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托物言志的诗句或句子 精选61句

1. 竹乡人打的是竹伞、戴的是竹笠、住的竹楼、坐的是竹椅、睡的是竹床、吃的是竹笋……竹子还以她残留的校丫扎成扫帚,为人类清除污垢,就是竹沫、竹头等,也在 灶底燃烧,发挥光和热。

2.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元稹《新竹》

3. 竹在荒山野岭中默默生长,无论是峰峰岭岭,还是沟沟整整,她都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

4. 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吴昌硕《咏竹》

5. 竹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

6. 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新笋就悄悄在地上萌发了,一场春雨过后,竹笋 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对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写照。

7. 这千古流传的佳句,可说把竹子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写得淋漓尽致。

8. ”这副对联,道出了竹子的博大胸怀与豁达开朗的性格。

9. “莫嫌雪压低头,红日归时,即冲霄汉;莫道土埋节短,青尖露后,立刺苍穹。

10. 清代诗人郑燮这样赞美道:“一节复一节,千校攒万叶;我自不开花, 免撩蜂与蝶。

11.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12. 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陈良规《咏竹着》

13. 当春风拂去层层笋衣,她便象个活泼的小姑娘,婷婷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

14.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范成大衡《阳道中二绝》

15. 尽管长年累月守着无边的寂寞与凄凉,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抽打与折磨,但她始终“咬定青山”、专心致志、无怨无悔。

16. 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蒲松龄《竹里》

17. 竹子制作的竹凉席、竹家俱、竹胶板、竹筷、竹厅、竹工艺等要有尽有。

18. 然而,梅必竟有“花”。

19.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0.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杜甫《咏春笋》

21. 竹的色彩是绿色的,但却不显单调,给人以生机。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22. 难怪白居易在《题窗竹》中留下这样的佳句:“千花百草凋零尽,留向纷纷雪里看。

23. 清明过后,地上出现了一道道裂缝,这些裂缝不知在什么时候渐渐地扩大了,于是冒出了一个像小尖塔的竹笋,而且都戴着一顶顶有

24. 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徐渭《风竹》

25. 竹不开花,清淡高雅,一尘 不染,她不图华丽,不求虚名的自然天性为世人所倾倒。

26. 竹轻盈细巧、 四季常青,尽管有百般柔情,但从不哗众取宠,更不盛气凌人,虚心劲节,朴实无华才是她的品格。

27. ”竹, 拥有永不消失的春天。

28. 竹 子 精 神 张兴旺 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对梅花不知倾注了多少情。

29.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杜甫《咏竹》

30.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郑板桥《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31. 千百年来,竹子清峻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为人师表、令人崇拜。

32. 这真是“出世予人惠,捐躯亦自豪。

33. 竹子精神在华夏文明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34. 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陈陶《长竹》

35.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裴迪《竹里馆》

36. 当涂县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李白《慈姥竹》

37. 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陆游《连日治圃至山亭又作五字》

38. 置身万倾碧波的竹海,只见苍翠挺拔的老竹,如同甲胄裹身的武士,而弯弯新竹,却又象柔情似水的少女;举目望去,那成方成阵的竹林,就象一队队,一排排跨马飞戈的兵团,而当漫步两旁茂竹夹道,竹叶轻轻拂面,又显得万般温柔,宁静和幽雅。

39. 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王慕兰《外山竹月》

40.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范成大《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41.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42. 竹是一首无字的诗,竹是一曲奇妙的歌。

43. 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戴熙《题画竹》

44. ”竹与人类结下不解之缘, 竹为人类奉献了自己的全部。

45. ” 修竹千竿,情牵历代诗人,丹管一枝,写尽人间春色。

46.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见此激上色,忆得山中情。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已觉庭宇内,梢梢有余清。最爱返窗卧,秋风枝有声。——白居易《新栽竹》

47. 野竹自成径,绕溪三里余。檀栾被层阜,萧瑟映清渠。日落见林静,风行知谷虚。田家故人少,谁肯共焚鱼。——李得裕《竹径》

48. 而竹呢?她既具有梅花笑迎风霜雪雨的坚强品格,更以文静、高雅、虚心进取、高风亮节、乐于奉献的美德而给人留下完美的形象。

49.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白居易《食笋诗》

50. 竹子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

51.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杜甫《竹》

52. 南宋诗人陆游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佳句,把梅花推到了群芳之首。

53. 夏天到了,外面的世界都被太阳烤得火热,然而,我在那小竹林里却觉得好似春天一样的凉爽。我还招呼了爸爸妈妈一起来到那小竹

54. 松树,使人想起志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高大的槐树,使人想起了将军;而修竹呢她使人想起了隐者。

55. 我爱竹、欣赏竹、崇拜竹、赞美竹,不仅是因为竹的万般风情给人以艺术的美感,而是因为竹的自然天情和独特品格给了我哲理的启迪和人格的力量!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56. 竹笋做的佳肴,为人类所食用;用笋衣缝的布鞋,忍辱负重,默默承受着煎熬。

57.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58. 冬天来到这里,绿色依然掩饰你的视线,只是竹枝象柳絮低下头来,搭起月牙的形状,团结在一起交流谈心。一年内短短几天的雪花

59. 到了盛夏,她舒展长臂,抖起一片浓郁的青纱,临风起舞,炯娜多姿。

60. 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杜牧《题刘秀才新竹》

61. 刚柔相济能屈能伸,这又是竹的另一品性。

关于托物言志的诗句或句子 精选12句

1. 暑尽寒来, 她仍绿荫葱葱,笑迎风霜雪雨。

2. 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杜甫《堂成》

3. 那怕是在条件艰苦的破岩中,竹子也能顽强生存;她不求索取,只有奉献。

4. 在成宁竹乡,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一说,道出了竹乡人与竹密不可分的关系。

5. ”竹子心无杂念,甘于孤寂,她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热闹于山岭,千百年过去了,却终成这瀚海般的大气候。

6. 有幅对联这样写道:“竹头虽微餐餐灶底炊肴馔,器皿虽小户户厨中要斗筲。

7. 远望绿竹林,郁郁苍苍!重重叠叠;近看呢,有的修直挺拔,直冲云霄;有的看来刚出世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那绿

8.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板桥《竹石》

9. 咏檐前竹 作者:沈约 萌开箨已垂,结叶始成枝。 繁荫上蓊茸,促节下离离。 风动露滴沥,月照影参差。 得生君户牖,不愿

10.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郑板桥《竹石》

11.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杜甫《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

12. 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郑板桥《题墨竹图》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