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体育工作计划精选5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计划2022-12-07 12:09:27117

高三体育工作计划 第一篇

一、情况分析

1.高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一个假期,身体素质有所下降,一段时间内,需加强身体素质的练习,学生学习时间比较紧张,活动的时间比较少,这同样是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之一。

2.高三年级目前18个教学班级。此年龄段的学生一般在17-19岁,正是由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也是决定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体育锻炼促进身体的良好发展,而青春发育阶段,由于女子在体格发育、内脏器官功能及身体素质方面逐渐落后于男子,两者学习的内容与要求也不同,经过一年的学习锻炼及体育技能的提高,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技巧并具备一定的体育基础。

3.由于高中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锻炼时间减少所以在体育课时要加强锻炼健身。各班学生身体素质,个体差异较大,释放压力的方法各不形同,所以在体育课时要针对性安排锻炼内容。学生释放压力的方法各不相同,在体育课上要有针对性的安排教学内容。

4.安全教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工作之一,加强高三年级全体学生的安全教育需要贯彻到每堂课每位学生。

5.为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需引导学生加强课间操和课间活动的方法教育,如何提高身体素质、加强自我锻炼意识的教育。

6.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建立良好的团体关系。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

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上期所学的内容,使之学为所用,在锻炼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并不断巩固和提高,提高体育达标成绩。适应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转变学生学习体育与转变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的观念。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让他们喜爱一、二项锻炼项目并能自我进行锻炼学习,在老师指导下,通过学习锻炼,进一步提高学生基本活动能力;

同时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顽强拼搏精神、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好各种课外活动。

为了真正体现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要注重学生的参与,针对学生所喜爱的项目,多给优等生实践的机会,让他们相互学习,让学生感到快乐和成功。教学中给后进生感到成功的体验,并在教学中利用优等生来带后进生,共同培养兴趣,并加强后进生基础技术和能力练习。在课堂上应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多给学生时间,发挥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根据上述的情况分析,针对高三年级的特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做出教学安排和要求:

1.进一步加强学生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良好的学习心态和自信心,建立良好的团体关系。

2.加强安全教育,防止伤害事故发生。在第一周和第二周加强学生跑操的训练与管理,力求步伐一致、精神饱满、排面整齐。

3.促进学生在掌握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学有专长,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4.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和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加强普修教学,为学生选项学习打好基础,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5.加强学生全面身体素质的练习,促进学生机体能力的增强,合理安排体育锻炼与文化学习的关系,提高学习效率,搞好课外体育活动。

6.加强教师的集体备课和上课的质量,相互听课、评课、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高三体育工作计划 第二篇

本学年我们体育组继续配合德育处巩固和贯彻落实上学期“抓三风提质量促发展”主题教育工作。因为,认识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成果,所以,开学第一节课我们首先向学生明确体育会考项目的设置、规格、标准和具体要求。努力营造进入高三的氛围,尽快树立高三意识和行为。

女生:仰卧起坐(36个/分钟满分)或实心球( 米满分);篮球运球绕杆上篮(18”1满分);800米跑(3’26”满分)。

男生:实心球(米)或引体向上(12个);篮球运球上篮(9“5);1000米跑(3’30”)。

注:任何一项不得低于45分,否则考试判为不及格不通过。长跑是备考的难点和重点。

180-220分及格,225-250分良好,255分以上优秀。

高三体育工作计划 第三篇

一、教材分析:

今年教学对象是高三学生,教材的主要是围绕毕业生开展教学工作。根据新的课程标具体要求: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健康行

3、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

5、让学生了解学生体质测评的内容和意义,并进行针对性练习。以便更好地完成测评考核。

高三主要教材内容为 :

1、篮球、排球、足球 ;

2、体操;

3、武术;

4、田径运动;

5、体育理论知识。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水平六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理解;学会体育学习及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具有体育素养,塑造体育体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优秀生学习特点和后进生成因:通过高一、高二两个学年的体育课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体育运动技能。高三的体育高考生、特招生,公安警校生长期加强和体育训练体能较好,基本形成一定运动技术。

后进生的成因是他们的原来基本体质比较差,一直以来他们不乐于参加体育活动,在高中的高考压力下紧张于其他的课程学习,逐步形成体质差、体力跟不上运动的需要,对体育课程的理解不够,放弃体育终身锻炼,形成弱小的体育群体。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在学生中树立良好教师形象充满自信,对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充满信心。饱满的工作热情与必胜的信念是实现教学计划的保障。

2、认真研读《教学大纲》,理清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案,备好每一节课。上课过程中,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课内容。注重实际,面向全体,尽可能切入学生实际。

3、 除课堂教学外,还组织校田径队的训练与比赛,抓住每个班级有体育特长及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训练,为提高我校竞技成绩而努力。

4、对体育偏差生,则帮助制定进步计划,指导学生自觉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培优与补差学生的训练,锻炼时间与年级组,班主任沟通商量形成书面计划,共同协作执行。

5、教学中充分注重从学生中反馈收集以矫正和调控教学的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的信心,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高三体育工作计划 第四篇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教育”新课标,把“生活教育”的理念渗入到新课程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

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同学受。在高中学习中,文化课固然重要,可是身体素质也是很重要的,这就是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的问题了,所以说在高中的时候,体育和健康教学必须要实行下去。

二、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进入高二上期,身体素质较初中有了明显提高,各方面能力也在提高,而同时学习任务较重,这个时期的教学要注意教学的艺术,要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学生在体育课上全员参与,提高身体素质,减轻学习压力。

三、本期学习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本学期教学内容为高中体育第一册: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体操、球类等内容。学生虽然进入了高中,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的自觉性、主动性仍较差。为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去练习,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素养。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能力的培养。

学习目的

1、深入了解体育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手段,懂得体育锻炼对身体的作用,增长体育知识,并自觉地进行身体锻炼。

2、学习一些基本体操,加强协调性练习。通过素质练习,提高学生跑、跳、投的能力。进一步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内脏器官机能的发展。

3、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上期所学的内容。使之学为所用,提高体育达标成绩。

4、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顽强拼搏精神、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学措施

1、课堂教学时尽量利用学校现有的场地和器材,力求基础知识教学与基本技能训练相结合。

2、上课讲解时,做到声音要宏亮、吐词清晰,组织得端,示范准确。教法要因地制宜,灵活多变。

3、抓好两操及课外活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

4、积极配合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高三体育工作计划 第五篇

本学期,高三体育备课组按校长室和教导处及有关要求开展工作,狠抓备课组建设,以进一步落实《教学常规》为重点,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提高课堂效益,为实现学校提出的目标努力奋斗。下面我将对本学期备课组工作计划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切实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发挥学生运动能力,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优良品质。

二、学情分析:

体育课是一直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是,水平五、六的高中学生,学习任务重,大部分学生好动、急躁、模仿性强及思维活跃,对新事物接受得快,爱“独立“,想“自由”,一般对老师安排的课不太感兴趣。有一定的自主自立和鉴别能力,争胜好强,活动量大,所以运动的兴趣对他们显得尤为重要。

三、本学期教学达成目标

1、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开启新课标教学基本理念,让学生充分体验健身的体育魅力。

2、掌握体育课兴趣内容的基本方法,提高自我学习能力,能够在实践中运用。

3、提高学生小组学习能力,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4、学生乐于参与,积极互动,自强自信,有良好的表现欲望。

5、树立积极向上的自我挑战精神,发展学生个性,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四、具体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教育法规,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确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提高思辩能力,激发工作热情,外树形象,内修涵养,脚踏实地完成教学任务,使我校的体育工作更一层楼。

(二)贯彻落实教学常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 贯彻落实教学常规,重点抓好“五认真”的落实。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作业,认真辅导和组织课外体育活动,认真考核。同时抓好课前准备和课后教学活动中的常规落实工作。把认真备课和认真上课作为常规的关键,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2、 加强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集体优势。同一备课组的教师要做到:统一教材,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要求,统一考核。备课组是最直接最重要的组织教学实施的基层组织,必须充分发挥它在教学实践中的组织作用,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益。

(三)规范群体,搞好两操两活动。

1、 群体工作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体,课间操已成为学校的风景点,因此,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做到全校上下齐管,体育组实干的格局。

(1)制定课间操评比制度和评比细则;

(2)严格执行课间操进退场的管理,体育教师利用课堂进一步提高课间操的质量。

2、 合理安排课外体育活动。分管领导、值周教师、班主任、体育组分管群体的教师要全力以赴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3.制定课外体育活动须知、课外体育活动安全制度,合理安排课外体育活动轮转表和活动场地。要求班主任到班组织和管理,群体教师巡回辅导。

4、 采用班主任签到和班级活动人数统计工作,并把统计数据列入班主任、班级评优条例。

(四)进一步加强备课组建设。

1、 备课组是落实教学常规、实施素质教学、深化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层单位。充分认识建设好备课组意义的重要性。

2、 抓好队伍建设,树立良好风气,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倡导以诚相待的优良风气,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扬人之长,去己之短,团结协助,共同进步。

3、 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群体优势,通过传、帮、带的渠道,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五)全面动员,搞好各项体育活动。

体育与健康教育课教学和按时写教案、工作计划、认真听课和备课、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课间操进行有效管理。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