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合集42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4-01-23 09:29:0728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1篇

为推进辐射安全管理,我科参照GBZ120-2006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标准,并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制定了本地化的辐射防护制度、应急预案及流程,其更具可操作性,如放射防护管理规定、职业防护制度、放射性核素操作规定、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放射性药物配制制度、放射源安全管理制度、辐射事故应急处置流程等。

2加强医护人员辐射安全文化教育

医护人员能否按照辐射防护原则开展工作,除制定的操作规程、标准、规章文件等“硬件”外,还需要“安全第一”的工作态度,加强辐射安全文化素养教育,培养医护人员在辐射安全问题的思维、意识、行为和安全观念。我科利用每周科内业务学习时间学习辐射防护知识和医学辐射安全文化,尤其加强对新进科室工作人员、实习生等的教育,达到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管理。

3科学安排,合理布局

我科房间配置按三区制原则设计。高活性区主要为核素分装配药室、给药注射室,卫生通过间作为监督区与高活性区域的通过间,主要用于工作人员更衣、淋洗和进行体表污染检查。

4优化高活性区出入流程

4.1进入高活性区流程于卫生通过间更换工作服、换鞋—穿戴铅衣、铅围脖、铅眼镜—穿隔离衣—戴口罩、手套—进入高活性区。

4.2出高活性区流程

于高活性区内脱掉手套并洗手—回到卫生通过间,摘口罩、脱隔离衣—脱去掉防护用品(铅衣、铅围脖、铅眼镜)—于卫生通过间内再次洗手—表面污染检测仪进行检测,判断有无放射性核素污染—更换清洁工作服、鞋—离开。

5控制污染

高活性区内使用的物品不与其他非放射性区域物品互相换用。放射性核素的分装和制备在通风橱内进行。已被污染或疑被污染的用具专门收集,保存在放射性废物储存室内。操作时严格执行优化后流程,加强隔离,严禁用口吸移液管转移放射源,严禁在工作场所吸烟、进食和存放食物。当发生污染时及时处理,避免污染扩散,定期监测各处污染情况。

6体会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2篇

根据_《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为使我国政府在核设施一旦发生严重核事故时,能迅速采取必要和有效的应急响应行动,保护工作人员、保护公众和保护环境,制定本应急预案(也称应急计划)。

本预案主要适用于国家针对核电厂可能发生严重核事故的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我国其他核设施、核活动发生的核或辐射事故和其他国家发生的对我国造成或可能造成辐射影响的核或辐射事故,参照本预案实施。

实施本预案要认真贯彻执行我国核应急管理工作“常备不懈,积极兼容,统一指挥,大力协同,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方针。

本预案是我国进行核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工作文件,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要遵照执行。

本预案定期进行复审和修订。

2技术基础

应急状态分级

核电厂

核电厂的应急状态分为四级,即: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场区应急和场外应急(总体应急)。

(1)应急待命。出现可能危及核电厂安全的工况或事件的状态。宣布应急待命后,应迅速采取措施缓解后果和进行评价,加强营运单位的响应准备,并视情况加强地方政府的响应准备。

(2)厂房应急。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已经或者可能即将发生,但实际的或者预期的辐射后果仅限于场区局部区域的状态。宣布厂房应急后,营运单位应迅速采取行动缓解事故后果和保护现场人员。

(3)场区应急。事故的辐射后果已经或者可能扩大到整个场区,但场区边界处的辐射水平没有或者预期不会达到干预水平的状态。宣布场区应急后,应迅速采取行动缓解事故后果和保护场区人员,并根据情况作好场外采取防护行动的准备。

(4)场外应急。事故的辐射后果已经或者预期可能超越场区边界,场外需要采取紧急防护行动的状态。宣布场外应急后,应迅速采取行动缓解事故后果,保护场区人员和受影响的公众。

其他核设施

其他核设施的应急状态一般分为三级,即: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场区应急。潜在危险较大的核设施可能实施场外应急。

应急计划区划分

核电厂

应急计划区划分为烟羽应急计划区和食入应急计划区。前者针对放射性烟羽产生的直接外照射、吸入放射性烟羽中放射性核素产生的内照射和沉积在地面的放射性核素产生的外照射;后者则针对摄入被事故释放的放射性核素污染的食物和水而产生的内照射。

烟羽应急计划区系以核电厂为中心、半径为7至10公里划定的需做好撤离、隐蔽和服碘防护的区域。这种应急计划区又可分为内、外两区,内区的半径为3至5公里,撤离(包括预防性撤离)准备一般主要在内区进行。食入应急计划区系以核电厂为中心、半径为30至50公里划定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要做好事故情况下食物和饮水的辐射监测和控制的应急准备。

另外,事故情况下根据需要,也可能在应急计划区的部分区域采取临时避迁和永久再定居等长期防护行动。

划分应急计划区并进行相应的应急准备,其目的是:在应急干预的情况下便于迅速组织有效的应急响应行动,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对公众和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在多数事故情况下,需要采取应急响应行动的区域可能只局限于相应应急计划区的一部分,但在发生严重核事故的极个别情况下,也有可能需要在相应应急计划区之外的区域采取应急响应行动,由于出现这种极个别情况的概率极小,因此,应急准备只在应急计划区内进行。

其他核设施

应在危险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核燃料循环设施与研究堆等其他核设施的应急计划区及应急准备的内容。

干预原则

在应急干预的决策过程中,既要考虑辐射剂量的降低,也要考虑实施防护措施的困难和代价,因此,应遵循下列原则,并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政治和外交等方面的因素:

(1)干预的正当性原则。干预应是正当的,拟议中的干预应利大于弊,即由于降低辐射剂量而减少的危害,应当足以说明干预本身带来的危害与代价(包括社会代价在内)是值得的。

(2)干预的最优化原则。干预的形式、规模和持续时间应是最优化的,使降低辐射剂量而获得的净利益在通常的社会、经济情况下从总体上考虑达到最大。

(3)应当尽可能防止公众成员因辐射照射而产生严重确定性健康效应。

3应急组织

根据《条例》的规定,我国的核应急实行三级应急组织体系,即国家核应急组织、核电厂所在省(区、市)(以下简称省)核应急组织和核电厂营运单位应急组织。

国家核应急组织

国家核应急协调委

国家核应急协调委的成员单位包括18个部门,_为牵头单位。

必要时,由_领导、组织、协调全国的核应急管理工作。

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

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核应急办)是全国核应急工作的行政管理机构,设在_。

国家核应急协调委联络员组

国家核应急协调委联络员组由各成员单位指派的人员组成。各单位指派的联络员应有替代人员,以确保联络员组的有效活动。

国家核应急协调委专家咨询组

国家核应急协调委专家咨询组由国内核工程、电力工程、核安全、辐射防护、环境保护、放射医学、气象学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省核应急组织

核电厂所在省核应急组织包括省核应急委员会和省核应急办公室,以及专家咨询组和若干应急专业组。省核应急委员会由省人民政府领导和政府有关部门及军队等单位的领导组成。省核应急办公室设在省人民政府指定的一个部门,由若干专职人员组成。

必要时,由省人民政府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核应急工作。

核电厂营运单位(或核电基地)核应急组织

核电厂营运单位(或核电基地)核应急组织包括核电厂营运单位(或核电基地)应急指挥部和下设的应急办公室(或处、科)及若干应急专业组。

4应急准备

国家核应急组织的应急准备

建设与维护国家核应急响应中心

满足进行应急决策、指挥和作为国家核应急信息管理中心及对外核应急联络点的需要:

(1)接受、显示和传递核电厂运行及事故信息;

(2)接受、传递省核应急组织应急响应的有关信息;

(3)为核应急信息传输和进行国际通报提供条件;

(4)提供工作环境,保障应急指挥迅速、有效地实施。

通信保障

(1)建设国家核应急通信系统,并建立相应的通信能力保障制度,以保证应急响应期间通信联络的需要。

(2)应急响应时在事故现场的通信需要,由核电厂所在省的核应急组织和核电厂营运单位负责保障。

(3)核电厂之外的其他核设施发生核事故以及其他辐射紧急情况时,尽可能利用国家和当地已建成的通信手段进行联络。

(4)应急响应通信能力不足时,根据有关方面提出的要求,采取临时紧急措施加以解决。必要时,动用国家救灾通信保障系统。

建立和保持必要的核应急技术支持体系

根据积极兼容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建立和保持必要的应急技术支持中心或后援单位,如应急决策支持、辐射监测、医疗救治、气象服务、核电厂运行评估等技术支持中心或后援单位,以形成国家核应急技术支持体系,保障国家的核应急响应能力。

应急支援力量与物资器材准备

国家核应急协调委有关成员单位根据分工,准备好各种必要的应急支援力量与物资器材,以保证应急响应时省核应急组织或核电厂营运单位提出紧急支援请求时,能及时调用,提供支援。其中包括:辐射监测支援、医学应急支援、应急交通支援、气象支援、工程抢险支援和应急物资器材准备。

应急培训与演习

(1)培训

应对所有参与核应急准备与响应的人员进行培训和定期再培训。

(2)演习

定期举行不同类型的应急演习,以检验、改善和强化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能力。

公众信息交流

公众信息交流的对象应包括一般公众和新闻界。在平时,进行交流的内容主要是核能以及核安全、辐射防护与核应急的基本概念与知识。

核电厂所在省的核应急组织及核电厂营运单位的应急准备

核电厂所在省的核应急组织及核电厂营运单位的应急准备按国家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及各自经批准的应急预案进行。两者的应急准备应为各自所需的应急响应能力提供保证,并应保证两者应急响应的相互衔接和协调。

应急准备资金的安排、使用与管理

国家、省及核电厂营运单位的应急准备应充分利用现有组织机构、人员、设施和设备,努力提高核应急准备资金的使用效益,并使核应急准备工作与有关发展规划相结合。

5应急响应

核电厂应急响应基本程序和响应活动

核电厂进入应急待命状态时,核电厂营运单位的应急组织进入有准备的状态,采取缓解措施,并向场外通告;省核应急组织和国家核应急办及时报告情况,加强值班。

核电厂进入厂房应急状态时,营运单位应实施应急预案,采取措施使核电厂恢复安全状态,同时按规定向场外报告事故的情况;省核应急组织启动省级核应急指挥中心,及时报告情况,有关省级应急专业组进入待命状态;国家核应急办启动国家核应急响应中心,按规定向国家核应急协调委报告并向有关部门和专家通报情况,加强与营运单位的联系,并做好实施应急支援准备。

核电厂进入场区应急状态时,营运单位实施应急预案,采取措施使核电厂恢复安全状态,撤离场内非重要人员,按规定向场外报告事故情况,在核电厂附近的场外区域实施辐射监测;省核应急组织有关领导到省应急中心指导应急响应工作,向国家核应急办报告有关情况,各应急专业组进入待命状态,并根据需要开始行动;国家核应急办按规定向国家核应急协调委报告,通知有关部门并做好实施紧急支援的准备,国家核应急协调委领导进入国家核应急响应中心,及时向_报告事故情况。

当发生严重核事故,需要进入场外应急(总体应急)状态时,核电厂营运单位向省核应急组织及时提出进入场外应急状态的建议;省核应急组织向国家核应急协调委提出请求批准进入场外应急状态的报告;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审批进入场外应急状态。在事故情景十分危急时,省核应急组织可先决定进入场外应急状态,尔后立即向国家核应急协调委报告。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及时向_报告进入场外应急状态,必要时请求协调应急响应。

当事故辐射后果影响或可能影响邻近省时,由核电厂所在省的核应急组织负责向有关省政府通报事故情况,并提出相应建议;国家核应急协调委负责指导有关省政府采取适当措施。

当核电厂营运单位和省核应急组织的应急力量不足需要国家支援时,由国家核应急办根据支援请求按规定的程序报批,通知和要求被调用力量的单位及其上级部门,组织实施支援。可能需要提供的支援包括:辐射监测、气象资料、事故后果评价、工程检验、医疗救治、交通支援等。应急支援力量进入现场执行任务,有关调动、联络、指挥程序及协调事宜等,均按批准的应急预案执行。

对核事故和应急响应的信息实行集中统一的规范化管理,信息渠道、信息分类和信息等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

当核事故的辐射影响可能或已经超越国界,按《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的要求实施通报。

当事故得到缓解,已恢复到安全状态,终止场外应急状态。核电厂营运单位和省政府组织各自的恢复工作。按《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向国际_提供有关终止应急状态的信息。

其他核设施、核活动核事故及影响境内的境外核事故与核动力卫星事故的应急响应

其他核设施、核活动核事故及其他辐射紧急情况的应急响应

核燃料循环设施和研究堆等其他核设施、核活动核事故及其他辐射紧急情况的应急响应参照本预案执行。

我国台湾省核事故时的应急响应

我国台湾省发生核事故可能或已经对大陆造成辐射影响时,参照本预案的有关规定和执行程序组织应急响应。

涉及台湾省核事故的国际通报及紧急援助的有关事宜,按我国外交部与国际_1992年12月以互换照会形式确认的谅解备忘录(CPM-92-081)执行。

我国周边国家核事故及核动力卫星事故影响境内时的应急响应

我国周边国家发生核事故及核动力卫星事故可能或已经对我国大陆产生辐射影响时,参照本预案有关规定及执行程序组织应急响应。这种情况下的应急响应主要涉及辐射监测、饮水和食品控制、卫星污染碎片搜寻等,除受影响省人民政府组织的应急响应外,部级的响应按规定的职责任务分工实施。

6应急终止和恢复正常秩序

终止应急状态的程序和条件

终止应急状态的程序

(1)应急待命:核电厂(或核设施)营运单位应急指挥部根据核电厂(或核设施)的特定状态,决定并应急状态的终止,并向省核应急组织和国家核应急办报告。

(2)厂房应急:核电厂(或核设施)营运单位应急指挥部根据核电厂(或核设施)的特定状态,决定并应急状态的终止,并向省核应急组织和国家核应急办报告。

(3)场区应急:核电厂(或核设施)营运单位应急指挥部根据核电厂(或核设施)的特定状态,将终止应急状态的报告报省核应急组织和国家核应急办后,由营运单位应急总指挥宣布。

(4)场外应急:核电厂营运单位根据核电厂的状态,将终止场外应急状态的建议报省核应急组织,经省核应急组织审定后上报国家核应急协调委,经协调委批准后,由省核应急组织。

终止场外应急状态的条件

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在批准终止场外应急状态之前,必须获得足够的情况,确信该核电厂事故已切实得到控制,而且几乎已恢复到安全状态,特别要确认满足下列条件:

(1)核电厂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已经停止或者已经控制到低于可接受的水平;

(2)为使公众免受放射性污染,并使事故的长期后果可能引起的照射降至尽量低的水平,已经采取并继续采取一切必要的防护措施。

为保证条件(2)得到满足,只要有必要,省核应急组织应加强有关巡测、采样分析和评价等工作。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和总结报告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在解除应急状态后,国家核应急办进行下列工作:

(1)整理和审查所有的应急记录和文件等资料;

(2)总结和评价导致应急状态的事故情况和在应急期间采取的主要行动;

(3)必要时修订国家核应急预案。

应急响应总结报告

应急状态终止后,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有关规定及时做出书面总结报告。

总结报告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发生事故的核设施基本情况,事故原因、发展过程及造成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分析、评价,采取的主要应急响应措施及其有效性,主要经验教训和事故责任人及其处理等。总结报告的具体内容和格式按规定执行。

恢复正常秩序

场内恢复正常秩序

发生核事故的核电厂营运单位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清除场内放射性污染,恢复核电厂的正常运行。当核事故使核安全重要物项的安全功能达不到国家标准时,核电厂的重新启动计划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审查批准。

场外恢复正常状态

发生核事故的核电厂所在省核应急委员会应当根据受影响地区的放射性水平,采取有效的恢复正常秩序的措施:一方面对直接受影响的人员采取防护措施(如控制进入污染区,控制食物和水污染,去污,固定剩余放射性物质等);另一方面为恢复环境和公众正常生活条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如在应急状态终止后在受控制条件下允许部分或全部撤离人员返回受影响的原先居住的区域等)。为此,省核应急组织应制定恢复计划和明确进行恢复工作的机构,报国家核应急协调委批准。国家核应急办检查、指导、协调和组织支援省核应急组织恢复计划的实施。

7附则

术语解释

核设施

需要考虑核安全问题的规模生产、加工或操作放射性物质或易裂变材料的设施(包括其场地、建筑物和设备)。如铀富集设施,铀、钚加工与燃料生产、贮存及后处理设施,研究堆,核动力厂,放射性废物管理设施等。

核活动

任何研究、生产、提取、加工、处理、应用、搬运、贮存或处置放射性物质或核材料的活动,以及在陆上、水上或空中交通线上运输放射性物质或核材料的活动,或任何其他转移或使用放射性物质或核材料的活动。

核燃料循环

特指除核电厂和研究堆运行之外的与核能生产有关的所有活动,包括铀或钍的采矿、选冶、富集与加工、核燃料制造、核燃料后处理、放射性废物管理等各种活动,以及与上述各种活动有关的研究和开发活动。

核电厂

用一个或几个动力反应堆发电或供热的动力厂。

具有确定的边界,受营运单位有效控制的核设施所在区域。

场区以外的区域。

核事故

核电厂或其他核设施中很少发生的严重偏离运行工况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可能或已经失去应有的控制,达到不可接受的水平。

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故发生或减轻事故后果的状态,有时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

应急预案(应急计划)

一份经过审批的文件,它描述了文件的编制与实施单位的应急响应功能、组织、设施和设备,以及与外部应急组织间的协调和相互支持关系。该文件应有专门的执行程序加以补充。

应急准备

为应付核事故或辐射应急而进行的准备工作,包括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组织,准备必要的应急设施、设备与物资,以及进行人员培训与演习等。

应急计划区

为在核电厂发生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采取保护公众的防护行动,事先在核电厂周围建立的、制定有应急预案并做好应急准备的区域。

一个表示与实际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照射有关的危害、损害或损伤的可能性和伤害后果等的多属性量,它与诸如特定有害后果可能发生的概率及此类后果的大小和特性等量有关。

应急响应

为控制或减轻核事故或辐射应急状态的后果而采取的紧急行动。

(应急)防护措施

应急状态下为避免或减少工作人员和公众可能接受的剂量而采取的保护措施,如隐蔽、撤离、服碘防护、通道控制、食物和饮水控制、去污,以及临时避迁、永久再定居等。有时也称为防护行动。

.15隐蔽

指人员停留在或进入室内,关闭门窗及通风系统,以减少烟羽中放射性物质的吸入和外照射,并减少来自放射性沉积物的外照射。

指将人们由受影响地区紧急转移,以避免或减少来自烟羽或高水平放射性沉积物引起的大剂量照射。该措施为短期措施,预期人们在预计的某一有限时间内可返回原住地。

服碘防护

当事故已经或可能导致释放碘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情况下,将含有非放射性碘的化合物作为一种防护药物分发给居民服用,以降低甲状腺的受照剂量。

临时避迁

指人们自受污染地区临时迁出,以避免或减少地面放射性沉积物质照射的长期累积剂量,其返回原住地的时间或为几个月至2年,或难以确切预计返回时间而暂不考虑返回。

永久再定居

指人们为避免或减少地面放射性沉积物质照射的长期累积剂量自受污染地区迁出,而又无法预计能否在可预见的将来返回原住地。

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去除或降低放射性污染。

干预水平

指针对核及辐射应急情况所制定的可防止剂量水平,当达到这种水平时应考虑采取相应的防护行动。

行动水平

指在核及辐射应急情况下,应考虑采取防护行动的剂量(率)水平或活度浓度水平。

(辐射)后果

指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环境中引起的结果或影响,用以度量的量是预计的或实际引起的剂量或剂量率。超级秘书网

应急(辐射)监测

在核及辐射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放射性污染情况和辐射水平而进行的辐射监测。

应急培训

根据应急工作的需要,对管理人员或专业人员进行的教学与训练。

应急演习

为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根据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单项演习(练习)、综合演习和场内、场外应急组织联合进行的联合演习。

辐射损伤

机体受电离辐射照射而产生的各种类型的某种程度的有害变化。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3篇

为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食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以下简称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迅速、有效、有序的进行,提高应对各类物中毒、自然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卫生救援水平,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伤病员为中心,以救死扶伤为宗旨,以体现社会公益性为前提。

二、目的与任务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援工作,应遵循平战结合、常备不懈的方针

平时要加强对医务人员进行各种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各种急诊急救仪器技术操作能力以及各种急救知识的培训,逐步提高我院紧急医疗救援能力。

(二)建立紧急医疗救援组织机构及应急队伍,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收集与报告

突发事件发生后,院总值班及所有工作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将收集到的信息逐级上报,并要求及时、准确、全面。任何科室或个人对突发事件信息不得隐瞒,缓报和漏报。报告程序见附件二。

四、急救物资的管理

院办、医务科、药剂科、配合,制定出我院应对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急诊设施、设备、药品、车辆、通讯等急救器材的明细清单,定点存放并定期检查。一经发现过期或损坏,应及时更换和维修,保证急救物资的数量和质量都达到100%完好率。任何条件下,无紧急医疗救援领导小组负责人的指示,不得随意挪做他用。紧急情况下,医疗救援领导小组可调用任何科室的急诊设备。

五、人员调配

当接到突发事件医疗救援指令下,为提高应急反应速度,院总值班可立即指派值班医师紧急出动。当启动应急预案后,领导小组应及时通知应急队员迅速集中赶往出事地点,若事态扩大到需要支援时,领导小组有权在全院范围内抽调人员,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拒绝或阻挠。

六、紧急救援措施

防治组人员赶赴现场后,要及时制定抢救方案,并采取果断措施,防止灾害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对原因不明的集

体中毒除常规处理外,应及时通知本地疾病控制中心进行排查。

紧急医疗救援本着先重后轻的原则,应对伤者进行简单的止血、包扎、止动,遇生命体征不稳的伤病员,应就地抢救,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进行转运,若现场抢救有困难,应及时与紧急医疗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汇报,求得支援。避免因衔接失误延误病员的抢救。

对新发现的传染病,参加处理的工作人员应采取防范措施,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对接触人员应采取医学观察措施,有关区域要按规定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发生。

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全院职工均要紧急动员起来,从人员、设备、物资、病房等各方面作好接收救治伤病员的准备,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拒收病员。

七、卫生救援的事件分级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导致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情况将医疗卫生救援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一)特别重大事件(Ⅰ级)

一次事件出现特别重大人员伤亡,且危害人员多,或者国家规定的特别重大事件(突发放射事件、化学品泄漏事

件)导致大量人员伤亡,需请求上级机关对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给予支持者。

(二)重大事件(Ⅱ级)

一次事件出现重大人员伤亡,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5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三)较大事件(Ⅲ级)

一次事件出现较大人员伤亡,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3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四)一般事件(Ⅳ级)

一次事件出现一定数量人员伤亡,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1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八、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

(一)Ⅰ级响应

1、Ⅰ级响应的启动

发生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全院总动员仍不能完成救援工作,需请求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派出支援。

2、Ⅰ级响应行动

当接到关于卫生工作救援特别重大事件的有关指示、通报或报告后,医疗救援领导小组应立即启动紧急医疗救助预案,进行全院总动员,派出专家组对伤病员进行综合评估,组织现场救治;并立即将情况逐级汇报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求得紧急支援。

(二)Ⅱ级响应

1、Ⅱ级响应的启动

发生特大突发公共事件,需举全院之力才能完成救治任务,必要时可请求上级医院予以支援者。

2、Ⅱ级响应行动

当接到关于卫生工作救援重大公共事件有关指示、通报或报告后,医疗救助领导小组应启动紧急医疗救援预案,组织专家组对伤情进行评估,开展医疗救治,并分析突发公共事件的发展趋势,专家组在进行紧急救援的同时应提出应急救治的建议,并及时将情况向院救援领导小组汇报,救援领导小组根据情况请求上级医院支援,并将事件汇报给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三)Ⅲ级响应

1、Ⅲ级响应的启动

发生一次性事件出现较大人员伤亡超过3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2、Ⅲ级响应行动

当接到关于医疗卫生工作救援较大事件的有关指示、通报或报告后,医疗救治领导小组应派出专家组到达现场,迅速组织开展现场医疗救援工作,并及时将情况向有关部门汇报。

(四)Ⅳ级响应

1、Ⅳ级响应的启动

发生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1例的事件者。

2、Ⅳ级响应行动

当接到关于医疗卫生救援一般事件的有关指示、通报或报告后,急诊科立即派出有经验的专科医生到达现场进行救治,并将现场及救治情况汇报医院办公室,以决定是否需派其他科室予以增援。

九、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的终止

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完成,伤病员在医院得到救治,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可宣布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终止。

十、责任与奖惩

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对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作出贡献的先进科室和个人要给予表扬加奖励,对失职、渎职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4篇

关键词:消防部队;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救援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and classification, analyzes the fire army to participate in the nuclear and nuclear radiation accidents, point out the three indicators of the fire brigade in nuclear and radiation accident emergency rescue force: spirit, far, words: fire fighting forces; nuclear and radiation accidents; emergency rescue

核事故指 核电厂或其他核设施中很少发生的严重偏离运行工况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可能或已经失去应有的控制,达到不可接受的水平。核辐射事故通常是指由于失去控制的放射性物质的辐射照射或电离辐射设备的辐射照射,而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以及经济损失等方面的事故。在核能及辐射技术应用中,虽采取了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但事故的发生尚不能完全避免。核与辐射事故同其它事故相比,有许多不同点,由此决定了事故及其应急救援的特殊性。

1、 核与辐射事故的分类

按照事故的危险源分类,核与辐射事故可分为核反应堆事故、辐射装置事故、核材料临界事故、_事故、放射性废物储存事故、放射源丢失事故以及医疗照射事故等。

按照人员受照射的途径分类,核辐射事故可分为外照射事故和内照射事故。

2、 可能引起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源分析

确定核辐射事故有可能发生的单位和场所,制定公安消防队特勤队所管辖地区的核辐射事故抢险救援预案,有利于抢险救援工作顺利进行。有可能引起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源主要包括:

放射源

放射源在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等国民经济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据国家环保局2002年一项调查资料,全国共有放射源用源单位8300多家,放射源总数63700余枚,其中约有30%的放射源未在_门办理许可证,待处理的废弃放射源超过了13800枚。目前,分散在全国1万多家企业之中的10多万枚放射源,约有一半处于无人监管状态。

核设施

根据国家发改委审批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我国新能源发展的状况是:重点围绕提高碳减排和非化石能源比重“两个目标”展开,预计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亿千瓦,约占总装机的17%。在我国,核电站可能出现核事故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种:一是核电站本身的技术问题,它与反应堆类型、使用年限,安全管理水平、各种自然灾害情况下的安全等诸多因素有关; 二是核电站易成为核恐怖袭击的目标;三是核电站、核设施所储存的核燃料、核材料的实物保安和核废料的处理问题。

核废料

核技术的实际运用,不可避免的要产生一定量的放射性废物,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各种污染材料(金属、非金属)和劳保用品;各种污染的工具设备;零星低放废液的固化物;试验的动植物;废放射源;含放射性核素的有机闪烁液;被误置、丢失、遗弃或被盗放射源或放射性污染严重金属物件进一步通过废金属回收、熔炼和加工成金属制品进入社会生活所产生的照射.

3、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

应急救援的技术复杂性

核辐射事故的特点决定其应急救援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受事故源项情况、现场气象、地形、周边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场情况复杂多变,应急救援需要有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专业技术素质高的应急响应人员,事故发展预测与事故评价的专家组,以及专门的仪器设备等。处置核辐射事故应了解和掌握事故成因、危害特点、发展规律、防护要求和处置对策,利用专业知识,运用专门的技术手段,科学有序地进行处置。不能靠人海、车海战术,不能不讲科学、不讲安全防护,盲目蛮干。

应急救援的艰巨性

应急救援队伍面对的大多是较严重的核辐射事故,事故发生后,包括切断(控制) 事故源、控制污染区、抢救受污染人员、抽样检测、组织污染区居民防护或撤离、对污染区实施洗消等救援任务,难度大,要求高。同时,为了有效地实施救援,还必须对参加抢险救援的队伍实行统一的组织指挥,并认真搞好通信、交通、运输、急救、物资、气象、生活等各项保障,组织指挥难度很大,稍有不慎极易造成严重后果。

应急救援的敏感性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首先使用了__以来,国际上历来是“ 谈核色变” ,因此,核事故与辐射事敌同其它事故不同, 它会造成社会公众的恐慌, 引起社会动荡, 甚至会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由于核事故与辐射事故所造所的放射性, 会伤害人体健康, 诱发癌变, 破坏免疫系统放射性污染去污处理困难, 如果去污不彻底会给环境带来长期的放射性污染, 也会增加当地公众的附加剂量, 甚至影响他们的子孙后代。所以人们对核事故与辐射事故非常敏感。4、 消防部队参与核与辐射处置力量建设的几点思考

预计到2020年,核电装机将达到7000万千瓦,核电装机占电力总装机的,核发电量将占总电量的左右,中国的核事业正迎来_第二个春天_。但这个_第二个春天_也潜伏着巨大的风险:大量的放射源的使用、技术上的可能缺陷、管理体制的落后、应急救援体系未经实战考验。历史证明,对核安全性的毫不怀疑将导致应急力量建设的落后,从作战指导思想到战术战略的使用从装备建设到力量体系布局;无论是切尔诺贝利事故抢救电厂消防员的身影还是福岛核电站救灾的日本消防队员,抑或者是“有警必出,有灾必救,有险必抢,热情服务”的庄严承诺,现实呼唤着一支能对核与辐射事故做出反应的新型现代化消防铁军,这是党和政府对我们的新要求、新期待。

灵是指耳聪目明,反应机敏。一个人的灵魂在他的头脑和神经系统,一支军队的灵魂在它的统帅部和指挥系统。笔者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应加以着手:一是在基层一线指挥员培训的内容中增加核知识的普及,并作为必训内容,通过学习,消除一线指战员的恐惧,杜绝“谈核色变”;加强支队级全勤指挥部建设,使支队级指挥员明确核灾害事故的处置对策、基本程序;二是明确指挥关系,建立统一的政府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将紧急突况的第一信号传递到政府的神经中枢,由指挥中心将应急救援的第一指令传达到政府应急救援队和相关救援力量,重大应急救援行动全程监控,前后方协同指挥,才能真正将应急救援融为整体,极大地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联动作战能力。三是落实“常备不懈,积极兼容,统一指挥,大力协同,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方针。

_远_就是臂长腿长。笔者认为,消防部队“网状”的核与辐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应分别响应新的《核应急管理条例》中不同程度的事故,是当前条件下应对核与辐射事故的最佳选择。该体系主要内容应该是:基于动态救援圈理论,以各省省会城市及核电所在市为网格结点,各组建一支小分队,响应本省及毗邻地区发生的总体应急及场区应急程度的事故应急;以其它市级的特勤以量为依托,组建支队级应急小分队,构成连接各网络结点的网络连线,响应本辖区内发生的设施应急及报警、其它应急程度的事故应急;以各地普通中队的抢险救援力量为主,构成网络的“网眼”,响应本辖区内发生的报警和其他应急这两个程度的应急。

面对新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平时的教育与训练中,要突出“一个重点”,突出向官兵和群众宣讲核与辐射事故的性质、损伤因素、损伤特点以及伤员的伤类、如何进行现场急救、防护和监测。针对核应急救援危险性大的特点,通过“两个办法”着力搞好心理疏导,消防对核的恐惧心理:一是搞好心理学适应普及,提高官兵的心理调控能力;搞好正面引导,增强官兵的心理认知能力。加强“两大建设”即特种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防护装备建设,包括观测、侦检、防护、洗消和预防急救器材等。进行“三个训练”:进行如防护和洗消等课目的专业技术训练;进行放射物质的侦察方法的专业技术训练;进行专用装备的操作使用及应急救援程序的实用性训练。

5、结束语

通过建立一支具备“灵”“远”“新”的消防部队处置核与辐射事故的应急救援力量,发挥公安消防部队的应急作用,在政府统一领导下,积极参加核与辐射事故的应急救援,不但能迅速地采取正确的处置措施,控制灾害或危险的规模,保证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广东省核应急办编,广东省核应急预案

国家核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_、_《核应急管理导则――放射源和辐射技术应用应急准备与响应》

戴辉,消防部队的核应急职责及常规准备工作,消防科学与技术2005年3月24日增刊

上海辞书出版社,核生化防护大辞典

梁津春 马立军,试论核恐怖活动给社会公共安全带来的严重威胁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5篇

1、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规范管理;科学应对,分级负责。

2、成立医疗废物处置领导小组

负责本单位发生医疗废物处置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

3、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4、根据医疗废物

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机构内处置过程中所需要的专业技术、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和紧急处理知识等,制定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

5、发现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当立即向县卫生局、环保局报告,并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通报。

6、应急处置

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求援;同时向县卫生局、环保局报告,并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通报。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1)、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2)、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3)、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应当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4)、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5)、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6)、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处理工作结束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7)、水源污染如发生水源污染,立即向环保局报告,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8)、加强检查,确保措施落实要依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定期、不定期组织人员对本单位医疗废物管理各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9)、要对所辖区域的村卫生室医疗废物管理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并同时上报。接受县卫生监督所对本辖区医疗机构医疗废

物处置、消毒、疫情报告及预防控制等工作的卫生监督和执法稽查。

(10)、做好物质储备,保障经费要合理安排应急工作经费,做好各类应急物资储备,包括防护用品、消杀药械等物资。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6篇

为提升敬老院管理服务工作水平,切实做好敬老院消防安全工作,确保敬老院日常管理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突发火险灾情等消防安全事故时能够做到反应迅速、分工明确、处置有序、及时扑救,努力使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一、消防安全应急小组及其职责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组长负责消防安全事故现场指挥,日常工作中定时开展消防安全应急培训和演练。副组长负责协助组长做好消防安全应急各项工作。小组成员按各自分工分别具体负责通讯联络、组织救火、抢救伤员、疏散人员等工作。

二、具体分工和职责如下:

(一)通讯联络组

组长:

成员:

通讯联络:负责消防安全事故发生时与各有关部门的`报告联系工作。火险发生时,负责立即报告乡镇主管部门、拨打火警119电话和医疗急救120电话,迅速通知全体在院人员。

(二)灭火组

组长:

成员:

组织灭火:负责在火险发生后立即参加救火救灾工作。日常工作中负责消防设施完善和消防用具准备,负责检查全院各办公室、宿舍、厨房、活动室等地的用电、用火安全。

(三)应急抢救组

组长:

成员:

应急抢救:负责火险发生时受伤人员及救火人员伤痛的紧急处理和救护。日常工作中负责做好急救用品的准备工作。

(四)应急疏散组:

组长:

成员:

应急疏散:负责发生消防安全事故紧急疏散院内人员,引导院内人员通过安全通道达到指定区域;协助失能半失能老人快速离开危险区域。日常工作中负责制定紧急疏散方案,开展紧急疏散培训与演练。

三、应急预案

(一)事故报告

发现火情后,应急小组成员应立即通过电话或大声呼喊通知院内人员,拨打119火警电话和120急救电话,立即向乡镇相关负责人和有关部门报告。

应急处置过程中,通讯组应保持与消防、医院等部门的通畅联系,讲清火灾地点、火势情况、燃烧物资、人员疏散及受伤受困情况,并派人在路口接应和引导消防车、急救车。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7篇

1、发现有惊厥迹象或正在惊厥的患者时,应立即将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扣带,同时请身边其他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医务人员,及时通知医生。

2、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放入上下臼齿之间,以防舌咬伤并便于擦拭及抽吸口腔及气道内分泌物。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呕吐物及分泌物,以防发生窒息。给氧吸入、备齐急救药品,配合医生实施抢救。因抽风而憋气时可刺激人中、合谷、百会、内关穴等。

4、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安定每次~,一次最大量不超过10mg静脉缓注或肌注(注射后1~3min发挥作用),必要时20min重复一次;10%水合氯醛每次50~60mg/kg加等量生理盐水灌肠或鼻饲。

5、注意安全,防止坠床及碰伤;保持安静,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操作及刺激。

6、伴有高热者,应采取药物降温及物理降温。

7、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及瞳孔变化。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8篇

一、目 的

为患者提供快捷、安全、有效的诊治服务,提高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此,对危重患者的处理,我院特制定规范的应急措施。

二、要 求

1.门诊、急诊、病房要很好地配合,充分利用医院资源,必要时向主管部门及院领导汇报;及时会诊或进行各项检查,做到快速有效,协调有序。

2.确保各种医疗设备状态良好,随时投入使用。对需外借设备明确借用渠道和流程。

3.各项检查及时落实结果,妥善保存,认真分析。

4.及时请上级医师查房,并在病历中认真做好记录。病历及时反映病情变化,重要诊治过程;妥善保管病历,包括门急诊病历。

5.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注意用药原则、药物禁忌、不良反应,应用贵重或自费药品前,应告知家属。

6.注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医患建立协调配合的良好关系,以利于患者抢救治疗。

三、逐级报告程序

l.各科室、各专业组值班医师在接诊危重患者后,要迅速到达患者身边询问病史和查体,做出初步诊断,快速完成生命体征的测量和记录。医师迅速开出医嘱交护士执行,病情紧急可先下口头医嘱由护士复述后执行,抢救结束后立即据实补记。在紧急处理后尽快完成人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抢救记录等资料。并向患者家属详细告知病情、初步诊断、治疗方案和风险程度等,听取患者家属对抢救治疗的意见,取得其合作。

2.严重外伤、大出血、休克或心肺功能不全等,如值班医师处理有困难,应在立即进行紧急抢救的同时,迅速报告本科上级医师到达现场参加抢救。如上级医师处理仍有困难,要迅速向科主任报告,科主任要立即调动本科人员,并与相关科室联系参与抢救。紧急情况下可口头或电话请会诊,但应据实补记会诊记录。

3.遇2人以上严重外伤、中毒等突发事件时,白班值班医师要立即向科主任报告,夜班要向总值班报告,由科主任或总值班负责协调组织人员参加抢救。科主任或总值班处理有困难时要向医务处请求支持,特别严重事件值班医师可直接向医务处或分管院长报告请求支持。医务处在处理严重医疗事件、突发危急事件时要及时向分管院长汇报。

4.在发生医疗纠纷或可能发生医疗纠纷前兆时,值班医师要迅速报告上级医师和科室主任到场处理,做好病历记录等文书工作,听取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和要求。然后组织本科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写出书面意见向医医事办汇报。

四、处理流程

1.门、急诊值班医师出诊,遇到急危重症患者,急诊5分钟内到位,在给予必要初步治疗同时,通知门、急诊主任,或病区值班医师,并要求在10分钟内到位。急危重症患者急诊留观原则上不超过3天,门、急诊病历要求书写规范,值班医师据患者病情请示上级医师后可决定是否入院。如患者无足够经济能力,经请示院方(白天为医务处、门诊部,夜间为院总值班)为抢救生命,可予抢救性治疗,包括入院、手术。

2.转入患者,应从来源科室获得充分医疗资料,了解病情及诊治经过。并明确患者账目情况,留意家属心态,警惕已经潜在的医疗纠纷。

3.立即完成首次病程记录、转入记录,8小时内完成住院病历,明确主管医师,做好监护,住院医师随时查看巡视患者,出现病情变化随时记录。当日主治医、副主任医师及时查房,组织治疗抢救,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汇报。当日及时或晚交班时进行全科讨论,认真做好记录。

4.白班经治医师向夜班医师及备班医师书面和床边交班,并做好交班记录。值班医师及备班医师应认真查看患者,掌握病情。

5.住院医师每日至少2次查房,每天至少1次病程记录。主治医师每日查房,3天内有科主任或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病历应及时反应病情变化,重要诊治过程,如上级查房,会诊等内容,并妥善安全保存病历。

6.必要时通知医务处或院领导,以便调配医疗设备,组织全院会诊、院外专家会诊。对潜在医疗纠纷,严重欠费等情况,应及时向医事办汇报,并呈交书面材料。

7.确保各种医疗、急救设备状态良好,随时投入使用。对需外借设备明确借用渠道、流程。若需其它部门、科室间合作,必要时应请医务处协调,避免向患方暴露医院内部分歧。

8.及时追踪重要化验检查结果,并妥善保存。

9.若需手术则必须进行术前讨论(急诊、抢救性手术除外),由科主任主持,术者必须参加,填写术前讨论记录,病历中做详细记载。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14岁以下患者手术前应有儿科会诊。手术记录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术者需亲自书写或审阅手术记录并签字。

10.注意用药原则,药物禁忌、药物不良反应、应用贵重药、自费药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

11.做好知情同意工作,向患者、家属或委托人交代病情,告知患方下列情况:

(1)诊断、拟行检查、预后、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治疗矛盾、重要的药物不良反应;

(2)诊治可能引起的医源性不良后果及可能采取的矫正措施;

(3)植入物;

(4)需使用的贵重药品和其它需患方承担的费用;

(5)手术、麻醉及其它侵袭性操作的实施情况;

(6)术中发现与术前诊断不符;

(7)切除术前未交代的脏器;

(8)搬动患者可能造成危险;

(9)有创操作需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后,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以示确定;

(10)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时,应注意内容始终连贯一致,如产生医疗纠纷,应及时报告科主任或医事办,以做好病情解释等各项工作;

(11)因病情需要转科时,应与转出科室取得联系,做好准备再行转科,并于当天完成转科记录。

12.强化制度保障

(1)切实落实首诊负责制:在接诊危重患者后首诊医师要迅速到达患者身边,询问病史、检查患者并做出初步诊断,开出抢救治疗医嘱,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治疗时机。需要紧急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手术医师要完成必要的病例资料的记录。紧急情况确无时间的可以在术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医嘱和病历,但是记录应以患者实际开始接受治疗时间为准,而不是从手术后开始。

(2)强化医务人员的告知意识:做出初步诊断后,首诊医师要立即向患者、近亲属或其法定代理人告知病情、初步诊断和治疗方案,下一步需要进行的检查或治疗,并请其签字备查。对需要外出进行的检查或治疗,要明确告知其并发症和危险程度,取得其同意和签字,必要时,派人陪同患者进行检查。凡是应该告知末告知,告知不详细,应记录末记录或记录不及时、不详细,应陪同未陪同,应会诊未会诊或会诊不及时等,一旦发生纠纷后果,由主管域值班医师负主要责任,由科室主任负次要责任。

(3)强化医师的主导地位:经治医师在开出医嘱后有责任督促检查护士的执行情况,有权利要求护士按照分级护理的要求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于医师掌握患者病情,及时向患者家属通报。

(4)强化科主任领导和医师分级负责制度:任何医师都必须服从科主任的安排,坚守工作岗位,擅离职守一律按劳动纪律处理。凡下级医师应报告不报告,发生问题由下级医师负主要责任。凡下级医师已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不到场或未及时到达者,发生问题由上级医师或科主任负主要责任。

(5)强化院内会诊管理:在紧急情况下,首诊医师可以电话或口头邀请相关科室急会诊。凡应请会诊不请会诊,由首诊科室负主要责任。凡己请会诊而会诊科室不到场或未及时到场影响抢救者,会诊医师负主要责任。

(6)加强转科患者管理:入院后患者因诊断有变紧急转人其它科室,首诊医师必须开出入院后医嘱,书写首次病程记录和抢救记录、转科记录等,并负责追踪到相关科室据实补记完成入院记录等转科前资料,并在记录时间一栏后加括号注明“补记”字样。上述记录时间以患者实际开始治疗为准,不以办理住院手续时间为准。科室之间对病历资料的书写要从实际出发协商解决,有争议及时向各自科主任报告,凡因扯皮而不及时完成病历资料者,引起的'一切后果由相关科室分担。

(7)患者或其家属要求转院或转科时:要全面权衡并尽量满足其要求,如确因病情危重不能转运,要向患者家属详细解释并取得同意和签字。如患者家属坚持转院,应向上级医师或主任报告,并在病历记录中及时记载,请家属签字后同意转出,不得以任何理由强留或收治非本专业范围的危重患者。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9篇

【关键词】区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风险分析;应急对策

1前言

突发事件是突然发生,造成重大危害和损失,影响到公共安全的环境安全。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是比较严重的,很多发达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应急管理机制,并取得很大的效果。我国的应急管理机制还不太完善,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需要加强治理。环境污染事件主要是由于相关部门不重视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在遇到类似事件事处理能力不足,并且监测能力不足,造成环境污染事件不能及时进行处理。对于区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对于不同的地区特点,环境污染事件是不相同的,应该制定相应的方式和方法,以对区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进行处理,以提高区域环境的应急能力。

2突发环境事件及其特征

突发环境事件是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在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下造成的重大事故,对周围的环境造成重大的影响,如水污染、放射性物质污染、噪声污染、火灾造成的颗粒和烟雾污染等。我国的突发环境事件是自然灾害或者污染物排放而造成的各种有害物质进入环境中,影响着环境质量,严重时影响到人们正常的生活和人身的健康安全,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对这些事件进行及时处理的事件。突发环境事件不仅影响着自然环境的安全、社会的稳定,还影响着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因此要及时防治。它的特点是影响着周围的环境安全,威胁着人们的人身安全,使社会秩序的稳定造成影响,威胁着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3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分析

突发环境事件在发生之前,对其风险性需要进行分析。发生这种事件的风险源有很多,如化学品的爆炸、污水处理不合格排放、放射性物质污染、废气排放、废物随意处置等,这些都严重影响着环境的安全。第一,化学品的排放。比较危险的化学品有酸碱盐、氯气、油、液氨等,保证针对这些化学品制定相应的安全应急预案,才能保证化学品的安全。第二,污水处理不合格排放,如医疗废水、工业废水、含有污染物的废水等的排放,造成环境出现很大的风险。第三,放射性物质污染,如核泄漏、放射源或者射线装置的泄漏等,它的治理是比较困难的,也是危害比较大的一种突发环境事件。第四,废气的任意排放,造成大气污染。如危险化学品的不正常运转造成的环境污染,废气没有经过处理,很多指标还不能达到规定的标准就排放到空气中。第五,废物随意处置,如将生活垃圾倒入水体中,对一些废物存放不合格,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

4突发环境事件存在的问题

对于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存在的问题应该从政府监管和企业社会责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4.1政府监管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具有不可预见性,政府部门应该发挥良好的监管作用才能为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打下基础。但是我国政府部门的监管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首先,不能对环境风险企业进行应急预案的监督和定期评估,不能指导相关单位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其次,监察力度不够规范。政府部门已经对相关的企业有一定的监督意识,但是监察的频次、监察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可以每年对相关企业进行一到两次的环境风险监察,对于重点企业,可实行一季度监察一次,以保证政府对相关企业的监管。对企业监察主要包括企业环境风险应对设施和措施,工业三废的排放,这些都是企业需要进一步提高的。第三,政府没有进行相应的沟通和培训,致使企业的很多环保信息出现一定的问题,并且缺乏环保知识的宣传和培训。第四,对于搬迁的或者停用污染治理设施的单位的监督力度不够,造成有些企业的化学品、工业废水、危险废物等排放到周围环境中,影响环境质量。4.2企业责任履行不到位企业对环境风险事件的责任对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它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没有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不能及时更新存在的环境风险信息,并且与环保部门联系不紧密,造成环境污染事件处理不及时。第二,有些企业只重视经济效益,不重视环境保护。他们为了节约成本,环境治理设施不完善,有些设施看似正常工作,实际效果却存在很大问题,给环境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并且对相关人员缺乏培训,对出现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及时进行解决。第三,很多企业没有环境保护的意识,或者环境保护的意识比较薄弱,环保法律法规也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造成环境污染的隐患。

5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的应急对策

针对区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存在的问题,应该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及时处理存在的环境风险,以促进对环境的保护。首先,确定存在环境风险的单位名单,并定期进行更新,保证符合环保监管的单位均在名单之内。其次,政府要监督企业制定完善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对于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要及时处理。第三,要定期进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并定期检查相关企业的环境风险应急设施,保证这些设施的质量。第四,对每一个企业都要建立环境应急档案,对档案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并要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来制定。第五,根据对该地区进行的环境普查数据,应该制定完善的环境动态信息库,这样能为环境隐患和风险提供一定的依据。第六,政府要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工作,企业应该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保证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能够得到治理。

6结语

综上所述,在环境污染事件发生频率逐渐增大的情况下,社会、企业和公众应该意识到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治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预防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将这种不安全事件扼杀在摇篮中。政府应该发挥相应的职能,监督企业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定期对环境风险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企业应该履行其应有的责任,保证环境的质量。总之,对于区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理,每个人都有责任,应该自觉的为该区域的环境保护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费秋英,马蓉蓉,王瑞璞.区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风险与应急对策[J].能源研究与信息,2009(02):83~87.

[2]曹恒.北京市房山区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2.

[3]冉霞.苏州市突发环境事件的特征分析[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2014.

[4]刘雁铭.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立法研究[D].赣州:江西理工大学,2014.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10篇

为规范医疗废物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提出如下要求。

一、行政后勤部门要有专人负责全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存放、运输和对外相关部门联络等工作

1、医院对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进行每月定期不定期监督检查一次。

2、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时间不得超过二天。

二、医疗废物管理措施:

各科室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的要求分类处置产生的医疗废物。锐器盒满3/4时必须及时更换。

产生医疗废物的科室负责废物袋的扎口和贴标签。医疗废物要与生活垃圾分开收集、暂存、密闭运输。

产生医疗废物的科室必须建立医疗废物出入应当每天有登记,送出去有接收记录,专人负责。

医疗废物清运员清运时实行交接制度,双方签字。应用联单转运。签字记录保存至少3年。

运送医疗废物的人员要有防护措施,每年体检一次,将分类分装的医疗废物按指定路线运送到医院制定的暂存场所,统一处理。

医疗废物暂存处应防潮、防湿、防四害、防渗漏。对用后的医疗废物运送工具应及时清洁和消毒。各类人员在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医疗废物的过程中,必须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一旦发生刺伤、擦伤等意外事故时按暴露后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医疗废物禁止任何科室、个人转让和买卖。

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意外事故时按《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处理。

三、医疗废物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1、感染性废物: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包括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它各种缴料、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等)、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血液、血清等。

处理方法:以上废物产生后放入有明显标识的医用垃圾袋后,出专人定时、定路线用防渗漏、防遗撒的专用垃圾桶收集到医院医疗垃圾中转站,后由专人清运焚烧处理。

各种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保存液等高危废物,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其它消毒方法消毒,然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隔离的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2、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学锐器,包括医用针头、缝合针、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及一次性使用空针、输液器、输血器的针头部分等。

处理方法:产生后立即放入防刺、防渗漏的硬质容器中,后放入有明显标识的医用垃圾袋中,由专人定时收集于医院医疗垃圾中转站。

3、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药品包括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细胞毒性药物、遗传毒性药物、疫苗、血液制品等。

处理方法:由药剂科设专人管理,存入不合格药品区,及时上报药品管理部门,并按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意见处理,处理过程应有详细记录。

4、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包括医学音像、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等。

处理方法:用专用贮存桶贮存到一定量后交由市环保局指定的专门机构处理。

5、使用后的输液瓶不属于医疗废物。使用后的各利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不属于医疗废物。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11篇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是一年中最完美的季节,也是由冬寒向夏热过度的时期,气候往往变化无常,是鼻炎、流感、肺炎、风疹、麻疹、心脏病、精神疾病等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校园作为人员密集的场所,一旦发生呼吸道传染病,学生接触频繁,更容易传染、传播。为了更好更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切实保护好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校园发展,维护校园稳定,我校领导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派专人负责,用心做好预防、宣传工作,坚决做到“早发现、早汇报、早治疗、早隔离”。现根据我校实际,制定此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一领导小组

以上人员全面负责组织开展校园传染病的宣传、预防和应急救援工作。

二加强预防宣传,狠抓措施落实

1、校园要利用板报、班会、广播等途径对学生进行预防常见病、传染病等卫生知识的宣传。做好常见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潜力。

2、加强对污水、厕所、垃圾场的整治,消灭蝇蚊、老鼠和蟑螂,搞好环境卫生,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3、做好学生每一天一次的健康晨检和因病请假记录工作。

4、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生病及时上报、就医,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5、各教室、办公室、宿舍每一天要开窗通风换气,用紫外线消毒灯、消毒液进行消毒。住校生要经常暴晒被褥,持续室内干燥。

6、教育学生坚持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潜力。

7、加强门卫管理,切断外来传染病源。

8、做好预防常见传染病的必要药品等物资储备。

三应急处理预案

1、一旦有疑是患者,校园在紧急处理之后,要在第一时间将患者的姓名、性别、年级、班级、发病时间、家庭住址以及采取的各种措施一并电话上报区疾控中心,同时上报区教育局体艺卫科,并用心落实区疾控中心的推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的发展。

2、学生在校内出现传染病,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要求传染病者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到校园隔离室休息,及时通知家长并立即通知区疾控中心。区疾控中心给出初步意见后,按医嘱立即通知出现传染病症状学生的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不能到校的,由班主任老师或校医护送去医院。校园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办公室、宿舍等公共场所进行连续一周的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进行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3、患病学生病情痊愈后要有镇级以上医院的证明,并到达区疾控中心规定的期限后方可返校上课。

4、如一个班级中有同时五人以上发烧或一个宿舍中同时有三人以上发烧,应启动预警机制,加强监控,如多个班级出现类似症状,应立即向教育局和区疾控中心报告。

5、在校内发现传染病的学生,校园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立即通知区疾控中心,送贾汪区人民医院(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

6、传染病人在医院理解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前往探望。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12篇

1.目的:

为有效应对检验科停电事故,确保检验科工作顺利进行,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2.适用范围:

(1)计划性停电:供电公司的例行电网检修、医院进线和备用线切换等计划停电事件,由后勤保障部通过电话或张贴通知的形式通知我科;

(2)因不可抗力原因(严重自然灾害,战争等)、医院配电重要设施严重故障、电网突发性故障导致供电电网崩溃造成的全院性停电;

(3)小范围停电事故:跳闸、保险丝烧毁等引起小区域或某仪器停电;

3.职责:

(1)检验科:负责在供电恢复前实施检验科的应对方案,做出正确的反应以避免重大医疗事故的发生。

(2)总务科:负责在接到停电事故报告后做出正确反应,以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电力供应。

4.工作内容:

(1)科室常规备有应急灯、电筒等照明用物,定期检查,保持完好状态;

(2)接到停电通知后,立即做好停电准备:

1)向总务科询问并记录停电时间、时长,由科安全管理员向科主任汇报;

2)科安全管理员负责检查应急照明设备、UPS等,以便停电后能正常使用;

3)通知各专业组组长在规定的时间将无UPS得仪器、电脑及其他通电设备进行关机、断电,以免停电造成损坏。

4)如为短时间停电,由各专业组组长自行评估停电对无UPS仪器运行的'影响,如影响较大,应寻找替代方案,或提交科管理层决定标本延后或提前检测,向临床发布相关检验报告迟发或提前的通知;

5)如为长时间停电,对所有仪器运行均造成直接影响,由科管理层评估停电对检验的影响程度,预估检验报告时间,并通知临床各科室;

6)停电后,各专业组组长应密切关注UPS、电脑和仪器的运行状态,保证检验正常进行,如为长时间停电,各专业组长应在UPS规定运行期间停电运行,并执行关机程序、断电;

(3)突然停电后,在场检验人员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

1)启用应急照明设备,安全员应立即向后勤保障部电话报告停电事故,夜间值班人员应电话报告电工班,如无法联系,应立即报告总值班。

2)向科主任汇报停电情况。

3)询问电工停电原因,可能的停电时长、是否有备用线路供电等;

4)密切关注UPS、电脑和仪器的运行状态,根据维修的时长及UPS供电能力,必要时停止运行部分非急诊仪器和电脑,保证急诊仪器的顺利运行。

(4)小范围部分区域停电:

1)通知安全管理员初步判断断电原因,检查区域内是否有电负荷过大用电设备、漏水等情况;

2)由安全员向电工班汇报停电情况及可能的原因;

3)在停电原因为排除之前,禁止私自进行通电,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5)正常供电后,检验人员应对冰箱等所有用电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并通电开机,如仪器设备运行正常无需采取措施,如出现异常情况或持续报警,应立即通知相关维修人员;

(6)仪器设备在供电后运行正常情况下,对影响检验报告时限的项目应再次通知临床。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13篇

1应急响应和终止

应急响应的原则

突发性传染病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核实的方式,有效控制疫情发展。未发生突发性传染病的地方,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服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指挥,支援突发性传染病疫情发生地的应急处理工作。

应急响应程序

甲类传染病的应急响应程序

专家委员会和应急处理机构负责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能够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书写的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应妥善保管。不具备相应救治潜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潜力的医疗机构。具体办法由_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的应急响应程序

专家委员会和应急处理机构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应急指挥机构和感染控制科负责联络和组织相关部门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书写的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应妥善保管。不具备相应救治潜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潜力的医疗机构。具体办法由_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应急处理人员的安全防护

要确保参与应急处理人员的安全。针对不同的突发性传染病,个性是一些重大突发性传染病,应急处理人员还应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

应急响应的终止

突发性传染病疫情应急响应的终止需贴合以下条件:突发性传染病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经过一段时间后无新的病例出现。个性重大突发性传染病事件由_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应急反应的推荐,报_或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批准后实施。个性重大以下突发性传染病事件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应急反应的推荐,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下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请求,及时组织专家对突发性传染病事件应急反应终止的分析论证带给技术指导和支持。

2善后处理

后期评估

突发性传染病疫情扑灭后,应急指挥机构应组织有关人员对突发性传染病疫情的处理状况进行评估,提出改善推荐和应对措施。

院领导应组织相关部门对参加突发性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作出贡献的先进群众和个人,进行表彰。

对在突发性传染病疫情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违纪违法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职责。

抚恤和补助

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因参与应急处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恢复生产

突发性传染病疫情扑灭后,对疫点和疫区进行持续监测,贴合要求的,方可重新恢复生产。

社会救助

发生重大突发性传染病疫情后,服从上级行政部门指挥,做好向疫区带给的各项救援工作。

3应急保障

技术保障

成立突发性传染病专家委员会,成员由传染病学、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卫生管理、医学检验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应急处置的医疗卫生队伍由疾病预防控制、医疗、卫生监督、检验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后勤保障

物资储备

建立处置突发性传染病的医药器械应急物资储备。物资储备种类包括药品、传染源隔离、卫生防护用品等应急物资和交通及通信工具等设施。

经费保障

合理安排处置突发性传染病事件所需资金,保证医疗救治和应急处理工作的开展。

感染控制科定期组织专家委员会对医务人员进行突发性传染病应急处置的系统培训,确保医务人员扑灭疫情的应急潜力。

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

按照地方人民政府的要求,用心参与对社会公众广泛开展突发性传染病疫情应急知识的普及教育,指导群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对待突发性传染病疫情。

4附则

本预案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指根据_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_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贴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病原携带者:指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疫点: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向周围播散的范围较小或者单个疫源地。

疫区: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时所能波及的地区。

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流行病学调查:指对人群中疾病或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提出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及保健对策。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从事疾病预防控制活动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与上述机构业务活动相同的单位。

医疗机构:指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机构。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14篇

预防传染病应急预案为有效地控制我园各种传染病的蔓延,杜绝各种传染病入园,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特制定此预案,分工合作,明确职责,规范操作,切实保障每一名教职工和幼儿的生命健康安全,从而确保我园各项保教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

二、处理原则:

坚决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依法强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各种传染病蔓延。

三、组织管理:

1、预防传染病管理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郭燕芳一、目的副组长:高艳华马亿杰成员:闫群燕芦芳张欢张晓红史丹王玉凤白会会2、职责分工:

郭燕芳:负责园内传染病防治的全面工作。

高艳华:负责防治工作中物力、人力的落实工作。

芦芳:负责数据资料归纳、上报以及家长沟通工作。

马亿杰:负责传染病防治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工作。

张欢张晓红史丹负责年级组内消毒监督、状况摸底、上报给园领导的工作。

王玉凤:负责信息接收,家校网络沟通工作。

白会会:突发事件内外联络工作。

四、具体处理方法:

1、发生传染病后,管理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向妇幼所、疾控中心报告。

2、保健老师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隔离病人,组织各环节的隔离消毒工作(病儿接触过的物品和所在班级的终末消毒工作)3、对患儿所在班级观察有无发热、皮疹等症状出现,时间为21天(从确诊的最后一例病例算起)。

4、做好外来儿童的摸底排查工作。

5、加强每一天入园儿童的晨检及午检工作,一旦发现有传染病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做好疫情报告。(晨检由保健老师承担,午检由各班老师承担。)6、加强卫生习惯教育,督促幼儿饭前便后洗手,擦手巾改用手纸,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7、加强与缺勤儿童的联系,每一天了解缺勤原因,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8、患儿返园时,应具有医疗机构出具的病愈证明。

9、幼儿园要时刻保证消毒药品的充足、消毒器具的正常。

10、在观察期间加强空气及手的消毒,发病班的活动室每一天在儿童离开后在班级午睡期间,用臭氧消毒器增加一次空气消毒。

五、操作流程:

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隔离、检疫、观察表(见班级台帐)六、控制措施:

1--6岁易感儿童给予传染病疫苗接种,发现传染病人及早隔离治疗,并要求家长领孩子回家隔离,室内加强通风、换气,玩具、生活用具等采用消毒药液浸泡、清洗、暴晒等方法,不让易感儿与患儿接触。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15篇

为规范医疗废物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提出如下要求。

一、行政后勤部门要有专人负责全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存放、运输和对外相关部门联络等工作。

1、医院对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进行每月定期不定期监督检查一次。

2、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时间不得超过二天。

二、医疗废物管理措施:

各科室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的要求分类处置产生的医疗废物。锐器盒满3/4时必须及时更换。

产生医疗废物的科室负责废物袋的扎口和贴标签。医疗废物要与生活垃圾分开收集、暂存、密闭运输。

产生医疗废物的科室必须建立医疗废物出入应当每天有登记,送出去有接收记录,专人负责。

医疗废物清运员清运时实行交接制度,双方签字。应用联单转运。签字记录保存至少3年。

运送医疗废物的人员要有防护措施,每年体检一次,将分类分装的医疗废物按指定路线运送到医院制定的暂存场所,统一处理。

医疗废物暂存处应防潮、防湿、防四害、防渗漏。对用后的医疗废物运送工具应及时清洁和消毒。各类人员在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医疗废物的过程中,必须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一旦发生刺伤、擦伤等意外事故时按暴露后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医疗废物禁止任何科室、个人转让和买卖。

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意外事故时按《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处理。

三、医疗废物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1、感染性废物: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包括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它各种缴料、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等)、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血液、血清等。

处理方法:以上废物产生后放入有明显标识的医用垃圾袋后,出专人定时、定路线用防渗漏、防遗撒的专用垃圾桶收集到医院医疗垃圾中转站,后由专人清运焚烧处理。

各种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保存液等高危废物,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其它消毒方法消毒,然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隔离的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2、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学锐器,包括医用针头、缝合针、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及一次性使用空针、输液器、输血器的针头部分等。

处理方法:产生后立即放入防刺、防渗漏的硬质容器中,后放入有明显标识的医用垃圾袋中,由专人定时收集于医院医疗垃圾中转站。

3、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药品包括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细胞毒性药物、遗传毒性药物、疫苗、血液制品等。

处理方法:由药剂科设专人管理,存入不合格药品区,及时上报药品管理部门,并按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意见处理,处理过程应有详细记录。

4、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包括医学音像、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等。

处理方法:用专用贮存桶贮存到一定量后交由市环保局指定的专门机构处理。

5、使用后的输液瓶不属于医疗废物。使用后的各利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不属于医疗废物。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16篇

1、全体工作人员应自觉严格遵守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切实做好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

2、任何人发现有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的现象,可直接报后勤保障部或院总值班室,接报人应立即向分管院领导汇报。

3、院“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对现场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和相应的补救措施。并在48小时内向县卫生局、县环保局报告。

4、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5、消毒工作从感染性废物污染最轻的区域向污染最重的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进行消毒。

6、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

7、发生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传染病传播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8、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3人以上健康损害的,应在1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报告。若导致3人以上死亡或10人以上健康损害的,应在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报告。

9、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损伤后的处理方法:

a)可用肥皂水、清水、无菌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b)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局部的重力挤压。

c)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

d)保留物品,以便辨认其传染性。

e)向保健科汇报。内容包括发生时间、发生地点、直接参与人及其相关的情况。

f)根据具体情况尽快采取医疗措施,医学观察。

10、对破碎体温计、血压计泄漏的水银收集方法:

①收集人需佩带口罩、手套,用硬纸片做成小套,收集散落的水银珠;

②将套内收集的水银珠放进有盖的小药瓶中,药瓶中须放有一定量的水;

③将小药瓶送医院设备科仪器维修部保管。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17篇

本预案适用于本乡域内突发公共事件所导致的人员伤亡、健康危害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本乡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按照有关预案规定执行。

一、医疗卫生救援的事件分级

根据突发事件导致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情况将医疗卫生救援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1、特别重大事件(Ⅰ级)

(1)一次事件伤亡100人以上,且危重人员多,或核事故和突发放射事件、化学品泄露事故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市人民政府和市卫生行政部门请求国家在医疗卫生救援工作上给予支援的突发事件。

(2)跨市的有特别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事件。 (3)_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特别重大突发事件。

2、重大事件(Ⅱ级)

(1)一次事件出现重大人员伤亡50人以上、9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5例的突发事件。

(2)跨县的有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事件。

(3)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重大突发事件。

3、较大事件(Ⅲ级)

(1)一次事件伤亡30人以上、4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3例的突发事件。

(2)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较大突发事件。

4、一般事件(Ⅳ级)

(1)一次事件伤亡10人以上、2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1例的突发事件。

(2)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一般突发事件。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1、医疗卫生救援组织机构

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县卫计局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承担突发事件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和伤病员转运工作,任何医疗卫生机构不得拒绝因突发事件所致伤病员的救治。

领导小组:

组长:______________副组长:______________成员:______________

2、医疗卫生救援队伍

医疗卫生救援队伍由医疗卫生救援机构中具有现场急救和丰富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组建,主要承担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时的医疗救援任务。队伍配备救护车及相应器材设备。

3.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

领导小组根据医疗卫生救援工作需要,在突发事件现场设立医疗卫生救援现场指挥部,由现场由组长担任总指挥,统一指挥、协调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4、应急联动

在乡政府的统一领导指挥下,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建立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协调联动机制。与救援中心(120)与110、119、122等专业机构建立信息互通和应急联动机制。

三、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和终止

1、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分级响应

Ⅰ级响应

遇到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启动Ⅰ级应急响应时,配合国家、市、县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要求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Ⅱ级响应

遇到重大突发事件,启动Ⅱ级应急响应时,配合国家、市、县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要求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Ⅲ级响应

遇到重大突发事件,启动Ⅲ级应急响应时,配合国家、市、县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要求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Ⅲ级响应的启动

发生较大突发事件,需要启动Ⅲ级医疗卫生救援时,应立即启动医疗卫生救援应急的Ⅲ级响应。

Ⅲ级响应行动

在县级医疗救援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迅速向现场派出医务人员,组织和指挥医疗卫生救援机构和队伍开展现场医疗卫生救援,组织专家对伤病员及救治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有关处理情况。

Ⅳ级响应

(1)Ⅳ级响应的启动

发生一般突发事件,需要启动Ⅳ级医疗卫生救援时,应立即启动医疗卫生救援应急的Ⅳ级响应。

(2)Ⅳ级响应行动

在县级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迅速组织医疗卫生救援机构开展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理工作,组织医务人员对伤病员进行及时救治,组织专家对伤病员及救治情况进行调查、确认和评估。同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区医疗救援领导小组报告有关处理情况。

2、现场医疗卫生救援

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在接到救援指令后要及时赶赴现场,并根据现场情况全力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在实施医疗卫生救援的过程中,既要积极开展救治,又要注重自我防护,确保安全。

为了及时准确掌握现场情况,做好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工作,使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领导小组要在事发现场设置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主要或分管领导要亲临现场,靠前指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决策效率,加快抢救进程。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要加强与现场各救援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18篇

医疗废物发生意外应急预案

一、为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特制订本应急方案。

二、当发生固体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事故时,发现事故的医务人员和医院的其他工作人员要马上向行政科、院感科报告(下班时间向医院总值班报告)。逐级上报,在48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们报告。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将调查处理结果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们,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三、行政科、院感科和医院总值班接到报告后马上组织人员采取减少危害的紧急处理措施:尽可能回收已经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对由医疗废物致病的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

四、行政科、院感科和医院总值班接到报告后同时向区卫生局、防疫站、环境局报告,并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通报。

五、对溢出、散落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和消毒处理。对于液体溢出物采用吸附材料吸收处理。

六、清理人员在进行清理工作时须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靴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后.用具和防护用品均须进行消毒处理。

七、如果在操作中.清理人员的身体(皮肤)不慎受到伤害时,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并接受医疗救治。

八、对事件的起因应进行调查、分析、总结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发生,对引起事件的责任人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九、禁止任何产生医疗废物的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失医疗废物:禁止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一旦发现,聘用人员马上解聘,本院员工待岗。情节严重及引起严重后果的追究刑事责任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19篇

一、患者自杀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1、发现患者有自杀倾向时,立即报告护士长及主管医生。

2、检查患者病室内的环境,若发现私藏药品、锐利器械等危险物品给予没收;锁好门窗,防止意外。

3、告知家属24小时监护,不得离开。

4、详细交接班,密切注意患者心理变化,准确掌握心理状态。

5、查找患者自杀原因,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尽量减少不良刺激对患者的影响。

6、发现患者自杀,通知医生立即赴现场,判断患者是否有抢救价值,如有可能立即抢救。

7、保护现场,包括病室及自杀处。

8、通知医务处或总值班,听从安排处理。

9、做好家属的安慰工作。

二、患者外出或外出不归时的应急预案

1、患者入院时详细交代住院须知,告知患者住院期间不允许私自外出,以免贻误治疗、突发病情变化等严重后果。

2、加强巡视,力所能及地帮助患者解决困难,尽量减少其外出机会。如必须外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经主管医生批准,患者及家属在护理单上签字方可离开,并在规定时间内返回病房。

3、一旦发现患者私自外出,要立即报告护士长,通知主管医生。

4、通过患者所留下的通讯方式,与家属取得联系,共同寻找。

5、必要时通知医务科、护理部或总值班。

6、患者的.确外出不归,需两人共同清理患者物品,贵重物品交保卫科。

三、失窃的应急预案

1、维持好病房秩序,对可疑人员进行询问。

2、加强巡视,做好安全工作,随手带门,经常检查门窗。

3、介绍住院须知时向患者介绍安全知识,保管好贵重物品与现金。

4、一旦发生失窃,做好现场保护工作。

5、通知保卫科或总值班,协助做好侦破工作。

四、消防紧急疏散患者应急预案

1、做好病房安全管理工作,经常检查仓库、电源及线路,发现隐患及时通知有关科室,消除隐患。

2、住院患者不允许私自用电器。

3、当病区内发生火灾时,所有工作人员应遵循“高层先撤、患者先撤、重患者和老人先撤、医务人员最后撤离”的原则,“避开火源,就近疏散,统一组织,有条不紊”,紧急疏散患者。

4、当班护士和主管医生要立即组织好患者,不得在楼道内拥挤、围观,并立即通知保卫科或总值班,紧急报警。

5、集中现有的灭火器材和人员积极扑救,尽量消灭或控制火势扩大。

6、所有人员立即用湿毛巾、湿口罩或湿纱布罩住口鼻,防止窒息。

7、在保证人员安全撤离的条件下,应尽快撤出易燃易爆物品,积极抢救贵重物品、设备和科技资料。

8、发现某一房间发生火灾,室内有易燃易爆物品,要立即搬出,如已不可能搬出,要以最快速度疏散邻近人员。

9、如室内无人,也无易燃易爆物品,不要急于开门,以免火势扩大、蔓延;要迅速集中现有的灭火器材,做好充分准备,打开房门,积极灭火。

10、关闭邻近房间的门窗,断开燃火部位的电闸(由消防中心或电工室人员操作)。

11、发现火情无法扑救,要立即拨打“119”报警,并告知准确方位。

五、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摔伤的应急预案

1、检查病房设施,不断改进完善,杜绝不安全隐患。

2、当患者突然摔倒时,护士立即到患者身边,检查患者摔伤情况:通知医生判断患者的神志、受伤部位,伤情程度,全身状况等,并初步判断摔伤原因或病因。

3、对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的患者,根据摔伤的部位和伤情采取相应的搬运患者方法,将患者抬至病床;请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必要时遵医嘱行X光片检查及其他治疗。

4、对于摔伤头部,出现意识障碍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时,应立即将患者轻抬至病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瞳孔、神志、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5、受伤程度较轻者,可搀扶或用轮椅将患者送回病床,嘱其卧床休息,安慰患者,并测量血压、脉搏,根据病情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6、对于皮肤出现淤斑者进行局部冷敷;皮肤擦伤渗血者用碘伏或新洁尔灭清洗伤口后,以无菌敷料包扎;出血较多或有伤口者先用无菌敷料压迫止血,再由医生酌情进行伤口清创缝合。创面较大,伤口较深者遵医嘱注射破伤风针。

7、加强巡视,及时观察采取措施后的效果,直到病情稳定。

8、准确、及时书写护理记录,认真交班。

9、向患者了解当时摔倒的情景,帮助患者分析摔倒的原因,向患者做宣教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尽可能避免再次摔伤。

六、住院患者发生坠床的应急预案

1、对于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档,并有家属陪伴。

2、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3、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4、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宣教,告诉患者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

5、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应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护人员,给以必要的处理措施。

6、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检查患者坠床时的着力点,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

7、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8、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巡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9、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七、停水和突然停水的应急预案

1、接到停水通知后,告知患者停水的时间,做好停水准备。

2、做好应急准备,根据停水时间尽量储备水源,以备使用和饮用。

3、突然停水时,白天与总务科联系,汇报情况,查询原因;夜间通知总值班,汇报停水情况。

4、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尽量协助患者解决因停水带来的不便。

八、停电和突然停电的应急预案

1、通知停电后,立即做好停电准备,备好应急灯、手电、蜡烛等;如有抢救患者使用动力电器时,需找替代的方法。

2、突然停电后,立即使用抢救患者机器运转的动力方法,维持抢救工作,开启应急灯或点燃蜡烛照明灯。

3、与电工班联系,查询停电原因,尽量排除故障或开启应急发电系统。

4、加强巡视病房,安抚患者,同时注意防火、防盗。

九、泛水的应急预案

1、立即查找泛水的原因,通知其他人员,积极采取措施阻止继续泛水。

2、不能自行解决者,立即通知总务科或总值班。

3、协助维修人员共同将水扫净,保持环境清洁。

4、告戒患者,不可涉足泛水区或潮湿处,必要时放置醒目标识,防止跌倒。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20篇

为有效预防校园突发传染病事件,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危害,确保师生身心健康、生命安全,保证校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_传染病防治法》、《校园卫生工作条例》和省、市、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校园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1、适用范围

校园突发传染病是指在校园师生员工中发生的群体性传染病,如肺结核、肝炎、脑膜炎、流感、水痘、腮腺炎、红眼病等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2、处理原则

遵循“依靠科学、依法防治、高度敏感、果断处置”的指导思想,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属地化管理,分级响应”的处置原则,严格控制传染源,迅速切断传播途径,减少发病人数,用心救治病人,迅速控制疫情,防止疫情扩散。

3、组织机构

由校长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医务室、等人员组成突发传染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带给突发传染病危险信号,提醒师生注意险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及时应对处置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传染病事件。

成立突发传染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杜双莲

副组长:胡海峰

成员:刘小伟王国增罗鲁民杨红岩郭红建

魏福建陈婧陈小丽杨晓梅弓利军

王长敏孙校医各班主任

4、校园突发传染病事件应急处置

1启动预案

突发传染病后,应立即启动校园突发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开展具体施救和各项善后处理工作:如发布应急救援命令;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及时向上级和有关单位通报发病状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请求救援;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工作,认真调查取证,写出书面材料。

2启动预案

(1)建立和完善校园传染病信息传报职责制:各班级传染病信息传报的第一职责人为班主任,年级传染病信息传报的第一职责人为年级长,校园传染病信息传报的第一职责人为校长。

(2)校园本着为学生和教师的身体健康的目的出发,在加强校园常规管理的同时,根据季节气候特点加强对各类传染病的宣传力度,做好预防和突发传染病应急措施。校园内,发现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经有关部门核实,立即实行本预案。

3处置措施

(1)校园突发传染病事件后,应立即将状况发生的地点、时间等基本状况和有关信息向传染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要尽快核准状况,在2小时内将突发传染病的时间、地点、经过、危害程度、发展趋势、所采取的处理措施、需要帮忙解决的问题等状况迅速上报有关主管部门。在迅速展开抢救工作的同时,对发病现场实行严格保护,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的痕迹和物证。

(2)班级出现传染病症状的学生,班主任立即向传染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经领导小组研究同意由辅导员和校医护送去医院,并通知其父母。如果是本校教职员工出现传染病症状者,由校园送医院并通知其家属,家属不能到校的由校园安排人员先护送去医院。

(3)传染病流行时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图书馆、食堂、公寓等公共场所务必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粪便、食堂及饮用水应加强消毒。

(4)校园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立即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员工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传染员。

(5)我校学生或教职工在家一旦出现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并向校园领导请假,不得带病上学、上班。经医院诊断痊愈才能回校上课、上班。对我校外出(含外出学习、缺课)工作人员、学生实行登记制度,经医院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才能复学。

(6)传染病人在医院理解治疗时,没有医务人员指导下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

(7)所有师生的居所、办公室、教室或其它人群聚集场所要增加通风的时间和强度。提醒师生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增强抗病潜力。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晒衣服,搞好居室卫生。

(8)如发现传染病感染者,立即报告区、市疾控中心,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病,切断传染病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具体做到:

a、封锁疫区。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级或所在办公室,暂停校园一切活动。停止校内人员互相往来和与外界往来,等待_门和教育局的处理意见。

b、疫区消毒:对校园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此项消毒请防疫站操作,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c、疫情调查:校园密切配合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9)校园领导发现传染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师生说明状况及采取的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状况,安定人心,维护校园稳定,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维持校园正常的教学秩序。疫情期间,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加强晨检,严格控制进出校园的人员,不得擅自向社会公布疫情。

4突发传染病事件应急处置分工

(1)现场指挥组

负责人:...

职责:现场指挥调度,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协调相关部门进行现场救助。

(2)综合调度组

负责人:...

职责:对发生的意外事件进行应急处理,协助现场指挥组做好综合协调调度工作。

1.教学秩序的维护;

2.学生课业负担的均衡;

3.有关教学活动的计划、安排。

4.统计学生出勤状况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

5.与学生家长联络,对各班主任进行统一协调。

(3)安全保卫组

负责人:...

职责: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负责现场警戒、秩序维护、人员疏散等。

(4)医疗救护组

负责人:...

职责:组织对发病人员的紧急救护,配合专业救护人员救护工作。

1.学生普通疾病的治疗;

2.传染病的预防、监测;

3.教职工身体状况的检查、跟踪。

(5)后勤保障组

负责人:...x

职责:负责现场发病人员及救护人员的用车拉送,救援物品的配送、供给,日常应急物资储备。

(6)综合信息组

负责人:...

职责:实时纪录突发事件的发展过程,按规定拟稿上报,并负责向新闻报送带给真实材料。

本预案自即日起施行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21篇

1、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为防范医疗事故提供组织保证

医务科为医院医护服务品质监控部门,承担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及向其提供咨询服务的责任,负责医护品质的日常管理和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做好二年一次的医护安全责任书签订工作。党、团组织负责医护人员的职业操守教育工作,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调和、相互配合,共同负责防范医护事故的工作。

2、加强培训、知法守法,为防范医疗事故提供法律支持

医院为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医疗安全意识,每半年开展一次医疗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并每年举行二次全院性安全教育会议,每季召开安全医疗例会,对全院职工进行医疗卫生管理知识、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使全体工作人员懂得在医疗活动中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有效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

3、加强学习,规范服务,为防范医疗事故提供制度保证

为不断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医务人员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诊治技能。医院将定期举行三基训练及考核,并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医学继续教育及学历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在医疗服务中,要做到规范服务,严格执行医院绿色通道制度、病历书写制度,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病历资料,并按规定妥善保管病历资料,落实医疗安全制度和缺陷、事故、纠纷登记报告制度。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咨询,但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发生医疗争议时应按规定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复印或复制病历资料。从而达到预防医疗事故发生,减轻医疗事故的损害。

4、健全组织、督促检查,为防范医疗事故提供科学决策

为把提高医疗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医院调整和完善临床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医技质量管理小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安全医疗小组、医疗仪器管理小组、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科学技术管理委员会、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等各种质控组织及各种抢救组织。各小组要在院长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开展活动,定期召开会议及检查,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发现好的经验及时推广,发现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和整改,为各项医疗工作提供可靠信息,为防范医疗事故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22篇

试卷的安全是普通高考工作的生命线和第一要务。为了保证20xx年高考工作顺利进行,确保试卷(含试卷、答卷、答题卡,下同)安全、,根据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考务安全工作规定》的要求,特制订沙洋县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卷工作方案及应急处置预案。

一、组织领导

1、成立县20xx年高考试卷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在县考区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加强对高考试卷工作的领导。

组长:

副组长:

2、试卷工作联合检查组:

3、试卷工作责任人:

4、试卷xx室负责人:

5、试卷值班与巡逻人员:

二、防范措施与处置办法

1、规范xx室硬件建设,健全制度。提前两周检查xx室铁门、铁窗、铁柜是否完好;检查红外线报警器、录像监控设备、值班电话能否正常使用;灭火器是否有效;查看xx室合格证是否在有效期内;查看《xx室负责人职责》、《值班巡逻人员职责》、《负责及值班巡逻人员规定》、《试卷保管规定》四项制度是否健全;《试卷xx室值班巡逻记录》和《试卷答卷接收和发放记录》是否准备到位。以上几个方面由招办李秀杰负责,张昌海督办,如存在问题,在5月20日前整改到位。

2、严格标准选聘、培训试卷接送、保管人员。考区、考点挑选当年无直系亲属参加高考,遵纪守法,责任心强,忠于职守,身体健康的干部、教师和公安干警承担试卷接送、保管工作。由招办主任赵国圣、县xx局副局长江敏负责组织工作培训。

3、试卷运送:由招办副主任同志带队,李秀杰、田密及公安人员一名,负责赴省领取试卷。选用车况完好,配套完善的面包车,不准搭乘无关人员及其他物品,不得在中途停留就餐,坚持卷不离车,车不离人。途中如遇交通堵塞等异常情况,及时与考区值班室取得联系,通报相关情况;如遇严重事故,迅速拨打110报警,请当地警方予以保护。及时向考区负责人报告,由考区向上级报告作出应急处理。试卷安全到达xx室后,由李秀杰负责第一时间向省考试院值班室报告。

4、试卷:试卷进入xx室及时入柜、密封。由陈红掌管柜钥匙,李秀杰掌管柜密码及防盗门钥匙。启动xx室监控设备,实施二十四小时全程录像备查。加强教育局门卫责任,启动院内红外线监控设备。由张昌海、田密及两名公安人员24小时昼夜值班与巡逻。xx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工作规定》,认真履行其职责,作好值班与巡逻记录,不得以任何理由离开岗位。工作责任人:张昌海。

5、试卷分发与回收:考试期间,试卷集中存放考区xx室,开考前1小时由考点到考区xx室领取试卷,采取考一场,领一场,送一场的办法。各考点要按照要求,专人专车,警车护送,按规定路线、时间接送试卷。严格办理试卷交接手续。试卷在接送途中不得停靠和搭乘无关人员,如遇交通阻塞和其它事件,迅速绕道而行;如遇紧急情况,立即报警110,请求增援,并速报考点及考区委员会。试卷及备用卷都必须存放考点柜中,要有两人值守。考试结束,回收的试卷、答卷、草稿纸,必须及时送回考区xx室。试卷分发、回收由李秀杰负责清点和记录。

6、考试过程试卷安全:监考员领取试卷要认真核对科目和数量,签字确认;往返试场坚持两人同行;监考过程中严禁抄题、释题;严禁考生不按规定提前出场,严禁迟到考生进入考点或考场;发现考生带走试卷、答题卡、草稿纸,及时通过楼层协管员报告主考,迅速与考生所在学校校长和带队教师联系,在封闭时间内尽快追回,严肃处理。备用卷必须存放考点柜中,如需启用,必须由考点主考请示省巡视员,报请考试院批准,方可启用,空白试卷由副主考登记,开考15分钟后加盖空白印章,装入原试卷袋,此项责任由考点主考承担。

7、严格报告与检查制度:试卷xx室责任人李秀杰要严格按要求定时间向省、市考试机构报告。一是试卷安全到达考区,报告安全到达。二是坚持一日一报,每天下午6:00—7:00报告值班情况。三是坚持考一场报一场。有情况随时报,重大事件第一时间报告的制度。每科考试结束和每日考试结束,上报考试基本情况、舞弊情况、安全情况。试卷联合检查组每半天对试卷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三、应急处置报告流程

高考期间若发生试卷泄密、被盗、损毁等重大事件,试卷责任人赵国圣要在第一时间,一是向110报警,配合公安、xx部门,保护现场,防止扩散。二是按如下途径进行报告。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23篇

为进一步做好医疗废物的管理,避免因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件导致人身伤害和社会危害,根据《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在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时,应当采取应急控制措施,做到早报告、早处理,减少或防止污染扩散。

一、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件时当事人员应立即报告分管院长,并通知医院防保等有关人员到达现场协助对污染区进行保护性封锁,严格控制无关人员出入污染区,避免造成污染扩散和周围人员伤害。

二、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污染现场进行封锁,做好防护,并迅速组织人员对溢出、散落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对污染地点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尽可能减少污染扩散,保护好周围人群。

三、对溢出、散落的医疗垃圾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和消毒处理,同时根据污染情况,采取安全有效的处理方法进行场地消毒。消毒工作应由污染较轻区域向污染较重的区域进行,待彻底清洁和消毒后,再对清扫工具进行消毒。

四、清理人员在进行清理工作时,必须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后,用品和用具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五、如果在处理过程中,清理人员的身体不慎受到伤害,应及时按照职业防护应急处理流程进行紧急处理。

六、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应按_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_颁布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在48小时内上报卫生局及环保局等有关上级主管部门。

七、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卫生局、环保局报告,并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发生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_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八、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环境污染事故时,由感染管理科协同相关部门及时对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确定事故性质,明确责任人应承担的责任,并按相关制度追究其事故责任,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并写出总结报告。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24篇

1、总则

编制目的

保障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以下简称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项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提高_门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卫生救援水平,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编制依据

依据《_传染病防治法》、《_食品卫生法》、《_职业病防治法》、《_放射性污染防治法》、《_安全生产法》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突发公共事件所导致的人员伤亡、健康危害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执行。

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明确职责;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反应及时、措施果断;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平战结合、常备不懈;加强协作、公众参与。

2、医疗卫生救援的事件分级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导致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情况将医疗卫生救援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特别重大事件(Ⅰ级)

(1)一次事件出现特别重大人员伤亡,且危重人员多,或者核事故和突发放射事件、化学品泄漏事故导致大量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地省级政府或有关部门请求国家在医疗卫生救援工作上给予支持的突发公共事件。

(2)跨省(区、市)的有特别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公共事件。

(3)_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重大事件(Ⅱ级)

(1)一次事件出现重大人员伤亡,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5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2)跨市(地)的有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公共事件。

(3)省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较大事件(Ⅲ级)

(1)一次事件出现较大人员伤亡,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3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2)市(地)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较大突发公共事件。

一般事件(Ⅳ级)

(1)一次事件出现一定数量人员伤亡,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1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2)县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一般突发公共事件。

3、医疗卫生救援组织体系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在同级政府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指挥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医疗卫生救援组织机构包括: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的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专家组和医疗卫生救援机构[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医疗急救中心(站)、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化学中毒和核辐射事故应急医疗救治专业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

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

_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领导、组织、协调、部署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_卫生行政部门卫生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省、市(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相应的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承担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的组织、协调任务,并指定机构负责日常工作。

专家组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组建专家组,对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提供咨询建议、技术指导和支持。

医疗卫生救援机构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承担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任务。其中,各级医疗急救中心(站)、化学中毒和核辐射事故应急医疗救治专业机构承担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和伤员转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根据各自职能做好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

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突发公共事件现场设立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4、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和终止

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分级响应

Ⅰ级响应

(1)Ⅰ级响应的启动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启动医疗卫生救援应急的Ⅰ级响应:

a.发生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_启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b.发生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_有关部门启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c.其他符合医疗卫生救援特别重大事件(Ⅰ级)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

(2)Ⅰ级响应行动

_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关于医疗卫生救援特别重大事件的有关指示、通报或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工作,组织专家对伤病员及救治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组织和协调医疗卫生救援机构开展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导和协调落实医疗救治等措施,并根据需要及时派出专家和专业队伍支援地方,及时向_和国家相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报告和反馈有关处理情况。凡属启动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响应,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按相关规定启动工作。

事件发生地的省(区、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_卫生行政部门的指挥下,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组织、协调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

Ⅱ级响应

(1)Ⅱ级响应的启动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启动医疗卫生救援应急的Ⅱ级响应:

a.发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省级政府启动省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b.发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省级有关部门启动省级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c.其他符合医疗卫生救援重大事件(Ⅱ级)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

(2)Ⅱ级响应行动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关于医疗卫生救援重大事件的有关指示、通报或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工作,组织专家对伤病员及救治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同时,迅速组织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和有关人员到达突发公共事件现场,组织开展医疗救治,并分析突发公共事件的发展趋势,提出应急处理工作建议,及时向本级政府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报告有关处理情况。凡属启动省级应急预案和省级专项应急预案的响应,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按相关规定启动工作。

_卫生行政部门对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的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进行督导,根据需要和事件发生地省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请求,组织国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和有关专家进行支援,并及时向有关省份通报情况。

Ⅲ级响应

(1)Ⅲ级响应的启动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启动医疗卫生救援应急的Ⅲ级响应:

a.发生较大突发公共事件,市(地)级政府启动市(地)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b.其他符合医疗卫生救援较大事件(Ⅲ级)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

(2)Ⅲ级响应行动

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关于医疗卫生救援较大事件的有关指示、通报或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工作,组织专家对伤病员及救治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同时,迅速组织开展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并及时向本级政府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报告有关处理情况。凡属启动市(地)级应急预案的响应,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按相关规定启动工作。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卫生救援较大事件报告后,要对事件发生地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进行督导,必要时组织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并适时向本省(区、市)有关地区发出通报。

Ⅳ级响应

(1)Ⅳ级响应的启动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启动医疗卫生救援应急的Ⅳ级响应:

a.发生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县级政府启动县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b.其他符合医疗卫生救援一般事件(Ⅳ级)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

(2)Ⅳ级响应行动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关于医疗卫生救援一般事件的有关指示、通报或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工作,组织医疗卫生救援机构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的现场处理工作,组织专家对伤病员及救治情况进行调查、确认和评估,同时向本级政府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报告有关处理情况。凡属启动县级应急预案的响应,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按相关规定启动工作。

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必要时应当快速组织专家对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进行技术指导。

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及指挥

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在接到救援指令后要及时赶赴现场,并根据现场情况全力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在实施医疗卫生救援的过程中,既要积极开展救治,又要注重自我防护,确保安全。

为了及时准确掌握现场情况,做好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工作,使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应在事发现场设置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主要或分管领导同志要亲临现场,靠前指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决策效率,加快抢救进程。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要接受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处置指挥机构的领导,加强与现场各救援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现场抢救

到达现场的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要迅速将伤员转送出危险区,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工作,按照国际统一的标准对伤病员进行检伤分类,分别用蓝、黄、红、黑四种颜色,对轻、重、危重伤病员和死亡人员作出标志(分类标记用塑料材料制成腕带),扣系在伤病员或死亡人员的.手腕或脚踝部位,以便后续救治辨认或采取相应的措施。

转送伤员

当现场环境处于危险或在伤病员情况允许时,要尽快将伤病员转送并做好以下工作:

(1)对已经检伤分类待送的伤病员进行复检。对有活动性大出血或转运途中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症者,应就地先予抢救、治疗,做必要的处理后再进行监护下转运。

(2)认真填写转运卡提交接纳的医疗机构,并报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汇总。

(3)在转运中,医护人员必须在医疗仓内密切观察伤病员病情变化,并确保治疗持续进行。

(4)在转运过程中要科学搬运,避免造成二次损伤。

(5)合理分流伤病员或按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指定的地点转送,任何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拒诊、拒收伤病员。

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有关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情况组织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等有关专业机构和人员,开展卫生学调查和评价、卫生执法监督,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次生或衍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信息报告和发布

医疗急救中心(站)和其他医疗机构接到突发公共事件的报告后,在迅速开展应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同时,立即将人员伤亡、抢救等情况报告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或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承担医疗卫生救援任务的医疗机构要每日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伤病员情况、医疗救治进展等,重要情况要随时报告。有关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向本级政府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报告有关情况。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信息发布工作。

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的终止

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完成,伤病员在医疗机构得到救治,经本级政府或同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批准,或经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可宣布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终止,并将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终止的信息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5、医疗卫生救援的保障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医疗卫生救援机构和队伍的建设,是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遵循“平战结合、常备不懈”的原则,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组织和队伍建设,组建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制订各种医疗卫生救援应急技术方案,保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信息系统

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建设医疗救治信息网络,实现医疗机构与卫生行政部门之间,以及卫生行政部门与相关部门间的信息共享。

急救机构

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可根据服务人口和医疗救治的需求,建立一个相应规模的医疗急救中心(站),并完善急救网络。每个市(地)、县(市)可依托综合力量较强的医疗机构建立急救机构。

化学中毒与核辐射医疗救治机构

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依托专业防治机构或综合医院建立化学中毒医疗救治和核辐射应急医疗救治专业机构,依托实力较强的综合医院建立化学中毒、核辐射应急医疗救治专业科室。

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建综合性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并根据需要建立特殊专业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保证医疗卫生救援工作队伍的稳定,严格管理,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治能力。

医疗卫生救援演练需要公众参与的,必须报经本级政府同意。

物资储备

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卫生救援应急药品、医疗器械、设备、快速检测器材和试剂、卫生防护用品等物资的储备计划建议。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组织应急物资的生产、储备和调运,保证供应,维护市场秩序,保持物价稳定。应急储备物资使用后要及时补充。

医疗卫生救援经费

财政部门负责安排应由政府承担的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所必需的经费,并做好经费使用情况监督工作。

自然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各级财政按照有关规定承担医疗救治费用或给予补助。

安全生产事故引起的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单位应向医疗急救中心(站)或相关医疗机构支付医疗卫生救援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有关部门应负责督促落实。

社会安全突发事件中发生的人员伤亡,由有关部门确定的责任单位或责任人承担医疗救治费用,有关部门应负责督促落实。各级财政可根据有关政策规定或本级政府的决定对医疗救治费用给予补助。

各类保险机构要按照有关规定对参加人身、医疗、健康等保险的伤亡人员,做好理赔工作。

医疗卫生救援的交通运输保障

各级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救护车辆、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

铁路、交通、民航、公安(交通管理)等有关部门,要保证医疗卫生救援人员和物资运输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确保运输安全畅通。情况特别紧急时,对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保证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其他保障

公安机关负责维护突发公共事件现场治安秩序,保证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科技部门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技术研究方案,组织科研力量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应急技术科研攻关,统一协调、解决检测技术及药物研发和应用中的科技问题。

海关负责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急需进口特殊药品、试剂、器材的优先通关验放工作。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药品、医疗器械和设备的监督管理,参与组织特殊药品的研发和生产,并组织对特殊药品进口的审批。

红十字会按照《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自然灾害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负责组织群众开展现场自救和互救,做好相关工作。并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具体情况,向国内外发出呼吁,依法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提供急需的人道主义援助。

总后_负责组织军队有关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力量,支持和配合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6、医疗卫生救援的公众参与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知识普及的组织工作;中央和地方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要扩大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要加强对所属人员的宣传教育;各医疗卫生机构要做好宣传资料的提供和师资培训工作。在广泛普及医疗卫生救援知识的基础上逐步组建以公安干警、企事业单位安全员和卫生员为骨干的群众性救助网络,经过培训和演练提高其自救、互救能力。

7、附则

责任与奖惩

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作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失职、渎职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预案制定与修订

本预案由_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制定并报_审批发布。各地区可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的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本预案定期进行评审,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和补充。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25篇

目前,正值流感的高发季节,学校传染流行潜在很多危险因素。学生抵抗疾病能力低,容易导致传染病发生、蔓延,一旦疫情暴发,将严重威胁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对学校、家庭和社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学校认识切实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启动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维护正常的教育秩序。

一、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全面负责防控工作

副组长:xx、具体分管防控工作

组、员:xx、具体负责防控工作,信息报送和电话回访

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宣传和晨检

二、传染病预防

1、按照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的特点,、容易在学生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如流感,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肠道传染病等,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2、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3、定期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及其它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危害。

4、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用水卫生条件。

三、传染病疫情报告

加强监测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全体学生认真关注自己每天的健康状况,一有情况及时向家长及班主任报告。家长在家发现子女有、流感等类似症状的,立即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并请通知班主任。学校全面实行学生健康查检制度。

做到一天三次一个不漏。并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工作,如在校发现有流感等类似症状的,须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到正规医院治疗。加强监测、及时治疗,严防合并症、并发症等引起的意外事故发生。确保在同一学校短期内学生因病缺席异常增多(一学校达3人以上)或累计发现流感病例达10例时,学校应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当地疾控机构报告。

四、传染病控制措施

1、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观察,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3、建立学生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范措施,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

4、对传染病人的活动环境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定期安排全校范围内的消毒工作。

5、做好学生缺勤,排查登记。各班班主任每天做好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的统计,并及时报告校专(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

6、做好已发病学生的电话回访工作,掌握已发病学生的病情,协同医院做好防止并发症相关工作。对治愈可复学的学生明确复学要求:康复后凭卫生院证明,方可返校复学。

7、做好学校的环境卫生,消除疾病传染源。注重教室卫生,及时通风换气对教室等公共场所严格按规范要求消毒,对发病较严重的班级用漂粉液喷洒和过氧乙酸熏蒸双重消毒。

8、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

9、本校区内教职员工和学生如发现短时间内出现多例有呕吐、腹痛、腹泻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的病人时,立即上报校长,按有关规定上报市卫生局或市疾病控制中心、有关医院进行紧急处置。

五、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

学校对传染病的预防、治疗、监测、控制和疫情管理措施进行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并将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有关职责落实情况纳入综合评比体系中,根据工作要求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对传染病预防工作措施不力,导致学校发生传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事件,对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以及在发生传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事件后不及时报告或隐瞒不报的,要依法查处直接责任人,并追究其的责任。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26篇

一.检验科实验室人员应熟悉并严格贯彻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_传染病防治法》、《_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并根据传染病预警分级做好相应准备。

二.当检验科工作人员接到相关科室发现重大传染病的疑似病例电话通知后,立即报告科主任,同时指定专人严格按相应预警着装(戴口罩、眼罩、穿防护服、脚套、戴乳胶手套),并从指定消毒通道进入隔离观察室采样。

三.将检验结果电话通知相关科室。

四.当相关科室根据实验室检验及其他相关检验结果,排除疑似病例后,负责采样和检验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方可按要求脱去防护着装。

五.当相关科室根据实验室检验及其他相关检验结果,不能排除疑似病例,则按我院传染病疫情网直报系统,将疫情上报医务科、主管业务院长和西城区疾病控制中心。

六.经有关专家组会诊,仍不排除疑似病例或可做出确定诊断后,则按有关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就地隔离,检验科严格进行终未消毒。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27篇

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对社会的稳定也极具危害和影响。今年我市麻疹、手足口病等传染病较去年发病高峰明显提前,随着气温升高,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和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疫情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防控形势严峻,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采取坚决措施,控制传染病,阻断传播途径,坚决防止疫情传播及蔓延。我园特制订此应急预案:

1、大力开展防病知识宣传和道德教育,强化全民自觉意识。做到“传染病防治知识人人知晓、传染病防控意识深入人心”,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要将防控知识宣传与人的素质教育、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使传染病防控意识真正走入人心,使传染病防控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职责和义务。

2、教职员工及幼儿一旦生病,应及时就医并向单位请假,不得带病入园、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入园、上班。

3、严格实行幼儿预防接种证查验、缺课调查、晨午检和早中晚通风及每日消毒制度,健全组织制度,作好详细记录。

4、在园内如发现患传染病的幼儿或教职工,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园内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并由安全管理人员或保健医及时上报,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

5、对传染病病人所在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6、传染病人在医院理解治疗时,禁止任何人员前往探望。

7、校园师生员工中发现传染病人,立即上报,并对病人作跟踪了解。

8、领导发现传染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员工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人们了解状况,安定人心,维护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9、传染病预防控制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xx

组员:xx

xx幼儿园

5月19日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28篇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我校发生、流行,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根据《_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和__县教育局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订本工作预案。

本预案中的传染病是指《_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法定管理的甲、乙、丙三类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可能会对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疫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它危害公共健康的事件。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29篇

为防止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由于医疗废物遗撒、流失、泄漏、扩散导致的传染病传播或环境污染事故,根据《_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_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以及市,区环保部门对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的有关要求,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指挥本单位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汇报,果断作出决策。解决应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化非常时期的责任制管理。

二、日常管理机构

成立医疗废物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由医务科长具体负责,成员由医务科、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医教部、护理部、保卫科人员组成。在应急状态下,实行24小时值班制,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全院医疗废物的日常管理和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承担业务指导与组织协调,对应急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控和督导。及时处理各种紧急情况。承担相关文件的起草和文件发布工作。合理调配医院资源等。

三、预防控制措施

1.认真督导检查,防范意外事故发生:医务科,院感办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医院日常医疗废物处理工作进行抽查,院感办坚持经常性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反馈、指导整改,以预防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

2.强化培训,提高责任感: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医疗废物安全处理的宣传教育,定期考核,开展经常性演练等,以提高全院职工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3.控制措施

(1)发现包装袋破损发生泄漏时,应及时增加包装袋层数,若是漏入储存桶内,必须到规定的地方对储存桶清洗并进行消毒处理,若是漏入运送车内,必须将车推到规定的地方清洗并进行消毒处理。

(2)发现储存桶破损或车厢破损,应立即更换或修补。

(3)发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应立即增加包装层数或更换容器。

(4)发现医疗废物撒漏到地面,应先清除撒漏物,然后对地面进行清洁消毒。

(5)在进行泄漏事故处理时,严禁工作人员用手直接接触医疗废物。

(6)若发生运送车翻倒,医疗废物大量泄漏现象,应及时通知周围人员远离,控制污染区域,以免扩大污染,并及时清除,清洁、消毒,事后应对工具进行清洁、消毒。

(7)运送车上要有备用医疗废物储存桶、包装袋、及包扎带、消毒和清洁工具。

(8)医疗废物运输单位有备用运输车辆。

(9)工作人员应在加强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事故处理。

(10)对事故进行登记和报告制度。

4.报告流程

(1)发现医疗废物泄漏、流失、扩散和严重遗撒事故时,要立即报告医院医疗废物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和医务科、院感办。医疗废物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立即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2)院感办、医务科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3)保卫科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封锁,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止扩大污染。

(4)医务科、院感办立即组织人力对污染现场进行消毒、处理,尽可能减少污染对病人、医务人员及周围环境的影响。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其他无害化处理。

(5)对感染性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进行消毒。

(7)处理工作结束后,医院医疗废物应急处理小组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汇医资料,并完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发生。

四、处罚原则

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试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执行。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30篇

小学传染病及突发疾病应急预案

为科学、有效地应对校园突发传染病,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危害,确保师生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保证校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促进教育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_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校领导的统一领导下,贯彻落实防治传染病的有关法律、法规,本着“科学预防、依法管理、分级负责、快速反应”的工作原则,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工作要求,周密计划,精心安排,实现对传染病的可持续控制。

二、适用范围

校园突发传染病防治是指在校园师生员工中发生的群体性传染病防治,如肺结核、肝炎、脑膜炎、流感、水痘、腮腺炎、红眼病等防治。

三、组织机构

由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处等人员组成安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带给突发传染病危险信号,提醒师生注意险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竭力避免突发传染病。

四、保障机制

校园突发传染病的预防坚持教育在先、预防在先、多方配合、共同负责的原则。

1、加强健康教育。每学期开学初,严格按照《_传染病防治法》、《校园卫生工作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有关键康教育要求,开齐、上足、上好健康教育课。学期结束前组织1次有关安全、健康的专题讲座,进一步提高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潜力。利用家长会、致家长的公开信等形式向家长讲解预防传染病知识和防治工作要求,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2、坚持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制度,用心做好因病缺课的学生状况统计分析工作。对生病请假在家的学生透过电话等方式询问病情,在校生病的学生及时通知家长陪同前往(对暂时无法通知家长的学生由班主任陪同前往)医院就医,发现传染病患者及时报告校园应急办。

3、加强师生体育锻炼。校园采取用心措施,确保学生每一天的体育锻炼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户外运动,督促学生课间到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4、组织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工作人员定期(每月1次)深入到校园教室、食堂,检查食堂卫生、环境卫生。定期对校内饮食、饮水、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病原携带者,保护易感人群。

5、健全和执行消毒管理制度,对室内空气、餐(饮)具和其他学生活动的场所及接触的物品定期进行消毒。指导安排合理的生活制度,预防接种和传染病管理应搞好基础免疫,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对传染病学生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

6、对教室、图书馆、会议室等场所持续通风换气。加强校门管理,实行本校人员凭证入校和校外人员来访登记制度。

7、班主任应随时掌握学生的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及时处理疫源地,指导病人消毒,进行跟踪观察,有效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8、按照国家有关计划免疫接种的规定,做好计划免疫疫苗接种工作。

9、校园做好日常预警预防工作,与派出所、防疫站、医院等应急单位建立联动机制,持续联系渠道全天候畅通。

五、校园突发传染病防治应急处置

1、启动预案

突发传染病后,立即启动校园突发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开展具体施救和各项善后处理工作,发布应急救援命令,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及时向上级和有关单位通报事故状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请求救援;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工作,认真调查取证,写出书面材料。

2、迅速启动与实施措施

(1)建立和完善校园预防传染病、公共卫生传报信息网络:各班级传染病信息传报的第一职责人为班主任,校园传染病信息传报的第一职责人为校长。

(2)预防传染病信息报告范围:出现个别传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的;出现必须数量的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的;出现群众性不明病因发病症状的;其他需要报告的防疫状况。

《小学传染病及突发疾病应急预案》全文资料当_页未完全显示,剩余资料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3)预防传染病信息报告的途径与预防要求:凡出现上述状况的,要立即了解患者病因,在2小时内以书面信息报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并跟踪后续信息,定期报告。

(4)由专人对患者活动过的校区、室内场所进行定期消毒,具体要求如下:对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对地面进行湿性清扫,对空气进行喷雾消毒,实行室内强制通风。

六、信息报送与现场保护

1、校园突发传染病事件后,立即将状况发生的地点、时间等基本状况和有关信息向上级领导报告;尽快核准状况,在规定时限内将突发传染病的时间、地点、经过、危害程度、发展趋势、所采取的处理措施、需要帮忙解决的问题等状况迅速上报。在迅速展开抢救工作的同时,对事故现场实行严格保护,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的痕迹和物证。

2、校园建立完善的值班制度,配备兼职信息监测员,综合信息小组(办公室)及时接收报送校园有关信息。

3、信息报送按如下要求进行:凡一般的事件应在事发2小时内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基本状况;凡较大突发事件须在事发30分钟内报告;重大、特大事件应立即报告。

虬津中心小学

9月3

小学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04-0312:03|#2楼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我校的发生、流行,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维护校园正常教育、教学、科研、生产秩序。根据《_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结合我校具体状况,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传染病防治工作预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的原则。

(二)组织领导

校园由校长负责全校日常传染病防治工作。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搞好校园的环境卫生。组织对公共卫生设施的监督管理,保障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承担职责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建立传染病管理的规章制度。

(三)预防

1、校园利用网络、宣传橱窗、版报、广播等宣传阵地,开展健康教育。经常举行健康教育讲座。利用多种形式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增加师生员工自我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健潜力。

2、搞好校园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消灭鼠害,灭蚊、灭蝇。对人员密集的教室、办公室、会议室、交通工具定期进行消毒。

3、加强卫生的监督检查工作。定期组织对校内环境卫生的督察,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有关部门及时实施整改。

4、总务处保障饮用水卫生贴合国家卫生标准,定期组织对供水系统进行清洗消毒。

5、加强每日晨检,及时了解缺席学生的原因。

6、对发现的一般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或排除传染嫌疑前,不来校上课。

7、校园全体人员要不断学习更新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提高诊疗水平。

(四)疫情报告

1、校园师生员工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时都应立即向校医务室报

2、校园实行首诊负责制。在发现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时,务必按照规定及时限向负责传染病管理的单位报告。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向属地疾控中心报告并同时上报校园有关领导。根据发病人数、病情等疫情程度,逐级上报。任何人不得瞒报、谎报、缓报疫情。一经发现将视情节后果追究职责,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职责。

(五)控制

1、凡发现无法确诊的患病及疑似病人,均应立即安排转定点医院进一步明确诊断,住院隔离治疗。

2、对亲;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指导相关工作人员做好终末消毒处理。与病人或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应采取必要的检查和预防措施,并进行医学观察。

3、校园要做好自身防护工作和消毒工作,尽量避免发生室内感染,造成传染病的扩散。

三、具体操作

(一)1、制定本预案目的是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危害,保障本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2、传染病防控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二)组织领导和工作职责

1、组织领导

校园成立传染病防控应急处理指挥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对应急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由分管校领导任组长、校各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参加组成。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全面协调、组织全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2、工作职责

应急预案启动后,应急指挥系统应立即进入工作状态,各自履行工作职责。校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工作小组工作,负责全面协调、组织全校应急处理工作;负责校内有关应急事件的信息收集、报送和发布,做到信息准确、公开、透明。学

校分管领导负责向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疾控中心、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疫情,理解属地管理;负责突发事件防治技术指导和医疗保障工作。全面负责教职工的防治工作。教室、实验室及办公室的防治工作由原管理(使用)组负责具体实施。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各项后勤物质保障。保卫干事负责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安全保卫工作。

(三)预防和应急准备

1、预防:

①校园组织开展日常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的监督管理。各类公共场所应持续环境清洁、通风换气,对公众经常接触的部位和用品进行定期消毒。校园应用心开展各种类型的健康教育,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倡导科学、礼貌、健康的生活方法。

②应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保障饮食、饮水卫生安全。

③作好对家长的宣传工作,发放告家长书。

2、应急准备

①校园逐步加强校医疗救治、卫生防护工作的物质条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潜力。对应急处理工作必需的医药、消毒用品以及防护器具作必要的物资储备。

②定期对校医进行相关技能培训,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小组,并组织应急演练。不断学习新技术,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业务潜力。

3、信息报告、报送与发布

校园组建传染病及突发事件报告信息网络:

①校园一旦发现疑似或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性疾病、重大食物中毒等状况,在规定时限范围内,透过规定网络、电话、传真等方式向上级_门、疾控中心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②校园教职员工一旦发现有突发类似事件的可能,也有义务向有关领导报告,保证信息能得到及时准确收集,正确传递。

4、应急处理

①一旦发生传染病病情,校园在2小时内向上级_门和疾控中心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配合上级部门组织技术调查、综合评估、并做好应急处理准备。

②校园在接到政府、卫生和疾控中心有关传染病疫情的预警报告后,应立即

实施属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控制中心的应急预案。对上级应急指挥部进行的指导和督察,给予用心支持和配合。

③应急预案启动后,应按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服从统一指挥,立即到达规定岗位。按照患病学生的状况,采取相关的应急措施。根据应急处理需要,报请上级政府依法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④传染病发生后,在校园应急指挥系统统一领导下,对易感人员采取应急、预防性用药、群体防护措施。需要理解隔离的病人、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触者,应当主动配合校医及有关_门采取的医学措施。校医务室严格执行各项管理规定,防止交差感染和校内感染。应配合疾病控制中心做好流行病学的调查。

⑤根据疫情如需对校园部分区域隔离、封闭,由疾控中心决策,校园负责实施。

xx小学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31篇

为进一步做好医疗废物的管理,避免因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件导致人身伤害和社会危害,根据《医疗废物处理案例》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在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应当采取应急控制措施,做到早报告、早处理,减少或防止污染扩散。

1、负责医疗废物收集运送的人员应按照医院有关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分类收集医疗废物,并使用专用的运送工具密闭运送医疗废物。

2、如运送过程中发生医疗废物大量溢出、散落如运送车倾翻、运送人员受伤等严重事件时,当事人应立即报告办公室和医务科,以上科室负责人员立即报告主管院长,并通知医院防保等有关人员到达现场协助对污染区进行保护性封锁,严格控制无关人员出入污染区,避免造成污染扩散和周围人员伤害。

3、办公室和医务科接到报告后,应到现场协助处理,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并调查事故原因,形成书面报告,递交给医院负责医疗废物工作的主管领导。

4、办公室(总务科)、医务科到现场后迅速组织人员并指导对溢出、散落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对污染地点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对液体溢出物应采取吸附材料吸收处理。对污染地点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

5、清理人员在进行清理工作时须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靴子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后,用具和防护用品均须进行消毒处理。

6、如果在操作中,清理人员的身体(皮肤)不慎受到污染,应就近清洁,用水冲洗受污染部位,如不慎受伤,应及时到最近的诊疗室处理。

7、医疗废物暂存点发送医疗废物丢失时,应逐级向办公室、医务科、医院主管报告,并尽可能追回丢失的医疗废物;如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按上述第三条做好相应处理,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8、因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采取相应的医疗救治并按第三条要就进行现场清理、清洁和消毒等紧急措施。

9、因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导致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采取相应的医疗救助并参照上述第三点进行现场清理、清洁和消毒灯紧急处理措施。

10、因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导致传染病传播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可能发生时,应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11、配合有关部门的检查、监测、调查取证,不拒绝和阻碍,不提供虚假材料。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将调查处理结果向所在区卫生局、环保部门报告。

12、处理结束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再次发生,并写出总结报告。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32篇

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影像中心,吉林省吉林市 130000

[摘要] 目的 将本市三家二甲和社区医院的放射护理情况做现状调查,将医院的放射护理管理水平拔高一个层次,让其护理操作、工作流程更加规范,使护理的安全与质量得到更好的保证。方法 采用自制《放射护理现状调查问卷》,以电邮、电话以及现场调查的形式对3家二甲和社区医院的放射科主任及22 名护士的放射护理现状进行,给出可能的改进方案。结果 在被调查的医院中普遍存在对放射护理的管理盲区,在专科培训、急救意识等方面缺乏经验,技能也有所欠缺。结论 护理管理部门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放射护理的管理上,放射科应将专科理论的学习及急救技能培训放在首要位置,定期考核以降低安全隐患,使医疗护理安全的到保障。

关键词 ] 放射;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医疗科技取得巨大发展成就,放射诊断技术研究也随之不断深入和完善,与其对应的放射护理技能水平和工作范畴也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但我国目前在放射护理方面还不存在明确的规范,某些二甲和社区医院成立放射科护理组以进行放射治疗,探讨了如何规范化管理放射科,认为提高护理水平必须先规范化管理放射科。MRI 检查、放射介入治疗一般在医院都没有进行开展,护理人员只有一到两名,缺乏护理管理的概念,有多种安全隐患存在,本次研究选取相关资料,就放射护理现状展开调查,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本次采用群体抽样调查法,以三家二甲医院和社区医院,包括2间二甲医院、1 间社区医疗为对象,共有护理人员16名,其中护士3名,副主任护师1名,护师4名,主管护师8名。从事护理工作年限超过1年的 11 名,五到十年的 3 名,小于五年 2 名。

方法

在 2011 年11 月市放射学会年会上采用自制《放射护理现状调查问卷》,试调查3家医院放射科护理情况,依据上级指示,在2间二甲医院放射科护士长及主任指导下,对《放射护理现状调查问卷》行修改完善,时间截至2012年2月,向调查对象以电子邮件方式发放问卷,且电话在线对问答进程进行了解;内容包括放射护理个体化工作内容等,并发放22份,回收21份,有效回收率为。

2 结果

放射护理干预在不同医院间的内容无明显差异,均包括报告单发放,接诊登记,空气消毒情况监测,室间客理,床单位整理,静脉造影护理,盆腔检查前碘对比剂灌肠及阴道塞纱等;人员工作量统计,科室物品保管也在护理内容之列。护理人力资源示3家医院均设有护士长。均可依据医生要求完成阴道塞纱、碘对比剂灌肠;碘对比剂灌肠量为200~800mL,浓度为。

3讨论

目前尚缺乏碘造影剂规范使用标准

本次调查显示,每家医院碘造影剂使用规范均不一样,无统计标准,2家医院离子型造影剂在静脉用药时做过碘过敏试验;在非静脉用药时,一些医院应用碘过敏试验,如T管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及经皮穿刺造影等,而CT检查前口服碘造影剂不行碘过敏试验操作,状况与上述类型。引起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可能与药品管理部门未制定统一规范相关,但如何管理碘造影剂,各医院也缺乏细化标准;另外,碘造影剂的研发应用发展迅猛,在非离子型造影剂大量应用的情况下,未及时更改传统试验方法;此处,放射护理规范尚未统一,无统一碘过敏试验做法。

缺乏完善操作流程及应急预案

针对常规护理操作流程的应急预案在调查的各家医院放射科均有,但工作流程与护理操作流程呈混淆状态。应急预防主要在患者有突发状况发生或出现不良反应现象时应用,其中1家二甲医院将突发事件如台风、地震、停电、停水等在应急预案中纳入;此外,依据医院实际情况,对危重患者检查、患者窒息、坠床也有相应应急预防,规范并重视应急预案的制定,可为临床安全提供保障。

放射护理价值未明显体现

在调查的医院中,灌肠、碘过敏试验、静脉注射等并未单纯收费,如一家医院行静脉泌尿系造影,检查费用为60元,其中含造影剂过敏试验及临床操作,而护理人员完成静脉注射及病情观察需10~30min,若有不良反应状况,需采取相应方法立即处理,使临床工作时间延长,护理价值未充分体现;CT增强费用包括造影剂注射、碘过敏试验及造影后观察,与医生比较,护士更为参与主题,充分肯定护理人员工作,是激发其工作热情,提高自信心,保障放射护理工作成功实施的关键。

急救技能及护理安全意识缺乏

医院护理安全管理中,放射科通常未引起足够重视,因放射科缺乏足够的护理人力资源,多数医院无护士长职务设置,故缺乏专业用管控人员,无急救技能培训资源;科主任仅对影像诊断质量关注,未重视护理管理的重要性,当临床工作中有碘不良反应发生时,还需请临床医生处理,易造成诊疗缺乏整体性及规范化,延误抢救时间,明显增加了护理安全隐患。因不同生产商有不同的碘过敏试验要求,如临床医生开具医嘱并不遵循需要,护士执行操作也没有按医嘱正确进行,安全隐患处处存在。

综止,在放射科工作中护理地位日益引起重视的情况下,需与各级医院放射科同仁及护理管理部门建立联系,就放射护理管理模式的改进工作展开探讨,以为医疗安全与质量提供保障。明确护士入职条件、护理质量检查标准、放射护量管理定、绩效考核标准等,可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增强风险事件防范能力,对保障护理工作的成功实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11年6月本科室借本院创造“二级甲等”医院的大好时机,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及规程,加强医护合理,全年无纠纷、无投诉事件发生,确保了医疗安全。本调查因为样本量不足,其准确性还有待考察,大家可以一起思考,共同为提高放射护理质量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庞自云.冷疗加射线防护喷剂预防放射性皮炎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6):76-77.

[2] 张曦霞,张兰凤,叶赟,等.低温中药灌肠预防宫颈癌患者放射性直肠损伤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4):317-319.

[3] 陈大春,杨薇,杨亭,等.利咽方防治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2):2102-2103.

[4] 赵晓叶,郎静芳,付英秀,等.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患者不同时段皮肤损伤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318-320.

[5] 杨永革,袁颖,赵君,等.全程护理在256层智能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0(3):188.

[6] 段宝凤,罗开元,李雪梅,等.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胃癌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2,19(3):191-192.

[7] 李雪,陈金华,卢蓉,等.放射科护理管理模式探讨[J],重庆医学.2010(3):374-375.

[8] 杨红花.放射科护理行为潜在风险因素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1(27):100-101.

[9] 田宏玲,马培娥,刘佳,等.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9(23):96-97.

[10] 谭花杰.基层医院护理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9):2566.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33篇

为科学、有效地应对学校突发传染病,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危害,确保师生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促进教育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_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市、区、街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1、适用范围

学校突发传染病防治是指在学校师生员工中发生的群体性的传染病防治,如肺结核、肝炎、脑膜炎、流感、水痘、腮腺炎、红眼病等防治。

2、组织机构

由校长室、卫生室、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等人员组成安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提供突发传染病危险信号,提醒师生注意险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竭力避免突发传染病。

、成立突发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卫东(校长)

常务副组长:周志平、(副校长)、何林(副校长兼教导主任)、

、成立基本应急小组

、安全保卫小组(组长:王永刚)

职责:在突发时间的前期处置过程中,负责现场警戒、秩序维护、人员疏散等。

、医疗救护小组(组长:王俊)

职责:组织对受伤人员院前紧急救护,配合专业救护人员救护工作。

、综合信息小组(钟林)

职责:实时纪录突发事件的发展过程,按规定拟稿上报,并负责向新闻报送提供真实材料。

、后勤保障小组(组长:曹刚)

职责:负责现场救援物资的配送、供给,日常应急物资储备。

3、建立保障机制

突发传染病后,能客观反映情况,及时向领导建言献策。学校突发传染病的预防应坚持教育在先、预防在先、多方配合、共同负责的原则。

、加强健康教育

每学期开学初,必须按照《_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有关键康教育要求,开齐、上足、上好健康教育课。学期结束前组织1次有关安全、健康的专题讲座,进一步提高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致家长的公开信等形式向家长讲解预防传染病知识和防治工作要求,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严格门卫管理制度,加强门卫值守、管理工作,及时掌握校内、外各种人员流动情况。

改善学校卫生设施与条件,加强对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和校园内公共用具的消毒,搞好校园环境卫生。

、坚持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制度,积极做好因病缺课的学生情况统计分析工作。对生病请假在家的学生要通过电话等方式询问病情,在校生病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家长陪同前往(对暂时无法通知家长的学生由班主任陪同前往)医院就医,发现传染病患者及时报告学校应急办。

、加强师生体制锻炼。学校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户外运动,督促学生课间到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预警联动

学校做好日常预警预防工作,与镇政府、派出所、交警、消防、医院等基层应急单位建立联动机制,保持联系渠道全天候畅通。

4、学校突发传染病防治应急处置

、启动预案

突发传染病后,应立即启动学校突发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开展具体施救和各项善后处理工作:发布应急救援命令;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及时向上级和有关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请求救援;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工作,认真调查取证,写出书面材料。

、应急措施

由校长负责的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传染病防治工作。

主要职责包括:根据上级传染病防治工作预案制定本校的传染病防治工作预案;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责任制度;负责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资料收集与归档工作;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认真落实各项传染病防治措施;利用校内(外)、课内(外)的不同形式,组织开展对学生和教职工的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普及防病科学知识;建立每日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发现有病症的学生,要及时督促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向当地疾病控制部门及县教育局等有关部门汇报情况,并积极配合_门做好有异状病人的隔离、消毒工作。疫情发生时,学校要根据街道办的部署启动传染病防治工作预案,并组织落实各项传染病防治措施。

、迅速启动与实施措施

、建立和完善学校预防传染病传报信息网络:各班级传染病信息传报的第一责任人为班主任,学校传染病信息传报的第一责任人为校长。

、预防传染病信息报告范围:出现个别传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的;出现一定数量的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的;出现集体性不明病因发病症状的;其他需要报告的防疫情况。

、预防传染病信息报告的途径与预防要求:凡出现上述情况的,要立即了解患者病因,在2小时内以书面信息报县教育局安办,并跟踪后续信息,定期报告。

、建立考勤制度:对缺勤的师生员工要逐一进行登记,并立即与其取得联系,查明缺勤的原因。

如发现学校师生员工有身体异状,学校则迅速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采取隔离。学校在县疾病控制中心、镇医院的指导下,对发病学生(包括与发病学生有密切接触的师生)采取隔离措施。严格实行患病学生休息制度,学生病愈后方可复学。

、由专人对患者活动过的校区、室内场所进行定期消毒,具体要求如下:对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对地面进行湿性清扫,对空气进行喷雾消毒,用紫外线消毒灯对有关区域进行物理消毒,实行室内强制通风。

5、信息报送与现场保护

、学校突发传染病事件后,应立即将情况发生的地点、时间等基本情况和有关信息向上级领导报告;要尽快核准情况,在规定时限内将突发传染病的时间、地点、经过、危害程度、发展趋势、所采取的处理措施、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等情况迅速上报。在迅速展开抢救工作的同时,对事故现场实行严格保护,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的痕迹和物证。

、学校建立完善的值班制度,配备专兼职信息监测员(应急专干),综合信息小组(应急办)及时接收报送学校有关信息。

、信息报送按如下要求进行:凡一般的事件应在事发2小时内向县教育局安办报告基本情况;凡较大突发事件须在事发30分钟内报告;重大、特大事件应立即报告。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34篇

传染病应急预案

传染病应急预案(一)

为保护全校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稳定,促进幼儿园的发展,将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依法纳入科学、规范、有序的管理轨道,形成工作常规,特制定此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一、传染病应急工作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范文

副组长:牛刚柱杨广社

组员:各班班主任

二、传染病应急工作机构及职责

(一)联络组:负责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沟通联络;监督全园教师防传染病情况。

(二)预防组:落实督查全国传染病工作的报告、登记、统计、分析和传染病管理工作;指导全园教职工做好班级、园内环境、教室内的消毒工作,指导教职工了解传染病消毒隔离要求。

(三)宣传组:教职工对幼儿、家长进行防治传染病知识的普及宣传。

(四)后勤组;落实督查全园防治传染病工作的物质储备;负责防治疫情工作保障、交通、通讯等。

三、日常工作要求

(一)做好常见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通过各种形式对幼儿及家长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根据实际情况出好宣传专刊;利用家长会、宣传栏、告家长书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常见传染病如:流感、流脑、脑炎、禽流感、水痘等为重点的预防知识。

(三)认真开展好环境卫生及幼儿用具、玩具的消毒的消毒工作。

(四)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发生。加强食堂的管理,严格购物登记、餐具消毒、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制度。严禁从业人员带病上岗。保健员每日进行消毒卫生工作检查;行政及后勤组长对每日原料进行复核验收。

(五)按规定有计划地协助医疗部门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六)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坚持开展每日的体育锻炼活动,保证户外活动时间。

(七)加强门卫管理,切断外来传染病源。

(八)做好预防常见传染病的必要药品等物资储备。

(九)保证传染病预防的资金。

四、应急处理

(一)发生传染病后,第一发现人立即向领导小组成员汇报,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妇幼所、疾控中心报告。

(二)保健老师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将患儿隔离病送往医院。

(三)认真开展环境卫生及幼儿用具、玩具的消毒工作。

(四)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疾病发生。加强食堂的管理,严格购物登记、餐具消毒、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制度。严禁从业人员带病上岗。保健员每日进行消毒卫生工作坚查;行政及后勤组长对每日原料进行复核验收。

(五)按规定有计划地协助医疗部门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六)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坚持开展每日的体育锻炼活动,保证户外活动时间。

(七)加强门卫管理,切断外来染病源。

(八)做好预防常见传染病的必要药品等物资储备。

(九)保证传染病预防的资金。

四、应急处理

(一)发生传染病后,第一发现人立即向领导小组成员汇报,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妇幼所、疾控中心报告。

(二)保健老师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将患儿隔离病送往医院。

(三)观察患儿所在班级有无发热、皮疹等症状出现,时间为21天(从确诊的最后一例病例算起)。

(四)加强每天入园儿童的晨检及午检工作,一旦发现有传染病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做好疫情报告。

(五)加强与缺勤儿童的联系,每天了解缺勤原因,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六)患儿返园时,应具有医疗机构出具的病愈证明。

(七)幼儿园要时刻保证消毒药品充足、消毒器具正常运转。

传染病应急预案(二)

一、做好预案的基础工作

1、校长是防范各类传染病的第一责任人,并建立阶梯负责制,明确分工、明确责任,签订安全责任书。

2、健全和完善校内通讯联系网络,建立两极双向联系通讯网:(1)班主任向学生公布宅电、手机号;将班级学生的家庭地址和家长的通讯联络重新核对整理。(2)校长向全体教师公布宅电、手机号。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35篇

为了确保年高考的顺利进行,保障广大考生及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职责分工

县教育局:负责各考点的医务工作,每个考点安排2名校医值勤,对考生及工作人员出现的一般疾病及不适进行治疗及处理;对病情较重或危、重、急症患者给予现场应急处理并立即就近转送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救治。

县卫生局:负责指导和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各考点的医疗救治工作;如考点校医不足2名,协调有关医疗单位派出务人员到点开展工作;在高考期间,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市第九人民医院成立应急救治小组值班,负责为各考点提供紧急医疗救治服务。

二、工作联络

县教育局、县卫生局各指定1名联络员,负责高考期间的医疗救治及相关工作的联系、协调工作;各考点及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市第九人民医院分别确定1名联络员,负责医疗救治的联络工作。

三、医疗救治工作程序

1、一般及较轻疾病由驻点医务人员进行处置;驻点医务人员不能处置的,由联系医院派出救护车及医务人员接送至医院进行治疗和救治;需要医院派出医务人员进行救治时,可与联系医院联络员进行联系,或直接拨打联系医院的急诊电话。

2、发生危重病例、群体性病例(3例以上)或突发事件时,考点联络员在向联系医院报告的同时,要立即分别向县教育局、县卫生局报告,由县教育局、卫生局组织力量进行处置。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36篇

为加强我园安全管理,确保全体教职工及幼儿的健康,特制定本传染病应急预案。

一、疫情发生前的预备

(一)建立幼儿园传染病领导小组,健全网络。

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好本项工作,制定专项的防控方案;班级、部门及医务室要明确职责,落实任务,齐心协力做好这项工作。

(二)强化思想认识,各班级、部门要正确认识突发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三)和卫生主管部门保持经常的联系,及时了解传染病突发情况,开展业务培训活动,医务室人员要掌握传染病的临床特征、个人防护措施、消毒隔离技术、疫情处置等业务技术,不断提高处理突发传染病的应急能力。

(四)利用学校宣传栏、电视、广播和大会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宣传预防传染病的科普知识,使全校师生、幼儿了解传染病的特征和正确的预防方法,提高师生的防病意识和能力。

(五)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止疾病的发生蔓延。要抓好幼儿园卫生工作,消除卫生死角,教育幼儿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后勤部门加强对食堂的卫生管理和检查,定期对教室、寝室、食堂、等人群密集地进行消毒。

(六)有一定的传染病物资准备。总务部门和医务室要准备好必要的医疗和防止物品,以应对突发性的传染病发生情况。

(七)在传染病发生期间,门卫要严格把好园门关,外来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校园,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幼儿寝室、教室等人员集中区域。

二、疫情的报告与公布

(一)疫情发生后的报告

如出现突发传染病疫情,各班级应按照《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传染病报告时限及程序进行报告,各班发现情况后及时报告领导小组,以最快捷的通讯方式向疾病控制中心报告,园长办公室在报告园防控领导小组后及时向县教育局报告。

传染病疫情公布经园长办公会议研究,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方可公布。

(二)疫情发生后的控制措施

1、我园幼儿及教职工一旦出现非典、风疹、流脑、麻疹、流感手足口等传染性的疾病,应及时就医,不得带病入园、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并出示由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才能入园、上班;

2、幼儿或教职工在校内出现传染病,在领导小组成员的统一安排下,要求传染病者立即到隔离室休息,保健医生立即通知家长带到医院诊治。如果是教职工出现传染病,也要求立即到医院诊治由医生初步检查后,是传染病立即报告疾控中心并回家隔离,病愈后出具由疾控中心开具的证方可恢复上班。

3、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幼儿、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5、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

6、如传染病烈性感染,请示县教育局、疾控中心和其他政府部门,决定是否实行全园停课。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具体做到:

①封锁疫点。

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级或所在办公室,暂停园内一切活动。停止园内人员相互往来和与外界往来,等待_门和县教育局的处理意见。

②疫点消毒。

对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此项消毒可请疾控中心操作,(简单的操作由保育教师进行)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③疫情调查。

应密切配合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8、发现传染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9、一旦出现暴发型疫情,要依据上级部门传染病应急预案的要求,根据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指示,采取相关紧急措施,各职能部门落实各自职责。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37篇

1、医疗储蓄方案

医疗储蓄方案是全国性并且带有强制意味的储蓄方案,目的是为了帮助个人储蓄,用来支付将来的住院费用。按照规定,每个已经工作的人都必须参加这项储蓄项目,每个人都会拥有自己账户,专门用来缴纳住院费用。另外,医疗储蓄也可以用来支付父母、配偶、子女等直系家属的住院费用。

医疗储蓄方案所需储蓄的费用大约占到工资收入的百分之六到百分之八,这项储蓄免税,并且根据平时的平均利率增长利息,最低利率是;另一方面,医疗储蓄的缴纳有最大限额。医疗储蓄中的钱只能用来缴纳住院费以及一些特殊重大门诊的检查,对于其中的支付费用也有最大限额的规定。

2、医疗保护方案

医疗保护方案与医疗储蓄不同,不具有强制性,由个人自主决定是否参加,这项方案是为了帮助参加者支付大病或慢性病的医疗费用。医疗保护方案中的保险金直接从参加者的医疗储蓄中扣除,这项保险计划的费用很低,可以用来支付部分住院费用以及一些重大的花费较高的门诊治疗费用,但是不包括一些病种如:一些天生性疫病、精神病、美容手术的治疗费用。

医疗保护方案是大病保险方案,因而参加者必须在医院账单超过一定数目以后,才能获得医疗保险的福利。在资金分配上,其中超过部分的百分之八十由医疗保护支付,剩下的百分之二十自付或用医疗储蓄金支付。医疗保护方案在新加坡广受欢迎,目前已经有接近百分之九十的医疗储蓄成员参加了医疗保护计划,约十五万医疗储蓄所有者的家属自愿参加了医疗保护方案。

3、医疗基金方案

医疗基金方案是一种特别基金,它是由新加坡政府提供,专门针对那些生活贫困的新加坡人员,帮助他们支付一些医疗保险费用。这项制度为几乎所有新加坡人提供了保障,因为不论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如何,都可以获得良好的、基本的医疗保健。

医疗基金方案的金额是这样计算的,第一笔金额为两千万新元,之后只要经济持续增长和预算增加,政府将每年给医疗基金一千万新元,这些捐赠基金的收入分到公立医院。那些无法自行承担住院费用的新加坡人可以申请医疗基金的帮助,每个公立医院都会设有由政府任命的医院医疗基金委员会,负责审批申请和发放基金。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38篇

1、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健全防范医疗事故的各级组织机构。将防范医疗事故纳入医院目标管理,常抓不懈,使之成为广大医务人员的自觉行为。

2、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要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诊疗规范,恪守职业道德,提高安全知识,规范医疗行为,依法依规行医。

3、党、团组织应加强对全院医务人员的法律及职业道德教育,建立职业道德考评标准和制度;科教科应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学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定期举办“三基”训练,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减少诊疗工作中的失误;医务科、质控科、护理部、门诊应加强医疗质量日常监督管理,定期组织医疗安全教育培训,建立考评评估制度,加强对医疗质量考核、评估、反馈、指导工作。

4、切实改善医疗服务,增强责任感,在医疗活动中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利,规范履行告知义务,加强医患之间的交流,努力提高满意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5、严格执行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管理制度,尽可能降低风险,防范事故发生。

6、严格执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江西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实施细则》及医院的有关规定,保证医疗文书书写及时、完整、客观、真实、准确。规范病历管理,确保医疗文书的安全。

7、职能部门及临床科室应热情耐心地接受患者投诉,尽可能提供咨询解释服务,及时化解医患矛盾,避免医患冲突。

8、加强质量管理和医疗服务监督,,注重工作流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尤其要把工作重心立足于:

(1)重点制度落实:建立健全医院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制度、术前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会诊制度及疑难、危重、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和三查七对制度等。

(2)重点人群管理:新分配、新调入的医务人员、住院医师、进修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重点考核;实行带教老师负责制。定期对其进行病历质量、处方质量的检查,不断提高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

(3)重点人群管理:急诊科、妇产科、儿科、icu室、手术室、麻醉科和药剂科等科室作为重点监控部门,应开展技术培训,做好质量分析和安全教育。

(4)重点病人关注:把好疑难、危重、手术、急诊、抢救病人诊治过程中的环节质量关,加强科间协作,坚持各项制度、常规、标准的落实,及时记录病历,抢救措施合理,估计预后充分。

(5)重点时间监控:节假日、夜间、工作特忙特闲时,要高度警惕,实行医院总值班制和职能管理部门巡视制,设立二线班,提高应对各种紧急情况的能力。

(6)重点事件的总结:对既往发生的医疗事故争议、科室差错事故,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分析发生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加强管理,举一反三,警示大家,努力为广大患者提供高效、安全、和谐、满意的医疗服务。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39篇

根据《_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为能够及时有效地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在我院的传播,保障公众健康,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当空气传播性疾病在本地区暴发流行时,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启动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应急预案。

二、职责

1、领导小组由__任组长负责统一指挥。

2、院感办协调院内各部门的联络。

3、应急小组负责人员的疏散、隔离。

4、总务处负责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消毒和运行控制,并负责组织日常应急演练。

三、应急处理的措施和方法

1、当空气传播性疾病在本地区暴发流行时,按上级指示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迅速赶扑现场,疏散人员,对不同送风区域采取隔离控制措施,空调系统采用最大新风量或全新风运行方案。

2、请专业机构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重点是过滤网、过滤器、净化器、风口、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必要时可对以上部件进行更换,空调系统的冷凝水和冷却水以及更换下来的部件在处置前应进行消毒处理。

3、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导致或者可能导致空气传播性疾病时,应当及时关闭所涉及区域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采取其他通风与调温措施,并按照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要求对公共场所及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处理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40篇

为了加强对医疗废弃物的管理,防止医疗废弃物意外泄露后造成环境污染、人员伤亡,以及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根据《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管理

医院成立医疗废物意外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长担任,成员包括各科室负责人。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主要工作职责:负责全院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的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会议,果断做出决策。解决防范和应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化非常时期的责任制管理。

二、防范制措施

(一)认真督导检查,防范意外事故发生

由医院废物领导小组对医疗废物处理工作进行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以预防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强化培训,提高责任感

加强医疗废物安全处理的宣传教育。开展经常性演练等,以提高医院规范处理医疗废物的能力。

(三)建立医院突发医疗废弃物事件应急报告制度

1、各科室发生医疗废物处置事件后,应立即报告院长,由办公室在48小时内报告县卫生局、环境保护局。发生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个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患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12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市环境保护局报告。并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并逐级上报。当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

2、任何科室和个人对突发医疗废物处置事件不许隐瞒、缓报和谎报。

3、医院发生医疗废物导致传染及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医院突发医疗物处置事件应急处理程序、措施

(一)接到突发医疗废物事件情况后,应迅速组织相关人员确定流失、泄露、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二)立即启动应急方案,对发生医疗废物泄露、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对泄露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三)发生感染性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时,由污染轻区域向污染重区域进行。

(四)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面部时,应戴有防渗透性的.口罩、防护眼镜。可能污染身体时,应穿防渗的隔离衣。

(五)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方可进行工作。

(六)如果有人员被艾滋病污染的医疗废物伤害,专家组应根据程度进行评估,决定是否进行艾滋病抗病毒治疗。

(七)处理工作结束后,领导小组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发生。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41篇

一、前言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我院的.相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二、目的

确保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意外事故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将意外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防止意外事故对人体伤害或环境污染扩大,尽最大努力减轻其危害程度。

三、预案启动条件

凡在我院范围内发生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即启动本预案。

四、医疗废物意外事故是指:

医疗废物未按《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要求处理而发生的流失、泄漏、扩散和人体伤害。

五、对策与措施

(一)、组织领导,部门配合

当发生医疗废物意外事故时,事故发生科室应及时报告科室领导及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办公室,办公室及时报告院领导,由院领导统一部署应急处理工作,协调临床科室、医教科、控感办、后勤总务科、保卫科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与分工,做好各项应急处理工作。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以及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和处置效果评价,各部门应服从命令,积极配合。

(二)、报告

事故发生科室应于第一时间报告医院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办公室及控感办,并及时报告院领导,由院方按照_《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第七条和第八条要求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意外事故情况和调查处理结果。

(三)、收治暴露人员

当有人暴露于泄漏或扩散的医疗废物时,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将病人收治于相关业务科室,接受科室应积极治疗、控制病情。

(四)、各部门职责

当发生意外事故时,事故发生科室应于第一事件按程序进行报告,并争取时间积极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处理事故现场,控制事故扩大化。总务后勤务负责提供人力物力和医疗废物技术支持,处理事故现场,配合事故发生科室追回流失的医疗废物;控感办负责提供现场消毒隔离及个人防护技术支持;感染科、皮肤科等临床科室应做好急救准备;其他部门和科室应服从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办公室的指挥调度。

(五)、消毒隔离防护要求

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时,根据医疗废物性质及时对被污染的环境进行空气、物品和人员隔离,对隔离区域进行空气、物品及物品表面消毒;发生人体污染时应及时进行清洗和消毒后在考虑收住相关业务科室;在应急处理现场时,各类人员应采取呼吸道、血液和皮肤粘膜的保护措施。

(六)、宣传教育

发生意外事故时,在有效范围内进行正面的应对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稳定公众情绪,保障正常的医疗秩序。

医学检查室应急预案范文 第42篇

尧都区中医院

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为有效地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管理:

成立医院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贾洪文(副院长)

成员:吉海滨 梁发胜 张雅丽 魏萍 许兴旺 周永琴

二、全院全体工作人员均有义务监督医疗废物的管理,当发现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时:

(1)当事人立即报告医院领导,由领导负责现场调查并提供消毒业务指导,并组织相关人员对污染现场封锁,做好防护,尽可能减少污染扩散,保护好周围人群。

(2)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

(3)当事人及所在科室要配合有关部门的检查、监测、调查取证,不拒绝和阻碍,不提供虚假材料。

(4)医院内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由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决定并在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环境局报告,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将调查处理结果向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5)医院内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由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决定在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发生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_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6)处理结束后当事人及所在科室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写出书事情经过与采取的有效处理措施以及预防再次发生的整改措施,一并汇总并写出最后的总结报告,报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

(7)处理工作结束后,医疗废物管理小组应当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尧都区中医院 2013年1月5日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