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对你说屈原作文_精选十二篇

山崖发表网作文2022-08-26 16:52:13174

我想对你说屈原作文 第一篇

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我和同学在花园里玩,突然,我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向前扑去,膝盖正好磕在地上,我疼痛万分,低头一看,膝盖被蹭破了,流着血,我艰难地站起来,咬着牙,一瘸一拐地回家。

回到家,我一边哭一边喊着爸爸:“爸!……快来呀,……膝盖……破了!”爸爸走过来,若无其事地说:“让我看看!”他看了看严肃地说:“这点小伤,算什么呀,男子汉大丈夫,哭什么哭,自己拿药去,回屋。”

我怒火中烧,心想:你算什么家长,儿子受伤了都不管,是不是我的亲爸爸呀!我连药也没上就冲进屋里,把门狠狠地撞上,扑到了床上,伤心的哭了起来。

我迷迷糊糊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突然门被拉开了一条缝,爸爸蹑手蹑脚地走进来,我被吵醒了,眼眯起来假装睡觉,看看爸爸做什么?他走到我床前,轻轻地掀开被子,摸着我膝盖自言自语说:“伤得不轻啊!”拿出早准备好的药水,用棉签轻轻涂在伤口上,又把被子盖好才走了出去。我心里很不解,为什么爸爸说了我还会给我上药呢?

第二天一早,我一睁开眼就赶紧看我那伤口,啊,已经起了痂,我摸了摸,不怎么疼了。我轻轻地下了床,慢悠悠地推开房间的门,只见那爸爸已经把早餐做好了,见我出来,他微笑着说:“儿子,好多了吧?”“嗯,不疼了。”我轻声说。“啊!赶紧吃早饭吧!”吃着香喷喷的早餐,我心里不不由得暖暖的,看来爸爸还是关心我的。这是,爸爸走过来,轻轻地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啊!以后要小心,磕坏了哪儿都会对你今后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还有以后受点小伤不要哭,男子汉大丈夫要坚强。”

直到今天,我读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才知道父亲那天是想让我做一个男子汉,不让我做一个懦夫,这是父亲对我的爱啊!

我想对你说屈原作文 第二篇

我总觉得屈原之死实在是不值得。我对他所做出的事情表示理解,但是对于这样的极端做法我并不赞同。

屈原本人自视甚高,这点结论从《离骚》中“帝高阳之苗裔兮”“肇赐余以嘉名”“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这些话中可以轻易得出。一个“知识分子”,清高是正常的,过分的谦逊才是不必要的,这样既没有魄力,也没有大家风范。他的理想也很美好,“不抚壮以弃秽兮,来吾道夫先路”。他虽然有这样的理想,也具备这样的才干,可是没有遇上“圣主“,在楚国日薄西山之际他投江自尽,但这或许不值得。

首先,我对“秦灭六国之时,楚是最冤的“这一论调持有否定态度。既然是诸侯割据,那弱肉强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楚怀王够傻,做出来的事情够离谱,也不懂知人善任,最后落得个凄惨的下场就不能算冤,这样的国君领导的国家,不被灭掉才是对其它国家不公平的事情。

所以我的观点就是,屈原这样的行为,虽然有很大一部分出自于对楚国民生疾苦的感慨,但是没有脱离愚忠这一范畴。

他大可以如管仲所言“不盖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在当时,谋士效忠于不同的诸侯王是很正常的事情。改革政治不是件易事,不流血的改革更是难上加难,在君主不重用时想凭一己之力改革就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他真的爱这片土地,爱这里的人民,就应该另寻圣主。助其以更少杀戮的方式夺下楚地,减少战争和不必要的伤亡才是良策。他一死了之,只能说明其境界未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地步。这里为宋荣子抱不平,为什么他这样的人却没有名气。当然,这是庸人自扰,宋荣子本人是不会在乎这些的。

不是为明君,那么效忠国家就没有了意义。如伍子胥一般被杀的臣子还少吗?他爱的应该是国家、土地、人民而非其政治和国君。既然如此,投靠其它国家似乎就不是什么坏主意,毕竟这样对人民或许会更好。

无论如何,屈原最终选择了死,留给后人一个值得回味的题材,没有人会知道,站在江边的屈原究竟想到了什么,或许他有了足够的理由去死只是我们不知道或者没有想到而已。所以不过是从个人自由还是从他本人的现实处境出发来说,我们都是不能对他的死做出任何客观评价的,我们所说的一切论断都带有因自己的联想而产生的主观性。

屈原的寂寞我不懂,也不想懂。

我想对你说屈原作文 第三篇

孔子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又说: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

屈原大夫,你死得不值得。

虽然当时信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一百度啥都能知道,但你好歹也是被课本评为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的三家之一吧?难道你就不能跟人打听打听孔子是怎么说的?

楚王无道,你离开他是得其所哉,用得着伤心么?再说你伤心有用么?你是伤心百姓还是伤心自己的仕途?好吧,我假设你是目标崇高的,你是伤心百姓,那么你不离开楚王,百姓就安居乐业了么?楚王这么无道,你还当高官,羞耻不羞耻?

屈原大夫,你不该这么死的。

你到了民间,就安安稳稳地做贵族吧,听说楚国破了,你还跳江了,得耗用多大人力物力去找你?老百姓还得用竹筒给你装糯米扔江里,造成多大的浪费?要是把这些人力物力支援国家建设,得多大成就?哪怕就是周济一下百姓也好吧?这个你事先不知道,也怪不得你,但是寻死就是你的不对了。

屈原大夫,你亏了。

你是楚国的贵族,登高振臂,从者云集。所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你就这么死了,对得起那些追随你的老百姓么?有点志气、有点出息,不行么?虽然你不知道后世有个项羽能打败秦国,但是你好歹是个能问出天问来的人,连这点眼光也没有吗?如果有志之士都学了你,现在怕是国家还姓秦吧?

屈原大夫,你何必非死不可呢?

连楚王也只是流放你,你非死不可是跟谁过不去呢?心高气傲让自己接受不了跟平民一起生活?才大志高却前途黯淡,受不了人生的压力?都有吧。但是我觉得你是个艺术家,是个天才,自古以来天才和疯子都只有一步之遥,所谓“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我觉得我所知道的艺术家能和你相比的只有梵高了。梵高不堪折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想来你也是这样吧。你的离骚、国风、天问并不比他的星空、向日葵差,只是外国人不懂欣赏中国的艺术罢了。

屈原大夫,别急着跳啊。

请留步,听我一言。楚国虽然败亡了,但是楚国的精神还在,楚国的文化还在。孔子还说过一句话:唯楚有才。以大夫这么英伟的才俊,何苦寻这一时的短见呢?想振兴国家,想解救万民,更得留着有用之身啊。我不知道你能做到什么程度,但是不要放弃,只要士不死绝,国家必有兴盛的一天,人民也必有希望。

屈原,我想对你说——实在受不了的话,来片百忧解吧。

我想对你说屈原作文 第四篇

山风啸啸迂回,河水涓涓。山清水秀间的你,为何满脸忧伤?身佩长剑,低声吟唱的你,是在悼念故园,还是在质问上苍?回望故土,闪烁晶莹泪光——你纵身一跃,是何等悲怆!汨罗江底,是否有你理想的天堂?

屈原,我想对你说——

为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所感动,为你“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完美所倾倒;为你“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 雄”的坚毅所折服。你对国家的爱是顽强的,是深沉的。死对于你,只是放逐自己对人世的失望与无奈。你的死又何尝不是在为世人偿还?

屈原,我想对你说——

是的,有人不解,你口口声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你曾誓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你却徘徊于江畔,赴清流而不返——你为何,为何因一己之悲欢而置百姓于不顾?

不,我知道,你的死绝非是为了自己。亡国之痛让你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一方真善美!

屈原,我想对你说——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你的政治理想,让人高山仰止。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你的义无反顾,让人荡气回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你的百折不挠,让人肃然起敬。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你的坚贞高洁,让人羞愧难当!

这是你的泪,你的血啊,汩汩流淌,淌成诗行!

问天之苍茫地之空灵,千古诗魂魂归何处?

若归来——

我分明看见了你的忧伤……

我想对你说屈原作文 第五篇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即使身体被肢解的你啊,仍怀着一颗赤诚的心。

第一次认识你还是小学老师的课堂,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活动内容,都弄得明明白白。以至于后来吃粽子时总会联想到屈原,毕竟粽子由他而诞生,所以我还挺感激他,因为他,一道美食得以流传。

作为一名伟大的浪漫主义文人,屈原在学术上还是颇具名气的,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世人所知,这句话却又是许多人可望又不可及的——遵循着本心并为之不断奋斗,不断求索,虽路途艰辛,但是理想能够更进一步,岂不美哉?

众所周知,你一生的梦想就是实现“美政”,但我想说的是:你终究是错付了,但错的不是你,而是那个诸侯割据一方,不义战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的时代,错的亦是楚怀王,他太过草率,不辨忠奸,只是几句谗言就能将你放逐!他难道没有看见,楚国,正是在你的带领下日益强盛!

被放逐的你,因无故被贬而痛心疾首,却仍时时刻刻关心着楚国的社稷,日益消瘦,无奈以笔消愁,藉此宣泄自己的感情。一方面保持高洁,“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一方面仍渴望重回朝堂,实现美政,但终究没能实现。

不出所料的是,没了屈原,楚国日益衰败,终至被强秦吞并。听到这个消息后,你愤然跳入了罗江,你的理想破灭了!

你是不幸的,理想被践踏,国家被戮没;你又是幸运的,人民怀念你,千秋万代传颂你!你活在华夏的图腾里!

也许,你应该会很欣慰,放眼神州,你的理想在当代已经实现了!又是端午,我们又想起了你!

我想对你说屈原作文 第六篇

最近,我对《数理化通俗演义》这本书爱不释手,里面的每一回都向我演绎了一项人类伟大发现或发明的诞生过程,但让我没想到的是还有屈原和他的著作——《天问》的事情,更没有想到屈原通过一篇《天问》接连问出了整整172个包罗天文地理、日月星辰的问题,推动了后世探究之路。

我合上书,眼前仿佛出现了屈原那瘦长的个子、清癯的脸庞和眼神中呈现出庄严的沉思,他正头戴高高的帽子,身着齐脚的长袍,穿过齐腰深的白艾,踏着岸边的兰草。他明亮的目光扫过天边的白云,扫过江面远处的烟波,在洞庭湖畔吟诵《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只有寥寥数语却道出了古人对天地、自然、万物的思考,我不禁想问屈原:“究竟是怎样的动力促使您对天地乾坤进行如此深入的思考,以至于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冥冥之中,屈原似乎听到了我的提问,他那带着楚辞特有的语调悠悠响起:“天地如此神奇,世界变化无穷,我们身边每一个平凡的事物都蕴藏着神秘的信息和力量。一朵白云、一条溪流,一棵花草树木,一座高山,都值得我们去仔细观察、思考、探究,我们不但要问天、问地,还要问世间万物,甚至问你、问我、问他,身边的任何人、事、物都值得一问,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多问,多问才能多知。”

听了屈原的“密语”,我的脑海中一片清明。是啊,如果没有屈原那种敢于“问天”的精神,没有柳宗元在《天问》基础上的《天对》传承,那么我们也许看不到这两部旷古烁今的巨作了。因此,问,是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学习的方式,更是在一种探求真知的责任。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非圣贤,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难免有诸多疑问,只有多问才能解答心中的疑团,获得更多的知识。

我想对你说屈原作文 第七篇

周报发下来了,我看了齐琦写的《不快活的作业》。我觉得我们应该认认真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齐琦,我很想对你说:“其实,作业是不能缺少的。”

如果没有作业,我们成天不复习,成绩就会像滑滑梯一样一落千丈。

如果没有作业,我们成天玩电脑,看电视。不仅学习会不好,身体也会不好的,父母见了,一定会很着急。

如果没有作业,我们的脑子就会“生锈”,不动动脑子,碰到不知道的问题就不会认真思考了。

如果没有作业,在考试时,我们一定会什么都不知道的,一定会抱着个“大鸭蛋”回家的。这样,不仅仅是辜负了老师辛勤的付出,也浪费了父母的汗血,更是丢自己的脸啊!

齐琦,你要知道这些呀!作业不能缺少,我们不应该讨厌作业,而是要把作业做完了再尽情地玩。只有把老师交给我们的知识,转化成我们自己的知识,才是最快乐的。

老师点评:这篇文章不长,但写得很有气势,一连的四个“如果没有作业”的情况下会出现什么情况,罗列出来,让人一目了然。不做作业的观点就自然而然被批驳被否定。最后再用一个“只有……才……”的复句说明做作业重要性。相信齐琦看了这篇文章是会有所感悟的。

我想对你说屈原作文 第八篇

汨罗江畔,是谁在低低吟诵“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楚国城外,是谁在抛洒满腔激情,“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汨罗河畔,我遇见了你,独自徘徊在汨罗江畔,你发自肺腑沉吟《橘颂》,满腔热情。我静静地站在一边望着你,听到忘情处,不禁也跟着痴痴低吟,思绪也不禁飘到千年之前。千年之前的幕幕情景展现在眼前,看着你一生的坎坷,心中的情感在也按捺不住,喷薄而出。

屈原,我替你不值。不值的是你虽有满腔报国之志,满腹横溢的文采,却被奸臣所陷害,不被重用。从此一颗巨星陨落。在被奸臣陷害之时,你天真地认为楚王会相信你的为人,你傲人的气骨!怎堪世态炎凉!你一心想要爱戴的君王,竟在利益诱惑下,生生地将你逼上死路。你看啊!这就是你的君王,这就是你的信仰,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你在临死前,仍然坚信楚王对你的那份情,在投江的那一刻,仍旧对楚王忠心耿耿,你可知,那层伪装下的残酷!

我真想捧一泓清水,为你把眼睛拭净,让你看清这个世界!可是我不能,只因我不舍得。我舍不得看见你眼眸中的落寞,更舍不得让你独自背负国破家亡的痛楚。

在为你不值的同时,我也为你惋惜。我始终不明白,浩气永存的你为何只愿屈身在不重用你的楚国,为何不另寻他路,展示自己的才华。如今,我读懂了你,读懂了你心中的那份挚爱!那份深情!那份不舍!

楚国——生你养你的地方。这里有你挂念的亲人,有你可以畅谈人生的知己,有你甘愿倾尽一生,想要保护的人民。你的根在这里深埋,你的浩气在这里长存!若没有奸臣之言,也许,你现在已经为你的百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许这世上就没有你的悲歌。

滚滚汨罗河水逝去,带走了你的铮铮傲骨,却带不走你那雄雄的浩气。苍茫大地上,你的激昂楚辞在人间吟诵,你的慷慨悲歌在世间传唱。若时光可以重来,我只愿和你在一世,不做亲人,不做君臣,只为情谊而歌,做一世的知己。

是你,屈原。两个字犹如铭刻在我的脑海中。我反复吟诵你的名字“屈原,屈原……”字间的情感已无法再用言语表达,心中的澎湃如潮水般起伏!若有下一世,定要和你相携,品一壶清酒,畅谈天下事。

我想对你说屈原作文 第九篇

我是一阵风。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我带着农家的欢声笑语而来,屈原得到楚怀王的重用实施变法,百姓凄苦的日子将不复存矣。远处那个人,一身浩然正气,眼灿若星。顽皮的拂过他的衣袖,竟未动分毫。“乘骐骥以驰骋兮,求吾道夫先路也。施展抱负的机会来临,我定坚持自我,不动如山。”我带走这样一句话。

我是一阵风。

草萧疏,水萦纡,宫阙万千都变做了土。我伴着一声声哭嚎而来,怀王已死,顷襄王执政,屈原离朝。没有看见一个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楚国,而只看见楚国人民相争的尸首喝红了眼正在撕裂者谁家春闺梦里人的野狗。楚国黯然前景已昭然若揭。那个人迈着惨烈的步伐走近,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我的汨罗江,波涛暗涌,飞鸟哀鸣。“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虫耳,又安能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我穿过溅起的江水,记下了 这样一段话。

我是一阵风。

天高云淡,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我怀着爱国的情怀而来。“壮志饥餐俘虏肉,笑谈喝酒饮匈奴血”的抗金英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诗人文天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燕国大夫荆轲。这种情怀,究竟是何等的韵力,似乎用语言永远无法道明,只知道,它有些无穷的思量,能让一个民族拔地而起,能让许多伟人随时而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扬起这样一句话。

我是一阵风。

风烟俱净,渚清沙白,惊赞龙舟飞渡。我揣着大家的粽米清香而来。历史的长河蜿蜒前行,在澄清的思绪上升,一曲《离骚》,一曲《天问》,一道《九歌》,思绪在无意识中排写编织,落在烙黄的图册上,那个沉睡在汨罗江的爱国诗人,注定将永垂不朽。“有的人死了,他却永远活着。”我懂了这样一句话。

我是一阵风,敬、静、净、竞,穿越流淌了千年的长河,感慨着属于历史的灼灼其华,也顿悟了屈原那水晶般的透彻,当身影落下,激宕在我身上的思和情,让我明白了时间的长度,也诠释出这样一段话:这是最辽阔的思念,用名字镌刻诺言。这里,那里,同归一念;这是最灿烂的书写,用年华赋春秋卷。风云,作砚,一划一重天。

时光阅,天地鉴,佛曰:一念千年。

我想对你说屈原作文 第十篇

古今中外,名人轶事,都有其历史性,而在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屈原。

屈原,楚国的一位落魄的大夫,因在朝向君王进谏而遭排挤,最后郁郁不得志,投入汨罗江而死,留下了千古绝唱——《离骚》。

屈原啊,我知道你是为了楚国好,可是,在你向君王进谏的时候,就不能委婉点吗?屈原啊,你是一位伟人,尤其是在文学上。你是一为忠臣,能够为了国家的江山社稷而牺牲自己,也许当时的你并不知道,在以后的几千年里,你的地位已经高了很多了。屈原大夫,你在楚国里尽职尽责,可君主与文武大臣去只知道享乐,忽略了“打江山易,守江山难”的道理啊,你为了国家呕心沥血操碎了心,可他们,自私无耻,以自我为中心,根本不配成为朝中重臣。他们在自己的职责上,不说干好本职工作,连国家都不管不顾,一味的只知索取,而你,却也已经受够了这种暗无天日的生活,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种寂寞不是现在的人能够承受的。

屈原,你总是将国家放在第一位,只会为自己的国家奉献,你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啊,将自己无保留的奉献给国家,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将目光转向今天,现在,有多少肯为了国家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呢?“授物之汶汶”得人,是没有多大作为的,不受外物影响,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的人,那才是大丈夫,有的人受到排挤,写几篇文章抒发一下心中的郁气就罢了;有的人则一气之下,辞官回乡,不再理朝中之事,专心享受田园之乐。而只有你,屈原,将自己作为国家的一份子,为国家贡献出自家的力量。屈原啊,你是伟大的,相比之下,那些只会隐忍苟活的人,他们不应该感到自惭形秽吗?不应该感到自责吗?发现自己实在是无能为力时,只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时,只剩下满腔爱国心愿时,似屈原仍然义无反顾得投河而死,企图以死明志,期望自己的牺牲能够唤醒当权者的明治。

屈原,你的精神,在以后的几千年里,都为人所继承,你,安心的走,你的牺牲,不会白费。屈原,我敬重你,从心底里敬重你!

我想对你说屈原作文 第十一篇

你,是千年岁月中支离破碎的美。你,是历史雾霭中荒废抛弃的悲情。屈原,我对你的思绪缠绕千年,只为明天历史的浩然宏伟。屈原,我想对你说,你的清让我敬佩,你的悲让我心痛,你的逝让我感伤。

你是清白的使者,你是善良的化身。在呛人的楚国烟幕中,你目光似箭,刺出烟幕,直中小人胸膛;你愁眉紧皱,震裂大地,发出叱咤轰鸣。烟幕中的一道光总能给人无尽的力量。这束光也震撼了我的心灵。你凭着皓皓之白,挥动衣袖,搅动了空气阳光,混合了白云蓝天,惊艳了雾霭大地。举世混浊你独清,正是你的清,搅乱了浑浊的世事;众人皆醉你独醒,正是你的醒,激起了众人的酒性。方圆天地,只有你散着兰花芳韵,只有你带着芙蓉方泽。你弹冠,却给这个乱世沐浴的馨香;你振衣,却给这个迷局淋漓的酣畅。你逆其流亦扬其波,而历史的波浪告诉了你清的可贵。你的清,是勇气的浩荡挥毫,是人格的大肆铺染,是己道的放浪印痕。我钦佩你的清,我想求之,却远不可及。

勇气是什么颜色,悲伤是什么颜色。在清白之光透射天地之后,雾霾四起,只留下无声无息。你走着,寻着,探着,却无浩然之路。要么弯曲着人格与信仰,要么就迷失在雾霭之中。我好想懂你的无奈,我好想懂你的悲哀。路上只剩下自己,而永远,都只剩自己。温度变得冰冷,目光多了仇愤。你质问着,岂余心之可惩?我与你一同质问,为什么?!你看到了远方的汨罗江水,冰冷的流过。可是,从汨罗到尼罗,无论屈原还是冤屈,这不本就是历史长河的一部分吗?坦然自若总比悲伤质问好。你的悲,我希望我能懂,或许,它让我心痛。

最后,你还是抉择了,你选择了清白着逝去。溅出的水光上影印着你的目光和眉头,飞起的水花打湿了历史的长绸。你就那样,怀着清白之心,爱国之情,消失在历史的影像中。《怀沙》之赋,《离骚》之篇,是你生命的延续,也是你给我们留下的仅有温存。你的内心随着漂泊的汨罗江一起漂泊,你的亮光又淌了回来。或许我不懂你,但是用你自己的生命之泉打散眼前的迷雾,寻找真正的价值,岂不是比溅湿历史的长绸来得更有意义。我希望我能懂你的逝。我感伤一个千古清士的离去,我感伤历史是这样的无情无义,让历史的流逝中的光点在一瞬之后无声暗灭。

你的情,你的心,震撼了我,让我思考着。世间岁月,挣扎和痛苦本就是人之必然,又何必放弃呢?历史不忍这么多的悲剧,但是悲剧,总就是悲,让人后悔,让人心疼,让人茫然失措。屈原,你很不容易,或许,就是这点滴的光点,已经悄然影响了我。

我想对你说屈原作文 第十二篇

每当拜读您的大作、过端午节的时候,我都会情不自禁地为您的遭遇或“下场”感到抱憾。以您的文才武略,后世百代有谁能与您相比?何苦为了一个楚王,而导致……我佩服您的坚强意志:宁可跳进江水葬身鱼腹也不能让纯洁的品质蒙受世俗的玷污。

您因为一个上官大夫的污蔑,楚怀王与您之间产生了一道隔阂,这使您很痛心地写下了《离骚》。想来您太过于执拗了。您何必为了一个楚怀王放弃了一个国家呢?倘若您不想与别人同流合污,还是有几个方案供您选择:

一、弃官从文。您写下的《离骚》、《天问》、《怀沙》……哪个文人墨客不拍手称好。以您的威望,如果办个文学补习班,那岂不乐益多多。这样还可以唤醒那些沉睡的人们,唤醒那些被世俗所迷惑的朝廷官员。那么历史将会被改写。

二、半官半隐。若您真不想做官,不妨在朝廷挂个公职头衔,领着俸禄,然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再与自己心仪的姑娘结婚生子,子孙满堂,过幸福快乐的日子,不参与政治上的纷争。

三、如果您矢志不移,决意做官,那必须得有所禁忌。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该执拗时就不要太过死心塌地,当变则变。

但是,汨罗江畔,走来了一位行吟者,他奇才旷世,形容憔悴。之前,江边的渔父还劝他说:“看开点吧,谁让这世上的人都醉了呢?”只听他长叹一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其实,他明白,自己虽人在江边,而心却永远在楚国,选择了离开,但不身心放弃——您只是容不得浊流和污垢,才只好远离市朝;而毕生的志向,又怎能在市朝中实现。在这样的矛盾中,您又一次选择,选择了怀沙赴水,一别红尘。然而,我想问您:高尚者的选择,真的只求无私吗?

江水汤汤,我合上历史,顺流东望。蓦地,我看到了,看到了您紧锁的眉,从容的笑。渐渐地,我懂了:人生由一个个选择串联而成,而自己的选择,一定要对自己负责。既如此,那么,在作出选择时,一定要忠于自己的心:无私无怨,无愧无悔——这才是心灵作出的选择。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