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公司2018总结(通用8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3-12-31 09:44:3333

地产公司2018总结 第1篇

  展望2019年,我们认为在行业整体增速放缓、销售规模步入平稳增长的背景下,企业内部的分化格局将会得到延续。一方面,截止2018年末,TOP3、TOP10、TOP20、TOP50房企的销售金额集中度已分别达到近13%、27%、38%和55%,2019年百强房企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我们预计短期内各梯队房企的规模发展趋势将延续2018年的分化格局。

  首先,三家龙头房企2018年的累计业绩同比增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受此影响,截止12月末TOP3房企的销售金额集中度增幅仅个百分点,在百强房企各梯队中集中度增幅较低。且在2018年,碧桂园、万科都没有公开提出业绩目标,恒大的目标增长率也仅保持在10%的低位。我们预计,未来三家龙头房企都将以追求有质量增长为主,销售规模也会延续2018年的发展趋势,维持平稳增长。

  同时,2018年30家千亿房企的数量相比2016年、2017年的12家和17家有了较大幅的增长。但我们预计,千亿房企的数量在今年达到30家之后,未来规模的扩容进程将放缓,短期内将维持在30-35家左右。而在目前千亿房企已成为行业主流的趋势下,2019年这些房企特别是今年新进入千亿阵营房企的规模增长会得到持续。

  最后,对于目前尚在成长和高速发展中的房企而言,业绩规模仍将处于企业战略的重要位置。通过TOP31-50和TOP51-100房企的分梯队集中度也可以发现,TOP30之后的房企2018年1-11月的集中度增幅显著高于2016和2017年全年。我们预计,这部分房企2019年的业绩目标增长率仍将保持在40%左右的高位。而在当前的市场背景下,追求更高的业绩规模也对房企整体的组织管控及资本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为《2018年中国房地产总结与展望:销售篇》删减版

  完整版专题购买请咨询: 吴经理

地产公司2018总结 第2篇

这就好比,未来10强,5强,其实不犯错,稳坐,也其实是很难得的!

2018年榜单中,谁进步呢?

地产公司2018总结 第3篇

整体而言,大中型房企跑得还是蛮快的——2018年,整个百强房企销售规模增长 ,而前50强房企销售规模已经占到全行业,即50强基本对应了全国50%的份额,而对应100强则占据全行业的蛋糕,即百强占据了“六成三”。

那么,更细分的看,哪类房企在2018年跑得快?谁有跑得慢呢?

常识是大块头跑得慢,小个子跑得快,但在房地产行业,却非这个格局。

对此,500强测评按照房企成长类型分为四类:

这4类房企在2018年表现如何了?

显然,受制于规模优势和行业整合,大房企反而跑得快,中小房企反而跑得慢,当然更大的三巨头而言,碧桂园权益5019亿,同比增31%,依旧雄风不减,但万科、恒大则分别增长14%和10%,增速放缓,毕竟块头太大了!

对剩下99%的房企而言

首先,跑得最快、最凶的是30~50强 ,他们属于冲规模的中型房企,增速快,大多处于快速攀升期,该类房企销售金额与销售面积均值增长率分别达到了、,均在50%以上。同时,在30到50强中,快速成长型房企占比达到了95%,剩余5%为平稳发展型房企。

其次为11-30强房企,以大中型房企为主,相较而言,整体增速开始放缓。该梯度房企的销售金额与销售面积均值增长率分别为、。其中,在11强到30强中,快速成长型房企占比达到了70%,平稳发展型房企占比为30%。

再次是51-100强房企,以中小型房企为主,其销售金额与销售面积均值增长率分别为、,快速成长型房企占比为35%,其余三类房企类型分别占20%、22%、22%。增长都没有明显落差了。

地产公司2018总结 第4篇

2018年,全年商品住宅成交规模预计较去年微增,城市市场格局也发生明显变化。尤其随着“因城施政、分类调控”的逐步贯彻实施,一线、二线和三四线城市市场分化愈加显著,城市热点轮动的势头方兴未艾。从成交结构来看,三四线市场依然是商品房成交规模主力,占比上升至69%,一线和二线城市成交规模继续同比下降;而从年内发展趋势看,全年成交“先升后降”,在5、6月份形成小高峰,热点二线城市 “万人摇号,一房难求”,但到了8月份,市场明显转冷,“日光盘”不再,项目去化率显著下调。

地产公司2018总结 第5篇

2018年楼市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上半年虽然调控政策层面依旧“高压”,但销售惯性维持,投资开发额、新开工面积、土地购置面积增速等指标依旧保持着快速增长。可步入下半年来情况急转直下,市场“凉凉”征兆尽显:核心一二线城市的去化率较前期均有了不同程度的回调,已经出现了打折促销、精装改毛坯、特价房等以价换量的营销模式,土地购置面积增速放缓,投资开发增速虽维持高位但上涨动力不足,商办库存风险依旧,这一系列现象都预示着楼市也将迎来了自身的调整期。

地产公司2018总结 第6篇

万科升了一位排老二

碧桂园下跌一位排老三

恒大现在降负债、增权益,增利润后,2018年770亿的巨无霸利润和5500亿的销量,继续维持NO1。

值得老潘感叹的是,后面的房企已经很难撼动三巨头位置,但三巨头之间2018年恒大、碧桂园的换位值得我们反思——即高手在过招时,往往不是恒大、万科自己进步了多少,而是对手出了错误,即碧桂园在业2018年出现质量事故所带来的地位之变。

高手对决,有时候是“不出错”的能力,这一点,吴亚军在谈龙湖如何活下去,也曾谈到过类似观点。

地产公司2018总结 第7篇

在经历两年“去库存”调整后,2018年土地市场在供应上有所增加,进而带动了市场整体成交体量的上涨,二线和三四线城市的成交量同比上涨表现得更加显著。但地价并未随体量而上涨,反而迎来5年内首次回调,市场溢价率降低至冰点,市场整体凉意浓浓。 2019年,土地市场各项管理将持续细化,尤其一二线城市供应的土地类型将更加丰富,竞拍方式、出让渠道更加多样化;2018年企业在拿地方面的理性回归也将继续蔓延至2019年,只要楼市、地市以及金融市场方面没有大幅度放宽的政策或利好,土地市场在价格方面仍将以较低位水平持续运行,对现金流能力较强的企业来说是比较适合增加土储的时机。

地产公司2018总结 第8篇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需求结构不断从首次置业刚需客群向二次置业改善需求转化。购房消费观念不断升级,以及棚改货币安置的推动,加之“四限“政策持续发力,买房“一步到位”和改善客群对大面积和多室户住宅需求比重持续上升。但由于房价上涨速度又快于支付能力增速情况下,为控制总价,成交主力产品套型小面积化趋势愈发明显。整体而言,2018年住宅市场产品结构最显著的特征是,新房市场三房成交主力地位不动摇,中小面积段多户型产品需求占比进一步提高,千万豪宅成交仍集中于一线城市,但杭州、合肥等少数城市异军突起,以及二手住宅成交持续以刚需为主。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