美丽的细颈杯就做成了。但就在我洋洋自得的时候,衣袖不小心碰了一下杯子,杯子就从最细处裂开了。

我很不甘心,就请叔叔给我重换了一个泥球,又做起了泥杯,这次我不敢再将杯腰收得太细了。我轻轻地将杯腰收了一点后,就开始做杯口,但在用手蘸水时,又不小心碰了一下杯子,哎呀!杯子被碰了个大豁口,万般无奈下,我只好又重做了。于是,我又堆了个泥球,并稍稍晾了一下,做了起来,在做杯口、杯腰时,我用叔叔教的.方法,一点一点缩,一点一点收,“哈哈,杯子最后终于做好了!”

就在这时,我的同学谢雨彤和她的好朋友也来玩陶艺了,不一会儿,她就做好了一个碗,我仔细瞧了起来,惊喜地喊到:“你做得真好!……”

就在我和同学高兴地说话,欣赏我们的作品时,爸爸走了过来,对我说:“时间不早了,该去上兴趣班了!”

唉!告诉你一个小秘密,但千万别让我爸爸妈妈知道,那就是,当我做喜欢做的事情时,比如:看书、画画、弹琴和去跟同学玩时,令我最头疼的事,就是爸爸催我去上兴趣班,什么兴趣班啊,简直就是无聊班嘛!

唉!最后,我还是不得不恋恋不舍地告别同学,离开陶艺馆,去上兴趣班了。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17篇

现在,我们用的杯子、碗、盘子都是用陶瓷或塑料做的。但是,在原始社会,原始人不会烧制陶瓷,更不会使用塑料,那他们如何做这种器具呢?当然是用陶泥啦!上星期六,妈妈带我去陶厂做了一件属于我自己的陶器。

到了陶厂,我看到了很多五花八门的陶器,其中大多数都是瓶子。但是那些瓶子都是上了颜色——也就是上了釉的,今天我要做的是先为自己的瓶子塑形,上釉那是后话。

我来到了制作瓶子的地方,那儿有一个圆形的大转盘,用脚踩动下面的开关,大盘子就会转起来。我来到一个上面已经放好陶土的盘子边坐了下来。我用脚轻轻踩住开关。盘子便开始转了。我用大拇指伸进陶土中,用另外四根手指扶住外围的陶土,并将我用大拇指挖出的洞逐渐扩大、变深,再将外围陶土变薄、变高,变成瓶壁。接下来就是最难的步骤了——拉胚。拉胚的过程最难却也最有趣:将未成形的`瓶壁慢慢向上拉伸,手指要轻轻扶住瓶壁,如果太用力,那么做出来的就会是“有缺口的瓶子”。拉胚对踩踏板的力度还特别讲究:如果踩太重,圆盘就会转得飞快,那么陶泥就会被甩出去,功亏一篑;如果踩太轻,陶土就会因为速度不匀而崩塌。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我终于拉好了胚。一个漂亮的瓶子终于做成了。我摸了摸额头,虽然是冬天,但却渗出了汗珠。

做陶器需要耐心,需要毅力,需要你凝注心血。我们的先辈在没有“大圆盘”时就能做出精致实用的陶器,这需要多少个日夜的不断努力呀!同学们,我们在学习中是不是也应该学习他们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呢?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18篇

今天,天阴沉沉的,下着小雨,但是我一早就激动地起床了,因为今天我要去参加《关心下一代周报》小记者的圣诞节主题陶艺活动。

给我们上课的是可爱的橙子老师,她问我们:“圣诞节马上到了,你会想到什么啊?”大家都积极举手回答,我站起来大声说:“圣诞老人!”橙子老师拿出一个漂亮的花环,告诉我们:“这个是圣诞门环,象征着平安和保护。今天我们就用陶土做圣诞门环!”

制作陶器需要先练泥,把陶泥里的空气泡泡都挤出来,做出来的门环才结实。然后我们可以在底板上用练好的泥制作自己喜欢的形状,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两个工具:刻花纹的竹签和用来把各种形状粘在一起的泥浆,老师称它为“花生酱”。橙子老师说:“完成的作品要先在阴凉处自然风干,然后到800℃以上高温的炉子里烧6个小时以后,才能涂上漂亮的颜色,之后再到1200℃以上高温的炉子里烧12个小时,我们的作品就能漂漂亮亮地永远保存了。”

“现在可以开始动手了!”老师一声令下,我们拿出工具和陶泥认真制作起来。我先搓了两根细细的`长条拧起来做成圆圈,然后做了一片树叶,用竹签在上面画上脉络,用“花生酱”粘在圆圈上,我仔细看了看,树叶做得有点丑,又重新做了片新的,然后又在妈妈的帮助下做了蝴蝶结、松果和小铃铛,最后,我还自己制作了名字牌,粘到圆圈上。

活动结束了,齐老师为我们每个人和自己的作品合了影,然后我们就把作品交给橙子老师阴干,方便后面的制作。

我很期待看到我做的圣诞门环,我一定好好保存它,纪念这次有意义而快乐的活动。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19篇

从三年级开始,我就开始在学校学做陶艺了。

首先,那里的刘老师给我们每桌发了一堆泥,用钢丝分成几坨。然后讲解:“首先拿一点泥做成一个压扁的小圆,然后再拿一小块搓成一根泥条,接着用泥条把小圆围起来。就这样一圈一圈往上围。听懂了吗?”“噢!”我们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我们正准备做时,耳边传来一阵阵刺耳的叫声。扭头一看,只见几个同学在旁边嘻嘻哈哈地笑着。原来他们在说:“没想到陶艺这么简单,没什么难度吗!”他们对此不屑一顾,我也这样认为。但老天爷一点儿都不给我们留情面,我把小圆底放在桌上拍扁以后,就全贴在桌子上了。我只好又把它抠掉重做。泥条也被我做得乱七八糟的,越来越大,最后竟然断了。就这样反反复复,做了几次都没做好,心里不免有些着急。我不停地使劲挤压,差点把这个“三不像”的`碗搞烂。 我垂头丧气,只好老老实实地来到玩拉坯机的地方排队去了,准备从头学起。可是玩拉坯机的地方早已排起了长龙,好不容易轮到我了,我跟着老师一心一意地学着,虽然小拇指贴着拉坯机,疼痛难忍!但是我并没有停下,依然兴致勃勃地学着,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做出了一个陶器的坯子,虽然看上去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但我依然很高兴。做完陶艺,同学们踊跃举手,向老师问问题。在老师的回答中,他们心中的疑问、迷团一个个解开。也让我们体会到原来当陶艺员是这么的辛苦!

今天让我懂得了,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只要你有辛苦的付出,就一定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20篇

[关键词]生活陶艺;装饰特征;成型;烧制

生活陶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陶瓷器具,是人们为了解决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设计的器具艺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之后,以手工制作形式存在的传统陶艺逐渐发生分野,一部分实用为主的器皿陶瓷逐步走向产业化,转变为批量生产的现代日用陶瓷;另一部分传统陶艺则放弃了实用功能,把注意力集中在陶艺本体语言的探索和对人的精神世界的表达上,并最终形成一个新的艺术门类——现代陶艺。陶瓷艺术原本是生活的艺术,它曾经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但是日用陶瓷的批量化规模化生产使先前传统陶瓷的人性与个性丧失殆尽。而另一方面,走向纯艺术的现代陶艺却远离了人的现实生活而高高端坐于美术馆之中,人与陶艺之间被一层透明的玻璃隔绝了。生活陶艺则是介于这两者之间,它既有现代陶艺的材质语言和手工成型的手段,具有鲜明的手工制作的特性,同时生活陶艺还融合了日用陶瓷的实用功能,因此,生活陶艺是现代陶艺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是陶艺从精神向实用功能、从精英艺术向现实生活的回归。作为实用器皿,生活陶艺具有明显的实用性特征,作为一种情感化的器具艺术,生活陶艺还有鲜明的装饰特征。本文将从生活陶艺的成型与烧成两方面探讨生活陶艺的装饰特征。

1装饰与成型的整合——结构即装饰

“装饰”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动词和名词两种词性的解释,作为动词使用的“装饰”被解释为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美观。从这种解释里我们可以体味到装饰的两个关键词:附属性和表面性,即装饰附属于造型主体表面。在先秦时代的论著中,装饰即“饰”,饰如同“伪”,伪又与“文”同。我们所熟知的孔子所谓“文质彬彬”,既强调重质不能轻文,追求文与质的辩证统一。苏珊·朗格说:“装饰不单纯像‘美饰’那样涉及美,也不单纯暗示增添一个独立的饰物。‘装饰’与‘得体’为同源词,它意味着适宜、形式化。”苏珊·朗格强调装饰的适宜性,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所追求的文与质的和谐统一是一致的,从“适宜”的另一个角度来看,装饰是适宜于它所装饰的东西,装饰仍然是附属性的。

传统意义上的装饰多是附着于物体表面的纹饰,在传统陶艺中装饰的附属性和表面性表现的十分充分。传统陶瓷装饰手法可以绘、刻、堆、釉来概括。“绘”是指彩绘,在坯体和胎体上以描画的形式进行装饰,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青花、粉彩、古彩等。“刻”与“堆”的装饰手法流行于釉下彩和釉上彩兴盛之前,“刻”是指在坯体上以刻划花、剔花、镂空(玲珑)、半刀泥等手法进行的装饰,还包括在已经烧成的胎体上进行刻画——刻瓷。堆是指在坯体上的堆塑装饰。釉是指颜色釉装饰。这四种装饰形式有共同的特点,它必定是以坯体或胎体为装饰载体,以陶瓷装饰材料在载体上刻画一定的装饰内容,从而对造型主体进行锦上添花的修饰。纹样、纹饰是依附于器物表面的附属物,造型是装饰的载体。因此传统陶艺的装饰与造型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在传统陶瓷的发展演变中制陶先民强调造型与装饰的谐调性,而造型与装饰之间却鲜有渗透。传统陶瓷的装饰多是在装饰纹样和形式上的变化,因此传统陶瓷的装饰多是陶瓷造型的附属物,它的变化多存在于陶瓷造型的表层。

生活陶艺装饰的结构化并非孤立的现象,早在设计的现代主义阶段,设计界曾经有反装饰思潮,今天看来所谓的反装饰设计其实就是装饰的结构化。反装饰运动中最为著名的设计师是奥地利建筑家阿道夫·卢斯。卢斯主张建筑以实用为主,崇尚简洁而抽象的造型。卢斯认为建筑“不是依靠装饰而是以形体自身之美为美”,甚至认为“装饰是罪恶”。卢斯反对装饰,虽然从表面看来建筑强调实用,外部完全没有装饰,但是他强调了建筑物的比例,强凋墙面和窗子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建筑的窗子、线脚等细节依然是构成整个建筑之美的装饰元素。“现代建筑、设计等实用艺术对装饰的背离,实质是这一艺术内部的一种变革与调整,是自身整体的一种自我适应、更新与发展。自我的调整与变革,最终不是排除装饰,而是通过否定的方式找到更合理、更具时代性、更具结构意义的装饰与形式。”

2烧成与装饰的融合——烧成即装饰

生活陶艺的最终完成离不开窑火的烧炼,火无疑是生活陶艺最本质的艺术语言。火在陶艺中的作用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今天,关于陶器的发明,有学者认为是古人用火烧结了覆在篮子表面的泥土,从而成功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种人造物的发明。尽管这是一个特例,但它却明确反映了火在最初的陶艺中的作用,火仅是使泥土凝结以便于储存水或食物的一种媒介。但是,窑火之于生活陶艺,不仅仅是媒介,同时更重要的是一种装饰手段。古人早就认识到了窑火对陶器的装饰效果。平地堆烧和坑烧是最原始的烧成方法之一,因其烧成温度低,温度极不均匀,所以堆烧而成的陶瓷表面呈现氧化与还原气氛的不确定性在器物表面形成或青或红的斑驳火痕,古人这种下意识的陶器烧成手法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陶艺家呈现远古情怀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果说堆烧和坑烧的表面肌理是古人下意识所为的话,那么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黑陶的发明则说明古人在用火装饰陶艺上已经由自发转向了自觉。龙山人利用封窑和渗碳技术将粗犷陶器修饰成黑亮如漆的黑陶,封窑和渗碳是古人在对火的作用认识上的一大提升,此时的烧成已经与装饰融合在一起。不过在传统陶艺发展过程中,烧成的装饰性并未获得较大的发展,因为传统陶艺的装饰是以釉为主体的,釉本身是对陶艺最好的一种装饰,在釉发明后的两千年多里,中国传统陶艺的装饰是围绕釉装饰展开的。对材料本身语言表达能力的发掘是现代艺术的一大特征,生活陶艺同现代陶艺一样,都比较注重泥料和窑火装饰潜力的发掘。在国外,众多陶艺家热衷于探讨窑火在陶艺留下的痕迹与肌理,并使之成为生活陶艺装饰重要内容。美国陶艺家杰米·克拉克最喜欢的烧成方式是在地上挖一个坑,用木材、木屑和纸进行“坑烧”,整个过程没有火焰,长时间的还原烧成,燃烧中的碳素渗入坯体中,使他的作品厚重与沉着。他同时采用涂抹泥桨的技巧,在第一次素烧之后,用细泥浆涂抹在坯体表面,再经第二次、第三次烧成,涂抹在作品上的泥浆结成片状,并且每次烧成都会掉落一些,泥片在坯体表面使火烧的痕迹产生出丰富的层次与色彩,妙不可言。(图4)柴烧是生活陶艺常用的手法,柴烧与一般窑的差别在于火焰和灰烬可直接窜入窑室内,落灰与高温融熔状态下的坯体自然反应产生灰釉,其色泽温暖,层次丰富,质地粗犷有力。柴烧作品有受火面与背火面的不同,在同一件作品上有阴阳变化与火焰痕迹,使它散发一种质朴,浑厚,古拙的美感,这也是柴烧陶艺家为它着迷尽心追求的原因。

生活陶艺创作中常用的烧成方式还有盐烧、苏打烧、乐烧、熏烧等方式。这些烧成方式所呈现的陶艺作品虽然风格鲜明、效果迥异,但在总体上可以将其归结为自然肌理一类。每一种烧成方式都可以在作品表面形成一种极富个性的烧成肌理装饰语言,不仅如此,这类烧成方式的艺术魅力还在于烧成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因此以烧成进行装饰的生活陶艺其作品的效果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原始性的烧成手法往往呈现出粗犷、质朴、变幻莫测的艺术效果,这种粗犷、率真、自然天成的偶发肌理恰恰符合了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当手工业和民间艺术被现代物质文明荡涤一空之后,面对着高科技的机器产品,又感到精神恍惚好像失去了什么产生一种文化‘复归’的念头。因为田园诗般的生活虽然不会再来,但是那些蕴涵着纯真感情的质朴艺术品,却是暖人心脾的,永远也不会过时。”生活陶艺天然不假修饰,不矫揉造作,带有强烈的泥土气和不同程度的原始稚拙的属性,正是今天人们渐渐失去而又想拼命追回的一种朴实的品质和原始的情感,这也许就是生活陶艺烧成肌理的魅力所在。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21篇

在2012年9月之前,出生于1984年的任勇还是浙江某大型企业的一名销售经理,先后负责成都、上海、重庆等地的汽车反光材料销售工作,月薪超过万元。但他为什么放弃高薪到磁器口古镇开文化创意店?这个“80后”青年是咋想的?

任勇告诉笔者,他是四川南充人,2007年毕业于成都纺专高等专科学院服装设计专业,他从小的梦想就是以后自己创业,干自己喜欢的事情。“磁器口古镇具有浓厚的码头文化氛围,自然少不了喝茶、聊天、谈事。”瞅到商机后,任勇毅然辞职,和大学同学唐卫涛、李传林一道,多方筹资60多万元,在磁器口古镇做起了茶叶生意。由于店面知名度不高,经营经验不足,创业之初,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生意也比较冷清。

在创业中任勇发现,很多来磁器口古镇的外地游客很难买到代表重庆元素的特色旅游纪念品。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去江西景德镇,发现当地通过把陶瓷的制作技艺完整呈现给游客的方式,既让游客了解了陶瓷文化,又放心购买了陶瓷工艺品。这更坚定了他再次创业的信心。

说干就干,通过多方考察后,2015年4月,任勇在茶叶店旁开起了一家集现场制作和销售的“荣昌陶器吧”。“作为重庆的特色产品荣昌陶瓷,很多人并不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为此,任勇跑了不下十次,请来重庆市荣昌陶瓷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任崇会,在店里向游客全面展示制作花器、盖碗茶杯、茶壶等陶瓷制品的制作技艺,让游客一饱“非遗”技艺眼福。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22篇

转过街角,看见陶艺店的招牌,闻见瓷土的清香,我停住了脚步。我走进了这家陶艺店,戴上围裙,卷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

陶艺店的姐姐拿出了一块陶泥,开始在陶艺机上给我示范制作的方法。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的手,竖起耳朵,听她为我讲解技巧。眼看着她很快就做出了一件半成品,我心里有些发痒,感觉还挺简单的,便迫不及待地接过她手中的泥,开始了“创作”。

我按照她的方法,用水把手沾湿,轻轻地放在泥上,找好重心,让它随着陶艺机转动。转了几圈后,我把一根大拇指放在陶泥的中间,不一会儿,就看到陶泥上开了一个小孔。我用手把小孔逐渐扩大,容器的侧壁就做成了。看着已经呈现出雏形的陶土,我心中十分高兴,正在这时,我的手突然歪了一下,陶泥的.口马上就塌陷了,我连忙补救,可是陶泥就像个不听使唤的小孩子,在我的手中左摇右摆,重心也一下子不稳了。在一阵挣扎之后,它最终“光荣就义”,变成了一滩泥。我心中有些失落,心情就像一团乱麻,既郁闷又后悔。

陶艺店的那位姐姐又递给了我一块新的泥:“第一次都不太好上手,多试试就好了。”听了她的话,我决定重振旗鼓,再次进行尝试。我按照原来的方法,操作着手中的陶泥。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我的手更加稳了,做每一步都不紧不慢,认真细致。终于,我的泥胚做好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从陶艺机上取下来,放在桌子上,并利用工具进行装饰。在历经了“艰险”后,我的作品终于大功告成。看着桌子上做好的成品,我心中有一种自豪与欣慰。

第一次做陶泥,虽然不是一帆风顺,但是最终收获了成功的果实。这也让我明白,做事的过程中也许会有坎坷,但只要用心去做,不怕失败,就能最终成功。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23篇

寒假的一天,我突然在电视节目里看到了许多五颜六色、栩栩如生的陶艺。那一个个精美的工艺品看得我心花怒放,忍不住也想去做一件陶艺。

没过多久,我和爸爸就到了一家陶艺店的门口,不等爸爸发话,我就疾步冲进了陶艺店。

真不愧是陶艺店,四周的陶艺琳琅满目、栩栩如生,没有一件不在吸引着我的目光。直至看到有人在做陶艺,我才自己想起来自己也是来做陶艺的.。但看到这么多美丽的作品,心中不免有些激动。

没等老师教我,我就连忙跑进了制作陶艺区,开始了创作。我自顾打开陶土机,随手抓了块陶土就开始了制作。但是,在别人手里“温顺”的陶土,到我手里却如同疯了似的,怎么也不听使唤。没过一会儿就弄得我满身陶土,狼狈至极,就连一旁的小花猫也“喵,喵”的叫了两声,似乎也在嘲笑我的自大。

这下,我可不敢继续自大了,便赶紧虚心向老师请教起来。老师说:“做陶艺不能急于求成,要稳扎稳打,才能做出好的陶艺。”我听了,连忙静下心来仔细观察起老师的动作。

第二次上阵,我明显稳了许多。我耐心地用手扶着陶土,看着手中的陶器似乎初见模型了,心中不禁暗自窃喜。可是,天有不测风云,突然陶艺开始摇动,似乎有飞出去的冲动,我赶忙停下转盘,确认没事后,才又稳定了情绪,继续开始创作。没过多久,一个瓶子就做好了,看着它并不优美的造型,我却甚是得意!这真是“昔有武侯火烧藤甲兵,今有何张做的陶艺精”。

最后,只剩上色了,画什么呢?对了,就画一幅“何张舞剑图”吧!

没过多久,一幅绝世画作就到了瓶身上,大家见了都忍不住捧腹大笑,我也笑得直不起腰。就这样,我的陶艺之旅在笑声中结束了。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24篇

早在万年前,华夏子孙就掌握了制陶的方法。万年后,中国人民制陶的技艺越来越精湛,更是出现了许多闻名中外的精美陶器。

在去年的陶展上,我有幸欣赏到许多精美绝伦的名陶。精简布置的会场,冷光照在陶器表面,反射出清冷的光,像是穿梭了万千岁月,向我诉说往昔。不知不觉,便沉醉于这古香陶光中。

那是一个略带金色的陶型花瓶,涂上了黑色的花纹,绘着一排排骆驼,一个背着包袱的商人。黄沙漫漫,驼铃清脆。他微眯着双眼,是风沙迷了眼,还是驼铃交织的乐声使他心情愉悦,抑或是前行的远方,是充满希望的极乐净土?这一切都不得而知,人们只能看着陶出神,沉醉于联想中的故事。

我仿佛看见巧手的匠人,将一捧黄陶土摆放在陶轮上,一点点塑造着陶的胚型。他的双手厚实而又粗糙,长满了细密的老茧,而他的眼神,严肃认真,炽热真诚。他的双手轻轻地抚摸着陶面,像是遇见久别的.朋友,像是对待自己的亲孩子。终于,陶的胚型完全做好了,他将陶放入窑中,经高温烧灼,陶永远定型。最后,匠人捧起陶花瓶,上釉,涂上黑色花纹,绘上他的骆驼和人物。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手细细地描画着。他也沉醉了,沉醉在这创造的过程中。

我还观赏了一个土黄色的陶碗,它的做工没有那么精细,可以明显地看出碗口有些不齐,碗身有点扭曲,所绘的也不过像儿童画一样的鱼儿。可是,这样一个陶碗,它诞生于新石器时代,它由远古的祖先们创造,这使它的一切都让人赞叹不已。它用自己脆弱的身体,告诉我们先辈们的智慧,将万年前的信息传达给今人。人们指着它歪斜的身体,都笑道:“陶‘醉’了!”

观赏过古人制的陶器,再看看今人的作品。著名的宜兴紫砂陶壶,据介绍,用它泡茶可使茶香更为浓郁,久而久之,陶壶也会染上茶香,因而被冠为茶具代表。

云南建水陶,陶制光滑细腻,雕刻着花鸟竹林,给人以无限的视觉享受和文学熏陶。还有重庆的荣昌陶,装饰朴素大方,体型小巧,既实用,又美观。

漫步于陶展中,我仿佛看见时间的光,互相映照,互相交汇,它们都绵延到了更远的地方。而陶器默默地讲述着光阴的故事,不觉间,陶醉了,陶醉了……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25篇

“这对‘招财蛙’太可爱了,造型独特。”

贵州文博会期间,众多游客对牙舟陶器赞不绝口。

牙舟陶源于贵州省平塘县牙舟镇,以其盛产丰富优质的制陶泥土而得名,距今有600多年历史。

上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牙舟陶小作坊式的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手工艺品现代化的发展要求,牙舟陶产业一度衰败。2006年,在深圳务工的张禄麒决定回家传承祖业。经过两年多的挖掘,2008年,牙舟陶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享有中国“十大名陶”之称的牙舟陶又得以发光。

“祖辈传下来的东西不能丢,不管传承之路多么艰难,我都会坚持下去。况且这条路上不是我一个人在奋斗,政府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就如这次文博会,让我们山沟沟里的精美陶器得以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他们知道我们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张禄麒很感激政府提供的非遗展示平台,一家三口在展厅里各司其职,忙得不亦乐乎。

年仅11岁的儿子张狄在柜台边给游客讲解陶器“水鸟”的发声诀窍,开馆第一个早上,他就卖出300多只“水鸟”。“我现在主要是跟爸爸学习制陶技术,会制作一些‘怪兽’、烟灰缸之类的小陶器,长大了就能传承他的手艺。”

“这是龙凤倒须壶、荷叶口苗绣花瓶,这是‘双龙戏珠’、‘喜上梅梢’……”妻子罗龙萍在展柜前介绍牙舟陶器精品,三天就卖出了两万多元的产品。文博会展览结束后,罗龙萍将在非遗馆长驻,以此为基地,为游客“量身定制”牙舟陶艺产品。

张禄麒手捧陶土在拉坯机前小心翼翼地炼制陶泥,准备制作一个“百鸟朝凤”花瓶。“制作一件陶器大体上要经过调制陶泥、拉坯成型、贴花刻线、施釉注彩、装窑煅淬等步骤。”张禄麒说每一道工序少则半年多则一年才能熟练。

“陶泥的干湿度、拉坯的技术、烧窑时火候的把控,这三点很关键,要做到心、眼、手三者合而为一,没有深厚的功夫是做不到的。”游客的提问,张禄麒耐心地逐一解答。

展会中,张禄麒身边总围坐着一群“新学生”,教他们制作脸谱、十二生肖、茶杯等简单器物,看着学生们专注的神情、围观游客的赞叹、闪烁的相机灯光,张禄麒很舒心,他喜欢这样的课堂。“牙舟陶能在本土文博会的非遗展馆中参展,这是我梦寐以求的,通过这个平台,让更多人知晓牙舟陶、喜欢牙舟陶、宣传牙舟陶,同时,我们也能了解大众的需求,进而转变发展思路,这是我参加这次文博会的首要目的。”言及此,张禄麒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展会上的热闹景象反衬着展会下的落寞,牙舟陶的复兴传承之路并非张禄麒起初设想的那么简单,不管是技艺的传承还是产品的发展,牙舟陶艺都面临着极大的困境。

“掌握牙舟陶艺的老一代艺人大多年岁已高,传承人匮乏。牙舟陶产品设计陈旧,很多塑料制品、不锈钢产品等生活用具进入大众家庭,牙舟陶产品的市场开始边缘化。”在张禄麒看来,牙舟陶艺当前的困境也是众多贵州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困境。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26篇

做陶器,听起来就觉得好玩。做陶器就像玩泥巴一样,但是,做出来的陶器比好看多了。真神奇!

大前天的晚上,我在金鹰国际里看见了一个做陶器的`地方,就问妈妈:“可以去做陶器吗?”可是时间太晚了,妈妈就回答道:“现在太晚了,下次有空再陪你做。”

前天,妈妈说:“今天我们可以去做陶器了。”我没听错吧?没错,就是今天!我欣喜若狂,迫不及待想去做陶器。可是,下午有人来,没去成。昨天,因为妈妈生病了,也没有去成功!

今天,外面在下雨,跳完舞以经4:00了。妈妈说:今天下雨,我们又要去送语恬回家,我们就明天去吧!”

“不!”

“那么,去问问悟恬想不想去做陶器吧,如果想的话,我陪你们去。”

“我问了她,她说想。”

“好吧,我们走。Let’s go.”

到了那里,我们看见一位大姐姐在做陶器,她做得好漂亮呀!我恨不得马上把它做完。

开始做陶器了,老师先教张语恬怎么做,再来教我。我在她教张语恬的时候先学一下。轮到我做了。老师先给我了一块陶泥,让我把它固定起来,再一步步地教我怎么做碗、杯子。

当我的手没沾水时,陶泥摸起来黏黏的,但是手沾水了以后,陶泥摸起来光滑又细腻。老师让我们用大拇指先开个洞,做成杯子,再一点点用食指往外扩,记住,做的时候手上一定要有水,不一会儿就做成了一个碗。老师还告诉我们做任何东西都是先做成杯子的形状。我们俩做好了,各拿出自己的作品,呀!张语恬做的杯子真可爱啊!做了个杯子,上面还贴了个小白兔,想象力真丰富。我呢,而是做了一个有一朵花的碗。

哈哈哈哈哈哈……时间在笑声中过去了,我们跟那个地方说再见了,我想:我什么时候可以再来做一次陶器呢?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27篇

那天,我们班有一节陶艺课。

队长先给了我们一些泥巴。我们组有十个人,所以老师让我们五人一组。我想做一个杯子,但是曲奇奇想做一个存钱罐,一个小花园等等。但由于时间限制,他们立刻采纳了我的想法。

首先,我们按了一个圆圈来制作杯子的底部。然后搓一条均匀的长条泥,放在转盘上。魏子瑶让我转转盘,他们觉得我转得太慢,然后让曲琪琪玩。没想到,曲一峰还贪玩,和曲说最后一句的时候,不小心把泥条砸了。周美蓉差点哭了。幸运的是,她立刻擦干眼泪,集中精神又做了一遍。我们也被她的精神所感动。我们发挥了“极”的精神,让魏子瑶监督他一起做花。

当泥条终于完成的时候,周美蓉开始转动转盘,我和曲琪琪开始放泥条。先在转盘上放一些泥条围成一个圈,然后在泥条上涂上一些泥,再用转盘的力轻轻放在第一个泥条的上面……如此类推,一个杯子就完成了。然后,魏子尧等人“外购”。我们把泥放在杯子的一个地方,然后把花贴在上面,不要倾斜。

“快点。”又是一个烦躁的'声音,只好马上用小切肉刀写名字。然后,我们把它们交给老师,让她帮我们上色,放在电窑房里烧,你就完事了。

这一次,我从制作陶器中获得了:我应该专心工作,而不是三心二意。而且,我觉得我们很没耐心。在这个制陶过程中,我们组在转盘上放泥条或者写名字的时候很不耐烦。其次,要用脑思考,把握自己的感受。做陶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手感,手感好才能做出好东西。理解是抓住手感的关键。我们要用脑思考,充分了解泥的特性和规律。这样才能把手和泥结合起来,做出好东西。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28篇

走进房间,一股严肃的气氛飘浮在教室四周。再转眼一看,桌子上摆满了工具和泥巴。原来我们走进的是陶艺室。

大家分桌坐下后,老师开始上课了。下面的同学都很兴奋地等待着做陶器,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首先,陶艺要得A星是有条件的”老师和颜悦色地说:“花纹要漂亮,桌上要干净……”老师说完后开始了教程。当讲到“大饼油条”法的时候,一位同学笑了,紧接着有些同学笑了,教室里的沉静气氛被打破了,瞬间乱成了一锅粥。还好,同学们笑了一会又静下来了,恢复了安静的气氛。

终于等到动手的时候了,很多同学都跃跃欲试。开工了!我先用手拿起五角星形的泥,放在桌上,再用一条准备好的`泥条给一圈圈的绕上去。我正慢慢地把泥条堆上去的时候,突然,“啪”的一声,泥条断了,我只得再用另一条泥条堆上去。时间像流水一样,一会儿就过去了20分钟,我抬头看了一下其他同学,别人的作品就要完成了,我得快马加鞭了。我加紧埋头苦干,但不一会儿,手就僵化了,感觉手部的肌肉也有些收紧了。但顾不上这些了,我继续“工作”,但这三十分钟就像短短的三十秒,只听老师说:“三、二、一,停!”我无奈地把未加工完的泥巴放回桌上,幸好待会还能做……

又一段时间过去了,打分这个令人紧张又兴奋的时刻来到了,老师一个接着一个地看着同学们的作品,有些同学高兴,有些同学沮丧。马上就要轮到我了,我的心怦怦直跳,像怀抱着一只小兔子。令人高兴的是我得了个A星,我简直就要跳起来了,还有一个更好的消息是得A星的陶器可以留下来烧制,下学期还会送到学校来呢!

陶艺,它虽然不是很简单、很有趣,但它带给了我快乐,带给了我欣喜,我的第一件陶艺作品成功啦!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29篇

在施珏的凤歌堂文化传播公司内,一幅当代瓷画作品《藏魂》,色彩斑斓,气象万千,弥漫着浓郁的藏地风情。在这个古色古香的空间里,触目所及都是当代艺术陶瓷的身影。这些还只是她收藏中的冰山一角。

“陶瓷艺术有它独特的魅力。它的语言之美,器型之美,釉色之美,以及经过窑火之后的变化之美,都能令人赞叹不绝。”说起陶瓷,施珏总有道不完的情感。

施珏的外祖父就是景德镇人,20来岁时定居上海。当年,外祖父与外祖母结婚时,专门回景德镇定制了一套品质上乘的瓷器。后来,这些瓷器伴随施珏的母亲一起嫁到了南通。施珏从小触碰着它们长大,对瓷器也积淀了深厚的情感。

如今她偏爱收藏当代艺术陶瓷。“每一位当代陶瓷艺术家都有他特别的艺术语言,都有他独有的思想和情感。所以,我所收藏的每一件作品,都能让我为之感动。”施珏说。

凭着对瓷器的浓厚兴趣,从2005年开始,施珏陆续收藏起当代艺术陶瓷。2011年,看准契机的她,尝试市场化运作模式。

“近年来,景德镇的当代艺术陶瓷,形成了一个爆发式的发展状态,它们已经逐步走向高端收藏市场。就从上海艺术博览会的情况来说,从前年开始,景德镇艺术陶瓷已经占据四分之一的展位。未来,这个市场还会有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一个专业的团队是市场化运作的基础。施珏的团队由艺术品经营管理专家、艺术家等专业人员组成,对当代艺术陶瓷市场具有很强的判断力。最初,他们也经历了一个系统的梳理过程,通过走访了众多艺术家和艺术经销商,了解当代艺术陶瓷的市场,并最终形成自己的运作策略。

2012年5月,施珏的团队在上海游艇会策划承办了一场名为“灵蕴景德”的当代陶瓷艺术双年展。这次展览汇集了景德镇诸多当代陶瓷名家的四百余件力作。其中,王锡良、张松茂等部级大师的作品就有百余件。展览以最为完整的面貌呈现出当代瓷都的陶瓷艺术,并在当代艺术陶瓷市场形成一定的影响。

2013年1月,施珏将“灵蕴景德——当代陶瓷艺术巡展”带到津门。2013年4月,施珏又在上海凤歌堂展厅举办了一场“红色记忆——60/70/80年代瓷器展”,另辟蹊径地展示了中国特定历史时期景德镇陶瓷作品的独特艺术风格,在业界刮起一阵“红色”旋风。

“我们的资本介入,对景德镇的整体艺术氛围起到了一定的冲击,对景德镇艺术陶瓷市场也起到了一定的盘整作用。”施珏介绍说,几位颇具实力的景德镇陶瓷艺术家,此前一直声名寂寂,通过施珏团队对他们的评估和推动,如今在收藏市场都有不错的表现。

施珏团队的运作平台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这是个民间机构,由她发起,承担着保护、传承、推广和发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责,对传统服装、织绣、明清家具、民居、竹木牙角雕刻以及其他部级非遗手工项目进行收藏和保护。

“我成长的环境和我看的书,培养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生俱来的热爱。”施珏说。

生长在南通的她,童年时住在南通的一个传统四合院里。父亲是一名机械工程师,爱好收藏紫砂壶和古籍善本。母亲是典型的文艺女青年。从小就酷爱阅读的施珏,在上学之前已经认识很多字了。上学后,父母给她订了《儿童时代》、《少年文艺》等书刊。这些书看不满足时,她又到图书馆借书看。中学时,她开始读父亲收藏的古籍善本,这一读便一发不可收拾,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在她心中生根发芽。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施珏有自己的解读:“我们要保护的,不仅仅是成品,而且是整个生产、成形的过程。就像陶瓷,我们要保护的不仅仅是那些成品,而且是古人们选取粘土、烧窑、烘焙的全过程,让一项工艺得以完整的呈现,这才是真正意义的保护。”

当代艺术陶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的一个重要的项目。施珏表示,作为一个文化机构,既要依靠市场运作解决资金流的问题,还要有自己的学术主张和思想,因为这个机构的宗旨是保护和推广艺术。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30篇

昨天妈妈带我去了陶艺吧,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心想终于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个陶瓶了!

到了陶艺吧,我迫不及待地跑了过去。好精致的陶器呀!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贴墙而放的木头架子,上面摆满了已经做好的陶器。这些大大小小、高高矮矮、胖胖瘦瘦的瓶瓶罐罐,仿佛也有生命一般,它们姿态各异地站在那里。有的优雅,细长的瓶颈,让我想起长颈鹿,有的笨拙,大大的肚子像猪八戒……

工作台上,整齐地摆放着十多个做陶艺的机器。陶艺老师让我坐在一个比较小的机器旁边,给了我一块儿泥,陶器制作就这样开始了。我先把泥揉成了一个圆柱体,再用劲儿往板上一摔,紧接着,老师发动了机器,圆盘带着泥飞快地转了起来。我紧张地用水浸湿了手,握住了泥,通过挤压,努力把泥变成我想象中的花瓶形状:细长的瓶颈,矮小的瓶身。很快花瓶的`形状便开始显现出来,但这时候它还是实心的,于是我用两个拇指把它掏成空心。可就在这时,原本细长的瓶颈却变粗了!老师看见了,赶快走过来,用一只手掐住瓶颈,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插入瓶口保持空心,于是,我心中那美丽的花瓶的样子又变回来了!我开心极了!

做好了之后,老师帮我把它取了下来,放进特别的烤箱中烤了十五分钟左右,烤后的花瓶就硬多了。然后我就开始上色了,先上了一层白色,在上面仔细地画了几朵粉色的小花。晾开了之后,一个漂亮的小花瓶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这一刻,我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我美滋滋地抱着自己亲手做的花瓶,在回家的路上,我又在花瓶里插了几朵小野花,真是越看越喜欢。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31篇

我家楼下开了一家陶泥店,为什么不去试试?

周日下午,我就拉着妈妈和姐姐一起来到了店里。走进店内,我的眼睛瞬间亮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陶艺品出现在我的眼前:有玲珑剔透的绿色戒指,有形象逼真的犀牛和小象,有可爱的小猫笔筒,还有水杯、收藏盒、茶叶箱……

我迫不及待,马上动手操作起来。刚开始,我做得最快最好,当我已做了一个竖直的笔筒毛坯时,妈妈和姐姐的手里则还是一堆烂泥。我骄傲极了,放声笑道:“哈哈哈!”可是,悲剧就在这时发生了:因为在我笑的时候用力过猛,还未完全成型的笔筒塌了!我尴尬极了,赶紧把羞红的脸低了下去,再一次认真地做了起来———我用手把泥堆在一起,揉、捏、拉、压、拽,一起上阵,我的泥巴,就像一块生面团,被我为所欲为地摆弄着:一会儿竖、一会儿横、一会儿扁、一会儿宽……简直奇形怪状!

一旁的姐姐看见了,摸着我的小脑袋,笑着说:“这块泥好惨呀!小朋友,让我来教教你吧!”姐姐就手把手地教了起来,这一次,我学得特别认真、特别投入!

终于,我学会了,按照姐姐那纯熟的.手法,学着姐姐脚踩的姿势,比划着泥料的多少,看着转盘转动的方向和速度,小心翼翼地揉着、捏着……伴着店里优美的背景音乐,随着转盘带水的泥从我指间流过,如泥鳅般光滑,却又好似一层轻纱……就这样,我浮躁的心安静了下来!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做成了一个规规整整的花口笔筒,赢得了妈妈和姐姐的连声夸奖!

陶艺如一炉火,磨去了我的浮躁,炼就了我的耐心。陶艺,我期待着与你下次的约会!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32篇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新文化

进入20世纪,尤其是五四以来,思想文化的变革异常迅猛。五四新文化对于反对旧的教育、文学、文化传统有摧枯拉朽之功。_、胡适、蔡元培、鲁迅等五四知识分子,无不强烈抨击旧教育,主张“打倒孔家店”,这种今天看来十分激进的态度,在当时无疑是具有历史合理性的。

在陶行知看来,当时中国的教育并没有完成封建社会的“传统教育”向资本主义“现代教育”的转化,最突出的弊端是教育与社会相隔绝,即与当时政治上反对封建主义争取民主共和,发展科学、发展生产使民族富强的现实相脱离。他提出创立一种与社会密切联系的“新教育”。这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一方面有利用自然界的能力,中国西方在物质文明的差别即在利用自然界能力的强弱上;另一方面,谋共同幸福,既对群界要讲共和主义。使人人都能自由守着自己的本分去做各种事业。他又说:“新教育的课程,从社会方面讲,要合乎世界潮流,合乎共和精神,从个性方面讲,要注意兼顾每个学生的个性,个人爱好与特长的发挥,不可以为了一个人,去牺牲九十九个人,也不可以为了九十九个人,去牺牲那一个人。”这正是新文化运动提出的科学与民主,以及发展个性的体现。

陶行知所主张的新教育与社会关系紧密,他说,“学校是小的社会,社会是大的学校”。“要使学校成为一个小共和国,须把社会上的事,拣选主要的,一件一件训练,使学生在学校内、外不至于判若两人。在身体、道德、政治诸方面,凡国民不可不晓得者都要使之晓得,那才是共和国社会里的真学校。”陶行知还认为,新的教育要注意“全面发育”即德、智、体全面发展。身体和精神要全体顾到,不可偏于一面。

一、道德教育

陶行知在《南京安徽公学创学旨趣》中强调培养一种“大丈夫精神”。在他看来,所谓“大丈夫精神”由三部分构成:第一,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第二,推已及人;第三,大公无我的容量。显然这些都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可见陶行知的这一构想实际上是对民国初年选举丑闻作理性思考,并试图以构建新道德来防止这类丑剧重演。上述构想也是融合中西,将中国古代的优秀道德传统赋予现代意义,铸造一种即中即西的人格的尝试性思考。

二、智力教育

陶行知认为,西洋文化中“运用科学改造天然环境”这一点可作为中国文化的补充。这些体现了陶行知对中国传统文化并非一味排斥的态度,并表现出早期的“中体西用”的哲学观的深刻影响。他又说,在智育方面,既要使学生自知,又要使学生能够利用天然界的物。他多次强调使学生能“运用科学,征服自然”,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这一点。而且提出要 “选择有科学天才之儿童,加以特别训练”。

新的教育必须有新的方法。陶行知认为,中国近代以来兴办西式教育“形式上虽不无观”,但教育并没有真正振兴,原因在于“教育进化之根本方法无人过问。”他主张讲求科学方法。认为至今所通用的方法是赫尔巴特的五段教授法,其缺陷是偏重形式,对学生严峻管束,不适合培养新国民,主张采用试验的教学法即杜威思想分析的“五步法”,认为“五步方法是科学的方法”,能“养成学生独立思想的能力”。“是改造国民应有的手续,他的目的在使普通国民,得了一种精神方法,能够随时、随地、随事去做发明的工夫。”

三、体育教育

陶行知主张使学生耳目门鼻手足都健全。他很鄙视那种依靠他人的人,认为这种人的生活不是独立的,只能算是他人生活的一部分。提倡“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先都不算好汉”。中国封建社会是个农业宗法社会,宗族、家族的延续与兴盛被视为至关重要的事。因此,为其后代作久长计,造成了依赖长辈、依赖祖先的观念。而宗法社会又恰恰是封建文化生存的土壤与温床。陶行知上述主张显然与封建主义对立;再者,中国封建社会的读书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鄙视劳动者,陶行知要学生自食其力,同样与封建教育对立。要自食其力,要谋一份独立的职业,没有健康的身体是不行的,身体好,“可以在物质环境里站个稳固”。可见,重视体育在陶行知的思想中,同样具有反封建的意义。

四、结语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倒与重建中的创造性尝试,但他十分珍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并希望以此来重建中国人的文化人格,既保持现代精神,既与世界的潮流相一致,又在文化的融合中使本民族的文明得以创新与复苏,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的现代转化,使之成为构建民族新文化的资源,实现现代文化的本土化。这不仅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新文化建设,而且可以适当地满足文化的继承性、连续性特征,满足社会成员的文化归属感、和稳定感。陶行知的教学探索,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他的教学思想值得我们不断思索,在陶行知研究的路上,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

参考文献: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33篇

秋日里的一抹残霞,暖融融的照在我的身上。我望着秋游的照片出了神,不禁回忆起秋游的美好时光。

出了校门左拐,我们上了第三辆车,每人的脸上挂着微笑,可见大家愉快的心情。起程,大家窃窃私语,车上一片欢乐的海洋。

到达了陶艺村,我们几乎是跑下车的,以最快的速度排好队,蹦蹦跳跳的走入了写着“神笛陶艺村”的灰色大门。进入大门后,我们被一位和蔼可亲的阿姨带入了“历史厅”。在那里,首先为我们介绍了安全出口及注意事项,接着讲解了瓷器的由来以及如何分辨青花瓷。大家聚精会神的听讲,生怕遗落一个知识点。之后,我们一起分享午餐,在室外做游戏,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午间时光。

大约中午12时10分左右,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制作了泥塑,我先准备好要用的泥,三根长条和一个小方块的泥坯备用,一个圆形的做底盘;两个椭圆形的泥坯,一大一小放在两边。接着,我用刻笔在底盘的背面刻了“sf(史分)、四(8)、26”几个字,再把大的椭圆形粘在底盘上。然后用小的'椭圆形粘在大椭圆形的上方,用刻笔刻出了眼睛和嘴,将一根长条与正方形放在雪人的头上作为帽子,把另两根长条插在雪人两边。这样雪人做好了,我望着雪人,笑了。

在制作完拉坯之后,我们上了返程的汽车。在路上,我们不舍的望着陶艺村的方向,心里说:陶艺村,再见!

不知不觉,弯弓似的月高挂在蔚蓝的天空里,星星半明半昧的挂在月亮旁,夜幕降临了。正在回忆的我望着美丽的夜空,笑了,期待着下一次旅程。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34篇

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是泪与汗凝结而成的。陶艺也是艺术之一,而我今天终于能亲身体验、制作陶艺了。

踏进陶瓷馆,各式各样精美的陶罐呈现在眼前,让人眼前一亮!瞬间沉浸在艺术氛围之中,最让大家佩服不已的还是大师的制作过程。

只见大师拿了一大块陶泥,启动了一个圆盘,它不停地转着。大师把陶泥放在上面,双手轻轻地放在陶泥周围,双手上下地搓着,陶泥一下子“窜出一米多高”,他用大拇指到中心按了下去,又用双手将瓶口缩小,陶泥在大师手中运转自如,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葫芦便出现了。

我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要一比高下。大师乐呵呵地让我们一个一个试过去。你瞧,他专注地用手轻轻抚摸陶泥,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终于轮到我了,我迫不及待地将双手浸在水盆里。“哇!陶泥摸起来真舒服”我心里暗自在说。我托着陶泥的边缘,让它的花纹不粗糙,显得美观一点……但是,后来,我的作品被自己已经弄得这里有一个手印,那里陷下去了。

我的陶泥口太大了,可是我自己怎么也弄不好,于是我向大师求救。只见大师轻轻一按,一捏,一削,口子瞬间听话似的缩了下去。我不禁奇怪。在大师手下,陶泥完全是乖乖女阿,在我手下,明明是不听话的毛孩子!大师似乎看出我的遗憾。他说:“十年如一日,我坚持了那么多年的陶艺,已经积累经验了。做任何事也是这样,要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这次东坞山之行,我们体会到了艺术的魅力,艺术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我们要学习艺术,将艺术发扬光大!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35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传承研究

英国人类学学者爱德华・泰勒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①文化信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构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意识,也成为了中国人强大民族凝聚力的根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位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名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宣布计划”的国际项目,旨在确认、尊重、保卫、传播、保护、推广和复兴处于文化核心地位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表达形式。2003年10月联台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下的定义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辈们口传身授、世代相传的“活态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巨大的文化财富,蕴含了一个民族的生活经验、审美情感、思维方式、创造能力。美国文化学家爱尔乌德在《文化进化论》一书里写道:“文化是由传递而普遍遗留下去的,并且渐次连接于语言媒介的团体传说中。因此,文化在团体中,是一种累积的东西。而文化对于个人则是一种和同伴交互影响后,所获得或学习的思想行动的习惯。文化是包括人的控制自然界和自己获得的能力。所以一方面它是包括物质文明,如工具武器、衣服、房屋、机器及工业制度之全体;另一方面是包括非物质的或精神文明,如语言、文学、艺术、宗故、仪式、道德和政治的全体。”③

二、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景德镇坐落在江西省东北部的昌江河畔,是中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以单一传统手工业著称的古老城市。精湛的制瓷技艺,繁多的陶瓷遗址,为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国家_的专家曾对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作出这样的评价:“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已经出土的和仍在地下埋藏着的,极其丰富的古代瓷器制品,更为难得的是,景德镇仍然遗存着古代特大规模、相当完整复杂的瓷业体系。这一庞大的瓷业体系,是由原料产地、交通道路、水运码头、作坊窑场、商埠民居、城池衙宇、技术民俗等构成的,依托于自然山水,涉及了社会经济和人文精神的方方面面,堪称人类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典范,景德镇保存至今的古代瓷业遗迹,以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④从民间工艺,到文物考古,景德镇都是一座被陶瓷文化沁润的城市,蕴藏着大量代表中华灿烂文明成就的历史遗迹,沿昌江河系不足3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了从唐至明清的52处,151个古瓷窑址。此外,还有一大片近现代景德镇陶瓷工业活遗产。景德镇市现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项,省级非遗保护名录24项,市级非遗保护名录51项,已经建立了2个部级、4个省级、12个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三、传统手工制瓷的发展历程及主要特征

(一)发展历程

根据考古和文献资料的记载,景德镇传统手工圆器制瓷工艺是在继承和总结我国陶瓷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形成和发展的。首先是随着快轮的发展成熟,使碗、盘、杯、碟等圆形陶瓷器皿等能普遍采用手工拉坯成型,并保证器壁厚薄均匀。随后受商、周及战国陶器的拍印工艺的启发,在南北朝、唐朝时期,圆器采用模范印花工艺制瓷,完成了手工圆器制瓷的雏形。到宋朝,利用快轮制出毛坯,然后把坯反扣在模胎上双手拍印定型,胚体与印花结合的成型工艺使圆器的成型工艺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景德镇在宋代出现“村村窑火,户户陶埏”的景观,瓷业习俗已具雏形。随着这种集成型与装饰于一道工序的先进工艺的出现,同一种规格和同一种花纹的器皿大量生产得以实现,对满足当时整齐划一的生产要求起到相当大的帮助,对我国制瓷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手工圆器制瓷的工艺,首先在北方的邢窑和定窑中形成,经历宋、元、明、清的发展完善,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景德镇手工制瓷业至此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二)主要特征

景德镇传有一套庞大、完整、繁富、精细的制瓷手工技艺体系,大致包含以下内容:

(1)原料加工配制技艺,包括采矿、瓷石粉碎、瓷土淘洗、泥料配制、陈腐、泥料练制、釉料配制等;

(2)瓷器成型手工技艺,包括琢器成型、圆器成型、雕塑瓷成型、薄胎瓷成型、等;

(3)胎体施釉手工技艺,包括喷釉,荡釉等;

(4)柴窑烧成手工技艺,包括装坯满窑、投柴烧炼、歇火开窑等;

(5)陶瓷装饰手工技艺,包括胎体装饰技艺:印花、刻花、浮雕、镂雕、打玲珑眼等;釉下彩装饰技艺:青花、釉里红、釉下五彩等;釉上彩装饰技艺:古彩、粉彩、新彩、素三彩、珐琅彩等;综合装饰技艺:有斗彩、釉彩等;

(6)窑炉作坊营造手工技艺,包括各式烧炼窑炉、各类成型作坊的营造;

四、文化传播视野下景德镇陶瓷非遗活态传承的价值

文化传播是指思想观念、经验技艺和其他文化特质从一个社会传到另一个社会,从一地传到另一地的过程,又称文化扩散,是基本的文化过程之一。

(一)文化的整合

文化整合通过营造相互认同的文化氛围来协调群众的行动,是社会秩序和民族团结的基础。社会不同的成员基于自身的需要以及对环境的判断和理解而采取不同的行动方式,就像蚂蚁过江。文化是他们建立沟通的桥梁,如果能够共享文化,那么他们就能够消除隔阂,有效地沟通并促成合作。景德镇传统手工圆器制瓷的成型工艺印证了宋应星《开工天物・陶埏》的记载:“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即一个器皿的成型要经历拉坯、印坯、利坯、装饰、施釉等七十二道工艺,这种由众多互相分离而又互相联结的无名工匠和普通劳动者团结创造的文化,每一个部分的功能都不可或缺,而且必须和其他部分的功能联结起来才能实现。换言之,只有价值一致,才有结构与行为的协调,才会有共同的社会生活。

(二)文化的导向

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文化可以为人们的行动指明方向,整合功能可以维持社会秩序,而导向功能则可以推动社会进步。通过文化的共享,行动者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种行为是适宜的、可以引起积极回应的,并倾向于选择有效的行动,这就是文化对行为的导向作用。景德镇传统手工圆器制瓷工艺分工明细,各司其职,共同缔造每一件器物的诞生,正是由于共享一份文化,不论他们是否居住在一起,都会有民族的认同感和在心理上、行为上的归属感。文化是一份逐步积累的社会遗产,它在社会中通过协调和整合以维持新制度的秩序和稳定。

(三)文化的传续

文化是人们通过长期生产实践的比较和选择,认为是合理并被能普遍接受的有价值的东西。某种文化的形成和确立,就意味着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被认可和被遵从,这也意味着某种秩序的形成,只要这种文化在起作用,那么由这种文化所确立的社会秩序就会被维持下去。在机械化生产与手工制作并存的今天,机械制瓷用以满足日常生活物质的需要,而传统手工制瓷则用以满足人们审美的需求。近几十年来,景德镇部分手工艺作坊的重新恢复,是一种自发继承的表现,这种自发的继承主要为满足市场的需求,即人的需要。当然,对于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正确对待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四)文化的互动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等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而国与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使者,是一种更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文化的互动表现为文化的交流,景德镇传统手工圆器制瓷作为地域文化,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文化的个性、特殊性决定着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制瓷工艺并非景德镇一家独大,陶瓷文化的普遍性又为文化的互动提供了可能性,景德镇传统手工圆器制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互动的媒介之一,其文化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矛盾运动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不断碰撞,促进文化的不断发展。

五、影响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因素分析

(一)机械化趋势使传统手工制瓷的生存环境遭受冲击

在陶瓷器皿中,与人们最有感情、最不可或缺的就是盘、碗、杯碟之类的日常器物,这些器皿在先前都是采用圆器工艺制作的。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不同程度地影响。例如,日用陶瓷的生产工艺逐渐走上机械化压坯成型工艺,从单刀压坯到双刀压坯,从刀压到滚压,从阴模到阳模,有的甚至采用干粉钢模冲压等。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逐渐被遗忘,有些制瓷工艺与艺术种类面临消亡的危险。

(二)对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缺少生产性保护

传统陶瓷手工技艺和其它手工技艺一样,不是生存和传承在书籍记载上,也不仅生存传承在口头传说和表述上,还体现在实践操作上,一旦离开了手艺人的“手”,手工技艺也就失去了其特有的意义。在古窑博览区,王炎生老艺人的手工圆器做坯是一个亮点,但是,他做坯不是以制作产品为目的,做好的坯胎摔成泥巴反复拉制,以表演的形式存在,由于没有最终成品的规格要求,手艺人便不去注意技术要求,久而久之,真正的传统做坯技艺势必消亡。就传统圆器制作而言,主要的工种就有做坯、印坯、利坯、挖坯、刹合坯,画坯、装坯等,少了其中的任何一种技艺都不能完成最终成品,因而,每一种技艺只有在活态的生产作业上才能生存和传承。

(三)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

_教科文卫委员会曾在一次调查报告中描述道:“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主要表现在:一些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后继乏人,面临失传危险。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发生变化,一些民间艺术不再被人欣赏,有的传统习俗在慢慢消失;青年一代崇尚现代文明,对民族传统和文学艺术逐渐失去兴趣,不愿学习继承;那些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门庭冷落,而这些民间艺人大多年岁已高,如不及时传承,则会使这些‘绝技’随着他们的去世而失传甚至灭绝。”为什么这些文化遗产后继乏人,其中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跟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密不可分,而在现有的环境下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载体――传承人真正得到保护。

(四)大量珍贵实物资料未得到妥善保护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自动化生产在一定范围内取代了手工生产,这是时代的进步,而作为传统手工技术,特别是中国传统手工圆器制瓷工艺,它是古代手工制瓷的活化石,是祖国陶瓷工艺文化的瑰宝,从宋、元、明、清各发展时期均给我们留下许多值得骄傲和保留的东西,在漫长的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史中,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的恶化,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各种技艺正在不断消失,一些作为承载传统文化的独特语言、文字正在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衰微和凋零速度之快,让人揪心。

六、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和传承措施

(一)确认政府主导,发动社会广泛参与

2005年国办《意见》指出,我国非遗保护的工作原则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在机械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更好地保护传统手工艺,就要贯彻落实“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将其作为景德镇的城市特色之一。此外,政府应在保护手工艺方面不断地加强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多关注技师和老艺人的评选工作,申请政府发展非遗传承的专项资金,为推动非遗的传承而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和设立专门的主管部门等等。

(二)关注非遗传承人,呼吁“文化自觉”

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三章第十五条规定:“缔约国在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时,应努力确保创造、延续和传承这种遗产的社区、群体、有时是一个人的最大限度的参与,并吸收他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是以人为载体的传承,传承人是承载着蕴含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内涵的代表性人物。可以通过政府津贴或补贴的方式资助传承人,以命名的方式吸引传承人,努力培养和造就新一代非遗传承人,为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建设中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源于群众的“文化自觉”,只有依靠群众对本民族文化最大化的相互认同、支持和参与才能实现其保护。

(三)学校开设相关类属课程的教学,加强交流与合作

_《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着重提出要大力培养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所需的专业人才。由于各种原因,传统工艺的研究、保护曾长期得不到重视。当务之急是要采取切实措施,逐步完善传统手工技艺的学术建制,推进学科建设,结合青少年爱国爱乡教育,编写与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地方历史、民俗、音乐、美术等教材,并积极稳妥地规范和实施高级、中级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在相应的高校增设有关方面的专业学科,招收此类专业的本科生、代培生、进修生等。将民间艺术列入大学艺术教育,吸收文化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为其授课,以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水平,只有在多方的努力下,才能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长远需要。

(四)创建保护传承基地,加强舆论宣传力度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的保护传承要“软硬”兼施,古窑民俗博览区曾利用中国唯一遗存的传统镇窑,通过复烧,创建了传统瓷窑营造技艺和烧成技艺的保护传承基地,在镇窑复烧中,多位烧窑的老窑人在基地从事传统手工生产,同时在这个基地带有学徒,使传统手工技艺得以恢复,即“硬”――创建具有可运行的传统生产作业线的保护传承基地。所谓“软”,则要大力宣传老艺人们精湛的陶瓷手工技艺以及陶瓷手工艺的相关知识,宣传陶瓷手工艺新人在传承和开拓创新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多鼓励和支持身怀绝技的陶瓷手工艺老艺人和新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势在营造尊重和保护陶瓷手工艺人才的氛围。

七、结语

遗产不仅是家庭留给我们的物质,更是社会进化赋予我们的精神,是历史长河中绚丽多彩的生活飘过的痕迹,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思维方式和国家魅力。文化传播下的活态传承应有一支完整的队伍,使传统的工艺和技艺能够得到继承与发扬,典型的手工制品能够得到生产与制作。这种精神的传播构成了民族的文化底线和情感底线,也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基因,因而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弘扬民族精神、全面推动人类文明对话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2012)”文化产业专项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2YS204。

注释:

①[英]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重译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③[美]爱尔乌德.文化进化论.钟兆麟译.世界书局.1932年版

④潘宏艳.景德镇,以陶瓷文化塑旅游之魂.瓷库中国网.

参考文献:

[1]王姝,付裕.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给我们的思索――景德镇陶瓷手工艺现状调查[N].景德镇日报..

[2]田鸿喜.走过千年――回眸景德镇传统手工圆器制瓷[N].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

[3]王文章,陈飞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2).

[4]黄涛.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境保护[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05).

[5]洪映红.民间立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

[6]李俊霞.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践与探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7]王文章.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04).

[8]刘魁立.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河南社会科学.2007(01).

[9李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发展[J].学术论坛.2008(07).

[10]戴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惑[J].望新闻周刊.2005(30).

[11]周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与学校地理教育整合[D].云南师范大学.2009.

[12]宋本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手工技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

[13]白明.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J].中国陶艺家.2009年01期.

[14]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3).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36篇

陶艺,就是陶瓷的艺术。说到它,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还有可能亲自参与过。在这个三天两夜的社会实践当中,笔者有幸感受到了这个古老文化的魅力陶艺,翻开中国陶瓷发展史,在每一个朝代的任何一个阶段,几乎都有陶艺的新品种,新工艺和新风格出现。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宝贵的制瓷工艺,到了近代却淡化甚至失传。

陶艺,广泛讲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从历史的发展可知,_陶瓷艺术_是一门综合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它与绘画、雕塑、设计、以及其他工艺美术等有着无法割舍的传承与比照关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介入,西方的_当代陶艺_观念对中国陶瓷艺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_陶艺_的概念也一度成为了陶瓷艺术界的新时尚。它所体现的仍然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的矛盾与碰撞。

荣昌陶艺大师刘吉芬认为,在加强荣昌陶的传承保护的同时,要做到与时俱进,借助现代技术、工艺和新材料,积极研发推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特点的陶艺产品。

笔者认为,传统的陶艺主要注重在实用性,而现代陶艺主要注重在美观性,可谓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无论是传统亦或者是现代陶艺,都体现人们想要发展好,传承好这个文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表现出一种渴望回归自然,以缓解日益激烈的竞争所带来的精神符合。现代陶艺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中应运而生的,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要如何保护传承陶艺非遗,就要靠国人的双手,智慧来面对这个问题。为了鼓励这方面的创造性工作,兴许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陶艺兴趣,开设陶艺班,许多国家、民族、地区、集团在有关学者专家的协作下,举办多种形式和专题展览、竞赛,以刺激器皿文化现代版式的花样翻新。

器皿文化现代版式的创作在人类文化史进程中,将为拥有它和记录它的同家、博物馆等收藏机构提供一个重要的可以通它来了解它本身和它的时代的文明的文物层,再过若干年以后,它这方面的意义和价值将会越来越显要。

传承陶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人民重视,值得国家重视,值得世界重视。大力推广陶艺文化,发扬灿烂古老文化,让人类智慧结晶源远流长。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37篇

看,这就是我送给那个小女孩的漂流瓶。你一定会为问我:“这个漂流瓶是哪买来的?”嘿嘿,我告诉你吧,其实这不是从神马地方买来的,是我在青少年活动中心亲手做的。

上个星期六下午,我和妈妈来到了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活动室。指导老师给我们每人一个空瓶和几种颜色的软陶,就开始教我们捏软陶。老师说:“先把兔子的脑袋揉成团。”我先捏成了团。接着,老师让我们捏出身子、手、脚、耳朵、鼻子和眼睛。这里捏捏,那里揉揉,好不快活。我想:老师叫我们做兔子,太没意思了。不如我……捏个‘兔大侠’怎么样?”说干就干!这时,老师让我们给兔子做一个萝卜。我灵机一动,把萝卜改造了一下,萝卜就变成了一把萝卜剑。我把它贴在了兔子的后面。我越玩越带劲,心想:“这不是橡皮泥吗?还不如我们自己玩儿呢。”粘上尾巴后,一个精致的兔大侠就做好了。我左看右看总感觉有点美中不足,哦!我知道了。大侠都应该都有一条披风。于是,我向老师要了一快红色软陶,给“兔大侠”做了一条披风。看着威武的兔大侠,我也笑了。可是,麻烦又来了,兔大侠做得太胖了,空瓶装不下了。往里挤的话很容易毁容,怎么办呢?我想了想,决定给兔大侠“减肥”。我把一些软陶给去掉了,兔大侠瘦了一圈,轻轻松松地进去了。瞧,它在瓶子里的`草坪上,多威风啊。

一个星期后,我参加了和温州日报驻外小记者联谊会。我带上了我的漂流瓶。把它送给了一个小女孩(她来自重庆)。她很客气,连我都觉得差的瓶子,她尽然喜欢。我高高兴兴地和她合了一张影。并和她交换了联系地址。希望她已经看到这个漂亮的漂流瓶就会想起在他家乡的好朋友哦。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38篇

今天,我终于能亲手学做陶艺啦!

穿上褂衣,戴好帽子,我小心翼翼地将手放在了陶泥上,机器慢慢地转动起来,加了些水后,陶泥开始变得光滑柔顺。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很快就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技巧。我将两手的食指放在陶泥的正上方,轻轻往下一压,一个小口就被我开了出来。双手捧着往里挤,那陶泥的形状颇有几分观世音菩萨手中那个仙瓶的韵味;将手放入瓶口中,沿着瓶子的内壁往外一推,陶瓶瞬间变得又矮又胖,像一个胖娃娃,让人忍俊不禁……陶泥在我手中不停地变化着样子,我玩得不亦乐乎。

可是,沉浸其中的我浑然不觉陶泥已经摇摇晃晃,快要变成一摊烂泥了。这下糟了,我手忙脚乱地将它扶正,可那陶泥好像在和我较劲儿似的,我往左扶,它偏要往右倒;我往前推,它偏要往后靠。三番五次下来,我已经筋疲力尽,望着眼前这个已经没有了形状的陶瓶,我仿佛看到它正在朝我坏笑。正当我不知所措的.时候,工作人员走了过来,他细心地用手重新将陶泥塑形,很快,陶泥又恢复了原本的样子。

我小心翼翼地捏着,最终,我将陶泥定型成了一个陶罐。随后,就到了雕刻的环节啦!我选了一把精细的小刀,开始画起属于我的“大作”来。

我小心地拿着刻刀,在陶罐上细心地刻画着,一点一线,都融入了我认真仔细的心。近处,几棵松柏正傲然挺立着,隐约可见几处民屋。远处,雄伟壮丽的瀑布正飞泻而下,形成了无数朵巨大的水花。而在那蓝天之上,几朵白云悠然自得地飘着。似乎还少了些什么,对呀,山水画怎么可以没有青山呢?我拿起小刮片,在那瀑布旁抹了几笔,一座座青山就显现在了我的眼前。

陶艺能陶冶情操,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39篇

上星期六,我和妈妈去了沙溪老街的“陶泥巴”做陶艺。

走进“陶泥巴”,只见一个短发阿姨坐在玩陶吧的位置上,原来,她就是这家店的老板娘。她很热心地把我拉到位置上,给我示范起来。“你看,我这样一弄,它就变了形。”阿姨边说边做出一个烟灰缸。

我跃跃欲试,把手放在陶土上面用力的向里面摁,它就变得小小的,里面都快变成实心的了。我又用手把它用力地往外拉,它就变得大大的,里面全是空的。阿姨笑眯眯地问我:“你想要做什么样子的呢?”“我想要做上面有花边的小瓶子。”我指着边上已经做好了的小瓶子说。()

于是,在阿姨的帮助下,我把小瓶子形状给做了出来。她把电关掉,在上面挤出了美丽的花边,小瓶子雏形出来了。阿姨用一根细细的线把这一个小瓶子取了下来,小心翼翼地放在了一张报纸上。她让我在上面贴上美丽的花纹,说:“如果泥太干的`话,就把那个装水的黄色小瓶子摁一下,水就会喷在泥的上面。”

我开始贴花纹了,先用一些泥搓出了几个小圆球来,小心地贴在小瓶子上面,再用泥搓出来的线,弯弯曲曲地贴在小瓶子上面,最后我用泥做出来了一朵小花贴在小瓶子的上面。大功告成,我很满意。阿姨向我翘起了大拇指:“还不错!”

后来,一位叔叔叫我在一张小纸头上面写一下名字和电话号码,他小心地把它贴在小瓶子的上面,放在了一个架子上。他说老板娘什么时候打电话来,就去他们店里拿已经烧制好的小瓶子。

我和妈妈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今天我的收获真大。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40篇

关键词:学养;融合;交流;创新;紫砂陶艺

随着当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已不满足于现有的生活水平。而乐于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陶艺在不知不觉中适应了社会生活的这种要求,把当代人的文化精神、艺术思想、审美情绪悄悄地渗入到现代紫砂陶艺设计中去。提高了现代紫砂陶艺的艺术性和品位性,从而使得陶艺的社会属性、文化内涵、艺术性表现融为一体。所以,某种意义上理解,所有层次的陶艺创作活动都可视为文化活动的一部分。这种文化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元素组成的。

一、艺术家自身的文化修养

纵观古今,有成就的艺术家及设计者无不博学。在博学中,品学为首,人品高低取决于自身的修养,艺术家的人品和修养决定他了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直接影响他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趣味,这必然渗透到他的艺术创作中去。他们都对传统文化、自然界的变化、社会生活等有深切体悟和独到理解,形成强烈的感情,胸有情思、注情入景,从而达到心境、情感的交织,构成了特定的“意境”,一件陶艺作品从构思立意到设计制作,都会经历相当阶段的思考和修改,无论是构思的偶然性、联想的纯粹性还是有感而发的深思熟虑性,都可成为艺术家形象设计思维的反映,是感悟与理性的相互同意,是自身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的集中反映。使其成为表达人们心灵的当代艺术形式,显示出作品的内涵和耐人寻味的意念和情境。因此。真正有思想内涵和艺术水准的陶艺精品,必然有人格修养的支撑。

二、各种艺术形式的融入

艺术是多元化的,陶艺只是其中之一。各种艺术形式的存在说明了社会的需求性与本身的合理性,各种艺术形式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现代陶艺的发展,每门艺术都有自己的创作技法和文化特色。现代紫砂陶艺无不从中获得启示与创生灵感,使其成为有血有肉的形象。通过给这形象壮骨输血、立影充神.最后成为一个活脱脱的生命。各种艺术形式都在潜移默化地对现代紫砂陶艺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随着每个艺术家各自的理解和感受又以不同的形式通过紫砂陶艺展现出来,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如果没有这些艺术形式作背景和铺垫。这些陶艺作品就必然是缺乏生动语言和人文内涵的机械制作。

三、国际文化的交流

国际交流的加深与国际文化的渗透,无不体现在现代陶艺的创作中,比如说西方主张抽象表现主义,反对传统陶瓷中的幼稚和匠气。强调创作过程中的内心冲动和自由即兴发挥的重要性,主张不规则、不对称,甚至瑕疵、开裂等。创作观念对于我们现代的紫砂陶艺也有着明显的影响,已经开始或多或少的把国外现代陶艺创作的理念运用进来,开始重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种新文化、新生活创作理念的注入。大大鼓励了陶艺创作群体对于新材料、新观念、新手段、新工艺、新视角、新形式、新媒介的实践与创造活动。

四、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已经不可阻挡地向我们扑来,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突出自己的文化个性,展示自己的文化魅力,将是一个十分突出而又十分重要的课题。虽然我们的传统文化十分丰厚,但丰厚是我们过去的光荣,要在现代大潮中与西方平等对话,就既要吸收人家的东西,在坚持传统技艺和实用格式基础上向前发展,在讲究制作技艺精良的同时。注重艺术个性、审美情感的表达或者通过对传统技艺和实用格式的“变异”来追求陶艺的新意,把具有特定实用性能的“碗”、壶”、“瓶”等,抽掉原有的功能价值而成为一个单纯的审美形式概念。变异的造型完全抛弃了实用功能。“器皿”的“内容”乃是艺术精神自由出入的空间再或者就是在力图遵循陶艺语言规定性的前提下,以神奇结构和颖异空间的建构,寻求物化审美主体经验和情感的新方式,在材料选择和工艺制作上往往不拘成规,自由洒脱,在泥土的随意抟塑和釉色的随机变化中,充分体味人在审美情境下的自然状态和心灵的自由感。因此,紫砂陶艺作品的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必然是对优秀传统继承中现代意念和美学意境的构建所创思的妙悟之境。陶艺大师们只有正确地理解和运用传统与现代的设计符号,才会创作出形式新颖、内涵丰富、视觉感美的作品来。

参考文献:

[1]杨永善.陶瓷造型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来出版社,2004.[2]徐秀棠.中国紫砂[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41篇

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星期六,因为妈妈答应了要带我去体验一次陶艺制作。

我和妈妈有说有笑地来到了陶艺店,发现可以制作的陶艺造型可真多啊,由于我是第一次尝试,还是做一个最简单的碗吧。陶艺老师给了我一块淡黄色的淘泥,让我放在旋转着的工作台上,做成小山状,接着让我用食指垂直的插入“小山”顶部。随着淘泥的.旋转,中间逐渐出现越来越深的凹洞,然后再中指、无名指……直到五根手指全部插入,已经出现碗的形状了,我心里乐开了花,就要成功啦!可是,当陶艺老师让我左手扶碗,右手将碗边慢慢往上拉伸的时候,由于我心太急,想一次成功,结果力道使用过度,碗边一下就塌了下来。第一次制作就这样失败了。

紧接着的几次,也都失败了。当时我很灰心,本来认为陶艺就是三两下就能弄好的事情,没想到会失败那么多次。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重新振奋精神,沉下心来慢慢做。有了失败的经验,加上多次地操作,我制作起来越来越自如,可是怎么做得像杯子啊,我要做的可是碗呢。陶艺老师告诉我,就差最后一步了,要用右手食指控制住,慢慢往外拉伸。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就怕功亏一篑。终于,一个漂亮的碗出现在了工作台上。一直在旁边陪伴着我的妈妈给我竖起了大拇指。看着我的劳动成果,好有成就感,我开心地笑了。

这次的陶艺制作让我体会到了动手尝试的乐趣。让我知道了做每件事都要沉下心来,不能急于求成。还让我知道了只有把失败的心情,化为继续前进的动力,才能迎来最后的成功。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42篇

那一天,我们班上了一节陶艺课。

组长先给我们发了一些泥,我们组有十人,老师便让我们五人一小组。我想做一个杯子,可是区绮琪他们想做一个储钱罐,一个小花园等。但是由于时间关系,他们立即采用了我的想法。

首先,我们先压了一个圆,做杯子的底。然后搓一条又均匀又长的泥条,然后把它放在转盘上。魏子瑶让我转转盘,但他们嫌我转得太慢,然后让区绮琪上场。没想到,区艺峰贪玩,趁我们和区春城说最后一句话时,不小心把泥条弄烂了。周妹荣差点哭了。还好,她立刻擦干眼泪,又专心致志地做了起来。她的精神使我们也感动了,我们打起十二分精神,让魏子瑶监督他一起做花。

泥条终于做好了,周妹荣便开始转动转盘,我和区绮琪开始放泥条。首先把一些泥条放在转盘上摆成圆的`,然后在泥条上涂上一些泥浆然后借转盘的力,轻轻地放到第一条泥条的上面……以此类推一个杯子弄好了。接着,魏子瑶他们“进货”了,我们把泥浆涂到杯子的一个地方,然后把花不歪不斜的贴在上面。

“快点啦。”又是一个烦躁的声音,我们只好马上把我们的名字用小刻刀写上去,然后,我们交给老师,让她到帮我们上上颜色,到电窑室拿去烧,就大功告成了。

这一次的陶艺制作,让我收获了:做事要专心致志,不要三心两意。而且我觉得我们很缺乏耐心,在这个陶艺制作中,无论是转转盘放泥条还是写名字时,我们那组都显得缺乏耐心。其次,是要动脑思考,把握好感觉。做陶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手感,手感好才能做出好东西。把握手感靠的是理解。要动脑思考,要充分地了解泥的特性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让手跟泥巴融为一体,才能做出好的东西。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43篇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我们要去劳技中心学做陶艺。

十几分钟过去了,我们的大巴车驶到了牢记中心的门口。我们下了车,径直奔向了陶艺室。

在劳技中心的所有教室中,数陶艺室纪律最严,技术难度最高,一个小小的瑕疵就有可能导致整个瓷器毁于一旦,上次做铃铛时,我没有成功,做砸了。对于这次的活动,我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似的忐忑不安。

上课了,老师教我们怎样捏塑,怎样改变盆口的形状,怎样做装饰后,就让我们亲自动手制作了。我们按老师的'要求先取出一团与拳头差不多大小的陶泥,捏成碗的形状,把碗壁捏成与小拇指那么厚,把碗口压平,等待老师检查。终于捏好了,我抬起头,只见许多同学埋头苦做,额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有的趴在桌上沉思,偶尔修改一下;有的不停地修饰着,似乎一点也没有放下的意思;还有的正在检查,脸上的表情十分紧张,仿佛这一次检查能改变他的一生。轮到我了,我的心“扑扑”一阵猛跳,老师拿起我的作品,修改了几下,就走了。我长吁一口气——过关了。

接着是改变“碗口”的形状,我冥思苦想,突然灵光一闪,迅速把杯口弯成了小鸟的形状。看看别人,有的是乌龟,有的像海螺,还有的就是一个大大的海星。大家略一思考,就设计除了许许多多稀奇古怪的图形。

最后就是必要的装饰了。我岸上盆脚,扎个小洞,粘上小鸟的眼睛、嘴巴和尾巴,就大功告成了。

我做得花盆很有创意,不但被评为优星,还被拿去烧制,变成一了个名副其实的陶艺花盆。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44篇

今天是星期二,晚上妈妈带着我和弟弟一起去学陶艺。

到了画室,见到大板桌上放着一大块陶泥,同学们都到齐了,我和弟弟马上坐到位子上去。开始做陶艺了,老师告诉我们:“今天要学做恐龙,每个部位都要做到细致和像。”说完,老师拿出恐龙资料,给我们挑选一只来做,过了一会,老师又温和地对大家说:“我先做一只剑龙给大家看:先把报纸包成一团,然后把陶泥压成像一块烙饼的样子,最后把陶泥包着报纸,在前后留两个洞,捏上头和尾,再把脚捏在下面……”,我和弟弟认真听完后,便开始动手了。我打算做一只剑龙,弟弟打算做一只鸭嘴龙,他开始做恐龙的身体怎么也做不好,我看了,就一边做自己的`恐龙,一边帮弟弟,可弟弟没耐心,他做不好就说:“算了,我做长颈龙得了。”我就和弟弟一起做,我告诉他:“你先按老师说的去做身体,然后和姐姐一起做头、尾巴和脚。”果然,他按老师说的去做身体,真的做出来了,我夸他真棒,他笑了笑,没说什么。然后我就让他和我一起做头。弟弟总是把头捏的太尖了,做的像条尾巴,可我想:这工夫可不能白费,把它当尾巴得了。于是,我把它捏到尾巴那里去了。但是我们没有放弃做头,我让他再做一次头,他像上次一样,做的像条尾巴,于是,我把尖头一拆,就变成了圆头,我告诉弟弟能捏上去了,他就捏上去。我看只剩下脚了,又鼓励他,弟弟甜甜地笑了!最后,我们把柱子似的脚捏好,就给老师看,老师说:“做的不错,还要努力!”

晚上回家时,妈妈表扬了我俩能互相帮助。

陶艺非遗文化论文范文 第45篇

关键词:陶瓷文化;现代陶艺

一、 现代陶艺概述

系统的说现代陶艺是指艺术家借用陶瓷材料或以陶瓷材料为主要创作媒体,以手工制作为主,远离传统实用性的关照,表现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观念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20世纪50年代,以美国彼德.沃克斯、罗勃特.安纳森、日本的八木一夫为首的一批陶艺家,他们打破了传统造型观念,主张释放个人思想,以自由、放任、偶发等形式充分发挥陶泥的率性表现及展示艺术家对自然、社会等诸方面的情感、观念和看法等,并创作出一批以审美为主的现代陶艺作品。随后,世界各国也都纷纷进行现代陶艺的创作。

二、对现代陶艺的观念认识

中国现代陶艺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门类,古老是因为中国陶瓷艺术在人类文明之初就开始了,并且最终使得中国因为陶瓷而举世闻名;年轻是基于它又是一个新的艺术门类,无论是创作观念上还是表现形式上,都与传统陶瓷艺术有很大不同。尤其在观念表达上,人们也似乎更加愿意完全舍弃它的传统元素,而视其为纯艺术领域中的“观念艺术”。

英国当代权威艺术评论家赫伯特.里德在他的《现代绘画简史》一书中这样写到:“现代和过去传统的艺术一个最明显的特征便是由过去的反映物质世界转而为表现精神世界,这是艺术的现代准则,即分水岭。”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艺术家个人情感的尊重,同样,现代陶艺的主要特征是观念表达。现代陶艺以其大胆的想象、巧妙地构思、奇特的造型、可塑的泥料、流动的釉色以及神奇的窑变塑造了一系列或写实或抽象的形态,在形与色之间塑造美、展示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新颖的现代陶艺作品既给人们带来全新的感觉,也反映出陶艺家们的审美取向和观念表达。

三、传统陶瓷文化内涵对现代陶艺的观念表达

中国传统陶瓷艺术有着8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它的历史遗存无比丰厚,这是任何其它门类艺术都无法相比的。它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中国陶瓷是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的象征,正因如此,中国传统陶瓷文化艺术才备受世界关注。现代陶艺对文化的思考是通过对观念的强调来实现的,观念的强调正是现代陶艺的精髓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陶艺也可以可以被称为“观念陶艺”,而“观念陶艺”这个概念被大家所接受正是因为现代陶艺中对观念强调的结果。

中国陶瓷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陶瓷历史长河的文化积淀中,传统陶艺为我们发明并保留了丰富的传统陶瓷技法,从原始陶器的泥条盘筑到后来的拉坯轮制、注浆成型等成型技法;从原始的简单刻划到唐宋元明清的彩绘,如青花、粉彩、古彩等等装饰技法,还包括柴烧、熏烧、坑烧等烧成技法。到了现代这些传统陶瓷技法已经成为宝贵的历史文化,它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思想感情和伟大的创造力,富有崇高的审美理想和永恒的艺术价值。

现代陶瓷技法是技术手段更是文化符号,其意义是指传统陶瓷技法本身就反映出中国人的审美境界,欲要表达某种思想必然需要适宜的技法,例如刻划花装饰基于我国自古以玉为贵,“温其如玉”,以玉比德等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追求,影响了中国古代陶瓷的发展,在陶瓷中极力追求玉石之美。

刻划花以简单、灵活、淡雅的特点成为宋代陶瓷装饰的主要手法,这也适应了当时宋人推崇理学、崇尚清淡之美的审美尺度,它以符号性语言代表了对玉石品德的追求。现代陶艺和传统陶艺具有一定的承继关系,在现代陶艺中运用传统陶瓷技法往往也是出于对某种审美的追求,传统陶瓷技法也就无形中成为这种审美的符号。

现代陶艺和传统陶艺都是泥与火的艺术。人在劳动中创造饿文化,文化有塑造人,陶艺逐渐形成一种陶瓷文化,传统陶瓷技法是悠久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陶艺中,作为中华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传统陶瓷技法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它既体现了华夏文明的一般文化特征,又显示了民族文化的鲜明个性。

在现代陶艺创作中,陶艺家把传统陶瓷技法与现代观念的表达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展示出传统审美文化与现代观念表达的时空碰撞。此时的传统陶瓷技法不是单纯的造型手段和装饰手段,而是代表了悠久的古代文明、传统的审美意识和观念。它是一个符号,是一个代表,以一种符号性语言传承着文化的过去、现代和将来,陶艺家正是通过符号性语言的运用找到了链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在现代陶艺中延续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尽管现代陶艺受益于多元的文化,文化队现代陶艺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艺术家借助现代陶艺传达他的观念时,也就是针对某种特定的文化现象进行评判和思考,这种对文化的思考反过来必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我们的文化。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