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保县异地搬迁工作计划 第1篇

农村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发挥国家、省、市、县和移民户本身的积极性。为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特提出几点建议:

1、建议切实落实国家、省支持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国家和省级层面都制定了支持农村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各相关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政策,确保支持政策到位。同时,由于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自身财力困难,建议提高中央资金的补助标准,落实省财政配套资金,降低县级配套资金。

2、建议加大对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支持力度。株洲炎陵、茶陵是革命老区县,由于历史、自然地理条件等多方面原因,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贫困人口多,返贫致贫因素复杂,易地扶贫搬迁任务长期而艰巨,请求省*加大对我市的支持力度。

3、建议加大扶贫机制创新。易地扶贫搬迁需要机制创新,建议建立“*主导、部门分工、各方参与、合力攻坚”工作长效机制;积极探索扶贫投入增长机制,建立财政资金、信贷资金、社会帮扶资金对片区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易地扶贫搬迁进展情况汇报材料 (菁选3篇)

20xx年扶贫点——xx区xx镇xx村继续按照 “经济强村、产业富村、科技兴村、文明治村”的发展思路,以“成方连片、规模布局、有序开发、共同发展”为工作思路,突出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为主题,以改善人民居住环境和提高农民收入为己任,以实现xx村繁荣、稳定、和谐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建设水*,为更好实施贫困村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各项工作,特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

康保县异地搬迁工作计划 第2篇

(一)巩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果。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进一步查缺补漏,进一步提质扩容、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开展再摸排再整改,自查评估工作,迎接国家、省、市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全面评估核查和验收。引导搬迁贫困户按照“五改五净”要求,优化生活居住环境,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全面提振精气神,努力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成美好幸福新家园。

(二)推进产业就业扶持工程。利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结余资金实施x个乡镇扶贫车间建设,加大对搬迁户就业扶持,增加集体资产受益进行再分配,实现持续稳定脱贫;加强和农业、财政、人社等相关部门沟通联系,摸清搬迁户产业发展、就业创业有关情况;积极引导搬迁群众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大力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大力培育非农优势产业,引导有条件的搬迁户发展农产品加工、民宿、农村电商、生活服务等产业;大力推进资产收益扶贫,推动“三变”改革试点向搬迁户倾斜,鼓励经营主体参与带动搬迁贫困户发展,建立多元化利益联结机制,努力增加搬迁户财产性收入,确保具备发展条件的搬迁户至少有x-x项稳定的产业发展或资产收益项目。拓展搬迁贫困户就业渠道,加强搬迁劳动力就业服务,确保每个有劳动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搬迁户有x人实现稳定就业。

(三)加强后续社会服务保障。加强与卫生、教育、社保等部门沟通协作,全面落实健康脱贫政策,多途径提高综合医保保障水平,有效防止因病返贫;加大搬迁贫困家庭在校学生帮扶力度,做到教育资助全覆盖,确保每个搬迁群众与迁入地居民享受同等的子女就学、看病就医待遇;将符合条件的搬迁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确保每个符合社保兜底条件的搬迁户按规定享受社保政策;对搬迁群众中的特困家庭、空巢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结对帮扶和关心关爱活动。

(四)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开展精神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及脱贫攻坚好政策;加强对搬迁群众的教育引导,充分发掘易地搬迁脱贫的典型案例和人物,通过在安置点设置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讲好搬迁脱贫故事,充分激发搬迁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营造脱贫光荣好风尚。

(五)加强易地扶贫搬迁事中事后监管。根据国家、省、市发改部门有关要求,紧盯政策执行、后续帮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常态化事中事后监督巡查,强化政策“红线”,防止搬迁“后遗症”,确保搬迁工作规范有序、搬迁群众稳定脱贫。

康保县异地搬迁工作计划 第3篇

一是抓问题整改。针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及时制定印发整改方案,建立问题排查、定期调度、精准指导等工作机制,前后开展三轮排查,推动县区组织开展问题整改工作。

二是重后续扶持。深入实施产业带动和就业扶持工程,切实增强搬迁户稳定脱贫和自我发展能力。全市搬迁户中劳动力就业率达100%,社会兜底保障覆盖率100%。

三是细评估验收。自6月下旬开始,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组织县区开展易地扶贫搬迁评估核查验收工作,制定印发了《六安市“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评估核查验收工作方案》,全面总结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客观评价工程实施效果,确保评估核查过程扎实、结果真实。指导金寨县顺利完成国家发改委委托青海省扶贫局开展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抽查。

康保县异地搬迁工作计划 第4篇

虽然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一是我市茶陵、炎陵贫困人口多、分布广、贫困程度深。主要集中在高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由于暴雨洪水自然灾害频发,我市茶陵县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受损严重,解决贫困群众行路难的.任务还很艰巨。

三是地方配套资金难以落实,资金到位不及时,一定程度影响了项目的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四是部分项目前期工作不细致,规划设计不到位,部分项目区的整体效益不明显。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