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02列奥纳多·达·芬奇幸好是一个私生子。否则日语段落摘抄,人们会期待他子承父业日语段落摘抄,成为一位公证员——列奥纳多的家族至少在四代以前就开始了这一传统。

p008对私生子的这些限制也有一个好处。它让那些私生子出身的、充满想象力又无拘无束的年轻人不用再子承父业,可以尽情发挥创造力,而他们身处的时代正渴慕这样的创造力。

p008这应该说是一种幸运,因为他可能是一位差劲的公证员日语段落摘抄:他容易厌烦和分心,特别是当一项任务从创造变成重复的时候。

p009正是因为没有接受过所谓的正规教育,他才能成为实验与经验的信徒,列奥纳多对此感到自豪。有一次他的签名是:“列奥纳多·达·芬奇,实验的信徒。”这样自由思考的态度让他免于成为传统思维的追随者。

p009列奥纳多的研究方法植根于实验、好奇心,还有对日常现象感到惊奇的能力,而大多数成年人对于这些现象已经习以为常,不再停下来思考。

p018列奥纳多到佛罗伦萨的时候,这里的木雕工匠要远多于屠夫。这座城市本身已经成了一件艺术品。“世界上再没有更美的地方了。”乌戈利诺·韦里诺在诗里写道。

P021阿尔贝蒂是一位艺术家、建筑师、工程师和作家,他在很多方面都与列奥纳多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是成功人士的私生子,都擅长运动,相貌俊美,终身未婚,而且他们对一切都有兴趣——从数学到艺术。

P031“画家的首要意图,”列奥纳多后来写道,“是在平面上展现出立体感,在这方面无出其右者理应得到最高的赞誉。立体感通过光影对比来实现,或者我们称之为明暗法,这是绘画科学的最高成就。”这个观点可以作为他的艺术宣言,或者至少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P032晕染法(Sfumato)源于意大利文“烟雾”,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指烟雾弥漫消散在空气中。“你所画的阴影和光线应该像消散在空气中的烟一样没有轮廓和界限。”这是列奥纳多写给年轻画家的准则。

P047列奥纳多仔细观察了真实的世界,他发现情况正好相反:当我们观察三维物体的时候,看不到锐利的边缘。“不要让轮廓和形象突兀生硬,而要画出烟雾迷蒙的效果。”他写道,“画阴影及其轮廓时,应该让它们隐约可见,不要过于锐利或清晰可辨,否则你的作品就会显得呆板。”

P061从情感到身体,列奥纳多都被男性所吸引,但是与米开朗琪罗不同,列奥纳多并不纠结,反而非常释然。

P062他有着天使般的面孔和恶魔般的天性,也因此得了一个绰号“萨莱”,这个词的意思是小恶魔。他后来成为列奥纳多最正式的一位长期伴侣。

P064即便如此,列奥纳多在描绘女性方面依然是一位大师,这一点与米开朗琪罗不同。从《吉内薇拉·德·本奇》到《蒙娜丽莎》,列奥纳多的女性肖像中充满了深切的同情和直抵内心的洞察。

P066《博士来拜》集中体现了列奥纳多个性中令人沮丧的一面:那些充满开创性、令人惊奇的才华之作,一旦构思完成,就被抛弃到了一旁。

P073正如瓦萨里对列奥纳多那些未完成作品的解释一样,他之所以遇到阻碍,是因为他的构思是“如此微妙又如此美妙”,以至于无法完美地实现。“在列奥纳多看来,手根本无法完美地呈现他头脑中的那些想象。”

P079即使是那些他已经完成或几乎完成的委托创作,比如《吉内薇拉·德·本奇》和《蒙娜丽莎》,他也从来没有交给过委托人。列奥纳多对自己喜欢的作品紧抓不放,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只要有了新想法,马上就会再修改。……这就是为什么当他去世的时候,一些杰作仍在他的床边。这虽然让今天的我们有些沮丧,但是列奥纳多不愿宣布一幅作品完成并放手与人,其中也有深刻和富有启发性的一面:因为他知道自己总可以再学到一些新东西,掌握一些新技巧,或者被新的灵感击中——他是对的。

p101他的笔记本曾被恰如其分地称为“有史以来见诸纸上的、关于人类观察力和想象力最令人惊叹的证据”。

P101现存的超过七千二百页笔记可能只是他全部笔记的四分之一,但是历经五百年还能有如此留存,已属不易。

p102列奥纳多后来的笔记内容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好奇最终发展为深入的科学探索。他不仅对万物的运作方式感兴趣,更想知道背后的原因。

p117这些怪诞画说明列奥纳多的观察能力滋养了他的想象力。他在街上走的时候,腰带上挂着一个小本子,一旦发现长相夸张、适合做模特的人,就邀请他们到家里吃晚饭。

P126列奥纳多不为财富或物质所动。在笔记中,他曾公开谴责道:“有些人只追求物质财富,毫不渴求智慧,可是智慧不仅是精神的养料,更是真正的精神财富。”因此,只要足够维持自己和身边人的生计,他就不会马不停蹄地工作赚钱,而是把更多时间花在了追寻智慧上。

p160列奥纳多决定在动手雕塑前,亲自解剖一匹马,即便这是他一贯的作风,我们依然应该感到惊叹。这一次,他为艺术进行解剖研究的冲动又将他引向了纯粹的科学探索。列奥纳多醉心于这些解剖学研究,他是那么投入,以至于决定写一本关于马的解剖专著。

P172到1504年,他的藏书又增加了七十本,所有藏书包括四十本科学书籍、近五十本诗歌和文学作品、十本艺术和建筑著作、八本宗教书籍和三本数学书。

P172他从五花八门的书籍中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

p173如此一来,列奥纳多不再只是经验的信徒,也是知识的门徒。更为重要的是,他开始看到科学的进步正是二者对话的结果。这反过来帮助他认识到知识也来自一种对话:实验与理论的对话。

P173“虽然自然以肇因为始,以经验为果,我们必须反向追究,以经验为始,探求起因。”

p176列奥纳多将经验与理论结合的能力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他的例子充分说明了敏锐的观察力、狂热的好奇心、实验验证、质疑教条,以及从不同领域中洞悉规律的能力,如何给人类认识能力带来伟大的飞跃。

p178列奥纳多的好奇心就像爱因斯坦一样,关心的都是大多数人十岁以后就不再感到困惑的现象: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云是如何形成的?我们的视线为什么是直的?打哈欠是怎么回事?

p178对于列奥纳多来说,对万事万物的好奇也许是因为他从小热爱大自然,而且没有被传统教育所束缚。

P182从大约1490年开始,列奥纳多在随后的二十多年中,以少见的勤奋研究了鸟类飞行及设计载人飞行器的可能性。他一共画了五百多幅草图,还写下了三万五千字的笔记,这些内容分散在十几本涉及飞行主题的笔记本中。这些努力交织了他对自然的好奇、他的观察能力和工程技术才能。

p196水流下去的时候,能否驱动螺旋泵向上输送足够多的水,让这个循环一直进行下去呢?尽管在接下来的三百年中,技术专家们仍在想尽办法实现永动机的梦想,但是列奥纳多已经得出了一个既明确又正确的结论,这绝无可能。“流下去的水永远不可能从它最初的水位提升起与自身重量相等的水。”

p197在查看了许多不同的方法后,他最终的结论是无一可行。但是,他的推理过程证明设计永动机这样的尝试在我们的人生中亦有价值:有些问题是我们永远无法解决的,但是有必要知道为什么无法解决。

p267他从科学和审美的角度为绘画进行了缜密的辩护,他认为绘画超越了诗歌、音乐和雕塑,应该被视为自由艺术的最高形式,而当时绘画还被当作一种手工艺。

p267列奥纳多参与辩论是为了提升画家工作的价值和他们的社会地位,为此,他将绘画艺术与光学和透视学联系在一起。通过凸显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关系,列奥纳多提出了一个观点,这个观点对人们理解他的才华不可或缺:真正的创造力包含了将观察与想象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它能模糊现实和幻想的边界。

p268他也再一次承认自己“未受过正统教育”,因此无法阅读全部的经典典籍,但是作为一名画家,他做到了一件更让人引以为傲的事情,那就是阅读自然。

p268他还认为绘画的地位高于雕塑。画家必须表现出“光影和色彩”,而雕塑家则无须考虑这些。“因此雕塑顾虑较少,所以比起绘画也无须那么多的聪明才智。”

绘画不只是手工劳动,还是脑力劳动。

p268随后,列奥纳多更进一步,提出绘画不仅需要智力,还需要想象力。想象让绘画充满了创造性,从而让绘画更值得被尊敬。绘画不仅能描摹现实,还能激发各种富于想象力的创造,比如龙、怪物、长着奇妙翅膀的天使,以及比现实更加魔幻的风景。“所以那些作者在自由艺术中排除绘画是错误的,因为绘画不仅涵容了自然万物,还有自然从未创造过的一切。”

p268列奥纳多是史上最训练有素的自然观察者之一,不过他的观察力非但没有与他的想象力冲突,反而让他的想象力如虎添翼。正如他对艺术与科学的热爱一样,他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成为织就他才华的经纬。

p271就像他的解剖学研究一样,一开始,他研究这些主题是为了完善自己的绘画技艺,但是后来他逐渐沉浸于复杂的科学中,因为他在其中享受到了认识自然的纯粹喜悦。

p272列奥纳多继续痴迷地写作有关阴影的内容。关于这个主题,目前留下来的笔记洋洋洒洒超过一万五千字,可以填满三十页书,但这些很可能还不到他最初写的一半内容。

—对阴影的娴熟运用贯穿列奥纳多的所有作品,这让它们从同时代艺术家的作品中脱颖而出。

p274自然界中的物体没有清晰的轮廓或边界。物体边界显得模糊并不只是因为我们的观察方式所致。他认识到,自然界中本来就不存在精确的线条,这与我们眼睛的感知方式无关。

p275列奥纳多坚持认为,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艺术作品中,所有边界都应该是模糊的,这让他成为晕涂法的开创者,这种技法描绘的轮廓如烟雾笼罩一般朦胧,《蒙娜丽莎》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种技法也象征了已知与未知之间的模糊边界,这是列奥纳多一生的核心主题之一。他融合了现实与幻想、体验与奥秘、物体和周遭环境之间的边界,正如他让艺术与科学不再泾渭分明一样。

p279列奥纳多对透视研究最重要的贡献是拓展了透视的概念,之前的透视法仅包括线性透视,即用几何学确定画面前景和背景中物体的相对大小,但是透视法中还应包括,通过颜色和清晰度的变化来表现纵深感。“透视法有三个分支。”列奥纳多写道,“第一个分支处理物体距离人眼越来越远时会明显变小的问题……第二个分支阐释距离变远时颜色的变化……第三个分支考虑的问题是,当画面中的物体越来越远时,细节会如何变模糊。”

p285“他会在画前待一两个小时独自思考,对创作的人物进行审视和自我批判”,还有一些日子充满戏剧性,他的执迷和拖延同时现身,好像被冲动或热情附体一般,突然在中午出现,“爬上脚手架,抓起画笔,为人物添上一两笔,然后又突然离开”。

p285列奥纳多解释说,这个过程有时需要慢一点儿,暂停下来,甚至拖延,这样想法才能慢慢发酵,直觉需要培育。“有极高天赋的人,工作越少反而成就越高,”他告诉公爵,“因为他们的头脑一直在深思熟虑,不断完善构思,之后他们才会付诸实施。”

p286请盯着这幅画多看一会儿,它在传达列奥纳多对瞬间的理解,他认为没有哪个瞬间是分离的、独立的、冻结的,或者界限分明的,就像自然界中没有锐利的边界线一样。与列奥纳多对河水的描述一样,每个瞬间既是过去的一部分,又是未来的一部分。这是列奥纳多艺术的精髓之一:从《博士来拜》到《抱银鼠的女子》,再到《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没有一个瞬间是独立存在的,它们都是叙事的一部分。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