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经典文字稿件范文 第1篇

关键词:经典;文化传承;教育机制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的阶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JKGHB-0023)

近些年,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大学生社会就业面临诸多困难,其市场服务能力饱受诟病,文化素养的“低迷”与人格操守的“失范”更惹非议。社会对大学教育质量的质疑不言而喻。这种质疑一方面说明大学作为传承文化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它的重要性是被社会认可的;另一方面也明确表明了当代大学教育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存在隔膜。这种隔膜既有地域上的隔断,更多的却是文化上的阻隔,即大学生文化培育与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协调。基于这种现实,拓展文化教育视野,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众多高校共同面临的课题。

当下,在我们为美丽的中国梦奋斗的时候,首先面临的是文明的崛起与民族的复兴。这要求我们必须真正了解我们的文化历程,重新审视我们的文化内涵。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现有的文化基础并不丰厚: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在人们为工业文明而奋斗的时候,文化传承走向边缘,“现代”对 “传统”的遗弃是决然的。今天,面对滞后于经济的文化发展现状,面对社会文化的停滞和庸俗,在哀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时候,众多拷问的目光首先投向了大学。就大学自身的职责和使命而言,它是承担文化教育的高等平台,无疑承担着更多的文化传承责任和文化复兴使命;就文化的发展而言,大学是社会文化的引领者,当大学在文化之

路上迷失方向的时候,社会文化很难不脱轨。大学的文化教育如何才能唤起国人的文化自觉、激发民族力量?这一切问题都提醒我们不能再漠视大学文化教育机制的建设与走向。

事实上,自中国现代大学教育机制建立以来,大学教育为切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一直实行“专业”化教育,社会应用性的功利追求高,文化传承意识低。这虽然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但我们不能忽视形成这种教育传统的思想与制度渊源。在近、现代时期,中国与传统的决裂自1905年科举制废止开始,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彻底的“反封建”成为一面思想旗帜,对居于正统地位的儒家文化的决裂式批判使其成为中国进入“现代化”时期的标志。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被毫无质疑的贴上了“消极”的标签,“反传统”成为文化革命与创新的具体表现。其后,民国政府明令在学校教育中废除经科,传统文化的传承中从此失去了教育这一最大载体。这种在文化与思想上逐新弃旧的风尚对中国现代大学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古典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可以说“中国现代大学从一开始就没有植根于中国文明传统之中,事实上中国现代大学的诞生恰恰以与中国传统文明断裂为标志”。

伴随着有意识的、系统的民族文化传承体系在大学的消失,对经典文化传承的漠视成为一种新的教育传统,这种教育所带来的文化失落在今天已经有目共睹。当经典文化稳定传承模式被放弃之后,削弱的不仅仅是传统价值的影响,更带来了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诸多

迷失。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着院校升级和大学扩招的步伐,高校的规模飞速膨胀,庞大的新校区、现代化的场馆越来越多,“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的培养也形成“批量生产”境况……在招生、科研、就业率、综合排名等各类“评估”指挥棒下,教师在教学之外还有刻苦应对各种科研指标,学生们致力于各类资质考试。然而,在“优秀”、“重点”大学越来越多的今天,社会的评价却很无情: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滑坡,“学术失范”与“道德失足”等现象揭示出大学文化品味失落已积重难返。长期执着于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文化、人格素养培育的失重教育结出了苦涩的果实。

对此,应该说很多教育者还是有清醒的认识的。

1995年,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状况,针对建国后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来 “重专业”、“轻通识”、“重理轻文”等办学指导方针下的教育失衡状况,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全面展开。时至今日,文化素质教育已经走过了18年,论文、著作、教育基地,有形的科研成果很丰硕,可是大学校园里的喧嚣与迷惘依旧,大学的文化声誉仍在滑坡。文化素质教育并未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呈现出应有的心灵感召力和社会影响力。

这种微效文化素质教育的症结何在?

我们认为,文化教育传导模式的不当选择是主要原因之一。

当前,为完成“专业培养”重任,高校普遍以“公选课”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第一课堂,但是,公选课的开设在很多院校基本上流于形式:课程设置随意,教师授课随意,学生修习敷衍,管理机制散漫……总之,从认识定位和实际效应上来看,这样走过场的文化素质教育注定失败多于成功。

鉴于此,与我国高校现行散漫的“公选课”模式相比,开设经典教育课程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选择。在全球本土化时代的中国现代大学不能不慎重思考如何保证传统文化经典的人文教育功能继续得到发挥;把中国经典文明作为所有中国大学生最基本的共同教育是我们实现文明复兴的根本途径之一。

历史的看,大学作为正规教育的高峰,理所当然地负有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使命。以“通识”为目标的文化素质教育不能不发挥文化传承的作用。以经典作为通识核心课程,是传承文化价值的有效方法。这在西方的教育中经过了成功的实践。20世纪初,面对工业革命导致技术压倒人文的社会现状,西方国家一些大学为此展开了关于经典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希冀以经典教育的方式传承和保护西方经典文化。这种教育理念为西方传统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以经典教育完成对文化传承的坚守在古代中华文明的发展中有悠久而光辉的历史。世界四大古老文明都曾创造过灿烂的文化,中国文明是唯一不曾中断的,它得益于秦汉以来中国古代始终保有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的统一局面,更得益于儒家文化中心地位的稳固。儒家经典教育是秦汉以来中国传统社会培育道德人格,维系社会风尚的主要手段,作为“民族的脊梁”的知识分子大都是在儒家经典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在古代社会文化结构中起重要作用,他们所接受的经典教育对维系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现的重大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纵观古代经典教育历程,它所呈现的教育内容与形式上的切合机制值得我们学习。

在古代,文化思想的传播手段长期体现为“教化”的一元模式,政治教化是主导也是唯一的合法手段。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校教育为统治者所重视从而成为完成文化、思想教化的重要系统。我国古代的教育体制是在“学在官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昌盛一时,但秦汉以后, “大一统”的政治体制建立,文化传播逐渐变成帝王意志的传达过程,其传播模式体现为权力影响下的官方文化传播。在这种文化传播中,有一个突出的文化选择定律:只有符合时代政治需要的文化才能被选择并在国家权力的支持下发展成为主流文化—— “正统文化”。由此,官学成为主流文化思想的传播中心。例如,自汉代以后,儒学独尊,儒家思想成为官学教育的根本内容。从中央官学到地方官学,儒家经典均被作为基本教科书。宋明以后,“四书五经”更成为科举取仕的最高准绳。在这种强大的教育引导下,私学自觉相随。儒家思想的教学内容渗透到私塾、义学、书馆、书院等各类民间教育机制中。其影响遍及了社会各阶层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这种以阐释儒家经义为基本内容的文化教育传承机制成为汉以后中国文化思想传播的主要形式。自_战争以后,民族危机意识日益加深,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等思想启蒙运动不断发展,体现出以文化变革为基础来改变国家与民族命运的价值取向。如前所述,这种文化反思最终带来了对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反叛”,经典教育在现代大学成立之初便被排除在文化培育机制之外。

今天,应该说我们对经典文化重新有了科学的认识,“批判的继承”体现出一种科学审慎的文化选择态度。传统是了解和认知现实的前提,现代无法与它完全决裂。现代教育者应该具有清醒认识经典文化品味的眼光与情怀。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心灵和精神的支撑,如果没有明智的文化传承教育,在文化多元化与世界一体化的今天,又怎样实现对他文化的有效吸纳与融合?高校经典教育的意义,就在于把学校教育作为具有独立思想意识并承担社会职责的机制确立。

高校现在所推行的文化素质教育的意义在于“为学生个人成长空间之外提供共同的学习经历,形成大学生普遍认同和接受的价值观”,经典作为文明的载体,“既是对过往划时代智慧成就的集大成,又是后世思想活动的理性依托”[2],对拓展大学生的学术、文化视野及人文情怀的培养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经典著作卓越的思想与文化底蕴决定了经典教育的品味和生命力。

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中,很多院校意识到了经典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并设置了相关课程,效果却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内容设置上,一般均以“概论”或“通史”式的模式授课。这种“通”往往停留于入门水准,侧重对某方面知识“概”而“全”的介绍,只能达到普及常识的程度,很少涉及对经典思想性和学术性上的深入探究。学生所获得的只是表层的知识,难以触及经典的思想内蕴,经典的文化感召力也就无从发挥,无法实现弥补专业教育缺陷的初衷。在形式上,很多高校普遍采用了公选课程体系,众多选修科目按模块分布供学生自主选择。这种设置看似科目齐备,选择灵活,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予取予求的选课制的随意性与授课的随意性,使得选修课程成为很多学生投机取巧混学分的捷径。公选课程的低效在高校已经成为通病。这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

传统文化经典文字稿件范文 第2篇

一、引言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的是能掌握数学、力学、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将来从事道路与桥梁工程、工业及民用建筑、岩土与地下工程等领域技术工作的专门人才。《混凝土结构》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代表性课程之一,包括《混凝土结构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两部分,主要讲述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结构体系的受力分析、设计方法等内容。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已修完《高等数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课程。学生们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应当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计算技能,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可以锻炼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自1893年法国首先开设混凝土结构课程至今,该课程的教学方式历经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改革,但学生们仍普遍反映比较难学,不易理解和掌握。为此,本文尝试从传统文化经典与《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有机结合入手,探索利用传统文化经典进行辅助教学的新方法。《混凝土结构》课程本身是纯工程技术学科,但目前获得共识的是:现代工程教育应向综合化发展,应在注重科学教育的同时也注重人文教育。综观很多大科学家、著名工程师的成长历程,一般都具有很突出的人文精神。他们以人性和理性的思维,兼具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取得了辉煌的学术成就。郭曰方认为: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应提倡将高尚的人文精神注入文化,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交相生辉。

对于教育来说,本身是一种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的工作。大学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成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这些即将步入社会,面临激烈竞争的学生能够以更理性的心态来接受挑战。要达到这一教育目标,仅仅依靠专业知识的传授是不够的,需要在整个大学教育的过程中全面穿插、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哈艳等指出:人文素养对于理工科学生的创新思维、科研能力和幸福生活能力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并具体分析了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策略问题;刘德平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探讨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提出:用人文气息去感染学生;用人文知识去丰富学生;用人文理念去塑造学生;用人文精神去引导学生;宫良伟等也直接针对土木工程专业,明确提出应当在教学中采取多种途径将人文教育寓于专业课教学。人文教育本身包含的内涵比较丰富,在当前的倡导民族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最应当突出的正是传统文化经典。为此,本文将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基于自身实践,尝试将枯燥难懂的专业课程与生动有趣的传统文化经典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辅助教学的效果。

二、传统文化经典元素与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的结合方式介绍

1.创作了教辅读物――《钢混三国》。《钢混三国》借用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三国人物编写了一定的故事情节,比较完整地介绍了混凝土结构的一种主要形式――框架结构。本作品定位为教辅读物,供学生们在课外进行阅读。具体来说,共24节,前4节是充满三国特色的故事情节,但围绕的是目前很热门的房地产话题,在不知不觉间引出了混凝土框架结构。然后让诸葛亮、关羽、张飞、刘备以房地产公司中高层的身份进行互动、对话,生动形象地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理念、荷载和抗力、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梁(柱)的内力计算、楼板的构造和传力分析、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梁(柱)的内力计算、楼板的内力分析、梁的配筋设计、楼板的配筋设计、柱子的配筋设计、梁(柱)的控制截面、梁(柱)的最终内力及配筋、结构的裂缝计算、变形计算、耐久性设计等。为了增强作品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更形象地展示三国特色,书中对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重要人物配备了漫画式插图。人物的语言表达与面部表情实现了统一,趣味自生。除了人物形象外,在书中还点缀了不少表现人物互动的漫画式插图。

3.小结。以上作品结合《三国演义》,从全新角度来阐述了《混凝土结构》课程的重点内容,通过较为生动有趣的方式来诠释专业知识,帮助加深对一些关键概念和要点的理解。由于立意新颖,引起了较大的关注,部分反馈如下:①土木工程专业的在校学生:这种方式可以同时提高学习专业知识与人文经典著作的兴趣、帮助尽快掌握专业知识的理论体系,加深对很多具体概念的理解。比如,钢筋混凝土结构何以自成体系?结构需要实现的功能要求是如何得到满足的?结构分析方法和抽象的结构力学是什么关系?结构上各部分钢筋配置的道理何在?这些“高大上”的问题都能很有效地得到解答。这种引入传统文化经典的方式基本实现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并开启了阅读《三国演义》原文的?恿Γ?增强了人文素养。②建筑设计院的结构设计人员、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混凝土结构是目前最常见的结构类型,框架结构又是其中最常用的形式。在校学习时一直以为混凝土构件部分的分析和设计非常重要,但做实际工作之后才发现整体结构的分析更为重要,而这部分内容学的不是很好。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通过轻松愉快的阅读回顾一些有关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重要专业知识,加深了理解,温故而知新,提升了对工程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③此外一些社会大众也反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找到一个人文阅读与自然科学阅读很好的结合点,在温习人文经典《三国演义》的同时也学习了解了不少有关建筑结构的专业知识。

传统文化经典文字稿件范文 第3篇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当今飞速开展,物质生活丰富多样,但在物质生活极为丰富的对立面是人们精神层面的营养不良。所以我们如今应当重视精神文明,以进步自身修养。如何提升修养,让我们的人格闪耀光辉呢?是去美国学习还是到欧洲借鉴,不,不需要,只要我们回一回头,将我们先辈们留下来的文化精华拾起一二,便可使我们的精神世界出淤泥而不染。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经历五千年的光阴洗礼,我们的先辈们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经典,像诗经,论语,孟子,庄子,弟子规,孙子兵法,唐诗宋词。这些著作包括教育,军事,伦理道德各个方面。

诗经为劳动者而歌,,为爱情而颂,他向我们展示了最原始的美。

论语中“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告诉了我们只有思学结合才能学有所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提示我们兴趣才是最好的教师;看孔子在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提醒我们时不我待,应当抓住青春年华。

庄子的“白马非马”向我们展示了雄辩的力量;《逍遥游》中那徙南冥之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直上者九万里”向我们展现了超脱的力量,奇异的想象。

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告诉我们人应当有博爱的胸怀。

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教给了我们生活中的点滴孝道。孙子兵法点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制胜韬略。

再看李白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万丈豪情;以及杜甫那“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忧国忧民情怀。

就连生活中伴我们一日三餐的筷子也在时刻提醒我们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有所作为。

听完这些,你还会对父母的耳提面命瞋之以鼻吗?你还会在看到摔倒的老人时在扶与不扶之间犹豫再三吗?

当我们的良知沉睡不醒,当我们的道德底线一降再降时,请回过头去,看一看,听一听先辈们对我们的教诲。

借优秀传统文化之力,修正我们的道德素养,让我们的民族拥有更强健的体魄,假以时日,东方巨龙必将翱翔九天!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精神家园指的是人们精神生活,精神支柱,精神动力和精神信仰的总和。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依托、共同传承、共同发扬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的总和,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开展的精神财富。正因为有了中华传统文化所营造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才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开展状大有了丰厚的精神滋养。

为了把握文化根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筑美妙的精神家园,国家天下的兴盛与衰败,是每一个老百姓义不容辞的责任。

青少年要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的荣耀,以国家的衰败为最大的耻辱,增強囯家的认同,培养爱国的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做一个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

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小学阶段有教师指点,有同学切搓,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骛求知问学。

同学们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作出了伟大奉献,也是世界文明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感到自豪!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奉献。

传统文化经典文字稿件范文 第4篇

尊敬的指导,亲爱的教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xx小学六(1)班的王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的根》。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互相联络、互相影响、互相交融。形成了如今的中华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但随着科技的飞速开展,文化交流的频繁,外来文化渐渐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但当我们在追求外来文化时,却冷落了传统文化。

华夏五千年灿烂的历史和文明,孕育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精神;孕育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创新理念;孕育了“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尚气节;孕育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社会美德……这些无不是前人心血与思想的结晶,无不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无不是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标志。这些优秀的文化精神,成为连接各族人民精神的纽带;成为振奋各族人民精神的力量;成为中华民族延绵精神的支柱。

近年来,“洋节热”现象层出不穷,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却无人问津。端午节只剩下一颗粽子,中秋节只剩下一块月饼,腊八节只有一碗稀饭……十二星座代替了“及笄”、“弱冠”……我们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正在逐渐减少……

同学们,挽救中国传统文化刻不容缓,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要在广征博采的根底上,仔细挖掘提炼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互相结合,有益的外来文化与本国文化互相结合,融入中国文化元素,打上中国文化烙印,形成中国现象,中国风格,使中国文化始立于世界文化开展的潮头。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我们在瑰美“国宝”的熏陶下努力学习,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传承复兴而奋斗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传统文化经典文字稿件范文 第5篇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一句句勾起孩童时代的回忆,一句句凝练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经典我们还记得吗?面对流光溢彩、物质繁荣的世界,各种各样的新事物让我们目不暇接。快女快男式的文化快餐,韩国文化、日本文化的侵蚀,欧美文化的强势来袭……传统文化似乎渐行渐远,华夏儿女几千年不变的.精神信仰,似乎已经被新一代的我们抛弃了,面对华夏文明千年的传承,面对无数哲人奉献终生才有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该让它渐行渐远吗?作为中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应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先进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它具有传承性、延续性和强大的`生命活力。张岱年先生曾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精神作为人生标语来激励自己。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好好传承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教育,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达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境界,提升我们的思想文化素质,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生,做一个大写的人!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青年,我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是一味固守传统,还要重视锐意创新,经世致用,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我们应该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为基础,不断学习新的优秀人类文明,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用传统文化武装自己并始终保持“顺境不骄、逆境不馁”的人生态度。大胆创新、勇敢竞争,积极开拓,不断进取。让我们的中学生活更加绚烂多姿,让我们的人生旅程更加丰富多彩。

谢谢大家!

传统文化经典文字稿件范文 第6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 经典诵读 人格养成教育

一、中职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背景

近几年,国内学者逐渐意识到经典诵读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对中华经典诵读的研究逐渐增多。综合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当前,国内外对经典诵读的研究多集中在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阶段,而对中职学校经典诵读的研究涉及很少,研究面较狭窄;研究多集中在对经典诵读的价值研究、在语文教学中提升经典诵读的方式方法、经典诵读活动对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作用等方面,而对经典诵读对中职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的积极意义以及推动作用涉及不深,尚缺少系统的研究。因此,从课程优化、信息化推广、活动载体三个层面探索经典诵读与中职学生人格养成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经典诵读对于中职学生品德养成、审美与价值取向引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职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

指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这为教育领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提出,积极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等活动,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明确表述了开展经典诵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1.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的经典诵读是涵养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为立人、育人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和宝贵的精神食粮,是重要的理论资源和优质资源。例如,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真、善、美的思想品质,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这些都诠释了高尚的精神追求,蕴含了积极、向上、向善的人生态度,是孕育和滋润中华民族精神的资源库,积极影响着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经典诵读是培育中职学生健康人格的有效途径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完整的人格教育思想,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以仁、义、礼、智、信、忠、孝、勤、公、省为核心的教育思想。“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创建良好的校园诵读文化,建立经典诵读资源库,不断创新完善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阅读诵读兴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相结合。在诵读过程中,与古代先贤对话,汲取先哲的智慧和力量,有利于形成培育良好人格的生活环境、社会氛围,使良好的价值熏陶像空气一样,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助力学生筑梦、追梦、圆梦。

3.经典诵读是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重要桥梁

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现代企业对于中职学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仅仅具备专业技能,已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很难获得发展。中职学校要培养一专多能和全面发展的现代职业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以经典诵读为切入点,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学习先贤高尚的品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提升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成长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人文素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中职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策略

1.经典诵读策略化

中职学校要有效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尤为重要。只有在调查的基础上,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经典诵读策略研究,将经典诵读与中职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相融合。

一是调查研究。深入中职学校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形式,分析当前中职学生经典诵读的现状及问题,并探索经典诵读与中职学生人格养成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是文献研究。学习相关的政策法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探讨当前中职学校经典诵读研究现状,了解目前中职学校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及学生人格养成的研究现状及成果,综合分析经典诵读对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的积极作用。

三是行动研究。分析中职学生经典诵读能力现状,分析经典诵读与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的内在联系,研究以传统文化为内涵的经典诵读对中职学生品德养成、审美与价值取向引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构建以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人格培养的校本文化教育课程体系,搭建经典诵读实践平台,创建良好的校园诵读文化环境,构建经典诵读的信息化模式。

2.经典诵读课程化

从课程优化层面探索经典诵读和人格养成的融合点。结合中职学校办学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的经典诵读与人格培养的校本文化教育课程,甄别选择适合中职学生阅读的经典,建立经典诵读资源库,探索经典诵读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和先贤对话,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经典诵读信息化

从信息化推广层面探索经典诵读和人格养成的融合点。当前,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信息化语境下构建经典诵读模式尤为重要,要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优势,让学生由被动学转变为乐学、爱学。学校网站可开辟“经典诵读”版块,开辟网络交流平台,开设读书论坛专栏,打造经典诵读微信公众号等,利用网络便捷、传播快速的优势,为学生提供阅读资源,提供有效的诵读指导与帮助,形成经典诵读网络新风尚,逐渐探索构建经典诵读信息化推广模式。

4.经典诵读平台化

从活动载体层面探索经典诵读和人格养成的融合点。搭建经典诵读活动平台,让学生在校园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经典文化的涵养。学校可以开设经典诵读兴趣班,在校园广播站开设《经典诵读》栏目,开展“经典诵读”主题活动月,举行经典诵读讲座等。通过搭建经典诵读活动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典诵读活动,形成良好的经典诵读文化氛围,在实践中形成并完善基于中职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的经典诵读推广模式。

四、小结

中职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对中职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起到了良性引导的作用,经典诵读活动能积极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用经典诵读传承文明,浸润灵魂,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成长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人文素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的通知[Z].2012.

[2]龙其林.当前国内经典诵读实践问题探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导刊,2015(1).

[3]傅卫莉.打造精品诵读活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J].教育理论,2013(12).

传统文化经典文字稿件范文 第7篇

华夏五千年的文化代代相传,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泱泱国风。没有传统的延续,便没有如今的灿烂文化之光,而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所以我们华夏儿女要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

文化是民族的根,对于文化,汉字是它的根。书法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精粹,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书法的笔墨古韵流香,它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中国人对书法的审美其实是长在骨子里,溶在血液中的。字如其人,相由心生,所以书法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对中国人的国民性格、审美情趣产生了恒久而深刻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之根——书法。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可百善孝为先,“孝道”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尊老敬老之风淳厚而深远。古人云:“孝道,德之本。”孔子也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这些都是说,孝是一切社会道德的根本、做人的根本。千百年来,孝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流淌不息,永不停歇。“孝德”这股文脉给中华民族注入生命活力。孝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里,根深蒂固,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力量。中华传统文化之根——孝。

书法乃中华艺术文化之魂,孝乃中华道德文化之根。

我们要守住中华传统文化的根,留住中华传统文化的魂。没有根就不会长出参天大树,没有文化的根就不会有社会的文明。它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文明的根,也是世界文化的根。只有当我国观察人类文化的进展时,就能用人文精神来教化天下。“乱以尚武平天下,治以修文化人心”,所以我们在传承文化与弘扬美德的同时,也应观乎人文,方以化成天下。

是什么支撑着我们强大的祖国能在五千年的岁月里熠熠生辉?我想,应该是中华民族传承了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文化的根深深地扎进土里,深深地烙印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里,因为这是我们的信仰,是我们心底涌动的力量。中华传统美德为我们的灵魂注入人文精神,使我们的国家向着世界的文化之巅迈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为每个华人注入到心灵。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也许,我们还在平凡的窗口上舞动青春;也许,我们还在题海战术里挑战困苦;也许,我们还在一堆堆文字材料中敲打岁月……但莫忘初心,观乎人文,化成天下。我们要秉持传承中华文化的信念,携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谱写历史新篇!

传统文化经典文字稿件范文 第8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_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些都反映出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新方向。学校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应大力开展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因此,我们首先需要清楚何为“经典”。

“经”指“作为典范的书籍”;“典”本义是特殊的简册,主要记载帝王之言行,后有“书籍、文献”的意思。由此可见,“典”与“经”在有关“重要的、典范的书籍”这一意义层面上是一致的。但是,并不是所有重要的书籍都能称为经典,《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商务印书馆)对“经典”的解释如下:1、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2、泛指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3、著作具有权威性的。因此,“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

二、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价值

2、不可穷尽的“经典张力”。经典的世界往往都是不可穷尽、不可描述的形象世界、情感世界和意义世界,是一个扩大的、开放的、不断被读者所填补和建构的召唤结构。正如钱理群教授所说,“真正的文学作品总是具有极大的混沌性、模糊性,包含多重甚至是开掘不尽的意义,有的意义甚至是可以意会不能言传、无法明晰化的,作品的价值是要在读者的创造性阅读中去实现的。也就是说,文学的本性决定了对它的理解、阐释必然是多元甚至是无穷尽的,而且随着阅读对象、时间、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而文学阅读的魅力恰恰也在于此真正的文学作品总是常读常新,并且给阅读者带来真正的创造性发现的喜悦。”因此,我们在阅读经典作品的时候,要进行多元解读,获得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

三、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教学原则

1、体验性原则。这就是说,经典阅读并非是一种认知活动,而是一种体验活动。那么,教师应怎样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悟呢?一是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二是将阅读理解的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真理,感受生活,亲自去文本中体验、感悟。

2、审美性原则。经典文本中包涵着语言、内容、思想、韵律等方面的审美因素,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美的享受。因此,经典阅读应在这一基础上,通过与文本的对话,进行美的享受和熏陶。具体而言,教师要从审美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处理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活动,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创造审美的教学环境,唤起学生的美感情绪,使学生形成个人化的审美体验。

3、思辨性原则。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经典是人类思想的结晶,在经典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和发展阅读者的思想深度和思维方式。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首先是从宏观角度,将经典的作品放到整个文化思想发展史的历史视角或现实社会语境的共时视角来理解。其次要从微?^角度,联系个人的思维方式、思考水平,找到这些经典作品中包含的伟大思想与读者实际思想状况的结合点,从而达到个人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启迪。

四、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教学方法

传统文化经典文字稿件范文 第9篇

_同志曾经说过:“教育,要从孩子抓起。”我们应将国学经典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孩子从小接受国学经典的熏陶。那么,将国学经典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可行吗?国学经典应该怎么读?就这两个问题,我将阐述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在此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国学经典?它是指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一般认为是经、史、子、集四部以及蒙学读物“三百千”和“六艺”等的总称。国学经典之所以蕴涵丰富,是因为它根植于中国千百年来社会、历史的特殊环境中,历经了数千年的发酵,发展至今,形成了以儒学为核心,兼有道、佛思想的文化体系,是中华名族的文化积淀。

新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了传统文化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及关键作用,而以国学经典作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经典故事《伯牙绝琴》这个篇目,讲述了钟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愤然绝琴,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伯牙绝琴”的故事是结朋交友的千古佳话,它流传至今,正是它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千百年来,“知音”典故不但在华夏大地传为美谈,而且名扬海外。除此之外,还有民俗活动、俚语俗语、古典诗词、经典名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人物、风俗节日等,这些知识分布在1-6年级的课文、课后知识拓展、日积月累等板块中,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璀璨及中华文明的优秀精神风貌。可以说,小学语文中所选优秀的国学经典文章对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及思想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情感态度起着积极的作用。是小学生了解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博尔赫斯说:“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朱自清也曾在《经典长谈》一书的“序言”中写到:“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国学经典在注重文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文化,是对人心灵的熏陶和滋养,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让学生多读国学经典,于己于国都是大有裨益的。一个人的素养只能靠人文教育来培养,而阅读、学习国学经典应该是人文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小学正是孩子认知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小学生学习国学经典,不但能拓展知识量,拓宽知识结构,培养内涵,还可以对其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所以,在小学阶段将国学经典引入日常教学不仅是可行的,更是时代的召唤、时代的诉求。

国学经典基本涵盖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是中华五千年道德精神的结晶,如何把国学经典引进语文课堂,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仍是一个有待研究探索的问题。我想借用古人的一句话来解决这个问题,即“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虽是一个通俗的道理,但是兴趣使然,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国学经典的首要任务,我们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轻松有效。

在兴趣建立的基础上,要将国学经典与语文教学融合,不同的经典名著要适合不同的学龄阶段,要适合不同的学习阶层。所以,在融合渗透时,可做以下安排:

一年级:《百家姓》

二年级:《千字文》

三年级:《朱子家训》

四年级:《弟子规》

五年级:《中华上下五千年》

六年级:《论语》、经典文言文

传统文化经典文字稿件范文 第10篇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

大家好!汉字是一种肉眼可见、内涵深刻的传统文化。汉字无疑是一种传统文化,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演变成了今天的汉字。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随着世纪的变迁,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记录中华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文化表现形式。汉字的结构复杂多变,一笔一划,变幻无常,说明了一切生物的奥秘和生活的美好。不同形状的汉字就像蝴蝶,散发着生命的气息和文化的魅力,给我们视觉美的满足感。

汉字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就像土地离不开开水的养分一样。没有水,土地就会干涸。汉字,从我们阅读和阅读的那一刻起,我们看着它,写着它,伴随着它成长,变老,死去。但是,它经受住了时间的磨砺和洗涤,变得不朽。历经沧桑,依旧风格不变,名声不朽,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灵魂,与民族同兴亡,与人民同存。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肩负起继承和发扬汉字的责任

化的重担,决不允许汉字被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中!

传统文化经典文字稿件范文 第11篇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当流行文化席卷中国,众人沉醉于才艺选秀,迷恋于炫富,有谁还能静下心来,去捡拾那不知被遗忘在哪个角落的文化遗产?又有谁还能去撑起民族文化的一片天?

纵观今天的大中华:

还有几人能去感受“之乎者也”的韵味?

还有几人能去欣赏“唐诗宋词”的魅力?

还有几人能去品读“四大名著”的精彩?

又还有几人能再去体味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当综艺娱乐档占满了各个频道,当时尚杂志堆满了整个书架,当明星照片放大成了背景桌面,恶俗趣味骄傲地屹立于众山之巅,嘲笑着这群愚昧无知的人。放弃“庇护”他们的出色文化,却用时间与金钱去添增那恶俗趣味的高度,直到他们完全失去出色文化的“庇护”,民族衰亡。

当古汉语词典在角落里安静地“睡”了十多年,当《说文解字》被盖上一层厚厚的尘土棉被,当中国古典名著在书架上层孤独忧郁,默默流泪,古古典传统文化看着他的子孙们默默哭泣,颤抖着呼唤,却无人聆听。那凄清的大雁,那啼血的杜鹃,那缥缈的孤鸿,正在“人生”途中“呐喊”着;那终日凝眸的李易安,那飞鸿踏雪的苏东坡,那蓦然回首的辛稼轩,正在“前方”路上“彷徨”着,他们想以一己之精彩,去挽回那些不知迷失在哪条章台路上的中国人!

浩大的中国,号称14亿人民的中华民族,能有多少人不被灯红酒绿所迷惑?十人?百人?亦或是千人?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骄傲地屹立于民族之林,靠的不仅仅是军事的强大,经济的昌盛,更是他们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汉语。可现如今的人们,正渐渐与老祖宗留下的遗产背道而驰,古老的智慧结晶正被忘却。

新一代的青少年,或许不只是我们,可我们正在步入社会,是祖国的新希望!当以己之肩,肩己之任,挑起重建出色文化的责任,让恶俗文化不再骄横!

当明星不再能让人为之疯狂的那一刻;

当成星不再能让人不择手段的那一刻;

当时尚杂志在书店销不出去的那一刻;

到那一刻,人们就能正视娱乐,正确地认识到娱乐的利与弊,理性地对待娱乐,明白娱乐只是一种休闲,并不能因它遮蔽了真实的生活。

那一刻,人们能知道汉语言文字的重要性,重新认识、对待中国瑰宝,让生活更加充实!

弘扬传统文化,让民族文化不再衰退!

传统文化经典文字稿件范文 第12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形式化 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化“守护”与“创新”的平衡

文化是一条河,由“过去”经“现在”流向“未来”。每一代人都是通过传统文化的浸淫而开始了新的文化创造。所以对于传统文化,每一代人都肩负着两种使命――“守护”与“创新”。文化守护的目的是为了呈现文化的“个性”,我们常说的“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正是这个道理。而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会保持鲜活的生命力,才会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中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由此看来,人类的文化生活实践需要自觉处理好“守护”与“创新”的关系:没有守护,文化的创新就失去了目的与方向;而没有创新,文化就失去了前进的源头活水。我们需要在文化的“守护”与“创新”之间保持一种平衡与张力。正如在2014年时所指出的:“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与“魂”,如果抛弃了民族传统,就等于丢掉了根本,就等于割断了民族的精神命脉。

今天我们弘扬传统文化,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要让文化真正走向未来、拥有未来,即文化真正像一条河那样流动起来。既然文化弘扬的着眼点在于“未来”,那么我们就需要围绕民族文化的“未来”发展来布局谋篇,要在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中,始终保持一种对民族文化未来发展的使命感。我们不能仅仅拘泥于文化的一招一式,而更要关注文化发展的宏大叙事,即人文精神的承传。

中国自改革开放至今,“文化热”一直伴随社会的脉搏跳动。这表明,当一个民族处于社会转型期时,必然会拨动文化的敏感神经。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表达中国价值,展示中国形象,这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所必须要担当的时代责任,更是我们今天弘扬传统文化的根本价值诉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到,中国自近代以来逐渐缺失的文化自信正日益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短板”,因而努力谋求“文化中国”的崛起就成了全体国人日趋紧迫的追求。近年来,随着_关于文化自觉的大力倡导,全社会对于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同志曾多次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注意纠正传统文化弘扬中的形式化倾向

使命感决定着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正是基于对民族文化未来发展的关注,我们今天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必须着眼于现代国民素质的提升,着眼于“文化中国”的建构。的确,通过一定形式作为载体来弘扬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的今天,人类现代化的触角在不断侵蚀着传统文化的领地,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传统文化的内涵要通过特定的文化形式来表达,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常常是相互映衬的,文化的表达形式是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洗礼之后慢慢沉淀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就是与其文化背景的不可分割性。文化要为人所用,寄托人文情怀,抒发胸中意气。

在今天的社会文化实践中,我们更要关注当下的传统文化热是否真正触及了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实质,是否真正提升了人们的精神境界。一般而言,文化的形式要自觉为文化的内容服务,如果忽略了文化的内容,尤其是忽略了对贯穿其中的人文精神的追求,就必然会走入歧途,背离我们弘扬传统文化的初衷。文化是活的,不能做简单的固化处理,更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对其内涵的承传。鉴于此,我们必须对传统文化弘扬中的形式化倾向有清醒的认识,并自觉予以纠正。

传统文化弘扬中的形式化倾向,在我们当下的社会生活中有诸多表现。究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对于为何要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这一问题,依旧缺少价值观层面的自觉,并且常常以某种实用心态去面对传统文化。这样一来,传统文化的有机性就会受到破坏,其所承载的人文内涵也无形中被淡化和消解了。

传统文化弘扬中的形式化倾向首先表现为过于强调传统文化的符号性。例如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取出一些最基本的元素符号加以分类,并运用动漫、影视以及网络等现代电子技术手段进行视觉转换和传播,当传统文化的某一要素被夸张放大时,传统文化的系统性、完整性也被肢解了。比如追求传统文化宣传的口号化表达,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则空洞无物,甚至曲解了传统文化。再如一些学校举行的“入学礼”,正衣冠、拜孔子、诵经典、点朱砂等,让学习传统文化沦为了作秀,让接受者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根本不了解这些仪式和形式背后的人文意义。

其次,刻意凸显传统文化的工具性价值。这往往表现为与文化无涉、充满了虚荣与浮躁的商业行为。一些地方将其所办的针对儿童或企业高管的国学班办成了“敛财班”,明显背离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初衷,更谈不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一些教材中,把文学作品知识化、技术化的倾向也比较明显,诗文的审美意义常常被遮蔽了。

再次,将弘扬传统文化简单理解为“回到过去”。一些人不顾现时代的文明发展与呼唤,把传统文化神秘化、复古化,甚至变相传播封建迷信。借近年来的传统文化热之机,有的人用种种封建迷信活动来预测一个人、家庭和企业的未来命运,以“信息咨询、社会服务”为幌子,假借科学之名招摇撞骗,败坏了传统文化的名声。

最后,借弘扬传统文化之名,搞一些形式主义的政绩工程。一些地方官员违背文化发展的自然规律,把“弘扬”变成了“命令”,动辄斥资几亿、几十亿修建奢华的学堂、会馆、传统文化园,看似富丽堂皇,实则华而不实。与之相对,四周的民居建筑简陋杂乱,道路破旧拥堵,与党和国家强调的民生理念背道而驰。近年来,国内不少城市花巨资兴建一座座牌楼、古镇等“仿古”建筑,但有一些都是粗制滥造,与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古建筑相比,难说有任何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更没有承载任何有价值的文化信息。

文化建设不能止于碎片,我们今天的传统文化教育更不应出现无序而支离破碎的局面。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不能仅仅满足于形式上的热闹,而不去触及民众的精神世界。传统文化的意义和力量在于人民的“承认”并身体力行,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

探求人文精神的中国表达

如何有效克服传统文化弘扬中的形式化倾向,使全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步入健康的轨道,这的确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话题。对于此,曾说过:“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主要强调了三点:其一,弘扬传统文化的关键在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人类的文明之火生生不息,其根本在于创造与创新。文化只有在创造与创新中,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否定和突破,实现文化的转化与发展,萌生出走向未来并拥有未来的力量。传统文化根本在“传”,而“传”的过程亦是对自身文化否定与选择的过程,即扬弃旧的文化元素而壮大新的文化元素。其二,在当代,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是在“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全球化背景下展开的,因此需要我们既立足本国又要面向世界。人类自全球化的序幕拉开以来,便进入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状态,不同文化形态之间既有冲突又有融合,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关起门来独自设计自己的文化图景,而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勇于面对“他者文化”,既要“各美其美”,也要“美人之美”,真正实现文化的互惠共赢。其三,我们要注重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切出发,注重发掘“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如果说“民族性”让文化富有魅力,那么“时代性”则会让文化赢得未来。所以,我们要善于从自身的传统文化中去发掘体现人类文化共性价值的元素,为世界文化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即创造出“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

弘扬传统文化必须注重对人文精神的承传。人文精神关涉到文化价值,因此是文化的本质与核心。在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中,人文精神又常常是对于该传统更加凝练的表达。什么是人文精神?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说,人文精神集中表现了对人的尊严以及对人的价值和命运的关切,这是一种为了人、关注人、理解人、把人当成人的思想情怀。倡导人文精神就是要求我们要在目的层面关心人的发展。社会在变,时代在变,但是有恒久价值的人文精神却不会变。今天的中国社会提出要“以人为本”,这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当代人文精神的中国表达。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可以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表达,《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浓缩了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价值诉求,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可以说是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的经典表达之一。它要求人们在通晓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前提下,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既要懂得顺应天道,还要懂得承载包容,最终达到顺天应人的人生境界。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认真领悟先人的思想,并进一步从这些优秀的人文传统中生发出与时代相契合的价值关怀。今天,_提出要努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可以说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时代阐释。文化不是无源之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客观上无疑构成了今天我们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在现实文化实践中彰显出当代中国文化的特色与魅力。

另外,弘扬传统文化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在整个人类社会生活中,文化往往是变化最为缓慢的部分,因此我们不能急功近利、操之过急,尤其要注意克服两极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传承我们的“国粹”,既不能板起面孔做“老学究”,也不能“热衷于形式”而昙花一现。开放、学习、包容,这是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发展的应有环境,我们要努力去营造这种环境。在全球化时代,人类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需要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中国应成为新的文化规则与文明形式的创新者。我们要培养开放包容的心态,切不可一味以传统文化的形式盲目“抵制”或“拒绝”外来文化,这往往容易落入文化保守主义的泥沼。无论是文化传承还是文化创新,一定要平心静气,坚守文化自信。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从世界舞台的边缘重新步入中心,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可以预见,我们不但在经济上能够做到这一点,在文化上同样可以做得更加精彩。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让古老的中华文明重新焕发生机,以崭新的文化姿态走向世界。

传统文化经典文字稿件范文 第13篇

一、选材不广泛,只注重儒家

中国文化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涌现出了老子、庄子、孔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等众多思想家。和以《梦溪笔谈》《天工开物》等为代表的科学文化以及以诗词、书法、戏曲等为代表的艺术文化,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的国学经典。目前,国学经典阅读都是以儒家为主,不利于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让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儒家文化一种,不利于学生思想多样性的形成和发展。

读书先治史。我们的经典阅读应先从讲“文化史”开始,通过浅显生动的故事化的讲读,让小学生知道传统文化发展的脉络,知道诸子百家,知道他们的主张和思想。

在阅读的选材上,要注重文化思想的多样性。儒家、墨家、法家,传统的科学文化、艺术文化都要有适当的比例。

二、重背轻讲,割裂与当前课程教学的联系

小学生如何进行国学经典的学习,是否让学生背会《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就算完成了经典的阅读教学?自汉朝以来,私塾的教学过程主要是识字―教书―背书―理书―讲书―读书―习字―作对―学问。这套教学过程并不适应今天的经典阅读教学。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传统经典内容过深,文意上的差异,即使教师讲解,学生也不能领会。对国学经典的讲读应该从内容入手,把经典中的内容变成我们生活中的故事,从讲故事入手,让学生对学习国学经典产生兴趣。

同时,传统的儒家经典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它的一些内容并不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甚至对学生的一些思想产生了负面的作用,我们要把它从经典阅读学习中有选择地去除。

在我们的小学课程中,有许多传统文化的经典教学内容。在我们的经典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强化阅读教学,为课程教学服务,阅读教学是课程教学的拓展,而不应割裂它们之间的联系。

三、不能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当前的社会发展有机联系起来

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根脉,它必须和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在我们的国学经典阅读教学中存在着简单化的问题,只是把传统文化教下去,没有把传统文化用社会发展的线索和现代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谈不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传统文化经典文字稿件范文 第14篇

【关键词】经典;文化;吟咏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百家讲坛》的热播,孔子学院也花开六大洲,中国传统文化正逐渐被国人乃至世界所重视。《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这就明确指出了让传统文化回归课堂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和“_”以来党和国家“培育民族精神”的一系列布署,实现中华民族在本世纪伟大复兴的目标是一致的。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面对合国情、合民意的传统文化,如何在自己的教学中有效吸收和传承呢?笔者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课堂诵读经典、多读、多品、多悟,就是让传统文化回归的最佳尝试。

一、多读,在读中感受经典的魅力

课本中的经典美文,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特别是课本中的古诗文,情感丰厚,意蕴深远,多方面表现着经典的形式之美、音韵之美和思想之美,学生在酣畅淋漓的“读”中就能感悟到经典的魅力,感受到传统文化那震撼人心的美。

那些描绘出优美意境且令人回味无穷的美文,方正整齐、骈散结合,在朗朗的书声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着经典的形式之美;那些读起来有极强的音乐感且富有感染力的经典,平仄相间、韵脚和谐,学生在诵读中对经典的音韵之美会感受的更真切;那些极具魅力且蕴藏着浓厚文化积淀的精粹篇章,情感真挚、感人肺腑,学生在诵读中会进一步感受经典那震撼人心的思想之美。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王昌龄“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的纵横豪放;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激昂……这些传统经典,情感丰厚,意蕴深远,可以唤醒溶解在学生血脉中的母语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炽热感情。

我在教《腾王阁序》这篇课文时就这样指导学生阅读:

1.课前指导预习,做好美读准备;

2.教师领读全文,初步感知声调美;

3.学生自由散读,感知文章境界美;

4.分段练习朗读,体会文辞声韵美。

多读,不仅使学生对这篇课文达到了“熟读成诵”的效果,而且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文章文质兼美的魅力。

二、多品,在品中涵养学生的心灵

“品”是一个让学生潜入文本、“心灵还原”的过程,是初读的进一步感悟和延伸,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捧起一本好书,就是捧着一种伟大的思想,翻开书页,就是翻动一片精神的海洋。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不断与文本的语言和思想发生碰撞和交融,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多品读作品,多品味作品的内涵,必将能驾驭文字。”

采用诵读品味法,让学生自由地去感受,去领悟,去品味,他们心灵中真善美的天性便不由自主地被激活。如在讲《祝福》时,我以一个问题统率课堂:究竟是谁杀了祥林嫂?学生们通过一节课的诵读、讨论和品评,最终认识到,罪恶的封建制度才是杀害祥林嫂的罪魁祸首。发言过程中,学生们情不能已,为之动容。开放自然的“品读”,让学生不断在经典中领悟传统文化,滋润涵养心灵,感悟多彩人生。

三、多悟,在悟中提升自我的人文精神

于丹教授在《如何读经典》中说:“《论语》也罢,经典也罢,其实它们是我们心中真正的田园。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我们的生命去还原经典,体悟经典,在膜拜中完成提升。”体悟经典名著,我们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与大师对话,与历史同行;可以增长智慧,陶冶情操;可以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提升自我的人文精神。所以我们要强调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文本,通过揣摩品味、潜心涵咏来提升自我,提升自我的人文精神。

传统文化经典文字稿件范文 第1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教学策略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发展和进步的基础,同时对于中国来说也是最为珍贵的宝藏,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因此高中语文需要担任起将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传承的光荣使命,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更好的传承并发扬光大。所以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打造一个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的良好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一环境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以及学习效率,从而更好地吸收传统文化的内涵。下面笔者主要针对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如何进行更加有效的教学进行了分析。

一、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留下的传统美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材对其中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授可以让学生们学习先贤圣者的精神力量以及传统美德。并且也可以通过一些古代和现当代比较经典的作品发现我国传统文化的不断更新和传承,并且从中了解到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理想人格的树立[1]。高中这一阶段对于学生而言是重要的发展和成长时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可以一味地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要求,需要更加注重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教师需要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将中华传统文化更加合理地融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修养,并对其进行传承。

(三)有利于强化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中的发展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源泉,同时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内涵和底蕴。对于我国目前而言,正在对传统文化的软实力进行重点加强,从而达到文化强国的水平,这也代表了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处在目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并且全球化也逐渐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体现,导致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影响[3]。我国的学生普遍对传统文化缺乏一定的接触,所以就要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从而让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接触。只有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才可以在当前的时代中更好地进行弘扬和宣传,这也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奠定了更加坚定的力量。

二、传统文化传承的策略实施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是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和载体,这也是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语文的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德育作用,并且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也需要学生进行传承和弘扬。因此,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从而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更好的传承。

参考文献:

[1]郭瑞霞.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77):28-29.

[2]马义勇.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71):43-44.

传统文化经典文字稿件范文 第16篇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们的祖国在漫长的岁月里,孕育了长青的山川,长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作为一个中国人,可堪自豪的事实在是太多了。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所以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就是《________》。

就中国文化的发生来说,有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不同的两源;就学术思想而言,也具有多元互补的特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相互包容和互动互补是其显例。传统中国还有发达的民间社会,主要以家庭和家族为中心,构成文化多元存在的社会依托物。

现代化的多元模式,主要是文化的民族内涵和现代性之间的张力问题。因此,在一个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中间呈现的诸多问题,常常离不开文化的思考。就是说,从文化的视角解读现代社会,有可能把很多问题说得更清楚一些,单一的政治解读、经济解读、军事解读,都不容易把一个国家和社会研究明白。

我的一个看法是:社会的问题在经济,经济的问题在文化,文化的问题在教育,教育的问题在文化。这是一个文化与社会与政治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循环圈,这个循环圈为我们提供了对社会现象作文化解读的可能。我不是文化决定论者,但我觉得,当代中国文化方面的欠账太多。因为我们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把文化混同于意识形态,以至文化排斥多于文化建设。殊不知文化建设是需要依赖社会的。经济的市场化自然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但社会不能市场化,社会的教育与学术尤其不能市场化。人类的道德理性(譬如操守)和美好的情感(譬如爱情),不能市场化。总之,经济强国的建立,不能以牺牲文化的基本价值为条件。

现代性语境下的文化问题,有一个自我的文化身份和与他者的关系问题。走向现代,那么传统呢?走向世界、一切方面都试图与国际接轨,那么自己呢?所以,便有了对自身角色作文化辨认的需要,而角色离不开自己的文化传统。如果说一百年前、三十年前,可能还会有学者认为现代化和民族的文化传统是不相容的,但今天,已经很少再听到这种声音了。我们长期反思的结论是:现代化不能完全丢开自己的文化传统,不能离开自己的出发点,不能找不到回家的路。

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五千年的文明,三千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与文化。当欧洲还处于中世纪的时候,中国的唐代就已经迎来了自由歌唱的历史时期,唐代的多元繁荣是中国文化史的最辉煌的记忆。

多元共生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点。就中国文化的发生来说,它是多元的,具体可以说有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不同的两源。我们过去讲中国文化,一般都讲黄河文化,以黄河文化为基准,因而黄土地文化、农耕文化、内陆文化、写实主义文化等等,成为人们概括中国文化的常用语言。但长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不同于黄河文化的范例。甚至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所呈现的文化面貌也是如此的不同。

长江上游四川广汉的三星堆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的造型和黄河流域非常不同,有非常夸张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力,甚至使人怀疑这是中国人制作的造型吗?从这些青铜器的构造上,我们约略可以想象出四川人的性格似乎带有青铜器的刚性。而长江中游的楚文化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有一年我参观河南的博物馆,看到黄河流域出土的大量青铜器,各种鼎器的造型浑厚庄严,有力度,感觉很震撼。后来馆长带我去看另一处存放的青铜器,一排的鼎器,但造型轻巧,下座虽大,腰身却很细,年代也跟黄河流域差不多。馆长让我想想是哪里出土的?我说可能是三楚。他说是啊,“楚王好细腰”嘛。宫廷的审美取向已经影响到了青铜器的造型。由这一点可以看出,楚文化确实有自己的特点。长江下游的浙江则有大规模的玉器出土,就是有名的良渚玉器,不光有人身上佩戴的饰物,而且有生产工具和军事器械,例如玉斧、玉刀、玉箭、玉剑等等。所以考古学家怀疑,我国古代是不是可能有一个玉器时期。这些洁白坚硬的玉器,或许也可以让人联想到浙江人的一些性格特征。

所以,不仅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不同,长江上中下游的文化也有很多差异。黄河文化的那些人们熟悉的特征,不一定完全适用于长江文化。长江自古以来航运便利,可以直接和海洋联系起来,如果说黄河文化带有内陆文化的特点,那么长江文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了海洋文化的特点。长江流域南面的岭南文化,更是很早就直接跟海外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就学术思想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多元互补的特点。学术思想是民族精神的理性之光,是最高形态的文化。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相互包容和互动互补是其显例。佛教是在东汉时期由印度传到中国的,这么一个外来宗教慢慢变成中国自己的宗教,是由于儒家的思想有极大的包容性。道教的产生也在东汉,当佛教思想刚刚传进来的时候,起来进行反驳和讨论的居然不是儒家而是道教。因为道教是宗教,所以对另一种宗教的理念不能认同。南北朝时期的范缜写过有名的《神灭论》,就是批评佛教思想的。他为什么写这个文章呢?据陈寅恪先生考证,范缜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以及他自己,都信仰天师道,这是道教的一个分支,他反对佛教,是由于他有道教的家传影响。

历史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宗教战争,但是中国这么长的`历史,很少有宗教战争。这是由于中国的文化思想有极大的包容性,特别是儒家思想。所以然者,在于儒家不是宗教,或如陈寅恪先生所说,“儒家不是真正的宗教”。正因为传统社会占主流地位的儒家不是宗教,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才融合得很好。汉以后儒家是在朝的思想,道家和道教以及佛教主要在民间。对于一个知识人士而言,三家思想的互补使得精神空间有很大的回旋余地,进退、顺逆、浮沉,均有现成的学说依据,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儒家思想给人以上进的力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传统士人的共同理想。但是,如果仕途受到了挫折,乃至革职、斥退、罢官的时候,道家无为的思想便可以给他很好的支撑。道教崇尚自然,可以让他畅游于山水之间。甚至遭遇罪愆,如果信奉佛教,剃度出家,也可以避世完身。总之生命个体不会陷入完全的绝境。所以,多元性、包容性和自性的超越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性的基本特征。

传统中国还有发达的民间社会,主要以家庭和家族为中心,构成文化多元存在的社会依托物。依据文化人类学的法则,文化传统可以区分为大传统和小传统。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比如中国传统社会的儒家思想,就是大传统;而民间文化和民间信仰则是小传统。大小传统是互动和互相依赖的,当大传统遭遇危机的时候,我们仍然可以在民间文化中搜寻到它的碎片。所谓“礼失,求诸野”,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今天到东南亚一带,看到那里的华族社会,其中国文化传统的根性仍然相当牢固,甚至比我们国内看得更重。

中国文化自有令人自豪的不间断的传统,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和汉字有关系。汉字我们使用了两三千年,从秦朝的统一文字到现在,一直是中华文化的载体,电脑盛行原以为会使我们的汉字遇到危机困难,实际结果却并非如此,现在汉字进入电脑极为方便,说明我们的汉字在现代背景下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我们文明不间断的有功之臣。相反,20世纪初前半期,许多志士仁人以为汉字将成为现代化的“累赘”的想法,未免是杞人忧天。不过从清朝中叶以后,中国的发

展落在了世界文明的后面。不少史学家喜欢讲清朝如何不可一世,喜欢讲“康乾盛世”,但是我个人的看法,中国落后的直接触点其实还是发生在清朝。由于康熙晚年到后来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不与外人建立正常的交流关系,使中国处于与世界隔绝的状态。唐朝为什么那样强大而且繁荣?胸怀宽广地与中亚以及其他国家建立稳定的文化商务关系,是重要的一因。十七世纪的时候,欧洲人很愿意跟中国交流,但是清朝统治者不接受他们伸出来的手。显例是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以给乾隆祝寿的名义率船队来华,带有乔治三世国王给乾隆帝的祝寿信,希望与中方签署一项贸易协定,并在双方首都互设使馆。清朝认为根本无此必要,价值1。56万英镑的600箱礼物收下了,马戛尔尼则除了拿到一柄精美的玉如意,等于空手而归。我以为至少是此次,不是西方而是清朝统治者主动放弃了交流的历史机会。否则,如果当时能够主动打开和欧洲经商的通道,后续的发展也许就不是后来的面貌了。

到了晚清,中国的大门被西人的船坚炮利打开,欧风美雨狂袭而至,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发生了危机。1911年持续几千年的帝制解体了,最后一个皇帝被赶下了龙椅,以“三纲五伦”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也就是传统社会的大传统,还能够继续发用吗?中国的固有文化能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生?或者换句话说,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性应该是怎样的关系?传统中国经过怎样的途径才能顺利地进入现代中国?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还有意义吗?百年以来一直存在争论,直到今天仍不能说已经获致完全的解决。

传统文化经典文字稿件范文 第17篇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传承;职业素养;《论语》

1职业素养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大批高素质技能型,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专门人才。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学制较短、学时较少,很多院校存在“重技能、轻人文,重实效、轻价值”的倾向,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却忽视学生的职业素养,而职业素养对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对职业素养的概念有3种定义方式:一种是概括式定义,认为职业素养就是职业人在工作中体现的符合职业要求的综合品质;第二种是分类式定义,将职业素养分为专业素养与非专业素养,或者显性素养与隐性素养;第三种是具体化定义,明确职业素养的具体内容,如文明守纪、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队精神、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善于沟通、忠诚意识等[2]。几种定义方式的角度有所不同,但基本点是一致的,都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表现的品质,是从业者按职业规范和要求养成的作风和行为习惯[3]。职业素养的培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职业素养的高低既体现了从业者对岗位要求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也和从业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密切关联,并直接影响从业者的岗位工作业绩和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近年来企业的招聘要求和反馈信息来看,企业招聘高职院校毕业生不仅看重学生的职业技能,更看重综合职业素养,如道德操守、职业态度、团队精神、责任意识、沟通能力、行为习惯、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等。企业通常允许新人技能的欠缺,但要求职业素养要好。职业素养具有普适性和稳定性特点,是无论何种职业何种岗位都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一个人的职业素养在长期的学习和训练后就会积淀内化为个人的综合品质和行为习惯,因此一旦养成就会相对稳定[4]。在传统文化经典教学中阐释职业精神,是当下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素养培育的良好途径。以《论语》为例,这部传统文化经典蕴含了深刻的处事履职之道,适用于各专业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下面以《论语》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传统文化经典教学中阐释职业精神,培育职业素养。

2《论语》对职业素养培育的启示

培养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人们通过学习或实践形成的对职业的认识、情感和态度,是否具备职业意识是职业人生存与发展的前提。职业是从业者获得社会角色、承担社会责任、获取相应报酬的平台,大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对职业的重要性有清晰的认知,养成敬业爱业的情感和态度,并学会根据发展需要来选择职业。在职业教育中要让学生认识到,职业就是立身之本,作为职业人要爱业乐业敬业。高职学生作为即将入职的新人,要理解职业人和学生时期的不同状态和承担的不同责任。《论语》里有多则语录谈到要“敬事”,如“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等。虽然《论语》具体语句里的“事”所指不同,但迁移到职业教育中,都可以理解为职业、事业、工作,“敬事”就是对职业有敬畏的态度。在职业选择上,孔子在不违背“道”的前提下,赞同追求高薪,他并不鄙视在世俗观念中认为低下的职业,他认为如果找不到待遇优厚的职业,那么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种择业理念在今天仍然有参考价值。

培育职业道德

《论语》作为儒家教育理论的经典论著,十分重视人的品性道德的培养。“道”与“德”二字在《论语》里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这两字在具体的语句里含义有所不同,但放在职业与做事的语境下,都指要有道德、守原则。在《论语》里,适用于职场的好德行还包括“忠”“信”“慎”“敏”等,“忠”即忠诚、忠实,“信”即诚实、守信,“慎”即谨慎、慎重,“敏”即敏捷、勤勉。如“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告诫学生工作不要懈怠,处事要忠诚,这体现了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敬业精神,也表现出一种乐以忘忧、乐此不疲的可贵的从业境界;“为人谋而不忠乎?”,提醒学生与人交往要忠诚、诚信、善待他人;“敏于事而慎于言”,告诫学生在做事的过程中要敏捷勤勉,谨慎出言,不可轻浮妄言;“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教育学生要讲信誉和守诺言,如此方可取信于人,获得认可。《论语》中关于道德的训导语录很多,核心是教育学生要做有德之人,恪尽职守、合法守道、忠诚奉献、诚信合作、勤勉聪敏,拒绝唯利是图、不讲是非原则、懒散等不良德行或习性,这在现代职业教育里仍然有重要意义,因为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是职业发展的基础。

注重职业规划

孔子非常重视“志”,即志向,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说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改变,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改变。由此可见“志”的重要性。在求学路上,“志”是求学目标。在职业生涯,“志”是职业理想,也是职业规划。孔子认为,立志要早,珍惜时光和机会,他说自己年少时就立下志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既倡导一个人要树立长远的志向,也支持学生做符合实际的近期职业规划。孔子认为志向重要,但不能光有志向,学习也重要,怀谦敬之心向“善者”“贤者”学习,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高职教育中,可以通过教授《论语》,让学生注重职业规划,一要树立职业志向(职业理想),既要有长远规划,也有务实计划,便于逐渐接近职业理想;二要强调职业志向的一致性,虽然职业每个阶段的志向有所不同,但大方向应一致,便于职业发展的衔接与进步;三要通过不断学习获得职业成长。

遵守职业礼仪

职业礼仪是人们在职场中应当遵循的系列礼仪规范,遵守职业礼仪,有助于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促进职业发展。然而,当今很多初入职场的大学生缺乏礼仪意识和礼仪常识,导致形象失仪、言谈失礼、举止失范,以至于职业形象受损、职场受挫。孔子非常重视礼仪,认为“不学礼,无以立”。在《论语》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礼仪素养:一是提高学生礼仪意识。如“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指朴实、朴素,文指文采、华彩,文质彬彬是指二者配合得宜,要求学生既保持质朴的内在品质,同时也注重文采的表达。在现代职业礼仪教育中,可以引申为既要有内在的礼仪精神,也要有文雅得体的礼仪形象。二是培养学生恭敬的礼仪态度。对待礼仪要有恭敬的态度。如“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有了恭敬之心,就会慎重处事,依礼行事。三是培养学生具体的礼仪规范。《论语》中讲到的礼仪规范比较全面,包括服饰礼仪、饮食礼仪和行为礼仪等,《论语》强调在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四时有别,居家、社交和工作服饰要区别得体;饮食方面强调谦敬长者、节制适度,如“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行为诸方面皆要合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些都适用于职业礼仪素养教育。

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职业行为习惯是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对于提高工作效率非常重要。《论语》重视实践,对“行”十分重视。一是知行合一,行胜于言。如“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在职业活动中,不能坐而论道,要积极、有效行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职场中的管理者而言是很精辟的论断。二是处事敏捷,谨言慎行。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出言不可轻浮,做事要沉稳敏捷。三是学习和思考结合,学习和兴趣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职业人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因为职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学习是职业人应当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习得新能力方能获得职业的持续成长。

3在传统文化经典传承中培育职业素养的路径探索与实践

正如报告讲到,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更基本和更持久的力量。在职业教育中,要怀着高度的文化自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工作。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包含很多对现代职业教育有价值的资源值得我们挖掘。以《论语》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经典对现代职业素养教育在多方面具有借鉴和启发价值。如何让高职学生在传统文化经典学习中养成优秀的职业素养,在教育教学中做了以下探索和实践。

在职业教育教材和课程体系中融入相应内容

编写职场人文素养课程相关教材,在阅读模块纳入《论语》等传统文化经典篇目,进行阅读指导。我校把人文素养课程纳入高职必修公共课程。课堂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诵读《论语名句》等国学经典篇目,在阐述原文的基础上联系职场实际案例,引导学生领会其中蕴含的职业精神。课堂教学中较多运用案例法和讨论法,指导学生联系实际发现传统文化经典中的现代意义。以《论语》中的“德”为例,如果仅仅阐述“德”的涵义是比较枯燥和抽象的,学生会觉得离现实有一定距离,但引入职场中关于职业道德缺失而导致个人职业及企业发展受损的真实案例,学生则会兴致盎然,深刻领会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文化活动

开展传统文化专题活动也是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及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中华经典朗诵会、小品表演、主题辩论赛、研讨会等都是很好的形式。中华经典朗诵会对于学生诵读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辩论赛和研讨会设置主题,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通过各个角度的发言理解经典作品的思想。小品表演可让学生当编剧,把经典文段的思想融入现实的故事情境中,生动形象地演示出其中的价值导向。以我院为例,曾举办专题小品晚会,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把当下校园和职场中的一些矛盾事件编成小品,把传统文化经典的思想及语句编入其中,使之成为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钥匙”。小品表演深受学生欢迎,效果甚佳。这种形式创新了高职校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氛围中既领会了传统文化经典的魅力,又培育了职业素养。

建设传播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网络平台

在高职院校,可充分发挥现有校园媒体平台,如校报、广播、校刊等的作用,传播中华文化经典作品。以校报为例,开设副刊专栏,介绍传统文化经典,讲述古今故事,传播人文精神和职业理念。在新媒体和信息化教学迅速发展的时代,高职院校要适应时代需要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网络教育平台,建设“经典与职教”资源库,通过经典阐释、案例解析、议题研讨、教学视频、情景剧展演等多种形式把经典资源与职业教育衔接起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

4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最基本和持久的力量,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与当代文化发展的沃土。在职业教育中,要怀着高度的文化自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工作。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经典作品在高职院校的传承教育,是当前高职教育的重要课题。发掘传统经典作品的现代意义,把传统经典作品和现代职业教育进行有机衔接,是高职院校传承文化经典的重要方向。以《论语》教学为例,联系现实发掘其对职业教育的价值,既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又培育了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规划、职业礼仪和职业行为习惯等。高职院校传承传统经典作品的路径有在职业教育教材和课程体系中融入相应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文化活动、建设传播和交流传统经典作品网络平台等。

参考文献:

[1]张洁.传承经典浸润心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库》项目启动有感[J].新世纪图书馆,2015(10):13-16.

[2]郑永森.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状况的实证分析———基于全国40所职业院校教师、学生以及合作企业的调查[J].高教探索,2015(11):99-103.

[3]蒋乃平.职业素养训练是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特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8-83.

传统文化经典文字稿件范文 第18篇

一旦形成一套完整的思想,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就会产生质的变化。以人教版高中教材为例:五册必修为了考虑不同的时期与不同类型的文章,所选的关于孔孟的文章仅有《寡人之于过也》和诗歌散文鉴赏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及必修一后名著导读提到《论语》,重大篇幅都体现在先秦诸子散文选读中的相关选段,例如《当仁,不让于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民为贵》等文章。如果按教学任务的安排,学生在高一和高二上学期接触这两部经典的机会并不多。如果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经典名著的教学,那么在教学中就应做出适当的调整改变,把两部经典名著的内容按不同分量放在每堂课的课前,利用3—5分钟诵读一段经典并不定期地进行总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坚持一段时间,形成一种学习惯性后心理上就会慢慢接受经典阅读。时间拉长加上系统性整合,就会使学生慢慢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想行为上的转变。

二、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加强学科间的交流合作

在高中教学中,语文、政治、历史等涉及传统经典文化学科的教师较多,可以通过各学科对《论语》等传统文化主题的共同研究和从不同角度的解读,从不同侧面和角度解读经典思想,向学生传递优秀文化。同样是儒家传统思想的教育,历史教师可从古代史《诸子百家争鸣》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角度,来解读经典思想的碰撞和儒家思想逐步形成的过程。而政治教师可以用哲学思辨的角度,客观看待与解析儒家思想产生的时代要求与社会作用,从而让学生能辩证地分析看待儒家传统文化的精髓,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强大作用。而同样是解读经典《论语》,语文教师除了践行字词积累、文言翻译,了解基本内容等工具外,分析主题思想,结合现实展开思想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所以,如果教师不把经典名著学习看成是单独语文教学的任务,而是把经典名著看成是各个相关学科知识的一个交结点,改变孤军奋战的局面,那么通过各学科的通力合作,形成更强大的教育合力,学生学习经典的热情必然会大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也必将有明显的提升。

三、把校园文化作为经典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校园文化中注入经典的思想,引导学生利用经典解读校园文化

四、拓展挖掘经典教育渠道,有效利用地方社会人文资源,从社会寻找学习素材

生活处处皆经典,社会中处处是经典思想的渗透,只要用心,经典名著的学习可以立体、生活化。例如,笔者所在的城市是一座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城,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笔者曾经因为经典名著的学习组织了两次社会实践活动,在“访问某某古镇,研究古镇文化”实践活动中,先让学生在《论语》和《孟子》中找到“仁、礼、孝”的相关语录和内容,并在了解古镇某名人的生平和事迹后,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经典充分解释人物事迹所包含的儒家思想,深刻领悟儒家“仁、礼、孝”等文化的内涵;同样的,在“参观某纪念馆,学习英雄事迹”活动中,学生们运用儒家经典很好地诠释了一位民族英雄“忠、义”的思想。通过这种学习方式,经典名著在学生眼里不再是刻板枯燥的理论,而是一种立体可感的思想,学习经典名著的热情也随之高涨。另外,校园文化很多是相通的,在突出个性的同时有许多共性,例如这座城市的另外两所学校的“孔子文化”、“崇德文化”也同样有儒家的思想内涵。通过各学校间校园文化的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丰富学生传统经典底蕴的目的。

五、巧借“东风”,搭建经典名著学习的新平台

传统文化经典文字稿件范文 第19篇

时间如水,生命如歌。21世纪的朝阳已冉冉升起,历史飞越,谱写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在这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就熔铸在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我们不能忘记!

去年,我刚进进入肥乡二中时,学校便给我们一人发了一本《弟子规》,要求我们朗读并背诵,军训本来就苦,还要读考试无关的书,心中很是不解?立正、起步走、跑步、起立、蹲下,这段艰苦又充实的军训‘旅程’到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是《弟子规》这本书的内容还在继续,书里不仅教会我们读书,更是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军训练就了我健康的身体,而文化却影响了我的心灵,它教会我的知识和道理使我受益终生。此后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每天都在坚持读经典作品,品经典礼仪,学经典内容,因为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新青年,理应遵纪守法,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关爱同学,做一个传承美德的好青年。

为什么要学传统文化呢?因为在社会上总有一些目无法纪,目无尊长,目中无人的人。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国家相容吗? 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在校期间,学校的校长又为我们解读传统文化,学习传统礼仪几天的学习,我感到了传统文化巨大的魅力和无尽的感召力,它感染着我们,荡漾着我们的灵魂 ,在二中这个充满礼仪的校园里,我要从小事做起,从捡起一片纸,从一声主动问好,从认真写好每一个字,每一次作业做起,我们作为21世纪的少年挽救中国传统文化已刻不容缓。而实现中华传统文化雄起的主力军正是作为新一代青年的我们,更是作为拥有一腔爱国热血的天之学子的我们,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进行新的文化创造。

《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就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美德以危机感为基础,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从而汇聚成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长江与黄河,在世界的东方一路前行。

同学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承继传统美德弘扬传统文化,我们义不容辞!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传统文化经典文字稿件范文 第20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作文教学;培养策略

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是民族精神的精华,一直熠熠生辉,流芳百世。随着国际交往的日趋频繁,中国社会逐渐向现代化转型,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碰撞,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则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今社会,浅文化、俗文化、网络文化充斥人们的生活,传统文化在中学生中的地位越来越低,他们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语文毅然决然应该承担的教学任务。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从中“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并能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所以,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教育,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传统文化之根,使学生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语文教学之舟才能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上吮吸着鲜活的时代气息扬帆远航!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对于作文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学生写作,可以描写现实,表现自己的情感,也可以反思历史,交流自己的观点。只有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在作文中写出具有很高文化品位和思想内涵的文章,才会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通过对大量工作实践的总结分析,我认为,作文教学应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以人为本,创新习作教学模式,挖掘地方文化,以兴激趣,以新求活,以自信为动力,以生活为源泉,努力构建自由写作的空间,增强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写作能力。在此我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深入观察生活,叙写民俗,充分体验民族情结

作文教学时,要让学生先明确什么是传统,什么是文化,当然,传统就是相对于现实的一些东西,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积淀,它是我们民族文化发展的根源。它不仅仅是代表我们儒家哲学的几部经典,还包含了我们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婚姻嫁娶。我们只有熟悉自己的生活,了解了自己的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一些东西,写起文章来才会有那种醇厚的乡土味道。于是我们把民间文化引入课堂,用我国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从而使学生喜欢作文,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例如春节前夕,我们以“年文化”为主要内容,有意识地让学生在春节期间观察风俗民情,亲身体验感受,自由作文。中国人过年,有“团圆”、“求福”、“避邪”之意,而“团圆”从深广的意义上讲就是民族的凝聚力。中华民族能够五千多年生生不息,很大原因就是团圆的意识强烈。本次作文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写出了许多清新自然,情真意切的好作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学生热爱民俗的情怀。再如,端午节到来之际,我们组织学生包粽子,介绍粽子的来历,摘选屈原诗歌诵读,举行屈原纪念活动,增强学生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积极进取,追求真理,奋发学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作文。这样,不仅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而且汲取到可贵的民族精神营养,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其他如清明节组织学生缅怀先烈,让学生表达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重阳节到敬老院拜望老人,写出一份孝敬之心,一份和谐亲情……

通过描写民俗风情,让学生深切体会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情感,使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根植于学生灵魂深处。

二、作文教学时,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开展活动,弘扬民族文化

我们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唐宋诗词朗诵会、“归仁与孔子”演讲比赛等。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记述活动过程,抒写感受。又如迎新年活动,我们一改过去文艺表演为写对联迎新年,学生自带笔墨纸张,为学校或班级、家庭写一副联语,学生热情高涨,气氛活跃。集作文与书法为一体,把作文教学创新实验自然地融入到传统节日之中,既激发了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遣词造句、软笔书法的能力。

秉承一种做人与作文的理念,让我们学生在探寻自己的文化中找到做人的根本,明确什么才是我们做人的美德,用一种先进的文化和思想素养来塑造人,必然可以使他们更具有健全的人格,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改变今后的人生。

掬古典之泉,濯蒙尘之心,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会思考,学会优美,学会深刻……

传统文化经典文字稿件范文 第21篇

大家应该都知道,现在中国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越来越冷落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可说是丰富多彩,上到节日下到名胜古迹。这么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我们怎么去继承和弘扬呢?首先,我认为可以建立一个网站,然后写上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类的一些文章,这样可以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其次,想要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先要请全中国人注意,我们可以适当的去了解别的国家的传统文化,但是不能丢掉了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打个比方吧,比如大家都对圣诞节比较感兴趣,而却越来越冷落了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中国的传统节日,以至于端午节的申遗产文化权给了韩国江陵,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所以,要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请所有的国人多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最后请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为了继承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多多宣传,多多了解一下我国的传统文化,千万不要冷落了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经典文字稿件范文 第22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教师大家好:

猴年风光仍然艳,鸡岁春光格外明;龙年的春天到来了,龙是中国的图腾,但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到这其中的典故呢?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就是要靠我们这一代人一脉相承,而我们又要怎样星火传递。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宣扬传统,守正创新,舍我其谁?》。

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具有深远的将来意义。对于我们新一代接班人尤为重要。

有种种迹象说明,在从经济社会向智力社会的转变中,科学可能不再完全沿着17世纪欧洲科学革命时期确定下来的道路前进。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保存着“内在而为诞生的最充分意义上的科学”。1985年英国天文学家抄里斯认为:“前进的唯一道路是转过身来重新面向东方,带着对它的兴趣以及对其深远意义的理解分开西方的污秽,朝着神圣的东方前进”;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比利时化学家普里高津说,新的自然观“将把西方传统连同它对实验的强调和定量的表述,同以自发的自组织世界观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结合起来”;而德国物理学家哈肯那么说,他所创立的协同学,同时受到了西方的分析思维和东方的整体性思维的影响。

人类意义世界所作出的这种价值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历史转折时代的传统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可能会获得其生命力。而这种可能需要我们的创新,我们需要在创新中推动中国优秀传统个文化。然而我们又将如何进展用创新的手段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又将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的主流舞台,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只是辉煌的过去?

不,我认为,中国古老深沉的传统文化,对当代和将来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做的就是用创新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可以利用高科技做为手段,影视做为载体,再以特色做为亮点努力开拓世界这个窗口。

美国可以用肯德基推广美式快餐和美式文化,将两百多年的美国历史推向了世界的舞台,而我们有各种菜系和多元文化,没有理由挤不进世界的前列。日本,韩国等国民族单一,文化也没有呈现多元化,但是他们擅长在自已的影视作品中添加本国传统文化,通过影视媒介很好的弘扬了本国传统文化。我们也可以在一些好的作品里添加中国元素,努力开展影视产业的同时,注意文化软实力的加强。《功夫熊猫》不用改是外国人的作品。

我觉得,人类总是生活在过去和将来之间。历史在前进,人的思维也从不停顿,不断寻求新的、迄今无人知晓的目的。基于世界文化走向趋同这一时代的新特征,提倡一种以科学新成就为根据的贯穿古今、契合东西的新文化观,就成为建构世界主义的后现代科学观的根本进路。当代新科学的世界观向东方特别是中国古代某些思想归复的特征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后现代性研究不失为在历史转折关头全人类的文化战略研究之一隅。

西方的一些自然科学家把目光转向古老的东方文化,包括《老子》《论语》《易经》西方的一些自然科学家把目光转向古老的东方文化,包括《老子》《论语》《易经》在内的中国经典受到重视。这种情况的出现,完全是由于处在科学开展新阶段的科学家们寻找世界观启发的努力,而不是由于什么一时的感情冲动。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否可以为新科学的诞生提供有意的启示,就成为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西方人能如此的重要,做为东方的雄狮更应该利用创新的手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华传统,底蕴厚重。上下五千年东方文明需要我们守正创新再创辉煌!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传统文化经典文字稿件范文 第23篇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因为我们中国最著名的经典之一——茶,所以中国有很浓厚的茶文化。中国地广物博,所以我们的茶的种类也是必须很多的,下头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几种名茶吧!

第一种名茶:西湖龙井。这种茶居中国茶之冠,生产在杭州西湖畔的高山之中。在杭州,不仅仅西湖美,这种茶更美。西湖龙井有四百年的历史了。龙井茶外形扁平俊秀,泡后香气清高持久,喝后令人回味无穷。

第二种名茶: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是我国最著名的绿茶之一,它产于冬暖夏凉、空气清新的江苏省吴县太湖洞庭山。碧螺春条条纤细,卷曲成螺,穿着一层茸毛,泡后清香芬芳。第三种名茶:安溪铁观音。它是茶中之王,出生在雍正年间。如果想得一壶好的铁观音,就必须经过晒青、凉青、做青(摇青一摊置)、炒青、揉捻、初培、复培、复包揉、文火慢烤、拣簸等工序才制成成品。

这些名茶让茶文化诞生,茶文化是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完美环境、领略等多种品茶过程。茶文化不仅仅是中国的经典文化,在世界其他国家影响也很大,每年都有很多的外国游客到中国品茶。你想呀,全世界的人一齐来品茶,大家会彼此更了解并且成为好朋友。

我们有那么好的茶文化是因为有勤劳智慧的中国人,这些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机智的人。所以我们中国也是四大礼貌古国之一。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更加要好好学习,继续传承并发扬中国的优秀文化。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今天是12月16日,再过一个星期就是咱们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谚语,冬至意味着寒冷的冬天来临。我国古代老百姓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细心观察,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智慧的编出了“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二十四节气歌来指导农事。直到今天,其依然体现出极高的精确度,并于20____年10月30号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从某种层面可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体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绵延发展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表现在很多方面,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的价值理念,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又如中华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五常”、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等,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发展历程中生生不息的主要支撑。还有琴棋书画的儒雅,唐诗宋词的书香,晋剧,京剧,毛笔字,过春节,吃元宵,逛庙会……,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无处不在,中华传统文化滋养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很多年轻人渐渐失去了对中华文化的热情,很多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正频频告急,它们因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落在了后面。

回眸之中,看到了祖国的繁荣,转念之中,想到了少年的荣功。祖国有着精卫填海的志气,有着夸父逐日的庄毅,有着后弈射日的豪情,这一切的背后都有我们——少年。同学们,生逢盛世,不要寄托于“小确幸”,也不仅只是报答父母、养家糊口,还要有诗和远方的豪情。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不断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传统文化经典文字稿件范文 第24篇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传统文化经典;教学

为了贯彻党和国家的的教育方针,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国内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有关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各类课程。那么如何提高这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满足其教学目标,采用适当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这里我们以《弟子规》为例探讨情景教学法的使用,希望给大家一点启示。情景教学法指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及方法论指导下,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将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教学方法[2]。首先,情景教学法符合心理学有关原则。在一节课中,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往往只有15-20分钟。情景教学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技巧,变知识传授从“静态”为“动态”,变“平面”为“立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其次,情景教学法也符合教育学有关原则。情景教学法在教师的引导作用下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他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调动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并积极主动大胆的解决问题,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后,情景教学法符合方法论相关规律。人类认知发展一般规律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情景教学法设计各种情景,把抽象的理论规律、深层次的哲学逻辑等复杂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这类情景设计,符合科学方法论相关规律。这种教学法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进而展开联想和思辨,实现由个性到共性,由具体到抽象的升华。这样就达到了转变学生思想,提高学生逻辑思维水平的目的。那么,在讲授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课程中,情景教学法如何使用呢。我们以《弟子规》为例,介绍以下五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实物情景教学法

第二、问题导向情景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用类比思维、归纳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方式进行思考而得出结论。这种情景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为:设置问题情景、发现和提出问题、研究和制订解决方案、实施方案、检验与评价。比如在学习《弟子规》中“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等”这些章节,我们可以事先提出一个问题如“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举止是如礼如法的”,或“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举止是无礼粗鲁的”等等,带着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章节,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归纳总结。这种情景教学法会在每个章节设计相关问题支撑本章节的教学目标,而对各章节设计的问题的归纳则会体现本课程的总教学目标。

第三、采用多种表演艺术形式的情景教学法

这种情景教学法指运用话剧、歌剧、电影、舞蹈等多种表演艺术形式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学习的一种教学法。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具体故事场景,让学生扮演相关角色进行演绎。在表演的过程中,无论是参演者或是观摩者都能深受启发,从而达到教育的目标。比如:学习《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等”这一段时,可以设计一个父母和孩子相处的具体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父母和子女,把父母和子女相处的细节用正反两个案例演绎出来,表演结束让学生自己先做评价、谈感受,教师做最后总结评价。

第四、主题报告形式的情景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指根据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课内外进行演练实践,把实践的经历和感悟以报告的形式在课堂内向大家汇报讲演,然后教师进行客观评价和引导的方法。比如,可以设置一个报告题目为“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让学生做主题报告。要求学生运用《弟子规》中朋友相处的方法处理自己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把处理问题的经历和感悟,向大家讲解汇报。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学生真正把理论应用在自己实践中,并融入自己的生活,实现了教育的目的。另外,在这种情景教学法中,学生从学的角色转变成教的角色,在学生自己汇报讲解的过程中,教学相长,进一步升华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五、社会实践形式的情景教学法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环境中去实践我们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和理论。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比如,组织学生去敬老院照顾老人,帮助贫困生补习功课,在校园等公共场所清扫卫生、举办校园礼仪大赛等等。在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落实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和知识。这种情景教学法的特点是在社会实践活动和团体活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利用众多团体成员之间互动协作的影响,强化学生学习的深度和效果。以上例举了几种比较重要的情景教学法,当然还有其他类型的情景教学法,这里就不再枚举。情景教学法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这里也不再赘述。需要着重提出的是,开展情景教学法时,有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并妥善解决。(1)情景教学法要遵循课程教学目标。情景创设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教学手段和方法,所开展的教学活动要以培养学生学习知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情景教学要严格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设计,要有针对性。此外,我们应在总课程教学目标的引领下,把总目标细化成一个个具体的分层次目标,通过落实各层次目标的要求来体现总的课程教学目标。(2)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创设教学情景的目的之一是实现教学的中心由教师向学生转移。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应在学生有疑问时引导学生去辨明方向,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师生教与学的协同活动,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也就是说,学生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真正主体。[4]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以学生的学习效果做为我们评价情景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3)注重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情景教学法对教师在专业知识、形象思维等方面有较高要求。既要把握好教学目标,又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还要深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够在情景教学过程中获得良好效果。情景设置既要符合学生特点,又能全面、准确反映所学课程知识和规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精心设计情景,提高教学水平。(4)联系实际设计情景和问题。情景教学设计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要有助于解决学生今后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注意联系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来设计情景和问题,尤其要考虑到是否能调动学生相关生活阅历和工作、社会实践经验等因素。要尽可能使情景多样化、生活化、趣味化,这样才能使学生愿学和乐学,体现因材施教。(5)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情景教学法只是现代教学法的一种,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背景等因素。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来满足培养学生的要求。由于每种教学方法有其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我们建议各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圆满完成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_,2013-03-03.

[2]沈新娣.对情景教学法教学效果的统计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

[3]黄建平.情景教学法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以“数据处理”类课程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6(13).

传统文化经典文字稿件范文 第25篇

关键词:养成教育;传统经典文化;文化育人

传统经典文化,是一个民族历经数千年积淀而来的思想智慧结晶,是承载民族精神,推进文明进步的强大引擎。养成教育,简言之就是培养个体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的教育。二者在实现育人的目标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即培养品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中华民族传统经典文化是历代先贤留传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灿若星河。它囊括了养成教育所需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世界观;修身自律、涵养美德的人生价值观;以和为贵的处世观以及审美观。高职生养成教育从传统经典文化中吸取养料,既有利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又有利于实现新世纪“文化育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1传统经典文化运用于高职生养成教育的意义

《易•大畜》相传有言:“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即是说,君子要通过学习前人的一言一行来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培养自己的器识。经济全球化的大时代背景下,更应该注重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著名的机械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曾经说,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在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高职生养成教育借力于传统经典文化的意义有以下几点。(1)有利于弥补高职生人文、道德素质养成教育薄弱的“短板”。良好的人文素养能够提高人的个性修养和生存质量,优化人的认知结构,开阔其思维视野,增强人的气质魅力。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成人成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受就业压力和教育环境的影响,其人文,道德素质养成教育的短板较其他群体显著。因此通过寻找传统经典文化中符合时代要求的积极因子,运用于当下大专生思政教育工作,对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成人成才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2)有利于重塑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的健康发展。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任何一所世界著名的学府或卓越的科学家无不具有广博的人文底蕴和深厚的科学素养。中国传统国学文化是极具中华民族特色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的宝库,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基石。有利于拓展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空间,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重塑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体系建构,在高职生养成教育中引入传统国学经典文化对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3)有利于更好地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等职业院校承担着直接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专技能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不是“制器作坊”。人的精神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教育就是要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发育,包括良知、理性、审美、使命感等。它更强调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展现人的个性,完善人的品性,以便在进入社会这个复杂的体系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发挥自身的潜力和创新的动力。因此把传统经典文化融入高职生素质养成教育中,对整个社会劳动力水平的高低和国家人才发展的质量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高职生养成教育缺失的表现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时代背景下,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人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和价值观产生强烈冲击和影响。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对学生基本的养成教育明显被弱化和忽视。尤其是高职院校,轻素质、重理轻文、一味追求就业率的实用主义短视倾向,导致学生畸形发展、文明失范现象层出不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道德认知较差,道德行为失范。具体表现在:个人道德上:诚信、文明礼仪品质缺失。如作业抄袭,考试舞弊,虚报请假信息。与同学相处,出口成“脏”,粗话、痞话习以为常。着装怪异或过于成熟,不符合大学生的身份特征。对老师或父母缺乏基本的尊重和尊敬;校园集体道德上:“小团体”思想严重,容易滋生是非,出现斗殴现象。在集体生活中不注重公共卫生,乱扔垃圾,胡乱涂鸦等;社会公德上:人际关系交往矛盾较多,不遵守公共秩序,违规乱纪现象频出,不懂得爱护公物和公共财产,环保意识淡薄。(2)情感淡漠,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或扭曲。主要表现在:在家庭亲情关系上,对父母的养育和辛勤付出,认为理所当然,甚至不屑一顾,在情感交流上多半比较被动;个人中心和利己主义思想严重,追求享乐,在个人需求上,一味看重物质需求,攀比心较重,虚荣心强,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容易受社会流弊侵扰,沾染不良社会风气。(3)个体自律意识差,成为缺陷明显的“问题生”。高职院校学生,由于中小学阶段以来养成教育的不到位,导致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具有明显的自律意识非常差,成为各种各样具有明显成长缺陷的“问题生”。例如“学困”生,具体表现为对学习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经常性迟到和旷课,各种理由和借口请假;“网瘾生”,除了维持基本的温饱,完全沉迷网络游戏,对其他的事情一概忽略或无心关注,对现实的生活、学习以及人际交往表现冷漠,喜欢在虚拟的游戏网络里寻找刺激和存在感;“人际交往障碍”生,具体表现为:人际关系相处不和谐,经常产生矛盾,容易产生偏激情绪或回避与人交往。

3高职生养成教育缺失的原因

高职生养成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中小学阶段学生养成教育的弱化。中小学阶段是个体培养品德、形成习惯的关键期。然而,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学校教育“唯分数论”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学生入学按分数编班,按成绩排座位;班级月排名,教师年考核无一不是将学生成绩作为核心甚至唯一参考指标。在这种教育导向下,原本在培养学生养成教育的“黄金时期”,因为学校教育只以学生成绩为评判标杆,导致一部分文化成绩优秀的学生养成教育缺陷被忽略甚至完全掩盖而导致素质教育发展不全面;另一部分,由于本身智力水平和知识接受能力低于平均水平的学生,在这种教育环境下,逐渐失去自信甚至在生活中变得自暴自弃,不仅学习成绩上不去,还滋生出许多不良问题。如早恋、沾染黄赌毒、品德败坏,性格异常等。(2)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养成教育的边缘化。高等教育阶段,高校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标准,往往只注重从宏观理论上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并以枯燥而贫乏的思政课替代学生养成教育。理所当然的认为在校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养成教育是上大学前就应该解决的问题,在大学阶段没有必要进行甚至完全被忽略。因此,在一些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一些学生表现出的大学生的外表,“小学生”还不及的情商就不难理解了。(3)家庭教育在学生养成教育中的缺位。家庭教育的缺位是直接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缺失的一个重要因子。我们通常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父母婚姻关系的不和谐,维持生计被迫与子女分离,错误教育观念的误导(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家庭只负责提供经济支持)导致部分学生从小缺乏基本的“家教”,如诚实守信,体谅他人,尊老爱幼,文明礼貌等。而在进入大学阶段以后,学习环境的宽松,学习压力的减轻,父母的远离,学生开始独立之主打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一些养成教育没有及时到位的方面开始明显地暴露出来,直接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如:人际关系交往障碍、学业困惑、感情困扰、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迷茫等等。

4传统经典文化运用于高职生养成教育的路径探析

(1)注重师德、师风的表率作用,营造课上、课下师生之间良好的双向友好互动氛围。教育是用一种生命影响另一种生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领者。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教师在学生养成教育中十分关键。一个积极上进的教师,他必然会要求自己的学生积极上进;一个品行高尚、诚信友善的教师在教学上的兢兢业业,在课余与学生交往中所自然流露出的高贵人品,必然赢得学生们的尊重和爱戴,并在不知不觉中给予学生身先垂范。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从制度和规章上严格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为教师竞聘和考核的标准,提升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养,是学生养成教育成功的首要条件。(2)加大课程改革力度,重视高职院校传统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经济市场下,培养符合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然而,在我国一些高职院校,为了节省教育成本,一味迎合市场需要,一再压缩传统人文素质课的设置比例或者形同虚设。因此培养高职生的养成教育,必须加大课改力度,重视高职院校传统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培养一批精干的人文素质课是师资队伍;革新教学手段,针对学生职业教育的需求开发独具特色的传统人文课程体系;改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自媒体的课程拓展教育活动。通过传统人文素质课,弥补职业院校高职生“先天”人文知识的“营养不良”,提升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的水平。(3)大力挖掘传统经典文化的时代价值,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是高职院校养成教育的对象,也是校园文化开展和传承的主体。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精髓的时代价值,以符合时代潮流,深受学生喜爱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发挥传统经典文化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影响。如:在中国传统节日里,通过开展传统服装秀、美食盛宴节、歌舞表演,讲座、板报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亲近感。从而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耳濡目染中,自觉借助传统经典文化中的孝亲、尊老爱幼,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修养心性,涵养高贵品质与人文情怀。(4)充分发挥家、校和社会在传统文化传承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的联动教育机制。学生的成长既离不开良好的学校教育,更需要家庭教育的及时跟进和友好的社会环境熏陶。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生养成教育的基座。一个和睦,充满友爱的家庭,学生的养成教育一般都比较好,反之,一个缺爱的家庭,各种问题学生更容易出现。社会环境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影响成败也是一样的道理。因此,高职生养成教育的培养必须充分发挥家、校和社会环境在传统文化传承和文明习惯养中的联动教育机制。创建文明家庭、文明高校和文明社会。

参考文献

[1]杨凤霞.以中华传统文化推进大学生的文化养成教育[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7,(3).

[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_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7,10(18).

[3]孙俊超,焦楠,王晶,佟延春,齐岩.地方应用技术大学学生文化养成教育的思考[J].绥化学院学报,2016,(11).

[4]刘一鸣,徐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融合[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5).

传统文化经典文字稿件范文 第26篇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主题是:传承文化,诵读经典。

同学们,你们是否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感受过李白的豪放;你门是否从“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中读出了白居易的执著;你们又是否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感受到张若虚对人生的探询。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文明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宝典,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可以加深我们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诵读中亲近中华经典,在亲近中接受中国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

常言道:“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诵读经典诗文,积累精美的诗词句段,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大家可以充分利用早晚读的时间,本着“用心诵,慢慢读,字字清”的原则,大声地朗诵经典,让自己在朗朗书声中积累经典名言,陶冶情操。同时,大家还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在阅读时遇到的.名言经典,可以及时地记录在专门的本子上,有时间就可以拿出来认真地诵读,这样既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也可以为我们写作文提供积累丰厚的素材和深邃的思想源泉,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诵读经典的目的在于启迪同学们心智,培养大家良好的思想品质,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懂得爱国、爱家、爱父母的人生道理。经过一阶段的诵读,虽“满腹经纶”但只能闷在肚里,或“纸上空谈”,诵读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因此,我们必须要学以致用,用经典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从 “幼不学,老何为”的教诲中了解时间的重要性,勤学需趁早;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呐喊中明白生命的价值……其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要能在经典诵读中真正理解为人处事的道理,升华自己的思想。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同学们,让我们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用最高亢的声音诵读经典,用最昂扬的激情书写青春,用最执著的信念成长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

传统文化经典文字稿件范文 第27篇

关键词:电影;动画;传统文化;民间文学;《白蛇:缘起》

一、荧屏上的民间文学经典

许仙与白蛇的故事是我国民间流传的四大爱情传说之一,故事起初源于民间百姓口口相传,最早定型于明末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当中记录的盗取仙草、水漫金山、永镇雷峰塔等情节为世人传诵。现代拍摄的影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在故事的基础上作了些许改动,更是使家喻户晓的白蛇故事深入人心。2019年初,由追光动画制作的《白蛇:缘起》在中国上映,影片取材于经典的白蛇故事,但导演并没有拘泥于民间经典,而是将故事聚焦于白蛇与许仙的“前世”,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向观众解释主角间结缘由来。影片背景设定在晚唐末年,时年赋税沉重,国师为了重获皇帝信任,命令百姓捕蛇用于修炼道法和抵扣赋税,引发国师和蛇族的矛盾。小白(白蛇前世)受命刺杀国师,在打斗中意外落水失忆,被捕蛇村村民阿宣(许仙前世)救起。经历几次三番国师捕杀和蛇族报复,阿宣和小白之间的感情逐渐加深,“来世”缘分由此开始。随着故事缓缓展开,融入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画面一幕幕在大众眼前呈现,影片彰显了中国动画的诗情画意,是民间文学与传统文化元素交融的又一杰作。

二、民间文学与传统文化元素的交融

许仙与白蛇是民间文学经典IP,《白蛇:缘起》将南宋绍兴年间的民间故事追溯至500年前,为电影注入了唐文化色彩;传统文化元素创造性地交融在场景设计、电影编曲、故事细节、人物设计等方面,贴合现代人的审美追求。

(一)场景设计兼具诗情画意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形式,水墨画是国画中的典型代表,它笔法酣畅淋漓、色彩浓淡相宜,在似与不似间表现作品的气韵与境界。影片开篇场景以滴墨入画,随后浓墨似轻烟散开,飘扬的粉红花瓣化作黑符缚人手足。《白蛇:缘起》以水墨意境开篇,隐喻小白心中对阿宣的执念与对感情的执着。干净简洁的电影画面恰似中国画的留白,给人以无限遐思妙想:小白拼命想抓住什么?为什么她对眼前的人如此紧张?她眼前的人会是谁?……水墨诗意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也为剧情展开作了铺垫。国产动画电影发展进程中,《大鱼海棠》在画风唯美方面攒足口碑,被称赞是“近年来动画电影的翘楚”[1]。《白蛇:缘起》在光影方面的雕琢也不逊于《大鱼海棠》,且更具诗词韵味。捕蛇村坐落在层峦叠嶂间,落日余晖下,漫山枫叶格外鲜红艳丽,颇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诗情画意。于高处遥望捕蛇村,奇峰林立、山石嶙峋,云雾缭绕山间,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再现。前往宝青坊途中,阿宣和小白同乘一叶扁舟,穿过云雾缭绕的山水,此场景里既有水墨山水的空旷辽阔,又有绿水青山的幽静,让人不禁联想到李白的那句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晚唐推崇道家,唐武宗时期推行灭佛政策,遣返僧尼,拆除寺庙,佛教遭受毁灭性打击。结合影片时代背景,永州城池中破旧的佛塔与绚丽的晚霞交相辉映,正是杜牧在《江南春》里所感叹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片尾处,影片再次采用水墨山水的中国风表现手法,勾勒烟雨中若隐若现的青山、亭台楼阁、断桥和荷叶,观众宛如在欣赏一幅巨大的西湖画卷,为许宣和小白重逢的情节增添动人的色彩。谢幕部分重现了“后世”故事情节,其水墨表现手法也对开篇作了呼应,古韵古香。

(二)电影编曲融合诗词特色音乐是《白蛇:缘起》值得一提的亮点。影片在音乐制作方面融合中国风特色,或以诗词改编作歌词,或以琴、箫等古朴的中国乐器搭配纯电子音乐作曲,插曲《何须问》《春问》,片尾曲《缘起》以及其他配乐组成了影片别具一格的原创音乐格调。许宣和小白在断桥上重逢后,宝青坊小狐妖泛舟湖上唱了一支小曲《春问》:“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其出自宋代词人晁补之作品《水龙吟•次韵林圣予惜春》的上阕,原词如下:“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此曲暗示故事已转到500年后的宋朝。“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意思是春光短暂,寓意珍惜短暂的美好。联想到民间故事里许仙和白蛇相恋后遭遇种种磨难,影片小曲《春问》是在暗示其相恋的美好时光将面临世间又一次劫难,给观众留下想象空间。许宣在船头哼唱的《何须问》也是一首颇具诗词特色的歌曲。“君不见东流水,来时无踪迹,一去无穷已”改编自唐代贺兰进明的《行路难五首》;“君不见城上日,今瞑没山去,明朝复更出”引用自南北朝鲍照的《拟行路难十八首》;最后一句“何须问、浮生情,原知浮生是梦中”化用于唐代鸟窠禅师的一首禅诗:“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2]这首歌表达了万物自有其运行规律、平静对待人生变化之意,与影片中许宣豁达乐观的人物形象相呼应,反衬了小白失忆后对寻找自我身份的执着。《缘起》是《白蛇:缘起》的片尾曲,由周深演唱。首句化用北宋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主唱空灵飘逸的嗓音将许宣和小白刻骨铭心的旷世绝恋娓娓道来,旋律婉转优美,倾泻影片的美好与悲伤。

(三)细节熟谙加添儒道色彩《白蛇:缘起》虽是“前传”,但也有不少熟悉的细节与“后世”故事相联系,观众在观看时可以捕捉到熟悉感。许宣本是捕蛇村村民,却因为“怕蛇”,选择采草药救人。他对村民说:“(采药)抵不了税,救人也好啊。”许宣在山上盖了一间木棚,棚前搁着一块“保安堂”牌匾和白色药碾子,墙上挂着人体穴位图。500年前的许宣自学医术“希望有朝一日当个郎中”,和后世许仙在药铺当学徒悬壶济世有贴合之处。忘记自己身份的小白在捕蛇村闻到雄黄酒惊恐失色,不禁让观众想起后世白素贞饮雄黄酒显出蛇形的情节。伞是民间故事《白蛇传》推动许仙与白素贞感情发展的基本元素,这一元素也被用在了影片《白蛇:缘起》中,如许宣和小白第一次在同一把伞下御风而行,又如片尾处两人撑着伞在西湖断桥上重逢。当老船夫在船头上唱起“啊啊啊……”,观众很自然会想起影视剧《新白娘子传奇》里小青和船夫对唱的情节。在熟悉的细节之外,《白蛇:缘起》融合传统文化设计台词,为故事增添了几分儒道色彩。“天地有规矩,多的是不想做但不得不做的事”,这是小白的师傅命令她去刺杀国师时说的话。《孟子•离娄上》里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点明了秩序的重要性。影片里的晚唐赋税沉重,国师命令百姓捕蛇抵税,由此引发蛇族、人类、国师三者的矛盾,因为秩序混乱,才有了蛇族刺杀国师的谋划以及永州城内因赋税沉重逃难的老幼。“既然来到这世上,当然想着能在这天地间自由自在地走一遭”“就算人生命数有定,也要获得自在”“这就是御风而行,天地之间逍遥游”,阿宣的台词体现了人物超然、追求自由的道家思想。“天之道,有所得必有所失”,宝青坊狐仙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原文如下:“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段话是老子对自然规律的总结认识。万物皆处于对立统一的矛盾当中,小白获得了珠钗,也因珠钗丧失了记忆;阿宣化身为妖,多了条尾巴,却也丢掉了人之精气。

(四)人物设计鲜明有特色《白蛇:缘起》讲述许仙和白蛇的前世“初恋”故事,年轻化的人物设定符合电影市场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少男少女”的爱恋更容易在电影市场中找到共鸣。在“前世”,故事主角的性格也有了鲜明的变化。影片开头,阿宣出场时动作敏捷又不失几分搞笑,和大众印象中的“文弱书生”形象大为不同,有种“逍遥自在”的道家情怀。明知变成妖会被村民唾弃、被道士斩杀,但为了爱情,许宣化身为妖,继续守护小白,一改民间故事里“弱懦”“固守礼节”的许仙形象。“人间多的是长了两只脚的恶人,长了条尾巴又怎么样”,体现了主角现代意识觉醒:善恶无关人妖,心善才是最真。许宣的这点性格转换符合现代人的人格审美。在《白蛇:缘起》里,小白对爱情的向往被“人妖殊途”“人蛇矛盾”所缚,与后世白素贞不惧世俗眼光的形象形成反差。角色反差推动情节发展,也是为了突显500年后小白恢复记忆时对阿宣感情的执着,衔接了后世故事。小青角色在影视剧白蛇传里为人熟知,她心地善良、机灵聪慧,与白蛇姐妹情深,为白蛇和许仙结缘出了不少主意。为了让影片故事有新意,导演也将小青设计成了一个具有“反差”的角色:眼神犀利刚毅、身披青黑铠甲,反对人妖相恋,多了几分“无情”之感。但小青也是有情的,她依然深爱着姐姐,即使身中烈阳断魂鳞的法术,也要护姐姐周全;她担心来自捕蛇村的阿宣只是贪图姐姐的美貌,所以决心带姐姐回蛇族远离人类,最后看到阿宣为爱舍身,才为之所动,陪伴姐姐借用珠钗找回记忆再续前世姻缘。

三、本土民间文学改编动画的启示

长期以来,中国动画电影“低幼化”一直为人所诟病,近些年,《大鱼海棠》《大护法》《白蛇缘起》等动画电影以动画的形式反映成人世界和成人话题,引领成人化动画电影,成为近十年国产商业电影中一道独特的风景[3]。中国文化资源丰富,《白蛇:缘起》将民间文学进行符合时代需求的再创造,对中国改编动画电影创作具有一定的启示。

(一)融合历史文化资源任何时代的任何文学家、艺术家的创作,都不可能有完全摆脱传统的绝对意义上的创新,所以,任何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创造,实质上都是传统在各个时代的变体[4]。中国动画电影根植于本土文化,民间文学是文字语言的艺术,对民间文学进行动画电影改编,把文字语言转化为声画艺术,呈现相关历史文化能增进观众对动画的认同感。《白蛇:缘起》在改编再创作时,编剧将故事背景的历史文化作了听觉化、视觉化、台词化呈现。一是引经据典,选用或者化用符合剧情的唐宋诗词编词,融入琴、箫等民俗乐器编曲。二是在画面呈现上突显唐风和道文化色彩,如小白的丹凤眼、永州城百姓的唐代服饰,又如宝青坊地板上的易经卦图。三是台词呈现带有历史文化色彩。影片开篇小白得道失败时说了一句“三华全乱,周天动摇”,其中“三华”“周天”都是道教术语。当小白和许宣被困佛塔地宫时,许宣用“朱雀在顶,玄武入宫”推算出口方向,“朱雀”“玄武”代表方向,源自中国古代的星宿文化。

传统文化经典文字稿件范文 第28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习老子《道德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目的是要把我的学习体会告诉大家,与大家一起分享,互相交流,共同勉励,促进我们高职教育深入发展。

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博大精深,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朴素辩证法,揭示了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学习《道德经》,对于加强文化建设,提高人们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道德经》里的道指的是规律,道家认为“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要“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具有很强的科学性。道家对规律的认识,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至今仍具有深远的意义,仍然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利用世界的有力武器。道家对规律的科学认识,从小的方面说,对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具有指导意义;从大的方面说,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久远的指导性。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善德。”这句话告诉我们,不管别人是善是恶,都能一视同仁,这是一种美好的品德。它的真正涵义是,不仅在于教善人和圣人如何不与不善人同流合污,而是要教善人和圣人如何教化不善之人,使人改恶从善,最后达到人人向善修道,天下太平。所以,我们学习老子这句话后,在与别人交往时,不能以自己的原则去判断别人,然后决定是否与之交往;而是在积极与善人和圣人交往,向善人和圣人学习的同时,也要与不善之人交往,通过自己的日常行为去教化不善之人,使大家都成为善人。如果我们的社会真能做到这一点,将是一个和善社会,给每个人带来无穷的幸福,享受人生的快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道德经》中很有影响力的句子,也是被人们广泛传诵的。它告诉我们,任何伟大人物的成长,任何伟大事业的成就,都是从细小做起,要脚踏实地,勤学苦练,不断耕耘。任何好高鹜远、不切实际的想法都要不得,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每个人要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人生价值,就必须记住老子这句话,做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认认真真学习,兢兢业业工作,朝着既定目标,一步一步迈进,那就能干出一番事业,不虚度人生,实现辉煌。

各位领导、老师们,教师是人类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学校工作的主体,是学生成长前进的领路人,身为教师担负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大责任。所以,在当前中央号召加强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中,我们教师要静下心来,多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要多学习《道德经》这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提高自身素质,争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传统文化经典文字稿件范文 第29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传统经典阅读 人格影响

我是一个从教初中语文教学30多年的乡村教师,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和教学经验总结,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一生奠定精神基础。它通过真诚的情感、超凡的智慧和独特的文字对学生的“三观”产生潜移默化的润泽,在学生的内心构筑起一座精神家园。传统经典作品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不朽之作,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结晶。阅读传统经典,可以洗涤学生的心灵,启发他们的灵性,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笔者根据已有的工作经验,略谈几点传统经典阅读对学生人格影响的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传统经典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意义

1.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

初中语文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教学可以满足学生精神的、文化的、审美的需求。我们坚决反对将语文仅仅作为一门交际工具来使用。传统经典作品可以为初中生打开一道通往希望与智慧的大门。通过阅读经典,初中生感受到他们未曾感受过的情感、进一步认识生活中的善与恶、美与丑,由此得到人生启发,展望生命价值,拓展精神世界,从而丰富文化底蕴。

2.提升学生的生命意义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现实生活中一直贯穿着审美追求。传统经典阅读教学,就是一个发现美、欣赏美、积累美的过程。在欣赏经典文本时,学生可以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进而培养起高尚的审美情绪。

不得不承认,由于受到网络和娱乐媒体的冲击,当今初中生的审美能力有所下降。直面传统经典阅读,可以让学生充实审美感,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余光中的《乡愁》、周敦颐的《爱莲说》、…..这些经典无一不文质兼备、语言优美,徜徉在经典作品的海洋中,学生会感觉身心愉悦,心灵世界得到充分洗礼。

三、初中语文教学加强传统经典阅读的对策

阅读传统经典作品对初中生的终身发展大有裨益。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优化传统经典阅读教学策略,让学生从中得到新的感悟,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1.体验语境,构建意义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